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1:00

农村发展方向篇1

(一)加强农村审计法规建设

浙江省在地方性农村审计法规建设上,主要依据《审计法》和农业部的规章,从省、市、乡镇(街道)三个层次逐级完善。浙江人民政府颁布了《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总体上对农村审计人员的资格和义务、审计对象与审计职权、审计程序、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等进行规范。下级的如余姚市审计局出台的《余姚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试行)办法》,对审计人员、审计范围和职权、审计程序及法律责任加以规定;乡镇审计所制定的《乡镇、街道审计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审计所的主要任务;《村级财务审计操作规则》、《国家集体建设项目审计实施规定》、《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为具体审计项目提供了操作指南。

(二)探索农村审计的组织模式

浙江省各地农村审计组织模式各异,主要体现在主要机构和辅助机构设置上。表1列示了浙江部分地区农村审计机构设置情况。

1.浙江省农村审计的主要机构。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采用单纯的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包括乡镇政府内部审计和农业系统内部审计两种形式。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杭州、宁波、绍兴大部分都在积极探索双重领导的审计模式,即设立独立的审计所,同时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具体而言,审计所行政上隶属于本级人民政府,经费由本级财政统一拨付;业务上受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人员的任免需征得审计机关的同意。

2.浙江省农村审计的辅助机构。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乡镇审计所、审计室(科)这些基本的农村审计机构,部分地区还设立了其他的辅助机构。具体分为三类:一是由县(市)政府负责成立,如余姚市政府成立的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二是由县(市)农林局负责成立,如象山县农林局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三是由县(市)审计局负责成立,如西湖区审计局成立的内审指导中心。这些辅助机构的职能主要是指导、监督、复核乡镇审计机构的工作,协助培训审计人员等。

(三)拓展农村审计的内容

1.开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促进规范财务管理。对村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其有效性进行检查,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当前杭州、宁波大部分乡镇的村级财务审计都实现了三年一轮审,一次审三年,极大地促进了村级财务的不断规范。

2.搞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干部监管体系。通过审计达到摸清家底、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分清责任、加强管理、严肃纪律的目的,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人员的责任履行情况,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村干部廉政勤政。余姚市通过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针对村干部工资不统一,部分村干部乱发奖金补贴等情况,提出审计建议,促使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村干部报酬实行财政统筹支付的意见》,既保障了村干部的合理收入,又遏制了腐败行为。

3.加强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落实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开展涉农生产资金及相关补贴专项审计,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关注农村社会事业相关资金审计,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开展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加强土地征用、拆迁补偿专项资金审计。

4.积极开展农村基建工程审计,建设农村新面貌。审计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的财务情况和工程预算、决算情况,并关注建设项目的效益情况。杭州萧山区城厢街道规定竣工项目必审,分别采取自审或送审。余姚市审计局要求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审计所督促其接受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分局的审计,100万元以下项目,组织具备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由审计所出具审核意见。

(四)重视农村审计的队伍建设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重点等增加了新内涵,对农村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杭州、宁波、绍兴等浙江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审计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从业人数较多,大部分乡镇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1-3名,兼职审计人员2-5名;人员素质较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采取各种方式对审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包括定期业务培训、以审代训、召开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外出考察取经、与高校合作培训等。

二、浙江省农村审计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

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农村审计工作在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配合下,开展了大量的农村审计工作,挽回了大量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并对加强农村廉政建设、打击刑事犯罪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农村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表2列示了浙江省部分地区近三年农村审计工作成效的平均数据。

1.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以杭州、宁波绍兴等为代表的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农村审计工作,提出了大量审计意见和建议,通过帮助各村清账理财,催讨应收款,建立健全对外借款和货款担保、资产管理、经济合同签订等制度,促进了增收节支,核减了大量工程款。不仅为农村发展带来了直接经济利益,更从长远上促进村级经济行为的规范,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杭州西湖区的农村审计结果为进一步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改善了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2007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2%;村级总资产达22.4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宁波余姚市针对村级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建议,促使相关部门制订出台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制度,为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促进农村廉政建设,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开展农村审计,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了村干部的财经法纪意识,促进了基层的廉政建设,融合了干群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各地通过审计,查处了大量违规挪用资金,并将部分案件和相关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处置,有助于农村廉政建设。根据调查,杭州市根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许多下属乡镇(街道)都出台了《村干部廉政自律若干规定》、《工程招投标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规章,明确村干部的领导责任,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宁波余姚市近三年来审计村干部57人,通过审计,给干部、群众有了一个明确的答复,有利于化解基层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积极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3.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实施农村审计,提高了财政财务收支的透明度,强化了村级财务的管理和约束,强化了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大大减少了群众上访事件,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稳定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宁波余姚市实施三年一轮审,一次审三年,2001年至2006年,村级财务问题的从380件下降到52件,集体上访从13起下降到4起。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4.完善审计监督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对乡镇这一基层政权,主要依赖县(区)审计机关的延伸职能对所辖乡镇进行非常规监督。通过建立农村审计制度,有利于健全审计监督体系,缓解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负荷,为农村民主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浙江农村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审计法规体系不完善。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应该在宪法的指导下,至上而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三个层次。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农村审计法律,而且在上下位法律之间纵向冲突、不同法域法律之间在一致性等方面存在问题。(1)《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县(市)以下设立派出机构,而农业部出台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规定“全国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的指导机构,是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这容易导致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审计机关争权、多头监管的问题。(2)由于审计法律与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造成农村审计的法律依据不一致,工作模式各异。如基层审计机构的设置,有些地区由农村经管站负责,有些地区由上级审计机关负责,还有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

2.农村审计问责机制不健全。审计问责机制在浙江省农村审计工作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如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由审计、纪检、司法、人事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跟踪审计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审计结果不公开,导致无从问责;有些审计项目中问责对象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归属不清晰;部分地区问责范围过窄,多局限于行政问责,而且仅仅局限在“贪污、行贿受贿和违规资金运用”层面,不曾涉及“渎职、重大决策失误、监督不力”等领域。

另外,还存在着地区间农村审计工作发展不平衡、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三、对农村审计发展取向的思考

(一)不同利益主体正确定位农村审计是关键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该将农村审计工作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从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角度出发,将农村审计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研究有关部门的汇报,认真解决农村审计工作中的经费、机构、人员、审计落实等问题。其次,从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角度来讲,应该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的理念,切实做到关注农民利益、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最后,从广大农民的角度出发,应该纠正对农村审计的片面认识。许多农民群众将农村审计与纪检机关的查办案件等同起来,若审计结果没有发现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贪污、挪用行为,只是一般化的整改意见,就认为审计不彻底,没有发挥作用。

