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知识及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2:35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1

关键词: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实践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38-04

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追求有效性学习的活动,这种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实践应用为取向,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资源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课程内容,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活动。在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看来,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全面成长。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这种理念要求我们在课程活动中,必须把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带学,以学促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就是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在当代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表现。

一、指导思想

“德育原理”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该课程旨在研究德育问题及现象,在研究德育问题及现象的基础上总结德育的基本特点,探索德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作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已往的课程内容中,传统的学科理论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而学科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德育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性的内容很少被反映到课程中来,大量活的德育事实不能进入到学生的课程活动中。因此,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不能主动认真去思考未来所面对的德育实践问题,不能构建起一名德育工作者应有的良好素质。同时,已往的课程教学是就学科而教学,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成长需要。这种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既不符合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又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更不符合当代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改革“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分析,改革“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精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要以“德育原理”的基本范畴为基础,形成学生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德育思想和德育观念,使学生能构建起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德育实践的德育观念体系。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意提升理论的深刻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所学理论能真正起到指导德育实践的作用,而不是作为束缚学生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学科教条。三是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要将当代先进的德育理论充实和更新到课程内容中来,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又能够运用学科最新成果来思考现实的德育问题,增强德育理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第二,突出实践参与。“德育原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学生的基本德育能力。因此,课程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学科理论知识教育以外,应该按照德育实践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应该运用德育问题的情景、事例以及学生有关的德育经验,通过调查与观察、见习与实习、设计与参与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到德育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究现实的德育问题,使学生在与实践的接触中学习德育知识、掌握德育理论、深化对德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原理”课程教学要体现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通过问题反思、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研究性学习、课外阅读、情景观摩等方法让学生主动进入课程学习之中,愿学、乐学。

第四,实行开放教学。“德育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学科理论学习,还是学科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都已经明显不适合课程目标达成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走出传统的课程“讲授者”角色,打破课堂对学生课程学习的限制,努力开拓教学空间,延伸课程活动,促进课程教学向个性化、操作化与实践化方向发展,变接受性学习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式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二、理论依据

(一)“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不断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86,卡内基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分别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也提出,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作为未来的教师必须要有综合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而教师形成这些“全面素质”的基础就是“基于实践”。“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结构,而且更关注这一专业素质结构在实践中的行动体现过程,以及在行动体现中专业素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1]。按照“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基于实践,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求得全面素质的形成。

(二)“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

“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认为,学生专业经验的获得既不是来源于既定的课程内容,也不是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教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是否在课程学习通过与实践对象的交互中对课程内容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取决于学生是否与课程内容、教师、同伴及课程实践情景的互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与学科实践之间的充分交往与互动、与社会实践者的对话与交流,才有“学习经验”的生成,才有“学科经验”的生成,才有课程经验的创造与重构。“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与学科实践的交往、与同伴的交往,重视学生课程经验的生成与建构。

(三)“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

“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理论奉行的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直面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生命成长。它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价值和个性等方面的真实体验和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人格不断成熟,思想不断完善。“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秉持生态观念,把课堂看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摇篮和良性生态。“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要求课堂要“建立起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理解、交往实现动态生成为教学路径,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的适宜生命发展的生态课堂”[2]。

三、目标设想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使学生掌握“德育原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关于德育本质、德育价值、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德育环境、德育主体及德育评价的基本观念,形成比较完整的和先进的学科知识结构。

二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德育的基本原理和先进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品德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对受教育者的不良品德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德育能力。

三是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形成积极的课程学习态度,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四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起科学的德育思想和观点,树立具有时代精神的德育理念,发展学生的道德智力,培养起学生对德育问题的研究意识和对德育问题的探究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奠定学生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

五是提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产生一种愉悦的课程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并了解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自觉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六是努力探索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使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学文科教学总结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程序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即:课前学校见习──教师“精讲”知识原理──学生课堂“思考”吸收──学生小组“议论”深化──课后调查与研究提高。

(一)课前“见习”德育情景

“见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中小学校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学校德育的实际,使学生通过所见、所闻、所思去了解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和组织,熟悉中小学德育的实际,形成对学习课程初步的感性认识,获得学科学习的经验基础,奠定学生思考和分析德育问题和解决德育问题能力的经验基础,使学科知识学习和实际有机联系起来。课前见习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见习学校的“晨会”组织和内容。晨会是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晨会的见习主要集中在看看晨会的内容、形式以及观摩优秀晨会案例。

二是见习学校的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和内容。见习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程以及主题活动的安排与开展,观摩特色主题活动。

三是见习学校的班会和主题班会组织。见习班会和主题班会的准备、组织和总结,观摩特色班会和主题班会。

四是见习学校的课外活动。见习学校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性活动。

(二)教师“精讲”知识原理

“精讲”是指教师精讲学科知识,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有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是学生学科学习和课程学习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在精讲这一环节,教师采取讲述、讲解的方式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进行重点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学科知识结构。精讲包括四个方面。

1.讲学科基础。讲学科基础主要是讲学科基本术语的规范表达,分析学科的基础概念及内涵,介绍学科的实践特点及要求。讲学科基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澄清学生有关学科概念和内涵的观点,奠定学科学习的知识基础。

2.讲学科原理。学科原理是学科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基本理论。“德育原理”的每一章都有这些基本的规律和基础理论。讲学科原理就是为了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这些原理的基本点,为学生未来的德育实践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3.讲学科价值。学科价值是学科的生命线,也是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追求价值也是学科教学活动的内驱力。讲学科价值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讲学科内容的理论价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取舍学科理论;二是讲学科内容的实践价值,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4.讲学科进展。学科进展包括学科发展的最新态

势、学科建设的最新进展、学科领域的最新方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讲学科进展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学科的前沿。

(三)课堂“思考”吸收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生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没有课堂思考吸收,学生就不能理解学科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在每学时教学内容中,教师都根据课程内容学习的需要提出学生当堂思考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根据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和自己已有的德育经验做出分析、判断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对学生反思中形成的比较典型的观点和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完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思考的问题。学生课堂思考的主要内容有。

1.思考现实。思考我国社会的现实、教育的现实、德育的现实以及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思考现实来寻找德育理论解决德育问题的切入点。

2.思考自我。思考自我包括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所记忆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与“德育原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有关德育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对比检查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通过学生主动思考把所学的”德育原理“学科知识系统化,对自己不正确的教育理论和德育观念予以修正。

3.思考方法。思考方法是指思考“德育原理”的科学基础和实践运用的方法,找到德育理论运用德育于实践的有效路径。

4.思考经验。思考经验是教师引导现实的与自己相关的或通过见习所获得的德育经验,并把自己的这些德育经验用“德育原理”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在经验的比较和理论的梳理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德育思想和观念。

(四)小组“议论”深化

“议论”深化是指在课程学习中,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出一个或几个专题,让学生6―7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由学生按照座位自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讨论中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和共识,它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小组议论的重点是。

1.议现象。让学生议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社会交往中听到的德育现象,把活的事实引入德育课程中。

2.议问题。问题就是矛盾,议问题就是议矛盾。在小组议论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各种德育的矛盾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策略,使学生在议问题之中自然而然地去联系所学的学科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学科理论的自觉性。

3.议心得。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德育问题的真实看法,谈论自己的学习收获、自己的感想、自己的价值观,把课程学习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真实情感表达联系在一起。

4.议联系。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联系在一起,把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联系在一起,把课程学习和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价值观变化联系在一起。

(五)课后“钻研”提高

课后“钻研”提高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活动。一是教师列出调查研究问题让学生深入实际进行考察,以了解有关德育现象,分析有关德育问题,探求德育活动的特点;二是在课程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理解有关学科内容;三是教师提供研究方向和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进行专门的德育科研或小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素质,初步形成学生德育研究的能力和加深对德育理论的理解。课后调查研究主要有。

1.研事例。调查研究身边的德育事例、中小学的德育事例、社会中的德育事例,分析德育事例产生的背景、环境、条件、表现、原因、发展过程,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2.研典型。调查研究身边典型的人和事,通过研究典型使学生思考德育的普遍规律。

3.研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思考和探讨有关德育学科内容的发展趋势和实践发展变化的特点。

4.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德育科研或小论文,独立地推演或论证有关德育论点,加深对德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德育观念。

“习”、“讲”、“思”、“议”、“研”五个环节体现了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的实践取向和应用取向,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到了活学活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接触实际,接近社会现实,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

四、教学效果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使课程教学效果大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课程的价值不断地在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中得到体现。课程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德育理论,能够分析和解决基本的德育问题,能够对德育个案进行科学观察和提出较为合理的教育措施,能够形成自己的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德育观念,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素质。许多学生对这一模式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如学生在评教记录上写道:“德育原理,我原来以为是一门以说教为主的政治课,其实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德育原理课堂很自由,每人有自己的观点,又能学些东西,大学课程教学更要这样”;“德育原理课堂没有古板的理论说教,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学习轻松,既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又活跃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原以为德育原理课程枯燥无味,可是到实际的教学中,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学习方法灵活,每个问题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要求,课程相对也简单多了,我们还能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有关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好评,如有专家认为“德育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的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有独创性;“德育原理”重视课程的教学改革,抓住了课程活动的关键环节,效果很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五、推广价值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德育原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强调了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符合当代课程理论的基本理念。在如何建立符合大学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和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具有独创性的经验。特别是该模式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大学文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有较高的实践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惠闵.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

