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十篇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十篇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36:36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1

(一)公共行政的起源与特质

公共行政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从政治学当中分离出来、形成自身特有的学术研究体系,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公共行政研究起源于美国,而后经由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拓展到世界各地,为现代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对公共行政研究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必然要求。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高速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层出不穷。当时,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政党分赃制”(Spoilssystem)一度大行其道,由选举造成的周期性政治震荡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官员更替;这种人员频繁更迭进一步使得政府管理工作非常不稳定,公共政策也难以长期坚持和落实。行政管理变革的要求迫在眉睫,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宣告了美国行政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党分赃制”的终结。为了回应社会现代化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作为对行政文官制度的深度理论阐释,1887年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woodrowwilson)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行政学研究》的论文,明确地提出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出来的必要性。1900年,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FrankJohnsonGoodnow)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文,指出了美国环境下实现政治与行政二者协调的特有方式即法外调节。与此同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和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在各自的大型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也总结了可以用于行政管理的、普适性的管理原则,认为管理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习得的。由此可见,公共行政研究自其诞生之初,就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而这一特点在后来的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当中则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1926年伦纳德·怀特(LeonardD.white)所写作的《行政学导论》作为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大学教材,对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同期卢瑟·古利克(LutherGulick)根据自己在美国公共行政研究所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行政原则”,由此公共行政研究的“价值中立”取向和“政治无涉”立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至此,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

随着各派学者对公共行政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门学科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其研究视角和价值判断立场也不时有变化的倾向,整体呈现出“螺旋式前进”的状态。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公共行政如今已经成为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高校当中建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与之相适应,体现出了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我国公共行政学的重建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建立,源于我国社会科学界对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重新重视。1982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者夏书章的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使得原本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过程中被撤销的公共行政学科目得以恢复,重新回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领域。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共同举办的行政管理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反映出政府对公共行政研究开始了正式的重视。而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成立,更是被誉为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自学科重建之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科重建,即建立学位点和教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公共行政研究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但从整体上来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队伍规模有限,对于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专业化的程度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内容大多以概念讨论和辨析的层面为主,对我国的本土实践问题的关注也较少,以及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应用尚显不够。对于根植于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处在吸收借鉴的阶段,并且主要是通过吸取西方对公共行政研究早期与中期的成果来实现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大环境的广泛影响,我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也在逐步拓宽领域、越来越多地结合本土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38—39。

我国各大高校设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呈现出了与公共行政研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的发展趋势。自学科重建至今为止,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对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的延展,与国外高校的相近专业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较快,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都一直有所提升,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兼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截至2010年9月,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已有308所[3]。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学术研究推动着公共行政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和素材。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当中遇到的难点,也正是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内容与特质所决定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带有浓厚的“移植”色彩,主要表现为研究范畴与学科结构的“移植”,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效仿,以及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流派、思潮、热点问题等等在我国国内引起的关注与共鸣。在我国,公共行政研究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国际知识的引进和消化属于国际化,立足本土需求的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新知识的生产属于本土化,本土知识的输出又属于国际化的范畴。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对西方理论和治理模式的了解具有高度同质化色彩,而对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异质性缺乏足够的把握”[4]。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适配性,避免在西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面前被动受限,落入“简单西化”的窠臼,则成为值得我们给予高度关注的研究议题。这一议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环节当中,则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一面。

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分为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两类,这两类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仍存在某些共性可循,教学环节遇到的难点也具有共同之处。

(一)课程体系设置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公共行政研究的理论实践双重性。一般来说,本科阶段设置的课程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全校选修课、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这几大模块。其中,除了全校选修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没有直接关系之外,其他几大模块的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行政研究有直接联系。例如,学科基础课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课则有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学说史、行政领导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政府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位的实习活动;学位论文更是考量学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研究生阶段,课程的几大模块划分基本不变,但受到学习年限的影响,使得每个模块所包括的课程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但在课程内容和深度上较之本科阶段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我们对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的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同样呈现出综合性、交叉性、理论实践并重性的多学科复合特色。首先,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始于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复兴,故而起初基本上借鉴的就是国外高校的相关专业设置模式,其课程包容性强、涵盖了公共行政研究涉及到的绝大多数学科,而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其次,公共行政研究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并非纯粹“务虚”的研究学习。因此,不仅仅是社会实践这一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很必要,而是所有课程都需要学生经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参与、理解和感悟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再次,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大部分课程所在学科都产生于西方国家并在西方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我国的研究时间也已不短,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仍然是以参考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中国化的研究理论尚未真正充分建立起来。

由上所述,如何对课程体系加以改进,在课程体系中更多凸显中国特色,是值得深思的。

(二)课程教材选择

想要一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适当的教材使用是分不开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积累,参考了大量学术资料之后进行的原创编写,此类教材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等等;二是国内学者挑选比较经典的、评价较高的、使用口碑较好的国外著作,通过合法渠道得到授权,再翻译成中文版本并在国内出版(中译本一般都会适度地去除不适宜中国国情的内容),此类教材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经典译丛”系列著作等等;三是原版的外文教材,或者是前面所述中译本的原文教材,或者是其他在国内尚未有中译本但质量较好的学者著作。原版外文教材大多由一线教师推荐给学生用作前两类教材的补充,或者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将其当作课外参考书目使用。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差异性很大,所使用的教材也包括了以上三大类,具体到著作的作者和出版社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以上三类教材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使用当中也各有利弊:第一类国内学者自行编写的原创教材,从目录章节编排到行文用词都更为贴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思维,因此学生使用起来难度最低,适合本科生教学使用;缺陷是往往以纯粹的文字内容为主,显得内容枯燥。第二类国内学者出版的国外教材中译本,根据中国国情适度删除了书中不适合教学的内容,较好地保留了原书中基本的理论体系和趣味叙述,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具体案例都能够体现出显著的西方特色。由于语言叙述差异和文化习惯有别,学生初始阅读可能会存在某些理解难点,需要教师指点和多次反复学习才能适度克服,适合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使用;缺陷是教材内容完全来自西方,与我国本土现实差异较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原书语言所限,文字难免不够简练。第三类原版的外文教材,则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进行知识灌输,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全盘西化”的,因此适合外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推荐参考书目;缺陷是书中可能存在不适合于我国本土教学的内容,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总体来说,如何管理、使用好教材,使其更有利地服务于教学也是难点之一。

(三)教学过程控制

根据对现实状况的考察可以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虽然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实践要求,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因此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成为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前所述可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础知识有不少来自西方理论。然而,如何在指导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阐明来自西方的理论知识在中国特色背景下的适用局限性;如何在掌握和辨别西方理论的基础之上自发提炼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解释中国国情下的本土实践,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由于考虑到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努力拓宽知识面,尽量按照“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学的课程科目虽然较多,但内容一般不会过深。这就突显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课,对学生要求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和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把握方面;专业课对于学生的要求较之学科基础课要略高一些,考察学生在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之后对于更加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而且教学内容也更为集中倾向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视角。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其在解释中国本土实践的局限性方面形成清晰认识,仍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在研究生教学过程当中,则更应注意以上问题。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目较少但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在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发思考、提问与探索。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中”实践与“西”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学生的思维被西方价值观所占据,杜绝“言必称西方”的情况在课堂出现,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这些都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难点的若干建议

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我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出更加清醒的认识;而明确了问题所在之后,接下来就要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方能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帮助我们聚焦问题的核心,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内容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在保留现有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学位论文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当中所占的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课余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或者志愿服务等活动,并且要求上交实习证明,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的形式切身感受公共行政学在中国本土实践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探索将学生课外实践情况以一定的比例计算进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当中;鼓励学生将课外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提出来,并且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一手资料撰写学位论文;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重要性的宣传。

2调整课程科目,增加选修课程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进行一定的调整,在保证专业必修课数量、不过分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在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时候,应以研究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为核心,增加对于国内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本土实践问题产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研究的著作并认真思考。

(二)教材选择方面

1鼓励使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研究积累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教师优先选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使用;应当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和本专业教学大纲来自行编写课堂教学讲义,作为学生温习与参考之用,但要注意教师不应强行向学生指定必须购买自己编写并出版的教材。

