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乡风俗作文十篇家乡风俗作文十篇

家乡风俗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33:56

家乡风俗作文篇1

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作文范文1端午节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作文范文2在家乡,人们通常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每到端午节那天,家乡最热闹的就是北大桥了,从端午节头一天晚上开始到端午节当天晚上十点多都是人。端午节那天,我们大家都会早早的起床,然后就去北大桥玩,从早上三点多出门到下午五点多才回家。

端午节,给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端午节那几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车买粽子的。插艾草,老人们都会去采或者是买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芦挂在门上,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吃鸡蛋,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这儿看不到赛龙舟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端午节,我最喜欢买五彩绳系在手脖上,好几个月都不会拿下来。

不同地方端午节的习俗也就不一样。端午节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也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所有地方的端午节的目的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端午节了。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作文范文3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作文范文4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泪流江边仰天喊叫一声后,便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

家乡风俗作文篇2

我们金华人有一种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金华斗牛。

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呼雀跃。

我就看过几场:牛主把牛牵到赛场上。此时,两牛怒目而视,各自刨腿,四肢并力,奋力斗争,观众则呐喊助威,呼声响彻云霄。败者血肉模糊、仓皇而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将结束。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里有相当大的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成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加倍,威风一时。

金华斗牛不仅仅是现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阅了资料: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与鲁肃微服出巡东阳郡(今金华市)。孙权为培养当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东阳郡大兴斗牛之风。自此,婺城区雅畈镇铜山白鹤庙开创斗牛节,铜山也成了金华斗牛的创始地。可是现在并没有了以前的威风:金华斗牛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为斗牛经验少、饲养费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纷纷宰牛卖牛。

我们要好好珍惜文化遗产,不让他们受破坏。让金华斗牛重新站在现实的舞台上,不再被人们遗弃。

家乡风俗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南平市延平区第四中学五年级:杨佳慧

家乡风俗作文篇4

关键词:现代文学乡俗叙事文学探究

引言

乡土风俗是某个特定社会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不仅仅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更从点滴中渗透出维系社会稳定的精神力量。乡俗在文人的笔下大多会被突出表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就能想象到那个时代的场景。在现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作家对乡俗嗤之以鼻,尽力贬低和批判,这是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给他们的精神和肉体上带来了摧残,只能将批判乡俗作为发泄出口;有些作家可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些乡俗文化,因为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一种事物的看法不再是全面肯定或者全面否定,我们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俗叙事时要注意站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且从多个视角把握其中最关键的内涵。

一、启蒙主义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的里程碑。五四新文学的新特点是将启蒙主义的曙光带到中国大地,因此很多作家走上了启蒙文学的道路,将批判的矛头首先对准乡俗文化,使其背上了文化悖论的罪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乡俗”和“礼教”之间的区别,乡俗是在历史进程中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礼教则是儒家文化中提倡的雅文化,二者实际上是一俗一雅的互补关系。但是五四时期很多文人将二者混为一谈,忽略了“礼教”中的积极部分,全盘否定,甚至将一些本不属于礼教的风俗硬塞给礼教,比如民间流行的“典妻”和“节烈”,这种陋习原本就是“礼教”所反对的。实际上,五四时期批判的“礼教”应该是“庸俗”。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用辛辣的笔法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宗法制和礼教对人民的迫害,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界的巨大反响,很多作家都纷纷走上批判礼教的道路,因此《狂人日记》就成了乡俗叙事批评“礼教”的开端。他们批判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民间对鬼神的盲目迷信,二是典妻这种封建糟粕,三是野蛮的身体冲突和斗争等民间陋习。首先是鬼神迷信,这种迷信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甚至现在生活中仍有一些人对鬼神抱有迷信心态。中国历来是一个没有特定信仰的民族,主要的信仰形式是多神崇拜,尤其是在越不开化的落后地区,鬼神的传说越多。人们极尽想象力描述鬼神的生活、地狱的形态,对死后世界的兴趣远比对现实生活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不能仅仅归结于人民的愚昧,因为封建社会的重压使人民在苟延残喘之际将最后的期望托付给了不存在的阴间地狱。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述了小镇的扎彩铺里有各种各样的纸人儿、纸马车和纸房子,还有做成元宝形状的纸钱,人们会把这些东西烧在逝去的亲人的坟前,意味着他们在阴间也有钱可花、有房可住。可笑的是这种幻想竟让穷人觉得阴间的生活比人间还幸福,活着还不及死人一半幸福。小说中对于东北小镇的细致描写,刻画了战乱时期最底层人民痛苦又挣扎的生活,将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画卷生动地展现给后人。“典妻”制度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最恶劣的摧残,将女性物化为可供交换的商品,这种行径使文人为之嗤之以鼻,因此他们用浓重的笔墨批判这种畸形的婚恋制度。台静农在《蚯蚓们》和《负伤者》中对民间的典妻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但是同时彰显了小人物时代背景下的无能为力,二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让人民可以从多角度对当时社会有全面的认识。民智未开的主要表现是农村中经常有野蛮的斗殴现象发生。《惨雾》描写了两个村庄为了土地的划分问题,几代人之间都进行了舞枪弄棒式的斗争,双方斗殴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各个村庄都弥漫着血腥的气息,村民的日常生活是围绕着争土抢地而展开的。以上这三种类型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民间最底层的庸俗文化,但是仅凭这寥寥几笔就推断出“礼教吃人”的说法是完全不严谨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乡俗本是一个中性词语,不能完全否定它存在的意义,因为乡俗中的很多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果随意地就给它扣上“落后”“愚昧”的大帽子,那么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1934年又进行了一场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的主题就是提倡“礼义廉耻”的规律生活。很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对重建中国新乡村的信心高涨,创造新文化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就这样绕了一个大圈,知识分子又回到了起点。

