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7:54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1

今年前四个月,报业广告取得了较高的增长,同比增长25.5%,以此来看,说报业进入复苏期似有依据。但仅四个月还不足以表明复苏期的到来。特别是,这个增长率是在去年谷底的基础上的增长,因此,还是恢复性增长。

2004年以后报业的未来趋势成为业界不断讨论的话题,缘由新媒体冲击下出现的报纸消亡论。2008年四季度开始的金融危机曾被认为对报业是雪上加霜,但报业却顽强地挺了过来,没有在危机中倒下。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2009年报纸广告增长8.11%,CtR的数据也表明2009年报纸广告刊登额增长了9.4%。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数据略有差异,但反映的趋势相同。在危机中取得这样的增长,是不是表明中国报业开始进入复苏期了呢?

经济环境和传媒环境是决定报纸趋势的两大关键要素

我们常讲,国民经济是广告业的基础,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广告业恢复30多年的历程已经表明了这一规律。

始于2008年四季度的危机,使中国报业感受到了危机的寒冷,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2009年1月开始报纸广告大幅度下降,一直到7月,各月的同比增长率一直在2%左右。前7个月合计下降0.4%。而由于刊例价格与实际收入的差距,可以说7月之前的实际收入不仅仅是负增长,而且实际下降幅度更大。下半年以来经济形势企稳回暖,广告市场也随之回暖并带动了报纸广告的回升。回暖发生在8月以后,8月同比增长16.3%,9月更是大幅增长,其中同比增长34.7%,环比大增61%。但好景不长,10月掉头直下仅增长1.2%,11月再次上扬增长19.9%,12月更是大增24.5%。依靠8月以后的拉动,2009年报纸广告刊登额增长了9.4%。8月以后的趋势表明,中国报业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今年前四个月,报业广告取得了较高的增长,同比增长25.5%,以此来看,说报业进入复苏期似有依据。但仅四个月还不足以表明复苏期的到来。特别是,这个增长率是在去年谷底的基础上的增长,因此,还是恢复性增长。真正的复苏期之后应该是持续的高涨期。如果带不来高涨,复苏是难以确立的。

从较长时期来看,我认为短暂的恢复性增长还不能说明中国报业进入了复苏期。因为经济环境可以决定媒体广告市场发展的趋势,但并不能完全决定广告在各类媒体之间的分配。广告市场的蛋糕如何分配取决于媒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核心是受众媒体接触习惯的变化。

近年来,媒体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虽然报纸广告依然保持增长,但市场份额的下降已经不容忽视。更为严峻的是,受众市场的变化更加不利于报纸的长期发展。

80后、90后的媒体接触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远离传统报纸成为趋势。到了他们成为消费主体,成了社会主流时,报纸的命运大概就不言自明了。

目前我国大陆有近2000份报纸、近万种期刊、电视台287座、广播电台263座、网站323万个、手机报1500多种,还有大量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户外媒体……受众面临的已经是多元媒体的时代。据CtR的调查2003年每天接触三种媒体以上的受众比例为58.8%,而2008年则达到62.7%。但受众每天接触媒体的总时间却增加不多,2009年的总接触时间为325分钟,与上年大体持平。这说明传统媒体的接触时间正在被新媒体分割。传媒环境变化越来越不利于传统报纸的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媒体的境地日趋艰难(如图1)。

CtR市场研究的受众媒体接触数据表明了传统报业的趋势:2001年报纸的日到达率为71.2%,2009年下降到64.9%,同期互联网的日到达率则从5.9%上升到36.9%。报纸8年间下降6.3个百分点似乎并不太严重,但其结构变化却体现了变化的严重性。从图2可以看出,2005年15-24岁报纸读者的日到达率为61%,2009年下降到48%,4年下降了21%。同期25-34岁读者日到达率从70.7%下降到64.7%,下降16%,高等学历读者从78.6%下降到71.5%,降低9%。可以看出年轻读者、高学历读者减少更为严重。

对应的一组互联网网民数据可以告诉我们,报纸流失的读者去了哪里。CtR市场研究的数据显示,2005年互联网在15-24岁网民的日到达率为35%,2009年提高到56.6%,增长61.7%;同期25-34岁日到达率从31%提高到59.3%,提高91.3%;而高学历则从48%提高到71.1%,提高48%。报纸读者和互联网网民构成的变化显著表明了报纸未来面临的困境。

我们不能忽视媒体环境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但对媒体环境变化的更深入分析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变化的特征和趋势。

我们知道报纸是依赖广告而生存,尽管不少人指出这种经营模式过于单一,但现在还看不到这种模式在未来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倪端。现实告诉我们,广告商最关注的是25-45岁的受众,因为这个年龄的受众是消费的主力群体。当这个群体远离报纸时,广告的流失会日益严重。几年前,当业界讨论新媒体时代报纸的趋势时,报纸广告受到的冲击还不严重。因为那时80后群体还没有进入消费主体,而现在以至未来5-10年则不同了。8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体,90后也将步入消费主体。80后、90后的媒体接触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远离传统报纸成为趋势。到了他们成为消费主体,成了社会主流时,报纸的命运大概就不说自明了。现在已经进入了消费主体向80后、90后转变的过渡时期,其对报纸经营的影响将逐年加大。

中国报业处在结构性增长的缓慢增长期

我们不能忽视媒体环境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但对媒体环境变化的更深入分析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特征之一是其传播在空间的无限性,网络可以覆盖任何地区。但是,无限性并不意味着有效性,到达和接触并不一致。这给了相当多的区域报纸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通过CtR的数据可以看到,一线城市报纸日到达率明显下降,而二三线城市都有所上升。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态呢?正是网络传播无限性中伴随的地域贴近性弱点,给了二三线城市报纸成长的空间。受众对媒体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国内外大事,更需要了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事小情。调查表明,受众在各类新闻的关注上,首先关注的是本市新闻,其次是本省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而把每一个地方城市的地方新闻、民生新闻做细做深,目前对于那些著名的网络媒体还有点强人所难。

未来5-10年可能是中国报纸命运的决定性时期。如果找不到新的发展道路,传统报纸将走入下行通道。如果出现这种趋势,极有可能首先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显现出来。

而对于一线城市则不同,这些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大事几乎都发生在这些城市,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也以这些城市为根据地,不仅对于传播大事有优势,对这些城市的地方新闻、民生新闻也大有建树。同时,从受众结构的变化看,一线城市网络的普及率更高,受众对网络的依赖性也更高。

由此形成了目前受众市场区域结构性变化的特点。受众市场的这种结构性变化特点在广告市场也表现出来。2009年,虽然报纸广告在增长,但一线城市整体却出现负增长,或者低增长。这说明,中国报纸广告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二、三、四线城市。

有观点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的纸媒低潮不是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是经济周期作用的结果,恐怕还没有看到网络传播在中国已经占有3.8亿网民这一严峻的事实。

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5.5%,发展状况也极不平衡,事实表明,三、四线城市还没有受到新媒体的严重冲击,传统报纸还有若干年的成长空间。同时,消费的发展正在从接近饱和的中心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张,这也给三、四线城市的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广告资源。因此,二、三、四线城市在未来将逐渐成为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大区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目前这三个区域的报纸广告占了报业广告的70%。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结构,但这三个区域的发展仍然对整个报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同时,在多媒体环境和整合营销传播趋势下,广告商开始更多地应用多媒体组合的营销传播方式,尤其是面对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和媒体接触习惯,流向新媒体的广告预算比例在不断扩大。这些都会对传统报纸的广告资源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报业发展极有可能面临长期的困难,展望未来几年报纸广告可能进入成长的平台期,即结构性增长的缓慢增长期。未来5-10年可能是中国报纸命运的决定性时期。如果找不到新的发展道路,传统报纸将走入下行通道。如果出现这种趋势,极有可能首先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显现出来。

高质量报纸在两三年内发行量持续增长五六万份,广告收入增长10%-20%左右,会不定期地出现,随后又会下滑四五年。这种波动循环出现,使报纸生存时好时坏地延续下去,波动与复苏是今天报人面对的两种常态。

当然,报纸不会坐以待毙,出路是有的,但需要我们去开拓。加快报业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整合报业及其它传媒资源,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将媒体的整合力作为核心竞争力。

我们已经处在媒体多元化、受众碎片化、圈子化、传播大众化、消费个性化的时代。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已不是媒体的专利,网络使社会形成圈子沟通文化。在这种环境下,媒体作为社会传播平台,沟通不同圈子传播,超越圈子追求,站在全局全社会视角,通过解读力还原事实真相,沟通不同圈子的认识、判断,平衡不同圈子的利益、情绪,使彼此包容,以达到社会和谐发展。这显然需要媒体的整合力、解读力。目前,报纸具有一定的解读力,但却缺乏整合力。进一步提高解读力,打造整合力将是报纸未来生存的关键所在。

在广告经营上,企业整合营销也对媒体提出新的要求。广告不再是单一的品牌传播形式,企业需要整合营销传播,需要多种传播形式,需要多媒体的传播。因此,单一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也需要媒体整合传播介质资源、创造多种传播形式,整合商业资源、社会资源,多层开发,以满足企业的传播要求。因此,在媒体内容和经营上,整合力是媒体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留给报业的时间也并不充裕,也许传统报纸的衰退不可避免。但由报纸转型的新型传媒一定有着光明的前途,到那时才是报业真正的复苏和新的高涨。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传媒业的拓展日新月异,传媒的数量和实力急速膨胀,传媒业的竞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炽烈程度。在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中,传播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报刊业广告面临的营销环境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嬗变。

受众分众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主体不断多元化,导致了社会的分层明显,出现了众多新的社会阶层,原有的工、农、商、学、兵的行业分类已经不符合目前中国的现实,中国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将当代中国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比较契合中国的国情。

对传媒业而言,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导致受众群体的分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众化趋势。十大社会阶层中,每个阶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需求,这种利益需求决定着他们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作为传媒业的受众群体,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必然带来分众化的结果。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始终居于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他们的信息需求决定着传媒的性质和内容,因而,在分众化背景下,传媒业必须适应这种态势,以多元化的信息提供来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

