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交流材料十篇企业交流材料十篇

企业交流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4:40

企业交流材料篇1

这个厂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分三步走,即:组织结构优化、考核体系确立、绩效再造。首先,这个厂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规范、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重新进行了职能的划分和岗位设置,重新明晰了岗位的隶属关系、目标责任、工作内容、主要权限、工作流程及岗位任职资格和条件。理顺了机关各部室、机关与基层及各岗位之间的关系,避免了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其次,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设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设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考核内容;划定应时而定、张弛有致的考核周期。最后,作为管理体系的支撑,对绩效体系进行了再造。打破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突出多劳多得、科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管理人员业绩的优劣与效益分配相挂钩、增产增效,成本费用的节余与效益分配挂钩、基础管理工作与效益分配挂钩的全员的量化考核。其中把原油生产任务作为否决项,只有完成产量才能兑现效益工资。在产量完成的基础上,管理指标、成本费用和日常管理三项分别按50%、30%、20%权重赋分、封顶,强化生产管理,这个厂绩效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一、按岗位定酬,实行岗位管理,突出以岗取酬的原则

这个厂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动态管理量化考核,并将效益工资侧重向管理人员,艰苦岗位的,人均工作量大,关键的专业人员和技术含量高的“三高一关键”岗位倾斜,建立了激励与约束并存的薪酬管理机制。以关键的专业人员和技术含量高为例,这个厂充分体现科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相应提高科技人员待遇的同时。把科技人员的奖金系数与产量、业绩的优劣与其所挂钩。

二、按工作任务与业绩相结合定酬,实行全员量化考核,突出多劳多得的原则

这个厂在突出整体业绩的优劣与效益分配相挂钩的原则下,合理制定了采油队管理考核体系。同等站队薪酬分配以工作量为基数,不以人数为标准,有效解决人员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是按照工作性质制定不同考核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施量化。基层干部将奖金系数折算成人数,算出全厂采油系统的总折算人数,每名折算人数按人均100分计算,得出全厂总的奖金分值,用总奖金分值除以总折算井数计算出全厂采油系统折算井分值,以此为标准再算出各采油队应得奖金分值,实现队以工作量多少来衡量薪酬的多少;测试队,按厂编制单位定员总量,以人均105分为基础(油水井测试班以人均120分为基础;测试队自动化班考试合格后以人均120分为基础,其它人员由本队自行确定人均基础分数),确定基础总分数;地面队,按厂编制单位定员总量,以人均100分为基数,确定基础总分数。另外,地面队靠组织完成公司投资性工程按创收和效益可以进行提成,具体方案另行制定。机关各部室,按厂编制单位定员人数,以人均120分为基础,确定各部室基础分数。

二是根据基层队的干部配备指数,实现了以岗取酬、以责任取酬,把基层领导奖金分值与分管业务的业绩指标好与坏挂钩,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责任的均衡制,这个厂打破干部固定奖金系数,规定每月由基层班子和班组长进行月度系统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相应扣除员工的分数,与此相关的基层领导分值也相应升浮,即:党政正职=基础分值(全队实得分值/全队员工应得分值);基层领导系数=基础分值(分管业务人员实得分/分管业务人员应得分)。通过实施,基层干部推委扯皮现象少了,基层班子责任明确,每名成员都能抓好分管工作,并注重日常的检查考核,基层行政管理由以往靠一把手个人威信管理转变成全体班子的自觉行为。

三是基层员工奖金系数与承包井数、生产管理、材料管理、技能管理、安全隐患管理、劳动纪律管理五项管理相联系,体现奖优罚懒。让基层员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进行承包管理,岗位生产管理考核每月依据厂制定的管理标准定期全面检查和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每月对所管辖工作进行随时抽查的考核结果,对照班组返回的个人所管井、站并根据量化考核文本细则进行加扣分;设备管理考核根据上一年度每台设备、每个岗位的实际材料消耗的数量、种类、价格来进行年度预算,再进行月度配额;在材料管理上,每月根据材料员算出各班组材料消耗情况,按照每节余100元加1分,每超100元扣1分,对各班组进行考核,然后由班长考核到个人;技能考核由各采油队成立技术培训小组,每月技术小组成员根据生产实际出题。由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和领悟做出答案,根据答题情况由其他人补充并由技术员进行指点和解答,每月度进行一次考试,并根据考核细则进行考核,从而使绩效考核量化到个人。

三、按责任定酬,实行立体交叉适时考核,突出机制拉动的原则

这个厂把效益工资与产量、管理指标、费用、日常考核等四项工作相挂钩,并分类别、分部门、分责任进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相互交叉考核,并建立薪酬的增减与本单位的盈亏结合建立风险收入机制,同时把基层责任进一步细化,把基层队领导及班组长的效益工资与其分管业务直接挂钩,形成责任与职责的统一。

一是实行原油生产任务一票否决制。这个厂时刻把原油生产放在第一位,对于完不成原油产量的基层单位,即使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得再好,效益工资只能实行预借制度,预借最高额度不超过正常得奖单位的最低值。

二是精心研究管理指标,突出管理指标在薪酬考核的重要地位。如何把采油队的管理工作真正从地面管理向地下管理转移,这是厂今年管理工作确定的重点。加强指标管理以后,以往那种只注重表面化、形式化管理工作的风气逐渐减少,基层队班子把注意视线从地面管理向地下管理转移,因为规格化工作开展的再好,也只能保住奖金总额的20%,如果一个开发指标管理不好,全队50%的奖金就没有了,所以在厂基层班子研究管理指标、创优良指标已经尉然成风。

三是成本考核列入月度考核项目,并严格考核兑现。这个厂把费用分成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费用指标的累计节超额与全厂计划累计费用指标之比,确定每个单位的节超额百分数,每节超1%人均奖罚10分。半年及年度按节超额大小对各单位进行奖罚。

四是日常管理严格与薪酬考核挂钩。把基础管理考核列占薪酬考核的20%,做到“既抱西瓜又捡芝麻”,促进了薪酬考核最后一个链条与生产管理的协调发展,提高了基层站队的管理水平。

企业交流材料篇2

——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交流材料

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27日,是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局所属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针对配套推介活动、信息化推广、科技信息、管理咨询、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会展顾问、融资担保等内容,为全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创立发展提供系统性、公益性的综合服务,并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健康成长并不断壮大。

一、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苏州高新区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新形势,努力解决我区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动我区中小微企业成长。

1、协助上级相关部门拟定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2、监测、分析高新区中小微企业经济运行态势,承担中小微企业信息的收集和资料整理等工作,引导中小微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3、落实和贯彻有关维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文件精神,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的维权服务,依法维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

