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发展的模式十篇农业发展的模式十篇

农业发展的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6:36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1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引入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克服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瓶颈的根本之途。

关键词:农业;现代农业;农业发展模式

一、引言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并将其列为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及农业发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对现代农业提出发展要求并作全面部署,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其做了全面规划,十更加旗帜鲜明的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农村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纵观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较低,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现阶段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和耕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二者的供给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结构的效率和变迁方向与速度。而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机器生产代替了自然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仍分享农业收入,使得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被抵消。

其次,农产品过剩与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国内主要的农产品如粮食、蔬菜等大宗农产品都供过于求,价格总体处于低位运行,甚至继续下跌。一方面,粮食消费未明显增加,但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影响粮食价格。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缺乏国际竞争力,并且我国一直控制粮食出口,粮农产品只能面向国内消费者,仅靠国内市场,农产品过剩的问题很难扭转,由此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也是必然。

第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却少之又少。对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不仅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也导致农业科技发展缺乏长足动力。

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突围”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必有之路,也是传统农业寻求“突围”,彻底改变农业发展滞后现状的根本出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发展模式;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稀缺型”发展模式;三是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均衡型”发展模式。以三国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皆是根据其不同的自然资源供给与外部条件制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尽管三国所走道路不同,但各具自身特色,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自然环境资源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在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南北经济、东西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区域在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配置、科学技术适用、农业生产者素质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等诸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各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发挥其区域农业发展资源优势,立足区域特色,选择适当的模式或方法。如沿海发达地区可以发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立足特色农业,发展以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精细经营与管理为代表的“精细农业”,同时大力加强农产品的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内陆大中型城市,具备人口环境资源优势,土地相对集中,适宜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或休闲农业等,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拓宽农业发展功能。

(二)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体系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一方面要保障农业科技科研人员稳定,为农科发展构建丰富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保障农业科技研究经费充足,为农科研究提供充实的物质保障。其次,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立足先进农业科技的扩散与传播,积极采取多元途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转化,切实提升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利用率,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努力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享受到现代工业进步的实效。

(三)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一是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体系,利用市场杠杆,优化农业、农产品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农业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克服市场调节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现代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丽、傅建辉:《浅释传统农业经济效率低下的原因》[J],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5)。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2

一、引言

现代旅游业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过程中,吸引了城市居民对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乡村景观的向往,推动了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塑造了乡村地域的多功能景观,改变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空间基本格局,促使乡村景观开发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乡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这种基于传统农业的服务性产业,是一种多维度及多层面的旅游体验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休闲度假旅游外,还包括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乡村间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成为野外探险、打猎和钓鱼,文化与传统旅游等一些区域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

二、洛川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

(一)洛川县果业概况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由境内有洛河穿过而得名。洛川县原辖5个镇、14个乡;2000年,调整为6个镇、13个乡。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开阡陌,汉主限田”,洛川是黄河流域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洛川现代果业建设成效显著,苹果精深加工、农资产品加工、饲料肥料加工等果畜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提速。相思川森林公园及旅游环线建成投用,万凤塔祈福纳祥景区开工建设,洛川会议红色旅游项目申报立项。

全县苹果从1947年至今已有苹果面积5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洛川人均占有苹果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倍,名列全国榜首。果农人均年纯收入在2011年已超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是陕西省人均纯收入的1.3倍。2011年,国家农业部与陕西省合作,在洛川县建设全国唯一的部级产地苹果批发市场,共同打造引领中国苹果产业的“航母”。2013年,编制了《洛川苹果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新建苹果出口基地2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万亩,高标准果园1.46万亩,挖除弃管残败园6570亩,建成现代苹果标准园31个。全县苹果产量达76万吨,产值40亿元。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国际市场现状。

通过积极实施名优品牌战略,洛川苹果先后荣获国家及部省名优奖170多项,获得了英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智利、泰国等7国及欧盟有机苹果出口认证。品牌的创建,有力地提升了洛川苹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洛川也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作为主导产业的“洛川苹果”,品质好,口感佳,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主产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聚焦点,更是市值超过40亿的“金字招牌”。

2014年3月25日,美媒称洛川苹果征服美国市场,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人消费的苹果汁有60%从中国进口。来自陕西洛川的苹果征服了当地市场,而这为苹果原产地的果农们却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美国果农面对中国洛川苹果的来袭失去了传统竞争优势。

洛川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无工业污染,是世界最佳优生区,洛川苹果已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指定苹果冠名权20多个,同时,洛川海拔平均1100米,秋高气爽,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去处。搭乘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已举办七届)东风,推出“来洛川采世界最佳苹果”赏果采摘月活动。

2、国内市场现状。

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在洛川隆重举行。恰逢洛川苹果成熟季节,广袤洛川大塬呈现“红果满园”景色。为此,特决定举办“苹果之都,休闲胜地”金秋赏果采摘月活动。

因此,洛川苹果现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和规模,能够为后续打造以苹果资源为主导的农业旅游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三)现状分析(Swot分析)

优势:洛川苹果种植面积广,全面采用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产量大,品质优秀,色泽红润,口感极佳。并且洛川已举办多届国际苹果博览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劣势: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产品线宽度过分狭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尚未形成完整的苹果产业体系。乡村旅游不发达,对外宣传力度小。

机会: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这为洛川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由此开始扩张产品线,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类资源,正是迎合、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

