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审计执法论文十篇审计执法论文十篇

审计执法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12:02

审计执法论文篇1

新形势下审计执法之我见(1)汤新铭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5日至16在北京召开,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审计工作如何为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稽查和审计监督,杜绝劣质工程和挪用项目资金”;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治税,严禁新形势下审计执法之我见(1)汤新铭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5日至16在北京召开,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审计工作如何为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稽查和审计监督,杜绝劣质工程和挪用项目资金”;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治税,严禁越权免税收行为,依法清理和收缴欠税,加大打击力度,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各种财政性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监督检查,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对金融机构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和重要业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要“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充分发挥监查和审计部门的作用”;在谈到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时强调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大案要案。重点查办各级政府机关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认真查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法违纪、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件”和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推行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制度,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今后的审计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如何才能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担负起历史赋予审计干部的重任,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加强对审计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审计执法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审计执法工作的基础。《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是我国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加强审计法规的宣传学习,提高全社会对审计执法重要性的认识,做到知法懂法、自觉接受审计势在必行是完全必要的,审计执法工作有其特有的属性:一是依法性。《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行使审计监督权力,是宪法赋予的权力。这表明审计监督实施的依法性和审计执法程序的严肃性。二是独立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法》这一规定是根据当前我国的管理体制和审计机关所担负的职责而确定的。审计机关如果不能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力,将无法完成《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因此,审计机关依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三是强制性。《审计法》还远规定:“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新形势下审计执法之我见(1)汤新铭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5日至16在北京召开,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审计工作如何为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稽查和审计监督,杜绝劣质工程和挪用项目资金”;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治税,严禁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任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可见,审计监督是一个行政执法过程,那种把审计执法当成是一般性的工作检查,甚至认为是“挑刺”、“找岔子”等,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视法律的行为。二、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敬业精神,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根据我县审计队伍的现状,我们确立的基本思路是:“依法立局,以诚敬业,从我做起,上好台阶。”为了实施好这一基本思路,在全县审计队伍中要大力开展“四讲四要”活动。一是讲学习,功底要真。朱总理指出:“审计工作很重要,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审计机关肩负的任务也是十分光荣的。”审计人员要担负起如此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要坚决克服那种自卑心理,树立履行《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职责和自信心。二是讲政治,头脑要清。朱总理指出:“你干你的,谁也不要怕,审计部门要丫在国家的立场上,如实对外公布和报告,谁干扰就处理谁,就得下台。”作为法定的、专门的经济综合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对权力

审计执法论文篇2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实现机制

一、引言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为了切实加强国家审计工作效率,促进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保障国家审计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国家审计机关需要强化对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监督力度。2015年,审计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促进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继续开展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2015年以来,审计署了多份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和相关解读,反映了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财政资金使用无效率、政策执行不规范以及保障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为规范政策的有效落实提出整改意见,突显了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重要作用。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西方国家,以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新公共管理运动倡导利用市场理念和机制重塑政府模式,这与“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实施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一致。审计机关将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作为新时期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同时,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思想,构建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实现机制的基本框架,对于审计主体执行审计工作、政策主体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契合点

1.共同的理论基础——受托经济责任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委托理论,公民委托公共部门代为管理公共事务,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除了受岗位责任的约束外,个人利益最大化也会影响其事务处理的效果,因此,公民与公共管理人员间存在委托关系。为缩减公共管理部门的委托成本,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受托经济责任观作为普遍适用的审计动因理论,是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也是应政策制定主体与政策执行主体间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而产生的,是保证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经济控制手段。为确保公共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管理和利用,以及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国家审计机关应开展政策执行效果审计。

2.目标定位趋同

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目标是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针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的偏差提出整改措施,保障政策执行达到预期目标。其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政策的制度性完善与改进,而国家决策机关制定政策的目的是完善政府职能,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公共管理理论试图重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树立“顾客观念”的价值导向,努力使政府组织由“行政机构”转变为公共服务的“管理机构”,由传统的“行政”向“管理”和“治理”转变,改变“政府本位”现象,改善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政策是公共管理部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手段,促进政策发挥作用或者进一步完善是公共管理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定位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目标相同,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为公民服务。

3.实施主体交叉

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实施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为保障国家政策得以落实,国家审计机关对与政策相关的经济业务的全过程依法、适时或实时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国家审计机关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展开审计和管理工作,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其隶m于政府职能部门。公共管理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因为其在提供公共物品、调整和再分配社会收人、完善法律与制度框架以及调控宏观经济等方面,发挥具有替代的作用。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拓展了公共管理的实施主体,除政府各职能部门,还引入了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更有助于培育民主价值观、提高民主化水平以及约束政府的公共权力。

4.国家审计服务于公共管理

自2015年以来,审计署了多份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和相关解读,可见国家审计的工作成果,通过审计结果公开和提出整改措施,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共管理事务。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新时期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提高国家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参与国家治理,为保证公共政策有效落实、符合预定的政策目标,需要国家审计机关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从而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因此,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作为重要的国家审计形式,能满足服务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

三、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实现机制构建思路

1.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约束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

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保障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长效机制,其中法制化建设是首要前提。只有从制度层面界定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实施主体、审计对象、审计范围等相关内容,才能保证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完善法制化建设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保证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其次,要通过立法,设置职能明确的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机构,并从法律上保障这些机构的地位、权力和权威,保证其能独立地开展工作。最后,要明确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实施对象和范围。这是整个审计活动的起点,也是保证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开展的基础。

2.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

目前,对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在当前背景下制定、实施的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措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作任务。这些政策的目标不同,产出成果也不尽相同,但经济、效率、效能、公平构成了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评价体系的基本维度,应将这些维度具体化为评价指标和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以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包含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为轴心,设计出最能准确、客观评价各个部门、各项政策落实部署‘倩况的指标体系。

3.科学的审计方法助力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

以问题为导向选择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项目后,还需要配合使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全方位对审计对象进行客观评价。沿着资金流实施政策执行效果的跟踪审计,将风险监控的关口前移,对政策制定、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全面掌握信息,发现政策执行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沿着政策流实施大项目审计,大项目审计是将重大政策部署落实所涉及的中央职能部门和省、市、县、乡级政府都纳入同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范围,重点审査政策措施出台的及时性、整体性和有效性,关注政策措施是否符合重大决策目标。沿着信息流实施大数据审计,审计机关通过部门联网审计等方式,将部门和地方的财务数据、预算数据、业务数据、基础数据等都纳人审计范围,将各部门、各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互联互通,相互比较、相互印证。审计机关在对大数据进行整合、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挖掘有价值的审计信息,为形成审计判断提供参考。

4.健全的问责制度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

完善政策执行效果审计问责制度,将责任法制化、具体化。将政策贯彻落实中资金、项目的绩效审计结果与各级政府、功能区的政绩挂钩。明确具体责任人,追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但能够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权威性,而且能够深人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改革和完善相关行业、部门标准,使政策更完善,机制更合理,制度更健全。