2适度使用国内学者翻译的国外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优先选择国内学者原创编写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度使用一些国内学者所翻译的、较为优质的、已去除不适合内容的原版教材中译本,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参考书目,供感兴趣的或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在研究生教学当中,可以适度增加原版教材中译本在参考书目当中的使用比例;教师应当谨慎处理原版教材中译本的使用,向学生阐明该种参考书目的特质和局限性,必要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3严格管理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

对于某些学科由于国内研究和发展水平所限,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最新知识的,应当进行专门备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5]目的是坚决捍卫高校这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防止高校课堂教学被“精神污染”所侵蚀。因此,对于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必须严格进行管理;教师在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认真分辨教材内容,自觉批判和抵制其中不适宜的部分。

(三)教学过程方面

1把握好教学流程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采用具体案例分析时要强调“中”和“西”之间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掌控课堂讨论的方向,不向学生传递歪曲错误的言论和思想观念,发现学生有理解偏差时要及时纠正。教师本人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术态度,课堂教学也绝对不能“言必称西方”;若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不良话题,也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和劝导。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讲:“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要强化理论武装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5]

2以教学促进科研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科研过程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整体地提升经验研究的质量,通过继续拓展研究领域、扎根真实世界,开展中国公共行政的经验研究,并基于对中国经验的研究基础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建构;要继续重视规范研究,探讨和反思我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价值规范性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阐释;提高公共政策研究的科学化程度,积极吸收学科前沿的学术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于公共行政学的新的认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和实践需求[2]42—44。

四、结束语

整体纵观我国的行政管理本土实践经验,其复杂程度绝非仅仅是通过西方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视角就可以完全涵盖和充分解释的。我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应当在国家转型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概念、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并非只是跟随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解释而为。因此,我国的公共行政学应该努力超越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当中的“管理学定位”[2]42。与此相应,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也应积极跟随本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步伐,立足中国国情,处理好“中西结合”中的难点,区分开“中西之间”的差异,在熟悉研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能够充分阐释中国国情的特色理论体系,并且将其应用拓展到高校的教学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引下端正学习态度、服务社会,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的教研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春根,金俊宏.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C]//“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武汉: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1:664.

[2]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反思与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12,(1):38—39.

[3]吴波,傅志明,于秀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上海、武汉与杭州10所高校的调研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2):20—25.

[4]周志忍.迈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统一:中国行政学发展30年的回顾与前瞻[J].公共行政评论,2012,(1):10—11.

[5]袁贵仁.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法律、道德三条底线[eB/oL].新华网—教育频道,20150130.

peculiarity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theteachingDifficultyofthemajorinCollege

tianShu

(SchoolofHumanitiesandLaw,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themajorofpublicadministrationincollegeisrootedin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intheUSa.Comprehensivenessoftheresearcharealeadstocomplexityofthemajorsystem.CurrentlyseveraldifficultiesexistinteachingpublicadministrationmajorincollegesofChina.therearesomecontradictionsbetweenwesterntheoryandourlocalpracticeinseveralaspects.theyarecurriculumprovision,teachingmaterialselectionandteachingprocess.Soweshouldmakegreateffortstoexploreteachingmethodsofpublicadministrationmajor,andmakesurethatthemethodscancombinebasictheorywithsocialistconstruc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eshouldalsomakethecombinationofChineseandthewest,andclearlyunderstand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thewesttoeffectivelyresolvethedifficultiesinpublicadministrationteachingincollegesofChina.

Keywords:college;majorofpublicadministration;publicadministration;teaching

(责任编辑:侯秀梅)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2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公共部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22-02

一、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行教学计划中知识点重复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的本科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大量存在。在本校授课过程中,囿于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这种重复现象尤为突出。《行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从教学内容和等多个方面都是雷同的,很多学校都只是开设一门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校的教学计划中则是将这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并在相邻的两个学期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特点,无法就某一特定现象做精准而深入的研究,故在重复讲解过程中,学生们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而事实上,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涉猎是其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公共管理学学科特性使然,也与本校教学计划设计有一定的关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使然没有建立起公共知识平台,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导致学科特色不突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没有形成核心理论基础,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维系,学科整合的任务尤为繁重。从上海海洋大学的个性表现来看,本专业的教师以前大多是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中,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外,还要兼顾教师的学术背景。

(二)实践教学环节阙如

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公共管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偏重。行政管理专业需要新的突破,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接触实践的机会,而目前的状况是,大学授课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上海海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授课也没有例外。大批量的教师都是从大学走向大学,没有实践经验,更鲜有政府部门就业经历,授课思路较为老套,照本宣科居多,缺乏为学生的求职就业输送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虽然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毕业实习,但这种就业前的演练无法替代专业学习中实践课程的传授,毕竟后者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积累。学生的就业准备如果始于大三,这已经明显滞后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属性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实际,多为学生开辟实践教学内容。

二、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现实性

(一)课程群建设的经验积累

课程群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优点,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上海海洋大学也已经开启课程群建设,并由教务处投入经费支持各个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理论基础的夯实和学校政策的支持有利于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校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长期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相关经验。本项目群的7门课程中,1项是校级精品课程,1项是校级重点课程,都是本项目成员多年来承担的主干课程。近五年来,项目组成员对教学工作不断钻研,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每年都有教学相关成果发表,累计已达7项。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课程群的任务。

三、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梳理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将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过程,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旨在构建以政府组织为行为主体,梳理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衔接,研讨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进,修改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具体方案。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以组织结构为主线进行梳理,整合与之密切相关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形成整体系列课程。公共部门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以优质、高效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策过程。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政府组织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该门课程从行政权力、行政组织、行政领导等各个方面诠释了行政管理。以课程群建设中的7门课程中都要囊括的一个知识点,组织结构为例,行政组织是开展行政活动的基础,《公共管理学》中对于行政组织的讲解侧重于行政组织特性的阐释。

(二)整合课程内容

如果在课程群建设中,每门课程只是在各自内部小修小补,则不可能呈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原先隔离、重复甚至矛盾的内容不会改变,庞大而繁琐的框架也将照旧,无法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因此,课程群建设应以单门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

单门课程传授中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饱受诟病,课程群建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以公共危机管理这一特定的知识点为例,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关涉到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本课程群建设中其他课程的共同知识点。在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中,传统的授课思路每门课程各行其是,依据教师选取的教材不同进行讲解。课程群建设引入以后,则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由《公共管理学》教师负责传统政府职能和政府能力等内容,再由《公共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属性予以细化,在这两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既可以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现代政府能力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公共危机等热点事件来具体阐释政府能力的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讲授中则可以就非盈利组织的特性和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等展开,最好能结合新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热点解读。而在整个危机的周期中,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政府的政策,《公共政策学》中从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评估亦可将危机处置作为案例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的发生频率较高,在《城市管理学》中对于如何应对“城市病”,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同样不能忽视,危机管理中社区组织无法独善其身,《社区管理学》的讲解既可以将公共危机作为现象解读,更可以把我国社区组织的行政化色彩予以延伸。以上所有关于理论建构和模型分析都要运用到管理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技术支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涉及到的电子政务等操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将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措施和行为主体

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机结合以上专业课程,使其内容互相衔接渗透,在知识结构上构成一个整体系列,从而构建一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水平本科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沟通

沟通中的两个70%问题是管理学和领导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教学中沟通不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即使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大家很少见面,彼此缺乏交流和沟通,更不要提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构思的共同讨论。

如要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群的建设,就需要加强课程群群内、群际教师的沟通,形成一个好的教学团队。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组织结构这个授课内容为例,在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纳这样的思路:基于学生们前期所学的《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理论的一般认识和组织结构的初步了解,从共性的角度认知组织,《公共管理学》授课教师可以将行政组织的个性则在此得以淋漓精致地体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技术层面)在定性认识之后,教会学生们做定量分析,从而对政策现象做深入的解读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应坚持每2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并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院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制定本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每学期初还应制定本课程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时写好课程组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3).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3

