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47:48

儒学思想篇1

关键词:古代儒学;世界儒学观;创新儒学

现在偶尔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中国的儒学已经丧失其内在,反而是日本、韩国、迁居后的台湾,更能感到儒学的社会文化。这种说法当然不可取,文化根植于社会,人是社会的元素。中国的广阔地域和众多人口使儒学的种子在播下之后繁殖出各种不同的植株。日本韩国,及台湾同样只是这万紫千红中的一朵。从本质上讲,只是为自己的历史找到一个现实的说法,让它能够更好的代表我们自身。

一、儒学思想在外

日本经济上的崛起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日本成功的模式也一直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毕竟它是韦伯预言的例外。日本人将自己的成功归于西方精神与自身的大和民族意识的结合。不过,客观的研究者仍然相信日本的崛起与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日本文化在亚洲又同样深受中国儒学文化的影响。江户时代就有了系统的儒学、朱子学并发展儒学使之成为了日本的“国学”,全国自上而下推行儒家文化,孔子成为了受全国人民尊重的“先师”“圣人”,儒家文化迅速蔓延在日本各个层面的精神领域,不但影响了日本文化,也影响了日本社会的面貌和方向,美国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精辟的说:“从中国学来的儒家文化,使日本从一个用手抓饭吃的民族迅速转化成了一个世界强国,包括精神方面的强大,文明程度也前所未有的发达,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

作为二十世纪亚洲的强国,日本在儒学的发展上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步,发展了儒学,也为亚洲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代中国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日本涩泽荣一提出以一部论语治工商,使论语在新世纪具有了新的发展前景,开辟了资本主义时代儒学依然能够实现内圣外王之道。也有人说,儒学在商业上的应用,打破了商业上新教资本主义精神的统治地位,为管理学在亚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虽然涩泽荣一开创了儒学的新领域,但他也在某些方面对儒家思想做了新的注解,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儒学。“儒家资本主义”的提出者、美国环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兼大英百科全书主编弗兰克・吉布尼认为,日本的成功究其真正原因,是将古老的儒家伦理与二战之后从美国引进的经济民主主义融合在一起,并加以巧妙地运用。

新加坡拥有众多的华人,自然深受儒学思想影响,19世纪儒学思想在新加坡备受推崇,然而随着经济迅速起飞,新加坡社会道德遭到商品经济冲击,开始重新思考儒学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80年代后,新加坡全国上下开始有组织的学习儒家文化至今,并开办了专门研究儒学的机构---东亚哲学研究所,重新认识儒学并研究其现代及现实的作用、价值和功能等,由此也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儒学研究热潮,唤醒了东西方各国学者对儒家文化圈及东方现代儒学道路延续与演变等问题的关注,在新加坡,现在儒学研究及实际应用已经超越中国赶上日本,并向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不断发展。

二、儒学思想在内

儒家思想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将它作为统治的指导和工具。由于这种长久而且牢固的统治,人们一旦摆脱之后,会用很长时间去剔除儒学对自己的影响。毕竟,没有任何一种思想能够做到控制人们的思维和习惯。进入二十世纪后,儒家思想遭到了严重的批判,人们高呼打倒孔家店,体现出狂热的爱国热情,和坚定地革新信念。其实,从两千年的崇拜,到猛然的批判,又在某个细微的角落体现中华民族的迷茫,和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儒家思想的复兴,从另一面反映这一点,再次证明了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深入结合,两者早已密不可分。

中国人处事讲究中庸之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适可而止,当欧洲的清教思想为人类发展留下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亚洲的崛起让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儒学。人们去各地的孔子学院读经,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这个二十一世纪崛起大国;一方面借鉴中国的思想,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应该属于世界,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然而中国当前对待儒学思想上却着实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待儒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上,没有做到很好,拥有批判的刚性却没有接受的热情。这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一下。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儒家思想向国人的浸透史,儒家文化的发展史。现在的中国,各个领域里均可找到其身影。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儒家文化,如果我们全盘否定儒家文化,也就等于全盘否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儒家思想一统天下数千年,有其糟粕,也有其精华所在,如何来省思,去弊存益,绝非几句心得,就可以的。

对待儒学不要一味地抗拒,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都已经深深地容入了儒学的理念。儒家思想的优势在于它的兼容和与时俱进,如果因循守旧,不知变通,反而更加没有好处。看看将儒家思想的现代社会应用方面已经超过我们许多的日本和新加坡,应该能够从他们的发展中找到启发。一种创新的,兼容的,与时俱进的儒学将会推动亚洲-中国文化圈的发展,也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毕竟儒家思想那样古老,仿佛一块温润的玉,让它的光芒在二十一世纪继续闪耀,是我们的责任,也会成为我们的象征。

今时今日,当金钱浪潮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视觉感官,克己修身的儒学思想,可以挽回人们之间的信任、忠诚,表达亲情的诉求;政治方面,儒家思想亲民、爱民、睦邻、富邻的观点也有助于竖立政府在国际国内的良好形象,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及自身的效率。

总结:

儒学产生在中国,随着时间的迁移,已经扩展到世界。虽然当今社会中,儒学似乎已经不那么外显,不那么深入人心,但是,细心感受之下,我们会发现它存在与每个人的身边,每个人的生活中,只是由于它是传统的,是沿袭下来的,所以不会被人们清晰的意识到。我们应该相信,儒学在中国必然会不同于别国,甚至有一天,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会重新从中国获取经验,移植一些成功的模式,以此来完善并发展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的儒家文化。

参考文献

儒学思想篇2

2500多年前“,万代师表”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开了儒家修身教育之先河,培养了无数为民请命的志士仁人.随着时代的变革,大学诞生了,发展到如今,大学教学的目的、功能、手段和方法都与过去大有不同,在现代知识经济体制下,大学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我国古老的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又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背景,为今日之大学教育点亮明灯?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2早期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早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教育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它开创了道德方面的人格塑造、品德培养、毅力锤炼、情操追求等的先河,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对教育的目标、内容、作用、原则和方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中流砥柱,促成了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儒家教育哲学思想主要有以下特点.

2.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定胜天”说的都是人对自然规律能动的适应和控制“;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概括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基本脉络.天人关系以伦理为内容,孔子把人性与天道联系起来,提出了“仁”的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仁义和理智都是人性,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天性和能力,教育就是要通过不断的修炼发挥出人固有的善性“,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2.2政教统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为政治服务,这是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一大特征.儒家重视“仁政”和“德治”,要施仁政,行德治,就必须“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使天下之民都能够达到“明人伦”,自觉地约束自己.通过以“仁”为道德价值标准,政治上实行“仁政”,从孝悌出发,对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3知行一致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教育并不是在言传上传授知识,实践也是个好老师,一个正确的理解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实践经历得越多,人就越有智慧.所以孔子往往只是给出弟子一个简单的论述,启发弟子去思考、理解和消化,让弟子通过自己单独的实践去提升自己.在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践行是主要特点之一.

3现代大学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大学教育模式的界定

大学教育模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界定,首先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一般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老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各大学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发展,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本校特色;二是大学教育模式的功能在于培养人才,不同的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和特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三是培养方式和手段,这主要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四是各环节操作具体规程.四者缺一不可.大学教育模式本身是开放的,模式中的大学生又具有极大的弹性,在同一模式下,我们既要要求这些大学生在某些方面拥有相同的特征,又要避免千人一面,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3.2现代大学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们沿袭前苏联教育模式,本科教育中一直将专业教育放在首位,形成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的“三段式”培养模式.一是在大学教育模式目标上重德智体;第二,在大学教育模式的功能上重视知识而轻能力;第三,在人才培养的实现手段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分越多,造成学生知识面也越来越狭窄;第四,在模式操作上重教轻学,灌输多启发少,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低.

