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节日习俗作文十篇节日习俗作文十篇

节日习俗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2:17

节日习俗作文篇1

哈尼族传统节日的起源,有一半以上和稻谷的种植有关,如栽秧节、新米节、新谷酒节、黄饭节、苦扎扎等,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稻米和哈尼族之间深厚的联系。

(一)黄饭节

黄饭节也叫“红蛋节”,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属鸡日(有的地方是属羊日)。节日这天,家家户户要用染饭花的汁浸泡糯米,蒸出黄灿灿的糯米饭,煮出数十个染成红色的鸡蛋,敬献天神派来催耕的使者――布谷鸟。

布谷鸟是哈尼族最喜爱最崇拜的鸟。相传布谷鸟是天上的神鸟,因远古时代哈尼人没有历法,分不清四季,种庄稼不知节令,种下的庄稼经常收获很少,度日艰难。天神看到哈尼人过得很苦,心生同情,就派“阿波摩玛”神来帮助哈尼人。“阿波摩玛”神化作布谷鸟,每年春耕时节来到哈尼人生活的地方,催促哈尼人快快耕作。从此哈尼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哈尼人的收成有了保障,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哈尼人为了表示不忘布谷鸟的恩情,每年都要选择一个吉日用黄米饭或粑粑来祭献布谷鸟。关于布谷鸟的传说如今仍然广泛存在于哈尼族的民歌吟唱中――布谷鸟从天宫中来/翅膀断了,尾巴断了/寨神说/翅膀断了不用怕/我们用丝线给你缝起来/尾巴断了不用怕/我们用糯米给你粘起来/布谷鸟到这里叫/我们就要栽秧......

(二)栽秧节

栽秧节也叫“开秧门”。每到春耕的季节,哈尼族会选择属猴、龙、狗或马的日子举行“开秧门”仪式,宣告本年栽种的开始。栽秧节这天,天还没亮,妇女们便起来烧火做饭,准备过节。一大清早,由各户男家长将备好的糯米饭、煮熟的鸡蛋鸭蛋等祭品摆放于自家水田的水口处,然后在田中间最先插入三把秧,表示一把给人吃,一把给牲口吃,一把给祖宗神灵吃,插好后用簸箕盖住,围着田跑三圈,表示栽秧能圆满地结束。举行完仪式后,才能正式开始栽秧。早饭家家都要吃黄饭、红蛋,据说这样来年结出的稻穗会像黄饭一样金黄,并且颗粒如红蛋一样饱满。还要让牛也吃一点黄饭,表示对牛辛勤劳作的感恩。

哈尼族举行“开秧门”仪式的目的是希望风调雨顺。哈尼族认为,稻谷和人一样具有灵魂。他们请祖先和田神庇护谷魂,让谷魂附在这三把秧上。有了“开秧门”的三把秧,稻谷就有了魂,就能长得好。到了秋天过新米节时,哈尼族还要到“开秧门”时插三把秧的地方,摘三珠谷穗带回家,表示把谷魂接回家中。“开秧门”是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的遗存。

(三)“苦扎扎”

“苦扎扎”也称“磨秋节”,是哈尼族的重大传统节日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十月年和“祭寨神节”。时间从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属猴日起,历时三至五天。

节日第一天,哈尼族各村寨都会组织人从山上砍回笔直的松树,在村中的磨秋上支起磨秋,又用栗木、藤条架起转秋(车秋)、秋千。然后请来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秋”。长者空甩三下秋,表示“开秋”。开过秋,其他人方可开始打秋。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聚集到秋场上。各大寨子的秋场上,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除了打秋,还敲起鼓、吹起唢呐,跳鼓舞、扇子舞等。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备佳肴款待亲戚朋友。节日的最后一天下午,各户当家的男子用小筛子端着酒肉佳肴到磨秋场上会餐。人们团团围坐在磨秋周围,唱起“哈巴”,相互敬酒,预祝来年丰收。

“苦扎扎”是一个祈求神灵保佑庄稼丰收,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节日。在“娱神”的同时,“娱人”的功能也非常明显。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打秋,而打秋习俗的渊源又与稻作文化分不开。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学会了开垦梯田,种植稻谷。在开垦梯田的过程中,伤害了山上生活的许多动物。蚯蚓、蚂蚁等地下的动物抗议说,哈尼人挖断了它们的手脚,挖死了它们的同胞;狐狸、野猫、豺狗等林中的动物说,哈尼人毁了它们的窝。它们就到天神“摩咪”处告哈尼人的状。天庭断案的判官是聋子乌四,他看到缺胳膊少腿的的动物哭哭啼啼来告状,便不问青红皂白,判哈尼人每年用一颗人头来祭动物的亡灵,并允许动物糟蹋哈尼人的庄稼。这个判决可坑苦了哈尼人,每年他们必须杀一个哈尼人,用头去祭奠动物。老年人为失去儿女而伤心,小孩子为失去父母而痛哭。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天神“摩咪”,派使者下来查访。当天神得知是天庭判官的错判给哈尼人带来苦难时,马上改了判。“摩咪”把受伤害的动物和哈尼人召到天上,对它们说:“哈尼人害死你们千千万万,而你们每年只杀他们一个,太便宜他们了,我要把哈尼人都吊在空中,将他们活活饿死。”动物们听后高高兴兴地走了。“摩咪”转而对哈尼人说:“以后每年的今天,你们要支起高高的秋千来荡,让动物们以为是吊着人。从今以后不准再杀人祭奠动物。”从此,哈尼人每年都要过“苦扎扎”节,并且一定要荡秋千。

(四)新米节

新米节也称“尝新节”。每当稻谷收获的季节,哈尼族就会择日过新米节。过新米节的时间各村寨不尽一致,要根据各地稻谷成熟的时间而定。但寨中的“摩批”要选择属龙或属狗的日子过。节日这天一大早,妇女就到田里掐回颗粒饱满的谷穗,在铁锅里焙干,然后舂成米,做成新米饭,招待亲朋好友。

在吃饭之前,每家都要先用新米饭祭祖先、敬狗。关于用新米饭敬狗的缘由,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很早以前,世间所有的农作物在一次大洪水中被冲走了。洪水退后,一只小鸟发现了仅剩的一珠稻穗,正欲啄食,正好被一只狗发现了。狗赶走小鸟,叼回了稻穗。这一珠稻穗,成了哈尼族的谷种。为了感谢狗的恩德,哈尼族在吃新米时,要先给狗吃。还有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天神之女“娥玛”背着父亲,偷偷地把谷种送到人间,并教会哈尼族人种田的方法。天神知道后,大发雷霆,将女儿变成狗发配到人间。哈尼族人将“娥玛”视为大恩人,每年吃新米时都先要敬狗。

新米节,其实是哈尼族的感恩节。过新米节的目的是提醒后人不要忘记哈尼族赖以生存的稻谷是怎么来的,要知道感恩祖先,感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乃至动物。

(五)新谷酒节

每年农历八月,哈尼族的各村寨,均由村中的老者或毕摩择一吉日过新谷酒节。节日这天,各家各户从自家田里割回一把已经成熟的的稻穗,将它捆扎好后,悬挂在堂屋后方的墙上,以祈求祖先的保佑。之后,从稻穗上摘下一些谷粒,一部分炸成谷花,一部分放进酒瓶内泡酒。中午要杀鸡备办酒席,请左邻右舍的长者到家里喝新谷酒(即新谷泡的酒)。目的是向长者讨吉祥的祝福。席间,主人倒出香喷喷的新谷酒,客人举起酒杯唱起“哈巴”:像黄牛寻找野火烧山后发出的青草/我们直爽地来讨喝喷香醉人的美酒/红红的竹筷拣黄鳝/花花的杯子盛满酒/祝丰收的粮食堆成山/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

唱毕,全家老小跟着客人端起酒杯,喝上几口新谷酒。即使是还在吃奶的小孩,也要在嘴皮上抹一点酒,据说这样才会终年无病无灾。这餐饭每个人必须吃得饱饱的。据说,只有这顿饭吃饱了,来年才会粮食满仓,畜禽满圈。

参考文献:

1.《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节庆篇》,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玉溪哈尼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3.《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4.《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节日习俗作文篇2

论文摘要:节日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习尚和风俗。在节日期间,广告主往往巧妙利用消费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诉求的内容。本文针对节日期间广告传播习俗现象展开了具体的文化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节日习俗作文篇3