在分众化趋势面前,作为大众化传媒的报刊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相对来说,期刊业的受众群体本身是分众化的,受大众化趋势的影响和冲击较小;而报纸则是大众化、综合性的信息提供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传媒渠道多元化。传媒渠道多元化是伴随着受众分众化出现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传媒科技飞速发展和受众群体分化的必然结局。这是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传媒的话语权正在悄然向下转移,“我们的媒体”正在让位于“我的媒体”,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愈益受到重视,这种信息需求呼唤着多元化传播渠道的诞生。与此同时,新传媒科技正在改变着传播形态,催生着新的渠道诞生,像互联网络、户外媒体、手机媒体、楼宇电视、公交媒体等新媒体层出不穷,传媒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了。传媒渠道的多元化令广告主无所适从,带来了选择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广告主要想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就必须选择更多的传播渠道,结果造成宣传成本上升。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对传统的报刊业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传统报刊业的优势市场地位正在逐步被新媒体瓜分,传媒业的市场总量是有限的,众多媒体的诞生必然要切分市场蛋糕,结果导致了传媒业经营利润的微利化,甚至产生了“作为纸质媒介的报纸是否会消亡”的疑问。

传媒营销理念不断演化。受众的分众化趋势和传媒渠道的多元化趋势,使得不同媒体围绕着受众和广告市场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市场竞争中,传媒业的营销理念不断演进。目前,传媒业的营销理念已经由生产观念、推销观念逐步衍化为营销观念和传媒形象观念,那种无视受众和广告主需求的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已经过时,而重视传媒产品的策划创新,提升信息含量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传媒营销观念正当其时,同时,众多市场化媒体已经开始重视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比如《广州日报》和《太河报》的列车冠名活动,《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随“神舟六号”升入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进入太空的报纸,这是传媒形象观念支撑下营销手段的创新。

面对营销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报刊业广告营销必须借助更多的营销手段,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传媒形象,以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二、新环境下报刊业的营销模式转型

新的营销环境,为报刊营销提出了新的问题,原有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变得非常必要。

营销组合由4p向4C转型,即:由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读者和广告主)为中心。传统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4p)营销组合理论的主要特点就是以企业为中心,围绕企业的产品来向他们展开营销,主要目标是赢得消费者的认同,而很少考虑产品是否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4C营销组合则不同,它包括消费者的需求、支付成本、沟通和获取便利性四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包含了其对消费者的重视,消费者在企业的营销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在报刊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消费者(读者和广告主)成了众多报刊争夺的焦点,他们在传媒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他们的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报刊4p营销组合正在发生着变化,逐步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4C营销组合理论所替代。作为报刊业必须适应这种转变,改变原来的“要读者看生产出的报刊”为“生产读者需要的报刊”,研究、发现并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提升自身信息产品的影响力和读者满意度,与此同时,重视报刊广告主的投放诉求,了解他们的宣传目的,创造出不同的产品形式和信息手段,满足广告主广告宣传的需求。

大众营销向分众营销转型。报刊是一种大众化的、综合性的信息类媒体,他们面对社会公众,为他们提供大众化信息,特别是报纸,这方面的特征更加明显。然而,随着传媒业的发展,报刊业的读者群体日益出现分化,不同读者群体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正在逐步由大众化的、综合性信息向个性化和专业的信息转移,因而,报刊业广告营销必然面对着由大众化营销向小众化或者分众化营销方向转移的现实。这种状况决定了报刊业必须改变原有的版面编排结构,打破原有的新闻、体育、娱乐、副刊等的内容模块,进行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内容结构编排,力求针对性更强,以适应分众化的市场需求。

从经济学角度讲,报刊业广告由大众营销向分众化营销转型,也就是实现报刊业经济由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型的问题。在报刊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报刊经营成本的压力空前增加,利润空间缩小,原有的靠版面数量的扩充和发行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已经不能消化增加成本,规模经济优势已经渐行消退。而在报刊读者群体分化的情况下,报刊业立足于自身的核心优势资源,针对特定群体的读者需求,开发新的传播领域和平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范围经济形态逐渐兴起。为此,报纸应该从了解特定群体的读者需求人手,为他们开辟新的传播渠道,实行多元化营销开发战略,满足小众化的信息需求,这样可以延伸报刊的价值链,拓宽营销传播的行业和领域,带来经济效益最大化。

单一手段营销向综合手段整合营销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传媒业已经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传统的报刊媒体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然而,报刊由广告这一单点支撑的盈利模式使得经营风险增加,要想在市场洪流中保持原有的优势地位,就只能不断加大营销创新的力度,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报刊广告应改变原来的那种靠价格促销的单一营销手段,价格战的最终结果

是两败俱伤,整体行业利润摊薄,伤人害己。而吸纳整合营销理念,综合各种营销策略手段,全方位出击,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已经成为市场的必然选择。

为此,报刊广告除了价格促销这一单一手段之外,应该以提升广告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服务和质量求生存,同时,创新营销策略手段,运用形象广告推介自身产品,巧妙利用时机进行广告销售促进,通过公共关系宣传和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并通过业务员推销等方式增加客户的认同度等,通过这些综合性手段来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维护好报刊广告与客户的良好沟通和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报刊广告的营销模式创新

报刊广告营销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根本上讲,它属于报刊“两次营销”中的第二次营销环节。报刊的两次营销是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两个过程。首先,报刊生产出包含大量有用信息的内容产品,并把它推介给读者,吸引众多读者的注意力,这属于第一次营销过程。其次,报刊再将包含有众多注意力资源的版面资源向广告主营销,吸引广告投放,即第二次营销过程。在这两次营销中,第一次营销靠内容为报刊凝聚注意力,提升影响力,为第二次营销提供基础和铺垫;而第二次营销以报刊广告版面资源吸纳广告收入,为第一次营销提供经济支撑和回报,两次营销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共同促进着报纸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决定报纸成长和壮大的关键。

报刊的“二次营销”是其营销的最基本特点,其广告营销创新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而不能背离这一特点,否则就要背离基本的经营规律,出现错误。在新的营销环境以及报刊营销模式转型的背景下,报刊广告营销只有创新才能制胜,具体来讲,报刊广告营销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经营推广手段创新。目前,众多报刊广告经营普遍采用广告制来经营,其实,报刊广告经营推广手段应该多样化,包括自营模式、广告公司模式、自营和混合模式等,要根据报刊自身的情况不断地创新、变换经营推广手段。

在这儿介绍一下《大河报》广告经营手段推广方面的经验。《大河报》在报刊创刊初期,由于自身市场力量薄弱,这时的广告经营采用广告公司买断经营,利用公司的市场资源和客户优势为报刊开拓市场,实现双赢。而随着《大河报》的逐步成长壮大,买断模式由于公司的力量有限,且缺少必要的市场开发激励,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这时《大河报》取消买断模式,实行广告自营模式,开拓了业务范围,使广告收入激增了7倍多。之后,随着《大河报》的发展、成熟,又创造性地推出了广告授权体制,把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授权公司,可以享受月度结款、季度奖励等;另一类是刊前付款的普通公司,合理拉开档次,授权公司享有比普通公司更大的优惠,在广告公司中形成激励机制。随着市场的发展,《大河报》的授权模式不断地创新完善,推出分级授权制模式,即一级、二级和三级授权公司,各类广告公司根据其信誉度和业务量等,向报社交纳50万元、30万元、10万元不等的信用保证金,然后享受不同的月结、返利等优惠政策。这样就降低了合作门槛,把为授权公司提供业务的二线公司推到报社前台,形成了广告公司的激励制约机制,鼓励广告公司良性竞争,做大做强,从而实现媒企双赢。同时,《大河报》也有众多自营业务,主要体现在分类信息广告方面。目前已经形成8个营业部、覆盖郑汴洛市场的信息广告服务网络,日出信息类广告专版平均在10个版以上,年度营业额高达7000万元。这样,既有多层次分级多层次授权,又有良好的信息广告自营网络,《大河报》广告经营推广就形成了以授权为主、兼顾自营的多元化策略,共同促进了《大河报》广告经营的井喷式增长。

进行活动营销。市场营销中有句话:广告第二,活动第一。这句话体现了活动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重要位置,在报刊业中,活动营销也日渐受到重视,它对报刊营销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也看到了报刊策划推出的营销活动越来越多。报刊之所以开始重视活动营销。主要原因在于,报刊盈利模式单一,广告收入几乎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这实质上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因此必须开辟新的盈利点,而活动营销则成为非常好的选择。

报刊做活动营销有其非常好的便利条件,首先是宣传优势,其次是资源优势。企业有众多的营销活动,它们有和报刊合作的巨大愿望,报刊可以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有效整合企业的营销宣传活动,既为企业宣传构建平台,也提升了报刊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大河报》历年来的活动营销做得红红火火,推出了众多营销活动,其中在中原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营销活动有:中原住交会、大河车展、年度高招教育展会、中部企业领袖年会、金融理财博览会等,这些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大河报》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而且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比如,2007年6月的“第七届中原住交会”,参展企业达300多家,有效参观人数18万人次,意向成交商品房4000余套,意向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为报社实现直接和间接经营收入约1500万元,经济效益巨大。

采编经营良性互动,专刊化营销。报刊的两次营销需要相互配合、良性互动,但是目前的政策导向是“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两次营销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报刊的持续发展,是“两分开”条件下要解决的问题,而报刊推行专刊化营销,则有效整合了报刊的采编和经营资源,实现了两者的良性互动。

报刊的专刊化营销的重要一环是针对特定的行业,成立相应的专刊工作室,有效整合采编和经营资源。《大河报》先后创办了楼市、车市、教育、卖场、金融资讯等多个专刊工作室。专刊工作室的职责,一方面要进行日常的行业新闻采编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行业专刊的广告经营工作。这样,报刊内的行业专刊就成了小众化的传播平台,吸纳特定信息需求的读者阅读,同时为相关行业广告主的广告宣传提供了针对性更强、更有价值的传播渠道。报刊的专刊化经营,使不同的行业专刊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和广告主,也可以有效应对传媒业分众化趋势的挑战。

