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十篇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十篇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0:21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1

在我国各个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管理工作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在当前各个企业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会计工作效果。这就需要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工作制度,逐渐优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体系,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质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进程;会计人员能力;培养措施

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过程中,会计人员能力培养工作受到广泛重视,这就需要企业会计管理部门利用良好的工作方式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进行合理的培养,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效率,增强其发展效果。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内涵

在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工作较为重要。会计信息化也就是在应用计算机电算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可以有效转变会计信息技术,逐渐优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效率,逐渐增强其发展效果。同时,会计信息化融合了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会计基础力量,在实际应用期间,可以应用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能够积极发挥出会计信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结合优势,高度集合了数字化与多元化信息系统,凸显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同时,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期间,会计人员应用此类技术,可以有效获取相关信息数据,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加工与传输,在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凸显出集中化的特点。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企业组织经营管理与控制决策较为良好,提高信息数据的实时性,并且,将其建立在开放性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这样,就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率,增强其自动化效果,在会计信息高度共享的情况下,使会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各类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进而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逐渐提高其发展有效性。

二、会计信息化问题

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其会计信息范围较小,主要因为会计人员无法积极应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难以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与监督部门不能更好的联系,导致在实际工作期间,难以构建出完善的会计工作体系,无法提高其发展效率。

(二)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期间,还存在开放性强的现象,难以提高其发展效率。主要因为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不成熟,难以为会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无法实现高度自动化与信息资源共享,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同时,在会计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有效提高信息空间的多元化发展效率。

(三)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还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的现象,难以增强其发展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部分会计人员忽视信息化智能程度,难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其发展效率。

(四)在企业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忽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部分招聘人员不能制定完善的招聘制度,难以严格要求其招聘标准,无法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需求招聘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其次,在招聘人才之后,相关管理部门不能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无法全面掌握各类会计信息技术,无法根据相关要求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以增强其发展效果。最后,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部分工作人员不能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无法科学设置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案,如果相关管理部门不能意识到此类问题的严重性,将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

三、培养企业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的重要性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较为重要,主要因为人才培养工作可以提高其发展效率,增强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不断优化企业的会计工作发展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效果,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效率。

(二)企业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逐渐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根据企业会计工作信息化发展需求与特点的分析,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提升其发展质量。同时,在企业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将会计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在一起,增强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力,逐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在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时候,可以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引导会计人员全面认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的责任心,进而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四)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相关管理部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企业的发展体系。同时,企业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期间,能够逐渐优化企业的会计工作体系,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效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五)企业在培养会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人才工作能力,增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进而优化企业的会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有所提升,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四、企业会计信息化特点

在我国各个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具有范围广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工作联系到一起,保证可以融合会计核算工作体系、会计监督工作体系、会计预测工作体系与会计决策工作体系,并根据会计信息化管理流程与管理特点等,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实际发展期间,能够构建出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渐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效率。

(二)具有开放性特点。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主要因为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数据处理自动化效率,增强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效果。在此期间,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可以全面搜集各类会计信息,并且利用完善的工作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企业内部机构与外部部门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获取会计信息化数据信息。同时,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宽会计数据处理空间,逐渐优化会计信息体系,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使其可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具有高智能性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人员在实际发展期间,具有较高的智能性特点,主要因为会计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分析会计信息数据的应用有效性,进而做出智能化的运行模型,提高其发展效率。

五、会计人员能力培养措施

在会计信息化进程期间,人才培养工作较为重要,因此,在企业实际发展期间,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逐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增强其发展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的过程中,要严格制定招聘要求,相关应聘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其发展效率。其次,在聘入会计人员的时候,要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会计信息化技术知识、数据处理技能与内部审查管理方式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提升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最后,在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的工作要求,逐渐提升自身的工作素养。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企业管理部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保证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效果。如图所示,企业管理人员要将人才培养工作分为几个模块。首先,培养会计工作人员的洞察力、决策力与执行力,这样,才能增强其职业操作能力。其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培养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使其可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积极学习各类信息技术知识,进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后,要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培训,使其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进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另外,管理人员要重视会计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使其可以全面分析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学习体系。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后教育工作力度。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期间,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职后培训工作,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效果。同时,企业管理部门要引导工作人员在实际发展期间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另外,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人员必须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

六、结语

企业在会计信息化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会计人员可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逐渐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企业的会计工作发展体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作者:左丙荣单位:台州市家得宝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明慧.试析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4(13).

[2]李文杰.浅谈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04).

[3]王莉莉.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4]张桂欣.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现代商业,2013(15).

[5]李颜.试析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2).

[6]田绍英.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试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9).

[7]张继广.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J].财会学习,2016(13).

[8]赵远星.试析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青年时代,2014(19).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2

你们好!今天,党委、办事处在这里召开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工作,加快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为了切实保证该项工作的开展,办事处专门制订了《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刚才,吴良艺同志还在会上重点宣读了办事处制订的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份文件对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方法和管理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大家会后要认真加以学习和领会。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街道办事处作一个发言,主要讲三方面:

一、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总理在去年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总理的讲话充分阐明了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的一个根本变化就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容桂的企业要与众多的国内外企业竞争,关键靠什么?要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市场竞争对产品个性化要求的日益增加,以及客户对交货周期要求的日益缩短,企业生产呈现出品种多、批量小、换代快的特点,要求制造企业必须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把竞争从价格竞争变为质量、性能、价格、服务等全方位的品牌竞争。因此,在制造企业中推进信息化,对提高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简单地讲,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等四个方面。数字化设计指的是应用二维CaD和三维CaD进行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指的是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制造和过程自动化控制,数字化装备指的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使用,而数字化管理,就是要大力推广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应用。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实施信息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设计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供应链运作模式、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容桂的传统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达到了中级工业化水平,但要实现向高级工业化的跨越,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档次。而企业信息化就是实现创新、升级换代的主要载体之一。

