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校园伤害事件十篇校园伤害事件十篇

校园伤害事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45:42

校园伤害事件篇1

就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本刊最近做了一个小型调查,下面是具体的调查结果。

1.媒体该不该报道校园伤害暴力事件?

a应该92.6%

B不该7.4%

C说不清0.0%

2.如果媒体可以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那么该如何报道?

a客观中性51.9%

B突出报道,以引起人们的关注3.7%

C低调报道,不渲染44.4%

3.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最大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a指出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重视70.4%

B承担社会责任,关注民生18.5%

C其他(自填)11.1%

警示

呐喊

只有负面作用,推波助澜

暴露安全隐患

让社会亡羊补牢

4.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最大的消极作用是什么?

a容易引发极端人群的模仿行为63%

B制造紧张气氛,不利于社会稳定29.6%

C其他(自填)7.4%

有的媒体为吸引眼球故意夸大不该夸大的细节,使本应严肃的报道变成了娱乐

炒作卖点,扩散恐慌

有的报道没注意保护相关报道对象的个人隐私

有的报道有媒体审判的倾向

5.你认为后来发生的几起校园暴力伤害事件,与媒体以前的类似报道有没有关系?

a有57.1%

B没有25%

C说不清17.9%

6.你认为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利大还是弊大?

a利大57.1%

B弊大7.1%

C说不清35.7%

7.你认为媒体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应主要扮演好什么角色?

a为党和人民代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10.7%

B守望社会,告知公众新的信息46.4%

C搭建社会各界了解信息沟通意见的平台42.9%

简要分析:

媒体该不该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92.6%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媒体应该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只有7.4%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媒体不该报道此类事件。

在报道方式上,51.9%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应以客观中性为宜,另有44.4%的的调查参与者认为要低调报道,不渲染。

70.4%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最大的积极作用是指出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重视。63%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最大的消极作用是容易引发极端人群的模仿行为。

57.1%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后来发生的几起校园暴力伤害事件,与媒体以前的类似报道有关系,也有25%的调查参与者认为两者没有关系。总之,过半数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利大,只有极少数调查参与者认为弊大。

对于媒体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应扮演的角色,46.4%的调查参与者认为是守望社会,告知公众新的信息,42.9%的调查参与者认为是搭建社会各界了解信息沟通意见的平台,只有10.7%的调查参与者认为是为党和人民代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校园伤害事件篇2

【摘要】近年来,通过集中报道同类事件为公众设置议题是媒体上常见的现象,而随着自媒体的传播赋权,媒体不再是公众获知信息的唯一信源,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被打破。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伤害案集中报道的梳理,思考新媒体环境中,媒体与受众双方作用下集中报道的成因。

关键词集中报道议程设置新媒体高校校园伤害案

2013年4月15日至17日,有四起高校校园的伤害事件以非常紧凑的态势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案件的信息由不同机构的官方认证微博发出后,便受到各大媒体官方微博的注意,被及时转发和,继而,各类传统媒体也对案件做了扩展报道。一时之间,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对于逝者的同情,关于案件细节、高校安全的讨论等持续升温,“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等话题被热议。

而在慨叹之外,反观此次的集中报道,笔者不禁疑问,媒体对于案件的呈现是仅限于时间上的集中,对四起案件做了客观常规的报道,还是存在新闻选择的惯性,以显著的连续报道为公众设置了议题?

一、事件回顾

事件始于2013年4月15日晚22时13分,复旦大学的新浪官方微博消息称:该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某因身体不适入院,经警方调查,在其寝室饮水机内检出有毒化合物,次日下午15时29分再次微博通报黄某离世。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各媒体的关注,@头条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官方微博均在4月15日当晚即转发或相关微博,并持续更新案件的最新进展以及知情人爆料,随后纸媒《东方早报》、《21世纪经济报道》,电视媒体央视、北京卫视等也做了相关的扩展报道和评论。

各媒体在报道复旦投毒案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提及了1995年的清华投毒案,其中@头条新闻在4月15日晚22时56分复旦投毒案的微博后,于4月16的00时32分,即微博:“再读新闻-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并给出详细新闻链接。

而在网友们还在为两起投毒案的细节背景抽丝剥茧之际,4月17日这一天内,微博又爆出三起高校校园伤害案:17日的11时48分,@南航金城学院官方的账号微博:“我院两名同宿舍的同学因琐事发生口角,其中一名同学在冲突中被另一方刺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12时37分@人民日报的官微以“复旦黄洋悲剧在南航金城学院重演!”为开头此条新闻的微博。《新民晚报》、新华网、东方卫视等传统媒体均跟进报道。

14时18分,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官方微博@江西新闻微博:“快讯:南昌航空大学宿舍发现一具腐烂尸体,警方介入”。14时46分,@人民日报了此消息的微博,称“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宣传部向记者证实”,@头条新闻则于15时19分了此条新闻的微博。

23时24分,@头条新闻在新闻事实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微博:“网友爆料称,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今晚发生一起命案,现场血腥,具体情况不详,警方已封锁案发地,江苏科技大学学生会微博否认该校区发生命案。另据微博网友消息,命案可能发生在张家港市沙洲职业工学院。”18日00时45分,@张家港市公安局的官微称:“沙洲职业工学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07时43分,@人民日报微博:“张家港一高校发生故意伤害案”。

二、报道的集中与议题的关联

通过以上对事件的梳理和对报道的抓取,可以观察到,作为事件起始的复旦投毒案,由于其中所涉及的“名校”“投毒”“研究生”“嫌疑室友”等因素,一经媒体报道便广受关注,而媒体在报道时又普遍提及与此案有相似之处的清华投毒案,并将清华案中的悬案未决、嫌疑人可能的显赫身份等作为显著因素提及,至此,媒体已为受众设置了第一阶段的议程。此时在民间舆论场——微博上,网友们开始了一场就两起投毒案的细节背景为主题的讨论。而被集中报道的17日的三起校园伤害案,在报道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消息的迅即,其中的沙洲职业工学院伤害案,@头条新闻甚至没有等到确定新闻事实就了微博,其二是在报道中的有意关联,“悲剧重演”“高校伤害案频发”等词句充斥报道之中。

此时,民间舆论场的议题也随之发生了聚集,有网友发微博将几起案件罗列:“马加爵杀害室友;清华、复旦室友投毒杀害室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口角捅死室友;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命案”并得出结论:“真心感谢我曾经所有的舍友们,谢谢你们的不杀之恩”,17日晚,复旦投毒案、清华朱令案、感谢舍友不杀之恩,一并成为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

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在报道这四起案件时,并不是简单的根据时间线予以呈现,更不是做“有闻必录”的常规报道,而是在与公众议程的相互影响交锋之中,有意的争取报道时间的接近,并突出案件相似的部分,促成了议题的关联。“议程设置的主体已经由传统的媒体变成了媒体与公众共同形成的微妙平衡”。①

三、校园伤害案集中报道的原因

在紧凑的时间里连续报道同类性质的新闻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做法,却成为近年来媒体上常见的现象,从扎堆出现的食品安全报道,到本文的高校校园伤害案都是如此。从表层来看,这自然是因为媒体在新闻的选择上有所偏倚,而再进一步,这种偏倚又涉及到媒体关于新闻价值的认识。具体到本次的集中报道事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市场,受众,媒体三方博弈下新闻价值的错位

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媒体对于受众的争夺必须依靠极具吸引力的内容。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改变,公众舆论凭借自媒体表达渠道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议题。

本次的集中报道中,复旦投毒案一经报道便广受关注,而几乎是同时的,清华投毒案也被媒体重提,纳入了公众的议程。此时,在微博舆论场中,公众持续关注着案件的后续报道,并主动搜索相关背景资料,对于相关议题的重视度也相应提高。关于两案的讨论,“高校”、“伤害”显然是其中的

关键词,因而类似的新闻一经主流媒体报道,就极易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关注。媒体出于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在新闻选择时有意的以显著性的方式对该类议题予以强调,包括对报道时间的争取和对事件属性的处理。

并且“新的媒介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受众可能获得的信息量大幅度提升,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议程设置的效果”,“在获得信息量较少的情况下,议程设置的效果更明显,反之,效果变得更弱”②,在此次事件中,案件报道之初,议题的设置权依然掌握在媒体手中,而随着“知情人爆料”“亲历人发言”“陈年旧帖”等多方信源的出现,公众倾向于由自己形成议题,而在无法获得权威信源的情况下,部分媒体也将这些小道消息作为补充来延续报道,由设置议程变为反映议程。公众自我形成议题,是舆论表达的正常形式,但这种表达常常是以情绪化的方式呈现,如果是涉及司法程序的议题,媒体不加把关的直接反映,则会带来负面的社会效果。

2、微博提供了信源和渠道的便利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诞生,媒介环境出现了变化,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的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③,在此次事件中,微博以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在两个层面上为媒体的集中报道提供了可能:其一,官方机构更多的选择通过自己的认证微博来信息,这为媒体寻找新闻线索提供了方便,此次系列高校伤害案件中,复旦大学、南航金城学院等首先通过微博了信息。其二,微博之中的传统媒体微博,如@人民日报等,既拥有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又借力了微博迅即信息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将一条地方新闻推送到全国范围的受众面前,易形成话题的聚集,并且在传统媒体的扩展和后续报道面世之前,已在微博舆论场预热话题。

四、集中报道的后果和应对之道

正如上文所说,集中报道是近年来一种常见的新闻现象,对于特定集中报道的过程、后果,也要辩证的看待。

系列高校校园伤害案的集中报道,于无形之中增加了高校校园的不安全感,使得夸张失实的报道容易进入公众的视野,微博舆论场对于案件的调侃性解读也从侧面反映了这种不安全感。但同时也因为媒体的集中报道,社会才将眼光聚集于高校校园,关注校园内日常为人所忽视的压力和隐患,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综上,集中报道作为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操作适当,集中报道也能产生有益的社会影响。这首先需要媒体坚定自己的职业操守,不为经济利益出卖专业精神;其次,在具体的操作上,集中报道应避免刻意关联有意突出,对于事件要完整客观的呈现;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依然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责任,但面对新的传播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调整。

参考文献

①郝雨、王祎,《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嬗变——2005—2010年央视春晚新闻报道分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8):96-98

②蒋忠波、邓若伊,《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0(6):39-45

③喻国明、欧亚、张百名、王斌,《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J]《.青年记者》,2010(7):18-21

