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三年级工作思路十篇初三年级工作思路十篇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30:38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加强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党的建设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以学习思想为指导,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强化学习阵地、丰富学习内容、采取有效学习方式和注重学习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以学习思想为指导探索学习型政党建设

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等工人阶级政党领袖,都对党的学习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列宁曾说:“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1]p699也强调:“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2]p179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3]p185的命题,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光辉论著,形成了学习思想,指导着建设实际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倡导终身学习。他号召全党干部都要进“无期大学”,要求全体党员都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思想。他告诫全党要端正学习态度,“学习一定要学到底”,[4]p184要克服自满心理,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重视团队学习。他注重培养全党学习的良好风气,希望“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5]p179实行比学赶帮。他强调“要有组织地学习”,提出“要设立教育部,建立起学习制度”,组织各种“学习小组”,[6]p553来推动全党学习的热潮。他还创造和倡导了整风运动这种在党内普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有效形式。提出“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7]p178他强调学习要“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8]p802这一方针后来发展成为指导全党学习的总方针。在学习方法上,他还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等方法,并特别强调运用“挤”和“钻”的方法进行学习。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和参加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他的学习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继续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发挥指导作用。反复强调全党要加强学习,学习过去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除学习马列理论外,还要学习经济建设和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重视对工农干部的文化教育,主张教育向工农开门;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9]p1481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学习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党自身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新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学习型政党建设。

(一)加强学习制度建设,不断兴起学习热潮

党通过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在职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轮训全党中高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等,规划部署了全党开展大规模的学习活动,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干部学习正规化制度、学年制、考试制、干部轮训制度、高级干部自修制度等。这些制度较好地结合执政党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三次兴起学习热潮:第一次是学习12本书的热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推荐的《共产党宣言》等12本书作为建国以后“干部必读”。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和党中央的要求,全党兴起了读书的热潮,12本书成为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教材,成为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主要经典文献。第二次是学习著作的热潮。为了适应全党学习的需要,1951年10月,《选集》开始出版,党的各级组织纷纷发出通知,提出学习的具体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随即掀起了自觉学习著作的热潮。第三次是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热潮。1953年12月,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制发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随着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的下发,全党兴起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学习活动,切实地解决了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转变问题。

(二)重视学习阵地建设,提高执政团队的整体素质

1.加强执政党党校建设。执政后,党按照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要求加强党校建设。1953年9月,党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加强党校工作的问题。会后,中央将原来5个中央局党校和山东、华南两个分局党校改为7个中级党校,制定了马列学院(高级党校)和7个中级党校轮训高、中级干部的计划,规定了各级党校的学习课程。1955年中组部和召开了两次党校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党校“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10]p784的教学方针。全党正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校教育网。

2.重视干部学校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部门及各个业务部门成立了大量的干部学校。据政法、财贸、群众团体系统不完整统计,全国省、市以上共有干部学校和训练班347所。其中:中央一级34所;省、市一级313所。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6年初,共培训干部一百二十七万五千多人。[11]p773

3.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50年11月,政务院发出《关于举办了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要求把工农干部培养成为新的知识分子,以适应建设事业的需要。据统计,1952年工农速成中学有51所,在校学生达18806人。[12]p74到1955年底,干部文化补习学校265所,在校人数84729人。[13]p273

(三)拓宽和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党执政的整体水平

1.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1951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将党员的理论学习,按照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分为三级。随后,全党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的高潮。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参加理论学习的干部达二百五十多万人。

2.加强文化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很低。据1949年下半年的统计,在326万多地方党员中,文盲半文盲占69%,小学文化程度占27.66%,中学文化程度占3.02%,大学文化程度占0.32%。[14]p158为适应经济建设任务对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1953年12月,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有计划地提高工农干部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把他们培养成为各项建设事业的骨干。据统计,1954年至1955年两年间,通过业余文化教育,全国共有17万干部摘掉文盲的帽子,26万名干部达到了小学文化程度,6万多干部达到初中毕业程度。[15]p273

3.重视业务技术的学习。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党有计划地抽调大批干部到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开办的各种干部专业培训班,学习财经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据不完全统计,1951年至1954年,全国各高等院校共培养专业干部2.2万人。1956年1月,中央要求各级专业干部学校采取“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方针,在课程设置上,业务理论课与业务实际课可占到整个课程的60―70%。[16]p777此外,党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办法,到苏联和东欧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和财经管理知识。

