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十篇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十篇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4:54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1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开展教育科研是兴教、兴校、育人的根本保证。”教师不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仅要培养学生,而且要通过科研,培养自己,教研相长。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唯有如此,教师才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地创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烧得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是用科研不断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他便不再是一个只对教材做肤浅了解、按教案简单操作的工匠,而是必然成为攀登教育科学艺术高峰的实践者。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2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57-01

下面就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亲身经历略谈几点:

一、教学中容易出现乱的环节

(一)发现实验材料时。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材料,当它出现在课堂上,在学生的眼中都变成了稀奇的。比如:我上《食物的营养》一课时,孩子来到了实验室,看到酒精灯、火柴、各种食物等材料,一下兴奋的动起手来,有的在点酒精灯,有的在玩镊子,还有的竟然在尝食物,大声嚷嚷丝毫没有在意老师的停下来的要求。孩子天生好动对于眼前的材料不可能熟视无睹,都会忍不住玩起来。

(二)提出问题时

教师所提问题过于开放时,学生喜欢漫无边际的提问,如老师提问:“关于食盐你想研究什么?”学生回答“食盐为什么会在水里溶解?”“海里为什么有盐?”“为什么会有井盐?”等等,这类提问太多太广,能占用课堂教学大半的时间,而且不易研究,答案要么过于肤浅,要么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一部分学生因为等待太久失去兴趣,叽叽喳喳的说小话起来,课堂失去了秩序。

(三)活动刚开始时。教师在准备让学生开始活动时,刚说“接下来就请大家……”往往话音未落学生们就已经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如在《流动的空气》教学中,我问:想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看到教室里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学生很快回答“用香!”我说:“那就用你们的香来研究吧!看看到底……(教室里的空气是怎样流的?……)后面的话已经淹没在了学生的声音中,大家沉浸在了玩香中了。

(四)实验探究时。在做实验中,经常有学生来告状“某某不让我动手!”“某某不参加我们的实验在自己玩。”……小组内会为了抢用实验材料发生矛盾,有的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心存不满,有的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干自己的事,甚至恶意捣乱,对老师组织的活动不闻不问。看上去学生活动很热闹,实际上却是浮躁的,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效性大大降低。

(五)交流研讨时。在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研讨时,会出现一些是刚好相反的容易误导其他学生思维的“意外发现”,或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看法。例如在《观察一杯水》教学中,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有同学说:“我认为水是有味道的!”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你说这水味是甜的还是咸的?”就像在热油锅里滴了一滴水,教室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有的说水就是甜的,有的说错了,有的随声附和,有的激烈讨论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二、对处理课堂“乱”的建议

(一)处理“材料因素”引发的乱

1.呈现材料要有次序。合理呈现材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活动的进展呈现给学生所需的材料,暂时用不到的不要发给学生,以避免材料对学生的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调控材料的数量。材料是人手一份、两人一份还是四人小组一份,根据实验要求不同的材料不同对待,一般情况下,简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动手的准备材料人手一份,如果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实验的可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一份。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满足学生的需要,避免小组内为了抢用实验材料发生的矛盾。

(二)处理“探究因素”引发的乱

1.规范探究的问题我们应该追求“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效果,探究的问题不宜过于开放,入口要小,但挖得要深。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水平,提问要精、针对目标。在一个主题下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卷入,有所迸发,有所碰撞,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2.明确探究目的。要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在动手探究前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目的及如何操作的步骤,如果学生对于要干什么不清楚,就容易流于形式,而无法展开真正的探究活动。

(三)处理“交流因素”引发的乱

1.允许自由发言。汇报交流中,当孩子听到相同或不同观点的时候,急于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如果当时教师没有叫到他发言,那种急于表达的冲动常常让他们不顾一切,大声叫嚷,这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这时候,教师不妨让他们自由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静下来在全班交流,相信孩子很快就会达成共识。

2.尊重学生发言。在课堂中要肯定、赞扬那些善于倾听的同学,引导大家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将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相对照,汲取长处,激发思考,而自己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的意见冲突。经常在汇报时进行这样的教育,听完再说就会成为孩子交流时的习惯。

(四)解决“教师因素”引发的乱

1.课前精心备课。教师作为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点,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个性,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收集信息改编教材,或者根据学生情况在课前布置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这样,课堂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3

【关键词】结构性材料;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051-02

科学探究材料是揭示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发展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科学探究活动依赖于探究材料,探究材料引起了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已经意识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生活化和典型性的有结构材料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建立起合理的科学概念,产生正确的科学认知,形成基本的操作技能,发展深层的科学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探究材料进行有意识的调控,讲究使用的策略,真正发挥探究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一、根据结构性材料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即制订探究计划,是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表述、合作等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后续的科学探究实验的步骤进行初步的规划,确保了实验过程的有序性,为科学探究实验的成功和高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探究计划的制订是根据学生对探究问题的假设而展开的。事实上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科学知识的储备、科学技能的层次尚不能达到直接根据假设来制订较为复杂的科学实验的探究计划。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材料,搭建一个脚手架。探究实验所需的有结构性材料便是可选择的材料之一。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而间接地“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是“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的教学重点,下面是这节课的两个实例:

师1:这位同学认为是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瘪的乒乓球鼓了起来,他提出了空气和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假说,这一假说是否成立还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说。

在学生设计实验的时候,笔者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小组内很平静,学生相互之间干瞪眼,不知如何是好。再来看看第二个实例:

师2:这位同学觉得空气和水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到它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参照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实验材料(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实验的材料)或者课本,在小组里讨论该如何做这个实验?

