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1:37

木兰诗教案篇1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中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美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发表评论:①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②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只是紧抓住文本,就文本而文本,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而且,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体验反思,互动释疑――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缺少个性,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在人文性的前提下,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与当下社会结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彩,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以阅读为基础,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木兰诗教案篇2

我打开准备好的《木兰诗》课件,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流程开始上课。看多媒体图片情境朗读,孩子们很配合声音洪亮感情充沛;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内容,孩子们回答简直就是标准答案;再读诗歌给每节诗拟小标题,孩子们气氛活跃小标题虽五花八门,但也切合诗的内容。这课堂简直太顺了,我心里暗自窃喜,看看后边的听课老师也频频点头赞许。剩下最精彩的环节分析人物形象了。我让孩子们按我设计的格式“我从这几句诗中,读出木兰是一个的人。”要求自己先在课本上找,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展示。

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在我的示意下开始展示。有的说:我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中读出木兰是一个孝顺的人;有的说;我从“关山度若飞,万里赴戎机”读出木兰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的人。有的说:我从“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读出木兰是一个不慕名利的人。有的说:我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读出木兰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孩子们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简直太给力了。我计划进行下一个环节,谈谈这首诗的详略问题,这可是一个小难点。

突然教室最后边举起了一只手,意料之外的事就这样发生了。我一看原来又是那个调皮鬼王浩,上课老是爱问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弄得我有时都下不来台。他今天又想干什么,这可是公开示范课,千万别给我添乱。可又不好让他坐下,算了让他说吧。

“老师,我想问木兰当时是不是非常愿意女扮男装去打仗?”还没等我开口。孩子们已经纷纷开始说话了。“老师,我认为愿意。”“老师,我认为她不愿意。”“愿意”“不愿意”“愿意”,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里激起了千层浪。争论声越来越高,有的同学干脆站起来反驳,课堂似乎要处于失控状态。怎么办,怎么办?这可是示范课,课堂任务还没完呢?算了豁出去了,不管什么公开课了,既然是两种意见就来个辩论赛好了,看能辩出个啥。

想到这里,我摆手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同学们既然大家意见不统一,那我们就来个小小辩论赛吧。正方:木兰愿意女扮男装去打仗。反方:木兰不愿意女扮男装去打仗。大家稍作准备,开始辩论。”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忙着找相同观点的人,有的在和同桌窃窃私语,有的查资料。

几分钟后,辩论开始了。“老师,我方认为木兰愿意女扮男装去战场。因为从诗歌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木兰是一个热爱国家,孝顺、体贴父母的孩子。木兰家中没有男孩,而父亲年纪又大怎能去受那份苦,为了国家,为了父亲,木兰没有丝毫怨言。”“老师,我方不这样认为。我们认为木兰很无奈。试想木兰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谁不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谁想穿着厚厚的战甲,厮杀战场,何况一战就是十二年,那可是最美的青春啊。”“老师,我方认为从课文中看,木兰机智聪明征战沙场十二年,正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她在家织布纺衣难道就没有价值吗?”“老师,我认为木兰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她抛下儿女情长,为国依然冒险选择女伴男装,她不愿意她能去吗?”孩子们越说越起劲,有的甚至开始请教听课老师,老师们也纷纷讨论。马上就下课了这该怎么收场呢?这节课的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

正愁着,又是那王浩高高的举起了手。“老师,还是听听木兰怎么说吧,我这本资料书上有一首《木兰呓语》我读一读,大家听一听可能就明白了”他开始声情并茂的读了下面这首诗:

木兰呓语

曾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把深闺的柔情紧紧锁住

从此春花秋月

尽被黄沙遮挡

为了家园和年迈的父亲

坚韧成一件战袍披在身上

扬鞭

奋蹄

塞外的风沙

关山的冷月

脂粉忘尽

犹如男儿般英武和悲凉

纵然胡马尽败

难有浅笑轻颦

蓝得让人心碎的天宇里

飘得如我心般的白云

红裙被风吹起

如一只温柔的火凤凰

生死与共的伙伴

应该明白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

只是红唇之上

染过了

淡淡的风霜

诗读完了教室里瞬间的沉默后,想起了一阵掌声。我想这掌声是送给王浩,送给木兰,可能更多的是送给这群可爱的孩子。

下课铃声响了,我临时决定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用木兰的口吻,第一人称手法改写这首诗。

课后教研组组织听课教师对我这堂课进行了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虽然这节课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很显然不是一堂完整的课,但是,在这堂课中那个“意外”的问题,那场在示范课中似乎“不和谐”的辩论赛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自己走入了文本,走入了主人公的内心,更充分地理解木兰这个形象。更可贵的是老师没有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压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课堂成了学生放飞思维的舞台。

看来,这“不和谐”的辩论也精彩。

课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尝乐趣,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木兰诗教案篇3

一、学习内容要有目标

这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和目的。开放性学习,并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或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每节课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为此,教师首先要读透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然后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换句话来说,不管学习内容怎样开放,都要有学习目标且不能偏离学习目标,要不然开放就会变成杂乱无章,语文课就会变成杂烩课、拼盘课了。因此,学习要有针对性,要有目标。

二、学习内容要丰富多样

1.基础知识学习的丰富多样性

语文最基础的知识就是字词。那么字词的学习,怎样才能丰富多样,让学生有兴趣去记,而且记得牢呢?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寻找规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有这样一句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诗用夸张手法,既写出了木兰的英姿飒爽,又写出战事紧急,是文中的重点语句,在测试中经常以默写题的形式出现。可学生经常写错“戎”和“度”这两个字。“度”字写成“渡”字比较好纠正,提醒学生这句诗写“过山”不是“过水”,所以“度”不加“氵”,强调几次后学生就不再弄错了。但还是经常将“戎”误写成“戍”。“戍”指军队驻守边关,而“戎”指军队军事。采用相近字形识别法来记,“戎”是“绒”的声旁,把“厂”看成鸡鸭的表皮,而“、”看成它们的绒毛,一半在皮肤里,一半在外,所以“、”在边上,一边讲解一边书写。另外,我还把“戊”和“戌”这两个相近的字拿来一起比较,最后归纳成简单的一句话: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这样,学生就把这几个容易混淆字的字形、字音很清楚地区别开来。

2.课文内容理解的丰富多样性

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人认为“生活即语文”。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内容。还是以《木兰诗》一文为例,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时,并不局限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一句,而是让学生联系全文和生活经验,说说木兰代父从军的其他原因。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他们一边从书上找答案,一边小声议论,最后各抒己见。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的说因为木兰父亲太老了,有的说因为木兰弟弟年纪还小,有的说因为木兰的姐姐出嫁了,还有的说他们家重男轻女,怕弟弟去了绝后,等等。对学生的这些丰富想法,我都一一作出肯定,然后引导他们归纳出木兰善良、孝顺的优秀品质。又如,在教学《邓稼先》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在讲解文中的“吊古战场”时,我穿插讲一些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1980年探险罗布泊失踪,以及中国探险队寻找他的尸体的故事。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作业布置和批改要多样性