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与早期行政管理实践相适应,人类对行政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等著作中,都蕴涵着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然而,这些思想因缺乏系统化和理论化而未形成一种专门学科。只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才首先在美国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然后迅速扩及西方各国。本世纪60年代以前,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自在美国诞生近百年来,先后经历了创立、成长和逐步科学化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的公共行政学称之为公共行政学。60年代以后新崛起的公共管理学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相比,内涵已大相径庭。目前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框架下,包含了3个主要研究领域:一是“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它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和主干部分;二是“公共事务管理”(publicaffairs);三是“公共政策”(publiepoliey)。“公共行政”、“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政策”成为构成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断’公共行政,广义是指各级政府和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所从事的以推行政务为核心的管理活动,它是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事务管理,是指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民间团体,特别是履行某些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等非政府机构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所谓公共政策,即政府为实现或服务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规定或行为准则,是一系列策略、法令、措施、办法和条例的总称。通过对目前美国公共管理学的考察,目前全美二百多所大学的公共行政学院(系)按本科专业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类,锡拉丘兹大学麦克斯维尔(max-well)学院等均属于这一类。二是公共事务(pub-hcaffairs)类,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事务与环境学院等是这一类的代表。三是公共政策(publicpoh-cy)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福特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属于这一类。

二、美国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通过分析美国各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尽管不同高校的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这是其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①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专业理论基础,也包括通才性的基础知识);②都十分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③强调本科层次的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公共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④强调为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作准备

(二)专业设置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规模比较大,很多学校都设有单独的公共管理学院。如著名的锡拉丘兹大学麦克斯维尔(maxwell)学院。美国公共管理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差异比较大,各院校的公共管理教学都极力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例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政策规划与发展学院的本科专业侧重于公共政策、管理和规划,而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事务与环境学院侧重于环境政策的研究。美国公共管理专业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是需求导向型的,各大学为了竞争生源不得不突出自己的特色。〔4〕

(三)课程体系多数国外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才教育,这一点在美国的大学特别明显。美国大学基于通才教育的理念,无论学生最后两年主修什么课程,在头两年里,每个学生几乎都必须以跨学科选课的方式选修语文、文学、写作、人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7大学科。在后两年,才选择适合他个人兴趣的主修、辅修科,即进人比较精专的领域。像印第安纳大学等一流大学,即使是公共事务专业的本科生也必须与理工科的学生一起学习微积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核心课程。而一些排名前列的著名大学对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的要求也非常高。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要求的Ha&SS学分分别占总学分的16%.

(四)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和时代的发展。从美国公共管理类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现,美国公共管理类课程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公共领域管理与领导人才。这充分反映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如印第安纳大学环境管理学院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政策”课程要求学生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矿产开发、森林采伐、过度捕鱼和环境退化等问题,以及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损耗等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和保护,经济增长与资源损耗、发展战略与资源保护等政策问题。又如,美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公共管理学专业课程都比较新颖,一般每年都要淘汰掉5%左右的旧课程,增加约9%左右的新课程。即便是保留下来的课程,任课教师每年都会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作出调整。可以看出,美国公共管理院校专业课的内容是面向世界、面向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需要的。

2.呈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公共管理已是一个多学科渗透的研究领域。由于政府公共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因此,公共管理学呈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这充分表现在其课程设置上。美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中有相当多的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如南加州大学公共行政学的本科课程中这方面的课程有: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财务、公共财政与预算、公共预算的理论与实践等等。美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中包括相当多的公共政策课程以及相关的高等数学和数量分析的课程。如南加州大学公共行政学的本科课程中这方面的课程有: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公共政策与非赢利部门、组织与公共政策等。

(五)教学方法

美国公共管理院校的教学不仅进行系统性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准备,而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管理与领导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公共领域的管理人才。比较典型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教学、计算机教学(Cat)。美国院校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严格依据课程大纲,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作用,在课堂上围绕教材的内容进行讨论。为了能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进度,学生要用大量的课余时间阅读并准备课堂讨论。另外,课堂教学重视营造自由、宽松、活跃的教学气氛,重视学生个性和主动性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争辩,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六)师资力量

考察国外公共管理本科教育,另外一个很深的体会是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美国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师,由在研究、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做出出色成绩的人担任。教师队伍中除学术出身的教授外,其骨干教师大部分都有过在政府或公共领域工作过的经历。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著名大学中,教师中有的当过白宫顾问,有的曾任过政府部门长官或州政府行政长官,有的至今还是联邦政府某个改革委员会的委员等等。他们既对各种公共管理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公共管理实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得以付诸实施,这一点同样也是高质量的公共管理本科教育必不可少的保证。

三、借鉴与启示

以上对美国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分析,对我国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启示。

(一)转变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

我国公共管理学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方面要有所突破。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公共管理通才为目标的转变。中国现有行政管理教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模式单一,其最突出的政治学取向性。政治学取向有一定的优势,但单一的取向不利于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尽快实现现行行政管理教育的多模式发展。除了继续办好已有的政治学取向模式外,还应该发展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取向模式等等。

(二)确立科学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本科教育阶段的教育应该是专业基础教育,应强调专业通才教育,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和其它通才性知识的学习,过分专业化的教学内容应该放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与其它专业一样,本科阶段的教育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在社会化生产和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地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等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需求。公共管理学科总的培养目标应该有其一致性,那就是培养既有较深厚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又能单独处理一定具体公共管理事务的、从事于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各个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又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培养基层公共管理人才,也可以是培养研究型公共管理人才、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可以是培养公共部门的管理人才,也可以是培养专业行政管理人才。[“〕各个学校应该根据本地区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目标。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建立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将所有课程分成三个模块:通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将国家教委规定的核心课程作为指定必修课程贯穿于其中。这其中突出通才教育、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压缩精简专业课程。通才教育主要包括政治、人文、社会、自然、语言、艺术和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也应根据宽口径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学生不但得到完整的专业训练,而且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应重视选修课的设计,应加大选修课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增加其灵活性,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现成的经验,直接引进原版外文材料,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另一方面,还要对我国公共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提炼和总结,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公共管理专业最新发展变化。应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使毕业生能真正胜任公共管理工作。把科研引人教学之中,通过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公共领域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教师观点不同的新见解,培养其创造意识。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并开设适当的讲座和科研指导。就课堂教学而言,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可以采取如下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等。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4

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已有的相关课程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行政管理领域。北京大学的外事管理方向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王福春教授2003年出版了《外事管理学概论》,这一教材成为这门课程的主要教材。这门课程主要界定了外事管理的主体,介绍了外事管理制度,并对外交管理、对外经贸管理、对外文化管理、对外司法管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探讨。可以说,这门课程的开设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外事管理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涉外行政管理专业方向也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创新。赵正平主编的《涉外行政管理》成为相关课程的主要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这门课程与北京大学开设的“外事管理”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涉外行政管理”课程已经多了一些公共管理的成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涉外经济贸易管理、涉外教育管理、涉外劳务管理、国际移民管理。这门课程已经认识到传统的涉外行政管理或者外事管理类课程已经不能适应公共管理发展的现实需求,于是开始探索如何从行政管理逐渐拓展到公共管理范畴。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国内涉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内容探索远远不够。还有一类涉外管理类课程主要开设于外语类院校和职业院校,如四川外语学院开设了相关课程,长沙民政学院也有此类课程。这类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突出外语语言重点,涉外管理内容介绍的非常肤浅;二是教学内容偏重于涉外经贸管理和涉外礼仪。当然,这些课程内容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在涉外管理或者涉外行政管理的理论介绍和内容挖掘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探索。至于涉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拓展,更加不能企及。总之,我国目前在涉外公共管理领域还没有一门真正的课程能够进行深入分析与教学。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课程教学的理论视野还没有完全由涉外行政管理转向涉外公共管理;二是课程建设过于重视应用性,主要教授与传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导致无法从公共管理的宏大领域进行拓展。

