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研讨论文十篇教育研讨论文十篇

教育研讨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29:58

教育研讨论文篇1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心理教育本土化

20世纪后半叶,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与此相应,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广义地讲,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其中,“后现代”大多被当作一种社会变化在时间分野上的笼统称呼。然而,除了时间上的意义之外,“后现代”一词所涉及的主要内涵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情境;狭义地说,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对主体哲学所倡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和以确定性、整体性、同一性为标志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哲学。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壮大,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被众多的学科领域所借鉴,在这种变革的推动下,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而心理教育作为引领、促进人心理发展、提升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为心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引发了现代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深刻变革,对心理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后现代的角度透视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研究

1.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独立的思潮,它包含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思想。法国和德国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浪漫主义、欧洲传统的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等,均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源头。它的主要观点表现为:(1)主张“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它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的思维方式、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强调科学方法和理论上的多元主义。(2)弱化普遍性研究,承认历史性和具体性。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我们无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找到所谓的“普遍性”特征,因此,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应考虑进行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它重视语言概念、重视与自我关联的符号对于现实的构造作用,认为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而是我们自己或社会用标准语言建构出来的。真理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场合和价值体系,真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化中。

2.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陷入“合法性”危机的情势下,萌生的一种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视野。在受到后现代哲学和建构主义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表现为:(1)研究方法多元化,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2)结合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关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内容和心理过程,实现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3)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肯定质化研究的地位与价值,主张心理学研究应尽量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出发来全面、真实地揭示人的心理。(4)认为语言是自我的关注点,在形成和建构自我中起核心作用。(5)关注天人合一,倡导对世界的关爱,认为人与外界是一种本质的、内在沟通的关系,并预言以倡导人性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宗旨的世界观将帮助人们走向“完美”的人性。

二、心理教育理论的内涵

心理教育,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却有着心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从这些不同的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对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正如英国的理查德•尼尔森认为:“心理教育绝非一元现象,它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对于具有不同理论导向和不同工作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对心理教育的理解需要结合多学科、采取多种价值取向,而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正是反映了人们对心理教育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

总体概括来说,心理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达到提升和改善受教育者心理机能的过程。其核心概念就是对心理机能的提升。它是一种注重人性培养的发展性教育。

三、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模式的融合

1.心理教育要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生态效度,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每名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与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历史、文化不仅会通过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显性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还会通过集体意识影响他们的潜意识,进而影响他们的外显行为。因此,心理教育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生态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2.施行多元化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多元化,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路线多元化。由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摒弃了单纯强调实证法的研究方式,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因此,在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要考虑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全面。(2)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多元化。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设置课程,重视其他学科与心理学的融合与交叉,给知识附上心理的目标。(3)心理教育的多元化还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任务,而应该构建起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教育网络,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学生心理教育外延和内涵的双重扩张,心理教育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3.心理教育是指向个人生命成长的教育。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实现受教育者个性发展。教育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其关键不在于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而是让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转换其精神世界和认知结构,建构生活的意义,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和符合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因此,心理教育要回归个体生命的主体和价值,使生命回归自然,教育回归本质。总体目标就是按照生命的成长规律来丰富生命的内涵。

4.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心理教育重视关系取向。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家长间的互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的建构作用,而这种建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因此,心理教育应该超越个体中心主义的束缚,从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中来认识和把握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使其能够进行合理的社会建构。

5.心理教育反对绝对普遍性,倡导独特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关注学生潜能发挥。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把人变成无差别的抽象化的存在,极力推崇和展示人的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心理教育则应鼓励受教育者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条件下,有风格地成长。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能量,这就要求心理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视受教育者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为其自身成长提供能量。

四、后现代思潮下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尽管后现代心理学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思潮本身,它却是西方的产物,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G.墨菲所说:“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因此,对于后现代思潮下的心理教育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审慎对待。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我们既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全盘皆收,也不能一味排斥,全盘否定,即:我们既不能当后现代思想的盲目拥护者也不能对其报以鄙夷、轻蔑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则是以宽广的胸襟既接受后现代心理教育观的挑战和批判,同时又对它的某些夸大和不实之处提出“后现代性”的质疑,我们的合理视角应当定位在: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

具体来说,后现代心理教育的本土化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考虑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共性和差异性。我国特有的社会发展背景、教育制度、当代青少年特有的人格特征,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文化与西方相比所表现出的极大差异,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的心理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因此,我国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对文化因素具有敏感性,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将国外先进的理论、我国的文化背景及目前的教育情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施行心理教育时也应进行本土化改革,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出更具有适应性的本土化心理教育模式。

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探索,实现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郑日昌.后现代旗帜下的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

[4]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63-164.

[5]Richardnelson-Jones著,陈中永译.咨询心理学中的心理教育[J].教育专题研究.

[6]杨韶刚.后现代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长白学刊,1995,(6):24.

教育研讨论文篇2

论文摘要:从健康教育的起源,自我保健、行为干预、新型护患关系、社区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教育研究的方向及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阐述了21世纪护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性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正迅猛发展,一个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正逐步形成。新世纪健康教育的4大发展主题:平等、权利、环境、经济是护理人员探索的新问题。21世纪人们将在民主、自由、福利等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平等,健康也将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更高的目标,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护理工作者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开展健康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健康观念的提出,护理学已进入健康促进的时代[1],护理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护理工作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的健康问题的照顾。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护理工作中,并提到了学科发展的日程。如何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是护理工作者21世纪努力的方向。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起源于本世纪初。美国1925年最先兴起健康教育,经过反复探讨,在实践之中深化提高,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社会学和医学知识中占据重要位置[2]。20世纪之初,随着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健康教育理论开始引入我国。

纵观健康教育发展史,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健康教育的思想及论著,就非常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1909年中华护士会及1925年中华医学会的成立,1930年中华教育学会的成立都对我国健康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3年陈志潜在《中国医学杂志》发表“定县乡村教育实验”,可谓我国社区健康教育的雏形。1934年陈志潜编译的《健康教育原理》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论著。1935年由胡安定、邵象伊等发起组织“中国卫生教育社”,同年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这两个全国性的健康教育群众性团体的成立,为当时的健康教育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9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健康教育协会与中华医学会合办了《中华健康杂志》,注重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并注重心理、社会和环境的健康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促进理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社会动员理论使我国的健康教育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当医学模式转变为心理生物社会的模式后,卫生发展的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健康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我国在参加第13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从单纯的卫生科学知识的传入改变为传播与教育并重的新观念。在1990年的全国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将“卫生宣传教育”改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1997年间中共中央提出的“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展望未来,护理健康教育事业将会成为世纪所关注的学科,定会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发展。