4传统的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对现代大学教育模式的启发

4.1推行“成人之教”,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4.1.1“成人之教“的理论基础

子曰:“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使人“成人”,所谓“成人之教”,就是要教会人如何做人、如何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主要的方法是“修身”,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孔子还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他认为,礼乐的约束作用是做人应拥有的最起码品质,离开了礼乐,不但不能成人,反而会丧失一些原有的品质;人具有了某种技能,仅仅是解决了“治学”的问题,并不能解决“成人”的问题.

4.1.2推行“成人之教”的现实意义

当前大学生道德品质确实的现象令人堪忧.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许多大学生因为一点点小事发生口角,竟至于大动干戈,闹出人命来;还有一些大学生承受不住来自学业、感情等的挫折和压力,率性自杀.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弊病,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是因为传统文化精神的遗失,孔孟之道的不行.的确,现在的大学教育一味地偏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重视教给学生一定的谋生手段,使学生学会“如何生”,却不知“为何生”,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弊端.再加上大学重理轻文现象严重,许多对学生的人文意识淡薄,导致了许多高科技犯罪.建国以来,尽管开设了思想政治课,也只是流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决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向着“成人之教”,要改变和完善我们的办学理念,调整大学专业的结构,实行人文与科学的并重,使学生既能掌握生存本领,又领悟生存的价值.要切实培养“四有”新人,建立其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大学以人为本的特点和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起对未来崇高事业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成人”.

4.2实施“通人之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2.1“通人之教”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史记》上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儒家所希望培养“通人”是能够广博通达、博古通今,又有所专的人“.六艺”的教育精神要先“博学之”,进而有所专《.周礼•保氏》上记载的“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驭,五日六书,六日九数”,可算是我国最古老的“通人教育”.发展到现代,“六艺”教育的形式几经变迁,但其教育的精神在不断传承.钱穆先生发扬了儒家“通人”教育的精神,认为现代大学教育“内容狭,为时暂,即获最高学位亦仅为一专家,不为一通人.故其所教育……皆把人生意义地位约束了”“大师者,仍是通方之学,超乎各部专门之上而会通其全部之大义是也”,通人教育之“通”,并不是要追求无所不能,而是要融会贯通,能够用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思考问题,既具有博雅的精神,又是某一领域的专精人才,才能立足社会,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儒家的“通人”教育精神到今天仍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实施通识教育,才能使学生综合全面地认知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促进智力、身心、品格方面的协调发展,理性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宽厚的专业基础,厚积而薄发.儒家的“通人”教育为现代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和精神力量,我们应从先哲的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形成办学智慧,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4.2.2“通人之教”的实践和设想

2004年秋,继复旦大学大批学生获得转系自由之后,北京大学宣布,该校今年招生将不设专业.在这一系列变化后面,是中国高教界告别“苏联教育模式”,向“自由、通才”的教育模式转型的第一步.到了这个层面,教育改革才真正深入到了本质.除此之外,大学还可以实行变单学科为双学科或符合学科,双学科即学生在校同时学习两个学科的课程,两科各占50%的学分,毕业后获双学位;复合学科即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多个学科的课程,学生可以主修其中一门学科,辅修另一门学科或多门学科,并允许学生变更各个学科课程所占的比例.

4.3重视自学之思和经世致用

4.3.1重视自学之思

儒家对学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孔子重视思,提出用“思”来提升内修的境界,使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有类似的观点,“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苟子认为:“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只有通过边学边思考的方式,才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哲学中的思不是抽象的思索,而是关注我们的内心.如果一个人学习但却没有用心,那他还不如不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自我学习,是要通过我们自己发现“道”.自学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古老,但却十分有用,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大力发扬,许多的学者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师,依靠的就是超强的自学能力.要彻底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一味的灌输原则,转变教师的职能,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

儒学思想篇3

儒学中的儒者,一般认为是“出于司徒之官”,其职责是辅佐周天子“明天道,正人伦”(《汉书·儒林传·序》)。用今天的话来说,“明天道”属于形而上,“正人伦”属于形而下。而“学”的意义,《说文》释之为“觉也”,即觉悟的意思。因此就字面意思而言,儒学实际上就是要对“明天道,正人伦”有所觉悟。以此去诠释儒学,即可以说它首先不是一门今天意义上的学问体系(logy),而主要是一种实践认知方式。这样一来,杜维明先生在研究儒学过程中所创设的“体知”方式就很有意义,也很有特色。提出这一实践认知方式的意义在于,它突破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上的主客二分的“霸权”思维模式,另外也为人们走进儒学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如其所说:“‘体知’,在这种语境里,可以规定为人心固有的感性觉情。正因为这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性觉情不把任何东西‘对象化’,它才能包容天地万物,让一切都在其关注之中而成为人心中无对的内容。”(胡治洪:《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8页。下引用该书仅注明页码)儒学的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模式,宋代程颢曾讲:“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www.133229.com”(《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陆九渊也曾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年谱》,《象山全集》卷三十六)程颢的观点是研究儒学需要“体贴”,陆九渊的观点则是,宇宙和心是同一的。宇宙是心的宇宙,心是宇宙的心。宇宙的心不同于一般认知的心,一般认知的心往往与宇宙相限隔,即把宇宙作为心的认知对象,反而二分了心和宇宙。如其所说:“宇宙不曾限隔人,人却自限隔宇宙。”依笔者理解,陆九渊所批评的就是类似于今天人们所说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由此可见,杜维明的“体知”倒是儒家一种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用此人们可以走进儒学。对于这一实践型的认识方式,杜维明作了很好的说明。

与此相契,则是现代新儒家的“内在超越”,牟宗三先生对此多有论述,杜氏在这个问题上乃是接着讲的。他说:“在本体论上,自我,我们原初的本性,为天所赋。因而,就其可涵润万物而言是神圣的。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它为我们所固有,同时它又属于天。”(第84页)在此,他继承了儒家的传统的思想“天命之谓性”,又摆脱西方思考问题的模式,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所以,他不同意郝大维、安乐哲和冯耀明等人对“内在超越”的形式逻辑式的理解。因为那样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只能曲解中国文化的价值。为了证明自己的立论,他也阐述了自己的本体论主张,这就是“存有的连续性”。他的这一思想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如李明辉就以此来区别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第81页)。

对于“存有的连续性”之说明,主要立足于“气”的理论,他对“气”是这样理解的:“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材料”,但它“既不是单一的精神,也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兼有两者。它是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应当看成是游离于肉体的精神或是一种纯粹的物质。”(第58页)在这一点上,他不同于学界对“气”的一般理解。即一般多是从物质性方面理解之,而他则赋予了“气”存在的精神性内涵。当然,我们也能理解他的初衷,就是要用此说明世界的连续,说明形上和形下无断裂、主观和客观无分离,说明“天命”和“性”的内在相通。

他承认儒学的宗教性,并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现代诠释去说明这一点。实际上这一问题和上述的“内在超越”、“存有的连续性”紧密相联,即他承认超越者的存在,这个超越者就是“心”(“真我”)。他认为:“儒家宗教性是经由个人进行自我超越时具有的无限潜在和无穷的力量而展现出来的。”“可以把成为宗教的人的儒家取向界定为一种终极的自我转化,这种转化……是对超越者的一种诚敬的对话性回应。”(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杜氏在超越的意义上理解宗教,并把儒家的宗教取向解释为“终极的自我转化”。他认为,“终极”指的是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转化”意味着尽管我们现在还不是我们之应是,但是我们经过修身能够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