在设计实验环节,笔者深入到不同的小组内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发言的欲望很强烈,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

第二个老师出示的一张图片使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有了抓手后思维便迅速地活跃起来,教学的重点在不经意间得到了解决。笔者发现,许多小组不仅详细地讨论出实验的具体步骤,还把一些关键器材的作用及实验时的注意点罗列出来,在汇报环节中争先恐后,补充和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都得益于探究材料的及时出示。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个老师并没有直接把实体的探究材料分发到各个小组,造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效应,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又有效避免了学生只顾摆弄材料而忽略制订计划的情况。

二、围绕结构性材料观察实验

科学观察的本质是“真”和“实”,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是科学观察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还要说明是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察的,以便重新进行检验。

科学观察的意义在于观察结果的分享和观察资料的累积,而探究材料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和观察对象,故此围绕探究材料对探究实验进行观察和交流,是引导学生理解科学观察的本质、领会科学观察意义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昼夜交替现象”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验证“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假说的小组愿意跟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吗?

生1:当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时,我们发现贴着五角星的一面始终对着太阳,说明了贴着五角星的一面永远是白昼,它的背面永远是黑夜,因此这个假说是不成立的。

师:有没有哪一小组需要补充或者有疑问的?

(无人发言)

师问生1:你们愿意把模拟实验的过程再给同学们演示一遍吗?其余同学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看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再次进行模拟实验的演示)

生2:老师,我发现他们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地球在围着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动,而这个假说中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本身并不自转。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怎样保证地球在围着太阳转的时候本身不自转呢?

生2:我们可以使贴着的五角星始终朝南,这样就行了。

师:好办法,请同学们都一起来重新进行模拟实验,看看得出的结论还和刚才一样吗?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生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地球围着太阳转但不自转的情况下,地球仪上的五角星有时在亮光中,有时在黑暗中,说明这一假说也能导致昼夜交替的发生。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这一环节教师的处理完全围绕探究材料而展开,在学生第一次观察失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方法、分享观察经验的过程中领悟到观察的意义,基于探究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到观察求真、求实的本质。

三、脱离结构性材料交流实验

交流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建构科学概念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受到实验材料的吸引而不能有效地参与到交流实验中去,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形成科学概念。面对这个问题,不少老师往往采用硬性的手段强迫学生把注意力从探究材料上转移开,但是收效甚微。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探究材料没有脱离学生的视线。因此,交流实验、建构科学概念的环节一定要在脱离探究材料的情况下进行,让学生借助于实验记录单,通过回顾的方式描述探究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一节课时,由于小学生对这种奇特的实验现象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注意力很难从探究材料上转移开。因此,不把材料从学生面前撤走,交流实验的环节很难进行下去。反之,在脱离了探究材料的基础上,学生会积极地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但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或者探究的材料存在着差异,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此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再次拿出探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的比较观察,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又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在执教“铁生锈了”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小组内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如果有困难可以参照课本。

(学生小组实验)

生1:我们发现铁片是银白色的,铁锈是深红色的;铁片敲了之后变形了,但是没分开,铁锈敲了之后变成了更小的粉末睿惶片能够导电,铁锈不能够导电;铁片的表面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

生2:我们这一组发现铁锈也能够导电。

师:是吗?你们两组拿出材料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实验演示,生1的小灯泡不亮,生2的小灯泡发出微弱的光亮。)

师:你们两个交换检查一下材料,再做一次实验,找找原因。

(学生交换检查材料并实验)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4

关键词:课堂效率;探究;指导;有效性

在现今科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亲身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呈现出一幅如火如荼的活动场景。这说明“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在广大科学教师心中扎下了根,并且指导着教师的教学。然而,很多科学探究活动看似热闹却只是流于形式、成效较低。这种探究活动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科学探究,切实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所谓“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主要是指科学探究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协调发展。通俗地说,“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宽松、平等、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表达,浅谈点滴体会,以飨同行。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心中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明确通过探究理解什么概念、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要思考怎样使科学探究体现有效性才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科学探究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的、有重点的进行,对学生的某个方面进行训练,不要过分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是要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来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教学中,探究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猜想的建立、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而实验操作本身虽不难,但很麻烦又费时间,更主要它不是本次科学探究的重点。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让学生亲自经历提出问题、建立猜想、设计实验和处理数据等过程,保证这些探究的环节做得细、做得透,而实验操作则由教师来演示,这样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恰当选用探究材料

