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5:16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1

清晨绚丽的霞光中,上学途中的小加悟睁大了眼睛望着不远处草场另一端。逆光中,一种美丽的大鸟正舒展着双翅,梳理着羽毛,轻盈地舞动着,那飘然雅致、形神俊逸的剪影深深烙刻在小加悟的记忆中。年少的加悟并不知道这种大鸟的名字,他说,“它们展开翅膀的样子,特别大,特别高,又好看又神秘,当时我听伙伴们说这是一种神鸟,藏文名字叫格萨达日兹(音),意思是格萨尔王坐骑守护者,却一直不知道汉文名字叫什么。”

后来,喜欢阅读的加悟在格萨尔王传的藏文书里发现了一幅图,画中描绘的是三只“格萨达日兹”围绕着格萨尔王及其部下展翅飞翔的画面。看到连英雄格萨尔王的书籍里都出现了神鸟的身影,加悟由此对“格萨达日兹”产生了敬畏之情。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他才知道原来神鸟“格萨达日兹”就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当他谈起自己为什么要开始保护黑颈鹤时,少年时期上学途中那惊鸿一瞥的瞬间,总是第一时间跳进自己的脑海里。他感叹说:“它们是如此美丽、迷人,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鸟,但是我真的从此就喜欢上了它们。”

现年40多岁的加悟,全名是加悟才让,藏语里是长寿皇帝之意。有着藏族名字的加悟,其实是蒙古族人,他的祖辈世代居住在青海湖周边,在与青海湖周边藏族长期混居的历史进程中,早已相互融合藏化了。加悟的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写的是蒙古族,但是他却没有蒙古族的名字,也不会蒙古族的语言。加悟有个9岁大的儿子叫江周才让,长得非常健康敦实,面相一看就是很典型的蒙古族人。加悟说儿子的户口簿上的身份是藏族,反倒有个蒙古族名字,叫做奎德尔夫(读音可以叫奎德尔,但书面写下来得加个夫字),意思是棒小伙子。奎德尔夫不好意思地趴在父亲的肩膀上,跟父亲笑闹起来。

你凭什么来管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青海湖湖畔广袤的优质草场变成农耕地,周边建立起属于国家的农场、种羊场,本来游牧的牧人们被“收编”为职工,为种羊场放养牛羊、种植草料等。1988年,加悟进了三角城种羊场成为一名普通职工。他负责150亩农田的种植,有油菜、青稞,以及为种羊场提供的草料。

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在夏季牧场放牧时,加悟亲眼目睹有穿“制服”的人,开着吉普车,拿着枪,猎杀了两只黑颈鹤,自己崇敬的神鸟失去了神采,优雅的长脖子耷拉下来,无力地从偷猎者的肩膀垂到了地上。遇害黑颈鹤的伙伴们,一直在附近哀鸣,声音非常哀伤、嘶哑,一直鸣叫了三四天,直到口喙滴血。鸟类尚且重情至此,何况是人呢?看到有人这样公然恣意地伤害草原上的神鸟,加悟异常愤怒。他想管,想阻止,但是且不说别人有枪,就是别人傲慢地问他一句:“你凭什么管!”这样的问题,都让他无从回答。是啊,加悟只是一介平头百姓,他感到很苦楚。

当时,加悟的弟弟在刚察县森林公安局工作,辖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的偷猎盗猎行为,正属于森林公安局管辖范围。加悟就开始在自己居住的区域义务帮森林公安局做些简单的鸟类监测记录,汇报偷猎偷捕现象。他所居住的社区,紧靠那仁湿地,春秋两季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栖息、觅食的停歇地,冬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的越冬地,也是青海湖特有鱼类青海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产卵期的重要洄游区域。

2008年,加悟正式成为了刚察县森林公安局认可的那仁社区协管员,去自家负责的田间地头做农活之余,他带着森林公安局配发给他的望远镜和巡护证,在那仁湿地和周围的草场上四处走走望望。加悟说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游客还是很文明的,当他进行劝说,让游客们了解到这里是受保护的湿地,是黑颈鹤和其它鸟类的栖息地后,他们一般就不会再往前行了。如果再遇到有人质问“你凭什么管!”时,加悟就从容地掏出巡护证亮个相,再耐心地开展说服教育。

经森林公安局牵线搭桥,加悟还获得了民间保护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获得了社区保护基金颁发的小额赠款,支持他在村里搞些环境宣传活动。加悟在村里树立起宣传牌,给村里孩子们发放印有黑颈鹤标志的书包,还买了蓝球架,安置在平坝上,鼓励村里年轻人参加集体活动。渐渐地,村里的人们都有了保护意识,也能理解和支持加悟的工作了。

加悟微笑着说:“现在我老婆、儿子,还有村里的其他村民如果看到那仁湿地上有可疑的人出现,都会立即跑来通知我,或打电话给我,让我赶过去看一看,管一管。”

如果鸟痛苦,会延续一辈子

8月的一天,刚察县某宾馆的小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他们在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投影在墙上的影像短片,不时为片中某个人物的眼神、动作和语言逗得哄堂大笑。这是发生在“乡村之眼——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青海牧民影像纪录培训班最后一天晚上的一幕,大家观看的正是自己头一天拍摄实习的影像作品。加悟欣喜地说:“黑颈鹤起飞的姿态特别好看,现在学会了摄像技术,我可以记录下它的全部生活过程了。”除此之外,加悟还决定好好地拍一拍那仁湿地的其它鸟类朋友。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2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同时,湿地还是城市和郊野的重要生态地标,其环境建设能彰显出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因此,保护湿地应当成为广泛的社会意识并能够转化成一种全民行为。

然而,湿地保护并非意味着全盘封闭,绝对禁止旅游开发。如果只保护而不开发利用湿地,从长远来说并不利于湿地本身的保护:这突出地表现为“僧多粥少”――有限的保护经费往往使得湿地保护工程难以长期为继。相反,合理发挥湿地的旅游休闲功能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部分收益可以投入到保护之中,形成湿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因此,笔者认为,通过湿地休闲旅游的开发,将其作为生态科普与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建立起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最佳平衡关系,应成为当前湿地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

湿地休闲旅游开发的三个理念

湿地休闲旅游的开发,以多样生物系统为基础,多彩景观环境为背景,多元游憩方式为依托,多元收益方式为理念,多重社会经济效应为目标,最终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物多样化、景观艺术化、科普游憩化是其开发的重要理念。

1、生物多样化

根据湿地类型、恢复目标及湿地现状,从土壤基质、植被恢复、栖息地保护与生境改善、湿地生态水管理等方面打造湿地环境、恢复湿地生境,是构成湿地完整的生物群落、实现生物多样化的根本途径。

