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后能否再进行行政复议

标题:行政诉讼后能否再进行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后能否再进行行政复议

文章:

行政诉讼后能否再进行行政复议,这是许多当事人关心的问题。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以下是对该问题的详细解答。

在中国,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而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作出该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请求该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决定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已经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得再申请行政复议。”因此,一旦当事人对某个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并且法院受理了该案件,当事人就不能对该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再提起行政复议。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避免重复救济,提高行政效率。以下是引用的一些权威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http://www.gov.cn/guoqing/200708/30/content_725923.htm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http://www.court.gov.cn/ziliao/psfl/psfl1/psfl1_1/psfl1_1_1/200101/t20010130_3486.htm

以下是与“行政诉讼后能否再进行行政复议”相关的10个常见问题清单及其详细解答:

1. 问题: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有什么区别?

解答:行政诉讼是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复议是向行政机关提起的申请。行政诉讼强调司法审查,行政复议强调行政机关的自我纠错。

2. 问题: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可以同时进行吗?

解答: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一旦提起行政诉讼,就不能再提起行政复议。

3. 问题:行政诉讼后,我可以要求行政机关改正错误吗?

解答:可以。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如果法院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可以判决撤销或者变更。

4. 问题:行政复议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吗?

解答:是的。行政复议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 问题:行政复议的期限是多久?

解答:行政复议的期限一般为60日,从当事人收到具体行政行为通知书之日起计算。

6. 问题:行政复议的费用是多少?

解答:行政复议不收取费用。

7. 问题:行政复议的决定可以上诉吗?

解答:可以。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8. 问题: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谁?

解答: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9. 问题:行政复议的决定必须公开吗?

解答:行政复议的决定应当公开,以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10. 问题:行政复议的决定对行政机关有约束力吗?

解答:是的。行政复议决定对行政机关具有约束力,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zubaike.com/baike/17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