4、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支持、对外交流、企业家培训等综合性服务。

二、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内容

1、加强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协调发改、经信等各条线资源,落实高新区《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大力度扶持各类企业。推动存量企业做大做强,增加税收收入,达到企业和政府双赢的效果。2017年中心帮助企业争取区级资金6000余万元,获批省科技小巨人一家,获评省三星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5家,获批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640万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预计220个项目可以获得500余万元扶持资金。

2、推动创新创业、营造服务氛围

苏州高新区连续几年成功承办江苏省“创客中国”暨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预决赛。2017年大赛历时两个多月,得到了全省各地创客精英们的热情响应,共吸引了135名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软件和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大赛期间,全省首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太湖金谷—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揭牌。

3、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丰富活动

整合协调科技、人才、培训、管理等各类中介资源,服务中小企业,搭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的平台,依托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等产业协会持续开展各类活动。2017年联盟共组织各类中小企业主题活动43场,包括政策解读、专题讲座、研讨会、参观交流、沙龙论坛、人才招聘等形式,服务人数3300余人。举办“2017年浙江大学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苏州高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等。通过组织企业家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素质,拓宽其视野、让企业家们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经济动向、掌握最前沿的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推进产业转型,聚焦专精特新。

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发展白皮书》,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引导,积极发掘一批区内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中小企业产品更有特色,更具竞争力。认真组织企业做好苏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入库工作,并在全区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专项试点工作。截止2017年共155家企业纳入苏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库,15家企业获评苏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百家示范企业。

   5、搭建金融平台,助力企业融资

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区内中小微企业与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各类创投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路演、项目推介,专题沙龙等形式展现区内企业项目,鼓励各类基金投资小微企业发展。

三、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发展计划

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加强和改进高新区对企业的有效服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全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高新区实际,高新区对全区企业服务工作进行了流程化梳理,开发“企业服务云”线上平台,并依托现有事业单位人员,设立完善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企业服务“线上一个端口,线下一个窗口”。

1、线上平台:开发建设“苏州高新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平台”(企业服务云),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作事项线上运行,主要包括:政策信息法规的,区发改局和国家、省、市的发改经信条线项目申报,各类企业服务活动,工业存量土地交易,标准厂房和工业小区的载体管理等。

2.线下窗口:设立完善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建立专业服务窗口。一站式服务大厅窗口总面积700平方米,设10个服务窗口。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由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同志及部分国企借用人员共同组成,目前派驻4-6名工作人员,由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企业交流材料篇3

一、挂钩联企

在深化、完善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企业联络员制度和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广泛开展“走进千企,用心服务”大走访活动。各单位均拟定了年度走访企业名单及时间表,各级领导主动带头下沉到辖区一线,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实情,体察企业困难,认真听取企业对工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谋划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办法措施。据统计,全系统共挂钩重点企业*户,上半年共走访企业*户(次),为*户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件。*工商局发放“企业经营状态调查表”,开展“千家万户企业经营状态大调查活动”,对全市企业进行摸排;通过建立和完善挂钩联系机制,设立“企业需求情况记录簿”,实行分类收集、定期走访、全程跟踪、整理归纳、及时反馈等五项工作机制。*工商局建立重点企业挂钩联系、走访企业调研、为企解困、纳谏督政、温馨办事等“五项制度”,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帮扶企业。*工商局开展“进企业、查问题、送良方”活动,深入生产车间、现场办公,实地解决企业问题和困难。

二、登记便企

进一步深化落实注册官五项制度、三项机制,建立应用软件平台测评登记质量机制,规范市场主体准入,确保登记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各级窗口规范化建设,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推行即来即办、特事特办,采取现场办公、预约服务、疑难问题会商等方式,全方位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区工商局推出登记审批服务“十个办”原则,出台助企“五项举措”,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代办、特办、长效、信息“五项服务”。*县工商局注册大厅启用“窗口服务电子评价系统”,实行窗口企业注册官服务质量星级动态评定制,接受办事群众评价*次,总满意率达*.*%。*种畜禽养殖发展公司建设是*、*市两级政府重点项目,为确保此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企业尽快投产落户,*市工商局将该企业列入重点跟踪服务名单,派专人全程服务,凭*市政府批文为该企业先行办理了“筹建”营业执照。发展造船业是*市经济建设工作重点,为进一步促进造船项目的引进、落地与投产,*市工商局成立“*市工商局促进造船产业项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等辖区工商所均相应成立工作小组,各工商所片(段)长和注册登记人员同造船企业挂钩,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跟踪服务,对符合主体登记条件但尚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造船企业实行“先照后证承诺登记制”,让企业先行办理账号开立、税务登记,极大缩短了企业投产周期。为进一步提高登记服务效能,全系统大力推行网上登记、网上预审、网上年检,提高网上业务平台使用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截止*月中旬,“网上工商应用平台”数据显示:已有*次企业登陆“网上工商应用平台”提交业务申请,审核办结通过*户,办结率*.*%。

三、政策惠企

认真贯彻落实工商总局支持海西建设“*条”“*条”和省工商局服务企业稳定发展“*条”、“*条”、“*”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服务全市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分发纸质宣传材料、宣传栏、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开展全方位宣传,让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知晓。*开发区工商局组织*余户回归企业主及外地商家召开主题为“工商政策指导,助推经济发展”的政策解读会,现场解决企业提出的困难。*工商局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上半年,全系统共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次,分发宣传材料*份,举办(座谈会)培训班*场,参加人数*人,接受政策咨询电话*次。二是用好用活用足优惠政策。上半年,全市各级注册登记部门运用优惠政策引导*家国有企业实行改制;允许*户企业到资期限延长一年;支持*户困难企业存续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实行筹建登记*户;免交*户经营困难的企业年检费。三是大力支持服务域外企业回归发展。把服务域外经济发展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市工商局服务域外回归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条措施,并由市政府批转各地、各部门、各大企业执行。全系统在放宽准入条件、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品牌战略、创新服务举措、搭建对接平台等五大方面大力鼓励、引导、扶持宁籍域外经济回归发展,成效明显。*区工商局寻求以域外经济带动域内合作的发展模式,建立与开发区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按照事前跟踪、全程、事后回访的原则,对域外回归企业及域外投资者实行定岗、定人负责。*县工商局组织专人到“*商会”召开驻沪企业家座谈会,宣传优惠政策措施,了解企业状况,解答企业家关心的问题;向企业家发放“*工商联系卡”,并依托“*商会”设立全市工商系统首个域外“工商事务联络处”,聘请驻*党委和商会*名干部为联络员,搭建互动平台,为*在外企业的回归发展提供事务服务。*县工商局、*市工商局先后到*、*、*等地考察本地籍企业家在外创业情况,宣传域外企业回归发展各项优惠措施,共商服务企业发展大计。全市上半年共登记设立域外回归企业*户,吸引域外资本*亿余元。