(四)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确保学习落到实处

1.分级学习。1951年2月,中央制定《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将全党的理论学习,按照党员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分为三级,对每一级的学习对象、内容、时间和方法等作了详细规定。规定要求用考试来决定学习者参加那一级的学习以及学习的成绩,有效保证了学习的效果。

2.以业余学习为主。干部的学习有在职业余学习和离职集中学习两种方式,而以业余学习为主。为帮助在职干部业余学习,各地党委开办干部业余学校。业余学校充分考虑在职干部业余学习的特点,较好地处理工学矛盾,既保证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影响干部的日常工作。据统计,1953年初,全国各地举办的业余政治学校达到842所,在校学习的在职干部有43万多人。[17]

3.农村党员采取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三种:(1)冬学。党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在冬季农闲时,从1949年冬到1955年冬,连续组织了7次适合农民特点的冬学教育运动。据1951年的数字,农村冬学入学人数达到4200万人。[18]p576党动员和鼓励农村党员积极参加冬学,并在其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集训。集训党员,一般是在中央出台新政策之后,各级党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集训时间一般安排在秋季,每期约10天至15天左右。集训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3)党课。党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党的总路线教育;党在农村中各项政策教育及党的基本知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教育。党课的形式以讲解为主、辅以联系实际的讨论,一般每月定期上党课一次或两次。党课的教员,一是指定县委、区委委员或县、区机关中有讲课能力的党员干部兼任;二是从支部中选择政治文化水平较高的支部委员或党员担任。[19]p331

(五)注重学习成果转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能在指导实践中见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苏联是唯一可以借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中央要求全党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来建设新中国。然而,苏联的情况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它的建设道路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在这样背景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既学习借鉴苏联经验,又大胆突破苏联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1953年,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依据列宁的过渡时期学说正式提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将过渡时期的起点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并明确过渡时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相当长是多长呢?最初设想是3个五年计划,即10年到15年时间。总路线学习纲要也指出:从苏联社会主义改造所用时间来看,我们的改造也需要这么长时间。当时测算过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到完成,用了10年或稍多一些时间。那么,中国设想用10年到15年过渡到社会主义,还算是打了一点机动时间的。[20]p218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上,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突破了苏联的传统模式,以极大的勇气对新的实践进行理论上归纳和总结,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这条新道路,首先体现在如何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暴力没收不是“剥夺剥夺者”的唯一途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取和平赎买的办法。列宁试图将马克思恩格斯的赎买理论付诸实践,结果失败了。党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形式和“四马分肥”的改造原则,把改造企业和改造资本家本人结合起来,将本来属于对抗性质的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赎买理论变成了现实,顺利解决了中国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经验教训

1.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克服教条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一边倒”、学习苏联经验是一项基本的国策。应当说,学习苏联经验对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是起了有益的作用的。但由于苏联经验本身的缺陷,再加上我们在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按照苏联规定的内容进行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性学习不够,联系中国实际不够,独立思考不够,这就导致了党“由民主革命时期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转到更多地信从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其标志就是轻易地放弃了自己长期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义经济理论,转而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21]p3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2.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学习专业知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其次还要广泛学习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全新的国家经济建设任务,虽然反复强调学习经济工作是全党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但从总体来看,全党的经济知识储备是不足的,在历次的学习活动中成效也很有限。经济知识的不足,促使党在经济建设中面临困难的时候,不是从经济建设本身,而是习惯于从思想文化,尤其是从政治找原因。正如李所说“不研究经济规律,主要是从政治看经济问题。”[22]这应该引起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视的一个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4][6]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5]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11][16]中央组织部编.干部教育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

[12]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15][19]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7]各地干部业余理论学校简况[n].人民日报,1953-1-27.

[18]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2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2

关键词:国情;中国共产党;基本认识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60-02

建国后前几年,我们党对国情的认识,总体上正确。从1957年到1978年,党对国情的认识较为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国情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且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深化。

1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1.11949年的《共同纲领》对国情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共同纲领》还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总结经验教训所形成的一部人民建国纲领,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1954年宪法颁布前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从此开辟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崭新时代。

1.2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对国情的认识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年多的工作,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当时阶段的中心任务。七届三中全会全面阐述了调整工商业的方针政策,并把这项工作做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要条件之一。经过多次调整,我们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给予了应有的扶助和支持,充分发挥了它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对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为我们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作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31954年的宪法对国情的认识

1954年9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人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果,而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五四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它是一部以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为目标的过渡时期的宪法,反映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反映着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基本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特点对中国国情正确认识的结果。

