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十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十篇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0:14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1

近年来,全市测绘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着力强化基础测绘、统一监管和科技创新,全市测绘改革、管理和公共服务都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一是基础测绘工作稳步推进。全市统一的测绘基准体系基本建立,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数字__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效明显,为政府决策和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标准、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二是统一监管水平明显增强。测绘管理机构得到加强,测绘职能进一步理顺,测绘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测绘基本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成果管理更加规范,测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资质管理、测绘登记、成果汇交等行业行为不断规范。三是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制作了地理信息空间辅助管理和决策系统,完成重点工程测绘项目1000余项,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中发挥了基础先行的作用;建立了全省首家地理信息网站,出版发行了《__市地图集》,测绘成果用户覆盖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水利、国防等二十多部门和领域,应用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四是科技和人才支撑明显加强。人才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培养了一批测绘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层技术骨干;测绘科技成果绩效显著,13项测绘成果获得省级行业优秀成果奖;测绘产业日益壮大,全市测绘资质队伍已达40家,20__年实现测绘产值达5000万元。20__年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家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测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__年郯城县国土资源局被国家测绘局授予"全国市县测绘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测绘保障机制尚未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县域测绘投入不足,基础测绘薄弱。二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管理、更新、使用和共建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测绘市场存在不平等竞争、违法经营、侵权盗版现象,测绘公共产品不够丰富,测绘市场亟待进一步繁荣和规范。四是测绘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测绘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务必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特别在当前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的需求越来越大,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为测绘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地理信息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测绘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强化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全面提升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性、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

一要把测绘作为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测绘是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行业,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测绘成果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要更多地运用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资源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科学管理和决策。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测绘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牢牢抓在手上。

二要把测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测绘提供全程性和多方位保障服务。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要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平台,整合各类社会经济和人文统计信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开发利用。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防灾减灾等方面,测绘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把测绘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深入开发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广泛应用现代测绘技术成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对测绘资源的需求。

三要把测绘作为培育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以测绘成果和技术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之一,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增长快速等特点,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认真研究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对测绘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测绘发展思路,及时调整测绘生产力布局,积极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

四要把测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测绘成果涉及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地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体现国家和政治主张。地理信息和现代本文来源:文秘站测绘技术已经成为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反恐维稳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必须加强测绘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国家版图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清新时期加强测绘工作的重大意义,抓住难得发展机遇,不断增强做好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创新管理,扎扎实实把测绘各项工作做好,做出成效,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突出重点,全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测绘工作

当前测绘工作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立足行业自身特点,准确把握测绘发展方向,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全面推进测绘工作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在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保障经济发展测绘需求。充分发挥测绘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全力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服务。一是主动为全市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围绕全市"四市五城"战略部署,重点加强北城新区、涑河片区等重点区域测绘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及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测绘服务。二是切实保障扩大内需投资项目测绘需求。为项目布局、选址、设计、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强化项目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为项目立项审批、动态管理、竣工验收服务。三是主动做好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测绘保障工作。全市每年开展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村居约1000个,工程量大,任务艰巨,要为农村居民点合理规划、选址和建设提供现势性强的地理信息,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顺利进行。四是实施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程。加快实施"一县一图"、"一村一图",加快建设"数字村镇";充分利用已有的0.3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资料和其他测绘成果,编制县、乡、村影像挂图、交通旅游图和区域地图。五是积极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引导多元资金投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骨干企业,加快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测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全面加强基础测绘。一是统筹开展各级基础测绘。开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力争1:500地籍图和地形图一次完成,避免重复测绘和资源浪费,到20__年要实现1:500地形图全覆盖。充分利用1:500地形图,缩编或新测1:1000-1:5000地形图,形成系列比例尺基础测绘成果,满足城市规划建设、政府公共管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基础测绘规划管理。国土部门要会同发改、规划等相关部门编制基础测绘规划、计划,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三是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按照统一设计、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对现有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完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政策和标准,逐步建立纵向协同服务机制;发挥国土资源测绘系统的整体合力,为各级地理空间框架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丰富、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四是加快推进县域基础测绘。尚未开展地形图基础测绘的县,要结合土地调查,抓紧启动县城和镇驻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已完成城镇地形图测绘的县,要着手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基础测绘更新机制,确保测绘成果的现势性,为数字县乡建设创造条件。五是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的基础测绘成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更新。

(三)着力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国家、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积极构建电子政务、社会经济信息统计等方面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升服务管理决策、城乡建设、土地资源调查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公益性测绘服务。建立测绘应急保障机制,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处置及时提供地理信息和测绘技术支持;开发各种基于地理信息的专题应用系统,编纂《__市领导机关用图》,辅助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和决策;积极稳妥推出公众版地图,形成面向社会大众的,可公开使用的公众版地形图系列,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基础测绘社会化广泛应用。三是完善"数字__地理信息网"运营机制。加快推进测绘成果网络化公益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出行、购物、旅游、商务等需求。

(四)强化测绘统一监管。一是扎实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争取利用一年多时间,从地理信息的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输等六个环节入手,依法规范和严肃查处无资质、超资质、违法提供和使用地理信息等行为,促进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二是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规范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应用,依托门户网站定期公布和更新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方便群众查询使用;组织开展使用测绘成果情况专项检查,建立使用测绘成果用户动态监管机制。三是强化地图市场监管。加强与工商、文化市场管理执法、海关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对政治性问题地图、"三无"地图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地图市场;深化国家版图宣传教育,同教育部门合作,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增强青少年的国家版图意识。四是强化测绘资质管理。严格测绘资质单位年度考核,量化测绘产品质量、信用记录、档案资料管理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年度注册和资质变更的依据。五是强化测绘市场监管。加强对房产测绘、地籍测绘、导航电子地图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测绘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测绘市场信用体系,落实测绘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完善测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测绘行业健康发展。六是加强测量标志管护。对辖区内的各等级测量标志进行实地核查并登记造册,制定维护方案;建立测量标志动态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巡查,及时依法查处破坏标志行为。

(五)加快推进"数字__"建设。一是构建平台维护和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数字__"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维护、更新、投入和推广应用,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可靠性、适用性与标准化程度,尽快形成分级管理、标准统一、种类齐全、互联互通的全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格局,打造标准、统一的权威平台。二是加快完成国土、公安两个示范项目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技术,记录、汇总、统计分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和公安应急指挥提供直观快速的决策支持,推动全市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三是抓紧制定项目成果推广使用计划。依托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项目成果在政务网上全面运行;明确政府部门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的方式和责任,解决地理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的问题。四是积极争取列入省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推广计划。今年省里计划选取部分县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工作,要及早准备,力争我市符合条件的县列入计划。同时,要做好示范项目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确保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把"数字__"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为全国典型示范项目。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

abstract:thesurveyingandmappingworkisacomplexandlargerworkloadengineering,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computertechnolog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yofincreasingpressureofsurveyingandmapping.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theindustryofsurveyingandmapping,muststrengthenthequalityofthe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managementandinformation.this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qualitymanagementandinformation,andputforwardsomeimprovementmeasures.