教育科研,2004,(8).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2

此书内容繁多,知识也很广泛,有食物中的科学之谜,科技现象之谜,交通科技之谜,电气设备之谜等许多类型篇,而每个类型篇又有许许多多的相关知识组成,列如:运动中的科学之谜就由“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羽毛球比赛为什么不能在室外举办?”等许许多多的运动小知识,当然每个类型篇都有符合自己类型的相关小知识。

其中运动篇里的一则小知识受到了我的注意,“扁了的乒乓球为什么用开水一烫就会鼓起来?”打乒乓球是我最喜爱的运动,每个周末我都会和我的小伙伴去打上几局,当然不小心踩扁了乒乓球也是经常的事,虽然我知道只要用开水一烫便可恢复,但我却不知其中的道理,自从我看了这个小问答后我明白了:“原来这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会把原来扁的地方顶起来,这样乒乓球就复原了。还有一则小问答说道“脱毛衣时噼啪作响是怎么回事?”我想大家在冬季晚上睡觉时,一定会脱下那一层厚厚的毛衣吧,当你脱毛衣时是不是会发出噼啪的声响啊,你可别以为这是什么怪物在作怪,其实这是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生了放电现象,我们白天穿着毛衣的时候,由于不停地运动,毛衣与衬衣,衬衣与身体之间不断的摩擦,使得身体和衣服上都带上了电荷。这些正负电荷中和,放生放电现象,于是我们就会听见“噼啪”的声音。

啊,原来是这样,可真是奇妙啊,读了这本科普读物,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原理,知道了以前所不知道的事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科学奥秘的奇妙,以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因为科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变得美好,变得更加让人觉得是个无底洞,变得更加吸引人类去探索去发现,去不断的创新!

通过这次阅读科普读物,感受科学的魅力也大大提高了我对科学的热爱以及我对科学的向往,我觉得科学在我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学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要学好科学,认真对待每节科学课,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因为这些都是会影响你一生的,是你一生中很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StS;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4-0058-04

小学科学新课程继承并发扬了历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使科学教育朝着大众化、生活化、动态化、人性化迈进了一大步。但小学科学教育中长期存在小螺旋式教材编排,易造成知识的割裂与遗忘;课程内容宽泛,探究活动的开展缺少时间、空间等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兴起的以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宗旨的StS教育,以其教育目标的多元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探究性等特征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新构想。[1]

StS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构建StS课程,综观国内外,StS课程内容的构建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多种模式共生并存。笔者从学科关系和学科内容两个维度考虑:其一,从学科关系来看,小学StS课程涵盖了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多个学科的知识,构建时既可以单门学科为中心,渗透StS精神,拓展、延伸其他学科内容;也可以是高度综合的StS课程,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其二,从学科内容角度分析,每一门课程既会涉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等静态的、良构的知识,也有联系到生活、社会问题的动态的、劣构的探究性知识。因此,笔者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归纳出三种整合模式:学科融入模式、局部整合模式、全盘融合模式,其中每一种模式都采取主题形式进行整合。

一、学科融入模式

学科融入模式是指以当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中的某一课程内容为主体,从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或观点出发设计主题,使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拓展、应用其他两门学科的内容,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联系。学科融入模式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融入某一学科,体现了各学科领域的关联性,但这种联系仅局限于学科或单元内部,在整体框架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综合。

国外不少StS课程教材构建采取了这种模式,如荷兰的pLon(Dutch physic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ject)物理课程,其高年级课程的每一个单元都结合相应StS专题。例如,在“交通和安全”这一单元中,设计“燃料的守恒、交通安全装置”;在“物质”单元则设计了“基础研究的社会和科学背景”;在“电离放射”单元设计了“各种应用的风险和安全”;在“卫星”这一单元中配合了“卫星的现代应用、通信和地球、天文观察”专题。[2]pLon课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并且促使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决策过程中知道如何权衡自己的观点。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水”的知识包含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是学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另外,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对于水的一些粗浅认识是学习“身边的水”这一主题的基础。基于以上考虑,同时为了达到基础教育要求,我们抛开教材,从课程内容标准出发,重新梳理小学《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水的内容,并将其整合为四大模块:水的三态变化、水资源的分布、水与我们、水污染。在这四大模块中,既有水的基本性质、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等《科学》课程中的知识点,又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水的灾害、水污染等《品德与社会》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注重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还可适当引入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包括:使用网络查找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利用word绘制宣传海报等。最终,我们拟定“身边的水”主题单元结构图(见图1)。

利用学科融入模式构建小学StS课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构建方式简单、灵活。课程构建主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主题,如三、四年级安排“身边的水”、“学习用品”、“种蚕豆”等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主题;五、六年级则可设计“简单机械装置”、“设计桥梁”等相对抽象的主题。其二,以主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将各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强化现有课程的整体性及凝聚性,易被学校和教师接受。其三,在不影响原有课程内容体系的前提下,不仅使理论知识的学习获得了较好的感性支撑,而且使学习内容面向社会生产和学生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缺点在于:一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知识至上的传统观念影响,仍以科学知识的获取为主要目的,而技术、社会等相关知识只作为辅的内容被引入;二是主题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有相对固定的答案,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等方法就能获得,缺乏深入讨论。以上这些不足都导致了学科融入模式所构建的课程不能从根本上全面、深刻地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触及更深层次的社会、生活问题,不能很好地诠释StS教育理念。

二、局部整合模式

局部整合模式又称部分整合模式,即在设计学习主题时尽可能多地整合学科内容,不能被整合的内容则设置为单学科性质的主题。即某个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一门学科的知识,也可能是多门学科的整合,各个主题并不是严格根据学科逻辑进行组织的。通常的做法是将多门课程中容易重复的综合性专题单独提取出来,形成一系列的综合性主题单元,这些主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在其他单元不必再重复。

Hickman等人曾提出三种将StS纳入学科课程的策略,分别是:将StS融入现存的课程中,延伸现有的课程单元,创立一个全新的课程。[3]其中,“延伸现有课程单元”策略就体现了局部整合的思想,即通过收集、修正或创造一些内容相关性较强的单元模块,将其并入现有的课程中,以供教学使用,而不能纳入的内容则可按照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国内有些StS课程的构建也采取了局部整合模式,如上海初中《社会》课程以社会学的框架、观点和视角选取并阐述原历史、地理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在科目整体结构上仍然保留原历史、地理学科的板块组合,但对原先两门学科体系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和取舍,其课程内容按当代社会、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当代国际知识的线索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为“我们的社会”,描述社会概貌和分解社会的有机构成;第二部分为“祖国概况”,由中国地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近现代史组成;第三部分为“世界概况”,由世界地理、前资本主义的人类文明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当代国际知识组成。[4]

若采用局部整合模式整合小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三门课程,我们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课程内容标准,选取这三门课程中相互联系并可能重复的内容设计综合性的主题单元。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的家庭生活”中的部分内容与科学课程标准中 “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个体的维持”、“生命的延续”有内在联系,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主题——“人生之旅”(见图2)。该主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出生前的变化”,涉及到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细胞是生命体的组成单位、电子邮件的使用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出生时的情况”,包括出生时身高、体重的统计、电子表格的使用;第三部分为“出生后的成长”,包括自身的特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体的各大系统和主要器官的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而对于“我的家庭生活”中未涉及到的内容,如“邻里和睦相处”、“家庭经济来源”等则可以设置成为一些品德与社会方面的单学科性质的主题。

局部整合模式与学科融入模式相比,综合程度更进一步。它将各学科可能重复的、相关性较强的内容构成综合性的主题,既可以避免相同内容在各分科课程中的重复,又可以强化科学、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同时,不能进行整合的内容,则通过设置一些单学科性的单元让学生完成剩余知识的学习。局部整合模式所带来的综合与单科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能使学生全面完成课标的要求,有效避免了知识点的遗漏。这种整合不单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让学生能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理解科学和技术问题。但是局部整合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局部整合模式对教材编写者的知识面、兴趣广度、综合能力、社会生活的了解度等方面要求较高;其次,由于单科教学的影响,教师综合化教学的能力也需要经过培训才能适应和胜任;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某些学科单元自身的逻辑关系可能会被打断,造成知识的断裂,减弱知识的系统性。

