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十篇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十篇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5:53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1

一、法治企业建设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大都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构成的有机整体,受系统性、广泛性等特点所决定,法治企业建设要充分发挥功效,就必须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各环节,直至组织末端。为此,法治企业建设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由集团总部或母公司制定适用于全集团的法制建设方案,统筹部署推进工作。各子公司、分公司,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细化方案,形成周密的工作体系,切实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同时,法治企业建设不仅限于法律工作,实施主体也不限于法律部门、法律人员,而要求整个企业、各级领导员工共同参与,共同提升全员的法律意识。与传统的法律管理工作相比,法治企业建设不仅侧重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支撑、服务,且更加重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提升法律思维引领、法治方式运作的能力;不仅侧重于对法律人员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视全员法律思维、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侧重于对公司重要业务、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更加重视企业法律管理的全局性的制度安排;不仅侧重于事后的法律风险防范,更加重视法律风险防范、合规管理、法律监督机制的一体化规范管理。从实践来看,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集团,都在各自的集团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中就法治企业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效应。一是出台统领性指导文件,通过健全制度、写入公司章程、与子公司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加大法治工作推动力度;二是制定法治企业建设规划,提出加强法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三是发挥章程的统领作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二、国家电网公司法治建设顶层设计的经验启示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2

2014年,中国重汽之所以在严峻的市场面前实现企业新的发展,关键是凝心聚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以振兴民族重卡为己任,继续弘扬“长志气、争口气、造精品、创佳绩”企业精神,全体员工攻坚克难、科学经营、改革创新、管理提升,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活力。

2015年,我们提出了“聚焦突破、曼产品快速上量”新目标,用全新的措施,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联系我们企业的实际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依法治企,谈几点想法。

深刻认识重要性

树立依法治企的思想观念

依法治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既是法律法规的重要实施者,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必须在法治国家建设中有作为、树形象、做表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法治建设思想,增强依法治企的行动意识和自觉性。

中国重汽自改革重组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法治工作,公司运行机制逐步趋向科学,依法治企的作用正在凸显。法律事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法律人员配备日趋完善,法律顾问、合同审查、企业健康查体等制度在集团公司全面实施,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已经确立,集团公司和全体职工合法合规经营的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上下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我们的法治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企业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我想这也是我们很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个别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漏洞,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依法经营的自觉性不够,主动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不强;对制度的执行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集团公司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活动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深化改革、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及国际化等领域面临的法律环境日益复杂,随着国内国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依法治国的推动实施,都对企业法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依法治企,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我们企业形成依法经营新特色、创新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竞争新优势;顺利实施“技术领先战略、低成本战略、区域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建设国内外一流商用车企业;实现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是强有力的重要保障。

夯实法治基础

推进法治制度机制建设

依法治企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如何依法治企,我们认为依法治企的内容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坚持依法经营、遵守上市规则;二是坚持依章办事、遵循制度流程;三是坚持依约交往、履行契约精神。建设法治企业对内要强化职工队伍建设,规范职工行为,遵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形成遵纪守法意识;对外要履行契约精神,重承诺守信用,严格按照合同办事。通过法治企业的建设,做到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以法治的理念治企,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竞争、依法维权、依法治理、依法发展、合规运行,使法治企业成为企业的竞争力。

建设法治企业,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制度、规则、流程建设能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对依法治企提出新的要求。建设法治企业,首先要以制度流程为基础。要进一步将国企改革、法律规定、上市规则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梳理校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开展立、改、升、废工作,使国家法律规定、上市规则转变为集团公司内部操作规范,提高内部规章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确保制度的合法合规。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要做到执行制度不打折扣、不走样,令行禁止,坚决杜绝阳奉阴违搞变通。要完善制度流程建设,特别是强化营销、质量、配套采购、新产品开发等重点关键业务流程建设,明确各关键岗位工作流程,将各岗位流程的接口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涵盖整个组织体系的流程网络,实现对企业的系统化管理,强化管理控制力度,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强化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法治化。企业劳动纪律是企业所有职工在劳动过程中都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是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工作秩序的重要保证。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程序要符合国家法律,要考虑制度的激励性与约束性,提高“以职工为本”的管理理念,合法用工,依法处理劳动纠纷。通过劳动合同进行职工管理的规范化,完善规范职工手册,建立职工入职前法律及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机制。进一步强化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发挥经济合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纽带作用,完善合同的闭环管理,严格合同法律审查,确保未经法律顾问审查的合同不盖章、不签署。继续实施合同标准示范文本制度,从企业根本利益出发,全面整顿采购、销售、金融、工程建设等领域合同文本,加强知识产权、法人授权、对外合作、银企合作、质量索赔等领域的合同文本标准化,建立合同标准示范文本信息库。

加强岗位责任体系建设,形成权责明确的管理考核机制。主体明确、责权统一、分层分类、奖惩分明的岗位责任是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的有效机制,更是确保岗位人员合法合规办事的有效保证。去年我们在岗位责任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改革,取得了初步经验,正在逐步推广,这也是我们公司改革的一个方向。加强岗位责任体系建设,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关键岗位人员的法律责任、质量责任、流程责任、效益责任、投资责任等考核,明确责任后果承担及法律责任,实行终身考核追究制度。

依法治企靠的是硬制度,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软实力。要把法制思想宣传深入人心,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循循善诱、细水长流。制度的实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我们认为建设法治企业,各项劳动制度的建设完善,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全员法治水平