Keywords: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Qualitymanagement;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1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信息化测绘的任务与特征

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化获取体系、自动化处理体系、网络化服务体系等。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大力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是测绘事业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要途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切实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从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角度上看,信息化测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测绘保障服务的层次有显著提高。在强化测绘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测绘的“提升”作用。

2.测绘保障服务的模式有显著变化。测绘应该从被动服务、普遍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按需服务。这不仅包括测绘服务和成果的提供模式,也包括测绘成果的应用模式和后续服务模式等。

3.测绘保障服务的质量有显著改善。测绘产品及服务不仅要优质化,更要增值化。测绘成果的内容、形式和质量应适应应用的需求,特别是成果的现势性应得到明显改观。4.测绘保障服务的效果有显著增强。测绘保障服务要适宜、及时和有效,并应以其为其它业务的成功而提供的支持程度作为衡量保障服务效果的基本标准。

二、信息化测绘的若干关键技术

1.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由于标准化工作未得到重视的危害有滞后性,往往被忽视,而一旦发现失误再去弥补,代价很大,有些工程需要重来。因此,信息测绘体系建设应十分重视标准先行。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涉及地理模型、数据获取、组织管理、共享服务等方面。主要包括:地理基础框架与地理信息分类标准、数据质量标准和分发服务标准等。2.现代化城市测绘基准体系。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主要包括:GnSS虚拟参考站技术、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分米级交通导航技术等。该技术不仅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城市测量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置服务,将带来城市测量的历史性进步。3.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空间同步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移动信息实时传输等技术的总称。目前典型的产品有:基于pDa的野外全息数据采集技术;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Dmi)信息提取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专题热点数据采集,有利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大众化、社会化、灵性化与实时化。

三、测绘工作实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开放程度的加深,测绘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严重,所以测绘行业只有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1.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功能,在于沿着科学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及时地获取各种应有的质量信息,进行判断、加工、储存、传送,最后以指令信息作为反馈加以输出,通过改善体系的要素,实现体系应有的控制状态,求得需要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有目标值系统,程序标准,工作标准,组织系统,管理点,信息管理,体系评价。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要素

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质量管理系统要素。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提供的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的通用模式可以看到,质量管理系统包含四大过程要素,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3.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四、如何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就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的形式要求,制定测绘质量的专项法规,以法律为根本准绳,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测绘的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严重违反质量管理法规的单位及项目;第三,加强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工作。设立测绘质监部门,不断增强各级测绘质监部门的地位,做好监管工作。

2.加强领导及员工的质量意识

要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就要不断加强领导与员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班等方法,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3.重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测绘工程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三个固定管理点:第一,己知数据的检查;第二,控制数据的检查;第三,地形要素,图形,碎部数据的检查。另外在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平差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图形编辑等过程中根据需要建立临时管理点。

4.通过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加强优秀技术总结、设计等技术资料的学习,把测绘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要特别强调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维护测绘持证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测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3

一、加强测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加强测绘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作为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构建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加强测绘公共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努力建设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全面提高测绘对我省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服务水平。

(二)加强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测绘工作全局,合理规划安排,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测绘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保障安全、高效利用,妥善处理测绘成果保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测绘成果开发应用,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坚持科技推动、服务为本,积极推进测绘科技自主创新,切实提高测绘科技整体实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完善体制、强化监管,健全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测绘工作统一监督管理。

二、切实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全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实现全省1∶10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全面更新和地理框架要素的快速更新,1∶5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全部覆盖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1∶10000、1∶5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理框架要素每2年更新1次,全要素每5年更新1次;1∶5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全面覆盖全省建制镇以上城市规划区,并做到2年以内更新1次,有条件的市、县(市)逐步做到动态更新;基础航空摄影每5年,卫星影像每2年全省覆盖1次,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争取每年覆盖1次;全面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整测工作,建立和更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海岛(礁)测绘工作。建立健全定期更新和动态更新、框架要素更新和全要素更新相结合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与技术体系,切实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

(四)推进“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按照统一设计、分级负责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建成和完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市、县(市、区)建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有条件的地区建成市、县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开展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

(五)建设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积极开展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建设,2010年完成数据交换中心软件系统开发和支撑保障体系及数据库群建设,基本建成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全省范围内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需要的信息资源按统一标准进行信息数据集成、整合和有效管理,实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快速交换和全面共享,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依法、依规为信息需求者提供服务。

(六)构建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资源,构建面向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平台、服务企事业单位地理信息应用的电子地图数据库、面向公众查询服务的公益性地图网站,更好地满足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服务的需求。

(七)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各级测绘部门之间、测绘部门与相关部门以及长三角地区测绘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明确共建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统筹协调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分工、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工作。完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订共建共享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共建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系统为纽带,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使用财政资金的测绘项目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工程测绘项目,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在批准立项前应当征求本级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有适宜测绘成果的,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加强基础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获取与分发的统筹协调。由测绘部门组织基础航空摄影,并根据基础测绘实际需要采购、处理卫星影像数据,制成地图产品向社会提供使用。测绘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向社会提供基础测绘成果。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提供。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测绘部门提供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地名、境界、交通、水系、土地覆盖等信息。

