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十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十篇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27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保护对策

引言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决定了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来自丰富、灿烂的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迁延,我国文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每位炎黄子孙而言,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目的在于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

1.当前时期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分析

1.1文化创新的需要。人类社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首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其次,掌握本国文化中的精髓。历史文化遗产对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具有保障意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单是认识历史的需求,还是文学、艺术、技术等领域创新的实际需求。

1.2保证社会秩序的需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只有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社会群体凝聚力的形成离不开对文化的认同感。现代社会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完好无损的保护,而且还必须充分掌握了解传统优良文化在传承中华道德文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优势作用。

1.3认识历史的需要。历史文化遗产和物质类文化遗产相同,都有着巨大的历史认识价值,两者不一样的地方是,物质类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一种物化的固态的手段将自身潜在的历史认识价值全面体现出来,历史文化遗产则是采用活态传承的手段突出自身的v史认识价值。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传统文化,均存在显著的历史认识价值,对人类都有启迪意义。

2.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之,主要包括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遗产产生的损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2.1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非为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者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到其中。然而,目前很多人认为,大家均共同拥有着历史文化遗产,每个人均有责任,也有义务,自己就无需非常积极。此外,还有一种观念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过去,如今需要考虑的是现代人的基本需要。有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均存在着此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历史文物保护部门也未将自己的职责切切实实地履行下去。

2.2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如今,我国主要依据《文物保护法》来保护文化遗产,在21世纪对这部法律进行了完善,完善之后与我国现阶段文物工作实际情况更加的符合,在较大程度上明确了文物保护管理要求,操作性得到了强化。同时,遗产保护也在其他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中涉及到,如《矿产资源法》《城市规划法》等。

2.3城市建设在较大程度上破坏到文化遗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在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时,需要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将城市绿化工作给深入开展下去,促使文化历史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还没有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将城市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文化遗产遭到了忽略。

3.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对策

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个性十分鲜明,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3.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只有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才能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已经不再像过去只是抽象、间接地为社会物质实践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成为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科学引导已刻不容缓。任何文化活动要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品牌的影响力巨大,所以政府挖掘文化资源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市场需求量大且内涵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产品上,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政府应主动参与和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水平提升的目的。

3.2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成立各类非遗开发项目。推行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以提高市场吸引力。此外,积极研发市场前景广阔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独具风格的专项开发项目,推动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众文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因具有地域差异、特色风情等特点顽强的生存下来,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吸引、活力等优势,所以为了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与保护,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力度。现阶段,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等,实践效果理想,促进群众审美情感的形成,激发了其创造思维。我国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数量不足,随着《历史文化遗产法》的落实,国家提出了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政策,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信息角度出发,构建了专门的保护档案室以及传承人数据库等,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要求传承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保护与传承,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3.4在传承中加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发展与群众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强调其要不断传承外,还必须注重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群众的审美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将时代精神及内容贯穿于历史文化遗产中,其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得到稳定发展。当前,如何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前进,使我们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群众凝聚力。

4.结论

综上所述,以《历史文化遗产法》及其关联法规为基础构建的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在保护传承、作品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历史文化遗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始终活跃于人类活动中,加快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进程。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要大力开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但是文化遗产依然需要科学保护,将我国悠久的文化文明给继承发扬下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范化保护,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10).

[2]徐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3).

[3]王莹.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4).

[4]但娟.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5]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2

【关键字】:历史遗迹;蔚州古城;景观格局;建筑

【引言】:信息、交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全球经济文化方面的世界性日益增强,“既是人类一大进步,又起了某种微妙的破坏作用,它不仅破坏了传统的文化,而且正对创造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销蚀作用。”保护历史遗迹势在必行。历史文化名城,代表着一方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历史脉络的世代延续。

1、古城概况

蔚县古称“蔚州”又称萝川,曾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现在所说的蔚州古城具体是指蔚县县城老城区,是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2、蔚州古城资源与价值分析

蔚州古城是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内涵。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已然成为一种可以被持续利用的资源,既体现了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也符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因此成为了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重点考虑和规划的部分。蔚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2.1物质文化资源

蔚州从代王城发展到今天的蔚州古城,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面是地位最高的玉皇阁,现存的城墙只有西、北两段,总长约2200米,城楼也只剩下了南边的万山楼和北边的玉皇阁两座,蔚州城内的历史遗迹除了玉皇阁、南安寺塔、万山楼之外还有众多的庙宇楼阁以及民居建筑,光绪版的蔚州城池图庙宇共15座;民国时期的《蔚州城街巷形势详图》中庙宇楼阁增加了很多,共计35座。

2.2非物质文化资源

蔚州古城不仅物质文化丰富多彩,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造就了蔚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丰富的民间文化、工艺、小吃印证了蔚州古城的历史沉淀。

3、蔚州古城的传承与保护

3.1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内容

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历史遗迹主体的保护,第二历史遗迹周边环境的保护。目前为止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研究还是仅仅局限于历史遗址主体的保护,对于其周边环境的保护相对滞后。19世纪颁布的《威尼斯》以及2005年颁布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都强调了遗迹环境对遗迹对象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遗迹环境的重大意义。

3.2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原则

3.2.1整体性原则

历史遗迹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性包括历史遗迹本身、其周边一定的空间范围以及历史遗迹所存在的城市。历史遗迹的构建一定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于空间场所的限定一般以遗迹周边形成院落或有一定次序性的程序,其限定的空间对于历史遗迹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宏观性就是空间层面的宏观性。同时,在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社会、经济、文化与历史遗迹之间的关系,同时将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以促进历史遗迹的发展。

