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市政专业毕业论文十篇市政专业毕业论文十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43:47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音乐专业;就业政策;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61-01

一、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就业困难问题,某些地区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30%。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超出市场需求数量,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一些地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同时期市场对音乐专业毕业生需求人数的140%,市场供需失衡较为严重,这是造成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集中。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多集中在各类学校、相关的音乐创作单位和音乐表演这三个方向。但是从市场需求来讲,市场在这几个方面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是相对较少的,因此择业方向集中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二、我国对高校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现状

良好、完善的就业政策是解决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方法。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我国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就业政策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政策实施的范围上:

(一)就业政策实施层面单一。根据相关调查研究,80%以上的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实施对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过程中,仅从学校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方面实施简单的就业政策。例如在一些学校,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多数是沿用传统的方法,从学校自身认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方向较为单一;一些政策部门在实施就业政策过程中仅仅是从国家宏观政策方面对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忽视了市场需求层,影响了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实施质量。

(二)就业政策实施范围小。我国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在实施相关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就业政策实施范围小的问题。79%的高校和地方就业政策的实施仅限于学校内部,仅仅是通过国家的政策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就业知识讲座或就业技能培训;85%以上的高校通过西部计划、支教计划等国家层面的方式来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多数相关政府部门在对高校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仅从政策层面上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就业政策的范围就被限制,造成政府在实施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就业政策实施范围小的问题。这种现象使得高校就业政策在落实中缺少市场范围的政策,从而不能很好地通过政策落实来增加市场对高校音乐毕业生的需求,不能真正地解决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三、提升就业政策实施质量的措施

(一)增加市场层面的就业政策的实施。市场需求是决定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实施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时要从学校、政府两个层次扩展到学校、政府、市场三个层面上。首先,政府和学校在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之前要对市场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现状和存在的一些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从市场需求层面对实施的政策进行调整,继而使相关就业政策能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其次,学校和政府在实施具体的就业政策时要积极地与市场中的企业相结合,让市场需求主体参与其中,使学生从市场主体方面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扩展就业政策实施范围。高校和政府实施就业政策范围较小是影响就业政策实施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质量就要从多方面、多途径提升对音乐专业就业政策的实施范围。首先,高校要将就业政策的实施范围从单一的校内政策实施转向校内和市场政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根据市场在特定时期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数量,需求种类的相关特点实施相关的就业政策,从而增加就业政策的实施范围;其次,政府在实施相关就业政策时也要从政府宏观政策范围逐步扩展到就业市场。只有政策实施范围扩展到市场才能真正地提升就业政策的实施质量,避免就业政策实施流于形式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雷培梁,连莲.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经验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9(6).

[2]孙远航.音乐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音乐论坛,2015(2).

[3]夏毅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与就业分析[J].学术论坛,2012(9).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课题: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成果,课题号:XJK012CZJ070。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总体情况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大学生身价等同农民工”“零工资就业”等话题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学界加强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文献。检索国家图书馆馆藏图书书目和中国知网,截至目前(2012年11月),在著作方面,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专门主题的著作还没有,但其中部分章节涉及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著作约8本。在论文方面,各类相关论文约240余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8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9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20余篇。检索结果表明,国内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2007年以来的最近5年,内容涉及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策研究等方面。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研究

就业质量是衡量社会就业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由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角度不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理解也不尽相同。秦建国(2007)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代锋(2009)等则将其概括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结构、层次、动向、性质和优劣等方面”。曾向昌(2009)则从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出发,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意愿的符合程度”。综上所述,我们可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毕业生所获工作的客观优劣程度、毕业生对所获工作的主观满意程度,以及毕业生所获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比就业质量内涵研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可以测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由定性转变为定量。目前,学界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评价侧重点和选取指标均不一样,有的注重评价体系客观全面,有的注重毕业生主观感受,有的注重毕业生所获工作的客观优劣程度,还有的注重用人单位满意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杨河清、李佳(2007)构建的一个包含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3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员工培训、劳动合同期限、工会组织、养老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的高校毕业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柯羽(2007)用就业率、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5个一级指标和一次性就业率、需求单位层次、就业单位的性质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史淑桃(2008)构建的一个包含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学习培养等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众多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进行了详细探讨,极大地丰富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和外延。但由于指标选取不统一,导致根据各个指标进行实际测量的结果不具可比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校类型和层次具有多样性特点,今后的研究应该考虑指标体系的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3.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就业质量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变量,一切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其就业质量。已有研究成果大多依据希金斯(niallo’Higgins)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来阐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

(1)劳动力市场需求角度。劳动力市场在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数量角度,高校毕业生快速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就业质量。这种观点认为就业质量问题是就业总量问题的附带问题,认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的现状,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可用专科生的偏偏用本科生,可用本科生却用研究生”。二是结构角度,劳动力市场的多重体制性分割影响就业质量。这种观点认为导致就业质量问题的制度根源在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体制内外的职位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分割。

(2)毕业生供给角度。从供给角度分析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高校和毕业生自身两大因素。就高校因素而言,已有研究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匹配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方丽(2003)指出,我国的学科专业结构源自前苏联,注重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人才培养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与产业变动之间的协同性较差,“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就毕业生自身因素而言,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个体因素多种多样,已有的成果大多围绕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观念、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性别、专业差异等角度展开研究。其中就业观念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涂晓明(2007)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期望越高其就业满意程度越低。陈成文等(2008)实证调查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声望观、择业代价观和职业报酬观对其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影响显著。

不难发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众多,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给”因素,很难用单一因素来解释这一复杂问题。今后的研究应加强体制和制度性根源方面的研究。

4.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无疑也是学界探讨重点。已有研究文献主要从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展开对策研究。