(二)建立健全农村审计法规体系是重要前提

首先,要明确农村审计法律地位,消除纵向法律冲突。将农村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一个分支,在《审计法》中单独明确其法律地位,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政府审计机关、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联合指导和控制。另外,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及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农村审计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处理等问题,作为地方农村审计工作开展和法规制定的直接依据。其次,完善农村审计地方法规,解决横向法律冲突。省政府应该参照《审计法》和《全国农村审计条例》,出台省级农村审计条例或办法,各乡镇(街道)审计机构应该制定全面的审计项目操作指南和审计工作管理规范。第三,协调审计与相关领域法规,减少法域冲突。由全国人大在充分征求审计、司法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部独立的协调法域冲突的法规,或者建立一个专门的机关来裁决法律冲突,专门机关裁决模式具有地位超脱、权限广泛、程序灵活、方式多样等特点,其裁决具有终极性效力。新晨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做好乡镇审计工作的关键

主要包括人员的配备和业务素质培训两个方面。在人员配备上,应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文化素养的、专业水平的、工作能力的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审计队伍的专职化和年轻化程度,并坚持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在业务培训上,一是实行审训结合,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三是创新培训工作。可以和纪检、监察、审计及公、检、法等有关部门联合办班或邀请他们参与授课,以提高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

(四)建立健全农村审计问责机制是必然要求

建立健全农村审计问责机制有利于增强官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改革人事考核和人事任命制度,有利于强化受托责任的执行效果。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审计问责框架体系:确立问责主体、对象、内容和程序;明确责任认定的依据和大小;通过法制化、制度化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最为关键的是要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问责实施办法》和《行政事故责任认定办法》等。另外还需要配套的制度改革,包括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让群众有知情权;规范审计结果管理,做到传送及时、归档规范、利用快捷;建立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利用审计结果加强行政管理、宏观调控决策、改进干部监管工作;建立审计整改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2003-08-18.

[2]王生赞.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4(8).

[3]郑锦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广东审计,2005(2).

[4]桂玉清.韩国新村运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中国农经信息网).2005-11-17.

农村发展方向篇2

关键词:农村水利现状方向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它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

一、农村水利现状

1.农村水利管理滞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

2.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产业结构过去主要追求粮食产量,所配套水利工程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调整为蔬菜、花卉、瓜果和苗木对抗旱和灌溉的标准比原有的设施要求标准更高。在这个过程中,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缺乏统一的调整、建设和规划,使得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出现了一些困难。

3.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水质不能保证一定会引发一些矛盾,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水费和水资源费的收缴。

4.财政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在我们贵州大部分地区农村,没有较多的资金用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上,很多工程不能按期启动。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的资金差距较大,主要靠群众自行解决,因此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二、发展农村水利工作的方向

1.认真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围绕充分发挥效益,切实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我国水利工程面广量大,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一是坚持按照“分级建设、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和完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权、利,真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个人。二是在现有管理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机制、新路子、新办法,走管理维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以管理促开发,以开发促管理”的新路子。三是坚持依法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内的乱耕乱种、违章搭建、随意侵占等违法行为,依法维护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促进我市河道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2.农村水利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加快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受益程度和水平。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水环境治理步伐,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和布局,东中西部统筹,平原、山丘区和草原牧区兼顾,大中小微工程并举,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结合,推动农村水利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建管并重,保障良性运行。切实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做到建后管护主体明确、权责清晰、机制完善、管养到位,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深化农村水利各项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管理方式转变,为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努力创新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当前,农村水利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要准确把握农村水利改革方向,注重协调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村水利发展活力。

1)加快推进农村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大幅增加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比例,逐步建立以财政补助为主导,国家、农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资机制。要以县为单位、以规划为依托,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项目。

2)继续落实水管体制改革各项政策。要全面完成大中型灌区、泵站管理单位的“两定”工作,通过中央补助、

地方加大财政投入等渠道,足额落实“两费”,做到以事定员定岗,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要逐步将水管体制改革延伸到小型水利工程、基层水管单位,切实落实管理责任、管护措施和管理人员,全面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3)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和水权合理流转。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把农村集体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工程费用纳入水价测算范围,推行农业终端水价机制,探索实行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加强量水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建立水权合理转换机制,积极培育水市场。

因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正英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

[2]付源瀚等.浅析农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3]陈玉姜.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几点看法,2006.

[4]张岳.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纲要.水利水电论文,2008.

农村发展方向篇3

关键词:农村文化站;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农村文化站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在我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发展建设的初期,农村文化站为农民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

一、我国农村文化站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文化站建立及发展

2005年我国颁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为了丰富农村文化而建设文化站。至此,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进入了政府主导、有专门机构带领的时期,各级乡镇综合文化站纷纷在农村地区建立。

(二)农村文化站为农村人民生活带来变化

到目前为止,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展览馆以及科普培训机构,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其中标志性的表现是,农村人群的阅读量逐渐提升,农村人口的平均学历越来越高。农村文化站不仅在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集体舞以及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也给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光添彩。

二、农村文化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文化站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文化站建设已经渗透到我国农村的各个乡镇,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的特征。我国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站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文化站负责工作者的个人业务素质也比较高,而偏远地区的农村文化站还能停滞于建设图书馆、书报亭的程度,不能满足群众文化发展需要。另外,与城市文化发展相比,农村文化站自身的文化建设水平明显不够。造成这种区域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文化站的资金投入仍旧不够,无法吸引较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入驻,也不能留住相关的人才。

(二)文化站作用发挥不足

文化站是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的公益型文化事业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运用文化手段进行宣传鼓动和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但由于其功能减弱,加之文化站对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不足,文化资源建设重点不突出,导致不少地方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看歌舞难,文体生活十分缺乏,从而使和封建迷信活动有所蔓延甚至泛滥。

(三)文化站保有的文化资源不足

农村文化站建设的最终目的市促进农村群众精神文明发展,起到思想政治、文化宣传和教育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站是“学校”,也不意味着农村群众要完全接受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文化来源于生活,我国广大农村的多样化生活本身造就了十分“接地气”的农村文化,但是这些文化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另外,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一系列科学技术,也没有在文化站建设中得以完全体现。

三、农村文化站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拓宽文化站资金来源

要消除农村文化站建设和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农村群众切实从文化站建设中获得好处,就必须先丰富文化站自身的条件,资金投入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能够投入的资金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只能够供给文化站基本需求,因此,拓宽文化站资金来源,是农村文化站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可以采用鼓励农村群众对文化站进行投资的方式,收民间捐赠作为文化站的发展资金,也可以建立乡镇文化发展基金会,从乡镇企业或城市企业处获得相关的资金用以建设文化站。