威胁: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较多,竞争力较大。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低,容易被替代。

(四)洛川苹果产业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问题

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洛川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土地资源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和旅游经营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同时对于当地居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也存在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自然和生物灾害更加严重,保证苹果产量、质量基础上发展果业相关产业旅游要素,需要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园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使当地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一定的高科技要素。

3、乡村旅游市场消费升级,苹果生产、产品、工艺等更受旅游者的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优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洛川苹果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工艺化水平精高,这些都是现代都市居民热心关注和积极体验的重点。因此提升苹果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确保产品安全,满足旅游者体验感和消费力度的难度越来越大。

4、乡村旅游富民强县的目标,迫切需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

洛川县重点打造苹果加工物流,文化创意,关联农资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挖掘县内为资源,开发国内外市场,农业旅游已经势不可挡。

三、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洛川苹果产业开发模式

2014年以前,洛川苹果一直都是以简单、单一的模式在发展,根本没有合理的利用这个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洛川苹果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而中国也是个接待量很大的国家,所以在旅游方面,政府更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来自四方的游客,并且旅游产业与农业存在高关联度,随着产业的高度化,产业融合能使旅游业与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升级。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洛川苹果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生产的低成本又使洛川苹果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强大的科技依靠和政策支持又为陕西苹果加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洛川苹果有着优越的内部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洛川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又存在着品牌形象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自身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建立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如何有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自身能力,如何建立并改善陕西苹果的品牌形象,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加快陕西苹果的产业化步伐不可避免地成为洛川苹果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陕西苹果农业旅游产业产业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发展思路

1、加强产品品质,强化品牌战略。品牌可以给产品带来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可以吸引消费者,创造消费者忠诚,可以给产品带来价格优势。对于农业旅游这一项产品也是如此,名牌产品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不论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出口到国际市场,陕西苹果要想快速发展,取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产品品质,扩大宣传力度,争创名牌产品。

2、调整单一结构,深化产业发展。合理的品种结构、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占有并开发市场,使苹果这一季节性产品突破季节限制,平衡市场供求,延长产品创利时间,增加创利范围。使农业旅游突破季节性、单一化的特点。比如说,加工用苹果的价格就远高于食用苹果,深加工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就不受季节影响。我们可以将这项制作引入我们的农产品观光之中,加深农业旅游的深度。

3、增加知识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知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于苹果产业资源的的生产、加工、管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苹果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提升苹果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改善营销管理,拓展发展思路。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随着市场的变革,国内外农业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多变的市场形势了,进行营销管理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以苹果为核心农业旅游的的营销管理,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四、总结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3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上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recycleeconomy)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1992年“可持续发展”在联合国发展大会上被提出,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被称为“循环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为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我国,循环经济正逐渐应用到农业建设方面,在借鉴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2.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当今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问题都比较突出。先来看农业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贫乏,土地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矿产资源的人均资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再来看生态问题,由于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另外迅猛发展的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总体来看,农业污染比较严重。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传统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解决“三农”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消耗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资源的可用量。第二,有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农业内部层次物质、能量的相互交换,使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第三,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初、深加工解决农产品供给对初级农产品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第四,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出适合区域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第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农业循环经济提高了农产品的生态标准和安全性能,从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

3.1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原理,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而运用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发展模式的目标是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依据我国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性,各地区开发出了不同的生态模式,北方地区利用沼气、太阳能、大棚等养殖牲畜,牲畜的粪便又可作为沼气池的肥源和种植业的有机肥,提高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综合效益。南方地区则利用地区优势,实施“三结合”工程,使沼气、厕所和猪舍有机结合起来,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西北地区因地制宜,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种植业,成功开发出了牧、沼、粮、草、果五配套的生态模式。

3.2四维立体集中化发展模式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我国设计出了“四维立体集中化”发展模式。四维是指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物以及人文科技这四个子系统。在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农业环境为目标、农业生物为保障、人文科技为条件,四维集中,共同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存在丘陵山地立体、庭院立体、水体立体以及农田立体这四种高效农业结构。开发立体农业,集约经营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掘各项农业资源的潜力,缓解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利用科技力量增强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环境的质量,生产出安全绿色的农产品,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促进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3.3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

   “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农村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游客观光消费为目的旅游经营活动。利用都市化或城郊或农村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及农业设施,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的场所和服务,向游客宣传和普及农业文化知识。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些生态景观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一方面改善和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除此之外,“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还具有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4. 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循环经济对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全面建设生态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意识还不强,能力还不足,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2】所以我们要增强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业的循环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4

关键词: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模式

引言:随着近年来观光农业的兴起,我国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形成规模,传统的旅游形式,面对海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很多的游客,已经不再具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由于现代的人们长期居住在城市,面对城市越来越多的喧嚣的环境,已经开始产生了厌倦。在城市里居住的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很深的向往,这种憧憬田园生活的心情,可以通过观光农业而得到满足。①而海南岛在我国旅游岛建设中,发展的多种模式的旅游方式,正适合了人们心里的需求,成为了我国观光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还需要一定的发展和完善,在这里进一步地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海南农业热带观光旅游的发展前景。

    1、农业热带观光旅游潜力很大

海南观光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并以品牌的方式在全国打响,但是海南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旅游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基本上停留在“蓝色旅游”的发展上,仍然停留在以“大海、沙滩、阳光”作为旅游产业的基础,而对于丰富而独特的“绿色旅游”资源,在大幅度上还非常有待系统地开发和利用。

