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投资论文十篇科学投资论文十篇

科学投资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10:55

科学投资论文篇1

【正文】

引题:全球著名科技企业的法律纠纷已经主要是知识产权纠纷

例如,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3月19日之间,微软在全部联邦地区法院卷入各类法律诉讼156件,其中知识产权诉讼119件;摩托罗拉总共卷入各类法律诉讼69件,其中知识产权诉讼30件。欧洲企业诺基亚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卷入了大量法律诉讼,其中64%是知识产权诉讼。

尤其企业间法律纠纷,在美国,科技企业每年卷入的企业间法律纠纷大部分是知识产权诉讼,其企业间竞争型法律纠纷则绝大部分都是知识产权纠纷。当然,美国每年爆发法律诉讼约1亿件(我国2007年诉讼立案才5,550,062件),美国有不少企业每年卷入诉讼1000件以上,有的甚至每年卷入诉讼5000件以上。但是,企业间的竞争型法律诉讼,对于制造企业,一般都在80%以上是知识产权诉讼(根据我们的研究样本得出的结论)。

本人研究ip,自然更容易接触到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竞争的过程史,有幸发表了相关报告:《北美科技巨头的VC(VentureCapital)策略》、《北美电子商务企业的VC现状与趋势》、《软件和信息安全企业的m&a(mergeandacquisition)法律案例剖析》、《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互联网企业融资策略与法律对策》。

由于北大法律信息网不能发表ppt文件,本人在ppt文件基础上,编辑、发表《看待此次“经济危机”的一个投资学和法科学视角——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互联网企业融资策略与法律对策》,粘帖ppt图片,供同行参考。

投资学的道德基础:正确看待基金、养老基金等的巨大损失

1、虚拟财富,瞬间蒸发

衍生金融产品放大虚拟财富;次贷危机,引发衍生金融财富泡沫破裂,全球大量机构产生巨大投资损失。例如:

l全球最大基金: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在2008年投资损失高达1250亿美元。

l挪威最大基金:仅2008年投资损失高达900多亿美元,赔掉了过去10年的全部投资收益。

l科威特基金:在2008年3月到12月的海外投资损失高达310亿美元。

l全球养老基金: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华信惠悦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养老基金总资产从25万亿美元缩水至20万亿美元,投资损失达5万亿美元,降至2005年前的水平。

l美国养老基金:到2008年9月末,美国136家机构的养老基金损失超过50%。76家机构的养老基金的资金充足率已经跌到需要强制注资的水平,7家机构需注资高达25%,它们是:Unisys,Qwest,embarq,Ford,westernUnion,DeanFoods,pactivCorp。

l阿根廷养老基金:2008年11月至今,投资损失18亿美元。

l教育基金:哈佛大学教育基金在2008年的投资损失高达80亿美元,亏损高达22%。(这是美国制度仍然令人景仰的一个缩影。金融危机并不表明美国的贫穷,实际上,美国依然极其富有,美国仍有庞大的资金流入教育、科技、养老等行业,不是我们想像的贫穷国家;它那么点人建国二百年积累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中国大量人口数千年至今蓄积的总财富。哈佛大学一个黑人教授能完全脱稿,理性、温和地演讲一些大题目,依靠其言论慑服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并夺取总统宝座,这更是美国强大的一个缩影。盛行自由民主制度的台湾,能培养出这样一个演说家吗?一万年内,没有可能。如果说美国文明是一棵银杏树,中华文明就是一棵黄山松。两种树木,永远不可能长得相同。)

l保险基金:2008年,美国aiG损失992.9亿美元,相当于aiG从1990年以来创造的全部利润。(本人1996年在某保险公司供职,当时就断言保险行业实际上也采用了精英治理模式,必然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迟早会有大保险公司破产;政府全力保护,则酿造更大危险。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宣告了精英治理制度的破产。但是,扩大的民主则会腐化百姓,使全社会陷入无节制的巨大浪费。二战以来,全球热衷的民主制度实际上也存在很多弊端,它也具有腐蚀清教精神、压制自由理性、毁灭人类文明的巨大潜力。但是,其进化和发展路径与某些地区奉行的精英加集权模式有所不同。)

l非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anniemae在2008年净亏损约600亿美元。

l中国公墓基金的巨大损失:2008年,中国公募基金亏损的金额接近之前10年的总盈利。2008年公募基金产品预计产生了1.45万亿元到1.5万亿元之间的总亏损。封闭式和QDii基金合计约亏损800多亿元。

2、VC投资风险最小,存款风险最大

lVC投资风险最小:各种理财模式中,投资VC的长期、综合风险最小。VC的资金来源可以是Lp、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例如,美国有大批高科技企业及其高管纷纷入资VC,通过VC进行理财,收益率有的高达2000倍。美国VC的Lp很多都是亿万富翁,项目经理大部分是产业资深人士。美国的法治环境适合VC发展,适合作为富翁、白领、官员、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的理财、投资平台。

l养老基金、社保基金投在VC上的钱最有保障:美国很多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每年会拿出一小部分钱投给VC。此次金融危机显示:它们投在VC上的钱,风险反而最小;投在其他领域的钱,虽然金额更大,但是风险更大,很多甚至血本无归,变成了废纸。

l证券投资:VC的投资非常细致,需要项目经理与方方面面的人员进行接触,需要具体层面的数据分析和经验交流。和VC不同,证券投资基本上靠报纸、电视,缺乏实证数据,缺乏现场调研,缺乏尽职调查。和VC相比,证券投资的风险实际上更大。当然,VC投资回报的资金,大量来自证券投资。例如,某个实际案例是:某VC投入几百万美金到一个科技企业a,几年后,一个大公司B用从证券市场融来的数亿美元收购a。这样,在证券市场上投资的大量散户,把钱都支付给了VC,Lp分走80%;项目经理分走20%。B收购a的目的,仅仅是封杀a的技术,用a的专利在市场上消灭任何发展a技术的企业,避免对B构成威胁。但是,B的收购行为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与B构成重大竞争的技术路线被另一科技企业C发展起来,摧毁了B的市场。B股价跌落,投资B的股民,错过退出时机,则面临重大损失。

l存款的财富流失风险最大:相比之下,存款要经受三大风险:第一,长期货币贬值的风险。例如,一个美国人在1963年存一笔钱,希望自己在50年后的2013年有3.09865万美元的购买力,那么依据通货膨胀计算,在存款利率为零的情况下,他必须在1963年存款23.628万美元,才能确保其在2013年,这一年有3.09865万美元的购买力。第二,银行经营风险。例如,2008年,由于抵押贷款损失严重,美国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倒闭;全美第二大房贷银行印地麦克银行也宣告破产。同年,第一国民银行、第一传统银行等25家美国银行破产。历史上,美国单次经济危机曾导致数千家银行破产。此次经济危机,也将导致大量银行破产。由于银行破产,很多储户(投资人)的存款将遭受重大损失(银行对最保守的储户提供的也不是保管服务,而是有风险的理财服务)。上次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仅对储蓄10万美元以下的倒闭银行储户提供全额补偿;此次金融风暴爆发后,美国政府仅把该数额提高到了25万美元。试想,本来,一个官员希望存款1000万美元给自己养老。银行破产后,他仅可获得25万美元补偿,用这点钱,他如何应付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生活?第三,存款丢失、毁灭风险。如果存款不放到有可能倒闭的银行,而是放在自家,则存款要经受丢失、毁灭的风险。还要负担保护、保管、保质的成本,这个风险和成本,实际上更大。

3、地球照转,VC高歌

全球金融危机并未让地球停止转动。资金闲置是最大的浪费;金融创新是美国科技崛起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之一。美国的制度不允许人们靠储蓄和吃老本混日子,它鼓励人们把薪资、存款、养老保险等各种资源投资到有风险的创新活动中,直至其老死。这种制度消灭懒人,消灭一劳永逸的混世思想,对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有好处。经济危机对这种制度是必需品,因为,没有经济危机,人们就不会心甘情愿接受基本的金融制度;经济危机逼迫人们做基本金融制度的信徒,但是擦亮了选择站队的眼睛。