要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即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实现,其切入点是“深层和动态的主体性”,“深层和动态的主体性”的展开分为身、心、灵、神四个层次。身是主体性展开的出发点,杜氏为之赋予了重要意义。“我们的身体并不是单纯地为我们自己所拥有,而是父母赋予我们的神圣礼物,因此,它充满了深刻的伦理宗教意义。”(第68页)但是他也认为“身,在儒家那里,经常是一个带有特定含义的词汇,这一词汇隐含着自我更为内在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圣人之所以能够充分了解他的形体,正是因为他已经修养并超越了形体。”(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这样,自我转换的可能性问题就引向了“心”。“心”的特点是“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孟子·告子上》)这体现了它超越时空的特性。由于“心”兼有认知和良心双重功能,其“体知”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正是其修养工夫的所在。“灵”是“心”之主体性的进一步展开,“灵”即“灵觉”,它“是一种道德智慧,是对存在情境的一种觉感。”(第74页)也是对超越境界的一种追求。“神”指的乃是超越境界,孟子有“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神”(神明)是“天地鬼神”的超越境界,它也是人们“在实现自身时所应不断身体力行的激励人心的鹄的”。(同上)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有了目标,才有追求,有了追求,人生也才有了意义。“神”是杜维明为人生所设立的境界和目标。所以,从“身”到“心”到“灵”到“神”,不仅是主体性的动态展开,而且是主体性的递进深入。这就是他具体化了的“内在超越”之路。

在走向“内在超越”的途中,杜维明并不忘却人性的现实展开,人性的核心是“仁”,“仁”本质上属于关系范畴。所以,对于儒者来说,杜维明认为:“作为关系的中心,我们并不是孤独地走向我们的最终归宿;我们总是生活于家庭和朋友的关系之中”,“我们的自我理想正是通过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兄弟关系以及其他许多社会角色才得以产生存在”;甚至于“天所赋予我的本性只能通过作为种种关系之中心的我的存在去表现”(第106~107页)。这样一来,杜氏就把他的社会政治理论归结在“信赖社群”上,“信赖社群”成了人之情感的现实依托,同时也成了人之精神的最终归宿。这也倒符合于儒家的主张。

所以,在拜读胡治洪先生的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专著《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的过程中,笔者能深切地感受到,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杜维明的确是在“体知”着儒学的精神,秉承着儒家的命脉,承担着儒者的使命,关怀着儒学的复兴。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学者,他没有把自己的研究视域狭限在儒学内,而是延伸到儒学以外,面对文化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做出认真地考量,并积极地予以回应,当然儒学始终是他的出发点。

从后现代的立场看,启蒙理性是需要批判的,因为它有许多限制和弊端。对于这个问题,杜维明的基本态度是需要继承,更需要超越。这显示了他比起第一代、第二代现代新儒家有更宽阔的胸怀,他积极地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揭橥的大目标‘民主’与‘科学’,到现在还是中国十分需要的,而这是儒家传统中最缺乏的。”“继承‘五四运动’时期以开放的心灵向西方学习是有现实意义的:市场经济、民主制度、科学技术、乃至自由、人权、个体人格的解放以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信念都是中国文化所缺少的现代价值。”(第145页)但是要知道,五四时代的价值观是欧洲启蒙主义的,这种价值观的局限是它的反宗教、反自然(征服自然)、反传统的倾向(第148页),所以,人们应该对它有所警惕,更需要去反思。

在反思启蒙理念时,首要的是个人主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理论诉求和实践表现是自由主义。它们都曾被尊奉为社会的崇高价值,其积极意义已经被历史证明,“从西方中世纪到现代,自由主义的价值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命运及其所标示的价值如自由、独立、多元等,都与自由主义密切相关。尤其应指出的是,自由主义在政治建构、制度设计的作用更不可加以忽视。”(第151页)还有“所有的大传统包括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希腊文化、兴都教、耆那教、锡金教、佛教、儒教、道家,都要面对”自由主义的“挑战做出调节”。因此,自由主义成了所有传统实现现代转化所必须通过的“卡夫丁峡谷”。但是,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确实存有悖谬,如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将“自由、平等、博爱”作为一整套理论而提出,而实际的结果却是“博爱”遭受弃置,“自由”和“平等”成了对立的两极。不仅如此,由于缺少道德的支撑,自由的结果只能是冲突。即“没有修身哲学的自由理念特别突出权利观念,创造了一个冲突矛盾的社会”(第153页)。与自由主义相关的民主政治体制,则被视作现代政治的图腾。但是就其本质而言,民主乃“是一种抗衡制度,是社会上各种压力集团相互抗衡、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相互冲突的结果”(第156页)。其缺陷是,在这一体制中,道德没有地位,信赖受到排斥,情感也被剔除。所以丘吉尔认为民主是个很坏的制度,但是其他制度比它更糟,所以只能用它。因此为了补救缺憾,就需要道德和宗教,因为这些价值系统能避免人成为普通的庸人,能纠偏制度中的糟糕的东西。

启蒙主义所崇奉的另一重要价值是理性。由于它在这个时代中的权威地位,因而它所在的时代也被叫做“理性的时代”。理性也被冠上了“理性主义”的称谓。客观说来,理性主义的确为科学的发展,为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因为其无限制的张扬和膨胀,使之也被赋予了傲慢和僭妄的性格,而这种傲慢和僭妄所导致的是理性自身的工具化,由于工具理性本质上属于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所以它对社会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即“这类意识形态使很多应该在现代文明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精神资源被边缘化,甚至被消解”。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对人文精神而言杀伤力很大的消解主义”(第159页)。

基于此,他提出要超越启蒙心态,并提出了超越资源的所在。也许是因为所处环境的限制,他对于目前中国大陆思想界的启蒙情节感到费解,并批评说:“启蒙心态在今日中国却很有生气、很活跃,这是令人奇怪的。”(第164页)在这一点上,笔者是不同意杜维明的观点。就我个人的认识而言,中国目前仍处在实现现代化的途中,仍需要科学,也需要民主,中国的科学还不发达,中国的民主更需要健全,自由和人权的理念还需要提倡。因为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与之相关的理性主义思想还需要借鉴和吸收,这也就是一些学者提出的补课问题。当然,杜维明先生的超越启蒙心态的主张对于人们也很有启发,即他在提醒人们不要再犯西方人已经犯过的错误,不要把科学神话,不要把民主图腾化,也不要把自由绝对化。应该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超越和补救“启蒙心态”的人文精神,而这不仅在我们传统中有,而且内容非常丰富。

杜维明的另一重要论域是文明对话。文明对话问题的提出源于国际生活中的现实矛盾,两大阵营的冷战结束以后,国家与国家间的争执、民族与民族间的冲突并没有减少,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主义仍在蔓延。据此,美国研究政治问题的学者亨廷顿认为这些都是由“文明的冲突”造成的,具体表现是过去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地缘政治已经让位于现在的文明支配下的地缘政治,过去的冷战集团的对立代之以现在的价值上的冲突。亨氏承认“多元文明世界”的存在,但由于其学术背景以及对冷战思维的承袭,他在承认文明多元性的前提下,否定了文明间的和谐共处,在追寻冲突的原因时,却把它归咎于文明的多元性。且不说其观点的唯心性,即没有探讨文明冲突(动机)背后的动因(物质原因),单就其“相信西方所代表的模式是将来唯一的模式”(第254页)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和霸权思维模式。所以,他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受到来自多方的诘难,中国学者对此批评尤为激烈。因为它不仅反映了文化上的一种霸道,而且有悖于中国“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杜维明的批判也是儒家式的,他肯定了亨氏对“文明多元的预设”,但批判了他的冷战思维,批判了他承认多元文明的排斥性理论。提出文明积极互动“对话”的主张,这体现了他的儒家包容性人文主义的主张。