2、景观艺术化

在湿地恢复和湿地生境打造的前提下,应对景观进行局部艺术化改造,形成大地艺术作品,成为观光吸引物。如绿维创景在汉石桥湿地恢复项目中,通过框围手法,将大片的芦荡打造成“万鸟齐飞”的大地艺术景观,既恢复了湿地本底,节约了景观再造成本,又形成了震憾性的景观。

3、科普游憩化

湿地旅游本身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意义。在开发中,要运用游憩化手法设置科普体验产品,将湿地生态文化和游乐设备及游乐手段相融合、科普教育和主题娱乐教育相融合,强调人与湿地的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体验。

湿地休闲旅游的开发模式与手法创新

在上述核心理念指导下,笔者认为可形成湿地休闲旅游开发的“五个圈层”理论,即:湿地核心圈――科普体验圈――景观游憩圈――亲水游乐圈――休闲度假圈,这五个圈层是以湿地核心圈为中心的逐步扩展结构。

湿地核心圈是以核心保护区为主的湿地景观区,重在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而围绕湿地核心区的四个圈层则是湿地休闲开发的重要载体,并形成了四种创新开发模式与手法以及相应的创意产品。

1、科普化游憩方式创新

科普化游憩方式就是将传统静态的科普方式或室内的体验科普内容转化成为以湿地环境为依托,最大程度接近自然,利用动植物动态实景进行科普的方式。

动物探秘与观鸟创新,包括营帐式、地堡式、水下连廊、剖面墙、单面玻璃墙以及潜望式装置等多种方式。

多种创新科普体验装置,包括动物眼睛看世界、“找不同”迷宫、湿地生态系统积木等。还可以从人的感官系统出发,从体现湿地生物的声、形、色、味等方面进行游憩创新。

另外还可将科普内容转化成为游憩环节中的景观小品或户外场景,让游客在观光的过程中探秘,实现在实景中的深层体验。

2、植物配置的景观化创新

(1)打造手法创新

除了常规的手法之外,大地艺术手法更能打造出视觉盛宴,引起游客的共鸣。湿地中主要是以大地艺术与景观花海为特色,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以创新性思维与艺术性手法形成具有震撼性的湿地景观,增加湿地自身的观光性。

大地艺术的另一种做法是主题化景观创意手法,如东部华侨城的“湿地警示”系列,通过鲜明的红色雕塑,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反差,打造出独特的观赏意境。

(2)植物配置创新

湿地植物除了常见的芦苇、菖蒲外,还有其他类型。要引进适宜当地生长、景观效果好的新品种,在不同的观景点、不同的季节形成特色景观。

配置上包括从坡岸到深水区不同地形的考虑,将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有机搭配,形成层次感。

(3)配景方式创新

对于所打造的植物景观,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景观效果也不相同,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结合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和人工彩虹、夜景大地艺术等多种方式,增加吸引力,形成特色观光产品。

3、湿地休闲与游乐项目创新

(1)以营地为核心的休闲基地

湿地生态营是集合木屋、房车、野营地等设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与活动区。

特色露营地:比常规的营地更具有私密性的特色旅馆营地。包括木桶旅馆、pipeinn(管道小屋)、漂浮的家、鸟巢树屋等。

野趣木屋:在湿地水岸建设的木屋别墅,或在湿地中通过清淤堆岛所建的浮岛木屋。木屋中提供餐饮、康体美容等服务,为游客营造出再水一方浪漫幽雅的休闲环境。

水晶营帐:外观为帐篷形状,以玻璃为主要建材的湿地小屋,通透保暖,视野开阔,可作为生态会所,结合以非主流景观为特色的木屋建筑作为景观卖点。

(2)以湿地环境为依托的康体游乐项目

湿地能有效调节气候,吸引并沉降污染,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因而提供了康体游乐的良好环境本底。

主题化游乐

主题化游乐项目前景广阔,湿地可以开发具有科普与游乐双重意义的主题游乐项目。

史前湿地部落:动态体验史前的湿地景观(如巨型蕨类植物、恐龙居所等),人与湿地的关系等。

湿地时空隧道:通过漂流或湿地游船、小火车等项目,让游客体验湿地的进化、演变。

鸟类的迁徙:以模拟化的手法体验鸟类的迁徙(游客被放置在模拟飞行的容器中,感受环境、气候的变化与各地不同的鸟瞰风光)。

湿地之夜:在室内虚拟湿地环境,游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湿地夜间的动植物及自然界的光亮、声音等,是以聆听为特色的体验项目。

天籁之音:与湿地之夜相呼应的以聆听自然声音为卖点的室外项目。游客通过感应设施自动播放的自然音乐,体验湿地,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湿地迷宫:利用湿地的优势植物物种与环境,结合水系整理、土方堆积,建设如芦荡迷宫、红树林迷宫等。迷宫沿途还可设藏宝点,游客可在探寻出路的时候“寻宝”以增加游兴。

湿地水主题游乐:以湿地水环境为核心的游乐方式,包括亲水、浴水、临水、戏水、入水、借水、观水、听水、滨水等等多种利用水体、进入水中、借用水景的方式,如游船、滑水、漂流、水上飞机、水上热气球、水上索道等游乐项目并配合滨水休闲场所建设。

康体运动

在康体运动方面,可以利用盐碱地、荒坡地及湿地周边环境打造;

湿地康体系列:水上瑜伽、湿地生活馆、湿地美容馆、湿地专护会馆、天籁小屋(聆听疗法)、地热池、沙疗场、泥疗及各种利用湿地植物提取物和动物资源的养疗项目,如蜂疗、天然药草Spa等;

户外运动系列:具有拓展训练功能的水上索道、浮桥、软梯等;攀岩墙、射箭场、水上高尔夫练习、推杆岛、沙地运动;还有赤足溯溪、小型激流回旋等。

(3)湿地实景演艺与空间观赏形式的创新

湿地是地球上最好的生态舞台。多种形式的实景演艺是湿地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种形式可以考虑:

第一,湿地交响曲,以水生植物群落和天然芦苇荡为背景,辅助以人工养殖的鱼类、鸟类活动;

第二,以湿地为背景,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形式与节气习俗,开发由地方群众参与的特色民俗演艺活动,展示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的景象;

第三,打造绚丽的夜景湿地实景演出,完全通过声光电等元素,将夜间的湿地打造成多彩大地艺术,与自然界交织成一幅美妙的动感画卷。

(4)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商业休闲产品创新

湿地休闲旅游的开发应当与民俗活动与文化体验紧密结合,吸收当地农民参与,向游客提供湿地民俗体验。如北京汉石桥湿地在休闲旅游开发过程中,挖掘当本地民俗文化,结合湿地的农渔产品,形成wetlandVillage(水上渔村)、Floatingmarket(漂浮市场)、水上大舞台、湿地船街等特色体验项目。