   仅就目前海南建设的的情况来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幕已经开始拉开,将海南的旅游业建设成为一座在政治上深化改革、在经济上扩大开放、在自然生态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海南旅游建设中的切入点和制高点。②

2、热带观光旅游,为农业发展提供机遇。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加快对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发展热带旅游观光农业是一个理想选择,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破解海南旅游产业,在长期建设中出现的不均衡现象,更有利于海南农业在分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中,为海南农业的增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③要为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的观光农业,建设起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开辟出一条农民新的增收渠道,这是充分切合海南省的具体情况,为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这种农业与旅游结全的发展模式,使海南的旅游产业更增加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热带观光旅游,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调节作用。

海南发展热带旅游观光农业的资源丰富,可以不受海滨以及地域的诸多限制,以特色发展的农业,可以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发展壮大,发展不同的旅游观光农业,对旅游业本身而言,将会拉长海南现有的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热带旅游观光农业新项目,延长游客在海南旅游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增加旅游消费金额,能够适当地改变海南的不同的旅游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把海南岛旅游业发展向新的台阶推进,避免海南地区的旅游项目过度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对弥补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减少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二、海南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模式

1、 农村休闲型的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依托海南农村,良好的自然田园风光,这里有着十分淳朴的乡土人情,诱人的风味特餐,面向着城市或者城镇的居民,从吃、游等方面,都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周末休闲的需求,这种观光旅游,以提供特色餐饮和简单娱乐服务为主要目的,主要分布在适合具有良好交通条件的城市,以及一些城镇周边的农村,能够以小型的“农家乐”为代表,形成一家一户的经营主体,这种观光旅游模式的客源回头率较高,但是旅客停留时间不长,市场比较稳定。④

2、农村度假型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依托自然的优美的山水风光,建造起一系列的乡间别墅,或者提供档次较高的度假设施,能够面向城市收入较高人群,进行一些综合性质的服务。这种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分布在三亚、海口等大城市,旅游的市场稳定。⑤

3、农业观光型旅游模式

农业观光型旅游模式,一般主要适用于海南农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依托这些农业产业化所规划的项目,形成自己的经营体系,依托农业发展的景观,为游客提供以观光旅游为主要服务,兼带一些吃、购、住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主要是面向本地,以及各个层面的游客群体,这些游客一般回头率比较高,所以这种观光旅游的市场相对于比较稳定。

4、农业民俗型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布在,海南的一些民俗气息比较浓郁的乡村,在这里以海南的黎村苗寨为代表,在这里可以依靠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以及人文风情,还有民俗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观光的依托,为游客提供具有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这种农业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以娱乐服务为主,招待的大都是外来的一次性游客,停留的时间没有固定性,游客的范围比较广,有着一定的市场回头率,但是市场不是很大。

5、农业景区配套的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围绕在大型景区周边的农村地区,以固有的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景区的游客的需要,提供着吃、住、娱等配套功能服务,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更多的特色的服务,主要招待的是景区的一次性游客,范围比较广范,游客的回头率高,一般停留的时间比较短,观光旅游的市场随景区的季节和游客的多少而定。

总之,海南农村观光旅游的发展,仍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无论观光旅游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都需要兼顾合理,能够很好地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突出可以提供的产品特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在农村观光旅游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四者利益的最大化,为建设海南省国际旅游岛,为实现热带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特色发展、为实现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建设思路。⑥

参考文献:

[1]杜明娥.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0,(09).

[2]龙翊岚.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01).

[3]任文文,张友棠.浅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方式[J].特区经济,2010,(07).

[4]邹伟,符国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自然环境现状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19).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5

关键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经济;启示

中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历史原因和现实困难等多种因素,中国对农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比较滞后。同时,中国人口众多且耕地资源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加上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发展,也使中国农业在根本上处于较为不利的竞争地位[1]。目前,中国农业技术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和解决,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以及劳动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可持续与可集约化发展缓慢,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压力日积月累,造成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2]。在中国,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经济模式,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则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消耗、物质投入、废弃物排放等,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3]。它是一种同时兼顾环境、资源、人口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较早地实行循环农业的做法,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功经验,有效地协调了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循环农业发展的经验,同时吸取一些教训,对中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而为提高中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1国外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1.1美国的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

在美国,虽然循环农业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但在美国农业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应用着循环经济的理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以生态和有机农业为基础,提出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最少投入来换取高产出和高效益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2]。对农业生产所需各种外来品包括农药、水、种子及化肥等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以此获得最高的产量以及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化肥和农药等施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美国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进操作方式,实行免耕法。例如,在冬季农闲时节种植能够适应严寒气候的豆科类草,在春播前施用少量的生物除草剂来抑制其生长,而后直接进行作物播种,从而实现作物与豆科草间作。这样很好地保持了土壤有机结构,达到减少肥料及水土流失的目的,还能有效抑制土传病虫害的滋生。二是动物粪便处理,通过现代生物新技术处理粪便,如利用苍蝇产卵的方式处理大量的粪便作为一种优质蛋白饲料使用,实现了资源的多级利用;此外,对粪便集中加工处理,从而有效减轻有害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美国这种“减量化”的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强调充分利用资源,而且强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并维护资源的自然属性。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经济效益与农产品的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维护,共同提高,而不是一味的提高产量。二是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对循环农业非常重视并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如设立专门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及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对各种新型技术在持续农业中的应用与推广,如新型肥水灌溉技术体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保护性耕作体系。

