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石潭记教案十篇小石潭记教案十篇

小石潭记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1:51

小石潭记教案篇1

1.读课文,把握文意。

2.品细节,欣赏美景。

3.看背景,感受情怀。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青山绿水多妩媚”,山之磅礴,水之灵动,是自然的恩赐,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折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板书课题:小石潭记)

(二)讲读课文

1.指导诵读

随古人共游名胜,我们要走好两条路,那就是读准字音和疏通文意。

读书有三得: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好节奏;三要读出情味。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录音,注意留心字音、节奏,初步感受流淌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情感。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可以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男同学读第1、2段,女同学读3、4、5段,请注意读出节奏。

男生读得很流畅,字音都对,节奏也没有问题,情味――有一点点。女生读出了起伏感,情味也读出来了,声音很悦耳,不过声音――还可以大些。

2.初步感知

同学们再各自读一读课文,注意思考问题:文章哪些部分主要写景?哪些部分主要写感受?

是的,第1、2、3段主要写景,第4段主要写感受,第5段写的是附录部分。大家回答得很正确。

3.疏通文意

疏通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同学们可以借助课文注解,联系上下文推断,可以和前后排同学交流,还可以举手问老师,先自行疏通、翻译课文。

同学们慧眼独具,行动积极,不仅找出了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而且顺利解决了它们的翻译问题。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赏景探情。

(板书:赏景探情)

4.赏景探情

(1)品味第1段

请同学们思考:第1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小石潭的美?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是的,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这是写的水声,特点是悦耳动听――“如鸣佩环”。

还有“水尤清冽”,写的是水清。(这里有一字用的很好,尤:很,特别。)

还写了小石潭的美,美在“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还美在“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初步展现的小石潭之美,就已经让我们沉浸陶醉了,那再走近一步,我们来看看清冽的潭中,又有怎样的景致?

(2)品味第2段

请同学们读第2段,看看这段话写出了潭中鱼的哪些状态?突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同学们找得不错,写鱼的句子有“空游无所依”“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描写的是鱼的哪种情态?

对,游动时的状态。除此以外,还有对鱼的描写吗?

是,“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是说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静静地一动不动。这是对鱼的静态描写。

分析得很到位。作者分别描写了鱼的动态和静态,真的就是为了表现小石潭里鱼多吗?

这位同学说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水清。请具体谈一谈。

很好,“空游无所依”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日光下彻”,写水可以一直照到潭底,把鱼儿的影子都印在石头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突出了水的“清冽”。

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课文明摆着写的就是鱼呀,你们偏说是水?

是的,这是侧面描写,借写鱼的情态来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让我们一起朗读,边读边在脑海里涌现鱼儿或游动、或安然的生动画面,感受小石潭水的清澈透明。

(板书:水清鱼灵)

(3)品味第3段

小石潭景美、水清、鱼有灵性,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石潭的源头活水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结合第3段,谈谈小石潭溪水、溪岸的特点。

这位同学描述得很好:溪水“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么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岸“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这里的小石潭水清、鱼灵、石异、树翠,真是一个旅游休闲的世外桃源,让人抑制不住地乐由心生。

(板书:石异树翠)

看来,在作者的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景,按理应该乐不思蜀,而柳宗元为何却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呢?

请同学们关注柳宗元的生平经历。

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家之一,他满腹才华,却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而被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他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中,于是他遍游山水,寄情抒怀。难怪有人说,读《小石潭记》,就如同品一杯淡淡的苦丁茶,清香在前,仔细品味却有一种悲苦,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品味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作者凄怆、哀怨的心境。

(板书:乐由心生凄怆哀怨)

(三)拓展延伸

最后,请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为游客介绍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

(四)收束全文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到大家都是合格的小导游。是啊,小石潭清幽秀丽,它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鱼,都在柳宗元笔下,散落成字字传情的精粹,让人念念不忘。今天的学习之旅暂告结束,但大家对美文美景的感受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领会古人寄情山水、陶冶性情的潇洒,在欣赏美文中感悟人生。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赏景水清鱼灵

石异树翠寄情山水

小石潭记教案篇2

一、课前初读,读对字句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读懂的基础是什么?基础是字词句。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硬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学案导读