四、品牌强企

全系统围绕“发挥、使用、保护、传承、重点”五个重点环节,立足区域实际,找准品牌带动战略切入点,加大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采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商标品牌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截止*月,全市共有注册商标*件,其中驰名商标总数达到*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件,*省著名商标*件,*市知名商标*件。*市跻身全国“*年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同时,认真贯彻《*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办法》,建立完善企业知名字号行政保护机制,全力引导帮扶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第二批*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工作,严格把关,确保企业知名字号质量;建立企业知名字号数据库,指导企业加强字号的管理和运作。全市工商系统的品牌战略工作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和赞誉,社会反响强烈,极大地提升工商部门的社会地位。*月*日,市委书记陈荣凯第*次对市工商局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所取得的成效做出批示;*月*日,《*报》以《*品牌建设“开花结果”》为题,大篇幅地报道商标品牌带动战略取得的成效。

五、融资助企

全市工商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股权出资、股权出质登记管理办法,认真做好股权出资、出质登记,帮助企业扩大资本规模,盘活股权资产,缓解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实现发展壮大,拉动社会投资。为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困发展,各级工商部门依托职能,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踊跃开展企业动产抵押担保融资业务,鼓励设立担保公司,为困难企业提供商业性融资担保。上半年全市共登记注册担保公司*户;办结企业股权出质设立登记*件,出质股权数额*万元。此外,积极推动商标质押贷款和作价出资工作,支持和协助企业依法以驰名、著名商标质押获得贷款。目前,已有*剪刀、*大黄鱼和*白马河调味品等*件商标通过无形资产评估,正在办理商标质押贷款或作价出资工作。

六、搭台兴企

各级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帮助企业搭建“企企”、“政企”、“银企”对接平台。一是通过举办企业家座谈会、利用工商红盾网相关信息等形式,推动企业间的信息、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促进企业间资源互动与合作。二是搭建政企对接平台,发挥工商、个私企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掌握企业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性问题,密切政府及相关部门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市工商局、个私协会与*市团市委共同成立全省首家“共青团*市个私协会委员会暨ybc*服务站”,为青年创业搭建平台,服务站成立以来,已为*名青年成功申报了ybc项目,另有*个项目进入核审阶段。三是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搭建工商、银行、企业、商会四方互动平台,为企业排忧解难,支持企业发展。

七、信息引企

运用信息资源优势,加强统计分析,加强信息指导,为企业提供政策、市场等各类信息,提供投资创业指南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解答各类疑问,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企业调整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提供参考。*县工商局利用统计分析、政策信息等为县政府决策、企业投资服务。该县政府*月份公布的*家重点工业企业,就是参考了县工商局提供的企业登记、经营情况等信息而作出的决定。

企业交流材料篇4

___邮局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并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概括总结提出了企业精神、企业行为理念、企业目标、企业管理标准及企业标识等等。20__年,管局在全市邮政系统推广了___邮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几年来,___邮局始终如一地根据管局党委和区局党委的各项工作要求,注重把企业文化做为支局发展的精神支柱,并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向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注重培植将企业文化真正存在于员工的内心,注重做实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支局的各项制度与行为规范之中。

___邮局在落实理念过程中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除了订立“员工手册”、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外,为了落实服务理念,支局早在1998年就曾经提出“服务是邮政永恒的主题”;“用户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并经过多年的实践,使这一服务理念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一直到20__年,管局提出“用户是亲人”的服务理念后使得服务理念更加具体得以升华。

结合工作实际,在落实服务理念过程中,支局明确提出:

第一,确立用户和服务的关系。在注重独特的局房设计,温馨的用邮环境,先进的通信手段的同时,还以热忱周到全方位的服务措施,满足用户需求,赢得用户的赞誉。特别是在20__年,管局开展的文明行业复查工作中,我局采取深入社区以“传播邮政文化,构建和谐社区”为题参与了前门西河沿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支局领导、业务鼓干就有关邮政在便民服务上,在邮政新业务宣传上,在邮政的发展与邮政文化上与社区居民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沟通。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居民们认为邮政进社区不但体现了现代邮政服务人民的宗旨,更充分体现了社区全员共建、规划共商、资源共享的良好和谐社区局面。

第二,开展特色服务。即——围绕热点,开展重点服务;围绕现代通信设备开展信息营销,拓展市场,延伸服务;围绕老弱病残开展特需服务;方便用户连锁服务;健全系统跟踪服务等举措。我局党团支部“社区便民小组”的党团员青年们,几年来一直坚持带着对残疾人、老年人的一份关爱,定期将服务送到社区残疾人、老年人家中。在为用户带去方便的同时,也为企业拓宽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距离的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职工有一种责任感和社会人的意识。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谋求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这个基础上。将“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第一、确立行为准则。20__年,我局党支部结合区局党委提出的“树立党员形象工程”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三个“零距离”:即关心帮助心贴心,实现感情上的“零距离”;深入一线面对面,实现空间上的“零距离”;沟通交流手拉手,实现认识上的“零距离”。党支部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这“三个零距离”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例如,党支部提出每一名党员要为职工办一件实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提出一个好的建议。党支部开展的暑期送凉爽,冬季送温暖活动。支局工会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职工生活档案”,为随时能够了解掌握职工日常生活状况,为职工解决燃眉之急掌握一手材料。

第二、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职工感到被尊重和受重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职工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职工感到满意和被尊重是企业文化留住人材的关键因素。在___邮局有一大批外语基础较好的同力达员工,他们带动支局掀起了学习英语高潮,为20__年奥运做贡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支局不只看重了这一点,积极让这些同志发挥才能,为他们创造机遇,让他们感到受重视,被尊重的氛围。同时,还让他们担任重要的工作岗位,值班

局长,电子邮政厅主台,英语小教员,赋予他们一种责任感,这样使他们更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外国友人,既可以更多的接触英语,又能为支局培养大批的英语人材,还能使支局在对外服务上提升档次。同时,支局还激发这些年青人利用英语模拟演练,用邮对话小品活动,职工自编自演自导英语学习教育片,既带动了支局前台员工英语的普遍提高,又增强了职工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发挥榜样作用,促进企业文化的人格化。

学习和模仿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青年职工更是渴求学习和模仿“偶像”。企业可以利用职工的这一需求,将企业文化集中体现在某些“偶像”身上,使之成为十分具体,十分贴近职工的东西,那么谁来做“偶像”呢?