新课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教学上,也体现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差别,所以无论是简单的字词抄写、听写,还是背诵、默写,或是作文,都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分层次对待,千万不可为了省事图方便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布置作业可分为必做、选做和附加作业这几种形式,并落实到个人,避免能力较强的学生偷懒,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作业产生厌恶或恐惧心理。

木兰诗教案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古代诗词以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被世代传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方法落后、手段不新的问题,因此,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下面,我以初中几个古诗词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古诗词的必要性

学生从小就会接触到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复读机等,这使他们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各种课外活动很多,诸如唱歌、舞蹈、游泳、绘画、书法、棋类、跆拳道、武术等,可谓琴棋书画、刀枪剑戟无所不触,但这些活动留给学生值得记忆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会成为运动员、歌唱家、舞蹈家、武术达人。相对而言,古代诗词在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中会显得意义非凡。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词,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古诗词一般句式工整、篇幅短小、押韵上口,利于背诵,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对提高文学素养很有帮助。

二、初中阶段古诗词创新教学的意义

古代诗词博大精深,诗词中所记的事,所描的景、所抒的情等都与学生有很大的心理距离。因此,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应在量上有奢求,也不能过于强调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么透彻,而应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为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时代进步的源泉。教育当然离不开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的宗旨要创新、教学手段更要创新。古诗词包罗万象,有的说理透彻,有的抒情真挚,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是内心的独白,有的是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有的现实主义浓烈,有的浪漫主义凝重,对初中生们来说,要求他们能够深刻领悟这丰富无比的诗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新古诗词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古代诗词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策略

1.创新不离“境”,激发品读兴趣。

同一首诗词,不同的读者对其意境的认识是不同的。如《游子吟》,有人会想到儿子进入了梦乡,母亲坐在床边为他缝着新衣服的场面;有人会想到临行前,儿子穿上了母亲亲手缝补的衣服的景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意境的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意境与意蕴结合起来,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欣赏了戏曲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戏中的女英雄是谁、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你认为这个女英雄是个怎样的人等,音乐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

2.创新不离“情”,体会诗词的意蕴美。

在引领学生在欣赏古诗词时,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感受和体会“物我一体”的意蕴美。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这首诗词的教学,教师不妨抓住“浓睡不消残酒”和“昨夜风疏雨骤”等情境描写,使学生融情于画意之中。学生就会自然地生发出“惜花”之情。

3.创新不离“真”,品诗词的“写实”。

很多古诗词是“写实”的作品,比如小学学习的《锄禾》、《悯农》;初中阶段学习的白居易的《观刈麦》,汉乐府的《木兰诗》,杜甫的《三吏》《三别》,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都是写实的作品,写实的目的是情有所托、有所依。不同的是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是各异的。以《过故人庄》为例,诗的首联描写友人的热情款待,反映旧友的热情好客。颔联采用白描手法,了了几笔就将农村的特有风光写得很真切。颈联夹叙夹议,显得亲切自然。尾联属于语言描写,再一次写出了友人的热情,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圆合之作用。全诗虽没有艳丽的言辞,但情感的抒发却是真真切切的。诗歌的写实手法及其优点,对我们指导学生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一些学生的作文假大空,无病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无法抒真情。我们应让学生明确,写作应“写实”,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文章才能动人心。

4.创新不离“用”,培养创新思维。

在学习古诗词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诗词的独特的理解方式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评价古诗词,学会创作诗歌。

如学习了《陋室铭》,可让学生模仿这首诗而改写,写写自己的房间或教室;学习了《木兰诗》就可将文章的略写的――“征战沙场”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写诗词等。

这里的“用”还包括用所积累的阅读古诗词的知识,诵读古诗词。能读出“诗味”、“意味”和“情味”,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的情怀。如《木兰诗》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木兰替父出征、征战沙场、建功受赏、辞官回乡等不同的情节作情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读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描写“征战沙场”的四句诗,应读出“悲凉雄壮”之感;“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愿”和“还故乡”应读出“渴望还乡”的迫切心理;“开”、“坐”、“脱”、“著”、“当”、“对”等六个动词应读出铿锵有力,又不乏轻松愉快的心情。

创新古诗词教学应将“传统”和“创新”巧妙结合,在传统中创新,创新要不离宗、不离本、不离境、不离真、不离用。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诗词的教学离开了创新就会像大地离开了阳光,鸟儿折断了翅膀。因此,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有必要且很重要,只要我们不断创新教法,古诗词教学就会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木兰诗教案篇5

人类在古人阶段才发展到产生宗教的观念与进行宗教崇拜的阶段。现今所发现的欧洲尼安德特人和中国山顶洞人的遗骨按一定方式排列,而且伴有随葬品的遗迹表明,他们有了灵魂不死的宗教观念。而为死人放进那些磨制光滑、有刻纹的石器、石珠和穿孔兽牙以及用红色赭石描绘的道道横条、丝丝斑点,既反映了原始人对“另一个世界”的想法,同时也是他们创作的原始艺术品。请看:原始宗教观念需要用崇拜的方式(例如尸体的有规则摆放和放进死者的生前用品)进行表现,而为着宗教崇拜的实用需要所制作的“作品”却同时又成了有创造性的艺术品。宗教观念通过含有艺术创作在其中的崇拜仪式去反映;而单纯作为审美而存在的艺术品在当时还不能存在。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宗教与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出现,紧密联系的关系,黑格尔说的好:“较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表现的宗教。”

但是宗教和艺术并不是划等号的。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一面(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有不同的一面(反映形式各异),而互相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宗教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时间地占据过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因而艺术的创作世界观、指导思想、创作契机和艺术内容就不能不受到宗教的巨大影响。同时,宗教作为凌驾一切之上的意识形态,它的普及和发展,也必须靠艺术这种最直接、最动人、最吸引人心的世俗形式。宗教的神学之光与艺术的审美创作一旦结合起来,便在人类文明史和艺术史上留下许多稀世珍宝,即宗教艺术。同时,还必须看到宗教与艺术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抑制的一面。某些宗教教条的禁忌,束缚了艺术的自由创作;而各种世俗艺术及无神论思想的艺术创作,自然也对宗教的发展是一种不可低估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简要地说到此。下面,着重谈谈宗教在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了哪些重要的积极作用。