三、全盘融合模式

全盘融合模式是综合程度最高的一种设计模式,即不考虑原有《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体系结构,以生活中的现象或社会问题构建全新StS课程内容体系。这种整合模式将原有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和概念框架彻底打破,在整体框架上已经看不到各个学科板块的存在,也看不出各个单元的学科划分,科学知识不再被系统讲授,而是服务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技术应用问题。全盘融合模式包括以生活重要现象为中心的设计、以重大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以具体的探究活动为中心的设计等主题形式。

在如何选择构建StS课程的主题上,各国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学者Bybee和mau于1986年提出了12项全球性与StS相关议题:世界饥饿与食物资源、人口增长、空气质量和大气、水资源、战争技术、人类健康与疾病、能源短缺、土地使用、有毒物质、核反应堆、植物和动物灭绝、矿物资源。[5]merryfield(1991)则将StS主题归为七大类:环境问题、健康与人口问题、经济问题、交通与传送问题、食物与饥饿问题、能源问题、军事问题。[6]在全盘融合模式中比较常见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如英国为中学六年级学生开发的StS课程—《社会环境中的科学》。该课程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地理学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不仅探索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且强调文化对科学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影响力。课程开发者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选择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科学理论的本质,技术、发明与工业,进化,原子弹,能源,卫生食品与人口,星际旅行小说和空间竞争等具有广泛政治影响的专题。[7]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使高中生能够学会成为一个技术社会中成熟的、积极的参与者。

在尝试整合小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这三门课程时,我们也以问题中心模式来构建课程内容。例如,近几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触目惊心,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习防灾避灾知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可以通过“地震来了怎么办”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性问题(见图3),引导学生建立对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的预测与防护、地震的破坏性等科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具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在灾害中人们应当团结互助、互相关爱”等《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设计“防震减灾电子报”掌握《信息技术》中的技能和知识。

与前两种模式不同的是,采取全盘融合模式构建的课程以生活现象、社会问题、学生活动等为中心的独立存在物,与原有的课程是一种“共栖”关系。在内容组成上,它具有明确的主题,并围绕着主题组织开展相关的学习内容;在课程内容的属性上,体现出多学科、生活化、综合性的特点。这种课程构建模式的优势是:能够针对某个主题充分探讨科学、科技与社会三者间的复杂性;所研究的主题通常是社会的焦点、热点或者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等,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有利于学习过程中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但这种构建模式使各个主题独立性较强,由于每一个主题涵盖不同来源的知识,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性、层次性较差,学生无法掌握学科内在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体会学科本身所特有的思想、精神,缺乏对学科基本概念、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另外,从许多不同领域中抽取相应内容,共同建构成一个新的课程,过程复杂且花费不菲,除了结果不可预期外,经济的效益更需要加以考虑。同时,这种全盘融合模式对教师的综合驾驭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结束语

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和交叉学科勃兴的应然产物,旨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内在动机,正确理解和处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科学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范例。纵观国内外的StS课程,每个国家StS课程的诞生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存在差异,因而呈现多元和多样化的趋势。本文基于StS理念从学科关系和学科内容两个维度出发所提出的三种课程整合模式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尚没有设立专门的StS教育课程,StS教育只是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综合实践课等课程中的阅读材料、插图和小实验的形式来渗透实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的教育将逐步摆脱学科中心课程体制的桎梏,由传统的科学英才教育转变为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StS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StS教育教学[J].内蒙古教育,2005(3).

[2]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3]Faith m. Hickman, John J. patrick and Rodger w. Bybee.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reform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R].Boulder, Colorado: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Consortium,inc.,1987.

[4]任长松.课程综合化:概念、原则与多种设计模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2).

[5]Bybee, R.w. & mau, t. (198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global problem: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science

educator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3:599-618.

[6] merryfield, m. (1991). preparing american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teacher to teach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4

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是每个孩子的父母乃至整个教育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作为出版者,将更有趣、更能激发孩子热情的科普图书带到小读者面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热爱科学、崇尚探索的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一直是我们科学普及出版社不断追求的目标。

《有趣的科学法庭》系列科普图书是科学普及出版社从韩国子音和母音株式会社引进的一套畅销科普图书,在韩国销售超过300万册。作者郑玩相是物理学博士,在物理学领域颇有成就,他同时也是韩国知名度很高的科普作家,著有十几种广受欢迎的科普读物,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学到“更容易、更有趣的科学知识”而辛勤写作着。

《有趣的科学法庭》系列科普图书开创性地将“科学”和“法庭”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联系起来,通过令人捧腹的故事、诙谐幽默的案件、生动有趣的科学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将生活中发生的有趣而棘手的纠纷,带到了“科学法庭”――这个科学王国最具权威的“审判机构”中来裁决。孰是孰非,依据不是普通的法律条文,而是科学原理。根据学科范围的不同,《有趣的科学法庭》又分成了“物理法庭”、“生物法庭”、“数学法庭”、“地球法庭”、“化学法庭”五大系列,每个系列均包括20个分册。阅读时,小读者在作者构建的“科学法庭”中,不仅能读到有滋有味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轻松愉快地学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有趣的科学原理,这些科学原理正在等着大家去发掘、去探索,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有趣的科学法庭》系列科普图书在图书出版上可称为内容创新的科普,根据这套丛书还衍生出了其他的创新科普形式,如科普短剧。科普短剧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一种独特、新颖的科普形式。它以多个科学原理为基础,配以相应的剧情,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向孩子们传授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是将科学知识、戏剧情节等以舞台表演剧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使小观众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有趣的科学法庭》系列科普图书就非常适合作为科普短剧的蓝本。2012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3届中国亲子阅读论坛现场,深圳后海小学5年级2班的同学们根据《有趣的科学法庭・地球法庭》中《流动的垃圾》这个案件表演了精彩的科普短剧,在活动现场打起了“官司”。渔村的海滩突然涌来了大量的垃圾,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经渔村村民调查,这些垃圾是来自离渔村很远的一个工厂。渔村村民向工厂索赔,工厂却矢口否认,觉得村民是在无理取闹。村民只好将工厂告上了“地球法庭”。来自控辩双方的两个“小律师”能言善辩,你来我往。“原告律师”请出了研究地球洋流的科学家作为“证人”对“被告”进行了有力的辩驳。“证人”指出,原来地球上的海水是会沿一定路线大规模流动的,海水的流动把来自工厂的垃圾带到了渔村的海滩,污染了渔村秀丽的环境。这样,工厂就在证据确凿的“地球法庭”上败下阵来,向渔村赔偿了全部损失。同学们精湛的表演和将科学植入话剧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与会教育界专家、阅读推广专家、出版界嘉宾,以及现场小朋友和他们父母的热情赞扬。与会教育界专家表示,这种创新的科普形式非常生动,润物细无声地将科学知识呈现给了孩子,消除了他们对科学的畏惧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好奇。

近几年,科学普及出版社在少儿图书的创新上下了很大工夫,出版了如《有趣的科学法庭》系列、《闪电球探长》系列、《DK彩绘科普名著阅读》系列等将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创新科普图书,受到了广大小读者欢迎。科普短剧更是为科普传播形式的创新增添了色彩,为青少年带去了欢乐,带去了科学知识,我们作为出版者感到非常荣幸。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5

关键词:“金钥匙”科技竞赛;CeSL活动;试题结构;化学学科素养;科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6-006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27

一、试题概况

1.试题结构

2012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六大题,37小题,第一大题为20道客观选择题,40分,其答案可能是单项或双项选择;第二大题为判断题,10小题,10分;第三大题为综合应用题,4小题,25分;第四大题为发散思维题,5分;第五大题为研究性学习题,10分;第六大题的科技英语题,10分。

2.试题特点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展示化学课程的生活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试题总体特征为“丰富充实、活而不难、梯度分明”,将知识和真实问题情景有机融合,体现了科技竞赛的主旨,科学合理地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化学基本素质、良好的情感素质、科学观察能力及应变能力,力求择优突出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创新实验题的设置,更加体现了知识的创新性和灵活运用要求,全面检测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充分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凸显StSe特色

时代是永恒的主题,试题关注当今时代出现的新化学热点和身边的化学问题,信息材料新颖,没有丝毫陈旧与庸废。有利于引导化学教学遵循认知规律,落实教学要求,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引导师生关注在应用中巩固和建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出命题者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正确的教育观念。近年来高考、中考及各种化学考试无不突出StSe试题主要特色。

“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是化学启蒙教育的落脚点。试题综合考核考生紧密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和宽阔的知识面,要求考生跳出死记硬背知识的误区,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有利于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同时加强对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识图等学习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化学教学将知识和技能目标落到实处。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科技与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和教育性,使试卷考查内容生动活泼。如:第一大题第1小题考查了国际环境日标识;第2小题考查了发射“长征2号Ft1”火箭中发生的变化,第7、9、11、12、16、18、19小题、研究性学习题、综合应用题,第4小题关注联合国气候谈判、食品安全、pm2.5、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酸雨与汽车尾气的关系、加酶洗衣粉的最佳洗涤温度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社会、生活。