搭建营销情报系统,及时发现并把握营销机会,不断策划创新。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任何企业都十分重视自身的营销情报系统的建设,它就像黑夜里奔驰中汽车的照明灯一样,为报纸经营提供路况信息、危险情报,并为报刊发现新的营销机会,如果没有信息这样的照明系统,报纸这辆汽车必将到处碰壁,危机四伏,就不可能把握市场营销机会、策划创新。

为此,《大河报》2004年成立了这一营销情报机构,进行多层次的市场监测研究,提供信息情报,为经营决策指路。营销信息情报系统的职能有两个,第一个是提供报纸自身情况的信息,就本报的经营成本、收入状况、读者构成、阅读率以及读者购买力等进行研究,为报社提供报纸内部运行等方面的信息支持,第二个是提供外部市场变化的信息,主要就全国和郑州报业市场走势、竞争媒体的运行状况以及各相关广告行业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使报社能够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从而规避市场风险,促进报纸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

报刊有了营销情报系统,就可以及时发现市场机遇,从而为把握新的营销机遇,进行策划创新提供有效信息的支撑。《大河报》《大河卖场》专刊的创办就是营销情报系统发现市场机遇,并把握机遇进行策划创新的典范。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3

关键词:学术图书馆趋势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0

中图分类号:G2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66-003

2010toptentrendsinacademicLibraries

GuXiujie(Libraryof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Shanxi,710048)

abstract:Basedonanextensivereviewofcurrentliteraturesandane-mailsurvey,aCRLResearchplanningandReviewCommitteedevelopsalistofthetoptentrendsthatareaffectingacademiclibrariesnowandinthenearfuture.eventhoughtheyarelistedinalphabeticalorder,top1and5maybecountedtocollectiondevelopment,top6,8and10relevanttolibraryservice,whiletop2,3,4and7aremanagementissues.additionally,top7revealsthattechnologywillcontinuetochangeservicesandrequiredskills.

Keywords:academiclibrary;librarytrends;aCRL;2010

CLCnumber:G258.5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10)04-066-003

主持人的话:本期《海外观察》我要向各位朋友推荐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2010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报告。这一报告是在以前关于学术图书馆一系列报告的基础上,再通过aCRL成员邮件调查方式获得结论的。在这份重要的报告中,aCRL认为学术图书馆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其生存与发展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术图书馆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十个方面的趋势,包括馆藏、预算、移动设备、合作趋势、空间等。实际上,aCRL的十大趋势正在影响着学术图书馆以及学术图书馆不远的未来。

《海外观察》栏目中介绍的报告主要来源于国外图书馆界的重要报告,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译介其中的关键部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向我们索取原文,也可以提出宝贵建议,当然也欢迎您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之研究、规划与评估委员会负责学术图书馆、高等教育等领域的环境扫描,每两年向协会提供一次趋势分析报告。该委员会在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2010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

1学术图书馆馆藏增长已由用户驱动,并将增添新的资源类型

受预算减少、用户青睐电子资源、有限的物理空间、不能持续订购综合性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已由“备用”(just-in-case)转向“及时”(just-in-time)。一些主流馆配商提供的个性化客户驱动采访系统、图书按需印刷选项的改进、用户对新资源类型的需求以及资源共享系统的完善(如RapidiLL提供的快捷文献传递服务),种种因素均推动了上述转变。这种变化在满足客户信息需求方面、新获取方式的稳定性方面,以及未来学术交流中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选择采访地方文献和特色资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之数字化并立即上网,以便被发现和利用。对于学者来说,获取全文比发现资源更为重要。这些资料可能包括特藏、大学档案、师生成果。图书馆也认识到了收集、保存数据集并提供利用的必要性。

oCLC2009年报告显示,数据集已经开始作为“馆藏”在线提供了,但是图书馆还要琢磨怎样使这些资源能被用户发现。2010年Horizon报告指出,视觉数据分析工具可能是未来4~5年校园应用的主流。其他影响馆藏发展的趋势有Google图书、出版业并购和小出版社倒闭以及合作馆藏发展。

2持续的预算挑战和图书馆的改进

预算紧缩是许多高等教育机构不愿再睹但却无法回避的事实。2009~2010年,多数图书馆的购书和运行经费勉强维持甚至减少了,并且短期内还可能面临更大的预算压力。《高等教育大事记》显示,2009年高校平均得到的捐款占18.7%,是1974年来的最低点。同时,联邦教育激励基金也快用完了,剩余的14.2%作为2011年联邦教育预算保留。各州用于公立大学的预算已经减少,经济危机导致各州高等教育经费无法应对入学人数的增长和通货膨胀。即便经济好转,各州追加教育经费通常也要晚两年。被调查者担心预算压力对于留住员工、发展馆藏、提供资源和服务以及发展创新的负面影响。

3大教育变革要求馆员具备多样化的技能

技术变革对图书馆利用方式和馆藏特征的影响仍在持续,这要求馆员具备更加多样化的能力。学术馆员需要不断参加正式培训。越来越多不是图书馆学硕士(mLS)但却拥有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士将在学术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学情报学(LiS)硕士课程教学单位和行业组织也要顺应这种变革,相应地提供新的职业发展教育。图书馆界需考虑馆员的最终学历要求是否需要改变或拓宽。

oCLC报告提醒学术图书馆“重新评估图书馆职位描述和资质要求,以便雇佣技能、学历、经验能够支持新研究模式的馆员”。大批馆长即将退休也会带来一些变化。副馆长准备好接班了吗?准备晋级的中层干部呢?因此,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干部的管理能力是平稳过渡的关键。被访者担心,老馆长退休后其职位可能被裁撤;其次,大面积的退休可能导致管理断层以及机构记忆的丢失。也有人担心老馆员因为经济原因延迟退休,导致无法招募新人。

4统计和评估需求增加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4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审议了市发改委主任张工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上半年主要指标符合

主动调控预期

《报告》说,今年以来,全市坚持主动调控取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呈现出转中趋稳、稳中求进态势,符合主动调控预期。但稳增长形势依然严峻,保稳定任务较繁重,实现全年目标还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报告》指出上半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是多措促稳成效显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转中趋稳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继续处于合理增长空间。产业走势趋稳。新增产能陆续释放。需求支撑缓中趋稳。投资结构更趋优化。价格走势稳中趋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年初的4.8%回落至3.5%,6月当月回落至2.6%。就业形势平稳。居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调整转型不断深入,内生增长格局加速形成

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态势明显。知识经济加快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1-5月份企业总收入增长29.2%,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49%。文化融合发展趋势显现。1-5月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长10.2%,文化艺术类企业收入增长27%。文化与设计、旅游、商贸、信息领域加速融合。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产业高端化和集约化程度提升。生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1—5月生产业收入增长12.8%。制造业继续向高端化方向升级。农业增速创近年新高。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4.7%。绿色经济特征更加明显。能源消耗强度进一步降低,一季度万元GDp能耗下降4.2%。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6%。重点园区集约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1—5月,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收入增长22.2%。存量调整和增量集聚步伐加快。企业积极培育新优势。央地合作持续深入。外资总部实体化程度明显提高。本市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8.5%和16.1%。工商登记新设企业集团和基金类企业分别增长18.8%和36.7%。

三是重点地区加快建设,区域发展更趋均衡

产业高地加快构建。北部产业带收入增长24%。中关村新创科技型企业2000余家。金融街17个置换项目推进。CBD核心区项目加紧建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商务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临空经济区和奥林匹克中心区重大项目和部级文化会展项目加快建设。通州新城核心区标志工程加紧建设。新首钢重大项目前期和土地开发工作加紧进行。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中科院科教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城南行动三年计划成效明显,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编制。跨区域大通道工程建设有序实施,南海子郊野公园二期加快推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态势良好。生态涵养区后发优势开始显现。新农村及重点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沟域经济富民功能不断提升。

四是重大任务加紧落实,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重点领域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1%。25万亩平原地区造林春节任务超额完成,平谷、密云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加快推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北京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展开。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面推进。能源运行和生活必需品两条保障线工作不断加强,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

五是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供应保障房用地429公顷,实现竣工5.6万套。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城乡统一的促进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效能不断提升。继续加强低收入家庭救助和弱势群体帮扶。

《报告》说,上半年,在外部环境异常复杂、市场需求放缓影响与本市转型调整进程叠加背景下,首都经济实现转中趋稳实属不易。但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转型发展进程中新动力的培育还需长期过程。因此必须坚持转中求稳、稳中求进、以进保稳取向,将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稳增长、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需关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稳固。二是企业经营效益有所回落。三是财政和建设资金平衡难度较大。

努力完成全年计划的主要措施

《报告》说,下半年,全市上下要抓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落实主动调控措施不动摇,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不放松、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懈怠;树立“决战三季度、决胜四季度”的意识和决心,按照转中求稳、稳中求进、以进保稳的原则,全力保持首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报告》指出为努力完成全年计划任务,要重点开展六大方面工作。

一是以稳增长为重点,确保全年计划任务完成

《报告》说,要抓好政策机遇,在紧运行条件下,继续加强经济综合调度,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年度重大任务和稳增长措施落实。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5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媒体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各种传播方式相互匹配所形成的合力,单一的媒体传播形式未来将很难再具有竞争优势。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在迈向媒介融合的转型之路。应当说在未来媒介融合的传播格局中,以音频为基本传输方式的广播则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着力建设“中国广播网”网络传播平台,已经开设64个专业频道、400多个栏目,网站音频数据总量2tB,并为网民提供中央台9套节目网上直播、270多个重点栏目的在线点播服务。如果说作为国家电台的中央台战略转型更多地表现为媒介融合趋势下舆论调控的战略新布局,对2400多家全国地方电台而言,媒介融合的竞争新态势使其生存与发展的转型压力更为明显。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影响广播发展的因素分析