为了推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办事处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目的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管理,充分利用和动员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对于整个容桂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优势,增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信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于2002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称号,这既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也对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握机遇,勇于挑战,增强工作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试点工作扎实做好。回顾容桂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具备一些有利条件,这是我们推进信息化工作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容桂制造业比较发达,规模企业基础好

容桂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结构的调整,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成为了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2003年,容桂的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89亿元,出口创汇14.6亿美元。容桂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企业3000多家。其中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2家,超亿元企业32家,形成了以家电、化工涂料、电线电缆、生物医药、塑料制品等为骨干的产业格局,是全国最大的冰箱、微波炉、空调生产基地。科龙、格兰仕、容声等国内驰名商标,以及一大批著名品牌,享有相当高的市场知名度。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推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和优势。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应用面广

容桂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比较好的基础。早在八十年代,科龙公司的前身--广东珠江冰箱厂大胆投入150万元,建设省内乡镇企业的第一个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显著效益,该项目荣获广东省"企业管理一等奖"。目前,容桂年销售5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85.2%拥有信息化专业人才;64.9%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和计算机部门;建有较完整的mRpii/eRp应用的企业17家;今年计划开展信息化应用企业14家。此外,容桂136家规模企业中应用了CaD的有89家,建有企业网站的93家,有13家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

(三)企业实力雄厚,对信息化高度重视

企业信息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目前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都有限,主要靠企业自我投入为主。目前容桂相当部分的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已经基本完成原始积累,步入高速增长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完全有条件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同时,容桂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对企业信息化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而且身体力行地使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不少企业家对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独特的见解。不足之处是局限于内部应用、缺乏系统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如果再加大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这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完全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四)有一批成功的示范企业

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不仅在范围上覆盖CaD(计算机辅助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mRpii(制造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等领域,而且拥有科龙公司这样的国家863/CimS优秀应用示范工程。科龙公司通过CimS的实施,企业管理和人员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信息集成,提高了效率,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达到了部级水平。顺威公司通过进销存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企业工作效率提高20%,库存量减少10%,供货周期缩短10%,被推荐申报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成为容桂中小型制造业信息化的示范,在成功经验基础上,准备今年6月全面地实施eRp系统。这些信息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不仅可以直接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信息化工作示范,而且他们从推进信息化工作中得到的好处可以间接使我们的企业受到教育,增强信心和工作的动力,带动容桂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提高。

三、实施信息化的工作部署

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是按照国家和省制造业信息化总体部署,以"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为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优势,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环境。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带动全街道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促进和培育相关软件业、系统集成和技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容桂建设成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先进示范镇。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己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化推进机制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周期更新快、推动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外,而且还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了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办事处成立了容桂制造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将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保证工作的开展,在省、区配套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办事处计划从财政拔出相应的扶持资金,为企业推进信息化提供实质性的资金支持。

2、搞好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根据企业信息化需求、行业属性、基础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改造内容的不同,从实际出发,选择条件成熟的企业和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如家电、机械、五金等行业可选择采用离散型制造模式,涂料、化工、制药和食品等行业可选择采用流程型或混合型制造模式等。计划用三年时间,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建成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工作的指导,及时了解示范工作情况,注意总结示范工作经验,加强示范企业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示范企业通过验收之后,要及时将成功的示范经验加以推广,形成示范辐射效应,以点带面,引领全局,逐步铺开提高容桂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3、加强合作,集成优势,完善服务体系

要针对不同层次企业的实际应用需要,充分利用省、区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资源,为容桂制造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吸引优质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训、软件和系统集成专业公司到容桂设点,为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积极为有需求的企业推荐有实力、信誉好的技术依托单位;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促成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走产学研联合开发和实施的路子;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资金,提高成功率;通过一系列措施,集成示范和推广优势,逐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完善、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4、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是近期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认真做好信息化工作和具体推进计划,要定期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是示范企业、试点成功的企业,要加强宣传报道和经验推广。引导企业重点突破,少走弯路,多走捷径,提高效率。要加强培训,先从基础较好的企业起步,开展企业信息化培训,重点提高企业"一把手"、管理层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能力,帮助企业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建设一支应用、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队伍。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3

一、总体目标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包括创新过程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系统化、管理机制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等。

总体目标:通过全市各级政府和各企业共同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改造、规范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实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用信息技术提高设计能力、改进制造过程,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实现企业营销创新;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不断巩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力争今后三到五年内,使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形成我市工商业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

二、主要任务

(一)大型企业基本实现综合应用与管理信息化。大型企业全部实现基础管理信息化。其中,80%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推广使用管理信息系统(miS),部分基础较好的工业企业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改造、提升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实施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提升产品设计开发效率和工艺制造水平,推广使用快速成形技术,缩短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增强产品市场应变力。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技术“含金量”,运用嵌入式软件技术(专用iC)提升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

80%以上的大型商贸企业推广使用以条码、商品分类编码为主要内容的数据流通标准化技术,和以电子收款、前台交易、库存管理、定单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信息化系统,部分基础较好的商贸企业成功运用SCm、CRm等各类决策信息系统。

(二)中小型企业初步实现综合应用与管理信息化。中小型企业全部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中,60%以上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应用财务管理系统、miS、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CaD/Cam),部分企业应用eC;普及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利用外部资源逐步提高信息管理能力。