与亨廷顿的意见相左,德国神学者孔汉思在坚持文明对话时,提出了自己的“抽象的普世主义”理论。但是他的理论有缺陷:一是这种“抽象的普世主义”“如果再和西方霸权结合在一起,会产生许多不可预期的不良后果”;二是在理论上它的“最基本的还是自由人权等导源于现代西方的‘启蒙’价值。”(第255页)所以,他的理论不切实际,如杜氏所说:“他一生是从事基督教研究,他有一本书讨论如何在现代做个基督徒,有一千多页,其中只有三十多页是讲比较宗教,讲到儒家只有二三段。”因此,“我们如何相信他的普世伦理真能超越特殊和排他性,而他的淡化削弱不只是传递福音的策略。”(第255页)

基于以上因由,杜氏的新轴心时代的平等、多元的文明对话的具体主张是,“从积极方面看,在多元架构中,诸文明均‘采取以仁心说、学心听和公心辩的态度,从容忍、共存、参照、沟通,逐渐提升到尊重、了解和学习的祥和之境,’乃是‘迈向全球伦理共荣的先决条件’;从消极方面看,一味承认多样则‘又怕走向极端的相对主义。因此,我们特别要强调社群伦理,全球的社群伦理’。”(第256页)

儒学思想篇4

儒者,兼具雅、智、善、信、礼,故以浩然之气立于天地。儒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古人的仁、义、礼、智、信,到今天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不闪烁着儒学思想的光芒。但纵观技工院校语文教学,重视语文应用轻视语文本质的现象仍比较普遍,本文就如何回归语文教学本质,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学思想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儒学思想;国学经典

一、引言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人们的祖先给人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儒学思想和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是最为核心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和文化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影响着人们,陶冶着人们的道德情操,浇筑着远大的中国梦想,激扬着伟大的爱国之志。技工学校肩负着“教育教学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任务,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技校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了为明天的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技校语文教学必须渗透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儒学思想和文化,借助儒家思想来陶冶未来人才的道德品质与精神情操,借助儒家文化来丰富技校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借助儒家精神来优化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为明天的优秀现代化建设者、接班人奠基。

二、响应号召,传承经典,提升软实力

在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中关于文化发展繁荣方面就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做出明确批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人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今天依然是人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为此教育部、国家语委明确规定“国学经典要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传承儒家经典,既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的体现。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和文化就是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丰富教育内涵和厚度,深化教育教学文化底蕴,拓展技校职业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技校教育的质量,提高技校的社会竞争软实力。

三、优化语文课堂,彰显人文魅力

现今技工院校语文教材大多注重应用轻人文,导致语文课堂或多或少存在单调乏味的情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儒学思想和文化,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展和延伸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提高在文学方面的知识与修养,从中体会和感受到许多千年流传至今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品德,从中扭转对语文学科的偏见,树立正确科学的语文学习观。同时,可以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语文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植根古代文化的《论语》、《诗经》、《孝经》等本身就是最生动、最富人文性的教材,让古老的儒学经典和现代文化教育发生碰撞,一定能在教学方法与方式上擦出智慧的火花。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体现人文关怀,让语文教学展现新的生命活力,促进古今文化的相互交融,在相得益彰中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文字美”“意境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齐飞与共鸣”中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彰显语文教学人文育人的巨大魅力。

四、升华思想境界,发展核心素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形成的理论依据。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学思想与文化,能升华学生思想境界,有效提升技校学生的人格修养,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核心素养。就目前技工院校学生而言,“双差生”比例较高,最需要的就是爱的教育。如何教会技工院校学生去“爱”呢?孔子谓:“仁者,爱人。”如何成为“仁者”?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要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由此,学生会明白,爱一个人很简单又很不简单,要思想境界,一个“仁”包含了古人的无穷智慧。例如,通过“谦恭礼让”、“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脍炙人口、富含哲理的美言佳句可以升华学生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塑造礼貌谦让、宽容友善等良好的思想品德,调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态度与方法,让他们拥有更多的人生知友和更为宽广的人生征途。

五、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儒学思想的有效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彭永捷教授说:“儒学思想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解决如何做一个人的问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理所当然,语文也应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乃至儒学思想与文化的主阵地。所以,人们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学文化、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儒学思想,让儒学思想指导语文教学,让人们的语文课堂闪烁儒学思想的光芒,让儒学思想和文化成为技校语文教学育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教学内容渗透儒学文化,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渗透儒学文化的主要平台。所以,在教学中渗透儒学思想和文化首先要抓住课堂,实现有效的国学经典进课堂。其一,人们要立足于语文教学的45分钟,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渗透儒学思想。人们要挖掘教材主导思想与内涵,以此为据,给学生讲授相应的儒学文化,借此来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拓展延伸语文教学,让学生从中丰富语文知识,了解并深化对儒学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使学生接受现代文化与传统优秀文化的双重熏陶,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学技能。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到作者的纠结:“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我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追求冷静、独处的修身养性、洁身自好,这与他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正义感相互碰撞,反映在儒学思想就是什么?”学生比较之后,得出正确答案:中庸之道。一个问题拓展了整个语文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志”、“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等儒学文化弥漫在语文课堂中,洋溢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流光,让“荷塘月色”一时间实现了“古今穿越”,现代散文披上了儒学的传统色彩,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技能也在古今交融中得以锤炼与发展;其二,目前,技校都开设了专门的阅读校本课程与专用课时,通过阅读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量,提升其语文素养。人们可以把反映积极向上的儒学思想与文化的经典书籍比如《儒学大智慧》《论语》《中庸之道》等现代儒学和古代儒学名著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其中关于儒学的经典故事、经典名言、经典史论,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与精神塑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健康、积极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观。笔者对学生的经典儒学阅读规定了明确的任务,要进行读书摘录,要撰写读书心得,并在每个月的读书报告会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在分享中实现思想交融、共同进步。一学生分享:“我阅读《大学》深刻地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联系与道理,修身为本,由内圣而外王,最终实现以德治国。正人先要正己,君子‘修己’,近可以‘安人’,远可以‘安百姓’,人们只有成为人格高尚的人,才会影响他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更有学生在阅读孔子的《论语》中对“孝道”有深层感悟,在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和朱熹“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的感召之下,反省了自身时常不告而别的错误与不孝行为,并向家乡的父母打电话报上深深的歉意。第二,儒家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承数千年的知识,更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哲理与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儒学思想活用于现代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优化人们的语文教学。其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儒学经典《论语》中也谈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礼记•学记》)中也谈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所以,我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为学习语文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其二,在儒学学说中关于学习的论述有很多,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莫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这些关于学习的至理名言影响着人们古代以及现代的教育。笔者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积极“灌输”这些不失先进性的古代教育理念,而且在教学中践行这些教学理念:实行问题教学,促进学生思考;每天让学生背诵一点知识,日积月累就是知识的海洋;实现小组合作探究,在兵教兵中实现知识的共享、思想的交融……在践行儒学教育理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实现了儒学知识丰富与语文技能发展的双赢。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技校语文教学必须积极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文化,用儒学思想指导自身的教学行为,更要结合时展引导学生对儒学思想与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与理解,让儒学思想与文化在技校语文课堂中闪烁璀璨的光芒,成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巨大助力。

作者:叶玲妹单位:金华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小蓉.浅谈语文教学与儒学思想的有效结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8):86.

[2]吴三文.将传统儒学精髓融入当代语文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2011(22):52.

[3]张捷.浅谈技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237.