2健康教育中一个新概念——自我保健

wHo指出,自我保健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21世纪的护理实践正向临床护理与个人预防,保健相结合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从50年前没有疾病便是健康到当今健康的三维观念(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完美状态)。这些使人们意识到健康的自我保健价值和作用。自我保健在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后的自我保健,可以恢复人的自我防护能力,掌握自己的健康。健康教育可以使人们“多靠自己,少依赖医生”。

3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行为干预

21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型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均有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证明这些疾病与人们不良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对这些疾病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干预人们的行为,纠正不健康行为,指导健康行为。开展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减肥训练、缓解精神压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21世纪健康教育是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实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提供信息、咨询、提醒,增进健康措施以及其他形式的关注),即根据计划指导和督促目标对象,改变行为,维护其健康。因此,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4新型护患关系为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病人对个人健康权利的重视。病人服从医生、护士这种传统的“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已不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21世纪必将在“平等—合作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引导-合作型”或“相互参与型”的新型护患关系[3],护理工作一方面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参与治疗和护理,另一方面赋予医护有告之实情、尊重病人的意愿权,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遵医行为的责任。因此,在健康教育实施中,护士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听取病人的意见,互相配合、商量,制定教育计划,护士根据制定的目标及内容进行系统指导,共同达到预期目标。1995年日本试行公开护理计划,旨在提高质量。美国护理专家a.Davis曾提出:“健康服务对象必须参与自己的护理政策”。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保健提供者、决策者、沟通者、社会领导者、管理者的多重角色,以适应时代变化趋势。

5社区健康教育者的中心工作

1998年,国际护士会提出的主题是“携手共促社区保健”,这正适用于我国,我国的社区保健势在必行[4]。50年来,各省市已成立了三级卫生保健网,但从医疗卫生的资源分布来看,更多的是偏重对大城市。社区中许多贫穷、残疾并缺乏卫生资源和知识的个人及家庭,他们渴望得到更详细的卫生指导。在新世纪,要通过各医院、保健中心、病人家庭及社区间密切配合,建立医疗协作网,创造一个信息相通的社会组织,实现医疗技术共用,医疗资源共享,使医疗延伸到院外,提高病床周转率和使用率,和社区共同承担起促进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护理工作范围也进一步拓宽,护士应走向社区,根据人们生命周期和家庭周期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生命监测和控制,提高人们自身控制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帮助他们得到基本的健康服务和援助。开展公共健康事业,推动社区卫生工作进展,这将是新世纪健康教育者的中心工作。

6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2000年我国老年人已占人口总数的7.3%~8.8%,已成为老年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家庭照顾老年人的状况随之改变。医院的作用、结构将重新设计,护理工作的范围随之拓宽。医院护理工作将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面向社会的老人护理、家庭护理、临终关怀。护理还将在多元化场所服务,向社区老人提供长期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主动追踪护理信息。为此加强老年护理,开展家庭护理,担负起社会赋予护士新的使命,是21世纪护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方向。

7加强健康教育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护理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系统研究我国健康观,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内容以及适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并把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如何一体化,健康教育体制如何进一步完善作为研究方向,使护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氛围,是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体验到护理工作的价值,看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旭.国外护理新动向——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1):1-2.

[2]陈静.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文献分类探讨[m].图书馆建设,2003(4):2.

教育研讨论文篇3

医疗活动是以医学科学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项技术性活动,医疗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具有生命、情感、思维的患者,医疗活动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医学的高技术性、疾病的复杂性、人体的个体差异性、医疗活动的多环节性和风险性,医疗活动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方面的损害。医疗安全就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不会因主观方面的过失,直接给患者带来健康甚至生命方面的损害,使患者得到合理、安全的治疗。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院校学生获取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是从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但由于他们的医学知识还主要局限于教科书,缺乏真正的临床经验,参与医疗活动,医疗安全会受到极大威胁。由于诊疗规程不娴熟、诊疗水平和技术操作局限,势必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甚至导致医疗差错或纠纷。从医疗安全管理角度分析,不同医务人员的风险值还存在很大差异,高危因素主要来自准医务人员、低年资医师及处于特殊状态医务人员。只有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实习医生的医疗安全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活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特别是实习生只有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才能在医疗活动中增强医疗安全的自觉性,消除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加强医学实习生医疗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的知识教育尤其重要。

中国颁布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很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重要法律规章,可以树立和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在实习阶段和将来的医疗工作中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学会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并用法律手段规范医疗工作。医学临床规章制度是日常医疗工作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基本规则,具有更直接的现实价值。例如《病历书写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查房制度》、《重危患者抢救制度》、《值班医师职责》、《保护性医疗制度》、《实习医生职责》、《实习医生管理制度》、《实习医生工作制度》、《实习医生工作程序》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可以让医学实习生严格执行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养成规范的工作习惯,为今后独立工作打好基础,并为安全行医提供保障。

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学生在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接触观察患者、询问患者病史、检查患者体征、查阅患者有关资料、参与分析讨论患者病情、书写病历及住院患者病程记录,以及填写各类检查和处置单、医嘱和处方、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有关的手术。

实习生要尽快熟练掌握病历(门诊和住院)的书写、体格检查、乳腺检查、门诊治疗、手术无菌操作与消毒技术、心肺复苏术等临床基本技能,以确保医疗安全。但所有临床诊疗活动必须由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监督、指导,不得独自为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未经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同意,擅自开展临床诊疗活动的,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防范医疗技术操作差错最基本的措施,强化各种技能和规范操作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前提,因此,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一定要严格执行。

加强医学技能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医学临床技能是贯穿学生整个的职业生涯的核心,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改方法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需要强调的是病历书写一直是实习学生技能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病历是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发生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也是决定医疗赔偿官司胜负、医疗过失鉴定的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必须要重新审视病历的功能、作用和社会价值,从法律的高度来看待它,要指导和严格要求实习生询问病史要时详细,检查、观察患者要认真、全面,书写病历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及时请带教老师修改,防止因记录错误引发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水平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医患真诚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据中国医师协会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医患纠纷为医患沟通不当所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习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刚进入实习时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缺乏必要的医患沟通技巧,面对患者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临床带教中不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不断强化医患沟通意识。第二,是要遵守法律法规,恪守医疗道德。医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第三,要注意沟通技巧与医疗服务语言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医疗服务语言的表达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真实准确。第四,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逐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顺应性和信任度。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所需、所想、所感、所求、所惑。才能既体现出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养、职业水准和对患者的尊重、关爱和责任,又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提高带教质量,正确引导学生

