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十篇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十篇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4:39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1

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有的是一颗做好份内工作的平常心。虽然我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的荣誉,乡镇多次授予我“XX教育工作者”的称号,20XX年被授予“XXXX”称号。下面请允许我将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向大家作个汇报。

我汇报的题目是:爱心铸就成长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多年来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在教科研方面,自己探索了“XXXX课程教学方法”,对全镇的识字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并在日常勤于钻研,撰写了多篇论文获XXX奖。

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克服各种困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本职工作之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任务。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孤儿多,单亲孩子多,特困学生多,他们往往交

不上书费,买不起学习用品,甚至缺衣少食。我对他们格外关爱,常常为他们代缴书费,购买学习用品,添置衣服。20XX年后,我因父母常年生病服药、孩子上大学读书都需要花费很大的开支,加之父母年事已高,妻子没有工作,自己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可每当看到这些孩子无助的目光,我的内心就有一种内疚和责任: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的爱。由于一年级学生小,不懂事,常常把屎和尿拉在裤子中,每当这时,我总是不怕脏,帮他们把身上的屎和尿擦干净,然后通知家长拿来裤子换上。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辅导,对于那些差生,进行家访,家校共同努力,提高学习兴趣,树立信心,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快有了提高。在历次镇组织的考试中,所教学课的成绩均在全镇中名列前茅,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好评。几年来,我从未有时间和精力陪同我的孩子游公园、逛商场,也很少为他们添置新衣。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努力实现从“教书匠”向“科研复合型教师”的跨越。在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对新理念、新教法的执著追求始终如一。20XX年秋学期,学校谁也不愿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原因是该班调皮生特多,上学年验收考试中各门功课成绩均为全镇倒数一、二。我了解这一情况后,感到这是我尝试教育改革的机遇,便主动找校长要求担任该班班主任。校长考虑到我的身体因素,劝我暂时不要担任班主任。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校长,并把精心拟定的

课题方案交给校长审阅,得到了校长的支持。上任后,我始终把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用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和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差生不歧视、多关心、多辅导、多提问、多鼓励表扬,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到半年时间,班风学风有了明显改善。更令人可喜的是这一年验收考试中,全班二门学科均居全镇第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知道,仅凭借一腔热情,要干好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还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人民教师任重道远,而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所面临的困难更多,任务更重:生源差、教学设施差、生活条件差。然而,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农村教师的信心不能差,干劲不能差,干出的实绩更加不能差。作为人民教师,我将一如既往地展示为人师表的高大形象,践行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展示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崇高师德。总之,我将竭尽所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小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我们这些工作在农村的教师,经常是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行为品质、个人习惯都较差的问题,我们大家压力都很大,但是凭借我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没有被这种现状吓倒,而是在实际工作中,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把工作中的难题变为工作的动力,努力的迈好每一步,以良好的心态体会着忙碌中的快乐与幸福。十几年来与大家的共事生活让我看到了一直扎根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你们是多么的不辞辛劳,是那样的兢兢业业,正是在你们的感染下,我逐渐的成长起来,懂得高尚的师德是我们老师的灵魂。用心工作,认真研究学生,刻苦钻研教育理论、文化知识,找准学生学习上的优缺点,给学生在品德上、学法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差生找回自信,用爱心教育、激励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学校生活的快乐,是我们的使命。从教至今,我担任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这十年让我渐渐地成熟起来,深深的理解到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以奉献为核心的任务,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班主任这个角色,就要把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下面我就简单的结合工作实际来谈一谈:

首先,做到无私奉献便可无怨无悔。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在老教师的身上学会了不计个人得与失,每天早来晚走,认真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科任与学生之间的协调工作,我知道我是他们沟通与合作的桥梁纽带,为了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工作,无论严寒酷暑我都坚持开展必要的家访工作,放弃了难得的与爱人和孩子共同相聚的时间,更多的是把时间用在了与家长交流、与学生沟通上,把该让家长了解的、掌握的情况都让他们知道,这样,当学生有问题出现时会很容易得到各个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更便于我对问题处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XXX老师的感染下,每天流连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与他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学生的亲人,给他们家人般的关爱与呵护,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学生的普通老师,为他们辅导,帮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习方法;更要做学生的严厉班任,对他们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予以强硬的遏制。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建立良好班集体,我把德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给学生平等的机会,在每一次建校劳动中我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为我知道我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向身边的几位班主任学习,去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信服。数年寒暑,我与大家一样,就这样点滴的奉献着,很多亲朋并不理解,都说我傻,但是作为松南中学的老师,这么“傻”的又何止我一个呢,至少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很充实、很快乐,我们付出了,为教育奉献了,我们无怨无悔。

其次,做到潜心钻研才会不断提高。

懂得无私、甘愿奉献是做好教师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还要做到潜心钻研,努力提高。大家知道,我的理论基础相对于其他数学老师来说还差很多,开展终身学习的活动对我而言是最有必要的,为了提高自己,改进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也精彩,我向身边的XXX老师等请教,她们始终热情相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为了使课堂更灵活,我认真理解教材,课堂上结合实际创设情境、选择教法,设计一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例和活动来进行教学,使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课堂上为学生安排小组活动、合作交流的机会,我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对班级中XXX那样的中间学生多给予课上帮助,尽可能的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严格要求,结合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平时对学生的学习会再多一些耐心,利用早晚和课间时间给他们辅导,针对XXX等没有基础的学生辅导计算、明确简单的数量关系;针对王静默等中等生以夯实基础为主;针对XX等优生进行拔高,从做思想工作入手,努力培养他们的信心和学习习惯。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我开展自学活动,学习简单的课件制作,潜心钻研适合于数学课堂的几何画板应用,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教