校园伤害事件篇3

一、论文摘要

3

二、论文

4

1、校园赔偿案件的特点

4

2、校园赔偿案件表现形式及发生的原因

4

3、对校园赔偿案件关系的认定

4

4、对校园赔偿案件的处理

5

三、资料

10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繁荣,各类的普及,上兴起了办学热潮。相继在校园中发生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也逐渐增多,但由于涉及到此方面的法律较少,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的可操作性较差,导致校方或园方在承担责任上,更显得争执不一,笔者就校园赔尝案件的特点、表现形式、发生的原因进行;论证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或在园生活、期间遭受损害或致人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进行系统全面阐述。从学校的级别、类别及学生的年龄来确定校方或院方的法律责任。那种认为凡是在学校内发生的损害赔偿案件,学校就应负责的说法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应根据具体情形,看校园赔偿案中致害人或其监护人、校方或园方与受害人之间何种关系,学校责任履行到不到位等等,从而正确划分责任和确定赔偿比例。

关键词:校园赔偿案件处理法律关系责任确定承担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各类教育的普及,社会上兴起了办学热潮。相继在校园中发生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也逐渐增多,但由于涉及到此方面的法律较少,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的可操作性较差,导致校方或园方在承担责任问题上,更显得争执不一,现就该类案件的有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校园赔偿案件的特点

校园赔偿案件即指在校学习的学生在校园内或与学校教学相关的场所内遭受到人身或财产方面的损害,而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件。其特点为四。第一、受害人系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为未成年人。第二、是在校园内发生的伤害。第三、受害人受到伤害主要是人身方面的伤害,同时包括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第四、具有突发性、多发性、群体性、难以预见性等特征。

二、校园赔偿案件表现形式及发生的原因

1、校园建筑设施存在不安全隐患。如教室、阳台、过道、台阶,年久失修或设计不符合安全要求,器材、实验器材,陈旧或不合格,天花板脱落,下水道无盖板等。

2、校方组织管理不力。如学生在上、下课时,放学、集合开会等人员密集的场合中,易发生相互拥挤、嬉闹、追逐、推搡等情况而造成伤害事故。

3、校方保卫工作不力。如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内对学生实施不法侵害。

4、突发事件的发生。如私拉乱接电线所致的火灾事故或电击伤事故,校园内溺水事件,(浴房或坑洼地)食物中毒、事故等等。

5、学校领导以及教职员工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薄弱,当今学校只热衷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及升学率的提高,忽视了安全防范教育,措施不得力,缺乏监督机制,使一些可以避免的伤害案件不断发生。

三、对校园赔偿案件法律关系之认定

在校学生与学校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审判实践中存在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一种合同法律关系,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关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学生教育、管理、保护及照料所达成的协议关系,学校尽保护等义务。学生家长交纳费用,合同成立,双方即存在权利义务。另一种意见系委托监护关系,即学生家长将未成年人(大多数)交于学校读书,(尤为私立学校、武术学校等住宿在校的学生),暂时与家长进行了隔离,家长的监护责任临时委托于学校,学校就承担起了临时监管的责任。笔者对上述两种意见均不敢苟同。因合同之说欠缺合同主要,如标的、数量、价款、违约责任等,权利义务不具体、不明确,学校有教育义务,学习成绩好坏如何界定,教育到何种程度才算履行合同,故合同之说不能成立。委托监护关系之说,混淆了学生交费的性质,所交费用为书本费、即含书本及教学用具等必要的费用,学生家长并未支付委托管理的劳动报酬费用,且该种观点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创办宗旨相违背,加之,学校为公益事业单位,如承担监护职责,其高额的赔偿费用及众多的预赔对象学校将承担不起,故上述两种认识均不能成立。笔者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教育管理关系,主要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该司法解释界定了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如存在不完善、不尽职,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而且是适当的、有限制的,并非全额赔偿。

四、对校园赔偿案件的处理

校园赔偿案件出现的情况颇为复杂,应从学校的级别、类别及学生的年龄来确定校方或园方的法律责任。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或学校生活学习时受到伤害或致人损害的责任

关于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幼儿致人损害,由谁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1、致害人的责任确定。我国《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监护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民事责任,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而不考虑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平时教育、管理是否足够,也不考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人的年龄、智力及其判断能力。《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可以担任监护人。故责任主体为致害人即幼儿,赔偿主体应为幼儿的监护人。

2、幼儿园的责任确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中规定了学校保护的内容。其中第15条、16条、17条分别规定了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根据以上规定,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对在园生活、学习的幼儿遭受损害或致人损害的,其承担的是在保育和教育上的失职责任,即民事责任中的过错原则。如幼儿教师擅离工作岗位,导致二名幼儿互殴致伤,由于教师不在现场,不能及时发现事故苗头和制止事故的发生,故教师工作中存在过错,但教师履行的是幼儿园的职务行为,其过错也就是幼儿园的过错,故幼儿园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除能证明幼儿园没有过错的以外,是不能免除其责任的。

3、致害人与幼儿园的责任比例的承担

校园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园、育红班、学前班)以及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学生。他们尚处在生长、发育的最初阶段,没有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保护能力,其行为完全由成年人进行监护。幼儿园在幼儿园入园后,实质上其担当了临时监护人之角色,但学校做为监护人我国法律却无明文规定。故笔者认为,幼儿园虽非监护人,但其保育责任应为重大,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幼儿遭受损害或致人损害时,幼儿园或学校应承担保育不力的全部责任。致害幼儿的监护人应予以免除责任,因监护人承担的是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责任,幼儿在园或在校监护人并非不尽监护之责。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生活时遭受损害或致人损害的案件

1、致害人的责任确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了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我国,年满10周岁的少年已经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已能够进行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允许他们独立地进行这些民事活动,有利于他们的生活学习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的锻炼成长。但是由于他们智力尚未成熟,辨析能力、控制能力尚不健全,故对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加以了必要的限制。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并非完全依赖于成年人的监护,故在校发生伤害案件时,致害人的监护人应承担主要责任。

2、校方责任的确定

既然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没有监护权,所以在具体处理校园赔偿案时,根本就不能依据监护原理原则要求学校承担监护责任,但是学校又有明确的对未成年学生的有限保护责任。故而,在看待和发生在中小学校内的安全事故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对学校是否有责任,要做到四看:一看是否因为校舍或学校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所引发;二看是否由于教学活动中没有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或预案;三看是不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技术或手段不当而导致学生伤害的出现;四看学校在知悉事故发生的情况下是否及时履行了先行救护和对学生监护人的通知义务。全面考察侵权方和受害人的责任形式,合理确定学校与双方监护人之间的责任划分。

学校赔偿不同于监护人赔偿。(1)如上面所述,学校赔偿的范围和原因仅限于有限保护责任中存在过错,责任形式更多地或者说主要地表现为因为自己的过错承担的支付金钱形态的赔偿金。而监护人则不同,他要因被监护人的对别人的侵权行为和自己的监护行为承担完全的民事责任,承担的责任形态除了支付赔偿金外,还包括赔礼道歉、恢复原状等形式,甚至主要表现为后面这些形式。(2)学校赔偿与监护人赔偿性质不同。中小学校是法律授权的义务教育实施机关,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是合同的契约性,也没有教育消费的性质,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对象而言,倒具有行政性或者说准行政性更为恰当。因为义务教育本身就是国家的强制教育。依据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原理,学校赔偿带有行政赔偿(国家赔偿)性质,中小学校依法实施的教育教学有准行政行为性质。(这一特点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较为合符当前的义务教育实际。)而监护人赔偿则是纯粹的民事赔偿性质,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加害或受害所提起的诉讼都是民事诉讼。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在10-18周岁之间,此年龄段人数多,年龄悬殊较大,相跨小学、初、高级中学,所以对在校学生受到伤害或致人损害的处理,应分别按学生年龄及发生伤害事件的时间及学校的类别,适用不同的责任原则。

(1)小学四五年级期间。因毕竟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责任心应强于中学教师责任心,管理事项应相对具体,若由于管理上失职,发生伤害事故时,学校应承担次要的责任。上课期间发生互伤事故,说明教师连最基本的教学秩序就不能保障,故校方责任应偏重。下课期间,学生短暂的脱离了老师的监控,若发生事故,校方责任应适当减轻。例:《浙江电视台》曾播出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小学组织学生外出春游,老师在带领学生参观完公园后,让学生在公园大门口休息,于是多数学生都围成圈做游戏。但是其中一个学生张某却来到了公园里的一个水池里戏水,不料落水身亡。在本案中,法院在审理认为:春游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一,学校在组织春游活动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安全,然而该教师却没有这样做,未能及时阻止该学生私自的活动,具有一定责任。同时,公园对该水池的管理也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既没有人守也没有设立标志牌,也应对此事故承担责任。而张某的监护人,对自己子女平时的教育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外出的安全事项没有尽到责任,才使其不遵守纪律私自活动所致。故判令学校与公园共承担70%的责任,该监护人承担30%的责任。本安对责任的划分就充分说明了学校与监护人及第三人在未成年学生安全事故中的责任认定及处理,必须严格依相关法规来进行。

(2)中学期间。学生年龄一般在14-18周岁期间,已接近成年,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能力,辩明是非能力更加增强,故学校与学生之间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相对次之。在校发生伤害案件,着重审查校方管理责任是否尽到。如我县人民法院处理一起某中学生互伤案件,两学生课间因相互嬉闹而恼,随受害人被打一拳,因围观学生起哄,该学生怀恨称放学后操场上继续战斗,夺回面子。下课后,二人在众多学生鼓动、跟随下,在操场边厕所内大打出手,受害人再次被打致脑震荡。经,花医疗费2000余元,校方调解未达成协议,随进行诉讼。审理中,法院认为,除致害学生责任外,校园在一日内发生两次斗殴事件,且有围观学生,无人制止无人报告,校方及教师也无人知晓,可见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存在不足,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故判决致害学生监护人承担主要责任,校方承担一定责任,受害人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判决后,致害一方不服,上诉后,被二审驳回予以维持。又如一案件:在上课期间,后排学生捅前排学生后背一下,前排学生转身向后排学生吐唾,被后排一旁边学生用笔扎伤眼睛。经法院审理认定,教师在上课期间不能保持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管理不力导致事故发生,法院判决校方承担本案的次要责任。故校方的管理责任应随着致害人年龄的增加而相应的减轻。

(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生活、学习期间,遭受损害或致人损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成年人在校学习一般发生在高等院校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中,因大学及中等学校是国家为培养专门人才而设立的,有个别尚未成年,但其能升入该类院校中,说明其已具备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及是非判断能力。此时学校与学生之间,纯属教与学的关系,因高等院校校方承担的是较高深的教学任务,学校不可能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管生方面,且也无实际必要,如在校学生受到伤害,除因学校设施存在不安全因素或管理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等直接原因外,学校均不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主体应为实施侵权行为人。