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面临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宏观的眼光来处理历史遗迹与这些问题的矛盾,宏观的调控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将历史遗迹的传统魅力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3.2.2客观性原则

历史客观存在即原始的、非复制的,即历史遗迹的原真性,“关于原真性的奈良会议”是国际上专家针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扩充。历史遗迹的鞒杏氡;ね样要遵循这一原则。

蔚州古城传承与保护的客观性包括传统景观文化的客观性、景观材料的客观性、本土文化的客观性。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历史遗迹本身而言,它是建立在本土的风俗文化、精神信仰之中的,它是这种地域传统文化以及精神寄托的载体,因此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有其自身的文化色彩。

3.2.3文化传承性原则

历史遗迹环境景观分为原生环境未被破坏和被破坏两种类型,历史遗迹极其周围环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积累时代信息,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经过时间的变迁会积累大量的历史信息,我们在进行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过程当中应该对这些历史信息采取尊重保护的态度,并且对原始信息以及后来人工的手段加以区分,从而使得后人可以明确历史遗迹所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历史遗迹的精神与历史文化,从而来重现历史遗迹景观环境,使现代人通过景观环境来解读历史遗迹的内涵。

3.2.4艺术审美原则

艺术审美原则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情感意境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艺术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十分注重美学的研究,美学是涵盖了人们内心关于美的认知与意境的表达,时间、地点、场景、心境等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美的表达的变化,美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因此,在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艺术性原则。

3.3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蔚州古城历史遗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因此如何发展复兴历史遗迹是当代蔚州的主要问题,蔚州城内散落的各个古迹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打造成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生态网格是蔚州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的唯一出路,目前蔚州古城采取的“有机保护”、“一城、两山、三堡、四区、五朵金花、六大服务体系”针对蔚州古城自身问题,站在整个古城的角度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遗迹的一体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托。

4、结语

蔚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做好这项工作需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只顾眼前有限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根本利益和影响,或者盲目无限地开发和利用。

只有认真保护不可再生的民族资源,合理消费,把损耗降到最低限度,历史的脉络方能世代延续。只有在强调物质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同时,在精神品质上追寻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鄂西传统民居聚落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3

朋友们: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维护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同时,还主动与周边国家合作,为跨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资源建立联合保护的工作机制。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的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广大民众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创造力的尊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xx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在XX年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XX年为6月14日)期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将以“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为主题,在全国所有城乡社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与今人的精神共鸣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文化传统是一条丰沛的河,源自远古,流向未来。关爱它、保护它,让它川流不息,奔涌向前,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今天,这份责任传递到你我之手,为了使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传承非遗,弘扬传统,美丽人生!

XX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倡议书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重庆市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3000多年。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然而随着岁月风雨的侵蚀,战乱无情的蹂躏和后世人为的毁坏,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少,我们引以骄傲的文化根基正在逐渐消失,这使得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刻不容缓。

今年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行了“XX年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提出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的活动主题,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广大市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也提高大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达到更有效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文化遗产的目的。作为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代表,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我们自身对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和保护意识,主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使得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这些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业中来。

二、文化遗产无价,保护遗产从我做起。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从今天开始,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砖一石,都是我们坚守的阵地。我们呼吁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全民运动中来,为我市文物部门更高效地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帮助。

三、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明确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非法买卖必将严惩。积极宣传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方针,克服阻力、排除困难,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朋友们,时不我与,让我们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携起手来共同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为美好的生活携手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时刻牢记我们对祖先遗产的责任,让我们的努力变成后世子孙的交代,让我们自己留住自己的根吧!

XX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XX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为“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在全地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系列活动,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我们向全地区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xx是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发祥地,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对列入部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实施重点保护。精心组织久河卓舞、扎塘果谐等优秀非遗节目和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泽贴尔编织技艺等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参与区内外文化交流,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勤劳勇敢的xx人民战胜高原的蓬勃气势和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xx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技艺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xx文化强地建设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与今人的精神共鸣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关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雅砻儿女的历史责任。今天,这份责任传递到你我之手,为了使xx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传承非遗,弘扬传统,美丽人生!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4

大湘西村落文化是我国古村落文化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村落文化并未在历史长河中泯灭殆尽,而是能够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很多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获取更多人们生存空间以及社会需要,很多地区强制性的征用农村住房以及田地作为城市发展空间,压缩了农村人们的生存发展空间,很多传统古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动的消失,而我国的法律保护措施不够健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配套政策缺乏。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渐完善了相关的《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城乡规划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成为我国古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但是由于法律颁布年代较早,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已经逐步不能满足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法律中对于传统村落的定义不够明确,导致相关保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局限,外界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条款中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缺乏专门性以及整体性的法律条款对传统村落予以法律保护。而随着人们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意识加强,国务院为了切实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文件,但是缺乏法律的强制性效力,实际开展效果不够理想。

(二)惩处力度较轻。针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其中主要的是针对农民的房屋、土地的产权等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村落存在的时间较为久远,经过了长时间的人文变迁,产权不够清晰,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古村落文化保护过程中,对于修缮古村落建筑的职责义务上存在不明确,导致互相推诿,难以实际开展,并且难以保证有直接利益者拥有明确产权,在产权争夺过程中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坏。

(三)法律监督不足。对于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国法律制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缺少专门的法律措施,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切实有效的保护古村落文化不受侵害,法律所具有的监督性作用无法体现,缺少法律的监督,古村落文化保护成为一纸空谈。

二、保护大湘西村落文化的对策

(一)制定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法律。古村落自身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文化特色,目前我国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文物保护法》对于古村落文化保护产生的极大的束缚作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的城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相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由此应在相关的历史文化名称的法律保护条例中加入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法》,以专门和完整的法律来完善古村落文化保护,并且强化对于破坏古村落文化的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发展。