学态度,以挖掘学生潜能为目的,认真开展教学工作。

小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去年我刚接住五二班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也就是害怕新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去,我对全班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年能教你们的语文,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脑子聪明,上进心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感觉到了,老师不爱打听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

我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是六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与大家交流一下。

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要陆续教给他们,目的是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如:标点的正确使用;习作正确的书写格式;如何开头和结尾;一些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说明方法的使用等。其实以上这些,在课文的学习中都会逐渐的涉及到,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重点的教给学生,通过文后的小练笔,读书笔记,日记等方式进行专项的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进步是会让我们对写作教学充满信心的。

(一)强化单元作文教学:

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在写作方法,表达特点,观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写作铺好路子。学生再写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些谱了。我在教材单元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先提前几天与学生一起把写作的任务学习一下,明确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写作材料,写出作文提纲和素材准备。作文课上,先拿出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文内容,请一部分学生在讲台前说作文,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师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要求。学生成文后,再通过小组间互相修改,有时也会全班性的交流学生的成文。最后,往作业本上誊抄前强调书写和作文抄写方面的注意事项。这样通过几个阶段的交流,学生间的互通也带动了一部分作文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看似麻烦,其实形成习惯以后,学生

能熟练的自己完成细节方面的工作,教师负责协调,处理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强调注意事项等。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我再因势利导,根据单元训练题材多方位练习,然后从中选出写得最出色的一片誊写在大作文本上,长期的实践告诉我,通过这种方法的单元习作练习不但避免了学生习作的千人一面,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小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自20XX年踏上三尺讲台以来,我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如既往地鞭策着我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我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使命,尽职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努力去做的事情。今天学校和各位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做教学教学经验交流,我真得愧不敢当。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与各位老师们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魏书生曾说过:“采百花,酿自己的蜜“,这一句话,深深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和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让自己能有一桶水去浇灌我们的花朵。

二、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1、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不懂就问,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等等。像学习语文一样,学数学,也要勤做笔记。做批注。

2、让学生学会做课后作业:

指导学生在做课后作业前,先浏览课本,复习课本上的知识点,然后在开始做作业。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错误。

3、让学生及时纠错:

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纠错本,将每天作业或练习中的错题及时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如果他是一个作业粗心,学习惰性心理强的同学,做作业时肯定会特别认真,因为他懒呀,如果不细心或因为其他原因做错了,还得再抄一遍。每当一个单元学完时,学生就可以对照自己的纠错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避免了盲目地进行复习。

三、重视数学经验积累:

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体验数学,另外,每学完一个单元,让学生做一次数学小报,可以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也可以写自己的纠错体会,或者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等等。学生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梳理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能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

四、给后进生一个尊重的位置,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里,我在孩子们犯错时,而又无能解决时经常会溜出一句:“不行你就挨墙,坐到最后去。”说的多了,学生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最后一排是差生坐的位置,谁坐到哪,肯定是最差的。慢慢的,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一个孩子坐到最后一排,他就忽然消沉了。他已经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他是差的,所以老师让他坐在最后,再也不管他了。我们这样做,对教育一个孩子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寻找一个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老师很关爱我们”的一个足够尊

重孩子的座位。在我们班我是这样做得:大部分孩子根据身高和学习小组需要,从前往后排,每周左右交换,后4排推位交换,这样就没有所谓的固定的最后一排了,把这些后进生安排与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同坐,而且离讲台比较近。上课时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往往有厌学情绪,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后进生要求,让他们在适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找回自己的尊严,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对他们布置作业可以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循序渐进,但始终要把握好适合他们的度。“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2

音乐与绘画有许多相容之处。据说有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听音乐,一听音乐就缴发了创作灵感,从音乐中得出新的创意。我在教《粉刷匠》这首歌曲时,也让学生进行了边听音乐边作画的尝试。我说:“你们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打算怎样作画呢?”一个学生忙说:“我想象的房子应该建在树上,粉刷匠正往上爬呢!”另一个学生说:“我想象粉刷匠右手拿着刷子,左手拎着油漆桶,站在架子上正刷房子,房子应该是粉红色的。”还有一个学生抢着说:“我要画的房子是大蘑菇房,上边还有好多漂亮的花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丰富的想象力好像插上翅膀在翱翔。我这时地引导他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就动手画吧!”话音刚落,孩子们就高兴地说:“太好了!”大家按分好的小组边讨论边分工:“你画房子,我画粉刷匠,他画梯子。”只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就在欢乐的和谐气氛中完成美丽的图画,每个人都沉浸在愉悦之中。通过边听音乐边作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不仅仅得到情感的体验,还培养和增强了实践能力。

二、通过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的魅力。自古以来,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在学完《快乐的布谷鸟》这首歌之后,我借了一盘录相带,让学生观察小鸟出壳、飞翔、捉虫的声相,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听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我说:“小鸟出壳,是一下子就钻出来的吗?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们争着说:“小鸟一下一下把蛋壳啄破,才慢慢挣扎出来的。”说完还歪歪扭扭地学起来。我说:“听一段音乐,音乐中有小鸟啄壳的描写,谁听出来了谁就跟着做,看谁表演的最像。”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尽情地做着动作表演,有的做出壳的动作,有的作飞翔的动作,有的学捉虫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地体会了音乐作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我还指导他们将《粉刷匠》这首歌创编为舞蹈。我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边唱边跳。开始,每组都站成一排,跳同一动作,没有什么创新的队形。后来,我引导他们可以让跳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舞,队形也进行灵活多样的变化。如:可前面一个人,后面五个人,组成一个三角形;也可图成一个圆圈,还可俩人对跳。我最后说,现在可以比一比,看哪个组编排得最好,老师将有“金五星”奖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展示。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得这样好,有的组排着队挥舞着刷子,按着节拍点得意地走进来,然后又变换成三角形翩翩起舞。还有的组准备了道具,从家里拿来刷子和小塑料桶,头上戴着帽子,四个人搭着肩随着音乐跳进来,那种认真劲和活泼劲可爱极了。每个小组编排的舞蹈都具新异,表演也很到位,老师一一给以肯定和表扬。我深深体会到小组合作式的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练习作曲和创编音乐剧使其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力是直接影响