经济危机大潮中,理性的美国人不会对伟大的金融制度产生怀疑,只会更加重视选择“布兰克芬”,抑或“理查德·福尔德”的问题。这就是美国经济将继续长期领导世界的根本原因。相反,中国一些精英却在有意、无意地胡言乱语,混淆视听。无意的,基本上是书呆子。有意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混口饭吃而已;这个体制的责任由良知越来越少的大众去承受吧。

l中国基金出击:中司将从首期2000多亿美元资产中,拿出约800亿美元,通过招标方式,分给国外VC和其他投资机构管理。

l中国私募基金坚守:截止2008年底,深圳有私募股权基金300多只,私募证券基金达3800多个,资金规模仅万亿元。“金中和西鼎”在2008年的年度收益仍高达23%。武当资产管理公司在2008年连发4只基金,“武当1期”在2008年仍取得正收益;2009年2月,全部产品全线飘红。“星石投资”也出现了类似的利好情况。

l美国VC照样繁荣:美国VC募集的资金,投入的项目,反而出现了增长的势头。这表明,美国社会深藏着欧洲、日本不具备的制度、文化要素。美国在发达国家的领袖地位将更加突出。(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领袖的地位也将得到加强。而且,中国将长期滞留在发展中国家阵营。中国改革开放的高潮期已经基本过去,民营经济丧失了快速崛起的最佳机会,法治改革也错过了机构重建的历史契机。中国在制度要素上转变为一个发达国家至少还需要几百年;在人均经济要素上转变为发达国家也还需要数十年。)(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仅为中国企业500强的6.02%。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的收入约占全国GDp的8成。2008年,美国500强的收入为7.4万亿美元,约占美国142646亿美元GDp的51.88%。看看这些数字,有理性和良知的人,会对中国的前途寄予深沉的忧虑。媒体描述的现状已经被这些数字揭穿真相。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如果爆发二波打击,倒下的绝对不会是美国,中国的情况就很难说了。有可能是社会问题的总爆发。对此,党和政府要保持清醒,准备预案。面对危机,有时候,政府需要砍掉自己一只手;如果必要,可以砍掉自己两条胳膊。做了大手术,有时反倒健康了。原来就多长了两只胳膊,砍掉剩下两只,岂不是正常了?不过,找到这两只应该砍掉的胳膊,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中国平稳地渡过此次经济危机,经济结构和法治形态维持现状。这对党,对政府,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都未必是好事。)

法科学的道德基础:正确看待中国

l全美500强:2008年盈利暴跌80%多。

l大型工业企业:通用汽车2008年亏损309亿美元。neC裁员两万多;日立亏损7千亿;日本tDK遭遇最大亏损,裁员8000多。

l为什么美国大型科技企业会保持繁荣:法律手段的正当性;法律目标的残酷性、暴力性、欺骗性。即:存在程序正义外衣下的实体非正义。从此次经济危机看美国大型科技企业的法律策略,我们发现:美国是建设和毁灭的主导力量。如果世界不通过一个强大的中国来控制美国的肆意妄为,世界前途未必看好。就像二战时期,全亚洲都责怨中国太羸弱,无法抵制日本的暴虐。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本土企业有责任控制世界科技和商业发展的脉搏,让美国变成中国的一个研发、制造、销售基地。最终极的法律道德,最关键的法律选择,应当由中国控制;这需要中国本土企业控制世界关键技术、关键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否则,美国法律道德无节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allGamesBeGottenover.

l美国金融市场“暴徒”频现,中国VC品牌崛起:2008年,华尔街基金经理塞缪尔?伊斯雷尔诈骗案,导致“拜尤”对冲基金损失4.5亿美元。同年,麦道夫丑闻震惊美国。他在证券市场诈骗约500亿美元。200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金经理arthurG.nadel失踪,卷走了3.5亿美元资金,导致很多投资人倾家荡产。相比之下,在缺乏监管,法治混乱的情况下,中国基金经理人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道德克制。这是中国VC行业快速崛起的一个基础条件。另一个基础条件是:中国拥有全球排名第一的科技人力资源,而且这个资源正快速配置到私营科技部门。

报告内容

l一、经济萧条期的企业融资特点

l二、中国融资体系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l三、中国互联网企业融资渠道的发掘与选择

l四、全球VC的发展状况与一般规律

l五、全球VC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定位

l六、全球VC的互联网案例挖掘(近几年,全球69家VC的互联网投资案例列表与分析)

l七、全球VC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行为特征

l八、全球VC在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的发展规律

l九、互联网企业,尤其视听企业的融资策略

后记

受有关单位派遣或者邀请,本人有幸多次为企业讲授《北美科技巨头的VC策略》、《北美电子商务企业的VC现状与趋势》、《软件和信息安全企业的m&a法律案例剖析》、《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互联网企业融资策略与法律对策》等主题。因此,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近来已经成为本人从法科学本行向投资学领域渗透的一个支点。

讲到融资,自然不能回避当前揪人心魄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关注和思考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本人首先有感而发的题目是:《从洗劫全球的“金融风暴”看企业治理》,其子标题分为:如何开展精英治理;如何应对司法风暴;如何抓住战略机遇。在这个研究选题,本人对此次全球经济危机进行了基本定位,分析了它对中国企业影响的层面、方式和深度,评价了此次经济大萧条将延续到2026年的所谓“长波效应”,提出“历史定律”和客观条件正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司法风暴汹涌而起的新时代。作为引题,本人研究了四个小标题:捐出2520亿不能自保的北京建昊集团袁宝璟;拿着烧火棍上阵打虎的北京王码集团王永民;千里之外的丝扣破了,十年之前的败笔晾了;从吏治发展史看即将到来的司法大风暴。

非常感谢北大法律信息网,它拒绝发表这个题目下本人仓促而就的乏味内容。这就为本人从一个更加具体的选题,开展一些更加有趣的研究提供了动力。于是,本人希望把一个包含上百张ppt片子的文件,整理一番,写出一个短文:《看待此次“经济危机”的一个投资学和法科学视角——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互联网企业融资策略与法律对策》,用它对前段时间的研究历程做一个总结。可是,这个网不能发表带ppt图片的稿件,本人无法刊出全部内容。

科学投资论文篇2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一、债券资讯

1、券商中国:今年以来,有68家上市公司已可转债预案(含股东大会通过),但尚未被证监会受理。这68家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总规模高达2106.27亿元,超出去年同期的五倍。

2、新华社:2017年第二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债券84.1亿元发行成功,其中,一般债券发行总额72.8亿元,专项债券发行总额11.3亿元。加上年初发行的首批地方债156.5亿元,新疆今年发行的地方债总额已达240.6亿元。

二、商品期货

1、wti原油涨幅扩大至0.5%,回升至50美元关口上方,报50.05美元/桶。

三、国际动向

1、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若经济动能随时间进一步增强,欧洲央行愿意支持以健康的方式回归高利率。欧洲央行将在6月会议期间,根据经济增长与通胀面临的风险分布情况做出判断。欧洲央行坚信宽松货币政策与前瞻指引仍有必要。

2、路透社:经济学家预计印度一季度经济增长仍将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大均有所改善。印度总理莫迪去年废除大额钞票的举措一度在短期内对需求产生严重影响,但自那以来印度的私人和公共消费均已恢复。

四、外汇走势

1、欧元区:4月m3货币供应同比4.9%,预期5.2%,前值5.3%。

2、CnBC:近期疯狂上涨的比特币过去四天出现回调,这种加密货币的价格已从近期高位下跌近19%,市值被抹去34亿美元。不过比特币中国的Ceo李启元表示,回调实际上是非常短暂的,此次回调只是获利回吐。

五、全球股市

1、法国CaC40指数收跌0.1%,报5332.75点。德国DaX指数收涨0.2%,报12628.95点。

科学投资论文篇3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最大海外并购案落地中信银行提供127亿美元银团贷款

6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信银行(601998)获悉,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及其子公司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先正达”)项目成功落地。中信银行与子公司信银国际作为全球协调行牵头筹组的127亿美元Holdco银团分别于2017年5月16日及6月5日完成放款,帮助该项目实现交割。

2016年2月3日,中国化工宣布通过公开要约现金收购瑞士先正达,收购价格为每股465美元,股权收购价为430亿美元,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