1.广播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局限

广播媒体虽然有自己迅捷、方便、覆盖广泛的特点与比较优势,但在各层级的传媒市场中,广播所占市场份额不大、影响力偏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的《2009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状况》蓝皮书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广播听众略有增长,全国广播接触率约为60.2%,增幅为1%,现实听众规模为6.53亿人,受众规模依旧位于电视、报纸之后。

在传统媒体市场竞争中广播竞争力偏弱,新媒体凭借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又在不断分流广播的受众与市场份额。以新闻传播为例,迅捷的广播新闻可以及时报道正在发生的事件,从而在传统媒介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但随着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传播方式已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同步报道新闻现场,并通过电脑、手机、移动电视、移动笔记本等各种接收终端实时传送新闻,网络的文本结构还可以为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关联信息等海量资讯,并反馈受众的意见与评价。一直以来广播新闻的时效优势正在被媒介融合所解构。新媒体的宽广覆盖面,使其用户规模增长迅速。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网民总数达到2.98亿,位居世界第一;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8亿人,较2007年增长了133%;由此可见新媒体加入传媒市场使得广播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2.广播媒介发展的体制局限

20世纪初,随着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出台,各地广播、电视产业逐步融合的趋势加强。实施广电集团化战略本意是借鉴国外媒体集团产业化发展的经验整合地方广播、电视资源,做大做强区域媒体产业,但在行政主导下的媒介融合并不能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广电集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资金、装备、人员往往更多地向电视媒体倾斜集中,而且由于内部管理机制的条块交错,一些地方的广播媒体反而比原来独立运作时受到更多的制约与局限而难以发挥自身灵活、高效的运转特点。广播在广电集团中被“边缘化”一度成为普遍现象,以致有人评价广播并入广电集团后从“大树底下好乘凉”变成了“大树底下不长草”。一些试点地区的广播电视台(集团)在经历曲折探索后,已经开始通过内部设立广播传媒中心、使用电立呼号等方式探索广电集团框架下广播业态相对独立运营的新实践,但接下来如何整合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介资源、发挥资源集约化的优势依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尝试。

3.广播媒介经营的空间局限

近年来我国广播广告年营业额虽然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长,但广播的产业规模总体依旧单薄,2007年全国广播媒体的广告收益为76亿元,而同年电视广告收入是488亿、报业广告是385亿,网络媒体是297亿。[1]在传媒市场份额就是竞争力的情况下,广播产业偏小偏弱的规模难以支撑这一行业快速前行。

从广播广告结构来看:虽然不少东部发达地区广播品牌广告攀升幅度很大,但总体而言,健康医疗广告依然占据了电台全部广告收入的半壁江山,这使得广播广告孕育很大的政策与市场风险,并且直接影响到电台的媒体美誉度和听众忠诚度。而从广播发展战略高度看,单一的广告经营模式、赢利点单薄、产业链过短将对广播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比较之下,诞生仅仅几年的新媒体却迅速寻找到了多种融资渠道与赢利模式。目前国内视频网站已经发展到200多家,累计吸引风险投资超过4亿美元。[2]尽管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新媒体融资步伐放缓,但新的赢利模式的开掘使得新媒体找到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例如视频网站开辟网络互动板块、进行有奖问答、剧情预告吸引互动广告投放,通过主创人员采访、幕后花絮等网络推广,降低内容购买成本。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发展的战略转型路径研究

媒介融合趋势给单一传播形式的广播业态带来巨大挑战,但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个方面,媒介融合所提供的新技术平台给广播改变单一的音频传播形态、开发多种形式的多媒体传播与终端接收提供了新的可能;从社会发展与产业调整的更广层面看,媒介融合趋势带来的整个舆论格局与传媒市场布局的改变给广播发展提供了战略新机遇。

1.发挥广播在舆论引领中的独特功能

一直以来,广播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着引领舆论的重要作用。在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中,广播媒体凸显的特殊传播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在自然灾害导致其它媒体无法将信息正常送达的情况下,各级广播电台以自己及时、高效、充分互动的信息传播与高效的社会动员、社会服务担负起了抗灾、救灾的新闻报道乃至救援协调和组织功能,成为政府面向灾区群众进行救灾的指挥调度平台和广大群众获知信息的重要渠道。

事实上从信息传播过程看,广播系统设备是最能够实现低成本便携化的大众传播设备;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出发,伴随技术进步,广播终端已可作为附件集成到手机、mp3等设备中,便携带性最强。有学者认为,如果广播能成为国家应急系统的一分子,它将在突发事件及中央政策宣讲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3]

可以预见,广播媒介的传播特性将使其在面向基层、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移动人群的传播方向上显现不可替代的传播优势。广播媒体可以构建以常态滚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主题报道为支撑的新闻广播;城市化进程中广播媒体的交通广播、音乐广播也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伴随式收听”作用。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未来新的舆论传媒格局中,广播必将可以通过构建传播覆盖新体系来提升整体传播力从而扩大广播传媒的舆论影响力。

2.推进类型化广播向深层发展

现代社会观念日渐多元、个性诉求更加凸显,社会不再是一个大熔炉,而是被切分成一个个有着不同喜好和生活方式的群体。社会结构的“碎片化”使得大众传播逐渐转向分众传播转变,而媒介融合趋势又进一步加速了分众传播模式的形成。以网络传播为例,随着豆瓣网、阿里巴巴、土豆网的纷纷出现,以特定受众为对象的专业性网站逐渐凸显出传播新价值。这些网络媒体传播重心已经不是提供新奇有趣的内容,而是重点在各个小众群落之间建立联系渠道。例如豆瓣网有一百万条的书、电影、音乐等目录,而受众只要在豆瓣网里看了8本书或者电影,豆瓣网就让受众自己去交流组建群体。目前豆瓣网的受众已经有30万人。

1986年诞生的广东“珠江模式”通过大板块直播形态形成了以争夺城市受众为重点的城市广播模式;1992年出现的上海“东广模式”则标志着广播频率专业化建设的开始,而2002年至今广播界在广播频率专业化基础上进行的广播类型化改造则是对听众市场进行再细分。类型化广播的业态特点与运营方式与现代社会分众化传播趋势是一致的。类型化广播按照类型人群的需求、收听时间、接受方式进行格式化节目编排,实现多频率的交叉覆盖。因此,类型化作为广播适应新传播环境和社会结构变化而抓住有效听众的重要改革举措,进一步将广播专业化、市场化进程推向更深层次。[4]在南京地区目前已经有新闻、音乐、交通、健康、财经、故事等多种类型化广播频率。对广播而言,未来实施类型化战略的核心就是要进一步对市场进行精细划分,在深度细分目标受众的过程中创新节目理念、节目样态从而开拓市场新的赢利点,今后社区广播、季节性广播等都可能成为广播新的分众传播模式。

3.实施广播整体产业化发展新战略

一直以来,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广播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模式来运营。但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自由度大为扩展,传统传媒的渠道垄断已经被打破,为了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条件下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要求,传统的广播媒体必须吸聚更多的产业要素。

(1)推进制播分离,成为多媒体内容供应商。一直以来广播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是“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制作的节目在频率播出后就完成了生产过程。事实上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传播渠道已不再是稀缺资源,而传播方式裂变式发展使得各种传播渠道对优质内容资源的需求陡增。基于电视剧市场化制作、发行交易的成功实践,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就出台《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广播电视媒体制播分离改革思路。2008年制播分离改革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继续推进,电台电视台进入先台内、后社会、逐步进行试点的制播分离改革时期。[5]有着几十年历史积淀的各级广播电台都拥有优秀主持人、编辑记者以及专业设备等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因此广播应当发挥自身在内容上的独有优势,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策划开发制作适合各种传播载体播出的内容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有自身知识产权的内容产业链。例如广播文学作品、广播剧、脱口秀节目、健康保健节目可以被开发改造成各种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产品,通过节目市场交易、网络下载、移动收听、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等多种渠道获得增值收益。

(2)创新经营领域、构建多元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在整个广播经营体系主要是靠广告支撑,还没有形成复合型的产业链,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作为“红海”的广告市场增长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此因广播媒体必须向“蓝海”进军,打造新型产业链。事实上作为文化产业,广播的频率资源、公信力资源、节目资源、人才资源、技术网络资源都可以转化为产业资源。例如开办广播购物服务,利用电台的公信力为听众提品信誉与质量保证。上海电台2006年开设广播购物节目,当年市场销售额即突破了4500万元。广播媒体还可以凭借其品牌影响力主办各类活动,通过“活动营销”获得附加值。以美国最大的无线电广播公司为例,除了在户外媒体和电视媒体等领域的延伸外,还将其经营触角伸向了音乐会、运动场等领域。当前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音乐业控制者之一,主办有音乐之旅、百老汇表演之类的种种活动。

(3)综合运用媒介融合新技术,实施节目内容整合传播。媒介融合的基础是科技进步提供的物质技术可能。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以电视数字机顶盒为例,可以通过数字存储器等设备作支持,使用户通过遥控器编制个性化的数字节目收视菜单,可实现电子商务、下载数据、浏览电子杂志等目的。一些传统媒体正是看到媒介融合的新商机,纷纷“跑马圈地”,但目前真正盈利者并不多见。事实上,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不一定是新媒体,而是善于应用新技术的媒体。目前许多广播都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立了网站,但多数网站只局限于音频的在线直播和点播,如果能结合节目特点增加视频访谈、互动等内容,无疑会扩大节目的影响力与传播范围,同时也可以利用传统广播频率与网络开展整合营销给广告客户提供增值回报。而在传统的直播、点播之外,开发极具互动性、个人化的网络“播客广播”,对年轻听众也将产生较强吸引力。