(二)健全和完善历史建筑产权制度。古村落的建筑产权保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解决较困难的问题,由于传统村落中的房屋大多数采用乡土材料,并且部分房屋存在闲置状态,传统村落中房屋一些具有历史气息以及精美的部件被贩卖,造成了极大的文化损失。对于传统村落保护首先应明确村落中房屋、土地产权,以确保能够切实的保护村落居民的个人利益不受侵害。而我国对于传统建筑的产权缺乏相关规定,一直处于巨大的争议中,由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健全和完善建筑产权制度,以确保产权的明晰,减少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三)注重法律分类保护。对于古村落文化,不同地区的村落文化差异较为显著,并且在传统村落中房屋、生产工具以及历史文化都属于村落文化,由此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过程中,应针对村落文化中不同文化类型进行明确规定,在法律完善过程中注重村落文化的分类保护,以确保古村落文化能够全面、系统的受到保护,将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三、结论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措施

马山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必须以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支撑,而马山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可持续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度假胜地建设,是彰显马山特色的有效途径。

一、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马山又名马迹山,拥有4亿年的地理历史和5000年的人文历史,是一块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宝地。改革开放前,全国各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都看好了这里的风水宝地,并在这里建了许多休(疗)养院。改革开放以后,以灵山大佛景区的成功开发建设为标志,马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这里也成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引起世界的瞩目,同时进一步推动了马山的旅游事业发展。为了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细细地品味马山丰富历史人文的韵味,2015年灵山胜境又成功地开发了拈花湾小镇,丰富了胜境的活动范围。本世纪初,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沿湖以休闲拓展和果实采摘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农庄开办了近10家;从前年开始,各种农家乐旅游休闲点的建设正方兴未艾。

二、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马山街道围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氛围不浓厚。由于宣传的影响力小,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有偏差,有些群众会认为文物保护是文保部门的事,于己无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有时会出现文保点周围环境脏乱、得不到保护的现象。

(二)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历史文化资源。马山虽有众多历史文化留存资源,但其中有不少历史资源因年代久远、历经时代变迁和风化侵蚀、水土流失,有些文物本体已经不完整,这也是一大遗憾。由于前一时期的征地、拆迁和开发建设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马山的一些自然历史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的损失、破坏,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传承人的去世而面临失传。如檀溪湾的一些名泉、石碑坊、古树名木、许叔微墓;耿湾的盘龙湾、伴奴湾;古竹水平的水王平墓;万丰的竹坞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如马山的山歌、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等等都因老一辈人的故去,将面临失传,保护、抢救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资金匮乏。文保资金的缺乏成为制约文物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大难题。就常态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而言,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也就根本无法及时开展正常的文物保护与维修。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保护措施不能落实,有的只能任其损坏,甚至无存。由于文保人员经费难以落实,挫伤了业余保护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文物的有效保护。由于经费的短缺,交通工具难以保障,马山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四)缺乏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人才。文保单位看护员建制不齐全,也缺少必要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具。而这直接影响文保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维修保护单位,容易出现文物本体损毁的现象。至今尚未研究制定出较完善的保护措施,易长期遭受暴晒和风雨侵蚀。

三、加强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能够促进马山地区的发展。当前,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力度。

(一)科学合理规划,让文化资源盘活起来。组织专家和学者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方案,对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资源归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资源作为品牌,带动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例如,利用名人效应,可以把许叔微的“梅梁小隐”和赵翼墓归为一类;为弘扬宗教文化,可以以灵山大佛为依托,开发利用葛洪的“云居道院”,可改变目前马山单一的佛教景区的状况;也可以利用阖闾城遗址开发建设的契机,结合山上的吴王避暑遗址、战鼓墩等吴越文化遗迹一起开发建设,形成一个吴文化游览群;同时还可以打造以“马灯舞”为品牌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推进马山文化旅游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文保氛围浓厚起来。一要进一步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对保护文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要深入宣传有关文物保护的法规和政策,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法制观念。三要积极宣传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文物保护法》颁布纪念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时机,集中开展文物保护意义、目的和要求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形式,如举办知识竞赛、街头咨询、印发宣传单、张贴标语、新闻媒体报道、专题讲座、互联网甚至手机短信等。同时,要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促进全马山人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使文物保护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爱护文物、自觉遵守文物法规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业余文保员培训,让文物保护专业起来。业余文保员是基层文物保护的第一道防火墙,被誉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守护者。为充分调动文保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文保队伍的管理。一是开展业务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学习文物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了解本区域内文物史迹的基本情况,明确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明确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等,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实地参观等,提高业余文保员的文物保护知识和管理水平。二是落实责任,签订责任书。要求文保员加强本区域范围内的日常巡查。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加强对火源、电源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对住户等相关人员宣传消防意识,发现隐患督促使用人或所有人及时整改,确保文保单位无火灾事故发生。三是实行月报告制度。预防文物破坏和文物失窃,严防文物损毁、改建、添建或拆除构件。在文物面临破坏时,应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使文物免遭破坏或减少损失。正常情况下,实行月电话、季度书面报告制度。

(四)加强人才建设,让文化资源传承起来。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可为马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解决不少难题。近几年来,马山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加强了文保单位的修缮和管理,但在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还存在空缺。若可以引进或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便能将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马山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貌状况、气候条件等结合起来,有望能更专业、有效地修护马山文物遗迹,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好马山文化遗产资源,将马山文化遗产引向一个更具深度的、全新的发展方向。