(八)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完善省基础测绘信息网上系统,统一全省测绘成果目录,实现网上订购基础测绘成果。妥善处理测绘成果保密与广泛应用的关系,大力开发适用、实用的权威性测绘公共产品,不断丰富测绘成果产品种类,积极稳妥地推出公众版地形图,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测绘对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开发适用的综合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无偿提供基础测绘成果。积极开展全省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量测和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以及综合分析工作,及时提供地表覆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信息,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各类基于地理信息的政府管理与决策系统。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测绘保障机制,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和技术服务。

(九)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地理信息产业政策,加快建设用于导航、定位服务的全省电子地图地理框架数据库和全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积极推出基于位置增值服务的测绘公共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骨干企业,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基础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服务的机制,推动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测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加快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

(十)增强测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认真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依靠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共建测绘科研机构,建设测绘科技创新基地,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全国其他测绘科研机构、院校、实验室合作,引进、吸收先进的测绘技术。以创新载体为平台,培养一批开发型、研究型测绘科研人才,加强先进测绘科学技术推广和测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积极开展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的创新攻关工作。加大对测绘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我省大地测量基准完善、基础地理信息快速获取和更新、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地理信息变化监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显著提高我省测绘科技的整体实力。加快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促进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

(十一)加强现代化测绘装备建设。加快基础测绘生产基地的装备和设施更新,加强野外测绘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装备建设,逐步配备野外测绘快速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高新技术装备,以及适应野外作业需要的交通工具,改进野外工作的防护装备和生活必需品配置,提高野外测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应急测绘装备建设。改善各级测绘档案资料和基础地理信息存储管理与服务机构的库房设施和装备条件。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地理信息网络体系。

四、加强测绘工作统一监管

(十二)健全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测绘工作管理职责,明确测绘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测绘资质、标准、质量以及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等方面的统一监督管理。市、县两级履行测绘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应明确分管测绘工作的领导,设置、配备与测绘管理工作相适应的内设机构和人员。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协调、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测绘行政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提高测绘工作能力。

(十三)完善测绘法规和标准。加强依法行政,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省测绘管理条例》配套的地方测绘法规、政策。抓紧制订测绘成果管理、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与共享等方面的政府规章。进一步加强基础测绘、市场监管和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完善协调、指导和监管的长效机制。积极参与测绘与地理信息国家标准的制订,加强与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关的地方标准的研究制订,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强化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

(十四)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政府投资项目的测绘成果必须依法及时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无偿汇交,加强测绘成果汇交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重点抽查。推进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强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统一管理。加大对省内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和使用的监管力度。完善测绘成果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基础测绘成果异地备份制度,强化测绘成果保密和使用监管。强化测绘成果安全防范意识,依法打击窃取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和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犯罪行为。“十一五”期间完成全省永久性测量标志土地使用权办理工作,加强永久性测量标志的维护管理。开展城市坐标系统清理,一个城市只能使用一个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并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十五)加强地图市场监管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加强以地图产品监管为重点的地图市场监管,加大对公开出版地图、导航电子地图、广告、互联网网站登载地图的审核和监管力度,杜绝出现有损国家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地图”。提高联合执法能力,加强对地图产品生产、销售、出口的监管,严肃查处和封堵互联网用户上传、标注地理信息,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编制、出版、传播、使用地图以及侵犯地图知识产权的行为。深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国家版图意识。

(十六)加大测绘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测绘资质管理,从事测绘活动必须依法取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颁发的测绘资质证书,严格市场准入。健全测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探索建立测绘质量监理制度,加强对房产测绘、地籍测绘和导航电子地图、重大建设项目等的测绘质量监督。依法严肃查处无证测绘、超资质超范围测绘、非法采集提供地理信息、重复测绘、侵权盗版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加强对外国的组织和个人来华测绘的监督管理。加快建立测绘市场信用体系,健全测绘项目招投标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测绘执法监督,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测绘市场。

五、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

(十七)加强对测绘工作的组织领导。测绘工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自主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测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本地区测绘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加大对测绘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测绘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土地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应用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其在使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技术有很多技术上的优势,不但可以节省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极大的避免和减小误差,这些都提高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在进行项目的建设时,要对建设土地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采用先进的土地测绘技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的管理效率,实现土地在建设项目时的合理利用,为工程项目的土地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土地测绘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就土地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做主要的分析和探究。

一、土地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优点

1、节省时间精力,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来进行相关的土地测量工作的,有着自身固定的工作流程和系统,可以十分完整的进行测绘操作,相比于传统的土地测绘技术可以大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程序设定上,每一个系统都拥有完整的工作系统和特定的工作流程,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只需要进行相关的设定就可以完成需要的土地测绘,节省时间和精力,以此缩短土地测绘当中的繁琐流程,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

2、测绘信息具有时效性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进行测绘工作时,必须要首先进行系统工作的规定,根据当地实际的地理环境变化,合理的调整和分析测定的结果,还可以采用卫星监控和即时控制等高科技的方法来对地理变化的结果进行相关的监测和分析,包括地理环境的改变、天气的变化和人为的原因等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分析,找出测绘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并将影响的分析结果归类整合,及时的发应在测绘的结果上,确保了测绘信息的时效性。

3、能够有效的避免或减少测绘过程中的失误一般来说,在传统的测绘过程中,测绘人员进行的测绘都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测绘中一个微小的人为失误就可能造成测量结果的重大失误,导致整个建设工程的严重错误。但是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测绘工作时,整个的测绘过程都是通过系统自身预设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因此在数据的采集、输入和分析整理过程等都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测绘的失误,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在测绘完成之后,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根据测绘的结果绘制相应的图表,图表的布局、着手和比例尺等都会根据系统预设的程序自动的选用,极大地减少了人工绘制图表的误差,提高了测绘的准确性。传统测量手段基本都存在毫米级的误差,且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会对测量精度产生直接影响。.其平面扫描通过卫星来实现,测量人员仅需正确操作接收设备即可,整个过程人为影响降至最低,最大程度上保证测量精度。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1、数据的采集在土地测绘工作的初期,首先应当对测绘对象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对其进行抽象、离散等处理,使得最后的测绘结果能够以栅格和矢量等方式正常的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内。在传统的测绘过程中,主要是使用仪器的扫描来产生数字,进行人工数据的测量,这不仅会影响测绘的工作效率,还会使得测绘的精准度大大下降。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后续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使数据的采集更加的精确。