(1)政府层面: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和供需匹配促进政策。需求促进政策,主要指政府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提升社会就业吸纳能力,从“量”的角度促进“质”的提升。赖三策(2004)指出“政府应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就业总量,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供给促进政策,是指调整高等教育的政策,其目标是使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等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邓光平(2004)指出政府应“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达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供需匹配促进政策,是指改进供需结合效率方面的政策,其目标是有效改善岗位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环境。陈岩松(2005)指出政府应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缩小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淡化各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强化社会保障系统,对于到中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应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赖德胜(2012)等也指出,政府应着手建立高效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改变劳动力市场被严重分割的局面,实现平等就业,以提高就业质量。

(2)高校层面:高教改革。高教改革主要指深化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强化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责任。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岳昌君(2004)指出高校应“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或取消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增加大学生的实习机会”。廖志成(2005)则从树立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理念;建立灵活调节培养计划实施的有效机制;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取向,调整创新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提高就业工作的服务质量等五个方面探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措施。二是高校应强化就业指导工作。近年来有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改革研究成果丰硕,大多围绕就业服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服务方式、服务评价等方面展开,并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就业服务理念由以就业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转变,就业服务主体由高校为主向政府、非政府组织、高校协作转变,就业服务方式由“突击”式向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些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就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已从单纯借鉴外国经验阶段向本土化阶段转变。经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研究成果数量可观,但质量不尽如人意。不少研究停留于泛泛而论层面,缺乏深入系统研究,重复性研究太多;在理论解释体系方面,受国外就业理论影响较大,真正本土的理论解释体系仍然缺乏。其次,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已有研究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缺乏严谨的求证意识;在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中,也存在样本欠缺代表性。因此,仅仅根据这些不可靠的调查来进行就业质量研究,就会使研究结论陷入草率之中。我们建议今后进行一些跟踪定量研究,加强实证调查数据的积累。再次,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一是开展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如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和不同届别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比较研究;二是从单一学科视角过渡到复合的多学科视角探讨问题,以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2]代锋,吴克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利弊影响探析[J].教育科学,2009(3).

[3]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杨河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人才,2007(8).

[5]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6]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步骤[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7]谭建跃,黄华勇.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心理问题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8]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机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9]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

[10]陈成文,胡桂英.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11]赖三策.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12]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3).

[13]陈岩松.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14]赖德胜主编.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3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地扩招,使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扩大,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60万,2012年达680,2013年达699万,再加上往届毕业而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3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数将超过760万。不难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在进一步扩大。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大学生就业涉及民生,涉及几百万莘莘学子的切身利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着毕业生的个人前途。如果国家花费巨资培养的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就业,这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特别是若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会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务院关于《促进就业规划(201l一2015)》明确指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理论方面上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人力资源在全社会的高效优化配置,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实践方面上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材,有利于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与人才高地的构建,有利于减少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浪费,有利于政府科学合理的制定就业的公共政策,有利于政府、社会、企业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高校积极与市场结合,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避免就业市场化和招生、专业设置非市场化的互相脱节和失衡现象,有利于高等教育健康适度的发展以及制度体制的进一步深化。

(二)文献综述

我国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制度大致可分为统包统分和双向选择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就是2000年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是从1952年7月19日政务院颁布《关于1952年暑期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开始,即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有计划地将他们分配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在工作地域、单位、岗位上毕业生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1989年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竞争机制被逐步引入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还阻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学术领域展开了研究,以期寻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良策,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涌现出一大批相关的理论,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著作非常。高校扩招前,文献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应聘技巧等应用方面,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专家、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就业政策、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和解决大学生就业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

1.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明确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判断。2006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一北大课题组的调查报告解析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报告调查全面,内容详实、客观的叙述了很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趋势与动向。浙江师范大学王永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中也用详实的调查数据显示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接受《工人时报》采访时也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成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潘士远、林毅夫在《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中也分析了就业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2.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对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许多专家学者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很多有效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重庆大学张军在《大学生就业难探析与对策思考》中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等四大矛盾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华南理工大学郭蕾在《自我效能感与毕业取向的研究》一文中强调: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趋凸显,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客观因素外,关键在于大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兴趣及能力不了解,对社会需求也知之甚少,无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对就业前景的茫然和对自身缺乏自信。杨元妍认为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还很不健全,就业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大学生就业措施不完善,就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赵鹏大、娄玉华认为政府应该把大学生就业看成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一要动员全社会所有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二要鼓励大学生白谋职业、自主创业。宾建成认为大学生没有更新就业观念,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忽视西部、边远地区,对薪酬要求高,好高骛远。李清霞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目标还很传统,许多大学生不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岗位,而是向往大城市的高薪职业,使大批大学生毕业生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苟军平认为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敬业爱岗精神、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刘文在《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中,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她认为政府作为就业制度安排的主体,既沿袭传统资源配置的方式,又部分运用市场的调节功能,两种制度互相干扰,使整个大学生就业过程出现偏离。

3.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的研究:贺利军在《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分析》一文中提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从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技术政策和失业保险政策等方面出发。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产业结构转型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多。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倡导鼓励大学生创业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紧密结合,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共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步:概念界定。对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的概念做出了界定。

第三步: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的第三部分从多个的方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阐述分析。

第四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片面追求和毕业生自身传统的就业观念,高校没有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师资力量,管理体系与市场导向脱节,就业政策配套措施的缺失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共同支持和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1.控制招生规模

政府要对高校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各专业就业率情况对高校专业设置做出科学的调整,对于社会需求一般,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对于一些教育质量达不到教学要求和就业率较低的高校,应压缩其招生规模。

2.大力发展经济

要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缓解就业压力。

3.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

当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信息、动态不够了解,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以及毕业生就业。因此,政府必须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库,实行就业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并且建设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广泛的就业信息交流渠道。政府还应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就业市场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为毕业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就业竞争环境。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服务基层以及自主创业

政府要全力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正确择业、科学择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性保障,鼓励毕业生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从基层做起,响应政府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政府需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选拔一些具有政治素养、立志服务基层的优秀大学生对他们实行定向培养,进一步加深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引导毕业生积极、自愿服务基层。

自主创业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新动向。政府应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解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风险担保、信贷支持、税负减免以及创业初期社会保障等问题,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