儒学思想篇5

论文摘要:儒家的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人本思想,由孝敬父母,友爱兄长,进而推己及人到关爱众人的仁爱济世思想,认为加强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的修身思想以及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儒家人本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儒家生命观强调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应高度重视。《孝经》中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易经·系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生命是天地给予人类的最高恩惠,应格外珍惜。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也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并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可见,儒家生命观认为人是最灵杰、最宝贵的,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和关切。儒家思想中还包含着对人在生死问题上的普遍本性的揭示。孟子、荀子都肯定了人“欲生恶死”这一天赋的本能。儒家这些思想对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书寸战国时期的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遂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治病略例》中指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在《要方·序》中他更明确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上可见,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医德提出了生命神圣观念,并由此观点引申出了医学的社会职能及存在价值。《黄帝内经》从生命神圣观念出发,要求医学承担起“济群生”的职责。孙思邀也在《要方·食治》中引用扁鹊的话说:“人之所存着,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在此,他很清楚提出医学应当承担起济命扶危、保卫人类宝贵的生命和维护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孙思邀进而深刻指出,解除患者疾苦、保卫神圣的生命是医生的天职,医生应“志存救济”,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这种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主张用医学知识保障人的生命和健康,解除患者痛苦的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正是建立在生命神圣论基础之上的。在儒家人本思想的影响下,中医伦理思想始终涌动着强烈的人道主义追求。

2、儒家仁爱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下,传统医德提出“医乃仁术”,这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

首先,“孝涕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最亲近的莫过于父子、兄弟之血缘关系。孝,即孝敬父母;梯,即友爱兄长。在孔子看来,孝梯是仁的最基本要求。孟子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儒家孝亲思想对传统医德产生了重要影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谈到学医的动机时就将“上以疗君亲之疾”放在首位,足见其对孝道的重视。西晋医学家皇甫谧也说:“若不精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针灸甲乙经·序》)。这种以医为孝的观念成为医家的一种传统,也是许多儒生攻医的重要原因。从历史上看,因孝知医进而以医为业者甚多,其中不乏有著名的大医家,如南北朝时期的医家许道幼因母疾而习临经方,遂精医术,成为名医。他认为:“为人子者,当善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其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儒家强调要时时为他人着想,处处乐于助人。自己想有所成就,自立于社会,也帮助别人自立于社会;自己希望事事成功,也创造条件让别人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儒家又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一思想对传统医德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医德认为,医家在处理与患者的关系时要设身处地,这样才能对病家的疾苦感同身受、深切同情。孙思邀曾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恰”(《要方·大医精诚》)。元代朱丹溪诊治病人“虽雨载途,亦不为止”,并教育弟子“病人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字里行间洋溢着侧隐之心和深厚的情感。清代名医费伯雄也说:“我之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所以“易地而观则利自淡矣。利自淡则良心现,斯畏心生”(《医粹精言》)。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这样才会对患者深切同情、真诚关爱,处理医患关系时注人浓浓的情感。这正如清代名医喻昌所言:“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子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医门法律》)。

第三,“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儒家强调仁爱首先爱亲,进而由爱亲推及到爱非血缘之亲的众人。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韩愈在《原道》中对仁的定义是“博爱之谓仁”。儒家由“泛爱众”、博爱进而主张以济世为怀,提倡积极人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儒家博爱济世思想影响下,中医传统观念中素中“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说法。《黄帝内经》中谈到医者的职责是“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灵枢·师传》)。儒医将行医视为实现其济世理想的重要途径,北宋范仲淹就曾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言,充分显示出行医以济世的观念已深人人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亦云:“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3、儒家修身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儒家不但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关于修身的理论和方法。所谓.修身,即克服自己思想上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东西,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社会成员。儒家设计的通向圣贤的仁学之路是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其中修身是根本。儒家四书之一《大学》中明确提出:“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也一再强调这对于个人、家庭、国家都是根本。

儒家认为道德修养的标准即为“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也就是说,仁是一个自我修养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克服自身的利欲和不足,让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于礼的规范,让自己充满仁爱之心,力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仁”虽然要求很高,但并非高不可攀,“为仁由已”,每个人,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努力实践,都有实现仁德的可能。“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追求仁、实践仁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地做起,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恒”字,孔子曾引述南人的话“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来说明“恒其德”的必要性,因为德对于医家来说,尤为重要。

受儒家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影响,传统医德十分强调医家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杨泉《物理论·论医》),从医者应首先学会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和做人行医的准则,然后才是学习掌握医术,主张无德不可学医,无德不可为医。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指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已,然后正物。……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中指出:“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宋代林道在《省心录·论医》中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孙思邀也指也:“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善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这些思想都强调为医者应高度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经常进行自省、自律、克己和自我监督。

儒学思想篇6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儒家思想评价

《文心雕龙》的内容比较复杂,但其基本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魏晋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儒学思想对刘勰的一生都有着深厚的影响,他的儒学思想重要反映在他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全书贯穿着儒家思想。纵观全书五十篇,都体现了儒学的内容。

一、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文心雕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二十二史札记·南朝经学》:齐高帝少为诸生,即位后,王俭为辅,又长于经礼,是以儒学大振。从齐建国到永明四年刘勰二十岁的六七年,正是刘勰笃志好学之际,当时的儒学大振和文学渐兴,对他儒家思想的形成和从事文学研究都有深刻的影响。由以上得知,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儒家思想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

刘勰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文心雕龙》全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序志》篇中,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后世文章讹滥,就是因为离开了儒家经典的本源所造成的,因此要根据儒家圣人的教导来写论文。这无可辩驳地说明,《文心雕龙》这部书的确是以征圣,宗经的思想为依据,也说明刘勰崇拜的是儒家圣人。

《文心雕龙·风骨篇》从创作过程强调了“风骨”作为文章内在生命力的特点和重要性。“风骨”所强调的“刚健”、“遒劲”、“有力”正是儒学对真正人格的要求,它和中国古代文人崇尚高洁的情操、刚正不阿的骨气是分不开的,“风骨”是古代的一种诗学精神,它的文化根源是儒家对于刚健中正人格的强调。儒家思想的中心即是“人”,在儒家看来,刚健中正才是真正的人格,是文人精神品质非常可贵的一面。《征圣》篇中,“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主张写文章要以“圣人”为师。这个“圣人”,即周公、孔子。所以,他说:“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刘勰认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要以“圣人”们为学习榜样,以“明道”为己任,以教化为目的,充分发挥文学的政治作用。

三、刘勰对儒家思想中文学理论的继承

刘勰继承了儒家的文论观,突出文学的教化功能,提出文学对人的性情有陶冶功能。在《明诗》篇中,刘勰阐释了诗歌的意义和作用,“诗者,持也,持人性情;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诗歌可以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无邪就是没有邪念,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意谓诗三百中没有不正当的思想感情。儒家思想认为诗歌具有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这和刘勰的思想也是相通的。刘勰赞赏子夏监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肯定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另一方面他更突出的主张诗歌要政序相参,发挥顺美匡恶的作用。刘勰继承前人“诗言志,歌咏言”之说,认为诗歌是感物言志的,亦即表现在外物的触发后所产生的思想感情。

《文心雕龙》继承了儒家以内容为主,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观点,文学内容与形式,《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心雕龙》作为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它主张文质并重,以质为主,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情采》篇中:《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四、对《文心雕龙》中儒家思想的评价

《文心雕龙》标榜儒家经典为样板,举出儒家思想的旗帜,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这部作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首先我们认为,对于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的儒家学说来讲,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孔子的学说,部分方面是落后的,但是又含有很多积极的因素,比如对教育的重视,强调文学的现实功效等,这对古代文学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的学说补充进新的内容。

我国封建社会的作家思想家都难以摆脱儒家思想的支配,刘勰也不例外,对于刘勰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刘勰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好学,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是深远的,刘勰面对当时战乱不堪的社会现实,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深为统治阶级担忧,他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社会现实,为本阶级寻找出路,所以他希望用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施行仁政。

总之,刘勰的《文心雕龙》许多思想都继承了儒家思想的许多观点,并把儒家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但是刘勰征圣、宗经,并非泥古不化,言必经典。刘勰批评纬书其伪有四,无益经典,但由于它事丰奇伟,有助文章,并没有否定它,而是推崇它,成了他论文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勰的征圣、宗经以及崇拜儒家经典,其目的是为文章服务,而不是盲目地服从儒家经典。

参考文献:

[1]穆克宏.略论《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n].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78.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詹瑛.《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n].广州:暨南学报,1989.