首先,支局的管理者应当率先示范,做出样子。所谓身教重于言教,要求职工做到的,支局领导首先要做到,支局领导要做一名身体力行企业文化的典范。其次,支局在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先进模范人物,因为他们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他们可以树立成为职工学习的“偶像”。在___邮局,我们的做法是在完善服务,规范行为的同时,在局内开展“星级服务”、和“星级营业员的评选”,在提升我们服务水平的同时,通过“拜师学艺”活动培养造就了一批批先进典型,评选了许多职工身边的服务明星,并将这些服务明星奉为员工的楷模,以此,培值员工的价值观,对这些先进人物我们不但要拥有崇高的荣誉,受到全体员工的尊敬,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明确的奖惩制度,保证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四、在建设企业文化中体验企业文化。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存在于员工的内心。企业文化必须让员工从“亲身体验”到感觉文化就在你的身边,与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我局在从建设企业文化到体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启动了“三个工程”,并将此工程贯穿于几年来各项工作的始终。

其一,是“看见工程”。企业文化要能够“看得见”。企业文化要出现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在我局的局房装修布置上,在我局的板报宣传栏、局务公开栏和对外的服务上,我们都在宣传和阐释着我局的企业文化;同时,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让员工和用户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地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我们还建立“企业文化走廊”、“身边典型、组织活动”专栏等,让人们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支局内部“___邮局信息简报”刊物的创办、文化娱乐活动、门户网站的设立、不断改进的工作环境设施、持续几年的好人好事、服务明星故事的征寻活动等,都在充实着“看见工程”的具体内涵。

其二,是“感受工程”。企业文化不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有“落地”才显实效。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体验;例如,领导风格,在我局领导班子一班人,以身作则,严予律己,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做到,同时还注重品德、团结协作的培养。在工作作风上,提倡“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作风,制定严密的激励机制,倡导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推崇团队精神,在这一点上营销部的员工体会最深,在我局市场营销部的日常工作中,每一次的成功营销,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都体现着营销人员坚忍不拔的耐力和永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因为大家通力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增加了营销工作的成功率。因为有了员工的通力合作,我局近几年在营销工作中收效显著。曾先后成功地开发了《欢歌20__》、《崔永元电影传奇》、《BeYonD的故事》全国巡回演唱会和《黑豹20__》等个性化邮票业务,开创了名人上邮票的系列服务,不仅为我局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也为邮政个性化服务在社会上的宣传提供了舞台,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___邮局通过近6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人们感到,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许多因各种原因离开___邮局的员工都十分珍惜他们在___邮局工作中所秉承的价值观。很多调出___邮局的员工,都十分怀念在___邮局工作时的那种工作氛围,可见,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其三,是“用心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让员工改变观念,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行动起来,除了积极沟通和培训外,还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例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让员工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领略到文化的真缔;我们就在企业中开展“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活动。支局党政工团还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制定了“党员自学成才规划”、“职工个人自学成材规划”、“劳模先进青年学习成材规划”,让职工学有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措施的实施,使职工的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各种文化学习;班组、局内不论工作多么繁忙,都要为这些同志开绿灯,有外出学习的机会,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些同志。

通过近几年来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加大宣传贯彻力度。企业文化既不是应景之作,也不是时髦之举,而是企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缩影,是凝聚员工队伍、引领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因此党、政、工、团组织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媒体,加大企业文化宣传贯彻力度,使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入脑入心,形成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共存亡”的“人企合一”的良好局面。

第二,企业文化不可以脱离员工而独立存在,员工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若企业文化不能在员工中体现出来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只是管理者的工作,而没有企业员工的参与,那么在企业文化实施过程中就极容易遇到员工的抵触或者不合作,于是再完美的企业文化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交流材料篇5

一、公司精细化管理活动的总体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推进精细化管理。为使精细化管理各项要求和标准尽快在公司得到落实,裕隆公司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认真扎实地开展了相关工作。公司充分利用会议、板报、橱窗等各种载体,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不仅让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管理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全面了解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真正理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宗旨、核心和灵魂,还要在全体员工中真正形成共识,动员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做到从现在开始、从现状开始、从自己开始,大胆探索切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实际的精细化管理方式、方法。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确立全新的思想理念。首先,在高中层管理人员中要切实转变观念。要从思想认识上转变企业管理上的传统思维模式,要改变以往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要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作为管理者,重在精细化管理办法和措施的决策与推行,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

(三)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方法,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适应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当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大力进行推广和应用,并建立起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例如:在财务核算环节,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的成效与问题等等都可以在当期的财务核算中反映出来,我们除了把财务核算上的业务细致入微的搞清楚外,还应当对货款的回笼、资金的使用、成本的控制结果等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在经营环节,更是需要精细的工作方法,随时洞察市场的发展变化,掌握业内的行情动态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取得良好的经营成效,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形成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整章建制,完善各项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是对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和考核,为此,各专业,各单位要从遵章守纪,正规操作,危险源辩识,定置化管理,安全市场化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标准,精细化管理标准及相关考核办法,实现量化考核,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有考核,全面提高岗位作业水平。

二、公司精细化管理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结合我公司实际,我们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整体目标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达到实现“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企业”的美好愿景。《实施方案》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生产上“精谋细划”,在经营上“精打细算”,在管理上“精雕细琢”,在科研技术上“精益求精”,在职责定位上“精确定位”,以实现经济效益上的明显改观,公司内外形象的彻底改善。

(一)基础管理方面。进一步细化、完善公司各类管理制度,严格做到数据说话、流程办事、制度管人。坚持每周例会制度、补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现场活动组织流程、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合同精细化管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努力提升管理效率,初步形成了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用流程理顺运作机制,用沟通营造顺畅的工作环境。在基层单位大力开展“比创新能力,赛完成指标好;比管理水平,赛节支节约好;比遵章守纪,赛隐患控制好;比技能提升,赛岗位练兵好”活动,各部门、每位员工都结合各自实际,客观分析工作现状,进行自我诊断,认真查找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哪里不合理,就从哪里入手”的原则,找准切入点,是系统问题就从优化入手,是环节问题就从理顺环节入手,是制度问题就从完善制度入手,是操作技能问题就从提高操作技能入手,是责任问题就从明晰责任入手,这样就使管理工作由少数人实施变为多数人的自觉行动,上下同心,一级管理一级,员工做到管理好自己,从根本上取得了管理成效。