(二)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的需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应加强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以及创业技能教育,多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创业。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广泛收集和及时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第四,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

(三)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全面地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用人理念,杜绝用人歧视,站在人尽其才的高度选聘适合本单位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赢。用人单位还应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为高校提供招聘信息,走进校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指导,让毕业生更加了解就业市场,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就业。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4

摘要:“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每年如何吸纳、安置这几百万的毕业生,仍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失业中的政府管理层面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应当承担政策引导、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职能,以及论述这些职能之间的系统化关系,从而为更好的发挥这三项职能的作用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府角色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据2011年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所公布的数据,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能跟得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加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受到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以上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和就业率的进一步计算,得出以下数据:

可见,每年有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2006年失业毕业生人数最高达到1239万人。这不仅威胁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更危及民生和社会稳定,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成因与政府责任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很多,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就业市场方面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鉴于本文是从政府角色的视角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政府角色的联系归纳为三种,即毕业生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组织管理不科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不到位。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不完善

首先,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2008年初,政府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管理规定》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的劳动保障规范体系。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较为笼统,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

其次,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政府决策偏差。各地的就业情况具有各自的特点,致使及时、准确地获取各地的就业信息非常困难,而且需要较高的成本。进而使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可能会使政策并不能完全跟得上形势的需要和地方的实际。

(二)就业组织管理不科学

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管理过度集中。高校集中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与用人单位、地方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尚不密切,专业、权威的就业中介机构尚不发达,使得高校在复杂的管理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扩招时,很多高校盲目升级、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一些专业设置陈旧、专业性不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简化,大量毕业生流向生产部门,这就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化技能。而当前,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与重点大学重复,手脑并用的技能型人才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造成供求失衡,结构性失业成为大学生失业的主因。

(三)毕业生就业服务不完善

其一,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不完善,存在就业信息不充分、不对称问题。我国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全国贯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尚未成型,大量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缺乏一定的公开性、易得性,加之信息传递过程中也会失真、遗漏,这些都阻碍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了解和沟通,不利于实现双向选择。

其二,欠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帮助。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各种能力,加上社会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导致大学生创业步履维艰,创业率和成功率都不高[1]。其三,大学生就业市场和服务指导尚不够专业。

以上问题反映出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引导、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角色不到位,应当承担的责任还没有真正明确和落实,亟待政府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

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中的角色分析

(一)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政策引导角色分析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大学生就业的“指挥棒”,引导大学生就业趋势,影响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同领域的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就业市场管理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应该体现公平原则和优胜劣汰原则。但是,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已经成为妨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显著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机会的不均等、就业歧视以及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不规范。完善的就业市场管理政策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这些不公平现象,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比较公平的就业环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创业是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中央政策精神,各地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具体说来有:工商税务登记费用的减免、创业启动资金的扶持、创业指导等。这些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方便和支持,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3.政府对高校的运作管理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实行政府直接管理高校的高等教育体制,高校缺乏自,对政府高度依赖,社会与市场对高校决策影响度低;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备,效率低;教育法律不够健全,习惯以行政规定代替法律等的局面,尚未形成政府、高校、社会、市场有机结合的教育新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高校、社会、市场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就不能进行有效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就不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展同步,这就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意义。因此,政府不仅要扮演好政策引导的角色,还要发挥好政策执行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组织管理作用上。

(二)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组织管理角色分析

1.政府对高校运作的管理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管理和运作受政府影响很大,比如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内容等人才培养环节都受政府指令控制,这令很多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学科雷同,缺乏特色,不能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造成大学生就业“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大学生失业中结构性失业问题非常突出。此外,政府行政化的工作指导、检查和人情交际也会消耗高校大量的办学精力,影响教育和科研质量,也会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2.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工作搜寻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如一些非法劳动中介机构提供虚假招聘信息,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违规向劳动者收费或不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金、不实施劳动保护等等,这些严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折射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不够完善,仍存在着管理空白。如果强化管理,严加惩治这些违法违规的单位或个人,由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也会为大学生就业扫除明显障碍。

政府既扮演着政策引导的角色,也执行着组织管理的角色,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政府还应该尽职尽责地做好公共服务角色,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全面、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公共服务角色分析

1.政府信息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政府在信息的搜集、掌握和分析方面优势明显,做好大学生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可以使政府在宏观上加强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调控,使高校培养出更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毕业生,从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2]。信息市场是一个“无形市场”,充分发挥“无形市场”对“有形市场”的弥补作用,逐步促进两个市场的相互贯通、就业岗位供需的无缝对接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良性互动,使就业畅通无阻[3]。

2.政府创业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在政策制定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展专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咨询服务等创业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避免创业的盲目性,为创业者指导方向,为创业者提供实践指导,提供创业的成功率,才能真正起到创业的引导和鼓励作用,真正将创业落到实处。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角色之间的关系

根据系统论的主张,为了使政府的就业促进作用真正能够发挥出来,就必须促使三大“角色”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下图直观的将三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政策引导是整个体系的统领,政府的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都是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进行的。政策制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体现在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果之中。反过来,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对就业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

具体来说,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政策规范高校的管理活动,并进一步纠正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运作管理过程中的弊端,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促进作用虽然间接,但却非常明显和重要。就业市场管理政策促使就业市场的管理更加完善,为进一步杜绝就业市场中的不公平现象奠定制度基础。创业扶持政策为地方政府结合地方实际细化创业扶持措施提供了制度框架,也为下一阶段开展创业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对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激发市场创业活力都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公共服务中的信息服务是一个相关性较强的职能,它关系到政策的、各项服务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及时、有效的信息和传递才可以使政策更好的贯彻到位,才可以使创业服务、就业指导服务更加便捷,才可以使高校管理、就业市场管理更加有效,最终这些执行的效果又将通过信息传递反馈到政策制定者手中,为改进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就业指导服务是结合管理与服务的重要一环,它由政府部门、高校和市场主体共同执行,互为补充。政府和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管理职能,通过把握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心理趋向以及遇到的困难掌握就业的情况,为做好管理工作提供材料。在就业指导服务中,可以引入市场主体,这就形成了单纯的具有购买关系的服务,弥补公共管理和服务中就业指导的不足。