2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对

基本国情的认识

2.1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起始阶段的认识

(1)1956年对国情的认识。

1956年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己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同时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首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是,关于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在理论上有不完全准确的地方,因为这个提法没有全面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2)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的认识。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要在揭露和解决矛盾中前进,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方法。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针,提出了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些思想,是中共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2.2三年时期的认识

1958年到1960年,在我国历史上习惯称为“”的年代。发动“”,是我们党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在二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共上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同时,会议根据的提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二次会议以后,对于在和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农村工作的视察,着手纠正已经认识到的错误。由于当时我们对错误的严重性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对“三面红旗”仍然持完全肯定的态度,所以我们的纠“左”努力,虽然认识逐步有所深入,但总的都是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要矛盾。所以,形势没有根本好转,同时也出现了庐山会议后期的反复。

2.3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认识

我国在1961年至1965年间,对国民经济实施了连续五年的调整,这次调整使陷入困境的国民经济得到很快的复苏,与此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建设的经验。和中共中央决定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整。中共中央决定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到1965年,各项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出现了新的面貌,我国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基本趋于协调,工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这次调整虽然有力地调整了不合理的比例关系,但没有实现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没有为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致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潜伏着结构性失调的因素。”

2.4发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认识

“”,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中,从“左”的观点出发,对国内外阶级关系和国家的政治、社会状况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1966年发生的“”,正如1958年发生的3年“”时期的失误一样,主要是把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生产建设上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急于向所谓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乃至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等“左”倾错误思想的产物。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期间的认识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走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同时,它还“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二大确定的方针和任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的充实和发展”,“它们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同时,它们为以后我们党制定出更加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方针和路线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3.2十三大到十七大期间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1987年召开了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现代化建设要“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党的十四大仍然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且我国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提出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对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的更深刻的阐述,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六大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继续指出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3十七大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了。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贡献。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就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决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是我党对我国当代国情的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韩振亮.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1).

[2]莫旭麟.科学发展观对国情理论的新贡献\[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02).

[3]耿化敏.回归与超越:中共十二大报告的理论创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04).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3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圆满成功。今年初,适逢村级规模调整的第一次村两委换届选举,我村作为合并村,村两委班子调整面较大,配足配齐两委班子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此,我们本着“贯彻党委意图,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由于乡村的共同努力,使得此次换届工作人心稳定,秩序井然,换届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按照“十六字”方针,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年初拟定党员发展计划,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将年轻有文化的致富能手及优秀分子吸收入党。XX年我村预备党员转正4名,2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为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

3、以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我们村支两委认真对照“五个好”村党支部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班了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依法办事。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班子团结。二是进一步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教育激发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学习制度等,使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四是进一步抓好经济发展工作,每年年初拟定工作要点和经济发展工作思路,围绕农业、社会事业等方面抓好落实,为明花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五是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维护群众利益,丰富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让群众满意。

4、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乡党委《关于开展xx乡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精神,我们从12月初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坚持以重在联系实际、重在讲求质量、重在取得实效为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学理论、学党章、学形式、学模范、抓住重点环节,查找存在问题,开展民主评议,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学习和活动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基层党员的积极性。

二、狠抓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级工作已发生很大变化,计划生育工作逐渐成为村级工作的主旋律。今年,我们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计生氛围。我们始终做到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宣传,着力建设科学、文明、健康的生育文化。利用春节和农忙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集中期,开展集中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抓住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通过面对面辅导,在人中学校开办讲座等途径,帮助他们了解、掌握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对特殊人群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对未婚重点青年男女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并倡导晚婚晚育。二是狠抓两检到位率。合并后的明花村,有育龄妇女685人,参检育妇365人。我们村两委一班人分片包干,落实到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使得全年两检到位率均达100%;三是狠抓未婚男女青年和隐性婚育的管理排查。大量人员的外出务工,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给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抓好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我们对全村18周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和15周岁以上的未婚女青年登记造册,并与育龄群众和重点未婚男女青年签订了计划生育合同。同时层层落实责任,谁包片谁负责,全年共排查出21对隐性婚姻,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使符合政策的隐性婚姻公开化、合法化,对不符合政策的隐性婚育坚决落实引流产措施;四是及时落实到期手术和清理手术欠帐。全年我村共落实32人到期手术,清理了14例的手术欠帐。与此同时,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这项民心工程,全村共有12人享受到了奖励扶助政策,使计划生育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抗灾自救。今年“五一”期间,我乡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其中我村的损失最为惨重。xx路300多米河堤全部冲断,47.5亩良田被淤涨,造成全村交通中断。另外,暴雨还造成了多户房屋倒塌。灾情发生后,村两委立即核查灾情,及时统计上报,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恢复五花路建设工程中,村两委成员轮留值班,跟踪监督工程质量,敦促工程进度,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成本完成了五花路的河堤修复和打护堤工程。二是彻底整改电网。因原xx村新建等四个村民组的农电整改不彻底,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为此,经村两委多次与乡供电所协商,于6月份,对我村剩余村民组未改农电进行了彻底地整改,在整改过程中,村两委及时做能群众思想工作,理顺工作关系,使得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放心用电。三是整修村级主干道。于11月份对近10公里的村级道路进行全面整修,历时15天,总计铺垫路面砂石800余方,石方120方,清淤除杂路沟3500米,新埋设道路管涵12处,全面提高了村级道路的等级,确保了晴雨通车。