(二)加浓乡土文化元素

农村文化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求知、求富、求安、求乐”需要。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设计工作内容,尽量突出乡土文化内涵,使文化站不仅能够实现对农村乡土文化的利用,也可以极大程度地吸引农村群众参与文化站建设、参与文化活动,从而发挥文化站应有的功能。例如,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农村群众回忆传统文化民俗,进行本地民俗表演、开办庙会等,以此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并吸引城市人口来逛大集、赶庙会,以此促进经济交流。

(三)重视文化资源的发展

利用集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人流大的机会,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出黑板报、广播喇叭、发放科技资料等,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介绍别地致富能人在种养、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的经验,扩宽本乡农民的视野,提升文化科技素养,放开手脚大搞商品生产,涌现一批种养专业户、专业村,使全乡经济有突破性发展。乡镇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办学、给文化产业进驻农村开政策绿灯的方式,直接获得相关的文化资源,这样既能够解决农村文化资源保有量低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文化站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并保留住相关的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文化变迁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农村文化站要承担起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的重任,就有必要对自身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寻求未来发展方向,相信随着各地乡镇政府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文化站建设一定能够硕果累结。

参考文献:

[1]沈树芬.乡镇文化站现状特点及思考[J].参花(上),2015(05):123-124.

[2]郝秀娣.如何开展好文化站的工作[J].神州,2014(03):110-111.

农村发展方向篇4

关键词:基本情况;困难问题;发展方向

吕合镇地处楚雄、南华、牟定三县(市)交界处,距市府鹿城25公里,国土面积185.533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苗等9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乡镇。做为古滇西驿站,现存吕仙桥、玉皇阁、祭龙阁等古建筑,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传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吕合镇有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1个,村小组文化室65个,全镇建有农文网培分校9个,农家书屋11个,农村业余文艺团队13支,建有标准篮球场13个,设村级文化辅导员9名。文化中心占地面积1145平方米,建筑面积1368平方米,使用面积1161平方米,建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舞蹈培训室、健身室、培训教室、活动室、展厅、篮球场等,服务功能完备,此外,还建有吕合历史文化园,占地20260平方米,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最佳场所。

一、吕合镇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情况

始终坚持文化服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为宗旨,充分发挥文化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以主办、承办、联办、协办等多种形式同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好各项文化活动,努力做好“五个阵地”建设。

1.做好文明建设的阵地

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开展“四群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律作风整顿、党风廉政教育、“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两学一做”、“感恩、公德、小康”三项教育等学习活动。通过开展职工联系群众、职工文体活动、集中学习党的知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保持党的先进性。

2.做好文化宣传的阵地

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图书、报刊阅览、板报、标语粘贴、橱窗、放V播等方式,利用固定宣传栏、黑板报、新农村墙体绘画、书写永久标语、粘贴宣传标语、开展街天宣传活动做好政策、知识、法律的宣传活动,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树立崇尚科学、明礼诚信的思想。

3.做好科技培训的阵地

依托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农文网培学校”资源,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主线,联合农业、畜牧、卫生、计生、司法、安全、妇联等部门,以专题讲座+集中授课+实地操作的培训方式,设立了法律、计算机、舞蹈、安全生产等内容的培训班,举办各类培训班。此外利用暑假开展中小学生计算机知识及舞蹈培训,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确立了新思想,树立了新风尚,为加快吕合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精神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

4.做好服务群众的阵地

发挥好11个农家书屋及镇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有书读、读好书的求知需求,镇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室藏书达4500余册,并全部录入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借阅系统化管理;电子阅览室电脑15台、乒乓球桌3张,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每周对外开放56小时以上,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5.做好文化娱乐的阵地

(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好一年一度的业余团队汇演,利用“二月十五”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元旦节等节日契机,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同时积极参加市上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进一步推进全镇人民群众的和谐稳定、共同发展。

(2)着力打造“一村一精品,一镇一特色”的地域文化,扶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着重抓好13支业余团队的指导培训工作,从经费和师资力量上给予充分保障,及时请舞蹈老师帮助指导并编排具有吕合特色的表演节目,组织业余骨干积极参加市组织培训,积极开展公益性文艺培训班,让业余文艺团队天天有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化乐民的作用。

二、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困难问题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相对薄弱。全镇11个农家书屋活动场地简陋,大部分图书资料陈旧,且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大多为村委会人员兼职,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村级文化活动室和体育活动场所配备不齐全,群众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文体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2.文化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农村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整体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多数文化活动仅停留在篮球、广场舞、下棋、扑克牌比赛等“小文化”范围内。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很多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不清楚,很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3.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素质高的建设队伍,然而,农村近年来文化建设人才储备却不尽人意,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一些拥有较好群众文化活动基础的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因后继乏人而难以有所作为。导致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队伍不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瓶颈。

4.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发展滞后,绝大多数农村业余文艺队都是自发组建而成,没有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章程,缺乏团队管理经验。团队成员多为凭兴趣加入的村民,表演上缺少骨干,节目以模仿为主,存在人才更新慢、创新能力不强、表演水平低等问题,导致吸引力逐年消退。长此以往,农村文化艺术将面临人才断层、技艺流传等危机。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1.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引导

要强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目的和意义的宣传引导,激发群众及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营造全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对乡镇和村级文化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积极探索文化发展内容,指导乡镇和村委会多举办群众喜欢、主动参与的文化活动。多调查了解,根据群众需要提供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服务,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

2.加强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管理

完善管理机制,指导帮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章程和工作制度,做好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让队伍的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有章可循。建立健全业余文艺队星级评定、日常文化活动专项补贴标准、团队奖励等分类保障制度,缓解文艺队资金压力。建全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培训的倾斜力度,同时帮助l镇文化站通过借助学校艺术师资的辅导力量、聘请专家顾问为艺术指导等,在团队水平、作品创新、演员培养上对农村业余文艺队开展辅导和培训。

3.创新农村文化服务形式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根据广大群众的需要,设置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充实内容,发掘农村特色文化活动,利用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充分利用节假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之上创新形式,赋予传统的文化活动以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

农村发展方向篇5

关键词:农村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方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48-03

30年前,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使“我国农村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代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30年后的今天,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农业、激活农村、致富农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出新一轮农村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以积极创新农村制度为基础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经过30年的大胆探索实践,我国农村已进入依靠制度创新促进发展的新阶段。《决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农村制度建设做出了明确的决定。

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始终是广大农民关心的话题。30年前我国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农民对此非常拥护,生产积极性迸发,30年后此项制度是否还会坚持,《决定》明确提出“长久不变”,即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与长久不变。并提出要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两个转变”,即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先进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和方向转变。这既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又向农民生产经营指出新方向。