(4)健全激励机制,培育适应产业需求的新型人才队伍。人力资源是第一竞争力,媒介融合下广播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是指单纯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内容创造能力,能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适应广播多媒体生产方式的人才。与此同时,还需要熟悉新广播内容经营、渠道开拓、终端推广、资本运作的职业经理人。与事业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广播业务形态、制播方式不同,媒介融合下广播衍生的新媒体、新业务发展主要依靠培育市场主体,形成投资多元化,组建法人企业。因此不能把传统的用人机制套用在广播产业运作中,应该根据媒介融合下广播发展的特性与从业者的素质特点,确定有效的适应广播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如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可以更多地采取市场化的岗位设置与薪酬体系。对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可以给予个人优先股权、期权等激励。

注释:

[1]李新全:《立足创新,做大做强广播产业》,载《中国广播》2009年第3期。

[2]陈虹等:《视频分享网站的新姿态:首播剧,互动剧,正版剧》,载《视听界》2009年第3期。

[3]阮奕玫:《广播2009:小趋势VS贵广播》,载《视听界》2009年第2期。

[4]罗以澄:《类型化,广播市场的突围之道》,载《中国广播》2009年第3期。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6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43-02

1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新要求

1.1财务报告呈实时报告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信息使用者要求未来的财务报告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如十天、半个月报告一次,以有效地解决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当然,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1.2财务会计报告呈多元计价模式

信息使用者还要求财务报告由历史成本计量逐渐过渡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如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就已经把历史成本不能客观反映的资产改为由公允价值计量。此外,还要求财务会计报告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有较大的扩展,反映更多非货币性信息,如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1.3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将来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

2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

2.1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

2.2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社会责任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2.3缺乏前瞻性财务信息

现行的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缺少有关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种种不确定信息的披露。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少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行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估计和判断等“不确定性”充斥于整个会计处理过程。

3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3.1财务报告的方式转变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的普及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都将与传统方式告别,纸表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将是在网上财务报告,发表的也不在是单一的表格、数据,而是更多运用图形与音像的方式。中国证监会已经要求上市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杂志上登载年报摘要外,必须上网公告,而且对于在网上的年报信息要承担同样的责任。

3.2财务报告的历史计量原则的改进

现行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主要是对过去的交易事项进行分析、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企业拥有资产的目的在于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从历史成本中既不能准确计量出现有资产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也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作出正确的评估。尤其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不承认因物价变动而引起的币值变动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严重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未来的财务报告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还会包含以未来交易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将采用折衷的方法即: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量基础。

3.3财务报告模式的改变

为了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价值,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必须要有所改变。未来的财务报告模式应该在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第四报表及全面收益报表。全面收益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他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全面收益表可以较好地报告能够快速成交的金融资产的末实现价值的变动,与所有者交易无关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等当前直接调整所有者权益的一些项目。并且对那些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末实现的收益能够较好的确认,使收益计算的一致性增强,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

3.4表外信息内容日趋增强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信息化过程中,表外信息是财务报告中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但又不能在法定财务报告内反映的信息。表外信息包括知识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分部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非财务信息、未来信息等,由于财务报告的目标将更多地倾向于决策有用性,未来的财务报告将向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方向发展。

4结语

会计的发展与企业的财务环境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观的形成、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等都给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课题。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从长远的会计目标来看,要想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就要相应地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枝桃,刘淑玲,李萍.浅析财务报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4).

[2]李恩柱.浅谈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7,(9).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7

【摘要】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带动了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而移动平台的出现更是加速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拉锯战正在此消彼长的进行中。本文从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报刊的生存方式出发,解读当前媒介融合过程中,报纸发展面临的困境、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报业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现状数字报业动力

一、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报纸发展的现状

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在媒介融合的浪潮冲击下,传统纸媒的地位在继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再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发展再度陷入“瓶颈期”。

1、报纸读者数量的减少

在“报纸消亡论”的论调下,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报纸的消亡就是一代人的消亡,随着最后一位报纸读者的离世,纸质报刊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当前年青一代是伴随着电子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纸质媒介没有像父辈那样深厚的依恋之情,对于这些新的受众而言,新型媒介才是他们这代人的主要接触对象。网络的实时性、互动性、丰富性等都以非常大的优势遥遥领先于纸质媒介,这就导致现阶段纸质媒体在发掘和培养新一代读者方面居于劣势,读者的流失对于报纸的长期生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据统计,在2007年,中国2.1亿网民中,有73.6%的人半年内在网上看过新闻,网络新闻的受众群体已有1.5亿。新闻网站吸引了大量的网民,有1/5的网民上网的第一落脚点即是看新闻。面临着发展势头如此强大的网络受众资源,报业的危机具有长期性。①

2、报纸的广告收入减少

广告之于媒体就好像食物之于人类,没有广告商的投资,媒体的运转就不可能进行下去。自2005年以来,全国报纸广告的收益均呈现下滑趋势,而与此同时,门户网站的广告收益却一片飘红。广告商投资的减少,将会直接影响报社的经营管理,进而间接导致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的降低与报纸质量的下降,使报纸的生存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直到被兼并或彻底消亡。

3、报纸的时效性不足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出现并受到追捧,并不是空穴来风。其内容的实时性、音视频效果的丰富性、链接内容的全面性等都比传统报纸更有竞争优势,再加上移动上网平台的出现,各种电子媒介的普及,网媒的发展势不可挡。相比较而言,报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新闻媒介,一直以来以“内容为王”标榜自己的权威和独立,却不得不面临网络带来的挑战。虽然报纸一直以来都是权威信息的者,纵深报道的探讨者,但这并不能否定网络在未来也会成为另一个信息权威的主导者。

二、传统报刊向数字报刊转型面临的问题

所谓报业的数字化,是指报业基于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与新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数字化转型。②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实时应用,受众对数字化报业的需求大大提升,而传统报刊在向数字报刊转型的探索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数字报业的版权与政策监管

报业的数字转型是当前适应整个市场潮流的去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了网络技术和虚拟空间,这就导致很多网络监管的问题不得不纳入考量的范围。如何最有效保证数字报业的版权不受侵犯,如何协调传媒内部针对数字变革而进行的人员、制度的调整,如何最大化的发挥记者编辑的能动性,都成了传统报刊需要面对且尽快解决的问题。就国内媒介融合现状而言,不少媒介集团已意识到媒介融合能提高传播效率,却大都苦于政策瓶颈难以推行改革,目前仍有75号文件明文禁止广电和电信的互相渗透。③

2、固有传统思维的局限性

数字报业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而在我国却仍旧停留在报刊网络版的发行上。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区对当前数字报业的认识不够准确全面,再加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电子信息水平的限制以及通信技术的落后,致使部分处于转型期的报刊不能全面数字化;④另一方面是由我国特有的国情所致。自报刊诞生到现在,报纸的发展都是以一种“国有企业”“政府喉舌”的身份自居,几乎没有过彼此之间的媒介联动和激烈竞争。养尊处优的地位使得他们不再具备一种较强的风险意识,对行政机关的庇护和依靠使得报业结构不容易像国外的媒介集团一样被摧毁。因此,抱着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心态维持着现有的稳定的报业结构。

三、数字报刊发展的趋势与动力

数字报业的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报纸的网络版而不进行新的深化改革,那么在世界数字浪潮中总有一天会被吞噬而不自知。报业的数字化是整个发展的大趋势,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向传统报业抛出了层出不穷的挑战,而且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只是目前全球数字化转型都处于一个探索时期,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只能摸索着前行。

1、丰富数字报刊的内容

“内容为王”一直是报纸孤芳自赏的一个骄傲。于受众而言,报纸是一种权威的代表,是核对信息的一个标准,形式较为单一的报纸只能在内容上更加凸显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充分利用自己的采访权,访难访之新闻,做独家的深度报道。在数字变革的过程中,报纸应该在原有基础上深层次开发信息平台,整合多元媒介,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来呈现新闻,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降低报纸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益。另外,除了内容的丰富多彩,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呈现不同的新闻播报方式,制作不同的专版和模块,适应手机、电脑、乃至将来的“电子纸”等媒介载体。

2、拓展数字报刊的业务范围

在媒介的经营管理体制上,我们不应再只限于新闻的与采集或者只是纸质报刊的网络版,而应该注重数字平台的立体化经营。例如《纽约时报》网站针对“报纸参与教育”这一发展计划而开辟的一个“时报学习”的专栏,其免费为3到12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老师提供信息,学生可以在线阅读新闻、参加专栏游戏、向《时报》记者编辑发送邮件及问题,老师根据网站内容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时报》一方面为社会教育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的新一代读者群。⑤在借鉴西方数字报业发展的同时,报业集团也应该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业务的拓展,比如在网络中开展音视频业务,融入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在内的文化活动等。

参考文献

①甘东、谢莎莎,《传统报纸与网络媒体互补——以〈新民晚报〉2008年“两会”报道为例》[J]《.新学术》,2008(4)

②石本秀,《融合还是分化——试论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思维局限》[J]《.新闻界》,2011(7)

③李娇,《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发展导向》[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1)

④秦银萍,《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报业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1(3)

⑤蔡雯,《媒介融合视野下的报业转型》[J]《.新闻传播》,2007(11)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8

传媒业发展需要认同和共识

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这次会议将“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作为研讨的主题,其目的在于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传媒业如何实现多样性发展的问题,并力图在这一问题上寻求达到某些认同和共识。我很欣赏“认同”这个词。所谓“认同”,是指人们相互之间在心理上的身份认可,它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关照和规范的学习而形成的。

如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传播国际化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在我们会议的主题范围内,至少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认同存在着世界传媒经济学的共同性,二是承认各国传媒经济学的特殊性。

传媒经济学交汇了新闻学、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最新的通讯科技等许多学科,也需要充分的、可靠的基础统计资料和应用相关的数学工具。中国的多数大学并不缺乏这些学科的学者,缺乏的是跨学科的融合。我们同时注意到如果缺乏研究者和传媒行业的领导人之间的合作,也难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中国平面媒体的未来发展

