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际金融管理论文十篇国际金融管理论文十篇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14:29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金融国际化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深化与发展是金融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负面影响也逐步凸显。近十年来金融风险事件的频频爆发,而且金融危机的传染性越来越强,洗钱、腐败、逃税等跨国经济犯罪的猖獗,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许多国际组织也逐渐重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世界金融监管合作潮流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外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地关注,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

一、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已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观点或成果。比如,布莱恩特(Bryant,1987)较早关注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面临集体行动的问题,认为各国出于个体理性所做出的政策选择最终并未达到整体最优状态,从理论逻辑上演绎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原因,但没有对理论进行检验。martin(1993)、Kahler(1995)、Cohen(1996)分析了各国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态度,指出,与通过国际合作以实现共同利益相关各国更容易在国际合作防范危机方面达成一致,因为银行倒闭、金融风险等带来的国际风险冲击更直接。Herring和Litan(1995)更进一步提出,参与国际合作的国家数目越少,目标越趋同,对国际合作未来收益的认识越容易达成共识;金融政策决定机制越相似,越容易达成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eatwell,J.和taylor,L.(1999)以制度比较学的方法,结合实证研究,通过对比现有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现状,指出了存在的差距,还针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现象提出建立世界金融管理局,以解决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思路。但是,没有探究失衡的根源。而且他们认为,国际角度的金融监管已经从监管合作发展为监管协调。然而,即便是国际协调,也不能充分解决存在的金融风险,必须向第三个阶段发展,即超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成立,它拥有决策权、监督权和实施权。这样的一个超级机构不仅使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发达国家也同样需要。Hanstietmeyer(1999)提出了面对金融全球化深化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建议。

GiorgioDiGiorgio和CarmineDinoia(1999)建议欧元区内各监管机构进行重新组合,重组后的金融市场规管架构的基础是,在国家层次和欧盟层次上,将不同的目标分配给不同的机构。也就是说,金融监管的三个目标――微观稳定,投资者保护,效率与竞争――应该分配给相互分离的三个欧盟机构负责,每个机构都处在欧盟监管者体系的中心。这三个独立的体系应该以类似于欧洲中央银行的模式进行组建,并与负责物价和宏观经济稳定的机构紧密合作。这就是他们提出的欧元区的四权监管体系。

GiovanniDell'ariccia和Robertmarquez(2001)构建了“监管中的外部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机制问题,揭示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说明了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监管合作的难度。

CorneliaHolthausen和thomasRønde(2004)采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各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假定监管者的目的在于本国福利的最大化。他们把监管者之间的交流视作廉价谈话(cheaptalk)博弈模型,他们研究发现:除非各个国家的利益完美地联系在一起,最佳的披露规管就无法实施;各国间的利益联系得越好,得到的整体福利就越高;银行为了逃避关闭可以选择跨国投资的战略,也就是说,银行倾向于选择最不容易被责令关闭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这就要求母国和东道国的紧密合作。

二、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国内学者王伟东(1999)从银行业、投资银行及银行业与投资银行的融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现状,为了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供给提供了便利。李哲(1999)提出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及当前国际合作的特点,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进行了展望。刘宇飞(1999)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探讨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了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的国际合作,认为这是在最后贷款人不能明确之时的预防性做法,并对国际合作的深化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孟龙(1999)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问题,认为金融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在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银行业运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当代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后果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深远,银行监管国际化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他还探讨了国际银行监管的原则和标准。潘金生(1999)认为金融监管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要职责,并对金融监管的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基本方法和目的以及国际金融监管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做法。

汤正旗、邓保同(2000)指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是金融业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并探讨了中国开展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问题。周道许、孔祥毅(2000),陈学彬、邓保同(2001)等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金融监管失灵的角度提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建议。汪倩(2001)从反面论证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探讨了国际合作的一般做法,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

朱孟楠(2003)教授从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动因入手对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进行了研究,提出协作的动因及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一般理论。他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得出了协调情况下的两个国家能够比不协调的情况下达到更大的福利水平的结论。他还研究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方式和运行机制,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障碍及其清除的途径。关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他研究了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形式与效应、主体与客体;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深化;中国金融的国际化及其与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合作等。但从其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深化一部分的相关内容来看,他的主要注意力在货币体系的协调与合作上。

郭春松、朱孟楠(2004)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考察了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动因,并在对金融监管国际协调合作的理论和我国的监管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孙焕民(2004)也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问题。他将金融监管的国际性互动交往分为三个层次:合作、协调和统一监管;在形式上表现为法律式的国际监管和协议式的国际监管。在国际协作中,国际规则也有两种不同的发展形式:从上到下的形式和是从下到上的形式。

张伟(2005)回顾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效应,并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进行了展望。梅睿哲(2005)从我国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途径。

邓大鸣(2006)从金融监管区域合作出发,比较了金融监管的全球合作模式与区域合作模式,运用动态合作博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金融监管区域合作的成本收益模型,认为金融监管的区域合作与全球合作模式相比,虽然是一个次优的选择,但却是一个现实而可行的选择。

林俊国(2007)在阐述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需求、供给和均衡问题,论述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李成、姚洁强(2008)运用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非均衡问题,研究发现,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金融结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据此,他们提出应基于国家利益建立分层次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机制;统一会计准则,加强信息披露合作,推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进步。

三、简要评述

总的看来,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问题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在各个侧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人从成因、影响和目标进行研究,有人利用博弈论进行研究,也有人建立了成本收益模型进行分析,还有人对合作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其主要观点有:利益是推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因;国家间的相关度影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决策;监管机构的国际竞争影响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金融一体化的加强会加快国际合作的进程;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可以分为合作、协调和统一监管三个层次与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和全球合作三个阶段;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中存在需求与供给的非均衡性;各国出于个体理性所做出的政策选择最终并未达到整体最优状态;相对于集中监管来说,竞争性的监管机构会出现低标准监管或监管不足等等。

然而,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这一课题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还比较薄弱,定量研究数量较少,而且离现实较远,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也是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方面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CarmineDinoiaandGiorgioDiGiorgio(1999),houldBankingSupervisionandmonetarypolicytasksBeGiventoDifferentagencies?eUiwork-shopon“macroeconomicpolicyafteremU”,october19,1999.