1.2以色列节水农业模式

以色列由于超过50%的土地常年处于半干旱和干旱状态,发展无土和节水农业模式是其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①采用喷灌、微喷灌、滴灌和微滴灌技术。以色列使用压力喷灌技术历史悠久,同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微灌技术,能够满足坡地和远距离灌溉且能同时将水和肥料一起输送至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这种新型的灌溉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水及肥料资源,相对于传统的沟渠灌溉技术来说,它可以节约30%以上水和肥料,如今超过80%的农田应用滴灌,5%采用移动喷灌。②循环使用各种废水资源。为了扩宽水源,该国不断加大对废污水及循环使用的投入力度。作为世界上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3.2亿m3的废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污水再次利用率达到了70%。③收集和使用雨水。淡水资源在以色列非常的珍贵,为了尽可能地收集雨水和局部淡水,以色列在全国各地修有百万个各类蓄水设施,每年能够收集大约1.5亿m3水并将其直接使用或者是注入当地的水库。

1.3德国绿色能源农业模式

德国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独具特色,其重点环节就是发展可替代、可再生资源。德国的“绿色能源”概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德国的一些相关的学者们发现可利用一部分的农作物,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提取和纯化出化工原料及矿物质能源替代品,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循环再利用。这些绿色无污染的生物质原料和能源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德国政府加大了对此类经济作物发展的力度,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专项款用于“工业作物”的研究和开发。2006年,德国政府给各个州拨付高达几亿欧元用于农业发展[4]。德国科学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并对马铃薯、玉米及油菜等作物进行了定向性选育,从中成功研制出甲烷、乙醇等“绿色能源”。先后从菊芋和甜菜中制取了乙醇,从羽扇豆植物中获取了生物碱,从油菜籽中提取的可有效代替矿物柴油的植物柴油。

1.4日本低碳循环农业模式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与此同时,这种农业发展方式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且农业、环境和资源有限,倘若不能很好地规划自然资源则会极大地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很快意识到这一点。随后,日本改变农业经营模式,使农业发展与环境友好同步进行,从而在循环农业中将自己逐步从“消耗能源大国”转为“能源型国家”。农业生产中只有低污染、低碳及高效才可能真正造福民众,因此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日本政府要求农业机械设施必须首先实行大面积的现代化。目前,日本低碳经济及循环农业的概念也越来越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可。到20世纪末,日本的能源使用率提高了近40%,农业能源的效率提高尤为显著。日本在全国范围内以低碳为核心发展循环农业,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和环保系数都达到了最高[5]。日本低碳循环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3方面的特点:一是安全性较高,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及添加剂的使用,而且用“生态减灭”方式进行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与除去,从而对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性、保健性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二是高效性,减少了化学制剂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三是社会和谐性农业,低碳农业的大力发展,减少了Co2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对温室效应产生的全球变暖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从世界环境来说属于社会和谐型农业。

2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对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发达国家循环农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与发达国家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充足的财政支持、灵活多变的经济杠杆和高科技发展及应用是密不可分。中国循环农业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尽管发达国家较为成功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但各类不同的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亮点和优势,这也为中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2.1建立健全制度和法律保障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农业发展中,并设立相关的循环农业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实施和发展。从20世纪末,美国已经开始实行“绿色补贴”的试点工程,设置并利用强制性的条件来约束接受补贴的农民,并且相关的政府和组织对其所管辖的森林、植被及野生资源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调查,这样农民就必须随时随地审视自己的环保行为,这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环保意识。日本东町把油菜多级利用作为其循环农业的核心,在此区域种植油菜的农户可以获得资助和补贴。日本在2002年先后制定了《可持续农业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所以说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以及机制健全的监督执行。中国的循环农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此外,受到立法水平及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的制约,循环农业在法制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空白,尽管现行的法律法规包含有此部分但还不系统、不全面。因此,学习和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农村污染、农民人均资源匮乏农业生态破坏严重等多方面都有借鉴意义。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并制定能够与之相对应的扶持政策和保障体系,从而使循环农业的规范化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加强农村宣传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树立全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意识

美国农民仅为其人口总数的2%,不仅养活了近3亿的国人,而且还是全球农产品出口大国,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农民高素质的普遍性,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高达12年。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其教育体系非常发达,其国民受教育程度也很高,其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农民都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这为学习和应用新的农业知识、技术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历史原因,当前中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农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在对待农业新技术和新技能方面理解能力差,兴趣不浓厚,把握的程度较低,这成为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然而,农民作为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载体,只有提高农民科学技术的掌握水平,才可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利用各种不同途径对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进行广泛宣传,对国外及国内不同地方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传播,不断强化农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而在广大农村形成不断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把理论和常用知识结合起来,以村为单位,引导农民将生活垃圾、秸秆、沼液等再利用;介绍农村的农田、村落及农家的畜禽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关联性,对小空间尺度上循环模式的创造进行指引。