五、强化政府角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使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政策引导角色更科学。首先,完善就业相关法规政策。以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为着眼点,制定《青年创业法案》、《大学生就业法案》,从而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长期化、制度化。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构建反就业歧视长效机制,形成公平的就业环境。其次,通过制定政策,理顺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落实高校办学的自,才能使高校与人才市场和社会需要实现直接的对接,才能使高校更敏锐地感应人才市场的信号,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引导高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督导高校在教学规划中增加人生规划教育、就业能力培养以及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教育基础。建立以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标准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4]。将量和质紧密结合,作为就业工作好坏的考察标准。再次,采取相关措施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为缓解大学生创业时普遍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应当规定创业大学生的审批条件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使工商、税务部门可以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进行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简化手续、免除合理税费,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成本。设立专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支持,保障大学生的权益。

第二,使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组织管理角色更合理。管理好高校的专业设置。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市场人才需求,以此为依据对大学专业和课程做适当的调整,严格控制一些市场需求不高、就业率低的专业的设置,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市场需求,平衡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区别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满足人才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基础,在培养过程中,增加实践实训环节,在教学模式上走出校园,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推广“订单式”培养。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上,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升其就业能力。此外,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是建立专业、权威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这类机构可以是劳动部门下属的公共机构,也可以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收取合理报酬的民间组织。它们为广大就业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信息资源和咨询服务,有利于防范虚假信息的泛滥和“实习陷阱”的存在。这类非政府性组织只是追求社会效益,相互之前有竞争又有合作,可以为供需双方提供较好的服务,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使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公共服务角色更到位。信息服务方面,一是,构建一套从省到县,从学校到各类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收集体系和信息体系。搭建市场平台,促进就业供需信息全方位对接。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供需信息“无缝”对接。二是,为登记失业毕业生提供登记和帮扶服务。对每个登记失业毕业生开展免费的、个性化、可供选择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和岗位需求信息传递等服务项目,并进一步落实相关帮扶政策。三是,政府在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以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网站为基础,建立有一定规模,政府、学校、单位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信息交汇的全国一体化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就业指导方面,政府应当建立专门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机构,既督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便于承担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的就业责任。明确要求高校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加以规范。同时,建立就业指导考核机制,通过目标任务的考核,督促就业指导机构不断改进工作。引入营利性、专业化的以就业指导服务为经营内容的市场主体,其高效性、个性化和专业性可以弥补政府部门和高校就业指导的不足。(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7-28

[2]王茜.我国大学生就业运行机制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1-32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147-03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党和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不断变革,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工作已成为包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何应对毕业与就业之间的双重矛盾,加强就业预警机制的建设,已成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课题。然而,国内对就业预警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的研究多以某一方面为主,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与前瞻性,在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深入,如就业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方法、标准的选择及其运用等问题均未展开研究。本文试图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结合预警理论与技术,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体系的建立。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提出的意义

就业预警系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摆在我们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政府不仅要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要重视由就业冲突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和解决这些冲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找到一条化解社会冲突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体而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有助于降低政府宏观调控成本,保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拓展与完善。对变化的理论与方法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研究,是促使一门学科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必由之路。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如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特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评价的方法等都会发生变化。对由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理论与方法变化进行研究,能够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地扩展与完善。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社会机制

社会预警是指预先警告社会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时候发生问题,它主要进行中长期的预测。社会预警机制通过一定的渠道把那些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公共危险和危害,及时地反馈给社会大众,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受可能遭到的侵害或尽可能地减小侵害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呼唤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减少高校招生、教学以及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趋向的盲目性,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学生专业选择和择业创业提供具有前瞻『生的信息平台。

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社会预警区分为公力预警和传媒预警,包含了国家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和引导政府行政机关在建立专门机构负责预警工作和媒体在预警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也包括政府直接调拨资金、组织人力建立预警机构和开展相关的调查与宣传工作。

(一)公力预警机制

公力预警机制包括形势预警、市场预警、专业预警三个方面,主要由教育管理机构、劳动保障机构和教育研究部门实施。

1 形势预警

形势预警是指及时总结、更新和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变化和地区、专业、人员分布情况,作出总体就业形势预警。由于高校学生的培养要经过几年的过程,所以形势预警应该包括长期预警和短期预警两个方面。既要及时分析年度就业形势预警信息,对每年度的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待就业人数、待就业人员专业分布等信息指标进行归纳统计,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系列指数模型,又要对四五年之内甚至五到十年的就业形势作出宏观的分析和预测,以期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就业和各地高校招生起到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

2 市场预警

这里指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分布,包括地理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层次结构等各方面的分布状况,以及具体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布情况,预警信息。如统计分析东部省市和西部省区市对毕业生的需求人数比例,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城镇、农村对毕业生的需求分布,硕士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比例,理科、工科、外语、农科等各学科毕业生的需求分布,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布,以及用人岗位层次的分布等数据,并及时预警信息。市场预警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为大学毕业生网上求职、就业提供服务;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毕业生信息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是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3 专业预警

专业预警既是社会预警机制的一个方面,又是公力预警机制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专业预警是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专业分布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与高校毕业生供方市场的专业分布和专业培养目标相比较,发出预警信息,指导学生就业和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发现,大学生由于专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这就需要从国家、地区和高校层面建立起三级专业预警机制。专业预警机制主要针对全国失业率最高的专业和失业量最大的专业小类进行招生结构与在校生专业调控。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力预警机制主要由社会性的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来实施或完成。但我国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权威的公力预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原有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因此亟须组建类似的专门机构。

(二)传媒预警机制

传媒预警是社会预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公共危机

即将来临或处于萌芽状态之时,大众传媒以社会预警为直接目的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并将采集和处理后的信息传播出去,以起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作用的活动。