二、革命文学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左翼文学和解放区文学是革命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这两种文学用政治意识形态掌握了革命的话语权,回归文学的本质,用最质朴的语言描述40年代中国乡村的风貌。革命文化是阶级斗争的隐形武器,带有很浓郁的反对地主阶级的思想,纵观革命文学中乡俗情节的内容,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批判乡俗文化,二是反抗乡俗对人性的压迫,三是进行乡俗革命。革命作家通常都认为乡俗是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的一种极端手段,而且用乡俗的表象掩盖实际上的剥削事实,从而缓和两个阶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茅盾在《春蚕》中描绘了老通宝等一年到头辛苦养蚕的乡民,他们严格恪守农时,避免冲撞到各种风俗和禁忌。在收蚕阶段,老通宝把提前准备好的香烛供在灶神的面前,进行了一个隆重又庄严的仪式。但无论怎么努力,他们的丰收成果都会被地主阶级剥削掉,自身悲惨又贫穷的命运始终无法被改写。革命作家已经不是单纯将乡俗看成一种民间文化现象,而给乡俗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第二类乡俗叙述的文学中,作家一般都会把描写的重点放在农民受到乡俗之后的反抗。有妻子对丈夫的反抗,儿女父亲的反抗,乡民对地主的反抗,表现了作者对冲破阶级的渴求,希望原有的封建秩序被毁灭被重塑。蒋光慈在《咆哮了的土地中》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妻子为了摆脱丈夫对自己的压迫,毅然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从而摆脱了夫权对自己的制约和束缚,她不用再看丈夫的眼色行事,而且在革命中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健全。这类文学中的代表作是洪琛的话剧《五奎桥》,作品生动刻画了乡绅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民在革命的领导下反抗了乡绅对自己的压迫,在某种程度下反对了风水传统这种学说,同时批判了乡绅阶级存在的意义。赵树理是解放区文学中最擅长进行刻画农村新风貌的作家,《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生动地反映了革命时期中国底层农村的变化。韦君宜的《龙》将自然界的现象和政治人物结合在一起,破除了封建迷信,并将它转化成了政治信仰,这种写作手法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不仅可以将革命的信念传播给广大群众,而且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革命中。新旧风俗之间的矛盾无法在一朝一夕间解决,民主就成了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缓和矛盾的方式,无论哪种文学都不能完全将某种乡俗从中国人民的心中剔除掉,这是一种具有价值导向的隐性文化,在某些方面反映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自由主义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当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对乡俗进行猛烈批评的同时,自由主义的作家悄无声息地开始对民间的乡俗进行保护,他们不但不认为乡俗是糟粕,反而赞扬乡俗中的优秀部分,把能反映中华民族精气那部分东西用文字展现给大家。周作人是最早关注中华民俗的作家,由于曾在日本短暂留学过,他便将目光投入到中日民俗之间的差异,从更深层次分析两国国力差异的主导因素。周作人的杂文小品从民间风俗的细节着手,将其中最迷人的部分用最质朴的文字呈现出来。沈从文也是一位极其善于描写乡野风俗的作家,《边城》用最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了湘西小镇美丽又质朴的风光,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沈从文的写作秘诀是将自己置身于乡俗情景中,倾情于最广袤的土地,将生命体验和湘西乡俗文化紧紧融合。沈从文笔下的苗族乡俗虽然比较原始,但是对人性的包容度更大,乡土生活更富有人情味。《萧萧》里的主人公在遭受屈辱后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被遗弃,仍被众人接受,还有《丈夫》和《柏子》中的妓女也没有被村民歧视,在那个年代下任何人都有自己说不出的苦衷。自由主义下的乡俗叙事比其他角度中的叙事更加保守,因为作家支持保护民俗的多样性和原始性的目的就是维护一个传统的中国。所以,周作人的小品散文、沈从文的湘西文学及废名的纯艺术化的乡俗叙事,都是通过展现一个暗潮汹涌的民间表象,给读者传达出传统习俗中的自由主义。

家乡风俗作文篇5

勤俭自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禁止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杜绝低俗恶俗思想,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特发出如下倡议:

做好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自觉接受当地红白理事会的管理和安排,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做文明乡风的推动者。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以及道德模范等各类先进典型要自觉带头注重家风家教,建设文明家庭;破除陈规陋习,重塑乡风民俗;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凝聚起“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社会正能量。

做好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在婚丧活动中要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杜绝低俗恶俗。提倡喜事新办,不收高价彩礼,推行集体婚礼、旅游结婚。不滥发请柬,不用豪华迎亲车队,不大摆宴席,不燃放烟花,树立健康文明环保节俭的婚俗新风。提倡厚养薄葬,反对殡葬陋习。老人在世时多尽孝,老人去世时丧事从简,不搞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活动。严格按红白理事会规定的标准执行,不相互攀比,不搞奢侈浪费,不在城区主要街道和省道搭建灵棚;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鼓励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网上祭扫等方式缅怀故人。自觉做到乔迁、生日、升学、晋级等喜庆事宜不办,可通过问候的方式表达心意、增进感情。

家乡风俗作文篇6

一、风俗描写寄托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作者却由端午想到鸭蛋,因为这的确是作者的故乡――江苏高邮最具特色的事物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开篇就写鸭蛋,而是先介绍家乡过端午节的种种风俗习惯,诸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既有和其他地方相同的风俗。也有自己家乡所独有的做法。描写这些内容无疑是为了引出“端午的鸭蛋”,但是这些描写又不仅仅具备这个引领作用,因为写到“端午”,作者的情绪便被调动起来,于是自然会想到儿时故乡的种种做法。这就说明:这些影象,已经深深的留在作者的头脑深处,所以,作者所进行的这些节日风俗描写,实际上就是对儿时家乡怀念的一种体现。

二、端午鸭蛋凝聚留恋之意。

作者叙述了端午节的种种情形之后,很自然的引出自己家乡的另一个特色,也是全文的正题――端午的鸭蛋,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接着,作者便一一道来:先是介绍高邮的双黄鸭蛋,让人惊奇不已。接下来又介绍天下腌蛋以高邮为最,这里不仅引用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对高邮鸭蛋的描述,而且还拿高邮咸蛋的口感和颜色同别处的成蛋做对比,目的都是为了突出高邮的“咸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紧接着作者的思路又回到了儿时的记忆之中,选取了一件颇具当地特色的风俗――挂鸭蛋络子,进行叙写,如果说刚才介绍高邮的咸蛋洋溢的是一种自豪感的话,那这段描述透露出的则全是儿时的快乐。因此,我们在阅读时所了解到的就不仅仅是作者对家乡习俗的简单介绍,还能够感觉到凝聚在端午鸭蛋中作者对昔日岁月的那种无尽的留恋。

家乡风俗作文篇7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建设

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关于“整治婚丧礼俗陋习,推进厚养薄葬新风”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嵊泗县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推进厚养薄葬的若干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指导婚丧礼俗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县级层面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刘永革任组长、县属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的婚丧礼俗专项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均成立了以乡镇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社区(村)、各乡(镇)属企业为基础的领导小组,形成层层落实、级级把关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将婚丧礼俗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考核指标,赋予较高分值,加大考核力度。同时,纳入各单位、各乡镇年底综合考核。指导各村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培养引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身边陋习我来说”“明准则弃陋习”三项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各乡镇、各单位结合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员夜学习、支部党课、微信群等各类形式重点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简办”开展讨论20余次,在嵊泗及嵊泗传媒两大平台开展“我心中的十大陋习”评选活动,为全县推进“乡风文明”行动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编印《移风易俗学习读本》2000余册,提炼文明婚庆,文明丧葬“十倡导”“十禁止”,并制作成宣传册分发至各乡镇、单位。各乡镇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正确引导,让渔农村党员干部明确什么事不可以干,应该怎么干。在渔农村文化礼堂,将移风易俗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作为必讲内容。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枸杞乡石浦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干部林志波在他父亲的丧事办理中带头破除渔农村陋习,对树立良好社会新风尚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各乡镇的正面典型也正在逐步涌现。