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与活动密切相关,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音乐教学的设计应该多以活动为主,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其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我重点开展了作曲和创编音乐剧活动。

我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望强,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特点,大胆地让他们练习作曲。六年级学生已能吹奏不少名家名曲,在进入音乐意境的同时,自己也往往产生作曲的冲动。为了让学生练习作曲,老师首先将自己谱的新曲做示范,再教学生利用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巧进行模仿练习,再用级进、小跳等音乐技巧就结合成一条旋律,或者让学生哼唱一首旋律,由老师代为写出旋律,并进行指导。通过多次练习,绝大多数同学放下作曲难的包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能谱写简单的小曲。

为提高学生作曲的兴趣和综合能力,我还指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创编音乐剧。经过调查,我根据全班每个学生作曲水平高低,节奏感强弱,有无舞蹈基础,语文写作水平高低等,按男女生的适当比例把他们分成六个等质小组,选取本组中音乐最好的同学做组长;音乐水平中等但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同学为副组长,让每个小组共同合作创编音乐剧,并在班上公开展示。例如:一个小组九个人,他们把每个学生的作品筛选后,选出一个学生创作的乐曲作为小组代表。让三个同学吹奏乐曲,再让三个学生根据这首乐曲的主题编排舞蹈,两个学生找适合本曲的打击乐做伴奏,一名语文好,朗诵水平高的学生创编这个主题的描述调和每一情境的串词,最后大家合作创编成一个可展示表演的音乐剧。通过合作创编与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发散性思维得到最大开拓,提高了其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四、变教师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

以往音乐课的考评都由老师来评价。评价手段和内容都很单一,每个学生只要唱会一首歌曲,或者会演奏一种乐器就行,至于表情,动作,表演,台风则没有要求。考评时,只有台上的学生有事干,台下的学生因无事可做,免不了做些无关的小动作,考评往住在松懈的气氛中结束。这其中的关键,是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考评中来,只是教师唱独角戏。其实,学生同样是考评的主人,他们同处于一个年龄段,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情感体会,有他们参与评价,不仅可弥补老师单一考评的缺陷,还增强了集体的亲和力,从长远角度看,也培养了他们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3

一、任务教学的基本流程

任务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呈现任务、独立解决与全班交流。(如下图所示)

呈现任务环节建议教师采用板书或ppt等静态方式。这样信息可以在屏幕或黑板上保持下来。因为一个挑战性任务的学习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10分钟左右),如果学生对起始任务不清楚,那接下来的学习交流就会处于游离状态,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呈现任务后,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任务”,着力培养学生解读“任务”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理解水平,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

独立解决环节是学生自我挑战的必要过程。在挑战性任务教学时,要留给学生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静静地去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独立解决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个体劳动量。如果个体完成任务有普遍难度,可以通过小组研讨相互启发,再集体完成任务或继续个体探索。通过努力,学生或是找到了多种解决任务的方法,或是找到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是百思不得其解,正是这种差异资源与开放心态为全班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班交流环节是挑战性任务教学的重要环节。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全班交流这一环节进行梳理,展现刚刚经历的思维过程,比较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在方法与思维层面得到提升。

二、全班交流的组织策略

正如前文所述,全班交流是挑战性任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智慧的挑战。教无定法,布置的任务不同、生成的资源不同、教师的理解不同,教学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但面对不可完全预知的生成资源,教师需要有一般的方法、基本的程序,做到有章可循,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益。

(一)重视交流预设,提升应对能力

面对挑战性任务,教师往往难于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全部情况。于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会简略全班交流的环节,视课堂生成情况再随机处理。如此做法,课堂自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但也很容易出现悔之晚矣的遗憾。因此,教师在设计“全班交流”环节时,需要对课堂生成做充分的预设。

1.预设方法。

挑战性任务往往是开放的,或是有不同的答案,或有多种解决问题的路径。教师自己首先要去尝试解决任务,尽可能全面地去罗列存在的答案或路径,并将这些答案或路径进行归类。经历一个把问题做复杂,再理简单的过程。教师对任务越是清晰,对任务的答案、解决任务的路径考虑得越全面,对课堂生成信息的判断能力就越强。

2.预设状态。

课堂是动态的,我们需要不断假想可能的课堂情境。假想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或是很少有学生能完成任务;假想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或是很单一;假想学生能清晰表达解决任务的过程,或是含糊不清……遇到不同的课堂情境,教师应采取怎样的反馈策略。假想的依据可以是教学经验,或是罗列理论上的所有可能,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前测、访谈。教师在假想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预设教学路径。预设一方面为课堂教学的处理提供了多种预案,另一方面也为应对生成积累了更多默会知识。当教师对可能的结果有更多预想时,课堂的大多意外生成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任务教学为例:

首先,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容易折出,之类可以通过对折再对折得到的分数。其次,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课前根据任务折一折,看看他们一般都会选什么分数,选分数的学生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怎么办,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再者,教师可以作大胆的理论推想:如果全班学生只选一个分数;如果上面的分数都有人选;如果学生多数选,没有人选;如果有学生选了分数但折不出来;如果有学生选了分数且能折出来……

教师要在课堂上处乱不惊,就需要在课堂外做足功夫。经常进行预设,可以增强教师应对课堂意外的应变能力。当然教师的预设能力也是有限的,学生的创造往往出乎教师意料之外,这也正是真实课堂的魅力所在。

(二)把握材料结构,确定反馈重点

通过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会形成个性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或是不完整的;可能教师一看就理解,也可能一下子不明白学生的想法;可能是所谓的“笨”办法,也可能是“妙解”;a与B两种结果之间可能存在显性差异,也可能似是而非……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面对丰富的资源,教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全班交流呢?

1.教师要把握材料的结构。

学生解决任务的方法或路径,表面上看往往并不完全相同,给人杂乱的感觉。但从其数学本质而言,事实上很多方法是相同或类似的。教师需要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把材料进行归类。用“类”的思想看材料,可以化繁为简,有效增加反馈材料的代表性。

以“大数的认识”任务教学为例:一个杯子大约可以装10000粒米,十杯大约有多少粒?想办法把十杯米的粒数记录下来。

学生记录结果(部分)

当教师看到这些信息时,首先要把握其结构,将这些材料进行适当的归类。如:材料①④虽然形式略不同,但实质完全相同,都是一万、一万的累加,结果用“数”加计数单位“万”来表示;材料②抽象概括地表示了计数单位“万”与“十万”的关系;材料③⑦都是结合计数器来表示,只是一个直接用数,另一个用珠子代表数,相对而言⑦的表示更为直观;材料⑤用中文表示;材料⑥⑧用数表示,只是后者用乘法写出了10000与100000的关系。通过适度的归类,8份材料可以归为5类。

2.教师要确定反馈的重点。

在对材料进行简单分类以后,并不是每一类材料都要进行反馈。如果教师一个一个呈现学生作品,一种一种进行解读,不但教学耗时很长,过程拖沓,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课堂沉闷,效率低下。要在学生有意注意的最佳时间里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归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一步选择确定反馈的重点。教师应选择怎样的材料进行全班重点交流?

一是有利于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材料。挑战性任务教学,依然要把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作为基本追求。教师要把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方法或是普遍存在的错误,作为全班交流的重点。通过全班交流与辨析,让学生清晰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

二是有利于突破学生学习难点的材料。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点。生成性学习材料在突破学习难点上的价值是不均等的。以“大数认识”为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是难点。材料③⑦则是结合数位来表示100000,由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数位上写一个数字的习惯,已经具备了“满十进一”的基本经验,所以当遇到万位上有十颗珠(或万位下面要写两个数字)的时候,就有了产生新的计数单位的需求。可见,计数器是引出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的好媒介,是新知与旧知的桥梁。因此③⑦就应该作为反馈的重点交流材料。

三是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材料。挑战性任务教学与一般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能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各自的学习过程、获得多样的体验。对于少数或个别学生出现的“奇思妙想”,教师除了肯定激励外,还需要根据群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解读多数学生可以理解的材料来进行全班共享,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挑战性任务生成的资源越是丰富,对教师把握学习目标的要求就越高。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事实上就是不断思辨学习目标的过程。有了目标的指引,才有了教师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的标准。通过分类,变杂乱的素材为一组组有序的学习材料,再依据目标适度筛选,明确反馈重点,为有序、有效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明确反馈流程,提高交流实效

全班交流学习材料确定以后,教师需要考虑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反馈。同样的材料,不同的推进顺序,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课堂教学状态。一个好的反馈流程可以有效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充分展现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合理的反馈顺序并不是唯一的,不同教师不同理解下的不同编排,同样可以演绎精彩。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预设相应的反馈流程。流程设计有以下两条基本路径。

一是先低水平层次材料,再高水平层次材料。从低水平层次材料入手,可以让群体学生都有参与的知识基础与情感倾向,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可以有效落实课时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基础上,再追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上文“分数的初步认识”反馈时,一般从入手,先是反馈同一图形的不同折法,再反馈不同图形,讨论“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初步的感知。若先从入手,有过实践体验的学生较少,有过成功体验的学生更少,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能不能折出来,而不是可以怎么表示。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挑战性过大,会跟不上教学节奏。“先低水平层次,再高水平层次”的反馈顺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获得肯定的机会。

二是从核心问题切入,以点带面展开研讨。一个挑战性任务,往往是在研究一个问题。在反馈时,教师不是从某一学习材料展开,而是从要研究的这个问题切入。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呈现解读学习材料的过程,分析解释数学原理的过程,形成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从核心问题切入,使得交流主题更加集中,更有时效。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挑战性学习任务是“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不是逐个反馈学生不同的剪法,而是直接组织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就切中要害了。

在反馈过程中,学习材料的呈现可以采用板演、投影、小黑板、口述等方式。学习材料可以逐一呈现,也可以成组呈现。一般而言,采用“先低水平层次材料,再高水平层次材料”反馈时,材料宜逐一呈现,这有利于学生聚焦研讨的问题,层层深入。“从核心问题切入,以点带面展开研讨”时,材料宜成组呈现,以便学生在比较联系中更好地发现异同,把握研讨问题的数学本质。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4

一、善用材料结构,找准小组实验的切入点

小组实验离不开材料。教师在课前需做好对材料的提前预测,在课中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可是有些科学课中的材料比较复杂,令教师在准备上存在着各种困难。