文化背景与传承发展

作为“吴根越角”的嘉兴,端午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嘉兴的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等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2008年6月,“嘉兴端午习俗”被列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15日,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四川等17个省(市、区)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在嘉兴举办的2010中国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在致辞中指出,嘉兴端午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学价值。近年来,嘉兴市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出发,制定了《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已经连续八年举办裹粽比赛和龙舟竞渡,在保护和传承嘉兴端午习俗的生态性、多样性、独特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2008年,端午节成为我国法定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人选‘世遗’名录。端午节能超越春节人选‘世遗’名录,说明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因此设立研究基地顺应天时。”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晓峰,对于选择在嘉兴设立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表示了肯定。刘晓峰认为,嘉兴地处吴根越角的独特区位优势及其富有江南特色的端午习俗均为嘉兴端午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嘉兴端午习俗和伍子胥有着深厚的渊源。嘉兴是伍子胥练兵之地,嘉兴人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南宋时期,龙舟竞渡已在嘉兴形成一定规模,成为端午最重要的节庆活动。明清时,嘉兴的龙舟竞渡达到了鼎盛。清代大学者朱彝尊曾在《午日吴门观竞渡》一诗中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可见,嘉兴的龙舟竞渡也是纪念伍子胥,且规模不亚于楚地纪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在嘉兴的历史更为悠久,考古发掘与史前文化研究证明,嘉兴地区是我国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嘉兴人栽培水稻就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两千多年前,粽子的雏形“角黍”正式出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吴风越韵”的水乡特色令端午习俗成为嘉兴人民极为重视的一项民俗。嘉兴端午习俗,有门上挂“三草”(大蒜、艾叶、菖蒲),午饭吃“五黄”(黄鱼、黄鳝、黄瓜、黄泥咸鸭蛋、雄黄酒)以及吃粽子等。嘉兴是一个河道密集的水乡泽国,历史上的嘉兴居民,无船难以出行。还形成了与水共生的奇异习俗,如端午日让蛤蟆上灶、嘉善丁栅一带吃篙秧粽等。

自古以来,嘉兴有“泰伯辞逊之遗风”、“夏禹勤俭之余习”。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嘉兴地方风俗融合吴越文化背景。嘉兴学院教授李瑞明认为。嘉兴端午节俗在宋之前。与以苏州为代表的吴地端午习俗有着天然不可分的历史渊源,但与苏州相比,既相承又改作。比如嘉兴“儿童以雄黄涂面塞耳,或书王字于额”,苏州则以雄黄酒“染小儿额、胸、手足心”。嘉兴端午节俗在演化过程中,积极吸收异地的价值观念,来丰富节俗文化内容,如对苏州端午“伍相”纪念的吸纳,体现了涵容性。

民俗文化作为“草根文化”,成长于民众中,离不开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情感文化,与民众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体现普通大众最本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嘉兴端午文化节俗,如何在维护其特有“文化基因”前提下,合理构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新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发展自身的文化形态,满足今天民众的精神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认为,嘉兴具有端午文化研究的优越条件,有着丰富经验的当地学者要与民俗学专家一起,切实做好田野调查,深入探索传统节日尤其是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嘉兴人民端午文化自觉很高,应该在“基地研究”的基础上,让端午这个节日变得更加神圣和崇高,成为老百姓真正喜欢的节日。

端午文化研究,也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在东南亚一带,已形成了端午文化圈,显然,世界端午文化有着渊源联系。日本的端午节是祈求男童平安成长的节日,5月5日这天许多人家将菖蒲及艾草捆绑成束,插在自家屋顶3处。当天还将菖蒲放在水中沐浴(称之为菖蒲汤);大约在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开始悬挂鲤鱼形状的旗帜(即鲤帜),这缘自中国“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韩国江陵端午祭是向乌金替神祈愿,乌金簪神具有治水的神秘力量。新加坡也保留着吃粽子、赛龙舟的端午习俗,还举办端午诗人节,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民俗跨越了国家。可见其在国际的影响,超过了春节,因为春节流传在中华民族和华侨中,而端午文化变迁却影响着许多东南亚国家,我们从中认识到端午文化的国际化、多样性,以及对于提升人们心灵境界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性。作为端午节重要食品的粽子,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与创新的象征,而嘉兴粽子担当起这个重任,如今“五芳斋”粽子已经走向了世界。

民众欢庆与城市品牌

传统节日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也是维系历史与现代的纽带和沟通民众情感的桥梁。其传承主体主要由民俗事象传承人、社区和政府组成,其中政府担当起主导作用。2008年,嘉兴端午习俗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传统节日传承基地,加之嘉兴市国际友城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给嘉必这个端午民俗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深刻触动,也唤起了政府与民众极大的文化自觉,打响“过端午,到嘉兴”的城市节庆品牌。

赛龙舟、包粽子、祭伍相、民俗表演大巡游、踏白船等具有浓郁嘉兴特色的端午习俗文化,让四海宾朋尽享传统端午的无穷韵味。6岁的女孩“乐乐”来自北京,这个端午节,父母带着她来到嘉兴观看了一系列民俗活动。乐乐的母亲说:“孩子喜欢体验热闹的欢腾场面,嘉兴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参与活动,以及生气勃勃的城市面貌和充满热情活力的市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6月16日,端午节正日。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表演大巡游,把今年端午民俗文化节推向高潮。早已期待的9岁女孩陈斯亮由父亲陪伴,来到中山路建国路交界处观看节目,陈斯亮父亲在嘉兴一家箱包厂工作,他告诉记者,他们

一家从江西来到嘉兴,已在嘉兴定居8年,希望能够留在这个幸福的城市。

嘉兴悠远的传统端午习俗,浓缩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令外地游客兴奋,也让嘉兴市民由衷地欢欣。60多岁的夏阿姨穿着桔红色绣花真丝上衣,看起来不过五十多岁的样子,她说,“今年的节目比以往精彩,一年比一年好看。”

嘉兴民间艺术家龚德康热爱剪纸艺术,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得大奖,并被授予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艺术人才”。在今年端午节,他专门创作了《端午壶》等剪纸作品,受到了游客和收藏者的欢迎。

“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举办了六项主体活动和十项群众性活动,呈现了一个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端午节庆场景:南湖水面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月河古街精制香囊、纳福避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欢乐祥和,巡游方队载歌载舞、气势恢宏……

6月13日晚,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仪式暨文艺晚会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前的七一广场举行,在舞蹈《虎虎生威》中,嘉宾和虎娃们现场演绎嘉兴端午点雄黄习俗;歌舞《吉祥酒歌》汇集了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蒙古族、苗族等民族代表性祝酒歌,醇厚酣畅;36名手持彩灯、踏歌起舞的姑娘给嘉宾送上祈福安康的香囊;歌舞《花开中华大家园》将56个民族的文化有机融合,暗合端午习俗文化从嘉兴到江南、从江南到大中国,表达了中华民族崇尚团圆的愿望。在第二个板块的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栏目“嘉兴端午特别节目”中,“江南才子队”、“蚕花美眉队”、“高校精英队”这三支海选产生的嘉兴民间文艺团队大比拼,并融人了诸多嘉兴端午元素,充满创意想象,洋溢着青春活力。

6月14日至15日,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和嘉兴本地的26支龙舟队参加了“五芳斋”杯全国龙舟邀请赛,在南湖和环城河,“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的精彩场面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大连乾龙飞虎龙舟队表现出色,勇夺500米直道竞速和7500米环城河拉力两项比赛冠军,同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

6月14日上午和15日上午,端午祭的两场祭祀――神龙祭和伍相祭分别在南湖畔祭龙坛和伍相祠举行。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是吴越民族祭祀龙的节日。龙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无论天涯海角,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为荣。伍子胥性格刚毅,直言不讳,作为一位心忧国家的爱国者形象被人们所怀念。嘉兴至今保存着与伍子胥有关的纪念意义地名,如南湖胥山、秀洲吴越国界桥、嘉善千泾塘、平湖水仙庙、海盐尚胥庙、海宁海神庙、桐乡天花荡、纪目墩等。73岁的伍尚颜从海南风尘仆仆赶来,追踪先祖足迹来到这座处于“首尾吴越,襟带苏杭”的江南名城,他显得兴致勃勃。世界伍氏宗亲总会联络处主任伍廉湛来自美国,他告诉记者,伍子胥后裔分布在世界94个国家,拥有700多万人。世界伍氏宗亲总会还专门创办了《胥山月刊》,称之为“伍氏家书”。

6月15日,还举行了嘉兴市伍子胥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以及将军的女儿伍一曼等伍氏后裔出席了会议,该研究中心主要任务包括整理伍子胥与嘉兴的历史文化资料、举办伍子胥学术研讨活动、参与国内外伍子胥研究学术活动、密切与世界伍氏宗亲会的联系等,成为伍氏后裔研究和纪念伍子胥重要基地。

6月15日至17日,国内外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和嘉兴史志、文化工作者以“中国端午习俗流变与嘉兴节日文化传承”为主旨,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伍子胥与嘉兴端午为切入点,举行2010中国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就吴越文化背景下的嘉兴端午习俗形成、流变、保护、挖掘与传承展开学术研讨。

6月16日上午,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表演大巡游在嘉兴市区主干道中山路精彩呈现。大巡游通过“嘉兴记忆”、“水乡风情”、“秀美江南”、“节日狂欢”四个板块19支表演方队、5辆彩车,以动态表演与静态展示并存、文艺表演与情景再现互补、演员与观众互动、定点表演与行进表演结合的巡游方式,达到欢乐祥和、严谨有序、气势壮观、艺术感染力强的表演效果,体现了嘉兴地域民俗风情的原生态,展示了嘉兴优秀传统文化。

6月17日,2010中国南湖踏白船表演赛暨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式在南湖举行,24支参赛队伍通过直道竞速、障碍赛、抢荷花等趣味性表演,再现嘉兴民间水上运动盛况。

节日习俗作文篇4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民间艺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民族本土化特色,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江苏徐州历史文化悠久,徐州风筝、剪纸、编结等具有本土特色,结合传统民俗节日、本土文化,渗透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大班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在欣赏、表现、创造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环境中渗透

 