(2)重视实验操作与实验设计,凸显科学探究和综合评价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必须关注的两个方面。掌握实验操作是前提,学习实验设计则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实验的本质和原理。

试题考查了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全面测试考生的实验能力,体现了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对化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如:综合应用题第3题探究南京珍珠泉产生气体的成分、研究性学习题探究加酶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佳温度,比较加酶洗衣粉和含磷洗衣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背景,有机地将基本概念的运用、实验设计及评价、实验反思等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实现了对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的综合评价。

(3)重视核心知识与化学学科素养,凸显学科认知和情感激励

新课程提出的“生活与化学紧密相连”、“科学推导与实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理念在试题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应该在发展学科认知的过程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突出科学探究思想、关注身边发生的科学、关注生活时事,体现课程价值。夯实初中化学核心知识,将知识进行迁移和整合,重建核心知识系统,整合时要注意内容的连续性、顺序性和合理性,能帮助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化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科能力的发展水平是本次竞赛的重要测量内容。遵循了“点在课标,学在课堂,考在课外”的原则。

试题围绕化学核心知识与学科能力命题,在凸显学科认知和情感激励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和努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行为、科学实践能力。如:综合应用题第2小题(2)比较等质量的氢气和碳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第4小题(4)计算1分子汽油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分子数,得出提高汽油燃烧效率的措施,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题考查学生应用核心知识的熟练程度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技英语题的创设,使化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学生解出这类题后,肯定会有强烈的成功喜悦,这样的试题和训练会促进学生智慧的成长。

二、对中考化学复习教学的启示

1.夯实基础,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复习是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要对所学知识分门别类,归纳梳理、熟练巩固,使学科知识系统化,是对已学习知识的再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将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统率全局的重要知识点、能力点、智力点、技能点,集中精力加以深化,通过抓规律、抓联系、抓典型、抓方法,把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并凸显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由难到易、由点到面的转化。

2.注重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化学实验已成为化学中考命题的重点题型。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增强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尤其是科学探究题。实验教学要不忘追本,要针对教材上的每个实验做到融会贯通,并以此为载体,积极寻找发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选课题、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并通过合作探究,对实验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究的科学方法。

(1)训练和培养实验选择能力。实验方案的选择,要求学生根据要求选择最佳实验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是否简单,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操作顺序是否正确等。实验用品的选择,主要考查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2)注重培养实验设计能力。首先要明确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①审清题意,明确实验要求;②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原理;③结合实验原理选择需要的仪器与药品;④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⑤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其次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安全可靠。

3.关注社会热点,重视学科联系

随着“双基”试题的逐年稳定和化学计算的逐步弱化,中考试题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将社会热点、地域文化、先进科技、生活实际及工农业生产与化学核心知识融为一体,设置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身边化学。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把握。试题通过对pm2.5、飞艇和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和应用、酸雨与汽车尾气的关系、食品安全、加酶洗衣粉的酶催化适宜温度等知识的考查。引导教师在复习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等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明白人类社会在文明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仅靠某一学科是很难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树立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对中考化学的几点建议

1.建议中考化学试卷的满分值仍为100分。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科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无论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作为一门中考学科,应该具有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若分值上低于其他学科,很有可能造成师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降低,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对提高高中教学质量也是不利的。

2.希望继续坚持体现课改理念和要求的命题方向和思想,继续在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等方面(例如,除了继续进行纸笔测验外,如何将实验能力考查等也纳入中考成绩)继续进行研究、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更大进展。再进一步探索新题型,争取在试题的探究性上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地发挥对中考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辉祥,王中仁.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评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7):60-61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6

[关键词]教育改革;集约型教育;势科学;工程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19-03

在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一到之七中,笔者在势科学理论基础上,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揭示了教育理论逻辑缺失的误导和风险,给出了素质概念的科学定义,阐述了人才素质的形成机制、创新发生的逻辑过程以及如何按照普适性的集约型教育即对称化教育理论营造最大的教育教学信息量和信息势,推动人才的集约型跨越性成长。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理工类学科如何按照势科学理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实现集约型教育目标。

1 传统理工类教育模式面临的挑战

以往许多理工类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之上,忽略了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致使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成了“专家改,领导改,而教师不改”,有人甚至形象地叫做“教书的不改,不教书的改”。

现代工程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知识爆炸而学时有限”:一方面为了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得不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时代的创新要求不得不继续关注理论基础。目前解决这个矛盾的一般方法是删除基本方程或公式的微元建模及理论推导,用公式或方程及定理或定律的盘点式罗列和堆积编撰教材,使书本几乎变成了手册,而照本宣读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剧了学生理解的困难——为了搞清公式或方程的意义,书本内容不是越念越少,而是越念越多,由此使教与学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困境。解决这种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就是要根据势科学理论,按照集约型教育原则,在更加抽象的层次上寻求理工类知识的内在统一性,提炼出某些包含巨大信息量的统摄性概念,从而促进知识的集约型理解,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学作为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不但应有传统教学的知识性和逻辑性,而且必须具有现代教育基于意义理解层次上的形象性、抽象性、统摄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传统的知识性、逻辑性教学适合以应用知识为主的传统工业社会,而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量的指数增长和产品寿命周期的加速缩短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因而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生产实践要求“不是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中,而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创新中”。也就是说,面临的工作不是以“应用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知识的创新”为主。传统的知识性、专业性、逻辑性教学为传统工业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贤人志士,是因为传统社会的生产实践是以操作性工作为主的,因而那样的教育教学也符合历史背景。在传统社会的生产实践中,尽管理工类学科门类众多、内容各异,但在以“应用知识”为主的操作性实践中,完全可以实现用什么、学什么——美其名曰“学以致用”。因而各专业及各课程各搭各的台子、各唱各的戏,使本来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理工类知识被割裂的支离破碎,不能有效地营造教育信息势,因而失去了整体的创新活力。面对一个创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必须以势科学理论揭示的教育规律为基础,从单纯知识性、逻辑性的教育,转变为能营造教育信息强势的形象性、抽象性、统摄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教育。

2 揭示理工知识的内在统一,营造理工科教育的信息强势

按照在势科学基础上提出的集约型教育的基本理论,有效教育的根本路径就是生产最大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最大的教育信息势。也就是说,用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将差别巨大的理工类学科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是理工类学科教育的根本路径。幸运的是,理工类知识恰恰具有这种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统一性从知识的逻辑寻源,就是“牛顿定律”(欧姆定律、欧拉方程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等都是牛顿定律的不同形式,大工业就是建立在牛顿定律基础上的);从方法的整体统摄,不外乎“线性、叠加、对称、变换及作用量原理”等。

综观高校理工科专业的众多门课程,其内容如此丰富,涉及面如此广泛,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相距如此遥远,隔行如隔山。然而,当仔细分析、比较时就会发现,“线性”、“叠加”、“对称”、“变换”以及“最小作用原理”等等是如此普遍地出现在各门课程中,它们几乎以一种“知识元素”的功能统领着各门课程。

实际上,学生和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难题会使人绞尽脑汁不得其解,但利用“线性、叠加、对称、变换以及最小作用原理”等等往往使人茅塞顿开。例如,当面对的是一个“线性”系统,从而采取了“叠加”的方法;或者观察到了系统的某种“对称性”,就会使解题程序大大简化;或者可以用某种“变换”,进一步改变系统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或者利用“动静法”和“静动法”,还可以分别将运动系统变为静止的处理,以及将静止的系统置于运动中处理;或者从能量的角度去处理问题以及利用“最小作用原理”,则往往会使问题变得更加直截了当;而系统之间存在的类比性和相似性,往往是物质作用的“分形”机制产生的“标度对称”,所以比拟也可以有大大的帮助。“线性”、“叠加”、“对称”、“变换”及“最小作用原理”等概念的普适性,使它们能够将差别巨大的各学科内容统一起来,包含了极大的信息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既成为建构各门课程的“知识元素”,又成为统帅各门课程教学的方法论原则。如果教学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方法论原则,则可以将差别巨大的理工科众多知识统一起来,产生巨大的教育信息量,营造强大的教育信息势。