这些经营性项目,既解决了区内旅游综合配套问题,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提供了平台。

4、度假产品的主题化创新

湿地是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景观型与民俗型产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心灵净化”、“健康管理”和“风情野奢”三类度假型产品。

(1)度假产品创新的前提

第一,湿地不是度假产品的载体,而是背景,是以湿地休闲为延伸的产品形式;

第二,必须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并在景观与建筑形式上与湿地融为一体;

第三,必须面向具有高度责任感与保护参与感的高端市场,形成湿地永续发展理念下的高品质生活方式。

(2)主题化产品创新

心灵净化

心灵净化是湿地休闲项目的永恒主题,这一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有组织、有主题的多种活动与能促进游客自我醒悟、反思的内容进行支撑。

健康管理

湿地度假产品,可以提供以会员制为基础的高端养生、康疗、健康管理服务,特别是利用湿地特有的资源开发的健康保健产品。

风情野奢

野奢的概念就是野趣但充满享乐。风情野奢就是要形成“奢而不华、大巧若拙”的感觉,充分挖掘人在融入自然状态下的极致感受,形成有文化内涵的体验要素。

综上所述,湿地丰富的生物物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为湿地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休闲旅游的引入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部分地用于“反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破解湿地“自我造血”的发展难题。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3

聊城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江北水城,境内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孕育了大大小小几十处生态湿地。丰富的湿地资源,构造了色彩斑斓的原生自然景观。我闲暇时一次次探访水城湿地,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撼人心魄的美丽瞬间。

东昌湖湿地、铃铛湖湿地,皆在城市之内。伫立其间,心情舒畅,心境悠然,不出城郭便可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便可得林泉之趣。湿地中的水草郁郁葱葱,小岛上的杨柳风情万种,一只只野鸭子在广阔的水面上,悠闲地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几只鹭鸟从芦苇丛里迅急飞起,掠过远处巍峨的城楼。放眼凝望,水草、绿树、湖泊、古城浑然一体、自然和谐,恍若融入了一幅恬静、幽雅的水墨画卷。此情此景。谁能分清江南江北?

广阔的湿地涤荡了喧嚣,尽显城市的宁静与优美、清纯与浪漫,是休闲、锻炼的绝好去处。在清晨薄雾的笼罩下,湿地的景致如梦如幻。凌晨四点多钟,城里的渔民就会驾起小船,早早地来到湿地的湖面上撒网捕鱼。待得太阳露出笑脸,三三两两散步的人群越聚越多,尽情地呼吸富含氧离子的新鲜空气。众多钓鱼爱好者也相约而来,放下长长的钓竿,静静地坐在马扎上,悠然自得地等候着上钩的鱼儿。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兼具审美、休闲、旅游等多重社会功能。近些年,聊城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市,加强了对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先后在城区和周边的马颊河、徒骇河、赵王河等河流行经之处,恢复、建设了十几处湿地生态公园。这些各具特色的湿地公园,个个引人入胜。赵王河干亩湿地,在聊城城南不远处,其中的水生植物以荷、莲为主,品种多达200多个。沿着曲折的木板路漫步,层层叠叠的荷叶随风摇曳,多彩多姿的菏花争奇斗艳,翩翩的蜜蜂和欢快的小鸟悠闲嬉戏,阵阵花香不时袭来,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4

2013年暑期,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对已建成运行了11年的校园数据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本项目从前期方案与造价的反复论证,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的多次会议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规范化、标准化严格要求的部分调整,到项目后期管理档案的制作,笔者有一些探索与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学校与校园数据中心概况

我校中山北路校区现有在校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80余人,内有9栋建筑(6栋民国建筑被评定为文物)。2002年筹建校园网,建成校园数据中心,采用了百兆接入的网络设备和超五类网络布线产品,初期总计网络信息点为400个,分布在9栋建筑内,数据中心位于教学楼三楼。

数据中心运行的11年间,因配合学校基建和装修的需要,2006年增加了2个机柜,2012年更换了核心交换机和部分接入层交换机。

二、校园数据中心现状分析

我校校园数据中心早在2002年建成,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与保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因建设年代较早,建设初期缺乏规范意识,在机房功能划分、综合布线规范条理、强电线路防雷接地、空气温控湿控、VoC监控调节等方面均未采取有效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校数据中心的先发劣势逐渐显现,强电线路老化、弱电线路绞缠、环境尘多湿热,虽于2012年更换了所有的交换设备,仍然故障频发,严重影响了学校网络数据的交换效率。目前,校园网数据中心主要承担校内教学资源交换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两大功能,网络用户并发点一般不超过120人。

三、校园数据中心升级改造系统解决方案

为了提高我校数据中心的工作效率,学校投入10万余元,在综合配线、设备用房、电路、温控、照明、安防等方面对数据中心进行了改造,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同时,力求避免过度奢华装备,打造一个“务实节俭、规范有效、适度超前”的校园数据中心。

1.严格划分数据中心功能区

原有数据中心设备机柜和操作区混排,各区域之间没有进行严格划分。网管员时常需要进入房间操作,所以数据中心基本处于半开放状态,环境温度、湿度和灰尘等因素均难以控制。

本次改造中将数据中心划分成“设备存放区”和“辅助管理区”,将原有数据中心建成相对封闭的“设备存放区”,设立接入机柜、交换机柜、服务机柜和监控机柜,专门摆放交换机与服务器等网络设备。将原网管员办公室与数据中心的隔墙开窗,建成“辅助管理区”,并将多台服务器用KVm延长线接入其中。严格的功能区划分,让网络设备置于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能更有效地进行环境调控(如图1所示)。

2.设立温湿度控制排风系统

本次改造引入了用于空气质量监测、温湿度显示的智能新风系统控制仪,内置高灵敏度半导体空气质量传感器,实时数字显示室内总有机挥发物VoC浓度、温度、湿度。可手动设置数据中心空气质量中VoC浓度及温湿度报警点,实时自动开启排风设备调节室内空气质量,也可根据VoC浓度、温度、湿度自动调节新风系统运行状态(高速、中速、低速),设备采用三色背光显示当前空气质量级别。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智能调节网管中心内的环境质量,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建成节能、环保、智能、有效的管理数据中心。

3.严格规范地进行线路改造

数据中心初次建设时,由于规范意识不强,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混排,且缺乏防雷接地系统,给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此次改造中,将室内原有弱电线路按类别和楼层分别捆扎入线槽后接入相应机柜。原有强电线路全部拆除,重新入管铺设,并在空的开箱配线进线端安装(3+1)综合二级防雷器,且防雷器的接地线与机房的等电位铜牌相连。在数据中心的防静电地板下安装30mm×3mm等电位接地紫铜排,在两两铜牌对接处都通过接地线与防静电地板相连,且每台机柜都与等电位接地紫铜排相连,另外接地紫铜排通过16平方接地线与整个建筑物的接地主干相连。