(三)推进专项治理,净化社会风气

自2018年9月启动“整治婚丧礼俗陋习推进厚养薄葬新风”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全县共确定了菜园镇东海社区、马关社区关岙村,洋山镇雄洋社区、城东社区,嵊山镇壁下社区,五龙乡黄沙社区,枸杞乡石浦股份经济合作社,黄龙乡南港社区,花鸟乡花鸟社区等9个婚丧礼俗整治试点村。截止目前,所有的试点村均出台了行动方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金牌厨师队伍、金牌菜单,并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办理婚丧事宜的操作流程、规范了集体办理地点,让群众办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洋山镇率先召开婚丧礼俗工作动员大会,积极发挥镇机关、各社区(村)、各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签订移风易俗协议书,先行履行移风易俗文明行动。五龙乡黄沙社区村积极推动家宴中心建设,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定制“二类菜单”,全体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推动“厚养薄葬、移风易俗”在党员干部中先行先试,2018年末已有群众在黄沙村家宴中心办节俭喜宴。县级层面,今年上半年我中心又联合县纪委(县监委)、县委组织部,下发《进一步明确婚丧礼俗整治工作“双报告”制度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事前报告,事后备案”双报告制度。又与县委统战部就丧事吹拉弹唱进行了专门协商,劝导丧事办理者能在治丧路线中遵守相关要求和规定。

(四)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倡导文明新风

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整治的同时,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各类文明细胞的创建。积极开展“嵊泗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的选树与宣传,用身边典型榜样的示范力量传播善行义举,引领社会新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占领渔农村的思想阵地。黄龙乡的幸福黄龙季活动中融入了传统美德、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环境卫生、好人好事等内容。洋山镇文化中心定期开展富有洋山特色的乡风文明倡导评议,乡风文明节目编排,“春泥计划”等各类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对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认同感不强。大部分群众包括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子女结婚或者老人过世一辈子就一回的事情,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办的体面。少部分群众受传统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对禁止烧纸钱祭品,禁止吹拉弹唱,禁止婚嫁“相喜”贡品铺张浪费等规定有抵触心理。

(二)“封顶制”酒店餐标落地难。因为酒店的经营属于市场行为,餐标的制定由酒店定价,去年我中心牵头召开全县各大酒店洽谈会,效果并不明显,很多酒店明确表示不接受或难以执行该项规定,仅华侨在洽谈会后出台了2888元的办酒餐标,宴席办酒餐标无法实现。

(三)监督无法落到实处。对于文件中的部分规定,如:喜宴酒店办酒餐标每桌定在3000元以内,菜品在20个以内;禁止使用豪华迎亲车辆,禁止收受非亲好友礼金、礼品;控制丧事宴席人数在100人以内,酒店办酒餐标在1000元以内等相关规定。除非是有其他人员举报,不然即使配备专门的检查力量,也无法做到全程监督,仅靠操办人员自觉。

(四)供群众集中办酒的场地资源缺乏。渔农村百姓有习俗、有禁忌,习惯丧事和喜事一定要分开办,因此对集中办酒场地的建设要求高。据初步了解,全县所有行政村中容纳10桌以上集中办酒的并不多,很多是依靠老年活动中心的场地和资源,硬件设施差,群众都不愿意接受。新建家宴中心共享性不强,且牵扯大量资金,乡风文明工作经费未做专门安排,家宴中心建设推进难度大。

三、下步工作安排与建议

(一)完善工作领导机制。调整全县开展移风易俗、推进丧事简办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委宣传部长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属有关单位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召开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督促工作落实。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职责,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听取乡镇工作汇报,研究存在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将此项工作列入县属有关单位、乡镇年底综合考核,采取平时检查和年终调研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排出位次,树立典范。同时,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把开展此项工作纳入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考核指标,赋予较高分值,加大考核力度。

(三)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利用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新媒体,广泛宣传开展移风易俗,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相关规定,对先进经验、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党员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广泛开展教育引导活动,要求这一群体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模范遵守有关纪律和要求。在工作开展中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发动群众参与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列入村规民约,通过公开栏、宣传册、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树立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新风尚。在乡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社会宣传和文艺宣传。

家乡风俗作文篇8

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扎实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实践中着力推进,使XX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大好局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发展调研报告材料资料,欢迎阅读,提供参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凝聚力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仍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可以说我国乡风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XX省乡风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XX作为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找准载体抓手,重点突出典型宣传引领,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扎实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实践中着力推进,使XX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大好局面。截至20XX年年底,XX省有XXX个村镇入选全国文明村镇,XXX个村镇入选省级文明村镇,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比例达到XX.X%,提前完成了中央文明委“2020年前达到XX%”的创建目标。全省共有XXX个全国文明单位、XXXX个省级文明单位。这些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农村结对帮扶活动,帮扶X.X万多个村,有力支持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全省脱贫攻坚工作。XX省共有XX个家庭在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中当选;XX所学校在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中当选。XX省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深化“双评双创”(深化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文明集市创建)活动为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一是组织引导得力。根据《XX省乡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地普遍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市、县、乡三级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协调落实。

二是宣传教育深入。各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成为农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比如,安阳市汤阴县以县委机关夜校为引领,在全县十个乡镇XXX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农民夜校建设,让广大村民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扶贫惠民政策,学会生产科学技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三是重视实践活动。各地根据实际积极创新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体验、感悟、认同。以优秀传统文化“正人心、美风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村民们说,“和睦家园行动改变了村风和民风,找到了我们心中的根”。如濮阳市把每月第一个星期日确定为“幸福家庭日”,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围绕“经营家庭、经营婚姻、经营幸福”开展家庭道德实践活动。

(二)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活动

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虽然对很多旧风恶俗深恶痛绝,但碍于情面,也只能硬着头皮从众跟随。近年来,随着XX省文明乡风宣传不断深入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乡村陈规陋习已得到初步遏制,乡风正气得到大力弘扬。

一是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按照“省级定方向、市级出意见、县级立标准、乡村抓执行”的思路,出台《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工作。截至目前,XX省已建设示范乡镇XXXX个,示范村XXXXX个。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XX省大力加强“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建设,目前XX省XX%以上的行政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XXXXX个行政村建立了“四会”,为红白事划定了合理标准。

三是“关键少数”带领。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一些地方注重以关键少数带动,充分发挥先进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家庭在移风易俗、家风家教方面走在前列、当好表率。如焦作市大力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家风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家风抵万金———致全市领导干部家庭的倡议书》,印制《“廉洁从家出发”家规家训集锦》,组织领导干部家属观看廉政戏剧、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形式,切实加强对配偶、子女、亲属的教育管理。

四是深化村民自治。各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在村民协商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比如,XX市通过在全市推行《村规民约》,规定什么事可以办、什么事不可以办,有的村还出台“土规定”“土办法”进行约束,狠刹“麻将风”“迷信风”“薄养厚葬风”等社会陋习,谁违反红白事相关规定,村两委人员就号召村民不去他家随礼,不能享受年底村集体分红等。五是推崇孝善敬老。XX农村有“五保”户和托养农村老人约X万人,一些地方把乡风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重点面向贫困老人,大力开展孝善敬老活动。如,临颍县开展孝亲感恩“五个一”活动(每天一个问候、每周看望一次老人、每月陪老人进行一次户外活动、每年为老人体检一次、为老人生日煮一碗长寿面),将传统孝德具体化。