如果把理工知识比作结构复杂的“桁架”的话,那么线性、叠加、对称、变换、最小作用原理及动静法、静动法等,就是构成这些桁架的诸“二力杆”,而数学则是组建这些桁架的“联接件”,它们的每一种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一种具体的知识。虽然力学(科学)的发展会使旧的“结构”(旧的知识)淘汰,但这些“二力杆”(知识单元或方法)却照样在新的“桁架”(新的知识)之中具有生命力。科学的发展证明,愈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统摄性、通用性的知识就愈具有生命力;愈具有生命力的知识就愈具有创造性,因为它们具有的信息量更大、信息势更强。摩擦取火的知识早就淘汰了,而起源于同一时期的整数四则运算却一直延用着。数学知识从发明以来就不曾淘汰过,而且在各种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潜在的创造性,就在于数学知识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统摄性和通用性以及数学知识的方法论功能使其具有最大的信息量和最大的信息势。所以,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在这个知识迅速老化和淘汰的年代,抓住“线性、叠加、对称、变换、作用量原理”等这些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统摄性和通用性的“知识单元”和“方法基因”,贯彻于理工科的教学中,既是一个简化教学过程、解决“知识爆炸和学时有限”矛盾的有效手段,又是一个既教给学生以知识,又教给学生以方法和创新的实际措施,而本质上就是一个有效地生产教育教学信息量,营造教育教学信息势的根本路径,同时也是一种真正的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就讲课而言,按照势科学理论的集约型教育原理,应该尽可能避免重复书本上的逻辑。逻辑地推导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结论的逻辑可靠性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的掌握,应该让学生自己从读书中获得,而教师应该利用讲课的机会建立一套以形象思维和直觉性领悟、直觉性把握为基础的类似于科学发现和研究程序的直观性教学模式来生产更高层次上的信息量、营造更高层次上的信息势。这里的“直观”只有“形象思维”和“直觉”的意思,而没有“直接观察”的意思。形象思维是相对逻辑思维而言,而直觉则是指依靠已有知识经验的凝聚对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作出敏锐洞察而得到直接理解的思维形式,直觉的特点在于非逻辑性、整体性、直接性和快速性。有效的整体性直觉,实际上是一种跳过逻辑的高度抽象,因而具有最大的信息量和最大的信息势。直觉可分为几何性直觉、物理性直觉和一般性直觉。代数学家经过冗长的计算所达到的一切,几何学家往往即刻可以了解;数学的模型往往十分复杂,而物理的直观意义却深刻而明确;有时对于难以理解的结论(如微分的,集合的等)可以通过某种高度直觉抽象的理想化,使学生能抓住它的本质所在而把握住它。这当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而宽广的知识面,不但要有对本专业知识的深思熟虑,而且要有对各有关学科的总体认识,能综合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从某种战略意义上讲,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或储存不同层次的知识单元,像计算机模块、子程序一样随时可以调用。

基于势科学基本理论和集约型教育原则,笔者在讲解各门课程的有关内容时,多年来坚持不重复书本的逻辑过程,而采用具有丰富信息量,从而能够营造强大教育信息势的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形象化思维的直觉性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搅拌与分离机械”课程中,讲解自由涡流和强制涡流运动的表面方程时,采用对于双曲面和抛物面的形象化几何直观写出其基本方程,再用具体条件决定有关常数,而不去重复书本的微元化微分法的逻辑过程,使学生更能从几何意义上将问题联系起来营造信息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方程;在讲解搅拌机的功率计算时,采用“功=强度因素×容积因素”这样最基本的“单元化”物理直观形式,将差别巨大的“搅拌器剪切量”与“排液量”在功概念的本质意义上联系起来,直接写出功与搅拌器剪切量及排液量的关系,从而得到功率的基本表达式,而不去重复书本复杂的因次分析过程,营造强大的教育信息势,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同时也建立和巩固了相应的功能性知识单元,强化了认知结构;在讲解混合时间的表达式时,采用混合时间与混合液体积及其作用力的时间效应——动量及雷诺数的比例关系,直接写出混合时间方程式,既明了又直观;在讲解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时,应用“无源系统”质量流率在各方向上的变化总和为零的基本数理知识单元,直接写出连续性方程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而避免了用微元法的复杂逻辑过程,使得概念之间的路径更短、联系更紧,营造的强大教育教学信息势使方程的意义更加明晰;在建立欧拉平衡方程时,应用“力在某方向上的变化率等于该方向上被作用对象的加速度和密度的乘积”,直接得到平衡方程,而不用书本中取微元的办法,在物理意义上将差别巨大的概念联系起来,营造了强大的教学信息势,避免复杂数学推导掩盖最终所得方程的可理解意义。

在“化机力学基础”课程中讲解回转薄壳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时,考虑径向力和周向力包括各自的曲率半径的影响在代数方程中出现时的对称性,利用“代数对称性”这种更高层次上的抽象知识单元,直接写出回转薄壳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更高层次上营造的教学信息势使表达更直观,寓意更深刻。

在“压力容器设计”课程中推导外压圆环的挠度曲线微分方程时,利用与直梁的类比及圆环曲率与受弯矩时弯曲程度的基本直观以及借助某些量纲分析,直接写出圆环的挠度曲线微分方程,不但能得到与使用微元法完全一致的结果,而且显得非常简捷直观,其基本机制就是利用了“直”与“曲”内在具有的差别最大却联系最紧的本质特征,营造了强大的教育教学信息势,使微分方程所表示的意义一目了然:在“材料力学”课程中讲解卡氏定理时,不重复书上的证明过程,从“线性”与“叠加”的基本概念入手,利用系统的线性特征,通过几次叠加直接得到卡氏定理,营造的强大信息势既消除了应用卡氏定理时附加力带来的逻辑矛盾,又使学生对卡氏定理的理解更加透彻。

3 结束语

势科学理论在研究教育过程信息作用的内在机制基础上,填补了现有教育学理论的逻辑缺失,为理工类学科的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路径。基于势科学理论基础上的集约型课堂教学改革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合理工类各学科借鉴。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再创造,而且,在明确统一的“生产更多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的逻辑概念基础上,为有效地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法和路径,将调动每一个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按照势科学理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解决“知识爆炸而学时有限”的教育面临的时代困惑并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改革只是专家改、领导改,而教师不改的扭曲局面。

参考文件

[1]李德昌,势科学视域中的学习能力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一[J].教学研究,2009,32(2):5-8.

[2]李德昌,教育信息势与教育教学技术——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二[J].教学研究,2009,32(4):8-12

[3]李德昌,廖梅.感性与理性的彰显与互动是素质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三[J].教学研究,2010,33(2):18-22.

[4]李德昌.教育学理论的逻辑缺失与信息势规正——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四[J].教学研究,2010,33(5):7-12+20.

[5]李德昌.集约型教育——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五[J].教学研究,2011,34(1):11-15+27.

[6]李德昌.集约型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对称化教育——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六[J].教学研究,2011,34(4):1-5.

[7]李德昌.集约型教育的核心:对称化教育目标及对称化素质——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七[J].教学研究,2011,34(6):4-7.

[8]李德昌.新经济与创新素质——势科学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和创新[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166-205.

[9]李德昌.写书与教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43-46.

[10]李德昌.活塞杆螺纹部分受力分析[J].压缩机技术,1991,(4):1-4.

[11]李德昌,程光旭.知识创新的内在矛盾和符号逻辑//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过程工业的基石[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3-96.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7

[目的要求]

通过儿童保健专业临床实习,巩固儿童保健理论知识,掌握儿童保健工作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能对地段散居小儿及集体机构小儿开展保健工作和保健门诊及卫生宣传工作.

[教学内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和保健重点.

2.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体格与智力发育规律及评价.

3.掌握正常小儿的营养及喂养.

4.掌握有关各种预防接种的知识,熟悉各种预防接种的要求

5.掌握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如营养障碍性疾病、智低、身材矮小.

6.掌握儿保门诊的任务,如体格测量、体格检查、喂养指导、缺点矫治及卫生宣教等.

7.掌握地段新生儿访视以加强新生儿护理与喂养.

8.掌握托儿机构的保育管理方法等(包括营养调查),社区及农村儿童保健.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完成数主要完成科室

完成测量80人次儿保

儿保病历10份儿保

新生儿访视1次儿保

ddst2次儿保

社区调查1份儿保

小讲座1次儿保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儿童保健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实习时间]2~3周

小儿内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内科临床实习,巩固小儿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以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

掌握儿科病历书写要求的体格检查方法,神经系统检查及新生儿的特点,常用小儿生理值及药物剂量.

基本掌握小儿各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诊断及诊断方法及医患沟通技巧.

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症,、各型肺炎;

心血管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

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血液系统营养性贫血、蚕豆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地中海贫血;

神经系统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惊厥的鉴别诊断及处理、病毒性脑炎;

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轿缺氧性脑病、肺炎、败血症、溶血症、过敏性紫癜、免疫系统、川崎病;

掌握高热惊厥、脱水、酸中毒、感染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紧急处理措施.

学会常用的新生儿和小儿诊疗护理操作技巧如各种体温测试法,皮内、皮下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过程,胸腔、腰椎、骨髓穿刺;静脉输液;青霉素皮试,结核菌素试验、营养量的计算等,鼻导管给氧法、面罩给氧法,胃肠引流,直肠排气法等.