2、数据的处理目前所进行的土地测绘,既包括了对建设项目的土地测绘又包含了对于道路土地的测绘,这些测绘对象的共同特征是其都存在着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测量时数据的直观体现便是客观属性,而使用不同物体进行代表说明的便是主观属性。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测绘数据的数理分析时,若不能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则容易造成测量的不准确,因此在处理时要根据测绘对象的属性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3、数据的管理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时,测绘得到的数据管理也是土地测绘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的测绘当中会产生很多复杂的数据,对于这些数据的正确管理在测绘工作的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在进行测绘时需要用点、线、面等来进行实物信息的表示,在测绘信息中有特定的含义。例如点一般代表路段上的桥、道叉等;线代表的是道路中线、边线;面代表的是相应的建筑。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过地理数据库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4、数据的显示一般情况下,地图特征都是通过单一值地图、单一的符号和相应的字段属性及数量的表达等构成的。举例来说,使用单一的符号可以代表相关的实物,进一步就可以得到符号的密集程度就代表着实物的具体分布情况,因此在土地的测绘中就可以使用特定的符号来进行实物的表达。另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记来进行实物和数据的区分,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测绘地图当中,比例尺的精确度达不到要求,画面显示的清晰度也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测绘地图的缺点,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就正好改善这些不足,满足了测绘地图需求。

5、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随着近来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人与资源的矛盾的越加突出,因此,必须要大力开展科学保护研究工作,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而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和矛盾的激化,通过现代GiS技术的探讨与分析,加强对的科学研究与整理规划,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GiS技术利用其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扩展应用,可以快捷、高效、实时获取信息,同时系统运行中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应用,还要在每一时间采集资源空间数据信息,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客观处理,按照相关的空间位置以及地理坐标,强化数据编辑,充分实现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

结语

在土地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科学的融合,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并且通过对土地管理的科学有效的运用,为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准确有效的建设依据,从而促进了建设行业的发展。再者,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测绘过程中,技术人员不断的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使用技术手段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修缮和改进,并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极大的推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完善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质。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的较快,促使各行业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加强。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的高低不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效率,也是影响测绘结构是否精确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测绘新技术是当前我国地质测绘工程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地质工程测绘的重要性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地质测绘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实际测绘工作中,测量技术需要提供以下两方面的资料:图纸资料和数据资料。图纸资料一般包括工程周围的各种地形图形资料;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工程开工之前的准备资料和勘探测量数据。勘测地形之外完成的绘制图是建筑工程展开各项活动的主要依据。测量工作不仅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末,测量技术也是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和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工程测量工作不只是表现在勘探测量数据方面,还表现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方面。只有通过测量地质的实际情况和运行状况,才能够方便建筑企业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降低安全事故率的发生。由此可见,建筑企业要想进一步保障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就需要对建筑测量工作引起重视。

2测绘新技术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的加快,人们对地质测绘工作要求的提高,使得测绘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行业自动化方向发展。就测绘新技术而言,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动化水平得以提高。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地质测绘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测绘新技术基本都使用计算机作为相应的技术设备。与此同时,在实际勘探数据测量方面和其他相关技术处理方面都以计算机软件作为信息处理的有效载体。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自动地将数据信息和其他地质信息绘制成精确化的图像,不仅大大降低了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处理的错误率。

其二,测图更加准确化和精确化。测绘技术的提高不仅大大提高了地质绘制工作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相应的测量精度。例如,测绘某地的遥感距离时,其误差一般会控制在300m之内,而特点误差仅为2m,高度误差为18m。如果使用传统的测绘技术不仅会严重影响误差数据的精确性,还会降低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地质勘探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后期处理与传输,使数据结果更加精确化,从而确保测量的数据符合当地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测量数据误差过大增加工程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浪费人力资源。

其三,测绘资源更加丰富。测绘新技术不仅可以自动化对相关勘测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和图像绘制,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测量事物的性质以及施工工程周围环境情况。从而确保绘图更加详细化和准确化,避免信息的不真实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将勘测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存储系统可以自动存储相关信息,一旦需要这些数据信息,直接在计算机存储系统中进行检索就可以快速找到,方便重复使用、查找和检查。

其四,数字化图形编辑。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将地质信息完成数字化图形编辑,从而达到提高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当相应的数字变动和更改时,也可以较快的符合比例尺寸,从而有效降低失误率,进一步保证图形信息的精确性。如果工作人员需要对图形信息和数据信息进行修改,也可以直接在绘制软件中进行改正,确保相应图形信息和数据信息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十分便利。相较于新测绘技术而言,传统的测绘技术一般是采用简单的几何测量方法对图形信息和数据信息进行绘制和修改,得出的绘制结果不仅参考价值不大,而且还会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测绘新技术的发生与应用,能够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绘制质量。

3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3.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依托于超高的分辨率传感器对目标实现探测的目的。传感器、指挥体系、载体是组成遥感技术的三大成分,指挥体系、传感器、载体与GpS系统的组合不仅可以确保遥感技术数据的精确度,还可以为地形勘测绘制图形提供技术保障。遥感技术具有勘测范围广、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地质勘测方面应用广泛。通过遥感影像技术和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捕捉工程地形图情况。例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遥感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对开发工程不同地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与勘测,还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和效率,从而为旅游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完整化、系统化、精确化的数据信息。

3.2数字化成图技术

就数字化成图技术而言,全站仪是地质勘测技术和建筑开发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技术。所谓全站仪是指对工程进行角度和距离勘测,并将地点坐标用科学方法进行标注,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找到定位。全站仪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可以通过一次性地质勘测得出多种有效数据信息和地质信息。而其他技术需要通过多次检验才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信息和地质信息,例如倾斜距离、水平角和竖直角数据信息等。除此之外,全站仪技术还具有计算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将大量数据信息结构快速有效地反映在液晶显示屏上面。采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还可以降低测量难度。

3.3三维扫描技术

三维激发扫描技术在地质绘制工程运用中,需要将点云数据反映到工程实际当中。因此扫描的点云数据对于地质绘制工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地质表面包含的相关数据信息用三维激光扫描读取数据,可以反映出数以百万的三维点坐标。计算机体系中的三维扫描软件可以虚构一个地质表面世界,将相关数据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模拟演练和计算。对于计算机中所构造的地质体,与原型有着大致相近的几何特征,但是又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借助点云数据对地质表面进行细致构造、分析与解释,从而得出精确性和完整性的客观数据信息。