四、努力做好其它各项中心工作

村级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在做好乡党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其它常规工作。今年初,在对群众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迅速地收取了2.5万元的“一事一议”资金,规范收缴手续,及时上缴到乡农经站。我村胡榜村民组为乡双桥轮窑厂取土点,我们积极协调群众关系,化解取土矛盾,为我乡的招商引资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另外,我们还借助“四五”普法的东风,加大村级各类矛盾的排查,及时调解,全年共成功调解各类纠纷42起,确保了一方平安,且全村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

XX年度,我村两委虽然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全村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将在XX年度,始终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并结合村情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4

a?遵义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52中国共产党历重新肯定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

a?党的八大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53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上,曾经出现的最主要错误倾向是()

a?经验主义B?教条主义C?冒险主义D?盲动主义

54?毛泽东向全党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伟大历史任务的著作是()

a?《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B?《改造我们的学习》?C?《整顿党的作风》D?《新民主主义论》

55?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56?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共产党人〉发刊词》D?《新民主主义论》?

57?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58?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

59?"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方相联结混和,中国革命要*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未能区别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6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a?农民阶级B?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6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问题B?统一战线问题?C?民族资产阶级问题D?农民问题

62?在1927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其性质是()?

a?人民共和国B?民主共和国C?工农共和国D?无产阶级共和国

6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

a?工农民主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D?资产阶级专政

6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议会制

C?委员会制D?政治协商制

6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C?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D?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6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7?区别旧民主主义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是()?

a?服务的对象不同B?文化的内容不同?

C?文化的指导思想不同D?文化的形式不同

68?毛泽东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的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政策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新政协会议?

69?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

a?分清敌友B?革命军队的创建C?统一战线D?群众运动

7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1?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联合政府》

72?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

a?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B?以城市工人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C?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D?以农村包围城市

73?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革命的重心()?

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由城市转向乡村?

C?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D?由南方转向北方

74?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B?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75?在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中,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a?党指挥枪B?枪指挥党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加强政治工作

76?在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中,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

a?政治工作B?经济工作C?官兵一致D?军事民主

77?在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中,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办法是()?

a?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B?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C?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D?积极防御

78?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在与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必须坚持()?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B?独立自主原则?

C?退让政策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79?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工农联盟B?工人阶级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C?无产阶级领导权D?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80?中国共产党坚持与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

a?革命领导权问题B?对同盟者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C?保持已取得的革命阵地D?壮大同盟者队伍?

81?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六届六中全会D?瓦窑堡会议

8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D?国民党二大

8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瓦窑堡会议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D?七七事变

8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中共一大纲领D?中共二大纲领

85?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86?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D?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87?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a?残酷斗争、无情打击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D?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88?"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a?中共五大B?中共八七会议

C?中共六大D?遵义会议

89?我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是()?

a?整党B?整风C?自我批评D?理论联系实际?

90?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9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C?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援D?国民经济恢复

9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是()?

a?党制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巩固?

C?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

93?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94?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保存富农经济?C?限制富农D?消灭富农?

95?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策略方针是()?

a?不要四面出击B?全面反击C?针锋相对D?有理有利有节?

9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a?调整工商业B?土地改革?C?解放全国大陆D?争取财经状况基本好转?

97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98?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逐步实现三大改造?

C?变革生产关系D?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99?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a?三查运动B?三反运动C?五反运动D?四清运动?

10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利用、限制、改造D?团结——批评——团结?

10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102?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其主体是()?

a?工业化B?对农业改造C?对手工业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03?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04?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联合政府》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05?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C团结合作,同舟共济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6?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方面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独立自主B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D自我批评

107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的文章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108?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必须依靠和相信群众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D领导和群众打成一片?