二、“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当前具有开设的必要性。必要性之一在于解决现实问题。“涉外公共管理”是对传统“涉外行政管理”的延伸与超越。从传统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外事活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由各部门归口负责。我国的外事管理体制基本体现了党和政府的管控权。这种涉外事务管理体制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基本符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民间团体的逐步活跃,我国的涉外事务主体逐渐增多,由传统的政府为主体逐步延伸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我国的涉外事务领域越来越宽广,已经由政府外事拓宽到企业外事、公民个人涉外业务、涉外公共安全等多种领域。如何处理日益繁多的涉外事务,确实对传统的涉外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涉外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涉外事务管理权力分散化、涉外事务管理内容社会化已经成为现代涉外事务管理的特征。在现代社会,除了外事主体越来越多之外,外事管理权已经难以高度集中,必须分散到更多部门。此外,涉外事务已经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务,社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的涉外业务越来越需要管理。由此,涉外行政管理必将走向涉外公共管理。必要性之二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流通。未来公民再也不能只关注国家范围之内的事情,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民族需要有国际视野,国家需要有国际视野,承载民族和国家的个人也需要国际视野。此外,中国已经崛起为全球性大国,作为大国公民,国际化视野培养势在必行。目前国内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很多,但是课程建设很少涉及“涉外公共管理”这门课程。如果学生不能了解涉外公共管理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将难以国际视野处理问题,将难以跨文化视野去对待不同涉外群体。丰富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我国,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或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与涉外专业的目的互不交叉、各有分工。前者是为政府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政府管理能力的人才,而后者的专业一般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教学、外事管理之类,主要为外事部门培养人才。但是在现实中,外事部门的岗位基本上都是由外语类专业出身的人才所占据,主要原因是涉外部门的岗位需要懂外语的人才。这就出现了矛盾:涉外部门的公务人员懂外语,能够很好的对外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他们缺乏管理知识,对于如何有效进行涉外事务管理缺乏管理思维。这种知识结构的缺陷必须通过“涉外公共管理”课程进行弥补。开设“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已经具备了可行性。这门课程需要的多元知识结构已经存在。“涉外公共管理”课程的开设需要具有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外事管理或国际关系、外语语言这三大知识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设立了管理学、外语语言这两大学科,外事知识或国际关系虽然不一定每所高校都开设,但是很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可以弥补这一块之不足,如传统上“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一直在开设;另外,涉外教育管理可由教育学相关知识进行弥补,涉外经贸管理可由商科知识进行弥补,等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历史性合并与整合。整合之后,中国的大学基本上大多成为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各个高校可能层次不同,实力不同,但是专业的设置基本相同。在我国的综合性高校,专业结构大多具有较为多元而全面的特征,基本可以满足这门新课程的开设需求。

三、“涉外公共管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框架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内容涉及三大块:既要有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在涉外事务领域不断拓展,同时还需要外语语言作为媒介。

(一)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的核心是政府管理。政府管理的价值理念、方法与模式都是需要重点介绍的内容。行政管理到目前已经经过两次理论高潮,目前正在进入第三次理论浪潮。西方政府管理的第一次理论浪潮是为了适应工业社会的政府组织模式而建立的,属于典型的官僚制,它以威尔逊(wilson)、古德诺(Goodnow)和罗纳德•怀特(white)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为基础,以马科斯•韦伯(weber)的科层官僚制为基本框架。政治——行政二分法将这两个领域区分开来,强调行政管理对象属于事务性领域。在这个基础上,官僚科层制则为如何进行行政管理提出了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的权威型层级管理体制。这一制度严格规定政府部门内部的职务分工、职位明确等级、挑选公职人员、管理中不能掺杂私人感情。这套制度讲究职位有序以及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关系。官僚科层制的最大特点是讲究效率与政府主导。但是也有明显不足:缺乏民主。这种制度排除民主参与,管理主体非常单一,管理中缺乏柔性。另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官僚制也在不断膨胀,导致原有的效率优势已经不再。随着上个世纪西方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新公共管理运动适时诞生。主要理论有戴维•奥斯本(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Gaebler)的“企业化政府”模式、B•盖伊•彼得斯(peters)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theFutureofGoverning)、詹姆斯•n•罗西瑙(Rosenau)的全球治理(GlobalGovernance)模式等。上述理论模式主要从以下几点对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提出挑战:一是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不再是“划桨者”而是“掌舵者”,公共服务不完全由政府提供,社会主体可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政府对此予以监督和评估;二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投入而是结果,政府成为结果导向的政府,公众根据政策的结果对政府进行评价;三是政府权力的分散化和民主化特征突出,强调治理理念,政府治理的主体是制定和实施全球规制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府、政府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可以通过政府、社会的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得到最有效并且最负责的实施。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政府治理方面最突出的特征应该是“以公民为导向的民主治理”。人类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逐渐在政府治理中发挥作用,促使治理理念不断更新,“信息治理”成为最新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大数据技术将对传统治理手段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网络运用于治理早已有之。网络出现的初期,也就是网络1.0时期,其主要功能是用于管理部门内部自动化办公系统(automaticoffice)。网络2.0时期,互动功能增加,社交平台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如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网络3.0时期,所有的网络数据构成的大数据成为政府治理中的最新工具。大数据时代,进行调查的机构则可以对海量数据通过分析工具进行精准分析,然后准确推送信息。网友们在社交媒体的互动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的言论与评论将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得以储存。很多传统媒体如google,facebook,twitter本身已经存储了海量数据,本身就是数据集合,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信息。这些社交媒体一直是美国政府重视的对象。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数据中心。如GoogleDataboard可以帮助用户在进行搜索研究后形成图表。伊利诺伊大学今年早期建立GDeLt(heGlobalDataonevents,Location,andtone)数据中心,收集了25亿个事件,包括暴动、抗议、选举。而且有扫描软件对新闻类文章进行自动扫描,每天不断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收录数据的年份从1979年至今,几乎所有国家的事件都得到收录。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预测未来在何时何地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件。现在很多国家推出“智慧城市”项目,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市民健康管理、教育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联合国推出的“全球脉动”(globalpulse)项目对来自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数据和文本消息进行筛查,使用自然语言解密软件对网民进行“情绪分析”。如果发现某些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大,则表明某种社会现象,如疾病、动乱或种族冲突,有可能出现,可以为决策提供早期预警。

(二)知识范围:涉外知识

涉外公共管理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应该关注时代脉搏,把握政府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尽量体现出与“行政管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区别。“涉外公共管理”课程的内容建设应该把握以下领域。涉外经贸管理。这部分介绍涉外经贸管理的主要制度和通行的规则。尤其介绍中国涉外经贸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管理法规等。同时,还为境内企业介绍在国外开展跨境业务需要注意的制度性安排和规则。涉外教育管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赴境外学习,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来华留学。如何进行涉外教育管理,本课程将介绍相关制度和鼓励政策。涉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逐渐登陆我国,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未来刻不容缓的课题。境外非政府组织背景复杂,目的各有不同。本课程将探讨相关的管理理念、原则和制度建构方向。外国移民或外国人管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越来越普遍,仅在广州市就有大量黑人再次谋生和经商。由于很多是非法移民,针对外国人的管理非常困难。本课程将探讨国际上不同的外国人管理模式,为我国的外国人管理制度建构提供参考性思路。涉外公共安全管理。这一领域包含诸多内容。涉外食品安全部分将介绍国际上其他国家以及我国实施相关管理的机制。涉外公共卫生安全将介绍如何应对跨国流行疾病的管理机制。涉外环境安全将介绍跨国环境污染的管理机制。涉外公共服务礼仪。涉外公共服务对象呈现多样化特点。有必要建立一套涉外公共服务礼仪。本课程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出发,介绍不同文化群体的公共服务礼仪。涉外危机管理。危机处理机制非常考验政府的管理能力。涉外危机处理由于具有跨国性,会导致信息传递缓慢、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这几年我国人员在境外被绑架频频发生,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有效营救;另外,国外危机导致的我国政府撤侨行为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本课程将介绍和探讨涉外危机的应对机制。

(三)课程知识传播的语言媒介:外语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教学改革;甘肃农业大学

一、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由来

(一)发展过程

18世纪末美国学者w.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一文的发表,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诞生。在这百余年时间里,公共行政学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过程,呈现出多范式的理论模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学科,公共行政学特别是以“行政”作为研究对象的政府管理研究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从学科起源讲,公共行政学属于“舶来品”。当前中国公共行政学整个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几乎完全来自于西方公共行政学成熟并且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系统,这是由客观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改革开放以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各大院校才得以陆续恢复行政学专业,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经过了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与西方的学科建设相比,还存在很多的差距。

时至今日,相当多的中国公共行政学学者仍然将研究重点放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上,对公共行政学的中国化关注太少。“中国行政学就整个而言,还处在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在思维逻辑和理论体系上还没有完全跳出西方行政学的窠臼”。应时代的需要,中国公共行政学界迫切地需要开辟出一条行政学中国化的道路,也就是公共行政学“中国化”的问题。尤其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广泛而深远的行政改革,政府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间关系、政府生产力的提高、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公职制度改革……,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行政学研究者予以充分的关注和回应,也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做指导。要充分研究当前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中取得的各方面经验与教训,寻找蕴藏于我国社会和各个省市的普适性和特殊性,进而发现和阐释规律,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问题。