四、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机制构建

1.公共管理环境为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促进公共监督常态化,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制度体系,要从法律层面上明确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由于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因此,建立由财政、发改委、环保、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对审计工作开展以及政策的有效落实能发挥重大作用。从制度层面为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公共管理的环境既为政策有效落实提供各种必要的资源,又对政策活动形成制约。

2.“绩效管理”为主线实施政策执行效果审计

明确政府审计在公共管理的功能定位,构建系统、科学的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机制是保证公共管理发展的加速器,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效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以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包含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为轴心,遵循指标体系构建与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各环节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形成既包括定量指标,又包括定性指标的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3.依托公共资源、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客体实施科学的审计方法

以“公共价值”为导向创新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象,实施科学的审计方法。公共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公共设施、公共财政、公共信息资源以及公共人力资源等,公共政策是现代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为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所采纳的主要行为手段与工具,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各种公共事务。这些都是公共管理的对象,依托不同的公共管理对象,沿着政策流实施大项目审计、沿着资金流实施资金跟踪审计、沿着信息流实施大数据审计,创新科学的审计方法。

4.多元化公共管理主体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

强化政府审计对政策执行效果的问责力度,完善公共管理政策后续追踪机制。审计公告制度和审计问责制度有助于公众加强对政策的了解,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增强审计机关与社会公众的回应。将企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引入公共事物管理过程中,形成以政府为中心的开放式、多元化的主体体系,让更多的组织加人社会监督更有利于对政策措施进行反馈,促进政策落实和完善。

五、结语

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从以下层面构建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实现机制:一是促进公共监督常态化,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制度体系,以法制化建设为切人点,探讨了公共管理环境对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影响;二是明确政府审计在公共管理的功能定位,构建系统科学的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依托“5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探讨了绩效管理对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影响;三是以“公共价值”为导向创新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象,实施科学审计方法,包括跟踪审计、大数据审计和大项目审计,并探讨公共资源、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客体对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影响;四是强化政府审计对政策执行效果的问责力度,完善公共管理政策后续追踪机制,包括审计公告制度和审计结果问责,分析了公共管理主体在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中的影响。为保证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实现机制应用到实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未来应选择国家重大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审计机关、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研究关于政策执行效果的基础性课题,以期能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春,唐凯桃,刘玉玉.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初探[J].审计研究,2016U)?

[2]陈文.基于新公共管理运动视角的国家治理导向下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定位L)|.中国市场,2013(41).

审计执法论文篇3

【关键词】政府审计合法性作用

现代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在国家管理中的职能,是新时期的政治环境对政府审计制度发展的要求。2009年刘家义审计长在《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设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中明确指出:审计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我国有关政府审计、或者说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的成果多集中于2009年。但是,政府审计对政府执政的安全性研究并不多见,从政治理论视角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提升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角度,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阐述“免疫系统”论指导下的政府审计,对提高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意义和作用。

一、新时期执政合法性的建设问题概述

合法性是指执政者掌握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合理性、应然性。它不仅强调执政要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要求,更强调政治统治或政治权力是被统治、被权力对象自愿服从的能力。“近十几年来中国学者翻译西方文献时对合法一词加上了英文legitimate的词义,legitimate除了‘合于法律’、‘合于传统惯例’,还包含了‘合于程序’、‘合于逻辑’、‘合理’等意义。汉语中没有百分之百相对应的词,最贴近的当属‘有资格’。”

合法性是衡量政治权威建立的重要尺度,从权力到权威的转化过程是合法性基础建立的过程。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的合法性,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方式是不同的,依次出现了从依靠领导者的崇高权威和个人人格魅力到依靠发展和政绩,再到“依法治国”治国方略这样一个历史演进过程。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地位的获得是各种合法性资源综合的结果。”亨廷顿指出:“60年代和70年代的权威政权几乎毫无例外地被迫把政绩当作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不是惟一的话。”政绩合法性是权威政权重视的一种执政正当性资源,政绩能够更快使执政党获得民众的认同、信任和支持。

合法性问题本质上是执政安全问题。政治的相对独立与经济的复杂,客观上要求管理国家的能力与水平相应提高。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以意识形态作为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在改革开放之后,主要依靠政府政绩作为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但是政绩合法性的来源具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比如:政绩合法性需要不断地以新的政绩作为基础,政绩一旦出现缺陷,就会对合法性程度产生损害;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长期依靠经济发展作为合法性的来源是不可靠的;经济成就并不能解决国家的所有问题,还有一些政治、社会问题依然存在,无法靠经济发展解决。因此,一方面,我国的政绩合法性需要不断的加强;另一方面,合理有效的制度,可以很好地弥补政绩合法性的不足。建立制度程序合法性,也是现阶段政治环境对政府审计的要求。

二、“免疫系统”论指导下的政府审计对政绩合法性的作用

经济是国家运行的基础,经济成就是当前执政合法性的主要来源。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是政府审计的首要职能,也是政府审计的首要目标。“免疫系统”论强调审计既要查错防弊,评价效果,又要注重预防,深入分析问题,渗透在国家制度当中,如同生物的免疫系统一样,发挥监测、抵御、预警、控制以及修复的作用。

当前,我国在经济方面的政府审计有: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社保资金审计及临时性经济审计。(1)财政审计:财政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合理的财政表明政府管理公共资金、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会具体地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强公众对政府执政的信心和认同。(2)金融审计:金融系统是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的触角联系着国家、企业、公众,金融系统的安全一方面可以让人们切身感受到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给予更多的投资机会,提高经济上的安全感和自由度。(3)国有企业审计:涉及国家的产业安全,对经济的变动起到直接的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国计民生领域,国家产业的安全确保国家经济运行的主动权,同时涉及就业、民生等重要领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国有企业审计是执政合法性获得的直接途径。(4)社保资金审计:社会保险是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既关系经济发展,又关系社会稳定,社会保障是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重要来源之一。(5)临时性审计:具体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审计人员在这方面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对于特别情况下赋予的审计任务,具有较强的社会期待。发挥审计的专业特长,给予有效的政府运行支持,满足社会公众的期待,会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巩固执政地位。

近几年,民生领域的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社会建设的成就成为政绩合法性建立的另一个基础。民生领域投资规模的加大需要政府审计范围的相应扩大。同时,面对自然灾害的临时性审计作用的发挥,是免疫系统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审计部门将审计关口迁移,提前介入,对抗震救灾款物使用情况进行全程审计。审计署于2008年6月12日、6月24日、8月4日和12月31日,先后公布了四份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审计情况的公告,引起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免疫系统”论指导下的政府审计对制度程序合法性的作用