(三)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明显

各地不断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为民利民惠民,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创建文明村镇。省文明办通过修订《XX省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将乡风文明要求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并会同省委农办、省财政厅出台文明村镇创建政策激励措施,列支XXXX万元奖励全国和省级文明村镇,让文明村镇群众有荣誉、得实惠、受尊重。目前,XX省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已达XXXX个,占到乡镇总数的XX.X%。一些市县也相继出台文明村镇创建激励政策。比如,汝州市对不同星级文明村奖励X万~X万元村庄建设资金,对村内学生和老人分别提供发放学习用具、免除学杂费和免费乘车、免费体检等优惠。

二是乡村环境得到改善。一些地方积极回应新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XX市XX县XX寺村本是一个极为偏僻落后的部级贫困村,但紧挨X水库,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移民搬迁后新建的房舍稍加改造就具备接待游客能力。目前,XX省文联将该村确立为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吸引了十多所高校艺术院系的师生来此采风创作。很多尝到甜头的村民不再外出务工,专心在家经营家庭旅社。

三是树立榜样引导。各地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新乡贤等选树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凡人善举感化人、教育人,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体验。比如,汤阴县白营镇北陈王村村委会后边有面墙,被称为好人榜,凡是做过好事的都会上榜。上一次榜可以攒X个好人分,XX分就可以奖一袋大米,XXX分就可以奖励一辆自行车。

(四)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XX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一是持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XX省百城提质工程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同步谋划同步考核,在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方面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持续加大投入,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遍布城乡。

二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服务。XX省文化部门大力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乡村”“教你一招”“舞台艺术送农民”“红色文艺轻骑兵”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现在全省每年仅“戏曲进乡村”活动就达两万余场,实现了乡镇、行政村全覆盖。以文育人,让农民更具情感寄托。

三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文化资源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各地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和传承保护,构筑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根”和“魂”。比如,X县将正月古庙会作为弘扬当地传统文化的龙头,每年吸引周边X省近XXX个市县XXX多万游客慕名而来,有“中国最受欢迎传统庙会”“XX第一大古庙会”之称。

此外,当地还以工艺美术为载体,积极推动泥咕咕、石雕石刻等民间工艺品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特色。

二、XX省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XX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个别地方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观念转变不彻底。一些基层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只是软指标,要“先富口袋,再富脑袋”,精力都放在抓经济建设上,对乡风文明重视不够,号召得多、落实得少,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诸如此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客观存在。有些地方干部对“大操大办风”“风”“攀比风”等不正之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不仅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助长了歪风邪气。

二是推进力度不够均衡。由于各地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同,造成抓乡风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也大不一样。调研发现,得益于近年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变,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反倒是一些非贫困村,由于各级政府重视不够,乡风文明建设推进较为缓慢。

三是陈规陋习顽疾尚存。陈规陋习作为农村“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一些农村地区不良风气、陈规陋习仍大行其道:有的相互攀比,大摆婚庆宴席,大收天价彩礼;有的讲究排场,大搞封建迷信,大办豪华葬礼。比如在婚事消费方面,主要集中在定亲彩礼、购房、购车和婚宴上,其中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等见面礼金约X万~XX万元,大多女方要求购置一辆轿车约X万~XX万元,一般要求建新房或在县城买房费用约XX万~XX万元,还要置办家具约X万~X万元,农村婚宴时要迎亲车辆X~XX辆,全程录像,宴席XX~XX桌,计X万~XX万元。当前农村人情消费支出也在不断攀升,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一个普通农户的人情消费支出有十多项,涉及满月生日、老人过寿、建房修缮、乔迁新居、考上高校、参军入伍、生意开张等。过去,农村礼金只有X元或XX元,现在是XX元到XXX元不等,每户年均“人情费”在XXXX余元。

一些农民反映,过去婚丧嫁娶等人情往来只限于亲戚朋友和乡亲同事之间,现在一些联系较少、关系较远的甚至一面之交的也被邀请。“红包越来越厚,人情越来越薄”,人情消费占农民家庭总支出的很大比例,增加了农民经济负担。一些刚过上温饱生活的农民,婚丧陋习消耗掉了多年的积蓄,甚至欠账消费,需要正常投入生产的费用减少,削弱了农业再生产能力,有的地方还存在因婚丧致贫、因礼返贫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天价彩礼已经成为农民头上的“新大山”,并且呈现出经济发展越落后彩礼越高的特点。各地虽然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完善了村规民约,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措施,XX.XX%的被访者认为它们的作用发挥一般甚至没有作用。一些婚庆公司、媒人红娘、风水先生为了牟利,在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中推波助澜。群众虽然内心抵触,但裹挟其中又无可奈何,非常期盼党委、政府能够加强规范约束。

四是文化服务形式陈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文化服务形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全省XX户以上的自然村已全部覆盖4G通信网络,农村居民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为XX.XX%、XX.XX%,两项合计超过了广播电视的XX.XX%,平均手机上网时长为每天X.XX小时,与城镇居民每天X.XX小时不相上下,已成为获取信息主渠道。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文化生活几乎全部集中在手机网络上。但从调研看,目前农村的文化服务仍以传统戏曲、广场舞为主,优质网络内容还比较少,吸引力不强,年轻人参与度不高。

五是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许多村由于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全靠上级转移支付经费维持运转,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有些村还缺乏专门用于群众活动的文化娱乐场地,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没有经常开展,一些农民反映,晚上最主要的文化生活还是“看电视、玩手机”。

六是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由于有些工作没有延伸到最基层,还没有形成一套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执行弱化、效果淡化、总结泛化、推进虚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没有打通乡风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久久为功的工作合力。

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推XX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地生根,就必须攻克乡风文明治理难点,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多管齐下,久久为功,努力营造乡风新环境,打造文明新风尚。

(一)思想建设重“引领”

进一步改变千年风俗,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坚持正确导向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很多农民群众受年龄结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方面影响,对乡风文明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乡风文明跟自己没有关系,是政府管理的事情,甚至一些乡村干部对乡风文明的认识理解也出现偏颇,简单认为村庄建美了、环境变好了就是乡风文明,不聚焦文化涵养建设、不注重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因此,培育乡风文明,必须首先从思想上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进行观念转变,真正落地落实,落小落细。对农民的宣传永远都不能放松,要经常喊喊喇叭、贴贴标语、发发传单,不能让村里干净得连标语都没有,因为一个标语就是红绿灯,出门看到标语,老百姓就知道了对错美丑。

一要坚持先进思想引领。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守道德、守法律、守诚信,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辨别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让老百姓明白各级党委政府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坚定跟党走有出路、跟干部走有奔头的信心和决心,自觉抵制不健康、不真实的幻想及歪风邪气。