(二)责任落实方面。精准细致的人员分工,责任落实到人。用制度、流程、信息系统将“人”“事”结合,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完成的情况有人检查,事事完成的步骤、结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责任是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实的“尚方宝剑”,如果没有把责任明确到每个人身上,则每个人都会感到无约束、无压力、无动力,容易导致推诿扯皮、应付差事。因此,要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必须强化责任,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制度。领导干部必须做出表率,自觉履行好自身职责,这样才能起到示范督促作用。同时,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制,这样才能确保层层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事事有落实。

(三)经营服务方面。公司围绕全年经营服务工作重点,精准营销、强化执行,促进了经营服务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互动交流,紧密把握市场规律。坚持每月召开经营活动分析会,分析经营服务工作中的关键经营指标数据发展变化趋势,剖析原因,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增强对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二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督办制度。公司建立督办制度,加大对各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提高了公司的执行力。三是建立了公司机关和基层单位的联系、督导制度。及时了解联系单位经营工作和指标完成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联动考核经营绩效,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局面。

企业交流材料篇6

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微机失重秤、钙铁铝率值分析仪及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等现代先进设备,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及时准确。

公司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普通民用建筑、隧道、桥涵等工程及水泥制品加工。产品自1995年以来,在高等级公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多次中标;高标号水泥熟料是**省水泥粉磨站的主要供应货源。可靠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企业规范严格的管理和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赢得了用户的好评。企业自改制以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iSo9000管理为载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19人,中专27人,高中59人,其余为初中和小学文化人员。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会计师)中级等职称人员4人,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人员21人。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或持有岗位上岗证的员工197人。在46名大、中专毕业生中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实践,除三人还在车间一线岗位外,其他全部处于行政管理和生产管理岗位。公司人才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下面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简要谈谈人才应用或存在问题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公司人才缺乏的原因

公司成立之初,因资金困难,面向社会集资,每人只要出资3000元,即可到水泥厂工作。在此背景下,大量低学历和无所技能社会和农村的一些劳动力进入了公司,这是公我司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一大原因。1993年,在公司即将投产前,根据人员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公司派出部分员工到其他水泥水产企业跟班学习,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人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和从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开始陆续到公司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培训,目前人员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但是在此之前,公司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目前基本熟练的操作工是用“缎子当布培养学徒”的方式,从实践中产生的。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员素质偏低,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和壮大必将会起到抑制。所以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注入新的生产力。

二、高低人才缺乏是目前企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包括水泥在内的非国家垄断行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效益多不可观,高级人才难进,难养;技工方面的一线可用人才企业难找或者没有人才供应。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调查报告,当前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师、高级技师年龄普遍偏高。技术工人中,高级以上技工只占3.5%。技师和高级技师也不过100余万,相对于7000万技术工人来说,可谓凤毛麟角。预计今后几年,中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加快启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省现有技师19700名,而高级技师仅有67名,加上主要技术岗位和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不足4万人。在全省200多万名各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具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占55.6%,中级占40.1%,高级占3.5%,技师占0.78%,形成了“金字塔”型结构,与公认的“纺锤”型合理结构相差甚远,我公司更是相差太大。而且,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客观上存在数量严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状况。一是高级技师、技师和重要技术岗位与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的数量不足;二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在传统产业,而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建材、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等朝阳产业人才短缺。

此外社会上存在片面的人才观。不少人一提到人才,想到的是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自觉不自觉地把技术工人排斥在“人才”之外。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人人都可成才、岗岗都有出息、高技能工人也是人才的共识。当工人、学技能被视为没出息。现实生活中,技校生与大学生在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落差,致使年轻人只愿上普高,将来考大学,而不愿上技校。这是导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重要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三、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的兴衰与人才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渴望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人才。2000年我公司转变为民营企业后,公司提出了“以人为本,质量兴业”的经营方针。确定了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出人才的机制来运行。开始我公司期望到人才市场上去进行引进,每年派人道人才招聘会上招生,结果好的人才不愿来,低的我们有没有必要用和养。后来我们还是继续每年抱着希望坚持去引进,同时开始走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道路。根据岗位的需要,选送文化水平相应高的人出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创造出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水平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实行“平者让,能者上”原则。目前我公司管理岗位上的大多是大、中专生,公司并不是开始就把他们放在管理和主要岗位上,而是他们确实有文化理论基础,经过实践,自身出类拔萃上来的。同时公司对企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思想素质要高,如果没有努力的诚心和实际行动,再大能力的人我们也不要。

近几年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公司在不断开展减员和减费增效的管理过程中,都从来没有拒绝人才流入,每次人才交流会议,公司都派人参加,但每次均没有建材和机械方面的人才来应聘,低水平人才本公司已经富余,高人才不愿进入,这是公司目前所处的一个尴尬局面。

在对外引进人才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公司为鼓励员工自学成才,还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和政策,并纳入人事管理和考核制度中,以保证长期有效和具有连续性。大的鼓励政策是:与水泥生产工艺直接相关的,经批准,可以带薪全脱出学习,并报效相应的学费;半脱产的给予带薪学习。不乱何种学习形式,只要拿到国家承认学历的员工,本科给予奖励3000元,专科2000元,中专1000元。

除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外,公司结合年度考核,每年开展自帮自教,开展竞赛的学习形式。每年均举办文化基础知识,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水泥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电工基础的培训班,培训技术后还要进行考试和考核。此外针对大部分员工文化水平低,岗位技能接受慢的特点,公司还聘请专家来公司,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进行授课。经理论和实践考核大部分员工拿到了岗位操作合格证书。

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教育,公司所有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表现在: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逐年提高,水泥产销量从1999年的9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3.5万吨。相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质量事故大幅度减少。应该说这是和公司鼓励自学成才措施的执行,每年进行年度教育培训考核和全方位开展员工岗位培训分不开的。

当今世界,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各个企业争夺的焦点,人才资源以比物质资源更快的速度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已经拉开序幕。人类已大步迈进了一个新的千年,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以高科技为主要依托,势必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

企业交流材料篇7

一、打牢“安全”之基,确保施工与生产准备“安全并存”。

在120吨转炉—炉卷轧机施工现场,特别是进入施工高峰以来,大范围、长跨度、深基础、高厂房、立体交叉的施工环境,曾一度造成整个施工现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再加上现场大量设备的存放,原创:设备安装调试人员的增多,生产准备的同期进行,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第二炼轧厂针对实际情况,从基础工作抓起,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了施工与生产准备工作交叉并进、安全并存。