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教师主要为学生准备三份材料:第一份是一组生活材料:泡沫塑料、胡萝卜、石块、蜡烛、橡皮、回形针、空瓶子等物体,主要引发学生与原认知的冲突,形成物体的沉浮似乎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的意识;第二份和第三份均是控制变量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使学生发现,质量相等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相等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再如《做一个钟摆》一课,教材中建议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根粗细大小一样的直木条,并利用易拉罐底制作一个金属圆片,要求圆片能够在木条上自由移动,让学生通过这种材料来研究重物位置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面对像《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类课中比较繁琐的材料,像《做一个钟摆》这一类课中需要教师动手制作的材料,很多教师由于资源、时间、精力等原因,通常会在课中用演示实验代替小组实验展开教学。分析这样的课,我们发现,关键是材料的结构没有与教师现有的资源条件很好地统一。其实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材料选择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材料,乒乓球、橡皮、笔、小刀、铅笔、小瓶子等等,让学生自主准备,教师再准备两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我们的切入点是“比较老师准备的材料与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的不同点”,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材料到实验用的材料,从不控制变量到控制变量,在结构材料的有序引领下根据一系列事实证据不断修正自己对物体沉浮的初始认识,最终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在《做一个钟摆》一课中,材料准备其实很容易,因为在教学工具箱中有一个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材料,其中的摆锤是一根铁丝和一个能在铁丝上移动的圆形重物,我们可以以这个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实验。

有些材料是学生容易准备的,我们可以向学生征集并进行必要的筛选,教师只要准备一些学生难办到的材料即可,这样既可以让教师腾出准备繁琐材料的时间来用心琢磨学生和教材,又能让学生从材料准备中增强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建立持久探究的热情。有些材料在科学教学工具箱里、在学生学具袋里、在学校仪器室中现成有,我们可以以这些材料为切入点,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

二、巧挖学生经验,寻找小组实验的平衡点

小组实验的内容应该是在多数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是学生能够探究的,应该遵守“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如果我们违反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任意拔高或降低实验的要求,不仅不利于学生有效探究,而且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做一个钟摆》一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得到了重物的位置与摆的快慢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任务:小组合作制作一个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任务布置下去没过1分钟,一些小组就完成了,因为通过刚才的实验,学生的经验是当重物在中部的时候1秒差不多摆动1次,只要稍微调整重物位置即可。这样的任务过于简单,思维含量太低,是不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

在第二次教学时,教师把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改成了制作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而且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思考对于这个任务,我们手中的材料能不能挑战成功。学生马上陷入了沉思,发现手中的这套材料已经无法达到目的,有学生认为要加长线,有学生认为要加长铁丝。此时教师出示一根栓了一颗螺帽的长线,让学生用这种材料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由于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的摆长在107厘米左右,但学生并不知情,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变摆长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了解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并为下节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做好铺垫。

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并不是一张一无所有的白纸,他们对眼前的客观世界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解释,这是他们理解新事物的基础。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想法,了解他们的前概念水平,并以它们为基础,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如《用橡皮筋作动力小车》一课,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课中重力小车的经验,安装橡皮筋动力小车正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在布置任务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中的提示并制作,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时不失时机地巧妙点拨,鼓励学生。

三、读深教材内容,摸清小组实验的落脚点

现行的科学教材是集广大科学教育专家的智慧编写而成的,教师应该在“教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一线教师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条件,应该读透教材内容,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

【案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在《摆的研究》一课中,教学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时,主要有以下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

1.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预测可能与摆锤轻重、摆绳长度和摆的幅度有关。)

2.制定研究计划,交流实验注意点。

3.学生依次开展实验研究各种因素。

方法二:

1.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预测可能与摆锤轻重、摆绳长度和摆的幅度有关。)

2.教师演示实验研究摆的幅度,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的幅度没有多大关系。

3.制定研究计划,交流实验注意点。

4.小组合作研究“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5.小组合作研究“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方法一中,经学生预测后,教师请学生选取因素并依次开展实验研究,看似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其实是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因为摆锤、摆绳和摆幅这三个因素,学生还不具备筛选的能力,而且“摆幅”这一因素使学生很难控制实验。课中,实验过程和汇报交流环节都非常坎坷,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理解教材上出现了偏差。方法二中,在小组合作研究摆绳长度、摆锤轻重这两个因素前,教师首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摆幅与摆的快慢无关,而没有让学生小组实验研究,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非常恰当,因为研究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关系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排除了摆幅,学生就能更加高效地研究摆绳长度、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5

一、精选交流素材是交流经验形成的基石

1.交流的素材应具有典型性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提供全面、典型的交流材料,为学生的大胆猜想、小组讨论提供思维的凭借,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建构意义之后,教师提供的交流素材是:在小组中说一说:16、45、11、24、18、19、33、91中,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你是怎样判断的?组织学生判断内化,以实现变式强化。这个素材的选择既巩固了对素数合数意义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交流的素材具有开放性

交流性学习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例如:在课的开始,老师组织了一个操作活动(从12个小正方形中拿出几个,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就选用了简单常见而又开放性的素材:12个小正方形可以全部取,也可以取其中的几个,都能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正因为在小正方形数量选择上的开放,才使本课从一开始就充满浓郁的交流味。

3.交流的素材具有丰富性

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所呈现的学习材料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散发数学文化韵味的材料。在“经历交流过程,感悟数学文化”环节,教师就在创设问题冲突以后,带领学生体验了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的“厄拉多塞尼筛法”,在了解“厄拉多塞尼筛法”的基础上尝试根据质数表判断哪些数是合数,进而把一个数写成两个或几个素数和的形式,从而自然揭示“哥德巴赫猜想”。