二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要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如“孝亲敬老、守望相助、仁爱诚信、扶危济困”等积极向上的传统美德渗透和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充分运用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让其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激发农民群众求真、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传统的“根”。

三要创新宣传形式。要注重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通过农村文化站、图书室和党员远程教育等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夜校”、报刊、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和宣传栏等载体作用,把好的理念习惯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发需求,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骨髓、形成自觉。要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使乡风民风美起来。

(二)文明创建立“载体”

乡风文明从现象上看是看不见的“虚功”,但“虚”变“实”需要有载体。一要坚持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村镇为载体,大力倡导文明生态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开展洁美农家、五星级农户、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婚育新风进万家、道德在农家等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自然成为风景。二要坚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乡镇为依托、农户为对象,按照“修缮一批、改造一批、建造一批”的思路,继续加大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在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尽早实现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三要坚持丰富文化活动。坚持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农村群众文化需要为导向,积极扶持各类民间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农村文体骨干、民间文化能人的传、帮、带作用,经常开展宣传教育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性文艺活动,通过组织文艺展演、文化演出、文艺培训和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移风易俗寻“突破”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当下,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精神家园的热切期盼。一要坚持加强法制教育。要从农村实际出发,选择农民听得懂、能理解、用得上的法律法规广泛进行法制教育,通过教育,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禁止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二要坚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社会组织,及时总结各地在移风易俗中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常规程序,使乡风文明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要坚持开展文明进校园活动。学校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学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后来人”。要从实践养成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和社会新风的形成。

(四)选树典型当“向导”

乡风文明需要引路人,移风易俗必须抓好典型带动。一要坚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大力表彰一批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并通过事迹展播、座谈研讨、巡讲报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激发群众的道德自觉,引导他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二要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紧盯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依法依纪狠刹“大操大办”、打牌、互相攀比、借机敛财等不正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三要坚持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发挥党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引领模范作用。

(五)齐抓共管汇“合力”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汇聚政府、社会组织、村民等多方的力量,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一要建立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和协调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位。

二要健全资金投入机制。采取“财政投入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办法,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三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尊重群众自治要求,用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家乡风俗作文篇9

一、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沈从文范式的延续与突破

古华创作深受一代宗师沈从文的影响。古华多次拜访过沈从文:“从1981年秋天起,到1986年春天止,我每逢进京,都必定成为他家常客。……沈老则称我们是‘乡下人的会面’。”沈从文阅读完《芙蓉镇》后,写信鼓励古华追求更高的文学目标:希望新一代作家中,能“多出几个契诃夫,郭哥里,用乡村人事作背景,或用这些假时髦作题材,来各自写出大量的作品”②。古华曾撰文说:“他在写地方风俗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这也是沈老先生的很大特点。比如他的《边城》……那地方风味,地方风俗真写绝了。”③景仰之情溢于言表。在创作主张上,古华同样奉沈从文为圭臬。沈从文以“乡下人”自居,在创作中自觉追求“牧歌”情调;古华同样声称“我是南方乡下人,身处江湖之远,既有乡下人纯朴、勤奋的一面……也有乡下人笨拙、迟钝的一面……”④他说自己的《芙蓉镇》是要“唱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⑤。从身份定位到艺术追求可谓亦步亦趋。具体到创作层面,采撷和运用方言口语话语,绘出一幅幅湘地色彩鲜明的风俗图画,传递相似的乡音乡情,同样成为古华和沈从文的共性。

打开《芙蓉镇》,首先看到的是作者对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芙蓉镇的细致描绘。按照河——街——商铺吃食——人物的展开程式,一幅动人的“山镇风俗画”把读者引入一个优美的境界,领略到了山镇的独特韵味和山里人纯朴善良的美德。如果细加分析,这里无论是风俗画面的展示程式,还是用来描绘风俗画面的地域方言词汇,甚至表达的句式都与沈从文的湘西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试比较如下两段文字:

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芙蓉镇》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鳎?既?锉慊闳氩栳嫉拇蠛印H巳艄??叫∩阶呷ィ?蛑灰焕锫肪偷搅瞬栳汲潜摺?br>

——《边城》

同样的小城小镇,同样的三省交界边陲之地,同样的溪水环绕……两段文字的表述何其相似。

还有,采用民歌的形式再现地域风俗人情也是沈从文与古华的共同点。民歌是人民群众借以咏唱他们的生活风习和思想感情的,是风俗画面中最有光彩的部分。由于湘西民歌的渗入,沈从文笔下的风俗画,往往渗润着一种清脆的乡音和亲切的乡情。《边城》中,正当翠翠久等祖父不归,赶热闹的人众已七船八船渡完,心中因安静生出一丝寂寞和自己也不察觉的莫名其妙的追求时,作家让她以极柔和的声音唱起巫师还愿迎神的歌,希望火神、大仙“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但愿“福禄绵绵”、“风调雨顺”,祈求神的“恩惠”与“好心”。古华《芙蓉镇》也采用了熟悉的民歌来表现湘南山区的民俗民情。小说专门介绍了坐歌堂的风俗:“原来芙蓉镇一带山区,解放前妇女们中间盛行一种风俗歌舞——《喜歌堂》。不论贫富,凡是黄花闺女出嫁的前夕,村镇上的姐妹、姑嫂们,必来陪伴这女子坐歌堂,轮番歌舞,唱上两天三晚。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辞姐歌》《拜嫂歌》《劝娘歌》《骂媒歌》《怨郎歌》《轿夫歌》等百十首。……《喜歌堂》的曲调,更有百首之多,既有山歌的朴素、风趣,又有瑶歌的清丽、柔婉。欢乐处,山花流水;悲戚处,如诉如怨;亢奋处,回肠荡气。洋溢着一种深厚浓郁的泥土气息。”风俗歌舞的介绍及《喜歌堂》歌词在文本中的出现,既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特异的民歌情调与艺术韵味,又反映了山区婚嫁的传统习俗。

当然,由于时代文化语境的变迁,尽管同沈从文一样,古华描写地方民情风俗的本领是很高的,运用民歌、民间故事的手段也很纯熟。“山镇风俗画”艺术地再现了独具湘南山区特色的芙蓉镇的地理环境、人情习俗。但是,古华写这些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寓政治风云于民情风俗图画”⑥才是他的终极追求。古华希望读者关心的并非他的芙蓉树或吊脚楼,而是诸如胡玉音等人物在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中命运的升迁浮沉。芙蓉树或吊脚楼以及小镇的风俗人情的画面描绘,只不过充当了文本人物的若隐若现的背景和陪衬,故事情节才是小说的中心,而情节演变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折射时代政治风云对人物的摧残或庇护。且以文本中的风俗歌舞《喜歌堂》为例作一论析。

