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十篇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十篇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2:19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1

(一)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含义高校档案是指高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高校档案是以不同载体形式翔实记载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真实性,以及内容的权威性,饱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既能体现学校历史传统,又是当代学校全体或部分师生认可的、极具特色的思想意识形式。每个学校都具有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学校办学宗旨、教育思想、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文化底蕴的体现。校园文化通常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几种形式。它们的关系是:物质文化是表象,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是规范,是校园文化的保证,行为文化是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表征,它们一起影响并制约着整个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1.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共性

从本质看,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同属社会文化范畴,两者教育方针、教育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依托于校园这个大舞台,以育人为本职,以传承大学精神为己任,以开发学生心智,培养高素质人才宗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交融、互相促进。具体地说,高校档案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抓好高校档案工作可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完善;而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又可以为高校档案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丰富高校档案的内涵。

2.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差异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从形式上看,高校档案主要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馆藏资源以静态形式参与、支持并服务于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通常以各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课堂内外活动以动态形式进行展示;

(2)从内容上看,高校档案通常以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为主要内容,而校园文化则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

(3)从特征上看,高校档案主要记载学校发展的各种历史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校园文化则是以现时举办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表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优良的大学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校档案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较强的文化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利用、发挥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在传承和开拓高校传统文化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养成与能力培养。

1.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源泉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主要包括校园规划与建筑、校园绿化、楼宇景观命名、学校标识等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看得见、摸得着,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可以给置身其中的师生以美的享受。校园物质文化实质是一种硬件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源泉。各高校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既要结合时展特征,又要充分利用高校档案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大学校园的规划、楼堂馆所的设计、路亭林廊的布局、景观楼宇的命名,以及校训提炼、校歌谱写等都要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规划科学、设计精心、布局完美、命名艺术,以体现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师生置身于学校富有个性、品位与寓意的文化气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发挥着熏陶、激励、教育师生的作用。

2.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内一切制度形态的总和,是规范师生员工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的宝贵财富,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性的作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建章立制形成优良的制度文化是高校实现有效管理、维系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高校档案积累了高校丰富的管理经验,记录了学校具有特色的行为准则,各类档案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鲜明特色,完整再现了学校各项机制形成的全过程。高校档案为学校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对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约束功能。它所反映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为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通过长期的文化建设积淀而形成,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学术风范、价值追求、文化形态和师生共同理想观念。它是学校个性和总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师生员工奋发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气息,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所具有的真实感和历史凝重感是其他宣传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高校档案部门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利用馆藏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逐步将静态无声的“死”档案,开发成形式新颖、易于传播的“活”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学校、国家的荣誉感、使命感,激励他们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并能正确看待成败得失与金钱权力,正确处理学业与创业,正确规划人生与职业,为将来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4.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指引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学校师生员工通过实际行动对校园文化的体现和实践。学校师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他们通过自身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直接展现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体现大学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指引。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古往今来,名家大师的道德品质、行为风范,对师生的言行举止、学术风范、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高校档案部门在协助学校宣传学术道德、教师师德以及各种行为道德规范的过程中,应精心编撰名师传记、学子风采集与知名校友录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师生正能量,让他们学有榜样,行有方向,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互助友善、勤俭自强、博学务实、砥砺德行。

三、积极拓展高校档案功能,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巨大,高校档案部门应当充分挖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自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格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高校档案成为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1.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把高校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

档案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档案部门要组织业务骨干、大力研究档案资源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充分挖掘、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有深厚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能够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各种档案信息产品。档案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手段,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档案文化,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感受学校档案文化的特色,提升自己的认知与修养。

2.深化档案编研,为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条件

高校档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和重要载体之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高校档案部门要立足馆藏,“精收善用”,积极开展档案史料的编撰,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有针对性地对档案史料进行“精、深、细”加工,充分挖掘档案资源中寓含的人文精神,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档案部门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宣传软件等不断挖掘、展示高校档案的文化历史内涵,创造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档案精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知识和美的熏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3.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提高档案收藏质量,满足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要

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日益繁重,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收集范围已经难以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档案工作人员要认清形势,树立参与意识,重视重大事件的跟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及时、完整地做好各项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档案部门在收集文件材料时,要认真考虑富有人文精神、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档案文件,要本着“多方式接收,多渠道征集,多载体接纳”的原则,既要收集反映校园文化的档案信息,又要收集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等相关的文化素材。对于具有本校特色的珍贵史料,档案部门更要加大收集力度,力求完整、准确地将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或某些特别意义的实物以及照片、文书等档案一起按规定存放标准陈列于校史室,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校史教育的第一课堂。

4.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效率

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信息资源建设是对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具体的做法有:加快推进档案馆数据库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对馆藏各类纸制档案、照片底片档案、录音视频档案和现行文件档案的数字化,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建立档案区域管理网络公开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利用,实现文件的网上传输和资源共享;有计划地在校园网上载开放档案目录及现行文件全文信息,为师生员工提供网上查询和利用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高效、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5.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提升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水平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2

校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学校发展档案工作、振兴档案事业的必然选择,只有根据时势的变化,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寻求科学正确的对策,才能将挑战变为机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而大力推进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校园档案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是校园档案工作顺应信息时代的最基本的体现。

关键词: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16002

近年来,随着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例如,目前我们的校园档案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校园档案中所蕴含的一些丰富信息资源还没有获得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已提供的可用信息也不能做到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等等。当然,这些现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校园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1校园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革命的潮流中,校园档案工作必然受到冲击,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首先,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校园档案工作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校园档案工作怎样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怎样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成为校园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其次,校园档案信息作为“信息资源之源”,在信息社会中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校园档案事业的社会地位也将日益提高;作为发展校园档案工作、振兴校园档案事业的必由之路,校园档案的信息化必须顺应时势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积极寻求科学正确的应变之策。而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大力推行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的校园档案信息管理。

2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2.1对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抵触、畏难情绪

在当前的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传统思想作怪,有些人不接受新事物;由于对新技术存在敬畏心理,有些人不敢面对新事物;由于对信息化负面因素的人为放大,有些人不相信新事物。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当前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固步不前,禁锢了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2简单地将信息化与数字化等同

从理论上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种目标、趋势和发展方向。而档案的数字化只是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一种技术手段。但有些人认为将档案信息数字化及将档案信息传上网就是档案的信息化,也有人将电子文档及办公自动化就认为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这些将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简单等同的做法也是不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2.3对档案信息化涉及的安全问题缺乏足够认识和有力的防范措施

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在观念上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虽然能够意识到档案信息化会带来安全问题,但是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只要建立了安全防护体系就可以一劳永逸,再加上技术防范手段滞后,不能随时更新安全防范措施,这就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埋下了隐患。

3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定位选择

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并非易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鉴于系统建设是一项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作,需完成以下定位选择。

3.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校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必将改变传统的校园档案工作管理模式,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将产生新的管理问题,遇到新的矛盾。为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实际出发,在对现有的政策加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增补,逐步构建并进一步完善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

3.2建立有力的组织机构

要在领导体制上解决校园文档不同步的问题,首先必须建立全校性的档案、文书工作组织。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学校各部门档案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协调校园档案的同步管理。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档案室作为专职管理部门的职责:将工作的主要职责放在建立业务平台,制定业务规范和培训业务人员上,而不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对档案的整理、分类、归档上。再次,要深化各部门的档案管理职能。要加强校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将档案管理职责渗透到各部门是一个重要环节。将各部门主要领导定为档案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使其成为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3.3争取充足的经费保障

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很多部分的建设离开经费支持可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而,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争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加大对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争取必要的支持;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途径筹措建设资金,为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4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

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增强推行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掌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与此同时更要注重抓好领导者的培训,从很大程度来说,领导的重视程度是能否真正全面推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4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

4.1较高的政治素养

由于档案工作的政治性和机密性都很强,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档案实体安全与信息安全同等重要。因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还得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保密意识,贯彻落实档案保密制度,严格依照《保密法》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确保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档案和信息的安全。