[2]CorneliaHolthausenandthomasRønde(2004),CoopeRationininteRnationaLBanKinGSUpeRViSion,woRKinGpapeRSeRieS,no.316/maRCH2004.

[3]Dombrowski,peter(1998)'Hautefinanceandhightheory:recentscholarshiponglobalfinancialrelations,'mershoninternationalStudiesReview,42(1):1-28.

[4]GiovanniDell'ariccia,Robertmarquez(2001),CompetitionamongRegulators.imFworkingpaper,wp/01/73.

[5]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孙涛.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进展[J].世界经济,2002(4).

[8]李成,钱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理论解读[J].人文杂志,2006.

作者简介: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改革;国际贸易专业

新世纪以来,随着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所有专业课中“教”与“学”的难度也是最大的。新世纪新形势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探索与研究《国际金融》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在结构体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对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一)理论抽象晦涩,而且更新较快

《国际金融》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许多原理和理论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内容丰富口径宽广,缺乏具体性。比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和利率理论等章节,内容复杂模型众多,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理解。同时国际金融相关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较快,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现象,单纯靠教材靠老师无法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国贸专业实践性又比较强,学生比较喜欢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比较排斥,所以教学难度非常大。

(二)数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国际金融》是金融学的分支,需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尤其是外汇与汇率、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等章节计算众多,要运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数学能力普遍不如工科,在学习时面临较多障碍,熟练使用数学工具其实是学好所有经济类课程的前提。此外,《国际金融》对实践能力要求也很高,不但有其特殊性且远高于其他课程(如《进出口实务》、《报关实务》等)。因为他要求的不是简单掌握标准的程序性、重复性工作技巧,而是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为将来做应用型金融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知识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

《国际金融》很多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已经提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比如国际收支调节、汇率形成机制、政策组合搭配等很多内容就是《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学习又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相关货币需求与供给、利率的管理等知识又离不开《货币银行学》基本原理。经济管理类很多课程其实是互通的,要求温故而知新,全面学习、理解并掌握。要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其他授课老师的先行铺垫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学一门忘一门、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学不好《国际金融》。

二、《国际金融》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

《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首先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入世以来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的要求也从“量”过度到“质”。除了传统的营销、外语能力外,对于那些熟悉金融和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等知识的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国际金融》作为国贸专业主干课程,既能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宏观管理、认识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也能为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及投融资安排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因此,《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应由以往单纯的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转变,由单纯注重教师授课向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自我探索与研究转变。

围绕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也要进行同步调整与更新。随着金融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汇率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资本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防范汇率风险,规避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增强自身实力,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故授课时要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风险管理等知识的比重。在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3万亿大关,国际经济纠纷不断的背景下,对于储备管理、国际协调及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知识学生也要积极掌握,这与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现实紧密联系。为了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推广素质教育,实践教学部分也要加大授课比重。综合而言,以上内容是编写教学大纲时重点强调的几个方面,也是和传统教学内容体系相区别的地方。

三、《国际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比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更为关键,也是《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教学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它主要采用图表、视频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比传统的文字讲授好很多。目前高校里已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但还停留在充当演示工具的层次,未能真正发挥优势。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多媒体形式,《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全方位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讲解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金融危机等内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观看专题教学光盘、金融题材电影等音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再比如讲解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为了避免空洞说教,可在ppt中加入示意图或者简单的动画,笔者采用了这些方法后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施教学。这里面要注意搭配问题,应是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外网络教学。我们要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大纲与计划、章节重点与作业、自我测验、留言答疑等,有条件还可以加上授课资料和录像,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这些是常驻内容,还可以随教学进度定期增加一些热点专题。师生课外互动也很重要,网络聊天已普及,我们可以借此实现师生的课外交流,拉近师生距离。经济类课程共同特征是热点多变化快,网络教学可以使信息零距离传递并及时更新,先进性远超过课堂。教材选用也很重要,高教版杨胜刚、姚小义主编的《国际金融》配有专门的网络课程网站,资料齐全,附带的学习卡可让学生直接通过网站自学。笔者实际使用中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二)加强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

首先,案例教学是加深知识理解的最好途径。当下很多高校在推广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其中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它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总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国际金融》案例丰富,具有来源广泛、题材多样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比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时,可加入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案例,讨论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因素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而讲解“外汇储备”时,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外汇储备的管理及运用。案例的选择是成功关键,要遵循两大具体原则:第一,案例要选择早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所以要避免无谓的争论。第二,案例要选择非常典型的事件。案例本身应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所以要精心筛选那些经典的有价值的案例。转贴于 其次,实施双语教学是由《国际金融》自身特性决定的。它研究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均衡问题,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涉外经济活动能力的最佳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用英语对专业术语、基本原理进行一定程度规范表达是起码要求。为了在未来工作中与外籍客户顺利沟通和协作,更要不断通过各种英文媒体(尤其是国外网站)获取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双语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一是避免注重形式忽略内容,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深入掌握才是目的;二是避免纠结内容忽略难度,如大幅降低难度会导致课程内容过于浅显,这不利于知识掌握及后续课程跟进。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中英文教学必须灵活,英文授课的比重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高低而定,同时也要根据讲课内容的难度灵活变化,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三)大力提倡推广实践教学

《国际金融》目前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的支撑,很多经管类课程其实都是如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实践教学我们不能单纯以实验、实习去理解,针对《国际金融》这种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应拘泥于具体形式。《国际金融》实践教学可从理论实践和操作实践两方面着手:

1、理论实践,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外讲座,目的是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提高素养。首先我们可以经常将一些理论难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在课堂进行讨论,通过互动实现师生交流与共同提高。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讨论教学有一定流程,先要做好动员精心选题,如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同时及时给予引导;最后教师总结,形成讨论报告或者小论文等成果。其次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学术报告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讲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家型讲座,主要针对与课程联系比较紧密、影响很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实务型讲座,通过聘请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金融相关业务的一线骨干(如中国银行外汇交易业务员)进行操作性理论指导。通过听讲座以及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操作实践,包括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点。首先是模拟实践,这需要建立专门的金融实验室,一般包括“金融教学”和“模拟交易”两大系统,既可提供即时证券、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的相关行情和资讯评论,也可同步进行相关模拟交易活动。如讲解外汇知识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外汇投资的技术方法,亲身体会外汇市场的风险。其次是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可满足需要,这也为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从事相关金融工作打下基础。笔者课余时间经常带领学生到银行、证券公司或外贸公司等校外实习合作单位进行参观实习,这种学以致用、言传身教的做法很受学生欢迎,增强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管将来从事外贸工作还是金融服务,都能从中获得很大帮助,很多甚至提前实现了就业。

四、结语

作为《国际金融》授课教师,诚然应在掌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理论实践能力、竞争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但换个角度讲,课程学习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单纯教师讲学生听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思路应是先启发引导,然后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学,最后做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把“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教”真正实现学生的“学”,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一点。

参考文献

[1]孙钧.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浅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05).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体系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跟上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我国国际金融学科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革和创新,并能与国际接轨,实现新的飞跃。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全国经济类院校和非经济类院校都开始扩张金融学生源。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国际金融学科面临的新变化

近十多年来,国际金融学科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国际金融教科书也出版了很多,其中许多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下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金融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就其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其国内的金融日趋自由化和市场化。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的核心就主要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如何开放资本账户?如何在资本账户开放中趋利避害?由于其涉及到汇率制度安排、货币兑换、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的管制与放松和国际储备管理等这样一些国际金融学最基本和最本质的问题,因而也成为国际金融学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2、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

内部均衡目标有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等基本目标和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等衍生目标,外部均衡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基本目标之外,还有贸易收支平衡、资本流动平稳、对外金融稳定、贸易条件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提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的地区、行业、部门分布合理等派生要求。而在内外均衡目标的追求中,不仅本身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因素的牵制和影响。所以,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成为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在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与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相伴生的区域化金融、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现,各种战略规划和构想、各种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不断涌现,从而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点和热点。

4、以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主体的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国际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活动,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都越来越大,从而使跨国微观国际金融日趋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三、国际金融学的新变化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面对国际金融学的这些新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

1、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在理论的逐步展开中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只对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作简单的介绍和批判、将国际金融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务合一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应当加强对反映了市场经济普遍规律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数学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国际金融来说,这一原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急需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新的改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我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1、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横向目标。本文将横向目标确定为专门培养以下三类金融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在于培养以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的科研方法、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先进人才,此类人才有益于我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发展能够跟上国际的发展步伐,并能在国际金融的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则主要就是与金融实务相结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又可继续分为综合管理型人才、职能管理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等各种实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复合型人才,和“经济学+其他学科”复合型人才。

(2)纵向目标。横向目标确定以后,还必须对纵向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做好一个系统的分类:对于专科生而言,专门塑造具有必备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本科生,则必须塑造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熟悉国际金融实务,并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等经济管理人才。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然将他们塑造成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力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经济学管理人才。一般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一部分则是管理型人才,突出的优势则是熟悉国际上的各种金融实务,能够在国际贸易之中独立承担交流能力,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根据国际金融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把上述的内容尽可能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要改革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好教材,目前在国内一些高校内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较为陈旧,权威性明显不足,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有的教材内容缺乏更新,与现今发展迅速的国际金融实务衔接不上,误使学生的认识有点滞后,不利于我国国际金融行业水平的提高。有的教材只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金融理论,缺乏与我国国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学习之后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因此,本着以上的问题,在选择国际金融系列教材上,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熟和规范的教材体系,另外,由于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而国际金融教材从计划、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最新的教材,出现一两年后也会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持教材、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涉及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操作,内容跨度很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必须多样化。

首先,理论联合实际,推陈出新,新旧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抽象性、专有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方式要启发诱导、推陈出新,针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为一体的特征,应从当前的国际金融领域的具体实例入手,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以鲜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教学方法上,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其次,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应用性教学而言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金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征,很显然比许多其他学科,包括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性课程更具有广阔性和适用性。

最后,借助现代多媒体实现双语教学,加强与国际接轨。作为信息革命的产物,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况,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动态,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近距离和直观地了解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多元化

为培养合格的适合未来金融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除了从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外,改革和丰富考核方式也是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总体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就国际金融教学确立多样化的合理考核模式,包括围绕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课后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再撰写相关的探讨性论文;将考试方式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实务操作,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这些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理论探讨,2008

[3]王群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4]张建友.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调整[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5]蔡庆丰,张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4

英文名称:JournalofFujianinstituteofFinancialadministrators

主管单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主办单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4768

国内刊号:35-1229/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1987年创刊。本刊是以研究金融理论和实务以及金融教育为主的专业期刊。辟有经济管理、金融理论、金融实务、国际金融、会计研究、金融法研究、教学研究等栏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研究探索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做好各项金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5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相关举措

“国际金融”课程研究国际货币信用关系和资金融通规律[1],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双重特点。首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既包含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如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等),又包括实务知识和操作的介绍(如外汇交易、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等),还有相关政策的研究(如汇率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需要运用到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其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宏、微观层面更透彻地认识经济生活、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强调对与国际金融业务相关的经济事务、涉外企业管理等工作所必备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理解和应用[2]。如面对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复杂局面,如何强化外汇风险管理、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针对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而中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这一事实,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并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问题,都是国际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3]。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越发重要。近年来,我们在“国际金融”课堂教学中探索性地灵活采用了多种教学改革措施,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国际化