建设法治企业,必须自上而下推行全员法治建设,建立适用于全员的法治文化,全面提升企业全体职工的法治理念。

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带头学法遵法,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发展和科学创新,尤其是集团公司一级领导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做依法治企的表率。要把企业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内容,纳入业绩和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经营作为考察干部的内容之一,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任用法治素养好、依法经营能力强的干部。对法治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风险防控意识差的干部要批评教育,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法治企业建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养硬、业务能力强、职业水准高的法律专业队伍。应进一步提高企业法律顾问队伍的专业性、正规性和稳定性。要完善法律顾问职业准入制度,建立职前培训制度。要创新企业留住人才机制,通过完善持证上岗法律人员的非领导职务晋升等措施,提高法务人员待遇,有效调动企业法务人员从业积极性和提高企业忠诚度。要完善学习型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强化法律业务和经营业务的交叉培训,重点打造一支通晓国内外法律规则、善于处理复杂疑难法律事务、熟悉企业情况的高水平法律顾问队伍。企业全体职工是推动法治企业建设的群众基础,只有全体职工遵章守纪,才能切实保障企业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通过普法和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对全体职工的法治培训,促进全体职工法治意识的提升,培养全员法治理念。我们在逐步尝试建立职工信用档案,明确诚信奖惩机制,促进职工诚信守法。对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工进行奖励,并优先培养、任用、提拔诚信度高、法治理念强的职工。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法治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法治企业建设的精神动力,要把法制思维融于企业文化建设中。“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职工,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通过把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使法治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将来自外界的、强制性的、被动的法治约束逐渐转变为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约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企业和职工个人来说,在法治文化的激励、导向、约束等作用下,形成企业和职工以“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要通过认真实施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措施,借助新媒体技术在普法中的应用,推进法治企业建设。要坚持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加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全员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切实把依法治企落实到位。

加强党的建设

为依法治企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国有企业的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依法治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把持之以恒转变作风、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落到实处,坚持依法惩治腐败,贯彻从严治党要求。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3

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治理需要

解决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国企肩负国家重任,在国民经济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管控是党执政兴国的前提。国企要全面履行好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避免重大经营风险。

履行政治责任:国企姓党。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和监督职能是国企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最有效保障。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的政治责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和国家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的人、事、经营等方面加以实质性控制,是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的具体表现。政治责任确立了国有企业的基本责任和工作原则。

经济社会责任:发展为先。发展是企业第一要务,也是国有企业第一要务。坚持效益导向原则,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维护社会效益离不开良好的业绩支撑。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发展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服务于社会,惠及广大员工。经济社会责任确立了国企创造价值的根本目标。

避免经营风险:健康运行。国有企业必须遵循现代企业治理规范和准则,规避政策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违纪违法现象发生,提升抗风险能力,才能基业长青。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方向与原则”问题。近些年来,国企暴露出来腐化堕落、监管缺失、国资流失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不重视党的建设削弱党的领导,党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或者不充分,以致方向不明,原则不清。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制定国企遵循原则,设计权力监督和控制体系,防止国有资本流失,是国企管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效益与发展”问题。高效的投入产出比是国有企业管理体系设计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包括任务目标分解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激励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边界与合规”问题。国有企业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政府等群体,同时受到通用的法律、政策、财税、审计等规范约束。外部约束和规范确立了国企需在党纪边界、法律边界、政策边界、成本边界的框架内合规合法运行。将外部风险管控嵌入到内部制度、流程等国企运行规则体系,是国有企业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的切入点。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体系框架优化

设计

国企内部治理体系设计围绕落实三大责任解决三大问题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体系设计

构建三大体系:落实三大责任解决三大问题

解决“方向与原则”问题,落实政治责任:大党建体系。党纪严于国法,将党建作为企业内部重要治理机制,通过全面推进大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地位和作用,发挥党建政治堡垒作用和组织制度优势,通过大党建构筑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和明确方向引领,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服务生产经营,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决“效益与发展”问题,落实经济社会责任:绩效激励体系。通过设计高效的绩效激励体系,实现战略目标和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和业绩评价。

解决“合规与边界”问题,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风险管控体系。通过构建风险防范管控体系,为国企经营设立党纪边界、法律边界、政策边界、成本边界,确保公司在合理合规的边界内健康运行。

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三位一体”国企内部治理体系

三大体系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国企内部治理三大体系围绕落实三大责任解决三大问题设计,虽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大党建体系明确了国企的性质和发展的主航道,并为发展方向和航道划出了“硬杠杠”,明确了企业方向引领,指明了国企基本“底线”,提出了“守线”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体系。

绩效激励体系明确了国企的经营任务和实现路径,建立起企业目标任务分解和落体系,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和价值分配体系,保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共成长。

风险管控体系明确了国企经营环境的边界和约束,为国企确立了活动边界和经营管理的行为约束,通过外部相关治理规范与企业管控体系相融合,保障国企符合党纪、法律、政策、财税规则约束。

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国企内部治理三大体系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对于国企内部治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三大体系相互包含互相融合有机统一。首先,党纪严于国法,党纪边界是风险管控体系所确定的企业边界中最基本最严格最坚实的边界和约束,风险管控体系、激励机制须在党纪国法范围内设计,激励分配机制接受国家政策和法律等边界的约束;其次,风险管控体系与激励分配机制设计周到、考虑全面,对于推进党纪在国企内部落实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风险管控评价与党建评价是绩效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先锋引领也是国企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的重要表现手段,是精神激励的最佳实践。

三大体系在组织层面也是统一的。党的组织体系、企业生产组织绩效体系、风险管控组织体系是互相融合的有机整体,一套班子,互相嵌入,互为借鉴,互相促进,围绕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统筹开展工作。

三大体系在管理手段上也是统一的。都以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作为基本手段,将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制度化和流程化。

国有企业管理关键机构和职责

从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实践来看,国有企业治理机构一般包括三条线:以党组(党委)为代表的党建线条,以生产经营管理等为代表的行政线条,以审计法律财务纪检等为代表的风险管控线条。