制度程序的合法性建立一方面是政府审计制度程序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其他制度的程序化。审计界一些学者(蔡春、李江涛、刘更新,2009)从政府审计的角度提出设计并构建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将各项重要指标配以权重,用以衡量经济状况所处的安全范围,识别可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因素。将政府审计的内容具体化、可操作化并程序化。这样可以提升审计证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审计制度自身的程序化与规范化,可以在程序上增强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政府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合法性对其自身建设在程序上的要求。

从政府审计的角度来看,制度的合理性表现:(1)典型案例出现频率的下降;在审计范围内运行的国家活动,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存在,使得具有影响力的不良案例出现的次数减少。政府审计的监控、预警、修复作用的发挥,使得制度程序具有内生的纠错机制,保障自身的运行顺畅。(2)制度运行的成本下降;政府审计对于制度的合理性具有评价作用,通过审计发现的制度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降低制度运行的成本,优化制度;同时,审计的预防作用,使得制度得到“防火墙”的保护,得以一以贯之的运行。(3)审计成本的下降;合理的制度不应是制度成本下降而审计成本上升,制度本身具备一定的自我监督、自我修复的功能。政府审计成本的下降同样是制度合理性的表现,可以作为制度程序合法性的指标之一。

政府审计通过审计指标的建设、审计程序的规范,建立起完善的政府审计系统,对经济情况、社会环境、权力运行、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系统监控、定时评价与监督。一方面保障安全性,提高政府管理国家的水平;另一方面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使政府审计工作的内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范围的扩大,起到具体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四、政府审计的失败对合法性的影响与避免

政府审计的失败是对执政合法性的消极影响。“在我国有限的政府审计失败的经济责任,失败的后果并不直接表现为重大的经济损失和部门的吊销和撤销,但其间接和无形的损失则大得多,在政治、心理、信誉等多方面均有体现,更为严重的是它不仅仅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利益阶层的问题,它涉及更广大的社会公众利益,引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而要重新树立审计权威和公正形象,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政府审计失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违背、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审计结果的连带负效应。(1)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违背;政府审计的过程具有系统性,违背事实的审计结果,是对合法性的直接破坏,因此这种情况的发生较为罕见。(2)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政府审计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审计证据的证据力不足,证据有偏差、审计证据部分真实、或与其他有效数据相冲突、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等,都会对审计结果的效力产生影响。审计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下降,执政的合法性就会削弱。(3)审计结果的连带负效应是指由审计结果连带产生的错误决策、错误引导以及相对应活动的成本的增加。政府审计的结果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信息使用者以审计信息为基础进行判断、决策,进而影响其他领域。这种连带产生的问题不一定会立刻、直接的表现出来。当依据审计结果修改原制度和原运行方式时,对实际情况并未产生改进,甚至产生负结果。会间接对审计结果产生质疑,进而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基于以上的分析,政府审计带来的结果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执政的合法性。“免疫系统”论是政府审计观的根本性变化,对审计职能认识的变化会产生审计结果、范围的变化。这就要求在实际中注意保障政府审计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完善政府审计制度的建设,规避审计失败的发生。(1)完善政府审计程序,保证政府审计的合法性。(2)政府审计范围的扩展,要基于自身审计资源的限制和审计环境的判断,不应盲目扩展。(3)加快政府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的交流,拓展获得审计证据的渠道和方式。(4)建立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机制,防止部门间出现数据冲突与判断冲突。

参考文献

[1]蔡春,李江涛,刘更新.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依据、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J].审计研究,2009(04).

[2]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沪宁.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王世谊,刘颖.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J].审计研究,2009(04).

[6]刘家义同志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审计研究,2009(01).

[7]张鸷远,王险峰.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历史嬗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2).

[8]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审计执法论文篇4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审计结果执行效率;免疫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3-0104-06

一、引言

“审计之所以成为审计,就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被视作审计的灵魂,是审计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独立性,审计就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也就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价值。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审计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脱钩改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制轮换、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的分离、审计准则要求的回避制度等,还是审计署从1986年起陆续在全国18个重点城市设立特派办、1998年把派驻中央各部委的双重领导下的派驻审计局改为由审计署垂直领导的派出审计局、2000年起审计署及派出机构的审计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单列实行审计经费自理、2000年颁布实施“八不准”规定等一系列改革,都是为了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只有保持独立性,才能独立地选择审计项目、独立地实施审计程序、独立地出具审计报告、独立地审计结果公告、独立地促进整改,从而完成审计的受托责任,实现审计程序与受托责任的有机统一。

中央审计机关(包括审计署业务司、驻中央部委派出局、驻地方特派办)向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其责任关系是单向的;而地方审计机关分别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指示,面临着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向领导。由此可见,中央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要显著高于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且得到大多数学者规范研究结论的支持。本文拟将中央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执行效率进行对比实证研究,以评价独立性相对较高的中央审计机关审计结果综合执行效率是否显著比独立性相对较低的地方审计机关高,并分析其内在机理。

二、相关文献回顾

自1982年我国宪法首次确立国家审计体制以来,人们对现行行政型+双重领导审计体制的有效性、独立性的讨论就一直未停息过,有关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也一直是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热点。其中绝大多数是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而研究国家审计独立性的较少,实证研究国家审计独立性的就更少。吴联生(2002)以查处的违规金额作为政府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检验了地方审计机关和审计署特派办两种不同领导体制下的政府审计质量,发现独立性较强的特派办在审计质量上要高于独立性较弱的地方审计机关。郑石桥、尹平(2010)采用单一指标比较的方法,研究发现派驻局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最高,地方审计机关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次之,特派员办事处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第三,审计署机关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最低,出现了审计机关地位和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相悖的结果。王芳、周红、任康(2012)以2006―2008年审计署举办的“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评比”的228个参评项目为样本,采用程序审计质量和结果审计质量的评分作为政府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实证研究表明,现行审计体制下特派办的审计质量高于派驻局的审计质量,实行垂直领导的特派办在审计质量上高于实行双重领导的地方审计机关。唐荣华(2013)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运用2007年四类审计机关(审计署业务司、特派员办事处、派驻审计局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处理执行的统计数据,分析和比较四类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结果发现四类审计机关主体的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没有显著差别。

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中央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执行效率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有益借鉴。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从发现问题的视角来研究审计质量,而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不仅体现在查实违法违纪问题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审计处理得到落实的情况(黄溶冰、王跃堂,2010),只有将查实问题及时有效地处理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二是单一指标的比较暗含权重相同的假设,其实,审计结果执行效率的各个指标分别占多少权重是不确定的,采用权重相同的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不科学的;三是程序性审计质量和结果审计质量之间存在内生性。Dea方法不能对被评价的决策单元进行排序,尤为重要的是,还没有发现有学者从独立性视角比较中央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执行效率。由于衡量审计结果执行效率的各个指标权重不确定,信息不完备、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呈现出灰色性,符合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应用的特征,因此本文采用灰色系统模型综合评价审计结果执行效率,以检验独立性相对较高的中央审计机关与独立性相对较低的地方审计机关在审计结果执行效率上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排序决策,使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客观、更实用。