这样,数据中心就具有了一套完整良好的接地系统,即使机房设备在运行中偶有电源电压漏电或静电的产生,进入设备间或操作设备的人也能完全避免触电危险的发生。此外,当遇到雷电、机械附近的强功率源以及电火花干扰时,良好的机房接地系统也可以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4.构建新型安防监控暨网管工作动态记录系统

原数据中心既无监控探头也无红外报警,属于学校安防的盲角,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改造中,添置了数字百万高清低照度半球摄像机(如图2所示),选用3.6mm广角镜头,支持poe供电功能。端口映射后,在安装监控管理软件的电脑上便可通过网络观看高清画面,且具有本地录像、存储、实时回放、调取录像的功能。半球前部增加了红外灯、iR双滤光片切换器与光敏器件。由于这种摄像机拥有出色的低照度性能,不仅感应可见光性能强,而且感应红外光性能也强,因此大大节省了红外灯数量,延长了红外灯使用寿命,降低了功耗。

改造后,安装监控摄像机可以实时查看或回放数据中心的动态,不但可以方便安全地对数据中心进行远距离监管,而且实现了对网络管理员日常维护配置工作的视频动态记录。

5.构建绿色节能照明系统

原数据中心采用4盏日光灯照明,能耗高,效果不佳。

改造中,引入了智能控制LeD灯照明系统。数据中心照明采用4盏吸顶LeD铝材灯,亚克力灯罩,3条正白光灯带,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用遥控器开启各灯的灯带条数,可以更加节能环保、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6.重视数据中心的档案管理

数据中心设备种类繁多,线路连接复杂,如果不注重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将会对日后的维护与再次改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次改造专门添置了一个资料储存柜(如图3所示),从管理制度(网络中心机房应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图纸资料(中心机房建设过程中应完整保留各种施工档案和图纸资料,并标明相关信息)、资产管理(中心机房对采购的各类设备有完整记录,做到账册相符)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储存资料,完善了数据中心的资料管理。

四、校园数据中心建设感悟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注重数据中心的建设。数据中心建设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项专业技术于一体,建设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在本次数据中心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悟到,工程的推进需要丰富的预算设计、工程实施和协调管理经验。

1.预算适度,注重实效

近年来,很多学校在教育投入上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教育装备要满足教学需要,但完全没有必要奢侈浪费,搞面子工程。学校信息化装备应该走出“求大求全、过度超前”的误区。

本次改造中,绝大部分预算用于环境的标准化建设,注重对老旧设备的改造应用。学校原有2台7年前配置的浪潮服务器,经过除尘、系统重装,分别改造成为“校园网防火墙网关”和“上网行为及流控管理”设备,且改造后经实际运行检测性能良好;11年前配置的UpS不间断供电设备,经过专业测试整修,保留了主机,只按需更换了蓄电池。仅此两项节约预算近10万元。

此外,根据学校现状,对照相关国家标准,在温控湿控设备方面选择了精简化、实用性强的设备,务求在规范中寻求实效,此项也大大节约了工程的总造价。

2.项目实施注重标准化、规范化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要,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本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从设计、实施到最终的验收,都严格参照相关国家标准: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3.实行项目负责人监管制度

在项目推进初期,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技术装备科作为采购主体推行了项目负责人制度。由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根据项目现状,从区信息技术装备中心组聘请了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监管,此举有效避免了部分学校因主管教师经验不足而导致对工程监管不力的状况。

项目推进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项目负责人和承建方共同完成了项目开工报告、工程计划进度表、材料设备进场报验单、工序质量报验单、工程变更单等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将工程监管落到了实处,做到有章可循、有图可查,有效保障了工程高效高质地推进。例如:对于隐蔽性工程,不仅要填报工序质量报验单,还要拍照留图,为日后的检查验收留下依据。

4.在项目推进中做好协调工作

一项高质量、高标准的数据中心建设工程,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说,如何合理安排好各工种、各工序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做好协调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时间冲突、返工等造成的工期延误或者质量问题。

在项目推进初期,项目负责人会同学校分管校长、信息中心、总务处和承建公司召开了三次协调会议,就工期安排、断网时间(特别是工程施工与学校假期办公活动的时间冲突协调)、建筑安全(特别是老旧建筑的楼板承重、墙体开窗的窗梁制作与承重方面)、水电安全(特别是数据中心的用配电负载与防雷接地方面)和建筑垃圾处理等问题明确了分工,形成了预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节点,由项目负责人会同公司项目经理做好总结,协调下一阶段工作,有效保障了项目的推进。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5

具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草海,是长江上游、乌蒙山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曾因水质恶化、生态破坏、湿地面积缩小,面临从地球上“消失”的威胁。

近年来,从中央至地方,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治山治水治环境,使草海重获生机,呈现出山清水秀景美的生态活力。

草海之变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喜欢到草海划船,那时湖水干净、清澈,一碧如洗。”船工祖叶辛一边划着船,一边和记者闲谈。

祖叶辛今年56岁,以渡船为生,他告诉记者,“没想到,我的一生竟和草海紧密相连”。

同呼吸,共命运。祖叶辛几十年如一日,守着草海上的一艘渡船,载运来往观光的游客,载运草木飞鸟的“心事”,也载运草海这些年的历史。

草海与滇池、青海湖并称中国著名三大高原湖泊,是世界十大观鸟基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建国初期,草海是一个完整、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最大蓄水面积有200余平方公里,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

长期以来,草海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陷入了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鸟争地”矛盾交织的局面,曾一度濒临消失。

濒临消失的草海对区域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恶性效应,草海面临的严重威胁和困境,曾被媒体称为“草海之痛”。

198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草海水域;1982年,草海水域面积恢复到25平方公里;1985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部级自然保护区。

惨痛的历史教训,让“草海人”迅速明白了保护草海湿地迫在眉睫。2015年9月2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省长的陈敏尔在调研草海时就提出,草海是数万年前上天赐予我们的一颗高原明珠,要把草海治理好、建设好,还草海一片洁净、一片碧波荡漾。

2015年10月,贵州省投资109.9亿元,启动草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水垃圾处理、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

2015年11月,《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提出,按照“治、建、管、改”总要求,着力从“治山、治水、治环境、生态修复”4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

“有理由相信,草海一定能恢复到清澈见底的状态。”祖叶辛说。

刮“骨”疗伤

一直以来,草海的保护与综合治理从未停步。

2008年,毕节市成立草海办,开展草海综合治理工作,草海由此进入规划治理阶段。自《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实施以来,草海的保护与治理可谓一场“刮骨疗伤”。

治山。草海周围的山坡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要恢复草海往日的“容颜”,治山必不可少。