先看看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巨大作用。

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从被罗马帝国尊为国教后,它的“基督信仰”的宗教世界观就成了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基督教的思想特别是它的经典《圣经》的题材、故事、格言、乃至语言和表达手法便渗透到艺术的各个领域,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契机与丰富题材。在文学方面,宣传《圣经》内容的“圣经文学”以及中世纪一统天下的宗教戏剧、宗教诗歌统治了当时西方文学的舞台,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文学虽然不再是宗教文学一家,但许多文学大师的巨著就其主题思想、情节构思、作品寓意、写作手法等而言,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基督教特别是《圣经》的影响,它们中有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大文学家但丁的长诗《神曲》,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19世纪德国文豪歌德的《浮世德》,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复活》等。

在绘画方面,西方绘画的题材无疑是多样的,有神话传说、民族风情、宫廷生活等,但反映更多、影响最大的则当属基督教传统的主题。它们有早期的墓窟壁画、为《圣经》所作的插图、为教堂装饰用的镶嵌画、祭坛画、玻璃画(按照不同的艺术风格,又分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等。在难以计数的这类绘画中,不乏传世之作,而名声显赫的则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其最,例如达?芬奇取自《约翰福音》13章的《最后的晚餐》,这是为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它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人物心理刻画、完美的主题与艺术的结合,使其成为绝世佳作。又如米开朗基罗的取自《圣经》的梵蒂冈西斯庭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这是他用了近5年的时间在长40米、宽14米、距地面高20米的大天顶上创作的伟大作品,为此,拉菲尔(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为“文艺复兴三杰”)曾说:“米开朗基罗是用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的。”在雕刻方面,西方众多的教堂、宫殿等建筑上遍布了造型精美、风格各异的雕刻作品,其中所涉及到的题材,也与基督教有密切关系。它们著名的有10世纪德国科隆教堂的《耶稣在十字架上》、11世纪法国图卢兹的大理石浮雕像《荣耀归于宝座上的基督》以及文艺复兴初期佛罗伦萨洗礼堂青铜门上的10块浮雕《约翰救灾》,而堪称顶峰之作的则是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哀悼基督》、《大卫》和《摩西》,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艺术宝库。在音乐方面,西方音乐更与基督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古典和现代乐曲都以基督教的内容为主题,《圣经》中的《诗篇》、《雅歌》本就是歌曲,作为宗教礼拜时的赞歌。教会音乐不但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影响了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西方音乐的众多珍品中,基督教传统为它们提供了题材,也为音乐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激情,许多音乐大师创作了宗教题材的乐曲,如贝多芬的《感恩圣歌》、《橄榄山上的基督》和《庄严弥撒曲》,门德尔松的清唱剧《以利亚》和《圣保罗》,以及深受人们喜爱且广为流传的由摩尔作词、葛路伯谱曲的圣诞颂歌《平安夜》等。可以说,不了解基督教,就无法深刻领会和欣赏西方音乐。

在建筑方面,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在西方宗教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有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情绪效果,教堂采用圆形穹窿屋顶,象征上帝的至高无上和人类的渺小,中心式封闭的教堂给人以在上帝怀抱中的感觉。拜占庭式教学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堂。罗马式教堂平面是纵长的拉丁十字架形,外墙厚实,窗户较小,门窗上部为半圆形拱环,以及层层叠叠的连拱柱廊。意大利比萨大堂是它的代表。哥特式教堂的特点则是高耸,运用尖拱券、小尖塔、飞扶壁和修长的立柱,增加建筑物的高度,特别是它采用彩色玻璃花窗以增添神圣感。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巴黎圣母大堂、德国的科隆大堂等。基督教建筑对西方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看看佛教和道教对东方特别是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影响。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广泛流传于东南亚及中国、日本、朝鲜等,而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的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东方的文学艺术发展中,佛教产生过重大影响,佛教和道教,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发展也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文学上,佛教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佛教数以千卷的宗教典籍有许多本身就是上乘的文学作品,如《维摩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而《百喻经》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世人所喜爱,《本生经》、《本生谭》作为叙述佛陀前生的典籍,本身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佛典中大量的偈颂、赞、散文、故事、俗讲、变文、语录、传记、游记、文集等,同样是文学佳作;另一方面,上述多种题材的佛教典籍传到亚洲国家后,佛典中那些独特的意境、独特的文体、独特的命意谴词方法,给各国的文学领域带来了新的风气,它们与各国的传统文学形式相结合,又产生一批著名的文学作品,这在中国、日本、斯里兰卡尤为突出。以中国为例,晋、唐小说受到《维摩经》、《百喻经》影响很大,而中国的通俗文学平话、戏曲等则从佛典中的俗讲、变文中吸收到许多营养;再一方面,佛教的世界观诸如因果报应等思想则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诗人和小说家,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影响的痕迹,在《红楼梦》这样著名的小说中,那种人生痛苦、富贵无常、诸化无我、一切皆空的佛教世界观更是随处可见,乃至主人公贾宝玉最后“弃而为僧”。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同样是很大的,这主要是道教的神仙观念影响了中国的诗歌、戏曲和小说等。在唐诗、宋词中,包括李白在内的许多大诗人在其作品中都渗透着渴望成仙得道、飘逸隐遁的道教思想。而流传民间的戏曲中神仙道化剧数量甚多。至于反映神魔之争的小说也很盛行,《封神演义》是其主要代表作。

在美术方面,早期印度佛教为纪念佛教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均立有石柱,建有佛塔,柱顶上雕有精美的狮、象、牛、马等图像,佛塔则镌刻有各种浮雕图案。此外,印度佛教还创造各种佛陀的形象,达到很高水平。早期的佛教美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又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这在敦煌莫高窟的北魏壁画上表现尤为突出。到唐代,中国化佛教美术确立,著名画家吴道子的数百幅佛画,成为艺术珍品,莫高窟的唐代壁画更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代表作。宋之后盛行泥塑佛像,亦是中国佛教美术的特有风格。现今仍保留的高71米的四川乐山弥勒佛像,以其雄伟巨大,在中国名佛中占据首位。承德普宁寺内高22米、用百余立方米木材雕成的观音佛像,为世界木雕佛像之冠。而用整根白檀木雕刻的地面高18米(地下8米)的北京雍和宫内的木雕弥勒立佛像,则堪称世界之奇。此外,藏传佛教中的金铜佛像、木刻版画佛像以及塔尔寺的酥油花,都是独具特色的佛教美术作品。

