首页范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十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十篇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31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1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处理问题能力,不断创新与探索,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临床中。案例教学主要是以相关的案例情景作为教学材料,结合课程教学的思想,使学生了解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因此,研究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基础护理教学;应用

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临床实践活动出发,设计具体的案例情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通过讨论、回答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基础护理教学的核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操作中。因此,如何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使案例教学应用于临床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案例教学主要是结合课程主题,采用相关的临床案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完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实际的案例情景进行描述分析,引导学生在特殊的情景中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案例教学应用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可使学生通过一些情景案例,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相结合,为以后打好基础。第二,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课堂讨论形成的不同观点碰撞出火花,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思辨和表达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从而大大提高基础护理课堂质量。第三,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联系、分析与思考,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与拓展,开展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总之,传统案例教学的方法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充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及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使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出问题

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选择典型病理,其关于基础护理方面的病理要充分满足教学环境的需求,使学生充分了解该基础护理课堂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通过声音与文字的方式将重点知识充分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一定的巩固。比如:患者为张某,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呼吸比较困难,病人非常焦虑。针对该案例,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作为护士,应该如何采用相关措施来解救患者?采取卧位的目的又是什么?

(二)分析实际案例

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提出案例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同时还要纠正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动作上的不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扮演护士,教师可扮演患者。在此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护士问病人:“您这样躺着舒服吗?”病人“:挺好的。”让学生知道怎样表达自己。

(三)讨论案例

学生在学习护理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要求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组织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和同学及时沟通与讨论自己的意见。另外,每个小组在代表发言的时候都可以结合相关案例,取其精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相互谈论。

(四)总结案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有针对性的意见进行总结,补充学生的观点。并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结束之后,针对案例写出自己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并总结在课堂上不明白的问题,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较系统的掌握。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很关键。且案例教学的方法、讲授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统一、固定不变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案例教学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才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领,姜小鹰.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1):4-6.

[2]王磊,温雅,杨柳娟,等.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推理与决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1(22):5-7.

[3]高洁,郭艳阳.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8):119-120.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2

一、近年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

1.总体稳定,略有创新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呈现“稳定”的总体特点,具体表现:一是命题思路依然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以学生学习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着重考核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试卷的结构及题型相对稳定,分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

2.着重基础,强化主干

近年文综试题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且突出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

3.关注当前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重点和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生活。

二、复习备考的几点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文科综合试题具有“低起点考查基础知识,高要求考查运用能力”的特点。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

基础知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基础是前提,能力是归宿,能力的培养、形成和体现都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没有基础知识的相当熟练和掌握无法谈及能力。在文科综合复习中,必须把基础知识复习落到实处。

纵观历年文科综合试题,一方面突出了能力考核,另一方面则不断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

们在复习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好《考试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主干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文科综合试题考查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运用,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靠教师“包揽一切”所能

达到的。在高三阶段,文科综合各学科的课时也比较少。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环节,高三总复习阶段比学习新课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最终由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的内化过程。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要靠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动手实验等一系列自主性活动和内化过程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主复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学会思维,领悟科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自主复习,包括复习课前自主地对知识进行回顾,搞清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课后结合教师的复习自主进行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复习的效果。

3.强化基本能力训练

(1)审题能力

通过平时的考试可以看出,学生由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导致审题不准或审题不清,读不懂材料。文综选择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可见选择题的解题至关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答题前反复研读题干的习惯,杜绝看完试题马上动笔,凭感觉答题的做法。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亦即“题眼”,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从概念到课,从课到节,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

(2)学科内综合能力

在牢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学科内的综合就是要正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可能考查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整理。

(3)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怎样把理论知识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多分析,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看书过程中,也应多思考,多总结。

(4)思维能力

在高考考查的多种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总结哪种类型的题目经常出现思维障碍,分析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找到排除这些思维障碍的方法。

4.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时事重点、热点问题

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之一是不回避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这些题以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为切入点来命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有关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综合分析认识能力。

传统的时事重点、热点问题复习采用的是专题复习方式,就是在完成了课程基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抽出专门的时间,由教师梳理出一些重要的时事专题进行集中复习。这种复习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把专题本身系统化,可以讲得比较综合,学得比较深入。但是,集中时间进行专题复习也有不足之处:往往容易讲得过深,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与教材知识的复习有脱节的现象,打通内在逻辑联系难度加大;需要比较多的时间进行专题整理,往往冲击了基础知识的复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复习教学中对时事热点复习进行了改革,采用了分散渗透复习与集中专题复习相结合,以分散渗透复习为主的模式。这一模式把专题复习的优势保留了下来,弥补了集中复习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散渗透复习与集中专题复习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复习的时间,不会因专题而冲击基础知识的复习,且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从我们的经验看,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时事重点、热点复习方法。

平时,学生要经常看一些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刊,如《半月谈》《政治时事报》等。这些报刊上有很多当前的时事重点和热点,并附有评论分析,对于学生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帮助。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既使学生从政治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又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回归课本,进行心理辅导,鼓舞学生斗志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3

1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1夯实基础知识

核心概念是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教师通过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以及公式、原理和定理的应用法则,为他们的物理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完善知识结构

核心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教师通过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水平由感性向理性、由直观向抽象、由分散向系统的转变,使他们更好的理清物理知识脉络,完善物理知识结构.