3.4无人飞机技术

无人机技术是以遥感技术作为理论研究基础,并在遥感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它具有快速性、高效性和精确性等优势,在地质测绘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根据地形精读要求,调整好无人机拍摄比例尺度、重叠率等。工作人员在出图摄影图之后,就可以借助软件对摄影图像和相关地质测绘信息进行判别、检查和验证。然后工作人员根据摄影图信息和数据信息展开图纸测绘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测绘技术;信息化;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1.信息化测绘的基本定位

信息化测绘比在先前的模拟化、数字化时代的基础上有着自己更多的优点与定位。

1)自动化的测绘生产随着各种信息化工具的发展与运用,如今对三维数据的获取,地理信息要求实行更新采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得测绘技术的自动化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数字化时代的测绘技术进入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进步与发展。

2)成果的数字化这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测绘得出的成果的信息量越来越丰富;测绘成果的现实性,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所以测绘成果要能即时准确地反映地理信息;多样化、标准化的测绘产品,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是可以派生出各式各样的测绘产品,加上如今是一个信息流通的社会,所以这就塑造了测绘产品的标准化。

3)测绘服务的网络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这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空间越来越广泛,测绘服务的网络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2.任务以及特征

在当前的测绘发展中,信息化测绘已经逐渐成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方向。该体系的建立是对测绘业务流程具体化的一种体现,其体系内容包含以下几点:测绘的现代化基准、地理信息资源以及实体化获取空间信息、网络化服务和自动化处理等体系。通过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应用,对测绘体系信息化建设予以加速,推进信息化转变,这是目前国家信息建设中测绘事业发展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当然也是令测绘事业能够更快更好发展的根本途径。信息化测绘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具体分为两方面内容:首先是测绘技术以及测绘方法的发展,对现代化的测绘设施建设予以加强;其次,要对服务予以保障,加强测绘保障服务的可靠性。前者同后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保障服务的实现是以技术的发展为条件的,是实现保障服务的基本手段;而技术的发展需要以保障服务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是信息测绘进行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保障服务的转变上,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层次上的提高。信息化测绘在支撑作用上有所强化,在此基础上提升作用同样有所发展。

2)模式上的变化。测绘服务模式逐步的从普遍、被动的服务向着主动按需的方向发展。

3)质量上的改善。要求产品服务要在优质化的基础上增值化,以应用需要为测绘基础,尤其在现势性上,测绘成果应当具有明显的改观。

4)效果上的增强。保证测绘保障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适宜性,使得其成果能够成为其他业务的成功基础。

3.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工程测量的发展

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工程测量的发展机遇:信息化时代为工程测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工程测量的拓展与完善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这主要表现在:

1)卫星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目前卫星定位系统是日益成为了工程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另外还有多种定位技术,使得工程测量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大。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工程测量在城市中的使用频率。这就为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以及优势条件。

3)变形监测在现代社会还有另外一种手段促使了工程测量的发展。变形监测的技术主要有摄影测量与测量机器人。变形测量在灾害的预测以及防治中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实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精密型工程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工程建设特别是大型的工程建设对工程测量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促进了工程测量的运用。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近几年中,国家的许多大型工程建设就利用到了先进的工程测量。

4.测绘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新的时代对测绘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可以归纳概括为更广、更快、更准。“更广”就是测绘的作用对象更广泛,作用空间更广大,测绘成果更具多样性,测绘服务的领域更宽阔;“更快”就是地理信息获取的速度更快,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信息更新和传输更迅速,成果应用更便捷;“更准”就是地理信息内容更全面,属性更准确,现势性更强,精度更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测绘信息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测绘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体系,为测绘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建设地理信息资源,这是测绘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是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开发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地理信息交换服务网络和分发服务系统平台,为地理信息社会化共享服务提供畅通的渠道;

4)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是测绘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社会化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5)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地理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信息交换与共享、应用服务等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撑;

6)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测绘政务信息化,提高测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信息化测绘的若干关键技术

1)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由于标准化工作未得到重视的危害有滞后性,往往被忽视,而一旦发现失误再去弥补,代价很大,有些工程需要重来。因此,信息测绘体系建设应十分重视标准先行。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涉及地理模型、数据获取、组织管理、共享服务等方面。主要包括:地理基础框架与地理信息分类标准、数据质量标准和分发服务标准等。

2)现代化城市测绘基准体系。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主要包括:GnSS虚拟参考站技术、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分米级交通导航技术等。该技术不仅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城市测量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置服务,将带来城市测量的历史性进步。

3)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空间同步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移动信息实时传输等技术的总称。目前典型的产品有:基于pDa的野外全息数据采集技术;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Dmi)信息提取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专题热点数据采集,有利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大众化、社会化、灵性化与实时化。

4)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长航时无人飞行器技术、传感器姿态控制技术、平流层平台摄影测量技术与应用、航空摄影二维及三维信息的提取技术等。此项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摄影测量作业方式,大大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测绘成本、提高测绘生产与成果更新的效率,并可为三维仿真提供高分辨率纹理数据。

5)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遥感信息的地物要素变化的发现与测定技术、级联更新技术、基于时态的增量更新与历史数据保存技术等。通过此类技术的应用,我国城市测绘部门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理信息现势性不强、更新缓慢、更新劳动强度大等状况。

6.对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工程测量发展的建议

工程测量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并且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弊端以及某些缺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逐步完善信息化时代工程测量的体系。工程测量是信息化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服务。所以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联系实际,利用当今社会提供的有理条件,建立起完善的工程测量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提高信息化工具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利用率。促使工程测量的与时俱进。我们要以解放思想的态度,积极吸纳新思想,采用新工具,促进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7.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化工具的出现促进了工程测量的发展,使工程测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并且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为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工程测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服务,我们要努力使这种服务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7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事业,在维护国家安全、完善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急救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需求日益旺盛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地理国情监测应声而起、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任务日益加重、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壮大、测绘应急保障服务需求剧增等,急需加快健全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以适应发展的要求。总的来说,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在要求。