4.2崇高的职业道德

由于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要求档案人员必须爱岗敬业,不仅要拥有对档案工作的高度热情,还要拥有为档案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努力工作的决心。档案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以档案事业为重的思想,淡泊名利,勤学苦钻,甘于奉献,把对档案事业的热爱付诸到档案实际工作中,为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做贡献。

4.3扎实的专业功底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3

关键词:物联网;RFiD;实训管理;管理平台

目前高校正在紧追时展的步伐,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高校很多学科教学实践中,因物联网具有实时性、远程网络集成管理体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物联网实施可视教学,通过远程就可以云集实践操作的实验数据,促使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更加科学智能化的接受学习知识,使学习的情绪更加积极附有挑战性和刺激感,促使了高校大学生愿意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愿意演练实践技术操作。在国家新教改的大方向支持下,在高校高度重视物联网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正以自身多元化的优势,以辅助智能化校园发展、智能化图书馆借阅藏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智能化管理和调度教学设备及设施、智能化校园安全环境监控安全隐患预案系统、网络远程技术安全技术健康管理及监控技术平台以及启动智能化校园安保等诸多开发实践应用等多元化智能管理的趋势,给数字化校园管理与教学带来了创新式的模式进程,从而促使物联网技术引领高校智能云计划管理的实施与广泛应用。

1物联网构建管理框架的背景

人们目前熟悉的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最初是由麻省理工的专家提出的集成化智能管理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大众了解的全面感知技术、安全可靠性远程传递、智能化管理平台的特点,并广泛运用在交通及物流、保健安全、智能环境等个人和社会等诸多方面领域。

1.1物联网进入高校的优势

目前,我国高校也已经建立物联网教学管理系别,抽出相邻专业的教师进行更深度的学习培养,争取把物联网技术早日广泛应用在高校全能教学实践当中,尽快实现数字化进程管理系统校园。物联网实现了网络远程编程管理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设备辅助集成运用实现终端直接管理的人工机控管理模式,使高校教学管理、远程网络继续教育课堂、慕课、微课、云学习、云图书馆、云存储、校园内一整套管理模块等大数据集成智能化管理的实现,大大提高了高校集成数字一体化管理的进程。目前如何采取不同的先进技术手段解决oto式用户需求的实体物联网编程技术中存在的设计框架及程序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以及中国高校教育各界同仁的广泛关注,毕竟实战设计并实施构建完成实例才是培养高校大学生物联网实验实训的技能强化实质。

1.2物联网在高校运用的意义

目前,我国物联网已经步及很多领域,高校也正在实施并建设物联网技术教学结合实践研发的阶段,物联网以多特色的优势正在广泛应用于高校各学科的领域当中。通过实战教学设计实例,掌握了物联网中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的技术特点,总结分析提出了高校依托现有实验实训基地,科学合理的搭建智能化实训实践管理的系统研究思路,结合实例要求设计出高校智能化管理集成网络服务传输体系结构,初建各种功能模块的框架。运用物联网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例操作来运行实训智能化管理中技术,高科技水平化的提升了高校大学生实验实训管理水平模式的发展。

1.3物联网的三层技术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具有应用层、感知层、网络层的实物框架智能化管理的环境条件。一是因此将物联网的感知层结合RFiD标签技术设计并研发出智能管理实物框架的管理平台,通过物理仪器温度湿度传感器以及烟雾传感器来采集实物信息的相关数据,继而获取实物整体规划的档案信息,促使搭建智能化管理框架的优质环境信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就是感知层,也就是RFiD技术。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无线射频的空间耦合或反射的传输特点来对实物进行自动扫描识别记忆的编程远程网络集成智能化管理技术手段,可以结合实物的具体地点、内容、来源等信息借助电子标签、读写器、无线天线基本安装部件进行组合,使用开发RFiD技术开发出适当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数字化安全管理、加快教学实践操作的进程、促进高校大学生多实践多操作的开发技术能力,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日常安全监控全面进入校园整体规模管理平台当中,促进了高校整体规划的发展,减少了教学设施及器材调度不当的不利,加快了高校教育体系高科技模式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技术只要是借助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是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和物理层组成。二是物联网的网络层则凭借移动通讯网络、互联网+、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实现获得用户信息、实物管理并监控信息、远程智能化管理的安全系数保障、云计算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和计算的可靠传递;三是实战技术的应用层,主要是构建云计算平台创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采用RFiD编程数据设计集成一体化管理系统、多种信息档案的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通过云计算处理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以及信息共享或互通有无。应用层关键技术就是云计算平台。按照公开服务的标准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类型。高校教学实体设计物联网案例实践中一般是公开的校园信息,人人事管理部门的档案则是涉及到个人隐私权是不方便透漏的,因此校园物联网模式多采用混合云的云计算平台处理实现校园智能化管理系统服务。其主要应用形式可采用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多元化智能管理形式。

1.4物联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不足

物联网实施的前提,首先结合高校现有网络技术的现状,集中整合不同区域的楼宇进行精准周密的部署,集合功能各异的无线传感设备,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实现感知信息的传感互联互通,集中处理系统中央监控管理中心的数据云集及安全处理编程设置,通过编程语言设计出一整套集成化的智能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高校教学以及综合管理的监控搭建数据库管理平台。物联网的高效智能化管理手段以及涉及到的安装工具,用其飞速的发展趋势必将带给高校教学及系统智能化管理引领一场飞跃的革命。构建物联网存在的不足:首先是标准问题,这包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集成标准;其次是费用问题,费用昂贵亟需高校领导高度重视资金来源的拓展及取得社会同仁的支持与援助;再次是RFiD技术设计编程与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最后是高科技管理人才的引进,是真正培养高校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案之一。选派专人经过专业机构培训、真正学会物联网技术的尖端部分,回到校园认真负责的开展实施物联网实战教学模式构建,把物联网技术教学打造成职业类高校目前盛行的精品课程,加强学生实验实训操作实际演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会、学懂、学通物联网理论编程设计及实战操作构建完成效果展示等形式进行成绩汇报。从多方面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调动学生们针对不同用户设计不同的物联网程序,积极调动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性,使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同等专业的毕业证和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同时,真正学会技能走出学校,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术过硬的技术性人才。

2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以及社会需求亟需的重视。物联网利用校园网搭建平台构造自动智能化的校园物联网。通过管理系统对实物的锁定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安保,触发相应事件预案等,打破以往传统校园化管理的局限性,促进高校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管理的健康发展。具体陈述几点不同的建议:

2.1课堂教学及时互动反馈

课堂教学互动反馈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及技术深度的重要环节,既有助于教学气氛又提高教学技术质量。

2.2实时云集实验数据

高校中存在很多不同类别的大数据,亟需定期进行拷贝及存储,通过整理大数据的过程中对教学及日常管理也是一项调查研究和验证的巨大工作,需要由专人来长期管理并实施。

2.3实现泛在学习促进智能化校园建设完成

通过“泛在学习”培养高校师生随时随地都利用物联网进行终端学习,构建成人性化的良好教育环境平台,尽快实现智能化校园建设体系。

2.4智能化图书馆建设

高校达到评估的标准及规模,就要将图书馆智能化集成建设列在首要亟需解决的问题上来,提高创新服务、提升创新管理、强化创新工作理念,使图书馆从自身到全体整个有一个质量的跃进。

2.5智能化设备监控校园环境

高校内由专人管理的物联网集成智能管理系统,可以促进高校科学合理的统一调度,有效防止仪器设备的丢失、闲置、损坏等无用现象。

2.6远程网络安全健康管理

目前,网络安全问题已经被高校高度重视,这里面涉及到一些相关的人员信息、档案信息、财务信息等重要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设置高强度的安全管理系统,才能确保高校教学和日常工作的稳定发展。

2.7智能校园安保

高校的安全隐患问题是大问题,比教学事故还要重中之重。做好校园的安检和安保工作是推进高质量教学的高度保障。

引用:

[1]常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等院校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2.10.