带教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要尊重和关心理解患者,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求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一方面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医德形象,以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教授学生知识,使医学生能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应熟悉医疗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在其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学,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规范其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要将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并在临床实习阶段予以强化,打造集专业培训、法律意识、职业道德、自我防范、医患沟通、医疗安全文化氛围的系统化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使医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发的以医疗安全为首位的从业意识。

保障患者的权利

教育研讨论文篇4

【关键词】教育网站主题内容设计

一、明确教育站点的主题内容

教育站点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站点,其主题应明确地面向新时代的教育。新时代的人才应具备新型知识结构,强调个性、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社会的发展、知识的频繁更新造就了大批需要继续学习的群体,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更先进、更全面。因此,教育站点的主题应紧跟形势发展的需求,本着以下几方面来确立:

1.选择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最需求的主题,例如:家庭教育、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等等,确保站点具有特定的服务群体、行业范围和既定目标。

2.选择站主自身熟知的学科和领域,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点是学科划分较细。因此针对某一学科建立站点将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学习与培训。由于站主自身具有本学科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以使站点内容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3.依托一个大的科研机构或院校,随时获取详实的学习资源和最新研究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普博览”网站(http://),内容包括天文、湖泊、植物、水生物博物馆。

二、选择站点的合适位置

目前建立教育站点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专线建立自己的网络服务器;二是能过虚拟主机服务建立虚拟站点。前者需要自备服务器、路由器、基带modem等网络硬件设备并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一条专线,造价较高。但对于已建成校园网的院校来说,利用本单位的入网主机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是一种便捷的专线入网方式。后者利用现有internet骨干节点提供虚拟主机服务在虚拟主机上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这种方法不但省却了建站所需的软硬件,而且免去了站主对网站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等许多烦琐工作。

此外,选择站点位置还应充分考虑用户群体。如果建立面向高等学校的教育站点最好选择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上;如果是面向成人教育、行业培训类的站点,则选择建立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上为宜。这样可使用户访问更加方便快捷。三、站点设计

现在有许多站点追求“大而全”,其内容缺乏学科的严谨和创新,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站点的建立应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开放性和高效率的原则,从知识结构、内容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

1.站点结构设计。传统的书本教材常采用层次结构来组织学习资料。即依据学科的教学大纲,按照某种章节顺序展开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多为按照教材顺序进行的同步学习,很难体现个性化特点。而网站信息的组织方式为网状结构(web结构),该结构具有一个唯一的主页,主页能够通过各种链接关系链接到其他网页上,各网页之间又有许多相关链接,共同构成了具有特定教学意义的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沿链访问的过程。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度。然而在这种知识网络中学习也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习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偏离学科主题、迷失方向或在需要某一概念时不易快捷地找到等。需要设计者为他们提供方便的措施。包括:(1)提供完整的课程学习导览图,使学生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2)在主学习流程上设置关键节点,每一页面都设置与关键节点的链接,使学生在任何地方都能方便地返回关键点;(3)提供在线索引,学生可通过关键字检索到所需内容;(4)提供教师在线帮助,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路径完成学习。

2.站点内容设计。传统的书本教材常从编者的角度来组织学习内容。无论是教师备课、授课,还是学生自学、复习都使用同一本教材,而网站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就灵活得多,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学科内容划分成面向教师部分、面向学生部分、面向家长部分等。

面向教师的内容以辅助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为主。包括教学大纲、资料数据、教案库、试题库、归新学术论文和学科成果以及用于辅助课堂授课的部分重点、难点的多媒体教学资料片段。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方便地利用资料库组成教案,在授课途中方便地调用资料片段进行演示讲解,通过试题库进行连机考试等。

面向学生的内容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组织。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将知识划分成不同的专题,每个专题下再分成各类子题目,各相关题目间设置链接。例如:“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天文博物馆将内容分为“太阳与太阳系”、“恒星与银河系”、“星系与宇宙”等专题,在“太阳与太阳系”中又分别介绍九大行星、彗星等内容。这样可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学习切入点和学习路径。

面向家长的内容应着重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让每一位家长都参与到子女教育活动中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培养。

3.交互设计。如果教育站点只是单向提供信息而不吸引学生参与到网上教学活动中,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教与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通过意义建构,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发展。为了促进这种同化与顺应的过程,网站设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高速传输、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个丰富的、开放的活动环境,并尽量多提供一些交互操作。

教育研讨论文篇5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②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教育研讨论文篇6

[关键词]宗教教育;德育;神圣性;精神性;环境

在西方,道德教育初始是由宗教教育承担的,时至今日,宗教教育虽经历了世俗化的改革,但是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的历史经验和优秀传统之时,了解宗教教育的特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从宗教教育注重神圣性看我国德育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在《与宗教道德——兼论学校德育的相关问题》一文曾系统解释过宗教道德的神圣性的具体含义。他认为道德之路的神圣性表现为对道德生活准则自上而下的“核准”和道德生活对信仰对象自下而上的道德追求。所谓对道德生活准则的“核准”,实为道德生活寻找绝对或终极价值的支持,只不过在宗教中,这种绝对价值的支持表现为神对人的规定而已。例如耶和华于火中降临西奈山顶,召摩西上山传授十诫,并通过其向教民宣讲教规和道德禁律。他把这称之为自上而下的核准。

同时他认为自下而上的核准也有其逻辑性。“我是被派遣来完成道德的”——不管真的说过此话没有,不同宗教中超验者也的确是道德上的完成者。他说:“实际上,、耶稣、释迦牟尼都是一种道德完善者的象征。神是人本质的异化,所有一神教体系中都存在人把自己的全部本质对象化而形成的全知全能全在的神。神作为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面对现实中的人时,就会使人有一种对现实人性的不满足感和向上的趋动或追求(成佛、成圣等),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以求成佛、成圣等。这一过程一方面是信仰的实践过程,另一方面也就是道德人格不断完善的修身过程。自上而下的核准让人觉得自己的德行是听从神的指引;而自下而上的追求则是走近神之境界。前者使人有一种德行的信心,后者使人有一种修养的至境。两者路径不同,但是信仰者都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分享了神性,因而会产生一种主观上的神圣体验,而这一神圣体验即是让信教者有了生活上的意义体验。因此,神圣体验不仅会提升信徒的价值生活质量,而且会从内部强化进一步成为践行道德原则的动机。”

