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十篇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十篇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7:18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1

关键词:交叉学科;本科教学;互动;创新思维;实践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43-03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性的研究和产品不断涌现,其中非常多的成果都来自于交叉学科的贡献。一个已经被普遍接受的共识是: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交叉科学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因而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1]。所以,对于本科教学中的交叉学科课程的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教师纵览多个学科的发展,从而能站在交叉学科的前沿来引领学生去认知和创新性思考;同时,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检索相关资料,能互动地参与到整个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来。只有这样,交叉学科的本科教学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敏锐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尽管教育界对交叉学科研究生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有较多思考[2],但是迄今为止对交叉学科的本科教学的交流还很少。

本文以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生物高分子及制品”课程教学为例,从课堂教学的多个方面提出了对交叉学科的本科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一、课程背景

“生物高分子及制品”是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大三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均来自我院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系。医用高分子材料专业建立于1978年,并分别于1986年和1992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最早的培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基地之一。系内的教师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的科研、教学方面有30多年的丰富经验。本课程所使用教材主要为我系老师合力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并结合科研前沿做了丰富多样的专题讲解。目前一个年级有三个班平行授课,每个班的人数在70~90人。本门课程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产物,其内容涉及生物医学、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工程设计、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教材的主要章节包括绪论、高分子材料和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人工器官用高分子材料、医疗诊断用高分子材料、药物缓控释高分子材料、软硬组织替代和组织工程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根据我院学生学术研究发展方向和工程应用发展方向并重的特点,在课堂讲授的时候授课教师会尽量同时扩展到前沿的科研领域(如医用高分子非病毒基因载体)和相关产业的应用环节(如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生产、消毒)等。考查方式以课堂讨论、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综合打分。

二、互动式授课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1.综合多学科领域的讲解方式。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在生物及医学领域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总体而言,本课程是两个一级学科:材料学(其中的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中的生物材料)的交叉点。两个学科的跨度很大,如何能生动形象地讲解和引领学生思考至为关键。例如,在进行人工器官用高分子材料的讲解时,我们通常会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我们将人体器官做一个对应的抽象化的模型,其中包括脑—计算机、耳—声音探测器、肺—气体交换器、心—泵/液体输送器、肝—化学工厂、肾—分离/净化系统和血管—输送管路等,以方便同学们从功能上理解人体器官并能针对性地对人工器官进行设计、思考。通过讲解,同学们了解到研究人工器官并不能简单考虑其与人体组织器官的类似,更重要的是能使其再现或部分再现人体器官的功能。举例来说,在讲到人工肾时,我们会先从医学的角度讲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重点描述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肾小球每天以125ml/min的滤过率处理约180L的血液,肾小管将滤过液中大部分的水、电解质、葡萄糖和其他小分子有用物质重新吸收入血液,而每天最终排尿量仅为2.0L。通过上述讲解,同学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肾脏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那么进一步的关于人工肾功能设计的讲解也就顺理成章了。人工肾是血液净化技术中所使用的最重要的人工器官,再通过进一步关联讲解病理学的内容,我们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使用人工肾的血液净化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治疗与血液相关的疾病,既包括肾脏方面的疾病如肾衰竭,也包括各种由于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改变而产生的血液性或免疫性疾病,如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紧接着,针对不同的疾病和需要去除致病物质,我们很自然就将知识点转到不同的血液净化技术上来,分别讲述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滤过三种人工肾技术。最终,三种不同的人工肾技术就引出了不同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的需求和设计:通过对用于人工肾的各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的分析,以及对完成其制品的各种工程技术的描述和表征,使同学们融会贯通,掌握这个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知识点。再举一个例子,在讲组织工程用高分子材料章节时,由于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学的交叉领域,如何有机结合多学科知识使同学们带着兴趣学习就非常关键。首先,我们会用“人耳鼠”等组织工程经典的图片展开绪论,使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让他们去思考:人类科技的进展真的有一天能实现更换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吗?由于多个现实的案例摆了出来,他们就会意识到这是有可能并已经部分实现了的前沿科技。进而,我们就会用搭房子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讲解组织工程的三要素:细胞是砖块,生长因子是建筑工人,而生物材料就是整个房屋的支架。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能的要求就使得生物医用高分子成了其中的首选。在这样的引领下,同学们的关注点自然就转到了我们高分子学科与组织工程的关系,并能带着兴趣学习接下来的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角膜组织工程材料、组织工程支架制品的制备方法等多个知识点。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播放组织工程培养细胞、体外构建人工血管等录像资料,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2.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互动形式。除了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外,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互动也是交叉学科本科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于本课程,我们主要采取了课外检索学术资料做ppt报告和分组讨论的形式。如前所述,我们将人体组织、器官分开并做了一个对应的抽象化的模型。对应于此,我们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安排每个小组负责准备和主持一个主题的ppt报告和讨论。我们会提前一周通知负责组的同学(通常为4~8人),事先与他们讨论讲述的主线和子方向,要求同学们分工合作,其中一些同学负责每人5分钟的ppt讲解,其他一些同学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例如对肺的一个主题,通过一周的准备,同学们查阅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准备了精美的ppt资料和讲解内容:第一个同学做了呼吸系统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综述;第二个同学的报告集中于描述现有的呼吸系统手术(尤其是肺部手术)中使用的大量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例如包括呼吸道麻醉科导管、单肺通气封堵导管等医疗器械;第三个同学从人工肺的研究角度出发,用较多的学术资料描述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他们小组讨论后对该领域的展望;最后一个同学结合工程实际,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描述该领域医用高分子制品的制备方法,并简单提及国内外的主要生产企业。通过这样的一个“准备—讲述”的过程,该组同学系统地掌握了交叉学科从基本概念到学术研究,再到工业领域的诸多方面,并能逻辑清晰地讲述给全班同学。在同学们的ppt讲述过程中,任课教师会组织听报告的同学们进行有益的讨论。例如,在讲解到有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的生物相容性的时候,有做报告的同学会以隐形眼镜为例讲解,其制备原料主要是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这时,我们会请有戴过隐形眼镜的同学举手,并组织讨论:为什么隐形眼镜有日抛、月抛和年抛的区别,它们对材料的要求有何不同?为什么夜晚要取下眼镜进行清洗保养?作为使用者,自己戴隐形眼镜会有什么样的要求?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作为交叉学科的产品,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不仅要在功能上满足使用的医学目的,还要求我们从材料学和工程学的角度去设计,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使用性能。而且这样的讨论也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避免过多过深的理论讲解会导致的注意力分散。在整个ppt报告和讨论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会针对同学们的资料准备情况、ppt讲解情况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3.创造条件结合实践教学。交叉学科除了能在学术前沿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性火花之外,往往还可以通过学科的交叉设计、生产出大量的实用的制品。本门课程针对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就是典型例子,其所涉及的产业主要为医疗行业和医疗材料(器械)企业。因此,创造条件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就成了本门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与上述行业的企业有长年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已经完成或正在研发多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的工作,因而具备较好的实际条件进行实践教学。例如,任课教师与成都市的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关系,从而能将课程的认识实践带到其中的一些单位,包括人工肾的生产企业和医疗耗材(导管、输液制品)企业等。通过实习参观企业,以及在课堂上观摩老师带的各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医疗器械,同学们对这门交叉学科涉及的产业有了更好的认识。另外,经常有高端的相关行业展会在成都举行,例如2012年的第68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在成都云集了国内外的多家企业。这种时候,任课教师就会及时公布展会时间,并鼓励同学们去参观,通过学习和对比国内外企业的产品,了解其设计理念和所使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展会结束之后,我们会和同学们在课堂上针对展会上的所见所想进行很多有益的讨论,很好地帮助同学们更进一步地认识这门交叉学科的知识和产业。

4.结合教学内容邀请专业医生讲座的教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我们会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一些医生到课堂进行讲座,如讲授到血液透析时,我们会专门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的医生到课堂进行讲座,从医生的角度讲述医用高分子材料在血液透析制品方面的临床应用。通过这些讲座,使同学们更深刻了解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实际应用,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最后,由于交叉学科课程覆盖的知识面非常广,简单地进行死记硬背的考试是不适宜的。经过商讨,本课程的多位任课老师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平时的讨论和报告占学生成绩的很大一部分,期末考试以开卷方式进行,出题尽量是基于交叉学科的特点来综合性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创新能力。通过八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发觉本课程的教学互动效果很好,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有很多学生对这门交叉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相继进入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的科研或产业领域。

总而言之,交叉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对其本科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的要求。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和完善教学手段,才能保证交叉学科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为更高阶段的交叉学科创新性研究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产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1):58-60.

[2]吴宜灿.学科交叉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5):511-517.