面对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表示2007年建立就业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同时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北京市从2007年起,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就逐步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并首次建立了就业预警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是个紧迫的工作,也是个长期的工作,还是一项多部门参与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呼唤社会重视、家长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工作,就要保证预警信息渠道的畅通,这就需要各种大众媒体的参与。

(1)电视:电视是高效而普遍的大众信息传播工具,通过电视可以迅速而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预警、市场预警和专业预警信息。

(2)报纸:报纸是方便而又快捷的大众信息媒体,它既可以像电视一样迅速而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又可以深入地分析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指导毕业生和家长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

(3)互联网:互联网可以方便快捷地传达就业政策,供需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架起一座桥梁。互联网在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规范互联网信息管理,实现网上视频招聘和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健康顺利运行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校内机制

高校预警机制的运行主要依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学生管理机构以及院系,其内容除了上面所述要积极回应专业预警之外,还包括就业信息预测与、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毕业生质量监测与追踪、大学生就业心理监测等方面。

(一)就业信息预测与

根据中国毕业生网《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预测报告》,毕业生就业更多地依赖学校,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因此,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信息预警中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全面地把社会预警中的形势预警、市场预警和相关的专业预警信息向毕业生。具体而言:(1)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和毕业生就业资料档案。毕业生就业资料档案可以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真实有效的信息服务。(2)及时为毕业生提供现场招聘会、网上招聘会等信息,对学生进行应聘前各项相关教育。(3)向在校生及时通报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反映出的问题,提醒非毕业生及时根据市场调整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统计并公布学生就业目标。对学生就业职业、就业层次、就业地区、就业工资期望值等方面做出真实的统计,与本年度就业需求的信息对比公布。用真实的数字、鲜明的对比对毕业生就业起到切实的预警作用。

由于毕业生求职期间流动性较强,高校对毕业生进行信息传达的难度加大,需要社会媒体参与就业预警信息的传达。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信息传达的主要形式有校园壁报板报、校园广播、校园信息栏、校报、校园网、QQ群留言、手机短信和同学录等。

(二)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

高校预警机制运行下的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是指通过行政干预给出高校专业设置和本年度是否进行招生的建议,做好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作。高校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机制,通过就业状况调控和监测,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设置上,高校可以通过“专业一招生一就业”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挂钩,通过对专业建设、招生计划等工作的评估,对一些就业前景不好、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

高校应通过毕业生就业预警工作小组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工作进行考评,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动态地提供各系(院)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定期对各系(院)、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监测数据、调查情况以及近年的社会需求,提出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预警临界点;调整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的招生计划,并监督实施。预警标准方面可设置为四个级别。一级:就业率35%以下,停止招生;二级:就业率35%~40%,专业调整;三级:就业率40%~45%,减少招生;四级:就业率45%~55%,提出警示。

(三)毕业生质量监测与追踪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促进招生、培养、就业和谐发展。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规律性研究,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毕业生质量预测预警机制。

高校预警机制应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建立完善长期的毕业生质量监测和预警机制,并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各种传媒,及时、准确、动态相关信息,有效地指导高校调整培养规划和大学生志愿的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供需异步、学用脱节和盲目求学、艰难就业的现象。高校应该密切关注毕业生质量预警信息,主动参与市场调研,通过横向和纵向分析统计,及时对学校历年整体就业情况和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就业率低的相关专业及时发出预警。不断调整所设专业,按照专业人才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以保证毕业生尽快获得人才市场的准人证。高校专业设置还应有一定前瞻性,力争用新的专业人才催生新的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适时了解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对各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并最终建立毕业生一人才市场一高校一在校生一毕业生的良性循环模式。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监测

大学生就业心理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职业设计指导课程让大学生对未来面对的就业市场产生初步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意向。(2)要了解各种因素,如家庭因素(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等)、学校因素(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的认同、同学朋友的影响等)、社会因素(社会传统的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是否恋爱等)、职业信息的效力(信息的有效性程度)等作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外在刺激因素,同

时还要关注国际就业形势、地区分布、行业部门分布与学科结构不平衡及近期教育与就业政策等的引导因素。(3)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预先知晓毕业生求职状态与大学阶段单纯而规律的学习生活的不同,促使其迅速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需要。(4)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预警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促使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家庭情况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适合自己的求职意向。(5)在信息预警的基础上,使毕业生认识到求职竞争的激烈程度,引导其树立积极的竞争观念,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意识。

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涉及国家政策、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等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势在必行。但如何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深入了解与掌握各类别高校的专业特点及根据和谐稳定发展的要求,并参考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一系列有关的评估指标,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正确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对所产生的系列指标按一定要求和标准进行筛选,从而生成科学、合理的就业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以此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冲击,降低社会解决成本,为教育机构及早发现问题提供依据,及早调整其政策,化解潜在的社会冲突,达到检测、预警、免疫、隔离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倪荣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效途径探索[J].河南社会科学,2009,(6):210-212.

[2]谢爱国,任志涛,踪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2):111-113.

[3]张文强.论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0,(1):207-210.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6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特别是20*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研究新时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和任务,动员和部署20*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等会儿,孔玉芳副省长将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五年来及20*年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五年来全省共有154万大中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普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70%。自教育部2003年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4年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特别是20*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41.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28.9万人,比20*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到32%。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大的一年。在社会有效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截止20*年9月1日,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22.9万,较20*年同期增加5.6万人,平均就业率达到79.03%,超过全国平均就业率8.12个百分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达到16.7万,较20*年同期增加3.3万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7.75%。普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圆满完成了省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扎实推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省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毕业生就业工程”;鹤壁市、平顶山市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就业工作;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订单式”培养;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在全国首创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人员轮训制度;我省较早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联盟等,这些经验和做法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回顾过去的五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1、形成了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我省顺利实现了由“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毕业生分配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的成功过渡,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2003年,省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组织、宣传、教育、人事等2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筹协调。省直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共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省辖市以及大多数县(市、区)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强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各界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支持程度也在迅速提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格局。