檀传宝教授对宗教道德神圣性的解释和分析,对于今天我们的学校德育有很大启发和借鉴意义。正视目前学校德育效果不是很理想这一紧迫的现状,虽然国内很多专家学者都从社会历史、现实、国际大背景及青年学生的自身生理和心理等原因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可是从德育的最终目的或实质来看,与当前学校德育缺乏理论内容、方法的神圣性解释有关。缺乏这种精神意义上的神圣性,德育效果自然不好。神圣性的缺失表现在部分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方法不信任,导致教学方式土的照本宣科,而且会把这种情绪或思想传达给学生。有的教师甚至连马克思的著作都没读过几本,就在讲台上对其进行批判和肤浅地讲授,这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作为教师,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者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仔细研读马克思的著作,给予其客观公正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而表现在学生身上,一味追求功利,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精神内核的吸收和内化,有些对道德戒律或是道德原则嗤之以鼻,做道德的叛逆者,而不是守护神。鉴于此,从宗教教育对其信仰者的对“上”和对“下”的神圣性的培养带来信仰者内心的遵从出发来看待今天的学校德育的神圣性的缺失,应该培养学生对美好道德的神圣性的追求,而这种精神的境界的归依是道德自由阶段的重要体现。

道德只有在人们心中是神圣的、崇高的,人们才会自觉践行。道德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性,否则道德教育和道德本身就会失去尊严,也会失去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因此真正的道德境界该是道德达到自由阶段,这样一个从无律、他律、自律到自由的阶段是人类道德追求的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而达到真正的自由带给人的是快乐是无限的。尽管学校德育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宗教道德教育,但是在如何使道德学习主体获得价值信仰的信心和道德实践的神圣性等机制方面有相似之处。现代社会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往往有一种庸俗的唯物主义倾向,将许多反映人类尊严的价值还原为裸的现实利益关系和对感性生活的追求,其结果是使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成为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游戏规则的确立过程,缺乏深层次的价值归依,从而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非精神的运动,这是现代道德教育的最大病痛。因此,不少教育学家呼吁道德教育要“回归宗教”教育,虽不能说应该全面接受,但如果从这一特定意义上讲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从宗教教育注重精神性看我国德育

西方早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宗教教育来担当的,虽然宗教的产生,有人认为是因为对残酷现实的无可奈何而反过来追求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因此必然带有一定的阶级阴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中,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和革命的现实性与紧迫性,让他们更多地关注宗教对人的社会关照,“宗教是精神的鸦片”这句被无数教科书引用的经典名句在今天看来似乎成了我们评价宗教的消极作用的重要依据,诚然宗教的社会作用是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宗教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人民举起大旗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为什么宗教能够为下层人民揭竿而起而助威呢?笔者认为宗教能带给人的道德意义上的“善”最重要,早在中国古代不少农民起义就是利用宗教进行宣传的。但是在中国的传统上,与西方相比,宗教的文化底蕴和氛围还是相形见绌的。这与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有很大关系。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宗教的复杂性有着清醒的认识。马克思曾说:“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pointd''''hon-neur],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而恩格斯则干脆指出:“对于一种征服罗马世界帝国、统治文明人类的绝大多数达一千八百年之久的宗教,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马克思和思格斯对于宗教复杂性的估计和忠告至少在中国,在一段时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乃是我国对的理解和在处理问题上出现许多失误的根源之一。由于宗教现象的复杂性,更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投向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及其实践,所以并没有解决方面的所有问题。在这里作者无意对儒家文化传统与西方宗教传统作出孰优孰劣的判断,只是想从宗教教育关于人们的精神性涵盖这一角度来考察这种精神性对今天德育的意义。

宗教教育的精神性内在地包含了对人生的关照。檀传宝教授认为,首先无论“天堂”的奖赏,还是“地狱”的惩罚,其奖惩的方式都是精神性的。因为人生在世,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结局。直面死亡,人就必须考虑自身在虚无中的状况。所以死后的奖惩是虚幻的又是极端的,它使人的精神无处逃遁。而那些相信天堂、地狱存在的人,就可以凭此终身行善,即便未来的奖惩是虚幻的,其心灵也仍然是有所寄托,其行为也必然是有所规范的。其次,天堂、地狱、最后的审判等还有精神的“极值性”。如B·威尔逊说:“再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宗教的目标是极值性的,它的实现没有极限。宗教的任务不是使人们达到那个目标,而是使人们充满希望地走过人生的旅途。”

宗教对人的终极关怀层面毋庸置疑。而目前德育中基本的关怀都不够,尤其大学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很大,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中的解惑越来越少了,何谈终极关怀,尽管如此,终极关怀也不能局限在哲学领域的反思,必须付诸实践。反思当前德育突出的问题是德育目标缺乏精神终极关怀。德育在其目标上大多重视“规范”教育而忽视“关怀”传达。麦金泰、弗罗姆都指出过,在西方社会,“自我中心”放弃对人格心灵美德和终极关怀的追求,强化防御性外在规约的外在偏执,似乎现代道德蜕变成一种纯形式的消极性规范,甚至是某种纯法律、纯商业性的契约。然而,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减轻其沉重的精神负担,反而成为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病,如人格商品化、精神分裂症、实利主义、自我定向等等,使人们心灵困惑和精神忧虑日益严重。郑永廷教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思想道德外在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不同程度上存在,人们往往把思想道德作为外在行为的一种规范,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的内在的需要,甚至把它作为获取物质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人生的一种美好崇高的信念。也许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社会公共规范的严格遵守是集体主义的要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生活并不富裕,人们偏重追求物质利益是可以理解,就需要用完善的社会规范伦理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道德作为维持人们之间良好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而尚未把它作为内在真正的美德追求。反映在道德教育上,灌输的是完善的社会公共规范要求。此外,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全球化条件下,多元价值取向与一元价值理解的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在道德教育中表现为过分地强调规范伦理,忽视内在价值信念及伦理的追求。我们当然不能用宗教的方式去解决终极价值的危机及其对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必须作出的抉择是如何使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只有个体建立了自己的终极价值体系,并真诚地追求这一价值目标,才能在具体的道德法则的遵守上做到“相尔在室,尚不愧于屋漏”。