二、设计交流过程是交流经验形成的关键

1.借助问题引领,激发交流兴趣

好的交流活动应该体现在:创设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问题情境,借助问题的引领,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进行初步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样都是拿一些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为什么有的能拼成许多种不同的长方形?而有的却只能拼成一种呢?”这一问题犹如平静的水面抛进了石块: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交流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明确了交流的问题指向:即拼出长方形的个数(也就是一个数的因数)上。

2.经历交流全程,感悟交流策略

有效的交流应是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四个层次的交流活动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变成了数学活动的学习。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从而聚焦所要交流的问题“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第二层次的活动是分类判断:既有对20以内数的因数个数的观察分类,又有独立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判断内化。这个层次的数学活动重在思维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类、思辨、交流中逐步建构素数与合数的意义。第三层次的活动是在制造的认知冲突中经历了一次数学文化之旅:从“厄拉多塞尼筛法”到“哥德巴赫猜想”,再一次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最后一个层次是观察20以内数的奇偶性和质数合数的特点,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和形成的交流经验来玩“猜电话号码”的游戏,在拓展迁移中丰富了学生对整数特征的认识,在实践应用中提升了交流数的特征的活动经验。

3.侧重过程反思,提升交流品质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6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尝试将生活中常见的饭勺变成幼儿创作的材料,让幼儿运用羽毛、纽扣、豆子、发夹等常见材料装饰勺子,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有趣的人物形象,目的是让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活动中,我们针对目标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1)直观的图片欣赏,激发幼儿对饭勺创意作品的兴趣。(2)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帮助幼儿了解材料的特点(点状、线状、面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经验,在材料、工具和创作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3)同伴的操作演示,既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又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现。(4)开放式的讨论交流,促进幼儿关注同伴作品和进行自我反思。

目标:

1.欣赏饭勺创意作品,萌生对艺术表现的兴趣。

2.尝试在饭勺上组合黏贴各种材料,表现娃娃的五官、发型、服饰等。

3.进一步学习正确使用乳胶、胶带等。

准备:

1.收集饭勺创意作品和各种材料图片制作ppt(演示文稿)。

2.师幼一起收集的材料:木质饭勺人手1把,羽毛、绉纸、夹子、纽扣、豆子、回形针、吸管、棉花、毛根每组若干。

3.工具:乳胶、棉签、胶带、剪刀、抹布。

过程:

一、观察饭勺及欣赏饭勺创意作品,明确创意制作的内容

1.说说木质饭勺的样子及其用途。

2.欣赏饭勺创意作品ppt(演示文稿)。

师:这些是什么?用什么做的?做出了哪些部分?

师:原来饭勺还可以做有趣好玩的东西。你们想不想做?

(析:教师不提供自己的范例,而提供各种饭勺创意作品,是为了避免幼儿单一地模仿,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多样的创意作品,不仅给了幼儿感受美的机会,而且激发了他们表达、表现的愿望。)

二、观察了解材料的特点,根据娃娃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材料

1.观察材料图片ppt(演示文稿)。

师:大家收集了各种有趣的材料,有哪些呢?

师:这些材料各种各样,哪些是一颗颗、一个个的?哪些是一根根的?哪些是一块块、一张张的?

(析:让幼儿了解材料的特点,不应只停留在让幼儿说出每样材料的名称和形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发现这些材料之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慢慢形成从点、线、面等角度去观察材料的意识,为有意识地选取材料铺路。)

2.迁移已有经验,选取合适的材料。

师:我们曾用纸盘做过有趣的娃娃,今天用饭勺做娃娃有什么不同?

师:可以用什么做娃娃的眼睛?为什么?用一张绉纸能不能做娃娃的眼睛?怎么变一变做成眼睛呢?用毛根、吸管、棉花能做眼睛吗?怎么做呢?

师:娃娃的头发、鼻子、嘴巴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材料做?怎么做?

师:饭勺娃娃有身体,你想给它穿上什么样的衣服?可以用什么做?如果用绉纸怎么做?(重点引导幼儿运用撕、折、拧等方法改变绉纸的形态。)

师:原来这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做饭勺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衣服,下面我们就来做,看谁能用不同的材料做出既特别又有趣的饭勺娃娃。

(析: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制作纸盘娃娃的经验,帮助幼儿建立旧经验与新活动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增加绉纸这一新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并演示各自不同的使用方法。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即一种材料可以多样方式呈现,一个部位可用多种材料来表现,帮助幼儿在材料和方法之间“架桥”。)

3.通过讨论明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注意事项。

师:用什么把这些材料黏在饭勺上?(乳胶或胶带。)用乳胶时怎么黏才牢固?

师:用剩的材料放在哪里?