首先,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遵循国际标准。国外经院流派教材以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下册)“国际金融”部分为代表,涵盖汇率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内容,并在第六版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全球化的冲击等新内容;商学院流派的教材则更侧重微观与实务,以布特勒的《国际金融学》为例,突出了国际金融市场与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内容[4]。近两年,美国次贷危机对货币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教学内容形成了冲击,国外课堂教学有将此部分内容分量加重的趋势。在参考经典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国际金融“宏观与政策”、“微观与实务”、“创新与监管”三大内容模块。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我们做到了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其次,大幅增加对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货币合作等内容的讨论。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金融本土化和区域化研究趋势明显。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本土化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及区域金融合作应成为国际金融课程重点探讨的内容,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相关焦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课程内容有意识地突出“面向东盟”的特点。广西是中国与东盟经贸文化联系的桥头堡,高校具有研究和探讨东盟相关问题的区位优势。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大量引入东盟国家相关案例以外,还利用学生来源国际化的特点,让金融专业的留学生以课堂报告的方式制作课件介绍越南、泰国等国家的金融体系情况。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

第一,重视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各高校商科专业最流行且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类典型案例中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判断、决策的机会,提高分析和创新能力。由于接触新知识的角度从传统的“演绎”变成了“归纳”,学习难度下降不少,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轨迹也更符合人类的本性。“国际金融”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学生平时不容易有机会接触到,理解难度大。如果能够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将具体的知识点和世界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核心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从“看热闹”转向“看门道”。例如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时,可加入美国次贷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历次金融风暴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由此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在讲授汇率变化的影响时,可结合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的教训,讨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可能影响;又如在外汇风险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部分,可加入华为、中兴等明星企业的真实案例,使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模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第二,重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感式的页面展示教学内容,学生的感受直观,既能丰富课程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播放一些贴近重大国际金融事件的视频、音频文件,可拉近课堂与现实的距离,深受学生欢迎。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5],有助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添加最新的统计资料、案例等信息,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通过建立国际金融课程网站,让学生实现网络自助学习,在线查阅课程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等。通过开设教学互动平台,方便学生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形成完整的互动知识体系。答疑问题和教师的回答和分析都被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可以形成独立的教学知识库,对课堂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6]。第三,优化实训环节,实现情景化教学。为配合国际金融的理论学习,在金融综合实验中设立了外汇交易等实训模块,通过在实验室里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进行仿真模拟,制造出身临其境进行实际买卖的氛围,有益于增加学生对证券、外汇等市场运行机理和具体金融产品交易的感性认识。通过模拟学习,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熟悉业务流程,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快适应环境。第四,建设国际化的实践基地。培养国际化的专门人才,要广泛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营造有利于国际化的人才成长环境。在利用国外资源方面,我们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根据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采取互换、交流、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出国门,接受国外多元文化的教育,扩展视野,充分享受国际教育资源。在利用国内资源方面,与银行、证券等行业的企业、机构密切联系,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利用广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学生派往南洋银行、淡马锡银行等东盟国家在华金融机构进行参观和实习,收到良好效果。

(三)教学语言双语化

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内在要求。在教育部2001年8月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明确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理念,业已被国内多所知名高校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通过双语教学,学生能够熟悉掌握国际金融涉及的众多专业术语,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理论表达的能力,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世界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也将为今后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英语基础。由于东盟国家广泛采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在面向东盟的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中,教学语言的双语化改革一直受到格外的重视。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双语教学的两种尝试。如果任课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英语口语水平较高,同时学生也有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那么安排采用国际金融原版教材进行授课。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则要求老师尽可能地在教学中多使用英语词汇。特别是国际金融的有关概念,都应将其英文名称标注在中文名称的后面。在讲解有关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等内容时,要对照全英文的票据样本分析它们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点[8]。

二、今后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实施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坚持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这些不足也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金融学专业教材建设要突出面向东盟的特点教材是进行教学的知识载体和基本工具,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关系。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和地区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及其相关领域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以及新的解决方案。之前的国际金融理论在持续深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出新的金融理论。例如汇率决定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各国金融政策协调理论等,均在最近20年间取得了非凡成就。为方便学生系统认识这些新问题并接收新的成果,需要对现有金融教材及时进行更新。在中国-东盟框架下,国际金融热点不断涌现,例如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9年的越南金融危机、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以及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等。近两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加剧了该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局面,成为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热点。在此背景下,发挥广西东盟研究优势,推出面向东盟的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成为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教材的出版,除了成为学生学习和了解国际金融前沿问题的重要保障,也构成广西加强面向东盟特色和扩大经济金融学科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完善教材建设的同时,还应鼓励进行双语教学精品课的尝试,充分发挥双语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突出作用。

(二)深入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合作,拓宽交流平台教师队伍国际化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程模式从“以知识导向”的学科体系课程,向“职业能力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发展,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的扎实专业理论功底,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还要具有高级商务管理的丰富实战经验。传统型的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迫切需要建设由“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组成的新型师资队伍。具体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建立激励措施:

1.创造机会并提供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强调教师对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以及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获取。依托现有与东盟国家知名大学的联系,尝试建立教师之间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的定期互派制度。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金融学差异性教学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对金融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变得格外迫切。因此,如何培养新经济和新金融人才,高等教育肩负重任。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

一、“金融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历史上看,货币、信用等金融要素的产生已有几千年了,在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确立以前,无论是货币的演进,还是信用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式银行的出现把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金融范畴,由此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世纪中叶,尽管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但主要的金融活动仍然在货币系统和以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覆盖之下,因此,金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资本市场运作、金融资产估值和经济主体理财已经成为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对新的变化,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宽口径金融的研究范畴,即包括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活动的集合。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活动越来越错综复杂,新的融资方式、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手段及市场热点层出不穷,“金融学”课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1.金融活动的国际化趋势。

金融交易越来越国际化。投融资活动不再拘泥于一国范围之内,经济全球化迅速促使金融国际化。资本流动促进货币及各类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网络,一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会通过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及传染效应而迅速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及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一方面,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伴随资本的国际流动,银行网络遍布全球,同时促使跨国银行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这些都榻鹑诨疃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2.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趋势。