2、构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高等教育改革、强化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就业服务和保障工作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今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将2003年以来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规范梳理,进一步予以明确,同时结合新的形势,制定了许多新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体系。

3、健全规范了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和规范。政府举办的公共服务机构为毕业生服务的职能逐步加强,校园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区域性、行业性、校际间的各类协作市场进一步密切,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资源共享,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以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龙头,以各大中专学校、省辖市毕业生就业网站为基础,以社会中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补充的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和网络服务体系也已成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一个重要渠道。

4、树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改革的同时,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各高校在确定发展规模和调整布局结构等工作中,以毕业生就业状况为重要依据,在安排年度招生计划、设置专业等方面与就业率适度挂钩,坚持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原则,初步形成了事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推动了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5、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2003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河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各省辖市也充实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各大中专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在学校内部形成了“校级领导主管、职能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一支政策性强、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

6、营造了良好的毕业生就业舆论氛围。随着我省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众化就业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和家长所接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正在逐步淡化,“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逐步成为毕业生的共识。各大中专院校加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以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以科学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各新闻媒体加大就业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党和政府对毕业生的关怀,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行业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共同营造了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五年来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

第一、领导重视是关键。省委、省政府和各省辖市党委、政府及各大中专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徐光春书记每年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批示,还亲自到省教育厅和高校进行专题调研。省委最近召开了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徐书记亲自到会讲话,安排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要求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协调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省政府把毕业生就业列入重点工作,每年都召开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出台专门文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省辖市把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整体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强力推进。各高校深入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抓落实。这些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二、部门配合是保障。几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使得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开展。组织部门从党管人才的高度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牵头抓总,连续发出多个文件,明确分工、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把握正确导向,营造了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教育厅作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积极当好省委、政府的参谋,努力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本厅年度重点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人事部门在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完善人事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劳动保障部门把毕业生就业纳入就业再就业整体规划之中,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特别是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待就业登记,实行优先培训和优先就业;共青团系统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贫困县等多项计划;发改委、民政、公安、工商、税务、银行、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也按照职责分工,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

第三、强化服务是基础。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组织双向选择活动。各有关部门带着深厚的感情,多措并举,切实做好弱势群体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工作。各高校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构建了“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直接推动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各高校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和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广大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艰苦努力、无私奉献的结果。正是有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才有效的应对了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双重挑战,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保持了毕业生就业人数的稳定增长,保持了高校校园和社会的基本稳定。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各部门、各省辖市、各高校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二、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做贡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和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必然要求。党*把“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全党的任务,第一次明确提出,意义重大而深远。教育战线的同志要提高认识,把思想高度统一到*精神上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贯彻落实*精神的重要任务,在全社会就业总体形势严峻、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管理体制、政策体系、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尤其是各高等学校,要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人力资源建设步伐,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1、着力提高高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适用人才的能力。我们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事来抓,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继续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社会实用人才。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人才。要加强基本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逐步形成自身的专业品牌和特色,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重视教学的个性化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职业院校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在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职业本位思想,把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贯穿课程建设的始终。在加大技术基础课程比重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基础宽、技能精、针对性强、适应面广”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开辟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广大基层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个问题能否处理好,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树立大局意识,建立宣传、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切实把此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推动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和徐光春书记讲话精神,充分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广泛宣传动员,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报名应聘;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为毕业生到村任职提供支持和服务。有关高校要对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际需要。

4、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实施高校“人才强校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高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通过校内培训、省内培训、对外交流学习等多种途径,提高广大干部教师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广大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科学管理、教书育人的能力。要落实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吸引优秀青年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做好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20*年是就业工作政策的落实年,20*年是就业的服务年,那么20*年就应该是就业工作的推进年、促进年。20*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33万多人,加上未就业毕业生,预计超过35万人,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就业工作任务更为繁重。20*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健全就业市场体系,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圆满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各级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各有关方面落实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细化实施措施;要简化办事程序,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便利服务;要用足、用活、用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服务;有条件的省辖市要创新思路,努力开辟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新渠道。各大中专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毕业生了解政策、熟知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要继续实施好国家和地方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确保今年到基层就业毕业生人数比去年明显增加。

2、抓好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校园市场为主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整体规划,整合各种资源,举办分区域、分专业、分科类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积极组织好校园双选活动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区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协调与合作。对于各类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要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做到用人信息公开、透明,提高办会质量与效果。要高度重视就业双选活动的安全工作,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杜绝因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而引发安全事故。各高校要组织毕业生认真学习《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联合有关部门切实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3、抓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网络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降低毕业生求职择业成本;要不断提高校园网站的专业化程度,积极完善网络职业教育与测评、视频面试、就业指导等服务功能。各省辖市(县)要加快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功能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要进一步完善设施,丰富信息内容,突出网站特色。要加快扩大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联盟,争取到年底使加盟高校由目前的40所增加到60所,实现资源共享。

4、抓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以“教师培训年”为契机,加强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真正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确保课时足、效果好;要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逐步建立以就业指导课为载体、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重点,辅之以专家讲座、个别心理辅导、企业实习等多形式、多途径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观念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和创业观。要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为毕业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5、抓好毕业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要把引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各大中专院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和培训,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树立创业典型,倡导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建立毕业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或积极加强与创业孵化基地的联系,指导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创业孵化园区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把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服务范围,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6、抓好特殊群体毕业生帮扶工作。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长线专业毕业生、女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要优先安排他们进入就业见习基地,提供有计划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要在其求职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针对他们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要引导未就业毕业生回到原藉后主动到有关部门进行待就业登记,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7、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为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实现高校就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今年开展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从组织领导、基本条件、指导服务、规范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评估工作每4年进行一次,第一轮评估从今年开始,两年内完成。