[4]韩立新,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陆侃如,牟世金.刘勰和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张文初.刘勰的文学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儒学思想篇7

关键词: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岛国,曾经长期被英国和日本进行殖民统治,1959年宣布自治,1965年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从一个水源都需要引进的落后国家,到现在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新加坡的成功在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人才立国,教育立国的策略,用儒家思想作为共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儒家思想倡导的“以整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修、齐、治、平”的个人修养模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构筑共同价值观的核心。①我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且我国正致力于学校德育的改革和道德建设,因此,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德育,无疑会给我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学校德育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德育。在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学校德育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同儒家思想有机整合,彰显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德育。

(一)教育目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一儒家思想为指导,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建国初期的“好公民”教育目标阶段。新加坡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灌输礼貌、诚实、毅力、仁爱等伦理价值观念,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培养。②

2.突出民族团结的多元文化道德教育目标。70年代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通过母语进行“生活教育”。了解新加坡立国精神、信念、成就,培养效忠、爱国、尽责、守法观念,做个好公民;了解新加坡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东西方的优良传统道德与固有文化价值观,做身心健康与品格优良的国民;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多元民族文化国家。

3.全面德育的道德教育目标。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引进的同时,文化随即也大量涌入,传统美德受到忽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标转向重振传统文化,恢复忠孝纲常,换而言之,重新发挥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的侵蚀。③

新加坡学校现在的德育目标层次鲜明: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这一层次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的出发点,要求移民及其后裔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传统,还要以认同之心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他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第二层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一层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避免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第三层以之前的两个层次为基础,是最高层次,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观念的“新加坡人”。

(二)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世界上第一个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且正式施教的国家便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并编写出具体的教材,完整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

1.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

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自治时期的名称为“伦理”,1974年,开设“公民课”,主要灌输节俭、孝梯、服从权威和忠于政府的儒家思想价值观。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新加坡重新提出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于是便在小学阶段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两门课程。新世纪伊始,新加坡再一次进行课程改革,小学现行的学校德育课程是“公民与道德教育”,包括十个方面,28个德目:(1)了解自我:自尊,自我肯定;(2)廉洁正直:诚实,勇气,信用,公正;(3)自律:毅力,耐性,礼貌;(4)责任感:对己,对他人,对学校和社会,对国家;(5)爱家:孝顺,家庭凝聚力,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声誉;(6)爱校:学校为荣,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7)团队精神:合作;(8)社区生活:种族和谐,互敬互重,关怀和体谅;(9)爱国: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应变能力;(10)认识与了解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④

2.新加坡中学德育课程

80年代新加坡在中学阶段的中一、中二开设了“生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课程作为必修课,课程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在中三、中四开设了“公民学”课程,目的是抵御“西化”,促使国民形成巨大的凝聚力。1982年又在中学强制实行宗教教育,开设《儒家伦理》课程长达8年之久。随着1991年1月《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公开发表,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五大共同价值观”,正式取消“儒家伦理”与其他宗教课程,统一以“公民与道德”科目替代。

新加坡教育部根据“五大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分别是:(1)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2)家庭是社会的基础;(3)支持社会、尊重个人;(4)珍视团结、防止冲突;(5)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和睦。⑤

(三)教学内容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育,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弘毅坚韧”、“宠辱不惊”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儒家伦理思想和“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在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新加坡形成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传统,形成“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五项共同价值观。⑥五大价值观是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二、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儒家思想化的原则

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是儒家思想化的内容,体现出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其中科学化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是对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文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社会化则是对儒家思想的实践。

(一)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即剔除儒家思想中封建观点,选择科学化的观点,纳入学校德育内容中,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余英时先生曾说过无论儒学怎样调整其结构,它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域中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继续运用《大学》的传统模式了。⑦传统儒家思想的等级制度,君臣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充满了等级分化,封建统治思想,鬼神、迷信,忽略人性的诟病,类似这样的内容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果断剔除。“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这些儒家思想,选取其中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正确解读,既是科学化,又是本土化、现代化。

比如,“朋友有信”是说诚信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石。在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中写到:愿与他人分享,先替别人着想、能跟他人建立友谊这样的课程标准。在现实中,只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做到的替别人着想,才能与他人分享喜悦、成功和悲伤。这种在尊重中孕育出的儒家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⑧

(二)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即引入的儒家思想,不是全盘接收,而是选取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内容。儒家思想“本土化”是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现行文化,融入新加坡现行学校德育内容的必然要求。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才可能被接受。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在《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及共同价值观中有着具体的体现。

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忠”指的是热爱政府,效忠国家;“孝”即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是富有同情心,关心、爱护他人;“礼义”是指讲礼貌,重承诺,守信用,诚相待,少猜疑;“廉”是对学生将来为官的道德要求,即为官、为政清廉;“耻”就是耻辱之心,旨在帮助青少年学生辨羞耻、知荣辱,培养一种知耻观念。⑨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儒家思想新加坡化的最集中体现,吸取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如重视个人修养和家庭,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等。⑩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即应该剔除儒家思想中守旧的、过时的思想,保留与时的俱进的部分,并进一步对其发展。

在《为儒学发展不懈陈辞》中杜维明先生指出,传统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突破“三纲五常”,突破“吃人”的礼教,吸收自由、平等、公义、法治、人权等价值观念。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多次强调“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会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问题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强调‘五伦’的东方价值观,但也必须给予其现代方式的解读。”

《儒家伦理》是以东方儒家思想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主要的形式和手段,把古文难懂的儒家经典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教材,将筛选出的儒家伦理精华用现代视角解释。比如,用学脚踏车、学游泳等平凡的小事,去解释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对“五伦”观点的改造,把“父子”改成“父母与子女”,“君臣”改成“国家与人民”,“兄弟”改成“兄弟姐妹”,并对“五伦”进行了现代的解释,强调男女绝对平等、处于平等的位置,摒弃丈夫是绝对权威,妻子必须服从的封建观念等。B11

正如李光耀总理强调的,新加坡一面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一面吸收西方文明的进步因素,二者与新加坡传统文化共同构建新加坡“独立、民主、敬业乐群、仁爱礼让、廉洁奉公、刻苦勤劳、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新加坡精神。B12

(四)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即学校德育内容中儒家思想的体现不单单是在课堂,还体现在“学而时习之”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是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课外德育辅导活动以及社区德育实践。

1.课外德育辅导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五项德育辅导活动来有效地实现学校德育目标:(1)榜样教育:选取认真履行国家德育目标的榜样,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2)阐释教育:教师有义务向学生解释新加坡社会规章制度和道德规则的意义,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3)规劝教育:教师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规劝,使学生能够履行所学的价值观;(4)环境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德育氛围,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5)体验教育: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直接正面的经验,积极向上的体验,认同道德要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六方面内容:(1)“好朋友”计划;(2)关怀与分享计划;(3)负起校内的领导责任;(4)到福利收养所和儿童组织服务;(5)清洁环境计划;(6)临时服务,如慈善乐捐、春节慰问等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践行该项计划,如文体活动、清洁活动、植树活动、忠诚周和尊老敬贤活动以及文明礼貌月活动等。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增加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知行统一。B13