[2]陈宇.远距离RFiD技术在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32):33-33

[3]傅培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81-184

[4]张艺萌.基于RFiD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技术[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5):61-63

[5]董超.RFiD技术在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2(4):55-57

[6]宋远峰.基于RFiD的定位系统综述[J].数字通信,2013(4):9-13.

[7]杨海英.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研究[J].复旦大学,2011:

[8]胡蓉.基于RFiD的体档案管理研究[J].档案与建,2011(9).

[9]王小影.基于物联网的web信息数据系的与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2012.

[10]袁亮.物联网的研究与用[D].北京:中国地大学,2012.

[11]月玲,李延.基于云算与物网的智能后勤系[J].算机科学,2012.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4

关键词:南京市;大学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0503

1引言

近几年,高校校园绿化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绿化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尤其在被称为“大学城”的南京市,各大高校的校园里到处是秀丽宜人的绿化景观,如河海大学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参天法桐夹道而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三百佳”和江苏省“花园式高校”、“园林式单位”称号。但是,随着南京市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校园建设的高速发展,其校园绿化的养护管理力度与绿化相比明显滞后,也出现了同其他省市高校一样的问题。如何高效地发挥校园绿化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体现校园绿化的文化内涵,保持校园绿化的持续性和健康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南京市高校校园绿化的现状入手,对其绿化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南京高校校园绿化的现状

2.1气候条件适宜,绿化植物种类丰富

南京市横跨长江天堑,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春秋两季多以干燥凉爽天气为主。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温43℃,极端最低气温-14℃。日最大降水量198.5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1\]。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南京市集合了南北各地的植物资源,种质资源极其丰富,绿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尤为显著。

2.2遵循校园绿化的相关原则选择和配置树种

(1)选择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引入外来植物为辅。为建设节约、生态型校园,提高绿化速度,绿化过程应考虑持久性和养护成本,乡土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需引种试种,省时省力,经济耐用,应作为主栽树种。引入外来植物切忌追求高档名贵,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2\]。

(2)力求植物种类多样性。南京市各大高校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适当选用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藤本植物,配置合理、相互呼应,不仅可以达到3季观花、4季常绿的观赏效果,而且利于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结构。

(3)符合环保的要求。选择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和无污染的植物。

2.3南京市校园绿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校园绿化缺乏统一规划。近10年来随着南京各大高校的扩建,高校多数是由一个或几个校区合并组建而成,老校区随着时光流逝已镀上了浓厚的历史色彩,而新校区则是完全不同的时代风格,导致“一任领导一个样,一个时代一个样”,甚至有的学校边扩招边建设,绿化设计不断调整,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加之日常管理部门的经常变动,在校园养护管理上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致使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水平滞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造成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应由校领导和高校后勤管理处进行协商讨论,根据招生情况、高校的人文氛围和办学特色,制定切实可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整体园林设计规划方案,使校园的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同步发展。

(2)垂直空间绿化不足。南京各大院校内绿地平面空间绿化量较为丰富,但由于绿化设计水平和眼光的局限性,导致垂直空间绿化较为不足。校园仅靠在有限的土地上扩大绿色植物种植面积来提高绿化覆盖率,显然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垂直绿化在高校校园中显出较大的必要性。

南京市各大高校若要实施垂直绿化,可以考虑增加攀援性植物在棚架、墙面、栅栏、阳台、楼顶的绿化种植,以丰富绿化空间层次。如河海大学的教学楼墙面上的垂直绿化,使用爬山虎、常春藤等攀援性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起到调节校园小气候、夏季遮荫、除尘减噪的生态作用,而且达到了适度美化建筑的审美效果,使得建筑与环境更加富于生命力,使学术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与人文的协调统一之中。

(3)绿地环境较差。南京各大院校的绿地覆盖率较高,但绿地环境质量差,草坪达不到绿化效果。由于草坪的草种和季节的不同,绿化后的草坪经常受到某单一草种生长周期的限制,而无法四季常绿。另外,由于学校的人流量较为集中,草坪承受众人踩踏的能力有限,时常出现“万绿丛中一条路”的现象,若恰逢学校举办大型活动,草坪又处于休眠期,则枯黄或者光秃秃,这时不得不采取向草坪喷射绿色涂料的办法,达到美化的效果。因此,学校如何保持草坪的四季常绿是校园绿化中很棘手的问题。

为使草坪达到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季节不相同的草种进行套种\[3\]。草坪的套种对草种的要求不高,只需选择阴性草和阳性草进行套种,将种植在同一块草坪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草种的生长季节错开就行。适合南京市种植的阳性草种有结缕草、天鹅绒草、狗牙根、马尼拉等,阴性草种有假俭草、黑麦草、红顶草、早熟禾等。将阳性和阴性草种进行套种,草种的种植按常规方法进行:在整好的平地上施足底肥,然后均匀地播上某一单纯的草种,当其生长周期结束时,就要加强推剪,将草坪上的碎草清理干净;再按常规方法,在草坪上播种另一种适合生长的草种,这样就完成了草坪的套种过程。草坪四季常绿的保持,除了按照常规方法对草坪进行日常的推剪、施肥、打药、浇水等外,关键是要加强不同草种生长周期交替期间的管理。当一种草种开始休眠,而另一种草种开始生长时,这期间特别要加强对草坪的推剪和碎草的清理工作。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沈志猛:南京市高校校园绿化现状及养护管理方案浅析园林与景观

3南京市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3.1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特点

(1)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长期性和时滞性。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和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就能达到最佳效果。植物必须经过长期的精心管养,使其生长旺盛,消除自然条件和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绿地的各项效能。

(2)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琐碎性和技术性。从工作实践得知,管养任务可能是今天剪一条树枝,明天补种一株花卉,后天喷施杀虫剂等,工作零零碎碎,难以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

(3)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不确定性。影响校园绿化管养的因素较多,其中人为破坏、灾害性天气等因素是不可预测的。如夏季台风洪涝季节里,台风登陆次数和风力等级、降水范围和降水量等较难控制和预测,增加了绿化管养工作的不确定性\[4,5\]。

3.2南京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质量较低的原因分析

(1)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前期绿化设计和后期养护管理缺乏科学衔接,资金投入有限。大多数高校后勤绿化管理队伍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是不吝花重金把绿化设计方案做得天衣无缝,认为绿化建设之后便可安然无忧,静等美丽校园自动生成,而没有考虑到养护管理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不断投入的工程,导致前期花销太多,到了养护管理阶段却捉襟见肘,能省则省。

(2)缺乏专业的养护队伍和管理方案,软件水平比较不足。大多数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归属于后勤部门,有的后勤部门只是雇请一名或几名临时人员,人员组成大多是农民工或下岗工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无法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的稳定性。

(3)学校对校园景观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人为破坏因素较多。高校校园里学生的人流量比较集中,一群年轻人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且所有高校又是对外开放的,有许多外来人员进出,再加上校方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校园里攀折花木、破坏草坪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可以说学校的绿化和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为破坏因素对绿化效果影响较大。

3.3高校校园养护管理方案

(1)加强绿化养护管理的前瞻性,将绿化养护管理纳入学校绿化规划设计之中\[6\]。学校在进行校园绿化规划时,高校职能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制订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长期管理计划和季节性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管理,使校园绿化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校园规划以满足学校服务主体为出发点,在绿地分布、设计形式等方面避免人为造成绿化养护困难。遵循植物生长规律,适时调整绿化植物结构,使其适应生存环境,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同时,加强绿化建设中的监督管理,严格监控苗木质量、土壤改良、施放底肥、苗木栽植等关键技术环节,特别是隐性技术措施的实施。

(2)加强高校后勤绿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和培养机制。作为高校后勤绿化队伍的主力军——临时工,数量多,流动性强,实际工作中理论经验和操作技能欠缺,直接导致校园养护工作的质量不佳,因此,建议各大高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园林养护人才引进思路\[7\]。一是从一线员工队伍中选拔一些优秀者充实到管理层;二是按照国家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有计划地接受一些部队转业干部;三是每年有计划地从应届毕业生中聘用一些品学兼优、有志于从事园林工作的大学生,充实到管理层队伍中来。