8、抓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毕业生文明离校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稳定,今年做好这项工作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大中专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并统筹安排此项工作,各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合作,简化离校手续,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的便利服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纪念活动,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为毕业生文明离校营造良好氛围,让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财政税收;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人才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财政税收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不仅要从课程的设置方面着手加以优化创新,正确看待人才专业化培养策略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深入反思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课程设置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和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以创新和优化,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尽量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来展现抽象的概念和事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当前财政税收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市场发展带来的挑战

从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经济危机冲击、市场需求的减少,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因此人才市场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对于毕业生专业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就财政收税方面的毕业生而言,其所面临的挑战也相当严峻,一方面对于学历、工作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当前毕业生的流向主要以政府单位政府财政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单位、企业财务部门等为主,但由于政府部门编制的限制,还是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为主,因此难免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相关学科的发展,给当前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策略带来了巨大挑战。

2.发展的新机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税收专业的概念由最初的计划经济概念发展为当前的市场经济概念,财政税收也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相联系起来,市场对财政税收人才的需求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相关的中介机构、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等政法机构、金融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纷纷扩大了对财政税收人才的需求。

二、当前形势下财政税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根据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对人才的需求,财政税收相关人才的培养要以专业化为目标,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财政税收人才的专业化要求不再仅限于相关的知识,同时还增加了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但就目前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而言,并没有与当前的市场需求密切结合,从实践指导的意义来看,尤其缺少对市场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和对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多维度、多视角的讲解,使得相关毕业生毕业后缺乏对我国当前财政税收政策的理解。(2)教学手段单一从目前我国高校财政税收政策相关专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看,普遍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并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多元化教学,而是普遍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这对于学生认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是极为不利的,同时还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建立,这也是导致毕业生毕业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专业化要求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以被动学习为主,不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建立。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有利于将相关抽象的理论概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活泼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提升其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2.改进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有助于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将原本老师言传身教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3.加强教学互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以通过制作课件以及课后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双方对彼此教学需求的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多媒体与财政税收教学的进一步融合

1.通过多媒体提高教学讲解的质量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与传统的教学讲解相融合,例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的演示或者企业管理相关概念的讲解说明,通过抽象理论概念的学习和形象具体的演示、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财政税收相关实务模拟训练

多媒体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通过互联网和相关财务管理app的配合,可以将教学课程的相关内容转化为模拟训练或者测试的程序,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和趋势,通过更为形象具体的操作模式和流程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能进行检测分析,帮助其强化学习效果,加深理解和记忆,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帮助其提高了实践操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雷.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叶民.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4]范志杰.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职业化教育;就业政策

受传统的科举制度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迈入大学校门已经成为无数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和人生起点,成为一名大学生便标志着成功,象征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仕途前程无忧。但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后,大学生们如今也面临着为找工作而四处碰壁的窘状。1999年,我国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满足国民的上大学意愿等原因,实行了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扩招政策推行后,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伴随着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凸显。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人,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72.2%;2011年为660万人,就业率为89.9%;2012年增至680万人,就业率为90.2%;2013年则达到699万人,就业率为90.9%。然而在逐年持续增高的就业率下,2013年依然有50多万毕业生处于待业失业状态,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就业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单位录用大学生有户口指标的限制,毕业生跨省市流动受限。一些用人单位只接受现场报名,对所招聘的毕业生进行户籍限制,要求有本省户籍,甚至只能是当地户籍,这就让高校毕业生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招聘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各种招聘信息琳琅满目,一些招聘公司频繁参加各种大学毕业生招聘会,表面上看是招贤纳士,其真正目的是宣传自己,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社会上还存在“内定岗位”的现象,对于只招一两个人的岗位,其实早内定好人选,却还大肆地招聘信息,这种不实情况既浪费了毕业生的时间也加大了其应聘的经济成本。

(二)就业结构整体不平衡、信息不对称

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求职者技能与空缺职位不匹配。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符,出现了“有位无人”与“有人无位”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社会支持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只注重使用人才的短期行为,忽视对人才的培养,不愿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

企业招聘要求不人性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硬性条件,如:要求毕业生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让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们无所适从;另外以学历及院校为门槛,也让非一本院校的毕业生们望而却步。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三)高校职业化教育不足、校企脱节

高校欠缺对学生实践力方面的培养。我国整体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偏向对理论知识方面的传输,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途径,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主要考察手段,而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则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存在差距。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专业化水平低。大学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为学生们开设的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有限,导致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缺失。并且指导课程单一,对于在求职过程中的面试方法、技巧以及如何正确对学生自身进行就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具体呈现。

校企供需脱节。高校对专业结构的调整没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导致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在高校却无人可招。这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专业设置缺乏特性,职业倾向性不够。职业教育的不断忽视,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重视程度与资源配置上差距拉大,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热门专业的学生过剩,但市场对其需求已趋近饱和,毕业生供过于求。

(四)大学生的择业期望高于实际、就业政策认知不够

大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对于就业政策制度,整体认知不足,了解不全面,关注度不高。大学生们在毕业之际常常忙于奔走人才招聘市场,缺乏对相关政策的学习和领会时间。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未雨绸缪,其他人则等到快毕业了才急促地关注就业信息。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有设计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对于毕业后适合自己的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等没有明确的定位。

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估判断,期望值过高。他们缺乏对自身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尽管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社会实践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刚从高中的封闭式管理中解放出来,进入大学以后就完全放松自己,丧失斗志、沉迷于玩乐,因而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技能不足,求职时自然丧失了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思想局限。他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常常以工作性质或薪酬待遇是否从优,就业地理区域是否发达便利为基准。一部分大学生将工作目标锁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考得编制后便从此高枕无忧,安于现状。在选择工作地区时,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大部分毕业生优先考虑在经济繁荣的一、二线大城市中发展,缺乏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对职业选择的合理认识。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一)国家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综合管理,完善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和条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下转第156页)不够健全,因此需要政府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基础上将宏观调控相结合,不断加强市场中的法制建设,规范就业市场机制,为毕业生们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大力鼓励毕业生深入乡镇农村、边远地区发展,去基层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和奖励等优惠待遇。同时政府可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为策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社会应提供良好规范的就业环境,降低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