三、从宗教教育注重隐性环境设计熏陶看我国德育

西方主导性文明——基督教文明的典型的表征就是高耸入云的类似金字塔式的教堂设计,使很多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一走进这一高雅神圣的殿堂时总会不由自主在心地升起一种敬畏感、神圣感,好像神灵就在高高之处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放纵。道德教育氛围可谓是神圣、和谐与美的化身,带给信徒对神灵要求的道德原则的敬畏。从内到外、从远及近的视角观察,至高与至善的神圣性处处流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把神灵的教导内化为信徒心中美好的道德。

教育研讨论文篇7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自我保障体系

一、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类型及其优势与缺陷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是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教育机构或者是专业进行质量审计和评估活动”。亦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就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以高等学校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学校及其专业教育质量进行审查与评估的活动”。还有学者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概念具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三层含义,一是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二是高等质量保障具有连续性,追求质量达标,达标后又改进标准,不断进步;三是质量保障手段方式具有多样性”。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可以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界定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控制活动的进一步深化与系统化,是在两者的基础上,促进高校达成教育质量目标,满足相关群体的利益的过程。

按照质量保障的主体,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类型,可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外部保障主要指政府保障和社会保障,内部保障指高校自我保障。政府保障主要通过教育职能部门对高校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质量督查、质量评估和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并把质量检查和评估的结果与学校的利益进行挂钩的方式来保障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其主要手段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民间机构或政府授权中介性机构,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并通过对高校进行排名和评议等方式,为高校反馈意见,促使高校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是指高校自身高度重视质量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采取积极的手段和措施,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和反馈,从而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政府保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加之行政力量的推动,约束力很大,但由于这种保障的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容易忽视各类高校的特殊性。社会保障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公正,同时可以把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及时反馈给高校,加强用人单位与高校的联系与交流,但这种质量保障权威性不够,并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比较专业性的民间机构,导致这种保障方式常常流于形式。高校内部保障的优点是有利于针对高校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建立比较具有操作性的机制,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当然这种保障也有不足之处,如这种保障容易造成主观性,忽视外界对高校的期望和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政府仍然高居教育质量保障金字塔的顶端,发挥主要作用,高校还主要听命于政府的指挥,直接面向社会和市场,自我约束、自主质量管理还很不够,高校作为与政府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平等保障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阎。

二、构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意义

前面提到,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外部保障主通过政府的政策、立法和管理机制和社会的评价、排名等方式实现的。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日益多样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对教育质量保障难免缺乏针对性,加之政府职能部门对各类高等教育的政策还处于逐步完善中,政府论证、出台和实施政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对教育质量进行保障;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大量不依靠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所以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手段去激励教育质量建设的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再者,目前虽然我国出现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通过社会评议、大学排名的方式对高校教育质量建设施加影响,但由于这些机构出现不久,专业性不强,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欠客观和公正,且不能准确地反映社对高等学校人才规格的需求。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明确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自觉主动地保障教育质量,把自身放在质量保障的主导地位上,构建以内部保障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并通过自我积极的努力而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从而赢得社会的赞誉和人们的信任,获得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从高等教育本质来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工商业产品质量相比,除了要求获得外部的认可外,还须具有超脱世俗的内涵。这是因为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虽然现代大学己经从象牙塔走了出来,但仍然具有学术自治的传统,所以其知识传授与创新活动依靠自我约束。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说:“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外界的压力。”体,1987年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指出:“高等教育质量主要靠高等院校在维护与提高标准上所作的贡献,虽然政府和消费者可以建立种种体制对高等院校进行保障,但是毕竟高校自身才是质量控制的中驱,外部对高等院校的保障主要是通过制度和财政拨款等方式实现的,但这些方式并不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在国外流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中,西发达国家往往是通过将质量评价与政府的财政拨款直接挂钩的方式对高等院校的质量进行控制。但这些外部保障方式,并不是主导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基本依托高等学校自身的自觉、主动的质量管理行为和措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在教育质量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所谓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战略等等,是通过自我检查和监督来保证的。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自增大,国家对高等教育开始由集权管理转向宏观调控,高校取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增强自身对教育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自觉性。实际上,外部保障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也只有在高校的积极主动的配合下才能实现,比如说,我国教学水平评估,就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高等学校如何构建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质量内部保障的最终目标是高等学校自身通过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管理和评价,发现制约质量提高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改革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内部保障体系是由涉及到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各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和环节所组成的整体,这主要涉及到由谁保障、保障什么、怎样保障三个方面。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中的三个主要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保障主体不明确,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障机构职能不明确,质量管理行为不协调,各所高校纷纷成立了关于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专门机构,如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评估办公室等部门,但这些机构的设置缺乏制度保障和固定的运行机制,组织成员多为兼职,这样的多主体下教育质量保障的效果难以保证,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另一方面,质量保的具体人员角色错位,由于学术权力弱化的情况普遍存在,学术管理的质量保障本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但行政人员代为行使这方面职责,使得教育质量最关键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由“局外人”保障,自然严重影响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许多高校对于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容不明确。如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不力,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得到科学论证等等,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方面才是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许多高校大谈要保障质量,却不知如何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顾此失彼、“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学校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例如,许多高校在内部评估机制方面,对评估技术手段缺乏科学的论证,评估的过程存在随意性,评估对象存在被动性。信息反馈机制方面,教育质量保障信息交换渠道不畅通,在外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高校不能积极主动与外界交换信息,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由于信息交换不畅,使高校内部各部门对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总体把握,形成片面看法,采取不当措施。如何进行教育质量保障己成为制约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这些问题在有些高校甚至己经成为综合症,严重制约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和提高,有学者就把这些情形概括为:“松散的部门联系,微弱的教师保障,缺乏学生的参与,严重的传统约束”。

教育研讨论文篇8

摘要:作为新中国存在50年的户籍制,其弊端已日益显露,其中之一就是造成了教育不公平。自1992年国家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至今,改革步履维艰。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遇到的阻力,并试图提出改革的建议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户籍制;教育公平;路径依赖

1户籍制的产生

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展现了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走农业补给工业的道路,同时为了应对冷战需要,我国于1958年1月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而生成。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确实曾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重工业的发展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户籍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诸如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居民就业机会不平等、城乡社会保障权利不平等。其中,户籍制度造成的不同省区的居民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等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2户籍制度造成的教育不公