[3]赵长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2

0 引 言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biomedicalcomposite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用材料,它主要用于人体组织的修复、替换和人工器官的制造[1]。长期临床发现,传统医用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不具生物活性,与组织不易牢固结合,在生理环境中或植入体内后受生理环境的,导致金属离子或单体释放,造成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而生物陶瓷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相容性、高的强度和耐磨、耐蚀性,但材料的抗弯强度低、脆性大,在生理环境中的疲劳与破坏强度不高,在没有补强措施的条件下,它只能应用于不承受负荷或仅承受纯压应力负荷的情况。因此,单一材料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利用不同性质的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不仅兼具组分材料的性质,而且可以得到单组分材料不具备的新性能,为获得结构和性质类似于人体组织的生物医学材料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必将成为生物医用材料和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1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选择要求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由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或功能材料组成,复合材料的性质将取决于组分材料的性质、含量和它们之间的界面。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医用高分子、医用碳素材料、生物玻璃、玻璃陶瓷、磷酸钙基或其他生物陶瓷、医用不锈钢、钴基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增强体材料有碳纤维、不锈钢和钛基合金纤维、生物玻璃陶瓷纤维、陶瓷纤维等纤维增强体,另外还有氧化锆、磷酸钙基生物陶瓷、生物玻璃陶瓷等颗粒增强体。

植入体内的材料在人体复杂的生理环境中,长期受物理、化学、生物电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各组织以及器官间普遍存在着许多动态的相互作用,因此,生物医用组分材料必须满足下面几项要求:(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物理相容性,保证材料复合后不出现有损生物学性能的现象;(2)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材料的结构不因体液作用而有变化,同时材料组成不引起生物体的生物反应;(3)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人体的机械作用力,所用材料与组织的弹性模量、硬度、耐磨性能相适应,增强体材料还必须具有高的刚度、弹性模量和抗冲击性能;(4)具有良好的灭菌性能,保证生物材料在临床上的顺利应用。此外,生物材料要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不因成型加工困难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2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2.1 陶瓷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玻璃或玻璃陶瓷基体,通过不同方式引入颗粒、晶片、晶须或纤维等形状的增强体材料而获得的一类复合材料。生物陶瓷基复合材料虽没有多少品种达到临床应用阶段,但它已成为生物陶瓷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材料的活性和骨结合性能研究以及材料增强研究等。

al2o3、Zro3等生物惰性材料自70年代初就开始了临床应用研究,但它与生物硬组织的结合为一种机械的锁合。以高强度氧化物陶瓷为基材,掺入少量生物活性材料,可使材料在保持氧化物陶瓷优良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赋予其一定的生物活性和骨结合能力。将具有不同膨胀系数的生物玻璃用高温熔烧或等离子喷涂的,在致密al2o3陶瓷髋关节植入物表面进行涂层,试样经高温处理,大量的al2o3进入玻璃层中,有效地增强了生物玻璃与al2o3陶瓷的界面结合,复合材料在缓冲溶液中反应数十分钟即可有羟基磷灰石的形成[2]。为满足外科手术对生物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人们又开始了生物活性陶瓷以及生物活性陶瓷与生物玻璃的复合研究,以使材料在气孔率、比表面积、生物活性和机械强度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得以改善。近年来,对羟基磷灰石(Ha)和磷酸三钙(tCp)复合材料的研究也日益增多[3,4]。30%Ha与70%tCp在1150℃烧结,其平均抗弯强度达155mpa,优于纯Ha和tCp陶瓷,研究发现Ha-tCp致密复合材料的断裂主要为穿晶断裂,其沿晶断裂的程度也大于纯单相陶瓷材料。Ha-tCp多孔复合材料植入动物体内,其性能起初类似于β-tCp,而后具有Ha的特性,通过调整Ha与tCp的比例,达到满足不同临床需求的目的。45SF1/4玻璃粉末与Ha制备而成的复合材料,植入兔骨中8周后取出,骨质与复合材料之间的剪切破坏强度达27mpa,比纯Ha陶瓷有明显的提高。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由于其结构本身的特点,其力学可靠性(尤其在湿生理环境中)较差,生物陶瓷的活性研究及其与骨组织的结合性能研究,并未能解决材料固有的脆性特征。因此生物陶瓷的增强研究成为另一个研究重点,其增强方式主要有颗粒增强、晶须或纤维增强以及相变增韧和层状复合增强等[3,5~7]。当Ha粉末中添加10%~50%的Zro2粉末时,材料经1350~1400℃热压烧结,其强度和韧性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添加50%tZ-2Y的复合材料,抗折强度达400mpa、断裂韧性为2.8~3.0mpam1/2。Zro2增韧β-tCp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也随Zro2含量的增加而得到增强。纳米SiC增强Ha复合材料比纯Ha陶瓷的抗弯强度提高1.6倍、断裂韧性提高2倍、抗压强度提高1.4倍,与生物硬组织的性能相当。晶须和纤维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一种有效增韧补强材料,目前用于补强医用复合材料的主要有:SiC、Si3n4、al2o3、Zro2、Ha纤维或晶须以及C纤维等,SiC晶须增强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可达460mpa、断裂韧性达4.3mpam1/2,其韦布尔系数高达24.7,成为可靠性最高的生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磷酸钙系生物陶瓷晶须或纤维同其它增强材料相比,不仅不影响材料的增强效果,而且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基体材料组分相同或相近,不会影响到生物材料的性能。Ha晶须增韧Ha复合材料的增韧补强效果同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有关,当复合材料相对密度达92%~95%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可提高40%。

2.2 高分子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组织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所构成的,如人体骨骼和牙齿就是由天然有机高分子构成的连续相和弥散于其基质中的羟基磷灰石晶粒复合而成的。生物有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尤其生物无机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为人工器官和人工修复材料、骨填充材料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物陶瓷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于1981年由Bonfield提出,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有:Ha、aw玻璃陶瓷、生物玻璃等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乳酸等高分子化合物[8,9]。HDpe-Ha复合材料随Ha掺量的增加,其密度也增加,弹性模量可从1Gpa提高到9mpa,但材料从柔性向脆性转变,其断裂形变可从大于90%下降至3%,因此可通过控制Ha的含量调整和改变复合材料的性能。Ha增强HDpe复合材料的最佳抗拉强度可达22~26mpa、断裂韧性达2.9±0.3mpam1/2。由于该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处于骨杨氏模量范围之内,具有极好的力学相容性,并且具有引导新骨形成的功能。aw玻璃陶瓷和生物玻璃增强HDpe复合材料具有与Ha增强HDpe复合材料相似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复合材料在37℃的SBF溶液中体外实验研究表明,在其表面可形成磷灰石层,通过控制和调整aw玻璃陶瓷和生物玻璃的含量,使其满足不同临床应用的需求。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但材料还缺乏骨结合能力,对X光具有穿透性,不便于临床上显影观察。将聚乳酸与Ha颗粒复合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初始硬度和刚性,延缓材料的早期降解速度,便于骨折早期愈合。随着聚乳酸的降解吸收,Ha在体内逐渐转化为自然骨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骨结合能力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此外可提高材料对X-射线的阻拒作用,便于临床显影观察。最近,国外采用一种新的共混及精加工工艺将Ha均匀分散于pLLa基体中制备了超高强度生物可吸收pLLa-Ha复合材料[10],随Ha在pLLa基体中含量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也增加,其最高弯曲强度可达280mpa,它既有高分子的弹性又具有类皮质骨的刚度。将该材料浸入到SBF溶液中3天后即有大量Ha晶体在表面沉积,具有骨结合能力,12周后材料具有210mpa的弯曲强度,高于皮质骨内固定材料弯曲强度200mpa的最底要求。因此该复合材料可望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pDLLa-Ha复合内固定棒兔子髁部骨折的实验研究表明[11],术后动物自由活动,不用任何外固定,所有动物伤口Ⅰ期愈合,无关节积液和窦道形成。X线摄片见3周时骨折端无移位,有明显骨痂生成,骨折线模糊。6周骨折愈后,骨折线消失,骨痂最多,以后各时间点骨折无移位和再骨折,骨痂逐渐减少。12周前材料可清晰显影,24周后模糊至消失。

碳纤维增强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是发展最早的一类医用复合材料,它主要用作骨水泥、人工关节和接骨板等[12,13]。碳纤维增强HDpe复合材料,其强度、刚性、抗疲劳和抗磨损性能均显著高于HDpe材料,因此它常用作承受复杂应力和摩擦作用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碳纤维增强聚砜复合材料的抗扭强度最高可达100mpa,与金属板相比,其断裂模量可减少2~4倍。碳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在90年代初就成功地用于颅骨缺损修复,其弯曲强度、断裂模量及其抗冲击性能均优于人体颅骨材料,对患者实施颅骨缺损修复后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用四氟乙烯纤维与碳纤维复合制备成多孔复合材料,其表面积为宏观的1200倍,有利于生物组织的长入,它已用于牙槽骨、下颌骨、关节软骨的修复。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3

【关键词】医院;档案;收集;归档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38-01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它是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在促进医院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档案工作包括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其中档案的收集与归档是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院档案形成的基础。医院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医院各方面情况的信息材料,对这些分散和零碎的材料及时系统地进行收集与整理归档,不仅便于集中管理,有效保障档案的安全,更为以后的档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现状

(一)档案意识淡薄,收集与归档意识不强。《档案法》中明确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形成档案材料的部门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平时不注意档案材料的保存和积累,甚至将一些有价值的文件资料随意处理掉。有的部门为查找方便,将档案材料长期保存在本部门,不主动把档案送交医院档案室。

(二)归档材料不齐全。一些医院未按照医院《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等规定归档,造成一些重要的资料缺失。如:医院召开的重要医疗专业会议资料;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来院讲学的资料;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诉讼文书及法院判决书;有领导批示的重要人民来信、来访材料,调查处理报告等。此外,一些医院归档文件材料载体单一。只注重纸质材料归档,其它载体的材料,如声像、电子、实物等则归得少。

(三)归档案卷质量不高。有些档案材料填写不规范,有些成套的归档材料中缺少某一部分,有些档案记载的内容与事实不符,造成部分档案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档案的价值。国家相关法规明确规定文件材料由形成部门立卷,即要求最后移交到档案室的是经过整理、按文件材料的联系和一定的规律立好卷的材料,不能将未经整理和立卷的材料移交到档案室。部分科室嫌立卷工作繁琐,没有经过必要的立卷程序,直接将分散的文件材料送交医院档案室,既增加了档案室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文件材料的整理和利用。

二、提升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档案意识。档案的收集与归档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开展工作,还需要各部门及员工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因此,医院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档案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与宣传,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教育,使医院领导和广大员工加深对档案工作和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档案意识,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爱护、保存档案是每个员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工作中形成的、按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定期向档案室移交,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这样,既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也畅通了收集渠道。

(二)健全档案管理网络和相关制度。医院的档案资料大多来源于医院领导、管理科室、临床医疗科室、医技科室及部分医护人员的手中,材料的形成比较分散、多样,这往往会影响档案的收集。要想收集齐全完整,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下分级管理,通过各科室兼职档案工作人员把好档案的收集源头,来实现档案材料归档的齐全完整。医院档案资源的收集归档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正常、规范开展,医院应根据相关法规,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的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制度中应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移交手续等,使有关工作人员有章可依、按章办事,改变工作中的随意性,并将收集归档工作落实到个人,列入岗位职责当中,作为岗位考核内容之一,以强化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部门形成的档案材料符合要求且及时移交。