金融活动的市场化是指融资方式或资产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市场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定价由市场决定,资产流动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大量银行信贷或应收账款这类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被作为虚拟的本金发行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交易。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交易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及效率的提高。金融活动的市场化,使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一种市场化的研究。以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资产组合理论第一次提出把数理方法引入金融问题的研究中。多因素套利理论将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分解成多种因素,从而更加贴近市场实际。分解过程需要技术支持,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期权定价模型更需要数学和统计技术支持,金融产品的设计需要工程化思维与技术的支持。

现代金融业务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关金融学问题的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使得金融学科与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交叉,金融工程、行为金融、数理金融等多个交叉学科孕育而生,创造性地解决了各种金融问题。此外,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方式,导致传统支付和融资业务向电子化、网络化、证券化的方式转变。

二、“金融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货币、信用、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宏、微观金融活动。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个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对于这类学生而言,“金融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微观市场领域,如资本市场的运作、有价证券的交易等方面。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不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的掌握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涵盖的内容众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授课学生的具体专业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三、“金融学”课程在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具体实践

1.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要求。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包括货币、信用、利率、汇率、金融资产价格等基本范畴,又涵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领域,还涉及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稳定与发展等宏观金融层面。鉴于该门课程对于金融专业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学生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提高专业素养。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多方面的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业务技能,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市场营销、企业风险控制等活动。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可适当放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同时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进行资金管理、投融资决策及风险管理等活动。

2.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1)金融学专业。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专业性强及小班教学的特点,在“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3―5个研究专题,由教师引入专题的研究背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由讨论,再以组员报告的形式汇总小组的观点,最后由老师做进一步的总结与点评。通过互助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授金融理论时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教授完之后,通过具体案例,如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金融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

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角度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货币一章可以引入人民偶尤SDR一篮子货币的话题,教师可以从微观层面展开探讨,如人民币加入SDR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对老百姓的出国旅游、对居民的资产配置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如在金融市场一章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交易及策略分析的介绍,对于股票交易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动员参加股票交易模拟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金融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

3.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金融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仍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主。目前,我校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并未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取消期末笔试的环节,总评成绩的构成应更加多元化。结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可以对专题讨论中学生的讨论发言、相关章节布置的课程论文、上课时的新闻分享等环节都设置考核标准,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总之,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实现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

对于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考核方式应由重知识测试向重能力测试转变,要降低闭卷考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试的题型应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从金融学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独立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结合“金融学”课程的自身特点,要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金融素养,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就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提高高校“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49-51.

[2]康立.《货币金融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2,5:77-80,84.

[3]钱丽霞.《金融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48-249.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博迪.默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金融学科;教学管理;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8-02

一、研究背景及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及对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承阶段、交融阶段和发展阶段。在这些阶段,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有丰富内容[1]。传承阶段指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83年)。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学习前苏联教科书的方法,着力评论“资本主义”的落后性和反动性,及“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把对金融学科的认识,基本上限于“货币流通和信用”。交融阶段指改革开放后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前(1984—1994年)。在这一阶段,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专业人员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评介外国金融学说。在这一方面有影响的著作有:刘敖教授著的《国外货币金融学说》(1983年出版)和陈岱孙、厉以宁著的《国际金融学说》(1991年出版)。发展阶段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到现在(1995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广大学者在学习、借鉴西方金融理论和思想的同时,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并建立了反映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金融理论和思想。赵家敏(2003)分析了金融学科发展趋势,提出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方法[2];焦瑾璞(2010)认为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金融学在社会科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金融学科建设应适应迅速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新时期我国金融业的需要,为金融发展培养一流金融人才[3];陈雨露(2010)从金融学科的发展历程出发,展望了现代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4];刘锡良等(2010)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学科建设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从我国金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我国金融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路径与重点[5];赵洪丹,邹之坤(2011)提出应明确金融学专业改革思路,建立科学的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金融实践的日新月异和金融学理论的快速发展[6];陈长民(2012)认为现代金融学科是具有“学科群”特征的复杂体系,各高校的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形成各自特有的学科优势;金融学科建设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7]。

二、金融学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总体需求。国内金融机构的深入发展,对金融人才的整体需求呈现持续发展态势。其中,对金融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如2010年10月,证监会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和《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建立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提供了制度基础。但证监会规定分析师、投资顾问从业资格须二选一,这就使分析师和投资顾问人才紧缺。其他金融人才,如高端金融财务管理人才、高端保险人才等需求缺口也较大。

2.注重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社会分工精细化使学科交叉成为突出现象,金融学科的教学改革中也要体现这一要求。实践中,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主要表现为:金融学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需要学习高等数学、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课程;金融学和生物学、心理学等交叉,需要学习行为金融学、运筹学等课程;金融和法学交叉,需要学习金融法律和国际金融规则等课程。

3.国际化要求加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深入,中资银行加快海外发展步伐,涉外业务逐年增加;外资银行持续进入中国市场,这些都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适应国内金融业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需求,熟悉国际业务,有拓展境外业务的能力。这就要求加强金融英语、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三、金融学科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的禁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决定了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以听讲、记笔记、背诵、完成书面考试为特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大学课堂的学习模式和中学没有质的区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学生只是满足于完成考卷和获得标准答案,不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固化。专业教学内容固定,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变化相对较少,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实行学科划一的培养模式,使用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学时,教学门数多,但内容重复率高,教学效率低,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实践教学缺乏。学生学习主要集中于课堂讲授,缺少真正实践教学环节。部分学校开展了实践教学,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多数实践教学采取在实验室运用沙盘或金融教学软件完成,实践教学转化成实验教学,学生缺少去实际金融部门的实践学习和经历,使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脱节,造成就业后的工作适应期延长。