首先进行管理层培训。由一线员工选拔而来的管理者,理论水平不高,受利益驱动,思想不稳定。对管理层的培训一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学习,另一方面进行园林技术的系统培训。其次是员工培训。高校后勤的员工队伍大多数文化基础和环保意识较弱,没有专业技能;还有一部分是聘用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虽有一定技术,但思想不稳定,工作讨价还价。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员工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后勤养护管理规范和一般的操作技术规范,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园林行业的有关规定等。在职培训,即业务技能学习,以有技能的业务骨干、高级工程师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提高在职员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培训进行岗中测试,定期了解员工掌握业务知识情况,对不合格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

(3)加大绿化养护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减少人为破坏。一是举办“校园绿化警示语”大赛,选出语言清新活泼、容易使人接受的警示语和标牌,树立在较为明显、人流量较大的草坪或者活动绿地前,形成爱护绿地的校园风;二是设专人在校园定时巡逻,加大绿化保护力度,对即将实施破坏的学生或社会人员进行制止和警告,必要时可对本校生设立处罚机制。

收稿日期:20130125

作者简介:王俊(1963—),男,辽宁鞍山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动物园中的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研究。

4结语

随着高校环境建设的不断完善,南京高校的校园绿化工程将逐年减少,绿化养护将成为校园工作的重点。高校校园绿化中的植物景观是动态的景观,要求绿化养护管理也是动态的管理,因此要建立高效灵活的校园绿化养护机制,充分发挥校园绿化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环境育人功能,确保校园绿化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韦薇,王小德,张得龙,等.南京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结构调查与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5):59~63.

\[2\]邓容.校园绿化植物配置的特点\[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5):148.

\[3\]边晓明,熊家祥.校园绿化两个棘手问题的解决\[J\].科技创业月刊,2003(3):63~64.

\[4\]区有和,农林类院校绿化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0(5):85~86.

\[5\]张鹏骞,郭昊媛.对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319~321.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5

一、建设的必要性                 

(一)当前校园快递问题较多。一是经营散乱。目前校内共有快递服务公司14家:按派送量从多到少依次为韵达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邮政速递、京东速递、百世汇通、顺丰速递、天猫超市、天天快递、唯品会、安能物流、宅急送、苏宁易购,经营摊点6家(大学生服务中心3家,三餐一楼2家,学生公寓12号楼移动营业厅1家),因地方狭小,有的摊点在门口摆摊、占道,既不符合快递服务规范要求,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同时给校园管理带来诸多难题;二是一些快递员或快递服务商在学生上课期间不定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催促学生取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校园安全和管理秩序难以保障。个别营业摊点无证经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缺失,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置不专业,寄递验收制度执行不严,寄递渠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高校快递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高校网购业务的持续增长,快递服务已成为高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今年的“双代会”提案中,多位代表也提出了建设校园快递服务平台的提案,并被提案工作领导小组正式立案。近期,校工会就该提案进行了广泛调研,拟作为2018年校园民生实事之一报校党委研究。

(三)省相关部门明确提出了要求。山东省邮政管理局、教育厅、公安厅和商务厅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快递服务进校园的通知》鲁邮管【2016】134号,对推进快递服务进校园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

二、建设与运行方式

(一)通过招标方式引入具有整合快递公司能力的专业第三方开展校园快件派送服务。学校提供房屋和场所(放置用于快递安全监测管理的安检机或大件快递服务),由第三方投资建设校园快递服务网点所必须配备的智能快递柜(按日均快件3500个统计,配置不少于3500个快递柜格口),基础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所有费用由第三方全额负担。

(二)学校作为甲方与中标方签订合作协议,负责监督管理;乙方必须是具有快递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按师生要求选择快递公司收发快件,采用大物流平台为依托,智能化加人工的方式,负责对校园内快递进行运营服务。

三、建设方案

方案一:利用9号公寓楼东侧空间,在东西两侧布放室外智能快件箱(云柜),每侧可布放6组(按南北走向树与树之间的距离6米作为一组,一组可布放3个单元),共可布放12组36个单元。快递收发管理办公室可改造9号公寓一楼北侧东头原来的两间干洗店(已闲置1年左右,约40㎡)。

方案二:第三餐厅西侧弧形空间布放智能快件箱(云柜),共可布放8组40个单元,建设或购置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移动式板房作为快递业务收发管理办公室。

四、 有关事项说明

(一)由国有资产管理处组织招标,择优引进1家企业,暑假期间完成建设和改造,下学期正式运营。

(二)合作期限暂定为5年。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6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在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精干力量在本校(园)开学一周前组织开展一次食品卫生、校园校舍、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实验室及危险物品安全、防疫场所物资安全七个专项排查治理,通过排查治理行动,彻查校园安全隐患、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确保全县广大师生开学以后的工作学习环境安全稳定。

二、排点

(一)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排查治理。重点排查校园食品、饮用水卫生及传染病疫情防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有无专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校园内食堂、超市是否经营手续齐全,证件有效,有无超范围经营和经营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物品的行为;学校食堂、饮用水是否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从业资格证。库房管理、加工管理、餐具清洗消毒、餐厅卫生是否达到要求;食堂是否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食堂各种配备设施设备是否存在老化过期现象,特别是供水设施是否出现生锈腐蚀等现象;食堂原有贮存食材是否存在过期和发霉变质现象。是否制定科学规范的疫情防控方案,是否对食堂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卫生清扫和消毒,消毒过程是否科学规范;是否对食堂进行全面的通风换气,保证食堂环境;是否提前对所有食堂从业人员开展全面身体健康和个人卫生检查,确保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上岗;食堂从业人的手套、口罩等相关防疫设施配备是否齐全。

(二)校园校舍安全专项排查治理。重点排查校内有无正在使用的D级及以上危房。校舍墙体有无下沉、裂缝,房梁和承重柱是否损坏或出现裂缝。校舍内外墙皮、室内顶棚等是否有鼓包脱落。楼梯、扶手是否存在松动破损等不安全因素。建筑物外悬挂物及室内悬挂物是否牢固。校园围墙、大门、雨棚、室外厕所等室外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供水管线、采暖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校园周边煤气、天然气管线是否存在泄漏等安全隐患。学校运动场所体育器材、旗杆等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楼体防雷设施是否经过检验。

(三)消防安全专项排查治理。重点排查学校内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落实。灭火器是否按照规定配置,产品是否合格,分布是否合理。学校班级、楼层、寝室避难逃生标志是否清晰到位。建筑物内消防水源、自动灭火设施是否完整好用。消防栓箱门、卷盘、水带、枪头是否完好且吊挂平整,箱内启泵系统能否正常使用。室内外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指示标志位置是否准确并能够正常使用。用电行为是否规范,用电线路是否整齐规范,有无私搭乱接及超负荷用电情况。食堂燃气储藏间、排风及报警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校园内是否存在未经消防验收的建筑。

(四)交通安全专项排查治理。重点排查学生接送车辆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并按期检车、保养和维护。车辆行车证、保险、司机驾驶证等相关证件是否齐全有效。是否按照《省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制订校车安全工作预案,是否明确校车公司负责人、车主、使用校车的学校负责人、乘车学生家长、校车驾驶员及随车照管员等相关人员校车安全管理职责,是否针对春季雨雪天气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校车安全教育和事故逃生、应急处置演练,是否对校车司机及随车照管人员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校车内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车内附属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并正常使用。

(五)治安安全专项排查治理。重点排查门卫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校园警务室器械配备是否达标,保安着装是否规范,校园防冲撞设施是否配备齐全,校园监控设施是否存在损坏现象,是否会同公安等部门落实“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制度,是否对城区学校周边治安复杂地带和农村学校、教学点等安全基础薄弱的地方加强安全防护。

(六)实验室及危险物品安全专项排查治理。是否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健全分级管理责任、安全教育、风险评估、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应急处置等制度体系,是否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和药品仓库等重点部位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检查,是否严格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排查、登记、报告、整改的“闭环管理”。