自2016年1月起,中信银行及信银国际作为项目全球协调行及并购顾问,在发起收购要约、设计整体融资方案、提供要约收购融资承诺、筹组跨境并购银团、换汇出境等各个阶段向中国化工提供了全流程、全方位的综合融资服务,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本项目的债权融资部分分为中信银行及信银国际筹组的Holdco银团和汇丰银行筹组的Bidco银团两部分。Holdco银团贷款金额高达127亿美元,也是亚太区有史以来最大的银团贷款项目。项目搭建了涉及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多层控股架构,需满足大陆、香港、卢森堡、荷兰、瑞士的金融、法律和税务等要求,融资结构复杂。

为了实现Holdco银团的成功筹组,中信银行表示,该行组成银团筹组工作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分销工作,赴境内外多家主流银行进行“一对一”项目路演,从专业角度解析项目发展前景,深入分析项目风险及控制措施,最终得到境内外银行一致认可,超额完成银团分销,认购率高达130%。

在融资安排方面,由于交易横跨美洲、欧洲与亚洲多个时区,要求资金到位的每个时间节点必须非常精准且无操作弹性。提款前,中信银行及信银国际作为全球协调行,与中国化工及其顾问团队、境内外银团参与行高频率召开了数十次跨国、跨时区的电话会议,牵头落实了银团提款前提条件,最终确保资金按时到位。

科学投资论文篇4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最早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把劳动分工、自由市场和新机器形式的技术进步作为导致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原因。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认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而扩大再生产的两条基本途径则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Solow于1956年创建了索洛模型,将技术作为生产函数的一个外生变量,突破了以前仅以资本和劳动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框架。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此被量化表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内生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化,最著名的内生增长模型有Romer模型、Lucas模型等,这些模型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推动力。

我国的学者也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高慧清认为,两者是一个互动的影响过程,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是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王建明将这一结论引申到农业领域,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带动直接而且显著,农业科研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间接体现,并指出,农村居民纯收入、科研人力资源和农业科研投资显著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二、关于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现状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政府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例)低。主要观点有:(1)自1986年后,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2)从1986年开始,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数值在0.2%-0.3%之间徘徊,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自1987年以来,农业科研增长速度落后于财政增长速度;(4)从投资结构上看,多数学者认为私人投资所占比重较低,但黄季认为,如果算上我国科研单位的创收,那么1996年我国农业私人投资的比重是很高的,有47.4%,这接近了经济与合作原发展组织原22个发达国家私人农业科研投资49.6%的比例;(5)我国农业科研资源分配失衡人、财、物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宗粮棉油作物领域,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产中领域,农业科技资源相对集中于研究领域,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力量长期缺乏。

三、关于公共农业科研投资与私人农业科研投资关系的研究

公共农业科研投资是指政府投资,而私人农业科研投资指私人公司和各种非政府基金的投资。大多数学者认为,政府是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黄季从农业科研投资的内部条件,即农业生产的特征,农业科研本身的特征,以及农产品本身的特征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影响,以及外部因素,即我国政治、法律、经济与技术环境分析了政府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

还有学者研究了两者的关系,David和Hall回顾了1957年以来的文献,他们收集了30多篇在这一领域有影响的文献,既包括农业领域的,也包括其他领域的,归纳后发现,多数文献支持公共研发投资和私人研发投资是互补关系的结论。辛贤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业公共R&D投资和私人R&D投资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因此,我国要想刺激和吸引私人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活动,增加公共农业R&D支出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四、关于农业科研投资体制的研究

在投资体制研究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应改革并完善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体制。田维明认为,入世给我国的农业技术体系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对我国农业科技体系进行重组和转制,其目的是建议一个成分多样、职责明确、分工协调、机制顺畅的高效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体系。刘晓昀则认为应审慎对待1999年开始的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以免出现由于忽略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出现研究的短期主义和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现象。

对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方面,黄季认为体制改革应从减员增效上入手,我国科研队伍过于庞大,科研人员相对投入强度高达0.49,而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在0.2以下,资源配置不合理,应精简科研机构人员,提高科研投资相对强度,强化国家和省的科研机构,并为私人参与农业科研投资创造条件。王建明认为在我国科研体制方面,存在着农业科研资源在农业各行业、品种和领域的配置不均衡现象,这影响了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国政府在加大对农业科研投资力度的同时,必须不断完善政府的农业科研投资模式。

五、关于农业科研投资收益的研究

在以前的研究中,学者们使用了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率、投资收益等词,大都认为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收益相当高。黄季运用CapSim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在未来市场完全开放条件下,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达到59.6%,而在未来市场不再增加开放度的条件下,投资回报率也达到55.8%,而2000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在58%左右。

也有学者对江苏省农业科研投资收益进行了研究。周宁根据“边际收益均一化”原则以非参数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我国各个省份的农业科研投资收益,认为我国各个省份的农业科研投资边际收益相差十分悬殊,在2000年前后,最高的安徽省的边际收益值为50万元左右,而最低的北京则不到1.5万元,而江苏省的农业科研投资边际收益水平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黄文新通过对江苏省1981-1991年的农业总产值与各项生产要素的多元回归运算,得出江苏省的农业科研投资的边际效益为75.79元,即农业科研投资每增长1元可望农业总产值增长75.79元,边际效益相当高。李放认为1980年至2000年期间,江苏省的农业科研投资收益逐年提高,由1980年的51.92亿元逐步增加到2000年的197.3亿元,20年间增长了近四倍,说明了农业科研投资的收益呈逐年增长趋势,政府应不断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六、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以前的研究已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农业科研投资这一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和广泛研究。学者们认为农业科研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城镇贫困人口,但在能否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存在着分歧。从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上分析,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总量不足,投资强度低;政府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而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是互补关系,两者领域不同,分工不同,政府和私人部门应联合协作,建立农业科研多元化投资机制,促进农业科研投资收益的提高。对江苏省农业科研投资收益虽然也有研究,但大多集中于2000年以前,而进入21世纪后,江苏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科研在投资结构和规模上也有了变化,因此,对2000-2010年江苏农业科研投资收益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季,胡瑞法.政府是农业科技投资的主体[J].中国科技论坛,2000(4):59-62.

[2]宋慧婷.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3]王建明.提高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制度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47-51.

科学投资论文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投资效益提升综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效益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涉及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有关西部地区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研究文献极其缺乏,理论和实证方法上也显得比较薄弱。目前,有关其他方面投资效益的理论和评价方法研究上已相当成熟,比如对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农资金、固定资产、金融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投资效益的研究。本文将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国外研究动态

(一)关于宏观层面投资效益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宏观层面投资效益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这个层面展开的。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投资总量”的角度分析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问题,即总量层面的效益。phelm(1961)最早提出宏观经济“动态效率”,后来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s10w--Swan模型和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中都有精确的数学表达。abel(1989)提出了一个简便易行的amsZ准则,即如果一个国家每年的总资本收益“始终大于”当年的总投资(D>i),那么这个国家的宏观投资就是“动态有效”的;否则,就是“动态无效”的(D2从“投资结构”的角度分析资本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配置是否合理。投资的流向是否正确。Fraumem和Jor-gensonfl9801用“调整推算”法对美国1948—1976年间46个制造业行业的资本收益率进行了测算。wurgle“2000)分析了1963一1995年65个国家28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发现发达国家的ηc系数普遍高于欠发展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t1c显著为正,欠发达国家则大多不显著。

(二)关于微观层面投资效益的研究

微观层面主要是围绕企业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投资决策所引起的投资效益来展开的,且集中在金融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并依据相应的投资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其投资效益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allenBlackman(1998)、Sangkyunpark(1999)、amitid(2003)等。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投资效益的研究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的,后来讨论一度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投资效益问题再次成为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一)投资效益内涵相关研究

关于投资效益的内涵,理论界存在着分歧,其焦点在于:在普遍承认的“投资效益就是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的前提下,“产出”和“所得”究竟是何涵义。对此,理论界有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般成果说”、“有益成果说”、“净成果说”等。持“一般成果说”观点的学者认为,投资效益作为投资领域或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比较,其内涵应该包括投资过程中的总投入和总产出,应是劳动消耗总和与所得成果总和之间的比较,“有益成果说”观点认为,其特定的含义是指投资活动的结果所能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收益、受益和利益。“净成果说”观点认为,产出和所得的内涵只能是所得扣除所费、产出扣除投入的净成果,或者是投资“带来”的新价值。还有观点认为,应将投资效益归结为投资领域和投资活动中费用与效果的比较。