三、实证研究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独立性是国家审计的灵魂,是国家审计赖以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石,这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共识。《宪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可见,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双重领导体制下,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设施、领导任命、审计经费和审计人员配置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郑石桥、许莉,2011),不可避免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和经费上的财政牵制。根据审计职责有效履行的要求,审计独立可分为审计组织独立、审计人员独立和审计经费独立(许百军,2008)。其中,审计组织独立是审计独立的核心和基础,只有组织独立得到保证,才能保证审计在工作上、人员上、经费上的独立地位(项俊波,2001)。

1.从审计组织来看

《审计法》第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但据统计,全国目前大约还有1/3左右的地方审计监督工作不是由政府首长直接领导。许多地方的审计监督工作名义上由政府首长直接分管,但实际上一把手很少过问审计监督工作,而是由其他领导分管或协管,且往往是审计和财政由同一位领导分管,不利于审计监督机构对财政部门履行正常的监督职责(李志国,2010)。当行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发生矛盾时,行政领导就会发挥决定性作用,“双重领导”就变成了地方政府的单独领导,使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会进一步弱化(姜永英,2010),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担心揭露问题过多难以承担责任或影响政绩,便违反规定干预地方审计机关依法揭露和处理审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

2.从审计人员任免来看

地方审计机关作为同级政府的一个工作机构,其人事任免权、调动权掌握在该级政府手中。修订后的《审计法》第十五条规定:“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审计机关负责人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情况的,不得随意撤换。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审计权力。但同样不可回避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国家审计机关与当地经济利益存在密切联系,上一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让位于同级政府的行政领导,地方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实际上已演变为地方政府的“单向”领导,这种征求“意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对审计的干预,地方审计机关监督权独立性受到制约,审计的使命和精神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王姝蕾,2006)。

3.从审计经费来看

由于审计机关审计经费来源于同级政府,往往不得不屈从于来自同级政府的压力,这种情况越到基层审计机关表现得越突出。尽管《审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但由于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且审计机关的经费又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两者之间存在交叉制约,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审计机关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客观上势必会影响对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李志国,2010)。

地方审计机关在组织、人员任免、审计经费上缺乏独立性,使地方政府完全有干预地方审计处理的可能性,如果地方政府想要干预审计处理,这种干预完全可能实现(郑石桥、许莉,2011;杨婧、田小溪,2013)。地方政府干预是影响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重要因素(郑石桥、许莉,2011)。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具有自利性,当审计工作涉及地方和部门利益时,尤其在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和审计结果的披露上,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从部门利益、个人政绩等方面出发,对审计工作存在或多或少的行政干预,使得审计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查出的问题不能依法处理。宋夏云(2007)通过调查问卷发现,72.36%的被调查者认为,行政干预是损害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可见,双重领导体制从降低发现问题和降低披露问题有效性两方面同时降低了政府审计质量。

《审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可见,与地方审计机关相比,中央审计机关――审计署直接向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实行单向责任。近几年来,中央审计机关为了提高审计独立性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在组织上把派驻中央各部委的审计局改为由审计署垂直领导的派出审计局,陆续在全国18个重点城市设立垂直领导的特派员办事处;在经费上实行审计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在纪律上颁布“八不准”纪律规定;在人事任免上由国家审计署直接负责等。另外,从审计结果公告来看,中央审计机关从向国务院报告,发展至向国务院、全国人大报告,进而拓展至向国务院、全国人大及社会公众报告,审计结果公告受众边界不断拓展并引发“审计风暴”说明得到了包括国务院总理在内的中央领导的支持,也从前任审计长李金华的谈话中得到了印证,“中央对审计署的最大支持就是不干预”。而地方审计机关就没这么幸运了,其审计结果公告的迟迟不出足见其阻力很大。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发现,中央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显然高于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中央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都接受审计署的业务指导,并且审计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律规章制度也相同(吴联生,2002)。因此,比较中央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之间的审计结果执行效率差异可以成为检验审计独立性影响国家审计结果执行效率的有效方式。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独立性较高的中央审计机关比独立性较低的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综合执行效率高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国家审计署编制的2003―2012年《中国审计年鉴》为数据来源,搜集2002―2011年度的数据指标为:已上缴财政金额、应上缴财政金额、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已归还原渠道资金、应归还原渠道资金、已调账处理金额、应调账处理金额、被采纳的审计建议条数、审计提出的建议条数。

审计执法论文篇5

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是审计机关法定的首要职责和统揽全局的重要工作。自1995年贯彻实施《审计法》以来,各级审计机关陆续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1998年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所做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公开披露以后,扩大了审计的影响,树立了审计的权威。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也在以后的几年中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管理财政资金往来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加强预算监督和政府财政管理,建立为国家财政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提供监督服务的预算执行审计控制体系,并控制预算执行审计风险仍是审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定义。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它包括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和审计职业风险。作为与审计风险有从属关系的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2.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特性和危害。

审计风险具有五大特性:客观存在性、潜在性、可控性、长久性和复杂性。国家审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害。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如挤占挪用财政资金、侵吞私分国有资产、偷漏税费以及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未得到揭露和制止,不法分子未受到应有的处理处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害。二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危害。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错误的评价和处理处罚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损失,或影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三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审计工作一旦出现错误,就可能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同时也破坏了审计信誉,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审计风险广泛存在危害很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到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三、预算执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受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主观原因

(1)审计方法自身缺陷。为了提高效率,现代审计一般采取抽样审计,其结果具有必然性的误差,并受到审计客体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客观存在。

(2)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风险意识、职业关注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对审计结论也有重要影响。

2.客观原因。

(1)审计客体受到利益驱使,容易对审计行为产生抵触,甚至营私舞弊,破坏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2)政府预算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也随之趋于复杂,要对日益增加的经济活动实现监督,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

(3)存在期望差距,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公开化后,期望差距的存在和审计责任的扩大,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较高。

(4)法律环境不健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法制武器必然存在管理漏洞,导致预算执行审计操作过程中出现高风险的死角和盲区。

(5)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预算执行审计机关权力有限,同级审计和跨区审计等在职能和组织上受到掣肘。

四、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防范

加强“人、法、技”建设,提高审计执法水平。“人、法、技”建设是审计事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审计机关不断开拓创新的引擎,是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保障。针对上文分析的预算执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审计风险防范策略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计人员面对更多的挑战,要及时更新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因此,审计部门要建立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确保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诚信水平。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对上岗人员进行入职考核和培训,结合竞争上岗、培训灌输、考核淘汰等环节,严格把关,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2)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现有审计人力资源大力进行整合,系统地组织其参加高层次业务培训,通过实践的磨练培养一批审计业务和计算机专业娴熟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现代化财政预算审计工作要求。