在幼儿园公共环境中将传统节日和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代表性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展示传统剪纸、写意水墨画、青花瓷纸盘、中国结、脸谱、泥塑等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设立幼儿民俗工作坊、陶艺吧、编结室、剪纸吧、扎染坊等活动室,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区域。班级内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区角和游戏环境,如,永康糕点店、两来凤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活动区角,以剪纸、瓶子画、版画、泥塑、脸谱、青花瓷、扇面画、水墨画为主的动手区。

 

在环境创设中处处体现传统民俗节日与民间艺术文化氛围,大班的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民间艺术的美。

 

二、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

 

传承节日文化,是渗透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节日融于社会生活,幼儿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对社会生活中传统民俗节日的节庆活动有一定认识和兴趣,幼儿有想参与节庆活动的需要。因此,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了解、参与身边社会活动的需要。幼儿通过社会、综合活动了解节日的由来与习俗;通过语言活动学习相关儿歌、童谣、故事;通过音乐活动学习传统民俗歌曲、民间律动、打击乐等;通过体育活动学习民间体育游戏;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如何动手制作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例如,在大班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开展欣赏故事、童谣诵读、绘画、制作龙舟、做香包、亲子包粽子、赛龙舟体育游戏等活动体验端午节的习俗。从而促进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了解各传统民俗节日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三、游戏中渗透

 

创设富有传统民俗色彩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操作材料,渗透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与幼儿生活有效联系,可以发挥民间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户外运动中增加民间游戏,提供绳子、跳格子、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趣的民间玩具,幼儿户外锻炼时自选各种玩具自主游戏,体验民间玩具的多种创意玩法,感受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区角游戏与地方民俗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设“永康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区。如“永康糕点店”设有加工区和食品店,有三刀、羊角密、山楂糕、小孩酥、云片糕等小吃,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加深认识并在加工区制作这些徐州特产。

 

美工区中动手操作,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红绳、彩带、麻绳、毛线等,供幼儿编织;提供生宣纸、色水,供幼儿染纸;提供纸盘、瓶子供幼儿创设青花瓷系列;提供碎布、乳胶等供幼儿布贴;提供多种材料,如,蛋壳、纸杯、葫芦、石头等,供幼儿创作脸谱等。并将幼儿新的艺术作品陈列于教室内外,或作为吊饰等供幼儿、家长们欣赏,激发幼儿不断创作的欲望。

 

在表演区中展示,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表现美、创造美。利用走廊、小厅为幼儿创设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民间童谣、故事、戏曲等,幼儿在学习、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和小朋友们交流、商讨、合作,共同制作道具、服饰,在展示民间艺术的过程中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四、活动中展示

 

结合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及徐州当地的“云龙山庙会”,开展花灯节、风筝节、民间艺术节等宣传月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节庆活动的快乐。结合“元宵节”带领孩子们在班级里学习童谣、猜谜、制作花灯、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等体验元宵节的习俗,组织幼儿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布置、贴谜条,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幼儿向家长们展示元宵节民俗表演,邀请家长共同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体验自我展示和共同庆祝节日的热闹氛围;结合“清明节”开展风筝节宣传月,在班级内每位幼儿都参与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月底展示幼儿的风筝作品,请幼儿介绍,评选出最佳制作奖,为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通过评选活动,幼儿共同欣赏、评价,从中体验作品被肯定的喜悦;结合徐州传统代表性民间庙会——“云龙山庙会”开展民间艺术节活动,动员家长、孩子去赶庙会,带来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工艺品,在班级美工区增加相应材料,供幼儿制作扇子、香包、拨浪鼓、泥人、玩具大刀等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民间艺术作品,再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逛庙会”,幼儿园的庙会上全是孩子们自己的制作,在买卖的过程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参与民间活动的乐趣。

 

结合幼儿园活动在班级内为幼儿创设自主创作、展示的机会。例如,“六一”儿童节,可以编排民间戏剧、童话剧等参加表演,并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从选择题材、编排、竞选角色到道具制作、剧情创编……均由幼儿自主、合作开展,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并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再通过“六一”舞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赞许,从中体验表演的乐趣,感受舞台表演的荣誉感。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对大班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民间艺术环境的熏陶,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魅力,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与表现中增强自信、学习评价、收获成绩,从而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热爱,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节日习俗作文篇5

拜年的习俗起源甚早,至少在宋朝就有了。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北宋卞京元旦习俗时说:“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朝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载:“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亲友,或止遣子道代替,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过年在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少数民族因自成一体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了他们更加鲜明与独特的传统习俗。虽然各民族、各地区过新年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所有的习俗都充满着庆祝、感恩、祈福和浓浓的亲情。朝鲜族的春节,是以祭祀祖先和孝思想为基础的。在朝鲜族春节的传统习俗中,拜年是最重要的一项,是传承孝道的大事,而且也象征着家族的兴旺,起到维系家族纽带的作用。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都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老人鹤发童颜,小辈们精神气爽。在吃早饭之前,首先要进行拜年仪式,按辈分从大到小的顺序,一一给长辈磕头、行大礼,说一声“祝您健康长寿”之类的吉利话。长辈还要给孩子们压岁钱,祝孩子们身体好、学习好,大家喜笑颜开。拜年过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顿丰盛的早餐,沉浸在喜悦祥和的气氛之中。

每一项传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朝鲜族从古代延续至今的拜年传统是一种隆重的孝敬仪式,辛苦忙碌了大半辈子的长辈们,在这个时刻得到了最多的天伦之乐,而孩子们也在一年又一年的磕头拜年里学习到孝敬之道。

笔者生活在一个非常传统的朝鲜族家庭,每年春节,拜年都是很重要和隆重的仪式。大年初一早上,妇女们都要早早起来准备丰盛的新年早餐,然后把孩子们叫醒,因为给父母长辈拜年不能太晚。父母穿上华丽的民族服装坐下,前面摆着一个小方桌,桌子上摆放一些瓜果。男人们都要穿上西装,妇女和孩子们则穿上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首先由长子夫妇给父母敬酒、磕头、行大礼,祝父母身体健康。然后依次按照辈分拜年。父母则祝子女事业顺利,祝孙儿们健康成长,好好学习。当然,给压岁钱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新年早饭,真是其乐融融,喜气洋洋。朝鲜族的拜年习俗,在重视家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下,就这样世世代代传承并延续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商品经济的强劲推进,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人们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在发生巨大变化,朝鲜族的生活方式与习俗都在悄声改变着,朝鲜族传统拜年习俗也不可避免地不断流变。现在,朝鲜族的春节拜年习俗正在渐渐失去它的重要性,在许多朝鲜族家庭中即将销声匿迹,有很多家庭已经完全没有流传下去,过年的很多环节也都在淡化并且趋无,过年几乎已经浓缩成吃一顿饭而已,磕头拜年早已简化成简单的问候。另外,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发展,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升高,有的家庭里孩子充当着小皇帝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发自内心地以恭敬的心态去给长辈磕头拜年。加之,当今社会高度开放,不少青少年对民族传统节日淡漠,对西方节日却倾注很大热情。而且,随着旅游等商业主题活动的日益渗透现代人的生活,小辈们利用黄金周追逐小浪漫,置“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伦理不顾,导致都市当中就出现了节日型空巢老人的现象。在一年一度团圆的日子里,为父为母的老人们,又积累了一年当中的多少期盼啊!

朝鲜族世代相传的拜年习俗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和传承这一习俗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认真考察这一习俗的流变,从而加强对传统习俗的认识与思考,对朝鲜族传统节庆文化做深入研究,加深对其社会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以发挥它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人是离不开传统的。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在既定的、从先辈继承下来的条件里开始自己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借鉴活动。没有文化传承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就没有人类文化的多样统一和高度发达。

社会变迁,我们需要的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弘扬朝鲜族春节拜年习俗的优良文化传统,促进朝鲜族拜年习俗在流变中的实现传统守成与现代变革。

首先,媒体当先,宣传朝鲜族春节拜年文化。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朝鲜族聚集地区都设有朝鲜语电视台、电台或杂志报刊等媒体。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平台,介绍朝鲜族传统拜年习俗,去渲染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让每一个朝鲜族人处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它的熏陶,不知不觉地运用它所赋予的价值观念。

其次,举办春节民俗活动,弘扬朝鲜族春节拜年文化。各地的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承担的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类春节民俗礼仪活动,让这一习俗深入到朝鲜族群众的生活当中,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为传承和发扬朝鲜族拜年习俗做出积极努力。

最后,教育渗透,传承朝鲜族春节拜年文化。各地的朝鲜族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学校要在品德课里讲授朝鲜族拜年习俗的内涵和形式,让他们学会尊敬孝敬,并引领学生认识、接受、热爱和继承传统文化。

节日习俗作文篇6

[关键词]饮食民俗;端午;荆楚文化圈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在现在人们的概念中,一提到端午节就会想到:(纪念)屈原、(吃)粽子、(划)龙舟3个关键词。对这3个词语进行叠加组合之后,就形成了人们观念中的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节日,节日中的代表性饮食是粽子,特色活动是划龙舟。屈原,今湖北秭归人,因仕途的失意,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经历代政权(宋朝追封屈原,确立端午节的地位)和文人(屈原托梦传说)的推动,端午节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中,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对端午节做了概括性的说明: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纪念屈原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古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词,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屈原联系在一起[1]344。荆楚地区———屈原故里,是屈原传说型端午节的发源地,亦是端午节举办最隆重的地域之一。