(三)加强业务指导与检查督促。医院各职能部门作为医院档案资源产生的主体,承担着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等具体工作,但由于档案工作不是其主要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大都是兼职,不可能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十分了解,因此,档案部门的专职管理人员要根据档案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采取定期培训、个别讲解等方法,深入到科室,使医院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兼职人员了解和掌握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的具体要求和做法。同时,要加强检查督促,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按制度开展档案工作。努力纠正部分职能部门在实践工作中有法不依,不执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其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不完整、不按时,整理立卷不按要求、不规范等现象。

(四)提高医院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不仅要有很强的档案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档案知识和处理技能,并且要有基本的档案价值判断能力。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产生的电子档案日益增多,这就需要运用到计算机技术。因此,形势的发展对医院档案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同时,档案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加强档案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学习一些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及相关的医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4

【关键词】医学;职业技术教育;生物医学工程

【中图分类号】R318.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16-02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SKS02)

随着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在形式和数量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推出最新版本“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虽然将高等职业教育仍定位于iSCeD5为“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但是作为“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资格证书”(notleadingdirectlytoanadvancedresearchqualification)获得的教育层次,它将初版中分属两个不同层次的大学专科(原iSCeD5)和本科(原iSCeD6)以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研究课程”(原iSCeD7中的博士前课程部分)纳入了同一层次之中,从此突破了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在中国)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的教育瓶颈,为各类职业教育建立本科乃至硕士层次的教育提供了可能[1]。与普通本科教育并行的“立交桥式”发展之路由此拉开序幕。目前我国由于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以达到“能进入一个高精技术要求的专门职业”。医学本科院校在医学主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水平上均高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本文将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国内外现状为例,来探索职业教育互补于普通医学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

1生物医学工程国内外发展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领域渗透的产物。它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促进健康提供新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的高技术学科。

1.180年代起生物医学工程学步入新起点50年代是生物医学工程学发展的初期,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间的交差、渗透是从临床医学开始的,其中尤以人工器官的出现,可视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大特征。在经历了60年代的早期发展和70年代以医学影像技术为代表,所标志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80年代起,生物医学工程学除继续向临床领域横向扩展外,开始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方面出现新的转折。如医学影像技术中的mRi、DSa、e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装置、图像文档与通讯系统等;出现了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体外碎石机和除颤器等治疗装置以及微波、射频、激光、超声等各种治疗技术。

1.290年代与更多的学科交叉、融合组织工程:是生物医学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学科间的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新的前沿科学。所涉及的组织有软骨、皮肤、胰腺、肝脏、肾脏、膀胱、输尿管、骨髓、神经、骨骼肌、肌键、心瓣膜、血管、肠、等,其中皮肤已有初步产品进入临床应用。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了有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列入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成为国家的重点支持项目。生物芯片:在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Dna微探针阵列的基因芯片是最重要的生物芯片之一。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分析大量的基因,实现生物基因信息的大规模检测。微米/纳米技术:是指量度范围分别在0.1?100微米(?m)和0.1?100纳米(nm)内的物质或结构的制造技术。其最终目标是,人们将按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小于10nm)、分子团,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等等新的高技术群。我国在大尺寸纳米氧化物材料制备方面,已成功地研制出致密度高、形态复杂、性能优越的纳米陶瓷,从而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日本研制出的“万能医用微型机器人”,可在不损害任何人体器官的情况下,沿着血管或胃肠道行进到发病部位进行检查,医生可指令机器人取组织样品、直接释放药物、清除血栓、切断或接通神经和进行细胞操作等精细手术。家庭保健工程(HomeHealthCare,HHC):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均已将HHC作为重要内容列人21世纪的生物医学发展战略,成为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即将家庭保健管理系统、疾病早期预报、家庭治疗和康复仪器、家庭急救支援系统等技术和产品作为重点开发项目。我国开展HHC的研究与开发以家用治疗产品为最多。通过采用电话传输监护网的方式进行心脏监测和急救,已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开展起来。

1.3生物医学工程学传统领域的发展生物材料:自50年代出现合成高分子材料以来,生物材料取得了很大发展;如今,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无机生物医学材料,以及由活体材料和非活体材料构成的杂化生物材料,几乎在临床医学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最终导致了标志着本世纪现代医学重大特征之一的人工器官的出现;在此基础上,90年代生物材料又在向着复合/杂化型、功能型和智能型的方向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学中,像X射线、超声波、磁共振、放射性核素、红外线等物理源的医学影像技术,对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已成为目前医学影像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学所涉学科尚有生物力学、医学电子学、人工器官等等。

2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情况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强调数理科学、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等理工科知识与生物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除数理化及工程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在医学中的应用,生命系统分析与仿真,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仪器,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学超声波,工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系列课程等,并开设多个专业课程设计,做到教学与实验设计并重。目前国内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校,一部分是医科院校,一部分是各大综合类院校。排名前十的有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而在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由工程学院与医学院合办,学生将学习到有关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原理,理解不同类型的先进医学工程系统之设计和运作,掌握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3医学职业教育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寻找“立交桥式”发展契机

医学职业教育类院校,应该与本科院校错位发展。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应该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和各类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数字化医学中心,医学图象处理及多媒体在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信息的控制及神经网络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理论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科研能力,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医疗仪器研制,产品开发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维修管理等问题,同时也能胜任其他领域的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3.1生物信息技术实现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发展生物信息高通量、高效、快速的提取方法,发展疾病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发展研究药物与靶标作用的新方法,发展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组数据和结构基因组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方法,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等,提高生物信息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水平,为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源头创新奠定基础。

3.2医学图像与医学电子学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和治疗、医学物理等,以及生物、医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理论和方法,并通过这些学科的交叉形成了新型学科。

3.3生物与医学纳米技术包括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器件研究、纳米生物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纳米材料与器件的计算模拟。

3.4生物与医学纳米技术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用于人体、器官的诊断、修复、替换或增进其功能。

3.5医学信息学及工程应用系统分析工具这一新技术来研究医学的管理、过程控制、决策和对医学知识科学分析。

4以生物医学工程为例,探讨医学职业教育的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或五年。授予学位是工学学士。就业前景良好,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大型医疗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是各大医院及公司急需的人才。毕业后可从事医学机构中医疗器械的维护、使用、销售和和医疗电子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辅助医生观察、诊断、治疗疾病。职称由卫生部组织统一考试评定,颁发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初级士、初级师、中级等)证书。

医学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国家发展急需的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区域经济向先进领域拓展,提升地方行业水平。建设西部教育高地,需要在技术类专业中大胆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或者没有走出规模的路。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医学应用技术类专业虽然具有办学成本高、难度大等不利因素,但也具有技术含量高、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巨大优势。②医学应用技术类专业走向产业化,对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地方行业布局和提升地方行业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医学应用技术类人才培育专业群的建成,将为地方输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能提供高水平的就业岗位,有助于拉动地方经济,整体提高地方生产力。④医学应用技术类专业人才的聚集,与提高区域人才质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进程直接相关。斯坦福大学在成立之初不被看好,但坚持将硅谷建设与学校成长联系在一起,最终成为世界名校就是例证[2]。

5结语

在国家拉动内需、教育优先的有利政策指引下,在医学职业教育领域大力发展医学应用技术专业是切实可行的。用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医学技术专业人才,为地方医学应用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其意义也是深远的。创立医学应用技术专业基本原则是按照专业设计,分步骤解决专业基本格局,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逐步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内涵质量,最终构建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在全国众多的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同质化办学的现象非常突出,上海医疗仪器高等专科学校涉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外,还没有一所学校开设生物医学工程的相关专业[3]。现代医疗活动是建立在庞大的医疗仪器设备的辅助诊断和治疗基础上的,急需医学工程技术的大量人才。只有大力拓展医学相关技术领域的办学,才能真正在传统医学专业之外办出既有生命力又有制高点的医学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issenbergSB,mcgaghiewC,petmsaeR,GordonDL,ScalseaJ.Featuresandusesofhigh―fidelitymedicalsimulationsthatlcadtoeffectivelearning:aBemesystemicreview.mediealteacher,2005;27:10-28.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5

[关键字]pLa骨钉;生物可降解材料;金属合金材料;内置骨固定材料;二次手术;并发症

[aBStRaCt]inbiomedicalpolymermaterialfield,biodegradablematerialsincreasinglyattractedpeople’sattention.Biocompatibility,noneedtoreoperationofbiodegradablematerialsbone-screwwasbecominghotspot.thispaperreviewsthebone-screwmaterialsbymetalalloytobiodegradablematerials,andthedevelopmentofthepLa’sperformanceandmodification,currentlypLabone-screwresearchachievements.

[Keywords]pLabone-screw;biodegradablematerials;metalalloymaterials;thefieldofmedicine;asecondsurgery;complications

1综述

骨钉是一种骨内固定物,具有固定、维持骨折处的稳定的作用。[1]骨折愈合的基本病理过程包括骨折局部血肿机化、骨痂形成和骨塑形成3个阶段。根据wolf定律,生物学骨折固定的要求为:在骨折愈合早期使骨断端坚强固定;在骨痂形成期(临床愈合期)使骨折断端有微动;在骨折临床愈合后进入骨塑形期,骨折局部应有应力通过等。[2]即骨折内固定物必须具有在骨折处最小移动的几何对齐、传递压力功能和避免过度拉或剪切应力通过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复杂而严格的多功能要求,这是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的;而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天然高分子)则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及简便的生产、加工成型特性,使其在生物医用领域占绝对优势。其中,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最引人注目。因为医用高分子除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韧性及生物学相容性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降解性,以便被生物体内吸收或排泄,可以免除患者需二次手术的痛苦。[3]骨钉也由原来的金属合金骨钉向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发展。

1.1骨钉材料的发展

60年代初,骨折部位的内固定并不是用骨钉,而是用骨水泥粘接。初期的骨水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mma生物稳定,如果固定失败,将很难从骨中除去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发展了非骨水泥方法用螺钉代替粘接,以求早期固定,一旦待新生骨向预留孔隙间生长达到一足应力要求后,金属螺钉将被取出。[4]以金属螺钉作为骨的内固定物标志着固定的诞生。重点介绍骨钉材料的两种类型。