石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的平面媒体面临着一个发展的机遇期。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有三分之二的省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型产业来发展,在文化产业中,报刊媒体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九亿农村人口被激活,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平面媒体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其次,中国的平面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保持主流媒体地位。平面媒体与其他媒体相比,有人力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内容生产上的优势,对传播领域的权威性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平面媒体在经济规模和公共舆论方面的主流地位不容置疑。

第三,传媒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使平面媒体的发展如虎添翼。数字化为平面媒体的内容生产,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门户网站、无线通讯、3G、博客、搜索引擎等新兴媒体和技术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和传播创新的速度,平面媒体将借助新兴媒体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在传媒市场上关于如何把报刊内容转化为数字化内容,把报刊发行转化为数字化营销,把报刊受众转化为数字化受众的思路和实践越来越成熟。报刊业与其他媒体之间,相互交融的趋势在不断加快。这对中国传媒业更好的把握发展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迅速壮大

李卫红(教育部副部长)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也迅速壮大。新中国成立之前,新闻教育规模很小,50所大学新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不超过1000人。改革开放之初,设立新闻专业(系)的学校也不过10所,在校学生大约600人。即使到了1994年,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点也不过66个。最近10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1995-1999年,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点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70个。目前,中国设立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本科专业点超过了660个,硕士研究生点80多个,博士研究生点10多个;在校学生超过了12万人。

传媒业的“全球化”和“多样性”问题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组织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传媒经济学术机构,该组织的前6届会议都是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召开的,我们能够获得第7届学术会议的举办权,应当说是一种历史性的突破。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些学者担忧,在全球化的影响和促动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还能够保持多久?特别是在大型跨国传媒集团不断对外扩张,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抑制的潮流和趋势的情况下,这种多样性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那么各国政府和传媒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另外,作为信息媒介和舆论手段的传媒业又怎样在实现自身多样性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信息和舆论的支持?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传媒经济学界所应当关注的话题。也正因为此,传媒业的“全球化”和“多样性”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世界传媒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也是上几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涉及最多和研讨最为集中的议题之一。

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

黄勇(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规划院院长)在今后若干年里,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将进入全面、快速、持续发展的轨道。其基本趋势将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内容产业市场化。随着传播竞争的加剧和节目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非新闻类节目将实行产播分离,并逐步走向市场,节目供求关系将加快由自产自播向市场交换交易转变。二是产业经营公司化。逐步实行分类管理,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办法,将广电媒体可经营部分资产资源剥离出来,按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市场主体,实行公司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三是投资主体多样化。在国家投融资政策的指导下,面向市场的广播影视经营式实体,将积极吸收公有资本、非公有资本和境外资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广播影视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多渠道资金的投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盈利模式多样化。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的新业务,满足各种新媒体的内容需求和各类消费者的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五是产业发展集约化。加快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重组,发掘优势资源和潜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推进频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推动节目栏目的创新,积累和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传媒经济在实践中的发展

周鸿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在实践方面,中国的传媒经济发展,是从广告经营开始的。第一是报刊经营的收入,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天津日报率先刊登了以后的首个报纸广告。从那个时候起,报刊开始有了自己的经营收入,到2005年中国大陆的报刊广告收入已经达到了469.36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6.59%。第二是广播电视的经营收入。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从零开始,到2005年中国广播电视广告的收入已经达到了458.63亿元。第三是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2005年中国大陆的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已经达到了41.7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78.4%,其中网络广告收入是四年前的7.6倍,达到了31.3亿元。第四是手机短信经营收入。2005年中国大陆的手机短信的经营收入已经达到了304亿元。比2004年的数字超过40%。这是实践方面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媒介产业发展及其环境变化

崔保国(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从整个产值规模上来描述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我们测算了一下,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规模是3250亿人民币。虽然我们传媒媒体公司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整个广告的总额在世界市场上一比较,我们的规模是比较小的。而且在各个媒体里,媒体的集中度在国内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以电视业来看,中央电视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电视台,CCtV的广告总收入占中国整体广告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在加入wto以后的传媒产业背景下,中国传媒产业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发展势头在降低、衰落。而增长比较快的是手机短信销售额的增长和网络媒体广告额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中国的媒体在这样一种环境发展变化下,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呢?

首先是媒体的媒介企业体制转变。围绕着这种体制的转变,中国的媒体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开展立体化的经营,主要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中国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传媒企业,现在他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发展和扩张,正确的选择就是走集团化的道路。可能在未来几年里,中国的媒体数量会减少,但是媒体的规模会不断扩大。这种集团化的发展有利于媒体企业经营的集约化。另外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字化,所有的中国传统媒体,都要有一个重要的课题――“怎样实现数字化转型”。电视实现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特别是报纸媒体和期刊媒体怎样和数字媒体结合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市场和现实的数字化转型道路,是未来中国媒体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发展课题。

中国报业发展的动力

梁衡(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展望未来,推动中国传统报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成长带来的机会。中国社会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我们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这种发展给我们传统报纸也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社会发展、民众文盲率的降低、文化水平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传统报纸维系着比较庞大的数字。特别在未来几年内,二线三线的报纸可能成为拉动报业的增长点。

二是改革与创新能够释放巨大的生产力。只有体制不断改革,报业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使传统报业激发出强大的动力,在与其他媒体竞争的过程中留住优势,为传统报业学习新技术、新资本创造新的优势。我们的机制体制现在回头看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记得当年为了一个报纸自己能不能发行,能不能自己分割一统天下的局面就争论了十几年,现在看来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三是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利用带来了自身的转型。报业一直是新技术的积极支持者,报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新技术的应用史,过去报纸每一次进步都利用了新技术,从黑白到彩色,从薄报到厚报时代,到开办电子版、网络版,到今天开办手机报等其他尝试,都是在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下一步传统报纸在采编印等各个环节,还有一定的技术空间可以利用。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报业也能够通过利用新的技术,将传统报业的人才优势、文化积淀优势与内容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传统报业开创一个新的明天。

报纸衰退期的增长战略

吴海民(京华时报社社长)我们给报纸衰退期提供的战略性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先战略。报纸的市场领先者不应该放弃一个强者愈强的机会,因为衰退的市场必然会加大产业的集中度,其直接结果是给市场领先者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在一个正在萎缩的市场上,只有更大的份额才意味着利润。

二是取舍战略。即是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真正有所为。产业衰退期里干什么不干什么,必须有取有舍。取舍战略有助于强化自己的明确地位,突出竞争中的优势,这也意味着为此要主动放弃一些市场。

三是收获战略,即通过多种紧缩性措施降低经营亏损,降低现金流量,提高利润水平,以尽可能地聚集资金,为未来退出或转移市场做好准备,包括停止新的投资,缩小经营规模,节省有关费用,减少各项开支等等。

四是改版战略。这里的改版绝非版面内容的简单改变,而是指报纸在目标读者、目标市场等方面的重新定位。如着眼于未来的“碎片化”进行市场细分,朝着解释性报纸、免费报纸、社区类报纸以及二线三线城市报纸的转移。

五是退出战略。对某些质量低劣、经营混乱,也丧失了改版价值的报纸来说,也许最好的选择是立即解散,退出市场竞争。退出未必就是坏事,它可以大大减少沉没成本,减少机会成本,也减少未来的退出成本。

六是合并战略。同一地域、同一领域的同质化报纸是可以合并的。特别是同一报业集团内的同质化报纸,应该予以合并,以使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运作得当的话也可能得到1加1大于2的效果,使相对劣势组合成市场强势。

七是购并战略。产业的衰退期提供了大购并的机会,并购有利于使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实现产业的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减少竞争对手,快速实现市场领先地位,有利于掌握更多资源,特别是一些报纸的内容资源,以实现向新媒体的转型,有利于减低运营成本,也有利于完善集团的产业链。

八是换位战略。即继过去的纸介质本位向数字化本位转化,在保持纸质报纸市场地位的同时,大力研发和运用新媒体产品,在报纸的衰退期里实现报网互动,而在未来则自然过渡到新的数字化媒体。

“融合与转型”是数字时代媒体的必经之路

徐威(东方卫视总经理、总编辑)技术前进的步伐是谁也挡不住的。尽管目前在普及程度、成本、技术成熟度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下,新媒体的发展还不足以撼动电视媒体龙头老大的位置,但传媒产业肯定会出现分众化和碎片化的趋势,传播信息的渠道与平台越来越多,内容市场趋向细分化,单一媒体所能获得的受众与市场越来越小。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9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媒介融合移动互联资源整合

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令传统媒体始料未及,以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视频网站、移动视频app开始蚕食原本传统电视台的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据清华大学中国传媒产业报告分析,“2015年电视媒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电视广告投放量首次下滑。2015年上半年电视广告花费同比减少3.4%,时段广告资源量也同比减少一成。新媒体冲击与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使得多数电视台业绩平淡并对整体行业形势产生影响。”①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地方电视台而言,它们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

饱和发展阶段地方电视台面临的四重压力

据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数量在2010年达到2367家,该数量在此后几年中基本保持稳定,2013年总数为2373家,仅增加了6家。从宏观数量来看我国广播电视台数量在2009年就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电视台总数是日本的22倍,是美国的3倍以上,我国的电视频道数量更是突破4000,稳居世界第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电视市场已经从原本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了当下的饱和发展阶段,在这一形势下受影响最大的是占总数80%以上的地方电视台。

电视产业内部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行业进入饱和发展阶段意味着行业内部竞争逐步加剧,同业企业间差距也将急剧扩大。原本央视以及各省级卫视在竞争中就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地位,无论在节目的覆盖范围,企业可调用的人力物力水平,以及知名度影响力方面都是地方电视台不可比拟的。随着近年来电视连续剧、娱乐综艺节目的制作成本和制作水平竞争日趋白热化,省级卫视内部也出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据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的研究显示,“2015年央视和省级卫视投放分别占广告主电视广告投放费用的26.4%和29.1%,总和为55.5%,到2016年预期两者占比分别为28.7%和33.1%,总和为61.8%。广告主在央视和省级卫视的广告投放占据了电视广告投放总额的半壁江山,且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这也意味着卫视以外的省台地面频道及地市县级电视台的份额在进一步被压缩。”②而省级卫视中处于第一梯队的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又占据了整个省级卫视广告收入的五成以上。央视和省级卫视第一梯队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助推电视剧版权价格、明星的节目制作费,包括综艺娱乐节目的制作水平迅速上冲到地方电视台难以企及的高度。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性的提升,以及观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一些地方电视台极具特色的方言性节目市场也面临萎缩。事实上,缺乏能够吸引本地观众的优秀电视节目,以及电视节目的创新空间和能力上的不足,已经成为地方电视台提升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最大压力。