一、荆楚文化及荆楚文化圈

“荆”“楚”连称,最初只是族类名。或说荆、楚同义。从实际使用情况看,既有单称“荆”或“楚”的,也有连称“荆楚”或“楚荆”的,后来转为地域名[2]2。荆楚的地域,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异。“荆楚”最早出现在《诗经•商颂•殷武》中,文云:“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挞彼殷武,奋发(伐)荆楚。泵(深)入其阻,裒荆之旅。”“荆楚”2字自此而开始连称使用。刘玉堂说:“作为地域的荆楚,从来没有公认的边界。假如以现代的行政区划为准,那是以今律古;假如以古代的民族、国家、州郡为准,那是以古律今,二者都有凿枘不入之弊。”[2]2刘玉堂和张正明所撰写的《荆楚文化志》,依据天然的地理形势和人为的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对荆楚地域进行了界定[2]3-4。按地理方位来说,荆楚地区就是长江中游地区;按文化氛围来说,荆楚就是楚人的生活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全境以及安徽西部的部分地区。荆楚地域的划分与荆楚文化圈密不可分。在《诗经•商颂》毛传中对荆楚的释义是:“荆楚,荆州之楚国也。”荆楚指的是古荆州的楚国。楚国和楚国文化是荆楚地区形成的必备条件。荆楚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收稿日期]2016-10-18时期,随着楚国疆域和楚国文化的影响范围而变化。“楚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它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或者甚至可以说它首先是一种植根于地域本土的文化。”[3]3荆楚文化是在楚地疆域上形成的亚文化,荆楚地域是指荆楚文化影响的范围,荆楚文化与荆楚地域二者是共生共存的。荆楚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以古代楚国都城纪南城(今湖北荆州一带)为中心向四外辐射的亚文化圈。“1953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江陵县郢城、万城和纪南城展开了初步调查。1956年,楚纪南故城被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①荆楚文化的核心地区是楚国都城纪南城,根据考古发现,纪南城在今湖北荆州、江陵一带,即荆楚文化圈的核心地区。在当下,“荆楚”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湖北,荆楚文化就是湖北的文化。虽然历史上荆楚并非仅仅是湖北地区,它是以湖北古荆州地区为中心,面积比现在的湖北辖区大。但是在近现代,唯有湖北人以“楚”或“荆楚”自称,湖南弘扬的是湘文化,河南和安徽也有各自宣传的主线文化(文明)。只有湖北地区宣扬的是荆楚文化,称自己是楚人的后代。故本文对荆楚地区端午节的研究主要立足于荆楚地域的核心区域———湖北地区,即以湖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地区,辐射湖南全境、河南南部和安徽的部分地区。

二、荆楚地区端午饮食民俗的源流

中国古代3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具有历时久远、与岁时节令相近和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端午节与岁时节令———夏至节相近。民间有谚语说“食过五月粽,敢把寒衣送”,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的端午节就是古时端午与夏至相融合的产物。众所周知,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古籍就记载:“夏至节日食棕”[4]100。可见,粽子最初是夏至节令食品。端午节与夏至日相近,在不断发展中二者相互融合,食粽习俗慢慢地演变成端午食品。“端午是恶月”的说法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夏小正》(据《荆楚岁时记》引)曰:“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采药、制药和用药是当时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南北融合,部分北方少数民族执掌政权和民国的动乱,直到新中国时期,端午节在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后,端午节迅速成为热点,保护非遗、保护端午节传统再次被提出。这里按照荆楚地区端午饮食民俗的变化把端午节分为:夏商周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朝时期、元明清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一)夏商周至两汉时期:形成期端午节发源于战国,成形于汉代。最早的端午食俗应该是梟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在汉代,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日,其食物为一种叫做“枭”(从形看应为一种鸟)的动物为原料做的“枭羹”。这是最早关于端午饮食的记载。根据文献记载,粽子最早出现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中,文云:“俗以菰叶裹黍米,以纯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根据《风土记》的记载角黍即是粽子最早的雏形,所采用的食材仅有黍米,这与当时的农作物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黍是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之角黍,并以新竹为筒粽。”此时的粽子形状有筒状和牛角状两种。由于这段时期历时久远,保存下来的文献较少,而且多数是后世编撰而成,对这段时期的考证尤其是对荆楚地区的端午考证相对较难,只能依托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推演。我们认为,端午节形成初期在全国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而且此时饮食习俗还未形成,故资料选取角度立足于全国。(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期两汉时期端午节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端午食粽的民俗并未成形,粽子还未成为端午节的代表符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人口大迁移、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端午节与夏至相互交流和融合,端午节逐渐定型。角黍开始以端午事象出现在文献中,并出现了把屈原传说融入端午节这一事象的记载。南朝梁代吴均在《续齐谐记》(据《荆楚岁时记》引)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缚之,二物蛟龙所畏’。”[4]101自此开始粽子的外观定型为“菰叶裹之”的角状。端午节在这一时期定型,粽子和龙舟因屈原传说因素的融入而成为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屈原故里———荆楚地区,更是成为端午节的发源地,我们认为荆楚地区是屈原传说型故事的发源地,并以荆楚地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此外,在荆楚地区民间过端午节避毒的习俗一直存在,吃盐蛋或艾草煮鸡蛋系五彩绳的习俗盛行。荆楚地区(今湖北恩施一带)民间有“滚蛋”的习俗,象征着赶走不好的东西。(三)隋唐至宋朝时期:发展期隋唐至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成熟期,唐诗宋词众多,对端午节的记载也较多,宋代是端午节被官方正式确立的朝代,宋朝追封屈原,确立端午节的地位。端午节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饮食民俗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粽子的形式和食材逐渐地丰富起来。唐玄宗曾有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曰:“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先。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九子粽”是唐朝比较有代表性的粽子,是皇宫的端午御宴食品,它由9个粽子用彩线缠绕一起而制作形成。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粽子的外形各式各样,十分丰富,人们开始关注粽子的外形和包装形式。在唐朝端午节饮菖蒲酒的民俗开始出现,在殷尧潘《端午日》一诗中有“不效艾府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记载。宋代把这一新的饮食民俗继承并发扬,《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菖蒲酒在宋词中大量出现,如张文潜的词云:“菖蒲酒满劝人,愿年年欢醉偎依,把合欢彩索,殷勤寄与。”文化的繁荣催生了节日文化的丰富,端午节粽子的形式丰富多样,新的饮食民俗产生———菖蒲酒。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在这一时期更加与屈原传说相结合,尤其是在宋代颁发文书确立端午节在全国的节俗地位之后。荆楚地区为屈原传说型端午节的发源地,开始扎稳根基,并向全国范围内发散性发展。(四)元明清时期:繁荣普及期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北移,政治文化对南方的影响相对较少。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在这一时期迅猛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地方志的编写,这一时期的端午节俗得以较好地记录下来。明朝《本草纲目•谷部四》有云:“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赠,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这时的粽子食材已由黍米改成糯米,而且粽子不仅仅是自己家人端午节的食品,并开始作为礼物“相馈赠”。清朝时期,端午节节庆更为普及化,端午节民俗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在荆楚地区,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祭祖、娱人的综合性节日。据《应城县志》记载,“五日,为角黍,祀其先,悬菖蒲、艾叶于门,泛雄黄酒,老幼聚饮。”[5]345端午节食粽的习俗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就一直延续下来,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则是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新民俗。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重要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发展。在这一时期,端午节开始转向为一个亲邻沟通的节日。在荆楚地区,端午时节人们普遍以盐蛋和粽子送给亲朋好友,加强邻里近亲之间的感情联系。荆楚地区的诸多地理志和文献中都有关于端午节互送礼品的记载。《云梦县志略》记载其端午民俗为“户悬蒲艾,亲友互饷角黍”[5]341;在古荆州地区,端午节时“啖角黍,更相馈遗”[5]407;在武汉地区,端午节要以“角黍、盐蛋相馈送。”[5]442这一时期,在荆楚地区端午节食粽、吃盐蛋的习俗得以保存和延续,亲朋好友之间互送礼品的习俗开始出现,并且十分盛行。端午节在荆楚地区由祭祀屈原、避毒开始转向为祭祀、避毒、娱人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细节,端午节“亲故以角黍、盐蛋相馈赠,盛者金银花表礼,如‘正旦’。”[5]377(五)新中国时期:定型期清朝灭亡之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处在动乱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破四旧”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非常大,端午节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低谷期。在官方端午节几乎没有活动,荆楚地区民间端午节依旧维持原样,尤其是在饮食民俗上,没有受到官方的影响,据《天门县志》记载,“五日,采百草,悬艾蒲于门,角黍、卤卵互相馈送。”[5]401端午节在当代得到提倡和发展主要是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以后开始的。现在的端午节饮食民俗主要是食粽,而且“食粽习俗扩展为饮食文化的展演习俗,这一扩展,使得端午食粽习俗不再具有节俗唯一性、象征性,而是扩展为一个饮食文化节。”[6]146粽子开始从家庭制作转向市场购买,包装也越来越精致,并形成了地方名牌特色产品,如嘉兴粽子等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粽子食材丰富多样,有水果的、腊肉的、豆沙的,等等,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购买。同时在荆楚地区,现在每当端午节来临,粽子不是单一的端午节令食品,在超市里有咸鸭蛋等售卖,哪怕是在路边的小摊上都有售卖艾草煮鸡蛋的小贩。荆楚地区的端午节俗是避毒和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的节日,粽子和龙舟与屈原精神息息相关被大力弘扬,避毒的美好愿望在民间普遍流传。