1.1.1金属型

金属合金材料(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合金等)骨钉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实现早期的坚强固定,尤其是承受重力的骨,疗效可靠。但其有三个显著的缺点:①由于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力学性能和人体致密骨的不匹配,而且其力学性能不能随骨折愈合过程而动态变化,出现了医学上的“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质疏松或自身骨退化,影响骨愈合后的强度。[5]②这种金属合金材料材质决定了其长期埋入人体组织体液内,易于电解磨损和腐蚀,导致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③金属合金材料骨钉需要进行二次去除手术,增加患者经济、心理及身体上的负担。

90年代初,生物陶瓷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骨钉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在金属合金材料骨钉表面涂上一层al2o3或Zro2陶瓷涂层,其隔绝了金属与骨组织等直接,避免了上述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前两个缺点。而且含有人体骨组织等形成的化学元素成分的陶瓷涂层直接和骨组织等形成了矿化物的结合,对生物相容性差的金属合金材料骨钉意义重大。

非晶金刚石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用性,即使一些骨钉被安装了很多次也没有明显的分层。由于涂层的惰性和生物多样性使得机体产生最低限度的反应,提高骨连接的速率。

无论是生物陶瓷涂层,还是非晶金刚石涂层,这些无机涂层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性能。

1.1.2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现己成为骨内固定材料研究的热点。

生物可降解性骨钉具有生物可降解吸收性和力学性能的衰减性,免除患者需二次手术的痛苦。生物可降解性骨钉的三个优势恰好是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缺点。在理论上最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的要求。

使用高强度的可降解吸收性材料作骨内固定材料,在骨折早期能实现坚强固定,随着自身骨的愈合,可降解材料的强度、刚度不断衰减,其载荷可逐步转到新生骨上,满足骨折愈合动力学的要求。克服了应力遮挡,提高了自身骨的修复效果。因此,高强度的可降解吸收性骨内固定材料在骨内固定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

在体内能被降解吸收的有机低分子化合物有许多,但具备骨折内固定物所需要的理化特性的却仅有很少几种。比较适宜的是聚乳酸(pLa)、聚乙醇酸和聚对二氧六环。除了这些同聚体外,各种聚乙醇酸和聚乳酸的共聚体也必被广泛试用。这些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属α-聚酯。[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聚己内酯(pCL)作为骨钉已应用于临床。

可吸收固定物的价格昂贵。一付55mm纤维增强棒的价格是同型号金属表层多孔螺丝的15倍。一根欧洲进口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需要一千多元。

1.2目前pLa骨钉的研究成果

1.2.1聚乳酸(pLa)

聚乳酸(pLa),也称聚丙交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水中,3o天内[7]会在微生物、水、酸和碱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2o,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因此,聚乳酸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能完全降解的生物环保材料,被视为继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类新材料”[8]。

pLa是一种重要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降解材料,无毒、无刺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用作组织工程、人体器官、药物控制释放、仿生智能等材料。然而,pLa存在不少缺陷,比如性脆(纯的pLa断裂伸长率仅为6%[9])、耐冲击性差、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速率较慢、与软组织的相容性差、合成过程较为复杂造成产品价位高等,不利于pLa的广泛应用。因此,对pLa进行改性制备pLa基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成为高分子材料研发的热点。[10]pLa改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改性:如填充、增塑、共混;化学改性:如嵌段共聚、接枝共聚。

尤其是pLa的脆性大、抗冲击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骨钉领域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增韧改性。增韧改性可以通过共混和共聚两大类方法来进行。其中,共混增韧是获得新型聚合物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且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pLa与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可生物降解树脂共混,材料受到冲击时,内部会形成微裂纹而吸收大量的能量,从而起到很好的增韧效果。[11]共聚增韧是通过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在pLa分子链上引入另一种分子链,降低分子链的规整度,或者削弱高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可提高pLa的抗冲击性能。

1.2.2pLa骨钉的研究成果

大多数的pLa骨钉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pLa骨钉和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别,但pLa骨钉不需要二次取出手术显示了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pLa骨钉、pCL骨钉等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Bostman在五年内治疗了881例不同类型的骨折患者。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与aSiF型钉板固定作比较,结果表明无明显差异。Verkeyen等人用羟基磷灰石充填聚乳酸(pLLa-Ha)材料,研究表明,其具有很高的压缩强度和抗张强度。[12]1984年tormala等研制出自增强聚羟基乙酸和自增强聚L乳酸等可吸收性骨内固定复合材料,其强度可与aSiF相媲美,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脚部骨折。[12]

浙江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心外科邹宗望[13]等用左旋聚乳酸骨钉对1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治疗,结果均治愈且无并发症。partio等[14]用左旋聚乳酸螺丝固定51例多处骨折患者无一失败。

但在众多研究成果出现的同时,有的研究发现,pLa骨钉植入体内会引发并发症。Bostman等[15]查阅了一个创伤中心516例用聚乙醇酸或聚乙醇酸和聚乳酸共聚物制作棒治疗患者的情况,经过统计得:固定失败需再次进行手术的概率为1.2%,切口细菌感染率为1.7%,迟发非细菌性炎性组织反应需手术引流率为7.7%。迟发炎症反应的主要特点是相当持久,手术后近期内患者没有局部或全身因创口问题的特征。之后,在愈合创口上突然产生疼痛、红斑及波动性脓肿。骨折固定至临床反应出现平均时间为12周(7-12周)。据文献[16]报道,pLLa植入人体3年后,在缓慢降解的后期出现炎症和肿胀并发症。

1.3总结

目前,虽然金属合金骨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不可比拟的优势――生物可降解吸收性、力学性能的衰减性和免除患者需二次手术痛苦,正在推动其迅速发展。pLa的脆性、抗冲击性差、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速率较慢、与软组织的相容性差、合成过程较为复杂造成产品价位高等限制了其发展,尤其脆性、抗冲击性差极大阻碍了其作为骨钉的临床应用,所以对pLa进行增韧改性,使其具有骨钉高强度、高抗冲击性能的要求。目前,pLa骨钉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众多研究表明,同一时期内,pLa骨钉固定骨折的效果和金属合金材料无明显差别,而且无需进行二次手术。但也有少部分研究表明pLa骨钉将引发并发症,这将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artoKoistinen,SeppoS.Santavirta,HeikkiKro¨ger,ReijoLappalainen.effectofbonemineraldensityandamorphousdiamondcoatingsoninsertiontorqueofbonescrews.Biomaterials26(2005)56875694.

[2]艾永平等.可降解骨内固定材料研究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9.

[3]傅杰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9,21,2.

[4]王远亮等.生物可降解聚乳酸骨科材料研究进展.功能材料,1995,26,6.

[5]刘东钱等.浅谈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利弊.基层医学论坛,2006,10,6.

[6]季卫平.可吸收骨折固定物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册,1992,15,3.

[7],杨云翠,张小英.聚乳酸的合成及降解机理的研究.科学之友:下旬,2009,6,115.

[8]雷燕湘.聚乳酸技术与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代石油石化,2007,15,1.

[9]曾方,王文广,夏邦富.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塑料制造,2006,8,33.

[10]杨小玲,王珊,张卫红.聚乳酸基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在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1,59.

[11]强涛,于德梅.聚乳酸增韧研究进展.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9

[12]王元亮,赵建华.生物可降解聚乳酸骨科材料研究进展.功能材料

[13]Qiu,Hongjin;Yang,Jian;Kodali,pradeep;Koh,Jason;ameer,Guillermoa.acitricacid-basedhydroxyapatitecompositefororthopedicimplants.2007,10,27.

[14]邹宗望,杨美高等.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新医学,2008,39,5.

[15]partioek,etal.actaorthopScandinavicaSupplementum1990,237,43.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6

(一)建筑材料营造环境的友好性(室内环境品质,运行维护)

(二)建筑材料的低碳节能环保

(三)建筑材料的环保经济适用(节材)

1、GRp材料的环境友好性

环境的友好性,涉及到时整个医疗建筑系统的范围,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优化的配置,以使医生、病患和相关人员生活办公适用方便,舒适,卫生,愉悦。

1.1室内环境品质

1.1.1质感一流,色彩丰富,款式多样。

GRp天花板材质有玉石温润的感觉,表面仿皮纹设计,触感温和。各种颜色、各种大小规格都可以制作,也可以做各种表面的几何造型,安装以后整体的效果非常好。

1.1.2抗菌功能

医院的病患带有不同病菌病毒的,甚至急性传染病患,所以医院必须要进行消毒工作(包括器皿的消毒和环境的消毒),环境消毒中大量使用的消毒水都存在的一定的腐蚀性,进行环境消毒过程中,一般喷洒的消毒水对地面墙壁空气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但是对医院的顶部的部位消毒其实都是不到位的,尤其是吊顶的接缝的地方,更是难以做到消毒的效果。所以吊顶这一块的卫生情况对整体环境的卫生而言就是一个最薄弱最容易被忽略的区域,导致我们的卫生消毒的情况不够理想。现有的吊顶材料基本上没有抗菌的功能,尤其矿棉板、石膏板在吸潮吸尘以后反而更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而GRp天花板作为复合材料来说,即使是未加相关抗菌剂的GRp产品本身也有较好的抑制细菌的功能,而添加无机银系的杀菌剂后的杀菌型的GRp天花板更是可以有效的杀死细菌。这样的话,在医院场合使用无论是通用型还是杀菌型的GRp天花板都可以对顶部领域可有效的抑制细菌扩展繁殖,尤其是杀菌型的天花板。

1.1.3抗腐蚀

医院要大量应用消毒水,我们知道消毒水通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消毒试剂通过喷洒、挥发等不同的途径会粘附到天花板表面,对天花板造成腐蚀。而常规的石膏板、矿棉板的耐腐蚀性很差,部分成分会在酸性情况下分解,而且其本身有一定的吸附情况,会使得天花板在短时间内变得很差,金属板包含铝板和钢板,在耐酸性方面都是较差的。

1.1.4防水防潮,无结露

医院有不少的场合湿度比较大,尤其在中央空调的空调口的附近,这就要求板材必须能够防水防潮,而且避免在高湿度的情况下,温差变化时产生结露的现象。GRp天花板因为是高强度的复合材料,表层有致密的防水的结构,经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测试――吸水率低于0.4%。