2.农村管理制度将进一步规范。《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形式流传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必须坚持“三个不得”:即不得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3.农业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决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努力做到“三个大幅度增加”:即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4.农村金融制度进一步放宽。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有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不少困难问题,如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仍不很明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使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资金“瓶颈”。因此,《决定》指出: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小额贷款,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等。这些农村金融改革有力措施,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5.城乡互动发展制度将逐步实施。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社会发展战略上把城市和农村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城乡发展相互协调、差别缩小、共同繁荣,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决定》强调:要“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6.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将进一步健全。《决定》指出:“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但是,个别地方民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农民参与重大村务事项的决策和对干部监督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落实,有的地方甚至搞假公开、不公开。因此,进一步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将是一项非常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二、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支撑

所谓现代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动态的角度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生产力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

1.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决定》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一要求,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农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就全国而言,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将是:由过去单一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大农业结构,进而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壮大农村的经济基础。

2.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仅为4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到3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80%。《决定》提出,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和集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尤其要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狠下功夫,加速提高农业生产力,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物质产品。

3.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农田水利建设。《决定》强调,要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水源工程建设。

4.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完善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是集农业生产、供销、信贷、科技信息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是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的一大创举,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总体服务水平较低,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对此,《决定》要求,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形成公益和经营相结合的格局。

5.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眼持续发展。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性最大的第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能源短缺,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决定》强调:“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对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6.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逐步跳出了传统的发展巢臼,从半封闭的自然经济逐渐向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过渡,并日渐参与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外向型农业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走势。《决定》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能力,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三、以完善公共事业为桥梁和纽带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等多种领域。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31个省区市、有8亿多农民从中受益,参加养老保险人数日益增多,农村贫困人数大幅减少,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年加快。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服务方面欠账太多,目前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更为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城乡差距最大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使农村社会事业与城市均有较快的发展。

四、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为归宿

《决定》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真正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头等大事的富民思想,对广大农民是一个巨大的精神鼓舞,对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五、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证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只有搞好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使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在我国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领导核心。

农村发展方向篇6

l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战略目标:国民一体化

从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史看,都经历了由城市逐步向农村覆盖的过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国民一体化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非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享受一模一样的保障待遇,而是指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体系、政策制度应一脉相承,保障项目大体一致,保障水平相对合理,基金管理办法原则一体化以及相互之间可以自由选择与转换。长远来讲,就是要改变农民远离以国家和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状况,使农民能够有效化解风险、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格局决定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于是往往设计出一些过渡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些主张都暗含一个共同假设前提,即农村应该实行与城镇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模式。从价值取向上看,这些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操作中,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可谓“花样百出”,管理口径的不一致本身就限制了城乡统筹及接轨。因此,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持战略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角度去重视和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性模式,以在全国层面构建一个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的统一的国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为导向,限制或控制城乡及各地农村之间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差异,尽可能确立统一的制度框架和缴费标准,同时允许实施方式有别及有限化的待遇差异。一方面,逐步削减政府在城镇养老金的财政投入,逐步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并轨,以减少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轻乡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已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前政府采取的“挖农补工”的政策,以“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村抽走的大量利润,应适当返回给农村和农民,把该资金作为建立农村保障机制的基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同时,国家应当在政策、资金上向农村、农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的建立奠定经济基础。

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策需求分析

2.1依法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制先行

通过法律来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权、利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农村养老保险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如德国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1957年颁布的《农民老年救济法》建立起来的;瑞典的公民基本养老金是根据瑞典全国退休金法案规定来实施的。通过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详尽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以保证养老保险的制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建设明显相对滞后农村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引导,不仅没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相应法律,而且已经制定出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普遍存在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基金管理缺乏约束性。

但是,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截止2005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普遍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农村养老保险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在许多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部门规章或管理暂行办法。如上海市早在1996年就已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该办法从有利于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衔接与转化的角度出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保险的缴费模式和制度框架对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作了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改原来的个人帐户制为个人帐户与统筹帐户相结合的模式,调整了缴费标准和办法,规定了最低缴费额和补贴比例。2003年l0月推出了《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加快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逐步淡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战略思路,逐步探索并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向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转换。这种农保制度的创新与转换,既保证农民的养老水平,又适应了新的“三农”形势,向城乡统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处于苏南地区的常熟市以其发达的乡镇企业为突破点,于2001年出台了《常熟市农村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建立起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接轨的统帐结合模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明确规定了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与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致为25%,并加强了对乡镇企业职工参保的强制性。

上述这些地区所出台的并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一些部门规章或管理暂行办法,都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法》,从法律上确认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内容及形式、管理体制、资金筹集与支付、社会保障的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执行者的职责和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养老保险条例》,就账户模式、筹资标准、政府责任程度、待遇计发方法及基金运作模式等内容具体化、详细化。此外,各地方可根据本地农村实际情况,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便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行。2.2确立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供给主体地位

在农村养老保险中,农民个人、家庭成员、村集体、政府都承担养老责任。但其中政府尤其应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制度供给的主体。从理论角度看,农村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理应由政府提供;从现实需要看,建立以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的“家庭供养加土地保障”养老方式受到当前社会结构转型的强烈冲击,所引致的迫切要求。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发展历程也表明,政府角色不明、职能缺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财力上的支持。原制度方案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点和典型地区制度创新的实践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果实行完全的个人储蓄积累制模式是很难行得通的,恰恰是集体和政府的大量保险费补贴才使得典型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获得了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生命力。以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早试点的地方——山东省为例,由于经济基础好,山东省基本上坚持按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展开工作,也是投保绝对人数最多的省区。其成效的取得除经济条件的因素外,还在于对原制度进行了创新。如在2006年,山东省招远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实行储蓄积累的模式。明确规定市级财政每年补贴200万元,每年增长10%,补贴额按投保人数测算确定,有条件的镇、村也应对投保农民给予适当方式、适当数额的补贴,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及市(镇、村)财政补贴一并记人个人帐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标准以高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一40%的基础确定。

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自于个人和雇主缴纳的保险费以及政府的补贴(或政府承担最低保证金)。如德国和日本都是来自个人和政府供款,其中政府补贴的比例较大,德国政府补贴占到总保险费的70%,日本政府补贴占到总保险费的1/3。韩国相比较,由于制度建立较晚,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实行有限性补贴,旨在引导农民参加保险,不过其补贴额度也较大,占到了总保险费的2/3。在新加坡和智利,政府虽然不负担保险费,但政府承担了最低养老金和养老金投资最低回报率补贴。因此无论从国内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还是国际经验角度出发,都应该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扶持,可以参照农村合作医疗的做法,建立以农民缴费为主,财政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多元缴费机制,并规定农民的最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努力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水平。