三、结语

荆楚地区的端午节主要是受屈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其饮食习俗与屈原文化紧密相联,在时代的演进中,荆楚地区端午饮食习俗与屈原文化无关的民俗事项,其传播空间逐渐变小,与屈原传说有关的,投粽救屈原的食粽习俗日益凸显出来。其实在荆楚文化圈的核心区湖北地域现在民间仍有食盐蛋或艾草煮鸡蛋的习俗,只是被屈原传说所附会的食粽食俗所掩盖了。端午节产生之初是避恶,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在荆楚地区逐渐地演变为具有爱国主义情结的纪念屈原的节日。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大背景下端午节再次得到重视。在荆楚地区,端午节回归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部门也致力于发展荆楚端午节,以文化带动经济是其首要目的。屈原故里秭归地区的龙舟赛等,娱乐成分不断增加,“优秀的历史文化,其内在的高尚的人类品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民众年复一年的民俗生活中不断地得到确认与再现,这种实践的、生活的品格,是远远超出所谓文化保护的观念的。”[6]5有些民俗事项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尊重历史,顺应其潮流,用现代化的数字手段记录下其状态即可,对于濒临消亡而具有现实意义的民俗事项进行保护才是民俗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雪南肖远平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2006.

[2]刘玉堂,张正明.荆楚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南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节日习俗作文篇7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人类是从“类人猿”的人类始祖进化而来的,在最初,世界各地的猿人,并没有出现本质的区别,都要进行采集、狩猎劳动,在山体洞穴中过着群居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原始社会早期,中西方的原始人类并没有出现差别。也就是说,中西方民族及文化传统的差异,绝非是从人类诞生之时就产生的,而是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受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的结果。

1.中国:农业文明

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走上农业生产的道路。粮食作物成为了维系人们生存的主要食物,农业被视为“本业”、“主业”。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强、作物生长规律性强、易受气候和天气影响和劳动地点固定这四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农业民族所特有的观念、意识以及文化特征都深受农业生产特点的影响。由此中华民族养成了善于总结经验、不屈不挠、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品质。

2.西方:畜牧业文明

畜牧业是欧洲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对西方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观念意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

和农业相比,畜牧业有受季节或天气影响相对较小等特点,导致了西方民族与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民族在物质、精神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差异。如:由于畜牧业受客观环境和自然规律制约和束缚相对较小的原因,极大的促进了西方人的开拓精神、主动进取精神、冒险精神、自我中心意识等等,形成了和中华民族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

二、中西方节日习俗比较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中西方节日文化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

从整体上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习俗上的差异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节日习俗的起源与目的不同。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原始崇拜、祭祀与神灵信仰等,主要目的在于祈求自身的吉祥幸福。而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虽然也有为自己祈福的成分,但更主要是缅怀上帝、求其保佑。第二是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以吃喝为主,许多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食品。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则主要以玩乐为主。

我们以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和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为例,看看中西方节庆习俗的差异。

1.中国的春节习俗

第一,春节的色彩。红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大红福字、大红灯笼、大红对联、大红花,一派喜庆和欢乐的景象。这一天,连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们也穿上传统的红色唐装,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第二,除夕年夜饭。中国人的习俗是除夕夜包饺子,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举杯共庆,互相祝福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随除夕夜幕降临,便是万家灯火,鞭炮连绵不断,城市与乡村都沉浸在祥和、喜气的气氛中。

第三,守岁。除夕之夜除了吃年夜饭之外就是守岁。近些年来人们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春节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播放到新旧交替的午夜12点。午夜12点的钟声一响,外边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烟花闪闪耀眼,火树银花,把大年夜带入除旧布新的雄壮气势中。大家欢呼雀跃着:“新年好,新年到了!”家家电话声不断,互相祝福。

第四,压岁钱。中国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传统风俗,那就是除夕晚上或大年的早上做长辈的要给自己的儿孙们发压岁钱。压岁钱是父母、长辈对孩子们吉祥如意、快快长大之类的祝福。初一大早,孩子们穿上新衣,带上新帽,高高兴兴地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面前磕头拜年,然后揣着长辈们给的崭新钞票,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

2.西方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在其节日习俗中除了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还有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和圣诞宴会。

第一,圣诞老人。欧洲每年的圣诞节期间,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圣诞老人”是最受欢迎的角色。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圣诞夜会有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穿着大皮靴,背着大红包袱,乘坐由两只鹿驾驶的雪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人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把玩具、礼品装进孩子们的袜子。因此,孩子们人睡前都把袜子放在壁炉旁或床头,并给圣诞老人留些好吃的食物,作为他的夜餐。

第二,圣诞树。圣诞树是圣诞夜的必需之物。圣诞树一般采用松树,树枝上挂着各种玩具、礼品,五光十色小圆球,绚丽多彩的灯泡,树顶往往要装饰一颗明亮的星,以照亮“东方三王”赴伯利恒朝拜圣人的道路。

第三,圣诞礼物。圣诞节送礼物给家庭成员和好朋友的风俗非常流行。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大人和小孩在圣诞期间都能收到圣诞礼物,常见的是同事及朋友之间互相赠寄的圣诞卡片。

第四,圣诞宴会。圣诞大餐包括作为主菜的家禽(如鸡、鸭、火鸡等),以及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甜点通常是水果饼、干果布丁或百果馅饼和冰淇淋。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家的圣诞宴会上,都必须多放一把椅子,空一个座位,因为这是给“主的使者”耶稣准备的。宴会结束后人们便围着象征吉祥快乐的圣诞树唱歌跳舞。

三、结语

节庆习俗和婚礼习俗只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小方面,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还要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地随着交流与交往传向世界。与此同时,我国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外来的文化,这些文化所蕴含的观念、意识逐渐深入人们的头脑。这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今天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和要素,取长补短,以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毅(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285-298

[2]李军、朱筱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29

节日习俗作文篇8

端午,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与中华民族同样古老。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是“图腾的节日”“龙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吴越地区。端午节最主要的两个节目是竞渡和吃粽子。

地处于“吴根越角”的嘉兴,端午民俗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交战频繁,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这里屯军练兵,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嘉兴端午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伍子胥。清初诗人朱彝尊在《午日吴门观竞渡》一诗中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可见嘉兴的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且规模不亚于楚地的吊屈原。

嘉兴粽子更是历史悠久,名声远播。不仅是端午节的名吃,还作为独具风味的方便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

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

自1997年端午期间举办南湖民俗文化节起,嘉兴连续多年的节庆活动,都把挖掘传统资源、传承端午民俗作为己任,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时代新意。

在2001年起举办的南湖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活动中,龙舟赛和群众性的裹粽大赛,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2009、2010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更是内容丰富、亮点纷呈。2009年举办了四大主题活动、十项群众性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2010年开始,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去年的活动于6月13日至17日举行,参加的嘉宾、演员、运动员有7000人次,直接参与的群众达100万人次。嘉兴已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今年,嘉兴将继续举行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主要有五项主题活动和八项系列活动。五项主体活动是: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仪式;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201l中国嘉兴南湖竞渡;2011中国嘉兴子胥庙会;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式暨踏白船表演赛。

八项系列活动是:“我们的节日’端午”宣教实践活动;摄影名家走进嘉兴端午采风活动;“过端午、到嘉兴”旅游活动;端午农民画展览活动;市民裹粽大赛;香囊制作展示活动;端午美食大擂台;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节日习俗作文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类别;广西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65-04

广西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侗、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族等,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灿若繁星,异彩纷呈,展现出神奇而迷人的民俗风情,具有无以伦比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本文将从物质民俗文化如服饰、饮食、居住等;社会民俗文化如家族、生活礼仪、邻里关系等;精神民俗文化如、岁时节俗、各种禁忌、游艺竞技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这对认识、了解和挖掘广西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发展民族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服饰、饮食、居住习俗文化

1.广西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各民族的服饰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民族的表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族服饰记载着民族故事传说。民族服饰上的饰纹、图案和颜色,都有深远的寓意,记载着民族的神话、始祖的传说或民族信仰崇拜。如白裤瑶妇女衣背上所绣的方形大印图案,就是传说中当年被土司抢走的盘王印,绣在衣背上是寓意要世代铭记;男子白裤上绣制的是五条鲜红垂直线,则是寓意祖先与土司奋战时的手指血痕,也是对祖先的永世缅怀。又如融水苗族的服饰上有蝴蝶吉祥物,妇女胸前缀饰的银蝴蝶,表现了她们对女性祖先的崇拜。侗族服饰图案中的混沌花,传说是侗族创世女神在地上化身金斑大蜘蛛的花形变异,她创造了天地日月、动植物和人类,是创世主神。所以,服饰上的混沌花表示了侗族对母祖的崇拜。