(3)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建立审计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一是明确审计小组、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强化风险意识,促进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准则,降低审计风险;二是审计职业特性要求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职业判断,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水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使得道德补充十分必要。

(4)做好资源优化配置,自觉地建立和完善统筹配置人力资源的良性机制。审计人员的分工必须坚持知识结构合理、审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为主和助理审计人员为辅的两人以上的审计小组分工模式,以利于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人员的培养。在某些专业的领域,如工程概预算、造价审计等,为弥补审计力量的不足,还可采用聘请专家或社会审计力量的方式。

审计执法论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干部素质,全面依法履行审计职能,真正将审计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更好地融入我县社会经济建设全局之中。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审计监督

2014年审计工作将按照经市审计局批准的《2014年审计项目计划表》的要求,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重大项目的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二)加强质量管理

1.完善审计制度建设。2014年,逐步完善《县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审计方案》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审计行政行为。

2.严格执行审计执法程序。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等规定,严格审计项目复核、审核及审理工作,规范审计执法行为、认真组织审计业务会议,重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集体会审制,督促审计组严格依程序执法,增强责任意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计质量。

3、全面推行审理工作。切实将审理工作作为提升项目质量、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内部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审计审理工作全面推开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审计项目的审理范围、审理方法、审理内容、审理程序、审理职责等,2014年实现审计项目审理全覆盖。

4.建立审计法律法规库。定期收集与审计相关的财经法规,录入法规库,对以往出台的各项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完善,对审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订完善制度,充实和完善审计法律库建设,供全体审计人员学习,工作查阅之用,营造有利于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依法行政建设环境。

5.强化审计执法质量考核。按照局审计执法质量考核办法,强化审计项目质量考核、把精品项目评选和综合考核作为深化质量控制有力抓手,通过改进考核评比方法,完善考核评比内容,优化考核评比流程,不断提升考核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正性,充分体现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建设工作的成果。

(三)落实依法行政

1.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各项政策法规。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县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的相关文件及2014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认真执行依法行政各项政策法规。

2.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登记制度。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制度的“三统一”,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公开、定期清理制度,全面实行规范性文件网上报送备案制度。

3.积极探索审计行政指导工作。积极探索审计行政指导工作,建立行政指导工作网络、制定审计行政工作指导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好相关文件会议精神;进一步改进审计执法方式,对经费单一没有下属单位、投资额较小的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以及近年来多次审计评价较好的部门实行审计简易操作方法;综合运用政策辅导、审计回访、行政建议等方式把行政指导工作贯穿于审计管理和审计执法的全过程。

4.推行重要审计结果公告制。以2013年推行重要审计结果公告制的法治实事为契机,切实抓好审计结果公告,将社会保障资金、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涉民专项资金等审计结果在政府信息网站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告,让更多市民了解、参与、监督专项资金运行情况,推进有关职能部门管好用好资金,同时检验审计工作质量,增强审计透明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使民生资金成为群众的放心款和明白款。

5.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强化规范行政决策,提升决策科学性,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增强整体合力,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审计机关决策的科学性,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四)开展审计普法

1.认真开展普法学习。按照我局印发的《县审计局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深入推进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公务员学法,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经行政和刑事法律法规,使审计人员全面掌握审计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实质,依法行使审计监督职权,自觉规范审计行为。

2.积极开展普法活动。按照“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精心培育审计法治文化,组织全体审计干部积极开展审计法治文化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地推进审计法治文化阵地和载体建设,充分调动多种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审计理论研讨,在审计机关营造尊重法律、崇尚法律的审计法治文化氛围,为不断推进依法审计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3.强化审计法制宣传。继续征订《中国审计》、《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中国内部审计》等杂志;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审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等部门的宣传媒体上宣传审计法制工作,扩大审计工作影响,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执法行为,为审计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法治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制

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局年度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重点工作一起研究部署、一起组织落实、一起监督检查、一起考核表彰,确保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完善载体建设

充分利用oa审计管理系统平台和审计人员学法资料网络,全面开展依法行政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审计法制信息化建设,构建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全体审计人员学法和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撑。

(三)加强考核,完善保障机制

1.落实考核保障。由法制综合科扎口,组织专人负责局依法行政建设推进及考核工作,对审计人员依法执审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督查。对于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市审计局审计执法岗位责任制度》和《市审计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予以处理。

审计执法论文篇7

关键词:国家理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新领域。由于当前国家政治授权产生的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对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两个“暂行规定”和2006年修订通过的新审计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制尚未建立起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审计范围广泛,不同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差距很大,因此,探索和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个人”的责任审计,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是非功过,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升黜,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诸环节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拟在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并扼要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为进一步出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或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制订、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评述

界定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2006年修订的新审计法第25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仅仅给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总体内容,对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提供了指导意义。现实中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十分复杂,想用一把尺子来界定其审计内容是很难做到的。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在总结一些典型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他们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分为四个层面、三个范畴和二个系统。四个层面主要由省部级、地厅级、县(区)局级、乡、科级四个层面的干部。三个范畴主要包括块块领导干部、条条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二个系统包括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并提出采用一般分类与特别分类两种办法来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认为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2)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3)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行政区党委,行政区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别内容。在审计署2007—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9)中,以蔡春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2]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党政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分为治理责任、管理舞弊控制责任、经济权力控制责任、效益或绩效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并根据各类目标经济责任,构建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分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权力范围、组织结构和问责体系、信息透明度、廉洁自律、申诉和执行机制、党风廉政内部监督制度落实、政务公开程度等指标;绩效方面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投入产出的“3e”、内部控制、资源利用等指标。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3]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政府部门分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在确定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将部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决策权指标、经济管理监督权指标、经济执行权指标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指标四大类。刘世林和牛玉韬[4]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对象、评价责任、任职目标、评价范围挂钩,并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给出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为:(1)财政财务收支评价(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2)资产管理与购建评价(主要包括资产综合情况、长期资产管理情况、流动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购建情况等)。(3)经营业务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环境情况、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等)。(4)个人及行政执法情况评价(主要包括组织性违法违纪情况、个体性违法违纪情况)。?