党建机构职责。政治引领作用。落实“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责任”的重要指示,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建立完善党组(党委)工作制度体系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发挥党组(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核心管理团队成员的遴选标准、审核批准等由党的组织部门负责,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保证干部人选政治合格、作风过硬、廉洁不出问题。

行政机构职责。行政机构承担着具体生产经营任务的组织和实施,实行责任管理,通过建立高效的绩效激励体系,实现目标任务的落实和业绩的达成。

风险管控机构职责。审计、财务、法律、纪检等风险管控机构主要是在上级单位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事前约束、事中管控和事后追究等工作,包括对“三重一大”民主决策事项、“一把手”履职情况和业务管理合规性进行监督,对未履职或未正确履职的进行问责。

新常态下甘肃移动内部治理体系

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中国移动甘肃有限公司大力推进“路径清晰,管理高效,文化阳光,指标健康”的“好企业”建设,以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大党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变革重构,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党建、绩效管理、风险管控”三位一体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并开展了如下实践。

提升企业党建工作地位和作用,引领全面发展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抓好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以日常工作机制健全为依托,以党务工作队伍素质提升为依靠,以监督检查评价机制为保障,有针对性地改善提升。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抓好思想文化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建立起完善的党建责任体系。责任清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以责任清单的形式把党建工作任务规定清楚、标准要求清楚,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主体,包括各级党组织承担的主体责任、书记承担的第一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承担的“一岗双责”、各职能部门承担的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党建述职报告确保责任落地。抓住各级党组织和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建立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各级党组织和书记每年统一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增强党建各专业线条间的协同性,统筹党建、反腐倡廉、述职述廉等大党建工作,建立统一述职报告制度。

考核评价促进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尽可能用量化的方法把软指标转化为硬杠杠。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相衔接、与奖惩任免挂钩,经营发展与党建工作同总结、同考核、同评价。

建立起常态化的日常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四同步”“四对接”机制,制定印发党内生活九项制度。

常态化开展先锋引领支撑保障转型发展。建立健全党建促发展的常态化机制。针对专业、岗位、区域、层级等不同类别经常性组织开展党建促发展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党建和生产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大力推进阳光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载体,提炼形成了“用心做事,高效工作,诚心做人,快乐生活”的甘肃移动阳光文化,并组织在不同层面推广和宣传,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

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制度立规、过程督查、结果问责等必要手段,加强监督,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并举,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结合巡视督查、专题检查、述职考评等途径对各级党组织党建责任落实、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建立健全追责问责机制,完善领导人员约谈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重构绩效激励机制,打造卓越目标管理体系

立足“奖勤罚懒激活力”,打造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体系,分解落实战略目标,引导价值创造,正确评价价值,合理分配价值,实现经营管理工作的自驱动自适应自提升,改变管理的运动式和随意性弊端。

科学设定绩效指标,建立起完善的目标任务分解w系。科学合理的分解绩效目标。聚焦战略导向性、管理规范性和管理成效提升,完善考核指标设定的依据和方法,以价值创造和满意度为导向,基于平衡积分卡逐年修订完善绩效指标库,立足公司长远发展,从平衡好长期绩效与短期业绩、结果评价和过程控制出发,按照“保份额、提能力、促转型、强基础”四条主线,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结构和指标体系,确保部门工作与公司战略目标一致。

实施多维度考核和评价。注重基础管理提升、短板改善、上级认可度、工作执行力、协作配合、网业协同、业财协同、争先创优等维度考核,促进绩效目标达成、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短板改善。

协同部门、个人绩效和Kpi考核。整合内部考核体系,有效衔接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形成整体合力,实现局部业绩与整体目标一致。

通过绩效考核促进部门协同。梳理价值链上下游关系,强化下游部门对上游部门绩效计划审核等职责,通过绩效考评促进部门/中心之间相互协作和支持。

建立起多维评价系统,确保绩效考核公平公正。综合采用重大专项难度系数评估、对标考核、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形成多维评估系统。将Kpi考核和目标考核法融合,确保不同难度Kpi考核公平。建立了对标考核体系,解决不同专业之间的业绩对比难题。

建立起有效激励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正向激励和负向扣罚对等,改变干得多错亦多、扣罚越多,而干得少、差错少、扣罚少做法,打破按职位按Kpi分配机制,实行多劳多得。

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对接。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执行正态分布,并与个人薪酬密切挂钩,切实提升绩效促发展作用,同时,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广泛应用于职务晋升、职级调整、干部任免等方面。

提升风险管控监督保障作用,构建企业健康运行边界

构建全员、全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基础管理,建立以业务风险防范为主、重点面向前端部门的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管控以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嵌入到制度、流程等管理工具和手段中。

构建内外结合规范高效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内外协同”的监督体系。内部监控发挥内审、法律、财务、纪检等风险内控作用,外部监控突出独立第三方、专项审计的监督外控作用。

完善内审工作机制,提升内审工作价值。拓宽内审的覆盖范围,重点关注运营管理健康度、业务管理的效益效率效果,以及基础管理和成本控制等问题的审计,降低转型期试错成本;实施流程审计,强化对事前、事中及高风险问题的监管能力。加强审计与纪检监察、业务部门间的协同,建立内审与纪检协同的问题线索闭环管理流程,每季度组织召开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分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涉嫌违纪违规的苗头性问题,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

推动内部风险管控适应性变革。推进内控从面向财务报告的小内控向面向公司层面、业务流程层面和信息技术整体控制的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大内控转变;推进内控从会计视角向市场营销、采购、工程建设等业务视角转变,更多关注核心的关键点控制,将重点问题发现纳入控制点;推进内控从人工控制向系统控制的转变,关键控制点固化到系统中,减少人为操作。