(二)课程定位及意义

公共行政学是管理学、政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因为应用面广,目前国内文科类的许多相关学科专业也都广泛开设了这门课程,因此,它是一门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的独特学科,在其一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第一,它是关于公共行政管理的系统科学,它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特有的研究对象;第二,它是关于公共行政管理的综合科学,它有效借鉴和运用了各个时期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第三,它是关于公共行政管理的实践科学,它从论证现实行政问题发端,并始终强调理论研究与现实行政相结合;第四,它是关于公共行政管理的创新科学,在它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都不断有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问世。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目前自2001年成立以来设有文秘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汉语言文学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文秘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均开设公共行政学,是此三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行政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以讲述为主,形式单一

从我校现阶段公共行政学的教学形式来看,教学环节安排过于简单,教学方法单调呆板,基本以课堂讲授以主要教学形式,属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过分强调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近年来学校虽然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公共行政学理论庞杂,知识体系庞大,涉及的实践问题多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教师对理论和社会问题有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因此大多教师讲解也基本从现成的概念和原理出发进行演绎和推理,对从复杂现象中进行归纳、分析和综合就缺乏进一步深入,从而导致教学活动流于理论上的抽象说教,使学生学习起来如隔靴搔痒,不能有效地取得分析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二)实践教学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水平低的现象,这与当前高校产-学-研难以实现的资金和社会问题有关,也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对理论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相对程度的忽视有关,在类似于甘肃农业大学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会感受到被“边缘化”的气氛,学习的环境也会导致他们积极性的挫伤。我国当下的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过去的案例多、现在的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中国案例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做到深层次分析案例,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浅层次论述上,更缺乏对理论的运用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当前国内高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的专业教师大多没有在公共组织从业的经历,公共组织的管理经验匮乏,再加上教学经费有限的制约和学校支持力度的有限,使其调查、收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的能力相对缺乏;二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不同程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相应的考评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将更多地时间和精力用于科研,而不愿投入案例教学及其研究上,这种价值观的取向明显地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此外,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等因素也影响到他们在案例教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有些学生即使对讨论的问题有想法也羞于表达或缺乏表达能力,这也影响了案例教学作用的发挥。

(三)内容较多、理论深,对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较高

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是丰富的、交叉性的、广泛的。同时,公共行政学又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均为行政实践中出现的具体的、常规的问题,否则行政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外,行政学还对行政现实进行结果的研究,进而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过程,这一解决问题过程本身是要能够通过教学来演绎推理的,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又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实用性与效用性是行政学的生命力所在,是行政学存在的价值所在,而相当多的学生难以在教学中体会到这一价值,反而认为这门学科枯燥而无味,没有实用性,只是在讲政策。除此之外,公共行政学还是一门系统性学科。公共知识体系是建立在对各种行政现象与事实进行系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系统知识。它的知识并非是零碎的,而是具有一定科学性、完整性、统一性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因此,该学科对教师的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分析能力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高校年龄较轻,本科教学工作大多以年纪较轻(35岁以下)的讲师来承担,缺乏浑厚的知识体系和社会阅历,甘肃农业大学承担管理课程的教师便是本校的新生力量,活力有余而深度不足,使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浅尝辄止。

(四)学生对社会时政缺乏兴趣,课堂气氛僵硬,课堂交流较少

当前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对身边的社会问题关注较少,热情也不高。而在网络时代形成的速食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对传统的以图文阅读方式获取知识的途径表现出急躁和乏味,在社会的快节奏的生活下,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这更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甘肃农业大学是农科类院校,在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图书资料方面都比文科性大学和综合型大学薄弱,进而使学生的知识采纳能力降低,在课堂教学中也表现得漠不关心,缺乏动力,对课堂的竞赛活动和专题讨论都表现出一种漠视。

三、对公共行政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除了课堂讲述,应制作高水平教学课件,以素材较多的案例和图形来弥补口头讲述的不足。如今社会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它从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尤其是人文社科教育尤其不能回避这种趋势,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和掌握网络资源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多媒体教学目前已在全国各大高校推广使用,它的多样性和丰富色彩是传统的黑板教学无法比拟的,任课教师应多方面提高计算机水平,制作优美精致、图文并茂的课件来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与学生通络网络互动来加深学生的参与度,如开通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论坛进行专题讨论,使用各种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等。

(二)深化案例教学路径

1、教师应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而是案例讨论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仲裁者。教师要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素材,以自己的学识和强烈的热情影响学生,以平等的姿态带学生一起进行时政的分析和研讨,实现教师、学生和案例三者的积极互动。要更加科学地把握案例教学法的内涵,积极启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它们能够自觉地去涉猎知识,关注社会,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关注社会,从而也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案例教学的开展。

2、精心选择案例,激发参与意识,优化教学过程。

选择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案例要充分考虑个案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案例选取要紧跟时代步伐,尽可能贴近我国现实、省情和农业院校的特色,使学生感到与自身的生活休戚相关,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既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又开阔认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视野的目标。建立好案例库,对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讨论,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答辩形式进行,以此加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外,要注重案例富有启发性的总结,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步骤,而不仅仅是为了找问题的“解”,以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常见问题。这有助于训练和提升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应有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教师要广泛涉猎除公共行政学以外的相关学科知识,如: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具备跨学科悖论研究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密切关注时政动态,能理论结合实际,毕竟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良好风趣的语言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提高本学科教师的学习能力,既包括学习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又包括学习学生的新思想和新动态。除此之外,“教学相长”是教师教学永恒的主题,一名真正的教师应该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谦虚接受学生的建议。这不仅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更需要一种勇气。只有兼收并蓄,教师的能力才能与日俱增。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6

 

1引言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程度反映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主要借助互联网络检索收集31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点课程设置情况,按照一定类别进行汇总分析,得到研究生教育的初步结论。

 

2课程设置

 

本文收集到31所高校的406门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包括公共基础课),将406门课程分成10大类进行统计,见表1。

 

排前10位的课程小类依次是: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政府治理与改革、比较行政、非政府组织管理。

 

3结语

 

从以上对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统计中,得出如下结论:

 

3.1课程设置体现出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总体上说,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门类多、范围广,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有关,且不同高校设置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同时还开设若干选修课程以供选择,有利于理论体系的保存和学科的完整发展。

 

3.2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

 

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表明研究从定性研究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3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实用性不强

 

相当课程主要是理论研究,具体联系本国本地实际情况的实践性课程不多。实践出真知,行政管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只面向行政管理机构,还面向第三部门甚至企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纯粹理论性课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行政管理学科的长久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加大实践课程是大势所趋,需共同努力。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语言;西方修辞学;理论借鉴;思想政治教育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16)4-0115-05

西方修辞(rhetoric,摘要及下文简称“修辞”)一直被视作一种在公共场所进行说服,对人的灵魂施加影响的语言表达艺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辩论和演讲。修辞学一直是西方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培养受教育者文化素养和德性为目的的基础性学科。伽达默尔曾讲过:“一切能够成为实用的科学都依赖于修辞学。”[1]294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修辞学进行借鉴的可能性、意义以及途径等基本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实现理论创新的有益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修辞学借鉴的可能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修辞都以影响人的灵魂为目的

修辞是通过说服的方法影响人的灵魂的艺术。“政治要求理性把利益导向意志的构成,而一切社会和政治的意志表达都有赖于通过修辞学构成共同的信念。”[1]343修辞与民主政治相关联,表征着平等主体通过合情合理的公开言说可以改变他人的态度和观点,施加对灵魂的影响,最终以非暴力的方式形成共同信念。自古希腊以来,修辞一直是西方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合格公民必须掌握的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艺。可以说,修辞与政治生活、政治素质、善和理性、思想观念以及公共德性具有天然的联系,承担明显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这些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点。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教育,“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2]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通过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来提升受教育者的灵魂境界。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专注于培养人的优秀灵魂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修辞都以说服为基本的方法