2.3加快农业科研技术创新和推广,不断提升能力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广泛存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同样需要科技的大力支撑[6]。目前,中国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转型期,依靠人畜力操作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内部间的物质转化循环还广泛存在,农业的基础设施及综合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差距还在不断加大。因此,中国应该重视对科研力量的加强,对重要的循环农业经济组合、工程和经济技术等进行重点攻关,不断加强农业各方面技术开发,从而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金量。开辟农业科技园区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有利条件,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足够转化和试验基地,为农业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提供良好的切入点。加快循环农业立体种植和有机物多层次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种养加生态良性循环组合、农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场粪便污水净化处理、农村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农地改造和土壤污染修复等各种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4选择合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6

wangZhiping

(①渭南师范学院,渭南714000;②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

(①weinanteachersUniversity,weinan714000,China;②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State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boutRestorationofecologyandVegetationinwetland,Changchun130024,China)

摘要:生态农业强调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阐述生态农业特点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主要模式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abstract:ecologicalagricultureemphasizescoordinated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ecologicalenvironment,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toimprov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thispapersummarizedthecharacteristicsofecologicalagriculture,andthenanalyzedthepresentsituation,developingtrendsandsomeissuesthatmustbenoticedforsomemodelsofecologicalagriculture.

关键词:生态农业特点发展

Keywords:ecologicalagriculture;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318-02

0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发展速度慢、生产率低的缺点逐步显露出来,同时受发达国家工厂化农业的高经济效益影响,盲目推行机械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全国土地沙化面积达到174.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8.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侵蚀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千米,土地污染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千米[1]。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依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建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可持续特点,有利于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2]。生态农业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1.1整体性与可调控性生态农业重视系统整体功能,维护和提高整个系统的微观和宏观生态平衡,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并按生态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生产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其结构进行调控。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应用,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使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物种之间、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经济、技术与生物之间达到相互有机配合,保证整个农业经济体系协调发展。

1.2稳定性与高效性生态农业系统追求组成与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该系统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高效利用,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率。

1.3地域性和多样性地域性决定了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因此,生态农业必须因地制宜。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不同地区在继承当地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精华的基础上,应用适合当地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建立具有地方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2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

2.1秸秆还田生态耕作模式根据生态学原理,只要有非生态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这些基本成分,就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秸秆还田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使土壤肥力增加,改良土壤,减轻对化肥的依赖。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推广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然而,由于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秸秆还田逐步被大规模的使用化肥所代替,而秸秆则直接丢弃或作为废弃物燃烧。因此,要不断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充分认识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才能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

2.2立体种植生态农业模式立体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这一立体发展模式需要精湛的农学技术投入,目前在温室大棚种植中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如桃子―草莓的立体化栽培、黄瓜―苦瓜立体种植、西瓜―彩椒立体种植、韭菜套种黄瓜等。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资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能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2.3食物链与沼气能源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同时并存在多种生物,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在一起。按照食物链的构成和维系规律,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源潜力。例如粮―猪―沼―鱼模式、以及将猪舍或厕所―沼气池―蔬菜大棚有机结合,施行能源、养殖、种植的模式等。在这个循环中,废弃物被合理利用,既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模式以沼气发酵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联系起来,沼气作为能源,沼液和沼渣作肥料,使生态系统走上了良性循环。目前,我国在许多地区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广大农村建立沼气池,在河北省一些县区补贴力度达到了总投资额的一半,随着能源价格特别是煤炭电费价格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意识到了建立沼气池的众多好处,向阳的地方沼气量全年都能充足供应,夏天沼气产量高,甚至可供邻居来烧水。对此,应进一步推广沼气发电技术,提升沼气的价值,从而鼓励更多农民的积极参与。

2.4城乡互作生态模式城市在经济上作为产品的消费地,在生态学上作为有机物质的输入地。经过城市人口消费转化,产生了很多废弃物(有机垃圾、生活污水等),这些废弃物经过微生物的处理后,应该作为肥料还原给农业。这样做既解决了城市的污染问题,又能促进物质循环,把从农村带走的物质,再还给农村。目前,许多大中城市都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些城市还开展了有机垃圾特别是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垃圾(主要是活性污泥)是很好的有机肥,而固体垃圾经分类、处理后也可转化为肥料返回郊区农林业。

2.5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根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原理,特别要利用绿色植被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恢复或治理生态环境,如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工程、盐湖地治理工程等。目前我国土地退化、沙化、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等现象日益突出,因地制宜筛选适宜的沙生植物、耐盐碱植物、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等进行种植,在实现生态恢复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要使大面积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或保护,必须先建立一小块高效的生态(绿洲),这个“绿洲”能够解决当地人民的吃饭、花钱和能源问题。因此,这种生态工程式的农业发展模式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和支持,解决当地居民的后顾之忧,真正提高生态意识。只有这样人类才可能不再去破坏大面积的、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自然植被可以通过自身的更新、再生能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结语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今后还应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基础研究,为生态农业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同时,我国应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为生态农业的实际运行提供有效保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7

关键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4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部署,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根据上级要求,为了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了加快全面实施小康社会,结合当地实际,现将几种最新农业经营模式供有意经营者启迪。

促进农业增收,已然成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部署的关键举措。就基层农业指导部门而言,在实际农业技术指导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总结农业生产的经验,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夯实农民增收基础。现将工作中适合现阶段的农业新型发展模式概括为“4个最”:

1最高效益的农业模式

为何要推广立体农业,在于立体农业是提高单位复种指数,从而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办法。立体农业的推行,将会使得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那么何谓立体农业呢,主是指结合加工业、种植业以及畜牧业的三位一体经济。这种经营形式,保证了农作物能够充分利用时空资源。具体的方案包括区分耐喜阴还是好光、收获季节、根系长短、是禾本科还是豆科,利用他们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实行间作、混种,或是套种和轮作等种植方式,最终实现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1.1立体农业主要有3种发展模式