4.评价体系的片面性。期末教学考核中,很少考虑评价标准的设置有益于学生创造性及创新能力,很多考试考核内容要求必须有标准答案,按卷面分时为标准。教学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自由想象、全面怀疑、大胆批判等创新思维。

四、金融学科教学管理流程设计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管理原理的要求,建立教学管理体系,各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基本原则。教学管理体系包括管理部门、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基层教学管理以二级学院为主管部门,以专业教研室为具体管理单位,对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教材选编、集体备课、课堂讲授、专家听评课、教学过程测试、期末综合考核、教学质量反馈等教学管理、实践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完成整个教学管理的全流程管理。

2.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为了学要求、贯彻教学重点、平衡教学进度、便于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和其他问题,要求任课教师遵守集体备课制度,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统一的到校时间,建立集体备课纪录,由专人记录、整理和保管;期末,整理本学期备课记录并装订存档。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在明确教学大纲基础上,准备完整教案,但在授课中基本完成脱稿讲授,注重基础理论讲解的同时,配合机动灵活的课堂提问、讨论,引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核心作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灵活授课手段,提高授课效果。运用网络教学方式,延伸课堂,补充课堂授课内容不足。鼓励有经验有想法的教师学习制作高质量视频课程和微课程,解决疑难问题,引发学习兴趣。

4.强化教学实践。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基本理论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广泛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利用讨论金融领域新规定、新成果的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小评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笔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运用金融综合实验室的各种金融软件,以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理性知识的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带领学生进入银行部门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际学习、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略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和工作细则,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心理准备,确立学习方向。

5.构建立体化教学考核模式。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采用平时测试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平时测试包括课堂提问、课堂小测验、课堂出勤率考核。期末考核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查和撰写论文等方式。建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立体化考核模式,达到考核效果。

总之,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作为培养金融专门人才的金融学科教学要改变不适合的教学模式,更新管理理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人才需求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注重金融机构对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适当对金融拔尖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方式,建立适合学校特色,具有专业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挖掘教师的业务潜力,调动教师的创新激情,为人才培养积淀雄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康霖.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和建设[J].中国金融,2005,(12):10-11.

[2]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49-51.

[3]焦瑾璞.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金融,2010,(Z1).

[4]陈雨露.中国金融学科60年:历程、逻辑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育,2010,(1).

[5]刘锡良,胡正,董青马.从世界金融危机看中国金融高等教育的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

[6]赵洪丹,邹之坤.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43-02

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业务。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新形势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而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国际金融理论能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宏观管理者提供认识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未来金融经济走势及对国际贸易管理的影响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国际金融实务能为将来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业务、外贸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防范及投融资安排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同时国际金融也是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及全国外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的指定内容。所以,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应由以往的单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变革。

1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精选案例教学

国际金融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平时生活中较难接触到,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将国际金融的原理与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开展分析与讨论,既能够使学生直观、真实地理解有关国际金融理论,又能够培养学生用理论观察政策,用政策验证理论的思维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节时,可以就著名的“广场协议”,谈谈日元被迫升值后对日本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从而引发学生对当今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如何升值及升值后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的思考与讨论;在讲解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时,可引入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这三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有什么不同,针对根源探讨如何防范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在讲汇率制度选择时,可分析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成效及后续改革的方向;在讲离岸金融市场时,可引入人民币nDF交易的案例。这些案例有的可以由教师课堂讲解,有的可以让学生成立案例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对案例教学不仅开拓学生思路,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使其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2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引入情景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就是通过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增加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目前,许多财经类网站提供免费的模拟交易账户,学生在这些专业网站注册后,就能够运用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和行情,以模拟账户体验各种金融交易。如在讲授外汇交易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像美国嘉盛集团提供的模拟外汇交易平台。条件许可的学校可以成立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引进或开发金融教学系统。如外汇交易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就是一套可以模拟全球金融市场的实验系统,采用宽带网接收实时的全球同步的24小时外汇行情,进行外汇实盘模拟交易和外汇虚盘模拟交易,最终计算盈亏情况。模拟交易的基本程序如图1,一是针对教学目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设计实训方案(见表1)。二是呈现情境,学生角色扮演动态模拟,教师给予操作指导。三是学生完成操作报告。四是教师总结归纳,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训内容实训要求

实训一外汇交易的商品――外汇掌握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主要货币名称与代码缩写;了解外汇交易账户和交易头寸的定义。

实训二:外汇交易中价格――汇率看懂报价行的报价;计算汇率报价差的基本点。

实训三:实盘外汇交易熟悉实盘外汇交易账户的开设程序;进行实盘外汇交易的实务操作,平仓并分析盈亏。

实训四:虚盘外汇交易熟悉虚盘外汇交易账户的开设程序;进行虚盘外汇交易的实务操作,平仓并分析盈亏。

以仿真、务实为特色的外汇模拟交易所带来的“实战”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亲身体会外汇投资的风险。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社会实践教学

近几年来,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率持续走低,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很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内容安排等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所致。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市场需要之间的脱钩已成为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瓶颈问题。国际金融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般的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程序,如外汇交易实践操作、外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业务的运用等。参加社会实践是加强学生对相关实务性强的课程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多元化,例如和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有经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带领学生到有关金融机构、企业开展参观、经济调研等。例如在讲授金融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期货经纪公司实地参观和模拟,同学们可以亲临其境,非常直观地了解到期货交易的运作过程和分析方法,书本上的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论都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能。在参观和模拟金融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公司投资顾问和业务经理们的指点,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在讲授外汇风险管理措施时,可深入外贸企业了解这些措施在实际运用的效果及局限性。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也可“请进来”,聘请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有丰富经验的主管领导和校友,对相关的业务环节进行专题讲授。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可以弥补任课教师理论功底见长、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4提高市场适应性,大力推广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适应了金融信息化的市场要求,它的突出优点在于教学容量大、方式灵、信息快捷、模拟生动。一方面,多媒体网络教学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知识,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授课的信息量。另一方面,通过向学生推荐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网站,使学生可以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国际金融信息和国内外金融理论的发展动态。如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人民币汇率、我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债等历史数据和最新数据,还可以提供我国外汇管理方面的最新政策动态。中国银行网站则能够反映有关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实务知识。除此之外,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陆学习,并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等,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真正实现教学互动。