不仅佛教美术在中国美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道教美术同样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美术在早期曾受到佛教美术的影响,如对道教神仙的制作和绘画上吸收了头部添圆光的手法等。但是,它在道教的宗教神学思想指导下,运用中国绘画的技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主要是在神像的绘制上,无论是衣冠、形态和颜色的运用上均有具体的规定,大量的绘画、塑像、石刻、壁画见于各地的道观、石窟、古墓中,突出的代表作如泉州清源山巨型石刻老君像、山西永乐宫内长90余米、高4米多、绘有286尊神像的壁画等。此外,历代文人画家以道教故事、神仙思想为题材的道画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宝库,晋代顾恺之、唐代吴道子、张素卿、宋代武宋元、元代颜辉、明代吴伟、清代金农,以及当代张大千等画家都有这方面的传世之作。

在建筑方面,佛教建筑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这主要是佛教寺塔。古印度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塔多不胜数,但现今保留不多。可是,在东南亚,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等,都是闻名世界的建筑和艺术瑰宝。日本、朝鲜雄伟壮丽的木结构佛寺,在世界建筑史上同样闻名遐迩。佛教建筑传入中国,一方面保留古印度的艺术形式,一方面又结合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形成了中国佛教的新风格,其中敦煌、龙门、云冈的佛教石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而中国的佛塔除有古印度式样外,也有纯中国的楼阁样式,中国各地多有的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铜塔、铁塔、琉璃砖塔等成为中国建筑的珍品。此外,体现在北京雍和宫、拉萨布达拉宫、承德外八庙等建筑群上的藏传佛教的建筑则又另具特殊民族风格。

道教为进行宗教活动而建筑的道观,除采用传统的中国院落建筑形式外,在总体布局、体量、装饰、用色等方面,注入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了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等4部分组成的建筑群,现存的四川青城山古常道观、成都青羊宫、北京白云观等均是典型代表。

在音乐方面,佛教有现通称为唱念的梵呗和佛曲等形式。梵呗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历代皆流传,用于讲经仪式,近代禅林尚有“四大祝延”、“赞”等流行。佛曲为佛经配上乐谱进行讽咏,传入中国后,到唐代又配以笙笛,现则只用点板,配以铛、铪等敲唱。佛教古乐传入日本,对日本“雅乐”的韵律亦有重要影响。

道教音乐用于斋醮等宗教活动上,它的内容主要是赞美神仙、渲染镇煞邪魔的威武气势,表现喜庆和引上仙界的缥缈恬静等,在形式上有独唱、齐唱、散板式吟唱和吹打乐合奏等,声乐体裁主要为“颂”、“赞”、“步虚”、“偈”等格式。道教音乐由于不断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各地均有不同调配曲,显得丰富多彩。中国的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在宗教界和音乐舞蹈部门的收集整理下,将会继续流传和发展。

最后,看看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和东南亚文学艺术的影响。

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的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世界,还有东南欧、东南亚等地。伊斯兰教对阿拉伯世界的语言文学的影响,莫过于《古兰经》。阿拉伯语的《古兰经》,本身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也是一部散文式的阿拉伯文献。它汇集了阿拉伯世界的神话、传说、历史、风俗、人情、法律、道德等内容,它韵律感人、节奏明快、修辞凝炼,是阿拉伯文学的最高典范,它也曾是阿拉伯世界唯一成书的阿拉伯语和宗教课教材,对阿拉伯语的统一起了巨大作用。后来的伊斯兰教文学和阿拉伯文学,有很多创作题材即取自《古兰经》的一些命题和典故,使其在阿拉伯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在伊斯兰教文学和阿拉伯文学中,值得一提的是苏非文学,这是一种脱胎于阿拉伯文学而由苏非神秘主义教派领袖以诗歌、散文、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信仰、思想、感情的文学。由于它有超越传统的想象力内容和新的艺术手法,使阿拉伯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绘画方面,伊斯兰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伊斯兰绘画艺术的特点主要是将宗教神学信仰、科学的几何原理和特有的色彩融于一体。它超乎三维空间,极富幻想和抽象,例如绘制装饰图案多采用花叶饰、几何图形饰,它们以伸向无限,象征宇宙的苍茫。伊斯兰绘画在阿拉伯、波斯和土耳其又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大支系。阿拉伯风格以其千姿百态的图案、优美的文字书法和宗教的上天使命完全融汇而著称;土耳其风格则以鲜明色彩、突出的主题见长;而波斯风格是以诗情画意而突出。谈到伊斯兰艺术,不能不提到伊斯兰文字书法。由于传教的需要和怕出错误的心理,伊斯兰教特别强调正确誊抄《古兰经》,随之发展了伊斯兰书法。的传人阿里曾说:“一手好字将使真理更加熠熠生辉。”伊斯兰书法不但强调正确,而且强调美的享受,并把书法艺术融汇到绘画、雕塑、建筑、彩陶,编织等工艺上,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又与各国传统艺术相结合。例如传入中国后吸收了中国美术中花卉、瓴毛、人物等艺术,使伊斯兰书法传统的库法体发展为花卉型、攀缘型、丝绒型等,再以镏金术、金银丝嵌、贝壳珠宝镶嵌等美化,形成光辉夺目的伊斯兰艺术。

木兰诗教案篇6

口头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以民主为前提把课堂搞活

教学民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参与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民主教学重视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师生互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要让学生放开胆,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的光芒。

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把话说的亲切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亲近你。此时他们就能克服胆怯的心理,敢于大胆说议,课堂才会成为乐园。忌讳老师把坏的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噤若寒蝉,哪还能畅所欲言平等对话呢?记得我在教八年级《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让学生思考: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以复。当代学生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的方式呢?我先他们思考了几分钟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老师也走下讲台参与其中谈自己的想法。经过师生的合作,同学们有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同学认为作者学习态度值得欣赏,但是不赞成尊师的方式,老师应该尊重,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敢于向老师发问,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有同学认为: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融洽在一起,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往,这样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提高……在学生的口语训练中,不仅解决了课堂知识,也了解了学生的心声。教师要走下“神坛”走到学生中间,以润物细无声的热情滋养每一颗幼小的心,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此时学生就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想说、愿意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用多种训练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口语训练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互动,所以课前准备相当重要,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为口语训练的话题作好准备,让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景剧的形式很有效,能促进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曾让学生根据《羚羊木雕》的内容来表演情景剧,通过表演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课文记叙了三件事,一是“今天”父母逼我要回木雕,二是“上个星期”万芳仗义相助,三是“昨天”我送万芳木雕。我要求学生在表演时三件事按时间还原,让他们在懂“顺叙”的基础上,更好地区别和掌握课文中插叙的记叙的方法。表演中,妈妈的严厉追逼、爸爸的推波助澜、奶奶的无能为力、“我”的天真幼稚,非常直观形象,同学们在笑声中有所感悟,为下一课的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在表演中担任了旁白的角色,主要是为了控制表演节奏,适时指导提示,让学生能当作一种游戏流畅地表演。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这样寓教于乐,既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课文内容,接受思想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辩论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思考、互相促进,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辩论的内容要针对教材,题目要源于教材,难度适宜。例如根据《羚羊木雕》一课提出“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认为羚羊木雕不应该要回的阐述了五点理由:一是父母说过木雕已经送给我了,我就有权做主。二是万芳是我的好朋友,真诚帮助过我。三是既然送出去了,再要回来,伤了我的心,也伤了朋友的心。四是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伤害了孩子之间的感情。五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认为羚羊木雕应该要回的理由也很充分:木雕是父母亲当年支援亚非拉的年代,爸爸把他的青春和热血洒在非洲的纪念,太珍贵了;父母送给了你,并没有让你送给别人;如果不要回来,就伤害了父母的感情。