1.1.5a2级阻燃

阻燃等级属于强制性的要求,GRp天花板属于a2级的阻燃的产品,属于不燃的产品,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毒性为t0级(无毒),在火灾发生过程中对人体无危害。

1.2运行维护

1.2.1耐污易洁

通常来说,医院人员众多,各种灰尘病菌等长时间后不可避免的在吊顶上有一定的吸附,要保持室内的卫生干净,定期对吊顶进行一定的清扫、清洁、清洗是必要的。但是常规的石膏板和矿棉板只能进行清扫,不能进行清洁和清洗,对铝板等清洗后残留的水分和部分清洁剂可能对之造成危害。而GRp天花板表面有做过抗污处理,常规的污渍对GRp天花板的吸附力很小,用清水和一些有机溶剂搭配,可以很容易的对GRp天花板进行清洁,清洗。

1.2.2耐刮擦

天花板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有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有刮擦的现象发生,如果刮擦严重,石膏板、矿棉板、金属板都会明显的刮痕。因为矿棉板表面是喷涂的乳胶漆,金属板是喷涂或者辊涂的,表层和基层是不同的材质,而GRp天花板采用整体着色,材料从里到外全部一致,而且GRp天花板的硬度非常的高,使得其一方面耐刮擦性能特别好,另外一方面,即使很尖锐的物体划伤,因为是整体着色,伤痕也不容易看出来。

1.2.3可反复拆卸

因为装修现场各个施工单位各自为政,导致现场天花板往往需要在安装完毕后,进行拆卸后二次安装。GRp天花板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可以保证在安装,拆卸,维修过程中产品不发生变形、翘曲、损坏。这样就避免了在类似过程中发生的损耗、损害、损伤。而类似金属铝板这方面,往往容易发生拆卸后变形翘曲很大的问题,这个在家装领域的问题就更明显了。

1.2.4检修方便

类似医院的建筑建好后,在吊顶的内侧往往有布线,空调管道等,一段时间后往往涉及检修的问题,GRp天花板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拆卸,因此检修相比较其他一些天花板需要做上人龙骨,马道等就简单许多。

2、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

美国能源部门的资料显示:一般医疗院所的建筑耗能指标是商业大楼的2.7倍。医疗建筑设计推崇的“绿色医院”理念,要求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2.1环保

GRp天花板经过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测试,其为a类的装饰材料。环保装饰材料的检测主要针对材料的辐射性能和挥发物的指标。我们知道辐射一般针对石材而言的,在自然环境中开采的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以及地砖,陶瓷,水泥等建材往往都不同程度的含有一些氡,钴等发射性的物质。氡辐射产生的危害要比X管射线检查危害性严重10倍以上。GRp天花板辐射指标经过检测,外照射指数为0.102远小于a类材料标准规定的1.3,内照射指数0.067也远小于标准规定的1。

另外一个环保测试的指标就是VoC指数,也就是挥发物的综合数值,新装修好的房子,地毯、木制家具、内墙涂料等装饰材料都会缓慢的释放出甲醛等物质,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居住,会产生头晕,胸闷,免疫力下降等不良症状。GRp天花板是热固性的复合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固化率达到99%以上,所以单体的小分子含量极低,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几乎可以忽略。这个从我们的测试报告中可以看得出来,VoC指数为3.7g/m3,远远小于a类标准要求的上限10g/m3

2.2低碳

低碳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低碳实际就是低的碳排放,低污染。2009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其实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GRp天花板全称为强化玻纤高聚合热压复合板,是新型的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飞机动车外壳,电器元器件等。主要成分有特殊优化聚酯(20%),玻璃纤维(20%),其他填料aL(oH)3等约60%,其基础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都比较少,碳排放很少。GRp天花板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聚酯等成分进行分子链的聚合反应,只是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没有产生大量碳排放的问题。而目前流行的铝天花板,铝制品本身在从铝板到压制成天花板过程中,只是涉及到物理变化,除了设备动力的能耗外,基本没有什么污染,高能耗等,所以部分铝天花板厂家号称自己的产品为完全低碳的产品,这个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从铝天花板原材料来源来看,这个低碳就要打上很大的折扣了。首先来看下铝卷怎么来的。

从图上可以看到,铝原料生产要用到大量的电进行电解铝,而电解行业都是电老虎和污染大户。国外类似行业的门槛很高,限制也很多,中国目前铝的产量占据了世界的1/3,预计到2020年产量可占世界的1/2。为什么铝制品在中国能这么的普及低廉?主要原因是中国电价补贴和环保费用忽略。在中国,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燃煤,而超过50%的煤炭消费用于火力发电。而电解铝行业又是耗电的电老虎,火力发电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外,污染也是很大的,另外电解过程中的酸性物质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尚未有好的解决的办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对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是大有益处,和国家宏观政策想吻合的。

2.3节能

2.3.1导热系数低,热量散失少

GRp天花板是热固性的复合材料,其导热系数为0.18w(m・K),这个相对于金属材料来说是非常低的,众所周知,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其中铝的导热系数为237w/(m・K),铁的导热系数是80w/(m・K),我们知道导热系数越低,热量越不容易散失。通常我们称一般的商业建筑的能耗黑洞,主要指的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大量的使用会造成极高的能耗的浪费,但是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就是吊顶,,目前市面上非常流行的铝天花吊顶,既然金属的导热系数很大,而吊顶的面积在整个建筑内装修表面所占的比例很大,就会造成一个问题,使用金属板,就相当于在室内增加了一个超级大型的散热器,使用空调等设备制造的冷气,热气就会被白白的大量消耗掉。而GRp天花板因为导热系数很低,所以这样的问题基本不存在。

2.3.1表面漫反射发光节能

一个明亮的工作环境能够大大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GRp天花板表面采用防皮纹的设计,做亚光处理,可以让光线完全做漫反射状态,既让屋内的光线亮度较好,也不会有反射眩光的问题。减少室内因为光线亮度不够,而进行人工照明补充的能耗。

2.4可进行回收利用。

目前来说,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是材料环保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材料不管性能如何好,如果不能进行回收利用,这个材料的使用就环保角度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目前类似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做到高效率的回收。

3、建筑材料的经济适用性。(节材)

3.1GRp天花板质保年限为20年

GRp天花板经过做加速老化试验测试,在500个小时左右时候,几乎无明显的变化。从风力发电的风叶,飞机外壳可以用几十年就可以知道,即使是在室外高紫外线环境下(紫外线是复合材料破坏的最大的罪魁祸首),GRp产品的抗老化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如果GRp材料用在室内,因为紫外线剂量非常的小,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那么GRp天花板在室内使用20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3.2性价比

建筑设计规划的时候,材料价格肯定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性能优异,但价格实惠的产品,肯定会是大受欢迎的。而GRp天花板性能前面的内容都有介绍到,其性能非常优异。GRp天花板价格和目前市场上中高档的铝板基本持平。但是GRp天花板质保年限是20年,而金属板最长使用10年,这样的话即使不包含反复安装的费用,材料有效价值相比较金属板是其现有价值的2倍,但是只花相同的钱。

综述,GRp天花板作为一个性能优异的新兴的产品,将在以后的绿色医院建设中,给所有的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也是国家的绿色医院建设中值得信赖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陆伟良:“绿色医院”引领未来千家网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0报批稿)

【3】《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

(卫办规财发[2008]122号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7

【关键词】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设计;成骨诱导机制;仿生材料

中图分类号R31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05(2016)3-0161-02

doi:10.14033/ki.cfmr.2016.3.08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各种骨缺材料修复的利用率也开始飞速提升,目前采用的骨缺修复材料技术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不能良好解决目前复杂的骨损伤问题,大量实践表明,自体骨与异体骨移植具有诸多局限性,工作人员通过模仿天然骨本身的成分、结构特性及生物矿化过程进行研究,并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调整,获取了良好的新型仿生人工骨修复,目前市场上急需大量的骨缺损修复材料,为了获取更多更优质的股组织再生修复材料,医学人员需要对其积极探索[1]。

1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的作用及其现状

1.1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的作用

人体在正常生活中会出现骨组织疾病和缺损的状况,由于此种疾病会造成机体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患者出现小面积的骨缺损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而痊愈,但严重性骨损伤便需要采用外来材料进行辅助治疗骨组织。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在损坏骨骼的修复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优异生物矿化材料需要采用有机分子调控无机分子,国内外均出现了天然的生物体结构及组合材料,传统的仿生学设计可以适当的采用材料组合的方法去模拟生物体系,天然矿化组织均由生物大分子等物质组成,其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有序性[2]。

1.2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的现状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进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骨损伤治疗,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为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人工合成骨移植。根据大量的治疗经验表明。目前临床上最具有效果的治疗方式属于自体骨移植,其与人体的兼容性高,出现排斥概率较低,但自体骨移植技术进行取材时就难以获取丰富的材料,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人体治愈后的活动,后期的疼痛感也十分明显,造成患者的痛苦,因此,随着医疗改革的脚步,此种方式逐渐被淘汰。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骨质材料一般为小牛骨、猪骨。其与人体的通行也十分的有利,且疼痛感较低,但购买的成本极高,且进行加工处理的步骤也较为繁琐,因此,此种方式也无法大范围的应用。医学技术人员针对市场的需求及各种原因考虑,正在积极的研究探讨一种在结构上高度模拟天然骨组织基质,这种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与骨再生诱导能力,以为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提供良好的治疗材料[3-4]。

2仿生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材料及其成骨诱导机制的研究

2.1仿生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材料的设计

由于毛海绵可以将物质形成孔隙结构,并在特殊的环境下可以有利于生成羟基磷灰石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以聚丙三醇、聚乙二醇、聚丙三醇相互构成的共聚物和毛海绵作为模板,制造出一种具有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管支架材料,用于骨损伤的修复治疗工作。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扫描电镜对此材料进行观察,分析其结构,发现该支架材料呈现出多级孔。促使骨损伤修复需要考察材料的相容性、载药性、细胞增殖性。由于生物相容性可以从细胞的增值能力中得以体现,笔者所在医院截取仿生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材料的部分,在其表层培养mC3t3-e1细胞,并对其增值能力进行检测,判断其生物的相容性。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地塞米松(DeX)进行试验,发现其具有良好的载药性,通过仔细的分析与调查,发现此材料的多孔结构是塑造给药环境的重要支柱[5-6]。