以上研究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1)审计内容界定和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多采用归纳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没有运用演绎法,将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构建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2)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构建审计评价指标框架,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没能显示各类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同时各类指标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内容。本文拟以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整体框架的构建及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包括规范的国家理论和实证的国家理论。所谓规范的国家理论,主要是对国家行为的矛盾性质进行思考,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从国家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角度论证国家行为的合效性;二是从信息的缺失和国家行为的个人性来论证国家行为所包含的违背经济效率原则的性质;三是界定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而实证国家理论主要是探索国家行为根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和对国家“悖论”的解释。由于规范国家理论可以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这里是以规范的国家理论来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根据规范国家理论,国家在产权界定、保障私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合效的性质;但由于国家行为的强制性(即非市场自由交易)和关于国家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可靠信息的缺乏以及国家行为的个人性可能导致国家行为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具有违反效率的性质。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是国家组织比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具有优势的经济领域。图1是从规范国家理论的角度,给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

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六个审计评价模块可进行相应简化:(1)国家界定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程序性,一般不能归结为党政领导的“个人责任”,因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一般不作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内容。(2)权利范围模块并入日常行政与执法和重大经济决策两个模块中,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国家大多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当“守夜人”的国家模型,现代国家基本奉行凯恩斯的经济干预政策,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应者,而且充当了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因此,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不仅包括了提供公共物品经济决策,也包括了其它如大额非常规经济拨款、大额非日常采购等重大决策。总之,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分为四个模块:(1)日常行政与执法,简称“日常行政”评价模块。(2)重大经济决策,简称“重大决策”评价模块。(3)遵纪守法与廉政建设,简称“遵纪廉政”评价模块。(4)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与社会满意度等,简称“工作业绩”评价模块。?

由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构建(如表1所示)。?

在以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模块中,重点和难点是重大决策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和工作业绩的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特点是:(1)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一般可以直接问责到负责人。(2)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复杂,往往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多效果无法进行定量分析。(3)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往往具有时滞性,甚至有的项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矛盾的,党政领导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按照决策—执行—结果的顺序,主要是对三个方面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合规性评价、执行过程评价和结果的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评价,即通常说的“5e”评价。显然具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重大经济决策也是不同的。由于公共投资项目是重大经济决策中最为复杂,审计评价最难的,所以这里给出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党政领导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层次与具体指标

合规性立项程序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科学性;概预算合理性

决策执行过程项目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项目责任制、建设程序控制、现场控制);概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指标;项目安全指标

效益性经济效益(常规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税贡献等);环境效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指标);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公平等)?

党政领导的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间的差异最大,变化最大,这方面的评价往往存在着指标设计争议大,数字不易获取,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困难,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表3中社会和谐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就业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和群体事件发生率等;干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中层以上干部群众评议合格率、中层以上干部群众投诉升降率和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率。?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下文笔者将在扼要分析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点及各评价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总结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完整具体的评价指标不是本文研究内容。?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对党政领导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包括对“经济履行过程”和“经济履行结果”的评价。“日常行政”模块是对党政领导日程行政执法的经济履行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行政执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权力范围等内容的评价;“重大决策”模块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程序合规性、决策执行管理与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等三方面的评价;“遵纪廉政”是反映党政领导在日常行政和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遵纪守法和廉政建设情况;“工作业绩”模块从履职结果上集中反映了以上三个模块的履职情况。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所以该模块宜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评价指标。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

图2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块的关系图?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由于党政领导从事的社会宏观经济、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结果大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涵盖党政领导履职过程与履职结果,而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偏重于负责人对企业最终经济业绩的影响。(2)动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党政领导的职责与目标经济责任在不断发展,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是动态发展的,这点在“遵纪廉政”和“工作业绩”两个评价模块中表现更为突出。(3)差异性。区域党委、区域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政府部门与社会事务管理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其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点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表现最为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总结为:?

(1)逻辑统一原则。各评价模块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保持逻辑一致,应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脱节和冲突的现象。(2)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涵盖党政领导履行经济过程和履职结果。(3)动态发展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评价指标的框架内,做到动态调整和不断发展。(4)一般指标和特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为了设置简化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日常行政”、“重大决策”与“遵纪廉政”三个评价模块,可设置通用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至少可设置通用的二级评价指标,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j].审计月刊,2007,(4).

[2]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4]刘世林,牛玉韬.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j].中国内部审计,2006,(12).?

审计执法论文篇8

【关键词】论语;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国学精神源远而精深、历久而弥新,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经部、子部、集部与蒙学等国学典籍中闪耀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为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实践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思维导向,特别如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论语》,字里行间凝聚着中华优秀文明的智慧结晶。细细品味、研读这些名句箴言的时候,涵泳其中,发人深省,受益无穷。论语提出了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旨在启发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觉道德精神,对于当代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而言,通过阅读论语明新译,更有利于尚道德、育灵魂、聚人心。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当代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即“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这十二个字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当代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从人本位的道德教育向心本位的道德教育升华,并逐步向着心性化的教育迈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越来越需要将古、今德行教育思想中共同的内在精神加以融合,将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行教育思想现代化,将现代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生命化,贯通古今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思想是源,行为是流,审视当代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如何在论语精神的指引下闪耀人文的光辉呢?

常言道,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换言之,审计人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道德品质更为关键。依照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十二字核心价值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可分为四个境界:第一层是清廉与依法,即做审计事业的底线;第二层是责任与忠诚,即从事审计工作的脊梁;第三层次是独立,独立性是审计人员的生命线;第四层次是奉献,提倡自我要求的奉献精神,这是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保障。

一、“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与清廉有行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述而》,是审计人员的大同境界,它彰示了一种为人清正之心。孔子认为对于志士仁人来说,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富贵是一种耻辱,不值得羡慕与向往,在保持道德的前提下追求财富才是君子之道,君子不是不爱财,同样爱财,只是“取之有道”而已,否则宁愿一无所有,把采取“不义”途径取得的富贵视如“浮云”。

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有这种视不义富贵如浮云的清廉之心。审计职责是为了行使国家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审计工作的目标在于确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勇于揭露和发现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发挥审计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因此清廉从审是审计人员应有的意识和职业道德底线。将君子不取不义富贵的坦荡之心引申到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就是要做到清廉有为,通过具体的行为把“清廉”落到实地,做到知行合一,有效激发“行”的结果。通过严格执行审计人员行为“八不准”、明确审计纪律责任制、完善审计人员廉政档案、公布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廉洁自律行为的学习等方法,倡导正风正气。正所谓“正人必须先正已,打铁更须自身硬”,对于审计人员而言,自身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淡富贵、名利这些身外之物,坚持为人刚正的态度,切实履行廉政方法,正确处理得与失、苦与乐之间的关系,养心莫善于寡欲,才能守住“与我如浮云”的情操。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依法有道

孔子一直强调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德治是治思想,法治是治行为,以德治国是治本之策,依法治国是治标之策,在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的现阶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成为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重要手段。出自《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的“义”即君子深明大义,知晓治国治家的法道。

对于“社会经济警察”审计人员而言,“依法审计”集中反映了审计精神的精髓,审计人“法”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展示了“法”文化的内涵。怎么才能把审计“法”文化成为形之有效的法器呢?首先依法审计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基础和载体,不能只当作一句空号,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它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准绳,在个人意识上要形成职业习惯,在群体意识上要形成大家共识的执业规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有道。其次审计一系列法律法规是一代代审计人思想观念的结晶,是工作方法与执法艺术的积累,也是执行制度与内部机制的不断总结与完善,这需要审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熟练掌握与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此外,审计机关也应从制度上保证依法审计的执行,为加强和改善审计执法的质量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在干部选人、用人、奖励等方面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依法审计关键在于人,这需要教育的长期培植,需要每一位审计人修省躬行、坚持不懈地弘扬审计“法”文化,不断提高法治的力度。