2.1高考“同分不同校”

高考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第一大考,牵动着无数家庭和寒窗学子的心。能够步入一所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是每一位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选拔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也是高考和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以严格的省市划分单位,同样的考试,报考同样的大学,户籍分属于不同省市的考生却有着不同的录取分数;不单单是地方院校,所有的大学,包括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在内,对于本地的生源都有预留较多招生计划的特殊照顾。作为高考大省的河南,2007年高考报考总数达近90万之多,录取率只有52.3%,而高等教育和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上海,高考报考人数只有11万多,录取率高达84%。下表是复旦大学对于上海本地和河南考生的招生情况统计。

从上表不难看出,仅仅由于考生“户籍”的不同,上海考生和河南考生考取复旦大学的难度有着天壤之别。以上数据并非个例,“同分不同校”不仅仅侵犯了考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也将不利于最优秀人才的选拔。

2.2外地人员子女就学难

接受9年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的权力,而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一个孩子如果离开了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那么他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就随之被剥夺了。因为非本地户口的外地子女要想上条件优越的公办学校,只能缴纳数倍于本地学生费用的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

对于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人群,其子女就学更成难题。统计显示,北京市外地户口人员的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上学的不到64%,而这个比例还主要是针对白领阶层和相对富裕的农民工。月收入八百元以下农民工的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非常少,各种名目的借读费、赞助费让农民工子女望而却步。民办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这些学校大多存在“四低”问题——“低投资、低收费、低薪酬、低质量”。政府不补助,社会不支持,教师的工资比农民工还低,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3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在我国,政府垄断着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但是教育资源再分配的时候,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掌握着更多的财力和权力,因此他们能够在利益博弈中获胜。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大多用于支持少数名校的建设。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果是教育资源和成果主要被所谓的经济发达省市占有,这也就意味着被相对富裕、相对强势的社会阶层占有。教育资源配置上日渐生成“权贵集聚效应”。当那些有权力背景和有金钱实力的孩子轻松地走进大城市的“名校”、重点学校时,就意味那些家庭贫寒的孩子被剥夺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经济落后地区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得不到良好教育,终究难以走出贫困的阴影。教育是用来缩小社会阶层差距的,可是建立在严重的地域区划上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教育成为了保持乃至扩大城乡差距的可怕的筛选机制。

3户籍制度的改革的阻力——基于路径依赖理论

早在1992年,国家就成立了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1993年6月,起草小组草提出了“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的改革目标。然而,10多年过去了,国内户籍改革总体进展依然缓慢,改革目标也远未实现。户籍改革的阻力究竟源于何方?

3.1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来源于物理学和数学的概念,指在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模型中,一个系统的潜能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决定性因子,或者可能因为一些小概率事件和无关紧要的事件而发生锁定。在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了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作为一种存在了50年的制度,其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

3.2路径依赖的原因——利益因素的影响

社会组织的状态深刻的影响着制度引起的报酬递增状况,从而决定着制度变迁的轨迹。然而,这些组织都是存在着自身利益需求的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对现存的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在户籍制之下的教育体系中,诸如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的城市享有着更多的利益。

如果废除户籍制度,在高考中允许全国考生以同一录取分数进入大学,那么教育发达城市的集团利益将遭受损失。如下图所示:

横轴R为考生的人数,纵轴C为考生成绩。B为报考人数,成绩越高,相应分数段考生数越少,所以B为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已基本不再扩招,录取人数L可以看做是一定的,即缺乏弹性,是一条垂至于横轴的直线。如果户籍制度取消,那么现在所谓的“高考大省”的考生对于发达教育城市的名牌大学的报考将会大大增加,报考人数从B1增加到B2。在录取人数不增加的情况下,考生的录取成绩就会从C1上升至C2。如此一来,大学所在地的生源将不再享受到可以以较低分数考入名牌大学的利益,而与全国考生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所以,虽然废除户籍限制,以统一分数可以录取到更优质的生源,可以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人才,但是教育发达地区为了维护本地居民的利益仍然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比现存体制更有效率。

4户籍制的改革方向与教育公平的实现

4.1不要让户籍歧视成为最大的教育不公

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应依法平等享有的权利,也是国家得以振兴和强大的后盾。在呐喊科教兴国口号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育的公平性的实现,为兴国选拔更多的栋梁之材。高等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源于以居民所属地为限定条件报考的户籍制;基础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源于户籍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体系和区域发展失衡。所以,不要让户籍制成为最大的教育不公。

户籍制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发达地区的公共财产拒绝外来人口的占有。虽然,户籍制的废除会使得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集团受损,但是其它的广大地区将会受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计划经济的平台,更多地更自由的劳动力流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户籍制的废除存在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户籍制的改革是必需的,顺应历史潮流的。

4.2欲行户籍制改革,先改其它附加制度

要想改革户籍制度,必须解决其路径依赖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说,必须先对其赖以生根发芽的各项制度进行一系列的革新,才能真正推动户籍制改革。户籍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中国户籍制度背后承载的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以及在接受教育、转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方面所衍生出的许多具体规定,整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向城市人口倾斜、包含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措施配套、组织严密的体系。政府的许多部门都围绕这一制度行使职能。彻底的改革,绝非改掉一纸户口所能解决。

要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公平性,首先,先应进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引进教育人才。其次,国家不应只对少数重点大学的建设进行资金支持,应更多的关注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最后,要从根源上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增加地方财政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支持。只有当地区差距逐步缩小之时,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减少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换汤不换药”的阶段止步不前了。

参考文献

教育研讨论文篇9

要求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工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经中央批准,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23日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

通知指出,这次理论研讨的主题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围绕这一主题,在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同志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着重从两个方面开展研讨:一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概括提炼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经验和理论成果,以及巩固和扩大这些成果的主要措施。二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探索。在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创造的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规律,提出一些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考和建议。

通知要求,要紧密联系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际,努力回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时代要求、科学内涵及历史经验;认真把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关系;深入研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新要求。

通知指出,为促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工作的深入开展,经中央批准,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在指导面上开展理论研讨的同时,将会同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组织开展两项大的活动。一是于今年10月至明年3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征文活动。即通过省部级单位选送、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组稿约稿和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内部刊物、《求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党建研究》、《党建》、《学习与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征文专栏发表的论文中推荐等途径,征集一批论文。二是于明年5月前后召开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即由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负责从上述渠道征集到的论文中择优确定一批论文,在全国理论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教育研讨论文篇10