视频网站持续侵吞传统电视市场。电视盒子、智能电视,以及大量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正在逐渐改变传统收视市场,近年来迅速壮大的视频网站企业也正在挑战传统广播电视台的行业地位。这其中影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和收视端的智能设备严重削弱了具有垄断性的频道资源的价值。一边是传统电视开机率三年降四成,一边是互联网视频用户数量不断创新高,电视节目按频道收看的传统收视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时代的按需点播所替代。此前频道与频道之间的较量正在被节目与节目之间的比拼所替代,单个节目的质量成为竞争的焦点,并日趋白热化。其次,广告主在视频网站投放插播广告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优质电视节目的冠名费也不断增长。与整个电视行业增长乏力相比,网络视频行业正在保持着高速增长。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规模达到243.1亿元人民币,相比2014年环比增长43.0%,而移动视频广告市场更是增长了144.5%。”③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一方面是频道资源的垄断优势被削弱,另一方面又拿不出能够在互联网上与全国同行有竞争力的优质节目,对于未来的发展无疑困难重重。

自媒体或成为内容生产的新力量。原本电视台不仅拥有频道的垄断资源,还拥有着内容生产的强势地位,观众能够欣赏到的大多数节目主要依靠电视台生产制作。而今,互联网开启了一个自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的制作对于大多数自媒体人而言并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虽然目前视频自媒体还不能生产出像《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这样大投入的精品电视节目,但在旅游、汽车、美食、历史文化等众多小成本脱口秀节目领域,自媒体已经异军突起,涌现出一批如宋鸿兵、罗振宇、高晓松等具有很高网络点击率和社会影响力的自媒体人。在2015年更是有一批自媒体栏目获得风投融资,新晋视频自媒体人“papi酱”的广告首拍价更是高达2200万元。这似乎预示着地方电视台正在面临双头夹击的困境,一方面是省级卫视搏杀的综艺娱乐和电视连续剧市场门槛越来越高,已经到了地方电视台可望而不可即的程度。另一方面自媒体人深耕的低成本影视内容产品似乎又更灵活、更宽松,加之其本身是具有人格属性的内容产品,其受众粘性也比传统的电视节目更强。再加上自媒体人的网络社群力量,以及各种线上线下的成员互动,一部分自媒体节目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越了很多地方电视台的精品栏目。

技术设备更新导致资金压力倍增。随着近年来LeD、高清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普通家庭的电视机已经完成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4K)的换代,甚至下一代8K技术的普及也已经箭在弦上。然而,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在完成采编播设备的数字化技术设备更新方面举步维艰。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地方电视的融合发展也需要完成从传统内容制作平台向融合新闻制作平台的升级,而融合新闻平台的费用投入对于很多地方电视台而言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再加上移动互联的快速崛起,受众的收视习惯已经在改变,“多屏竞争”“决战第四屏”的趋势也已经非常明确。是否要及时跟上技术更替的步伐,地方电视台面临抉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资金匮乏的尴尬。

当然,对于地方电视台的融合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有体制机制的问题,“双重领导,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大大限制了地方电视台新时代的发展。④创收和补贴并行的薪酬机制也使得电视台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缺乏创新意识,缺少改革动力,这都是当前地方电视台融合发展的阻碍力量。但地方电视台的融合发展也并不是没有方法可寻。

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的融合之路

在全媒体、多屏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无论是从坚守舆论主阵地的政治责任来说,还是从服务受众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来说,融合发展都应当成为地方电视台着眼未来、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策略上来讲,地方电视台拥有省级卫视、网络新兴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和特点。通过融合利用互联网,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通过全频覆盖、多终端传播,真正实现主流媒体的覆盖面、传播力和影响力。

贴近当地民生仍是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扎根本土、精准定位依然是地方电视台的优势领域。与上星卫视、央视相比,地方电视台虽然没有实力挑战大型综艺节目和热播电视剧,但地方电视台与其受众同处一域,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社会生活与共同关注的问题。⑤因此,地方电视台的节目虽然做的小,但是可以做得更精更细,更贴近本地人的生活,这是省级卫视、网络新媒体所无法触及的。同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地方电视台依然是所在区域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介机构,如何更好地在本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需要从本土节目内容着手。

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精神为指导,报道南京本地的社会新闻,生活咨询,现场连线,定位明确,受到当地人的喜爱,曾经创造了年广告收入1.008亿元的业绩,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立足本地,可以结合本土特点策划节目,如山东卫视的《拉呱》,主持人用方言播报本地新闻,让人备感亲切。福州市综合频道的《第一帮帮团》帮助百姓解决困难,以这种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广受好评。所以地方电视台经营新闻,核心还是要做贴近本地、贴近生活的新闻服务类节目,并通过微信、热线电话等加强和本地观众的互动,培养忠实的本地观众。

全媒体融合需要电视与报纸的“抱团”。媒介融合不是传统媒体办网站,也不是简单的“两微一端”拓展渠道,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生产和营销要素的合并、竞合、调和与化合,它是产生既有精神内涵又有物质形态的融合所有媒介功能的全新的‘高级生命体’。”⑥很多传统媒体对媒介融合有抵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融合带来更大的资源投入、带来更多的部门机构、甚至媒介融合项目成为企业长期的“出血点”,拖累原本健康的有机体。事实上,媒介融合应该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挖掘和组织机构人员的极大化精简。从这个角度来讲,地方电视台的融合就不应该仅仅限于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而应该是地方媒体资源的全媒体融合,它应该是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地方政府新办的新媒体平台的全面融合。目前国内很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宣传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将地方广电集团与地方报业集团进行融合,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中央厨房”。

打造具有自媒体特征的品牌栏目。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侵袭了传统媒体固有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它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可供平等竞争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省级卫视所谓的“上星频道”优势荡然无存,所有内容产品在网络空间平台中平等竞争,甚至无所谓你是否拥有频道的落地权。以凤凰卫视为例,其长年在国内拥有有限的落地权,大多数受众不能在传统的电视频道观看凤凰卫视的节目,但其主要的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却都在内地,且具有较高的媒介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其策略就在于,凤凰卫视很早就认识到互联网对于电视节目传播的推动作用,《军情观察室》《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缘》等知名品牌栏目早年都是通过网络下载为国内观众所熟知。如今,北京卫视青年频道的《军情解码》、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深圳卫视的《军情直播间》等都是网络空间中的热播节目。可见,在网络媒体专业化、人格化的细分趋势下,选好题材、精心打造具有自媒体特征的品牌电视节目,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力,地方电视台也可以拥有全国范围的影响力。

与政府民生平台融合形成全媒体新格局。地方媒体是地方政府舆论宣传引导的重要工具,作为坚守舆论阵地的中坚力量,地方政府对于地方媒体生存发展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进入网络时代后,免费成为大势所趋,媒介的内容产品很难作为商品再进行销售。尤其是新闻产品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正在从以往的“稀缺品”逐渐沦为一种低价值甚至无价值的“副产品”,更多的时候新闻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软件的一种增值服务。譬如,微信、支付宝、360安全卫士、墨迹天气、浏览器等网络应用软件都提供新闻或视频的推送服务。因此,单纯希望通过提升媒介产品质量来吸引受众,进而实现地方媒体销售收入和广告收入的增长是不现实的,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必不可少。将地方广电集团、地方报业集团与地方政府的网络民生服务平台进行更大程度的融合,无疑将创造全媒体融合的共赢局面。

总结

媒介融合意味着“界面”的多样化、内容形态的复杂化、技术平台的高效化,以及新闻从业者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化,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地方电视台发展过程中的局部调整,而应当是地方传统媒体产业的整体结构调整的过程。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涉及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地方电视台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目标明确、策略清晰,把握移动互联和网络视频媒体发展的大机遇,占据市场有利地位。媒介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资源、政策、体制机制等问题,更需要政府、企业双方的共同协作,打造民生服务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全媒体新格局,实现政府、媒介与受众的多赢局面。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注释:

①崔保国,邵鹏:《传媒产业发展与未来媒体方向》,见《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②黄升民,邵华冬,魏曼曼:《2015-2016年中国广告市场现状与趋势》,见《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③易观智库:《2016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趋势预测》,http:///yjgd/6103.shtml。

④周明全:《数字时代下的竞争―浅析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发展策略》,《西部广播电视》,2014(11)。

新能源发展趋势报告篇10

2009年广播面临的主要挑战

1.资本之路更多是以“大吃小”的并购形式出现

经济萧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投资力度的减少。这意味着媒体行业整体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此前,依靠创新的商业模式与漂亮的商业计划书即能吸引到风险投资,这在经济不景气的2009年将会变得日益困难,一大批小型媒体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成为一个问题,他们或者因断粮而死,或者被大型的媒体集团并入其中成为子体。

2009年广播媒体的资本之路将更多地表现在“大吃小”的并购层面。小型媒体公司获得投融资的困难,在另一维度上反而成就了大型媒体集团,特别是“国”字背景的媒体集团,他们因为长期享受“政策优势、品牌强势”等稳态结构而能在金融危机中安然度命,并且在这种境遇下能够以较低成本“并购”一批媒体机构。比如说国家电台可能并购二、三级城市的电台;广播电台的网站可以并购其他一些资质好的网站,来拓展其新媒体方面的业务,比如并购博客网站、社区网站来迅速打造“广播网络社区平台”;并购音乐网站来力推“广播音频产销平台”。