正反两方的辩论很激烈,他们的思维和口语表达得到了极好的磨练,对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独立思考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影响学生创造力和意志品质的养成。所以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有创造的空间。

“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教材的作品无不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激发学生对“善良事务的钦佩和对邪恶势力不可容忍的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例如七年级《木兰诗》。作者不仅仅刻画了花木兰的勇敢、坚强,更着重表现她热爱生活、淡薄名利的美德。有学生认为诗歌对花木兰的英雄气概表现不足,是有意略写还是大意疏忽?我顺势让大家展开讨论,在课文中找出花木兰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片段。通过讨论,同学们清楚地指出表现花木兰英雄气概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又引导同学们思考,这几句诗里描写了哪些场景、环境、景物和氛围?如何渲染出花木兰的英勇善战、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在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大家认为:花木兰作为一名女性,能在多年征战中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是异常聪明机警;在万里关山的血战中能屡建功勋凯旋,更是英勇无比,所以花木兰是位神奇的传奇人物。独立思考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激发了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也享受到思考与讨论的乐趣。

四、课前演讲获取成功体验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课前三、五分钟演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演讲内容可以很广泛,只要是自己有所感的都可以,时事政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社会热点、校园生活、家庭情况等无一不可。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思维得到释放,能力得到锻炼,自我得到展现。

教师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演讲都要积极鼓励,使他敢说乐说。有一位性格内向、说话口吃的女生,平时最怕发言,唯恐被别人笑话。第一次演讲,我和她一起准备了材料(她自己写的日记片段《和妈妈的一次误会》)。可是由于害羞,她却准备从讲台上退下。在师生的一再鼓励之下,她终于涨红着脸把片段讲完。我抓住她演讲的主题:对母亲的爱是真挚的永恒的,充分肯定了她说真话、做真人的勇气,予高度赞赏。以后它又大胆而自信地向大家倾诉真情实感,《自卑与自信》的演讲还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她终于从自卑、羞怯中走了出来,上课还举手发言,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

“课前演讲”是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包含了听说读写几方面的内容。这种方式也符合学生心理,十几岁的青少年,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口头训练为他们创造了极好机会,使他们得到满足,提高了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口头训练激活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延伸到课余生活中,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社会,乐于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流露于笔端。

木兰诗教案篇7

关键词:复习课现状;高效课堂案例;实效性策略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现状

目前,高三语文复习中或多或少存在四个主要问题:教学内容盲目化(脱离考点)、教学内容超纲化(超出考点)、教学内容烦琐化(肢解考点)、教学内容简单化(矮化考点)。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每个班级语文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每一个学生的强项弱点在哪里,每一阶段的复习应重点突出什么,应该心中有数。共性现状如下:

(一)推不动

背默不跟着走,布置的作业不能顺利完成,课外不学语文。

(二)读不懂

主要反映在阅读部分,诗词看不懂意思,现代文看不懂重点词句,读不懂文本的内涵。

(三)写不出

概括题漏掉信息,赏析题写不完整,延伸题观点例子两张皮,作文缺少鲜活的内容。

二、高三语文实效性课堂构建案例

下面是我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构建高效课堂设计一例:

课后,语文组长给出这样的评价:“这节课实效性很强,高三需要的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课堂。”高三的课程内容决定高三课程性质。以“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为例,我是这样构建高三实效性课堂的: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人物形象类别,明确答题要点,规范答案语言。

(二)巧妙合理的导入

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引出周瑜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找出刻画二者形象的语句,作者通过对周瑜的仰慕与敬佩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难酬,进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人物形象。

(三)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紧扣教材,阅读教材,明确人物形象分类:诗人自己的形象,例如,杜甫《登高》中的作者,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作者;诗人之外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木兰辞》中的花木兰等。

(四)高考对人物形象题的考查方式(设题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五)读诗句,感知人物形象

选取高中教材中典型的诗句和人物,让学生读并感知一类人物形象,如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知出一个傲岸不羁、豪放潇洒、不慕权贵的诗人形象;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知出一个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形象的诗人形象……类似的形象共有八类,他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六)如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例,分析诗人的形象。先大声读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教师当堂点评学生的答案,肯定对的,否定错的。接着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阅卷老师,利用ppt展示三个不同答案,学生根据答案给出分值,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和培养得分意识。

(七)归纳答案要点

根据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和给出的答案,我总结了此类题答案包含三点:一是写了谁(特征+身份)?二是分析具有某种特征的依据;三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给出答案要点后,再做练习题巩固。

语文课堂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一节课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在于老师的引导。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

三、高三语文复习课实效性策略

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目标意识、学生意识、效率意识。目标意识主要指考点目标要明确。只有明白了“考什么”,才能真正明白“怎么复习”。那么,怎么样的复习才是“货真价实”的、才是高效的。

(一)吃透考纲,把准考脉

新一届高三如何应战,首先要明确好复习课的两个基本标准:所讲――讲授的内容,学生一听就懂,就明白;所教――传授的方法,学生一学就会,就能用。

其次要明确好复习课两个基本前提: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吃透命题精神:①命题不当,导致无效;②选题不精,导致无效。

2.研究复习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①不追求讲了什么,而重视学得怎样,复习指导科学化。②不追求知识系统,而重视答题规范,答题思路程序化。

(二)做好三个研究

首先是研究学生。通过分析试卷、个别谈话、自我小结等方面考查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能力、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对考点知识达到“四知”的程度:已知、熟知、基知、未知。

其次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考试大纲,看是否有题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着力研究“八考”:常考、已考、重考、轻考、轮考、不考、未考、将考,弄清主干知识点、能力层级及能力点、赋分特点等情况。针对“八考”,明确复习训练方向、重点、时间精力投入等。再者研究题型的变与不变规律,如新课标卷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近几年变化比较明显,考查虚词的题取消了,出现文言文断句题,再如2015年文言文第6小题考查的是古文化常识题,在阅读人物传记的同时也应多关注人物访谈题型。