(五)依托非遗文化,让文化资源丰富起来。散落在马山的众多非遗文化如何尽快融入文化旅游,也已经成为当下文化旅游中的一项关注课题。太湖水的滋养,培育出了吴文化朵朵璀璨文明,映射出吴地文明中的“崇文”精神。多年来,马山依靠灵山胜境,引来每年百万游客,以至于时日一长,天下只知灵山,而不知马山。翻阅马山史书,一页页跳过的人文历史俨然还只是沉睡在故纸中,未来要做成高品质文化旅游度假区,必须弘扬吴文化,到史料记载中细致抽取诸如吴越经典、吴歌俚曲,梅梁小隐,文化交融等马山特色文化因子,让游客漫步在太湖山色、投入在佛音禅语中的同时,深深体悟到江南吴越文化的“崇文”古风犹存,今天实现了更好、更高的传承与创新。如梅梁小隐,可建成以灵山为依托的新旅游景点,以百草园为名,其中以中医草药为主,以中医养生,禅修,休闲为主的结合旅游和文物保护发扬光大中医文化。同时也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加强保护,如可以把马山和平社区的牛塘龙窑遗址和旅游文化相结合,在保护原有遗址的基础上,在附近重新建个龙窑,结合学生基地,加强保护和传承,以最美乡村的内涵作为景点对外开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除了要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之外,着手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马山历史文化资源,这也是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更好的传承与保护。盘活、做实马山特有的非遗传统文化,八方来客的文化太湖之旅才不仅仅是言必称灵山胜境,而更厚重的是千年历史人文的“尚武、崇文、务实”的文采风流与开放进取的吴文化精神,带给天下人以高品质心灵体验与精神洗礼。这样,马山历史文化方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魏东,王艳.浅谈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春草集[C],2013,463.

[2]陈俊安.马山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a].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2013,13.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部门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职责。档案部门作为“记录历史,文脉传承”的公共文化机构,应以《非遗法》的颁布为契机,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留存历史,弘扬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重视度。实践中,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了非遗保护工作,但其工作领域及重点普遍仅限于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工作较为隐性。而“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工作更加显性,在获得重视的倾向性方面有明显优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现存的非遗项目近90万项之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在强势、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现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较突出的问题体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我国非遗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有关管理规范、保护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二是非遗传承意识淡薄。“申报热情,传承冷漠”的两极分化局面较为突显,多项申遗项目在申报成功后呈现出传承人断层,“绝活”无人问津的局面。三是申遗档案很难得到妥善保护。由于思想意识不足或保管条件有限,大量典籍、实物等珍贵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有些甚至已流失或损毁。因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重视和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需要破解的课题。

二、加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①档案部门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结合其自身特点,突显出非遗保护方面的种种优势。如:档案部门拥有完整的档案管理设备和档案保护设施,可避免资源浪费;档案部门有完善的档案管理与保护制度,可为非遗档案的管理提供保障;档案馆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有效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等。基于以上优势,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例如: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部级“非遗”,江苏省档案馆已经为这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建立档案。又如:2011年9月,云南省通海县档案馆接收洞经古乐和“高台”艺术两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进馆。由此可见,档案部门在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档案部门也应认识到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转变工作模式,利用馆藏和现有条件,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

(一)服务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增强责任使命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给档案部门保护非遗的职责提供了政策依据。③另外,《档案法》赋予了档案部门在档案理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保护、档案宣传等方面的组织与指导职责。文化需要记忆,历史需要留驻,做好非遗的研究、宣传、传承和弘扬等环节则主要涉及到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部门要将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视为弘扬和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神圣使命,履行档案部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创新的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反映了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统工艺等显著地方特色。和馆藏的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普通的专门档案相比,非遗档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特殊性,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此外,非遗档案需要更深入的开发利用及全面的管理要求,需要档案部门打破传统观念和工作模式,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辟创新道路。

(三)通过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的影响力

档案部门不应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局限于建档和保存。虽然做好建档和保存是非遗传承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但档案部门应在做好“幕后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自身工作产生的“绩效”,在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上发挥优势,突破创新。档案部门要加强非遗的宣传,展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成果,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工作提出合理性建议及具体措施,在弘扬文化、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三、非遗档案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广泛收集,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

收集工作是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要做好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必先广泛收集能够反映有关非遗的历史起源、表现形式、传承情况等各方面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献典籍、影音资料、实物道具等资料。非遗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民间遗存量大。因此,档案部门要更新观念,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非遗档案的收集工作。此外,为了更好的留存历史,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认知和研究提供全面的支持,档案部门应在全面系统的记录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为非遗的宣传和传承提供便利条件。

(二)深入编研,编写文献资料

档案部门应立足馆藏,深入挖掘非遗档案独特的文化意蕴,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考证研究,使其形成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编研成果,充分展现非遗档案的文化魅力。目前,我国非遗资料编研较突出的成果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中国文化遗产大辞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等,均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华。

(三)加强宣传,弘扬历史文化

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弘扬优秀民族历史文化。首先,档案部门可借助文化机构的公众影响力,联合举办文化艺术节、博览会等现场展示活动。例如:上海闵行区档案馆在2013年国际档案日之际,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城市记忆·经典闵行——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特展”。重点展示了马桥手舞狮、江南丝竹、七宝皮影戏等非遗实物展品和档案资料。钩针传承者们还在现场展示了钩针编结技艺等“绝活”,使百姓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④其次,档案部门还可利用社会媒体、网络等众多宣传渠道,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例如: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已经建立并开通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开开通的第一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网,在提高社会公众对非遗的关注程度,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⑤

总之,现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一股强大的申遗热潮,各部门对申遗工作都给予极大的重视。身兼“记录历史,文化传承”重要职责的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将其作为工作重点。虽然我们还面临着工作机制、管理经验、资金及人力支持等多方面的困难,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可谓任务重、难度高、阻碍多,但只要档案部门开拓进取,全体档案工作者齐心协力,必将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张惠萍.档案学视角下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研究[J].云南档案,2012(09):34.