在施工组织中,无论大小施工单位,只要参与工程施工,指挥部均要求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员,做好安全方面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要求各施工单位做到规范施工,重点施工部位提前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劳保穿戴整齐,危险源(点)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指挥部还携同公司安全环保部、设备处及监理公司等相关单位,在关键时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落实相应的奖罚措施;在高温、多雨等安全隐患较多的季节,在特种设备使用及难度较大部位进行施工时,都要求施工单位制订安全预案,力争把一切不安全、不文明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工程建设树立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在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中,我们严格按照“三同时”的要求,确保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警示装置,能够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为做好生产前的安全准备工作,我厂通过安全环保科牵头,组织各车间安全员每周进行多次安全大检查,纠正纠察我厂职工劳保穿戴不齐和违规操作的不良想象。在设备安装、调试、交付过程中,我们提前制订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监督检查,确保了各类生产准备工作安全有序。

二、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

第二炼轧厂人员构成复杂,既有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又有各单位抽调人员,还有一大批从第一炼钢厂、第三轧钢厂、原创:第四轧钢厂等单位的分流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实践经验相差悬殊,大量职工的基本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新工艺、新设备、新环境,无论是对老职工,还是新成员,在安全上面临的都是一次新的考验。因对环境不熟悉,对设备性能掌握不透彻,对一些操作不够熟练,甚至对一些工艺流程及其能带来的危害还不很了解,都可能给安全带来隐患。氧气、煤气等易爆、有毒气体,铁水、钢水及热坯料等高温液体和固体,天车、一般的机电伤害、以及放射源等一个个危险源(点),遍布了整条生产线。这些都给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为此,我们统一管理,明确分工,对口负责,构建安全责任网,从职工报到开始就着手安全教育。为抓好抓牢安全教育工作,厂、车间两级安全委员会克服职工多、场所少、教材缺等困难,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及时对职工进行三级安全学习和教育,组织三级安全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填卡入档。在认真抓好三级安全教育的同时,还结合工作岗位,进行安全监护和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生产现场,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通过督促职工深入学习《安全操作技术规程》,确保广大职工掌握安全常识,尽快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

为使安全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系统化、规范化,第二炼轧厂安全管理委员会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了解工艺装备及岗位特点,并参照类似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先后制订出了我厂的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点)处理预案、重点岗位的预知预控、特种设备、放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劳保用品的管理办法等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为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打下了基础。

另外,我们还即将着手“合格岗位人才”的评定工作,通过有效措施,激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比干劲、比贡献,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一个安全、技术、业务素质等各方面均能满足岗位要求的职工队伍。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形成双向安全无障碍管理通道。

用制度规范安全管理,以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责任,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及厂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安全无障碍管理通道,杜绝任何推诿扯皮和隐瞒事故的现象发生。这是第二炼轧厂对各级安全管理责任人的基本要求。

因现场施工点多,作业面广,战线长,人员杂,外来施工队管理难度较大,再加上大量职工到岗时间短,人心不稳、岗位环境不熟,这些都需要有一条“主线”来上下贯通,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第二炼轧厂在组建了安全环保科后,本着全员参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原则,于7月1日成立了厂、车间两级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和协调第二炼轧厂的安全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二炼轧厂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在按照常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还结合我厂需要,迅速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并制定了安全例会制度。

目前,各车间安全委员会也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基本涵盖了所有工种和岗位,初步形成了我厂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各车间专职安全员也已及时到岗,班组安全监督员已开始实施带证上岗制度。

各项安全任务、安全工作的部署、安排,“自上而下”无障碍;各种安全隐患、信息、意见的反馈,“自下而上”无障碍;双向无障碍安全管理通道已在第二炼轧厂基本形成。

四、居安思危,开展“警示性”安全教育,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鲜血换来的教训,决不能用鲜血来验证。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我厂早在工程指挥部时期,就针对同类型兄弟单位所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通报、分析,通过剖其原因,究其根源,吸取经验教训,为广大职工敲响安全警钟。在将各类安全事故进行通报的过程中,让职工在真实的事例中加深认识,使职工从血的教训中得到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和事故应变能力。针对安阳市信益二期工程“5.12特大事故”、郑煤集团“10.20特大矿难”等这样的沉痛教训,我们除对全厂干部职工进行通报外,还分析其事故原因、过程及后果,特别是针对兄弟企业发生的氧气爆炸、煤气爆炸及中毒、严重的钢包漏钢事故、以及各种机电伤害、天车伤害等事故,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讨论,谈体会、写感想,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同时,还通过组织学习《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做到理论与事例相结合,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进一步系统地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企业交流材料篇8

一、取得的成绩

1、鹅业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

鹅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给集团因地制宜实施鹅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短短三年时间,相继建成了良种、炕孵、养殖、合作社、鹅肥肝、风鹅加工等6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链企业。集团在在建设本地(淮安、宿迁)基地的同时,又在辽宁哈佐、内蒙的赤峰、黑龙江的肇东和吉林的四平建鹅业基地,形成了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大户,大户联千家万户的发展布局,共计带动农户1万户左右,户均增收3000元。

2、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集团在做大自身、做响地方特色品牌的同时,反哺农民,回报社会,成功地把农民带入市场,创建了快速发展的平台和品牌,开拓了鹅产业的市场和技术,形成了既能带动农民致富,又能产业化、市场化的品牌企业。集团现有“国”字号品牌6个,即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宴特品、清真食品;“省”字号品牌5个,即省成长型龙头企业、省星火科技型龙头企业、“**省名牌产品”、“**省新产品”,“**省著名商标”。龙头企业带领广大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与此同时,龙头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采取收购兼并低成本扩张,经济实力和加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3、鹅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情况下,农业一般意义上的增产并不能使农民增收。以沂河沿线乡村为例,以往当地农民每年只种一季三麦,除去成本,每亩净收入只有350元左右,而实施种草养鹅比种植粮食效益提高5—8倍。特别是**集团风鹅加工项目的投产,拉动了当地成鹅收购价格的逐年飚升:2004年成鹅收购价为5-6元/kg,2005年达到7.6-9.0元/kg,2006年达到11.0-14.0元/kg,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大批养鹅户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摆脱了贫困,并形象的比喻道“十只鹅喝好汤,百只鹅换新装,千只鹅盖新房,万只鹅奔小康”。

二、主要做法

1、在发展方向上打破常规。

较长时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大问题来抓。“三农”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如何建设好新农村?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呢?