民族服饰体现着民族风俗习惯。广西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在民族服饰上也有所反映,如瑶族头饰是缠头和由缠头演变的三角形帽、尖塔帽等,足饰是打绑腿,这是因应环境而形成的。瑶族长年生活在大山深岭,山高林密,野兽多,戴三角尖帽可防兽害。另外,山中荆棘丛生,上山劳动或打猎,以布裹头,可保护头部不被树桠或荆棘勾伤,打绑腿则是防毒虫、毒蛇咬伤,还可清除腿部的疲劳。壮族男装一般为短上衣、对襟衫。裤子的裤腰头宽大裆宽,裤筒也很大,腰扎布带,头缠黑头巾,以赤脚为主,这也是方便劳动。毛南族男装为右开襟衣,下穿宽筒长裤,劳动时扎三角形绑腿,裹头巾,束腰带。女装是镶三道黑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滚边长裤。侗族女性的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边角都配有花边和飘带,白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特别绮丽多姿。

民族服饰蕴含着民族审美情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多为单色布料,色彩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它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壮、瑶等民族喜用红、黄、橙等明快的暖色调,具有温暖、幸福吉祥的之意。苗、侗、水等民族爱用黑、兰、白等淡雅的冷色调,则有庄重、力量和神秘的之意。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图形纹样很丰富,主要有名花佳木、益鸟灵兽和祥云流水等。这些图纹精心绣镶在不同的部位,表现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如壮族多用几何图纹和动、植物纹样构图,造型生动形象,写实性强。瑶族则以草、花、树、山等自然物为纹样,再饰以动物纹样构图,造型富于变化。侗族女性普遍爱好佩带银首饰,头挽偏髻,插银梳和银簪,两耳戴银环、胫着银圈、手戴银镯,胸前佩银链,背有S形银垂和六面银砣等,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2.民族饮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广西少数民族散居于八桂大地,因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信仰习俗和食物品种、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创造了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习俗独特而丰富。广西少数民族的主食大致相同,一般以大米为主,山区民族多食玉米,辅以薯豆。副食则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如壮族在清明节或三月三,家家做五色糯米饭,吃五色糯米饭。五色是红、黄、黑、白、紫,除白色外都是用相关植物汁浸染,蒸熟后就成了五色饭。壮族人把五色饭看作是吉祥安康、五谷丰登的象征。又如瑶、苗、侗、毛南、仫佬等族都有腌制酸食、爱吃酸菜、酸肉的习俗,几乎家家有酸坛制酸品,日常饮食是无食不酸。瑶、苗、侗族有“打油茶”的习俗,油茶既香甜可口,又消食健胃,驱湿避瘴,深受各族民众喜爱。

民族饮食规矩和禁忌习俗。各民族在饮食方面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禁忌,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如壮族人进餐时,父母坐正座,两侧是儿女,媳妇坐在公婆对面。瑶族人在饭桌靠神龛一侧上位设虚座,不坐人,以示对祖先的崇敬。瑶族人忌讳吃狗肉,传说犬是瑶族的图腾,奉为神灵,因而世代忌食狗肉。毛南族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谈丧事和不幸的事,若在饭桌边打烂碗、杯,认为是一种不好的预兆。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餐桌上主家会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吃,意在交心,但客人不要独吃,要与主家分享。如若客人独吃,则被主人认为难以交心。

3.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形式因民族不同而不同,民居建设各具特色,顺天循理,不违自然,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习俗。民族村寨往往依山傍水,沿水而居。因山岭陡峭,常年潮湿,草深林密,又有毒蛇猛兽的危害,所以,房屋结构多为干栏式建筑。

民族聚居形态各异。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的不同而形态各异,但总体特点是靠山沿水,村后有山林,村前视野开阔,背风向阳,邻近是田地、河流,方便村民生活劳作和出行。壮族村落的地势比较高,或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通风向阳。认为朝向东南易得暖风阳气,人畜兴旺。壮族一般是同姓聚居,村落大小不等,大的几百户,小的十多户。瑶族村落往往是依山势排布,据险而居,或在山腰坳顶,或在山脚坳下。因山高林密,不讲究朝向,但以靠近水源和田地为好,村落一般有十多户,也有二三十户,多是血缘关系。毛南族是同族、同姓聚居,一般不与外族、外姓杂居,村落房屋分散,各家互不相连。不同的聚居形式,展现了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性和风俗。

民居构造体现南方民族风格习俗。各少数民族的屋建筑形式以干栏式竹木楼房为主,这种建筑以竹木做材料,粗直的树木做柱子和大梁,屋顶盖着茅草、杉树皮或瓦,周围用竹片钉好糊上泥巴为墙,也有用砖石从地面砌封起来。建造干栏有一套传统仪式,首先是请地理先生定方位,择吉日请木匠师傅到家,置办酒席供奉鲁班。祭祀后,木匠在第一根柱上打一条墨线,叫做“开墨”,然后才正式动土开工。干栏一般是两层,上层住人,中间是厅,中厅正后上方设祖宗灵位,节日时供奉祭祀,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家安康。左右两边是卧室,其中夫妻各居一室,沿袭古俗;下层关养牲畜、家禽和存放杂物,也可安舂碓或磨坊,方便加工粮食。干栏式建筑因其通风干爽宜居,又能防备毒虫猛兽伤害,而为山区少数民族世代喜爱。如今虽有部分民居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结构形式也有变化,但仍大致保留着干栏的结构形态,传统生活方式和居住习俗依然有很深的影响。

二、宗族关系、人生礼仪和交际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一般以血亲为纽带,构成家庭房族,几个房族构成一个家族,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房族内禁止通婚,清明节共祭祖宗。

宗族关系构成习俗。各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地理和习俗的原因,社会关系构成都比较单纯,就是以血亲为纽带形成代际分支,构成家庭宗族关系。家族内部较少利益冲突,比较和睦,集中家族力量,可进行宗族活动,维护宗族利益。如壮族是以五代血亲为房族,聚居同一村寨。房族内有婚丧庆吊诸事,各家自觉出钱出物,相互帮忙。壮族同宗共认相同远祖,一般有祠堂,祠堂是族姓的标志,也是宗族凝聚的象征。每年祭祀,缅怀祖先,共聚相欢。侗族也是族姓聚居,诸事相帮。除祠堂外,侗族还建鼓楼,是族人集会议事和娱乐场所。大节气要祭祀祖先,族长念族谱,叙述祖先功业,告诫后辈毋忘祖上,延续祖德祖功。

民族内部的伦常习俗。少数民族的伦常规矩,多受儒家思想影响,遵循传统道德规范。如壮族伦常明定,房族内禁止通婚,若有败坏门风、族风者将受到惩罚。通奸或为非作歹者,受族人大会的苛责斥骂,甚至捆绑怒打,使其颜面扫地,无地自容。仫佬族宗祠议事时,全凭族长公论,若宗族敬祭无故不到,要革除家祠,极为严厉。家中老人寿终,三年期满,送神位入祠堂,但要设筵宗祀,新神牌位才能入龛,如若不遵,不准入龛祀奉。族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分,为尊者以德服人,下卑者明事知理。同姓不许谈爱通婚,如违族规天理,公议逐出,不准归入祠堂。

2.广西少数民族的婚嫁、寿辰、丧葬等人生礼俗。因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传统习惯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同,呈现出神奇斑斓的色彩。

婚嫁礼仪习俗。各少数民族婚恋习俗,各成其规,各有其趣。受传统明媒正娶习俗影响,即便自由恋爱,也要按传统礼俗来定亲成婚。如壮族说媒,有发媒、闯门、踏门、架桥等过程。瑶族的说亲简单有趣,男家托媒人带八个红鸡蛋到女家说亲,女家如同意就收下,然后把红鸡蛋敬在神台,再分给家人和亲戚吃,亲事就定了。仫佬族遣媒求亲,先约定相亲时间,双方互看人品长相,如满意,再看其家境,若无意见,即以八字合命,问卦算命,如无不吉,婚事即定。瑶族婚礼仪式很讲究,无论嫁娶都有几十人的送亲、迎亲队,婚礼当晚,喜宴后,举行拜堂仪式,供桌摆着五荤五素供品,点着红蜡烛。新人向天地、祖宗灵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再向祖父母、父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婚礼才告结束。苗族婚礼前一晚,新郎与两个同伴到新娘家接亲,待到夜半,从小路把新娘接回家,尽量不要被生人发现,否则就不吉利。到家后,新娘先住隔壁家。次日,才接进男家,吃了用麻绳绑的酸鱼,就在男家开始了新生活。

奇特的人生寿辰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对人生寿诞很重视,庆贺的形式也与众不同。一般是六十岁开始做寿,逢十年做一次寿。因环境条件和习俗的差异,庆寿的规模形式和寿礼各不相同。一般诞辰寿礼大致有:鸡、鸭、酒、肉、果、饼、寿米、寿、寿衣、寿饰、寿帽、寿鞋、寿帐、寿屏、寿镜、寿匾、寿联、布料、玉镯、红包等等,壮族做寿也有以棺材或寿材这样独特的物品作寿礼,其意在保佑老人健康长寿,是一种备棺充寿的习俗。仫佬族要做增寿衣,择吉日请名裁缝主持开剪仪式,以一只猪头、一只鸡、一匹布祭祀祖先,裁缝用银纸做成花红插到香火炉上,表示主人已到寿年,再剪一小片布料贴在花红上。祭毕,开剪裁布制作寿衣。寿衣平时不穿,送终时才穿。