2.2仿生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材料成骨诱导机制

以上的试验证明了多级孔mBG微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载药性、促再生性。此种材料的构成较为简单,生产价格较为低廉,可以在骨损伤修复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仿生多孔的特性可以持续给药,促进骨组织的持续修复与治疗,多孔支架材料与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结合可以在骨修复的应用中提高治疗有效率,促使成骨诱导机制的塑造。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选择使用这种材料进行治疗的前提是先确定生物玻璃及其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大量实验表明,Hap材料对温度的要求并不严格,通常实验过程中采用模拟体液的方式进行测验,目前的技术无法保证仿生材料在高温的环境下不发生相变与脆裂[7]。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模拟出自然界磷灰石的矿化机制,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下进行材料的培育,由溶胶制成的Hap晶体具有力学性能差、热稳定性差等特点,将具有其属性的玻璃生物材料置入人体中时,材料表面会呈现出一层磷酸钙的薄膜,具有这种薄膜的材料可以良好的与人体骨骼结合,并促进骨骼的愈合与再生,复合材料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生物玻璃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活性与细胞亲和性,目前采用玻璃活性生物材料在临床医学上广泛应用于人工骨与人工牙的治疗中。大量的资料表明,采用此种材料的骨修复速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高于自体骨,工作人员将药物投入多孔生物玻璃结构中,并置入生物体的关键部位,密切观察药物释放的时间与作用时间,由于其用药特点,此种材料还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玻璃中的抗生素与抗骨肿瘤药物中,生物活性材料不仅补填骨损伤的部位,还通过缓慢的释放药效来降低损伤部位发炎的概率[8-9]。

3pLLa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及其成骨诱导机制的研究

随着我国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对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的研究,根据材料结构决定其作用,从化学的角度来讲,可以通过改变其排列方式、纤维取向来调整干细胞的分化方向。笔者所在医院在此基础上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对左旋聚乳酸(pLLa)进行处理,将金属平板、滚筒作为接收装置,以制造出无纺和平行排列的纳米纤维支架材料。调查研究表明,纤维取向可以影响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形貌,具体为:(1)于无纺材料上培养的细胞呈现出无规则、多分枝的形貌;(2)于平行材料上培养的细胞与纤维排列平行[10]。笔者所在医院根据以上资料开始培养细胞,定时提取细胞Rna,采取qRt-pC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无纺纳米纤维材RUnX2、Bmp2、opn、CoL1a1、SpaRC和BSp等成骨基因明显高于平行材料。

pLLa纳米材料具有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工作人员采用多种方式对此种材料的表面结构进行研究,发现pLLa纳米材料会根据不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其内部的高分子链发生相应的化学变化,因此,在具体应用此种材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先将此种材料进行处理,改善其亲疏水性与细胞亲和性,细胞的培育对温度及亲水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工作人员采用此种材料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对其细胞的相容性与亲水性进行检测与评估,具体内容为采用三维pLLa纳米纤维支架进行性能改变,将具有枪机型的-CooH基团与此种材料紧密结合,增加细胞的增值速率及活性[10-11]。

医用材料对材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具有一定的要求,由于pLLa材料本身具有的表面惰性、疏水性。造成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医学专家通过不懈的研究,发现采用低温大气等离子体技术可以调节无纺pLLa纳米纤维材料的化学性质,提高成骨分化,保持骨骼活性。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离子体对纳米纤维材料进行处理,持续10~15min,检测其表面化学性质,发现可以通过控制处理时间来提高纳米纤维材料表面的氨基基团、亲水性。qRt-pCR分析显示仪是一种专用的分析检测机器,工作人员采用此种机器观测到5min是材料各状态改良最为明显的时间节点。纳米纤维材料的Bmp2、RUnX2、aLp、CoL1a1、opn、oCn的表明均有效提高。其中aLp活性检测达到最高值[12-13]。

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发现无纺纳米纤维调控的成骨分化与化学诱导成分诱导的成骨分化具有一定相似性。调查研究表明,纳米拓扑结构的特殊性,促使细胞内部发生力学传导效应,从而激发成骨分化。通过一段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改良pLLa纳米纤维表面特性、生物相容性、成骨活性,加强新型骨修复材料的研发与设计[14-15]。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控支架材料的拓扑结构来控制细胞的修复程度。采用无纺排列的纳米纤维在修复骨损伤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基于两种材料的特点与优势,笔者所在医院将负载DeX的mBG材料和经等离子体处理5min的pLLa纳米纤维材料复合处理,将其应用于狗大腿骨损伤的缺损部位。检验其治疗骨损伤恢复的效果,根据狗正常恢复的时间规律,分别于4、12周对狗治疗位置的骨组织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表明,狗骨组织恢复良好,新生骨组织与周围正常骨组织良好的接合,无不良反应。因此,可以证明mBG微管材料和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LLa纳米纤维材料的复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极具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医院根据获取的资料及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分别设计了仿生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材料、pLLa纳米纤维支架材料为主的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采用等离子技术改良材料的活性,采用检测机制评估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诱导能力,并根据其成骨诱导机制原理与优点将其投用于动物的体内进行骨缺损修复实验,手术完成后,评估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发现mBG材料和纳米纤维材料均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处理,提高其相容性、生物活性、成骨活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应用于人体治疗的骨损伤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迎军,杜昶,赵娜如,等.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0):51-58.

[2]吴涛,吴金辉,郑国栋,等.仿生组装淫羊藿苷-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体外释药行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52):8399-8404.

[3]左奕,李玉宝.纳米骨修复生物材料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148):82-91.

[4]张文庆,舒秉俊,张秋,等.软骨修复材料种类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86):1495-1498.

[5]李翠笛,陈芳萍,王金武,等.负载rhBmp-2钙磷硅基活性骨修复材料的3D打印构建及生物学性能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5,48(314):187-193.

[6]王静,陈佳,崔永顺,等.透明质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支架的仿生矿化研究[J].材料导报,2012,26(22):20-22.

[7]黄婕,周来生,李容新,等.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细胞亲和性[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164):44-47.

[8]张路遥.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运动性关节软骨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6):8122-8127.

[9]周骁,钱玉芬.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稳定性:材料降解与新骨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2):1938-1942.

[10]段平国,董健.双层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25):189-192.

[11]侯俊华.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8):5269-5276.

[12]崔群.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应用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2,32(49):272-276.

[13]王小志,何惠宇,杨楠,等.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骨修复绵羊极限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7):8141-8148.

[14]赵天源,孙红.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血管化的研究进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8):6832-6838.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8

考生要想完全驾驭材料,至少要将材料读两遍,每一遍都有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一、阅读第一遍——带着问题阅读,了解材料内容

(一)带着问题阅读

考生应先看申论要求中的问题,对整个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清楚阅读方向,继而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析,理清重点段落。也就是说,阅读是为了做题,阅读要有选择性,选择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重点阅读。一般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包括:哪些材料能用在总结概括题型中,哪些材料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关。材料或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或是专家的分析,或是探索性的经验和做法,或是领导人的思路。选择出这些材料,也就基本达到了第一遍阅读的目的。

(二)了解材料内容——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理解词意

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一般都为“半成品”,也就是说这份材料虽说不是原始材料的堆积,但也仅限于进行过一次初步的加工,因此这份材料可能会是逻辑顺序不十分明朗、内容分散的诸多信息材料的罗列和累积。材料的形式可以分作三类:第一,每一个小的自然段落表述一个信息;第二,整篇材料不分段落,所有信息混合在一起;第三,材料中虽然分有段落,但有些段落表述一个以上的信息。无论材料的形式、结构如何,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理清脉络。

考生第一次接触申论材料,对材料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所以第一次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材料内容。阅读过程中要掌握的技巧如下:

1.速读。对于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的考生来说,这一次的阅读速度应适当放快。

2.圈点画线、边注眉批。为加深对材料内容的印象,尽快理解材料的内容,考生对关键的词和句子应该边读边用自己习惯的形式做一个记号,例如:画圈、画线。对于主题内容一目了然的自然段、层次,考生可直接在后面用简短的词、句边注眉批。这样做可以减轻第二次阅读的负担,也节省了时间。

3.把握材料关键句。关键句在材料中的作用一般有三种:第一,提示段意。主要是段的起始句或结论性的句子。第二,提示材料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主要是位于材料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第三,提示材料脉络层次的句子。

4.理解关键词意。词是材料的基本元素,对一些特殊的词多加注意,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对理解整个材料至关重要。

第一,多义词。这里的多义词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具有的特定意义,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语境指的是语言环境,包括词语运用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场合、题旨、上下文等等。

第二,代词。代词在材料中的运用非常多,也非常灵活,指代的内容很广,例如:实词、短语、句子、语段,或动物、人、事物,以及其它复杂的概念等。

第三,重点词。对于意义比较重要的词语,先要理解词语所在句段的内容,从该词的基本意义出发,结合上下出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将结论代入原文进行验证,要注意从语段甚至材料内容出发进行分析。申论材料中的重点词一般表现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特征、实质、观点、认为、方式等等。

二、阅读第二遍——理清脉络

经过第一次阅读,考生对材料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第二次阅读材料的目的就是:由感性认知上升到抽象理解。苏轼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动、具体的直观可以给人以切身的感受,但如果不能总揽全局,便难以认清它的真实面目。所以考生在阅读时,既须“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这次阅读相对于第一次来说应属于精读。

下面就理清脉络的步骤具体做一介绍:

(一)总结自然段

1.方法

每读完一个自然段落或层次,通过对该自然段的分析、综合,应在后面用自己读得懂的语句简练的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概括方法有两种:

(1)第一种——关键句概括法

每个自然段所反映的内容有时会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直接出现在段落最前方,即每段的第一个句子;或者以总结段落内容的形式出现在自然段的最后,即每段的最后一句话;有时也会在段落的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时一个自然段中会有两个以上关键句,每个关键句引领一个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把握这些关键句,然后整合、归纳出这个自然段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键句在理解材料内容方面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材料关键句的原因之一。请看下面这段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车改革”缺乏公信力,是当前不少改革措施受到质疑的一个缩影。和干部们每经历一次改革,待遇和福利都上一个台阶不同,对群众来说,很多改革完全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尤其是对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而言,改革通常意味着“下岗”、“买断工龄”、“竞争性上岗”、“末位淘汰”等一类令人不寒而栗的名词。不仅货币收入很难增加,连原来的安全感也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让他们无条件地拥护这些“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重新赢得群众对改革的支持,是我们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公车改革”丧失公信力带给我们最大的教训。

这个语段在一开头就提出“公车改革缺乏公信力,是当前不少改革措施受到质疑的一个缩影”的观点,”后面的表述都是以这句话为中心进行的。可见,只要抓住关键句,就可以充分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2)第二种——总结概括法

当自然段中没有关键句,整段只是以一种陈述事实的方式将信息罗列、记述下来时,就需要我们通过对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然后归纳出这个自然段的意义。一般来说,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较少,信息相对单一,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概括出来。

2.技巧

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虽然在进行第一次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求考生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但因为第一次阅读时,考生对材料的把握不可能非常深入、细致,一定会有遗漏和未解决的部分,有了第一次的整体的了解,在第二次阅读时再来做这些工作就会比较全面。

(二)划分段落层次、提炼中心思想

1.划分段落的方法——合并同类

通过上面对各个自然段的分析,考生已经对材料内容有了比较系统的把握,接下来就需要利用合并同类的方法划分段落层次了。具体说,就是通过对材料上下文之间内容的比较、将阐述同一问题的自然段归在一段,进行分类和组合,理清材料的段落或层次,继而再通过对所划分段落层次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概括出各段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考生做简短有效的边注眉批。同时,考生要注意材料的不同角度与主题的一致性。申论材料虽然结构比较混乱、内容多且复杂,但所反映的主题内容一定是统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这一主题思想,或者说是一个主题思想在不同角度的反映。

我们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对这一环节进行演练。

材料:

l.某记者因为眼睛轻微不适前往方庄第一医院就诊。医生诊断的结果是结膜炎,在处方上开的是某某制药厂生产的5毫升装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这家社区医院划价每支15.7元。

2.记者随后在相距百米的××购物中心,看到药品专柜一模一样的滴眼液售价仅为6.6元。两者价格相差2.3倍。

3.记者又来到堪称国内最高规格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想在这里得到一个放心的药价。结果有些出人意料:这种滴眼液又派生出一个新售价——每支12元。

4.按照环丙沙星滴眼液的使用说明书,记者按图索骥拨通了某某制药厂的电话。这个厂的销售科科长报出了出厂价:“一次进货一箱以上,每支价格3.8元。”

5.据××市物价局某处长介绍,某某制药厂生产的5毫升装环丙沙星滴眼液,属于企业按规定的作价办法自定价格的药品,它必须先到××市物价局进行登记后才能销售。再加上国家规定的正常差率后,这种药品在北京市场登记公布的价格是:每支批发价为5.75元,零售价为6.6元。某处长说,无论是在药店还是在医院出售,可以低于××市物价局公布的药品价格,但决不允许高了。

6.按照药品价格管理方法,厂家按不同的类型给批发商20%左右的进销差率,批发商再给零售商15%的批零差率。此外,对企业按作价办法定价的药品,可以有50%的工商让利。这些都属正常的经济行为。

7.如果按厂家报的实际价格进行推算,环丙沙星滴眼液的批发价大体上应为4.75元,零售价应为5.46元。

8.记者随后拨通了这种药品在××市的两家批发商——××医药公司和××第一批发部的电话。接电话的两位女同志都不愿意透露从厂家的进价,但比较爽快地报出批发价:规定批发价——每支5.75元的八六折,就是4.95元。××第一批发部接电话的女同志说:“给医院一般都是八六折。”

9.据业内人士透露,相比药店零售而言,医院开药的中间环节要复杂很多。一般情况下,厂家聘请医药代表或业务员,由他们负责向各医院进行“公关”。一所医院需要攻下的关口至少有:医院负责人、负责进药的主管和经办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生。每个关口都要暗地里“奉送”一定的回扣,从2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不等。

10.知情者称,医生开出一支环丙沙星滴眼液,可提取占零售价10%的“好处费”。

对这份材料划分层次:

1~3段医院的售药价格远远高出商场的售价。

4~7段依据药品价格管理方法,证实医院的售药价格远远高出了规定标准。

8段市场上批发价证明医院的售药价格高出规定标准,而且批发商的价格也高于规定标准。

9~10段医院出售高价药的原因是医生收受“提成”。

2.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透过表面分析本质

考生通过对各段之间、各段与全篇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达到思想认识上的系统化,再通过整体系统的抽象和概括,就水到渠成的在脑海中归纳出了材料的中心思想。由此,考生完成了由表象向本质的过渡。每个材料的提出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或赞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驳斥某些观点,或介绍什么事件,或传播什么知识,或抒发什么感情……总之,无论从哪种角度来阐述,无论什么材料都有一个中心思想。要归纳概括中心思想,必须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中心思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总结方式:

(1)标题是主题;

(2)文章开篇提示主题;

(3)文章结尾提示主题;

(4)关键语句提示主题;

(5)通过材料结构、内容的分析归纳出中心思想。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9

1 政府定价的“大福利”与科室核算的“小利益”之间的矛盾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由政府投资建立的,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理应由政府制定。政府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医院的发展,更多的还要考虑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政府制定收费价格要考虑到百姓的实际,即从社会这个“大福利”角度出发,同时医院的福利性质也要求其承担一部分社会义务,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制定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基本上是服务成本,有些基础性医疗服务项目甚至定价在成本以下,但总体收费水平仍能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这种定价的差别考虑,使科室在成本核算中考虑自己的“小利益”时出现了问题。

我们知道,实行成本核算仅核算科室成本有多少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要核算与成本相匹配的收入,确定出科室的盈余,而如何激励科室增收节支,除了加强监督管理,还必须通过奖金分配这种最直接、费用成本最低也最有效的手段。www.133229.com科室的奖金一般是以科室收入扣除成本后,按一定比例进行提取(不少医院还会将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等考核指标列入其中以进行综合评估,但所占比重有限,且大多是软指标),这样就存在有些科室由于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偏低,即使工作努力,节约消耗,但由于收入不高,使得奖金偏低,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感到不公平,因此,不断向医院领导提意见;而有些科室,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高,收入高,为防止奖金太高医院封顶,并不太注重成本的节约。在全院实行成本核算时如何剔除物价因素,做到公平合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2 科室更多追求经济效益与医院兼顾社会效益的矛盾

非营利性医院的性质,要求医院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向,既要讲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这是医院长远发展的基础,也是改革的出发点。但在实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科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短期效应,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现象:对于那些虽社会效益好,但经济效益差的项目,科室开展起来就缺少积极性,比如在手术科室,医生们愿意做那些用时少、收费高、消耗低的手术,而对那些用时很长,使用很多人力,消耗很多材料,但收费有限的项目积极性不大;在病区,为了给病人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给每个病区设立了陪护椅,使病人陪护能有个休息的地方,由于按物价部门的定价,陪护椅不能收费,而椅子坏了维修费用需科室承担,因此,有些病区干脆将椅子收起,不让使用,甚至有些科室的门窗坏了也不及时报修等等,这种结果是完全有悖于实行成本核算初衷的,不仅伤害了病人的利益,也会影响医院的长远利益,因此,如何加强监督管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是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的同时需同步解决的问题。

3 现实中存在的非营利性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与成本核算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人员费用占科室成本的较大比例。实行成本核算就是为了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但目前非营利性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却相当滞后,如何科学地定岗定编,如何较好地处理科室交上来的富余人员,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一般来讲,1名临时护士月工资500元,1名后勤临时工月工资300元,他们没有奖金,其他福利不会高于正式职工,由于随时会被解雇,时时有危机意识,干活勤快,不惹事生非,易于管理;而正式职工,虽然聘用制已实行了几年,但在非营利性医院这种事业单位,除非犯有大错,否则一般不会被除名,仍有比较稳定的饭碗,危机意识不强,1名医院的正式职工月工资平均1400元左右,还有其他福利补贴。实行成本核算后,临床科室,特别是后勤部门,都存在宁愿要临时工也不愿要正式工的现象。对医院管理者来说,从长远角度考虑,不会同意科室太多的临时人员代替正式职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则,达到限制临时工用数的目的,但对于科室上交的富余人员如何安置,医院领导颇费心思。这些人员的安置也给人事管理方面带来较大困难。

4 后勤如何加强管理,以适应成本核算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医院成本核算分院级成本核算和科室成本核算,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时存在间接费用的分摊问题。然而,由于医院设置,许多建筑的设计达不到每个科室安1个水电表的要求,因此,医院的水电费必须按一定方法进行分摊。常用的方法是按人员分摊,带来的结果是科室之间核算的不公平,有的科室如手术室、肾透析室用水量很大,磁共振室等使用大型电子仪器的科室用电量很大,而放疗科、中医科等,用水很少,用电也很少。按人员分摊显得不太合理,也起不到节约用水用电的目的,如按收入分摊也和实际耗费有较大差距。后勤水电管理部门如何比较准确地提供出各科室的实际用量还需多做研究。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实行成本核算时,对于科室的维修费采取的是医院内部结算方式,即参考市场价格,制定出医院后勤部门进行维修时每项服务的内部结算价格,当后勤部门为医疗部门提供服务时,按结算价计入科室成本,同时算做后勤部门的收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首先是制定一个临床科室、后勤科室都满意的内部结算价格都很困难,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科室对维修费花费不认可,以及对维修质量提出异议,需医院派出人员进行仲裁,耽误了不少人力和时间;其次也存在维修部门以经济利益为重,一切向钱看,维修费用高的就去修,反之就互相推诿,延误工作,导致影响医院的全局工作。同时,医院维修毕竟有限,还需扣除维修材料的成本,仅靠手工费基本上没什么结余,维修部门别说奖金,有时连工资也保证不了,又不能将他们推向社会。