全面推进嵌入式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聚焦企业重点风险领域,特别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嵌入到具体业务流程、机制建设中,形成“1+7”面对面建设格局,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和落,从源头上把控和监督风险点,开展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强化执行层、管理层、监督层三道风险防线。目前甘肃公司共梳理廉洁风险点251个,梳理业务制度和流程48项,新建修订规章制度12项。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4

其实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统一性,又存在差异性。其中,其统一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一致的研究对象,虽然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范畴,但是二者均以人为研究对象;其次,统一的研究目标,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文化建设,其目标均是研究激发组织成员潜能、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创造性及工作主动性的方法与途径;再次,相同的研究方法与环境,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均是以我国现有社会主义道路为基础,以党的领导为依归;最后,互相联系的研究内容,二者均需要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来培养组织成员的道德品质,提升其综合素质。

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的差异性则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属于政治学的范畴,而企业文化建设则属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范畴;其次,二者在内涵上存在差异,思想政治可以基于理性概念的角度来理解,即对人的思想、行为的研究活动,并且还可以基于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其更多的属于一种教育活动,而企业文化则只能基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其在实践方面表现出来的意义不大;再次,内容存在差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为原则,基于宏观角度把握整体;而企业文化则侧重于组织成员的个性化发展;最后,二者在操作方法上存在差异,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是通过集中的方法进行灌输与强化,而企业文化则会对组织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做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实现两者的互相融合,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两者的统一性为其提供了融合的条件,而二者的差异性则证明了二者需要进行融合而实现优势互补。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原则

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就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以人为本。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要凭借其综合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则包括其科技实力、经营管理能力及人力资源能力,其中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体因素,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通过企业精神的沉淀与提高来激励人,激发其创造力,再利用“人”的主动性对企业生产力的增强进行反作用,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促使企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党所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也突出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原则。

在整个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其核心价值观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企业管理者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将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包括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战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协调企业运营过程的各项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一切工作的原始驱动力。而基于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也要转变观念,树立可以适应新环境的核心价值观。

(三)优势互补。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宣传载体单一、工作形式匮乏,多采用口头劝说的方法;而国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以适应全新的经济体制,因此其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时,不仅要将社会主义建设方向体现出来,更要包含理想信念、生活情趣及职业技能等项内容,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科学文明、健康向上及和谐共荣,这个过程中,就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改变组织成员的旧观念与旧习惯,使得企业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当然,现代制度的建设也必须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企业上下思想的统一,提升其凝聚力。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优势互补的关系。[LunwenData.Com]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而言,环境是重要的基础因素: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从观念上重视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的建设,从精神层面赋予其重要地位;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发展,将其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润滑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与反馈;最后,企业各级成员要积极参与进来,树立主人翁意识,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组织成员的管理工作体现出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因此,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对管理成果做进一步的规范与巩固。利用科学的考核方法、有效的考核工具、制定可行的考核标准,再与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员工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奖优惩劣,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然,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需要,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注重组织成员的个体发展,基于员工的立场考虑问题。

(三)专人专职进行管理,动员企业全员参与。

委派专人、专职、专业机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受同级党组织的领导,实现组织上的统一,将共青团、工会、行政部门等各方面组织协调起来,论文格式基于组织结构的角度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而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除了专职的政工队伍外,还要将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广泛的动员群众,形成一定的规模,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全员参与,可以更好的促进其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通过以往的工作实践可知,单纯的由政工部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难免陷入流于形式的局面,而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则可以形成一种“专人管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

(四)相关注意事项。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22-01

201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讨论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及会议的主体思想。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再次强调加强改革的步伐,以及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建设,确保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国民的思想政治水平也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整体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当今形势下,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相应程度的研究十分必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相关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2013年11月,在的主持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主要对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部署,加大了完善预防腐败、惩治不良作风体系建设力度。并对政府等相应机构的改革做出了重要指示。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防腐败体系相关规划、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相关条例以及针对地方政府相关改革的意见建议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次强调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惩治社会贪污、腐败等不良作风、加强社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是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更是我党的工作任务和核心,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惩治、推动企业思想政治进展,必须在全党的工作大局中进行部署和规划,才能更好地推进全民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坚决惩治等不良作风,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反腐倡廉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在不少企业的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滋生腐败作风的土壤。因此,全党、全民反腐败的斗争仍然没有结束,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是反腐败工作的根本。

二、当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当中,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但是,仍然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始终没有放松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紧紧围绕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具体要求,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将企业的历史条件与当今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党员先进性作用以及党的政治优势。不断推进企业内部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以企业的大局发展为核心,不断探索新模式、创新新方法,为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然而,除国有企业外,在我国多数的民营企业当中,由于缺少党员先进性教育,及相关理论性学习,加之我国的民营企业对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认识度和重视度都不高,因此,出现了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行缓慢,思想政治水平不高的现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一是因为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当中,有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从国有企业分割出来的部分,其本身存在着相应的思想政治建设水平,但是由于受到民营企业大体环境的影响,导致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水平上停顿不前、以至于企业的思想政治水平逐渐下降。二是因为,在我国社会中陆续出现的以个人资本注册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其资本的限制,其无论是公司规模还是人员数量都比较偏小,且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十分不利,至今仍呈现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的松懈状态。

三、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导思想下,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迎来了严峻的改革新局面,如何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水平,是当今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笔者只针对以下三点进行重点论述。