菜地立体方案。菜地间套种、设施内空间立体最大空间利用、无土栽培工厂化等。常见的类型有:茭白-蔓生作物的立体种植、茭白田间养鸭。

农田立体方案。草木、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模式。果树间的套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中草药套种这2种方式目前比较普遍。

绿化立体方案。立体绿化是指用花草、藤木等植物装饰建筑的μ搴臀荻ァQ籼ā⒋疤ā⑴锛芤约肮共绿地都具有开发潜力,尤其是在目前地面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现实下。

1.2绿色立体农业可带来的三方面重大效益

经济效益。立体农业的经济效益来源是增加单位面积上各种农作物的总产量,也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关,一般成正比关系。

生态效益。立体农业就是对耕地的复合利用,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要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理念,深刻领会好在浙江任职时所提出的“丽水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社会效益。立体农业不仅有助于解决了社会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又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最小投资的农业模式

兴建生态休闲农庄,是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最小投入换回最大收益的高性价比项目。生态休闲农庄主要利用了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该模式有助于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必将在未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发展休闲农庄,具体步骤有:

2.1兴建农庄要做足准备

游客短时间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一日游的情趣,长时间还可以住农舍、品土菜、游古镇,享受乡野的闲暇。模式有: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股模式、连片开发模式等。需要注意的是,开发生态休闲农庄,选址是关键,关系着今后的客源。要考虑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要过关,能够有小桥流水的如诗如画般意境;种植果蔬的地方要选择地势平坦,易于采摘,靠近农舍,这牵扯到发展体验式种植和采摘的便利和游客安全。

2.2在休闲农庄内要布设好场景

留一部分田地搭棚,摆一些农村特色农具(如磨盘、水风车等),贴一些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品,让游客们在这里切身感受乡野特色,让年轻人忆苦思甜,让年长者身临其境、睹物思人,走走、看看,甚至亲手体验一番,可以想见其中的乐趣。

2.3晚间活动安排要突出农村特色

农村的夜晚少了城里的灯红酒绿,这恰恰是城里人暂避农村的原因和需求。在安排活动中,要突出当地农村的民俗特点,可以训练一批由半业余的年轻村民组成的文艺队,活跃和带动晚间活动的气氛;也要动静结合,主要是得摸清住宿者的心理,选择在农村小住几日的游客,多数是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希望回到儿时那个宁静大自然的愿望。因此,一壶好茶、一轮圆月,围坐月光下追忆往昔,也许就是最成功的活动形式。

3最节约的资源利用模式

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的有力举措。其核心理念是把传统“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单环式”线性农业,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及“多向多环式”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农业综合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达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低,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注意因地制宜。浙江丽水地处山区,不同海拔高度、气候、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充分利用各种以前当作垃圾废物处理的资源。事实表明,饲养猪牛等家畜本身已经很难创造更大价值了。但是若把猪、牛等家畜粪便尿液也集约利用起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说,资源还得到了循环再生利用,其效益也会有所增加。其他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的典型例子还包括“林-草-木-沼-菌-肥”;果蔬枝、蚕桑枝粉碎+麸皮-香菇、黑木耳灵芝-菌渣肥”;“猪-沼-粮(菜-茶-果-渔)”等互补型种植模式。

4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模式

提倡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是回归农业本色的应有之义。农业作为人类古老的生产方式,长久以来遵循“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的精神。但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合成肥料、塑料薄膜,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对农业的影响。这种影响当然带来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更不能忽视的是给农业以及土壤空气等生态带来的负面效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再生的农业技术是大势所趋。要获得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必须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添加剂和转基因产物。在选择有机农业园区时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4.1低污染

一般认为,高度污染的区域,已经超过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在短期各项指标难有改观。因此,有机农业园区四周要没有污染源,园区本身的生态环境是达标的。

4.2精种植

选择不使用工业化学品,意味着生产效率受到巨大影响。因此,种植一些经济附加值比较低、占地又很大的农作物,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必须选择那些需求大、品质要求高的物种。主要应当面向高端市场,比如国外市场或者高消费市场群体,比如养殖有机娃娃鱼,种植铁皮枫斗等,近年来都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4.3广营销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8

[关键词]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4-0039-01

前言:当今时期,很多山地农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耕地农业方式,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省级政府加强开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研讨,要求高原山地农业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加强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以及新型农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1山地农业的功能及其拓展

对于农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其对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以此将农业划分为平原农业、山地农业、以及水域农业三部分。根据地质学知识分析,山地指的是,海拔在500m之上,相对高差在200m之上的区域,同时呈脉状分布的地表形态,由丘陵、高山、或者山谷交错相连[1]。山地也可以说是山间谷地、山间盆地、以及山岭的总称。如果以山地农业的角度分析,过往的山地农业,主要起到解决人民温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地农业的作用也逐渐放大延伸,具体扩展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地农业需要对粮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第二、山地农业需要促使山区农村摆脱贫穷的局面,逐渐奔向生活小康,与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相持平,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三、山地农业作为农耕文化较为关键的组成,承载着人类传统农业文化的作用;第四、山地农业对于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维护作用,山地农业的发展阶段,必须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保证生态平衡;第五、山地农业对于一些林木、药材、以及反季节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护责任。