(三)注重实效――优讲、巧练、深评

1.优讲

我理解中的“优”就是讲解一道题归纳一类题的做题技巧。而且一道题必须讲透,不能含糊其辞,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以“意象意境”题为例,这类题高考设置分值一般为6分。学生答题找准三点:景(描绘画面)、境(营造氛围,背四字意境词语即可)、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注释有提示),三个点,每个点得2分,只要学生动笔写,至少得4分以上。高三语文复习课知识点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文言文知识贵在积累,没有太多的方法可谈,古诗词鉴赏除了积累外,重点在理解和方法上,高分作文的写作技巧很重要等等。

2.巧练

练是学生的行为,也是老师的行为。“巧”表现为训练题选择的“巧”和训练中点拨的“巧”。短时间内获得高分,只能从题的分值上入手。在训练时,根据分值写答案。以高考第七题文言文翻译题为例,每小题5分,5分如何获得?学生心里要有数,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句意通顺各占几分,让分值落实到题的每一点上。坚持这样练,学生得分高了,自然就喜欢从习题中获得成就感。

3.深评

木兰诗教案篇8

   关键词韵味诗眼共鸣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痴,可解释为:无知,傻;疯癫;入迷。如果解释为入迷的话,则对任何诗人都是适合的。任何诗人都要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才能写好诗。作为鉴赏者来说,都要深“解其中味”,才能读好诗,讲好诗。

   据说目前有些中小学老师讲古诗,只停留在释词译句的阶段,有的则在后面附加一条政治思想教育的尾巴,语言枯燥,令人生厌。

   怎样欣赏诗歌?怎样从事诗歌教学?关键在于品出诗的韵味来。要品出诗的韵味,就要做到(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

   教与学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老师积累的学识,必须大大超过讲课的内容,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不能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平时要勤学苦练,多读一些典籍及文艺作品,还要懂点历史,懂点美学,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进而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等,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只是简单地注译一下,就是:一根折断的戟埋在沙里,铁还没有完全锈蚀,我亲自拿起它来磨洗一番,认出是前朝赤壁的遗物。如果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孙刘联军就会失败,连二位乔夫人都会被曹操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供其淫乐。这样枯燥的翻译,还有什么味道呢?要讲得生动有趣,就要这样讲析:

   赤壁有六,(黄冈、汉阳、汉川、武昌、嘉鱼、蒲圻)历代文人习惯于将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一度贬为黄州刺史的苏东坡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朱日浚曰:“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自是借山川”。也曾做过黄州刺史的杜牧也是借三国赤壁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已。

   发生在公元208年10月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了曹军。诗人从反面着笔:假如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的话,那么大乔小乔就必然被俘。孔明利用曹植《铜雀台赋》的“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将高楼间的两座桥(即复道)曲解为大乔和小乔。(桥通假为乔。此事见《三国演义》第44回。)《许彦周诗话》曰:“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顾,只怕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许彦周)讥杜牧《赤壁》诗,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孙策妇,小乔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变其词耳”。诗人必须用形象思维反映生活,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耐人寻味。

   赵翼还批评此诗“不度时审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瓯北诗话》)。这种说法只是就史论史,而没有联系杜牧其人,探讨其异论之所由发。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而终生寄人篱下,为人幕僚或远守僻郡,“一肚皮不合时宜”,所以特别强调东风的作用,乃暗喻自己知兵,而生不逢时,借史实以吐其胸中不平之气,即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发出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样的感叹,自负不凡,风格俊爽,体现了“雄姿英发”的气概。

   由上可见:这首诗只有二十八字,却涉及到天文(天气预报有东南风,而不是借东风),地理(身在黄冈赤壁,而借三国赤壁以抒怀),历史、军事(赤壁之战),训诂学(桥通假为乔)和文学知识(包括三曹的文坛掌故、小说《三国演义》,文艺理论中关于塑造人物形象不必坐实地名、史实,形象思维要以小见大,才能耐人寻味等等)。可见要“解其中味”,非有渊博的学问不可。

   做学问不要急功近利,有些年轻人只看了一个选注本就急于写论文,往往不全面不深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先看选注本,后看全集,才能融会贯通。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还。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如果孤立去看,难于理解其中含义。如果对照其受谗后写的《赠从弟》:“一朝辞病归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出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才理解到《独坐敬亭山》乃愤世嫉俗之语。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首诗用的拟人手法。似乎众鸟也浅薄无情,一见到李白,就全部高飞而去;似乎孤云也世故圆滑,一见到李白,就悠然地飘飘而去。三四句偏从不独处写出“独”字的韵味:你们这些势利小人都远离我而去吧!看来只有敬亭山是我的知音,它绝不会跑掉,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互不厌倦。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也是点化这首诗的意境,都有睥睨世俗的无限感慨。

   要解其中味还要读点历史。我听了一堂毕业班学生讲《卖炭翁》的课,讲课人是一个学习态度认真的三好学生,她能大胆尝试,就应大力肯定。但那堂课讲的枯燥无味。这不能怪她,原因之一是她不了解历史,以致未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

   讲这首诗应首先讲清题目下的自注:“苦宫市也”。宫,指宫廷。市,指买东西,名词作动词。据韩愈《顺宗实录》第二卷,《通鉴》第235卷,《旧唐书》第十四卷,《张建封传》均载此事,是中唐以后皇帝对人民财物的一种野蛮而残酷的掠夺。德宗贞元(785-805)末年,派宦官到市面上购买物品,宦官请几百个狗腿子遍布热闹街坊,叫做“白望”。看到所需要的东西,就口称“宫市”,随便付一点报酬,强买强卖,公开掠夺。有些还索要门户钱(户口税)和脚钱。市民看到他们就关门逃避。这首诗就是反映这一弊政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苦、意动,认为苦。即指受到宫市之害而感到痛苦。这首诗思想较进步,但也有局限性,未反映农民的反抗精神。据韩愈《顺宗实录》: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白居易(772-846)和韩愈(768-824)系同时代人,不会不知道此事,足见白居易是有意这样写的。

   如果了解上述历史,就能了解宫市的内涵。不然的话,学生还以为是流氓集团的个人行动,那就无法认清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yù@①》)。我们也可以说:汝若欣赏诗,功夫在诗外。因此,要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首先就要勤学苦练,博学多闻,广泛阅读作品,读点历史,读点美学,提高文化修养。如果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就只能是释词译句,索然寡味了。

   (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

   鉴赏诗歌或从事诗歌教学,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内容新颖,切忌炒现饭,老一套。但要端正方向,既要立足于新,又不能危言耸听。立足于新,首先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形势在发展,现在的教学对象变了,我们的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有一股不断探索的精神,如果我们仍以陈旧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说教,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或逆反心理。