②摘编自新浪新闻网(来源《金陵晚报》).四大非遗走进江苏档案馆.2006-7-12.

③王云庆,万启存.守护精神家园——谈档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J].档案与建设,2007(02):15.

④上海档案信息网.http://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7

【关键词】马蹄寺;文化;现状;传承;创新

马蹄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所特有的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约65公里,东临民乐县,西与康乐区相望,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1908平方公里。景区平均海拔258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是集石窟艺术、祁连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马蹄寺始建于北凉,距今约1600年,建寺之初为汉传佛教寺院,后因民族融合、宗教融合和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现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故而,整个马蹄地区的主流宗教意识形态经历了汉传佛教、汉藏融合再到藏传佛教的演化。其常住居民以藏族和裕固族为主,并有部分汉族、蒙古族居住,主要宗教形式为藏传佛教。

1马蹄文化的历史渊源

马蹄文化是在糅合了萨满教、喇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多元宗教文化的基础上,集石窟艺术和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汉族等多元民族文化于一身,共融共生、不断创新的文化形态。故而,马蹄文化的形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印迹。

1.1汉藏融合的佛教文化

据史书记载,马蹄寺始建于东晋,为敦煌学士郭r讲学处,后人“扩而大之,加以佛像”。“我认为马蹄寺的兴旺,始于元朝,盛于明代,而清人继之”[1]马蹄地区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明代以后,藏传佛教逐渐占据主流宗教文化形态,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宗教文化史上的突出特点。

1.2多民族共融的民族文化

身处于河西走廊南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受民族迁徙、部落战争、外族入侵和社会变迁等历史原因的影响,自古以来就具有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多元文化特性。境内居住有裕固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汉族及少量的满族、东乡族、保安族等16个民族,因而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马蹄文化的所在地马蹄藏族乡主要居住有藏族、裕固族、蒙古族和汉族等,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各民族的、民族民俗、语言和生活方式逐渐有了“趋同”的特征,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核心,以藏族、裕固族和蒙古族为主体的独具地域特色的多民族共融的民族文化。

1.3多元一体的石窟艺术

马蹄寺石窟群始凿于东晋北凉,包括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等七处小石窟群,共有70余处窟龛。尚存文物洞龛37个,舍利塔350多个(其中包括著名的为纪念藏传佛教大师萨迦班智达和西夏皇帝李元昊所修建的两座白塔),珍贵塑像500余身,壁画2500多平方米。整个石窟群以马蹄北寺的构造最奇特,布局最为严整,面积最大;以金塔寺石窟的塑像最具特色,被视为石窟艺术的瑰宝。著名雕塑家史岩评价,“马蹄寺石窟内的高肉泥塑飞天要比莫高窟的乳雕式平面影塑又提高了一步,为全国仅有,被称为‘东方飞天之精华’”。位于千佛洞北段的石塔林,为喇嘛塔,密集的分布在陡峭的红砂岩壁上,均为元明时期的作品,也有部分西夏时期的作品。这些石塔一般由塔座、塔身、须弥座、相轮、刹盘和塔顶构成,这是马蹄寺石窟艺术的突出特点。这些石塔塔形精美,十分完整,大部分为长方形龛内凿出高浮雕粗相轮,塔身为复钵形的复钵塔。另有组合成“山”字形的三塔龛,为西夏时期的珍品。龛内的三塔形制流行于13―14世纪,风格几乎和柬埔寨的吴哥窟的一座二塔、三塔的风格形象一模一样。

在造像风格上,“1954年考古学家石岩到金塔寺考察之后,曾说:‘这是具有伟大气魄的高内雕大型之美,是富有创造性的。它是接受了影塑的传统形式,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给予人们的感染力,大大超于影塑。艺术家非有更健全的想象力,更高度的表现艺术,更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大胆的构图设计能力,是不能做到的’”[2]。马蹄石窟艺术兼具印度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特点,在造像手法上,又保存有敦煌莫高窟、道教的印记,造像艺术兼容百家,风格独特,充分彰显了马蹄石窟艺术的多元化。

2马蹄文化传承现状

马蹄文化自马蹄寺建寺之初,在16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见证了马蹄地区民族融合和宗教文化交流的历程,是反映马蹄地区文化发展繁荣的物质载体和“活的文物”,是勤劳的马蹄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新中国成立以来,马蹄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随着文物挖掘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马蹄文化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如今已然是反映河西走廊民族融合、宗教传播和文化变迁的“文化明珠”。

2.1宗教世俗化功能增强

上任何一种宗教形态都有其文化体系和普世价值观,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伊斯兰教,“向善”、“和平”、“爱”都成为影响世界三大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和宗教教义的核心理念,这些价值理念时刻规范和影响着信教群众的言行举止。在马蹄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然而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宗教意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普世价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越来越走向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指标的极端,忽视了宗教文化正向价值功能的原初性和生态性,更多的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对于马蹄寺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认知,即在发展经济和保护传统文化之间如何寻找一条更趋于合理、更符合现实、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2民族文化传承的经济功利色彩日趋浓厚

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文化以及藏族,蒙古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沿袭使得马蹄文化自诞生之初就具备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特征,这也成为马蹄文化的突出特点。