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就是科学探究中的“米”。没有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没有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米”的好坏决定了“饭”的质量,好材料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对科学探究有积极的作用,高效、省时、易成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探究材料的准备和使用。

1.让学生准备熟悉的探究材料

如果材料的选择脱离学生的生活,一是可能难以引起探究的兴趣;二是会分散学生探究的注意力;三是这些材料学生不易找到,大量准备材料的工作只能由教师去完成,成为额外负担。反过来,若布置的准备材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易找的,就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一种启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如:在教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节之前,教师让学生找来家里各式各样的磁铁以及不同材料做的小物品,带来了许多好处:一是学生热情高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材料准备的过程中,东摸摸西碰碰,其实已经提前介入了探究,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二是学生准备的材料范围大、种类多,有利于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三是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十几个组,每组十几种材料,如全部由教师准备,那要花多少时间?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材料

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点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时代更是赋予科学探究活动要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重要任务。要学生能在开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自主地创新目标,打破目前探究材料在组合上由教师、教材等现成的规定性,为学生准备不同种类、组合不固定的材料,让材料以“自助餐式”的面貌出现。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根据选择的问题,自己设计方法、自己选择和组合所用的材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材料,使得材料组合的过程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主体的价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如: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科学探究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种仪器,要求同学们自选一些仪器完成一个方面的实验。有的小组选择了酒精灯、火柴、玻璃片、坩埚钳、胶头滴管、水等仪器探究了液体温度的高低会影响蒸发的快慢;有的小组选择了酒精灯、火柴、揉成团和展开的两块等大的浸水的湿布探究了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会影响蒸发的快慢;有的小组则选择了迷你型吹风机、浸水的湿布探究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会影响蒸发的快慢;有的小组还选择了玻璃片、胶头滴管、水、酒精等进行实验,提出了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探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节约了科学探究的时间,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3.让学生在合适的时机使用探究材料

如果教师提前发放材料,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听课转移到材料上,导致情不自禁地动手玩弄,根本不理会教师要求做什么,这样的探究活动就算有效,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肯定是低效的。如:教学“地球的自转”时,课前学生把地球仪摆放在桌上,难免会手发痒,去拨弄地球仪,稍不留神还会掉下去,发出声音影响其他同学。所以,教师最好先规定把地球仪放在抽屉里,合适的时候再让学生拿出来,再分发橡皮泥、火柴、小手电等器材,这样的视时机呈现材料,为科学探究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充分做好指导工作

科学教学主要突出的是科学探究,其中教师指导作用发挥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对于指导、引导科学探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组织

在课堂中,科学探究大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要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就必须先精心分好小组,使小组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分组时,老师一般根据就近原则把前后四位同学分为一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力求平衡,既利于组内学生互帮互助,又便于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小组合作探究时,不可由个别学生经常包揽全部的探究任务,而让其他成员充当“观众”的角色。组内各成员要担任具体的合作角色,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组长负责科学探究中的组织、管理,材料员负责探究材料的领取、保管、归还,记录员负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当然,各种角色要采用轮换制,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角色中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及时指导

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观察者、参与者。教师应从“至高无上”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充当学生的合作者、引路人,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鼓励不爱说、不爱做的学生,纠正实验中的错误和危险操作。比如:在一次分组加热实验时,我发现了一位同学贪图方便正拿着酒精灯欲借旁桌的酒精灯火焰点燃,我及时进行了阻止,防止了危险的发生。另外,教师在巡视中,可以敏锐地观察到学生探究中的困惑和需要,获取学生讨论、实验的信息,以便于探究结束后选择实验现象明显、有代表性的、有创意的小组在全班进行回答交流。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的存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探究实验:利用所提供的针筒、果冻、集气瓶、热水、玻璃片、盛水纸杯、硬纸板、吸壁钩、吸管、空牛奶盒等器材,设计出几个能证实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我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稍加点拨,引导学生设计出纸托杯水、瓶吞果冻等新颖的实验。

3.鼓励交流

学生动手实验的完成,并不代表科学探究的结束。教师更应重视交流这一环节,用心地指导学生交流才能进一步确保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合作探究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体会到合作的愉快,并对下一次合作探究产生新的向往。在交流中,教师要指导学生:(1)学会发言。要学会把本小组的探究结果清晰、科学、完整地表达出来。(2)学会倾听。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不随便插嘴打断。

4.恰当评价

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的恰当评价。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否则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甚至更低。教师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学生无形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人文语言评价和激励他们。教师要多进行一些正面评价,肯定学生运用了多种感官、观察细心、善于思考,表扬学生分工合理、组织有序、实验成功。即使学生回答有误,教师也应首先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予学生信心。比如:我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一课中,提出“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问题时,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把手高高举起,可他的错误回答使我刚热乎的心一阵凉,但是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引导同学们分析,结果还没分析到点,他就主动承认了刚才的回答有误,并正确解释了原因。我即刻对他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你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去思考,科学探究需要你这样的精神。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信心、一种感动。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恰当地选用探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达到高效探究,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2]邹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06.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5