三、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成为了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其标志性和导向性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理论基础,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也是挽救社会道德滑坡危机、防范道德缺失的重要手段。

(一)有利于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整合

新加坡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西方的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也在侵蚀年青一代的思想,“西化”倾向也给社会带来了“世风不古”、“人情淡薄”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淡薄、犯罪率上升、心态冷漠等。14新加坡政府一直都把学校的道德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措施,因为人民精神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新加坡的未来,为了能抵抗西方价值观念腐蚀,新加坡选取了儒家思想。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少数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正式施教的国家,在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方面不仅对德育课程不断改革,还做出很多努力,比如2006年政府设立“道德培育奖”和“杰出道德培育奖”来鼓励学校加强道德教育,对讲授《儒家伦理》课程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等等。

基于新加坡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殊国情,新加坡政府决定整合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避免敏感的种族问题,维护稳定的局面,新加坡政府决定用儒家思想塑造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合新加坡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标志着新加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全体新加坡人都能接受的,具有主导意义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与之相应的德育课程也标志着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场所,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前进。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深化,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学校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战场,具有正式性和强制性。而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二者提供了支撑、保障以及实践的平台。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隐蔽性的家庭教育,重视对学生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重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比如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创立学校与社会机构一体化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而学校推行学生社区服务计划,以此建立广泛的社区教育网和教育监督站。B15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予以配合,如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新加坡政府每年倡导的各种活动就多达30来种。新加坡领导人也经常参加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并在公开场合多次发表饱含儒家思想的“尊老爱幼”、“民族团结”、“吃苦耐劳”等充满正能量的言论。新加坡政府在社会上推行的奖惩标准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对各种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依据法律进行严格管理,引导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

新加坡是个开放的社会,建国初期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播,这对新加坡人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观念被淡化,甚至被“西化”。当时的德育主要培养国民意识、效忠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忽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公德水平的下降。161970年新加坡政府对18至20岁的国民服役人员做了一项“对人对事”的态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父母、长官、兄弟姐妹和朋友的态度,以及对婚姻和婚前等的看法仍然非常传统。可是进入80年代初期后再次调查,发觉年轻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在价值观和处世态度上不再那么传统。17人们由此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公民道德教育。为了防止年轻一代过度西化,新加坡政府提倡青少年应该找到自我属性,继承上一代坚贞不屈、谦和通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抵制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的侵蚀,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新加坡学校德育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担,在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现代性空间中,用现代化的儒家思想,抵御了西方腐朽的价值观,拯救了社会的道德危机,完成了公民教育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步骤,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我国学校德育可以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之处,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用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儒家思想指导学校德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建立起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冲击的思想防线,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滑坡的危机,并为中国化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2]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4]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5]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6]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7]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8]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9]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10]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11]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12]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13]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19—35.

[14]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02):25—29+35.

注解

①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②③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④⑤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⑥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⑦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⑧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⑨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⑩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B1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B12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B13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B14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B15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儒学思想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儒道思想渗透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语文教学中对儒道思想的渗透不够重视,即使有涉及,也是浅尝辄止,导致学生的儒道思想教育缺失严重,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不高,在面对顺境或逆境时,不能理性积极地面对社会,不能很好地理会和处理人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因此,如何渗透儒道思想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股文化,两者以其高度的哲理性、深刻的思想性、积极的实践性赢得了后世人们的亲睐与膜拜。历代许多文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时候,往往会以儒家思想的“出仕”精神来激励自己,即使面临困境,也百折不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比如屈原、杜甫。也有相当一部分文人在遭受挫折、遇到逆境时,不自觉地走向道家思想中的“归隐”情怀,通过在田园山水中低吟浅唱提高人生修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陶渊明。当然,在更多情况下,是二者的结合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接受不同的思想主导,年轻时意气风发,胸怀天下,济世之心溢于言表;中年为官场黑暗而苦闷,为各派势力角斗而焦心;晚年无意世事,向往田园,恬淡自然,比如苏轼。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由于人生际遇的差异会表现不同的人生形态,但逃脱不了以上三种人生形态。

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它要求人们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它要求人们不执着于功名利禄,内在的修为才是真正的德行,要追求自然,向往田园,本真率性,不为世俗所牵绊。真正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儒道兼综,孔庄并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儒家的思想“干”,用道家的思想“活”。个体生命的穷达除了主体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当个体生命的外在诉求得不到实现和满足时,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此时,则要教育学生要由外在诉求转向内在诉求,由儒家的积极进取、责任担当意识转向道家自然通透、乐观旷达的精神,通过个体生命的内在修养与完善来实现心灵的安顿,达到一种无所利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

二、儒道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的可行性。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追求与认同感越来越强烈,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这是前提;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这是关键;语文教科书中选取更多的体现儒道思想的经典文章,这是载体。儒道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的历代作家及文人或多或少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而且大多数作家的人生经历都有一个转折期,也就是儒道在作家思想弈的过程,是进是退,是仕是隐,成为很多文人苦苦思索的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实践了儒道思想中的生命、生存哲理,铸就了一个个伟大的个体生命,创造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人文图景,让后人有一个可以学习的模板。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的主要途径:“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在这里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思想与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作者讲解,让学生认识作者形象,通过选文的讲解,阐述选文中蕴含的儒道精神。

1.杜甫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讲到杜甫时,首先要介绍杜甫经历了由盛唐到中唐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诗人先天的敏锐感让他比一般人更先体验到唐朝的衰退,在看清事实后想极力扭转局面却又无力挽回,内心充满悲痛与矛盾。但是他面对任何遭遇都不退缩,永远古道热肠、忧国忧民,儒家思想深深地烙印在杜甫其人其诗上,也成就了其诗“诗史”之名。其次要通过杜甫诗歌讲解,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杜诗歌甫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表现了诗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热血豪情和雄心壮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天下寒士”呼号的理想;《登高》流露了作者一生颠沛流离、漂泊辗转的凄凉孤独之感;《兵车行》反映了唐朝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和人民妻离子散、生活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蜀相》表达了对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的向往,以及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无比惋惜之情……杜甫在诗歌中记录了当时真实的历史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集中反映了自身的儒家情怀。教师通过对学生学过的和没有学过但很有代表性的杜甫诗歌进行专题讲解,可让学生深化对杜甫其人其诗,以及体现在杜甫诗歌中的儒家思想的认识。除此之外,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他们对人民的深情,对真理的执着,对生命的进取,对挫折的挑战,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2.陶渊明是道家思想的实践者。讲到陶渊明时,首先应该介绍陶渊明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抉择。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陶渊明曾经多次出仕,但每次都以归隐告终,到《归去来兮辞》序文中说明了当官的理由:“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但是“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从诗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愿意当官,当官只不过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为了使自己和家人不挨饿,最后辞官是为了顺从自己“质性自然”的本性,不愧平生的志愿。在陶渊明的诗歌里处处有自然,如“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的“自然”,一是指大自然,诗人要回归到大自然中,本丘山,也就是道家思想中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二是指恬淡朴素、自然通透的澄明之境,也就是本真、率性的人生之境,也就是《逍遥游》中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的精神境界。陶渊明也因此被钟嵘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人的人生抉择成了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范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陶渊明的“仕隐”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内涵的学习,能让学生懂得不要汲汲于富贵,不要汲汲于名利,要懂得进退,当遭遇挫折时,要懂得寄情于山水自然,做回本真的自我。