   不但观念更新,知识也得更新。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念讲稿,不能套用一种刻板的公式和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灵活运用,切忌炒现饭,贵在创新意。

   如《木兰诗》的教学,还像传统那样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肯定乏味,如果采取启发式教学,提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效果则大不一样。如问为什么写“唯闻女叹息”?为什么写木兰一再想念爹娘?这样写是否损害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用四句写买鞍马?这样是否犯复?为什么只用了六句写十年征战生活等等,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学员回答,教师补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木兰诗》善于从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性格,其实写出征前的叹息,才真实感人地表现了木兰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身份,写征途中思念父母,才能突出其爱祖国、爱民族的进步思想战胜了狭隘的家庭观念。第一段写木兰问答用了十二句,第二段写买马用了四句,只有这样铺叙,才能渲染在国家民族斗争尖锐时刻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激烈的战斗气氛。谢榛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而写十年征战只用了六句,这是因为繁简的标准取决于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如何。凡与主题思想关系紧密者则详写,关系少者则略写。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而非写人物传记及战争经过,故详写其出征情况而略写其十年征战生活。

   立足于新,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进行的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赶时髦,凭一时之见,抓住某一片面理由,就作翻案文章,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传统文化,对传统评论一概否定。如《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这对夫妻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表达了追求男女婚姻自由的合理愿望。但汤斌先生的《<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与父系社会家庭结构形式的瓦解》(《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却危言耸听、生搬硬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用所谓俄狄普斯情结来分析这个悲剧,认为焦母趁仲卿不在家的日子里逼儿媳通宵达旦地织布,是进行性虐待。为了证实焦母有强烈的性要求,就在年龄问题上作文章,推断焦母是一个中年寡妇,说焦母之所以排斥刘兰芝是由于“性嫉妒”,“当儿媳进门之际……于是就化为极端嫉恨的心理”,等等。我认为这样的求新是不足为法的。

   (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最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

   古诗词教学如何做到既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而又不失语文课的特点?关键在于区分语文课和政治课的不同之处,前者是通过字、词、句的解释上升到篇章结构,即通过紧扣诗眼,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如讲《卖炭翁》就应着重通过“把”、“称”、“jiǒng@②”、“叱”、“牵”、“驱”、“惜”,特别是“系”、“充”等诗眼来揭露宫使的强盗行径。

   手把文书口称敕,

   jiǒng@②车叱牛牵向北。

   宫市掠夺人民财物根本用不着文书,一个“把”字说明他们只是虚张声势进行讹诈。宫廷在长安城北,炭车歇在城南,宫使就大声吆喝(叱牛)着把牛车掉过头来(jiǒng@②车)牵向北边走。“jiǒng@②”、“叱”、“牵”写出了不容老翁分辩强行把牛赶走的横蛮无理的嚣张气焰。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牛车已被赶走,才腾出笔来写老翁的心理活动。一车炭要砍上万斤柴才烧得成,需要多少烟薰火燎?它凝聚着老翁的多少心血和希望!而今已全付之东流!一个“驱”字,一个“惜”字,把老翁那种痛不欲生而无可奈何的心情形象地刻划出来了。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打结;挂上也。说明宫使根本不讲道理,不讲价钱,强行把没有什么用处的库存货(二丈红绡一丈绫)往牛角上一挂,就算作了炭的价线。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就戛然而止。老人是怎样带着又饥又困的身子回去的?他还能活得下去吗?这些问题全留给读者去思索,同时又不禁为老人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为宫使的罪恶行径而切齿痛恨!

   通过上例可见,讲透了诗眼,诗的韵味自然就出来了。足见政治思想教育不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一条附加的尾巴,而是寓于教师声情并茂的对课文的理解剖析之中。

   诗眼一般在什么地方呢?一般在动词上。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所以鉴赏诗,首先要在动词上下功夫。

   以动词作诗眼的脍灸人口者,比比皆是。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等等,举不胜举。

   还有以副词作诗眼的。副词一般与动词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副词)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

   还有不少是以形容词作诗眼的。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楼梦》第48回香菱赞“直”字“圆”字用得好,“再找不到两个字来换这两个”。再如孟浩然尝于太学赋诗,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诗句,使一座惊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妙处也在于形容词“淡”用得极好,魏庆之誉之为“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人玉屑》)。至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更是脍灸人口。有时还以介词为诗眼。如杜牧的《山行》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的诗眼是介词“于”。于,比也,胜似也。为何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在神不在貌。因为它的火红,它的艳丽,是经过抗严寒、傲霜雪的结果。满山红叶,胜似春花,不但刻划了枫林的外在美,还刻划了它的内在美。杜牧在一般人以为萧瑟的秋风中,有着独特的美的发现,表达了达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获得了高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也还有以数词为诗眼的。如: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六)

   郑谷改“数枝”为“一枝”,这个“一”字就是诗眼。因为“一枝”是最早开的梅花,意境更新,韵味更浓。

   (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所以古人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读诗也好,讲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分析、讲解,就会索然寡味。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师生感情同频共振,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木兰诗教案篇9

记得“新课标”还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当做一个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才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学生之底,设适中之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设置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厌烦,也不因问题过于深奥而心灰意冷。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才能让学生获得探究后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强烈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犟龟》(七年级语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犟龟的“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乌龟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面对的?2、小乌龟赶上了婚礼吗?这是谁的婚礼?3、小乌龟的“犟”值得吗?4、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什么时候也需要这种“犟”?这篇文章是童话,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就有兴趣,再加上这四个问题不但不难,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只要学生认真读课文,动脑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很好回答的;而且第二个问题在文中就可直接找到答案。

这样一来学生就是有话可说,学生的表现欲不就被激发出来了吗?表现欲越强,学生学习兴趣不就越浓?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课堂气氛还会不活跃?

二、学科间要相互渗透

语文科不是一座孤岛,让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做到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多彩,不单调而更加有有兴趣。

记得十年前我在教《木兰诗》时,就大胆地把音乐课的内容渗透到语文课中去了。《木兰诗》这篇课文较长,当时要求学生背诵,感觉确实有点难度,为了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我就想到如能把《木兰诗》唱出来。因为中学生都喜欢唱歌,如把课文内容当歌词唱出来学生不但记得快,而且还记得牢。但我不会谱曲呀?怎么办?当时社会上正流行唱琼瑶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的主题歌——青青河边草。那调子用来改唱《木兰诗》正合适。讲完这篇课文后,当学生听说要背诵,全叫苦了。于是我就问:你们会唱“青青河边草”这首歌吗?同学们边回答边开始唱了,我没打断他们,等唱完了,我便说:“这首歌的调子很好听,也好唱,看看谁最聪明,能把《木兰诗》这篇文章用“青青河边草”的调子唱出来。同学们一听,可兴奋了,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在那里唱了起来。估计同学们都唱了一遍后,叫同学们一起唱。真不错!除了两个换气的地方没有换好外,别的地方唱得还不赖呢!再让同学们唱了两遍后,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背全文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气氛会不活跃吗?