运用数据信息标准化技术,推动商贸企业经营连锁化、配送自动化;利用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构筑中小企业产品营销信息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电子商务水平。

(三)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突破若干领域。突出发展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中渗透性强,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具有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点产品和产业链配套短缺产品。加快发展计算机、光电子和通信设备、数字视听产品、微电子和基础元器件,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产业。

(四)建设一批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工商领域重点行业建立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包括行业企业和产品数据库、行业产品和技术配套信息网等),初步建立电子交易平台,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提供行业咨询、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服务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商,形成与我市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服务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一)在工商领域重点企业中全面推行财务、采购和营销管理的信息化。

1.推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通过企业内部统一财务管理软件,确保会计核算的及时性、真实性;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目标成本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预算管理。

2.推行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广泛收集市场物价和质量信息,比质比价,努力实现网上招标采购,防止“暗箱操作”,堵塞采购漏洞,降低成本,确保质量。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有效制衡。

3.推行企业营销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对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需求、市场变化等信息即时响应,规范企业的营销管理,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二)在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中全面实施企业产品研制、生产流程和市场服务信息化。

1.电子信息行业。以计算机及软件、光电子和通信设备、数字视听产品、微电子和基础元器件等产品制造企业为重点。鼓励支持重组企业生产经营流程,逐步建立起与资源计划系统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监控生产经营全程,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企业应变和竞争能力。鼓励支持依托电子商会和电子、计算机、软件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覆盖本市乃至更广地域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电子交易平台。

2.机械行业。以模具、专用机械、汽车配件、电器机械、运输机械、医疗器械等产品制造企业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CaD/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虚拟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做到设计制造一体化,零部件标准化;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应用制造资源计划(mRpⅡ)、eRp等,实现企业生产多品种、快反应、低成本和高效益;鼓励支持全行业应用数显、变频、自控、光机电一体化、计算机集成制造、柔性加工、数控和激光加工、快速成形等技术,实现关键生产设备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鼓励支持依托机械行业协会、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汽车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包括机械产品制造协作网、机械行业企业和产品数据库等)。充分依托模具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3.纺织服装行业。以生产中高档女性时装、男装西装、高档面料等产品的品牌企业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CaD分流集成开发、纺织新产品设计开发和创新设计系统以及服装集成自动化系统(包括服装系统、印花分色制版系统、针织系统及染色配色系统)。因企制宜推广实施eRp、工厂生产监测管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鼓励支持依托服装协会、纺织协会等行业协会和服装(纺织)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建立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电子交易平台。

4.轻工行业。以钟表、玩具、家具、珠宝、皮革、食品等行业品牌生产企业、出口大户和优强中小企业为重点,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信息化技术,改造各项流程和内部管理系统。鼓励支持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提高自动化程度,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器和传感器,应用miS/eRp加强业务流程管理,应用CRm、SCm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与客户的互动营销和整个物流体系即时协作。鼓励支持依托有关行业协会结合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完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及名牌产品市场网络。

5.医药行业。鼓励支持企业实施药品(中药)生产信息化和营销信息化。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分析技术,提高药品有效成分分析水平,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利用数控技术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推广应用eRp;鼓励支持依托医药协会等行业协会发展行业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建设药品采购网。

(三)在商贸流通领域全面推广数据标准化技术、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现代配送技术。鼓励支持商贸企业运用数据信息标准化技术,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以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仓储管理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配送技术等。积极推进eC,实现内外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无阻。通过CRm实现与客户的互动营销,通过SCm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即时协作,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

(四)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确定各自信息化重点和步骤。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集成、建有内部网的企业,主要建立完善eRp系统和CimS系统;有一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了部分子系统的企业,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总体方案并分步实施,优化组织结构、重组业务流程;信息化基础比较差的企业,应从单项计算机辅助管理起步,本着少投入、低成本的原则,逐步实现信息化。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建立由市贸工局、科技和信息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等部门组成的企业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企业信息化工作指导办公室和专家评价委员会(在市贸工局办公),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市企业信息化工作。各类企业要建立和健全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企业信息化职能。国资管理部门要将市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作为对企业领导人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积极发挥政务信息化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网上采购、网上审批、电子报送、电子报检、网上报税、网上年审、网上报关等方式,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政府部门网络资源(如税务部门的电脑网络管理系统、工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交通部门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海关的联网监管系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等),建立网络系统接口,在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和评比表彰活动中,可设立适当的信息化条件,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三)扶持一批试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服务商。贸工、科技和信息等部门要根据企业规模和行业的情况,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一批信息化基础条件好、管理规范的行业,龙头企业作为企业信息化的试点企业;选择一批行业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信息化项目,作为企业信息化重点项目;选择一批服务质量好、开发能力强的技术服务机构,作为企业信息化重点服务商。对试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服务商实行动态管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重点扶持。

(四)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1.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以企业为主,鼓励加大对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

2.市有关部门应在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和科技发展资金等政府性资金中,设立企业信息化专项,重点支持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各区政府每年相应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工作。