还应当指出:在校园内发生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力的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疾病或自杀、自伤行为导致损害后果的,校方或园方均不承担民事责任。

资料:

1、《中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16、133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0条;

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叛庭关于单位担任监护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电话答复》1989年8月30日;

4、《赔偿法律手册》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四章第19、20、21、22条;

校园伤害事件篇4

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为基础。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一、什么是和谐校园

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教育环境、教师间人际关系、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校园人际关系,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二、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

l.依法治校的概念。依法治校,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所谓“依”,是指把法律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即作为管理者,要体现一种法治精神。所谓“治”,是指管理,而非管制,是管理和服务的统一,不是消极地运用法律来管治学校,而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能动地开展依法育人、依法管理。

2.依法治校的内容。主要是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实行依法管理。这项任务可以在校长的宏观管理下将其具体化,如在教学方面,应按《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及教育部有关教学方面的计划和规定去执行,引导监督教师全面贯彻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在管理方面,应贯彻执行《教师法》及《义务教育法》、《治安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服务方面后勤等教辅序列应依法履行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支持职责,提供充分、有效、适当的物资和服务,如学校食堂应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物价法》安排伙食、合理收费等等。

3.如何推进依法治校。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他们要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要加强教育法制的宣传力度。广大师生员工知法懂法,是依法治校的前提。为此,学校应当把教育法制的学习与宣传纳人工作职责范围,可以通过上法制课讲座、校报、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方式对师生员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管理层要率先垂范,使校园内从管理者到广大教师和学生都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应当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学校各职能部门要依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

三、如何从法律层面应对“校园伤害事故”这一不和谐因素

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了1660人,2002年全国有18000余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数字是枯燥冰冷的,但它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消失的鲜活生命。

学生安全事故(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校园伤害事故)的急剧增加不仅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难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伤害事故?校园伤害事故种类又有哪些?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事故发生后,学校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下面重点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1.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校园伤害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事故。

应该说学生伤害事故属于一般人身损害的范畴,但其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受害的主体是特定的。受害主体只能是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学生,而不包括外校学生到本校时受到的人身损害;(二)损害地点是特定的,学生受损害的地点必须是学校校园内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例如春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的特定场所;(3)损害时间是特定的即发生在在校学习、生活期间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期间,学生离开学校时的非学习、生活期间除外。

2.校园伤害事故的种类。根据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过错程度,可将校园伤害事故分为以下四类:

(一)由于教师或者其他学校员工体罚学生等原因导致学生受到的人身伤害事故。这类事故的特点是加害人是负有教育、管理等职责的教师或者其他教职员工的故意行为,因为其行为系职务行为,即学校的行为。例如在张帅因受教师体罚致人身损害诉鸡西市师范附属小学赔偿纠纷案中,由于体育教师苗全有体罚原告,导致原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人身伤害。

(二)因学校的消极不作为或疏于教育。管理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这一类案件和第一类案件相似,责任人均为学校,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类案件导致损害的原因是教师和员工的积极作为,而本类案件的致害原因则是教师和员工的消极不作为。例如学校的相关教学设施不完善而导致学生伤害的。

(三)因学校的疏于管理和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其特点是学生伤害的直接原因是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但学校的疏于管理和教育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属于多因一果。在李斌诉上海市普陀区询阳路小学等劳动课受伤赔偿案中,原告李斌在参加劳动课期间,擦完玻璃下地时,踩中被告上海普华建筑装磺工程公司放在窗外的翻斗车,导致手指被压断。

(四)非学校所能控制或预见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这类事故的特点是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原因并非学校故意或过失,而是在学校控制或预见范围以外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例如在税华君等诉合江县人民小学未尽安全关照义务致其在校时遭犯罪行为伤害赔偿案中,由于犯罪分子混人学校,逞凶杀人,致使原告等四人重伤。在王劲诉杨治踢足球伤害赔偿案中,王劲是守门员,当杨治射门时,被足球击中眼睛而导致受伤。

3.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少责任?

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前,有关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人身伤害,学校是否负有监护责任,理论界以及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学校对学生有监护责任,因为学生在校期间,家长将孩子托付给了学校,监护人无法行使监护权,于是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了学校。也有观点认为,学校没有监护责任。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争议,《办法》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办法》也同时明确了学校在保证学生安全方面的职责是:教育、管理有保护。因此,判断学校是否应承担责任的标准是:学校是否尽到上述职责,若尽到了,则不存在过错,也就不承担责任;反之亦然。

那么学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究竟该承挂多少责任呢?下面仅就前边提及的四种类型的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责任作如下探讨。

(一)因教师或者其员工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受到的人身伤害事故,由于学校不仅没有履行法定的教育、管理义务,而且违反了味成年人保护法凡《教育法》的强制性规定,直接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理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二)因学校的消极不作为或疏于教育、管理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这类事故是学校未履行法定的义务,理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而且在这类伤害事故中对学校的归责原则应适用过错推定,即学校如不能证明在此类事故中已尽教育、管理之责,则推定学校未履行职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权益的保护,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加强管理,完善制度c(三)因学校的疏于管理和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这类事故可以根据学校疏于管理和第三人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判决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四)非学校所能控制或预见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因为此类事故非学校所能控制或预见,如要求其承担责任显属不公,也不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这类事故中如有明确的加害主体,可以责令加害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无明确的加害方,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判决学校和受伤害学生分担责任。

4、在处理校园伤害事故中如何有效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1)要能正确判断事故性质及事故种类。首先要分清是否属于校园伤害事故;其次要判断属于哪一类事故;接下来就要弄清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学校教育者及管理者要熟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了解十二种情形应当由学校承担责任;五种情形应当由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承担责任;六种学校免责情形。(2)要有证据意识。注意收集、保存对校方有利的证据。如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学校发现后,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等。(3)要建立调解机制。

四、对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二点建议

1.树立现代法治理念。长期以来,由于受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的深刻影响,“重人治,轻法治;重义务,轻权利;重实体,轻程序”,学校管理行政化,校规制定随意,长官意识浓厚。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严格制度规范,适应时代需要,彰显现代法治精神。作为学校,既不能假国家公权力之利侵害学生的正当权利,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权利诉求而放弃国家赋予的管理权力;作为学生,既要有保护自身权利不受侵害的“维权”意识,同时也负有服从国家赋予学校依法管理职权的“守法’义务与责任。学校在行使学校自治权,履行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能的公权力时,必须考虑哪些领域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调整的公权力范畴,哪些领域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私权利范畴,在制定校规并实施时,不得侵人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范畴的学生的私权利领域。学校管理职能的公权力一旦侵人宪法和法律赋予学生的民事权利领域,就会造成对学生正当权利的侵害。

校园伤害事件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身伤害事故;预警机制

截至2007年,西部高职院校达到280所。由于西部高职院校受地理位置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与东部地区高职院校比较,办学条件总体困难,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压力日益增大。受社会不良风气等方面的影响,校园内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失,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而这其中值得深思的是,绝大多数事件的发生,从加害方看都是学生所为;从事件的起因看,并不复杂,且很多可以避免。因而,建立必要的安全预警机制,做好高职院校人身伤害防范,保护学生及家庭的利益,创建和谐校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概念界定

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伤害事故的解释,笔者认为,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是指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从管理实践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根据造成事故的不同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是由于学校的过错造成的伤害,如学校疏忽教育和教学设施的危险性等而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二是由于学生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伤害,如学生自杀、自伤等;三是第三人加害造成的伤害事故,如由在校其他学生的加害行为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四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意外伤害及其他意外事故,如因地震等。

本文中所谈的人身伤害,是指西部高职院校学生间发生的各种伤害行为,如打架斗殴、胁迫勒索等致人遭受人身伤害的事件,其伤害程度为轻度伤害以上,加害方与受害方均为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校园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类型及要素分析

(一)事故类型

通过实地走访、对媒体报道事件的整理、相关文献查阅,笔者对西部高职院校所发生的伤害事故进行了分析。从事情的起因看,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酒后滋事伤害型。即当事学生酒后神志不清,失去控制,发生冲突并酿成伤害。第二类,恋情纠纷伤害型。此类伤害具体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恋爱的一方终止爱情,另一方的报复行为致伤;另一种情况为恋爱中出现第三者,因争风吃醋处理不当致伤。第三类,人际关系冲突伤害型,如同学间的言行冲突引发的伤害事件。第四类,侵财伤害型,多表现为用武力胁迫他人。第五类,其他偶发原因致伤。

(二)事故要素分析

通过整理和分析,发现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加害方年级分布看,大一为47%,大二为19%,大三为34%,很明显,这跟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环境等有关系。从事故发生的月份公布看,四、五、九、十这四个月相对较高。其中四、五月恋情和酒后伤害事故较多,九、十月多为新生进校后同学间发生摩擦引起事端。从一周的时间分布看,集中发生在周末,尤其是周六,高达41%。从事故发生一天内分布的时间看,晚上、中午、下午、上午和早上的发生率分别为72%、8%、10%、6%和3%。事发主要在晚上,跟学生没有课程安排,闲散、聚会及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有关。从空间维度看,在发生的地点上为,校园偏僻角落(37%)、宿舍(35%)、食堂(15%)、学校的其他地方(13%)。

三、建立校园学生人身伤害安全预警机制

(一)预警要素构成

1.预警的主体要素。学校和公安部门是预警的主体。学校作为校内预警的主体之一,要制定相应的预警办法,切实进行履行教育和防范职责。公安部门应该将学校的校园安全工作纳入其整个工作系统之中,对校园学生人身伤害防范进行具体的指导,并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2.预警的对象要素。预警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但应对个别特殊学生群体作为预警主要对象,如一二年级学生、恋爱中的学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喜欢饮酒的学生、有过打架等严重违纪的学生等等。

3.预警的时间要素。主要是指在什么时间阶段应加强预警,重点防患。据前述导致伤害的类型分析,预警的时间包括在晚上、周末,四月、五月、九、十月等。

4.预警的空间要素。也就是哪些场所应作为预警的内容。据前述导致伤害的类型分析,预警的空间是校园偏僻角落、宿舍等。

5.预警的技术要素。预警的建立,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可视监控设备、报警系统等等。

(二)警级的确立

警级确立的基础是同一性质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伤害程度。根据伤害发生与否和发生伤害的损害程度,并结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将警级划分为五个等级:

无警情(常态,V级、绿色):月内无危险事件发生。轻警情(非常态,iV级、蓝色):月内3次以下相同类型事件发生,无人员伤害。中度警情(警示级,iii级、黄色):有冲突发生,且有人员轻度受伤。重警情(危险级,ii级、橙色):有冲突发生,且有人员重伤。特重警情(极度危险级,i级、红色):有冲突发生,且有人员死亡。

警级的划分是在对大量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和较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的。根据学生伤害事件的性质,以月为单位进行统计。轻警情主要考虑同一性质事件发生的频率。中度警情、重警情及特种警情主要考虑伤害程度。每一个级别的警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有很多事发前的征兆,事情的发展过程也有长有短,有的十分迅捷。需要在事件发生前或者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搜集到大量有效信息,及时分析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

(三)预警体系的建立

体系包含三个阶段。一是信息搜集;二是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就是判断信息的真伪,然后确定警级;三是伤害事故信息,报告校园学生人身伤害管理部门并派出人力参与事故的处理与排除。

四、预警体系的运行

1.成立预警指挥中心。主任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校)长担任,全权指挥突发事件。副主任由学工部部长、保卫处长担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下设资料组、联络组、医疗组、法律组、安全组、后勤组、辅导组。

资料组,负责伤害处理中各种相关资料如会议记录、善后处理报告等整理存档。联络组,负责校内外联络及向上级汇报,肩负校园新闻发言人的职责,一般由宣传部负责。医疗组,负责紧急医疗的处理,医疗组可由校医院部门负责。法律组,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与保险公司接洽,商议理赔事宜,法律组可由学校法律顾问负责。安全组,负责事件现场及事后各项安全维护,安全组可由校保卫部门负责。后勤组,定期检查各种预防措施,查堵漏洞,保证处理突发事件的各项财、物的到位。辅导组,负责学生家长的联系、伤害事故的加害方与受害方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可由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同志负责。

2.警情的搜集。信息的搜集应该面向全院师生,建立五级信息传递渠道。即学生――安全员(班级学生干部)――辅导员、宿舍生活老师――系安全工作小组――学院预警指挥中心。特殊情况下,下一级可以直接向预警指挥中心汇报警情。

3.警情的分析。警情分析就是将收集的警情信息进行确认后,和警级进行比照、分析,确认警情级别。

4.警情的。根据警情分析,学院预警指挥中心做出决策,中度警情者在向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心汇报的同时还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预警的内容包括警情、警级及调控方案等;预警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召开会议、媒体(包括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及其他及时有效送达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预警范围不同选择恰当的预警方式。

5.警情的排除。根据学院制定事故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迅速做出反应,到达现场,控制局面、化解矛盾、救助伤员等。

6.警情的总结。警情排除后,对警情进行及时总结,对预警体系进行完善,并以此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预警机制建立及运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信息收集是基础。没有信息就没有预警,收集信息要求全员参与,建立多层面、立体化的信息收集系统。第二,警校共育是保障。校园的安全离不开公安部门的支持,建立必要的警校共育关系,将学校的安全预警纳入到警务安防系统之中,无论是在常态下的教育,还是警情发生后的出警和救助都十分必要,是机制得以成功运行的保障。第三,落实责任是关键。教育管理的责任要落实,预警机制中的各级组织、个人的责任也必须层层落实,形成责任追究制。第四,激活机制是必要。机制建立后,必须适时激活,这既是验证机制的有效性,也是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完善机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陈珠琳.略论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其防范[J].汕头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03,(6).

校园伤害事件篇6

近年来,我国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繁发生,给受害学生及其家长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极大伤害,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办学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客观现实,也是困扰学校工作、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严重问题。

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如《民法通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没有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如何认定事实,如何归结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实践中造成了很大歧见。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调节取决于如何界定学校与学生这对关系的法律性质。“特殊关系说”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界定为基于教育与受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称之为教育法律关系。这种关系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标准,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公法特征的法律关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是适用监护责任约定推定转移还是适用过错责任是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监护责任约定推定转移既不符合我国立法本意也不符合法理,而且在实践上有不可克服的弊病,因此只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学校或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时如果由于过错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因而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是一种基于自己的侵权行为而产生的过错责任。

教育部学生伤害处理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有其积极意义。但其法律效力层次过低,某些规定与民事法律相抵触,对举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学校、学校的举办者、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在学生安全方面的责任区分等应规定的内容未作规定,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学生伤害事故一重预防,二重处理。要从法律角度正确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明确各方在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之后的法律责任,并及时、妥善处理损害赔偿问题。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解决学生伤害事故问题可供借鉴的思路是把办学的风险适当分散到社会,使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

关键词: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过错责任赔偿责任社会化

序言

我国大中小学有2亿多在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未成年人。尽最大可能保障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近年来,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有关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实,这种事故并不是现今才出现的事故种类,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在以前没有像现在这样频繁出现而已。这种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给社会造成很多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等造成重大影响,对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造成冲击。因此,加强对这种事故及其责任的研究,在法律上提出妥善的处理原则和办法,对提高教学管理秩序,加强对学生的法律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6万人以上(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竟达到了1.8万多人),还有更多的学生遭受各种伤害。在校生致人损害的案件也屡见不鲜。对此的民事赔偿规范,仅《民法通则意见》第1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予以赔偿。”但是这一规定过于简单,受到伤害的学生家长认为这样对学生保护不力,甚至到学校闹事。司法实践中依据该规定所做的判决也往往被舆论认为过分偏袒校方。而学校方面则往往认为自己承担的责任相对于受益来说过重。为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有的学校干脆采取消极预防的手段,一些措施甚至与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如减少学生体育活动、劳动实践,不敢在体育课中进行对抗性训练、不让学生在节假日返校使用体育设施,不组织春游、秋游等校外活动。这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以及一些地方

人大制订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如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杭州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处理条例》等。一些地方法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在学习、生活期受到损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应以侵害人和单位为共同被告,并由这些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涉及对自然人人格权的保护,根据《立法法》第8条,对民事基本制度的规定只能制订法律。因此,这些规范显然难以对法院的审理具有拘束力。《人身损害赔偿解释》适应社会的需要,依据《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教育立法的规定和精神,对教育机构中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规定,意义重大。

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就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的有关问题做些探讨,以期推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问题的研究,为解决这一关乎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

学生伤害事故实际上就是校园事故。不过,校园事故这个概念较为狭窄,不能概括学生伤害事故的全部。按照现在有限的研究这种事故责任的文章来看,对这种事故概念的界定还不够全面和准确,需要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学生人身伤亡事故。”在《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中,没有对学生伤害事故概念作出界定,但是从该条例的第2条中可以看出,学生伤害事故应当界定为“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中小学生人身伤害或者死亡事故”。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也未明确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从第二条的规定中可以看出,该办法所称的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笔者认为,对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除了结合上述一些规范的规定之外,还应当从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特征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对学生伤害事故作出一个准确、完整的界定。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特征

1、学生概念的范围,不能过于扩大,以至于偏离法律确定学生伤害事故的立意。

学生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是应当受到救济的人。正确界定学生概念的范围,是界定学生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一环。在界定了学生的范围之后,就确定了学校的范围。

学生,首先就是在学校学习的在校生。学生伤害事故必须是在校生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即在校就读的学生。非在校生发生的事故,不是这种事故。其次,学生所在的学校,究竟是什么学校,意见较为分歧。有的认为应当是中小学校,有的认为应当包括幼儿园,有的认为还应当包括大学。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由此可见,该办法认定的学校包括了高等院校,学生也应包括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但是笔者认为,法律确定学生伤害事故概念,其立意不在于保护一般的学生,而是着意保护在校学习的未成年人,以及被在校学习的未成年人侵害权利的其他人。

因而,界定“学生”概念的时候,应当从这一基本立意出发进行考虑。所以,学生伤害事故的学生,应当是中小学和幼儿园在读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其中,中小学的未成年学生是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要保护对象;幼儿园的儿童虽然不是学生,但是由于其是未成年人,且在国家规定进行幼儿教育的幼儿园中就读,应当视为学校学生;中小学校中已经成年的学生,不是学生伤害事故的主体,但是考虑到学生伤害事故以及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准用确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至于大学学生,既不是义务教育的对象,又都是成年人,没有特别加以保护的必要,高等院校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可以包含在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之中,但不是法律保护的重点。

2、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范围,应当限于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对于这一点,学者和有关立法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学校的基本活动,就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将学生伤害事故界定在这一范围之中,是正确的。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范围究竟应当有多宽,还要有明确的说明。在现实中发生纠纷的,很多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不同的分歧意见。首先,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学校组织的,一般发生在校园,但是学校在校外组织的这类活动,也应当包括在内。因而,学生伤害事故不局限在校园。这也是将学生伤害事故称之为校园事故不甚妥当的原因之一。其次,学生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采用“门至门”的原则,就是学生从进校门到出校门期间参加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其例外的情况是,学校组织的校外的活动不在此限;有学校或者幼儿园的接送班车的,应当以班车的门为限,包括上下车的安全保护。在一个案例中,幼儿园班车在送幼儿回家的时候,停车不当,接送的老师疏于注意,幼儿在下班车的时候,造成伤害。这属于“门至门”规定的范围,是幼儿园的责任范围之内的事故。

在这里必须注意一点,在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并不一定是学校(幼儿园)应负责任的学生伤害事故。换句话说,一个事故是学生伤害事故,但学校(幼儿园)对该事故不一定有责任。就好象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人身伤害案件,中国政府不能全部负责赔偿一样。

3、事故的种类,包括学生本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以及学生造成的他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

在对学生伤害事故的一般界定中,仅仅包括学生本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不包括学生本人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这种界定,仅仅从学校对学生的保护责任的角度考虑的,没有从侵权行为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笔者看来,侵权行为法重视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同时也重视学生实施侵权行为对他人权利造成损害的人身伤害事故的救济。而且后一种情况不能说与学校无关,而是学校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事故。不规定后一种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这样的办法是不完善的,当然,前一种事故是重点,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至于造成学生财产损害的事故,以及学生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事故,其处理办法应当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是一致的,但是既然说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就不包括这种财产损害的事故,因而可以不将它包括在其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学生伤害事故是指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以及幼儿园在读儿童在学校或者幼儿园就读期间,参加学校或者幼儿园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人身伤害或者死亡,以及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死亡,学校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事故。本文主要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学生伤害事故,适当顾及到高等院校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

二、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

究竟怎样才能构成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具备的要件是:一是事故必须发生在学校与学生之间,二是事故必须发生在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环境,三是事故必须发生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四是事故必须与育人密切相关,五是构成事故必须存在学生人身伤残或死亡的较为严重的后果。