用人单位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的意识。其次,在招聘市场或网上提供准确的招聘信息,避免浪费毕业生求职时间,增加其应聘成本。除此外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以户籍、性别等方面作为招聘的考量标准,多从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工作态度、沟通协调和应变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和平台。

(三)高校应科学调整专业学科的设置,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大学作为人才供给方,应具有前瞻性。首先应及时调整师生比例,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另外在注重应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对未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情况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良好把握,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改革学校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收集就业信息服务,开设有关就业的指导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其自身的就业技能。除了对就业形势、程序及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就业政策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之外,尽可能的针对择业的方法和面试的技巧,开展模拟面试和求职讲座,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四)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找准自身的定位,提高自身就业力。在毕业前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工作,通过招聘会及招聘网站等方式积极主动的了解就业信息,积极调整就业状态,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在选择职业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情况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着眼于长期效应。同时以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积极提高社会实践力,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竞争力,从而找到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发展。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2]田光辉.湖南省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构建和实施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9

医学大专生就业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的重问题,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变得更激烈。医学类大专生毕业就失业的问题的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提高就业水平是本文所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医学大专就业失业

医学大专毕业生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引发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其内在关系,以便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1.医学大专毕业生就业率第的原因分析

1.1医学毕业生扩招、毕业生教育质量下降。随着国家队医学毕业生的急剧扩招及民办医学类院校的参与,毕业生的教学质量下降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扩大规模的辅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资源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等因素是造成造成医学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的原因之一[1]。

1.2大部分医学大专毕业生择业心理和价值观存在误区。医学大专毕业生对地域的选择中,首选的因素的经济收入,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空间和个人发展空间。面对大城市、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的经济条件,地区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竞争环境,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愿意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和不愿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

1.3用人单位对大专毕业生学历及能力的高要求。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增强,单位用人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既希望毕业生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够胜任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

2.解决低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的策略

2.1转变就业观念。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就业观念的转变。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是单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是综合能力的高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2政府较大对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管控。政府应引导和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并将各项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扩大内需,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竟可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2.3高校多方位为学生就业创造就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教育、端正学生心态的同时,针对市场未来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及时教授学生市场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因素分析 对策 就业 高校毕业生

我国高校自1999年以来进行大规模扩招,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并就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抛砖引玉。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的加快,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严重。2007年,我国社会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而需要安置的就业约2400万人,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总量供给远大于需求。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策略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第一、二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国民生产比重大。因此我国产业结构提供给大学生的“高层”职位是十分有限。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毕业生人数每年数十万增加。这就使得本已经就业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严峻。

(2)高校看齐发达国家,盲目跟进。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结果看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但是,但是我国高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尚未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背景,就忙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属于政府推动型,从总体上说还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而发达国家则属于市场推动型,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国家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如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培养的学生质量降低,就业难。

(3)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发生着变动,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对市场人才需求反应不灵敏,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高校教学过程中,过于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政策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各地政府仍然有许多不利于毕业生的政策存在。例如有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需要,制定政策法规,鼓励高层次、特定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并给予优惠条件;而对于低水平、本地区需求量不大的则限制引入。还有一些预设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这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作为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必然存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出现资源相对供给过剩或相对需求不足,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有赖于政府给予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灵。某些行业受宏观政策调整,就业需求量明显下降。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受到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

(6)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压力。我国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我国已经开放了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我国将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开展竞争。大学生就业将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

2、主观因素

(1)毕业生的择业观。毕业生由于受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观念影响,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他们的就业倾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愿到小企业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就业,但这些地方恰恰是人才需求饱和的地方或竞争非常残酷的地区,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观上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梦想就业一步到位,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

(2)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很多毕

业生在面对择业时刻时,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沟通,缺乏主动性;有的则是过于依赖别人,在找不到工作时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热门。尽管有些毕业生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学生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也常因这样导致“落选”。

(3)就业失信与维权意识。毕业生就业自荐书、个人简历过度“包装”现象比较严重。在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毕业生自荐书、个人简历失真现象太多,个别毕业生连在校期间的专业课考试成绩都敢造假,自我评价大吹大擂,华而不实;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不得不派人到学校调查核实。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了解掌握不够,不能主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二、对策与建议

改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以扭转目前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1、政府政策的支持

(1)政府应该从大局角度,统筹兼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面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保障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2)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特点及结构特点,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发展有特色、高质量、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3)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因此,政府应该从基础出发,努力构建一个集市场需求、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见习制度、就业协议签订、报到手续、人事及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跟踪等一体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可行的服务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4)严厉打击就业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政府在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就业规范的同时,还应当严厉打击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等过程中欺诈犯罪行为,严惩不法分子,坚决打击就业市场中的犯罪现象,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

(5)鼓励毕业生创业。制定优惠的政策,优化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校毕业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激励自主、激励创业、激励创新、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每年“两会”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社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大的背景环境,应当努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不断宣传倡导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抵制虚假就业信息广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利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3、高校

(1)加强领导,地方高校党委、行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学生谋发展。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墨守与理论知识,要紧密的联系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此外,还要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听取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学习择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等,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岗位做准备。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重事业、重发展,勇于挑战自我,到偏远山区或者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和毕业生的良好形象。

(4)制定符合实际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范条例,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毕业

生的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4、毕业生个人

(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一是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建立起既博又专、文理兼修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觉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并在实践中充盈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毕业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磨砺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消除焦虑不安、自卑怯懦、孤傲自大等消极不良心理。

(2)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观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树立创业观念,转变以往学习和受教育就是为为了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从而拓宽就业的途径。

(3)要掌握就业技巧。毕业生要善于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如国家、省、市就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用人单位的状况及用人标准等也应当熟知,这些将有利于毕业生更加安全、顺利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樊俊苹,程淑娟.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郭琪.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2):133-135.

[3]王义芳.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创业问题浅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