5 实行成本核算过程中,医院在物资购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行成本核算前,有些科室申请购买了一些设备,实行成本核算后,科室经测算,由于设备价值高,每月应摊的折旧额大,甚至有些设备根据物价规定,不能单独收费,无法直接创造效益,科室就不再领取,积压在器械科仓库中;有些科室已使用的设备,也因经济效益不好,还未达到报废年限就提出上交。如果这些经济收益不好,但社会效益好的设备的折旧都由医院承担,医院承担不起,只能硬性规定科室必须使用并承担折旧,科室经常为此提意见。同时,在成本核算中许多科室反映,科室使用的耗材、设备要计入科室成本,但这些耗材、设备的购买使用,科室却没有参与,因此对这些统一由物资部门购置的设备、耗材不满意,认为比厂家上门推销时的报价高,有些耗材质量差,因无法正常使用而造成浪费,要求这部分成本不能由科室承担。而物资部门反映耗材都是通过招标购买的,有时招标价格低,厂家有意降低质量标准,且使用中造成的浪费无法界定是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还是由于科室使用不当,或缺乏责任心造成的,双方常常为此扯皮。由使用科室自己去购买物资是不现实的,在每次招标过程中让使用科室都派代表参加不仅会影响医疗秩序的正常进行,也会大大增加采购成本,如何协调双方科室的关系也是医院管理者需做的工作。

6 当前指标核算的有限水平无法应对成本核算中科室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实行成本核算中,除设立了很多评价收益的经济指标外,如:成本收入率、百元成本医疗收入率、人均业务收入水平、每门诊人次成本收入率、床日收入成本率、成本收益率等等,不少医院还设立了配套的管理指标,如:门诊确诊符合率、初诊确诊符合率、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死亡率、医疗差错发生率、无菌手术感染发生率等质量控制指标,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但随着成本核算的进一步深入,科室要求增加更为精确、更能体现医务工作者劳动价值的指标,如劳动强度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技术含量指标等。因为对于大型综合性医疗单位,普遍存在小儿科、急诊科、中医科收入少、结余少的现象,但医院又不可能取消这些科室,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中医科病人少,医师劳动强度不大,干的少,自然科室收入少;急诊科社会效益好,要求高,医生必须技术全面,能处理突发事情,工作压力大,但收费有限,科室收入也少;小儿科病人多,但由于儿童的特殊性,用药少,检查少,收费不高,但劳动强度大,如果都实行一样的核算方法和提成比例,显然有失公平。如何确定劳动强度系数,来量化医务人员的实际付出,真正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对于核算者来讲是个难题。同时,临床科室进行诊断要求技术含量高,部分医技科室通过使用设备来收费,相比之下技术含量低;外科系统风险大,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高,内科系统风险相对较小,如何将这些实际情况量化后在成本核算中考虑进去,也是个难题。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篇10

所谓产品的情趣化设计,就是“一种以情感和趣味为主导,基于理性思想,从感性角度出发,着眼于满足人们物质基础需要之上的精神需求,借助产品设计形式使产品的某一方面,包括产品的形态、功能、肌理、触觉以及产品的背景和相关故事能够吸引消费者,将‘情’与‘趣’注入人们生活之中,全方位营造方便、简洁、轻松、快乐的生活氛围的设计理念和方式”。一般来看,情趣化产品设计更多地注意到产品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方面,注重产品本身的情感特征和使用者的情感、心理的反映。一方面借助情趣化设计,设计师可以增强产品的亲和力,拉近人与产品的距离。通常情趣化设计作品能够在实现产品基本的功能要求之外,让使用者依靠对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和使用方式等各种设计语言与产品进行交流,获得附加的情趣体验和心理满足,从而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舒适、愉悦,给日益紧张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情趣。另一方面设计师可以通过情趣化设计,将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产品、新功能以最具简洁、最具亲和力的设计语言表现出来,消除人们面对高科技、新功能的产品时产生的紧张和恐慌[1]。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产品供应丰富、消费心理成熟、消费者个性彰显的时代,人们对于产品的信息的接受不仅要清楚、明了,而且还要有趣,有个性。设计师必须高度重视和关心消费者的心理层次的需求发展,充分重视人的情感需求、自我意识,调动人们生活的激情,建立相对应的设计策略,与消费者产生心理层面的互动,提高审美设计给使用者心灵带来的感动与深层影响,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感动的产品,情趣化设计正是设计师主动应对的策略之一。情趣化设计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自我思想和创意的一种工具,通过诙谐的表现手法架起一座与使用者思想沟通的桥梁。情趣化设计表现了生活细微处的动人之处,给人一种发现的快乐与体验的快乐,传达给使用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的向往。这种设计方法正广泛使用于许多儿童用品的设计,然而却忽略缺少了对于儿童医疗器械领域的关注。

二、儿童医疗器械的设计现状

医疗器械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产品,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当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研发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需求。而医疗器械产业中针对儿童的市场细分更是近乎空白,现行的很多情况是应用成人设备对小儿进行监护、诊断、治疗,最好的情况也只是粗略的减小尺寸。然而,儿童的生理特征还未发育的完全成熟,同时在心理认知方面跟成年人也是截然不同的,一个缩小版的成人医疗器械可能根本就不适用儿科对象,大多时候需要对成人器械进行特别的设计改进才能用于儿科对象。儿科群体是弱势群体,他们,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更容易遭受外来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对于心智很弱的儿童来说,对其影响将延续到成年,所以应当采取特别的措施保护儿童的安全[2]。在医疗器械产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之后,设计师越来越关注医疗器械产品对于使用者和被治疗者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国外的儿童医疗器械产品领域比我们要先进许多,其设计理念早已发展到以人为本的设计趋势,情感化设计元素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渗透到现代儿童医疗器械产品当中。

三、儿童患者的行为与心理特征

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发育差异明显,因此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在新生儿期易发生惊骇、哭叫和痉挛;幼儿期患者入院后易产生恐惧与对立情绪;学龄前期儿童患者有依恋家庭情绪,情感较为复杂,个性也在形成;学龄期儿童初入院时有惧怕心理,表现孤僻、胆怯、悲伤、焦虑等。总的来说,儿童患者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够把自身的病情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心理活动多随治疗情境而迅速变化。因为他们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又比较直率、外露和单纯,不善于掩饰病情,所以只要依据其心理活动特点进行设计,易于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四、基于情趣化的儿童医疗器械设计

功能的满足是儿童医疗器械产品设计的前提,诸如医疗器械离地面高度1600毫米以下位置的可接触外角、棱角及边缘部位需经过倒圆或倒角处理,且倒圆半径不小于10毫米,或倒圆弧长不小于15毫米,以防儿童磕碰受伤等等设计准则,是儿童医疗器械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不容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儿童医疗器械以下设计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消除或减弱儿童患者就医与诊疗时的恐惧与不安。

(一)造型的情趣化设计

情趣化产品的形态设计则往往通过仿生、夸张、卡通化等手法将一些自然形态再现,从而给人呈现新的心理感受。同时医疗器械产品中大的曲面和倒角一般会使产品显得柔和,具有亲切感,会给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心理上产生安全感。生活中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最常见的难题应该就是打针了。婴幼儿活泼好动,在生病打针输液时也不能安静坐卧,或因吃喝、哭闹、排便、走动等原因,常常有多名看护人员,既不便于病房管理,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一看到那尖细的针头,即使是成人也有不少会感到头晕,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有设计师便把注射器设计成卡通动物形状,让其威慑力下降,即便无法完全消除孩子的恐惧感,但是通过卡通造型的柔化作用,想必也会有不少勇敢的孩子会渐渐地不再恐惧注射器了。

(二)色彩的情趣化设计

颜色是产品最为重要的外观视觉属性,对人的心理影响巨大,使用恰当的颜色不仅可以使产品的外观得到美化,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在进行儿童医疗器械产品色彩设计的时候尤其要注重色彩的适宜性。儿童天性活泼率真、无忧无虑、思维单纯,他们更喜欢纯度、明度高的色彩。设计中通过色彩的恰当运用,缓解和降低儿童病人尤其是婴幼儿在使用大型医疗诊断设备进行身体深度检查过程中恐惧、紧张的心情。

(三)装饰的情趣化设计

在儿童医疗器械设计中通过使用情趣化的图形、装饰来唤起使用者心中的欢乐体验,从而降低使用者恐惧与抵触情绪。设计师sungwoopark的点滴袋设计一改平时让人厌烦的透明塑料袋造型,采用了米饭、荷包蛋、棒棒糖等食品形象的外观设计。同时还给点滴袋上写上“youareeating”,提醒孩子们打点滴和平时吃东西一样。既然好像吃饭一样平常,打点滴自然不可怕了。这样不仅打破了点滴袋给人的沉闷感觉,而且充满童趣,让孩子们看起来更容易接受打点滴。

(四)材料的情趣化设计

所谓儿童医疗疗器械产品中材料的情趣化设计更多的体现在材料的情感因素上。简单的说就是材料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材料的综合印象。包括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而对材料做出的反应,以及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获得的信息[3]。患者在和医疗器械的接触过程中亲身去感受产品的情况,通过身体部位能够感触到产品的重量感、温度感、软硬感。虽然用户与产品接触可能只是人体局部接触时的感觉,但是往往在一瞬间就会传遍全身而变成用户的整体感受,这种感受往往牵引着情感。良好的触感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增加医疗器械的亲和性。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做评定,而且要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人们自古以来就对粗犷、柔软、温暖的自然材料有亲近感,从心理乐于接受它,而对冰冷、刚硬、厚重的人造材料则有漠视感,这点儿童与成人一致。在设计中,选择与人类亲近的设计材料往往能使产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五)功能的情趣化设计

通过对儿童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情感共鸣、情趣性体验以及人追求快乐的深层心理情感,可谓是设计中的“以义感人”。譬如送饭或药品的小车,在它的轮子上设计一个刹车装置,这样就不怕碰撞而使车子滑开伤害到他人。再如儿童医疗手推车在功能上增加了娱乐和互动的设备,让孩子在就诊的过程中,仿佛亲自驾驶着玩具车玩耍,极大地降低孩子的紧张焦虑。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