修辞以说服为基本方法,这是自古典修辞学到现代修辞学一以贯之的定位,也是修辞自身最为重要的特征。“说服是对语言的运用,而透露出人是理性的存在;人是讲道理的事物,道理的展示过程,也就是论证过程,说服、语言、论证,显示人的存在的理性的一面。”[3]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相同的。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说服始终被党视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和形式。和邓小平多次从理论和工作指导原则上强调将说服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4]211在《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一文中,明确强调“解决思想问题,不能用专制、武断、压制的办法,要人服,就要说服,而不能压服。”[4]252鉴于以往采用大搞群众运动进行思想教育的经验教训,邓小平也指出:“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5]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和修辞都以说服为基本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就可以借鉴吸收修辞学中研究说服方法的理论成果,为本学科所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修辞都具表达的公共性

修辞起源于古希腊公民的公共生活,无论是政治演讲、诉讼演讲还是典礼演讲,都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的。“没有语言这一介质的作用,公民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意见表达就不具有可感知性,政策意见也就成为了民主宏大叙事中一种较为虚幻的影像。因此,公民在公开演讲、陈述或辩论中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认知其在表达时必须遵循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情境等公共生活的规范形式。”[6]这些因素决定了修辞具有表达的公共性。思想政治教育表达的公共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国家主导性决定的,也是培养受教育者参与公共生活能力的要求,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具体来说,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表达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从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公共舆论的营造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无不具有公共表达的性质。个别的谈话,不可能成为一种大范围的常态实践,而且它也需要公共性提供背景。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公共的言说能力是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公民的公共言说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实践体现。修辞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表达的公共性上达成共识,使得修辞实践和修辞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中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也具有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修辞学借鉴的意义

(一)用修辞学知识改进语言表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品质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经过语言学、修辞学等学科的专门训练,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基本的语言表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品质的提升。比如以往对先进典型的宣传,经常以一种固定的人物形象进行教育叙事:主人公对自己的亲人顾不上关心,甚至无情无义;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一点也不顾惜,甚至经常自残式地加班加点工作,最后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样的“典型”往往给人一种超出理解的感觉,人们也难以从中产生出效仿的冲动,可信性很差。从修辞学的角度审视,这样的宣传既失去了逻辑上的合理性,也达不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不具备现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再如某些党员干部一边向公众大讲反腐倡廉,倡导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另一边却因受到司法审判,背离了自己一直倡导的道德要求。修辞学认为在演讲中演说者能够说服受众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他自身的性格或者品格。演说者要言出必行,树立起自身的威信,不能失信于受众。背离了这一原则,言辞失去了品格的保证,既有损自己的形象,也败坏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声誉。因此,用修辞学知识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现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其进行理论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品质。

(二)变宣传为修辞,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传播的方式进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激增给传播环境、传播方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原有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方式的地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7]博客、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以其参与的平等性和身份的虚拟性,使得自由发表意见变得简易化,激发了网民参与公众事件讨论的热情。面对这种新形势,当前宣传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了修辞知识,将修辞学的理论成果运用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变宣传为修辞,能够更好地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之所以能够出现这样的转变,有三个原因。首先,传播的信息更切合受众需求。宣传主要根据传播主体的主观需要发送信息,很少考虑受众的需要和接受信息的情感体验;修辞学主张修辞行为的平等性,传达信息时必须考虑受众的需要,强调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其次,表达方式更具艺术性。宣传的叙事方式比较单一,不太注重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寄希望于外部强制力;修辞专门研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善于通过适切的叙事和故事讲述,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距离,依靠其内在的说服力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后,传播主体与受众的互动更积极。宣传侧重于单向信息,不注重与受众的交流;修辞是互动性的,鼓励受众与传播主体的交流,能够及时实现双方的相互了解。

(三)培养公民修辞能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公民与修辞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古希腊,“任何公民的动议要成为或被纳入城邦的政治(包括立法和司法的)决策,都必须通过现场演说来说服其他参与决策的公民,获得他们的支持。演说需要修辞。”[8]古罗马著名的修辞学家西塞罗认为,公民科学的思想由两种不可或缺的成分构成:“一种是理性,这是使我们有能力揭示真理的本领;另一个是修辞,这是使我们有能力以雄辩的方式展示真理的艺术。”[9]现代欧美等国家在政治生活中仍然继承这一传统。一方面,参选人在各类选举中发表演讲,举行施政辩论,吸引选民对自己投票以赢取选举。另一方面,选民经过修辞能力的培训,能够判断参选人政治主张的合理性,从而选择适宜的参选人。鉴于修辞对公民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修辞学的专家对当今中国公民在修辞能力上的薄弱现状深感忧虑,呼吁“我们的教育应重视培养公民的公共修辞能力,特别是国家修辞意识和国家修辞能力,应建立公共修辞秩序,赋予公民以充分的言论权利,通过充分的表达以凝聚公共意志,制定公共政策。”[10]在学科建设中,与公民教育学最相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修辞学的借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培养公民修辞能力使命的实践诉求,也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将修辞实践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中一项方兴未艾的革新措施。我们通过对修辞学进行深层次理论借鉴,开发出吸纳修辞学理论成果并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课程环节或者独立性课程,这将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修辞学借鉴的途径

(一)加强修辞学知识运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能力

1.运用修辞三要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语言表达的说服力。修辞学认为决定修辞具有说服功能的关键要素是品格(ethos)、逻辑(logos)和情感(pathos)。首先,为了实现修辞的说服效果,在修辞行为中,修辞者自身必须具备并展现出良好的品格。亚里士多德认为“:演说者要使人信服,需具有三种品质,……它们是见识,美德和好意。”[11]思想政治教育者同样需要具备这三种品质,并且要善于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创造机会展示自身的这三种品质:通过广博的学问、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思维展示自身的见识;通过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平等包容的胸怀和言行一致的修养展现自身的美德;通过关爱帮助受教育者、乐于倾听受教育者的诉求和善于同受教育者交流互动来体现自身的好意。其次,修辞者的话语要具有逻辑,符合公众普遍认可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逻辑学的学习,对日常生活中各类事件中体现的道理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洽的逻辑体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同受教育者对话。最后,修辞必须契合受众的情感特点,通过激发受众的情感体验达到说服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选择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并以适当的形式呈现给受教育者,激发他们的怜悯、畏惧、羞耻、愤怒、喜爱、慈善等情感体验,实现既定的教育目的。2.运用修辞学的受众分析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语言表达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指向一定的受众,但是受众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中的具体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受众分析,就是要关注这些具体的人,深入到他们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去,关注他们的生活世界,分析他们的需要,以契合他们生命体验的方式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受众对于语言信息接收的因素很多,比如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所属阶级阶层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历史上,列宁曾经详细分析了当时俄国工人的阶级特点和思想意识现状,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12],这就是典型的受众分析,根据受众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效仿这样的先例,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场域进行相应的受众分析,从而增强自己语言表达的针对性。3.学习修辞学的语言艺术理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语言表达的魅力。修辞学关于选题、表达风格、遣词用句、语音语调、谋篇布局等修辞艺术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这些理论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语言表达的魅力。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那样,讲巧妙的话和受欢迎的话既要靠天才,也要多加勤学苦练。教育者必须广泛地学习修辞理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句、深入浅出的事例、富有魅力的言辞影响受教育者。这样不但可以通过个人修辞魅力的提升来赢得受教育者,从而间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而且可以通过好的言辞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本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二)借鉴国外课程建设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修辞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素质