(七)防疫场所物资安全专项排查治理。各学校幼儿园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疫情隔离观察场所、防疫物资库房等建筑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擅自施工、擅自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各类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涉疫场所绝对安全。是否明确专人负责防疫物资安全管理,单独设立防疫物资库房,特别要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资能否做到实行单独存放,是否做到科学使用酒精、消毒液等消杀物资,坚决避免因储存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引发安全事故。

在此基础上,各级各类学校还要结合自身安全防范重点,深入开展包括校园防欺凌、防极端天气、防汛防溺水等其它专项排查治理,认真规划好开学后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三、组织实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学校幼儿园在接到通知后,要结合自身实际立即制定本单位的排查工作方案,方案制定工作要认真研究,确保其科学可行,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学校要于开学一周前将本单位排查治理方案报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加盖单位公章。

(二)实行专班排查。要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排查中要注重工作的专业性,充分发挥本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专业作用,各司其责,要分别组建食品、消防、校园校舍、交通、治安、实验室及危险物品、防疫场所物资管控等专项排查专班,开展相应的专项排查,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协调市场监管、住建、消防、交警、公安等专业部门协助开展排查整治,确保整治工作科学有效。

(三)推进问题整改。各学校幼儿园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要认真做好台账,及时整改,要实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预案、时限“五落实”。对于隐患众多、问题严重的学校,教育局将实施重点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对不能尽快完成整改的问题隐患,要制定防范措施并明确专人跟踪检查,强力督促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尽早排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方案要求,把此次专项整治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细化责任,常抓不懈,一把手要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人员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保质保量完成职责内工作任务,确保专项排查治理行动取得实际效果。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院校;档案;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跨越式的突破,促成并加速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进入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高职教育也带来巨大影响,建设数字化校园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

数字化校园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涉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图书管理、校园一卡通、学校网站建设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其理念和实践正逐步运用于高校管理体系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的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数字校园的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档案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提出新的要求,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档案信息和实现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建立新的覆盖全体师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体系,是做好高职档案工作、促进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层面上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尽管高职院校档案工作意义重大,而且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是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类人才是关键。目前,由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学校校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从事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在学历、年龄、职称、能力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服务。尤其是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当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大量的档案信息要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新方法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一些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本身在档案知识和能力上就有所欠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档案管理队伍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

二、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满足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者大中专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同时后天迟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档案管理以实体管理、手工操作为主,亟需一套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性能优良、功能齐备的信息管理系统。而现有的信息网络及其系统,无论从技术、设备或者功能上都能支撑高校档案信息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要求,满足档案用户之间、档案馆室之问的档案信息交流与共享利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一整套现代化软硬件设备基础上,需要配备高容量的服务器,高性能的计算机,良好的档案管理软件,以及一些必要的硬件产品,如扫描仪、刻录机等。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对本室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但是通常只是初步实现了档案目录级的自动化管理。而且由于当前电子文件的保密、保真技术尚未成熟,档案信息不能联网。提供档案利用的方式大部分还以手工操作为主,计算机操作为辅。还不能实现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文件和数据的增强,查找、更新和维护的困难还会加大。在数字化校园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这种档案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管理体制机制阻滞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管理通常由综合档案室负责,综合档案室一般隶属于学校行政办公室。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管理体制在高职院校并未得到贯彻落实,导致综合档案室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职能,主要是管理文书档案、音像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等,而财会、人事、教学、科研、后勤档案等则分属于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客观上形成多部门单位管理档案的形势和格局。这种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影响了高职档案的集中、科学和高效。二是管理机制不灵活,用人、分配、奖惩等机制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新形势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三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修订原有的规章制度和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四是缺乏上级档案管理机构的定期检查和业务指导,有限的也只是少量培训和检查验收。

参考文献: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8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学校档案则是代表学校的文明发展进程,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从学校档案开始研究,详细阐述了学校档案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发展作用,为促进高档案馆能够更好的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学校档案;校园文化;作用

学校档案包括学校的教学内容、学校建设情况和学校财务管理情况等具体内容资料,具体形式包含了文字、音频、视频、图表等等,通过学校档案的完整记录,能够将学校的发展历程完美展现了出来,是学校历史发展的重要瑰宝,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最权威性的证明[1]。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主要通过校园建筑建设、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校园绿化情况等物化状态下的呈现出来。学校通过树立校风校纪和校园精神文化等形式,提升校园舆论的积极正面性,让校园生活告别物质性,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并且通过将物质文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师生的行为艺术进行融合[2]。利用学校档案内容引导校园文化的正规化、健康化发挥在那,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快速建设,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视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学校的未来发展形式,并且完善自身的心态管理,提高服务意识[3]。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一下四种问题,需要克服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1.1狭隘的工作心态

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只要自己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不用关心学校的其他方面,努力做不好学校资料的整理、搜集和汇编工作,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料管理工作上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

1.2拘束的工作心态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过于固步自封,加重了自己的精神负担,认为档案资料保管责任重大,需要严格保密,所以在工作中无法放开心态,工作意识保守,严格管理档案信息,大大的降低了档案资料的使用率。

1.3事不关己的心态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关系,只要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保证档案的正常收录、整理,不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去关心校园文化建设,将自己隔绝与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范围之外。

1.4愧不如人的心态

在工作中,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单纯是一项服务类工作,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学校所分配的任务,自己没有能力成为校园文化管理的一份子,学校领导也不会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也不会知道自己的默默付出,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针对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心态问题,学校领导应该积极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自信心,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己的工作重要性和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查阅学校的所有档案资料,通过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能够获得多元化的数据信息产品,促进校园文化理论依据,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大局观,和校园文化管理的参与性,科学完善了校园管理制度。

2档案管理工作规划到校园文化建设范畴内

学校通过制定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监管制度,并且将当管理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内,重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肯定档案信息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积极鼓励学校的线管部门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合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内容,提升学校档案利用率[4]。通过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通过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定,有效形成档案信息开发的内容,通过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视,有效拓展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途径。完善校园文化的具体规划,促进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管理中,给予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发挥自身能力的舞台。

3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列入到学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范围

为了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要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到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促进档案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学校的发展项目和信息服务内容,有效促进学校档案发展,需要顺应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将档案信息资源有效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通过学校的发展史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将优秀校友照片制作成荣誉墙,提升学生的目标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内容鼓励学生探索学校的档案信息内容,加强学生对于学校历史的了解,并且促进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课题进行查阅,加强档案信息资料的数据反馈,分析学生感兴趣的档案部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想,完善校园文化思想的传播。

4明确档案信息开发责任

让档案管理工作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寻找到校园文化创建目标,通过创建校园文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化目标的设立,并且在具体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通过借鉴性学习办法,将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内容落实搭配具体部门和具体个人,通过细化目标,严格实施监管责任制度[5]。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责任划分,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所有细节进行划分,让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内容划分到直接负责的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考核内容,促进学校档案资源的科学利用。

5加强学校间的交流

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不同的,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于学校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建立共同交流的档案信息资源使用平台,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教师之间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中,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发展。学校间的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中能够快速提取到档案资源的深刻理论内涵和实践技能,并且精准的定位了学校文化层次,有效将档案资源有效运用到实际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档案资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学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学校的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时间,让教师能够有效掌握不同学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和优秀的文化内涵,有效将档案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创建科学有效的校园文化指导理论。

6结束语

学校档案是校园优良传统的传承,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树立学校品牌,提升学校文化氛围、改善师生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楠,赵清秀.如何发挥学校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2014(3).

[2]李春琦.如何有效发挥学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求知导刊,2016(7):31-31.

[3]任蕾润.发挥学校档案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6):261-261.