神秘的丧葬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孝道,对长辈不仅在生前尽孝,逝后同样是视死如生,以敬畏之情,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过程烦琐而神异。在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先抬到地上的席子,不能在床上断气。老人去世后,先洗浴净身,然后穿上寿衣和寿鞋,盖上白布,待吉时入殓。入棺忌哭,不能让眼泪滴在棺内或逝者身上,否则就不吉利。遗体盖着寿被,棺面再用被单或毯子盖上,棺前放长明灯,摆着灵牌和供品,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守灵尽孝,哭诉逝者抚育之恩和失亲之痛。出殡时,道公随棺送葬,沿途撤米、谷、纸钱。孝子捧灵位、持孝棍,走在送葬队前。少数民族普遍实行土葬,也有捡骨葬、火葬、凶死葬、冥婚葬等葬俗。棺木下葬时,孝男孝女在跪坑前,道公念咒,把棺放下坑,孝子撒上第一把土后,众人才挖土掩埋。服孝期间,至亲不脱孝服,夫妻不能同房,不坐高凳,不外宿,不赶圩,男不娶,女不嫁,不剃发,不参加歌圩等,灵牌到守孝期满才焚化,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敬重。

3.广西少数民族虽生活在偏僻山区,但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民族交际礼俗和社会道德习俗,并世代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朴实的社会交际习俗,广西少数民族素来好客,热情大方,讲究礼节,社会交际真诚朴实。如壮族人与陌生人见面,往往尊称对方伯父、伯婆、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客气而有礼貌。对来家的客人,不管认识与否,都请到家歇息,待之以烟茶。如若招待客人吃饭,还把鸡头鸭头夹给客人吃,以表敬重。侗族待客人也很友善,男主人会热情陪客说话,女主人则忙着打油茶,然后双手捧上,恭请客人品尝。仫佬族与人交往,常以歌为礼,以歌交友,半路相逢,也会邀请对唱。客人到家,酒足饭饱后,也是相邀对唱,以尽主家情谊。少数民族的交际习俗没有虚假的客套,完全发自内心真诚相待。因此,民族间十分和谐友好。

行善尚义的道德习俗。广西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好善尚义,乐于助人,彼此尊重,对世代传承下来的规矩有普遍的共识和默契,都是自觉维护和遵行。如壮、苗、侗族自古就有打标记的习俗,在割草、砍柴、开荒、拾粪、打鱼等时,只要对所属之物打上标记,如挽一个草结、插一根树枝、挖几块泥土,就表示其物已有主了,后来者看到标志,就会走开,即使是周围无人,也绝不会拿走。否则,一辈子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瑶族也是忠信厚直,相互间从不防备,平时外出,从不锁门,只用一根木棍横在门扣上即可,不必担心有人进家偷盗,地里的瓜果也不会有人乱摘乱拿。借钱借物,只是口头说说,不立契据,借用的人也会自觉归还。村寨里哪家要建房或办婚丧大事,都是全村帮忙,慷慨尽力,一点也不计较。

三、信仰、年节和游艺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是多元化信仰,崇拜多神。遇事多占卜问鬼,求神拜佛,有浓郁的信鬼好巫习俗。乡村重建宗祠、庙字,修造祖茔。村寨普遍有庙宇,四时奉神,烟火不断。

信仰习俗多元化。各少数民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星辰风雷、山水草木都有神灵,会显示灵异。如壮族村边都有神树或神山,村人供奉膜拜,祭以香火,祈求保佑。瑶族砍山、伐林、狩猎前要先祭山神,求神赐福,对火神、水神也很敬畏,火堂终年要留火种,表示有火神的福佑。新妇过河过桥,要丢几枚钱币到河里,祈求水神保佑平安。各民族普遍崇拜地方守护神和民族守护神,敬奉社王、土地、灶王、雷王、玉帝、观音、、莫一大王等。受道教影响,有的建玉皇庙,四时供奉。佛教影响大的地方,以如来、观音为天神,建有观音庙或观音阁,每年也是香火不断,祈求神灵消灾赐福。

崇拜祖先神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家庭,一般都在厅堂正中后壁前安放神龛,神台下有供品桌,逢年过节都要以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全家。老人过世后,在举行葬礼的同时,在家中神台下立逝者灵牌,每天供奉,三年期满,烧掉灵牌,列入祖先神位,享正常祭祀。瑶族也设立祖先神位,每年过节烧香供奉,如搬家,还要把祖先香炉带走。仡佬族祖先神台忌放杂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毛南族习俗,过节时,大人小孩要烧香跪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幸福。

2.广西民族民间节庆繁多,每年大节有十多个,小节上百,可以说无月不节。节庆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和民族历史等,或娱神,或娱人,或兼而有之,形式多样,极富民俗风情。

隆重的传统大节。广西少数民族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全国性大节中,其过节习俗与汉民族已渐趋同化。但有些传统大节,仍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如社日祭祀,社日分春社和秋社。春社祭祀社坛,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秋社时,村人聚集社坛祭祀,酬谢社王,庆祝好年成。还以糯米饭拌猪血做血肠,煮熟分给各家吃,以此兆示村人家家兴旺。侗族春社有做艾糍的习俗,认为艾草是报春花,吃艾粑就表示开春。秋社则杀猪祭社,酬谢社王,全村一起聚餐。仫佬族社日,把猪肉切成块,用竹竿串好挂在社庙两边祭祀。然后把社肉分给各家,以示得到社王保佑。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传说这天阎罗王要打开鬼门关,放出鬼魂到阳间寻找衣食。因此,人们要祭鬼、赶鬼,要在大门两边插上桃枝和茅草,阻止野鬼进家作祟。晚上到村头路边烧香烧纸,摆上祭品,让鬼魂吃穿,不再作祟害人。中元习俗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精神信仰,是最有影响的观念文化。

奇特的民俗节日。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独特的民俗节日,体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如壮族有蚂拐节、牛魂节、铜鼓节、三月三歌节;苗族有苗年、芦笙节、跳香节、斗牛节、拉鼓节;瑶族有盘王节、达努节;侗族有侗年、花炮节、冬节;仡佬族有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族有哈节;仫佬族有依饭节、牛马节;彝族有跳公节;毛南族有分龙节等等,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令人赞叹。如蚂拐节是壮族古老的祭蛙求雨宗教性节日,大年初一人们把捕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灵,再由捕蛙人主持抬蛙、祭蛙、葬蛙等神秘仪式,祈求蛙神普降雨水,保佑好年成。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全家要团聚守岁祭祖,由老人作祭词,敬念祖先名讳,每念一位往门外撤几粒米,再烧纸钱,洒酒祭祀。鸡啼时放鞭炮贺新年,清晨,男人和小孩要赶鸡鸭猪牛羊进栏舍,妇女到河边或水井挑新水,以兆示新年畜禽兴旺,五谷丰登,家人康泰。苗年还有斗牛、斗马等传统民俗活动。这些民俗节日虽说千奇百怪,但却能展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传统生活面貌,是民族特性的重要内容。

3.各少数民族游艺歌舞,是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是少数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但可愉悦身心,而且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游艺活动中的规则要求,使人们懂得相互之间要默契配合,要讲究规矩和原则,才能达到目的,促进和谐。如打磨秋就是一项民俗游艺竞技活动,先把一根粗木作桩固定于空地上,再用一根长约六米的木杆横立在柱顶上,使两边等长能转动,转动时两头时上时下,犹如推磨,故名之。竞赛时,横杆两头人数相等,双方推磨秋一起转,跑几步后身体匍匐在杆上,随杆旋动起伏,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向前推移,旋转时可边唱山歌,如手伸开不扶杆子,也能娴熟地上下旋转,就比出了高下。这项游艺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也很讲究团队的合作。这些千姿百态,风情各异的民俗游艺,极大地丰富广西的民俗文化。

多姿多采的民俗歌舞。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舞蹈、戏剧等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或以歌传情,或以舞表意,展现了各族人民多姿多采的生活情景和朴实开朗的思想情感。如壮族民歌就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等。在传统节日,或是婚恋嫁娶、生子、新房落成等喜庆之事,壮族人都喜欢以歌相庆,表达喜悦之情。其他诸如侗族大歌、琵琶歌,瑶族盘王歌、蝴蝶歌、酒歌、拉发歌等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生活信仰,闪烁着民族智慧与民俗内涵。各民族还有以舞蹈来表现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习俗。如壮族的绣球舞、茶舞、捞虾舞、师公舞、鲤鱼舞、白马舞、斑鸠舞、白鹤舞、鸿鹄舞、金鸡舞、斗鸡舞、龙鱼舞、蝴蝶舞、翡翠鸟舞、猫舞、凤凰舞、板鞋舞,瑶族的铜鼓舞、跳猴舞、龙灯舞、白马舞、山郎舞、雷王舞、三元舞、灶王舞,侗族的多耶舞、巫师舞、春牛舞,以及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毛南族的木面舞、仡佬族的牛筋舞、水族的斗角舞、京族的花棍舞等等,举不胜举,充满着生活气息,表现了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民俗生活。

总之,广西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无论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味形兼具的饮食习俗,还是淳朴崇礼的礼仪信仰、异彩纷呈的岁时节俗,抑或古朴简约的民族歌舞、神奇独特的婚葬习俗等等,无不令人神往,不愧为民族文化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从兵,钱宗范.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节日习俗作文篇10