了解新生儿及小儿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了解x线及心电图读片的小儿特征.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完成数主要完成科室

管床位数4张以上各病区

胸腔穿刺0-1次呼吸科

腰椎穿刺0-1次神经科

骨髓穿刺0-1次血液科

鼻导管吸氧3次呼吸科

面罩吸氧1次呼吸科

静脉注射3次各病区

肌肉注射3次各病区

皮下注射3次各病区

ecg操作2次心内科

插胃管1次消化科

直肠排气法1次消化科

输血输液2次各病区

青霉素皮试2次各病区

体温测试5次各病区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小儿内科教研室统一进行小儿内科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专业基础主要考核所轮转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主要抽考病史采集与书写、体格检查、治疗措施、医患沟通、操作技能、心电图和x片阅读等,以书面试卷和统一的技能考核记录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100分钟.

各专业轮转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病房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内科教研室负责综合各专业轮转评分并与出科考核成绩汇总.

[实习时间]15周

小儿感染消化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感染消化临床实习,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掌握常见感染消化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熟悉小儿感染消化疾病的诊疗技术.遵守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正确填写传染病报卡.

[教学内容]

正确采集病史,撰写病历.病史中要反映有关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包括预防接种史、传染病接触史.掌握正确的体格检查及学习分析方法,做出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提出诊疗计划.

掌握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有麻疹、腮腺炎、猩红热、水痘、结核性脑膜炎、原发性肺结核、急性菌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脑、乙型脑炎、以及小儿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有胃炎、溃疡、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及处理.熟悉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发热待查、黄疸待查的诊断方法及思路.

熟悉腰穿、腹穿、胸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及操作步骤.了解肝脏穿刺、胃镜等诊疗技术.

掌握三大常规、血培养、大小便培养、肝功能、脑脊液、胸腹水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熟悉电解质、血气结果的分析.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完成数主要完成科室

腰穿其中任何一项穿刺1次传染

腹穿

传染

胸穿

传染

插胃管1次传染

静脉注射1次传染

肌肉注射1次传染

ppd皮试1次传染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感染消化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实习时间]5周

小儿外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外科各专业临床实习,巩固小儿外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见外科疾病诊断与处理原则以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

1.初步掌握小儿软组织感染的特点诊疗方法,小儿常见腹膜后肿瘤的特点及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脑外伤、四肢骨折、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处理原则.

初步掌握小儿肠梗阻、小儿阑尾炎、肠套迭及其它急腹症与小儿内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掌握小儿先天性畸形的矫治原则.(主要疾病以理论大课授内容为主)

掌握小儿外科常用药物剂量.熟悉小儿急腹症及骨折x线诊断原则.

掌握外科无菌技术及创口换药等基本技能,学会切开引流,了解静脉切开,创口缝合,扩创、换药、浅表肿瘤切除、骨牵引、导尿、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原理和方法.

了解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时机的选择,熟悉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和具体方法,掌握小儿外科补液,胃肠减压,痰液吸引等原理和方法.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完成数主要完成科室

头部伤口换药绷带帽式包扎2次神经外科

头皮血肿穿刺2次神经外科

参加神经外科手术2次神经外科

管理床位6次胸心外科

换药5次胸心外科

管理病床6张泌尿外科

小儿导尿的无菌操作及方法2次泌尿外科

管理病床6张矫形骨科

石膏固定2次矫形骨科

手术二助3次矫形骨科

管床位数6张神经外科

阴囊及睾丸的检查方法5次泌尿外科

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的方法1次泌尿外科

静脉尿路造影1次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疾病各种引流管的术后管理3次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x线片的阅读3次泌尿外科

管理病床6张普外科

腹腔穿刺1次普外科

导尿1次普外科

插胃管2次普外科

换药5次普外科

创口缝合2次普外科

腹股沟疝一助2次普外科

阑尾炎切除术一助2次普外科

管理病床6张烧伤整形

换药5次烧伤整形

手术二助3次烧伤整形

管理病床6张肿瘤外科

脓肿换药5次肿瘤外科

手术二助3次肿瘤外科

[出科考核]

1.出科时由外科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2.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3.各专业轮转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4.外科教研室负责综合各专业轮转评分并与出科考核成绩汇总.

[实习时间]5周

皮肤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皮肤病专业临床实习,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儿童皮肤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以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

熟练掌握皮损的描写.

掌握皮肤科常用外用药物的处方,治疗原则及使用方法(湿敷、擦药).

重点掌握常见儿童皮肤病如丘疹性荨麻疹、婴儿湿疹、异位性皮炎、脓疱疮、念珠菌皮炎、血管瘤、肠病性肢端皮炎、多形红斑等.

掌握常见皮肤病:表浅霉菌病(手、足、体癣)、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物性皮炎、病毒性皮肤病、化脓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痤疮、斑秃).

掌握常见儿童皮肤病与儿童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

掌握真菌直接镜检操作方法,了解激光、电离、微波术的适应症及基本操作方法.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完成数主要完成科室

真菌镜检10次真菌室

皮损湿敷或换药2次皮肤科治疗室

电离及微波手术(包括一助)5次皮肤科治疗室

激光手术(包括一助)5次激光中心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皮肤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实习时间]2~3周

成人内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内科临床实习,巩固内科学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掌握内科疾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方法,分析各种资料,讨论鉴别诊断,作出初步诊断和诊疗计划.

写好所管床位的完整病史,每周写2份以上.

[教学内容]

一、要求熟悉并掌握下列疾病的诊治原则

呼吸系统: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自发性气胸、胸膜炎、肺癌、肺脓肿、呼吸衰竭、肺脑综合征.

循环系统:风心、高血压、高心、冠心、肺心、心衰、心肌炎、心肌病和常见的心律失常.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黄疸、肝硬化、肝癌、胃癌、急性胰腺炎、腹腔结核、慢性腹泻及炎症性肠病.

诊疗技能操作

1.掌握以下操作:

基本护理操作:导尿、物理降温.

急救措施:给氧、吸痰、洗胃、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心内注射.

2熟练掌握下列操作: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穿刺注射、动脉穿刺、输血、输液、青霉素皮试.

3.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独立进行下列操作要求、方法正确: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电图检查、插胃管.

4.熟悉以上各项诊疗技能和操作要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辅助检查诊断

能辨认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如心律失常、典型心肌梗死与房室肥大等.初步认识典型肺结核、肺癌、肺炎、气胸、腹腔积液、慢性支气管炎等胸片x线征及典型食管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x线征.初步了解b超、ct、mr等影象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出科考核]

每轮内科实习结实前由所在科室负责组织内科出科操作技能考,包括①心音听诊.②心电图阅读.③胸部x线片.④临床常见疾病的医嘱书写.

内科出科理论考试:重点考核内科常见病的基本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以循环、呼吸、消化三科为重点,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生内科各专科实习结束后均要写一份完整的内科实习小结,包括内科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由病房教学干事、带教医师集体评议和轮转评分,统计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综合成绩为实习总成绩.

成人内科操作项目及完成数的规定

项目完成数主要完成科室

管床位数6张以上

胸腔穿刺1次肺科

腹腔穿刺1次消化科

导尿1次消化科

鼻导管吸氧3次各病区

面罩吸氧1次各病区

吸痰1次各病区

静脉注射5次各病区

肌肉注射5次各病区

皮下注射5次各病区

ecg操作5次心内科

插胃管1次消化科

输血输液2次各病区

青霉素皮试2次各病区

成人外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外科临床实习,巩固外科学理论知识,掌握诊治外科疾病的专业基本技术.

掌握无菌术技术及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以及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一.普外科

初步掌握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如:急性阑尾炎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自我鉴定范文2019临床医学自我鉴定(2)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

除了本临床医学专业外无特别专长但爱好比较广泛,绘画唱歌跳舞写作等,对于一切未知的富有挑战的健康的爱好都充满兴趣。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学习中也逐渐学会更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这一点是我收获最大的。

在临床课的实习中,我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是无法克服的,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上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临床医学毕业自我鉴定2019临床医学自我鉴定(3)五年来,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师友的帮助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医学专业课程.同时,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我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进入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但真正的大学生活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在进入大学前,脑子中想的是自由了,可以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了,但我很快就明白了,大学更要努力学习,面对周围更多,更优秀的同学,我打消了以前的念头,开始了进入大学后各课程的学习

在这一年基础课的学习中,我对医学知识有了更大更浓厚的兴趣,我逐渐了解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特点,病理过程等,为自己第二的临床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这一年的基础课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都逐一克服了,另外我也总结了学多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得到了扎实的运用.