带着这个问题,****集团经过多次调研、分析,总结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前提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新农村的建设才有产业支撑。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是农民致富的唯一出路,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形成只有通过与农民有利益联结的龙头企业来实现。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集团别具匠心,审时度势,果断创新“基地(农户)+公司(科技)+市场”的运作模式,即以农民为主建基地,公司以科技手段搞组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农民种养适销对路的产品,把农户的小生产带入大市场,通过现代工业把农畜产品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反过来,公司每年都拿出加工环节获得利润的10-30%,反哺基地,确保农户不仅从种养环节获益,还可分享加工环节的利润,使公司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

2、在运行机制上开创先例。

为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03年4月,集团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鹅业合作社,通过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良种供应、免费防疫、信贷支持、饲料供给、市场营销、产业研发等服务与保障体系,把农户、企业、市场三者联为一体,引导农民种草养鹅,从方向、措施、效益三个方面解决了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种养什么,怎样种养好,卖给谁能赚钱”的三大难题。

三、存在问题和有关政策建议

****集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选准了鹅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的突破口,目前产业链虽长,但粗度不够;品位虽高,精度不够。由于集团近几年发展的步子迈的较快,又涉足新的产业,产品已进入了多元化,投资巨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恳请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帮助**出谋划策,整合资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农民增收、居民增岗、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目标的实现,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提以下建议:

(一)政策法规上要制定鼓励发展政策

1、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规范程序和补贴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议搞好农业产业化,必须搞好合作组织,而这组织要政府牵头、企业、职能部门、地方或政策银行和农民组成,并请支农资金要支持合作组织的运行。

2、税费政策,一是增值税进13%,销17%,企业要承担还有4个点的税差。二是所得税只免初加工,不免深加工。而初、深加工在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流程。这两项政策制约了农产品深加工,各项费用政出多门,种类繁杂,且规定给龙头企业的政策不能到位。建议:(1)调整税费政策,进出平等和优惠鼓励深加工。(2)各种基金费用扎口。(3)督导政策落实到位。

3、土地政策

搞农业产业化要建基地,目前只有租赁,而租赁土地不能搞设施,有设施也不能融资。建议:(1)制定农业用地政策,要优于工业。(2)租赁土地搞基础设施并能融资。

(二)信贷政策

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资金和大量收购资金目前不但没有政策贷款,就连租赁土地上的所有资产都不能融资,使企业有资产没资金。建议:(1)请金融部门制定支农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项目投资和流动资金。(2)将粮棉油收购专项资金扩大到农产品收购。(3)可以请省、市成立龙头企业担保公司来解决(目前资产条件不合金融规定问题,变通渠道)。担保公司可由政府牵头,企业出资参加、财政资金分期补助注入的合作形式。

(三)财政支持

建议对有前途,有带动能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根据发展规划有计划重点连续支持,不能扶一两年就停下来,因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风险大、社会责任强,所以选准一个产业必须扶大扶强。培育出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鹅产业建成部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

(四)市场体系

由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在市场体系的构建中,主渠道是大型超市。建议政府牵头制定龙头企业的产品与超市对接措施,降低门槛、节省费用、减少环节、快速回笼,使龙头企业的产品直通市场。能否运用金融工具,协调政策银行为超市开具承兑汇票,解决超市结帐不用付现,而企业加速了资金回笼,缩短了帐期。

(五)科技培训

农民比较散、乱、无组织,观念、技术比较落后,急待于培训。培训要讲究实效,决不能务虚,要让其深刻领会培训的内容并能快速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培训,改变其观念,增加技术,能迅速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去,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后备军。

企业交流材料篇9

一、建立合规文化,逐步培养良好的合规习惯

**分行把构建合规文化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手段,作为增强队伍凝聚力、推进全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进行思想引导和制度安排,增强员工干好本职工作的的责任感,努力营造“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良好文化氛围。

一是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经营与管理的规范化。近两年来,**分行将iSo9000质量管理作为建设合规文化的主要抓手,将iSo9000标准导入业务经营的全过程,创建了一套涵盖各个层面和所有业务的体系文件,到目前,我行编制的体系文件共266个,近200万字,体系文件成为员工业务操作和管理的重要依据。2006年,分行自行开发了“质量体系管理网”,保持动态管理、随时更新,全体员工均可在授权范围内对体系文件实行网上查阅。同时,分行还开设了iSo9000质量管理网上论坛,加强信息交流,普及iSo有关知识,使iSo9000质量管理深入人心。2006年8月份,分行顺利通过了英国BSi认证公司的复评审核,继续保持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资格。

二是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基础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有效防范业务风险。2007年总行提出建设“合规文化年”,我行以此为契机,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积极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分行统一印制了“三个指引”单行本4763本,做到人手一册;组织了信贷业务、财会业务、网银业务等十二个专业处室统一出题对全辖员工进行测试;加强内外部检查,从发现的问题入手,逐一梳理出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建立了岗位风险点提示制度,共归纳出财会、信贷等8个专业、27个岗位的600个风险点。通过系统培训和风险提示,使每一名员工认识到“合规是岗位工作的第一要义”,对违反制度的事“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努力做到“提示在前,预警在先”。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合规文化建设有效落实。

为加强全行合规文化建设的领导,分行于去年组建了合规文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了分行法律与合规部,并要求各支行综合部门承担合规责任。由于部门健全、责任落实,合规文化建设得到全面落实。

二、树立品牌文化,外塑良好的企业形象

**是一座品牌城市,社会公众对品牌有特殊偏好。**分行抓住“品牌偏好”这一特点,多方式、多角度、多渠道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扩大农行的知名度。

一是树立**市农行的整体品牌。分行党委明确提出“巩固发展主流银行地位、创办绩优银行”这一经营战略管理大品牌,将**农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作为品牌公诸于众。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分行主流银行、绩优银行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社会公众及内部员工的良好评价,农行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2006年,继分行领导班子被中组部评为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之后,2007年上半年分行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进一步提升了**分行的品牌形象。