作为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必然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考虑到这一问题,然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把学生领入文言文这扇门。本人的做法是在课前通过学案导读,让学生掌握生僻字、多音字、古字的读音及意义,先把文章读通顺。例如,教学《马说》时,给学生一份学案: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并写出其意义:骈死、槽枥、袛辱于奴隶人之手、尽粟、一石、食不饱、食马者、才美不外见、其真无马邪。

(2)写出自己不会读的字或认为重要的字词。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食或尽粟一石。

通过课前学案导学,学生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独立思考,主动求知,且因为可以在文中轻松地找到答案,所以感觉学习文言文没那么难,就有兴趣继续学习了。

2.同伴带读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陶行知于1934年开始推行他的“小先生制”,即学习好的或年级高的学生教学习差的或较小的学生的制度。把这一做法应用到文言文教学中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在班里,总会有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不敢开口读书,怕读错,所以在早读课上和课前三分钟安排语文课代表及语文学习小组组长带读,把将要学习的文言文读通、读顺。每天坚持这么做,既能争取到更多的读书时间又能让学困生敢于读书、更乐于读书。这样的“兵教兵”让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

二、课中再读,读懂文本

1.合作研读

初中语文实行课改这么多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渗透在每一节课堂中。在文言文教学中,师生、生生的合作研读尤为重要。在这一环节中,各学习小组借助学习资料结合文本注释,句句落实,段段过关。以小组为单位,从重点实词、虚词、活用词、多义词、通假字、重点句的翻译和课文的理解等多方面去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结束后,推荐一位学生代表小组在全班讲解或者到黑板上板演。在小组和班内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找出课文的重点知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质疑品读

虽然文言文学习要字词句落实,但也不能单纯把古文作为一堆词句来理解,而应该从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确切理解来掌握整体文意,即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课堂上的品读质疑就是很好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围绕“石”和“潭”来质疑:为什么叫小石潭?文章侧重写“石”还是“潭”?如何写“石”和“潭”?为什么要写石潭?通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就可以从文中的重点词句中找到答案,并学习到独特的写作手法,感受石潭的美,体会作者的情了。

三、课上听读,读出情感

1.教师范读

读文言文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通过朗读,可以把握作品中的感情、深意。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方面去体会作品。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捕蛇者说》时,教师用低沉、悲伤、缓慢的语调朗读蒋氏的自述,特别是蒋氏和乡邻们的对比,说明捕蛇之不幸,确实“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学生能感受到他在讲述三代人受蛇毒之害时“貌若甚戚”,而当听了要恢复他的赋税时却“大戚,汪然出涕”地恳求。

2.生生互读

有交流才会有提高。在听老师和同学范读的基础上小组互读、互听可以使学生借鉴别人的见解,汲取别人的优点。特别是学困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在互读互听时,通过互疑互答,绝大部分难点都可以解决,极个别难懂的地方教师再启发引导。同伴间互相听读,互相指正,就能更深刻地感受文言文语言的凝炼与优美,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能读清节奏,读出感情。通过反复诵读,是可以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目的的。

四、课后续读,读到韵味

“温故而知新”,课后的巩固与拓展十分重要。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关注课内的文言文就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学生也无法真正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和韵味,更无法提高欣赏、品味文言文作品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课后查找与所学文章相关的资料或同类、同作家的作品进行续读。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除了与《岳阳楼记》进行对比阅读以外,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其姐妹篇《丰乐亭记》,并找出两文的共同点。通过阅读比较、质疑争辩、统一归纳,学生体会到了这两篇散文间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乐”与“醉”之中的愤郁和不平,也更深入地感受到欧阳修身为地方长官,能在百忙中“与滁人往游其间”,“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的“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

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线,课前初读,读对字句;课中再读,读懂文本;课上听读,读出情感;课后续读,读到韵味。同时,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读”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04).

小石潭记教案篇3

关键词:湘潭老城;顺应自然;空间形态

abstract:itisstudiedonthetopographicterrainofhillyarea.therelationshipsareanalyzedbetweenthenatureandthespatialpatternofstreetsofthecity,landscapearchitectureandspacemarkers.ComplyingwithnatureisthehiddenmeaningofthebuiltenvironmentofXiangtancityintheming-Qingdynasty.thecasepositivistisused.thenaturalenvironmentisveryimportantofthespatialpatternofthetraditionalcitycreated.