摘要:科学课堂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比较“乱”,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自我,善于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及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能灵活地因势利导,就会在“乱”中取胜,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将“乱”变成“活”、“智”、“静”、“美”。

关键词:科学课堂乱变成活智静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并且,科学课的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课改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许多课的教学内容都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交流等,这些都使科学课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平时的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很少有动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科学课上,面对大量的材料、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活动,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让人觉得科学课堂上纪律不好,太“乱”。

那如何把这种“乱”进行转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活”。

1、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

教师备好课,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课前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并且让材料充足而实用是课堂有效的关键。例如,教学《溶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如食盐、小棒、热水、冷水、冰糖、沙子、面粉、白糖、土块、烧杯、高猛酸钾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玩,同时能够被这些丰富的材料吸引着去探究、研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乱”。这样,科学课堂的“乱”在大量的实验材料面前就变成了“活”。

2、改进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去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如果仅仅用教材里的方法------音叉和军鼓来验证声音的产生,我认为课堂纪律一定会显得很好,不会有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仅用一两种器材来说明一个道理,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牵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巧用了许多音乐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音叉、沙锤、碰钟、三角铁、军鼓、锣、吉他等器材。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利用音叉做实验,有的小组用沙锤,有的小组用碰钟,有的小组用军鼓,并在军鼓上放了几粒黄豆,有的用三角铁,有的用锣,还有的小组弹起了吉他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各自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但活而不乱。

二、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需要智慧的课堂,而材料的展现是否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它能使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乱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太多。所以,材料的展现要有层次性。

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给学生呈现许多材料。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和研讨,同时,避免材料多,造成学生乱的现象。那么,实验材料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性。例如学习《空气在哪里》,教学中要涉及几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找到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时,教师可用信封装上塑料袋、气球、扇子、注射器、吸管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用嘴吹气球、用扇子风,用注射器往水中打气或者用吸管往水中吹等方法,认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时用到纸团、烧杯、抹布、水槽、水等。最后,再让学生研究空气可以流动,这时,教师再发所需要的材料。如果将所有的材料一同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不知从何处探究,课堂上便会真正地“乱”起来。所以,教师分层次地将实验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既探究出了知识,又会使课堂实验时的“乱”变成了“智”。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层次地给学生呈现材料,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同学要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是集思广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但我发现这时候,往往会有如下现象:一些同学继续摆弄手中的器材,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还有的同学忙着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总之会经常看到发言学生的声音被淹没于七嘴八舌之中,结果大家都各说各的,一无所获。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认为,这时候确实有点“乱”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因为,这时我们需要安静的课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四、让学生在“乱”中学到知识,在“乱”中获得“美”。

课堂中的“乱”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乱”,而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而这种“乱”就是一种美。例如学习《做一块卵石》一课,学生在做模拟卵石形成的实验。因为要用碎砖块模拟自然界中的石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卵石”的过程,于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用锤子将砖块敲碎,有的同学用两块碎砖块相互磨擦,有的同学拿着砖块在地上磨来磨去,有的同学将碎砖块放入盛水的瓶中盖上盖子,并使劲地摇晃,一会儿又拿出来观察,其间,我们还不时会听到学生的尖叫声。教室里乱了。但我认为,在同学们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这种“乱”已变成了真正的“美”。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6

一、各尽所能准备实验材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准备好实验材料,才能上好科学课。

像量筒、烧杯、铁架台、酒精灯,这些常规实验器材,器材室都有,就好解决了。

如“蜗牛”“蚯蚓”等小动物的研究这些课,用到的蜗牛、蚯蚓,老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足够的蜗牛和蚯蚓。这样,我就把准备实验材料的任务交给学生。

学习“电磁铁”一课,需要研究影响磁铁磁性的因素,需要较多的导线和电池,器材室里没有足够的量,需要学生的参与,小组分工,家里有导线的拿导线,有电池的拿电池。

在学习“凸透镜”一课时,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凸透镜和激光灯,这些可是小男孩的最爱,哪个小男孩家里也会有一件两件,放手给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学习“认识光”这一课时,需要的牛奶溶液、墨水溶液又是器材室难以实现的,该发挥家庭的巨大作用了,可以是我从家里带牛奶、墨水。但瓶子可需要好多啊,学生一人带一个就绰绰有余了,这是我们师生共同准备器材。

我们就是这样准备课堂上需要的实验器材,就是这样才使我们的科学课上得有声有色,为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奠定了基础。我是兼任科学课,每当我上完了语文课,一些学生就会从桌洞里拿出自己带的实验材料给我看:“老师,我们组的材料都带齐了,下午上科学课。”我往往笑着说:“忘不了!”学生没觉得准备材料是一种麻烦,他们乐在其中。