【关键词】远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职培训;在线教学

一、前言

社会需求是推动远程教育事业和远程教育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国际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的爆炸性增长,强有力地推动着远程教育队伍建设和远程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环顾全球,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不少大学已开始开设作为独立学科的远程教育专业学位课程(丁兴富,2002)[1]。到2004年,根据互联网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已有7个国家30余所大学或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的系列课程,进行着学历的或非学历的专业教育。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以来,远程教育事业规模急剧扩大,但也面临着教育质量等诸多问题。丁兴富认为,“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未来归根结底取决于远程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形成、提高和发展。我国组织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过程面临的质量危机或学历证书与学位的含金量挑战,归根结底是对远程教育队伍人才的专业素质的挑战”[2]。为使我国远程教育事业能长久、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远程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当前在我国加快远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系统化地培养远程教育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目前国际上的远程教育专业教育主要是大学后继续教育,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从其教学方式上讲,远程与在线教学的方式十分普遍,而近年来以“体验式”的在线方式培养远程教育专业人才更是其发展新走向。

二、国际上以远程方式进行远程教育专业教学的情况介绍

国外院校的远程教育专业课程在其名称中多带有“远程”、“开放”、“在线”、“分布式”与“灵活”等语词。大多数项目都提供证书或学位,所授予的资格包括研究生证书(postgraduateCertificate)、研究生文凭(postgraduateDiploma)与硕士学位(masterDegree)等。

本文作者通过互联网查阅到表1中所列的4个国家14所院校正在以远程在线教学方式进行远程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并提供学位或证书(见表1)。

由此可见,当前国际远程教育专业教育中以远程方式,特别是以在线方式培养远程教育专业人才十分普遍。为什么国际上有如此多的机构要以远程方式,特别是以在线方式培养远程教育专业人才呢?使用远程在线教学方式是如何进行远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呢?本文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分析。

三、案例研究

案例一:英国开放大学的在线与远程教育硕士学位计划

英国开放大学所提供的在线与远程教育(onlineandDistanceeducation,简称oDe)硕士学位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该计划完全以远程与在线方式进行教学,无任何面授环节。计划除可授予硕士学位外,还可授予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它面向全球招生,其灵活的远程与在线教学方式为许多在职成人提供了学习远程教育专业知识的机会。该计划共开设五门课,分别是:“信息技术在开放与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开放与远程学习的实施”、“领悟分布式与灵活学习”、“互联经济中的学习”和“高等教育中的教与学”。

oDe项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在教学设计理念中强调学习者对在线远程学习新环境的亲身体验(做中学),以及对集体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者在“信息技术在开放与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一门课的课程指南中指出,该门课第一个模块的实施方法是:一、做中学;二、对活动与交互作用的评论反思;三、社会建构的观点;四、协作学习。(theopenUniversity,2004)事实上,这套理念不单是存在于此模块中,而是贯串于整个oDe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之中的。

做中学,亲身“体验”在线与远程学习是课程所强调的首要方法。学习者被要求亲身体验师生分离、学习者间相分离的情形,体验远程特别是在线环境下的教与学,要求尽可能生活于其中,而不是仅仅通过阅读。课程指南要求学习者要用足够的时间和其他参与者及辅导老师在一起,融入一系列结构化的团体训练和活动中,选择、访问和应用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工作和协作。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课程设计者十分强调协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交流。课程各模块中设计了若干活动,要求学习者参与,如小组讨论与辩论、组间辩论等。同时,课程也设计了将学习者参与在线讨论的行为和通过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行为计入成绩的评价环节。

例如在“在线教与学”这一模块的教学中,课程设计者认为,计算机媒介会议在网络学习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使学习者能体验到计算机媒介会议是如何应用于教与学的,并学会组织这种教学,课程设计者安排了如下为期三周的结构化辩论活动:

由辅导老师把学习者分进一个6至8人的小组(每3至4名学习者被分配给一个辅导老师,即每个组两个辅导老师),相关阅读材料和信息资源的指示信息提供给所有成员,并要求每个组围绕一个设定的活动方式进行辩论。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将被分配一个明确的角色(辩论的正方与反方、主持者、总结者、评论者、解说者、辩论报告起草者等)。课程为参与者提供了供参考的论点陈述方式,如“计算机会议是一个理想的协作学习方式”、“在线辅导要求的是与面对面的辅导完全不同的技能”等。在第三周的末尾,每个组将被要求上传一个对会议的总结报告。教师将根据每个组的表现及各成员在线辩论中做出的贡献给学生作业成绩。

通过“做中学”,通过亲身经历远程在线环境下的学习和教与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者能真正地学到从事在线与远程教育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oDe项目的课程资源包括在线资源和离线资源两部分。在线资源主要通过项目所使用的FirsstClass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讨论和向辅导教师进行咨询等,平台集成了邮件功能,还提供在线学习指南、信息资源链接、软件演示站点和相关文章、报道与论文等信息。项目提供的离线学习材料包括:一、课程光盘,其内容可以是视频,如记录着对远程教育专家的访谈或对参与oDe项目的学生的访谈,也可以是包含课程相关的多媒体开发案例或相关的应用软件。二、印刷材料,课程绝大多数模块中都提供了参考书籍列表,此外课程中还会发给学生一些活页材料。

案例二:马里兰大学学院的在线远程教育硕士项目

马里兰大学学院的在线远程教育硕士学位计划(onlinemasterofDistanceeducation)也是一项享誉国际的远程教育专业发展项目,在国际远程教育协会(iCDe)第21届世界大会上获得了优秀奖。它由马里兰大学学院作为学位授予机构,并由德国奥登堡大学卡尔文奥西埃茨基远程教育中心(CenterforDistanceeducationatCarlvonossietzkyUniversityofoldenburg)参与。该项目于2000年开课,完全以远程在线方式进行教学,设有7门核心课程、10门选修课程和一门必修的结业课程,可提供远程教育硕士学位和远程教学等6类证书。

除完全以在线方式进行教学外,该项目还具有如下特点:

1.国际合作

omDe是马里兰大学学院与德国奥登堡大学长期合作的签约项目。在项目启动时,两机构所达成的协议是:一、UmUC是远程教育硕士学位的授予机构,承担所有的学生管理责任,提供学习管理系统及基于weB的课程传送系统;二、奥登堡大学作为UmUC的合作伙伴,提供一项认证和若干课程;三、两个机构各自发展各自的课程,雇用并管理各自的教师;四、课程和教员发展是两机构共同的责任。课程主持人是德国的乌里奇·博纳赤(UlrichBernath)和美国的尤金·鲁宾(eugeneRubin)。

马里兰大学学院作为一个具有丰富远程教育实践经验的机构,有着完善的服务于学生与教师和支持项目发展与传送的基础条件,这包括一系列的管理、财政援助、注册、学生建议、在线书店和图书馆等在线服务。而合作的另一方,德国的奥登堡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在远程教育研究方面颇具实力。马里兰大学学院的平台系统与从事远程教育的实际经验和奥登堡大学在国际远程教育方面的专长相结合,两个机构通过合作做成了各自单独都不能做成的事情。

2.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员

远程在线的教学方式克服了地理距离,使得世界范围内远程教育领域的专家易于被作为教员吸纳进该项目,该项目的教员汇集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格兰、以色列等国家远程教育学者和专家。学者们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对远程教育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这对学生建立广阔的视野十分有益。项目启动四年来,还曾请到过迈克·白多恩(michaelBeaudoin)、迈克·穆尔(michaelmoore)、希拉里·佩拉顿(Hilaryperraton)、奥托·彼得斯(ottopeters)、格伦维尔·鲁姆勃尔(GrevilleRumble)等国际远程教育界的著名人士作为客座专家短期地参与课程教学和在线讨论。

3.面向国际招生

omDe项目的学生除来自美国本土三十多个州及美国的海外驻军外,还来自十多个不同的国家。

案例三:远程教育专业发展虚拟研讨班

在此要剖析的第三个案例是,作为马里兰大学学院在线远程教育硕士教育的源流与雏形的,1997年和1998年由马里兰大学学院和奥登堡大学卡尔文奥西埃茨基远程教育中心联手举办的三期“远程教育专业发展虚拟研讨班”。该研讨班受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授权与资助,同时有博瑞·霍姆博格、奥托·彼得斯、盖瑞·米勒和托尼·贝茨等国际远程教育研究界的学术泰斗参与教学。三期研讨班每期持续10周,累计招收了127名学员,学员遍及德、美、澳、墨西哥和菲律宾等24个国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自1993年第一个网络浏览器诞生以来,基于网络的教育出现爆炸性的增长(theopenUniversity,2004)[3]。在1995年,奥登堡大学远程教育中心的博纳赤和时任马里兰大学学院教学设计办公室主任的鲁宾看到未来远程教育事业必将在全球范围内急剧扩展,大量需要远程教育专业人才,而当时对远程教育事业的管理者和教师的培训却未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存在极大可挖掘的教育市场,两人决定要开办一个研讨班。经iCDe授权,由iCDe和美国at&t公司注入启动资金,1997年第一期研讨班启动。1998年两机构又继续举办了两期虚拟研讨班(第一期研讨班是免费的,而后两期则需付费)。

研讨班之所以要以虚拟在线的方式举办,主要是因为研讨班所面向的学员都是在职的大学教员或管理者,他们很少有整块时间参与面授,再者参与虚拟研讨班对学员来说花费较少。而研讨班之所以采用了国际合作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远程在线的组织方式使得国际合作比较容易,另一方面是因为举办者认为,远程教育正在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活动,将虚拟研讨班置身于国际化的和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其本身是有益的。

虚拟研讨班的特点包括:

1.基于异步计算机文本讨论的在线学习

研讨班的课程内容是被分成模块的,每一周或两周进行一个模块的学习。在每个模块开始的时候,由模块的主持者在论坛中推荐的阅读材料,包括客座专家的论文,要求学员阅读。同时也本模块所要探讨的问题,请学员进行讨论。为使研讨的内容能为参与者所充分研讨,专家被要求在模块的后半段再开始参与讨论。在一个模块的末尾由模块主持者对本模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介绍下一模块的内容与客座专家。异步计算机文本讨论方式的优势在于,相对于口语的讨论,每个人的发言都是经过深思的,每次发言的内容都将被保存下来,在研讨会结束很久后仍可被他人阅读。在研讨会前,大多数学员对以异步的计算机文本会议方式进行的在线教学感到十分好奇,通过参加虚拟研讨班,他们了解了在线环境的新型教学是如何组织的。“在每期研讨班中,参与者相遇、交谈、达成共识,有时意见极不一致,也有时能激起强烈共鸣,互相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学习社区,有些时候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课程结束之后。”(UlrichBernath&eugeneRubin)[4]

2.采用客座专家领航,学员互学的策略

在职的远程教育者很少有时间与远程教育同行相交流,更少有机会与学科的理论专家相交流。虚拟研讨班请来了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参与在线讨论,学员得以阅读专家们的文章并直接在论坛与著名专家进行交流,这使得他们十分兴奋,与专家的交流使他们学到了知识,更使他们意识到远程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学员们了解了本行业的动态并感受到他们从属于一个远程教育专业共同体。

3.跨时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跨文化的对话

在线学习环境采用异步通讯模式,这使得两名研讨班的主讲教师可以跨越时空协同教学。主讲教师在各自所在的大学跨越大西洋计划并举办研讨班。此举实际上验证了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协作是切实可行的。学员来自世界各地,每个参与者带着文化和地区的视角参与讨论,这引发了更广阔和更深入的对远程教育的思考(UlrichBernath&eugeneRubin(2004)[5]。

举办三期虚拟研讨班的实践为两机构积累了丰富的以远程在线方式进行培养远程教育专业人才的经验。虚拟研讨班的内容与设计是后来在线远程教育硕士项目中远程教育基础一课的基础,该课的大纲和教学方法直接建立在虚拟研讨班教学的基础上。在2000年1月,马里兰大学学院的远程教育专业教育终于走过了从非学历培训到正式的学历教育的历程。可以说,虚拟研讨班是马里兰大学学院远程教育专业从无到有间的一座桥梁。

本文系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目“中国特色远程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构建”(部级:BYa010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丁兴富.论加快远程教育学科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

[3]theopenUniversity.H802applications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openandDistanceeducationCourseGuide2004[DB/oL].,2004-12-8.

[4]UlrichBernath&eugeneRubin.theonlinemasterofDistanceeducation(mDe):itsHistoryandRealization[DB/oL].20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