“为了给荒坡铺绿被,栽种了108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并配置落叶、常绿和色叶林,形成北岸集雨区面山层林尽染的风景林与草海水天一色的景色遥相呼应、整体统一的自然景观效果。”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余敏告诉记者,目前,草海流域退耕还林8000余亩,封山育林及经济林21000亩,北坡植被恢复工程1800余亩,人工造林1.4万亩,种植华山松等树种187万株。通过草海北岸集雨区面山植被恢复,北岸水土流失情况得以遏制,草海保护区的生态屏障得以守护。

治水。“截污、引水、清淤是改善草海水质的三项重要工程,为此我们建了草海污水处理厂、杨湾桥水库,并组织实施了草海底泥修复试验性一期工程。”草海管委会规划建设科副科长祖启朝告诉记者,已建成投运的草海污水处理厂,日收集处理城镇生活污水8000余吨,老城区6条截污沟及片区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收集处理,同时,在草海边上又建了19座规模和投资相对较小的污水处理站,现已投运14座,日收集处理生活污水3000吨以上,基本实现环草海周边村庄直排草海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

祖启朝告诉记者,在草海水源补给方面,杨湾桥水库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可实现年补水量1000万立方米以上;在治理污泥上,2015年启动的草海底泥修复试验性一期工程已完工,累计清除草海上游西海码头片区底泥15000余立方米。

治环境。草海紧挨着威宁县城,周边常住人口超过10万。“草海的生态恢复离不开良好的人居环境,在环境治理方面,为从源头上减轻草海污染负荷,改造工程、移民工程和防洪排涝是重中之重。”草海管委会副主任李茂告诉记者。目前,草海周边生态敏感区7112户棚户区的改造和移民工程已完成90%以上;草海入湖河口湿地恢复工程全面启动建设;白水河(草海出水口至黑岩洞段)河道防洪排涝一期完成总工程量的30%以上。

为保护鸟类栖息地,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和草海管委会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鸟类栖息觅食地实施退耕还湿项目,征收土地1.8万亩,建设鸟类栖息地围栏59千米;在栖息地清除芦苇、香蒲等高杆植物200余亩;种植紫花苜蓿、绿肥、水莎草、洋芋和胡萝卜等珍稀鸟类喜食植物2000余亩,开展越冬期鸟类人工投食玉米工作,让胡叶林成为“候鸟的粮仓”,缓解鸟类食物匮乏;组织开展人工清除固体垃圾、整治栖息地周边环境,并安排o管员对栖息地进行全天候的巡查管护……

2015年1月,来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2300余只,比1985年建立保护区之初的230只增长了10倍。同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威宁“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

百鸟归来

乘着祖叶辛的船,行进在草海深处,不由想起诗人舒婷《难忘草海》里的诗句:

“夕阳半睁半闭,浴于烁金灼红的湖波,两三蛱蝶怯怯地飞着。依依不舍间,鹤唳忽然拔地穿云,嘹亮高亢,未悟其语先醉其情。”

草海留住了诗人的乡愁。舒婷说,“草海为威宁人仪态万千地美丽着。”

如今,草海重拾过去的“芳华”,水清、草绿、鸟欢、民富。草海周边流域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这道生态安全屏障变得更加牢固。

作为乌江的水源地,草海治理不仅改善了乌江的水质,还改善了整个云贵高原的生态环境。

草海周边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2016年,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草海的水位相比往年要高出很多”。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6

愉悦静心42°瑜伽会所位于目前亚洲最大并集购物、饮食、娱乐、教育、健身于一体的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地处昆玉河畔、毗邻香山生态区域、拥有万余平米空中花园、交通便利、室内外共有一万余个免费停车位。幽雅的环境能让您在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静心感受热瑜伽的魅力,便利的条件还能为您的生活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瑜伽练习室采用世界知名品牌的加温、加湿、换气设备,能提供专业、舒适、宁静、空气清新的练习场所。此外,会所还设有其他功能场所:功能完备的休息厅,可为大家提供特制的健康饮料和静雅的休息交流环境;专业美容室,采用世界顶级品牌――瑞士科丽妍LaColline美容护肤系列产品,能为您提供度身定造的脸部及身体的各种护理疗程;科学的养生Spa,提供专业的中医身体保健项目,将由专业的保健师为您进行有针对性的按摩与理疗;宽敞的淋浴室,配备了充足安全的更衣柜和齐全的洗浴用品,让每个会员都倍感安心和舒适。高温瑜伽、美容、养生Spa的完美结合,正是愉悦瑜伽的独到之处,相信将会给您带来全新的感受。

愉悦瑜伽旗下的瑜伽导师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技术资本!这里的瑜伽导师均拥有多项高级瑜伽导师资格证书和多达5年的丰富教学经验,她们会用自己对瑜伽的独特领悟,将您带入深奥无比的瑜伽世界。

愉悦瑜伽秉承瑜伽精神,吸收古印度瑜伽之真谛,以流行欧美的高温瑜伽体系为架构,以其严密的练习体系为内核,以国人的身体体质安全练习需求和练习目的为重点,采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来推广和传播瑜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让顾客真正感受到瑜伽在调整身心、塑造形体、增强体魄、提高气质等方面的神奇魅力,从而更好地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生活。

至美成就成就至美

优质高效的科丽妍LaColline护肤系列,原产自被誉为“瑞士希维尔拉”的内瓦湖畔。此地汇聚天地间的精髓,天然纯正,尤以其卓越先进的活细胞科学及抗衰老美容科技闻名于世。

科丽妍诞生于瑞士瓦莱省的锡永Sion,而锡永的市徽正是两个山丘。“LaColline”是法语,解作“山丘”;在瑞士的传统上,它代表着永恒和平及和谐。这正是LaColline名称的来由,充分标志着揉合此间大自然精华与先进高科技的优质活细胞护肤系列。“LaColline”是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精髓的延续。

源自瑞士锡永的卓越科研成果,实为一群科学家于细胞再生科技上共同钻研超过50年后的心血结晶。独创的细胞再生复合物Cma®,揉合多种精炼的活跃成分,为全线系列的神髓,显著增加细胞的耗氧量390%,从而提升细胞能量540%,并增强纤维母细胞的活力116%,明显促进骨胶原及弹性素的天然制造。除了细胞再生复合物Cma®,还加入其他特殊的植物成分,发挥针对性的修护,以满足肌肤的不同需要。肌肤显著回复柔滑紧致,皱纹减退,水分提升,生机勃勃,绽放活力光彩。

科丽妍位于法国马黎歌剧院大道的美容中心及设于国际驰名的老佛爷百货公司内的美容专柜,尽显其尊贵优越的国际形象。至今,其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25个国家,遍及东西欧、亚洲及中东等地。在中国及香港,更透过大型化妆品连锁店、专业美容中心及著名百货公司专柜的完善网络,成功建立了其瑞士顶级品牌的领导地位。