1.3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核心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物理知识的联想与迁移,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

2.1实施趣味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在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导致核心概念知识讲解死板抽象,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尝试开展趣味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时候,教师没有采取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讲解模式,而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反映“牛顿第三定律”的动画视频,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视频内容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变机械讲解为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2实施启发教学引发学生思考

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也为了满足新课改的需求,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要本着启发性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来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体验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例如,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教师如果直接给出“动量守恒”的概念及条件,则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无法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相反,如果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并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动量守恒”的概念及条件,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核心概念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核心概念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3实施迁移教学发现内在联系

高中物理的不同模块之间看似彼此独立,实则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迁移教学,帮助学生发现不同模块的核心概念和普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的同时,实现知识迁移,利用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新的核心概念,使学生发现和总结物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之前学过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将三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实施迁移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和复习旧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的核心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物理学习的奥妙与规律.

2.4实施生活教学拓宽学习渠道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4

一、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纳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关健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上。

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三、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是模糊的,哪些问题已经掌握,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四、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摸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规定时间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然后制定新的措施,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乃至终生受益。

五、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六、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品质

怎么样学好数学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屡被提起,见诸各类报纸、杂志。然而,长久的关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答如何学好数学的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及数学,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难——题难做,数难算,有些题目更是毫无头绪。不仅学生如此认为,就连学生家长也是感同身受,人群中的随机采访都能证实这种说法不虚。

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思考时,又怀疑数学是真的很难,还是社会误解了它。可以这样想:是否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是数学高手?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就连老师自己都不一定能给出肯定的答案。那为什么数学老师对数学题解答起容易得多呢?原因之一就是熟练——对基本知识的熟练和对知识应用的熟练。

首先,对数学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学好高中数学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基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至理名言都强调了小的积累对成功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基础知识就如同跬步和小流一样重要,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好数学就无从谈起。

2.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又是什么培养了兴趣呢?我认为是熟练。对于陌生的东西,我们总是感到无话可谈,然而对于熟悉的东西,我们却总能侃侃而谈。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若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很陌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感。久而久之,对数学的主动学习逐渐演变成被动接收。相反,班级里通常也存在一类学生,他们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趣,每天都会醉心于数学解题,乐此不疲。在与这些学生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对基础知识相当熟悉,可谓烂记于心,正是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实现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前提。所谓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就是把数学各部分的知识或思想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这是学习数学的较高境界。当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熟练掌握以后,经意或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就像绳结一样将知识织成一个网络,这就是知识网络。当解一道题目需要某一个知识点时,知识网络会使学生很容易地想起与之相关的一串知识,既实现了知识的融会,又熟练应用了所学知识。举个例子,试求函数y=log■■(a>0且a≠1)的值域。看到这道题目,最直观的感觉是这是一道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对数函数要求真数大于0,所以有x■-3x+2>0,考察了求函数的定义域;其次,在定义域范围内求函数的值域考察了函数的单调性,而函数的单调性与的取值有关,所以要进行讨论,又考察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最后,利用复合函数的知识得出结果,考察了复合函数的有关内容。此外,当学完导数的内容之后,应该还会想到能不能用导数的方法来求解这道题呢?于是还有考察导数的有关内容。可见,一道题目虽小,但它所涉及的知识并不少,如果对知识的掌握较为生疏或者存在遗漏,正确解答题目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连最基本的题目都不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当学生熟练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是不是就表示他们一定能学好数学呢?答案是:未必。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条件之一,但并不是唯一。要想学好数学,离不开知识的熟练应用。每个班级总是不乏“努力的失败者”,说其努力,因为总能看到他刻苦学习的身影;说其失败,因为总能看到他考试后拿着低分的试卷沮丧、流泪。努力掌握了基础知识却又得不到理想的分数,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关键在于这些学生未能将基础知识为我所用,知识点还是知识点,并且仅仅是知识点。就像一台机器,零件是最好的零件,组装后却是不能正常运作的废铁,问题一定出在了零件的协作上。不能将基础知识熟练运用起来,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没有通过思维练习将基础知识转化为个人解决数学难题的工具。简而言之,就是思维品质的欠缺。