在文本中,《喜歌堂》是和作品的故事情节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并同人物的命运密切相关。县剧团编导秦书田带领演员到芙蓉镇采风,把胡玉音的招亲仪式办成了一个《喜歌堂》歌舞现场表演会,并据此创编了大型反封建歌舞剧《女歌堂》。但这个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歌舞剧,竟成了以后给秦书田带来数不尽的打击和屈辱的“祸根”。反右斗争中,《女歌堂》被打成主义大毒草,秦书田被戴上分子帽子,“”中受到了更大的磨难,并和胡玉音一起被罚扫了三年大街。在扫大街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秦书田的命运和遭遇,同《喜歌堂》有着直接的联系,并由此把他和胡玉音的命运连到了一起。《喜歌堂》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同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密切相关的。《喜歌堂》中如怨如诉、回肠荡气的“喜歌”的引入,也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的。每当秦书田和胡玉音需要抒发郁积心中的亢奋、悲戚、幽怨等复杂的感情时,就唱起了那古老的或自编的“喜歌”。特别是他们在凄风苦雨中同居以后,悲愤的心情无法倾诉,又轻声吟唱起了“喜歌”,用以抚慰自己和对方受了重创的心灵。这些“喜歌”,既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及相互间的爱慕和关切,又表现了他们对不幸命运和极左思潮的抗争。然而,风俗歌舞《喜歌堂》在整个文本中,并未能建立自己的主体地位,未能抵达如陈思和所说的民间话语“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⑦。

恰相反,沈从文作为一个从边城走向世界的文学大家。他始终怀着对家乡的一片爱心,他以一个亲见、亲知、亲历的乡下人身份,用漫叙的笔调从容落墨并融进自己童年生活的经验和情思,细致地刻画了以苗族为主的湘西山区人民的生活式样和风土人情。在《湘行散记》《湘西》《边城》《长河》等作品,自然或独立的乡土人情画面充斥着作品的全部空间,“故事”和“情节”只是隐约其中。对沈从文而言,自然风俗画常常就是作品的主角、作品的内容,有时甚至可以为了表现自然风俗的需要让人物“消失于自然”⑧。在这一点上,古华与沈从文的差异或者说断裂得以显现。难怪有评论家对两人作如下比较:“如果把他们的小说当作图画;那么沈从文的作品基本上可视作山水画,人物在画面上隐藏极深,但这种风景画本身就体现了人的性格、人的自由和心灵。而古华的作品则是人物画,自然、民情风俗只不过是图画的背景,凸现于画面的人物有着种种复杂纠葛,人物的喜怒哀乐与背景只有表象形式上的关系,导致他们生动表情的是超越背景范畴的一种力量——源于上层建筑的政治社会力量。”⑨这种评述是十分准确的。

二、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的变迁:两种话语的龃龉与冲突

相比沈从文,周立波似乎离古华这一代作家距离更近。周立波在1958年和1962年连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同时兼任《湖南文学》主编多年。1950、1960年代成长起来的湘籍作家大都多多少少受到周的影响。古华在谈到《芙蓉镇》的创作时曾有感触地说:“许多湖南籍的老作家,总是要求、劝导我们年轻一辈,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开阔艺术视野,写出生活情调来。他们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范例。”⑩事实上,古华的《芙蓉镇》与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无论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定,还是方言土语的运用,地域文化的传达均有不少相似之处。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抛开上述传统的批评话语,从“现代性”话语的角度重新审视两个文本,可以看出两个文本都拥有两个话语体系:“现代话语”(普通话)和“民间话语”(方言)。文本所讲述的都是外来形态的现代话语进入并试图改造本土的民间话语,但最终两者的龃龉、矛盾和冲突在“时代进程”的作用下得以消解的现代性寓言。这种写作模式,自周立波《山乡巨变》等一系列作品起得以发源、奠定,至古华《芙蓉镇》抵达巅峰。

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纠葛从语言层面得以表现,并落实到人物关系上。《山乡巨变》中,外来者邓秀梅是现代话语的代言人,她进入山乡,带来全新的阶级斗争理论和政策,这些都是现代性话语的组成部分。在山乡,她得到了年轻一代(民间话语中向往现代话语的倾向)的支持,也受到老一辈的质疑乃至遭到不少“顽固分子”(民间话语的固守者)的抵抗。几番反复,外来的现代话语改变了山乡,使山乡发生“巨变”(意味现代性改造的成功)。作为一个主流作家,周立波只能顺从时代的潮流(现代性改造)来营构文本,讲述故事。但在现代话语取得全面胜利的表象下,出于潜在的母语方言情结和现代湘籍作家共有的边缘化文化身份选择的作用,《山乡巨变》还是在强大的现代话语中展现了民间话语(方言口语)的多姿多彩和固有魅力。

与《山乡巨变》一样,《芙蓉镇》同样讲述的是一个现代性试图渗入、改造民间的故事。可以从文本中的两个对比性鲜明的人物——李国香和胡玉音——来作一番具体阐释。如果把芙蓉镇上米豆腐摊摊主“芙蓉姐子”胡玉音看成民间性的象征,李国香则无疑是现代性的符号。她出场的身份是“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是个“新近才从县商业局调来”的“外来干部”,她的出场动作是——“三脚两步走到米豆腐摊子前,立眉横眼地把戴了块‘牛眼睛’的手伸了过去:‘老乡,把你的营业许可证交出来看看!’”而当众人纷纷打圆场时,她“真想大骂一通资本主义尾巴们”。李国香一亮相就作为“他者”站在了芙蓉镇这个民间社会之外,她的身份是由一系列“现代标示”确立的,其权威性首先体现为一套“神圣话语”。小说多次强调李国香的口音是“一口和悦清晰的本地官话”,她讲话的内容则是“一口一个马列主义,一口一个阶级斗争,‘四清’‘四不清’。讲三两个钟头,水都不消喝一口,咳都不会咳一声,就像是从一所专门背诵革命词句的高等学府里训练出来的”。她工作的方式是“注重搞串联,摸情况,先分左、中、右,对全镇干部、居民‘政治排队’,确定运动依靠谁,团结谁,教育争取谁,孤立打击谁”。而工作的目的,则是“依靠贫雇农,打击地富反坏右,打击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李国香所做的实质上是用现代阶级关系(现代话语)替代芙蓉镇延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间伦理(民间话语)。

作为民间性的载体,胡玉音姣好的面容、丰满的身体、美妙的歌喉、泼辣的性格,则充分显示了民间的魅力。胡玉音是她父母年过四十,烧香拜佛才生下的一个独女。其命名“玉音、玉音”,就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老母所赐的意思,正是民间话语对送子观音的迷信心理的真实再现。作为“米豆腐摊子”的女老板,她迎送顾客,接应四方,和顾客调笑斗口都是地道的“方言口语”:“再来一碗?添勺汤打口干?”“好走好走,下一圩会面!”就是骂人、咒人,胡玉音眼睛里也是含着温柔的微笑,嗓音也和唱歌一样的好听:“下锅就熟。贫嘴滑舌,你媳妇大约又有两天没有喊你跪床脚、扯你的大耳朵了!”“缺德少教的,吃了白水豆腐舌尖起泡,舌根生疮,保佑你下一世当哑巴!”……生活气息十足的民间话语,把这位外秀内慧、勤劳善良的“芙蓉姐子”的性格、气质、风姿一一凸现出来。