一是应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的创新性,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展需要相适应,摒弃部分传统的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方法,继承其先进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与企业自身实际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形式,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避免虚张声势、勾画宏伟蓝图的表面现象发生。只有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企业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入手,才能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步部署都得到有效完成、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提高企业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是必须不断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生命力,做到与时俱进。要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一方面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善于学习借鉴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深入学习和灵活加以运用,一方面要勇于发现和摒弃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要学会在不断改进、创新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促进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我国的改革事业重新正迈步走向一个新的高峰。正如所说:改革没有停顿和迟疑,只有不断地前进与进步。反对贪腐、腐败、浪费,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一样,只有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才是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杨春权.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动力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相一致的方面,又有相区别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创造,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武器,它体现了整体性、宏观性、一致性等特点,各级党组织都要根据一定时期的中央精神和部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中央号召向雷锋学习,全国各地、各级组织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企业文化是微观的,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文化,它是一种组织文化,和企业的经济目标和效益紧密联系,更强调创造一个卓越工作的范围和环境。从内容看,企业文化包括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和价值观建设工作,但不仅限于这些,更重要的是它要根据企业内外形势明确企业自身应建立怎样的文化,怎样将企业内部力量整合起来,以完成满足市场需要的任务。要建立一种适合的、优秀的文化,还需要将价值观教育的软管理与制度的硬管理相结合。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既有相同方面,又有不同方面。相同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是围绕人来开展的,都是对人管理的有效形式。不同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着眼于教育引导,转变观念;而企业文化要着眼于建立一个高效率的、促进企业更好发展的文化和氛围,它需要将满足企业外部的需要和整合企业内部力量协调起来。许多企业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他们的经验,企业文化建设应在以下方面借鉴思想政治工作:

1.善于借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势”

作为企业,它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应善于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下,借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势”来开展。例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有许多不适应,集中反映在企业不能从计划经济的观念和模式中摆脱出来。党中央提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并提出了需要转变的观念和介绍了许多好的做法。实际上,这种社会上的强大舆论声势,正是企业克服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的有利时机。有的企业善于抓住时机,蓄于借势,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实现了由旧观念向新观念的转变,企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不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的企业,不善于借势变革思想、文化的企业,只是埋头日常的业务工作,以后将遇到更多的思想障碍,使企业难以较快发展。

2.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方式、方法

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如何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榜样,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原则和现成的方式方法。比如,树立先进典型,善于总结、表彰先进人物和事迹;培训的方式;各种竞赛活动等。还有表扬为主的原则、疏导的原则、寓教于乐的原则、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等。有些专家讲,企业管理应向中国共产党和所领导下的军队学习,其主要意义也在于此。

3.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得益彰

(1)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

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人翁精神等,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培育企业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活动舞台。

(2)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

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实处。

(3)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障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4.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要靠正确的思想教育去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的形成,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共同价值取向的培育、提炼和升华,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保证;企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促进。

建设企业文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文化提倡自我实现,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但同时,这也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如果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教育,其副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坚决摒弃低级趣味、腐朽庸俗的世界观、价值观。

建设企业文化,要突出党建特色。国有企业,党组织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干部管理中为企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骨干和精英,在企业管理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体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企业党建优势,这也是坚持党对企业政治领导的基础,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建设企业文化,要着眼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职工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一个思想、文化都不高的企业集体,很难产生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承担着经济建设和社会责任两大任务,因此,职工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勇于创新、诚信经营,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崇尚科学、善于学习,自尊自爱、文明高尚等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始终,通过不懈地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真正成为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培育新型职工队伍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韩劲业.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3).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163-02

正确的价值观,如同人生的指南者,指引着人的为人原则和处世态度。同样,一个企业也需要职工普遍认同的主体价值观来维系,它是企业团结稳定的精神纽带、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企业跨越前进的精神旗帜;它是一个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看法和评价,它解释了企业秉承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企业的价值观以其对企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对企业文化及其他要素所起的核心支配作用,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就我们所知,企业的价值观具有统领性和综合性两大特点。它包含远大的价值理念,体现企业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其次,企业价值观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社会政治目标以及职工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综合追求,它全面地体现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的一致性。因此,企业价值观的指导、制约和统帅包含着个人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职工和群体只要树立了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就能坚定职工对整体的信念,使企业目标变为职工的宏大抱负,因而也能构筑一种文化环境,促使每个职工超越自我,把企业视为追求人生价值的平台,引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相对于我们国有企业而言,起步早、摊子大、人员多,各单位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由于形成历史、所处地域、规模特点、队伍结构、所处环境等各不相同,加上现代企业的开放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员工个人价值观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价值观管理可以整合企业意志,消除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的冲突,增强企业与员工的双向责任感和使命感。价值观的内化,可以成为连接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精神纽带,使员工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从而把促进企业发展、自觉维护企业利益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各大企业以构建自身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把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中,把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进行整合优化,积极探索和积累执行文化、精细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等方面的思路和经验,通过优化内部管理、细化岗位职责、实行闭环监督、加强执行力建设等活动,加快创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完整、规范、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在重视科学标准和制度规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价值观体系的培育和转化,持续推进安全管理、作风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文化入位、文化推动,强调和增加管理中的“软要素”,把硬性的制度加以软化,使刚性的制度富有弹性,让强制和外在约束变成自觉和自主管理,变防范、惩戒为充分信赖和不断激励,在激励约束中实现价值导向,把文化理念植入企业的肌体,融入员工的血液,变成举手投足的行为习惯,以观念更新推进理念创新,以文化发展带动管理升级。

一、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立足于制度创新,把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与利用市场机制、依法治企结合起来,善于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贯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成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的关系

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共生效应。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坚持党的领导,企业文化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企业文化的沉淀也需要党建工作的支持。而新时期党政工作要做到实处,做出具体的成绩也需要借助企业文化来实现,因此说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之间存在共生效应。