109?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争取外援

1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a《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5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的监督管理。新时期,要解放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准确的估计,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三: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三是上层建筑不完善。在认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在发展生产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生产关系方面,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调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上层建筑方面,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历史性转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肓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特征。

工商行政管理在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职能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国家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主体行为及市场交易行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特征,积极探索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新路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和一般特点,即:一是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二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是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四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依法进行。另外,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如当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等。但它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身的特点: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保护的是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仍存在不足。主要有:

(1)所有制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思想解放不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思想上观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2)市场不发育,体系不健全。在现阶段,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自然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还根深蒂固。市场主体的条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市场不发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量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不少要进入市场的主体的条件及其行为又不符合进入市场的要求。

(3)法制不健全,法治观念淡薄。建立法治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实行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由于“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时间不长,群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法治观念较淡薄,以及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使执法水平较低,执法效益较差。

三、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的行政执法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主管市场监管执法的职能部门,在市场的迅速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一是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改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主体的成分和结构。二是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拓宽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视野和范围。三是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理性和科技含量。四是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提高,加大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五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职能到位的紧迫感。

面对初级阶段历史性转变的新的形势和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实现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总的方向和目标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观念,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监管对象。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职能上来,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市场监管执法的对象上,要从有形市场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全面实施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退出、竞争、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在监管执法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管理,转向现代化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管理。在内部职能分工和机构设置上,要逐步弱化从所有制和条线出发的监管工作思路,从单一的相互独立的条线管理转向以市场主体行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职能的全方位监管。

四、如何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省每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都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把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弄懂弄通,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弄懂弄通。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实践上的自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版权所有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也是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工商行政管理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来分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实现职能到位,促进经济发展。

2、积极推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改革是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执法监管部门的目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强化执法力度,更好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需要;是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在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政策,严肃纪律,抓好几个重点:一是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加强各级工商局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二要把队伍建设,特别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列入全系统的基础工程。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为途径,改善队伍的业务文化结构,提高执法水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行风形象“窗口”在基层,改革的突破口在基层,要按照抓基层,在基层狠抓;抓基础,从基础抓起;抓重点,从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抓好工商所党支部建设、监管模式改革等基层建设各项工作。三要积极稳妥地攻克市场管办脱钩、人员分流这两大改革难点。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政策,严明纪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两项工作,确保队伍稳定,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改革与自身建设的关系、改革与实现职能到位的关系。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6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弘扬精神,打造国际稻米城,争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排头兵”的发展目标,依据市场导向、内外沟通、相互衔接、快速便捷的原则,按照拉开框架、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积极推进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有关工作情况

1、全力做好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委托省交通厅规划办规划、设计,制定了《万年县交通发展规划》,9月县人大批准通过。规划分近期(20__年—20__年)和远期(20__年—2020年)两个实施阶段,依据市场导向、内外沟通、相互衔接、快速便捷的原则,科学统筹、合理布局,为我县未来公路、水路交通网络的发展动态提供了全面、科学的发展导向。

2、全力抓好农村公路建设。20__年我县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共硬化农村公路150公里,占上级任务数150%;石镇中洲大桥(主桥长400米)已列入09年撤渡建桥计划。

3、全力做好珠曹公路修复改造。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设计的珠曹线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8600万元,路段改造全长36公里,其中万年段24公里。10月26日已建成通车。

4、全力做好园区主干道建设。精细化工园南北大道2.8km,东西大道1.6km。南北大道路基、桥涵、路面垫层、基层已经完成;东西大道路基、桥路面垫基层已经完成,路面面层完成2/3,11月底可以结束。

5、全力配合做好铁路建设。积极配合做好皖赣铁路复线建设和火车站升级改造工作,现在万年正大街铁路立交桥已建成通车。

6、全力做好万年港综合码头建设。该项目占地800亩,分二期建设,共4个泊位。其中1个杂货泊位,吞吐量19.9万吨、1个10万吨罐装危险品泊位、1个液体化学品泊位50万吨,1个3万吨集装箱泊位,总投资约7830.85万元。省发改委正在立项,省交通厅初步答应给予项目支持。目前,规划已全部出炉,设计、环评、水利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工可修改后正在审批。

7、配合做好了德昌高速勘测工作。我们主动衔接,市交通厅按我先要求确定了中线方案。德昌高速目前已经完成工程初步设计,万年境内起于珠田越溪经工农、汪家昌港、石镇袁家、、湖云黄家、经标林村通往余干,全长33公里,德昌高速万年互通设在206国道、昌万路、锦黄路三条路中间。