3.各类金融机构应努力加强、改善对企业信息化的融资服务。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要优先为企业信息化项目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积极为企业信息化项目提供担保服务。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4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企业信息化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化,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用信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要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商作为支撑,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化的任务。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加入wto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企业管理系统(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平均可以使企业库存下降30%—50%、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提前期缩短50%、停工待料减少60%、制造成本减低12%、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mRpii应用已非常普遍,普及率已达到70—80%,世界500强中,已有8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eRp系统。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八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逐步扩大,本世纪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到研制和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机应用发展到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并与国际互联网联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的设计水平,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质量,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营销现代化,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据调查统计,目前我省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中,已普遍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有30%以上企业使用了CaD/CimS系统,50%以上的企业已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有35%以上企业使用了mRpii/eRp系统,有13%企业应用了供应链管理(SCm),23%企业应用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15%以上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40%以上企业建立了企业的网站;固定资产亿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大约只有4.3%的企业使用了oa和miS系统,约有1%的企业应用了CaD/CimS技术,约有0.7%的企业使用了mRpii/eRp系统,1%的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约有2.1%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

虽然我省的企业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突出问题表现在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偏低,技术人才缺乏,重硬轻软,对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据调查统计,全省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其信息化技术类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值约只有0.5%,信息化技术人员占员工的比例只有0.5%,软件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低于30%;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造成有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盲目上马,工程质量无法保证。总的来说,我省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全省工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和扶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改组,提升企业的设计、研制、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

3、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紧密相结合。

4、企业信息化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5、企业信息化应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

6、坚持“先进适用,讲求实效”原则。

(三)规划目标

通过推动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中,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到2005年,全省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如下目标:

1、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省属资产经营公司及授权经营企业集团到200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和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指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的覆盖率为100%;企业的主要产品全面实现CaD,部分实现Capp/Cam;100%建立企业网站,多数企业能应用电子商务进行原材料或零配件的采购以及产品的销售。

2、其它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体信息化指标

——企业基本建立了信息化职能机构和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

——财务管理应用率达到100%;

——营销管理(CRm或SCm)的应用率为50%;

——比较完善的miS/mRpii/eRp系统的覆盖率达到70%;

——建立企业网站的比率达到80%;

——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电器机械行业CaD应用率达到70%;

——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70%;

——有一批推广应用CimS、柔性制造技术(FmS)、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技术和应用电子商务的示范性企业。

3、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信息化总体目标:

——珠江三角洲专业行业集中的地、市(县)和部分镇,要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率达到100%;

——mRpii/eRp系统的应用率达到10%以上;

——建立企业网站的比例达到20%;

4、20家省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普遍应用eRp系统;电子商务开展率100%;大型流通商贸企业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管理信息化达70%以上,建立网站比率70%以上,具备电子商务能力企业要建立专业化流通电子商务平台。

5、创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化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和服务。

6、培育、建立起一批基本能适应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咨询、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服务企业队伍。

四、实施重点

(一)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重点

企业信息化内容广泛,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实施的重点都会不同,2005年前,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

1、企业管理信息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实施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要和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

2、企业研制和生产信息化。利用CaD、Cae、Capp、Cam、FmS和数控技术等,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企业研制、生产信息化要和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真正推进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行业实施重点

实行分类指导的办法,在全省工商领域主要的十二个产业中抓好企业信息化,重点任务是:

1、电子信息产业

(1)积极推进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工作,这些企业要起示范作用,起点要高、推广面要大,效果要好。

(2)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3)集中力量攻克集成电路与软件等核心技术,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广州iC中心”和广州、珠海、深圳3个软件园以及做强、做大、做精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骨干企业。

(4)集中力量突破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新型电子元件和光电子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制造出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与服务。

(5)建立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企业和产品数据库、产品和技术配套信息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珠江三角洲率先构建和完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合作的区内产业配套体系。

2、电器机械业

(1)应用CaD、Cam等技术,提高设计、生产加工能力,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提高产品的标准性和一致性。

(2)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开发和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提高产品的功能层次和数字化、智能化程度。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4)建立电器机械产品制造协作网,提高产品设计、加工、配套能力,在行业中推广FmS、CimS技术。

(5)以电器机械设备网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务。

3、石油化工业

(1)推广实施CimS工程和先进控制技术(apC),实现集散控制系统(DCS)或现场总线控制(FCS)。

(2)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建设产品销售网络系统,推进物资采购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

4、冶金工业

(1)加快新一代基础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化成套工艺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提高行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推进矿产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3)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等业务。

5、纺织服装业

(1)推广使用纺织机械CaD/Cam和纺织专用CaD/Cam,包括服装系统、印花分色制版系统、织物组织系统、针织系统及染色配色系统,加强CaD系统的集成开发。

(2)推广实施eRp系统、工厂生产监测管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3)开发应用服装集成自动化系统、纺织新产品设计开发及创新设计系统。

(4)加快纺织信息网、服装信息化的建设,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

6、食品饮料业

(1)结合生产工艺的改造,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应用miS/eRp等系统加强采购、库存、物料、销售等业务流程的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流程再造,合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节能增效,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3)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通过CRm、SCm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与客户的互动营销和整个物流体系的即时协作。

7、建筑材料业

(1)陶瓷。利用CaD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印刷丝网制作精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应用热工窑炉自动监测与燃烧系统优化控制技术改造工业窑炉;推广建筑陶瓷原料自动配料和产品自动分检系统;试点应用陶瓷自动喷釉系统。

(2)塑料。推广CaD、Cam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新型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3)铝型材。重点应用CaD、Capp、Cam等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测试水平。

(4)在大型建材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和eRp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5)以建筑材料专业网为切入点,选择陶瓷、塑料、铝型材等建筑材料产品为对象,开展建筑材料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

8、汽车行业

(1)推广应用CaD/Cam技术,提高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

(2)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9、造纸行业

(1)推广实施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推广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

10、医药工业

(1)利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分析技术,提高药品,特别是中成药有效成分的分析水平,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