首先,党建工作为企业文化的沉淀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保驾护航。国有企业的出现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体制问题,造成企业员工养成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习惯,员工们都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就万事大吉,并不去思考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问题,更不用说企业的文化建设。因此实际上企业的文化建设主要依靠企业领导从战略角度去思考,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新的管理理念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推行新的企业文化更多的是自上而下。这时就需要企业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新管理理念的必要性,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关系到企业改革成败。党建工作是企业坚强的整治后盾,坚定支持着企业推行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依托基层党组织,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响应企业的号召。因此,党建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力保证,帮助企业通过重建企业文化,重塑企业价值观,转变管理理念,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其次,企业文化也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并且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实现途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坚持党组织和企业法人两套领导班子,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企业经营越来越市场化,因此很多人开始对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工作产生怀疑。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当的重要角色已经充分证明了,党组织在企业的存在能够帮助企业发展。党组织领导的党员,为企业员工树立了榜样,充当了企业的先锋军,相应企业的改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精神。同时,党组织的存在可以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帮助,保证企业坚持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保证企业的政治立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平台,是党建工作的实现途径。

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一)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的落脚点

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其目的来说是凝聚企业力量,通过文化建设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坚持跟随企业发展。更高层次来讲,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为了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价值观,通过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来认同企业的产品,进而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因此,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就是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本质上也是价值观的实现方向。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但是决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因素还有很多。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其政治立场是鲜明的、坚定的。企业价值观的建设是企业文化和党建的具体落脚点。为了更好培养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指导,将企业党建和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将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围绕在企业价值观周围。其次,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创新,不断充实企业文化,塑造企业价值观,让企业党建工作更加具体化。既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经验,又要研究当下的市场现状。既要坚持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又要积极学习和开拓进取,丰富企业的文化,将企业的文化总结升华,将企业的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最后,要坚持以大局为重,服务大局的价值观。国有企业一直都是国家经济体系的中流砥柱,一些重要行业的国有企业对于国家建设和国家安全有特殊意义,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大局为重,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组织建设是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新时期我党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将是我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企业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一方面需要企业的引导和塑造,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员工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理念,员工对于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他们即是创造者也是这一成果的共享者。而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因此组织建设就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的具体实现路径。同时,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能够加强党对企业绝对领导,凸显党的政治核心。首先,要把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与企业的文化建设融合起来。组织建设要将基层党组织、专业团队和工会组织作为重点,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优争先活动,紧密联系职工群众,保持我党与职工的鱼水之情,同时在活动中也容易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组织建设也是确保党管干部的先决条件。国有企业的管理高层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而近些年国有企业高管违规违法事件频发,组织建设要实现企业党组织班子和企业法人结构同步配备,企业的行政组织和党政工作建设同步进行。同时,要积极探索符合企业文化需求的党组织设置模式。例如可以通过人员的交叉任职或者职位的对换来建立创新的企业管理组织架构体系。

(三)民主建设是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突破口

国有企业民主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企业党组织同广大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也是构筑企业具有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政治基础。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扩大党外民主,通过党建夯实党内民主,从而使最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在不同宏观、微观层面上的统一和结合。以民主建设作为创新突破口的党建工作方法与企业文化思路创新机制,需要在党内和党外两个方面进行确定和构建。就党内来说,一是企业党组织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二是完善培养、选拔、任免和监督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管理体制。三是优化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调查研究、联系群众等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中心工作,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功能。四是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民主与法治是紧密相连的,民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手段。因此,提升法律宣传工作在党建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强化对党员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丰富其法律知识,拓展其法治视野,从而提高其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振业.切实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J].国有资产管理,2010,(10).

[2]吴荣胜.大力推进国企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J].支部生活,2010,(10).

[3]雷建.全力推进国企党建“四大工程”[J].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4).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基础;载体;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虽属不同范畴,但如果把二者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就能起到推动企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效果。这既是国有企业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顺利实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发展的需要,能够营造对企业形成正面影响的外部环境。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也要放在“人”这个基点上。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政工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新形势下,围绕“重制度、重创新、重实效”,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将会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它能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结合在一起,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期行之有效的原则、方法等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教育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辟广阔前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怎样培育企业精神、怎样建立企业员工的利益共同体等问题都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了用武之地。

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突出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企业文化的灵魂,推进现代经营理念与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的结合,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融合、打造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为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上。两者相辅相成。要抓好这两项工作。应在突出其特点的基础上,抓住相同点,选取最佳结合点,协同作战,做到相得益彰,俱繁俱荣,适应激烈市场竞争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得紧密的企业,职工思想稳定,凝聚力强,改革稳步推进。反之,思想政治工作则往往流于空洞的说教,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

企业文化这个载体是指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实施手段和表现形式。目前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主要是政工部门.这就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施手段包括组织培训、举办演讲比赛和竞赛等。表现形式包括企业愿景、目标、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文化理念。企业文化的这些载体都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这些载体开展工作.从而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每个企业都非常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来开展,并不断地实践着这种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作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和载体。立足企业,面向员工,沟通信息,加强交流,展示形象,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作用。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9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机制;方法

[作者简介]杜学峰,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校副教授,法学硕士,上海20140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038-04

非公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力量,为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非公企业要继续发展壮大,要不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或者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究竟有没有作用?如果说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应该由谁来做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些什么?怎么来做?这些都是亟须解答的现实问题。