8、全力抓好规费征收。农用车养路费市局下达任务数141万元,目前完成150万元,完成率达106%;运管费市局下达任务数64万元,完成57万元,完成率达88%;摩托车养路费市局下达任务数135万元,完成169万元,完成率达125%;完成港航规费52万元。

二、20__年工作安排

20__年,我们将以“国际稻米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有:

1、积极推进公路建设(1)配合做好徳昌高速前期工作。德昌高速目前已经完成工程初步设计,万年境内起于珠田越溪经工农、汪家昌港、石镇袁家、湖云黄家、经标林村通往余干,全长33公里,德昌高速万年互通设在206国道、昌万路、锦黄路三条路中间。09年动工。(2)积极抓好县域主干道建设。一是德昌高速挂线建设。即县城至石镇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建设,全长11公里,投资13000万元。已完成立项和初步设计,其中县城至冲里段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德昌高速万年互通出口设在206国道、昌万路、锦黄路三条路中间,县交通局和设计单位正在衔接互通与挂线方案。当前重点是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县城至石镇(a段)新建一级公路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兴建。二是“东外环”建设。路线全长10.5公里,投资4600万元。现在已完成立项和施工图设计,目前重点是加快县城东外环新建二级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兴建。三是万年--贵溪公路建设。该线总长18.187公里,规划等级为一、二级公路(其中杨源至裴梅5.6公里为一级公路,裴梅至边界12.587公里为二级公路),计划09年完成立项、测设工作。四是农村公路建设.(1)09年争取完成150公里,行政村率达90%以上;(2)加大公路绿化、养护力度,确保明年完成农村公路绿化118公里;(3)积极争取资金,确保石镇中洲撤渡建桥项目09年动工。

2、配合做好皖赣铁路复线改造建设。皖赣线起于安徽芜湖火龙港,经宣城、黄山至江西景德镇、鹰潭共9个县级以上城市,全长342.5公里,总投资222亿元,万年境内约21公里,计划09年动工。

3、全力做好万年港综合码头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多渠道融资,力争在工可审批完成后开工建设。

4、全力抓好站场建设。梓埠、湖云、石镇等6个客运站已经建成,当前正在加快珠山、汪家等6个客运站建设和主要干道的候车亭建设,方便群众乘车和出行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7

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准确的估计,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三: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三是上层建筑不完善。在认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在发展生产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生产关系方面,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调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上层建筑方面,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历史性转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肓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特征。

工商行政管理在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职能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国家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主体行为及市场交易行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特征,积极探索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新路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和一般特点,即:一是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二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是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四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依法进行。另外,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如当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等。但它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身的特点: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保护的是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仍存在不足。主要有:

(1)所有制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思想解放不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思想上观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2)市场不发育,体系不健全。在现阶段,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自然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还根深蒂固。市场主体的条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市场不发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量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不少要进入市场的主体的条件及其行为又不符合进入市场的要求。

(3)法制不健全,法治观念淡薄。建立法治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实行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由于“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时间不长,群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法治观念较淡薄,以及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使执法水平较低,执法效益较差。

三、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的行政执法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主管市场监管执法的职能部门,在市场的迅速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一是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改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主体的成分和结构。二是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拓宽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视野和范围。三是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理性和科技含量。四是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提高,加大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五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职能到位的紧迫感。

面对初级阶段历史性转变的新的形势和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实现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总的方向和目标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观念,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监管对象。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职能上来,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市场监管执法的对象上,要从有形市场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全面实施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退出、竞争、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在监管执法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管理,转向现代化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管理。在内部职能分工和机构设置上,要逐步弱化从所有制和条线出发的监管工作思路,从单一的相互独立的条线管理转向以市场主体行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职能的全方位监管。

四、如何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省每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都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把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弄懂弄通,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弄懂弄通。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实践上的自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也是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工商行政管理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来分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实现职能到位,促进经济发展。

2、积极推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改革是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执法监管部门的目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强化执法力度,更好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需要;是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在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政策,严肃纪律,抓好几个重点:一是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加强各级工商局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二要把队伍建设,特别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列入全系统的基础工程。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为途径,改善队伍的业务文化结构,提高执法水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行风形象“窗口”在基层,改革的突破口在基层,要按照抓基层,在基层狠抓;抓基础,从基础抓起;抓重点,从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抓好工商所党支部建设、监管模式改革等基层建设各项工作。三要积极稳妥地攻克市场管办脱钩、人员分流这两大改革难点。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政策,严明纪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两项工作,确保队伍稳定,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改革与自身建设的关系、改革与实现职能到位的关系。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8