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与责任有本

审计执法论文篇9

摘要:随着我国审计业务的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从审计失败的本质谈起,着重论述笔者对审计失败形成的原因及其规避措施的一些看法与对策。

关键词:审计失败;思考;原因;对策

何为审计失败,顾名思义,审计失败就是指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及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不实,未能在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通过系统、规范审计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经营而出具或披露了审计意见,由此引起审计争议,导致审计形象的失败。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迅速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屡屡发生,给审计机构、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从审计失败的本质谈起,着重论述笔者对审计失败形成的原因及其规避措施的一些看法与对策,希望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审计监督体系,杜绝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泛滥有所裨益。

一、审计失败的本质剖析

审计失败的本质具体讲涵概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审计失败的结果是错误的审计意见,而这一结果是因为审计人员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而造成的。这就与审计风险划清了界限:如果审计人员正确地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然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这种情况就属于审计风险的范畴。可见,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重要界限在于审计人员是否在审计过程中正确遵守了审计准则。

其次,审计失败的产生并不取决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败。企事业管理当局是经营失败的第一责任人,当企事业经营出现失败时,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是判断审计失败的唯一标准。因此,企事业发生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最后,从理论上讲,审计失败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际是合法公允的,但由于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导致其发表了否认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审计意见。当然,在实践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对于不利事件的敏感性,这种情况较容易被觉察并得以及时纠正。

二、审计失败产生的原因

是否造成审计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论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财务错弊的严重程度如何,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没有相应的执业能力、没有进行必要的实质性测试,最终出具了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就属于审计失败。但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财务错弊的严重程度对审计人员执业判断、方法手段、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正确执行审计准则的难度,从而间接地与审计失败相关联。下面将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角度出发阐述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缺乏充分了解。财务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财务活动中的舞弊行为无疑是为了掩饰经营活动的虚假性和违法性,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一般讲本身不存在问题,除非技术上的低级错误,但是其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又是通过怎样的程序出笼?因此,审计人员如果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程序,仅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是很难查清问题的。据有关部门调查,当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下情况时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可能性极大。(1)被审单位存在严重舞弊行为或违法现象;(2)被审单位存在决策失误并由此带来一定损失;(3)被审单位业务量大,经济业务复杂;(4)被审单位会计核算程序复杂,有大量关联方交易;(5)被审单位存在财务危机等。由此可见,不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程序,就首先意味着审计不到位,审计证据搜集不充分,对虚假的财务报告也就无从查起。

2、审计人员的过失行为。过失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完全遵循或完全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行为。它往往是审计人员未能保持审计工作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未能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未能恰当地运用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未能严格执行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这些应该做而未做的后果是审计报告严重失真。如: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银广夏的应收帐款进行审计时,不仅询证函的寄发与回收让被审单位经手,而且对于取得的回函也未作必要的分析;对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帐款,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替代程序时,未能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的应收帐款;此外未能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在银广夏200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副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用电的电费却降低的情况没有发现或报告。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都出在疏于对审计准则的执行,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存在重大过失。

3、审计方法方面的缺陷。从审计方法来看,审计人员过度依赖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及内部审计结果。内审和内控制度测试固然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但是内控制度的运行受到单位管理的局限,特别是当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较差,会计信息失真时,内部审计本身就意味着错误与失败。另一方面,审计在采用传统的统计抽样方法下,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风险性,当取证采样存在不同或不均衡,特别是当样本情况复杂或遇到新的问题时,容易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二)审计客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对象、范围的拓展,致使审计风险增大,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会计客体方法会日趋复杂,特别是受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影响,大量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如“网上公司”、“模拟公司”等虚拟实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被审实体的范围,也增加了相应的审计内容,如人力资源审计、非财务报表信息审计、企业购并审计、跨国业务审计等新内容,都以不同程度拓展了审计内容,增加了审计难度。增加了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2、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表述不实,增大了审计风险,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主要有两种:错误和舞弊。从我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审计失败都存在上市公司蓄意财务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大多不高,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以及上市后为了能够配股、增发新股,财务舞弊成了达到目的的捷径。另外,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如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制、调动政府资源进行“救市”等,使得虚假会计信息得以长期存在。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领导要政绩”为第一因素,占48%;“企业领导要政绩”为第二因素,占36%;“会计人员要饭碗”为第三因素,占9.33%;“注册会计师要钞票”排在第四因素,占6.67%。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官员。

三、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基于对上述审计失败的本质与原因的分析,防范审计失败的发生应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加强审计主体自身的“抗失败”能力,又必须针对不同审计客体的不恰当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根据这样的原则,笔者认为,审计人员防范和减少审计失败的有效措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审计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具备现代化的审计业务能力是规避审计失败的基本前提。审计的执业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法规,才能满足执业的要求,保证执业质量。更不用说现有的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本身就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很难想像,一个业务水平低的审计人员能够在其领导与组织的所有重大、复杂的审计事项中完全避免审计失败。

二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创造良好的审计人员执业环境是规避审计失败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决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聘任的是公司股东大会。审计人员的作用是向投资者公开披露审计报告,作为沟通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栋梁,同时是约束公司管理当局行为的一种有效监督机制。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国有股东缺位问题,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审计师事物所聘任与解聘实际上也是由公司内部管理层来决定。这种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致使审计师事务所不能代表所有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具审计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审计人员说“不”,就可能被解聘,事物所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就只好降低质量。因此,审计质量的提高决不是单靠审计行业自身就能解决的,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为审计人员审计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从而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

三是要加强行业监督与指导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审计人员败德行为的惩罚力度是规避审计失败的重要措施。改革和创新行业监管,通过严厉的处罚,让审计人员对其败坏执业道德行为承担巨大压力和风险成本,可以减少欺诈的可能性,也是控制审计失败发生的重要制度措施。必须让审计人员意识到,一旦违规造成重大损失就要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直到其倾家荡产,以遏制其造假的动机,增强风险意识。

审计执法论文篇10

一、概念不同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在诉讼中,为了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请司法会计鉴定人员,运用审计学、会计学、法学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涉及的有关财务会计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一项司法诉讼活动。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从概念来看,都是独立的第三方应用了会计、审计的专门知识,执行了一定的审查程序,但是其目的、业务性质和服务对象、执行主体都不同。目的的区别这里不再赘述,参见下文。

(一)业务性质不同。司法会计鉴定的业务性质是司法诉讼活动,注册会计师鉴证的业务性质是经济经济监督与评价活动;

(二)服务对象不同。司法会计鉴定的服务对象是刑事审判,注册会计师鉴证的服务对象是资本市场;