这种看法基本上说出了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要求,但是在一些方面还不够准确。

笔者认为,既然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是过错责任,那么构成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一)须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或者学生在

校期间致害他人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这个要件应当具备以下要素:

1、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局限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就是造成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事故,不包括财产损害事故。受到伤害的应当是学生,或者学生致他人人身伤害事故。在前者,学生是受害主体,是受害人;在后者,学生是致害人,是实施行为致人损害的加害行为人。

2、学生伤害事故应当发生在学生在校期间。这里的在校期间,应当作广义理解,即不是仅仅指形式意义上的在校期间,而是在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期间。前述“门至门”的原则,应当是确定这一界限的标准。其基本含义,就是学生确实是在学校的管理之下,脱离学校的管理,学校不再对学生的伤害事故负责。例如,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也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之中,并没有因为学生不在学校,而丧失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对这种校外活动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期间问题上,人们最常发生的错误就是:只要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就有过错,就应当负赔偿责任。

3、仅仅指学生受到的伤害事故,还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给他人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这两方面的人身伤害事故,都是学生伤害事故,都是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范围。

人身伤害事故的表现形式,是伤害和死亡。从侵权行为法的角度研究,这种损害事实还应当表现为财产的损失,例如,医疗费的支出、护理费的支出、丧葬费的支出,等等。在人身伤害事故的损失中,要不要包括精神损害的损失,有人持反对态度。这种意见是不对的。在人身伤害的损害中,精神损害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不能凭着人的主观好恶而取舍。在立法和司法上,已经确立了对人身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没有理由认为在学生伤害事故的场合不实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因此,对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精神损害,也要予以确定。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八条也对此予以明确:“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的除外。”

(二)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行为违反《教育法》规定

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行为,原则上是实施教育、管理和保护中,没有正确履行或者违背《教育法》关于学校履行的这种职责的行为。

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学校疏于管理的行为

学校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疏于管理义务,致使在这个过程中,造成学生遭受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学生伤害他人后果的发生。这种管理,是对学校活动的管理,不是指对学生的管理。这种行为是学校自己的行为,是自己的行为致人损害,因而属于普通的侵权行为,学校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江西某小学的厕所年久失修,险象环生,但是学校疏于修缮,致使某日倒塌,68名学生落人粪池,造成28人死亡。这就是学校自身疏于注意义务,是自己的不作为行为造成了未成年学生的死亡和伤害后果。该学校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应当说明的是,学校的这种行为,是对自己本身行为的不注意,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学生所负的那种管理、教育和保护的注意义务。

2、学校疏于保护的行为

学校对在校学生负有保护的义务,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学生,负有其安全的保护义务。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学校虽然不是承担的监护义务,但是仍然应当承担其安全的保护义务。负担这种义务,就应当善尽职守,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懈怠而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学校疏于这种对学生安全的注意义务,致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学校的行为构成违法。例如,在学校遭遇的意外事故中,学校应当并且有条件救助学生,却不救助,教师率先躲避灾害,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学校就是疏于对学生的保护,对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3、学校疏于教育的行为

这种教育行为,是专指对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指广义上的教育活动。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没有尽到教育职责,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应当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对学生教育后,学生拒不服从而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可以免除学校和教师的责任。

学校的上述行为,包括学校的行为,也包括负该种责任的教师的行为。学校的疏于职守行为,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学校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其行为疏于执行职务,其行为的后果属于职务行为。当其行为不当,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造成学生伤害或者学生伤害他人,学校应当承担转承责任(替代责任)。

在对学校行为违法性的判断上,应当违反《教育法》和民法的规定。《教育法》规定的标准,是学校承担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民法规定的标准,是对学生人身权利不得侵犯义务。违反这些法律规定,就构成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违法性要件。

(三)学校的违反《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行为与事故发生有因果关系

学校疏于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的行为,须与学生伤害或者学生伤害他人的损害事实之间有客观的因果关系,即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

在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中的因果关系上,在一般情况下,学校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只有一种因果联系,即学校的行为就是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没有其他原因。这样的行为就是结果发生的惟一原因。具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学校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很多时候,学校的行为并不是损害结果发生的惟一原因,而是由于多个行为引起了损害结果的发生,而学校的行为仅仅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这时候,应当认真判断,研究学校的行为究竟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还是条件。如果是原因,则与其他原因构成损害发生的共同原因,学校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那份责任,或者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仅仅是条件,并不是原因,则学校不承担责任。

如果学校有疏于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行为,但是其行为不是损害发生的原因,与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具有因果关系,则学校不承担责任。

(四)学校在实施教育、管理和保护行为时有疏于职责的过失或者重大过失

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的后果责任,还必须具有主观上的过失。只有学校在主观上具有过失,学校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不具有主观上的过失,则不承担责任。

确定学校过失的标准,是学校的注意义务。学校的注意义务,就是《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这种义务的性质,应当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是一种很高的注意义,高于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的注意和普通人的注意。学校作为一个谨慎人,对自己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保持高度的注意,防止发生损害事故。对这种注意义务的违反,就是过失。学校存在这种过失,就应当对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

三、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学生伤害事故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权案件中一种常见、多发的案件类型。研究学生伤害事故,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伤害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对学生伤害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承担,审判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这使得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具有了统一、明确的规范。

在研究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时候,最重要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基础,二是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

(一)学校为学生伤害事故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基础

学校究竟以什么样的基础为学生伤害事故承担民事责任,有不同的主张。

一种主张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精神病

医院学习、生活或者治疗时,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由于这些单位对这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负有一定的监护性质的职责,因此,可视情况决定这些单位适当地承担赔偿责任。这一主张的直接来源,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规定。这条规定的内容是:“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这种主张认为,学校为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基础,就是学校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监护责任,当未成年的学生在教育或教学活动中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学校没有尽到监护责任的,就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另一种主张认为,学校为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基础,不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监护关系,而是在于学校依照《教育法》的规定,承担的对学生负有的教育、管理与保护职责。因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民事关系,而是一种发生在育人过程中的特殊的教育法律关系,只有遵循教育的规律和《教育法》的规范,才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这类事故。依据《教育法》关于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的规定,未尽到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具有过失,学校就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在实践中,法院在处理这类事故责任案件时,基本上也是采纳这样两种不同的主张,或者认为学校承担责任的基础是民法上的监护与被监护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学校承担责任的基础是教育法上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教育法律关系。例如,阎红瑞诉旧寨村村民委员会等因其在幼儿班期间被其他幼儿玩火烧伤损害赔偿纠纷案。阎红瑞是山西省左权县拐儿镇旧寨村幼儿班的学生,诉讼时6岁。1986年,旧寨村村民委员会办起了幼儿班,聘请本村村民张向琴任教师。1989年11月14日上午11:30左右幼儿班下课后,张向琴离校回家,几个幼儿在教室里或火炉旁烤火。张小平玩火点燃了阎红瑞身上的衣服,阎红瑞带火跑出教室,被人发现后,将火扑灭并送回家中。张向琴闻讯赶来查问起火原因,阎红瑞说是张小平点燃他身上的衣服引起的。当日下午,阎红瑞被送往医院治疗,当时所见,阎红瑞嘴唇下翻,两腋粘连,双胳膊抬不起来。3日后转至左权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头、面、双上肢、侧胸烧伤,面积37%,深2度,住院25天,因无钱治疗而出院。经过诉讼,法院判决旧寨村村委会给付3948.69元,张小平的监护人张海生给付1000元。

值得研究的是,在这个案件的终审判决中,确定村委会责任的理由是:“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幼儿班学生在家由父母监护,在校由学校监护。阎红瑞受到伤害和张小平给他人造成伤害,均系在校期间发生,学校理所当然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这个案件的点评中,点评者特别指出,”幼儿园对入园幼儿不是民法上的监护关系,也不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转移,幼儿园对入园幼儿的保护、教育职责,来自于国家法律对这种职业的规定,并依据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入园生活、学习合同而实际产生,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幼儿园对入园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期间,有保护其不受到伤害的义务,正因为如此,幼儿园对入园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期间所受到的人身伤害,除能证明幼儿园没有过错以外,是不能免责的。点评者又进一步指出:“如果认为幼儿园对幼儿是一种监护关系,或者是一种监护职责的转移,那么,幼儿园对入园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期间所受到的人身伤害,其承担的责任就不是有限责任,而是全部责任了。”

可以说,这个案例中,这两种主张的基本内容都阐述得非常详尽。这也集中地反映了对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基础的不同见解和分歧意见。

分析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基础,应当从法律关系的分析上人手,才能够抓住要害。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究竟是什么法律关系?可以选择的,一是民法上的监护关系,二是教育法上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

首先,应当确定的是,我们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学校和学生的关系,而是中小学包括幼儿园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绝大多数是处于国家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其他的教育关系。诚然,在其他的教育关系中,有些教育关系具有合同关系的性质,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关系,例如某些“贵族学校”依据委托教育合同成立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某些依据合同成立某种专业培训的教育关系,以及其他的类似教育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签订合同,确定权利义务,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享有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对于这些教育关系,应当适用民法调整。在大学的教育中,国家按照招生计划招生,学生在被录取成为大学生以后,在学校享受大学教育,既有教育关系的性质,也有合同关系的性质。这些,与我们所研究的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下同)与学生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值得研究的是,在中学的已经成年的学生中,他们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在这些关系中,虽然学生已经成年,但是尚未超出了义务教育的范围,其基本性质没有根本的改变,仍然可以按照基本的义务教育法律关系对待。

其次,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与在校学生的关系,基本性质是依据《教育法》成立的教育关系。其成立的基础,不是依据民法而成立,而是依据《教育法》而成立,《教育法》是中小学校与在校学生发生法律关系的基础。学校与学生发生法律关系,不是依据合同,而是依据《教育法》。这种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属于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关系。教育、管理和保护构成这一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管理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

再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适用监护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在认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监护法律关系中,有两种理论,一种是自然取得监护权说,即在父母将学生送到学校之后,学校自动取得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权,应当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监护。一种是监护权转移说,认为父母将学生送到学校,父母的监护权就转移到学校,由学校负担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监护责任。这两种观点都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其一,认定学校在未成年学生入校以后产生监护权,没有任何法律对此作出规定,没有足够的法律根据这样认定。其二,监护权的成立,要么是法定,要么是指定,舍此没有监护权产生的根据。认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有监护权,既不是法定监护,又不是指定监护,如何认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有监护权?其三,监护权转移,需要有转移的手续,即在当事人之间订立监护权转移的合同。这一点,在学校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学生的父母之间是没有这样的合同的,因此认定监护权转移的性质,也没有确切的根据。