(二)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随着新的企业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引入,国内理论界对企业乃至民营企业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较多的学者运用投入产出法、多级模糊综合评价、Dea(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来评价企业的投资效益问题。余水兰(2008)、刘德(2008)等人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区域范围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田中禾等(2009)运用Dea的C2GS2模型对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10家民营企业科技投资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近年来,考虑到统计数据较全面、易获取,诸如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也运用到企业投资效益评价中,使评价效果更有说服力。张明(2005)利用SpSS软件对上海市1990-2003年投资效益进行主成分分析。尤卓雅、毕权富(2008)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弹性分析模型对甘肃省1991-2005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

(三)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相关研究

查阅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研究不多。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其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的相关研究主要有:

1制度和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陈海宜(2003)建议温州民营经济应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协助企业进行决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投资效益。刘耀胜(2005)提出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和国家优惠政策等途径来提升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效益。

2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仪旭(2007)建议各区县政府想办法提升区域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和科学技术氛围,为天津市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以协助民营科技企业打破现有技术瓶颈。张治军(2004)、周伟(2008)等学者指出技术进步和创新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提升尤为迫切,其中企业家、技术人员、经济园区、金融资本等要素投入对技术的创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产业集群的培育。陈顺(2005)指出民营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是提升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集群创新机制。王元京(2010)指出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链条的延伸是提高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重要条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大中小企业配套生产基础之上的。

4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金少英(2001)指出加强东西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有效地提高民营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田中禾、员碧辉(2009)研究发现,甘肃省民营企业总体科技资源的投入配置没有达到最优化,应提升科技投入产出规模效益,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使企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产。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分析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均注重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和选取。但国内外研究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科学投资论文篇6

 

主要栏目

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

 

投稿须知

1所投稿件须系作者(或课题组)独立研究完成,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文稿不得包含任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的内容;稿件的内容是真实的。

2注册投稿人需为本文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注册投稿无效。文章有关事宜编辑部只与第一作者联系。所有作者按系统要求添加,一经入库,作者及排序按投稿时添加的为准,不得修改。

3凡向本部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

科学投资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科研绩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4.4;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10-0109-06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科研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科研经费的预算比重,不少企业也加大了科研和技改投入;高校同样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不仅积极引进人才、建立科研平台,而且从经费配套、科研奖励等角度出台了多种激励政策。因此,近年来,高校的科研成果数量大幅攀升,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还存在不足,尤其在效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高校科研绩效,应该成为学者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对高校科研效率进行科学合理的剖析与评价是当前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从政府角度来说,科学的评价有利于政府根据科研绩效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相关政策,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从而达到整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从高校角度来说,客观的评价有利于高校认清自身的科研现状,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分析,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效果,提高科研绩效。

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出各高校的科研效率值,并对非Dea有效的高校作投影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科研绩效作为因变量,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对外合作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变量,对它们进行多元回归预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科研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受到了极大关注,科学研究活动一般是指利用各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或者手段,对研究对象作深入、全面地剖析,从而实现对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进而实现创新与优化的过程。随着高校科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科研绩效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界的关注。绩效通常是效果和效率两个层面的统称,其中效果层面的绩效评价通常强调实际成果与预期值的比较,是一个量化的绝对数指标;效率层面的绩效评价则强调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因而相比效果,效率评价更具有可比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与企业相比,高校更加关注的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调配资源,使得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化产出,因此,基于高校科研活动的考察目标以及两个层面的特点,高校科研绩效主要从效率层面进行分析评价。

国内外已有文献对高校的科研绩效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高校科研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内外学者通常将高校科研看作一个投入产出系统,通过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确定评价指颂逑怠H缱2000年开始,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美国最佳研究型大学”年度评价报告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科研经费总量、联邦科技经费数、教师获奖情况等9项指标。thursby在分析美国大学经济学研究机构的效率时,把教职人员和研究人员数、研究生数、联邦资助、图书馆馆藏规模等作为科研投入的主要指标[1]。国内学者田东平和苗玉凤将科研活动人员、当年科技支出经费确定为投入指标,将专著数、国外论文数、其他全国性刊物论文数、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收入、专利出售收入等作为产出指标[2]。王禹超根据创新能力的内涵构建了指标体系,投入指标主要从人力和财力两个方面确定,分别是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资金合计,产出指标是出版科技著作数、学术论文合计数、获奖成果、技术转让收入、优秀博士论文数等[3]。

第二,高校科研绩效的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由Farrell在1957年创立,1978年,Charnes、Cooper和Rhodes将Farrell的核心理念发展为CCR模型,它是针对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特点的同类型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评价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进而形成了基本Dea分析模型,并由此奠定了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研究模式。此后学者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理论内涵,形成了适于分析不同情况的CCR模型、BCC模型、SBm模型等。如今Dea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效率评价工作,如学校、银行、酒店、医院及政府部门等[4-6]。国内学者王丽娜运用Dea方法,以江苏省30所本科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对2007年的科研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7]。此外,学者们还使用了综合投入产出分析法、生产函数法、随机边界分析法(SFa)等多种方法对效率作评价分析,但由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具有无量纲要求、使用方便、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情形等诸多优点,像高等学校这样典型的多投入多产出单位比较适用此方法。

第三,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贾明春和张鲜华从科技人力、科研经费、研究与发展项目和国际科技交流四个方面研究它们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8]。郭际等对全国31个省市区高校的科研投入产出活动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地人均GDp、新产品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和高校支出的科研经费对科研效率的影响[9]。李燕萍等以我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采用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科研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科研活动市场化程度、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产学研结合程度、科技人员投入对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均表现出积极影响[10]。

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选用的研究方法更加严谨,在对科研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时,作为因变量的效率值是经过测算后取得的,因而该数值更加合理。二是本文选取了2009―2015年共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分别计算了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的平均效率值,使结果更具客观性,改善了以前研究采用截面数据而导致的研究结果易受偶然因素影响的缺陷。

二、高校科研绩效的测算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原因在于:从地域分布上看,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具有普遍代表性;从性质上看,这类高校既包含了综合性院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又有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等;从科研实力上看,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多办学历史久远,积累厚重,科研队伍强大,实验条件优越,信息资源丰富,科研管理相对规范,因而科研数据比较具有代表性。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权威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本文选择《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以下称《资料汇编》)作为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资料,截至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为75所。然而,由于《资料汇编》仅包含了6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相关统计数据,其中一所院校缺失了部分数据,因此,本文最终确定的研究样本数为63所高校。由于《资料汇编》2009年之前的数据存在缺失,所以本文选择的时间跨度是2009年至2015年共7年。

(二)研究指标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科研进行绩效评价,所选投入与产出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目的性和可比性,因此投入指标的选取主要从人力、财力两个方面考虑,分别选取研究与发展全时当量人员、科研经费当年内部支出两个指标。需要说明的是,高校科研的物力投入主要是设备投入,由于设备投入的报表数据为期末累计数,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数据还不够全面,物力指标搜集整理困难,而且对于很多高校而言,物力资源投入在一定时期内变动不大,所以很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未选物力指标。产出指标选取专著数、国内外学术论文、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成果授奖项5个指标。

(三)实证分析

1.研究方法

高校科研绩效是指科研资源消耗与科研成果的比较,即科研投入与产出比,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高校科研绩效作合理分析与评价,找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的不足,提高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针对高校科研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选择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绩效进行测算与比较分析,建立模型如下:

min?兹j∑Xijλj+sj-=?兹x0∑Yrjλj-sj+=Y0∑nj=1λj=1,j=1,2,…,nλj≥0,s-≥0,s+≥0

式中n代表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假设每个决策单元有m项投入和s项产出,Xij表示第j个高校第i种类型的科研投入,Yrj表示第j个高校的第r种类型的科研产出(i=1,2,…,m;r=1,2,…,s)。?兹j为此模型的最优解,即综合效率,λj(j=1,2,…,n)是目标决策变量,S-、S+为松弛变量。