1.1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现实要求

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相当一部分的地理信息包含了敏感的位置和属性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关乎国家安全和民主利益。随着卫星遥感、全球导航定位等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影像分辨率不断提高,通过卫星和网络等手段确定地球表面目标及其性质特征越来越容易,这对维护地理信息安全带来严重挑战;同时,随着测绘工程建设、互联网地理信息交易、导航与位置服务等地理信息应用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相关违法行为也呈现主体多元、领域宽泛、案情多样、危害长远的态势,这对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带来巨大挑战。近几年,我国屡屡出现非法获取、提供和使用地理信息,擅自生产、出版和传输地理信息的事件,特别是一些外国的组织和个人到我国敏感地区非法从事测绘和窃取地理信息数据,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强化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职能,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管理、审批、与应用各环节中敏感地理信息的预警分析与动态监控,支持多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的安全监管,加大地理信息安全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全方位保障国家安全。

1.2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测绘地理信息的信息化,既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条件。人类活动的信息80%与地理位置相关,地理信息能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标准、权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底,促进各行各业各类信息的集成、整合和共享。离开准确、丰富的地理信息,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目前,国家尚未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相关的管理职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还缺乏国家层面的规划、统筹、指导和引领,地理信息数据分隔、标准不一、“信息孤岛”屡见不鲜,难以形成“一张网、一个图、一个平台”,使得测绘地理信息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为此,急切需要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该领域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规划全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信息化建设,开展数字中国、智慧中国的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促进现代测绘与地理信息的标准统一,增强地理信息的现势性,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在跨行业、跨部门中的互联互通、开发利用与共享,为加快实现国家信息化做出更大贡献。

1.3发展壮大地理信息产业的客观需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结合点,地理信息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广阔、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而且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近年来,在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十一五”期间,全行业服务总值年增长率超过25%,2012年总产值近1500亿元,产业相关企业已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但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无序竞争、超资质测绘、无资质测绘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产业管理职能偏弱密不可分,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培育、指导和规范市场发展的相关职能,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强化地理信息市场的统一监管,营造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1.4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急迫要求

2009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组织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命题。2011年副总理在视察测绘创新基地时明确指出“要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要求,是对传统基础测绘工作的升级与转变,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快速变化的时期,地理国情作为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宏观调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建设责任政府以及服务政府的重要支撑,对于科学布局工业化、城镇化,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国土发展空间,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等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三定”规定等对地理国情监测尚未作出明确规定,为此,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加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服务职能。

1.5提升应急服务保障水平的强烈需要

地理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及时启动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开展地理信息数据变化的应急测制、更新和提供工作,达到及时了解地表覆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和预测预警信息的目的,从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灾后救助等提供有效的帮助,这是多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经验的反映。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发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应急测绘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纵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也暴露出测绘应急保障统筹协调能力与灾情地理信息获取能力不强等问题,强烈需要进一步强化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应急保障服务职能,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急工作,健全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工作机制,大幅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应急战略防备能力。

2职能转变的重点

新的时期,转变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要紧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围绕“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提出的需求变化,立足于最大限度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调整、完善和优化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关键是要解决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着力提高政策引导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当前,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从重生产到以加强行政管理为主的转变

长期以来,测绘工作一直呈现着较强的生产建设性质,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测绘部门更多地表现为以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为主的部门,几乎全程参与基础测绘任务和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成果提供等工作,这与测绘部门作为国家和地方重要行政管理机构的地位和应履行的职责并不相符,也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在转变职能方面,首要的是要加强和切实履行测绘行政管理职能,从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方面有限减少对微观的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服务活动的直接干预,由过度专注于基础测绘生产向更加注重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对测绘地理信息基本需求转变,从具体的、细微的事务性工作中抽出身来,做好战略部署、规划计划、政策引导与支持、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工作。

2.2从重管理本系统到以管理全行业为主的转变

一直以来,基于测绘业务自身较强的专业性,测绘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较小的一个行业,测绘部门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方面通常以管理系统内的国家和地方性的生产事业单位为主。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其对地理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涉足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遍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各领域,为此,无论从维护地理信息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发展壮大产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加强对整个行业的测绘地理信息活动的监督管理,即从以管理直属单位和测绘系统为主,转变到管理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和市场为主,充分履行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2.3从管理测绘事务到管理测绘地理信息事务的转变

测绘地理信息更加凸显了信息化的气息,测绘部门管理的业务将由过去组织基本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基础测绘生产为主,转变到开展以数字中国、天地图建设、地理国情监测为代表的测绘地理信息信息化变革基础上的公共服务为主。由此来看,整个测绘业务在内容上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加突出信息革命的基本要求,其行政管理的内容也将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增设和完善相关行政管理职能已成为当务之急。

2.4从以服务政府机关决策管理为主到服务全社会科学发展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测绘事业一直充当着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角色,更多地是面向政府机关的管理决策需求提供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新的时期,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方面对测绘地理信息不断提出新的需求,这就要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要更加凸显公共服务的全面性和均等性,从满足政府部门的测绘地理信息需求为主,转变到全面满足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科学发展的需求,不仅提供能够满足政府决策管理需要的地理信息及技术平台支撑,而且能够满足企业事业单位生产、人民群众生活对地理信息的基本需求。

2.5从以监督管理市场为主到以培育和完善市场为主的转变

一直以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切实履行规范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的责任,更多地是从维护地理信息安全的角度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初步建立了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近些年来,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广阔、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也的重要结合点,不仅能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智能交通、手机通信、现代物流、网络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而且由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由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更有责任和义务培育和完善这一市场,不仅仅是规范市场秩序,而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满足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强国的需要,更多地从规划制定与指导、政策扶植与引导、基础环境建立与优化、公共服务提供与支持等方面做文章,加快实现从以监督管理市场为主到以培育和完善市场为主的转变。

3结束语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测绘;行政执法;力度;制度

Summary:tocarryoutmappingof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work,rectifyandstandardizetheorderofthegeographicinformationmarket,isoneoftheimportantworkofadministrationaccordingtolaw,thepaperanalyzeshowwellthemappingof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work.Keywords:Surveyingandmapping;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efforts;system