(3)推广应用eRp等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4)发展医药行业综合信息网,建设药品采购网,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

11、电力行业

(1)建立高效电力通信传输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力干线网络。

(2)建立火电厂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和水电厂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3)变电站推广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4)应用大型电网开放式能量管理系统(emS),开发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5)推广应用地下洞室和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技术。

12、流通业

(1)继续在流通企业推广以应用条型码、商品分类编码为主的数据标准化技术,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为主的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以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仓储管理自动化为主的现代配送技术。

(2)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及运营系统,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管理的信息化。

(3)以建立网络化流通运营组织结构为目标,推动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

(4)加快专业化流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五、措施

(一)统筹规划,加强领导。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采取“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并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工作,企业“一把手”要提高认识,亲自抓落实,大型企业要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聘请有企业信息化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管理者成立企业信息化专家组,对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二)结合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抓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来抓,要选择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将之列入省、市的技术创新专项。在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及省重点支持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专门设立推进企业信息化专题,支持和扶持一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改造项目。有条件的市要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集中支持重点信息化项目。

(三)重点支持一批企业信息化重点企业,形成全省企业信息化的示范点。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20户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要率先实现企业信息化;各市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中,要重点支持一批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企业实施和完善信息化工程,并及时总结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企业的先进经验,通过新闻宣传、经验上网、现场培训、交流研讨等各种形式,推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同时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企业规模和行业的不同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实现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四)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装备及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信息化产品要注意技术接口的标准化,服务要专业化。

(五)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筹集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可以结合技术改造或技术创新项目,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列入技改或技术创新项目的总投资,也可以从折旧费、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费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对重点企业信息化项目(包括信息化装备的开发与改造项目)进行导向性支持。

(六)加快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利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介机构等各种培训资源,建立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信息化急需的人才;二是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留住企业的专业人才。

(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环境。要加快全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上网工程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服务,尽可能降低企业的上网费用;完善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提高市场信用度;逐步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确保交易合同的有效性和交易内容以及有关数据的安全性;加快电子商务法规建设,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吸引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和资金,结合政府支持投资的形式,尽快建立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企业信息化投入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内部审计途径

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完善企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高度信息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办公管理手段已经替代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内部审计对象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信息化特点。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实施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进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分析

(1)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时展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发展逐步步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在管理形式上已经广泛采用了各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十分有利。因此,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而言,也应该结合审计对象的这些变化,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改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变革与完善。

(2)内部审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能力。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充分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存储技术等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拓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覆盖范围,将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涵盖到企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因而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能力。

(3)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大幅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通过开展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彻底的改变了原有的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存储传递以及应用分析模式,因而提高了信息的传递以及分析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因而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因而没有为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不齐全,制约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另一制约问题便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标准、不完善,无论是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获取还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流程方面都存在缺陷与不足。

(3)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要求较高,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审计业务能力外,还必须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操作,但是这正是现阶段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完善的方面。

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途径研究

(1)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软硬件设施水平,确保内部审计系统的安全性。首先,企业应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硬件设施水平,为内部审计系统提供所必需的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大容量存数设备等硬件设备,此外,为了避免内部审计数据的丢失,可以为服务器配备双硬盘及时备份。其次,应该选择适当的软件系统,重点确保软件系统的选择符合企事业单位业务特点,同时必须满足现行财政法规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软件系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第三,应该重点确保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通过采取加密、口令控制或者设置操作权限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会信息处于安全的状态,避免由于重要财会信息的泄露造成企业的损失。

(2)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该能够涵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标准、内部审计控制程序以及内部审计资料数据库等一系列的内容。首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应该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整理,并将工作模式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内部进行复制。然后,基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建设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在线工作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第三,应该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数据库,以便于审计工作人员及时的查阅,将内部审计工作成果以及工作档案汇集到数据库之中。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对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检查控制模块,按照相应的标准以及检查内容,对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进行系统的检查。

(3)强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执行者,能否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之中也取决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因此,企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可以重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技术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授课指导,促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尽快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引进上,应该综合选择既熟悉审计工作业务,同时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员进入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语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之中,不仅是新时期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与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增加软硬件设施投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及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等几项措施,确保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大部分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使得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以及财务会计核算的效率与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财务信息化也对企业的内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财务信息化的特点,对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完善,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这对于规范企业财务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信息化对于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以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财务会计等数据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等都是通过信息化来实现,信息传递、反馈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同时信息的管理权限、信息的安全性、信息的储存方式等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管理模式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内部控制体系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效的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必须深入的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对于风险的评估防范要求更高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导致企业的财会业务管理工作更加依赖于信息系统。由于信息系统对于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储存高度集中,虽然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但是一旦出现财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发现分析的难度也很大。因此,这对于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内控机制必须对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着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及时有效的防范处理财务风险问题。

(三)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更加侧重于业务流程的控制

财务管理信息化将企业的财务会计业务处理模式改造为流程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高度集中地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集约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必要的业务处理。这样的工作模式也就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必须及时的财会、审计等工作部门的联系,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跟踪控制,及时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合法、合规情况,进而确保内控管理的有效性。

(四)对于监督管理效果的影响

财务管理信息化由于信息能够进行集中的汇总与分析,因此这就简化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流程,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但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及时准确的进行责权利的划分,一旦发现问题难以及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界定管理责任,因此增加了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难度。

(五)企业内控管理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大量的财会处理业务由系统负责完成,传统的分阶段业务流程处理模式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管理,而且信息系统的管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后内控工作的重点内容。

三、财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研究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进一步整合财务管理流程