女经理和“芙蓉姐子”的冲突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文本的主旋律。所谓“借人物命运演绎乡镇生活变迁”{11},正是这一现代性话语与民间话语代言人之间冲突的生动概括和写照。两者的冲突从“米豆腐摊子”与“国营饮食店”的经济斗争延续到小镇政治权利的争夺,甚至还有潜在的性的魅力的比斗。在冲突中,女经理依靠强大的国家话语威权(舅舅为县委财贸书记杨民高),拉拢民间话语中的丑陋象征“吊脚楼主”“运动根子”王秋赦,利用民间话语中的动摇分子“黎满根”及其女人“五爪辣”,在短暂取得了对“芙蓉姐子”所代表的民间话语阵营(包括软弱的丈夫黎桂桂、皈依民间的“北方大兵”谷燕山和“秦颠子”秦书田)的胜利后,很快归于失败。在这场话语冲突中,民间话语的代言人胡玉音展现了更为坚韧和持久的魅力和力量。文本中有一段言语最能表现胡玉音在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打击和灾难向她袭来时的抗争性。这番话有一个参照物,就是她那软弱、毫无主见的丈夫黎桂桂。

“祖宗爷!人家的男人像屋柱子,天塌下来撑得起!我们家里一有点事,你就连个女人都不如,碗筷都拿不起?”胡玉音对自己不中用的男人又恼又气又恨。

正是坚持斗争和长久的忍耐使胡玉音取得最后的胜利:苦尽甘来,夫妻团圆;而吊脚楼最终垮了,王秋赦疯了。王疯子每天在芙蓉镇的街上游来游去,声音凄凉地叫喊:“千万不要忘记啊——!”“‘’,五六年又来一次啊——!”“阶级斗争,你死我活啊——!”这是“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其中有警醒的成分,更多的则是嘲讽的意味。

可见,《芙蓉镇》与《山乡巨变》一样,都采用了现代性与民间冲突的相似的故事模式。当然,两个文本时代语境的改变,也使两者在民间话语(主要表现为方言土语及其承载的价值观念、生活伦理)的展现乃至最终的结局上均有不少的改变。在民间话语的展现上,《山乡巨变》中民间话语好比那严寒掩盖下萋萋的青草绿芽,现代性话语的高压是无法完全屏蔽它们的存在的,待到春天来临,它们总会在沟壑、墙头、屋角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展现其固有的鲜活的生命气息。而《芙蓉镇》中的民间话语,好比那一丛丛墙角开放的红梅,却是始终在与严峻的寒冬抗争中怒放,张扬其内在的魅力。在结局的处理上,《山乡巨变》和《芙蓉镇》都臣服于时代逻辑的规律,但《山乡巨变》选择的是现代性改造的成功,而《芙蓉镇》则讲述的是一个现代性的未完之局。

①谭桂林.寻求与创作主体的精神共振[j].芙蓉,1991,(4).

②古华.一代宗师沈从文[a].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③古华.文学需要高度[j].芙蓉.1985,(5).

④⑤⑥⑩{11}古华.芙蓉镇·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⑦陈思和.民间的沉浮[a].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39.

家乡风俗作文篇10

关键词:《还乡》;民俗;乡土色彩;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07-02

哈代历来以乡土作家著称,被称为“威塞克斯地区的道德风尚史家”,“古老的农业文化的最后的声音”。他之所以被定位为“乡土作家”,这与他作品中体现的浓浓的乡土色彩是分不开的。他以诗意的满怀热情的笔调在其小说中融入了故乡的传统文化、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深深的乡土意识。而小说中丰富的民俗因素的运用正是其乡土色彩的重要体现。在《还乡》中,哈代精心描绘了埃格敦荒原上极具文化内涵的各种民俗事项,它们不仅展现了荒原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情调,唤起了人们对渐渐消逝的古老文化传统的记忆和怀旧情绪,还有效地成为了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不可剥离的部分,为小说的乡土色彩着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里将民俗事项(民俗因素)分为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保健医院等方面的民俗)、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如习惯法和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娱乐等方面的民俗)、精神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民间艺术等)和语言民俗(包括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和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等)四个部分。参考钟先生的民俗分类,我们可以将《还乡》中的民俗分为四类:传统节日和公众活动;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礼仪习俗和迷信禁忌;民间歌谣和谚语俗语。这些民俗因素被哈代有目的地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哈代之所以热衷于将民俗因素糅杂进小说中,其最终的目的旨在为读者展现他的家乡威塞克斯的乡土人情,使读者在广袤凄迷的荒原中、在率性自然的乡音土语中、在纯厚古朴的民俗风情中感受乡土民情、陶冶自然心性!

一、传统节日和公众活动。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民俗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往往会进行一些重大的仪式或者活动,来庆祝节日,而这些仪式活动同样属于民俗。在《还乡》中,哈代描写了荒原上的篝火节、乡间幕面剧和乡间舞会。这些节日和活动或者为小说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的舞台,又或者成为主人公思想行为乃至命运发生重要转变的背景和内在动因,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一)篝火节。哈代专列一章,名为“乡间的风俗”讲的就是篝火节。1605年11月5日英国国会开幕之日,罗马天主教堂徒盖伊・福克斯等阴谋策划炸毁国会大厦、炸死詹姆士一世,其中一名同伙告诫其亲戚那天不要去参加议会会议,于是阴谋败露。英国人民点篝火庆祝,以后每年十一月五日为篝火之夜。这天晚上,人们挑着一担担荆棘上了古冢,并将其堆成金字塔形状,接着便找火柴、解藤条,于是,一团团、一簇簇的红色火光,星星点点散落在四周原野上。人们仿佛突然回到了远古时代,很久以前火葬柴垛的火焰和现在的篝火一样,曾普照到山下的低地。现在和过去浑然一体,荒原还是如从前一样,亘古不变。就在这富含历史和民族文化意味的篝火的映衬下,我们的女主人公尤苔莎,这位夜的女王出场了。她先是出现在荒原的古冢上,然而,在篝火点燃之前又突然隐退了,似乎是游离在荒原上的一个孤独的灵魂。她自动远离荒原上的居民,把枯燥单调凄冷的荒原视作地狱、牢笼,时刻思索着如何摆脱荒原,回到小时候生活的那个阳光明媚、流光溢彩的布达茅斯城。点篝火的场面给小说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坎特尔大爷、费尔韦等村民的闲谈基本勾勒出了尤苔莎、托玛沁、韦狄、克林等主要人物的大概轮廓。此外,点篝火还成为了人物联系的媒介,它是尤苔莎和韦狄约会的信号。在小说的结尾,查利为尤苔莎点燃了篝火,却被韦狄误认为是尤苔莎发出的同意与他私奔的信号,结果引起了两人的悲剧。