另一方面,是发挥政策优势。针对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出台扶持政策。如力争获得同商业保险资金同等的“协议存款”或高于商业保险资金“协议存款”的优惠政策;发行国债时,给予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优先认购权,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对基金收益或购买的企业债券实行免税;出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范基金管理行为;对农民养老保险实行全部免税政策等。

2.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坚持多层次性的原则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结构及社会化程度。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东、中、西部由高到低的趋势,而且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实行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原则既包括家庭保障、社区保障、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国家救济、社会互助以及其他的多层次,还包括保障水平起点高低的多层次性。多层次的改革取向也是发达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德国为减轻财政负担,将养老金给付水平降下来,其改革设想就是通过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场主购买商业年金保险。这样就可以成功构建一个由社会保险、终老财产和自我保障“三根支柱”组成的更为安全可靠的保障体系。法国也鼓励农场主自愿购买补充养老保险,以弥补社会养老保障的不足。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应加大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继续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适时与城市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衔接,即实行统一的“统帐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在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落后地区,应采取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模式,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水平。随着贫困地区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可以引导和鼓励其适当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向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过渡。

农村发展方向篇7

[关键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师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124-03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教师身边的人和事。为此,诸如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校本科研、校本培训等,一批以“校本”为特色的名词不断映入教师的眼帘。就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如何实现校本的专业发展也显得尤为必要。

一、农村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理念

“校本”有三方面的含义,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以及基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就农村校本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是指由农村学校教师发起的,立足于农村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与条件,为解决具体的实践中的难题,由教师所在学校进行的专业方面的计划或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增长专业知识、锻炼并提高专业技能,增强教师的职业态度,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其基本特征有:具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性、清晰而明确的学习经验、教师群体的参与和分享,具有一定的可发展性和连续性等。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很多,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主要有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两类。

(一)校本培训

1.校本培训的内涵与特征

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每个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换句话说,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在职培训形式。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针对性。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的。它与一所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连,与教师的工作相伴同行,培训的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灵活性。校本培训它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虽然要由具体的工作日程规范其运行,但却可以根据学校具体工作的变动而调整,并不苛求按部就班。另外,校本培训的内容要针对学校实际,并可以随学校的实际而定,不排除一些内容临时性地进入培训进程。

(3)多样性。校本培训摒弃纯教学的方式,在培训形式上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研讨、师徒制等,都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

(1)校长重视是校本培训的前提条件

首先,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发展靠教师,教师素质提高需培训,校本培训是一种最有实效的培训形式。其次,校长要研究校本培训的有关问题。第三,校长要全面规划本校的校本培训。第四,校长要领导实施校本培训:要建立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并向实施部门、教研组等提供指导。

(2)建立领导小组是校本培训的关健环节

首先,为了保障各项培训活动的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应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好每年的培训计划。其次,组织指导好各种培训活动的开展。培训活动的开展有年级组、教研组、学校和教师个人各种层面。第三,要制订、贯彻落实有关制度。第四,要建立教师个人业务培训档案和学校校本培训档案。

(3)教师培训机构是校本培训的专业保障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被广泛采用,源自于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的要求,源自于对院校培训形式的反思。具体来说,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开展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培训,为学校培养业务骨干;第二,制订县区教师培训规划、年度计划以及指导意见与要求;第三,为农村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指导与支持。

(二)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普遍意义上,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2]校本教研的宗旨是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核心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主体是学校的教师,是整个教师群体,主阵地是学校。其方式主要有“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三种基本方式。其基本特点有:

(1)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本校的教师。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本校的教师,但并不排斥校外专家与教师的参与与支持。本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能够充分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研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发现并提出的。

(2)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在学校。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的,对于活动组织者来说,校本教研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因为所有的教育教学问题都存在于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

(3)校本教研的问题来自于学校。校本教研中研究的问题是学校教师自主发现的,问题产生于学校内部,校本教研始终是在不断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这也恰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所在。

(4)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校本教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把改善学校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作为活动的终极目的。校本教研要求教师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反思习惯,形成专业切磋、协调、交流和合作的机制,实现经验共享与共同发展。

2.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1)从关注教师生存状况着手,精心选择教研内容。关注农村校本教研,首先要关注农村教师的生活,也就是要关注教师的需求。“没有任何人比教师自己更清楚教师的生活世界,也没有人比教师自己更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除非教师能够改变自己,愿意改变自己,否则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根本改变教师的价值、信念和教师的实践方式。”[3]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突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教研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围绕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及相关科研问题邓选择教研内容。

(2)以教师培训为突破口。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之一。在国外许多国家的教师培养制度中,教师职后培训已经成为教师法定的权利与义务,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在学校整体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将校本教研比做学校内部的“造血系统”,那么教师培训就是将来自学校外部的营养成分进行消化吸收的“消化系统”。只有当“消化系统”运转良好时,机体的“造血系统”才能得到充足的养料,造血功能才能得到不断增强。

(3)以制度建设为支持性条件。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往的校本教研为什么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学校的教研管理制度没有改变。因此,要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从不教研”或“偶尔教研”的现状,促使他们“坚持教研”或“定期教研”,必须有制度的支撑与保障。

(4)以校际合作为平台。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不足,教研组、学科组的缺失与交通的不便给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以乡中心校为核心,将周边几所薄弱学校联合起来,通过送教“下乡”、送课下校、观摩教学、听课、说课、评课等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建立校际校本教研机制,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此外,还可以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教师开展互助研究,这样既不偏离校本教研的本意,又联系了农村实际,可以更好地让校本教研在农村中小学发挥应有的功效。

三、以课堂为本的教师发展趋向

以课堂为本的教师发展是英国近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改革的新思路,其核心包含以下五个基本要素:强调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共同提高;支持真正产生影响和具有决策权的角色;融于复杂的、变化的课堂情境中;包含个人价值、教育的合理因素和社会的公平性;参与反思性的、相互作用的和革新性的学习经验。[4]从英国以课堂为本的教师发展模式五要素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这种真正能够把权力的杠杆转向教师与学生,把教师的发展浸入课堂实践的尝试,对于促进我国农村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其基本模式有以下四种:

(一)“同课异构”模式

“同课异构”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教师通过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二)“一课三上”模式

“一课三上”指的是同一个教师负责平行三个班的同一课的教学。后来也被引申到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打磨行为。形成一个教师对“一课三上”的认识与体会。

(三)“送课到校”模式

“送课到校”是“送教下乡”基础上聚焦课堂教学的校本教研模式。主要是城市学科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以农村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教学并组织研讨交流的一种教研模式。通过“送课到校”的教研形式,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同事合作”模式