Keywords:traditionalcityofXiangtan;complywithnature;spatialpattern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2-54(5)

据文献记载[1],湘潭自唐设县伊始,宋时已确立县治在今日老城区之位置。明清两代是湘潭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首次超过长沙,成为湖南经济中心,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美誉。现存湘江边的古城区建筑、道路、街巷、码头及景观,大量保存着明清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的痕迹。本文着重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存在的关系,透视盛期湘潭县城空间形态的生成逻辑。

1背山面水的城“总”结构形态及沿革

公元479年(天宝八年),唐朝廷从隋代的湘南和衡山两县北部调整出新的湘潭县,县治洛口(今易俗河),始现今日湘潭县之规模。宋代,湘潭属荆湖南路的潭州,县城从洛口迁至今日湘潭市城正街。明末,湘潭县城街市,沿江从宋家桥至唐兴桥,有码头10余处,房舍鳞次栉比,江中帆樯林立。清代依袭明制。湘潭县域地势西高东低,但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强度不大,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县治总市依附西部较高山形地势,沿湘江水路线性发展(图1)。

尽管从行政建治而言,今湘潭老县城在宋代就已存在,但是关于湘潭筑城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清代吕肃高对湘潭县城池有如下描述:

旧无城,明嘉隆间,广盗剽,湘江荆湖亡命乘风窥公帑,掠市廛。万历间建城,周围一千三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八尺,为门五①,覆以楼。南曰观湘、通津,东曰文星、枕湖,东北曰熙春,北曰拱极,西曰瞻岳,又水门曰通济。[2]

由上述记载可知,城墙并不宏伟,相对小巧宜人②。湘潭县城池在历史上存在三百余年,今只留下几段墙基遗址及“城里头”的地名。城墙存在期间,损毁修补从未停止过,其存毁大多与湘水密切相关(表1)。

湘潭地当要冲,长宝汽车路横贯县境;湘江一水,远接长江,轮船络绎;邮政电报,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无不便利。传统商路和传统运载方式造就了“木帆船时代”湘潭的辉煌。与之相对应,湘潭“总”的划分构成其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清代史志记载:

上民崇尚怀德易俗河,移风光泽厢,旧编户二十里。万历十年,编十八里,城内编八铺,城外十一铺,今仍旧。[3]

从上述记载来看,起始应有十九总(铺),此推断可由清嘉庆刊《湘潭县志》得以印证:

明时自县东宋家桥起,直抵小东门为二、二总,入城历宣化街、大街、攀龙街、新街为四、五、六、七总,出生湘门为八总。国初闭生湘门,诸总遂废。

八总正街:通济门外起,至平政桥止……九总以上至十八总迄今如旧……其十八总又分上下,上十八总即旧志所称十九总也。

不过,一至八总已消失。在上述嘉庆县志中有记载,清乾隆间湘潭县吕志录一首竹枝词也对此有描述:

生湘园里摘黄柑,八总街衢树底探。

莫辨城中分总处,小东门外栅栏三。[4]

有了城墙与外界的隔离,城内各总逐渐消失。在光绪刊的城总图中,通往西面街市的瞻岳门附近有“总铺”④以防卫。(图2)城外各总时消时长。光绪刊《湘潭县志・县地总图》计有十三总(图3)。“湖南地理志”记城外十二总,如下所述:

县城踞湘江之左岸……市分城内城外两部分……城外商务甚盛,街道沿延江岸,绵长可十五六里,略作半月形,计分十二总。东连城堞,西抵窑湾,北负丘陵,南瞰湘水,入夜潭影灯光,辉煌上下,有秦淮河风趣。繁盛市街,在总之中段,(十三、十四、十五……十八诸总)通商码头,亦在于此。[5]

“五口通商”后商路北移沪、汉,随着铁路和近代航运业的兴起,“木帆船时代”遂告终结,湘潭之繁荣日见陵替。城内八总早已消逝,城外最繁盛之时共计十三总,其末梢――今窑湾一带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隐时现,“总”之名也不知何时中断。不过,中段各“总”之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2山水私园浑然天成

湘潭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多样,山水交错。根据光绪刊《湘潭县志・疆域图》的统计,在东西最大横距不足70Km,南北最大纵距不足80Km的范围内,较大的山岭有31座。湘江、涟水与涓水贯穿境内,流经各大小山丘、岗地。湘潭县城经明代的发展,到清中后期,城市人口已达10万,县城建设空前繁荣,私家宅园顺势而兴(表2),融入境内山水,受到文人骚客的极大关注。