二是树立服务品牌。电子银行部在线服务科“95599我服务您无忧”和市南区第三支行“五化服务在农行”均被评为市财贸系统服务名牌,保持了**分行良好的服务形象。分行丰富并完善了call-center系统的业务功能及人工座席端服务,满足了95599不断增长的电话承载量和服务种类的需要,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电子银行服务。依据快速反映、高效处理、积极反馈的原则,建立信息流通的良性循环机制,更好的发挥了95599信息采集中心的作用。分行加快网点改造力度,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和网点形象,努力推进功能分区、服务分层;在符合条件的网点配备了大堂经理和个人客户经理,全力做好服务与业务的宣传与引导;加快自助设备的投入与推广,不断提高自助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分行的服务形象不断优化。同时,分行在一线网点中积极开展了“青年文明号”和“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全辖有71个单位荣获各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三是树立节日品牌。**分行紧紧追随并融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活动当中,利用“**国际啤酒节”和“**国际帆船赛”等大型活动之机,在市区主要街道、建筑物及新闻媒体展开品牌宣传攻势,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06年中秋节,分行举办了“农行之夜交响音乐会”,每年圣诞节与外资企业开展圣诞联欢活动,通过宣扬节日品牌文化,答谢客户,有效提高了农行的社会知名度和企业形象。

三、坚持人文管理,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分行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畅通沟通渠道,保证队伍的和谐稳定,营造了团结、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

一是实施“以人为本工程”。2006年,分行党委将“以人为本”作为全行重点实施的“四大工程”之一,将队伍建设作为全行的四个重点工作之一,专门制定了“以人为本工程三年发展规划”,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成就人,提出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的设想。分行根据业务经营发展需要,抓好人员结构调整,实行分类分级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符合经营管理新要求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分配制度和员工培训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如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员工,一次性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记入企业年金、对优秀人才和特殊贡献人员奖励休假、提供培训机会等。在17个支行及分行机关全部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开展了“金点子”征集建议、青年论坛等活动,设立了员工创新奖,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每位员工的创造活力,积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良好环境。

二是建立“班组学习制度”,把创建学习型银行作为全行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各支行(部)内设机构,支行营业部、分理处、储蓄所等营业网点作为学习单元,采取主讲人领学、专家辅导学、小组研讨、影视教学、案例分析、远程网络培训、测试竞赛等方式,开展业务学习,掌握员工思想状态,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在组织中的价值感。分行按照年人均50元的标准对下划拨学习费用,并在支行建立集中学习的会议室,配备电脑和投影仪;在各营业网点配备了适应远程培训需要的电脑和投影仪,为做好班组学习创造了条件。目前班组学习成为全行员工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主要形式。通过班组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改善员工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增强农业银行的凝聚力、创新力、竞争力和战斗力。市南区第三支行被评为“金融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

三是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管理制度。分行对干部的聘任和专业人才的使用采取正向激励的方法,鼓励员工不断拓宽自我成才之路。分行实行了员工自学奖励办法,由单纯鼓励学历学习变为鼓励专业知识学习,对员工自学考取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法律职业资格及金融专业英语证书的,除按一定比例给予物质奖励外,对思想进步、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还大胆启用,委以重任。目前,已有5名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员工走上了重要岗位。分行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培养和储备农行的后备干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在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坚持原则,通过笔试、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真正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原则,受到了员工的一致好评。

四是关心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一线员工待遇,缓解工作压力。针对当前柜台业务量激增,前台柜员岗位工作量较大,并存在一定操作风险的情况,分行党委及时研究,为前台柜员发放岗位补贴。自今年7月起,凡从事前台业务并配有现金箱的柜员,每人每月发放岗位补贴200元。通过提高待遇、优化服务环境、配备大堂经理、提高自助设备使用率等方式,尽量减轻柜台压力,舒缓工作情绪,使一线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企业交流材料篇10

突出主题活动,培育服务品牌

我委领导班子在研究机关作风建设中感到,要把市委、市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必须紧密结合经委机关的自身实际,紧扣服务工业发展这一中心,选择一个形象的载体,把全市的面上要求化为机关处室的具体工作,力求取得实效。从20*年起,我们在机关组织开展了以“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20*年,我们又把这一主题进一步扩展为“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建企业之家”,并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载体和抓手,作为机关服务的品牌,持续不断的深入开展。

围绕开展主题活动,我们把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五讲五要”基本规范的形式制订下来,朗朗上口,背得下,记得牢。“五讲”是:“接待讲礼仪,办事讲诚信,工作讲效率,政务讲公开,廉洁讲防微”,“五要”是:“服务企业要热情,工作职能要转变,办事开会要限时,程序流程要公示,行政审批要依法”,每一条规范都有具体的要求。同时还制订了“首问负责”、“a、B角”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把企业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处室作风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激励处室强化作风建设,提升了机关的服务水平。几年来,机关干部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中做到了“三个进一步”:

进一步扩大了服务的对象。经委机关服务的主体是工业发展,服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过去,经委的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国有工业大企业,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各处室自觉转变政府职能,对前来办事和咨询的企业,不分所有制,不问大小,一视同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最大程度让其满意。现在,经委机关的服务对象已从19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扩展到9200多家工业企业,此外,通过经委互联网站获得服务的用户月均已超过1万户(次)。

进一步深化了服务的内涵。让企业满意不是一个简单的态度热情问题,关键是要帮企业办成事、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去年“处室作风建设年”的推动下,各处室对企业的服务更加倾心尽力。各处室在为企业服务中还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能当场解决的尽量当场解决,不让企业二次跑机关;第二,各项工作能在企业现场解决的,不让企业跑机关。

进一步升华了创建的目标。几年来,“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建企业之家”主题活动,已超出了作风建设的范畴,一些企业厂长(经理)习惯地把经委机关当成自己的“娘家”,当成企业之家、企业家之家,不少不是经委职能范围的事,也喜欢找经委商量,请经委机关的同志帮助出主意、想办法。经委从前年开始,在退出主城的企业原址上建设都市型产业园,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作法,去年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开展创意产业园建设,不少文化企业也找到经委咨询,我们也热情提供服务。应当说,主题活动已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正逐步培育成经委机关作风建设的品牌。

突出效能提升,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培育过硬的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核心在于增强机关服务能力,提升机关工作效率。近几年来,我们以破解难题为重点,把工业发展的速度,有效投入的力度,作为考核和衡量机关作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激励和要求机关各处室创新措施、提升能力、转变方式,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服务、指导和协调,切实把服务型机关建设落到实处。

提高服务、协调的本领。为工业服务的本领是机关推进工业发展的基本功。我们在机关作风建设中,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坚持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工业经济。熟练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把握宏观运行走势,善于分析判断,及时提出预警,为上级领导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我委简报上作重要批示。二是熟悉企业。每年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去年机关各处室完成各类综合性调研报告46篇,其中,先进制造业中心、十大产业链、建设节约型城市等专项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熟悉政策。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政策,特别是工业经济的相关政策,并完善政策实施细则。去年,我们出台了3个产业发展意见和2个节约型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完善了4个促进自主创新的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