CCR模型假设决策单元(简称DmU)可以通过增加投入等比例地扩大产出,测算出的结果是包含规模效率的技术效率(简称te)。而BCC模型是在CCR模型中引入约束条件∑nj=1λj=1后所得的模型。BCC模型考虑了规模收益可变的情况,计算出的DmU技术效率分离出了规模效率(简称Se),因此得到的效率是技术效率(简称pte)。

技术效率(te)和纯技术效率(pte)两者相除即可得出各个DmU的规模效率(Se),即Se=te/pte,它是由企业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反映的是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的差距。根据所选定的投入产出指标,就可以对高校的科研效率作出总体评价。

2.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分析

应用Dea方法对本文选取的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运用maxDea软件计算出各高校的科研效率和规模收益的得分情况,见表1。

表1中,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71,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1,平均规模效率是0.89,这三项指标的最高值都为1。

从表1数据分析可知,平均技术效率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63所高校中,达到Dea有效的学校是15所,即24%左右的高校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都为1,处于最佳规模状态,科研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规模收益不变,说明其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相对稳定,投入利用适当;而非Dea有效的学校是48所,占所有高校的76%。48所非Dea有效的高校中,12所学校纯技术效率为1,规模效率小于1,说明这些高校科研资源投入相对产出达到最大化,即他们处于规模收益相对稳定的阶段,但由于投入、产出和最佳规模不匹配,可以通过调整规模来获取最大效益。12所高校中只有1所高校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该学校可以增加科研投入使效率达到最优化,其余11所高校都是规模收益递减的,这些高校应该重视增加产出来改善投入产出规模不匹配的现状,避免因重复或是盲目扩大资源投入造成冗余,以期达到投入产出的最佳规模状态。此外,在48所非Dea有效的高校中还有36所高校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都没有达到1,其中21所高校的规模收益是递减的,15所高校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需要适度控制投入增长速度,加大产出激励,以使这部分高校科研由规模无效变为规模有效。

那么应该如何调配非Dea有效的高校的现有资源,使其达到Dea有效?笔者通过maxDea软件得出非有效决策单元在生产可能集上的投影,也就是调整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

从所研究高校科研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松弛变量来看,非Dea有效的大学都是既存在投入冗余又有产出不足,需要同时对投入和产出作调整。从各高校投入冗余松弛变量的比较来看,大部分高校在研究与发展全时当量人员指标上不存在投入冗余,只有5所高校存在投入冗余。“当年内部支出”指标上有6所高校产生投入冗余,其中一所高校的冗余量非常高。从各高校产出不足松弛变量的比较来看,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不足主要体现在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成果授奖项三个指标上。

三、高校科研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绩效的潜力,本文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假设

科学研究绩效是反映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的科研工作总体水平及其发展能力指标,通过科研资源投入、科研成果产出以及科研管理等方面体现出来,从宏观角度来看,所有与科研投入产出相关的因素都可能对科研效率产生作用。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人力与财力是影响科研投入产出最重要的因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时代,国际科技交流和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科研绩效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1.人力资源

在人力资源方面,本文将副教授以上人数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变量,因为教师是开展科研工作、取得科研成果的主体,而副教授以上教师是高校的科研主力。汪晓春认为职称比例结构是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11]。徐辰龙在研究地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高校科研绩效影响状况时,将职称因素作为一个影响变量,分析了不同职称的教师对科研的贡献[12]。近年来,高校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取得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通过内培外引,不断改善师资结构,希望以此来提升科研绩效。实践证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高校科研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副教授以上人数与其当年科研绩效正相关。

2.财力资源

在财力资源方面,本文选取科研经费拨入作为科研财力的变量。科研经费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财力基础,科研经费拨入是指高校获得的纵向和横向课题经费,纵向科研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直接拨付,横向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承接的国内外企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项目经费[13]。孙敏认为科研经费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保障,而高校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从政府和企业获得的科研经费资助逐年增加,科研经费逐渐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14]。田东平等将科研经费作为科研绩效的一个投入指标[2]。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研经费拨入与其当年科研绩效正相关。

3.对外合作

在对外合作方面,本文选取合作研究派遣人次作为其变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途径,是增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贾明春将合作派遣人次作为国际科技交流的变量,探讨了它与高校科研绩效二者之间的相关性[9]。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合作研究派遣人次与其当年科研绩效正相关。

4.创新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本文选取专利授权数作为其变量。因为自主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专利又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自香认为,专利作为最先进技术的载体,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15]。杨娟在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将专利授权数作为技术创新的一个衡量指标[16]。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专利授权数与其当年科研绩效正相关。

(二)模型假设

最终,本文构建了如下回归模型:

te(i,t)=?茁0+?茁1(FJS)(i,t)+?茁2(JF)(i,t)+?茁3(pQ)(i,t)+

?茁4(ZL)(i,t)+?着(i,t)

此模型中,因变量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自变量有4个,分别是副教授以上人数、科研经费拨入、合作研究派遣人次、专利授权数(见表2)。?茁0为截距,?着为随机误差项。研究选取了2009―2015年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据,即63个截面单元7年内的时间序列数据,样本观察点共441个。

(三)描述性统计

对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

每所高校的科研绩效理论满分是1分,实际测算出的科研得分最高是1,最低是0.16,由此可见,所研究高校的科研绩效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在影响因素方面,4个影响因素全距较长,即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对差较大,科技经费拨入的全距超过43亿元。同时还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标准偏差(见表3),也可用来分析高校的科研绩效水平差异。

(四)研究结论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在0和1之间,属于受限变量,因此选择tobit回归模型。为减少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性所带来的影响,笔者将4个解释变量取对数后进行参数估计。检验工具为Stata,回归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从回归方程的系数和显著性可以看出,4个自变量显示了不同的结果。4个自变量中,副教授以上人数、合作研究派遣人次和专利授权数与科研绩效呈正相关,并且专利授权数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设1、假设3和假设4成立;而科研经费拨入在0.01水平上与科研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假设2不成立。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高校来自于企业的科研项目经费不断增多,但是高校在科研管理中还存在着“重申请,轻管理”的现象,而且科研经费来源日益多元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目前通常采用的是“项目负责人”制度,客观上加大了科研管理的难度[17]。同时,目前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科研成本核算体系[18],也缺乏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科研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是科研资源未能达到理想配置效率的原因所在。

四、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在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中应提高效率意识,在重视科研项目数、到款额等数量指标的同时,更要关注科研所产生的成果数量与质量。

2.科研工作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校应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强化科研团队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做好科研服务,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他们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

3.高校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尽可能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国际交流中,使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和学术前沿,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为学校科技创新水平整体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4.高校应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不能简单地让教师多拿课题,多发论文,而应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多出高水平的成果,脚踏实地的为企业、为社会服务,促进高校科研绩效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tHURSBYJG.whatdowesayaboutourselvesandwhatdoesitmean?Yetanotherlookateconomicsdepartmentresearch[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0,38(2):383-404.

[2]田东平,苗玉凤.基于Dea的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评价[J].理工高教研究,2005(4):6-8.

[3]王禹超.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SUnS.assessingcomputernumericalcontrolmachinesusingdataenvelopmentanalysi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02,40(9):2011-2039.

[5]ReiCHmannG,SommeRSGUteR-ReiCHmannm.Universitylibrarybenchmarking: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usingDea[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2006,100(1):131-147.

[6]wanGYinGminG,CHinKS.aneutralDeamodelforcross-efficiencyevaluationanditsextension[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10,37(5):3666-3675.

[7]王丽娜.高校科研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27-131,139.

[8]贾明春,张鲜华.高校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对审计工作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3(3):28-33.

[9]郭际,吴先华,吴崇.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及政策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3(23):65-70.

[10]李燕萍,许颖,吴绍棠.不同省域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2):23-30.

[11]汪源.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结构对其科研绩效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2]徐辰龙.地方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对科研绩效影响状况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李海涛,徐磊.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12):109-111.