三、把讲台让给学生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学。从古到今,讲台天经地义就是教师的专利。其实不然,我认为,如今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好奇心、好胜心、自我表现欲都特强,教师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现的机会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我表现欲的激发和展示是一个人一生成功的起步。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产生并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自己种的瓜分外甜,自己捕的鱼分外鲜。抽时间把讲台留给学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更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手段之一。

记得我在上《诗词五首》(七年级语文)时,第一节课时我上了前两首后,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选一名组长,让每组学生共同“备”一首诗或词,然后由每组选派代表去讲台上当一回小老师,其余学生当代表的“军师”,按教师讲前两首时的方法、步骤进行讲解。没想到,第二天上课时,这三位代表讲课还真有模有样的,有点“小老师”的味道。特别让我高兴的是,因为“备课”人不止一个,“小老师”讲授的内容比我讲课时还全面。台下的学生不知是兴奋还是也作了更认真的预习,发言学生比我上课时还多。整个课堂热闹极了,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有反驳对方观点的;有提出新的见解的……这哪里是课堂,这就是一个讨论激烈、有序的大讲堂。留给老师我的只有强调重点的份了……

木兰诗教案篇10

就徐崇先先生任职的徐州市人大和市总工会工作内容而言,其业务范围上涉全市发展方向的大政方略,下及普通百姓的衣食起居,繁重琐碎自不待言。然而,他却能于工作间隙捡拾起“出差、车上、床头、案边”的点滴时间,把“山水奇石,花草树木,改革开放的硕果,太平盛世的钟声,人类社会的文明结晶”等美好的物事,经过心的熔炼,铺陈成颇具文学欣赏价值和记录人生历程的华美篇章,着实令人慨叹不已。摆在我案头的一函两册、仿古线装的《徐崇先诗词选》(中国文史出版社),当是岁月对作者近年来坚持不辍“我手写我心”的珍贵馈赠。

我们认为,《诗词选》最大的特色应推通俗易懂、平实质朴的诗歌语言。书中收录的近200首诗词,无论是客观、冷静地观察世界,力求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加以描写的现实主义力作,还是在反映客观现实基础上侧重从内心出发,抒发对理想信念热烈追求的浪漫主义佳构,无不是如香山居士诗词一样,明白晓畅,娓娓道来,达到了村妇老妪可颂能解的程度。有的评论家指出,诘屈聱牙费思量,深入浅出方见功力,窃以为此乃针对诗词之至评也。随手拈来几例:“路是一条河/珍珠撒满坡/清波摇两岸/牛马向天歌”(《八月新疆途中》),寥寥20字即把新疆夏日草木丰茂,牛欢马嘶的太平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雨烟迷雁荡/山水两茫茫/孤石成双影/无言入梦乡”(《雨夜雁荡山》),用白描手法点出烟雨下的山水情状,“孤石”幻化为“双影”翩跹入梦,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不落陈言之窠臼,反倒平添了一番朦胧的韵致,没有丝毫理解的障碍。写景如此,记事亦然。“季子美谈源挂剑/守诚本自内心田/徐君仁义九州慕/天下永传情信篇”(《季子挂剑》),由古徐州生发的季子挂剑的诚信佳话,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后代的典型案例。整首诗不故作惊人语,用字平淡朴素,如同口出,不见雕凿的痕迹。文集中的其他篇什,莫不如此。

在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寄寓浓得化不开的真挚情感是《诗词选》的另一显著特色。白居易《与元九书》里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夫之《姜斋诗话》里也讲:“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徐崇先甚得“情景交融”之妙处,《诗词选》里的每一首作品,皆为主客体相统一、相融合的感情结晶体。惟其真情,读来便具有撼人心魄的巨大力量。“中秋月倍明/独酌到三更/银汉家人隔/同观万颗星”(《中秋感怀》),前两句以简约的语言写景叙事做铺垫,后两句则把对亲人的思念渲染到了极致,尽管有“同观万颗星”聊以慰藉,但愈是如此越是加剧了思念的分量。“日月星辰玉/梅兰竹菊虹/烛光松柏雪/冰石露云峰”(《师魂颂口占》),这歌颂的是阳光下最神圣最光辉的事业。诗人没有作概念式的空洞呼号,而是巧妙地把日、月、星、辰,梅、兰、竹、菊等几个恒见的美好意象叠加起来使用,营造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真诚地礼赞了为人师者梅兰般高洁的灵魂以及诲人不倦的蜡炬精神,令人击节赞赏。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诗人没有躲进“象牙之塔”沉迷于个人心绪的表现与吟哦,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辽远的空间―――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祝福。“当政民为本/酬民国运亨”(《汶川地震感怀》);“竞技和平伴/大同将有期”(《北京奥运会感赋》);“百丈仙台存浩气/中华龙脉永相承”(《谒黄帝陵》);“与时俱进开新路/团结争先竞上游”(《中华第一龙》)等等,既写出了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亦捧出了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祝愿。即便出国考察期间,诗人也丝毫没有忘却肩负的沉甸甸责任,“中西生态人文异/借为东方谱壮歌”、“一片丹心华夏系/东方指看正腾飞”(《考察北欧感怀一、二》),情系民生,报效祖国,瞩望复兴的赤胆忠心和使命意识毕现也。

诗书互映、赏心悦目乃《诗词选》的第三个特点。且不说仿古的黛蓝封面、线装书脊令人耳目一新,单是煌煌两卷本的书法精品甫一打开也足以使人把玩再三不忍放手了。延请书法名家将诗词内容泼墨影印出版实为多年罕见,由此亦可窥作者的魄力和匠心。中国书协会员、青海省书协副主席李德西先生的行书取境朴拙,涤荡凡庸,线条苍涩、丰润,轻松的笔触中透出淡静、从容的气魄。杜甫诗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移诸于李先生的书法再恰当不过。其书法不以连绵起伏为主,而将真情与气势贯注于单字之间,在看似字字垒砌的章法中,运以雷霆万钧之力,将满纸云烟的纵逸挥洒转化为字字珠玑的苦心经营,以浑厚老成之笔丰富了每个单字的内涵,让观赏者震撼于一种“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的境界。豪放雄浑的诗词配以古朴流畅的书法可谓相映成趣、美轮美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知名琴友的诗人和二胡大师闵惠芬的唱和之作,那真醇的唱和里熔铸着浓郁的君子友谊。同道深情,可谓谱写了当代诗坛、艺坛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