鉴于以上论述,在数学学习中该如何做到既能够数量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阅读课本。一些人认为数学是理科,和每天早晨都要朗诵和记忆的语文、英语不同。其实,数学知识本身就有需要记忆的部分,需要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记忆课本基础知识,缺失了这一过程必然导致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数量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建立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成一个网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开阔视野,为解答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2.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能力。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不能浮于表面,要理解其内涵。对待老师上课时有关定理、公式的推导要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才能知晓知识的运用条件,才能在以后的运用中做到恰到好处。知识的获取过程也是思维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此外,对一道题目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及进行变式练习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适当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是学好数学的一种外在表现,而数学运算能力是保证这种外在表现的重要因素。考试结束总不乏抱怨会做而做错的声音,归结起来就是运算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但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不能单纯依靠题海战术,做题多并不意味着运算能力一定会提高,关键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计算的正确性,没有理解这一基础,哪怕再精确的运算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总之,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在数量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问题,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正确地表达解答过程。

参考文献: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6

一、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分散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和深化小学数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以便能由此出发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关联。因而数学总复习课首先要激活相关内容的知识点。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供思维空间,注意组织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再现、激活以往分散学习的知识点。

对于有些内容的复习,可以以具有一定思考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已学知识点。例如,在复习数的运算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在小学阶段你学过哪些四则运算?你能举例说一说这些运算的方法吗?能结合你的例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吗?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回忆、提取相关内容,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交流。

对于有些内容的复习,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记忆,再现知识点。例如,在复习“可能性”的知识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用两个透明袋,一个袋里全部放红球,一个袋里放绿球和黄球(两种球个数可以不同),让学生思考:如果从不同的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你对结果有什么想法?从而回忆在一定条件下事件发生的结果及相关内容,激活“可能性”的知识。

二、突出沟通整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学生学习、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就是认识、理解知识本质及相互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复习课突出“知识链”的建构与完善,就能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因此,数学复习课要在激活、再现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整理、归纳,建构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的理解更精当,知识条理更清晰,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

组织学生沟通整理,首先要依据数学知识结构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块,按块状知识有序地组织复习;然后再根据知识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把块状知识里若干个知识点划分为一个小块,作为一个课时内容。这样按内在联系有系统地安排复习内容,就便于在激活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链”。

沟通整理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立足知识点,结合知识产生、理解的过程,主动思考和整理、归纳。例如,复习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可以在再现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整理、系统归纳:这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各有哪些特点呢?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把这些图形分类整理、并找出相互间的区别和联系吗?可以用文字或画图表示出来。学生通过交流呈现了知识的联系:

有些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各知识点的再现,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可能性”知识的复习,可以在借助情境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先回忆事件发生结果存在两种情况: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其中不确定事件由于条件的不同,发生的可能性或相等,或有大小;接着明确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可以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认识可能性大小可以根据条件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出来。

三、注意追根寻源,明晰知识产生的背景与过程

小学数学总复了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通过知识梳理重现知识产生的背景与过程,帮助学生明晰“知识源”。相对于“知识链”所呈现的某个知识系统的内部结构而言,“知识源”则表达了知识系统的根基,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类知识与彼类知识间的区别和内在关系。让学生了解、明晰“知识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个知识内容或系统是在哪个或哪几个概念、方法等基础上生长和发展而来的,有利于突出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因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从另一方面说,数学内容的产生、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寻求和明晰“知识源”,还可以帮助学生体悟、熟悉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明晰“知识源”,可以在经过梳理形成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引导分析一类知识产生的固着点,明确知识形成的原理与思想。例如,在整理出面积计算的知识结构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知识系统实际上植根于面积的意义和面积的直接测量法,即计量长方形的大小,可以直接测量,由最基础、最核心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再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衍生出一个知识系统。这样的追根寻源,让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体验数学内容生成的逻辑意义,感受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可以区分不同的知识系统,避免知识间的混淆,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理解更深入。

有些内容的“知识源”,可以从它们相通的内在联系或共同之处来分析寻找。例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计算都来源于同一个基本原理: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因此整数加减要数位对齐,小数加减要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要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四、重视实际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策略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和形式各不相同,但“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的确是一种高效合理灵活综合性强的复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题海,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统计表、应用题部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六年,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不能全面了解时,首先应进行全面试探反馈。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针对于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们要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

一是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学困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一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三、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最后一阶段必须处处时时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总检测时仍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教师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内化学生能力,编制成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而舍不得放下的试卷。在综合检测试验后,教师对主体作出全面反馈,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知识结构调整内化手段,进一步调控学生的全面复习。

检测之后,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一次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来。

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复习,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掌握和检测效果(分数)的关系。

通过第三阶段的“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的复习思路,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水平,那么学习主体的综合水平已经上了一个了不起的台阶了。

总之,在总复习中要以精讲为导向,师生齐心,面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素霞.数学总复习之我见[J].学周刊.2013.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8