最后,在教育关系中,发生学校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的过错,致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或者伤害他人,学校产生民事责任。在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期间遭受人身伤害,是学校未尽保护义务;在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伤害他人,是学校对学生未尽教育、管理义务,对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种责任,有教育法的性质,也有民法的性质,应当以民事责任的性质为主。这一点,类似于行政机关的侵权责任,是发生在公法领域的私法行为,应当受到民法的调整。

因此可以确认,中小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教育法律关系。学校为未成年学生的人身伤害以及造成他人伤害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就是学校依照《教育法》取得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学校未尽这种义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本条规定在理论和实务上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学生伤

害事故的学校义务究竟是监护义务还是保护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教育机构依法负有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如果因过错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致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监护人的责任。这是有重要的意义的,使得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义务的性质的争论得以平息,还可以指导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案件中正确对待学校的责任。

(二)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是过错责任,一种观点认为是无过错责任,其中前一种是主要意见。还有人认为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应当包括公平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

1、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不承担无过错责任

当前,认为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应承担无过错责任的学者甚众。其理由大致有二:理由之一认为,既然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负有监护职责,而监护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因此,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也应承担无过错责任;理由之二认为,既然法律在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问题上未作明确规定,就可依据《民法通则》第121条关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的规定,推定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属于特殊侵权行为,应承担无过错责任。

笔者认为,理由一的错误在于大前提的“失足”。关于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不负监护职责的问题,笔者前文已作详尽的分析论述,在此不复赘述。理由二的错误在于对法律法规的知之不详或者对法律精神的曲解。关于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问题,法律规定是具体的、明确的:

①《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就确立了我国民法的一般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以其主观过错为前提。

②《意见》第160条明确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它明确规定了学校对在校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伤害事故仅承担过错责任。

有的学者认为,该法条虽规定了学校对在校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的过错责任,却对在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问题未作规定,并依此为其“学校对在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或者公平责任)”的观点寻找立足点。笔者认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2、13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依法已经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或者虽已成年但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人,他们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以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既然学校对在校的“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过错责任。那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因其已有一定的辨认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能力,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学校的责任相对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学校对其伤害事故当然更是只应承担过错责任。因此,《意见》第160条既已明确规定学校对在校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仅承担过错责任,也就没有必要再就学校对在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应承担何种责任另作规定了——这才是对《意见》第160条符合立法精神和法学理论的理解。

③关于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不能适用《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民法通则》虽然也规定了在若干特定情况下,行为人即使主观上并无过错,也要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无过错责任”但是,根据《民法通则》的立法精神和立法体例,我们不难发现,要求行为人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严格限于法律有明文规定的范围,即“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对特殊侵权行为都是以列举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的,而关于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法律显然未将其列入特殊侵权行为之列;并且,学校与国家机关不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不同于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可见,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不承担无过错责任。

2、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不承担公平责任

《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公平责任”。它适用在没有过错方的意外损害事故。有学者认为,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负有保护职责,当在校未成年学生意外受到伤害时,因为没有过错方承担其损害赔偿责任人,学校即使没有过错,也应根据该法条的规定给予一定的赔偿;否则,学生受到伤害却得不到赔偿,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则.

对于发生在学校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没有过错责任,确实面临受损害学生如何获得补偿的问题。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校”既是时间概念,也是空间概念)经常使学校卷入这种纠纷。但是,如果因此就认定学校应承担公平责任,在法律依据上是牵强的,并且对于学校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从法律的角度看,《意见》第160条认为学校对在校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伤害事故仅承担过错责任,无过错即无责任;学校属于公益性机构,在责任承担上显然应当与一般的营利性机构有所区别;国办学校属“公法人”,对其所控制的国有资产只享有占有和管理使用的权利,不能随意处置,学校公平责任性质的“救助”或“补偿”缺乏法律依据。

从现实的角度看,当前,全国幼儿园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326.26万人,在校小学生13547.96万人,在校初中学生5811.65万人,在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37.16万人,上述未成年学生共计21723.03万人(这还不包括数量不菲的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未成年学生)②。面对如此庞大的受教育群体,杜绝“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是不现实的,如果即使学校没有任何过错,学生家长也可将学校推上被告席,并要求学校承担一定的赔偿或者补偿责任,学校就会经常陷于法律纠纷之中;学校就会“因噎废食”,就会以保证学生“不出问题”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就会为减少类似事故而抵制素质教育,抵制课程改革,抵制容易出现学生伤害事故的活动、体育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努力让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坐在教室里、坐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当“书呆子”;学校无过错而承担公平责任,必将使学校赔不胜赔,使其当前已经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经常被用在无谓的法律纠纷和无过错时的赔偿或补偿中,使教育改革和发展在物质保障上更加雪上加霜,这违背了教育规律,并无视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

3、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应为过错责任,原因如下:

①《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包括幼儿园)属于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法人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主体资格,学校不是行政机关,这就使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从过去纯粹的行政法律关系逐渐转变为民事法律关系,这样,学校与学生之间一般会出现的是一般侵权行为而不是特殊侵权行为。当然,幼儿园的事故也可能存在特殊侵权的情况,如:幼儿园的某大型玩具突然倒塌,把幼儿压伤了,此时幼儿园就要承担责任,幼儿园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承担的责任性质是过错推定责任。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的无民事行

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因此按我国现阶段的司法解释之精神,学校在伤害事件中的责任只能是过错责任。具体地说,学校伤害事件中,当学生侵犯他人的权益时,学生的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应按过错推定原则承担主要责任,如学校同时也有过错,则按过错责任承担责任。

值得借鉴的是,在美国,将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界定为过错责任,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审理学生伤害事故案件。如果法律上没有规定学校额外的义务,则学校没有确保学生和学校其他成员安全的义务,法院并不是对每一起学生伤害事故去追究学校的责任,而仅仅追究由于学校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导致学生受伤害的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3款和《意见》第160条的规定,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不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或者公平责任,仅应承担过错责任。即:校方有过错并与损害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应承担民事责任;校方无过错或者虽有过错但过错与损害并无直接因果关系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在共同侵权(几方面的过错共同致人损害)或者混合过错(校方和受害方都有过错共同致人损害)等情况下,校方的责任大小,与其过错程度相适应。

然而,当前,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学校教育管理责任理解的泛化,一旦出现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就认为是由于学校在教育管理上并不“尽善尽美”所致,就认为学校存在过错,这无疑违背了法律精神和教育规律,对依法治教和教育改革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赔偿范围作科学界定,即对校方过错作科学认定,已成为正确解决类似法律纠纷、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法律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侵权行为过失责任以过失行为和对人身或财产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前提。如果一个人不遵守他的‘注意义务’,而且从客观上看,并没有像‘一个合理和谨慎的人’那样行为,他就是有过失的”。可见,校方的过失责任与他的“相当注意义务”分不开,除了对不可抗力造成的意外事故校方可以不负责任外,校方还应在教育、管理、指导、保护等方面对学生尽“相当注意义务”。校方未违反应当履行的特定职责且尽了“相当注意义务”,并对其无过错能够予以举证的,可认定为没有过错,可以免责;校方未尽“相当注意义务”的,可认定为有过错。

校方不是全知全能的神,其“相当注意义务”应当与其职业特征和预见能力相适应,不宜夸大或者缩小。比如,在“主要因校舍安全隐患引发的人身损害”中,如果校方及时发现校舍安全隐患,向有关部门作了报告并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的,事故责任就应由该有关部门承担,学校就可以免责。还比如,在上课期间或者课间发生的学生间的人身损害事故中,如果该学生间的伤害行为具有突发性,不但超出校方的主观认识能力范围,而且缺少教育、管理、制止的必要时间,校方并不存在教育管理上的过错,就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该伤害行为有一定的时间延续,学校就负有及时发现、制止的管理职责,学校未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致使损害发生的,负有管理责任,可认定为有过错的。

4、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也不可以适用推定过错

理由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和保护职责,是一种特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不履行,应当采用证明的方式进行,必须证明学校方未尽谨慎义务。如果采用推定的形式确认学校方有过错,则有失这一制度的本质要求,给学校加大了责任。

同样可以借鉴的是,美国法院也采用这样的原则。因此,法院要求学校当局应当负法定的谨慎义务防止学生受到损害。如果被告必须履行这一义务,则原告必须证明该义务是否实际上未履行。只有证明未尽此项义务者,学校方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是一般的过错责任,而不是过错推定责任,不能采用推定的方式认定学校具有过错,让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校园伤害事件篇7

近年来,我国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繁发生,给受害学生及其家长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极大伤害,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办学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客观现实,也是困扰学校工作、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严重问题。

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如《民法通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没有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如何认定事实,如何归结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实践中造成了很大歧见。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调节取决于如何界定学校与学生这对关系的法律性质。“特殊关系说”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界定为基于教育与受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称之为教育法律关系。这种关系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标准,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公法特征的法律关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是适用监护责任约定推定转移还是适用过错责任是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监护责任约定推定转移既不符合我国立法本意也不符合法理,而且在实践上有不可克服的弊病,因此只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学校或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时如果由于过错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因而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是一种基于自己的侵权行为而产生的过错责任。

教育部学生伤害处理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有其积极意义。但其法律效力层次过低,某些规定与民事法律相抵触,对举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学校、学校的举办者、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在学生安全方面的责任区分等应规定的内容未作规定,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学生伤害事故一重预防,二重处理。要从法律角度正确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明确各方在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之后的法律责任,并及时、妥善处理损害赔偿问题。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解决学生伤害事故问题可供借鉴的思路是把办学的风险适当分散到社会,使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

关键词: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过错责任赔偿责任社会化

序言

我国大中小学有2亿多在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未成年人。尽最大可能保障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近年来,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有关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实,这种事故并不是现今才出现的事故种类,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在以前没有像现在这样频繁出现而已。这种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给社会造成很多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等造成重大影响,对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造成冲击。因此,加强对这种事故及其责任的研究,在法律上提出妥善的处理原则和办法,对提高教学管理秩序,加强对学生的法律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6万人以上(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竟达到了1.8万多人),还有更多的学生遭受各种伤害。在校生致人损害的案件也屡见不鲜。对此的民事赔偿规范,仅《民法通则意见》第1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予以赔偿。”但是这一规定过于简单,受到伤害的学生家长认为这样对学生保护不力,甚至到学校闹事。司法实践中依据该规定所做的判决也往往被舆论认为过分偏袒校方。而学校方面则往往认为自己承担的责任相对于受益来说过重。为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有的学校干脆采取消极预防的手段,一些措施甚至与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如减少学生体育活动、劳动实践,不敢在体育课中进行对抗性训练、不让学生在节假日返校使用体育设施,不组织春游、秋游等校外活动。这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以及一些地方人大制订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如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杭州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处理条例》等。一些地方法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在学习、生活期受到损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应以侵害人和单位为共同被告,并由这些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涉及对自然人人格权的保护,根据《立法法》第8条,对民事基本制度的规定只能制订法律。因此,这些规范显然难以对法院的审理具有拘束力。《人身损害赔偿解释》适应社会的需要,依据《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教育立法的规定和精神,对教育机构中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规定,意义重大。