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活动。实践证明,一所好的中小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良好的教师集体会使教师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是保证学校完成各项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保证。因此,关心教师集体,把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在集体中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自觉维护教师集体利益,是教师在处理与其他教师互相关系时必须遵守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2]熊焰.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农村发展方向篇8

【关键词】民间信贷农村普及发展现状未来走向

一、民间信贷的概述

民间借贷是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

二、民间信贷的发展现状

由于上述所提到的民间信贷覆盖地域广、形式更为多元化、手续较为简单、贷款额度较大等特点,加之银行金融体系在农村的网点本身不是特别完善,因而,这是民间信贷在农村蓬勃发展而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民间信贷在农村的现状如何?是否仅仅通过民间信贷农村的借贷机制就足以完善化,因此,我们走访了金华、舟山、宁波等多个地点,对民间信贷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

(一)面向的贷款人群广,资金需求大

由于受到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需求影响,农户和一些中小型的信贷机构的资金需求量也是相对比较大的。从舟山市菜园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53个农户中,其中63.1%的农户曾经通过邮政储蓄、“缘字”等多种形式通过民间信贷贷款;14家夜排档、海鲜馆、船商等中小型企业,其中高达87.6%的经营者在创业初期、生产扩建以及运营危机时向一些信贷机构贷款。可见,农村的借贷需求也是比较广,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大。

(二)借贷利率高,商业风险大

不比金融机构的利率浮动机制,由于民间信贷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所以在借贷利率方面与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相比,利率相对较高。宁波市鄞州横街镇芝岭村一家邮政储蓄的工作人员曾女士告诉我们,他们这里的借贷利率为15.6%/年。与此同时,我们同样走访了宁波建设银行,他们的贷款利率为6.3%/年。相比之下,民间信贷的利率高出银行同期贷款率大约3倍。这对于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农村的农户和中小型的创业者而言,不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同时,曾女士也向我们反映在借贷过程中,由于资不抵债,坏账的情况也时常出现。

(三)信贷缺乏保障机制,资不抵债时有发生

由于民间信贷多为自发行为,也缺乏明文的法律保障机制,民间信贷很大程度上都是维系在“缘”字之上。然而,维系在“亲缘”“地缘”“业缘”之上的民间信贷本身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对借方而言,缺少有力的法律保障,很多借款人可能碍于情面、颜面,不会以“借条”的形式作为凭证,此外,拥有借据的借款人也可能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无法证实其成为有效的法律传票,而对贷方而言,也可能迫于借方金额的限制以及个人传统观念的约束,不便于大额的借贷。在这种情况下,资不抵债、坏账的状况时有发生。

(四)借贷风险大,非法集资走俏

在我们走访芝岭村的农户过程中,张大爷向我们透露,由于信贷机构的缺乏,以“缘”字维系的民间信贷也经常出现,虽然借款金额不是很大,然而由于缺乏借款的凭证,收款情况不容乐观。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金华市武义县上江村,很多农户由于信贷机构的缺乏以及自身的家庭资产变现能力差等原因,不得不选择以“缘”维系的民间信贷,更有甚者,选择了高利贷和地下钱庄的形式,上江村的书记告诉我们,由于迫于家庭的压力和资金的需求,资金需求无从借贷,这样的非法渠道虽然需要蒙受很大的风险、贷款偿还金额也非常巨大,但很多人还是会铤而走险。前段时间热火朝天的吴英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为,在借贷风险方面,民间信贷急需规范化。

三、民间信贷的未来走向

由于民间信贷缺乏法律的保证和制度规范的指引,探其发展的路径也是磕碰跌撞,历经了不少阻碍。近来发生的较为轰动的吴英案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一些个体私营企业或者个人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然而却仍然费劲心思筹集大量资金,这无论是对个人价值还是社会秩序的维护都造成了难以避免的挑战。借着民间信贷的发展现状,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和一些专业化的意见,想为农村借贷提供一个适时有效且险性相对较低的生存环境。

(一)成立商业化小额贷款机构

在农村,由于贷款人群广,资金需求相对较大,加之信贷机构的不普及,成立商业化小额贷款机构非常有必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农户和商户的借贷都基于“缘”字之上,而源于“缘”字的信贷本身就上述论述的理由对借贷双方而言就有很多不适,因此,成立商业化的小额信贷机构就能够很好地避免这种纷争。农户以及中小型的信贷机构可以不受到人为因素和价值观念的限制,外加小额信贷机构的制度规范化,通过机构借贷,满足生活或生产迫切的资金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政府以及相关立法部门应该建立适时可行的法律制度,指引民间信贷向正规化发展。针对民间信贷的办理程序无序化、担保物品无力化,尤其是贷款利率高息化等,对借贷双方的交易方式、权利义务以及利率水平等合规合理化,给予一定额度上下浮动,避免款项成为坏账以及高利贷事件等事件的发生,在确保借贷双方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商业风险,赋予借贷双方很好的屏障。

农村发展方向篇9

[关键词]农村物流;双向物流发展;发展建议

[Doi]10.13939/ki.zgsc.2015.20.025

1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现状

1.1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通信水平、商品储存保管水平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公路的村村通就为农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一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仍阻碍着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交通条件,通信设施的落后也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障碍。农村向内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农村向外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收益的增加并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总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主要阻碍。

1.2农村物流发展的时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的消费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农村的文化教育及现代技术产品的不断普及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网络购物、电话购物在农村不断发展。同时在外工作的农村子女越来越多,为家里邮寄物品也变得越发重要。另一方面,在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农产品的规模种植生产,向城镇的及时运送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推动着农村物流的不断发展。

1.3农村物流缺乏人才和先进技术

一方面,在农村双向物流发展中,需要具有高素质、经验丰富并且具有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合理先进的物流设备、运输工具、农产品保鲜以及城市产品的运送安全都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

1.4农村物流受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限制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家庭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的生产模式。从农村向内物流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居住环境不利于物流网点的合理设置,会增加城市产品向农村运送的成本投入;从农村向外物流的角度分析,家庭分散经营种植缺乏规模性,使得农产品的统一收购以及农产品简单加工点的设立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使得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较高的成本同时要求更合理的网点布局设计,这加大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压力。

2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意义

2.1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向外物流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储存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中的供应及销售成本,起到改善农业外部环境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城市物品的运送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又通过成本的降低提高产品收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2方便农村的消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农村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资料以及各种生活品的消费变的更加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等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推广,农村的网络预订及购物为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时机。同时打破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地域,缩小农村城市的消费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合理发展。