[14]孙敏.内部审计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5]李自香.基于专利分析的企业自主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6]杨娟.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科学投资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投资;实验教学;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实验经济学与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

实验经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用试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修改和验证各种基本的经济学假设,这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实验和各种数据的搜集,从而变得更加可信。高校作为人才摇篮和培养合格专业人士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理应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制高点,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式,用最佳的教学效果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引入现代实验教学手段成为了自2000年以来各高校普遍的做法。而金融投资学科,是一门以社会科学为基础,自然科学为工具,并以解决金融投资等现实问题为目的重要的经济学科。作为经济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理应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实验经济学的一些方法与主张,研究和探讨金融投资学实验教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金融投资学科的发展趋势

金融投资学其理论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应投资管理的需求而产生,在投资理论的发展下发展。特别是近些来,投资理论的发展呈现出四个新的发展趋向:

1.多学科交叉研究融合的趋向,与其他学科的协调、融合和渗透不断加强。如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学与实验经济学在投资领域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实验经济学,它在投资领域的运用是将传统上,用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的方法引入到经济研究领域,通过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来验证理论观点与主张,这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角度,对于金融投资领域的研究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金融市场上始终存在着大量数据和各式的行为模式,为研究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2.定量分析与实证检验等数理分析化发展趋势,理工领域的最新发展很快就运用到金融领域。经济学家称之为复杂性科学在证券市场理论中得到广泛应用。复杂性科学是国外80年代提出的范畴,主要是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它目前虽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已被有些科学家誉为“21世纪的科学”。将复杂科学应用于证券市场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应是美国的edgarpeters,主要著作为1994的《分形市场分析》和1996年的《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他用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世界股票市场是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

3.分析内容综合化、复杂化和分析问题的多角度化。传统投资理论更多地是单纯从市场角度来讨论投资问题,就投资问题研究投资问题。而当资领域的学者,则更多地从制度分析、人文社会化,行为分析和心理分析等诸多方面来着手进行研究,许多新的思路与方法在投资分析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比如用行为金融理论、博弈论等,解释了传统经典理论中无法解决的金融市场上客观存在的大量的“异象”。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的悄然兴起,已经开始动摇了Capm和emH的权威地位。综合化的研究趋势代替了传统上的单一渠道一维角度分析。

4.金融问题研究全球化与向宏观拓展,近几年,国家投资基金兴起就是此趋向的一个明显的信号。基金又称财富基金,主要指的是掌握在一国政府手中用于对外积极进行市场化投资的资金。来自香港渣打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3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基金,现有资金规模约为2.5万亿美元,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一些人士甚至预计,到2015年,全球基金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2万亿美元,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运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从上述的内容中可以看到,当代的金融投资学科,已经向着综合、数理、复杂与尖端的趋势发展,高校在金融投资学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与内容变得刻不容缓。

三、高校金融投资实验教学拓展的方向

将金融投资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充分发挥实验在金融投资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功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综合工程,各方面都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资源的,做好这一工作,以提升金融投资的教学研究水平。

1.现代金融投资理论要与实践有效结合。现代金融投资理论一般是经济学中前沿与尖端理论,其理论深奥、复杂,难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与现实市场有效结合,既可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理论的把握与理解来说都是较好的推动。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通过理论与实验结合的实验,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对于培养高校金融投资专才而言,既是学习过程,也是研究过程,对于今后经管类学生从事管理与研究工作都会有较大的帮助。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学科发展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始终在调整和变化。要实现实验教学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促进,必须跟踪学科热点,关注学科发展趋向,在实验项目库的管理上要动态调整,使之更加结合学科前沿,为教学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为科研的进行创造条件。

2.研究方式上应更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方向与原理。经济学研究工具与方法的改进与发展,使得我们在实验教学上,更应融合当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趋势。纵观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趋向,我们发现,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此类内容应在我们的经济类实验教学中得以体现。传统经济学分析中一般的定性研究在实验中很难得以实现,而现代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在实验中却非常容易做到。因此,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中,更多地倚重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手段,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应当是兼顾教学与科研的理想选择。

3.实验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创新性与个性的培养。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与动力。美国一直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无论是历史同期还是现在,美国的科技贡献率在全球都首屈一指。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科技贡献率高达80%,全球40%的诺贝尔奖得主来自美国。我国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个性化发展,应该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着力提升的任务之一。实验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在探索与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发现问题的激情,通过引入一些金融投资竞赛性项目,充分调动和正确引导学生竞争意识与好胜心,不断通过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强化个性发展,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兼顾了个人追求自我实现的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进而个性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4.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应注重操作性与可验证性。大量的金融投资活动都是基于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实务性和操作性特别强,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设计上应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贯穿于金融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应注重将实践实验,嵌入金融教学的每个阶段和环节,以适应金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金融投资实验教学的推进与实施

金融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应本着上述的目标和原则,进行具体地推进与实施。

1.要建立起系统和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往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多是分散和非系统的。各个学校,各门课程,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课程体系,这对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利。特别是对于培养金融投资领域的人力资源而言,先进的培养理念、完善的教学体系的设计、充实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与社会实践高度结合,是培养复合型的金融投资人力资源的保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有前瞻性的思想,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方案高度结合,将学科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与前沿热点融入金融投资课程体系中来,这样才能使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

2.要实现以项目为导向的实验教学的拓展,注重实验项目库的开发。实验项目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必要手段和前提。实现以项目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思路,核心与关键在于实验项目库的建设。为此,一是要紧紧抓住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金融投资实验项目设计。二是要注重实验项目内容安排上的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提出不同的要求;三是要强调在金融投资实验项目设计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设计思路,打破了传统上实验项目内容上的局限性,拓展了在校学生专业上的发展空间;四是要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突出团队成员的协作与分工,从学校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在科研与研究工作上的合作与分工的团队精神与意识,让同学们要不知不觉中增强团队合作的归属感,为未来真正走向社会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资金的保证是实现实验教学水平提升的必备条件。实验教学软硬件的采购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前提基础,由于金融投资实验项目更多的是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创新性的实验,这就要求要有相应的配套资源为之服务,特别是在软件资源、数据库资源等方面要求较高。只有加强了实验配套资源的建设,这类形式的实验才能够有序开展,但当前在一些高校中,对实验实训硬件投入大多数人都认可,而在一些软件和数据库的采购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从成本管理和节约的角度却持谨慎的态度,采购过程中在专业性需求方面考虑不多,通常过度强调了软件资源的通用性,从而反而导致更多软硬件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推进实验教学的改革进程中,资金的保障特别是用于软件采购的资金保障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4.完善的管理与考核制度,是推进金融投资实验教学的保障。这其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学生的实验考核,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由于实验课不等同课堂教学,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上应更加灵活与多元性,评价标准应是纲要性和粗线条的,应允许学生有自由拓展的空间与自由,只要不偏离实验项目的基本内容,在实验形式与过程的控制上应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这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对实验老师的实验教学考核,这是目前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现行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政策,许多教师师更注重学历学位的提升、职称上晋级等个人发展问题,再加上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的专业课教师资源的紧张问题,而实验实训等课程教学在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出较显著的教学成果,这使得部分优秀的师资资源不愿留在实验教学岗位。而高质量的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是需要高素质的优秀实验教师才能当担,应在学校政策层面对参与实验教学老师是进行倾斜。

5.要实现实验资源的外延式拓展,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实验教学的影响力与作用。金融投资实验许多都是具有外延性的特征,比如说模拟交易、投资分析、并购设计等,它运用到许多专业数据库、专业分析工具等,其数据资源与分析内容都是真实市场的一部分。因此,它既服务于高等财经学校的教学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学校的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实现实验资源的外延式拓展。学校不仅仅对承担着对校内学生人才培养任务,其范围还可以扩大到整个社会,它的研究与实践也可以成为整个社会金融投资运行的一个部分之一。

总之,高校金融投资实验教学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有待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正确认识与科学把握金融投资实验教学的本质与特征,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是今后财经类高校教学研究的一项长期工作。

参考文献:

[1]梁丽.构建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

[2]马贤磊,诸培新,刘金莹.学生对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的认可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教育,2013(1).