5顺应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要求,灵活开展双语教学

国际金融是与开放经济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金融》课程必须利用双语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有关国际金融的英文文献,也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英语从事涉外经济活动的能力。但《国际金融》课程的双语教学必须灵活,双语教学中中英文授课的比重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而定,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而定。否则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过分注重英语语言本身,而忽略了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深入理解,对双语课程内容的掌握过于浅显,不利于后续专业课的跟进。

上述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但就笔者的教学工作体会以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反馈意见看,教学还是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积极效果。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对现实金融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得到锻炼,描述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外贸业务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调研分析能力也有所提升。当然,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金融将会出现更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在总结和完善上述教学改革方法之外,还要不断推陈出新,需要探索出新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6):91-92.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宏观审慎;金融调控;审慎监管

一、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基于宏观审慎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提出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宏观审慎的理念就已经出现,但有关宏观审慎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具体执行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这涉及到不同领域政策制定者特别是金融监管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的理念问题。随着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不断增强,广泛的混业经营使金融机构融为一体,无限增加了金融体系的同质性和顺周期性;再加上金融创新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表外业务和高杠杆率,使金融业务的高回报率与高风险长期并存。随着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和主要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稳健合规,还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加强风险防范,而基于宏观审慎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则恰恰是以整个系统性稳定为目标来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2、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意义

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理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其中宏观审慎监管改革是宏观审慎金融调控的主要组成部分。2009年以来,各国政府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启动了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线的金融监管改革。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这个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采用。

构建宏观审慎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也就是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已经得到了G20峰会的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我国金融体系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隐患不可忽视。因此,中共中央“17届五中全会”正式文件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建立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列入其中。而且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提升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有关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研究动态

1、国外相关研究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政策框架最主要的就是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BiS的经济学家ClaudioBorio(2003)从监管目标与最终目标两个层面比较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不同特点。他认为,在监管目标上,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是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经营。在最终目标上,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产出下降也就是实体经济下滑;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是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white(2004)进一步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其中除了包括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还包括对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综合使用。他认为,这样一个广泛的政策框架可以提供金融稳定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如金融体系的风险分布和风险传递导致的系统脆弱性等信息。

很多学者特别强调了中央银行在实施宏观审慎金融调控中所应发挥的作用。michelagliettaandLaurenceScialom(2009)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以货币和金融的双重稳定为目标并且需要担负广大的责任权限。williama.Ryback(2006)提出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责任需要重新定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对于支付和清算系统标准化的监督,关于金融稳定报告的,压力测试和方案分析,对于非银行金融中介的金融状况和公司以及家庭收支健康的关注。亚洲开发银行官员河合正弘和世界银行顾问michaelpomerleano(2010)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在金融危机出现后所应采取的措施。他们认为,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要采取综合的政策手段抑制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政策安排包括:(1)中央银行向金融市场和头寸短缺的金融机构及时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防止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2)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进行严格检查,包括通过压力测试。(3)通过担保、转移不良贷款、再资本化等手段支持有问题但尚能生存的金融机构。(4)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消除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负反馈循环,以反映特定时期的真实经济情况。

2009年4月,G20伦敦峰会发表的《强化合理监管,提高透明度》报告指出,作为微观审慎和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补充,各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此次峰会还宣布将原来的世界金融稳定论坛(FSF)改组为世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负责评估全球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性风险。2009年6月19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案,决定加强宏观审慎监管。2009年7月8日,英国财政大臣公布了《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提出建立金融稳定理事会(CFS),全面监控英国金融业的风险并负责金融体系的稳定。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这个法案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叙述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相关内容的文献较多。成家军(2009)认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逆周期的银行审慎监管政策与宏观政策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还有及时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与预警机制。周小川(2010)认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刘锋(2011)从宏观审慎监管提出的背景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包括明确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主体、客体机制以及明确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等。

针对我国实施宏观审慎性的监管体系,有一些学者指出了我国主要监管机构所发挥的地位和作用。梁敏(2010)提出,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尤其在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由人民银行承担系统性监管职能是最佳选择。尹继志(2011)在构建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指出中央银行的监管地位明显加强。还指出实际上,中央银行在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实施货币政策、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运行中都扮演着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角色。因此,强化中央银行监管权限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在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应进一步明确其监管地位,赋予其应有的监管权限。

对于我国应该构建怎样的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框架,张晓慧(2010)从中央银行政策框架的演进以及对传统政策框架的反思,提出构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性框架。宋家生(2010)则判断中国现阶段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审慎监管的机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运用各自的专长和信息优势,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刘仁伍(2010)等建议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新体系:第一,要注重宏观金融风险识别和预警建立完备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第二,要注重宏观金融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备的宏观审慎制度。第三,要注重金融机构的安全和健康发展,建立完备的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第四,要注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协调,建立完备的金融市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第五。要注重宏观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建立完备的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第六,要注重监管部门的内部沟通和跨国协调合作,建立充分协作的金融监管体系。

三、总结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讲述宏观审慎的提出背景,以及对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内容的叙述。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体现在进一步完善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上。大部分理论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在构建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框架中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并指出了构建宏观审慎金融调控体系的方法和相关建议。但是最终还是没有确定的一个明确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还有就是我国应该怎样设定中央银行的职责,明确限定各主要监管机构责任以及制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相关法规。随着各国经济发展,金融开放程度的不同,应构建适合我国在“一行三会”模式下的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框架。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防化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具体到现阶段中国的研究成果,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得差距,但我国各大相关的金融监管机构都已将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相信随着去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经济的不断开放,基于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水平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thefutureoffinancialregulationJean-CharlesRochetpierr-Franc,webef,VoxeU[J].(2009).