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就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的有关问题做些探讨,以期推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问题的研究,为解决这一关乎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

学生伤害事故实际上就是校园事故。不过,校园事故这个概念较为狭窄,不能概括学生伤害事故的全部。按照现在有限的研究这种事故责任的文章来看,对这种事故概念的界定还不够全面和准确,需要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学生人身伤亡事故。”在《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中,没有对学生伤害事故概念作出界定,但是从该条例的第2条中可以看出,学生伤害事故应当界定为“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中小学生人身伤害或者死亡事故”。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也未明确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从第二条的规定中可以看出,该办法所称的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笔者认为,对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除了结合上述一些规范的规定之外,还应当从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特征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对学生伤害事故作出一个准确、完整的界定。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特征

1、学生概念的范围,不能过于扩大,以至于偏离法律确定学生伤害事故的立意。

学生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是应当受到救济的人。正确界定学生概念的范围,是界定学生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一环。在界定了学生的范围之后,就确定了学校的范围。

学生,首先就是在学校学习的在校生。学生伤害事故必须是在校生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即在校就读的学生。非在校生发生的事故,不是这种事故。其次,学生所在的学校,究竟是什么学校,意见较为分歧。有的认为应当是中小学校,有的认为应当包括幼儿园,有的认为还应当包括大学。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由此可见,该办法认定的学校包括了高等院校,学生也应包括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但是笔者认为,法律确定学生伤害事故概念,其立意不在于保护一般的学生,而是着意保护在校学习的未成年人,以及被在校学习的未成年人侵害权利的其他人。

因而,界定“学生”概念的时候,应当从这一基本立意出发进行考虑。所以,学生伤害事故的学生,应当是中小学和幼儿园在读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其中,中小学的未成年学生是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要保护对象;幼儿园的儿童虽然不是学生,但是由于其是未成年人,且在国家规定进行幼儿教育的幼儿园中就读,应当视为学校学生;中小学校中已经成年的学生,不是学生伤害事故的主体,但是考虑到学生伤害事故以及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准用确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至于大学学生,既不是义务教育的对象,又都是成年人,没有特别加以保护的必要,高等院校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可以包含在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之中,但不是法律保护的重点。

2、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范围,应当限于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对于这一点,学者和有关立法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学校的基本活动,就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将学生伤害事故界定在这一范围之中,是正确的。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范围究竟应当有多宽,还要有明确的说明。在现实中发生纠纷的,很多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不同的分歧意见。首先,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学校组织的,一般发生在校园,但是学校在校外组织的这类活动,也应当包括在内。因而,学生伤害事故不局限在校园。这也是将学生伤害事故称之为校园事故不甚妥当的原因之一。其次,学生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采用“门至门”的原则,就是学生从进校门到出校门期间参加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其例外的情况是,学校组织的校外的活动不在此限;有学校或者幼儿园的接送班车的,应当以班车的门为限,包括上下车的安全保护。在一个案例中,幼儿园班车在送幼儿回家的时候,停车不当,接送的老师疏于注意,幼儿在下班车的时候,造成伤害。这属于“门至门”规定的范围,是幼儿园的责任范围之内的事故。

在这里必须注意一点,在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并不一定是学校(幼儿园)应负责任的学生伤害事故。换句话说,一个事故是学生伤害事故,但学校(幼儿园)对该事故不一定有责任。就好象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人身伤害案件,中国政府不能全部负责赔偿一样。

3、事故的种类,包括学生本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以及学生造成的他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

在对学生伤害事故的一般界定中,仅仅包括学生本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不包括学生本人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这种界定,仅仅从学校对学生的保护责任的角度考虑的,没有从侵权行为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笔者看来,侵权行为法重视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同时也重视学生实施侵权行为对他人权利造成损害的人身伤害事故的救济。而且后一种情况不能说与学校无关,而是学校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事故。不规定后一种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这样的办法是不完善的,当然,前一种事故是重点,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校园伤害事件篇8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警钟。3月26日是全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日”,今天再次议起这一话题,仍显十分沉重。  意外伤害成为头号威胁  春游没有了,课间活动减少了,体育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尽管这样校园伤害事件仍令家长和学校谈之色变。据调查,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第一因素是意外伤害,其中发生在校园中的伤害事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楼道拥挤造成学生受伤、课间追跑打闹造成划破或骨折、课堂上被铅笔头扎伤、实验过程中被烫伤、溺水身亡等意外事件令人防不胜防。  哈尔滨市一所中学将校园一部分出租,用于停车场,场内停满车辆。2000年12月20日15时,大雪刚停,12岁的张某与同龄的同学于某跑到了停车地带,两人爬到车上玩耍。在玩耍中,于某用脚踹张某,张某右腿夹在了车体内,造成右小腿骨折。  一个个案例仿佛就在眼前,嬉戏的操场、冰场却成了校园伤害的主要发生场所。  校园安全立法迫在眉睫  “面对一起起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及家庭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不到位。”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普庆对记者说:“让教育界人士感到忧虑的是,在多数中小学课堂上,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卫生防疫、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杨老师说,学校是育人的场所,需要稳定和良好的秩序,可是目前的校园安全状况却令人担忧,制定相关法律迫在眉睫。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在增强学校、家长、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的安全问题,必须通过校园安全立法,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有关人士呼吁,校园安全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明确校园安全主体,建立健全校园各类安全机构;从学校及师生安全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规范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及师生安全万无一失。  教育、保险联手献爱心  由省教育厅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联合编写的《学生安全教育与保险知识手册》在今年的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这一天送到了全省3万多中小学生的手中。据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省分公司总经理杨家泉介绍,该手册从事前预防和事后补偿两个方面,宣传普及安全、保险知识,采取问答形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非常适合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增强他们自我防范、自我救护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了实用便捷的保险指南。  接过赠送手册的香坊区东风小学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们自己也要具备安全意识,健康地成长。  据介绍,教育、保险联手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在我国尚属首创,保险人士认为此举将推动保险业进入校园安全领域,从而为校园伤害事件探索出一条建立学校责任保险制度,让保险公司介入理赔,通过市场化运作,转移校方、家长风险的一条新路。(李锋本报记者马云霄)      来源:[黑龙江日报]      

校园伤害事件篇9

【关键词】职校校园;安全事件;防范管理措施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在校学生的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学校安全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情况,学校安全工作形势十分严峻。职校大多地处城郊结合部,周边的治安形势十分严峻,如校园周边有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机室,乱摆乱放的无照摊贩,交通事故频发,刑事治安案件多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急需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打破现行安全教育的“瓶颈”,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认识危险、躲避危险、化解危险。

1校园安全事件的种类

危害学校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归纳起来有两大类:(1)校园内安全事件:火灾、食物中毒、运动伤害、拥挤踩踏、各类摔伤、财物被盗、酗酒滋事、打架斗殴、自杀他杀以及突遇自然灾害等。(2)校园外安全事件: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治安事件、财物损失(被骗、被盗)、恶性伤害事故和工厂实习期间发生的事故等。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校园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使学生本身受到伤害,甚至丧失生命,也给学生家长造成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心灵伤害,给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他们已进入中年的父母将难以承受这巨大的伤痛。同时,也会给学校的声誉造成损失,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教学秩序,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每一起事故都有可能成为学校的不安定因素,要消除这些不安定因素,学校必须花大力气、费大精力、投入相当多的经费来进行善后。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尽早发现安全事件的隐患,找出引发事件的真正原因,将安全事件消除于无形。

2校园安全事件的成因分析

学校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很多,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和自然原因等方面引发的安全事件。如因发生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台风、海啸、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导致处于灾害区范围内的学校遭受损失的事件。也有人为原因引发的安全事件。如因管理不善、学生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引发的火灾、食物中毒、打架斗殴、杀人偷盗、房屋垮塌等事故。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成因:

(1)安全教育不到位,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这几年各类职校都在扩招,学校各级管理者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校园的安全管理,对校园安全隐患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强化不够。私接乱拉电线、违规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的现象较普遍,在宿舍吸烟、点蚊香、点蜡烛等引发的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如去年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发生了因使用“热得快”烧水引发的火灾事故,令人痛心的是4位花季少女的生命瞬间陨灭,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当然,也有因为电器增多,用电量增大,而原有线路超负荷工作、电线老化引发的事故,这同样与学校管理者重视不够有关。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因学校重视不足,管理力度不够,学生在校外租房,在其他餐饮娱乐场所饮酒过量,封闭式管理学校的学生爬墙外出,通宵上网等导致的意外伤亡和治安或刑事事件。

(2)安全经费不足,安全监管不到位。有些学校因办学经费不足,一些年久失修的教学楼、宿舍楼及其它教辅场所,还在继续使用。这些房屋多少都存在着各种隐患,因而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件。另外,因经费不足,学校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不足,如有的学校消防器材未按规定配足,有的宿舍没有安装应急照明装置,有的技防系统(监控)的覆盖面严重不足,有的学校从事安全保卫人员的配比不够,从而导致技防和人防都不到位,容易引发安全事件,值得各职校高度重视。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监管不力,容易发生安全事件。如后勤膳食部门对食堂的监管不力,可能会导致食堂卫生不达标,师生因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而发生食物中毒;对建筑施工场地监管不到位,致使师生误入施工场地,或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等,引起人员伤亡;对教学和实习设施设备监管不力,致使设施设备被破坏,影响正常教学,甚至造成学生实习中的伤亡事件等。