2.3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物流业网点的服务、网点间的运输、物流的联系等都必然给广大农村提供最有利的劳动就业机会和条件。建立和发展农村物流体系,一方面直接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同时,通过物流产业发展带动的城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与改善所直接和间接促成的其他第三产业的兴起,便能够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直接分散就地消化吸收。

2.4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的脚步。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从农产品的对外运输中提高竞争力和质量,还会吸引更多的城内资金或者村内集体资金投向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带给投资更多的机会,在农产品生产地进行加工减少中途损耗、运输成本等。对于农村内部的发展来说增加农产品的销路,还可以进行农村集资自己办厂促进本村经济利益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物流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服务业也会随之不断产生和提高,运输的道路服务、餐饮服务、居住服务等都将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3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府投入并通过政策鼓励对农村物流的投资

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物流业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合理设计农村物流的宏观布局,制定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制度,是农村物流的发展和起步建立在合理有序的制度之上。同时,在政府自身财力物力投入过程中,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以及科学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入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建设中。

3.2加强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的创新

通过宣传使农民树立现代物流观念来促进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建立在合理的管理和站点间物流交流联系、物品运送效率之上。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载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人才培养。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村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3.3加强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就向内物流发展而言,应加大农村网络信息平台和快递站点的建设以及合理的运输路线;就向外物流发展而言,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和建设等是非常必要的,还要不断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的物流职能,使我国农村物流组织得到发展。

3.4加强农村物流的中介组织和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合理进行纠纷和风险问题处理,切实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在农村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通信网络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共享资源、共用信息,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此外还应在适应农村现代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农资及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工作,搞好市场信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乐,骆东奇,郭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6).

农村发展方向篇10

摘要:运用1981—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却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两个指标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依然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其反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存在,脉冲响应函数得到同样结论。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收入;向量自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13-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当前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且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特殊意义(余新平、熊德平,2010)[1]。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977.30元,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的223.40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农民实际收入增长了6.37倍,平均每年增长6.16%,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分阶段来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仅波动性较大,而且出现了整体下降趋势。1981—1985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1.68%,1986—1995年为3.43%,1996—2005年为4.98%,2006—2011年为9.62%。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收入增速出现波动并且增速趋缓的同时,农村的金融事业却发展迅猛。农村贷款余额从1981年的286.1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1468.90亿元,农村存款余额从1981年的169.6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0672.85亿元。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2011年的农村贷款余额和农村存款余额分别较1981年增长了86.81倍和85.20倍,远远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期间的增长幅度。以上对比可以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长在直观表现上并不协调,二者之间的事实关系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农村金融发展在近些年被尤为关注,并且在解决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中屡见不鲜(温涛、冉光和,2005)[2]。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事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框架,实现了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其他金融组织机构分工协作的有利局面。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不相协调的景象又为什么会出现呢?农村金融的发展又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已有的研究中,国外方面,由于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能直接反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被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所替代,例如joseph(1985)[3]、robert&ross(1993)[4]、becker(2000)等;也有部分外国学者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同样间接反映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greenwood&jovanovic,1990[5];clarke,2003[6])。国内研究方面,温涛和冉光和(2005)[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952—2003年期间,无论是金融机构贷款比率还是经济证券化比率的提高,都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直接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与“二元结构”的强化。谭燕芝(2009)利用农村现存金融资产与农村gdp之比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其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农村金融并没有真正做到服务于农村发展[7]。刘旦(2007)以农村“存贷比”衡量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也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8]。而余新平、熊德平(2010)利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不能否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重要性的理论价值[1]。

 

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表明,有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已有的文献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研究中,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分歧,但是由于所用指标单一,不能较系统、全面地衡量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最终使得其研究成果各有侧重。本文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首先将农村金融发展视为一种“生产要素”,依托传统生产函数,试图构建出能够反映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二者关系的新型生产函数,为实证检验建立微观基础;其次,欲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探索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同层面可能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够较为准确、科学地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的构建

为了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建立科学的计量模型,使用有效的计量方法,借鉴greenwood&jovanivic(1990)[5]、murinde(1994)、温涛、冉光和(2005)[2]等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传统生产函数的基础之上(资本和劳动为生产函数中的主要生产要素),本文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视为另外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函数分析当中,这样有关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产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y=g(k,l,f)(1)

其中y代表了农村经济生产的总收益,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力投入,f代表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按照温涛、冉光和(2005)[2]和parenteral&prescott的做法,进一步假定农村劳动力处于最大的生产能力,即l=,这样农村经济生产就面临恒定的规模收益,而总产出(总收益)就只取决于农村的资本投入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1)式可以变形为:

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姚耀军,2004;张建波、杨国颂,2010;贾立、王红明,2010[9],等),本文综合采用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jrgm)、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指标(jrjg)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jrxl)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其中:

 

这里用来表示(8)式右边中各个解释变量的变化值前的边际系数(边际产出或边际收益)。因为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农村金融发展最终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此进一步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对数值(lncsr)的增量来替代人均产出(人均

收益)的增长dy,tzsp代表农村资本投入水平,即可得本文的基本计量模型:

 

dlncsr=?茁0+?茁1dtzsp+?茁2djrgm+?茁3djrjg+?茁4djrxl+?滋t(9)

(9)式中,?茁0代表常数项,?滋t为随机误差项。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还会受到前期的农村资本投入水平和各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影响。同时,由(9)式容易证明出tzsp、jrgm、jrjg、jrxl四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lncsr无论是在其当期值还是在滞后值之间,均存在稳定的关系。在估计方法的选择上,由于tzsp、jrgm、jrjg、jrxl四个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可能对lncsr产生影响,因此,在实证方法上本文最终选择向量自回归(var)估计方法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设yt为5×1阶的时间序列向量,yt=(lncsrt,tzspt,jrgmt,jrjgt,jrxlt)′,则含有5个变量滞后i阶的var模型为:

yt=c+∏jyt-i+?着t(10)

其中c=(c1,c2,c3,c4,c5)′为常数向量;?着t~ⅱd(0,?赘)为5×1阶的随机误差列向量;∏j为5×5阶的参数矩阵,j=1,2,3,4,5。

 

(二)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为了实证检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结合以上部分建立的估计方程,实证分析中需要的数据资料包括了金融发展水平、农村投资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三个方面。其中,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农民收入水平(lncsr),采用我国1981—2011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对数值数据进行分析。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取对数之前,首先利用农村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素可能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由于已有统计年鉴中没有相关农村资本投入的统计数据,对此本文采用1981—2011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gdp比率(tzsp)增量替代农村资本的增长来进行分析,其中农村gdp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在测算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指标时,计算公式中涉及到的农村存款余额是农业存款与农村储蓄存款的加总,而农村贷款余额是乡镇企业贷款与农业贷款的加总,年限均为1981—2011年。另外,各指标所用到数据资料均来源于1982—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经网数据库。具体tzsp、jrgm、jrjg和jrxl的趋势见图1所示。