二、严密组织合作探究

我们小学科学中的实验教学,无论是操作实验还是观察实验,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但我们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实验课我们都遵循:“提出问题―猜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对实验器材感到新鲜,这摸摸,那看看,顾了操作,忘了目的、观察,从而难以得出实验结论。

为了实现实验的完整性,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一方面,让小组同学根据性格和能力特点明确分工,一般四人一组,分为:记录员、发言人、动手操作员和声控员。在实验过程中,各负其责。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我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一些点拨:你的猜想和实验结论是不是一致呢?在探究过程你是否发现了新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情况:你对这个装置是否有新的改进?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呢?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们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在“声音的产生”实验当中,由于对于声音现象学生并不很陌生,所涉及的实验器材又比较简单、操作也很方便。因此,在提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参与,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声音产生的过程,交流所发现的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性方法。

再比如,“‘瓶’吞鸡蛋的秘密”的教学,通过学生在课下的观察现象和搜集资料、动手做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四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的事实。先让学生来设计方案,使学生经历设计方案的过程,并且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际的验证。在验证当中发现问题时再不断地修正方案,这样,经历一个“设计新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完善方案”的科学探究过程,这样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来交流研讨探究的结果。

除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还引导每个小组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汇报,每个小组发言的情况,对别的小组发言倾听和质疑的情况,都对应着相应的得星奖励。

这样具体的指导,实验过程的独立,以及针对研究情况的发言,使得同学们能静下心来思考、实验。这样的做法,目的是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规范汇报过程

当学生完成分组实验操作后,及时组织学生汇报总结。由于这时已经接近课的尾声,如果教师不估计好时间会造成汇报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最终不得不由教师说出结论或总结性的发言结束汇报。这样,学生分组实验就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学生辛苦一节课采集的数据,成果都在教师的言语中灰飞烟灭。长此以往,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也将消失殆尽,所以分组实验的汇报我制定了一个规范的过程。

1.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汇报,尽可能将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都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既满足了学生展示自己成功的欲望,也使实验的结果材料更加全面。

2.有些小组得出的结论不够精确或严密,教师也不要立即否定,也不应强迫背诵书上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对结论再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尽量取得统一。有创造性发现应及时给予表扬。

3.大多数小组实验失败,不能得出正确结论时,教师通过师生共同重复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然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们做的实验是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这样使孩子更容易接受正确观点,以及反思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四、将研究问题延伸

由于资料的限制,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深度有限,但科学这门学科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像“齿轮”这一课,我们知道了齿轮的作用以后,也知道了钟表的三根针按不同速度向同一方向转的原理。但是几个齿轮能做到呢?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猜测和初步尝试,时间限制,难以了解让三个齿轮向同一方向旋转,速度还不同,究竟需要几个齿轮,需要不同规格的齿轮吗?感兴趣的同学带着这个疑惑,课下再进行探究,从而认识到将所学知识深入研究,而不是浮在表面上,这就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在了实处。

课前做好准备,课上积极探究,课后基于兴趣的延伸,重视课内外的有机整合,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引领学生进入无限宽广的科学探究世界,那么必然也会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很多的乐趣,教师也会收获学生带来的惊喜。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7

一、挖掘材料内涵,高效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中,老师们都会精心挑选一些实验材料,精心组织活动等,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学生活动有序,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同样的材料,却上出了不同的效果,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却大相径庭,其问题就在于教师对实验材料的挖掘和理解上。对于实验材料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学问,创造性地对这一资源进行整理、组合,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结构性,能够促进操作活动有序、高效的开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思维,使教学目标更加丰实。

1.用好材料,使问题指向具体、明确

科学探究的问题哪里来,一些实验现象就是问题的来源,问题是组织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学环节之间的有效连接,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并明确地指向教学目标,使教学的程序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灵活使用材料中的资源来引发探究问题不乏为好的举措。

2.用好材料,使教学目标丰实

在教学《毛细现象》一课中,一位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纸巾、布条、粉笔、玻璃片四样材料,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发现了水能沿哪些物体爬升,并用放大镜观察了材料的特点,发现纸巾、布条、粉笔上有小孔,而玻璃没有,并解释出毛细现象原因,从而教师小结什么是毛细现象,这堂课表面看起来热闹,其实比较常规、平淡。

另一位教师则挖掘了材料的内涵,进一步提出问题:水不能沿着玻璃爬升,但你能不能让水沿着玻璃爬呢?学生通过实验,找到了很多方法,把两块玻璃合在一起的,把布条贴在玻璃上的,等等,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出来了,而且还清晰地观察到其中的缝隙,学生在活动中对毛细现象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可见,用同样的材料进行实验教学,却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二种教法对教材和实验材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准确找到了材料之间的联系,加以整合,从而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完善,呈现出一堂精彩的科学实验课。