雨湖是湘潭城中之湖,在县西瞻岳门外,与湘江相通;七星桥和八仙桥联结南北两岸,分雨湖为三大部分水域。关于雨湖的形成,光绪刊《湘潭县志》有记:

湘浦通沟,辟为后湖,亦谓之雨湖。雨湖积水,则南出唐兴,北通大埠,以泄于湘水。

湖之南岸市廛鳞次,北岸为烟柳堤,堤上夹岸垂柳,绿烟如幕。堤中段之凤竹阉最为有名,吸引着大量的文人骚客。乾隆以来,吟社尤甚。张仲雅有云:“凤竹阉前晓雾生,闲吟无限古今情。湖堤处处皆非旧,新种芭蕉雪打声”。[6]-[7]

堤西之舟园曾名噪一时,名流齐聚,热闹非凡。园址近山,亭馆楼榭,种花植果。王运撰《舟园记》:

雨湖堤西,有平冈小山,传云陶桓公故府所居。其东有周氏园,花佣守之,亦或垦艺为菜圃。廿年前,欧阳介人君得之,始建亭馆,益树花果,为别墅,题曰“舟园”⑤。

燮园源自元人燮理溥化之燮元圃,在县城外西北约二里处,云塘附近,依山顺水而建。光绪刊《湘潭县志・山水篇》记载:

自(云塘,笔者补充)陂陀微起,为湖头三岭,昔燮元圃园林技乐,自拟东山,广辟陂地,通波湘涨。岭地在湖头,才同一篑,盖当时假山,后存基址。故明时王霖罢长沙县丞亦居于此,即王岱之始迁祖也。今霖墓即在燮园矣。又东南二里届于县城。

记载较多的城内私家宅园主要有三姓名园及陶园。

三姓名园即李腾芳“乃园”、周之屏“帆园”及谭景行家宅园,三园皆在城内相距不远。明代湘潭名宦李腾芳所建之“乃园”在县署附近,位于城之中部。周之屏之“帆园”则在城东南部,观湘门内。谭景行宅园林则在县城西学宫旁,此处水旷空幽,池中建亭,植有荷花,又称“藕花居”。嘉庆刊《湘潭县志》对该园记载如下:

宛在亭:在县城学宫旁,地幽旷,水云合碧。明谭景行字翼之,少年高第。返籍归里,归构园池,建亭池中,故有“宛在亭”;植荷万本,临流觞咏,又曰“藕花居”。

陶园乃张九钺故宅,位于城东偏中,园因诗而名显。光绪刊《湘潭县志》有云:

东为陶园,张九钺故宅也。九钺宦游,其妻梁氏,购熙春门内桃园,奉姑马氏居之。后易桃为陶。

在一城一市的县城格局中,雨湖的开辟与湘江夹街呼应,湖东偏北是城,湖南偏西是市。私家宅园、山水街市浑然一体,特别注重与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图4)。

3应水而生的城市空间标志

3.1均衡山石的万楼名胜

湘潭古城布局充分融合当地自然地理和环境条件,并使之成为城市空间和景观组织的特征。壶山即陶公山,位于湘潭城区西头,红砂岩质,形似壶而得名。马蹄石系壶山伸入湘江的突出部分,因其色赤,又名“锦石”,亦曰“陶公钓鱼台”(图5)。光绪刊《湘潭县志》:

县城三方隔水,壶山自湖头分支,迄于湘岸,纯为石体,谓之石嘴头,亦曰马蹄石,与壶皆状石形也,《荆州记》:山有巨石状如壶。《一统志》云:在县东三十里,取旧说据洛口故城言之耳。下有石头寺,褚登善题曰唐兴,云昔士行驻兵,曾作二亭,一以望衡,一以渔钓,因谓之陶公山。

万楼是湘潭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位于市郊宋家桥东侧,濒临湘江。依据沿江堤岸形式,万楼选址于城之下游,与壶山马蹄石对称于县城中心。延伸到江面的四分之一,既拉近与对面的金霞山的距离,融于山水之中,又使湍流改向,以缓近城池之水,防患江涨。李腾芳《万楼记》有关于选址的详述:

邑之形如展幅绡,上下两出如左右手。上出者,巨石百余尺,江波间,若踏若轧,邑人所谓马蹄石也;下出者,颓然而已。颓然者,正水之所去也……告于令包侯,谋筑石为台,堑沙截波,覆之以楼,极其壮,为捍。相其址,既树之表矣。一日,予过其处,循表而下,数十百步,得断岸焉,隆起有脊,高逾于前,伏沙隐于岸下,歃尾于江中,下有沙为之翼。前山接迎,江流抱转,群形之情毕聚,私谓莫宜于此……明日,包侯一览而定,正其处也。则以属其事于太学谢选、贾人熊廷祥。谢生则私以丝度江,得狭四之一;又以丝度至马蹄石,折而于邑之中,适中其中。又以盛夏江涨,縻舟上下,水之所及,高寻有几,可谓勤且精矣。

又记有建成后观之似天作之妙处:

台高三十尺,楼高四十尺,抵波之面已七十尺矣。

予与侯登台而周观之:地之隆者益出,沙之伏者益偃,山之迎者益近,江之转者益洄。少焉,蹑级而上,身纵于楼之端,千里之风拂槛而来,万之烟缕波而起,林瞑江动,水叫石激,山川之精,呈巧献工,气象变怪,宜其如此。视之既久,城邑渐明,原隰地带,铺青萦白,贾帆渔网,同在镜中,而水之欲往者有以为之留,山之来宾者有以为之主。于是,侯作而叹曰:“兹真邑之捍乎?造物者之设是久矣,吾与子不谋而得之,岂人力也!”

可见,万楼之建成于城之意义绝非仅限建筑之工,乃此时此地不可或缺。选址时以丝丈量,以确信精准;建成后登楼观之,确壮观。王运《湘潭县志》之记载也证实万楼乃县城形势之必须:

湘水带郭东流,经万楼乃屈北流。万楼,李湘洲所名,包仪甫所建,以配壶山,为县形势……楼下断崖隆起有脊,仪甫始筑石台,匾曰“杰灵”,上复起楼。

3.2高峰塔的意义

高峰塔位于湘江之东,始建意为护城及作登高游赏之处。李腾芳撰《高峰塔记》有阐明其原委:

湘潭于湖南最有名……生于斯者,问学文秀之民多。然竞介距以斗科名则士犹欠然自少之也。商于乡先生克扬张公辈,告于邑令仪甫包公,为石浮屠尖于邑治之南山,占巽之隅,崇为高……士既登而乐之,乃为书抵予,求为之记。

清人张垣《湘潭古塔》诗提及“双塔”,即指夹江相对的高峰塔与唐兴寺石塔:

双塔浮今古,峰攒碧玉簪。

自来罗带水,千里护湘潭。

然而,高峰塔这一湘潭古代城市建设的不朽杰作对于城市空间的标志定点意义非比寻常,或者说其城市设计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设计构思从客观上定位了湘潭古城街市与湘江的特定空间关系。双塔处于湘江水流进出县城的节点上,成为水路商船交通的空间对景标志,也是各路乡民辨识县城空间方位与结构的焦点。高峰塔与万楼同步峻工,与县城衙署隔江遥望,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城市空间景观与与城市空间制高点不对称均衡的设计意匠,定格县城形势。(图6)这一空间结构关系使湘潭县城的山、水、人之关系更加稳固,改善了城市原有的山水形体格局。

4结语

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秩序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图式[8]。封建时代实行郡、县两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在世袭的官僚体制下,县城空间形态生成以“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为主,受等级制度的约束较少,更多关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因此,湘潭县城之建设过程及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较多地受到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等综合因子的影响。县治总市背山面水,以便捷的水陆交通为契机发展。随着人工环境的不断拓展,山水私园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成为人们联系自然的纽带。现存的万楼遗址、壶山胜迹及重建的高峰塔,人们总会以历史古迹来看待,但是其本质远非于此。它们的空间相对关系是湘潭城市结构的基础,并突出了其“均衡性”特征。这种“一”字形的城市形态特点与顺应自然、不对称均衡的城市结构布局在古代城市建设历史上实属难得。这一研究丰富了对古代城市结构、形态及其成因的探索研究,给当今的城市规划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以启示。

注释:

①此处应为笔误,根据后面所述内容及其他史载,“为门五”应“为门六”,如(清)王运所修撰的光绪《湘潭县志》城墙规制“启六门”。

②按清代计量单位一尺合今32厘米计算,清代城墙周长4262米,高5.76米。

③“总”的设置非地方行政机构,而是若干商住户形成的一地段的名称,各总之间设一牌楼式栅门以示区域分界,也作为“总”的标志,有时也叫“铺”;各总商住户推出“值年”或“首司”以管理公共事务。

④“总铺”即军巡铺,防盗防火的哨所,解释见龙潜阉.宋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⑤王运.光绪戊辰夏五月乙酉朔作,何维朴宣统己酉秋勒之于石。

参考文献:

[1](清)陈嘉榆,王运,等.湘潭县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2](清)吕肃高修;张雄图,王文清纂.长沙府志・城池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3](清)吕肃高修;张雄图,王文清纂.长沙府志・疆域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4]何歌劲.湘潭风物揽胜[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傅角今.湖南地理志[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原稿1933年).

[6]嘉庆刊《湘潭县志》[m].

[7]《湘绮楼说诗》卷一[m].

[8]Hull.R.w.africanCitiesandtownBeforetheeuropeanConquest[m].newYork:w.w.norton.1976:22.

作者简介

胡冬香,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

小石潭记教案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激趣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总和。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吸收知识、摄取信息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今天的教育已踏上信息技术的大快车,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已经成为当今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中的激趣作用

教学情境是指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学习环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直观的切身感受,使学生能自觉接受学习挑战,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计算机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形象、具有吸引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一文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这样一段视频:画面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远处传来清脆的水声。拨开几棵翠竹,眼前出现了一个明净的小潭。走近一看,小潭的底部是由一整块大石头构成的。清冽的潭水中红色的小鱼时动时静,水藻随着水流的波动而忽左忽右。小潭四周景色也十分优美,翠竹和绿树围绕在小潭周围。一阵清风吹来,树枝花蔓轻轻拂动,撩人面庞。

视频中的图片一部分是我在课前拍摄的照片,一部分是从网络上收集的图片,把它们按课文顺序进行链接,再插入流水、鸟鸣、微风的音频,形成了集视、听、感于一体的教学视频。这样一来小石潭的方位、概况、情趣就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视频中色、形、声的结合,使学生对小石潭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直观地看到了柳宗元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课文,进一步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同时,随着视频中图片的链接、“镜头”的切换,学生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文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此处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平日里略显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让学生喜闻乐见了。由此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二、信息技术在合作探究中的激趣作用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是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型学习更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对话,产生学习合力,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这样合作探究。此时,为了提高效率,改善效果,我们应走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激趣设疑,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的教学实践之路。

在讲授《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将云的八种形态和四种光彩及其位置、形状、预示的天气情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分门别类地填入表格之中。本环节训练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及筛选信息能力,学生通过梳理表格,把握科学知识,熟悉课文内容,进而感知文章的写法。课堂上将学生分4个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将表格出示给学生后,学生开始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从文本中积极寻找答案,解答这个问题。教师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完成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在全班范围内创设了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由于信息技术提供的方便,学生可以看见其他小组的探究成果,小组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一些学生看到其他小组的成果后也不甘示弱,更仔细地阅读文本,丰富自己的答案。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熟悉了课文,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同伴和“竞争对手”的激发下,燃起了阅读探究的兴趣,也学会了合作交流。

三、信息技术在反馈评价中的激趣作用

在讲授《竹影》的一节课上,我开展了一个课堂活动。将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每组在一张a4白纸上完成以下任务:1.画一幅竹子的图画;2.在画的旁边题一首小诗,名为《赞竹》。每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特长进行自行分工,会绘画的画竹,写作好的写诗,字写得好看的负责誊录。完成之后全班展示,进行评比打分。这个活动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验收与反馈。通过画竹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程度,通过给画作题诗,可以检测学生对竹子精神内涵的理解和体会。完成后,将每组的成果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当看到自己小组的成果映在大屏幕上时,当看到自己的笔迹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学生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了。师生共同打分后,对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用多媒体发一份电子奖状,同时播放5秒钟的掌声音频。同时,对完成情况不是很好的小组也进行评价:大屏幕上出示一个垂头丧气的小朋友的图片,打出“继续努力吧”的评语。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愉快学习。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凭借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感染力,既能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果。我们要真正让信息技术发挥其辅助教学、提高效率的优势作用,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67-68.