在国外,教育者设计了多种基于修辞学理论的课程,通过修辞理论的学习和修辞实践的锻炼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课程建设中独立开设相应的课程尚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开发相应的课程环节,初步实现上述目的,为将来类似课程的开设积累经验。1.开发具有修辞风格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环节,培养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13]1这种思维是个体成长为公民,独立参与公共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乔姆斯基把语言的能力看成是人的思维的基本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语言训练或者语言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才能获得。在国外,教育者会设计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具有修辞风格的课程,强调用说服和演讲的传统方式培养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13]前言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必选的通识性课程,也是最关注人的思想问题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大量的论题需要受教育者参与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设置修辞实践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在(口头或书面)讨论和表述过程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术,包括以适当的方式运用和回应‘谬误’标签。”[14]这些谬误包括“偷换概念”“循环论证”“稻草人谬误”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修辞实践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环节,必须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要求,受教育者参与探讨的论题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2.开发公共说理课程环节,培养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公共说理能力。说理是受教育者走向公共生活所应具备的重要技能,古希腊的智者们教授修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城邦青年学会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技艺。现在西方国家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传统,在语言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中开设说理教育。“在美国学校里,从高小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有一个不断持续的说理教育过程”[15]11,“今天的公共说理与古代的一些修辞术和论辩术是有关联的,这些修辞术和论辩术几乎都强调,修辞不只是为了在法庭或公民大会的言辞争辩中获胜,而且是作为从政者和优秀公民的普通教育;注重的不只是论辩或者演说的技巧规则,而且是一种文化教养和德性理念。”[15]序言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选择适切的涉及说理的文本素材,比如某些论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文章,让受教育者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中说理的合理性和谬误之处;也可设置具有争议性的论题让受教育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理论证;还可以举行辩论,让受教育者在辩论中进行说理和说服。通过这样的课程环节,学生参与其中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之间平等对话,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说理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条件灵活进行课程环节的设置,合理安排批判性思维课程环节与公众说理课程环节。批判性思维课程环节侧重于反思论说的逻辑,以发现并避免逻辑性的谬误为主。公共说理课程环节侧重于寻找公共说理的方法,锻炼公共说理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者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国外,公共说理教育更为基础,比如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为公共说理教育进行准备,进入初中,在语言教育中更是明确提出公共说理部分。相对地,批判性思维课程一般是受教育者进入大学以后才进行的系统性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修辞学借鉴的最终理论走向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修辞学,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群中一门综合性的子学科。它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修辞学借鉴的问题研究基础之上,是按照学科规制形成的成熟的学科类别。思想政治教育修辞学以思想政治教育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中西方修辞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借鉴包括心理学、语言学、语言哲学、话语理论和解释学等理论。该学科将会致力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修辞的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修辞艺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修辞学、公民教育修辞学、宣传教育修辞学等内容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修辞学的构建将会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3]胡传胜.公民的技艺———西塞罗修辞学思想的政治解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56.

[4]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6.

[6]刘伟忠.公民教育:公民政策参与的能力建构途径[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6).

[7]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1-22.

[8]苏力.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3.

[9]张芳山,涂宪华.公民与修辞———兼论昆廷•斯金纳的公民理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10]黄金鲁克.国家形象塑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n].中国教育报,2012-01-16.

[11]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76.

[1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13]谷振谐,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美]罗伯特•恩尼斯.批判性思维:反思与展望[J].[加]仲海霞,译.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3).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应用能力;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城市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125-02

一、引言

《公共政策学》是城市管理专业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城市管理工作,本身是在执行不同的公共政策,因此,对于这样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应实现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能力的提高。然而,目前《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效果,需要我们进行改革探索。

二、《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天津城建大学从2014年开始设立城市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作为专业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以下难题。

(一)教学内容方面

部分政策理论与我国的政策实践发展需要之间存在差距,需要进行修正。我国的《公共政策学》教材中的《公共政策学》理论多是来源于西方国家政策实践的研究,例如,“政策议程建立”章节中的多源流理论,是以西方国家政治文化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在解释我国面临的政策现实的时候,需要进行修正,才能将其用以指导具体的政策实践。但目前缺少《公共政策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加以收集、分析和整理。

(二)教学模式方面

虽然实践了以案例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法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课前资料准备不足是普遍现象。学生过于依赖课前微课的推送,以及课堂上教师的传统性讲授,而缺少主动寻求公共政策问题,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脱节、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缺少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评体系在内的多元化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方面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除部分学生因个人资源的可用性,获得实践机会以外,大多数本科生缺乏相关社会实践的机会,对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工作缺少直观认识,局限于为学习理论而学习,对许多理论在实际层面的推行困境、成效等缺少过程性的认知。而让在校本科生在校内进行大量的政策实践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与相关部门建立课程实践基地成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问题。

(四)教学考核方面

由于受考试时间、题型和参考答案等方面的限制,以往的考试模式促使学生过于看重知识点的机械背诵和考前突击。大部分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面对实际问题,选择和操作理论知识用以分析问题的能力极为欠缺。

三、《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典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改革必须要围绕应用为核心来进行。因此,在天津城建大学的支持下,公共管理系在城市管理专业进行了《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理论与专题教学相结合

主要体现在对理论内容的调整和补充以及专题实验学习两个部分。一是,针对目前一些教学理论和内容难以解释中国现实的情况,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如《要素嵌入思维下多源流决策模型的初步修正——基于“网络约车服务改革”个案设计与检验》、《金登多源流模式理论及其启示》等期刊论文,补充到相应的政策议程建立章节教学中去,以弥补一些《公共政策学》理论与我国政策现实相脱离的问题。二是,选取三年内、具有代表性的政策问题,设置专题教学,将实验室软件按照专题进行整合,从公共政策规划、合法化和听证、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调整与终结等方面进行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涵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经济政策等方面,借助实验室奥派软件,完成专题学习。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

采用以课堂讲授法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借助于手机微信平台,推送人民大学相关微课内容,如《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个人税改革》等,促使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了解和学习,促进学习积极性,并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在教学互动上,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特别是通过建立专题兴趣小组的研讨式学习,丰富了实验室课堂的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进行相关文献的收集、阅读、思考、整理和分析,全面锻炼其应用能力,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三)加强课程实践教学

一是充分借助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量,如邀请西青区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走进课堂,现身说法,讲解工作中对政策工具的使用,彰显理论教学的价值和实际应用的现实性。二是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紧密结合,以本专业实践基地之一——天津《今晚报》为媒介,让学生能结合现行的公共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如《天津市垃圾分类情况调查分析》,以促进学生透视国家在垃圾处理及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公共政策执行情况。努力提高学生对实际政策问题的认识。经过此次改革,我们专业的学生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提高。

(四)构建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体系

我们也对学生评价与成绩考核机制进行了改革,期末闭卷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由70%降为50%,注重过程考核。采用随堂测试、专题研讨与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以及教师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推行综合评价体系。目前,经2015级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在整体层面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教学改革效果

(一)兴趣和成绩明显提升

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评价方法的过程性激励作用明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前预习率,从以往的40%,提高到80%;随堂测试的及格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90%;课堂提问的回答准确率从以往的60%提高到95%。

(二)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改善

在教學过程中,通过相近课程知识的综合培养,实现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显著提高,就某个公共政策理论或实践中面临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布置相关的专题,促使学生开展相关调研,对于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对策等撰写专题报告,并将在实验教学平台展示,供学生交流与学习。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改进

在实验室专题研讨式学习中,学生选择相关理论进行公共政策问题分析的准确率从以往的50%,提高到85%;从专题实验报告中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系统性,从过去的30%,提高到目前的60%;写作的逻辑性和规范性,从过去的50%,提高到了70%;主动提交专题研讨报告,并参与专业研讨的学生比例,从以往的15%,提高到了45%。这表明,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有效促进了学生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9

关键词: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构

一、引言

我国在新时期适时推出了海洋发展战略,制定了海洋事业、海洋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对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各高校,特别是海洋类高校,纷纷设立涉海类专业及在其他专业设立海洋通识课程,扩展大学生的海洋视野。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一般都有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涉海类专业,另外还有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发展定位一般都是国内或国际一流海洋特色大学,打出“海洋特色牌”,以期实现海洋特色定位下的理、工、农、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以,为了适应海洋大开发的新形势及海洋类高校的特色战略定位,在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开设《海洋行政管理》通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而欲开出《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建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前期研究综述

通过期刊网以“海洋行政管理”为题名和关键词检索后发现,目前已经发表的论文有60篇左右,研究内容可做如下归纳:一是奠基于其他专业之上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索在行政管理专业内开设海洋科技、海洋法、海洋管理等课程,把行政管理专业办成具有“海洋行政管理”特色的专业。二是作为特色研究学科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外部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并把学科体系归纳为海洋职能、海洋制度、海洋决策、海洋实施、海洋财政、海洋伦理等。梳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争论分野,并提出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如工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系统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并对学科体系进行宏观架构,探讨其概念、理论基础、管理理念、管理主体、行为工具、管理实践等问题。提出以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为基础,在适应海洋实践活动规律、海洋行政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三是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学者在分析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沿着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思路,建构了分散管理、统一执法,以及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信息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海洋行政管理宏观体制。探讨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史的路径依赖,职能配置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等问题及其克服。四是海洋行政管理某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底电缆、管道、海域使用等进行海洋执法监察的研究;提升海洋行政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升地方海域管理水平的研究;海洋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