结合财务信息化的特点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首要工作,也只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确保内控管理工作能够取得实效。企业管理部门首先应该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整合,对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将传统的金字塔形式的治理结构调整为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以提高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效率。其次,应该营造内控管理意识,并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通过提高认识并开展责任管理的方式,确保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参与,真正起到内部控制对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同时,为了确保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对内部整体的业务流程,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整合与再造,重点确保各项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与反映,通过规范、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效果。

(二)将风险管理作为财务信息化背景下内控管理工作的重点

财务会计信息化虽然降低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是同时增加了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难度,因此在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应该将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作为内控管理工作的关键。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应该重点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缺陷问题、操作人员疏忽失误、信息系统维护管理不当、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等作为风险防范控制管理的重点,通过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避免财务信息失真,防范财务风险问题。在具体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结合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财务信息系统风险防范机制,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硬件可靠性、数据保存稳定性进行细致的检查分析,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可靠。其次,针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应该强化责任、安全意识,并建立多次重复次审核、加密授权使用以及责任界定机制,通过加强数据审核与实施责任管理,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防范由于财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化条件下,造成企业管理漏洞的原因更为复杂,工作环境、人员素质、系统设置、网络安全等都有可能造成内控管理出现问题。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的强化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逐步地建立完善高效的审计体系,可以尝试采取网络审计的方式,依靠计算机辅助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对于内部控制的规范与完善作用,提高内部控制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作用,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实施。

四、结语

在财务信息化的形势下,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形势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企业应该及时按照财务信息化的特点,积极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内部审计以及监督管理,以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通过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高效化。

参考文献

[1]王健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及其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6):6-8.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国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

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地增加,要想在日益增长的市场中占据有效的地位,合理的就业管理就是工作重点,而财务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与会计对比分析,财务的优势主要是在管理上展现,不但是对账目实施计算和管理,还对企业的财务工作、投资目标等实施引导。依据实际案例的分析,近百分之八十出现亏损的国有企业是因为管理工作不完善导致的,其中因为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损害更是达到了一般,因此关注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一、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资金集中管理形式没有成

企业管理中的集权和分权是统一对立的,从国外跨国企业的实际分析而言,事件权利是可以划分的,但是财务权利是一定要集中的。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管理划分的阶段过多,从而导致发展中出现了权利多余、彼此不合作的情况。很多企业职能部门的划分都存在信息分流的情况,促使产品销售、购买以及存储等工作信息出现信息脱离,导致原本畅通的工作流程被划分为多个层次。新管理形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态,但新管理形式在应用中并不完善,总公司和子公司对于集权和分权的认知无法统一,以往发展中更为关注分权管理形式,而这种形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集团扁平化集中管理的需求。很多企业集团内部管理都没有构成一定集中管理的资金管理指标系统,缺少完善的、规范的内部财务资金整合制度,没有设定相同的信息平台,信息传递途径并不平稳,财务信息、资金结算、投资管理等工作无法集中到一起,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提出有效、公平、完善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的信息资源,无法全面实施完善、有效的管理和监管工作【1】。

(二)管理的技术方案过于老套

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活动更为复杂,市场随处可寻,出现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跨国际化的工作也在不断拓展,从而构成大规模高度集中的管理形式,需要具备更多的根本信息和资源,从而将这些复杂的信息流程、物流过程以及资金流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但是以往的工作形式是难以构成的。资金支出不明朗,产品成本构成不明确,素材消耗、工作时间设定等都及时,考察方案没有实施依据,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企业构建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只是依据以往的工作形式来设定、计算以及传递生产工作流程中的信息资源,不但降低实际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并且难以跨越管理的约束,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全面的落实。除此之外,受到多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提出的规章制度没有现实工作中实施,更缺少强制的管理方案,致使制度得不到实施,没有强硬的制约、过程,无据可依,导致管理方案没有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三)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学习和推广不完善

依据长时间的分析和研究,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点,国内已经创造出很多在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中获取优质效率的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实施的财务管理软件工作,对于其中的核心思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了解不深,对应用计算机财务信息化管理要具备的工作条件,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实施的财务资金管理形式和改变财务资金管理能力的管理软件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对于这一方面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实施的还不完善,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中不断的分析和创新,从而获取更为优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2】。

二、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软件市场发展出现制约。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定要拓展企业的金融文化和管理理念,整合为全面的财务管理软件,但是现阶段我做很多企业缺少自主开发满足企业采取管理需求软件的专业化工作人才;国外很多大企业中具备的软件也在分析企业集中管理工作中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起支出费用过高,不满足我国企业发展的需求;国内很多软件对于个别行业的单体企业管理的开发水平已经奠定基础,但是不满足大型企业集团达到即合同已管理的需求。第二,管理系统的影响。我国企业组织管理系统与国外的跨国公司和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外很多企业的构成与我国的商业银行较为相似,虽然企业的模式非常大,但是要实施的制度并不完善。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依据多级法制,很多大企业中也存在十几个,甚至是几百个子公司,每一个公司都非常关注自己的独立的法人地位,这对于管理系统的资金和财务风险集中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三,企业自身的基础单薄。大部分企业具备的财务管理基础非常单薄,生产产品设备无法提供优质的信息,同时,企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的专业人才难以进行开发。第四,外部环境需要不断完善。因为实际发展中缺少坚强的政策支持【3】。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案