然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当地经济的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以马蹄寺为主的历史人文古迹成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认,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马蹄文化的传承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比如修复文物的资金技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但是,对于这些饱含着马蹄先民们历史与智慧结晶的马蹄文化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继承”?我们是否以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的身份做到对于马蹄文化的敬畏和保护?“文化遗产是一种脆弱的、不可修复的资源,必须受到保护,以保持它的真实性并留给后人享用”[3]

事实告诉我们,在对待马蹄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态度上,人们选择了后者,大建大修,然而对于其真正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保护,人类往往带着功利主义的心态去开发文物古迹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却在不经意间忽略或者埋没了马蹄文化的原生性和生态性,破坏了马蹄文化的本来面貌。

2.3石窟的保护存在严重隐患

随着历史的发展,马蹄寺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笔者认为,造成马蹄寺的文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文物盗窃。这是造成文物损失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运动”或“政治运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社会动乱。例如,马蹄寺石窟中的文物就曾在1958年和“”时期遭到严重破坏。此外,文物保护技术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原因也是造成文物破坏的重要因素。

3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创新马蹄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模式

2013年1月21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第一个部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落户甘肃,确立了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确立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那么,面对如此机遇,马蹄寺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文化传承与你发展模式,进而推动“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建设,响应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布局?

3.1开展马蹄寺石窟文物调查与资料整理,建立文物资源保护数据库

“文化环境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但对文化生态的保护既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深远的文化眼光,文化资源保护是一个整体,怎样让文物和它的历史、它的环境协调起来,而不是孤立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时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4]。在保护文化环境基础之上,强化文物保护措施,加大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才能行之有效。在马蹄寺文化资源的的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积极学习敦煌莫高窟等重点石窟文物的保护经验,对佛塔、舍利塔和石窟内的佛像,壁画等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强化文物安全防范措施,促进文物风险单位(马蹄寺景区)安防设施达标建设,切实提高文物单位安全防范能力。

3.2做好裕固族“头面”、“服饰”等独具区域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裕固语的保护传承工作,使马蹄寺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基本形态、承载形式和核心内涵得到有效传承。其次,要深度挖掘马蹄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民族民俗和宗教研究价值,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构建以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多元民族文化为核心的马蹄文化体系。此外,要加强马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地方高校,加强人才培养,丰富文化宣传模式促进马蹄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3以华夏传承文明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促进马蹄文化与河西走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的逐步深入,河西走廊再度走入公众视野,并且成为“一路一带”建设的核心地带。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布局下,以敦煌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将成为马蹄文化发展的时代契机。例如,在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上,以核心文化基点为基础,建设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以石窟文化传承为主题,串联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瓜州榆林石窟和张掖马蹄寺石窟等,更有助于清晰了解甘肃的石窟文化,也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夯实了基础”[5]

此外,随着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品牌打造和节庆赛事会展等诸多板块工作的深入推进,河西走廊将迎来一个文化大繁荣时代,而作为身处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张掖市的马蹄寺将在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民族民俗旅游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张浩廉.试论马蹄寺石窟群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兼论修复与发展旅游业[J].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88,01:68-76.

[3][英]迈拉・沙克利.旅游管理: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案例分析[m].张晓萍,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8

摘要:本文介绍了藏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价值,通过对其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藏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更新的途径,以弘扬民族文化,实现藏族民居文化的可继承性发展。

关键词:藏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更新

0引言

藏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并且勇敢、豪迈、粗扩而又热情的民族。藏族的传统民居作为其智慧的结晶、经济发展的体现、掌握科学技术的标志伴随着这一古老民族的发展而演变。随着民族文化、地域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同时,我国的藏式建筑也备受瞩目。在全球性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从藏族民居的特征入手,进一步研究探讨藏族民居保护与更新,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藏族传统民居的价值

藏族民居由于其所承载的独特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因此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1.1藏族民居的艺术价值

民居艺术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韵味的藏族民居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研究。藏族民居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环境艺术、人文艺术和装饰艺术方面。环境艺术体现在将建筑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追求建筑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之美;人文艺术体现在对建筑的整理、加工,使建筑本身体现出完整的和协调的视觉之美;装饰艺术体现在民居各种装饰物以及色彩的运用,使建筑主体与客观环境之间产生协调、统一的形式之美。

1.2藏族民居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藏族民居有着悠久的建筑文化历史。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藏族民居反映出的是藏族地区最具代表性和本质性的东西,这些真实可靠的实物依据,对我们研究某一历史时期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风俗民情、生活状况和审美观念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藏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源。

1.3藏族民居的开发价值

藏族民居保护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保护和利用现存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就是继承藏族民居建筑的“精髓”。藏族民居的保护、利用和更新与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并无矛盾之处。只要保护、继承和利用得当,就能增加当地的综合文化魅力,使之成为地方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发展。

2藏族传统民居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在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未得到完全认知时,它已经面临着侵蚀与流失。与很多传统的民居一样,藏族民居建筑在还未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开发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流失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居保护观念较弱。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使得人们精神意识逐渐发生转变,对传统文化继承的观念模糊而乏力,人们喜爱并热衷于新鲜事物,传统文化或多或少被忽略甚至被抛弃。

(2)21世纪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传统民居。现代建筑思想及手段在城市是势不可挡,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在于现代建筑文化碰撞的同时,逐渐发生了演变。

(3)传统建筑技术及工匠、艺人的流失与断代。传统建材资源的短缺使得以土木和石木结构为主的民族传统民居逐渐失去生命之源。

(4)自然的侵蚀与人为的破坏,使传统民居建筑受到的侵害加剧,许多珍贵的传统民居建筑毁损严重。

3藏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更新的主要途径

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坚持民居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找寻民居的潜在文化内涵、经济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之间的契合点,最主要的是要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这样对藏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居保护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藏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更新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确定民居保护对象及范围