中图分类号:p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前言

测绘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地理信息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据相关调查显示,到2007年止,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500亿元,从业人数达到33万人,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日益延伸到政府决策,城市管理、环境监测、防灾减灾、资源管理、位置服务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地理信息市场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一些企事业单位无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非法采集、加工和使用地理信息数据,扰乱了地理信息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擅自生产、出版、传输地理信息数据,导致失、泄密事件不断发生;三是一些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批准擅自来华从事测绘活动,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未经批准擅自在我军事、军事管理区采集地理信息数据,给我国国防带来隐患。上述问题充分说明测绘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如何加强测绘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1、如何做好测绘行政执法工作

开展测绘行政执法工作,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测绘行政执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测绘事业的发展还有适之处。测绘行政执法还需在法制、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出一条以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测绘行政执法监督新路子,切实提高测绘行政执法水平和工作质量,保障测绘事业健康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从当前测绘市场出现的问题来看,很多时候是由于人们法律意识淡薄,对测绘方面法律、法规知识不够熟悉造成的。因此,普及法制教育,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测绘法制意识,是当前法制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1、认真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工作。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各级领导干部对测绘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今后工作的开展。我们应将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的重点,使其深入了解测绘法规、政策,及时汇报当前测绘发展动态,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争取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有效推进测绘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2.2、认真做好对职能部门的宣传工作。测绘行政执法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向相关部门宣传测绘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自管理职能,理顺工作程序,建立协作机制,切实解决测绘行政执法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

2.3、认真做好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做好测绘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是群众,我们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报刊、新闻、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报道相关测绘法律、法规和当前工作动态,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测绘工作的了解,切实提高法律意识,积极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3、加大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规范测绘行政执法行为,制度建设是关键。要依据国家测绘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测绘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指导测绘行政执法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3.1、完善执法制度建设。要明确市、区两级测绘管理职能,统一查处程序和执法文书格式,规范测绘行政执法工作;要认真做好测绘法律责任的梳理工作,细化处罚标准,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出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地方性测绘配套法规,使测绘行政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指导实际工作。

3.2、完善监督机制建设。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整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外部监督机制,加大案件办理的透明度,切实维护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3、完善配套机制建设。要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工作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要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将测绘行政执法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中.确保权利的干净运行。

4、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随着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在逐步的增强,对于测绘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时期下工作任务的需要。

4.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作为执法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新法与旧法结合学,专业法律与相关法律联系学,新出台法律法规及时学”的原则,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测绘法及其配套法规,准确把握法律条款的适用范围,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能力。

4.2、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使行政执法人员能够不断拓宽工作视野,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做法,不断了解最新测绘发展动态,切实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工作水平。

4.3、加强培训机制建设。要逐步建立培训考核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执法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为想干事、爱干事、能干事的人员搭建工作平台,积极营造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测绘执法专业队伍。

5、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测绘市场秩序。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理信息市场出现的突出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测绘市场监管工作。特别是2009年,国家测绘局等七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说明国家在加强测绘市场监管,规范测绘市场秩序工作上的力度和决心。作为地方测绘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国家做出的工作部署要求,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做好测绘市场监管工作。

5.1、严格测绘资质管理。要严格执行《测绘资质管理规定》,严把市场准入关,进一步加强对测绘资质的申请、审查、注册等事项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涉外测绘项目的申请、审查力度,并积极做好涉外项目的跟踪检查工作。

5.2、规范测绘市场行为。要严厉打击无证测绘、非法经营测绘业务、转借或出租测绘资格证书等行为,对容易发生地理信息泄密、窃密等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加大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张。

5.3、加强网站地图管理。进一步加大网上地理信息和地图服务的监督管理力度,依法查处国家版图表示不规范、无资质经营互联网服务等行为,全面规范互联网地图服务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201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用教材《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9

关键词:原图处理;数字化绘图;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延伸,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

一、工程测量重要性分析

测量学是从人类经验中发展而来兼有时代性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在复杂的自然界中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工程测量中,无论工程项目的大小,系统的工程测量、公路测量和大面积测绘等,都少不了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在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阶段,测量技术主要提供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和地形资料,还要提供地址勘测、水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的数据;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把测量之后的设计变为实地建设的依据,即根据工程现场地形和工程性质,建立完整的施工网,逐一把图纸化为实物。总之,从施工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量这项工作。因为对于一个工程,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确定其实际位置,之后确定准确的标识从而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其他,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基础设施完毕后,还要进行竣工线的投测,即对设备的平整度等进行跟踪测量,来保证设备工艺的流畅。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阶段,工程测量同样重要。通过测量工程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对不正常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必须重视测量技术和新时期下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化测绘的任务与特征

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化获取体系、自动化处理体系、网络化服务体系等。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大力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是测绘事业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要途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应该包括两大目标:一是要着力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方法,建设现代化的测绘基础设施;二是要着力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这两个目标密切相关。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后一个目标的手段和条件;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前一个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终极目标。因此,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切实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当然,要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必须大力发展测绘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从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角度上看,信息化测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测绘保障服务的层次有显著提高。在强化测绘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测绘的“提升”作用。

2.测绘保障服务的模式有显著变化。测绘应该从被动服务、普遍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按需服务。这不仅包括测绘服务和成果的提供模式,也包括测绘成果的应用模式和后续服务模式等。

3.测绘保障服务的质量有显著改善。测绘产品及服务不仅要优质化,更要增值化。测绘成果的内容、形式和质量应适应应用的需求,特别是成果的现势性应得到明显改观。

4.测绘保障服务的效果有显著增强。测绘保障服务要适宜、及时和有效,并应以其为其它业务的成功而提供的支持程度作为衡量保障服务效果的基本标准。

三、信息化测绘的若干关键技术

(一)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由于标准化工作未得到重视的危害有滞后性,往往被忽视,而一旦发现失误再去弥补,代价很大,有些工程需要重来。因此,信息测绘体系建设应十分重视标准先行。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涉及地理模型、数据获取、组织管理、共享服务等方面。主要包括:地理基础框架与地理信息分类标准、数据质量标准和分发服务标准等。

(二)现代化城市测绘基准体系。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主要包括:GnSS虚拟参考站技术、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分米级交通导航技术等。该技术不仅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城市测量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置服务,将带来城市测量的历史性进步。