二、捕捉学生资源,凸显实验教学魅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一个鲜活生命在特定的情境中的对话与对流,实验教学也不例外,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随时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捕捉,并呈现资源,机智有效地进行处理。

1.善于发现实验教学中的“亮点”

在操作和交流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同样的实验会出现不同的现象,稍有不慎这些资源就会流失,如果能够及时捕捉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加热和冷却》做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大部分学生都发现锥形瓶放入热水中时,液柱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情况,而把锥形瓶放入冷水中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面对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资源,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尊重事实,并有效地去利用它,于是我及时鼓励和表扬了学生观察细致、实是求是的科学态度,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来这个实验除了显示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外,还隐藏着热传递现象和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讨论积极,把原有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起来,思维能力得到了体现。

2.及时发现处理学生的“错误”

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如学生实验中操作中的错误、实验报告中与众不同的数据……这些学生的问题资源可以把它呈现出来,进行分析与利用,会更加有价值。如研究水的表面张力时,可以让一位学生演示如何在硬币上滴水,其余学生观察操作是否合理,在学生的交流中掌握了操作中应当注意的地方。在摆的研究一课,一组学生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是否有关的实验报告中,角度小的摆,三次分别是18、18、17,角度大的为19、20、21,而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这当中显然有很多问题,全班学生对这一问题资源进行了分析,最后这一组的一个学生说了,我们的组长改数据了,角度大的时候我们第一次也数到18次,组长认为我们肯定数错了,他认为摆得应快一些。这中间学生表现出为了迎合自己或教师而不尊重事实的情况,利用这一资源,我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促进他们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错误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很美妙的。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8

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以“方法与过程”为中心,在经历“方法与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并同时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课程的育人新标准,更符合学生第一的原则。

正是因为有以上的启发和感悟,所以笔者想起了在《科学课》杂志上朱小雪的文章中提到的:“美国的科学课课堂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的地方。”(在这里不谈崇洋,但至少应该做点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尝试。)

在美国,上科学课,学生先听从教师布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分头活动。两个学生一组,一边轻声商量,一边操作实验,一边记录。偶尔有学生在教室里走动,观察其他组织的研究情况;偶尔会听到他们轻声交流、争辩的声音;偶尔还会看到他们轻声欢呼的情景。活动持续20多分钟后,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有条不紊地收拾好自己组的研究器材,进入到交流讨论环节之中。当教师指名一个学生发表观点时,其他学生都能认真地听,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插嘴,教师也是一直在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教师还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发言的学生。这不仅是一个公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与他人进行思维交流。课堂上折射出的和谐合作、投入研究、倾听、积极交流、尊重他人的可贵品质,实在值得借鉴:思维的开放,行为的规范,习惯的养成,品质的高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美国,教师不搞“一言堂”,不向学生灌输科学知识;教师只是“组织者”,积极组织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去经历科学探索过程;教师只是“引导者”,热情引导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去明晰科学原理与概念;教师不是“权威”。对科学教师的定位高度是:热情、投入、不给学生答案的教师才是最好的科学教师。

在美国,科学教师只需要按照教师用书上设计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组织研讨,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不需要对教材进行改编、创新,或采用其他材料进行教学。实验材料是由专门的材料中心配给的,材料中心每学期初会把科学课要用到的一些仪器材料,包括分组实验用的材料,观察用的一些植物种子、活体小动物等,装箱运到每个学校。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材的处理与器材的准备。这样,教师更有精力去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鉴于此,笔者有些不成熟的设想,列举几条,仅供有关权威专家同志参考。

1)虽不可能照搬硬套美国的科学课教学的模式,但可以借鉴他们的那种悉心、热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且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搞科学研究的实验室,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真实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各版本的科学课教学研究室,能否也专门在《教师用书》中编写设计出各年级的演示与分组两类实验计划,内容包括每个实验的实验类别、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与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以便减轻科学课教师分析教材、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的工作负担。这样就使科学课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设计流程,以利于课堂教学层次清晰;去设计预案,以防突发现象发生;去筹备实验,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锦上添花;去关注学生,让学生的“三维目标”都得到发展,从实处促进体现科学教师的主导地位。

3)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力有待于增强,虽不能马上筹建材料中心,但能马上做到整理现有的实验室,补充足够的实验器材与材料,确保科学教师充分完成各项实验计划。再专门配备数量相适应的称职的实验教师,以便于指导、协助、督导科学课教师完成各年级、各学年的实验计划,确保实验开出率100%,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现象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质的提高。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9

一、要精选材料,激发探究欲望

1.根据要求准备材料

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知识层面与成人相比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其所准备的材料有问题也很正常。所以,教师课前应该先强调材料要求,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

如五年级上册《七色光》一课中的“合成光”这个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既模糊又抽象,怎样使这一模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呢?只有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探究、感悟。于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本课所需要的各种实验材料:水粉、卡纸、圆规、量角器、火柴棒、剪刀等。这样学生才能画出漂亮标准、比例合理的七色光盘,保证“光的合成”实验的顺利完成。宗晨臻同学还准备了小电动机,课上把七色光盘用电动机驱动,转速平均,现场“合成”的演示效果非常好。