(3)心理疏导不到位,心理失衡。蓄意破坏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普通初中或高中进入学校的,部分学生存在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懂如何正常地与他人相处等引起的心理疾患。这些心理疾患如不加以疏导,就会导致心理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对在一起玩耍的4名同学不满,将他们杀死并潜逃。此外,学生因个人感情问题出现的自杀事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外其他人员之间因沟通不善引起误会而导致的打斗流血事件,学生因个人心情不畅而蓄意破坏他人或学校财物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4)亚文化和不良的外部环境对校园的影响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学生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轻易接受外界的影响,面对不良现象和行为,往往缺乏辨别和判定能力而跃跃欲试。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凡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大的影响。遍布校园四周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及其他场所为了迎合这些学生的口味和心理特点,大量传播、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正是受这些不良亚文化的影响,一些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一味地追求享乐、独立、自由、极端个人主义,花天酒地,拜把结盟,无视校纪校规,对法律缺乏敬畏感,导致违法犯罪中团伙作案越来越多。

校园伤害事件篇10

[关键词]法国;校园暴力;校园安全;防治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93-03

一、法国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形式多样,其界定也争议不断。目前国际范围内包括法国,普遍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对暴力定义,暴力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成长障碍或权益的剥夺”。因此,法国将威胁与伤害过程同时考虑在内,缺乏安全感也是暴力后果之一。暴力一词可等同于报复,微暴力或者不文明行为也是暴力的一种,例如未成年违反礼貌原则、违反某些规章制度等行为。新世纪法国使用过两种方法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界定。

2001-2007年,法国政府使用SiGna软件校园暴力行为分为四类伤害26种形式进行统计监测。第一类是伤害他人,包括抓弄新生、侮辱、勒索、带有性色彩的身体暴力行为、携带器械的身体暴力行为、无器械的身体暴力行为;第二类是损害财产,包括损害住宅、损害安全设施、损害其他设施、损害汽车、损害出汽车外的其他个人财产、纵火、标签、偷窃或尝试偷窃;第三类是威胁安全,包括错误报警、外人闯入校园、投掷石块或其他物品、携带火器、携带除火器外的其他武器、试图纵火;第四类为其他暴力行为,包括使用麻醉品、非法买卖麻醉品、非法买卖其他物品、自杀、试图自杀、其他严重事件。

2007年第二季度起SiViS软件代替SiGna软件,校园暴力行为变为三类伤害14种形式。第一类是人身伤害,身体暴力、言语暴力、勒索、性暴力、捉弄新生、侵犯隐私、开心耳光;第二类是财产损害,盗窃、损害住宅与设施、损害个人财产;第三类是威胁安全,包括携带火器、携带白刃、使用麻醉品、非法买卖麻醉品。

二、法国校园暴力现状

法国校园暴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全国教育总局最早对校园暴力进行大范围的统计。在校园生活总督察泰隆(tal.10n)的主持下,法国教育部于1979年7月、1980年9月分别了初中、职业高中暴力行为统计报告。受访的初中学校中,80.5%遭受过公共财物损坏,其中将近一半损失严重;58.5%.发生过敲诈勒索,其中2/3的案例重大;39%登记过校外学生群架,51%校内群架;44%攻击过成人,通常是言语性的攻击;46.3%有自杀行为,27%出现过性问题,19.5%存在问题。受访的职业高中学校中,84%遭受过公共财物损坏,学生被偷事件100%,勒索事件较少,41%有自杀行为,14%出现过性问题,22%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根据法国教育总局的《1994年校园暴力现状,分析与建议》报告公布了1993年度巴黎学区与圣德尼斯省院校的校园暴力统计情况。巴黎学区登记了215起暴力事件,其中75%发生在初中,职业高中15.5%,教室30%,课间14%,室外10%,走廊10%。圣德尼斯省统计了241起事故,其中初中60.6%,小学12.1%。报告统计的校园暴力事件中,盗窃为10.8%,损坏财产15.3%,外部入侵5.4%,纵火13.7%,携带器械攻击8.3%,性暴力1.6%。1996年,社会教育学家Carra与Sicot的调查发现23.7%的学生宣称被偷窃过,15.6%的学生挨过打,9.7%的学生遭过歧视,2.8%的学生遭受过骚扰。

进入21世纪,法国教育部先后借助SiGna和SiViS软件持续地、更加可信地检测统计校园暴力事件。2005-2006年SiGna提供的数据,清晰表明针对教职人员的校园暴力事件比率连续三年上升,最令人担忧的暴力主要源自某些青年群体的集体反对学习、反对学校的认同感;校园暴力事件集中发生在相对少数的院校(6%),主要是教育先行区的初中和职业高中。

2007年取代SiGna的SiViS软件,监测一千余所公立中级中学,原则更为精简。2013―2014年数据显示,初中每1000名学生13.1起校园暴力事件,职业高中每1000名学生25.3起事件,校园暴力在职业高中连续数年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男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学生肇事者(76%),男生很少攻击女生,如果女生是受害者,经常是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暴力。男生实施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是言语暴力(43%)、身体暴力(32%),然后是偷盗(4%)。

女生肇事主要实施言语暴力(53%)、身体暴力(27%)。作为受害者,男生和女生一样经常受到身体暴力的伤害,但是女生受到隐私侵犯的案件占9%,(2011-2012年为5%),而男生受害案件不到1%;性暴力女生12%,男生不到1%。此外,2013年,18%的初中生在网络、电话上受到侮辱、出丑。

三、法国治理校园暴力的主要举措

(一)有效监测校园暴力,认识校园暴力的成因、表现和影响

法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全国、地方校园环境监测工具的国家之一。国家范围内针对学生、教职工的校园环境监测工具向公众提供初级学校、中级学校的校园环境安全全景。2014年3月法国首次展开对高中校园暴力受害者、高中校园环境的调查。国家向小学、中学发放校园环境自诊工具,加强学校对自身校园环境形势的把握、了解,方便因地制宜。

政府对校园暴力的监测工具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目前使用的SiViS软件采用了新的测量指数、扩大了受查学校数量,因此能更好地把握校园暴力的规模、发展变化。

同时,不定期举行以教育、校园暴力为主题的会议。例如,2003年法国教育部成立专门委员会,围绕《对学校的初步诊断》的22个问题,例如如何有效防范暴力和不文明行为,开展关于“学校未来”的全民大讨论,再次基础上,于2004年10月提交《为了全体学生成功》报告。2010年4月,法国教育部在巴黎索邦大学就学校安全问题召开大会,重点讨论法国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发展变化,号召社会各界共同行动为建设安全校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预防校园暴力的中心

为改善校园环境,重建校园安宁,使校园生活充满活力,法国教育部公布了建立积极、正面的校园环境的7项任务:改善教学成绩,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减少骚乱,减少违纪现象,减少教育不公,提高机构团队稳定性,减少旷课率、退学率。

针对校园内部,法国教育部列出了重点预防、遏制伤害身体、打击尊严的暴力行为,包括骚扰,种族歧视、反犹行为,性别暴力、性暴力和厌恶同性恋行为。同时对受害加强法律支援、社会经济救助、心理健康辅导。

重塑校园纪律,发挥校纪的教育意义。2010年度起,法国成立了专门的寄宿学校,容纳曾严重扰乱校园秩序的16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寄宿学校并不隶属于其他机关(例如封闭式的教育中心)。若学生未经同意、经常性旷课,国家将暂停学生所在家庭的家庭津贴。

(三)加强教职工培训,增强校内团结

学校教职工是预防、制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法国在教师师范培训、教师实习及教师在职培训中增加预防、管理校园暴力的内容,培训教师如何应对校园暴力、处理危机现场,在一些校园暴力严重的学校开展现场教学。教师在培训中将理解、清楚年轻人暴力行为发展进程,树立教育可以预防、遏制暴力行为的信念,面对危险举动、暴力行为,能够具体案例具体对待。法国国家高级司法与安全研究院(inHSJ)与校园暴力预防部长团(mmpVS)制定“预防、安全和危机管理培训计划”,加强对学校行政领导的培训。

政府出台促进学校教职工稳定性的政策,提高薄弱学校工作人员的待遇,在岗时间至少3-5年,缓解师资紧张与入学率增加的矛盾。

(四)重视国家各部门、学校、家长在反校园暴力领域的合作

为反对校园暴力,法国积极调动教育工作者、警察、家长以及各种有关的社团组织的力量。加强教育部、内政部、警察、司法、学校在反校园暴力方面的合作。为预防、惩处校园暴力,保护校园安全提供方针政策、法律基础和处理程序,明确各方面职责与任务。

2006年,时任内政部长的萨科齐与司法部长克雷蒙共同制定了预防、处理校园暴力的合作方针。2010年3月3号法案规定严厉惩处非法闯入校园行为,加强对教育工作人员的保护,禁止携带武器进入校园。在数起校园暴力恶性事件发生后,“校园安全总体状态”项目召集了教育界专业人士和相关机构、协会的工作人员发表遏止校园暴力的意见、措施。

自1970年起,学业调解在教育生活领域不断发展,旨在重建校方、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学业问题。在加强学校一家庭联系方面,法国地方发挥创新精神,取得的经验和硕果得到了官方、社会的认可。例如克雷泰伊学区开展“家长百宝箱”项目,涉及37所初中100个班级,家长参加校长组织的会谈/讨论。

(五)补充新机构、新人员维护校园安全

法国为维护校园安全,逐渐建立了安全移动小组、预防与安全助理、警卫体系互为补充机制。

从2009年开始,法国设安全顾问协助学区区长,并组建“安全机动队”(emS)。队伍由30余人组成,成员涵盖教育界人士,如校长、教师,也吸收了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如防爆专家、学业调解员、退休警察或宪兵等。法国对重灾学校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完善电子监控设施,增加学区“安全机动小对”的人数,进行校园巡查、开展防暴力课程以维护校园安全。

2012年法国首次录用500名预防与安全助理(apS),岗位性质为教育助理,在校长领导下,协助、保证预防与安全措施在校园环境急需改善的校园暴力重灾学校内正常、高效实施。

(六)重视校园暴力重灾区

针对容易受到暴力行为侵害的院校采取专项行动。80年代初推出教育优先区,这些地区的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孩子学业成功构成某种威胁或障碍。通过加强教育优先去的教育措施,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家境困难的学生的成绩。国家对优先教育区的学校给予特殊的照顾,并拨给额外教育资源。每个优先教育区受不同机构的指导,例如:区负责人、协调员、区教育委员会。优先教育区须制订规划,并按小组组织教师工作

推行“克莱尔运动”(CLaiR),建设进取、创新、成功的中级中学。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在100多所中学展开试点,于2011年推广到全国。该运动旨在提高“问题学校”教职工团队的稳定性,倡导教师教学创新。由埃里克・德巴尔比耶和让一米歇尔・布朗克共同领导的督导委员会,负责准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导方针的执行情况。最易受到入侵、最容易发生严重暴力事件的学校将受到安全审计,从中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补救(例如通过设置栏栅、安装监控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