[4]潘廷将,陈艳宁,黄凤妮.试论档案管理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的发挥[J].中国科技博览,2013(34):563-563.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9

档案编研工作是高职院校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内容。档案编研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体现着档案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科学水平,这项工作也在传播和促进校园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探讨了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紧接着剖析了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档案编研;校园文化;建设

档案编研工作是高职院校档案部门的重要业务内容,其质量和水平直接体现着档案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科学水平。这项工作也在传播和促进校园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价值。如何在高职院校档案编研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的价值,更改的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是高职院校档案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

1.高职院校的档案编研工作储存积累并延续校园文化。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不仅肩负了传授知识技能的重任,更重要的是承载了文化熏陶的使命。高职院校档案馆(室)作为校园文化的记录和传承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的编研工作则是档案馆(室)作为文化部门的重要业务内容[1]25。各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师生的角度出发,选取档案内容进行编研。编研的内容主要有年鉴、大事记、组织沿革、文件汇编等,这些编研成果,真实记录了一个高职院校的发展轨迹,不仅储存和记录了以前的校园文化,是人们认识和了解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学校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养分。

2.高职院校的档案编研工作传播和发扬校史文化。高职院校档案保存和记载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完整细致的档案编研成果不仅可以充实校史内容,还可以传播校史文化。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校史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以史为鉴,以史励志,增强全校师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了解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传统和前辈先贤的事迹,大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塑造自我、磨练意志[2]97。

3.高职院校的档案编研工作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重要的存在方式,档案编研是高职院校档案部门的特色文化活动,起着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作用。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和核心,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档案馆(室)的职责所在。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编研工作,不断提高编研质量和水平,将档案馆(室)打造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标识、文化传承的特色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发源地,而不仅仅是档案的保管场所。

4.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是学校精神和服务文件的体现。高职院校档案馆(室)是学校重要的管理和服务部门,面对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其服务水平和质量代表着一所学校文化服务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师生对学校文化服务部门的印象,档案部门的服务同时也代表着学校服务,直接影响着外界对学校服务的感受。档案编研一般都是围绕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方面所记录的真实内容进行的,是学校精神的体现,其成果是外界了解学校风采和特色的信息来源和媒介,因此档案编研工作是学校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路径,是档案部门对校内和校外提供主动服务的标志,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编研成果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档案编研工作成果主要有年鉴、校史、历年大事记、组织沿革等,这些传统的编研成果往往内容和形式单一,经典有余,创新不足。对于大学生来说,档案人员用心血和才智进行采集、整理和编纂的编研成果与一般的教科书没什么区别,读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档案编研工作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如何增强编研成果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得编研成果更具吸引力和灵活性,提高覆盖面是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在进行编研工作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2.高职院校缺乏对档案编研的重视。高职院校缺乏对档案编研工作应有的重视,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一些高职院校仅对档案进行保管,缺少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使得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档案信息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有的高职院校虽然进行了一些档案编研,但受缺乏领导重视,缺少专业的档案编研人才,档案的结构组织不够完善等因素的限制,致使档案编研的内容太过单一,仅从学校行政管理方面入手,缺少具体的文化反思,档案编研成果难以全面反映校园文化精神。

3.档案编研工作受高职院校档案部门信息化水平局限。现在,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档案馆(室)信息化基础设备都不够完善,档案网站建设不够全面,馆(室)藏档案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档案部门信息服务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现象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编研工作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另外,高职院校档案人员普遍缺少相关的信息技术,多数只会对电脑进行简单的操作,没有利用媒体传播、多媒体技术、数码技术等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来支持档案编研工作,编研成果多是以传统的纸质载体为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单一,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影响了档案编研工作对校园文化的服务水平[3]36。

三、对提高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相关策略

1.突出学校特点,编纂彰显校园文化魅力的档案精品。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必须与本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4]228。在进行档案编研时,要了解师生期待的编研题材,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特色,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内容进行编研,形成能够展现学校办学实力、管理水平、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编研成果,这样的编研成果内容才能有特色和深度,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有助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在选题时,要注重前期调研工作,选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社会实践性强的、师生感兴趣的课题。如可以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师生所获得的荣誉奖励和教研成果,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汇编科技成果,不仅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参考,还能激发师生树立严谨治学、锐意创新的理念,也是社会大众了解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社会知名度的重要媒介。在进行档案材料编写时,档案工作人员要以保证内容的质量和深度为前提,经过对档案资料进行反复提炼,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努力使编研成果既具有研究性又能为领导正确决策提出依据。

2.紧跟时展潮流,助推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档案人员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搜集学校重大活动的资料信息,来丰富档案编研素材,拓展档案编研领域。积极寻求学校其他部门、其他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进行档案资料的联合编写。联合编写既能保证编研的效率和准确性,更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奋发向上、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但应注意,在与其他学校档案部门进行联合编研时,必须突出自己的馆藏特色,体现本学校的办学特点。同时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真正认识到档案编研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服务。档案编研人员还需全面提高自身技能和业务素质,不仅要加强信息素养和写作技能,还要提高自身现代化技术操作能力,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专业人才,更好地致力于档案编研工作。

3.丰富编研成果形式,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目前,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娱乐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档案编研工作须围绕学生的兴趣,推出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编研成果,来满足学生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不同形式的编研成果,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能替代。如传统的以书本、图片为代表的纸质编研成果,以其直观生动、通俗易懂的优势,深受师生喜爱。以制作的校园景色明信片为例,精选的校园景色图片上配上宣传校园文化的文字,既能够生动地展现校园文化,又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欣赏这些校园景色明信片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够激发师生热爱学校,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热情[5]3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档案部门还可以利用档案网站,向师生提供数字化档案编研出版物。数字化档案编研出版物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的信息整合起来,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种形式的编研成果更加生动、形象,更有吸引力,也就更容易激发师生阅读的兴趣,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4.进行档案编研成果展示,拓宽档案编研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档案编研工作能够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应该以各种方式进行编研成果展示,更好地为校园文件建设服务。如建立荣誉室、陈列室、实物展览,提供翔实的编研材料,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使全校教师更加了解校园文化,增强师生荣誉感和凝聚力。还可以利用大众传媒如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开设档案编研成果宣传专栏和版面,对有关档案编研成果进行介绍或内容连载。与此同时,新型传播媒介如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是档案编研信息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传播的最佳技术平台和展示平台。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新传播媒介及时将档案编研成果送上网,拓展档案编研工作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空间。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促进校园文化传播和繁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档案编研工作还处在初期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对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贡献应有的力量。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档案编研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水平,编纂彰显校园文化魅力的档案精品,丰富编研成果形式,多渠道进行档案编研成果展示,来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李财富,徐诺.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及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档案,2013(2).

[2]王萍.高校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校园文化建设[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

[3]房荣军.高校档案编研与高校档案文件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

[4]占生富.加强高职院校编研工作促进档案文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4(15).

关于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方案篇10

关键词:“校园酒店式管理”;育人模式;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张冠男(1987-),女,辽宁人,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学生。张黎宁(1958-),男,大连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职教学会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旅游专业教学研究会副主任,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德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等。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19-06

为深入探索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构建职业学校综合育人新模式,厦门旅游学校紧密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经验,创设“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作为校本实验项目和研究课题,前后经历了三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

一、“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课题的提出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深刻变化,必然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能否瞄准市场,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对职业学校的严峻考验。因此,学校必须考虑怎样才能把学生招得进、教得好、送得出并形成良性循环的问题。

厦门旅游学校是从普通中学脱胎而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改善校园环境,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形成职业教育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培养职业人应有的良好行为和素养,最终探索出科学稳定的学校特色教育模式,成为摆在时任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旅游服务类职业学校,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视野、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和应变能力等。要解决传统校园和职业培训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学生通过学校准职业环境的创设解决专业学习和实训问题,就要求职业学校管理者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整合。

厦门旅游学校通过组织学习瑞士洛桑学院办学经验和有关理论,拓宽了眼界,确立了新的职教办学和管理理念,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实践准备,提出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创建一种符合学校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构想,决定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该模式冠以“管理”,实际上是通过管理的形式,把教育和教学的内容融合起来,创设一种综合的、情境式的、符合旅游类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前期准备

(一)创设情境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首先要考虑学校的硬件条件能否适应这种模式的要求。为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学校重新改变校门改造设计方案,将两个校门均设计成酒店大堂式,并将马路边大门内的楼梯设计成旋转式阶梯。这样不但突出了旅游专业学校建筑特点,而且营造出浓厚的专业学习的现场情境,为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在校园内开展专业实习、实训提供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同时,两个校门的改造,改变了学校的外在形象,改变了师生的理念,也改变了人们对学校建筑和环境建设的传统认识。