[关键词]《西京杂记》;史学价值;风俗价值

[Doi]10.13939/ki.zgsc.2016.35.246

《西京杂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被各类书目广泛引用。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写到:“其中所述,虽多为小说家言,而摭采繁富,取材不竭。李善注《文选》,徐坚作《初学记》已引其文,杜甫诗用事严谨,亦多采其语,词人沿用数百年,久成故实,固有不可遽废者焉。”[Zw(]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182.[Zw)]据统计,《四库全书》的正文、注释涉及到《西京杂记》的地方共有5000多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西京杂记》某些内容的转引。此外,《太平御览》中引用约90余处,《太平广记》引用约30余处。由此可见《西京杂记》对后世影响较大,后世之人对此书的认可程度较高,这充分说明此书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

1《西京杂记》作者与成书

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西京杂记〉后》云:“此书中事,皆刘歆所记,葛稚川采之,以补班史之缺耳。其称余者,皆歆本语。”明孔天胤《西京杂记序》谓:“本叙谓是刘歆所编录,歆多闻博综,故所述经奇。”[Zw(]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0.[Zw)]此亦认可作者刘歆说。清人卢文《新雕〈西经杂记〉缘起》云:“余则以此汉人所记无疑也。《说苑》《新序》,其书皆在刘歆前,向校而传之,后人因名二书为刘向著。今此书之果出于歆,别无可考,即当以葛洪之言为据。”[Zw(]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3.[Zw)]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七条分缕析,考证为葛洪所作。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认为,《杂记》先后经过刘歆、葛洪和萧贲三人的参与,而在葛洪手中成书。[Zw(]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2.[Zw)]另外,日人小南一郎认为:“《西京杂记》与葛洪集团的诸作品一样,应认为是与葛氏道的后裔有关联并是在南北朝时期于江南编纂的。这恐怕是现在最有可能成立的结论。”[Zw(]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孙昌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181.[Zw)]鲁迅对《杂记》有较高的评价,说:“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Zw(]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5.[Zw)]这是《杂记》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汉代小说史上,《杂记》脱去了此前《新序》《说苑》“正纪纲,迪教化”[Zw(]永,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九子部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Zw)]以及此后《风俗通义》“辩风正俗”[Zw(]应劭.风俗通义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Zw)]的功利色彩,内容清新,是一个艺术的高峰,标志着轶事小说开始走向成熟。《杂记》对后来轶事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陈文新先生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西汉为限断代取材,开了后世专题性轶事小说的先河;二是多记琐事,意绪秀异,与正史的区别较为明显;三是叙事多截取片断(人生中看来无关宏旨而实在趣味盎然的某一片断、琐事),与首尾完整的史家传记体有别。[Zw(]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75-176.[Zw)]

2《西京杂记》补史之功

《史记》和《汉书》作为正史著作,在记载一些史事时叙述较为简洁,或一笔带过,或删繁就简。通过与《史记》《汉书》的比较,发现《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很多内容或不见于其中,或较之更为全面详细。笔者认为,《西京杂记》中保存的人物事迹、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材料,可以弥补《史记》《汉书》中记载的不足。

关于佞臣董贤,《汉书・佞幸传》中记载了汉哀帝对其十分宠幸,为他在北阙下盖了一幢大宅第,“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33.[Zw)]至于这幢大宅第的规模,《汉书》中并没有具体的描述。《西京杂记》“董贤宠遇过盛”条却对其有较为全面的描述:“哀帝为董贤起大第于北阙下,重五殿,洞六门,柱璧皆画云气华,山灵水怪,或衣以绨锦,或饰以金玉。南门三重,署曰南中门,南上门、南便门。东西各三门,随方面题署,亦如之。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从院落的建筑层次,到大门的具体设置、数量和题名,再到装饰用料,等等,较之《汉书》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完整。据颜师古《汉书・佞幸传》注,这些建筑“皆僭天子之制度者也”[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34.[Zw)]。《西京杂记》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汉哀帝对董贤的宠幸,使董贤这一佞臣形象更为丰满。

公孙弘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名的布衣儒相,《史记》和《汉书》记载的多是其功绩,对于他的矫揉造作、沽名钓誉,《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描写得非常简略,只是借用了汲黯对其的评价,“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Zw(]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951.[Zw)]认为公孙弘故作节俭是为了沽名钓誉。《汉书・卜式嚎泶》与《史记》中的记载略同。《西京杂记》“公孙弘粟饭布被”条则通过公孙弘的故人高贺之口,记述了“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麻,内厨五鼎,外膳一肴”的行为,把公孙弘的伪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全面评价公孙弘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资料。同时公孙弘养贤之举在《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亦较为简单,只是提到了“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21.[Zw)]《西京杂记》“三馆待宾”一条中公孙弘则把各类贤士按照其才能大小分为三等,以钦贤馆、翘材馆和接士馆分别对待,记载得非常详细有秩序,从而丰富了《史记》《汉书》中关于公孙弘这一人物形象的描述,弥补了其在记载公孙弘行为上的不足之处。

关于“飞将军”李广,《史记》和《汉书》皆记述了他于所居各郡及右北平、终南山射猎之事,《西京杂记》“金石感偏”条所述冥山射虎一事却无记载。《汉书・景十三王传》叙述广川王宠幸昭信,诛杀王昭平、王地余及从婢三人,后昭信因梦见昭平向广川王告状,唆使广川王掘墓出尸,并将其尸体烧成灰[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428.[Zw)]。《西京杂记》“广川王发古冢”条记载了广川王爱好盗墓,“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同时把墓葬中宝贵的随葬品据为己有。《西京杂记》的记载不仅使广川王的形象更为丰满,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盗墓风气。

《西京杂记》“五侯进王”条曰:“梁孝王入朝,与上为家人之宴,乃问王诸子,王顿首谢曰:‘有五男。’即拜为列侯,赐与衣裳器服。王薨,又分梁国为五,进五侯皆为王。”《史记・梁孝王世家》只记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Zw(]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086.[Zw)],未言有五子拜侯一事。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这也是可信的。至于拜五子为侯,是为“五侯进王”作准备,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西汉时期采取的推恩令,把分封国分封成若干小国,是为了削弱藩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汉书・朱云传》记载了朱云与五鹿充宗辩论《易》理的经过,在他的学生中只提到了严望、严元等,却没有惠庄。《西京杂记》“惠生叹息”条则记述了长安儒生惠庄拜朱云为师,被朱云问倒的事情,“云与言,庄不能对,逡巡而去。”丰富了《汉书》对此事的记载。

3《西京杂记》风俗价值

风俗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西汉时期的贾山在《至言》中指出:“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336.[Zw)]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为,它有着特殊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内容,最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可谓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与民情的写照,也正是因为这些风俗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化不同于其他异质文化的标志性特征。风俗的内容丰富广泛,包括节令、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娱乐习俗等许多方面,《西京杂记》就记录了西汉时期的许多风俗习惯。

如《西京杂记》“八月饮酎”条记载了体现汉代宗庙祭祀的习俗;“止雨如祷雨”、“玉鱼动荡”中的祈雨习俗;“陵寝风帘”中的居住习俗;“飞燕昭仪赠遗之侈”中的服饰习俗;“五日子欲不举”、“霍妻双生”中的生育习俗;“送葬用珠襦玉匣”中的丧葬习俗;“年少未可冠婚”中的婚姻习俗;“旌旗飞天坠井”。《西京杂记》是最早记录七夕节时妇女乞巧的风俗习惯的。

七夕,是指旧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又名乞巧节、鹊桥会、双七节等,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最早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据古文献与民俗资料分析,这一爱情传说最迟出现在战国后期,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传播,一个以七夕为节期,以织女为祈祭对象的节日便产生了。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织女每年一度降莅下界,沐浴于汉川之中,汉初《淮南子万毕术》中云:“乌鹊填河而渡织女”[Zw(]刘安,等.淮南子全译[m].许匡一,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271。[Zw)]。因此,早期型的七夕节的庆典活动和节日风俗,应与织女本身的神性有关,主要是以模拟织女降莅水滨和祈求爱情为两大构成因子。“早期型的七夕节并不以乞巧为主体性活动。”[Zw(]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144.[Zw)]《西京杂记》中记载七夕节风俗在西汉时期主要有“穿七孔针”,“临百子池,作于阗乐”,“相连绶”等活动,体现了乞巧、祈育、祈求婚姻美满等方面内容。在这里“乞巧”活动首次出现在七夕节中,说明七夕节“乞巧”之俗主要产生于汉代,“汉代的七夕节已偏重于向织女乞巧”。[Zw(]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144.[Zw)]

《西京杂记》补充记载了重阳节“食蓬饵”的风俗习惯。重阳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这一天日月都为九,故有此称,也称“九月九”、“重九”等。重阳节起源甚早,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酒的风俗。在《西京杂记》中记载,重阳节这一天活动主要有“佩茱萸,食蓬饵,饮酒”。古代风俗九月九佩带茱萸是为了避邪,《太平御览・三二》和《艺文类聚・四》皆引晋周处《风土记》“九月九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Zw(]李p,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53.[Zw)]酒则可以驱邪避祸及延年益寿。由此可以看出《西京杂记》在保存了之前“佩茱萸”、“饮酒”的避邪习俗中,补充记载了重阳节“食蓬饵”的风俗习惯。关于“蓬饵”,是“以蓬蒿(即茼蒿)制作成的饼子”[Zw(]西京杂记校注[m].向新阳,刘克任,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2.[Zw)],考查《汉族风俗史》和《中国风俗通史》中的相关记载,《西京杂记》最早提到了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了重阳节习俗活动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