成功的科学实验源于课前的精心策划和准备。所以,教师在布置学生准备材料时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周全,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准备材料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2.设计充足的活动材料

科学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废旧物品,积少成多;也应该是个多面手,拥有相应的工具,能对材料进行修改、制作,变废为宝。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探究主题,预测探究活动中将要用到什么活动材料和工具,并组织学生也参与到材料的准备中来,让科学课的实验材料丰富起来。

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教师可采用自助形式,把各种材料统一放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学生在猜测、制订计划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自由选择。这样各组的材料就会不一样。如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教师准备好多种实验材料,如:木块、石块、泡沫、橡皮、铁钉、胡萝卜、木条等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的材料,目的是希望学生在猜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由于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形状、大小、轻重不太一样,淡化了材料的指向性,探究中必然产生材料不同浮力是否相同的矛盾冲突,使探究活动更有价值。

3.精选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材料

“生活即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中探究摩擦力的学问,不锈钢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教师在一端涂上洗洁精让一胖一瘦两名学生上台比赛拔河,输赢结果让学生诧异,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中自动浇花器原理的探究;三年级下册《今天天气怎么样》中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四年级下册《怎样搭配食物》中食物科学搭配的研究;六年级下册《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中探究节能减排的方法等。

精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材料,使科学探究活动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探究的力量。

二、要动手操作,亲历探究实验

探究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究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搭建学生探究的舞台,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学生们围绕探究问题提出了各种假设后,接着就要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想自行探究的心理,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中的注意点、友情提醒等,及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探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实践。教师在本环节中应注意:

1.探究角度要多样化

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究。在设计实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角度去探究。如探究三年级下册《把液体倒进水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液体,按自己喜欢的顺序倒入杯中进行探究,最后综合各组同学的研究成果得出液体沉浮与倒入顺序无关。不同层次的探究,可以让同学举一反三地理解所获得的结果,掌握新知。

2.探究时间要足够

科学课选择实验时要有的放矢,防止材料过繁、活动过多导致学生“兴奋过头”,耗时太长。但也反对有的教师生怕完成不了后面的教学内容,组织探究活动时草草开始,匆匆结束,这样走过场的探究活动很难收到效果。科学课强调探索过程,就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面对异常结论,腾出时间引导学生反思、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再次实验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

3.探究方式要合适

个人探究、小组探究、全班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三种主要方式。个人探究比较适合所探究的问题是较为容易的。如四年级上册《空气中有什么》凭学生个体的能力基本可以完成蜡烛燃烧比赛,独立探究出空气中有气体支持蜡烛燃烧。小组探究则是所探究的问题有一定难度,需小组相互启发、共同讨论才能解决的。如五年级下册《折形状》中探究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同组成员,有的负责折纸筒、有的负责放承重物、有的负责记录……只有小组内共同合作才能及时完成探究任务。全班探究通常是问题难度较大的,如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中调查本地水污染情况,依靠小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不能很好解决,需要直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成水源检测、走访调查、宣传总结等多个小组进行探究。探究方式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的参与率及参与的质量,我们要根据所探究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实际,选择相应的探究方式,从而确保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主动”地经历探究过程。

动手实验是经历科学体验活动的核心环节,必须改变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传统模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因为科学方法的获得、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都是需要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中切身体验、感悟、内化的。

三、要思考交流,深化探究内容

科学探究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思考交流才是真正的目的。

1.自主思考,提高探究效果

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不善于动脑的,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科学探究活动要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探究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订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

2.讨论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操作后的讨论交流在探究性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将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如三年级上册《纸》中,学生分别按横、竖方向撕纸,感受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同学们汇报竖纸条断了,横纸条没断;有一组与众不同,汇报时说横纸条、竖纸条都断了。全班分析讨论原因,该组成员汇报说,他们在撕时发现竖纸条易断,横纸条难断。其实这与其他组的答案差不多,都是说明横纸条结实些,只不过这一组同学使的劲大了些,把两张纸条都撕断了。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给学生一个理清思路、大胆质疑的机会,鼓励他们把不同的想法、探究结果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分享。

四、要积极评价,优化探究行为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篇10

一、幼儿园科学游戏区创设的内容

科学游戏区是幼儿操作、实验、探索的场所,首先,必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如常用的磁铁、平面镜、放大镜、棱镜、电线、电珠、电池等,保证幼儿能够自由地、独立地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机会。科学游戏区也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制作工具和制作材料。如手工工具、废旧物品等小型、简单的东西,结合教育活动,让幼儿进行科技小制作。制作的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统一安排,也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制作。科学游戏区还可以作为幼儿展示与交流的中心,尽管他们制作的东西不够成熟、完善,但都凝结着幼儿的心血,把他们展示出来,会使幼儿感到兴奋、自豪,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增强。同时,也能起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科学游戏区的活动有时也可以和自然角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一些科技小实验。例如,自然角进行“种子发芽”实验,在科技角可将种子分成几组开展小实验,让幼儿观察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后,随时可在科技角自己进行小实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科学游戏区的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并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科学游戏区的创设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不可忽视的方法。