 

三、实证结果及其经济含义

由于本文选择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因此按照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方法的基本步骤,首先利用dickey和fuller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当各变量数据呈现平稳或具有一样的单整阶数时,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避免伪回归现象。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相关的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实证分析,保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

 

(一)单位根检验

采用dickey和fuller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借助于eviews7.0统计分析软件,得出了各个变量的具体单位根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本文实证分析所用到的变量lncsr、tzsp、jrgm、jrjg和jrxl,其数据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示为非平稳数列,然而进一步的一阶差分序列检验结果却表明,?驻lncsr、?驻tzsp、?驻jrgm、?驻jrjg和?驻jrxl这五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平稳,也就是说lncsr、tzsp、jrgm、jrjg和jrxl满足了一阶平稳,可以记为i(1),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有必要同时也满足条件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检验。

 

(二)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csr、tzsp、jrgm、jrjg和jrxl满足一阶平稳,即为i(1)数列,因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一步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进行判定,同时还可以利用判定结果来构建协整方程,以此来观察lncsr与tzsp、jrgm、jrjg和jrxl的长期均衡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对lncsr、tzsp、jrgm、jrjg和jrxl进行协整检验之前,按照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的具体要求,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var模型结构的判定。本文综合运用似然比(lr)检验以及施瓦茨(sc)、赤池信息(aic)的定阶准则,最终确定出lncsr与tzsp、jrgm、jrjg和jrxl构建的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建立var(1)模型重新估计并进行稳定性检验,发现所有特征根的倒数均落在了单位圆之内(见图2),说明所建立的var(1)模型系统是稳定的,这为后续的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同时,因为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各个指标构建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johansen协整检验的滞后期确定为0。具体协整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1981—2011年期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lncsr)与农村资本投入水平(tzsp)、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包括jrgm、jrjg和jrxl)各变量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协整关系,并且均衡的协整向量为:

协整方程(11)反映了上述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具体来看:农民收入与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之间呈现正向关系,农民收入水平伴随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反映了在1981—2011年期间,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农业生产起到了提升效率、稳定生产的积极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长期影响并不是单一的促进或抑制,这里需要通过区分不同的衡量指标来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两个指标与农民收入水平之间呈现正向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正向作用说明了在我国农村地区,金融资源越多,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越有利;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正向作用反映了乡镇企业具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的积极作用,乡镇企业贷款余额比重的增加不仅利于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也很明显。以“贷存比”来衡量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非但没有起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应有作用,反而是较为显著地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各项资金一直处于外流的现状,农村的很多贷款被低效率地挪用或使用,资金短缺一直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最终影响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在分析了lncsr与tzsp、jrgm、jrjg、jrxl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具体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农民收入水平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0324(大于0),并且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lncsr偏离长期的均衡状态,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emc)会对其进行较为显著

的正向调整。在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jrgm、jrjg和jrxl三个指标中,除了jrxl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jrgm与jrjg在误差修正模型中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变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在短期并不明显。就整体而言,短期内,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没有出现预期的正向关系,反而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消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正规金融都不自觉地遵循着“偏农离农”的路径,大多数留在农村地区的基层金融机构都只是一个简单的“吸储”目的,而在贷款等其他金融服务方面功能发挥十分有限;而对于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不是被政府不断正规化,就是不断地被打压。农村正规金融单一、短视的服务模式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受挫,最终使得农村地区的生产以及投资长期处于自我发展的境地,农村资金短缺常态化,农村金融发展难以发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以上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分析了lncsr与tzsp、jrgm、jrjg和jrxl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情况,按照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分析步骤,进一步利用granger(1969)提出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进一步分析lncsr与tzsp、jrgm、jrjg和jrxl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表3为具体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有关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因果关系,同样不能“一刀切”地给出结论,而是要区分不同的农村金融发展衡量指标。具体来说:农村金融发展规模(jrgm)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jrxl)均成为了农民收入水平的granger原因,分别通过了5%和1%的显著性水平,但是农村金融发展结构(jrjg)与农民收入水平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水平没有成为任何一个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的granger原因,各指标的检验结果均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作用尚不明显,有些层面甚至还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不能印证部分国外学者(greenwood&jovanovic,1990[5])所提出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金融组织和金融交易发展”的观点。

 

(四)脉冲响应函数

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在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三个指标中,只有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民金融发展效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基于这一检验结果,本文利用sims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技术对lncsr与jrgm、lncsr与jrxl之间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此来更加深入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由于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中,各变量的先后顺序会对最终脉冲响应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做法(温涛、冉光和,2005;余新平、熊德平,2010,等),这里对lncsr与jrgm、lncsr与jrxl之间分别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估计,以此来避免变量顺序变化对脉冲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具体脉冲响应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和图4分别显示的是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相关单一冲击的标准差的动态反应。从图3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水平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但在滞后2期以后其正向效应开始逐渐增强;农民收入水平对来自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正向冲击在较长时期内呈现负向效应,在滞后4期时这种负面效应达到顶点,然后逐渐减弱,并于滞后8期时开始转为正向效应,也就是说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最终会起到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图4可以看出: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同,农民收入水平对来自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正向冲击呈现持续性的负向效应,并在滞后5期以后这一负面效应趋于平稳,这与协整方程(11)式的估计结果是一致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正向冲击同样呈现负向效应,并于滞后4期时达到顶点,随后逐渐向正向效应逼近。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运用1981—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当前却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不同的是,在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两个指标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反而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依然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地区大量的农村存款余额被转移或流失,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长受到限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的作用是负向的),而农民收入增长并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点还可以由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证实。

虽然部分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呈现出了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负向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农村金融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只能说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战略倾向,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在结构、功能和效率上,没有凸显出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增加农民收入一直都是我国农村经济深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提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也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因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体现农村金融发展的应有作用,需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在农村正规金融逐步完善和健全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农村地区民间金融的合理发展,使之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等手段,积极改变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和大量流失的长期现状,根本性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问题,以此提高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1]余新平,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10,(6):77-87.

[2]温涛,冉光和.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3-43.

[3]joseph.creditmarketsandthecontrolofcapital[j].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85,(17):133-152.

 

[4]robert&ross.finance,entrepreneurship,andgrowth: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3,(32):513-542.

 

[5]greenwood&

amp;javanovic.financialdevelopmentgrowthandthedistributionofincome[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1990,(98):1076-1107.

 

[6]clarke&xu.financeandincomeinequality:testofalterativetheories.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2984.

 

[7]谭燕芝.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7[j].上海经济研究,2009,(4):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