(三)执行主体不同。司法会计鉴定的执行主体是司法会计鉴定人员,主要有三类人:即在公、检、法内部设立的具有司法会计鉴定权的部门内从事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技术人员;被司法部门批准具有司法会计鉴定权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中的注册会计师;高等院校中具有副教授以上任职资格的财务会计专家。注册会计师鉴证执行主体只是注册会计师。为保证队伍建设,注册会计师鉴证业由财政部领导下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专门负责执业人员的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后续教育、执业准则制定等。司法会计鉴定人的组成更复杂,其业务能力、道德水平等差异比较大,队伍建设的难度也更大。但我国目前没有形成专门的司法会计鉴定人执业资格制度,从而影响到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建议应建立专门的司法会计鉴定人资格和登记注册制度,以及健全的相关后续培训制度,通过系统的考试来确认司法会计鉴定人员资格,考试主要考核应试人员在会计、审计、经济法、刑法、证据学、侦查学、民法、诉讼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二、目的不同

从目的来看,司法会计鉴定是为了查明事实真相,为正确审判提供科学证据;而注册会计师鉴证是为了保证经营者提供的财务信息真实合法完整,降低使用者的信息风险,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地说司法会计鉴定是通过对与案件有关的会计资料进行鉴定、判断、检查和验证,来查明案件中有关财务会计的专门性问题,为正确处理经济犯罪案件、经济纠纷诉讼、经济行政诉讼、法纪案件等提供科学证据。注册会计师鉴证中不同业务类型目的又有区别。注册会计师鉴证按业务类型分为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财务报表审阅业务。其中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目的是在实施审计程序基础上,对财务报表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①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②财务报表是否在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里的意见是积极的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目的是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里的意见是消极的有限保证。目的不同决定了司法会计鉴定和注册会计师鉴证不同的发展空间。

司法会计鉴定和注册会计师鉴证目的差异是由于产生原因不同。司法会计鉴定是产生于司法实践的需求,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纠纷、经济犯罪等法律案件涉及到对有关资产财务的核实、验证、计算等专门性问题时需要有具有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的人员帮助查明,其工作职责是为有关司法机关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财务事实证据,其工作结果只对法庭审判负责,出具的鉴定书将可能成为诉讼裁判采信与否的法定证据,但不起经济鉴证作用。而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产生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需要,注册会计师鉴证制度是维系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市场机制。

明确司法会计鉴定和注册会计师鉴证的目的差异,是为了在借鉴学习中掌握基本原则:一切以满足目的为选择标准,不是盲目拿来,更不是照抄照搬。

三、执行过程不同

(一)执行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司法会计鉴定和注册会计师鉴证在执行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表1)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司法会计鉴定的提起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由谁提出申请并作出进行司法会计鉴定的决定;2、指定或聘请司法鉴定人。关于第一个问题,举经济犯罪案件为例,它属于刑事诉讼案,除检察院自行侦查的案件外,须经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提起公诉、法院审判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可以由不同的人员提出和决定。在侦查阶段由办案侦查人员提出,由批准立案人决定;在阶段由办案的检查人员提出经主管检察长或副检察长批准;在审判阶段由审判人员提出,经合议庭讨论决定。可见有权指定或聘请司法鉴定人的主体并不唯一,还是公、检、法“三足鼎立”,这就可能存在重复建设、互相扯皮的隐患。建议将司法会计鉴定事项的决定权一律赋予法院行使,具体设想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各自侦查活动中,一旦发现案件中确有某一会计问题需要进行鉴定,就必须向法官提出申请,法官如果同意进行司法会计鉴定,就要指定具体的司法会计鉴定人负责实施鉴定,司法会计鉴定人的委任也由法官和法院专门进行,检警机关与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应当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对于法官的裁决也有平等的申请权。第二个问题需要签订司法会计鉴定委托书,作为法律诉讼文书的一种,它是司法会计鉴定人取得进行司法会计工作的资格证明,也是司法会计鉴定人开始从事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法律依据。

(二)执行过程特征不同。执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不同,也是司法会计鉴定和注册会计师鉴证各有千秋之处:

1、执行人资格的取得方式不同。每一次执行司法会计鉴定都要经过法律提起阶段确认担任人的资格,以保证鉴定人的独立和胜任,维护法律严肃性;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执行人资格是在事务所与委托人自愿签订委托合同后,由事务所内部权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后安排确定。

2、委托合同性质不同。司法会计鉴定委托书是诉讼文书,而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委托合同是经济契约。

3、取证视角不同。司法会计鉴定人的视角集中在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行为与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视角则集中于会计信息质量和预期使用者的利益维护。

4、证据地位不同。司法会计鉴定最终是提交证明事实真相且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据;而注册会计师鉴证最终是提交财务报表的鉴证意见,证据只是支持最终意见的中间手段。

(三)执行程序方面不同

1、执行程序规范化程度不同。当前司法会计鉴定程序尚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对于鉴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送检单位提出的鉴定要求是否超出司法会计鉴定的工作范畴、鉴定结论对财会证据反映的客观事实的表述应达到什么程度等,只能依靠鉴定人的职业经验来判断,主观性较强。所以有时会出现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结论的现象,使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无所适从,不知该采信哪一个结论,当然就不能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有规范的执业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对具体执行程序有统一严格的要求,可以较好的控制和检验鉴证工作质量。司法会计鉴定也必须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工作质量,标准的内容应首先满足目的要求。(1)司法会计鉴定证据的提取标准;(2)对比检验标准;(3)综合判断标准;(4)鉴定手段标准;(5)鉴定结论用语标准;(6)鉴定结论报告标准,充分借鉴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合理部分。

2、取证使用方法不同。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一旦被采信,就成为诉讼证据,因而它必须与其他诉讼证据一样,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做到充分、确凿。所以,在取证上应当遵循实在性原则,主要采用据实查证的方法,如轨迹追踪法、对比鉴别法等建立在详查基础上的专门鉴定方法。而注册会计师可以广泛应用审计抽样技术提高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司法会计鉴定对证据的要求高于注册会计师鉴证,所以在取证方法上不能不加分析的混同。

四、鉴定报告不同

(一)鉴定结论报告结构不同。两者的鉴定结论报告结构不同(表2)。从格式看,司法会计鉴定报告书的组成是三段式,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报告统一有8或9部分。从内容上看,司法会计鉴定很详细,如绪言部分就包括委托进行司法会计鉴定的机关名称,鉴定决定书的签发日期、内容、号码,鉴定案件的案情简介,及通过司法会计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及需查明的情况,提供鉴定材料的情况,采用的鉴定方式等,但是没有提及鉴定相关人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报告相对简明扼要,突出委托人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所以应对鉴定报告增加责任要求,以利于提高鉴定人的责任意识。

(二)鉴定结论类型不同。两者鉴定结论类型不同。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有两种类型:肯定或否定性鉴定结论、不能作肯定或否定性的鉴定结论;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报告意见类型分为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