2.广告收入的减少

广告收入的减少是对于整个媒体行业而言的,媒体发展与经济周期总是紧密相联,只不过不同的媒介品种受到经济萧条或经济繁荣影响的深浅不同,广告市场变化与经济发展周期的关联情形可参看右图:

图中最上面的线条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曲线,中间的线条代表电视媒体历年广告营业额的变化趋势,最下面是报纸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媒体的发展与10年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变化很相符,其中电视曲线发展较为平稳,而报纸在发展中的波折更大一些。

2000年以来,我国的广播广告投放额以超过15%的年增长率递增,2002年20亿元,2006年突破50亿大关。到2008年广告收入超过亿元的电台已高到17家。2009年经济萧条将对广播广告市场带来冲击。

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2007年全国无主调查的综合数据显示,金融保险、通信等行业广告成为广播听众收听最多的广告,广告综合到达率超过40%,食品餐饮、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紧随其后,广告综合到达率超过30%。一些依赖于上述广告的广播媒体将在2009年受到影响,特别是股市等经济广播,其收听率将随着股市的走低而进入低潮期。

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广告业的衰退大面积影响到媒体市场,但其中受冲击最小的可能是广播行业,因为广播的广告成本较之其他媒体广告而言偏低,每千人不足10元,这意味着“价廉质优”的广播广告很有可能成为经济不景气时广告业主首选的替放渠道,广告投放将因“价格优势”而被引向广播媒体。

广播发展的“小趋势”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09年中国广播的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要走“小而美”、“小而全”、“小而协调”、“小而可持续”的道路,拓展新兴人群,借势新媒体,走“小巧”之路,占领小份额市场。

这种“小趋势”之路是建立在中国消费者信心水平较世界平均水平而言相对较高的前提下的。根据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数据记录,中国消费者信心水平从2006年下半年至今,始终比较平稳。最近的一轮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信心较上半年略有提升,指数达到9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2个点。半数以上中国受访者(56%)对未来12个月的个人财务状况持乐观态度。这表明中国媒体的回暖预期与速度将可能远远高于世界水平。这个数据多少能让人们对2009年的中国广播更为乐观一些。

1.进军“小趋势”人群

美国学者马克・佩恩在其《小趋势》一书中通过可靠的信息和分析,指出社会不再是一个大熔炉,而是被分成了一个个有着不同喜好和生活方式的群体。那些人数不多却充满活力的新群体,正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书中描述的75个“小趋势”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这些连雷达都无法探测到的“小趋势”可以被用来推动一个新的行业,进行一场新的战役,开始一场新的运动,也可以用来作为投资战略指南。正如他们对“小趋势”的定义是:在美国3亿人口中,只要有1%,即300万人口在价值观或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甚至在身体特征上相同或近似,就构成了一个群体,如果他们同时具有目前社会不能满足的共同需求,即是一种“小趋势”。而这些“小趋势”群体与广播的分众化策略是吻合的,吸引他们并服务他们将在受众层面扩展广播收听人群的基数。如果按照马克・佩恩预言的那样“当今世界最大的趋势就是这些‘小趋势’的形成”,那么捕捉到这些“小趋势”需求,吸引“小趋势”人群将是未来广播的一片蓝海。

2.区域化对抗全国性

广播未来的区域化特征将越来越显著,依托“地缘”建立的收听联系将主导未来广播的走向。全国性大台将在政策层面上发挥着作用,但前提是要解决“统一频率”的问题,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套频率如果能成为中国紧急广播国家系统的一分子,它将在突发事件及中央政策宣讲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广播将更加回归区域性,甚至社区性,社区广播、季节性广播将是未来广播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国家电台对抗区域性的一个重要策略即是“分频播出”,2009年最有可能推进的将是“广告的分频经营与分频播出”。

3.联盟纵深化

2008年形成的广播联盟惯性将在2009年进一步推进。以此形成广播联盟体系,防御经济危机带来的广播萧条。

首先,联盟能充分激活广告市场。过去,广告公司可以和各类媒体分别谈判,其间有很大的价格优惠空间,在经济萧条时,广播媒体建立广告联盟,可以一致对外,价格上就有了垄断色彩,从而提升广播广告的整体市场份额,并增加广播广告的要价权。

其次,建立战略联盟,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经济萧条之时,对于广播媒体而言,一方面是“开源”,即开辟新的广告模式以增加收入来源;此外,还需“节流”,即降低节目制作与流通的成本。由于联盟伙伴之间经常沟通和合作,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承诺,也可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使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冲突,联盟伙伴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也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无休止的讨价还价。

2009年广播联盟将纵深化发展,联盟形态也将更为多元,可以是“报道联盟”,类似的如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的“全国奥运广播联盟”;2006年和2007年上海电合浙江、江苏及构成长三角的其他10多家市台,新华社、网络、杂志等推出的《发现长三角》、《穿越长三角》报道联盟;也可以是“广告联盟”,电台广告部门围绕单一产品或服务结成联盟;更为深层的联盟是“媒体与分销商、运营商的联盟”,通过与分销商和运营商联盟,可以有效解决媒体通路问题,开发增值业务,更好地推广媒体内容资源。

4.开拓多元化经营渠道

面对金融海啸,要想生存,开拓多元化的经营渠道是广播的首选策略。比如开办电台购物服务,利用电台的公信力为听众提品保证,从而通过商品销售获利。广播直销购物作为新的尝试方式,2006年在上海市场即突破了4500万元的销售额。苏州广播电台2008年7月推出了广播购物节目:《965购物一条街》,通过调频Fm96.5的空中电波开播,其“广播购物”模式集中整合了招商资源,形成一条街式广播直销,吸引了多家国际、国内知名直销企业。2008年11月8日,湖北广电总台推出了购物频道美嘉购物,针对国内市场规则及广电媒体运作特点,组建节目制作中心、呼叫中心、商品开发中心、物流中心,开拓广播购物、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的多元经营渠道。

除了打造广播购物平台,与商家结合售卖商品的获利模式之外,广播还可以通过“活动营销”来增加赢利渠道,比如一些广播媒体担负起了城市营销的重任,通过替政府办活动而获得回报。如大连广播电台推出的“99+1推动力――城市财富创造者的聚会”,选取了99个知名品牌,相聚大连,为99个品牌搭建交流的平台,为“大大连”建设推波助澜。这样的活动营销,一方面可以取得政府的财政资助,同时也可以通过出售“冠名权”、拉取商业赞助等多种方式获得商业回报。

第三个赢利渠道体现在后广播产品的开发及获利方面。未来广播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低成本广播,另一种是精品广播,即“贵广播”,后者是广播的艺术化生存,通过专业人士的专业制作为听众提供一个“听觉盛宴”,“贵广播”产品可以被开发成“后广播产品”,通过网络下载、光盘售卖等多种形式获利。

5.广播新形态

广播要想在经济萧条下生存并发展,在形态方面也要持续创新,以容纳更多的资源。2009年两类广播形式可以在广播界进行推广。一类是“施政类广播”,另一类是“体验式广播”。

施政类广播,即领导者的广播讲话,领导者通过广播讲话的方式来解释政策。最早发端于美国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它成为大萧条时期无数美国人的温馨记忆;韩国总统李明博2008年10月13日通过韩国各个广播电台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广播演说。李明博在题为《大家好,我是总统李明博》、时长8分30秒的演说中强调指出:“保证和增加就业将是政府的首要任务。”并在此后的每周星期一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10分钟以内的宣传政府政策的演讲,将广播讲话常规化。目前,美国总统每周也会在白宫网站发表五分钟的广播录音讲话。施政类广播除了领导人的讲话外,还可以作为行政人员进行城市管理及政策宣讲的平台,比如3年前出现的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它是全国第一家以城市管理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广播电台,3年来共有1800多人次的政府官员到直播间与市民直接沟通交流,“市长市民面对面”、“市民对话一把手”等受欢迎的节目,实质上都是施政类广播的一种变身。

体验类广播也将成为2009年的一个新类型,故事广播、评书广播、互动广播等提供各类体验的广播,能够抚慰人们在经济萧条时期的心灵。此外,服务型广播也将迎来一个发展期,比如失业再就业、招聘信息、就业指南等等提供服务类信息的广播在经济萧条时也因其功用性而有较好的成长空间。

6.借势新媒体

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广播媒体2009年将继续借势新媒体,“可视化广播”将是广播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广播从有线到无线,从立于村头的“大喇叭”到放于桌上的“小视频”,是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必然路径。电台网站发展视频是广播“可视化”的一种方式,一些电台的品牌节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节目中的揭黑报道,可以通过与网络合作推出“联动”品牌,记者在进行音频采访的同时,可用偷拍机记录下调查的全过程,再根据网络视频营销的规律,将这些素材进行重新“切片”、“包装”,放于网上二度传播。

广播借势新媒体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台与网的关系问题,根据目前新技术的发展,台网一体化进程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weB1.0的台网联动”阶段,这一阶段“网为台服务,台为网铺路”。台为中心,网为辅助。网做好台的服务,开设台的节目与活动的网络版。台在适当的情况下可在广告中将网的广告捆绑销售,帮助网扩大其知名度与存活率。

第二个阶段是“weB2.0的台网互动”阶段,这一阶段“台网平行,互动前行”。weB2.0时代,网络媒体提供新体验,并且自身能聚集新资源、产生新内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慢慢走上脱离母体的道路。比如“博客”平台可以很方便地聚集来自民间的自组织内容,这些内容与传统母体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RSS技术能方便地聚集信息;SnS能形成网上社会关系等等。

第三阶段是“weB3.0台网融通”阶段,这一阶段“网为中心,台为辅助”。建立在数据资源上信息深度整合及再造基础的weB3.0时代,将带来台网关系的全新变革。此时网为中心,台为辅助,台的资源全面数据化、网建立社区并增强人群粘度,二者合一,一方面提供内容的深度整合,一方面提供有粘性及忠诚度的用户,建立在这一“台网融通”平台上的一系列新型运用将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