2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

2.1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长期工作内容,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现阶段,山地农业不断开展各项改革,国家也加大力度扶持山地农业,希望能够推动山地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山地农业在发展建设中,需要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重新认识,充分考虑,积极利用当地环境,扩展山地农业发展的渠道。此外,山地农业的发展之路,务必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同时需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开辟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高效发展之路。比如说,某些山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具有较为独特的、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逐渐拉小同其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部分山地农业发展可以充分与本地区乡土风情、自然景观、以及农耕文化充分结合,以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业,展示山地高效农业的特色,建设新型的多业态山地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的增收。

2.2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善于引进先进的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山地高校农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会中各个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2]。当前时期的山地农业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创新,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方式、等内容。比如说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采取网络贸易,开展电子平台交易模式,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全面实现山区农业的点对点销售方式,直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成。利用网络销售方式,能够实现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往来,将山区特色农产品很好的宣扬出去,逐渐打通销售渠道,进而促进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此外,可以针对部分山区,建设产业研究基地、或者工业发展园,整体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3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及时转变农业发展观念,能够为发展山地农业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所以现阶段的山地农业发展,需要梳理正确的发展理念,使山地农业发展不仅仅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业、市场理念,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可以利用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的形式,以此逐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使山地农业的科学技术能力、机械农业覆盖范围得到提升;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量、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理念,才能满足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需求,发挥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产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力,使山地农业更加具有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以及组织化[3]。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也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康社会建设重新认识,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政策,严守天上、地下、山中、水里四条基线,保证山地环境空气常新,大地常绿,碧水长流,以此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结:总而言之,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秉持高效、安全、优质、生态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业、以及新型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婧,史琼,欧国武,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275-279.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9

关键词:“三农”;农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发展农业保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工作,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国保险业通过大力推进县域保险,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务工农民保险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

因此,如何化解这些风险,保护农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农村人口的养老、失业、教育等方面的经济补偿问题也突现出来,也需要建立起稳固的后备保障基金。

二、我国农业保险现状

(一)现状

我国商业保险自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以来,虽发展速度极快,但也非常不平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的商业保险发展十分缓慢,主要表现在:

1.保费规模小,保险覆盖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保险业的发展成果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保险发展相对滞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保险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城市保险市场日益成熟,居民投保率较高,而广大农村仍处于市场拓荒阶段,保险覆盖率偏低。

2.农民保险意识淡薄,保险认可难。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农村保险宣传几乎是空白,导致农民保险意识淡薄。

3.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投保难,保险展业难。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增长幅度之比为1:6。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除子女教育支出和农业投资外,一般没有剩余的钱用来购买保险,导致农民投保困难。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在山区更是如此,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保险展业难,展业成本高,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村,对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的信心不足。

(二)困境

农业保险的现状,凸现发展农业保险的迫切性。我国开办农业保险26年来,为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26年中农业保险累计收入仅为100多亿元。2007年,农业保险出现了20年来的最大下降幅度,全国农业保险总收入为8.5亿元,占保险业总收入的0.16%,比上一年下降20%,全国2.3亿农户,户均不足2元。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在不断减少,由最多时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不足30个。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遇到了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

1.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大导致经营主体缺失。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导致农业保险的经济效益极低甚至是负效益,造成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减少,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出现不足。

2.农业保险保费高和农民支付能力低导致承保规模和范围过小。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不高,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再加上范围广泛等特点,农业生产的风险损失率相对较高。

三、农业保险的新模式

(一)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我国必须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我国《农业保险法》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强调政策性。这是建立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基础。

②确立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方式。首先,扩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农业保险应包括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后储藏、加工及其运输的保险;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财产的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的保险及各种手工艺和家庭产品的保险等。其中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储藏和运输的保险是政策性业务,其他的是商业性业务。其次,实行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实施方式,对农业灾害损失补偿保险采取强制方式,而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则自愿参加。

③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首先,进行保费补贴。其次,进行费用补贴。再次,实行某些优惠政策。

(二)科学筹划:制定总体规划,确立发展战略

推进“三农”保险的发展,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应在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的关系、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

首先,监管机构应结合制定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三农”保险市场发展专项规划。针对“三农”保险市场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研究,争取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三农”保险市场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培育好、开发好这个原生市场。其次,加强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和统计分析研究,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真实的数据是保险业一切工作的基础,要强化“三农”保险的统计工作,明确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通过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来支撑“三农”保险市场的科学开发。第三,加强三农保险市场新问题和新现象的专题研究。比如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问题,流动农民工以及被征地农民养老制度问题,等等。第四,加强保险资金回流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渠道研究,把保险公司吸纳的部分农村资金,用于“反哺”“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建设,造福广大农民,真正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参考文献:

[1]翟洁华,唐煌.中国农民养老保险概论.

[2]许飞琼.我国的农业灾害损失与农业政策保险.

[3]郭卫.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

[4]帕.克.雷,王友泽.农业保险.

[5]邹建丰.农业保险出路何在.

[6]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

[7]刘茂山.保险学原理.

[8]蓝松,王用.保险概论.

[9]邢贲思,李晓兵.当代世界思潮.

[10]朱邦宁.国际经济学.

[11]牛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2]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障制度研究.

[13]刘京生.政策与补贴:发展农业保险的关键.