科丽妍美丽之缘

科丽妍细胞科学研究院独创的细胞再生复合物CmaCompLeX)(CeLLmetaBoLiSmaCtiVationCompLeX)揉合多种卓越高效的活跃成分,能高度预防及延缓因衰老及外来环境因素而引致的皮肤伤害。

所含的活跃成分包括玻尿酸、糖蛋白、角豆胶、CeRamiDeS、Rna、植物性Dna及豆蛋白,能促进细胞之充氧功能,刺激表面皮肤的新陈代谢,使肌肤组织活跃更新,亦可加强皮肤的天然保湿功能。

通过多方严格专业的科学实验,证明细胞再生复合物Cma能增加细胞的耗氧量高达390%,使atp(aDenoSinetRpHoSpHate细胞能量的指标)产量增加540%,并可高度增强纤维细胞的生命力,促使骨胶原及弹性素的天然制造明显提升。

对肌肤发挥明显的功效,减少纹路,增加肌肤的紧致度,加强肌肤的保湿功能,使肌肤更富活力,光彩焕发。

科丽妍的全线优质系列,除含独家的细胞再生复合物Cma®外,更揉合多种精炼而成的活跃植物精华,包括玫瑰、金丝桃、薰衣草、迷迭香及鼠尾草等,能高度发挥保护、舒缓及促进等作用。个别产品并含有保护性的紫外线a及B过滤元素,使卓越的抗衰老系列更臻完美。

科丽妍的产品共分两大类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保护运河;利用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试论在运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及途经

收录日期:2012年7月25日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更是一项融注了人民智慧、流淌着中华文明的重要人类文化遗产。运河在城市中讲述着这座城的历史,或浩浩荡荡依然肩负运输、调水重任,或默默地注视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使运河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种种威胁。在运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指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其实质是一种绿色的经济循环模式,倡导资源少投入,能效高产出。运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维持生态环境稳定、可持续;同时,也要用“低碳”的理念保护运河、利用运河资源,力求用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人文效益,从而促进城市建设,打造城市特色。

一、运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预示着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兴起。

1、有利于为运河保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城市化进程大有燎原之势,大量的能源消耗、土地和景观改造史无前例。据统计,我国2007年是煤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国家,而2010年上半年的煤炭净进口量比2009年上半年增长约70%,仅次于能源稀缺国家日本。可想而知,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随之不断攀升。煤炭的使用以企业为主,企业在大量释放温室气体同时,常伴有废水排放和噪声污染,这些势必改变城市生态环境,对河流、河道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在运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运河生态保护。

2、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形成地域生态特色。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缓解温室效应等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全球湿地面积占仅6%,为全球约20%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湿地面积仍在缩减。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运河属于人工湿地,得到国际湿地公约的认可。合理地保护运河,低碳发展城市,不但为我们营造了较好的城市气候,减少新病种的产生,也保护了运河,丰富了运河生物。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气候特点,有地域性的种植会极大丰富城市河道景观,从而打造出城市生态特色。

3、有利于社会文明、城市文化建设,教化于民。若能将“运河城市”与“低碳经济”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联系起来,当运河的保护工作及其周边的环境整治也“低碳”发展、“低碳”建设的时候,势必对市民,甚至外来游览者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运河是一个城市的母亲河,往往记录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保护运河和整治运河周边环境的举措中融入“低碳”的理念,大量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如户外太阳能发电路灯),能有效倡导节约和绿色消费。同时,正确弘扬运河内在的文化精髓,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能丰沛城市文化底蕴,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还能增强市民的城市荣誉感和荣辱观,从而加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推动文明发展进步。

二、运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途经

1、实现遗产廊道、城市“绿道”合二为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结合该城市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面”。大运河是贯通中国古代南北的水路,在现代,它是我国没有省、市边界的文化遗产走廊。河道的保护是每个运河城市的义务和荣誉,城市规划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区域空间生态管制,确保遗产廊道在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得到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可结合城市实际情况通过沿河绿化、建造带状公园绿地等形式对河道进行保护。这样既保护河道不受构筑物侵袭,丰富河道物种,又为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补充了“绿道”,调节了城市气候。

2、企业加强自身责任感,广开思路发展“低碳经济”。企业是低碳经济的第一执行者。根据我国国情,以大量的资源投入和对环境的污染换取企业产品,是目前我国最尖锐的社会矛盾之一。各类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是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和直接执行力量。发展低碳经济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一是企业本身就要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二是利用国家有关政策积极迈向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企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起节约的责任制度,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科研工作,鼓励科技创新。作为政府,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企业要积极响应,充分利用。为帮助企业早日走上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我国税收、信贷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减免和补贴政策。日前,我国将全面推广节能服务公司,企业所有节能需要的设备、技术、资金均有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企业仅支付部分因节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即可。同时,国家对节能公司进行补贴,节能公司每节约一吨标准煤,国家补贴240元,地方补贴60元。2010年是我国节能减排的攻坚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扶将为企业走上“低碳”提供平台。

3、让发展“低碳经济”深入人心。发展低碳经济,仅靠政府的措施和企业生产的自觉是够的。要让发展“低碳经济”的观念永远持续下去,必须使其深入人心。使每个公民有履行“低碳”的义务也有监督“低碳”的责任。把节约当作一种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市民参与低碳城市的建设就是要树立绿色生活观念,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推行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提倡物品的重复使用。积极采用“低碳产品”;积极参与到“低碳”建设中来,推行全社会的低排放运动。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产物,它仅是一个载体,人在其中的生产生活活动才是城市的实质,当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观念,以能源、环境的低投入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时,我们才正真走上低碳经济的路,才有可能建设低碳城市。

三、郑州市运河保护与发展“低碳经济”

郑州,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环境,历史上曾是大运河贯穿南北、联结东西的交通要地。郑州段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用约1500年。郑州市历史文化渊远,现代城市建设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和城市资源。合理保护大运河,发掘其内涵价值,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在郑州发展“低碳经济”,是郑州市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双赢的重要举措。

1、注重郑州段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研究。河洛文化是大运河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对其进行正确、深入的研究,我市大力开展了各项勘察、研讨工作。邀请北京和省、市各相关部门(水利、地质、文物等)的专家学者以及村镇知情人士,组织召开了大运河勘察研讨会。对勘察中的新发现予以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总结其价值和意义,证实河洛文化在大运河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正确深刻的认识郑州段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使保护、宣传工作更具层次。

2、积极的保护和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大运河相关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大运河漕运享有伟业和美名的康百万庄园,建于明末清初,其家业兴盛十二代,四百余年。为恢复康百万庄园的历史原貌,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郑州市对庄园进行了一系列保护维修和绿化。现庄园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立有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职工80人。