小石潭记教案篇5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多关注学生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是经常要注意的。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规划用多少时间、先介绍什么,然后再讲解什么,接下来如何练习,最后再总结等等。现在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因而教案只能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解读。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就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有的学生从人性方面去思考,认为“反抗”是本能的“挣扎”,我觉得教师也不能一口否认,不能老用传统的方式认为,对于孔乙己的“反抗”意义,一定要让学生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读“桃花源记”时,有的学生只被文中那宁静、优美的意境陶醉了,并没有领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哀愁”,在一定的意义上,这样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

二、教师要注重设计导语和引导学生全面阅读材料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兴趣是积极追求知识的一个前提,是学习的先导。凡是学生感到新奇或有兴趣就会引起注意,学习就会有成效。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一个好的导入环节,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引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之中。例如:教学“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石潭竹林的浓密、山林的偏远、声音的柔弱等自然景致的美好与难得,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学生看完画面后,带着喜悦的心情并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接着,教师可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作者在找到小石潭之前用了哪些动词才可以见到小石潭的真实面目,让学生动脑思考一系列动词的准确性与情感性。教师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要注意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二者的和谐统一。

小石潭记教案篇6

[摘要]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众所周知,当今的初、高中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高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整合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西宁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小石潭记教案篇7

在初中语文教改进程中,我发现某些教师存在着这样的思维误区:高效课堂既然倡导自主学习,并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干脆就来个“教师缺席,充分发扬民主”,似乎就可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提倡体验式学习,那么干脆就脱离文本,忽视文本的主旨和情感,“一切只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准”……如此做法,形成了教育主体的精神失落的问题,导致了“师与生”、“教与学”、“人与文本”的关系失衡和教育失调。

高效课堂提出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让其唱主角,培养其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但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有这么一堂课,上的是《孔乙己》,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如“课文是从什么地方选来的?”“作者是谁?”“题目为什么叫孔乙己?你是怎么知道的?”“文章是怎样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等等。这些问题如何处理?教师没有分析、归类,随意叫学生自读、自说、分组交流、讨论,课堂异常“活跃”,学生七嘴八舌说一通,就算问题解决了。还自诩说:自主读书,其义自见,自主学习,创新凸显。

如《土地的誓言》一课讨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土地?发出怎样的誓言?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誓言?三个主问题,理清文章思路,解读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蕴,在深情的诵读中自然领悟到作者喷薄而出的“泛滥”的情感。而《小石潭记》一课,围绕主问题展开三环节教学:一“读”标题,品重音所在,并说出理由;二“说”标题,细读课文,分别找出这是一个小小的“石”潭、这是一个“小”石潭的依据;三“悟”标题,深入探究这是一个怎样的“潭”,由“潭”你联想到什么,结合柳宗元的身世和写作背景,进而领悟到“人如鱼,人不如鱼也!”“潭”即作者,体验到作者无法挣脱的孤独情怀。如《云南的歌会》的“意思”,《藤野先生》的“伟大”,《风筝》的“悲哀”。这些词语折射出作家真实的内心观照,凝聚着作家心定的情结,隐藏着作者的心灵密码。抓住关键词组织教学,能带动全文的阅读。

二、正视赏识评价的艺术

教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最期待教师公平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尽可能地运用表扬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

小石潭记教案篇8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笔者在制作课件《小石潭记》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小石潭记教案篇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倾向

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新观念、新理论给目前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张扬,但在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倾向。

一、合作讨论不实在

合作讨论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生生之间的讨论合作,但教师在组织运用时往往偏重于形式,没有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致使合作学习误入歧途。