尽快开展对藏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调查、研究、清理工作,完成对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系统研考与鉴定,确定被保护的对象及范围。对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及周边环境,要及早编制保护及利用规划。

3.2在城乡规划中积极突出民居保护观念

在城市与乡镇规划中应突出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的规划思想,将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观念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着重突出“传统民居是城市发展的财富、资本和动力”的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城市设计之中。通过政府的引导,避免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其它工程产生矛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切实做好藏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更新,更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

3.3合理开展旅游开发并有效保护传统民居

充分认识传统民居的功能和作用,开发利用,是保护民居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护可以更好地促进发展,开发可以进行更好的保护。旅游开发不存在物耗,与其他类型的资源开发不同,因此藏族传统民居不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减少或损耗,相反在开发的同时会因为有了经济支持而得到更好地保护,真正实现对藏族民居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例如可以将藏族传统民居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区,因地制宜,打造成旅游胜地,为人们展示当地城市的历史和建筑历史,也可以将民居改造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度假村、度假旅馆,让游客在民居感受其文化特色。

3.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制定和完善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加强对藏族传统民居的管理,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动员人民大众积极参与保护,将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纳入城乡规划中,严禁收购,拆除和改造。

4结语

在世界文化趋同的今天,地域差异在逐渐消失,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已引起各领域的关注。藏族传统民居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因此,研究藏族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对于实现传统民居文化的可继承性发展,传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第二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蔡余萍、黄晓燕.川西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四川建筑,2009,29(3):14-15.

[3]王金平、张强.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更新思潮浅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36:108-110.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9

【关键词】古城保护;城市建设;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历程漫长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发展过程中一个城市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地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区域。当前社会很多国家都十分注重对古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例如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的风貌完全保存了原来的风貌,巴黎的旧城区也完完整整保存了原来格局等。

浙江绍兴建城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传统街区和古城风貌突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经历了数千岁月,至今古城遗址未变,市区现存22处部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文将探索绍兴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发展了现代文明的城市特色发展之路。

1明确古城保护意义,规划有方

“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绍兴城市发展的口号。在此不难看出,绍兴城市建设力求与保护历史文物风貌相结合,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绍兴城市的保护原则第一点是保护城市的真实性,尽可能的保存真实的历史古迹,对残破建筑进行积极维护整修,不因残损建筑就没有价值而拆除,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发展历史的角度进行保护;第二点是保护古城风貌的完整性,保存整个建筑群,以及周边环境风貌,包括建筑物、街道、古树、河道、城墙等各个元素。总体保护目标是为了更好展示古城遗址风貌,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内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绍兴针对保护完好,结构完整的建筑实施百分百保留;针对部分历史文物点和建筑物遭到破坏的,强调修缮上“修旧如旧、风貌协调”使建筑的门、窗户和内外墙的修缮最大限度的符合原貌;针对建筑结构损坏较严重,无法修整的,在利用精确实地测量、存留的照片以及影像资料的前提下,实施建筑重建,争取对原建筑构件的充分回收利用,做到真正的修旧如故。绍兴城部分存在解放后重建的建筑物,与总体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物实施拆除处理,利用旧材料进行原址改建,使所建建筑物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2加大对文物古迹保护经费的投入

随着城市建设化的高度发展,城市经济也在不断增强,绍兴政府对古城保护也引起了足够重视。从每年的保护经费中就可以看出来,绍兴政府仅对鲁迅故里的保护,市政府就下拨了10亿人民币经费做支持。

绍兴政府对鲁迅故里街区的保护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把原鲁迅故里的14公顷的保护范围拓展到52公顷。把保护辖区内的现有企业、作坊、商家和部分居民实行外迁,最大程度还原旧貌。

关于保护绍兴古城街区,市政府制定了资金保护、民居疏散、拆除违章建筑等一系列的保护政策,确保在政策和立法上最大限度给予支持,使保护工作更加顺利地展开。

绍兴城中的民居修缮工作方面,当地住户和政府共同承担其费用支出,政府出资比例为55%,个人出45%,个人住户应该承担的费用由住户房屋责任人承担,住户房屋修缮前先付80元每平方,修缮后按照实际支出结算。古城中沿街商用的店面房由户主自行出资修缮,修缮结束后按照实际面积以及停业时间政府给予相应的停业损失补助。

为了降低古城内的人口居住密度,以及改善城内居民的居住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绍兴市政府下拨部分经济适用房指标,针对城内人均居住面积在8m2以下的特困人群给予经济适用房补助,搬到相应安排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区,住户原居住地由政府出面收购,并加以修缮。除此之外,政府为了鼓励住户主动搬离保护街区,实行一系列经济化措施。绍兴政府对保护区内街道的房屋进行收购,按照良好协约的方式,以建筑面积(/m2)每平给予不小于1400元人民币的价格进行收购。通过此保护措施进行整治,使得城内重点街区20%左右的人口得到有效安置,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3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

我国关于对文物保护方面已经有了法律法规《文物保护法》虽然有了相应的法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完善,使之更有针对性和执行性,对历史古城的保护得到有效保障,争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政府方面应该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造成不可控的局面。政府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历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历代几千年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是我们当前世界最为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属于过去和现代,同样属于将来的子孙后代。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仅仅要看其经济发展,还要看这些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程度。保护好这些精神文明,是当前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政府应该实施具体行动将历史文物保护事业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期间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有计划有安排的保障历史文物基础建设,使文化保护条件加以改善,保护工作得以加强。同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对历史古迹的过度开发,适度发展,每个历史遗迹所承受的参观能力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超过这个范围,历史文物会造成二次破坏,这种破坏是长期的,不易发现,最后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后果。