3.苏轼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紧密结合体。他的为人处事、人生态度都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能进能退,能仕能隐,乐观旷达,人生范式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年轻时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读书刻苦勤奋,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胸怀儒家匡国济世之志,报负满怀。在仕途上,平步青云,21岁高中进士,但由于新旧党之争,先是被旧党诬陷,酿成“乌台诗案”,接着又为新党所排斥。因此,苏轼一生几经起落,先后被贬到黄州、颖州、惠州、儋州(今海南),在仕宦沉浮过程中,苏轼也由儒家的积极进取、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向道家悠游淡泊、乐观旷达、自然通透的人生境界转变。比如:“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诗人年轻时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和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表现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淡定、平静和无所欠缺的情绪。教师应通过教学苏轼儒道思想转变的始终,引导学生以自由的心灵、洒脱的心胸、真诚的行为去面对人世,面对人生。

以上通过“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举三个典型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和阐述了儒道思想,以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儒道思想的践行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也可以根据选文进行拓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感知和实践中国儒道思想的精髓,能进能退,能屈能伸,用进取的心态和自由的心灵去面对社会人生,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戴建业.老子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上海:新世界出版社,2004.

儒学思想篇9

【关键词】文学;儒家;政治;忧患意识;仁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论诗便指出诗有“兴、观、群、怨”之作用,可见儒家思想积极入世,重视实践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与其相符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我们应知道的是,在“文学”诞生之初,它的种种社会功用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录光怪陆离神奇之事,多是神的故事及英雄传说,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产生,原先的神话故事在儒家学子的改造下逐渐被“理性化”,原先的神变成了“人”,原先的“英雄”变成“帝王将相”,文学被人们重新认识、加工、包装,从此有了新的社会功用,就像统治者手里的权杖,指挥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化。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对中国文学有怎样深刻的影响呢?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三个方面

1文以载道,为政治教化服务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从政的关系,认为“学而时习之”后应关心国家政事。可见儒家思想注重学以致用,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孔子所提出的文学标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学的社会实践功用的,而不仅仅是人们寓情于诗,借诗抒情的产物,这种社会公用与唐代提倡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作文害道”等思想结合,不难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学是要经世致用,为政治教化服务。这种社会政治教化的文学是统治者维护其地位,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这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诗序》中提出的“六义”“美刺”等说,都是与政治教化息息相关的。《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一段不仅对诗、歌、情、志的关系有了深刻的阐释,而且充分肯定了诗对于国家政治、社会教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关于诗的“美刺”作用,我们可以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句话中受到启发。

无论是“美与刺”还是一系列爱国诗歌的产生发展,都受到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影响,体现着“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的主张。关心政治,崇尚现实,注重作品的讽刺性,教化性和教育意义,促使我国古代作家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在当今社会,“文学为政治服务”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与质疑,而文学作品如何在这种反对质疑声中发展,繁荣,开辟一条新路才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中庸之道

《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是很崇尚中庸之道的,他认为“中庸之为德也”,“中庸”的“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哪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哪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中庸之道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绝大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中国人讲究“中庸”,而“中庸”更是促使自古以来的很多文学作品呈现含蓄、内敛的倾向,作家们似乎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强烈的情感不致一泻千里地抒发。像《论语八佾》中孔子就赞扬《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关雎》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平衡,没有过度的快乐或者悲伤。男子对自己心爱的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时,只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并没有过于强烈的哀伤,这应该就是“哀而不伤”,但当男子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是也仅仅是“锺鼓乐之”“琴瑟友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欣喜若狂的表现,这应该便是“乐而不淫”。此外。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是强调凡是诗都要具有中庸之道,要使人的思想中正无邪。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朴实、含蓄、委婉的特征,多是“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效果。就拿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原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

这是李清照五十三岁时避难金华所作,当时的她面对着家破人亡,丈夫死去,孤苦无依。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是何等的悲伤。词的首句写狂风花尽,一片凄凉,但作者却没有从正面描写风之残暴,花落狼藉,而是极为含蓄地用“风住尘香”四字来点出春光一去不复返的哀愁。词的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更是极其委婉地表现作者的愁绪,让哀愁有了重量,这种含蓄反而将作者的哀伤之感扩大化了,算得上“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好的典范。

3“天人合一”的天道观

儒学思想篇10

关键词:契约论《孟子》儒家思想

引言

孟子对儒家治世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其思想都集中在《孟子》这部经典著作中。对《孟子》中相关文字的论述解读,可以发现其儒家文人治世思想的一种寄托和主张,加深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理解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一、孟子和《孟子》的总体概述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的儒学思想,同时在儒家文人治世思想创新方面也发挥了独到的创新作用。孟子和他的门人著有十分重要的《孟子》一书,集中表现了孟子的治世思想和哲学思考。在《孟子》中,孟子着重表述了自己关于治世方面的一些见解,尤其是孟子继承了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将这样的思想推广到人民百姓身上,实现社会和谐。同时,《孟子》中也主张在仁政方面有进一步地探索,包括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探寻和对治世策略的求索。

孟子通过《孟子》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儒家仁本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也将这种仁上升到了治世的高度,对古代统治阶级的社会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对《孟子》中儒家的文人治世思想进行现代性解读和有意挖掘有助于我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于当下的社会和谐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学视角下《孟子》中儒家治世思想的解读

(一)仁政治世思想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王曰:“礼为旧君有腹,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位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孟子・离娄篇下》

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覆而不听,则易位。”在这句主张中,孟子强调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监督,如果统治者有失仁德的话,人民群众就有进谏的权利,倘若统治者置若罔闻的话,那么人民群众就可以更换自己的统治者,这正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最原始的论证,对统治者有一种约束权力。《孟子》中又表述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一直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来笼络民心,从而实现统治的长久安宁。

(二)儒家的仕途原则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王曰:“礼为旧君有腹,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位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孟子・离娄下》

《孟子》中主张文人应该是学而优则仕,鼓励和号召大家刻苦学习,然后考取功名来报效国家。儒家在文人仕途上主张应该时刻监督统治者的言行举止,不应该有违背“仁政”的行为发生,对于统治者的过失应该进行苦苦劝谏,不能让统治者失去民心。对于君臣之间的关系,《孟子》也给出了明确论述,认为君臣之间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君臣之间是一种亲密朋友的关系,彼此应该相互尊重,是儒家学派治世思想的一种前进和超越。

(三)尊老爱幼的治世思想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中除了对君臣关系做出探讨以外,还对臣民之间的关系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儒家提倡尊老爱幼的治世思想,将君主的权威放在了一个较为缓和的位置上,道出了如果君主可以担忧和体恤百姓,那么百姓也会担忧和体恤君主的忧伤和快乐,这样一种关系的构建看上去才是其乐融融的。就主体性的平等地位来讲,这样的平等地位是一种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同君主的绝对王权没有过多的联系,而是将君主和百姓放在了一个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上,鼓励君主和百姓在价值观和生活的感悟分享上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够互相体谅和支持。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治世思想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标准。

(四)个人修养的不断提高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一直主张个人修养的提高,重视内在德行的进步,因此在治世思想中,很明显就对入仕文人的个人修养也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中有很多关于个人修养文段: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性格,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要通过艰苦磨难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孟子》中“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论述,说明只要人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和磨难,都可以成为像尧舜一样有着高尚道德的人,这是古代对文人治世提出的一个最高标准,一直激励和督促着那些文人学士。

结语

通过对《孟子》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儒家治世思想的精髓和仁政主题思想,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语

参考文献

[1]姜鹏.孟子的“仁政”思想对现代的价值及启示[J].理论界,2010(02).

[2]冯文敏.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发展观[J].武警学院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