(析: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了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规则,同时注重培养幼儿对待工具、材料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

三、幼儿尝试进行创意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教师鼓励幼儿根据需要选择与同伴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教师提醒幼儿将用剩的材料放在筐中,供同伴再利用。

3.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合适的黏贴工具将材料牢固黏贴。

四、幼儿将作品展示在展台上,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师:你觉得哪个饭勺娃娃制作得很特别?哪里特别?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基本策略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学科。科学实验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其教学策略,现与同行分飨、交流、探讨。

一、实验前――精心选配材料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1.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2.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二、实验中――细心观察探究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1.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2.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交流研讨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实验结果出来后,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⒊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8

一、小材料,大讲究

(一)材料的开发

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知的中介和桥梁。材料开发不仅需要注重体现教育目标,而且要符合幼儿兴趣和需求。我们把教育目标物化在所设置的每个区域的操作材料中,以及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当幼儿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景或环境时,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某方面的发展。

1.生活原始材料的开发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再根据活动需要进行筛选、清洗、整理,能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

如在“和纸做游戏”活动中,教师前期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并在教室进行了布置,为开展后面的区域活动做准备。由于幼儿参与了材料的收集,所以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幼儿总喜欢到展示区中摸摸这个,闻闻那个。在之后的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开设了游戏“纸花开了”。由于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幼儿在挑选纸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的方式来选择,在触摸和观察比较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相关经验,不但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更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

另外,幼儿生活中的各种书籍、图片、光盘、网络教育资源等都可以配合我们开展的相关内容使用,它们在教师有目的的投放中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操作材料。

2.二次加工材料的开发

区域化学习必须以大量操作材料的准备和环境的创设为前提,我们在提供材料的时候往往以幼儿能独立使用为出发点,所以开发和投放材料之前需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点有所了解。区域化学了依靠部分现有的操作材料外,还需要教师利用现有的生活材料,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再加工,或根据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而重新制作操作材料。

例如,在小班“车子叭叭”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将幼儿收集到的汽车图案剪下,并分割成若干小块投放在“汽车拼图”区域中,使幼儿认识并巩固各种车子的特征。再将收集到的各种质地的罐子装饰成汽车,并富有童趣地贴上幼儿的大头贴,放入“有趣的滚滚车”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车子滚动距离和车子轻重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尝试,以各种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对车子这一日常交通工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材料的投放

1.明确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区域化学习活动材料投放的教育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在投放活动材料时要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让材料有效地服务于教育目标,同时将目标化解到各个区域中,通过多样性的材料提供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与主题相关的直接的、完整的经验。

如结合“动物王国”的主题活动,围绕“运用多种手段与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动物基本特征的认识”这一活动目标,我们将这个总目标分化到“阅读区”,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创编并大胆讲述有关动物的故事;美术区域则是让幼儿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尝试运用折、拼、粘、画等方法制作“我喜欢的小动物”;科学区是让幼儿通过了解动物的不同特征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将动物进行分类;数学区是结合“给动物排队”的游戏,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由探索,尝试对同一种物品按不同的规律进行不同的排序。

2.顺应幼儿发展的需要性

第一,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幼儿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支持与鼓励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满怀信心。因此,我们通过观察每一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既考虑到“吃不了”的幼儿,也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如在大班区域化学习活动“动物王国”中,教师在数学区“给动物排队”区域中,通过记录表格的设计体现对不同能力幼儿的要求,问号的个数代表排序方法的数量,问号越多意味着想出的排序方法越多。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给动物进行有规律的排序,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第二,根据活动的逐步深入提供材料。在活动中,要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乐于动手动脑,提高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们通常每周安排两次区域化学习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第一次活动的情况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区域的设置和增添第二次活动时所需的材料,以使空间和材料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学习活动的需要,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激发自身的挑战欲望,并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

如在“有趣的叶子”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掌握探索、发现排列成封闭状物体的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教师有目的地把操作材料进行了划分,分别提供了三个不同难易层次的材料。

二、小空间,大规划

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有所体现。作为教师,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幼儿活动的空间是多元的,活动的地点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应将幼儿领入充满生机的大课堂,学习那些在教室里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而这些活的知识和本领,正是人生所必需的。

例如,在中班实施的区域化学习活动“和纸玩游戏”中,我们初步设计了美术区“创意贴”,将材料按类别放置在幼儿桌子旁的操作架上,分为1号架子―“工具类”,主要投放制作需要的剪刀、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制作工具;2号架子―“纸张类”,主要放置前期幼儿接触到的各类纸张;3号架子―“参考类”,主要放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到的纸贴画书籍、图片等。同时,考虑到幼儿在家庭中已有使用电脑的经历,所以利用教室中现有的电脑与网络供幼儿进行资料查询。区域边上的墙饰上不仅有教师的范例,还有其他班级幼儿制作的作品展示,这样就初步为幼儿构建了丰富而又充足的材料空间。

又如在大班“恐龙”活动中,恐龙爪子的归类既有他们在图书资料中查找到的,又有他们自己发明的,并且按照他们的理论进行一一对应,划分不同的类别。恐龙蛋的演化是他们在探索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再经过自己的理解并运用独特的方法做了统计和分类。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标记来说明,如有的用“o”表示这是我找到的,有的用小红花表示这是我发明的,等等。因此,我们支持幼儿在活动中运用书籍、报刊、上网、电视、广播、VCD、照片、玩具、现场采访、探索实录等各种途径去获取信息。

三、小策略,大作用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恰到好处的师幼互动是最重要的。考虑到区域化学习活动需要充分的自主宽松的氛围,所以教师应尽量减少干预性指导,以隐性的指导为主。

1.等一等,帮一帮

区域化学习活动中,大部分时间是幼儿自己自由探索与操作,其间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必要时,教师要学会“等”,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与材料互动,给予他们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例如在小班活动“交通工具大集合”中,幼儿对教师说:“今天我想造一辆公共汽车。”“好的,这回你的公共汽车要造得牢一点噢,过会儿我来乘你的车,好吗?”幼儿连忙点头。但是在用瓶盖做轮子的时候,他选择了固体胶棒,结果无论如何粘,轮子总是掉,教师在边上观察到以后还是默默等待。经过数次失败之后幼儿改选了双面胶,但是撕不下白色一层,此时教师上前询问:“需要帮忙吗?”终于,“公共汽车”完成了,幼儿十分高兴。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有利于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激起幼儿对材料探究的更大兴趣与欲望。

2.说一说,评一评

区域化w习活动中,幼儿的自我学习和自主探究占了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那么活动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如何解决,重要的知识点如何来化解呢?