文物保护另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公众方向。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因为历史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的责任,增强公民的参保意识。同时也需要通过当前媒体、互联网、教育等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向广大群众普及保护文物重要性的相关内容,使其从根本了解文物资源,了解到古文化文物的价值所在,激发其参保意识,最终上到政府下到个人都为文物保护尽上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4总结

绍兴古城走出了一条发展和保护相辅相成的特色道路,一种“绍兴模式”,发展离不开保护,保护同样也离不开发展。古文化古迹是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最好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当前来说在保护和开发的道路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不断学习国际上一些相关发达国家或地区成功的案例,争取做到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正确处理对古民居的规划和开发,不仅仅发挥其经济价值,更加使其发挥出潜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

【关键词】

[1]张军民,刘亮.传统街巷系统规划与古城风貌延续:以曲阜明故城街巷系统规划为例[J].

[2]任洁.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保护: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01).

[3]绍兴.传承历史文明提升现代品位[J].城乡建设,2011(06).

[4]林巾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启示[J].浙江建筑,2000(05).

[5]规划改善生活文化影响世界:阮仪三教授访谈录[J].中国名城.2010(06).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篇10

芝英古镇位于永康市中部,是部级历史文化名镇,形成了包括五金文化、宗祠文化、慈善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内的众多独特灿烂的文化瑰宝;古镇名居古宅交错形成了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处处都体现着古气、古风、古韵、古朴、古貌。芝英素有“百工之乡”和“五金之乡”的美誉,作为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亦承担着加快当地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近年来,芝英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形成了以技术为先导、人才为重点的新型企业结构和专业市场,涌现了一大批高、精、尖加工企业,村庄整治、农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有序推进。

芝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价值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奠定发展的基础。芝英街巷格局保存完好,其中相当一部分建筑质量较高,至今仍是镇区居民商业和日常生活的活跃地点,为传统产业复兴,联动新老镇区发展奠定了基础。古祠堂群落等历史文化遗迹,也在发挥着弘扬传统“孝、悌、忠、恕、仁、义、礼、智、信”的作用。调研中随处可见张贴于祠堂周围的应氏家训、告示栏中的高寿老人名录等,彰显出芝英人朴素而又深沉的文化自觉意识。

慈孝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芝英“慈念”文化和精神传承,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弘扬慈善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曾经,在外创业的商人尽心力回乡营祠创宇、修桥铺路、捐资助学回馈百姓,现如今依然延续着这样的传统。从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到学业突出的学子,芝英义庄慈善分会救助的对象已扩展到14个参与村的全体村民。

五金文化驱动镇域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生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当地人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构成了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永康工业从家庭作坊起步,逐步形成五金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地区产业环境和氛围。如今,在半面街“芝英三宝”馆内,年近八旬的非遗传承人操起他们的老手艺,让市民和游客重睹古老五金文化的风采。

传统文化也培养了芝英人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硬气、韧劲。企业家在长年的创业中逐渐形成了“敢为人先,吃苦耐劳,不屈不挠,创新务实”的“永商精神”;地方干部形成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着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干劲。我们在芝英一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看到,村长书记带头捐赠现金物资,村干部悉心照料老人生活,慈孝文化感染着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

工业现代化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冲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今的芝英也存在诸多的矛盾与冲突亟待解决。

现代工业发展与传统手工业保护的矛盾。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更新与进步使得机械加工工艺取代了传统手工技艺;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也使得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一系列工艺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陈旧的管理模式和不甚成熟的市场机制,导致部分滥、劣、廉价工业品替代了精致的艺术品。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芝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仅靠传统老手工技艺人回归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留存、引导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实现复兴仍待解决。

城镇化建设与古镇保护的矛盾。随着芝英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古镇原始居民的老龄化与年轻人外迁现象逐渐增多,同时外来商户的入驻、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也淡薄了对于传统古镇的保护意识。人口置换现象的出现势必会带来文化的变迁,随意改变古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严重贬损了古镇应有的历史文物价值。而在修旧建新的过程中,如何安置迁移人群、如何为外来人员提供居住场所、如何将在办厂的古建筑收回而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等,都需要政府和民众有效的沟通,需要统一连贯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是否具备专门的领导管理班子、专业性规划建设团队、长期的资金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同样亟待解决。

以文脉为根,推动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保护并序发展

古香古色的特色村镇与现代化发展的新兴城镇,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但有其内在的融通性。当下的发展需要芝英人具有更大的视野、更前沿的思维,探索历史文化名镇带来的多种新型理念。

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区域发展相结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才能提高保护古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永康的工业重镇,芝英借古镇保护的契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以开放带动开发和发展,将现有层次低、散、小的产业改造升级;以新区开发为契机,实现产业园区、古镇镇区联动发展、功能互补,通过实现全镇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疏解古镇功能,避免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外移等造成的历史古镇边缘化。

传统产业复兴和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古镇的保护与规划,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实现居民富裕,让古镇的历史文化创造新的财富。因此,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实现工商业的复兴,在提高历史遗存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保护和更新的积极性。传承的是技艺,不变的是文化,积极探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承接和延续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和构建历史文化名镇所独有的特色。

工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安居乐业相结合。新型城镇化与古镇古村落保护的目的根本一致,借鉴“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打通政府、企业、民众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进行政策性保护和引导;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金进行保护性开发。同时,以改造为主,“研究、规划、开发、宣传、实施”借力共通,通过打造核心文化区、旅游衍生区、安居生活区,出台惠民政策等扶持镇内居民,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