(一)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备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创新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若是可以在实际发展中获取更多的价值和信息,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主动权,促使信息流成为企业发展的信息依据。同时这就需要企业关注应用合理观念和方案去改变经营管理。最重要的是财务管理,提升企业全面管理信息化进度。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际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的条件。依据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的科学整合是现代化企业、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融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促使企业深入推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控制,提升资金的应用效率和风险管理,并且对提升我国企业中心竞争力、深层融入到国际竞争市场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二)构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要想提升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一定要遗弃长期发展经济方案的管理形式,构建以财务管理为重点,以资金流动管理为关键点的管理观念。在企业不断管理的过程中,只有掌控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问题,才能促使整体企业管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4】。要想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也需要依据财务管理信息化为重点实施,结合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不但可以加强制度的影响,减少资金中的问题,还可以促使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防止信息失真。

(三)实施管理和制度的创新,规范企业管理工作形式

与会计核算不同的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以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为根本,结合企业内部财务软件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持,以构建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为方案,以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者的集中管理为根本,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方案达到财务的集中管理和资金掌控,结合系统构成达到全体公司一本账的目标。要想实现这项工作,一定要对以往的工作流程实施创新,对以往的管理形式实施完善,对现阶段的管理方案和财务指数实施改革,其最重要的一点工作就是为了对现阶段财务管理系统和方案实施创新和完善。

(四)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体企业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重点组成部分,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要明确和规划整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还要对整体系统实施设定和分析。从企业根本信息化实施,依据从简单到困难的过程,分步骤的要求,结合财务、物资以及生产管理的工作过程实施工作,不然在不具备整体规划的基础下,独立的构件自我系统会导致实际企业管理信息化产生更多的投资问题。

(五)构件企业结算中心制度

企业管理依据财务管理为重点,财务管理是依据资金管理为重点,而资金管理又是依据现金的流动为重点。这样的管理理念导致财务管理在整体企业管理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依据资金管理、资金流动管理为中心,提升资金集中化管理,完善内部财务计算中心。构建全面化的企业结算中心制度,是目前各种大企业发展和创新财务资金管理的重点,也是解决现阶段企业资金应用中出现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满足了现阶段企业发展中要求的财务管理系统,提升对各个分层公司实施整体化的管理和监控,同时这也是下一时期企业提升资金管理的关键点【5】。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构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有助于引导企业更好明确财务标准,依据实际财务活动的分析,信息化财务管理有助于整合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促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和拓展。由于现代化企业的工作情况大部分都是依据财务管理实施的。随着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应用,其对企业发展构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展现,更多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更愿意促进企业构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形式,并且认为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财务管理形式的不断延伸,有助于企业之间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促使企业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有效的应对能力,拓展企业之间的获利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尚.n集团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5.

[2]李相t.探究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

[3]蒋文锦.国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3,33.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8

本报讯为推动信息化服务与中小企业需求对接,1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交流座谈会。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提出三点意见:

一要把中小企业作为促进两化融合和扩大信息消费的重要着力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较弱,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巨大,且完全不同于大企业。

二把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闪光点”。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有六点做法值得总结:一是以政府推动为先导。政府营造环境,制定政策,动员信息化服务商广泛参与。二是以专项计划为抓手。发挥服务商的人才、技术和服务优势,实施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计划,开展大规模培训。三是以服务平台为重点。开展研发设计、管理提升、电子商务、融资服务等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四是以资源整合为保障。推动服务资源的整合,结成服务联盟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推广解决方案。五是以服务小微企业为核心。运用云服务、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降低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六是以完善网络为方向。促进服务商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协同配合,形成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网络。目前,各地经信委、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把中小企业信息化列入了重要工作议程,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化服务;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咨询和监理;运用工业软件和3D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协同研发和创新发展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才培训、应用推广、技术支持等信息化推进活动。

三把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作为改善公共服务和抢抓市场机遇的关键。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实践,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政府与服务商、服务商与中小企业要互动合作,供需对接,形成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有利于推动政府转变职能的新模式,使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成为凝聚社会优质服务资源的重要载体,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平台。(周寿英)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9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建设;问题;策略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很多行业都积极地投入到信息化的热浪中,享受这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我国的所有矿井都已经建成并且使用了安全监测系统,大部分矿井内还装置了监视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到矿井下关键设备以及主要工作点。企业可以用计算机掌控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已经在煤矿生产中普及,有的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还能通过网络在地面对矿井内的状况展开监控。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也逐渐成熟,取得了十分好的经济效益。虽然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来看,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依旧不高。

1.煤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矿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仍然不具有通讯的功能,开放性比较差,信息得不到共享,工业电视仍然尚未实现数字化[1]。这些都对我国煤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总的来看,如今我国煤矿行业信息水平的低下导致了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持比较薄弱,这样对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很多煤矿企业在整体认识上依然存在着各种误区。

1.1信息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与规划,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必须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规划,这样才可以引导企业进入信息化进程后,使得信息化紧紧地围绕着企业的目标,使得企业的实际生产与信息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1.2企业领导对信息化没有正确的认识

企业领导对煤矿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觉得不实行信息化建设也能够将企业经营好,同时还对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不少的误区[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经济化建设想得过于简单,认为实施信息化建设只要配一台电脑,安装一个软件就可以了。有的煤矿企业花费了不少财力,将信息化设备都落实到位了,然而在网络方面却没有运行任何应用软件,导致了企业内的大量计算机都变成了员工娱乐的工具。有的企业也建立部分应用软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安装了软件后一直无人使用,或者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退缩了。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好信息化这一有效的工具。导致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还增加了成本。(2)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信息化建设成本太高,没有必要实施,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企业领导觉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很深奥,自己本身也没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能力,需要聘请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展开煤矿信息化,会导致企业成本增高。(3)信息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是首要的大事,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重视,但是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却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很多计算机专业人员都并没有从事着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煤矿企业的员工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在应用计算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4)企业领导认为,只要实施了信息化建设,生产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认为信息化建设是万能的。