为加强遗址的保护和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在当地政府和周围村民积极配合下,电视成了以康百万为题材的电视剧拍摄,全国观众播出。康百万庄园自我保护的同时发展旅游业,不但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把大运河文化推到了银幕前。这便是郑州市发展低碳经济,节约利用资源,保护遗产与城市发展共赢的典型例证。

3、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开展新农村建设。自大运河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借大运河遗址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之机,开展当地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加强了农村政治、文化体系建立,完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当地政府对河道及相关遗址维护和整治工程,使长期居住在运河周边的村民们,对运河原本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对村民起到了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并美化了农村居住环境,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些村民们切身感受到的变化,能促使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更有利于当地政府将来开展工作,有利于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我们在保护运河的同时,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为将来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不但能为城市发展节约资本投入,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而运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较之其他城市更应先行,先行“低碳”保护和“低碳”利用,从而推动整个城市发展低碳经济。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军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

[2]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8

在“阳光心语”活动中学会爱自己。爱国要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如果个体缺少对生命的认知,遇到挫折就轻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懂得与人分享,就算腰缠万贯,也不会快乐……多年来,学校坚持开设团体心理活动和沙盘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引导学生接纳并悦纳自我,进一步提升心理耐挫力,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

在感恩活动中学会爱父母。通过“我是准妈妈”“我带蛋宝宝”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母爱的伟大;通过“妈妈的手”“我和妈妈的合影”,让学生在观察与拍摄中感悟母亲为了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信中表深情”让学生和母亲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礼物寄恩情”让学生明白感恩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滴开始。每一项活动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播种下感恩的种子,我们相信,这颗种子定会茁壮成长。

在重要节日及重大事件中感受祖国的脉搏。学校抓住重要节日的教育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政治性节日及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开学典礼上,校领导、教师和一年级新生一起种下梦想的种子;教师节,召开优秀教师表彰会,为师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国庆节,安排教师参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国家公祭日,观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仪式……2014年12月12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学校专门与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取得联系,在全校开展了“南水北调工程普法进校园惜水护水节水”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水文化”系列活动中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树立惜水、节水意识。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体会爱他人的快乐。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自从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校园、社区、菜地、光荣院……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担任过图书管理员、文明礼仪值勤员,擦拭过鼓楼大街的栏杆,在社区宣传过节水、禁毒、环保等知识,活跃在各个社区、临时血站……如今,这支队伍发扬近20年的光荣传统,继续活跃在市、县的许多地方,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根与芽”的环境教育活动中亲近大自然。学校成立了“幸福成长根与芽小组”,让学生在“水地图”项目中认识湿地及周边的动植物,在一次次的体验游戏中,感受湿地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绿色阳光行动”让学生围绕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在燕山学堂的日子,他们学会了叠床单、晒被罩、扫院子、做饭洗衣。“心田计划”让学生一同探究餐桌上食物的来源,引发对自然、食物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在学校的小菜园和小花园中,也开展了植绿、护绿系列活动,从选种、育种开始,让学生亲自照顾,浇水、施肥、捉虫,记录植物成长日记,观察并感受植物的成长,感悟生命的珍贵,从而懂得珍爱生命。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9

【关键词】湿地博物馆;安防体系;保护手段

湿地博物馆属于自然生态博物馆,是社会和自然环境处于和谐边缘的时代产物,湿地博物馆是以湿地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于一体的大众化专业博物馆。由于湿地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馆内结构和馆外环境复杂,给安防系统设计提出很高要求。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保护湿地博物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湿地博物馆的人防系统

人防系统主要包括安全保卫组织和人员。有安全保卫组织,有规章制度,有安保人员,是开展安全保卫和防范工作的基本条件。像湿地这样的博物馆,同样需要巡逻检查。人防是不可或缺的,提高他们的觉悟和防卫技术,增强责任意识。同时,还应制定一系列安全保卫和防卫规定,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从制度上和技术上提供保障。如检查安保人员夜间巡逻检查状况,在不同路线和地点设置巡更器,检查他们是否按照线路检查。把反映在监视器上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他们工作考核的依据。

二、物防系统

物防系统即根据湿地博物馆的特点来制定,主要包括对展品要加固门窗,围栏,防护墙等。馆内摆放的重要文物,比如黄河三角洲湿地博物馆,馆内雕塑、壁画浮雕和绿地等都是辅助展品。要用材质好的展柜来展出。古建筑的门窗也应该适当加固,或者加置临时的金属门窗。

防火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物防手段。湿地博物馆有很多植物型馆藏,应尽量安置在防火环境中。馆内应备有防火、灭火和事故照明装置。目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烟感、温感和喷洒三种。其中,烟感报警系统最灵敏。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扩散,陈列室和库房区也应有防火分隔的措施,如防火墙,电动与手动防火帘卷,以及风道、管道的分隔防火处理,避免火与烟的穿越。设置有烟雾疏散处理与人员疏散的指示标志。正确的灭火步骤应包括:应将便携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安置于门口以及任何便于紧急取用之处,配备足够数量且大小合适的灭火器;在较大的藏品储藏室中安装合适的自动或电子遥控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在某个区域的天花板上安装干充电式自动洒水系统;资金允许情况下,应设置保安室24小时监控,保安室的闭路电视盒可视报警信号将迅速提醒值班人员出现状况以及状况发生的确切地点。湿地博物馆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防护,也可以和所在社区的警察局和消防队保持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双方互通信息,共同防御。

三、技防系统

这是湿地博物馆主要采用的安保措施。目前经常使用的手段是入侵报警技术系统和电视监控技术系统。

(一)入侵报警技术系统

它已发展成为成熟的技术系统。根据《安全防范工程实用手册》,主要由入侵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控制设备三部分组装成。同时,为了保证技术系统安全,还应采取防干扰、误报等技术措施。入侵探测器,主要有开关式入侵探测器,包括磁控开关,微动开关等。还有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声控一振动双技术玻璃破碎入侵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以及紧急报警设备等。

(二)电视监控技术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摄像、传输、显示、控制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基本功能有对图像信号采集、显示、分配、切换控制、记录和重放等。采用这种方式的同时,还需要监听现场音响的伴音系统。

摄像效果的好坏与选用的摄像机性能关系很大,应根据监视目标照度亮度变化来选用能够满足指标的摄像机。镜头应该根据视场大小,监视目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等情况,选用相应的定焦、变焦、光圈可调镜头等。