(三)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空间同步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移动信息实时传输等技术的总称。目前典型的产品有:基于pDa的野外全息数据采集技术;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Dmi)信息提取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专题热点数据采集,有利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大众化、社会化、灵性化与实时化。

(四)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长航时无人飞行器技术、传感器姿态控制技术、平流层平台摄影测量技术与应用、航空摄影二维及三维信息的提取技术等。此项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摄影测量作业方式,大大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测绘成本、提高测绘生产与成果更新的效率,并可为三维仿真提供高分辨率纹理数据。

(五)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遥感信息的地物要素变化的发现与测定技术、级联更新技术、基于时态的增量更新与历史数据保存技术等。通过此类技术的应用,我国城市测绘部门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理信息现势性不强、更新缓慢、更新劳动强度大等状况。

四、结语

信息化测绘是数字化测绘的延伸和发展,是信息社会测绘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条件下,空间数据生产的劳动强度极大降低,技术含量极大提高,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历史将有力证明:建设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工程测量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殷切期待工程测量行业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测绘;空间地理信息;应用

现代工程建设中测绘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特别近几年来,建设中引入了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设计形式,现代工程的高精度和高功能要求促进了测绘工作的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发展。在效率和精度方面传统测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的要求,特别是大型高精度地标建筑和野外施工对于测绘放线工作的要求更高,新兴测绘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3S技术的重要组成本分之一是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地理数据、计算机系统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利用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表达、检索、管理、存储、采集实现对海量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在城市测绘工作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它已经成为现代测绘的重要标志。

一、测绘的概念

作为具备较强综合性的技术性学科,测绘的基础包括地质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则是测绘技术的核心。本文分析和讨论的主要内容则是空间地理信息技术。通过测绘地面的界线和特征点能够获取地面的地理位置信息,为测绘工程提供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测绘学也叫做测量学,重力场、地面点的地球形状和集合位置怎样推算和测定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时要结合对地球表面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情况的测量结果,并综合考虑自然信息和社会的地理分布状况。制图和测量是测绘的主要内容,军事、地理检测、道路规划、城市建设等领域都广泛的应用了测绘技术。此外,测绘学近年来的发展愈发深入,相关分支学科逐步形成,工程测量学就是分支之一,它进一步延伸和强化了测绘学[1]。

二、空间地理信息

空间地理信息是将一个客观的世界转换为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而被使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传播方式。

(一)空间认识论

作为认知科学界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空间认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即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和人类的空间感知。从现阶段的情况可以看出,人们还没有对认识论形成深刻的认识,仍处于初级的认识阶段,这与它的复杂性不无关系。我们学习要通过描述空间现象的本质、对象的规律、对象的本质来实现,进而对世界形成更好的认知,直观可见的符号和具有一定规律的符号是空间信息赖以传播的基础,通过这些符号,人类大脑的研究、分析、识别就变得更加容易。由此可见,空间信息和认知科学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进行建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和认知科学之间的重要关联性能够被突出显现出来。此外,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设计中也需要认知科学的运用,并对应用和设计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二)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认知功能

了解了该系统的认知功能后,客观世界能够被很好地反应和认识,图形认识和空间认知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空间格局、时空变化、空间定位是空间认识的核心内容。人类对相关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图形感知能力是图形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提高图形思维的质量和效率是其主要的功能,并最终能够直观的认识区域差异和分布规律。对认知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需要结合两种认知。

(三)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认知模式

以主体为分类标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认知模式被划分为两类,包括设计者的认知模式和使用者的认知模式。使用者的认知模式以使用者的知识为基础,本质在于认知和理解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部信息,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这种认识是选择性的。它的特征包括:首先,能够同时帮助我们实现辨别信息、感受信息、阐述信息、解释信息。其次,使用者的生活阅历会对认知结果产生影响。使用者在认知时的生活阅历、认知客观世界的程度、知识结构等相关因素,都会对使用者的理解、认知效果、认知深度产生直接影响[2]。

设计者的认知模式更加关注认知陈述的信息,具体包括陈述信息的形式、陈述信息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接受信息、进行信息储存,整理接受的无序组织,并将其转化为有序信息,对信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是设计者认知模式的认知过程。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对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考虑是设计者认知模式认知的主要目的,此外,要对使用者正确认知其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引导。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

矢量形式和栅格形式的连续对象实体在数据存储中的获得,需要在测绘初期抽象和离散自然界监测对象。利用点线面三要素来表示检测对象对应了矢量的存储方式,地面单位网格宽度决定栅格数据集地分辨率,此外其他方式也可存储非空间数据。通过扫描或者数字化人工测量数据获得数字数据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将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检测出的相应坐标输入到GiS系统中进行处理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方法,同时遥感技术也能够完成这一过程。

(二)数据处理

地理数据包括三个特征,分别是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是属性特征的两个方面,城市道路和建筑是测绘中测量的主要设施。道路交叉口和城市道路的交通量是主观属性的主要体现,道路交叉口形状和城市道路名称是客观属性的主要体现。Fat表和其他相关表是地理特征专题属性得到的信息的存储位置,其他表中的数据形成联系就要需借助对象标志码。

(三)数据管理

点在城市测绘中代表桥梁、交叉口、城市道路站,线则代表通讯线的走向、城市道路中的边线和中线,面则达标学校、医院、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城市建筑物。科学组织、集中以上数据,则构成了一个地理数据库。城市测绘要素集由数据库中的道路线、道路交叉口等构成,管线要素集则由电力设备、通讯线路构成[3]。

(四)数据显示

通常而言,地图特征包括相应字段属性数量表达表示、单一的符号、单一值地图等。密度值分级、颜色分级、符号分级是相应字段属性数量表达的主要内容。相应对象分布的密集程度能够通过地图上第一符号的展示显示出来。若城市居民的居住情况用点表示,相应区域居民分布情况就能够直观地在地图上获得。同理,相应区域的道路网密集程度能够涌现进行直观地表达。

结语:

具备强大的输出和信息处理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凭借在信息处理和输出上的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本文对空间地理信息和测绘进行了研究分析,探索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有效应用。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不断完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牛汝辰.中国测绘期刊观察[J].测绘科学,2012,(01):25-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