大家好!我是xxx,32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任语文科组长,从化市初三语文中心组成员,《从化教研》特约通迅员。曾获的荣誉有: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从化市教学新秀、从化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市青年语文教坛新秀、学校的语文学科带头人、优秀科组长。广东省第三期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我02年调入七中,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工作,个人业务素质综合全面,胜任平衡班、试验班教育教学工作,每年会考语文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03年认为语文科组长,带头做好学科的教育教研工作,个人多篇论文在《从化教研》上发表,并在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做过专题的发言,多次承担从化市级的大型公开课。语文科组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科组。

现我竞聘的部门是德育处。我认为我有以下的竞选优势:

1、我是语文教师。

中华民族的古典思想文化精粹流淌在我的血液中,真善美的道德标准塑造了我的师魂。语文素养培养了我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确立了我的做人的态度和为人师表的原则:诚实,善良,勤恳,踏实,热情又有同情,能积极进取也能开拓创新,既有对事业的忠心,更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

2、我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我从教11年,有7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8年的初三毕业班工作经验,能临危受任、能临重受托,把握关键,做好重点,出色完成学校下达的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出一流的重点班(如刚毕业的初三七班,有28人被从化中学正取、近40人进重点线),也能彻底扭转局面较差的平衡班(如去年的初三一班)。有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有较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以制度治班,在班级制度和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过专门的探究,能协调班级学生先进与后进的关系、做好科任与班主任的沟通工作,处理好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关系,能妥善解决学生中棘手的矛盾冲突。熟悉学生心理,善于做思想疏导工作。对问题生的转化、问题班级的治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3、我有对德育工作的热诚。

德育是对人思想行为品质的养成教育。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育人先育德,德立而百善。七中已有科学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为首,科研为先导,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七中属于城乡交界的初级中学,社会环境、生源情况、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决定着七中德育的复杂性和管理的艰巨性。从事七中德育管理具有挑战性,我愿意为七中的德育出心出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做好组织、协调、计划、管理、落实等部门工作。

现在的七中,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各方面的制度已比较健全,层级管理、环环相扣、步步到位的德育管理模式已成为特色,学生的思想面貌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七中的德育已步入正轨。目前的任务是继承和完善创新,协助学校火车头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德育列车更上一个档次,在正常的轨道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如果我能在这次竞选中成功,我会好好的珍惜这个机会,全心全力协助学校打造七中的德育魅力,创建一个文明七中的形象。我会重点做好几方面的事:

1、抓校风,树形象。

抓校风从文明着手:重塑学生的语言思想行为规范。从学生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发展其道德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能力。让德育美化心灵,让德育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走进社会,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提高七中人的自豪感,培养自觉维护学校利益的意识,提高社会对七中的信誉度,让七中成为一所家长仰慕、学生向往的学校,为七中创建广东省一级学校打造良好品牌形象。

2、不断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有人文关怀、有针对性、重实效。培养学生当家作主的意识,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角色参加班级管理,做到自治自律。分层次对平衡班、实验班进行目标管理。特别协助班主任把平衡班的思想管理当重头戏来抓,改善中后生的精神面貌。

3、开展形式多样的的主题教育活动。把中学德育的具体内容以鲜活多彩的主题活动深入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4、从严从细从实地反复抓好德育的常规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特别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后进生的跟踪转化教育。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9

8周的教育实习,使我对中学物理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教育实习不仅锻炼了我们实习生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与口才,也使我们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发现,分析存在于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主讲初二物理(力学压强,浮力部分)和初三物理(电学欧姆定律部分),带初二2班和初三1班的物理课,并兼任初二2班的实习班主任。实习期间,还组织了“关于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开设物理课的情况调查”的教育研究。总体来说,实习工作很成功,无论是教学工作,班主任实习工作还是教育调研工作,都得到了校领导,老师们的好评与支持。就任初二2班实习班主任期间,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学生们的配合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在受到表扬,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于自身的不足,今后需要继续改正,完善自我。