关键词: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本基础自评讲评

综观近三年来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识记题、基本实验操作题较少,化学理论和物质性质、化学实验、计算、推断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较多,体现了高考化学命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命题思想。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更应该以打好基础,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为首要目标,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一、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是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地看书,不细读、精读,就势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如在阅读摩尔、反应热一章时,可列表如下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工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纳与某些混合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一章《卤素》,重点应是第一节“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需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即可。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三、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绝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四、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我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模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12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受益。

五、认真考试,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9

1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期末的总复习必须要较全面系统,作出全面的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的知识重讲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而应该合理地系统梳理一下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所以,复习中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学生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究竟掌握知识状况如何?老师,首先可进行全面试探反馈。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作为练习,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等知识结构网络。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可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

2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

我的做法是:一重视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复习过程中,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帮助优生确立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学困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二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三是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3“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的复习思路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老师应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

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可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一些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使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的。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篇10

关键词:初一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很多,注重基础,初一数学是对学数学的适当深入,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一数学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如今的现状是,刚入初中的学生并没有对打好数学基础有足够的重视。一些学生刚进入初中,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因而渐渐地就积累了很多关于基础知识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在学生进入后续的学习中,慢慢就越来越多,形成大问题,大问题渐渐就会凸显出来,学生渐渐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下面就针对初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具体谈谈如何打好初一数学的基础。

一、打好初一数学基础的重要性

进入中学,学生的科目增加,内容拓展,知识深入,数学这门学科由具体到抽象,从文字发展成了符号,从静态逐渐发展成了动态。初一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一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初中数学与小学的不同,并能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然而,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也大都是从初中开始的,由于基础没打好对数学产生厌恶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基础知识是进行深入学习的根基,它为数学学习的深入做铺垫,然而基础知识却并没有得到初一学生应有的足够重视。初中的数学知识相对小学来说,已有了很大的深入,如果初一的基础知识没有打好,学生会渐渐感到吃力,从而跟不上教学步伐,导致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初一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并使学生认识到打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二、初一数学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

1.知识点理解不透彻

初一学生刚入初中,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一些习惯,爱玩并且厌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并且,学生并没有对基础知识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基础知识越来越差,产生对数学的厌烦,进入恶性循环。

2.解答题目小错误多,无法完整地解决问题

学生由于不重视基础,导致一些题目无法完整地进行解决,无论简单的题型还是难的题型,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点上的。学生的问题是无法把握其中的基础技巧,忽视基础知识,始终不能完整地解决问题。

3.没有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会有许多解错的题型和忽视了的知识点,然而大都都是错了就错了,并没有进行归纳总结,导致对错误的题型没有进行反思,从而一错再错。对一些基础知识点,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归纳,脑海里没有一个系统的基础知识网。

三、打好学生数学基础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有它的重点内容,每一堂课,作为教师,首先都需要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并要突出重点,让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教师可以在黑板的一角把重点内容简短地写出来,并保持一节课,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要通过不断强调和引用,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可以出一个引用了重点知识的题目让学生解答。例如,学习《数轴》这一节时,教师可先对重点基础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基本定义,在脑海里留下一个概念,再让学生上讲台到黑板上按要求画下来。画完后,让学生自己做必要的讲解,比如画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样,学生对数轴的基础知识点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2.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

针对基础知识,教师可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例题,使学生能够把基础知识应用到题目中去解答,从而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照这节课的重点基础内容进行选题,从结构特征、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对题型的剖析,从而让学生在解题的基础之上掌握基础知识的关键。知识点讲得再多也是抽象空洞的,只有与题目进行结合,让学生灵活运用,才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课堂上需根据实际情况布置课堂练习,练习量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可多可少,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解答的过程。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进行解答,若解答不出教师则做必要的指点进行帮助,并且要鼓励学生不懂就要问。还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一些难点问题,促进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培养。

3.形象教学,变抽象为具体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很多种教学方式,每一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教学需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形象教学是很重要并且很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进行几何的教学,教师可以进行具体演示,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运用几何模型来验证几何结论。

4.让学生收集题目,制作错题集

基础是在无数次练习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做题如同挖金矿,对待错题就如同对待发掘冶炼金矿一样。学生在做题时,会遇到很多难题和易错题,对于做错了的题目,学生看看就丢到一边,是没有起到练习应有的效果的。教师要促使学生制作一个错题集,专门收集自己做错或者不会做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分析做错的原因,为什么会做错,下次如何避免,学生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对知识进行了一次梳理。例如,用科学计数法计数是学生经常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学生的粗心导致很简单的问题经常犯错,通过错题集,学生收集表示错的科学计数法,不断总结、强化,从而做到更细心。

初一数学学习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既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深入,也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关键的基础。然而,初一学生往往并没有认识到进入初中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学好初一数学的重要性和初一数学学习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讨论,最后总结出提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几条教学策略,给以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远,学生数学自主能力的培养[J].巨人教学资源,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