前期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视角多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于海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其内容体系如何建构?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分?遵循怎样的逻辑?这些问题尚无学者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尽管如此,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体系的厘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法;(2)文献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头脑风暴法。在研究设计上,由于《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针对的对象为管理类和涉海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定位为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海洋通识课,在学科归属上又属于管理学科,同时在研究题域上又具有海洋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设计上必须考虑两个维度,即“管理”的维度和“海洋”的维度。另外,由于海洋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所以还需要考虑一个维度,那就是“公共性”的维度。

四、研究结论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框定,可以从海洋行政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的比较,沿着管理的属性、公共的属性、海洋的属性三个维度着手建构。公共行政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遵循管理的逻辑,履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在一般职能的履行上两者是重合的。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公共行政管理还具有公共性,追求公共利益。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看,海洋行政管理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一个子集,只是公共行政管理众多领域中的其中一个题域。所以,海洋行政管理既具有管理的属性,也具有公共的属性,还具有海洋的属性。与私营部门管理相比,它具有私营部门管理不具有的公共性;与公共行政管理相比,它又拘囿于海洋的特有属性。

循此理路,首先,《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管理的逻辑,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须在内容体系中融入,包含管理主体、管理客体、战略规划等内容。其次,《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还必须遵循公共的逻辑,考虑其政治性和公共利益的追求,教学内容涵括海洋立法、执法、司法体系,以及海洋环境等公共产品的维护。最后,《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还必须遵循海洋的逻辑,教学内容涵盖海域功能区划、海岛管理、海洋权益维护等海洋特色属性条块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全永波.海洋类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219-221

[2]吕建华,王刚.海洋行政管理(学):一种公共管理视角的定位与建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11):41-44

[3]娄成武,董鹏.海洋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发展构想[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6-31

[4]郑敬高.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5-50

[5]王印红,王琪.海洋强国背景下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与重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5):102-111

[6]秀敏,陈华燕.中国海洋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与机构创新[J].世界海运,2014(6):20-23

[7]宋文杰.对完善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齐鲁渔业,2008(7):56-57

[8]崔旺来,钟丹丹,李有绪.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多维度审视[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6-11

[9]侯金义.浅谈海洋行政管理与海洋执法监察[J].海洋信息,1996(4):2-4

[10]张岳红,杜继鹏.加强海洋行政管理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6):11-14

[11]马克松.认真学习贯彻海域法进一步强化海洋行政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1):15-16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本科课程;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改革

一、GiS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GiS的特点之一,是将复杂的、晦涩的数字可视化,以地图的形式呈现,让受众一目了然。例如“一带一路”的地理空间认知和大数据支持[9]、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城市管理[10]等,GiS能够演示政策变迁的历史和演化过程,能够分析数字背后的地域相关性,能够提高城市政府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以及提升政府的决策品质与程序。而可视化于教学方面,是将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传授出来,它能有效解决隐性知识难以传播的问题。其实质是将知识通过显性化的图解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作用于人体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11]。在GiS常用的可视化工具中,美国的arcGiS、国产的超图(Supermap)等都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arcGiS为例,它是美国esri公司的主打产品,全球市场占有比最高(约43%),它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可以用来做乡村振兴战略中精确到户的精准扶贫,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板块差异比较,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幼儿园、小学、医院等公共资源的布局调整,以及健康中国战略中的流行病传播与预防等。它不仅可以向决策者提供更为直观的决策依据,更可以向普通百姓提供简单易懂、便于执行的政策内容。但是,就国内目前已经开设的GiS相关课程来看,如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遥感导论、数据库编程与开发等,其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过强,这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多是以文科高考生为主)来说接受起来速度较慢,并不完全适合。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文科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的、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时代特征的GiS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GiS可以使公共管理理论更接“地气”,这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以及众多奋战在各级政府一线岗位的mpa学员而言都至关重要,这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方针。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降低GiS、遥感等方面的理论传授难度,减少软件二次开发及编程环节,取而代之用鲜活的案例作为公共管理本科GiS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课改目标

1.提升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政府部门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打交道,相关人员需要具备处理现代复杂信息的能力。而在人类所接触到的信息中,有80%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对于地球空间信息来说,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货和车[12]。对于公共管理类的GiS课程而言,需要培养能够驾驭“信息高速公路”的人才,但与理工科GiS课程要有所区别(就业市场导向,GiS相关公司多需要工程开发、软件开发和销售人员),重在软件的应用而不是重在软件的开发。通过课程培养公共管理本科生具有信息管理的思维和GiS软件基础操作的能力,并能够在和专业技术人员讨论系统架构的过程中,准确地描述出系统建设和升级的具体需求。

2.增强学生处理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围绕设立并优化公共管理专业的GiS课程这一目标,在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医疗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城市管理6个方向上进行案例研究。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情境导入,先进行外业操作,通过现场勘测、调研访谈、搜集数据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后的内业操作将以点带面,通过案例教学逐步了解arcGiS、enVi等软件的基础操作程序,一步一步拓展到常用的空间分析功能,到最后的可视化地图制作和对策建议,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政策分析过程,便于其将内容拓展应用到相似的情境中。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服务”和“实用导向”的原则制定实践教学内容[13],使学生对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满足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新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对于数字政府建设、公共政策模拟以及公共管理科学化有着巨大的需求。数字政府实质是“政府运用地球信息系统、遥控、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高新技术搜集信息、整合信息、产生信息,并依据所产生的信息对城市和社会实施有效管理的技术手段”[14]。而GiS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地学大数据帮助政府部门做出科学决策,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地缘政治治理与“一带一路”发展等方面给予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撑。

(二)课改侧重

课程改革需要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发挥公共管理类文科生地理学基础的优势(多数省份的文科生学习过三年的地理课程),规避其在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方面的相对劣势,适当弱化关于坐标转换、算法原理和编程开发等内容,而突出更为实用的“拿来主义”。

1.侧重丰富公共管理本科实验课程内容

公共管理本科课程实验环节较少,以至于部分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动手实验能力。因此,GiS在公共管理中应用的课程,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适当弱化坐标系统、地理符号、拓扑关系、空间句法等地学方面的内容,弱化数据库建模、定制开发、编程等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而着重强化arcGiS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操作和应用,将公共管理的部分理论更直观地在地图上表达。

2.侧重培养学生GiS软件的操作能力

GiS可以令公共政策定量化和可视化,做到精准投放、执行高效。在传统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强调文献分析和政策解读,但现今各地政府在全力提高治理能力的过程中,更需要有科学数据、空间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做支撑,GiS可以将政策效果模拟并可视化,易于领导决策,避免“三拍”政策的出现,同时便于公众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够“遇到问题找工具”,又能够“拿着工具找问题”,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迸发出解决传统公共管理问题的创新思维。

3.侧重培养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地学思维能力

地学思维能力可以有助于公共政策更好地“落地”。之前公共政策制定后在执行环节受阻,是因为政策执行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效果的影响,或是不同微环境对决策执行的影响。简单地说,传统的公共管理更多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但课程拟通过多智能体模型(multi-aBm)等案例分析,更多地培养学生“自下而上”的思维能力,更加符合党中央强调的“以人为本”治理能力提升的时代精神。

4.侧重培养公共管理

本科生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大数据是时展的趋势,具有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掌握大数据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网络舆情监督和犯罪热点区域治理等),有利于推进城乡建设(公众需求分析和公共设施布局等),有利于提高地方公共财政的经济性(公共设施效用评价和政策精准投放等),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提升本科生对于大数据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大数据是如何在政府管理中发挥功效的。

三、课程改革的前景及展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研究GiS在公共管理本科教学的课程开展,从理论上看,这短期内对于拓展公共管理本科生的科学视野、提升其知识技能有着重要意义;长期来看,则对于地方政府适应大数据时代、适应数字政府治理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课改前景

探索GiS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够增加GiS应用环节,将能够大大增加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公共管理的技术水平和应用GiS挖掘时空数据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将决策依据空间化、定量化和可视化,从而为决策部门提供最为基础和最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生而言,一方面,这能让他们多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就业后更受用人单位认可;另一方面,这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楚考研深造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研究方向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