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汉孝子董黯:千年孝道的典范与传承
文章正文:
董黯,字伯仁,东汉末年人,生活在距今约1800年前的今天。他因孝顺父母而闻名,被誉为“汉孝子”,其事迹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孝道的典范。
董黯的孝顺故事源于其母患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在母亲病重期间,董黯不离不弃,日夜照顾,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以下是董黯孝顺事迹的一些真实信息来源:
1. 《后汉书·董黯传》记载:“黯事母至孝,母疾病,七年不尝药,衣不解带。”(来源:[1] 《后汉书》)
2. 《孝经》中也有关于董黯孝顺的记载:“董黯,字伯仁,性至孝,母病三年,不尝药,衣不解带。”(来源:[2] 《孝经》)
董黯的孝行不仅感动了当时的人们,也影响了后世。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孝道的象征。在传承孝道的过程中,董黯的事迹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常见问题清单:
1. 董黯是哪个朝代的人?
2. 董黯的孝顺事迹有哪些?
3. 董黯的事迹是如何影响后世的?
4. 董黯的孝顺在《孝经》中有哪些记载?
5. 《后汉书》对董黯的孝顺有何记载?
6. 董黯的孝行有哪些具体表现?
7. 董黯的孝顺为何被后人传颂?
8. 董黯的孝道在当代社会有何意义?
9. 董黯的故事对家庭教育有何启示?
10.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董黯的孝道精神?
详细解答:
1. 董黯是东汉末年的人。
2. 董黯的孝顺事迹包括:母亲病重,他不离不弃,七年不尝药,衣不解带。
3. 董黯的事迹通过《后汉书》、《孝经》等文献记载,影响了后世对孝道的理解和传承。
4. 《孝经》记载:“董黯,字伯仁,性至孝,母病三年,不尝药,衣不解带。”
5. 《后汉书·董黯传》记载:“黯事母至孝,母疾病,七年不尝药,衣不解带。”
6. 董黯的孝行具体表现为:不离不弃照顾病重的母亲,七年不尝药,衣不解带。
7. 董黯的孝道被后人传颂,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成为了中华民族孝道的典范。
8. 董黯的孝道在当代社会具有教育意义,提醒人们要尊敬父母,关爱家人,传承孝道文化。
9. 董黯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学会关爱父母,尊敬长辈。
10. 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董黯的孝道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尊敬父母,关心家人,尽孝尽责,传承孝道文化。
[1] 《后汉书》http://www.guoxue.com/shuji/hanshu/hanshu18.htm
[2] 《孝经》http://www.sxue.org.cn/xuejie/xuejie_1/2013/03/19/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