(二)乡间幕面剧。幕面剧是英国的一种民间戏剧,起源于中古,后来盛行于英国各处,演于节日,特别是圣诞节。演幕面剧的演员们穿着光怪陆离的服装,面披条带,演出关于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和他的七位基督徒勇士的短剧。尤苔莎为见克林女扮男装,代替查利扮演土耳其武士参加了演出,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克林,而克林也在观看幕面剧时被举止怪异的尤苔莎所吸引,于是双方陷入爱河。这一乡村旧俗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克林,一个从繁华纷闹的巴黎回来的英俊青年,给了尤苔莎一个错觉――他能帮助她离开地狱般的荒原,前往梦想的天堂,那热情洋溢的巴黎。但克林虽然还乡,却一直未曾与尤苔莎见面,这对于越来越钟情于他的尤苔莎来说,是多么地急切见到这位梦幻中的白马王子啊!在这样一种情势下,迫切需要某种契机,促使事态向前发展,于是,作者安排了一个幕面剧,让两位主人公在相互欣赏中深深吸引。作者选择乡间幕面剧,而不是教堂或者家庭晚会上让两位主人公见面,这是有原因的。第一,乡间幕面剧相对而言更具民俗性,能更好地反映荒原的传统文化色彩;第二,对于尤苔莎这样一个具有希腊异教精神的孤傲的美女而言,教会和家庭聚会并不适合她;第三,女扮男装的奇异举止使尤苔莎把克林的目光深深吸引住了,给了他们各自奇妙的第一印象,促使他们迅速坠入爱河。

(三)乡村舞会。这是一种乡村行乐会,是荒原上的人们尤其是青年男女交际和放松的一种方式。尤苔莎心情极度郁闷,她与克林的婚姻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现状,克林没有带她离开枯燥烦闷的荒原,反而干起了乡野村夫披荆棘的苦活,一切的一切都让她失望甚至绝望,其忧郁无法排解,于是,她选择来乡间舞会排遣忧愁、苦闷和压抑。而恰好在这个从没想到会遇到熟人的舞会上,尤苔莎和韦狄相遇了,韦狄的出现使尤苔莎再次燃起逃离荒原的希望,她像是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抓着韦狄不放。哈代又一次运用了他手上的特权,让他的主人公在这样一个激情四溢的乡间舞会上相遇,彼此疯狂地将内心的激情和渴望毫无遮掩地倾泻在让人热血沸腾的音乐和舞蹈中。这一次偶遇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导致了克林与尤苔莎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悲剧最终无可避免。

二、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哈代从小就在祖母的膝下听她讲英格兰古老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他也熟稔古希腊罗马神话。当尤苔莎为见克林而女扮男装扮演土耳其武士时,她感到自己“遭受和厄科同样的厄运:她的容貌的力量,全部丢失了,情感的妩媚,全都掩盖了,风情的魅力,根本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她的声音。”“厄科的厄运”来自一则古希腊神话。厄科是居于山林水泽的仙女,因爱上美少年那喀索斯遭到拒绝,而形容憔悴,美丽消陨,最后只剩下声音了。尤苔莎感觉自己目前的状态跟厄科差不多,土耳其武士的装扮让她无法在克林面前展露女性的妖娆和妩媚,只剩下她的声音了。这则神话故事的运用,很好的说明了小说人物所处的尴尬境地,将人物性格、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礼仪习俗和迷信禁忌。民俗浸含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因而对于全民族成员具有一种普适性,同时也成为规范人们生活的一种基本力量。在《还乡》中,哈代给我们呈现了埃格敦荒原上人们的结婚习俗和一些迷信禁忌习俗等,这些旧习俗不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小说情节的推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荒原人们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影响着他们的命运。在英国传统中,结婚用结婚公告者,需在举行婚礼前连续三个星期天在所属教区教堂等处预发结婚公告,给人以提出异议的机会。如有人提出异议,婚姻就算无效。篝火节前夕,约布赖特太太公然在教会上提出反对托玛沁和韦狄结婚,这就让韦狄特别没面子,因而心里一直记恨着约布赖特太太。关于巫术迷信方面,在英国人的观念里,年老和怪异的女人被视为女巫,认为她们既会用巫术避祸消灾,同时又是某种不幸的制造者。《还乡》中愚蠢的村妇苏珊把孤傲怪异的尤苔莎看成女巫,认为是她的巫术使她的孩子老生病,于是乘尤苔莎去教堂做祷告的时候用一根大织补针扎她的手臂,以此来放血破除巫术。苏珊的这一愚蠢行为增强了尤苔莎对荒原人们的不满和怨恨,逃离荒原的想法更加急迫,另一方面却使克林更坚定了留在家乡办教育以启蒙村民的决心。后来,苏珊还用蜂蜡和布片做成一个形似尤苔莎的小蜡人,并用几十根针狠狠地小蜡人的身体里,最后用火钳夹着它在壁炉里烧掉。这一行动再次说明迷信思想在这个村妇身上扎根之深可见一般。小蜡人的烧融也暗示了尤苔莎的死。这些古老习俗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哈代是想给我们呈现一幅古朴、自然而又封闭落后的威塞克斯农村画卷。

四、民间歌谣和谚语俗语。哈代在小说里经常使用大量故乡的方言土语、谚语格言和民间歌谣,这些语言民俗同样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具有浓厚的乡土民风色彩。《还乡》中民谣的运用很富深刻意味,常作为典故或隐喻来暗示人物关系,或者作为娱乐方式来渲染一种特定氛围。篝火节上坎特尔大爷三次唱出一首名为《埃莉诺王后的忏悔》的民谣。这首民谣说的是埃莉诺王后病重,召修士进行忏悔,国王和典礼大臣假扮修士前往,王后不辨真假,吐露私情,供认王子是她和典礼大臣所生。这首民谣表面未曾提及的王后与典礼大臣的私情恰好与尤苔莎、韦狄和克林之间的三角关系相一致。民谣暗示了:像埃莉诺王后一样,尤苔莎在嫁给克林之前就与韦狄有了私情,并惧怕克林知道。《还乡》中还有运用了大量谚语俗语,它们来源于生活,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其中,有的来自民俗,如“没有月亮就没有男子汉”。有的则寓含深刻的道理,如“爱情是一种令人伤心的喜悦”等等。

哈代自幼生活在远离现代工业文明、保持着宗法制社会传统的故乡多塞特郡的农村。恬淡静谧的大自然,古老纯朴的民间风情,敦厚质朴的村民,这一切都深深地植根于哈代的心灵,使他产生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无限眷恋之情,即他的乡土意识。成年后,漂泊于工业都市的彷徨孤苦的生活使他失去了心灵的寄托,他像一个带着满身伤痕的游子,急切地渴望回到童年生活的故乡来寻求精神的安慰。当他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侵入,故乡农村的那片乐土势将必亡时,他沉痛地惋惜着传统文化的日渐消逝,这种痛苦与无奈使他的乡土意识变得更加深沉。他深切地希望通过将故乡的一切整合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的这种方式,唤起人们对古老传统的深切记忆。丰富的民俗因素是哈代小说乡土色彩的重要体现,也是他乡土意识的自觉体现。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哈代.还乡[m].王守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