笔者最近听了《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课上教师两次运用合作学习。第一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当即讨论开来,课堂煞是热闹,一分钟后学生差不多异口同声地报出了答案,教师甚为满意。第二次在总结课文时,教师布置:“于勒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复杂性,该怎么认识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研究一下。”话音刚落,教室里人声鼎沸,读书声、争辩声、应答声此起彼伏,学生兴奋地交流探讨。面对学生流利的回答,教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笔者觉得这样的合作学习值得商榷。第一次合作学习的问题比较简单,属于“毫无价值”的走过场,摆合作的“架子”。这样的合作交流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成为教学中的一种负担,影响了教和学的进程。合作学习应考虑问题的“含金量”。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教师提的问题比较有份量。但显然是无效的,学生即使思维敏捷,也不可能这样快速地整理出思路,马上与同学交流。可见,这样的合作讨论看似热烈,其实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没有思考,哪有见解来讨论?何谈思想的碰撞?因而,笔者以为,合作讨论学习应有一个缓冲期,独立思考才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时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独立默默地思考,待学生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符合实际的、实在有效的,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探究有泛化倾向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以其特定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一位教师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运用了此法。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后,教师抛出了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死海总有一天会死亡。拯救死海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拯救死海的方案呢?”在一阵喧闹的讨论过后,有的学生谈到开一条人工河,把苏伊士运河的水引过来,有的学生谈到把下雨的水全部集中到死海,有的学生谈到控制蒸发量……近20分钟的时间内,学生都在谈设想谈方案。直至铃声响了,有的仍在出主意。

本课中,教师用了一半时间以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想方案。学生展开了思维的翅膀,但课文学习却疏忽了。因为这个问题不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性或全局性问题,对课文学习作用不大,况且课堂时间有限,课堂上作这样的探究有点本来倒置。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提倡发散与多元,但还不能忽视合理的限制与正确的课堂教学规范。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学习方式,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探究。换句话说,探究不能泛化。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时,要考虑教学的情境,要切合课程学习的要求,应让学生有选择地去探究。与课文学习关系不大的探究问题,可让学生课外去思索去实践,以补充有限的课堂教学,达到完整、详尽的理解。

三、一味追求多媒体

小石潭记教案篇10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高效性

“学讲计划”是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强调了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改变的计划。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一句话,实施学讲,打造高效学堂。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学讲计划的精髓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向和最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学习技巧的机会,实现知识上的融会贯通。由于学生知识面的局限性,对一些东西无法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比如,学习《在大海中永生》时,我用多媒体播放邓小平骨灰撒大海的片段,听着那催人泪下的配乐朗读,看着那悲痛的送别场景,学生的心一下子就被揪动起来,融进了悲伤的情境中。由于受情境的感染,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的语气把握得很到位,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可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对语文教学多么重要。

学习新课时,利用多媒体激情导入,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中,对语文课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突出了重点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它具体、形象、直观、声情并茂,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常常使学生耳目一新。如,学习《小石潭记》,我让学生思考: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奇”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明白: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奇”在潭石奇―异石纷呈;潭水奇―声悦水澈;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潭境奇―清幽凄凉。不需要老师讲多少,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重点,没有什么比视觉效果来得更真实、快捷。

2.利用多媒体深化了难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影像画面,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学生把握教材,领会内涵,激发感情,从单调地读课文变成有感情地领悟。

比如,学习《桃花源记》,我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3)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4)桃花源中的人是怎么对待这个不速之客的?

(5)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拨动了学生灵魂深处的那根弦,达到了心灵的共鸣,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很自然地由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这个线索明白这只是人们的理想社会。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用多媒体理解文章内容

有的文章内容深奥,有的文章浅显易懂,利用多媒体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重点内容、各部分的知识点集中在一起,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整体感觉,加深领悟,帮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比如,学习《斑羚飞渡》时,我问:“斑羚为什么飞渡?怎么飞渡的?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观看多媒体,学生被斑羚“团结合作、自我牺牲、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染。可见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对我们理解课文多么重要。

2.用多媒体理解重点语句

课本中的重要课文,如,名家名篇,重点课文需要详讲,理解重点语句。有的文章语句朴实感人;有的文章语句流畅明快;有的文章语句富有哲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对比领会各种语句,直观形象,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比如,学习《斑羚飞渡》时,观看了多媒体后,看见那一只只w渡的斑羚,学生很容易理解“用死亡做桥墩”这句话的含义,觉得那些做桥墩的斑羚死得悲壮,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

四、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内容变成有形有声的生动画面。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给学生讲春天百花争艳,鸟语花香时,学生只是停留在文字的概念上。当观看多媒体,看到那嫩绿的小草,盛开的百花,听着那动听的鸟叫,欣赏着绵绵的细雨时,学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说:“真美!”

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把多幅生动的画面拼接成一大幅美丽的图画,形成整体的感觉画面,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了审美教育。

总之,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多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讲方式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就可以用多媒体解决。我觉得把自主学习和多媒体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最佳组合。学讲离不开多媒体,多媒体促进了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