通过这一年的理论学习,我自己坚信但是的选择是没错的,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铺平道路.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8

论文摘要: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推动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向前发展。高校《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框架主要包括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等七个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策略的知识应用进行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hulman教授,针对当时在对教师的资格认证中,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简单理解为教师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问题,指出对教师知识的分析是推动我们对教师行为分析的最主要的因素,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也有人译为教育学内容知识、教学学科知识、教学专业知能、学科内容教学知识等)这一重要概念。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混合体,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独特的专业理解,为教师所特有,是“教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学科内容而做出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学会如何组织和呈现具体学科的主题、问题、结果,使之与学习者多样的兴趣与能力相适应,从而组织教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工转化而形成的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www.133229.com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景知识等进行整合,并对教学经验不断归纳、总结与调整。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实践性、情景性和个体性。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复杂过程,使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更为深人与科学。

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引起了学者们对与教师教学实践相关知识的重视,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与研究,“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成为教师教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科学教育等学科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框架。后经过修改和补充,舒尔曼又进一步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同小异,基本上都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教师教育信念、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等几个方面。

二、《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电子与通信类专业从而也成为极为热门的专业。在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中,《通信原理》是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此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实现方法和系统性能,能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应用,并激发他们对通信学科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来适应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该课程内容涉及随机过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创新人才教育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除理论研究之外,也要进行实证研究,如调查分析、测量、比较等;而教师知识结构必然会涉及学科和专业。以往的研究多涉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近年来,高等教育专业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也开始受到重视。笔者在理论分析、听课、亲历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知识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因课程中具体内容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教学模式有:仿专家思考模式,是要求学生像通信专家一样思考,强调学术严谨,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概念转换模式,是通过使学生产生情景上的冲突,改变学生原有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通信科学概念的模式。探究模式,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和以学习共同体为中心、分工负责、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合作探究”模式。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即以“导向”性的问题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概念、原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解决方案等。

在熟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根据本科和高职专科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和学生基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作者的经验,本科教学中适合采用仿专家思考模式、概念转换模式、探究模式;高职专科教学中,则宜运用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和探究模式。这些模式在教学中还需要灵活交替使用。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师都应当具备体现《通信原理》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中大量使用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以及案例教学的策略。

(二)通信专业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知识

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人才,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在通信领域内获得专业训练的高级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加速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专业是以通信技术为主,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宽口径专业。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重点围绕通信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及测控、现代交换技术、光通信技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展开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只有从总体上理解了通信专业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通信原理》和其他课程的关系,达到预期的专业培养目标。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创新人才教育的大思路,从高等教育特点和各学校具体条件出发,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活动。

(三)《通信原理》课程目标与内容知识

为了适应新世纪的需要,《通信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信息通信与传输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模拟和数字通信方面建立清晰的系统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并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设计能力;使学生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从而把握通信学科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培养能够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新一代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具体包括:通信的概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简介;信息嫡的基本概念;awgn信道下香农信道容量理论;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互相关函数与互谱密度;hillbert变换,解析信号,等效基带分析;随机信号与平稳随机信号,窄带平稳随机信号,高斯白噪声过程;模拟调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数字传输;带限awgn信道下的数字传输等。对这些内容的深入了解和精深掌握是做好《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

除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外,教师还应该对通信的研究史和发现史、学科研究与开发最新进展,特别是光电子通信有较多的了解,并在教学中适当进行最新研究与开发成果介绍。

(四)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知识

通信专业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具体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包括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困难的知识。所谓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某个通信原理课程内容之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只有深人了解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需要哪些预备知识、难点是哪些等,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时,较难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包括通信的抽象概念、随机过程概念、信息熵、hillbert变换,教师教学中应该努力让学生掌握这些方面的内容。

(五)通信安全意识

通信安全涉及国家、单位,以及个人的通信秘密保障,关乎国家、社会征集、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安全。现有的《通信原理》课程教材都不涉及通信安全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通信原理》课程教师不仅自己应该具有一定的通信安全知识和相关思考,更应该将其渗透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之中。

三、《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知识的运用

《通信原理》课程教师应该具备上述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灵活运用。下面对其中的教学策略知识的运用举例说明如下:

(一)学科知识传授方面,教学重点放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

《通信原理》内容包括通信的基本理论、模拟调制、数字传输、编码技术几个大部分。由于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通信,因此,教学重点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在课程的开始阶段,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各模块的功能,使得学生能够把本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在学习具体知识点时能明确它们在通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收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要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分析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采用设问思考和逆向思考提问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在备课时,采用换位思考方法,感受学生的困惑,考虑讲解的技巧,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注意将学生自学和精讲重点、难点结合起来。在每章及每小节结束时,注意进行课程总结,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便于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通过介绍新技术进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最新技术不多,而本院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通信方面的后续课程也不多。而且,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工科教育的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最新科研与开发成果很难及时在教材中体现,用什么教材讲什么内容的传统也使得最新科研与开发成果很难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被包括进来。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同时,尽量了解更多关于通信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教学中采用课内附带介绍最新进展的形式来实现。例如,在讲解基本内容的同时,附带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移动通信中常用多址方式、3g技术及其现状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其视野,也能为他们将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指明方向。

(三)通过cai和仿真辅助教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大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在课件设计上注意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建构过程,重视知识要点的剖析,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在课堂讲解上,注意将重点内容在黑板上列出,避免让学生有看电影的感觉,同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原理,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不足;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观察,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系统观念。

(四)加强教学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通信原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实践。其一,精心设计实验,利用本系现有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内容;其二,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编写仿真程序,采用课堂演示的方法。比如,通过仿真实现多种解调方式的误码率曲线,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它们的性能差异,体会“面对面”交流的乐趣。而编程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开发一个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重点让学生练习使用信源编码信道及接收机的仿真实现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加深了其对整个通信系统的理解。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9

一、试题的设计

1.题型结构与赋分。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试题题型及赋分与2010~2012年基本一致,具体的试题题型、题数及赋分值见下表1、表2。

2.双向细目表。

2013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的考试内容覆盖5个专题内容,各专题内容比例符合考试说明要求,考点覆盖率约85%~90%,各知识能力要求符合考试大纲及说明,各知识能力要求符合考试大纲及说明,具体见下表3、表4[3]。

二、试题特点

试题能体现命题指导思想,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稳中有变,其整体特征主要为:

1.全卷重视基础,强化对学科主干知识与方法的考查。

试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组成、结构和性质,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溶液,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电解质溶液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例如第8、9、11、12、22、31、32题等;考查了物质的分离与检验、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物质的保存、胆矾的制备、设计(或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等基本操作技能,例如第10、23、32、33题。这些知识均为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在考试大纲及说明中均有明确要求。

2.主观题凸现能力立意,强化对信息处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考查,体现选拔功能。

四个主观题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较好的区分度。如第30题的新反应式和层层设问,第31题的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示意图、两组实验中i[3]浓度和体系pH关系的表格及实验结果示意图的呈现,与盖斯定律、化学平衡、溶液中pH变化、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的信息迁移、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平衡移动等相关原理的融合考查,第32题的电解精炼银、银与稀Hno3反应、no在空气中的反应,铜盐和铝盐的混合溶液与稀naoH溶液混合、煮沸、过滤所得固体B的组成、naoH过量引起的反应、煅烧氧化铜与氧化铝的反应、银铜合金与Cualo2、al2(So4)3溶液之间的计算、胆矾的制备以及能力层次的递增,第33题在考生熟悉的情景下进行新探究实验模式的尝试,新情境的给予,实验方案的设计、两种类型原电池的设计等,均融知识与能力考查为一体,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体现学科课程理念。

总之,主观题以能力立意,以熟悉的物质、新颖的情境、简单的问题为切入口,综合考虑作答的思考容量与思维深度,设问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在能力层级与知识内容要求层次上精心谋篇,没有偏题、怪题。

3.渗透StSe理念,以生产、生活实际为情境,突出化学的生活性、实践性。

试题坚持理念与实际相结合,多数试题有明确的生产生活背景,如31题,o3对海水中i-的氧化为背景,以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常数表达式、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催化作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过程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结合两图以表进行设问,并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并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区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既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又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4.加强化学原理和化学计算的融合考查。

命题中关注化学计算内容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在理解化学原理基础上,寻找到相应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如30(1)、31(1)、(4),32(4)等,都是立足于原理的理解上,如图中数据及纵坐标中隐含的“10-3mol・L-1”的理解、变量控制、盖斯定律、合金废料的转化及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的关系式等相关知识,用来考查考生分析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5.关注对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自从广东省自主命题以来,化学试题的命制始终关注高考试题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影响,9年来的化学高考试题,从2005年的逐步渗透到2007年的稳中有变、平稳过渡,到2008、2009年的全面深化,以及到近4年的理综的变化格局,坚持命题思想,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化学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2013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以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与理论、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融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又做到了稳中有变,平稳中具有创新。如第30、31、32题在新情境下考查了高中化学的基本内容,第33题在考生熟悉的情景下进行新探究模式的尝试。除了考查基础知识外,还考查了信息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作图能力以及考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三、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1.加强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提高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和推断结构简式的能力。

有机大题是近4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非选择题的第一道题,2010年~2013年有机题的分值分别16、16、14、16分,着重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每年这道题都比较简单,有利于考生迅速进行学科间思维转换。2010年全省平均分9.28分,平均得分率58.0%;2011年全省平均分8.42分,平均得分率52.6%;2012年全省平均分10.08分,平均得分率72.0%。从近4年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平均得分率不如大多数的选择题,应引起各中学的重视。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薄弱,知识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差,写错有机化学方程式,推导不出或写错结构简式。因此,应加强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和推导结构简式的能力[4]。