2.煤炭信息化建设应对策略

2.1加强重视信息化建设

作为企业领导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理论的宣传,让所有员工都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怎么样落实企业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领导还可以对员工展开培训,从而提高其对信息化的了解,在日后的生产过程中运用信息化,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2.2高效使用信息技术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安排,使得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把信息化落实到企业的每个生产步骤。公司要规划、矿石要规划、信息化要规划。尽量避免矿与矿之间的生产环境、资源状况等差异,制定出符合矿井特点并且操作性强的计划。

2.3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培养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矿井下的工作环境是十分复杂的,使得煤矿行业生产技术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并且管理难度比较大,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倘若想要实现煤矿信息化却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部门去推进,那么也只是纸上谈兵。在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等过程中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展开必要的培训是迫在眉睫的[3]。

2.4加强信息技术管理

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还是一个信息与人员紧密联系的系统,技术是其核心。只有在组织管理与人员使用的前提下系统才能发挥出其作用。在建立信息之前应当充分考虑生产的需要,随后充分运用好信息系统。使得系统与企业的管理和员工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重点更是难点。企业领导予以重视。第一,企业领导应当将信息化建设推广到每一个员工,让员工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第二,把管理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信息系统并不是死板的,需要灵活的运用,但是也需要领导的支持以及企业制度的规范。第三,运用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给企业带来效益。将信息系统落实的效果与企业业绩挂钩,保证项目的成功。

此外,依照煤矿行业的规则,运用有效的方法,推进煤矿生产安全的电子产品的发展与利用,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是未来信息产业的重要任务。信息产业各部门应当做到:(1)提供对信息化的认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作为重要的任务,积极配合有关安全生产工作。(2)加强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信息技术在煤矿企业的运用,确保煤矿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3)坚持自主创新,为煤矿安全生产企业提供最新最好的技术服务与信息技术产品。信息产业部应当退出适用于煤矿行业特点的电子设备、软件技术等有关产品。(4)开展示范工程,在试点成功后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的运用,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为煤矿企业做出更大的工作。

3.结束语

在煤炭企业中全面落实信息化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企业应当通过不断完善基础信息设备,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运用,培养高素质信息人才,确保安全生产,最终实现煤矿生产的信息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国栋.关于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8),72-73

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判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智能化、现代化技术也逐步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球经济被联结为一个整体。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很多家,并造成了巨大的危险,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点单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坚持综合实力的提高,更好的参与市场经营。信息化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是基于网络建立的系统,有助于适应企业的内在需求,做好企业内部数据统计与管理工作。但是施工企业特有的对利益的追逐,使其必须对信息化投入做出一个精准的分析,判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投资的角度衡量信息化的利与弊。本文就结合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对其经济效益做出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建设,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对策,降低企业消耗。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概述

(一)经济效益

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则为经济效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较多的财力,就是收益的最大化,或者以人力、劳动力的少量消耗取得相应的成果。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必然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

信息化技术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资讯的一种模式,并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信息,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的一种动态模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则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经济收益,也就是企业信息化投资和产出的对比。一方面,信息化投入体现在实际建设的投资过程中,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实施信息技术产能与效益的分配,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之中。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包含两方面内涵:其一,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人力、物力、财力与利润之间的关联;其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际经营的符合情况,也就是信息化建设是否符合创造经济效益的条件。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应当遵循的原则

施工企业作为施工的主要负责单位,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复杂程度较高,在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分析原则。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的测评模式,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要而言,在理论上要保证其合理性,正确进行指导,抓住分析的要点,对信息数据、文件、资料做好整合判断,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第二,目的性分析原则。对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分析判断要有目的的进行,避免出现随意测评和无目的判断,即通过完整的评价达到企业的统计目标,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可行之处,找到利润最大的增长点,切实反映出经营指标,做好目的性分析。

第三,动态分析原则。施工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变动情况发生改变,基于实际指标,动态的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做出分析才是有效之策。

第四,综合分析原则。所谓的综合分析原则,就是将施工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集中整理与归纳。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做出有效的综合性分析,客观的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案例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的认识到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含义,以及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想要保证分析的精准性,就必须结合实际做好分析。

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在e后上的投入(D)与产出(o)进行了分析,对于施工企业这个经济实体而言,实施信息化的目的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

若D/o属于(0,1),表示施工企业在工程e后实施信息化管理后,相对于以前同样性质的工程,扣除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利润仍有所提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施工企业下一步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若D/o属于另一种范围,则表示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所带来的经济产出要小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甚至经济产出值为负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施工企业引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并不适合本工程的应用;二是即便施工企业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在实际中有可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可能是组织机构调整不到位、管理层面信息不对等等等。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及时的做出改变,调整信息化技术,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完善信息管理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施工单位之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它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是整合数据、资料,做好分析的关键,也是帮助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施工企业获取的利润,工期时间来判断效益,从有形经济和无形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是一种成本判定的新模式。通过对同类工程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产出分析来评价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结合D/o的数据对做出数据统计,优化管理系统。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可根据经济效益分析的不同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改进或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选择系统性指标和相关性典型数据,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06,02:160-163.

[2]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5-8.

[3]王琰,张利,刘坚.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117-120.

[4]刘晓东,刘宇衡.基于矩阵理论的信息化对提升建筑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2,0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