二、材料的准备及投放

在科学游戏区,应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能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游戏的玩具、工具和材料,幼儿操作实验选用的设备材料要安全、卫生,适合幼儿。教师要教会幼儿使用工具材料,熟悉操作程序,交代操作规则和安全事项,为幼儿布置好科学游戏的环境。

1、材料的选择应选择科学有趣兼顾;

有趣的玩具盒材料才能刺激幼儿科学探索的欲望、科学的材料才符合科学游戏活动要求。科学和趣味两者应当是互补的关系。如果玩具盒材料只具备科学的因素,幼儿不容易进入其中,科学游戏区就形同虚设;如果只注重趣味,又会失去科学探索和科学发现的真正意义。比如幼儿在探索彩虹的过程中,开始教师引导幼儿用三棱状玻璃在太阳下观察阳光穿过玻璃折射出的七彩颜色。但三棱状透明玻璃不容易收集到七彩,而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距较远,不利于幼儿拓展相关经验,于是,教师改为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光盘、镜子和水进行探索游戏。幼儿很快就收集到了这些材料,人人都能进行探索游戏。当这些材料在一双双小手的摆弄下折射出七色“彩虹”时,幼儿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

2、材料的投放具有不同的探索空间;

在科学游戏区中,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不一定是完美的,很多时候幼儿通过半成品玩具或材料观察到许多科学现象,从中发现问题的。如在对“水”的探索游戏中,教师可以在装有水的大口瓶里放入不溶于水的小玩具或材料,让幼儿探索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3、主、辅材料合理搭配;

所谓主、辅材料的合理搭配是指主要的玩具材料基本保持不变,根据幼儿探索和游戏的需要增减辅助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幼儿在不断摆弄玩具盒材料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现象,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给予解答,最好是通过不断地增添和更换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探索,设法寻找答案。

三、进行有效的指导

1、建立必要的规则;

科学游戏区是幼儿自主学习的场所,但也会出现幼儿随意丢放材料,或带着玩具到处走动,或大声讲话,女孩子们则喜欢将多种玩具混在一起玩……,因此活动区也需要规则的限制,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幼儿自律行为和责任感。针对孩子区域学习时出现的现象,我们组织班级小主人――幼儿讨论制定区域学习时应该遵守的规则并建议他们用绘画标记的方式,画出来贴在区域内,提醒大家规范自己的行为。由于这些规则的制定,尊重了幼儿的需要,也是他们自己制订的,故他们都很乐于接受。这些规则不仅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孩子们还不断地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2、实施隐性的指导;

首先教师细致的观察是关键,通过观察,教师能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身心水平的新发展,判断幼儿的发展与自己预想的步骤是否吻合?确定所设的目标是否适宜?每个幼儿需要因人而异地给予哪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预设的材料是否引起幼儿的兴趣?难易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添加辅助材料等等,通过观察获得了准确的信息后,便可以选择指导的行为,进行适度的指导。

(1)适度的间接指导;教师积极与材料互动发挥榜样的作用。当幼儿面对新材料无所适从、当幼儿活动有所停顿或有放弃迹象、或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可以找准时机介入,引导幼儿产生对操作的兴趣,并做出较规范的与材料进行互动、积极探索的榜样。

(2)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导;实践中我们发现,提问引导过早,则会让幼儿失去主动探索的机会,引导过迟则会让幼儿放弃探索。那么,何时介入最合适呢?我们认为当幼儿的探究行为或结果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时要介入,当幼儿有求助需要时要介入,当幼儿发生困难,如发生纠纷或活动有停顿或放弃现象时教师应准时介入。

适度就是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多给幼儿以鼓励、启发、挑战、暗示。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因为自己悟出的东西总比别人“倾注式”告诉的要记得清、记得牢。

(3)利用伙伴因素增进幼儿间的相互切磋与学习;对于幼儿来说,从伙伴那里可以学到许多以前不会的本领,可以从伙伴口中知道许多新鲜的东西,还可发展幼儿间的交往、合作能力。应培养幼儿乐于展示自己才能,耐心指导同伴的品质。多问孩子“你今天有什么新发现?和谁一起发现的?”等,鼓励幼儿相互指教,体验与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作为教师也应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甚至向幼儿学习。将自己置于幼儿的伙伴地位,甚至有意创设操作失误,营造师生同步学习的氛围。那种师幼间、幼儿间互动探究、积极表达创造的美景将自然呈现。

(4)努力激发、维系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常有“三分钟热度”的现象,这是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教师在科学区增设“小问号专栏”和“小发现专栏”,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文章:科学教育活动区的创设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