2.加强计算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

2013年非选择题中涉及计算的有第30题第(1)小题第2空,要求列计算式的有第31题第(1)小题第2空,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的有第31题第(4)小题,只要求计算结果的有第32题第(4)小题。从试题作答情况来看,考生存在计算结果错误、有效数字错误,不会列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式(空白)或列式错误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或是计算能力弱而出错。因此,中学化学教学要适当进行计算题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笔算和口算,不使用计算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3.加强基础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2题是一道以工艺流程图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根据工艺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这反映出很多考生对该工艺流程图非常陌生,对相关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在相对比较短的考试时间内正确的理解整个银铜合金废料的回收银及制备铜化工产品工艺流程,不能正确写出电解精炼银的阴极反应式、氢氧化铝溶于过量强碱的离子方程式。同时反映出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所缺失,只追求方法忽视知识,部分极其常见的反应考生也无法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元素及其化合物、电化学教学,让学生掌握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知识,并适当让学生通过问题情景体会化学知识和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读题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

4.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33题是广东实施新课标后高考每年都考的典型探究实验题,2013年该题17分,预计该题平均得分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薄弱环节,学生平时对实验不够重视,实验过程中缺乏思考,实验的基本常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描述不正确。因此,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较准确预测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实验条件控制与操作,及时发现与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基本反应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过程,切实提高学生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加强规范性答题教学,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高考评卷中发现学生在化学术语、化学用语和结构简式规范性答题方面仍存在比较多问题,特别是描述实验基本操作时错别字较多,结构简式中还存在少写H原子、多写H原子、化学键连接不正确、官能团不正确等错误。因此,应加强规范性答题教学,课后加强规范性答题训练,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这一过程是比较长的,但是只要让学生养成了规范化的答题习惯,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能够反映不同能力和水平考生掌握和运用化学知识的真实情况,充分体现了“立足基础知识、突出核心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的理念,并且可以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计今年得分与去年较为接近。

科学小知识及原理篇10

一、结合现代科技发展,重视吸收新的知识

化学的发展除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外,还与国民经济、人类生活及社会的进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衣着、环保、医疗、交通等生产和生活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突出的是化学与材料科学、能源、环保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生产等的联系。所以化学教育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就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这些新的知识引进教材,纳入教学体系。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材料的发明和利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非常重大。如果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化的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就没有今天的宇航工业,没有低损耗的光导纤维就没有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光通讯……凡此种种说明新材料是新兴技术的基础,是高新技术的突破口。新教材用一定的篇幅以必学、选学、阅读或资料的形式编入了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如在“硅”(第二册第七章)中增加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向我们展示了高温结构陶瓷、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等材料的性能和它们在现代原子能工业、半导体工业、激光、电子、航天等科技领域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今后的研制方向。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已从传统的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及合金材料发展为包括稀土金属、贮氢金属、金属结构材料等在内的金属材料体系。为使中师生了解这一发展,教材在“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二册第九章)中编入了“新型的金属材料”作为选学内容。原有教材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介绍只限于传统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类,而事实上高分子材料种类的增多和产量的增长远远超过无机材料。所以对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适当介绍,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在第二册第十二章中选编了光敏性、导电性、生物活性等高分子材料。为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对这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的叙述主要突出了与化学的关系,如用感光树脂印刷制版来实现印刷工业的完全自动化,利用高分子膜淡化海水等。

能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有充足的能源。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常规能源已无法满足需要,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能源。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化学学科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教材在“烃”(第二册第十章)中编入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展望”简要介绍了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海洋能、氢能等几种新型能源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情况。配合“原电池及其应用”教材在阅读中介绍了几种新型化学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生产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保护和改善生产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教材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中有机地渗透了有关环境知识。如在氧族元素中增加了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减少和恶化对人类、对环境的危害等内容;结合硫的氧化物的性质,教材叙述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在氮族元素中,分析了氮氧化物作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在石油和煤一节中教材指出了燃煤造成的污染、“三废”对大气、土壤、水域的污染方式,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在“环境保护”(第一册第四章)一节中,教材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碱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物、放射性、噪声等污染及其防治的重要措施。以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和环境改造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教材还充分挖掘当今科学前沿新研究项目所包含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中师生逐步学会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概念去接近和理解前沿科学的新发现。如教材在叙述碳的同素异形体时引进了C[,60],教材还在选学中编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关系、8千万年以前的琥珀化石中的空气成份与现代空气成分的区别等知识,以期使中师化学教材更具时代感。

二、适应培养现代人才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渗透

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整体,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很难把它们绝对归属于某一学科领域,因为它们都是综合性问题。各传统的分科课程,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有它们不少的优点。但由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故不易使学生从知识整体与联系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易与现实脱节,不利于学生把学习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教材在叙述新增加的材料、能源。环境等知识时,注意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在介绍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超导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一些物理学知识,在彩色摄影中用到了加色法成色原理和减色法成色原理;在石英晶体的重要用途中提到了压电效应等;在叙述呼吸作用、固氮、酶以及三大营养物质时联系了有关生物学知识。

中师化学教材在保持自身的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还注意了与初中化学和小学自然的纵向联系。如初中化学是中师化学教学的基础,小学自然中的很多知识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溶液等都是初中化学的内容。但仅靠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将来难以胜任小学自然的教学,特别困难的是不能独立完成有关实验的教学任务。所以教材通过有关实验习题和选做实验与初中化学合理衔接。在系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某些章节中,通过选学、阅读、资料以及讨论题对小学自然的有关教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使中师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适应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着眼提高全面素质落实各项能力训练

中师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考虑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和培养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为了体现师范教育的这一特点,新教材具体确定了以下能力训练的要点。转贴于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细致、正确的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全面的感性知识,它是记忆、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中师化学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觉观察的习惯。如教材的序言从一开始就教育学生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需要结合起来,要研究小学生可能提出哪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要重视激发小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在全书中,配合教学内容的一些演示实验不少饶有趣味,如“焰色反应”、“蔗糖碳化”、“彩色喷泉”、“点火成蛇”、“火箭”等这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材共安排了87个演示实验,25个学生实验,18个课外实验与制作。在这些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引导学生熟悉观察的原则、掌握观察的方法。如对于气体的制取实验,教材注意了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有机反应实验,教材指出了观察的重点;对于诸如“钠和水反应”,“氨气易溶于水的反应”等实验,教材要求学生全面观察现象;对于浓、硫酸与铜的反应,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等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对比观察。

教材还通过习题要求学生对周围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广泛的观察,如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家庭中养金鱼的水是如何进行简易处理的?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腐蚀现象及常用于钢铁制品的防腐蚀方法。

在观察知识条目中出现了“空白”,这些“空白”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归纳填写的。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师化学教材中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丰富内容和我国化学化工的伟大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献身精神,培养他们在顽强、自觉的学习中形成积极思维的意识。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中师化学教材保持了相对完整、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安排上,保持了适当的知识面,侧重于介绍各族中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突出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等基础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的关系,从周期律的角度介绍相关的物质的共性及其变化规律。对某一具体物质,教材是以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为重点,以此带动物质的制取、用途等知识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从各种元素,各族元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教材适时介绍了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改革,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正确性和绝对意义的内涵的同时,认识到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及其相对意义,进而诱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在原子结构中,教材简介了从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玻尔的旧量子化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的发展这一系列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教材还在每章小结中引导学生对一章的知识联线成网归纳知识链,通过精编与各类知识联系较密切的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大纲规定,中师生不仅要会作实验还要求会自制简易教具和利用代用品,会指导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这就必须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材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到实处的:

一是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和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没有反复多次,认认真真的严格训练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所以教材在确定必修课教学内容时,充分注意了实验的比例。如讲授课时与演示实验个数之比为3∶1.84,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3∶1.02;学生分组实验的课时占总课时的19.2%,大于原中师化学教材中的17.9%,更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12.5%。

二是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教材中安排了基本操作训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验证性实验;与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习题;体现实验教学灵活性的选做实验;旨在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鼓励课外研究和提高的课外实验与制作。

三是强调实验和制作设计的应用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别是在小学自然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应用(如粗盐的提纯、空气成分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自制蒸馏水,自制教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配制消毒液,自制甜酒酿、化学刻字、自制雪花膏等)。

为了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大纲强调了实验考查的必要性,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实验习题可供教师在实验考查时选用。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合格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说明,在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为此提高和培养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师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教材上、下册设置了多处讨论、资料、选学等栏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练习、组织讨论、讲述化学史料等方式和途径培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文盲不再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习门类偏多,所以中师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提高,以便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为落实培养自学能力的训练,教材在内容的编辑上重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及认知规律的有机结合,使教材本身具有利于学生自学的特点。教材的编写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设置的学生学习活动栏目多样,这些均为学生创设了强烈的自学条件。教材编配的习题也考虑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练习编写小学自然课教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