第一,交流、讨论式。从形式上可以分为集体交流、小组交流和个别交流,适当的时候可以灵活转变、交叉使用。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交流、讨论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小班可以重点围绕活动中的兴趣情感、坚持性、专注性等,如:“今天你玩哪些区?”“你都做了什么?”而中大班可重点交流创造性、再探索的愿望、自信心、合作交流等方面,如:“今天你有新的尝试吗?”“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第二,展示、示范式。教师可以展示幼儿的作品或活动成果,如幼儿的作品、区域活动中的记录单等,它使幼儿活动有了持续性,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成就感和向同伴学习的机会,体验活动的乐趣。当然,还可以展示、示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内容。如在“水中开放的睡莲”区域中,要求幼儿比较三种纸制的花在水中开放的快慢。有的幼儿自己一个人操作,先放两朵花,再迅速放剩下的一朵。而有的幼儿则是两个人、三个人一起合作,同时将花放到水中。于是在评价时,可请两位幼儿示范他们合作操作的过程,让幼儿从中领悟到活动中合作的重要性及怎样的操作才是更加科学的、正确的。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9

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主要表现在: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的学科教学目标,强调教学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人文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物理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做,淡化教师的讲,它给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下面我对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

尽管科学探究没有绝对固定的程序,但仍有一般的程序可循。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为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提供了参考框架,也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还为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知识,也是完成一个完整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所以,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程序,让学生学会探究。

二、营造有利于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学生探究服务的。一要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问题的兴趣;二要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行探索,自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等来展示情境,以唤起学生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三、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因此探究者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四、为实验探究提供最合理的实验材料

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就是要让他们自己搜集事实,参加实践,亲自观察实验与操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获得知识。教师要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造条件,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并适合学生自行探索的材料。教师作为材料的提供者,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寻找材料,选择材料。凡是学生可以自备的材料,就应让学生自备。因为学生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觉得亲切而不陌生,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高不可攀。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透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中,重视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这样做,有利于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投身于探究式学习之中”这一理想的实现。实现了传统学习模式向现代学习模式的转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盎然生机。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7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的灵魂。学以致用是物理学的基本特征,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为物理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什么先有闪电再有雷声?为什么滚烫的开水和凉凉的冰棍都能冒出“白气”来?为什么听声音我们就能知道是谁在说话?……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七、遵循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循序渐进

实验探究式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探究到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融合,教师应鼓励和提倡学生应用他们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猜想和假设、分析与论证、讨论和交流。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10

实验的目的并不是完全为了得出所谓“正确的”结论,而是在实验过程中养成科学习惯,了解科学研究的步骤。对实验每一环节充分地认识其实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忽略了让学生设计实验这一环节,而是直接让学生上手进行实验,课堂看似非常热闹,但是细细推敲这样的活动就缺少了目的性。学生对于活动的任务不明确,计划不充分,实验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或者活动杂乱无章。

如《水和冰》一课,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是会逐渐下降、保持、继续下降,并且每个阶段温度下降的速率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能记录这些温度变化的过程,必须要确定记录的时间间隔,教师直接出示了实验的要求,尽管学生在整个实验中执行力很强,实验效果也不错,但是学生在活动中并没有提升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这样的实验课学生的设计能力、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并没有提高。所以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在课堂中引导者的身份,把生本主义放在心间,以学生的发展、能力的养成为主要目的。除了注重实验的环节外,更应该创设较为开放的课堂环境,不要害怕课堂会因为学生实验设计的讨论影响了整节课原有的设置和安排,其实正相反,学生对于实验的自主设计正是本堂课的亮点。

二、课堂师生本质交流加速学生实验设计意识

实验课的实验要求是完成实验的前提,但是实验要求的让学生明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教师直接出示,学生按照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从实验的过程来看,学生主动参与了实验,但是从本质来看,学生的思考能力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在师生的本质交流中得出实验方案更能增强学生实验设计的意识,对于实验操作更能领会,实验设计的目的更为了解。

如2013年全国小学自然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来自广西南宁的邓超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中》一课,学生对于北斗七星知之甚少,仅限于七颗星组成的形状,那么就利用学生对于北斗七星仅有的这些前概念来建构水平方向上七星的模型。再进一步,这七颗星离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如何构建这七颗星的方位,是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测量大概距离,构建准确七星模型,进行摆放的,这个过程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而是适时点拨,和学生有效交流,学生通过与教师交流得出建模实验的方案,在小组内有效实施方案,实验成功,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意识得到提高,部分学生也拥有了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有效实验材料的选择促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养成

实验课必然需要实验材料来支撑,而实验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使用的材料决定的。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花足够多的心思,有效的实验材料是可以给予学生在思维上引导和提示作用,这比教师讲述复杂的实验要求有效很多,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即实验设计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在执教的课堂中实验材料比较单一,就是一种材料用到底,这也无可厚非,在有些实验课的确是只需要一种主要的实验材料,如《磁》这一课,学生对于磁铁的有效研究,发现磁铁两端的磁性较强,能够吸引较多磁性材料,以及在磁铁周围存在着特殊形态的磁场。这样的实验课是对这种具有特性的材料进行研究,使用这种材料足矣,但是有不排除使用其他形态的磁铁,多块磁铁共同使用的情况,这样的设计思路其实又开拓了思维的瓶颈,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会更加浓厚,自然会促成其研究还有怎样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