首先谈下我的教学经验。站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第一心态要好。具体来说,不要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任务是给他们讲课。如果站在讲台上,自己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首先是工作的失职,其次是学生们的不信任,后果就是恶性循环的课堂秩序乱,学生听课效果大幅度下降。因此,站在讲台上,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是要干什么,有了明确的出发点,才能摆正心态,走进课程的思路;第二,讲课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思路百分之百在所讲授的内容上。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发现学生不好好听课,提醒他们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可是如果老师的注意力就没有全部集中在课堂上,也就是所谓的“走神”,那怎么能叫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谓为人师表,不仅体现在外部行动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45分钟带领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因此,上课前的备课十分关键。备课时,自己要先进性对知识的梳理,自己头脑中把知识点捋顺了,才能在讲出来的时候有条有序。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本有着很高的熟悉度和很强的专业知识基础。我在讲课的时候,比如习题课,如果需要在黑板上作很长的公式推导,我会边写边讲,这样不仅自己能按照自己备课时的思路走,也能使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走。

其次说下我认为存在于我身上的问题。我感觉主要是讲课速度与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稍有出入。我个人习惯,一堂课的前半部分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后半部分直接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可是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跟不上这样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在讲完知识点之后做一必要的知识小结。在和学生的谈话中,有些学生提到了这一点。其实在现实的教学中,这一点很重要。对于整体基础较差的班级,这更是必不可少。很值得我们老师注意。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多做习题固然好,但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还没来得及回顾知识点,就投入做题中,导致前后知识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紊乱,不知从何入手。本着“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

初三年级工作思路篇10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伟大飞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九十年前的1921年7月,中国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党成立后,开始了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一、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马列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建新中国

1、历史提出的新课题――如何对待马列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从而确立了马列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地位。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也不同于列宁主义的故乡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俄国。要在这样一个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马列主义的指导是不行的,但靠背诵马列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也是不行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这是“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解决方法,你们无论在哪一个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找不到,……你们应当提出这个任务,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决这个任务。[1]因此中国共产党人遇到了如何对待马列主义的新课题。

在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上,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中国革命要不要马列主义指导;其二是如何用马列主义来指导,即是照搬马列主义条文还是学习其精神实质并结合中国实际。在第一个问题上,党成立之时起就已经解决,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党内的分歧很大。王明等人主张照抄照搬马列条文,等则主张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他在1930年5月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2]

2、遵义会议和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实际上确立了在红军和党内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这为等人正确对待马列主义,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提供了组织保证。

1942年开始的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它解决了我们党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也就是如何用马列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的问题,是照抄照搬马列主义条文,还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在整风运动中,通过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和党的文献,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吸取王明教条主义的教训,开展了怎样对待马列主义,怎样使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批判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斗争,是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变成全党的共识。

3、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新中国的建立

如前所述,早在和遵义会议之前,等就认识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在实践中实现了这个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后来由于王明教条主义者的干扰,党的实践背离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使中国革命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经过遵义会议和,上述原则在全党得到确认,在实践中得到贯彻,中国革命就必然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百年梦想就要实现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一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必然结果。

二、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马列主义与我国建国初期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主要表现在:建立各级人民政权;没收官僚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完成,解放农村生产力,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坚决镇压反革命,保证稳定的社会环境;抗美援朝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创造良好的国际条件;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我们巩固了新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创造了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

2、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的合作化,是中国共产党把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合作经济的过程,是把农民的个体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的过程。

完成后,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分散的个体经济。这种经济极其脆弱,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既不能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农业新技术,同时为了避免农民两极分化,有必要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此情况下,党中央分析了后农民中存在的发展个体经济和实行互助的两种积极性,要求各级党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按照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办法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组织形式,把农业互助合作当成一件大事去做。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

3、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的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经济上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建国初,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它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利于国计民生、破坏统一的国民经济和有计划建设的消极方面。这使得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之间,在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计划经济之间、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与职工及全国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激烈。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放生产力,给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就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所有制的根本改造。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在经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后,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第二次飞跃的伟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建国之初的头七年,党继续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建国之初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此以后,我们国家在理论上是马列主义指导,政治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经济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句话,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的必然结果。

三、第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马列主义与我国当代实际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社会主义起始阶段的十年探索和其后的十二年曲折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间,这种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但也出现了、公社化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失误,最终没有找到正确的建设道路。

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则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出现的曲折,当然是坏事,但是从反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顺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与科学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关系极大。

2、改革开放起始阶段二十年间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此后,邓小平带领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制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的二十年间,形成了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二十年的实践,以及十五大以后直到今天的党的实践,仍然贯穿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时,面对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中央的工作报告和,写在了党的旗帜上。

4、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的经典概括,也是我们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方针。当前,我国人民正在胜利推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5、第三次飞跃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前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先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后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2年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为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三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必然结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共有三次伟大的历史飞跃:第一次飞跃,马列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新中国;第二次飞跃,马列主义与建国初期的实际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飞跃,马列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