[2]theCommitteeontheGlobalFinancialSystem.macro-prudentialinstrumentsandframeworks:astocktakingofissuesandexperience[R].BiSworkingpaper,2010.

[3]BorioandShim.whatcan(macro-)prudentialpolicydotosupportmonetarypolicy?[R].BiSworkingpapers,2007.

[4]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GlobalFinancialStabilityReport,2010,april,october.

[5]周小川.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J].十七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辅导读本.2010.

[6]李文汉.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7).

[7]徐明东、刘晓星.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基于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国际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2008(2).

[8]巴曙松,王爆怡,杜倩.从微观审慎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J].金融研究.2010(5).

[9]郭田勇,廖力.金融危机和宏观审慎监管[J].经济研究.2010(13):41-44.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篇10

经济学理论试论海南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引言

离岸金融(offshoreFinance)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甚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传统的离岸金融业务包括货币信贷、投资、结算、外汇买卖、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和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伴随着新一轮全球性经济衰退,各国对游资监管力度加大,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前景逐渐黯淡,离岸金融业务也积极寻求着转型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之下,海南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相关研究更显必要、紧迫。

二、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天然优势的地理区位

海南省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内靠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海南省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对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亟需大量的资金及金融服务的支持,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能有效满足此类需求;其次,毗邻香港有利于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的加快发展,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的兴起能有效辅助、巩固香港确立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最后,海南省与祖国大陆间的天然屏障可以作为防范省内与大陆境内金融系统协同干扰的“防火墙”。

(二)增长迅速的国民经济

(三)发展迅猛的金融行业

(四)持续加快国际化进程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海南省抓住与国际市场、机构、法人等接触的契机,推动海南省产业升级转型。一方面,海南省不断强化自身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的核心地位,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旅游、交通、商贸等方面的互惠合作,另一方面,海南省寻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旅游、金融、环保等领域的交流。

三、海南省离岸金融的模式选择

通过对现有国际离岸金融市场模式特征及要素需求的考量,不难发现海南省省域内要素不满足内外一体型关于区域建设环境的需求。而避税港型模式本身即为了让离岸公司机构规避母国关于税收等非运营支出而诞生的一种形式,且随着近年来全球性受游资冲击而导致的全球、区域性金融危机频发,黑市洗钱现象不绝,现阶段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国联盟加强对此类模式地区的监管,从而使得一些区域离岸市场“形同虚设”,不仅如此,海南省较其他避税港型地区并不具有明显横向竞争优势,因此本文认为海南省不适宜避税港型模式。

剔除了以上两模式后,本文侧重与海南省选择以内外分离型为基础的适用性模式。首先就内外分离型模式而言,海南省现阶段国际旅游岛建设亟需相应配套资金的支持,据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测定,海南省国际旅游岛至少需要15万亿元资金的注入建设,而相对于海南省入不敷出的财政资金而言,数目之庞大犹若星河,因此本文认为海南省应采用单向渗透型的离岸金融市场模式(oUtin),即允许离岸市场内资金有限渗透到在岸市场的模式。但受限于现阶段海南省金融软硬件实力,初期阶段仍以内外分离型模式,待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档次,再权衡利弊适当冲破“屏障”,施行有限渗透的策略。四、海南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目定位

(一)助力海南省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为核心

必须遵循关于“十二五”时期的规划路线,从而进一步助推海南省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等改革目标的实现升华规划中关于相关产业发展的理念,拓展海南省经济、产业发展的可行域,创造海南省与国际优秀产业、高新技术接触的契机,争取将海南省提升为“离岸金融-旅游服务”复合型海岛特区。

(二)开展以境外人民币离岸业务为内容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三)形成“港琼”离岸金融犄角为目标

香港作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国际化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业务规模大、服务水平高、市场监管有效性强。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就其本身规划而言,具有浓烈的地域性特色,因此可以有效完善犄角内“业务池”构建,且海南省离岸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减缓香港受指向性游资的冲击,发挥犄角规模优势,有效规避相应风险。

五、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的内容框架

(一)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品种遴选

1.银行类离岸金融业务

一是离岸存款业务。可接受开立“非居民”的美元、港币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存款账户,亦可接受开立人民币非自由兑换货币存款账户。

二是离岸结算业务。海南省可以依托离岸金融机构为平台,开展一系列如客户办理汇兑、接受和开立信用证、提供保函、光票托收、跟单托收等业务。

2.证券类离岸金融业务

海南省证券类离岸金融业务也应选取金融机构债券、利率掉期(Swap)等为主的相对低风险性业务为主,从而做到降低风险,有限提升市场流动性。

3.保险类离岸金融业务

开展有利于海南省海洋产业发展的船舶险种,根据海南省特殊海洋、渔业状况,推陈出新具有离岸属性的创新型保险品种。

(二)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监管体系

1.离岸金融机构准入及退出机制

海南省离岸金融机构的准入应遵循“机构规模优先、良性内控优先、业务面广优先、效率服务优先”等原则,准入机构在进驻省内以前应具备外汇汇兑、业务办理、业务结算等基础性资质,并在此基础上报备国务院、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政府等相关机构审批、备案等基本程序。

2.离岸金融业务范围约束性

主要监管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的五项原则主要:一是审慎性原则,以风险相对较易控制的业务为主;二是可操作性原则,即以简单可行出发,以传统业务为主;三是灵活性原则,在监管下适度放宽业务选择的区域;四是锁定交易性原则,通过账户的分设和严格管理,确保离岸业务的有效监控;五是差别监管原则,对外资银行及中资银行进行区别性管理。

(三)海南省离岸金融业务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

借鉴国内外离岸金融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海南省实际,对在离岸区内开展离岸服务外资金融机构,可考虑在2020年以前按10%税率减征所得税,免征印花税,对风险较大的离岸贷款实行专项贷款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申请,报外汇管理部门备案,同级主管国税机关审批后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对金融机构高管个人所得税按三免两减半征收。

2.费率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