[3]房越超,李秀丽.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4]李琰,饶星,甘焕英,罗云瀚.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三类四效益”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

[5]于海燕.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高校文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

科学投资论文篇9

摘要:基于人口统计特征,采用列联表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人口统计特征中有关的年龄、学历、留学经历与家庭结构等要素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行为在项目考察阶段决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国外留学经验、创业成功经验与企业家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存在着相关性。

 

关键词:非理性决策;人口统计特征;多元线性回归;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33-05

一、引言

所谓风险投资指的是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向增长潜力巨大的尚未上市新企业进行权益(资本)投资,在新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管理服务,待企业上市后转让权益资本,从而实现资本高速增值的特殊金融投资方式。从微观层面看,其运行机制由筹资、投入、投资后管理与退出四个循环过程构成。考虑到新兴风险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极高,且信息不对称存在于风险投资机构和风投企业家之间,任何风险投资过程都无法预测到高科技风险企业未来事件以及管理冲突。所以,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参与投资后的管理过程,较之前期评估和契约设计重要的多。stromberg和kaplan(2001)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如果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成本,需要对风险投资进行审慎调查、设计并签署相关协议以及后期管理。因此,任何的风险投资后期的管理机制特征和内涵,及其管理机制的研究和分析就显得极其重要。

 

风险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风险企业作为风险投资创造价值的载体具有极高的失败率,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降低其失败率的措施对风险投资机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我国高科技风险企业较之国外同行更依赖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个人而并非管理团队,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品德及所投资项目都进行了严格的前期考察的基础上,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较国外同行失败几率更高,排除系统层面的因素,则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集中在“管理者”的决策行为。

 

近年来高科技风险投资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成为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对高科技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涌现出很多成功的高科技风险企业。对高科技风险企业及其他高成长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对我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我国高科技风险企业的成功几率却较之国外要低很多。高科技风险企业除了行业环境与国外有差异外,更多表现为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团队中,表现为个人决策为主,团队决策为辅的现象,即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决策中更多地依赖其自身知识和水平而非团队集体决策。但是高科技风投企业家认知偏差带来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很有可能导致高科技风险投资失败。因此,研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个人的投资决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研究我国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与其人口统计特征的关系,为提高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项目考察阶段决策的非理性界定

项目获取阶段的“信息收集阶段”、“信息编辑阶段”和“信息评估阶段”分别对应于“项目考察”、“项目筛选”和“项目评估选择”。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考察阶段决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出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项目,本文认为凡不利于吸引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决策行为均属非理性决策行为。本阶段寻找那些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项目,根据以往研究,代表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对比效应和晕轮效应等非理性行为均可导致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作出非理性决策。本阶段的目的在于从项目考察阶段寻找到的众多项目中,根据其投资战略和制定的项目筛选标准,选择出合适的风险投资项目。

 

(一)代表启发式非理性决策

所谓寻找项目时的代表启发式非理性决策,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倾向于简单地用类比方法去判断寻找那些已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国外成功的案例,并加以引进,但其可能忽略了国内外经济环境、消费习惯等,可能导致寻找的项目并不适用于国内,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二)易得性启发式非理性决策

寻找项目时的易得性启发式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需要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最容易记得的信息,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有用的信息。如项目考察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会尽可能多地考虑自己、身边人熟悉的项目,往往受情绪直觉影响忽略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因素,导致寻找的项目与自身才能不匹配,无法成功吸引到风险投资。

 

(三)近因效应非理性决策

寻找项目阶段的近因效应非理性决策指考察项目时,当出现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原来信息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做决策的影响较大,导致最后一个接触的项目很有可能会入选,但其会模糊中间项目信息印象,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进而做出错误判断,可能导致寻找的项目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四)首因效应非理性决策

首因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考察项目时会受信息呈现顺序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决策,即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会有更大的影响作用。高科技风投企业家自己第一个接触的项目很有可能入选,因为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致使其忽略其他信息,只偏向于第一个接触的项目,而导致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五)对比效应非理性决策

对比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更关注有鲜明特征的项目,并且会比较同时出现的其他项目,因而更可能选择最差项目的前一个项目或后一个项目,但往往不能发现其他项目的潜力,只关注所比较的项目优势,忽略其缺点,降低了项目成功率,从而难以吸引风险投资。

 

(六)稀释效应非理性决策

稀释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考察项目时,未将可吸引风险投资作为考察项目时最应该关注的因素,而受到其他因素,如风险大小、研发的困难程度等因素影响,从而可能在考察阶段找到的项目难以吸引风险投资。

(七)晕轮效应非理性决策

晕轮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考察项目时,非常信任成功人士或名人推荐的项目,片面地看到他们推荐的项目优点,从而更关注成功人士或名人推荐的项目,从而会产生认知偏差,未能充分了解其他人推荐的项目优势,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继而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三、设计问卷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信度分析

1.问卷设计。本调查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人口统计特征,共8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决策定性部分进行测量,共32个问题;第三部分是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

性决策定量部分测量,共33个问题。

 

初始问卷在作者所在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对象中发放了15份作为预试,与填写者就问卷中难以理解或模糊不清的地方进行了沟通,修改后形成最终问卷。由于本文拟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的方法研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决策行为,而boomsma(2000)发现,对于结构建模分析(sem)而言,不论是模型有恰当解的百分率、参数估计的精确性,还是统计量的分布,研究结果都显示样本容量越大越好。他建议样本容量最少大于100,大于200更好,考虑到难以找到太多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因此本研究拟定发放200份问卷。问卷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正式发放,为考虑问卷填写的真实性,本次发放的主要对象是已经接受风险投资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其来源于作者所在的风险投资机构和本行业其他风险投资机构,因为此类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已接受风险投资,无需担心填写问卷对自己融资的影响,并且还可以帮助风险投资机构发现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可能存在的某些非理性决策。

 

2.信度分析。测验的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信度代表的是内部一致性概念,也就是一个变量(概念)下题目数的平均值,通常以spss中的指标cronbach?琢值来表示。churchill指出cronbach?琢系数绝对是第一个用来检验衡量工具质量的方法,在整理好回收的问卷后,本研究问卷运用cronbach?琢来检验衡量工具的信度,使用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correcteditem-totalcorrection)来净化测量项目。纠正项目的信度检验筛选项目的标准有两个,必须一起成立才可以删除此项目:一是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小于0.3;二是删除此项目可以增加?琢系数值。当cronbach大于0.7表示非常好,0.35~0.7表示可接受,小于0.35要删除。项目获取阶段的信度分析如表1所示。

 

(二)数据分析

为确保问卷的可信度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对调查问卷进行的前期调查,选择对象主要是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并接纳有关专家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对问卷进行完善。调研对象是近年来国内接触过风投企业的企业家。通过概率抽样的样本选择,对130位高科技风投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96份,采用apass16.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法判断人口统计特征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获取阶段的非理性决策之间的显著性;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性的统计特征变量与非理性决策的关系,其中采用的显著水平是0.05。

 

1.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高科技风投企业家35岁以下和35岁以上的人群中具有非理性行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2.3%和55.1%,可以看出非理性行为与人的年龄是呈正向的;根据学历来判断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非理性行为的人数中高学历与低学历分别为50.5%和28.8%,可以看出高学历所占的比例要大,也就是说学历与非理性行为是呈反向的;根据家庭中有无子女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来判断其是否非理性,可以看出有子女的与无子女的比例分别为37.2%和51.1%,有子女的风投企业家更加理性,而无子女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更趋向于非理性;有无留学经历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具有非理性行为的人数分别占29.8%和47.6%,可以看出具有留学经历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其行为较之无留学经历的更加趋于理性;在其是否具有创业经验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有经验的企业家非理性所占的比重为25.9%,无经验的企业家非理性所占的比重为83.5%,可以看出,有经验的企业家其在风险投资过程中更趋向于理性;在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技术型与管理型的人员中,技术型所占的比例为72.2%,而管理型所占的比例为24.6%,可以看出管理型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其心态更趋向于理性,而技术型的企业家其非理性行为严重(见表2)。

 