传输的方式,应该根据传输的距离、地理条件、摄像机数量极其分布情况选择最佳传输方式。

控制中心,监视器是关键设备,也是电视监控技术的重要环节,其数量应该根绝摄像机配置的数量而定,一般数量为4:1。

控制台主要包括视频切换控制器,遥控器等。控制室的其他配套设备有录像机和多画面分割器等。

中国湿地博物馆在设计安防方案时,根据安装场合的事迹情况和照度条件选择不同的摄像机,一般情况下摄像机采用定焦距、定方向的固定安装方式,在光照度变化大的场所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并配置防护罩。室外大范围监控区域采用带转动云台和变焦镜头的红外一体摄像机,达到最佳监控效果。保证了监控网络的安全。

(三)振动监控报警技术系统

它主要包括系统软件、硬件,系统工程流程,系统各主要硬件指标,系统自检功能,振动信号的识别等部分。其中硬件是关键,包括振动信号拾取单元,信号传输,数据采集,电源与声光报警装置。软件包括主监控模块,振动信号识别模块等等。其中主监控模块主要控制每个模块的流程。

中国湿地博物馆将博物馆防范防线化为:周界、通道、空间、展柜,并结合各道防线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探测报警技术。周界报警是第一道防线,能够为直板人员最早发现目标提供依据,为围捕行动提供宝贵的处理时间。通道报警指结合防护区域的门、窗、过道灯不同结构采用幕帘式探测器、红外栅栏、门磁开关、振动探测器等。室内空间报警指在每个库房和展厅采用多源被动红外探测器、双技术探测器、微波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安装的探测方向是横向切割人员走动的方向,有效提高了探测的精度。展柜报警时最后一道防线,采用驻波探测器。这些防范技术环环相扣,给馆内文物提供保障。

大体说来,湿地博物馆设有专门的文物保管机构,需要有入侵报警设备,电视监控技术防范设施,形成纵深技防体系。

(四)湿地博物馆的保险问题

保险也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部分,因为每年只需花费相对较少的一笔费用便可预防重大的财产损失,博物馆需要有一套全面的艺术品保护政策,以弥补任何原因造成的藏品破坏和损失,保险金额不定,即博物馆可为任何程度的损失购买保险。需要定期核查最重要之物的具体金钱价值以及保险总额。将特别具有价值的物件的清洁和维护工作也纳入承保范围之内。也可以购买公共责任险以及员工忠诚险。

(五)湿地博物馆的应急预案系统

应急预案系统是一种检查监督、整改、应急、救助或补救措施系统,它的基本要求是常备不懈,警钟长鸣,快速应变,多方救助。

首先,应该建立处理安全防范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紧张有序的领导和指挥各项工作。在处置安全防范突发事件各项工作方面,应有明确的分工,岗位、职责明确,临阵时各司其职,高效完成任务。

第二,应建立健全处理安全防范突发事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如报案、报告规定。保护案件现场规定,公布案件或盗掘文物规定。

第三,区分情况,制定预案措施。主管部门对人防、物防和技防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使其处在常备不懈,良好的运行状态,对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完善要进行仔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湿地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湿地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旅游胜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生态博物馆的安防问题同样重要。只有在完全满足湿地博物馆安保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方式,建立完善的安全提下,才能更好地促进湿地博物馆的发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保护湿地环境的感悟篇10

【关键词】沿海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我国现属于快速发展中国家,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但是,生态问题,却是困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面临灭绝,城市空气pm2.5的重度污染,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方面去看待,从最根本的问题上解决。

城市化的加快,绿地的大面积开发,不合格的工厂废弃排放,以及现在日渐普及的汽车尾气排放,都是加速地球环境污染的根源所在。而在这些发展速度过快的城市中,沿海城市的问题更加严重。污水废水的排放,直接流入海洋,水是万物生长之根本,水资源遭到破坏,我相信地球最后一滴水必定是我们自己的眼泪。我生活在南部沿海城市,对于海边湿润的气候有一定的感受。那么,沿海城市在发展的同时,要如何才能让城市园林绿化跟上自然的需求呢?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而言,绿化美化彩化是必不可少的,在苗木的选择上,也是一大挑战。沿海城市风大,空气中水分含量高,且靠近海边的风带有一定的盐分,其次,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沿着海岸线形成的大面积的沿海滩涂,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沿海滩涂都被人们所忽视,大量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植树和苗木载种,是开发利用沿海太土的有效途径。

在沿海滩涂种植苗木的最基本条件是苗木的耐盐碱性,能够在沿海咸湿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树种有刺槐,紫穗槐,白蜡树,大王椰,木麻黄等。种植这些树,尤其是具有根瘤菌的树种以后,林地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树成林砍伐以后种植水杉,杉木和竹子,都可以成功,对空气质量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沿海道路的美观性。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带的要求,相对而言不那么苛刻,只需要选择耐风耐高温耐雨水的苗木种植即可。对于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绿化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人民素质,城市风貌,都与这个城市的景观设计息息相关。特别是高速路的进出口,大多数都是8车道为主,那么如此宽阔的道路,绿化带就是这个城市的招牌。在苗木选择在,高层苗木以大乔木为主,作为远观的主体植物群,大乔木树高根厚,对于巩固土壤有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防风固沙。中层植物群以红叶石楠、夏娟等。底层植物群,以色彩鲜艳和生长力强为主,常见的有矮牵牛,白晶菊,红背桂等。而道路中间绿化带,则以宫粉夹竹桃和红花木和福建茶为主,这样既可以美化了道路绿化带,同时也促进了空气质量的提升。

对于高层建筑群来说,绿地面积并不能被完全利用,所以,以现在的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而言,可以采取一种最环保的绿化方式:屋顶绿化。现在大多数商城和楼盘的楼顶,其实都是可以利用的大面积的绿化用地。当然,这对于绿化灌溉的要求也很高。屋顶绿化,是解决目前城市绿化率最有效的途径。可以改善热岛效应,降低顶层温度,进而减低耗电量。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素,绿化用的泥土、隔滤层可以使用建筑废料,物尽其用。同时还可以隔音,调节雨水流量等优点。当然,这对于屋顶的防水系统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简单的在屋顶铺一层草皮就完事的。要防止渗水;防止根部生长到建筑物;确保植物能承受风力;植物的品种能否适应长期暴晒的环境和城市的湿润气候;以及后期的打理、灌溉、排水等问题。

屋顶绿化相对于城市道路绿化,不受地形的限制,不受人流量和车流量的限制,也不受道路变化的限制,是最有效快捷的提高城市绿化的途径,但是其技术含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一片居民区采取了屋顶绿化,那完成植物铺种之后,需要专业的人来对植物进行维护,这就涉及到一个人工费用的问题,是由物业来负责,还是由专人负责,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屋顶绿化有利有弊,防范措施没有做好,那就会变得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城市绿化和建设,需要人们的自觉性和觉悟性,要从根本的因素去考虑,要从自然的角度去考虑,抓住最根本的,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空气质量和城市美化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