实施校园功能区的改造工程。在保留校园自然景观的同时,为创设“酒店式”环境,装饰教学楼,改造园内平台、通道及绿化区等,使之更加美观,布局更加合理,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感,还把校园内的廊檐、柱子、花坛、草坪等,甚至每一座教学楼的卫生间都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酒店式”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整体上形成了“酒店式”的优雅文化氛围。与此同时,还设计了校徽和有鲜明特色的校牌,为每一座教学楼重新命名,让每一座教学楼、每一片墙、每一间教室、每一张课桌,以及学生宿舍、食堂、盥洗室等等,都成为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显性资源,营造出浓厚的专业教学特定情境。

(二)确定理念

理念先行,这是决定行动能否自觉和持久的前提。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必须提出指导性的理念,以统一全校师生认识。为了便于全体师生接受,为了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针对师生认为“校园酒店式管理”就是要学生从事简单的服务性劳动,各专业班级承担自己责任区管理的模糊思想认识,学校提出了“环境育人,载体育人,综合育人,育综合素质的人”“我为人人一个月,人人为我三学年”“礼仪校园,人文校园”“在校园里体验职业,在体验中学习专业”的理念。

同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以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校园酒店式管理”之中,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线,进而打造学校的品牌,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和品牌资源。当方案确定后,首先对学校中层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反复进行培训。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到高档酒店实地感受星级酒店的文化氛围,体验酒店先进的管理,为正式实施新模式做好思想准备。

(三)行动策略

1.拟定可行性实施方案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必须要有一个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为此,学校采取极慎重的态度,组织专门人员草拟方案,然后通过一次次召开研讨会,反复论证,不断修改。这样做既扩大师生的共识,又使“校园酒店式管理”的实施方案具有权威的指导性和规范的操作性。

2.设立组织机构,实验探路

万事开头难,为确保实施方案落实到位,使之真正将专业教学和校园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决定校长挂帅,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全员参与。教务处直接负责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实训班级管理和指导,并且配备旅游专业教师担任实训专职教师,同班主任一起,对实训班级进行具体指导和管理;有关科任教师参与其中,配合各项工作的落实;学生处等处室负责非实训班级的协调管理,开展“星级班级”和“星级学员”考核和评比,形成全校学生人人做“酒店”里的文明“顾客”的氛围;教科室等负责“校园酒店式管理”研究和实验材料的整理分析;将实训班级的工作任务设计成具体的课程,细化成可定量和定性考评的学分;参加实训的班级按“酒店”的机构设置,分别组成物业部、接待部、绿化部、商务部、保安部等部门,由学生轮值任部门经理,班主任任总经理,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实训教学领导和组织实施系统。

为了能给全校师生起示范引路作用,精心挑选专业素质较高的班主任所带的班级承担实验任务,于2001年新学年的第一个月开始启动这一模式。由此,拉开了厦门旅游学校全面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序幕。

(四)确立研究课题

厦门旅游学校在全面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同时,始终把它作为一项实验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及时总结,及时修订方案,跟踪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断对该模式的理论思考和诠释,坚定了将“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及综合课程付诸教学实践的决心。

三、“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概念的界定

“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中的“校园酒店式”是指在校园内模拟现代酒店的运行方式,通过可能的酒店设施设备使用,环境布置,氛围创设,营造出现代酒店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的准酒店情境;模拟现代酒店岗位来设置学生岗位实训课程,以体验职业要求为主要特征,创设出一种“学校似酒店,酒店在校园”的综合环境。

“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职业化的育人模式。其培养目标主要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构成,是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将现代酒店先进的管理理念、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运用于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之中,与学校各项工作融为一体,营造“酒店式”的职业氛围和岗位工作情境,构建一种具有校园文化特质、适应旅游类学校育人特点的综合职业教育教学形式。

该模式的外延包括“管理”和“教育与教学”两大部分,构成了综合性大课程教育的框架。

具体涉及如下教育教学内容:(1)思想品行、职业道德、环境保护、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心理健康、法纪及规章制度等的教育;(2)校园文化、学风、校风和人文素养教育;(3)语言表达、应用写作、人际沟通与交流等的学习;(4)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5)礼仪礼貌、岗位服务、物业管理、净化美化、安全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当家理财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技能、服务方式和方法的学习。

同时还涉及各方面的管理:(1)实训课程管理与教学;(2)星级班级的管理与评比;(3)星级学员评比;(4)星级宿舍的管理与评比;(5)功能区与班容评比;(6)各项实践活动与学校各层面及环节的管理,等等。

四、“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教育价值

“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价值在于:在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过程中,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充分发掘学校显性与隐性资源,让校园的所有资源都成为教育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专业操作和体验的机会,巩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职业学校的德育创新、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一)创新德育载体,实现“养成”教育目标

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有机统一的原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并在环境的熏陶中日积月累地发生着变化。同样,每一个学生都在学校这一具体的环境中成长,学校环境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重在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并以其为载体,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种“滋养”身心和品行的“气候”。

首先,该模式致力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使其无一不体现着教育者的匠心,体现着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的追求,二者交织,构建具有旅游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情境。将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显性化,让学校的校风、学风、人文精神通过校园幽雅环境悄无声息地传递着,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养成”的目的,最终形成积淀于学生心灵的自我完善的道德力量。

其次,以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整洁有序的环境具有“内心约束”的力量,对学生道德情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安定、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对唤醒学生的道德良知起着暗示、移情的作用。

同时,以校园为课堂,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管理,学做环境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具体岗位实践和管理体验,接受教育,改变自己。学生在净化、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提高了人文素养,培养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和道德行为。学生参与校园管理,从被管理的对象,到成为管理校园的主人,角色的转换,将产生心理场的效应,从而强化学生“自律”行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讲礼貌,守规矩,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彬彬有礼的他们,又成为校园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对他人施加教育影响的榜样和信息源。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掘校园情境的潜在教育作用,让整个校园都成为教育载体,以此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教育的内容,使其可感、可知、可学、可做,从而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因此,德育工作就不再是空洞的、僵化的说教,必然能够产生触及学生心灵的深远影响。同时,通过创新教育载体、发掘并利用情境因素来开展德育工作,也必然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德育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

(二)拓宽教学空间,构建学习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要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里去。扩大教育范围,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要拓宽教育的空间,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功能,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教育家陈鹤琴也说,必须矫正那种把“书”看作惟一的教育资料的错误见解,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死的,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活的书、直接的书。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以模拟现代酒店、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环境作为载体,设立相应的服务岗位,让学生直接去学习、去体验管理和服务。这种体验式教学新模式就是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校园实训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流,使学生亲身感悟职业工作的全过程,以弥补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不足,弥补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不足,缩短教学内容与现实实践之间的距离。拓宽教学空间,创设职业和岗位情境,使之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积极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丰富他们的阅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整合利用校园教学要素,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论著《礼记・学记》,倡导“正业”与“居学”相结合的教育。所谓“正业”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科学习。所谓“居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学时间之外的自主学习。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服务行业的一线人员,除了专业技能,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尤为重要。例如旅游业岗位工作人员所需的正确得体的礼仪礼貌、文雅大方的言谈举止等素质,并非与生俱来,它要靠在生活中点滴积累,在岗位情境的体验中感悟习得。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就是充分整合校园里所有动态和静态资源,使之构成多元的教学要素,构建更大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做”的过程,感悟一种职业的内涵。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文雅的举止、规范的言行,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技巧,并做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做”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消化理解,进而形成合乎未来工作需要的职业理念。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进行具体细节指导及过程管理,把教学重点落实到具体的职业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上;从细节入手,打造“礼仪之星”、“形象大使”的气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职业人,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四)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把“生活”作为“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强调应不断通过行动实践以引导学生的生活向着更高的境界前进。他倡导“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职业学校大多数学生一毕业就将走上工作岗位,将来的岗位需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现在在学校就应该学什么。这就是“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实训课程,引导师生改变教与学的观念,促使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必须了解市场需求、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了解岗位操作需求、了解职校学生特点;必须研究课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研究授课的途径和方式;必须加强学习过程的指导,通过模拟上岗,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掌握“做”的技能技巧。在参与“校园酒店式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均逐渐发生着变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彼此加深了理解和信任,教与学双方都心情愉快,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五、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成果