一、非公企业要不要做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随着非公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逐渐由公有制经济领域向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和延伸。当前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非公有制经济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局。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天生具有私人占有性质,决定了它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部分――公有制经济之间存在着差异、矛盾和某种程度的对立、排斥,存在着违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完备的情况下,非公有制企业违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便更好地引导其沿着党的基本路线指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2、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同非公企业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非公有制企业的广大职工群众,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支日益壮大的职工队伍必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维护国家政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到2003年,全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已达1.5亿左右。按照专家和有关人士预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结构是非公经济所占比重将达到75%~80%,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人数也将呈逐渐上升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90%的新增就业均来自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不能忽视这个越来越壮大的社会群体。党通过在非公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职工之间、职工与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关心和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同他们的联系,赢得他们的拥护和支持,使他们与党心连心。这就为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了群众基础。

3、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密切党和政府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单位,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非公企业日益增多,但企业中基层党组织不健全,就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几乎无人抓、无人管,致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空白点”。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强私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位企业员工,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非公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与和谐氛围,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壮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到底发挥什么作用是当前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问题,理论界存在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非公企业党组织不可能像国有企业那样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和规定,管理企业干部和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它只能依靠其政治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通过维护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机制和氛围,赢得企业主的欢迎与员工的信赖。党组织若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自己的这些传统优势,在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定会为非公企业的进 步与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

二、谁来做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非公企业由于其私人经济固有的“自主性”特点,在性质和活动方式上,与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有很大不同。它们与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不再存在直接的经济关系和隶属关系,党的组织系统包括群众组织也不大可能直接进入到非公企业,主动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因而在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个“空白点”,长期处于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当前紧要的是加快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步伐,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确实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可以先组建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尽快使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到位,减少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

探索谁来做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布局问题,这是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依托和保证。在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组织自然是领导管理的核心,这一点必须明确。尽管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经济组织,其性质是个体、私营性质,资产归出资者所有,出资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党的组织,在决策中只能处于“参谋”地位,参与决策的空间非常有限,但这是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的。但在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党组织必须注意发挥领导管理核心作用,决不能放弃阵地,自我边缘化。政府要通过相应的职能部门比如工商、税务、环保、质量监督等,或借助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切实承担起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不断加强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是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当然主体,有条件的企业要把工青妇组织建立起来,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多种方法,主动自觉

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为推进企业管理作出贡献。2005年10月全国人大修订的新《公司法》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法理依据,也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立法与党建的这一突破为党组织在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加强非公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什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即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消除企业管理中员工的思想障碍,增强企业的群体意识和内在凝聚力,使企业管理工作更为顺畅地进行,因而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是整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即围绕企业整体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可以而且应当与企业管理工作融为一体,使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手段、文化手段得以综合运用。使物质利益原则和精神激励原则得到充分结合,在共同实施的过程中提高管理工作的思想文化含量。它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是从整体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三是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即系统地提高员工作为“社会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工作。这种思想政治素质包括人的观念、品德、知识、行为和能力的总和。包括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对国内外形势的基本看法等。

从非公企业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可以概括为培养“两支队伍”,实施“五项教育”。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与公有制企业工人相比较,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存在着集体观念较弱、团结协作精神不强、纪律观念淡薄、文明素质较低等缺点和不足,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重点放在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意识、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主人翁意识以及基础文化素养等方面。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主队伍。总体上看,非公有制企业主思想状况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也确有一些私营企业主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心存疑虑,怕政策会变,不愿加大投入、扩大经营;有的法律意识淡薄,瞒报收人、偷税漏税,甚至搞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有的关心和保护职工权益不够,导致劳资纠纷时有发生;有的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生活腐化堕落;等等。对此,我们应本着“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私营企业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和政治追求,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真正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引导非公企业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他们坚持科学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引导他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先富帮后富,积极参与社会扶贫事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确立,要从“各方有利”的角度进行选择,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认同,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喜欢”,做到“全赢”。当前要重点开展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

四、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做

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创新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也需要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和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深化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形成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1、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新的《公司法》第19条明确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公司法》明确将支持党建工作列为公司的法定义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非公企业党组织不健全、机构设置滞后,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当前重要的是要按照规定,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必须尽快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少的小型企业可联合建立党支部;没有党员的企业可先建立党的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制度,由企业所在地方党委派出干部负责党建联系工作。尽快从组织上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搭建好平台,确立好主体地位。

2、推进非公企业群众组织建设,发挥其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助手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他们各自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并对这部分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和思想活动的特点有较多的了解,是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保持企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党组织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助手。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尤其是要依据企业都要建立工会组织的规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在做好维护职工权利、推进企业民主、关心员工生活的过程中,做好企业主与职工的“双向”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推进非公企业群众组织建设,特别是在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中小企业,更要重视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建设,可采取单独或联合组建群团组织的形式,也可采取先在行业协会中建立工会的形式,加快组织建设步伐。

3、以群众性主题活动为载体,使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焕发生机和活力。非公企业的性质及其运作方式很难像国有大中型企业那样,由政工人员按规定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寓教于乐、寓理于事、寓理于情,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活动使职工的才能得到发挥、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受到熏陶。要根据企业和职工的需要,积极开展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主题活动、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为职工提供参与和奉献的机会。同时,组织活动要注意生动性,也要注意思

想性,防止形式主义。

4、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公司风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凝聚企业员工力量,强化企业管理,保证企业高效运行等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相同或相似的指导思想、主体、目的和方法,又存在着过程与规律的差异性,但二者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对于非公企业来说,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为此,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当借助于企业文化建设这个平台,以自己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在员工队伍中灌输企业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精神,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行为准则办事,在维护企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得“润物细无声”。