2.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行为与人口统计特征实证检验。由表2和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以下结论:(1)表2中显示非理性行为与风投企业家的年龄是呈正向关系的,同时在列联表3中的数据显示,三种分析结果都是支持该结论的,也就是说非理性行为与风投企业家的年龄之间存在显著性影响;(2)由表2可看出非理性行为与学历是成反向的,但列联表3的三种分析却并不完全支持该结论,其结论是非理性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学历与其非理性之间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3)由表2可以看出有子女的家庭结构中,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比较严重,列联表3中的三种结论也是支持该结论的;(4)由表2可以看出非理性在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具有留学经历的程度较弱,列联表3中的三种结论是支持该结论的,也就是说非理性行为与留学经历存在显著性;(5)由表2可以看出,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与其有过创业经验之间是反向的,列联表3中的三种分析结论也支持该结果,显然非理性行为与创业经验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6)由表2可以看出,技术型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行为较强,列联表3中的三种分析结果亦支持该结论,表明技术型风投企业家与非理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

由上述分析情况看来,除去学历这一项基本的人口特征,其他的人口统计特征:年龄、家庭结构、留学经历、创业成功经验、创业前职业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分析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考察阶段其非理性行为与人口统计特征之间的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表4显示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值(r)和确定系数值(r2)分别为0.843和0.918说明其拟合优度较好,其中durbin-waston统计值为1.955,仍接近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模型通过方程显著性检验。

 

由表5可以看出性别与年龄、职业及学历、从业经验和家庭状况的t值在0.05水平上不够显著,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其中留学经历与创业成功经验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决策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笔者从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留学经历和创业成功经验、从业经验和家庭状况八个方面来研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与人口统计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以下结论:

1.性别、年龄、职业、从业经验、家庭状况与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不存在相关性。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年龄的大小,从事何种职业,积累了哪些从业经验,家庭状况如何,在风险项目考察阶段都有可能比较倾向用简单的类比方法选择国外的热门成功或自己熟悉的风险项目,或者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接触的第一个、最后一个有深刻印象的项目,甚至非常信任成功人士或名人推荐,片面地认为他们的推荐是好的有利的,非理性地坚定自己的判断,往往忽略其他信息,忽略其他项目的潜力,导致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代表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对比效应和晕轮效应等决策偏差。

 

2.

国外留学经验、创业成功经验与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存在相关性。国外留学经验与风险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存在正相关性。有国外留学经验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更关注国内外热门项目并加以引进,相信国内外成功的风险项目自己去做也会成功,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经验更容易产生代表启发式非理性决策,反之亦然。而创业成功经验则与风险项目获取信息收集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存在负相关性,即无创业经验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容易产生代表启发式、晕轮效应等非理性决策。

 

(二)政策建议

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风险投资与其他形式投资的最大差异在于风险投资公司不是通过分享风险企业的利润实现投资收益的,而是通过扶持风险企业迅速成长,然后从风险企业成功退出,一次性获得高额回报。因此,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是在创造风险企业成功的历程中的战略盟友。风险投资公司会充分发挥其各种优势和影响力,帮助风险企业实现商业价值。因此可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在该阶段动态分配资源进行监管和辅导。

 

在风险投资项目获取阶段,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目的在于寻找那些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项目,但在这过程中他们可能倾向于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寻找那些已经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国外成功的案例,并加以引进或做出判断时依赖的信息不充分不全面。即使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有相关的成功创业经验,还是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偏差,做出错误决策。在项目筛选标准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会根据以前从事的职业不同,会对出现非理性决策有较大影响。在对项目进行评估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学历越高越无法容忍自己判断失误,因此不愿意对已筛选出的项目进一步论证,导致可能选择出的风险投资项目并非最优项目,难以吸引到风险投资。所以,根据上述对项目获取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分析得知,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筛选阶段、项目考察阶段、项目评估选择阶段都存在非理性决策行为,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减少风险投资的非理性行为:

 

1.在项目筛选阶段风险投资机构应分析风险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内的经济环境、企业模式、消费者的偏好等,并且对比更多的风险投资项目,从中选择最具有投资价值的风险投资项目,减少盲目跟从国外成功案例导致的非理性。

 

2.项目考察阶段,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进行问卷填写及心理分析,减少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根据以前不同的职业产生过度自信等非理性行为。并且根据以往的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建立数据库,供风险投资家参考,减少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大方向的错误,减少其选择熟悉的事物而忽略了高风险投资的项目。

 

3.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选择阶段,征集多个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意见以及社会新闻、舆论评价等利弊消息进行综合评估,减少高学历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因缺乏详细审查和深入调查而导致的风险投资项目失败。

 

参考文献:

[1]王松奇.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dixonr.venturecapitalistsandtheappraisalofinvestment[j].omega,1991,19(5):333-344.

 

[3]姚佐文,陈晓剑.可转换优先股与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j].管理科学学报,2003,(1):92-96.

[4]thalerr.mentalaccountingandconsumerchoice[j].marketingscience,1985,4(3):199-214.

 

[5]gomperspaul.ownershipandcontrolinentrepreneurialfirms:anexaminationofconvertiblesecuritiesinventurecapitalinvestments[j].mimeo,harvardbusinessschool,1997.

 

科学投资论文篇10

关键词:市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

 

一、可行研究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在此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由此得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是在上本世纪前叶随着社会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发田纳西流域时就开始试行,作为流域开发规划的重要阶段纳入开发程序.使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不断涌现,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可行性研究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为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可行性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它吸收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如把电子计算机、遥控遥测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用于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其次,运用了最新经济科学理论,如经济计量学,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市场预测学和系统论,以及经济效益理论与方法,用于科学预测市政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再次,可行性研究还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此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世界性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洲开发银行等区域性经济组织,分别编写了包括市政建设项目在内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教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行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外己经比较成熟,2006年我国出版了《市政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案例实务全书》对我国的市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可行研究在是市政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

市政建设项目是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支撑城乡健康运行的命脉,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市化迅猛发展,市政建设项目面临新的形势。,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在市政建设项目决策管理中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实现尽可能大的公共利益,需要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探索。特别是面对我国市政建设项目领域中出现的项目决策失误率居高不下、形象工程泛滥、“豆腐渣”工程频频曝光、官员贪污腐败等问题,加强我国市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项目决策绩效己迫在眉睫。

首先,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向投资者推荐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在各种可行的投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应使投资者明确该项目有多大的财务获利能力,投资风险的大小,是否值得投资;从国家的角度看该项目是否值得支持与批准;可使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从贷款者的角度考察项目是否能够按时或者提前偿还贷款。这种在建设前期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是保证拟建项目在技术、经济、工程上的可行性,避免减少建设项目的决策失误,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建设项目的综合投资效益的根本措施。,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

其次,项目可行性研究创造的知识与信息量在整个项目运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经过广泛的调研,能够立项的项目仅占所有考察项目的5%以下,经过调研,绝大多数项目将被取消。而能够决定项目是否立项的关键性文件就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报告与项目总结报告并称为项目知识与信息的两大仓库,对组织知识库的扩大与充实具有重大意义,并直接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提供支持。某些市政项目根据相关规定需在项目建成并使用一定时间周期后进行项目的后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相关信息数据及结论将为市政项目后评价提供重要的参数和评判依据。

最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有利于为国家投资计划的制定及经济参数的完善提供依据。依据对市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标体系反映的信息,能够发现宏观投资管理中的不足,使国家能够及时地修正某些不适合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修订某些过时的指标参数,为项目评价所涉及的评价方法及有关经济参数(如基准贴现率基准回收期)的制定及不断完善提供依据和建议,对改进客观决策起重要的作用。

总之,可行性研究就是要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所涉及的领域、总投资、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环境情况、资金、政策支持、社会效益等方面要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和评估。,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对项目成败及投入的收益将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决定项目立项与否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尤其对于市政项目而言,由于市政建设项目是政府的投资行为,花的是国家和纳税人的钱,关乎国民生计和纳税人的利益,关乎国家的发展,社会影响巨大,因此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付登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改革政府策略分析.中国建设信息.2004(4)

[2]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方法与实务.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周初梅.城市公共设施社会化管理初探.城市开发.2006(2)

[4]宫希魁、杨虹.加速城市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财经问题研究.2004(2)

[5]张东初、裴旭明.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城市问题.2003(3)

[6]李长春.城市公共设施形象与识别系统设计.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仁社会科学版).2003(3)

[7]李春梅、党志良.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新方法初探.水利经济.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