总结厦门旅游学校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校风学风明显好转

为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学校不断改造和完善各项设施,建设高雅、和谐、洁净的环境和具有人文内涵的特色学校文化,打造生态校园、学习校园、人文校园,并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专业素养等诸方面的综合教育。学生置身于如酒店般的校园,感受文雅、洁净的气氛,他们的言行举止自然而然受到约束、熏陶、感染而日趋文明。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以来,学校致力于物态的和非物态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校园隐性文化的教育意义,注重细节的策划和塑造,充分体现其教育性。例如:每座教学楼的命名突出“德”“志”“勤”“礼”的精神;学校徽标设计,以“五星”表明师生追求更高、更完美办学目标的决心;课间铃声改为背景音乐,显得温馨而雅致;教学楼墙面上既悬挂名人名言,也悬挂学生活动和毕业生岗位工作的照片,构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品味。在“酒店式”的校园环境熏陶下,学生的举止、谈吐,以及心境和精神面貌都在渐渐改变。良好的心境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增强了自信;学生努力进取,讲礼仪、懂礼貌,人人争当“优秀实训生”、“星级学员”、“礼仪之星”、“形象大使”;学生参与管理,破坏公物和环境、损坏花草、打架斗殴的现象不见了;学生随手乱扔废纸、饮料瓶、食品袋的现象少了,大家抢着收起来,整理好回收利用;影响团队形象,损害班级荣誉的行为将受到谴责,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提高;学生过去厌学、浮躁的心态,现在逐渐趋于平和,校风学风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学校把学生的各项活动和行为规范均纳入“星级”评比范围,以此鼓励学生学“星”、追“星”、赶“星”。“星级”评比制度从正面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责任意识、环境意识和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违规违纪和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校被评为“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职业学校德育示范基地”。

(二)实现教育理念的突破,形成了全员参与综合育人的良好局面

育人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主线,其他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一主线运作。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过去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似乎都是班主任的事,多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只负责课堂教学,课后便很少过问学生情况,学校的其他员工更是难得参与教育与管理。全员德育说是容易做是难。

“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开放的、综合性的大课程,改变了一位教师、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的授课形式。上下全员参与,分级管理,相互配合,共同施教。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后,学校教职员工教育和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突破。现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和教职员工都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不但学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专业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实训专干,重视对学生的具体教育和指导,而且,总务处、办公室等各个处室的员工都参与其中。例如:总务处职工认真指导在绿化实训岗位上的学生精心维护校园环境,除草、浇水、施肥、灭虫、剪枝、造型,学习花草养护技术;在物业管理实训岗位的学生,由实训老师负责指导,每个楼层办公室的教工则配合管理,指导他们具体操作。学生在校园各项管理工作中,体验岗位工作全过程,感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使思想得到升华。“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施行,实现了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综合育人的可喜变化。

(三)实施综合性课程,形成了学校育人特色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总体方案。职业学校的课程必须着眼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把培养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理论与参与工作实践、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如果沿袭传统的单一课堂静态教学,停留在简单的技能重复练习上,则很难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设置“校园酒店式管理”这一综合性课程,并设计专门学分体系,使专业课程由单一转为综合,封闭转为开放,讲练转为体验。校园职业情境的设置,营造出一种逼真的工作氛围。在岗位情境中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参与式地进行学习和操作,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实训班学生的实训小结中,可以看到“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大课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有利于体验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岗位操作能力,使他们学到了许多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日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学校狠抓礼仪教育,塑造全体学生的良好职业形象。学校加强礼仪礼貌日常养成教育,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礼仪形象训练,还创编了适合学生肢体礼貌语言养成的“礼仪操”,通过礼仪操训练、礼仪操评比活动,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培养文明高雅的形象和气质。通过“星级学员”、“星级班级”、“礼仪之星”、“形象大使”的比赛和评选活动,树典型做示范,掀起学礼仪、比素养、树形象的热潮,学校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学生自觉注重形象、讲究礼貌礼节的风气,校园由此而更加美丽和谐。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强化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在体验岗位工作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做事,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学会礼貌待人,因而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人们的回敬与赞扬,他们感到了尊严,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也从中找回了自信。强化礼仪教育,开设“形象塑造”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不少学生过去拘谨、羞涩、不善言语,不愿与人交往,现在变得落落大方、主动问好、热情待人。学生不仅外在变得美丽高雅,而且他们的心境也日趋豁达,使学风和校风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过“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及综合课程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实训,提高了学生岗位服务技能、身心协调能力和创造与创新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协调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学会了待人处事的艺术,增强了遵规守纪意识,拉近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他们变得勤快、懂事了,许多学生回到家里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培养了学生自信负责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是非认知能力。现在人人争创“星级”、争当“优秀”……从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精神面貌到心境、态度、思想作风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凸显了学校育人特色。

(四)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实行课程和授课方式改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实行情境教育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及教学价值观,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在对学生的基本态度、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转变。因此,教师参与自身培训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职业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有利于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职业教育经验的局限性。原有师资缺乏足够的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感受,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和精力去研究市场、了解职业新变化,“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所提供的情境化的教育环境,对弥补教师这一“先天不足”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课程实施,教师从中体验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领悟到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较好地把握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动态性和市场性。

在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五)提升了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推动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不但是教育教学的改革,也是职业学校管理的改革。例如过去学校雇用工人管理花草,却不能尽如人意,现在引进现代酒店的管理运作方式,组织学生参与管理,他们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管理成果,更加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管理效益十分明显。学生从“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使管理要素得到科学的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无疑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呈现出有条不紊、良性循环的局面。学生体验校园物业、绿化、安全、接待、商务等许多岗位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每天的讲评,每月的评奖,培养了学生“自信、负责、博爱、创新、发展”的品质。师生参与管理,校园环境得以彻底改观;搭建了动态时空的交流平台,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关系更加融洽;学校的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制度等更容易被接纳,进而产生理想的管理效果。如今,走进厦门旅游学校,秩序井然,到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温馨而舒适。整个校园成为陶冶师生情操,平和师生心境,提升师生品位的教育载体。

围绕“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实施,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了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例如制定了《“校园酒店式管理”星级班级评比方案》、《“星级学员”考核评选方案》、《“校园酒店式管理”学分制的实施方案》、《“校园酒店式管理”教学管理办法》等等。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法,将学生的校园实训技能学习和表现评定纳入学分管理,与“课程学分”和“品行学分”共同构成了“综合学分制”主干。“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这一综合性课程的实施,因为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保证,所以才显现出一种特有的可知可感的文化形态。“综合学分制”根据课程目标,主要从文化基础学习、仪容仪表、礼仪礼貌、工作态度、物品使用与保管、完成任务效率、操作技能、工作效果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过程考核评价,并将学生各科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活动、写小结、写小论文等均纳入评价范围。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技能操作展示、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在实训班级,由实训专干、班主任召开每日实训前的“训导”和实训后的小结,每周评出“先进”,在此基础上,再评出每月每学年“优秀实训生”、“星级班级”、“星级学员”、“星级宿舍”,并给予奖励。完成课程任务的,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获得表彰的,还可获得物质奖励和学分奖励。实行“综合学分制”评价,不但评价了学生学习的成绩,而且也全方位地评价了学生在各项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既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客观结果,也关注他们的主观努力。这样的评价制度,综合了学校领导、教师、实训指导教师、来访者、学生本人、同学等各方面的意见,体现了客观、科学、发展、公正的原则,让学生口服心服,容易接受;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增强自信,起到了激励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努力,积极向上;这样的评价制度关注的是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发展潜能,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

(六)课题研究伴随实践而深入,提高了校本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