5、加大政策、人才和经费等方面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障问题。当前要重点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着力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并通过配好社会工作党委专职干部,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群工作者力量。通过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库,加大政工干部培训力度,将党建工作经费列人政府财政预算,返还或下拨党费等措施,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认真做好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6、把握好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1)定好位。首要的是处理好思想政治领导与维护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的关系,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站稳脚跟的立足点。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就要善于找准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共同点、结合点,以此作为非公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突破口,从思想教育和利益维护两个方面去调动业主与职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纠纷、矛盾发生后才去“救火”、调解。平时就要密切注意方方面面的思想动态,多做沟通、对话、协调工作,把工作做在前面,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国企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新挑战,更加关注自身文化建设,从而把文化建设视为促进企业更好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把企业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进行相互融合,从而体现出当今时代之要求,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文化建设不但是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从而取得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所需,同时还是显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需求。为了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而且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当前时代赋予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责。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一致的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指的对象均为企业员工,所做的工作均是针对企业员工所开展的思想工作。它们均以激励本企业的全体员工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协调企业之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集体主义意识以及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企业文化应当从探究企业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观,积极倡导企业的良好作风,从而塑造出更加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企业思政工作尽量侧重于开展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员工思想政治建设,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也应当依据企业员工群体的思想认识与观点,从而培养符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合格员工。所以,以上两者之间的关注点尽管各有不同的侧重点,然而在根本上却是一致的。

(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以及目标是一致的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均在意识形态的范围之内,均要服务于经济基础。不管是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企业的思政工作,均应坚持我们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我国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之指导,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要求,从而建设更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但和企业思政工作的方向是彼此一致的,并且党的领导还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所坚持的正确方向,进而提供良好的思想动力。同时,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需要通过培养员工的人文意识以实现思想的引导,从而激发出人们所具有的工作激情,提升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思政工作的目的是运用强化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发挥出共产党员所应当具有的先锋和模范作用,进而调动起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之成效。企业思政工作之核心在于服务企业的发展,所以,以上两者的方向与目标是一致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相似的

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之中,以上两者运用的具体方法是相似的。企业思政工作所运用的一部分方法,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同样也适合。比如,可以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创设出更好的人际环境。以上方法均为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政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能够让以上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二、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其一,企业文化是在其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中相互结合之纽带。政治往往是由经济所决定的,所以企业思政工作一定要围绕着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并为其进行服务,从而避免不良现象。企业文化具备了这一连接性的功能,能够把思政工作贯穿于具体工作之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十分深刻,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通过企业精神、目标、行为准则等,建立起更为统一的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进而有效地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实力。因为员工高度认同企业文化,所以,往往会在日常工作之中更加自觉地进行实践,从而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以求推动企业的发展。其二,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思政工作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把思政工作结合到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之中,能够提高其所具有的渗透性,让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被感染,形成很好的作用。其三,企业文化能够为思政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企业的工作环境、学习情景、活动环境和员工是紧密相联的,是满足员工精神需求的重要条件,从而提升投资与改进环境,创设出良好的条件,并且对其进行引导,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企业的文化设施也是实施思政工作的重要物质载体,能够为顺利地开展与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结合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企业员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要做到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的相互结合,首先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引导企业员工更加积极参与到思政工作当中。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之核心。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结合,就应当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员工为本,在思想观上开展工作创新,以求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的富有成效。同时,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职责就是要能够教育、培养与塑造人。因此,要更为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其创设出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员工的总体素质能够得到提升,这是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的最终目标。为了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这就要求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之中能够想员工之所想,让员工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思政工作之中。通过进行宣传,让员工们能够对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具有更为充分之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企业思政工作之中,并且以创建企业文化为目标,真正地提升企业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二)强化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的制度性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的相互结合,还需要强化有关的制度建设保障。由于企业思政工作的实施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融合需要有宏观的制度加以支撑,所以也就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尤其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权威部门所的规章,并且还能促进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的相互结合对策的合理实施。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制度之制定和执行的效果等,运用媒体等各类社会力量加以监督,尤其是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经营与管理之中的不合理行为一旦为有关媒体所曝光,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发社会与企业内部所进行的谴责与议论。有鉴于此,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的制度化保障中,企业必须要做到外树形象和内强管理,把文化建设和社会监督机制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致性。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要求各类社团与协会运用各种形式对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政工作加以监督,以求促进企业文化之中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之创建,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的有效结合,让两者在社会监督下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的相互结合,还可在企业的文化建设活动之中更加凸显出思政工作之内涵。企业文化建设所进行的活动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社交类活动、庆典类活动以及奖励性活动等。在以上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之中,均可把思政工作的内涵结合到其中,并且加以突出,让两者之间实现更加有效的融合。比如,在某企业的庆典活动之中,可以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实现更为有效的结合,从而得到更好的活动实施成效,同时,还可把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所开展的户外活动、文体比赛、工作技能竞赛、企业形象策划活动以及公益活动等各类活动之中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把爱国主义精神与热爱企业相互结合起来,也能取得理想的成效。这一将企业文化建设和培训内容所进行的紧密结合,能够通过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出员工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促使员工能够自发地形成热爱企业的热情。

(四)打造素质过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

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集合,还需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实现有机的结合,这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系统化工程,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较快地完成。这就要求创建一支具有更高素质的专职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之中的骨干力量不但要能胜任企业文化建设,而且还应当能够承担起本企业的思政工作,从而不断两手抓,而且两手均要硬。对于企业专职人员,还应当实施更为规范化的培训,定期进行学习,从而让企业人才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好地提高,从而保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有效结合。其中,应当尤为重视对企业领导实施培训,这是因为企业负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于本公司的文化建设以及思政工作之发展均有十分大的影响力。上级部门必须要强化对企业负责人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与教育,进而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思想能力以及理论素养。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代表了该单位今后的奋斗目标以及发展的方向。只要企业广大员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于强化文化建设,致力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必然能找出更多富有时代感,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文化建设视角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德欣,试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J].魅力中国,2010(1).

[2]杨佑田,企业文化力“四要素”[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3]董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关系[J].现代企业,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