[14]全国干部学习读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农业发展的模式篇10

1.1农业科研资源封闭、成果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研资源彼此独立且相对封闭,缺乏一个对科研资源实行统筹安排、综合使用、资源互动的体制,同时,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较低。首先,农业科研工作中尚未建成一个多方有效协作的良性竞争局面。各单位的农业科研协作活动呈减少趋势,各研究单位在科技研发推广等活动组织中彼此独立,自成一派,相互间的信息、技术、经验交流互动沟通不畅,使得效率不高。其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交流结合形式不够丰富。以福建省农科院为例,有以下几种与企业较密切联系的形式:(1)顾问型,派出科技人员作为企业的科技顾问,协助企业处理科技事务;(2)项目型,将科研项目的示范基地设在服务企业,进行示范推广;(3)合资型,由农科院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和资金,入股企业,共同经营;(4)自办型,由农科院为主要投资股东,且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为农科院派出的企业;(5)领办型,由农科院科技人员投资领办的企业。再次,企业与农业科研机构、大学农业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限;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与农业科技需求主体脱离,农业科研效率及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及市场化运作的盈利性部门,其运作目标存在差异。目前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是公共研究机构,其研究成果大多数尚不能投入生产实际,难以渗透到企业的技术更新、消化吸收和反馈创新的整体流程中,而大多数农业企业由于运营成本等原因,没有设置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3-4],同时也难以用比较科学化的流程参与到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活动中。两种科技研发的模式差异太大,合作困难。

1.2“三农”现状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

我国分散的数量极大、规模又极小的小农户的经营现状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居高不下,但效果又难以令人满意。同时,随着非农业就业的发展,绝大多数年龄较轻,文化水平与技能水平较高,较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农村青壮中年劳动力已随着劳动流动的大军从农村转向城市,同时也从农业转移到非农行业,而农村现有留守人口老龄化严重,这种培训对象的人口结构变化是目前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中很难解决的问题。留守农民自身的情况使得他们无法意识到教育培训的远期收益,也就没有动力参与培训,从而提高自身技能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2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这既需要科技创新的主要提供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等机构不断拿出适用于农业农村实际的科技研究成果,也需要科技需求方———广大农民与农业经营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吸收应用科技成果的素质与能力;同时,这一过程更离不开供给方和需求方中间的媒介———各地方各级的技术推广部门和科技培训组织的努力与付出。在这三方协同合作的科技创新推广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协作沟通分配制度和资金的投入支持是系统顺利运作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关键时期,要统筹分配各种优势要素的使用,更大地降低系统运行的交易费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推广。

2.1大力建设并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

2.1.1鼓励与扶持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广推动各种公益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稳定现有的技术创新与推广队伍,将多级的各自为政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机整合的起来,形成功能明确、沟通有效、动态管理的完整体系。

2.1.2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发展乡镇农业银行、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建设倾斜于农业的新型金融机构,增大倾向于农业科技生产的农业贷51第6期徐慎娴: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款的投放量。

2.1.3兴建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化数据库工程建设共通信息的农业技术推广数据库,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数据库建设与管理,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搜索性,保证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使用者遇到技术问题时能自主检索、能及时向数据库内的专家求助咨询。

2.2大力扶持农业科研开发,打造城乡科研资源共用平台

2.2.1鼓励农业企业自主科研开发对农业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流程及新产品技术的市场推广部门进行政策性倾斜扶持,让在技术创新上有优势的企业能够逐步成为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2.2.2建立科技创新研发基金实行流动动态管理创新研发基金。在资金层面上支持并监督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应用及推广项目。

2.2.3建立相关产业间科研资源的共享平台将相关项目整合到一个园区或实验室中,学习并效仿利用其他产业先进的研发理念、流程管理思路手段等实现资源整合。如福建省农科院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探索建立了“科企结合、多方协作,多样开发、纵深拓展,搞好示范、以点带面”的科技推广合作方式,通过建立基地、供应种苗,严格评估、视优补助,确定目标、专题实施等新型的推广机制和管理办法实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系统化、精深化,增进了与农业企业的交流合作,使先进的农业技术第一时间为企业生产实践服务。

2.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是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应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促进新型农民培养,大力填补拉平城镇乡村之间现有的教育差异,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业实用科技的培训力度,建设并完善农村农业技术远程教育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改变农民对技能教育技术培训的态度,让农民真正看到教育培训投入的回报;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使广大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接受中等职业化的技能教育[5],真正学到对改善生活促进生产有帮助的技能。如福建省农科院多年来实施开展的福建省核心农户培训试点工作,科技特派员技能培训、创业辅导,UnDp项目计划,农业综合开发省级集中科技推广项目、农民职业技能资格认定培训计划,农户网络远程教育培训计划,企业技术骨干培训,农民合作组织骨干培训,科技下乡现场培训计划,科技人员入驻企业计划,军地两用人才农副业生产技术骨干培训计划等工作,采用包括网络远程培训、咨询在内的适宜方式,开展现场技术答疑、培训、讲座等,并巡回指导和协助解决相关服务对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多种途径、方式,不断开展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促进农民对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理解、掌握和积累。

2.4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农业企业

2.4.1鼓励兴办农民技术协会、专业产品协会等农民组织,使农民自觉自发地成为农技推广活动的主体将目前农业生产中零散的小农户凝聚成有规模、有组织、有议价能力的农民组织,缩小其与千变万化的农业大市场之间的力量差距;制订并完善农民专业组织的相关法律,并给予技术性民间组织优惠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