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岩土考察报告十篇岩土考察报告十篇

岩土考察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36:55

岩土考察报告篇1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工程建设施工之前,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而采集工程需要的数据资料是进行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工程建设施工是基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进行的,勘察成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必须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勘察技术来确保勘察资料数据与结论的准确可靠。这就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中,必须重视勘察技术方面的问题,尽可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防出现技术问题,进而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岩土参数问题

岩土参数问题主要集中在风化岩、残积土以及粗颗粒土等对于获取原状岩土样以及进行试验较为困难的岩土层,使得这些岩土层的变形指标以及承载力等设计参数无法精准确定,而是以平均值作为参考性状数据,或是忽略试验得出的状态强度及岩土性状等与原位测试结果不相符的状况,使得报告统计时相关参数与本数出现偏差,且对相关联的近似概念不作区分,使参数混淆杂乱,勘察报告中的数据不够科学、系统。

1.2勘察依据问题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之前,必须在明确的工程设计意图的指导下,充分收集对工程施工产生较大影响的各方面资料,诸如勘察对象的具体情况,建筑工程的结构性状以及建筑规模等特点,地基荷载、允许变形以及埋置深度等相关资料,但许多工程勘察的前期资料都不够完善,例如界面划分、地质形态等不够清楚明确,使得勘察成果质量不高,从而提供给工程结构设计的数据资料的实用性不强等,严重影响着建设工程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

1.3勘察报告问题

由于岩土工程勘察的资料数据有失精准,也就直接造成勘察报告的准确性与可行性不高,使勘察报告不能为工程结构设计有效利用,甚至还会导致建筑工程设计不合理,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与整体质量。并且,除勘察成果的原因外,若在勘察报告中,只是对基础设计参数进行阐述而对地基评价不够合理实际,针对性不够强,会使得勘察成果不能有效利用,而岩土工程勘察的功效也就大大折损。另外,还有勘察报告的质量问题,很多勘察报告只注重对基础设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却忽视了报告中的图件质量,使得报告中的图件并不能满足报告编制标准,也大大降低了勘察报告的指导意义。

1.4综合能力与技术素质问题

技术工艺实施的最重要还是人的问题,岩土工程勘察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技术素质是直接关系着勘察技术功效的发挥以及勘察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实施中,由于很多相关人员存在缺乏技术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对技术发展与应用认识不够以及缺乏对勘察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归纳利用的能力等问题,进而造成对勘察过程的真伪无从辨别、对勘察资料的重点把握不住以致利用率不高以及面对复杂工程或重大项目时无从下手的局面,致使勘察精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勘察资料有失精准以及对勘察技术的应用不够规范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进而给工程结构设计与具体施工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的经济安全。

2、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2.1提高岩土参数的准确性

对于原状岩土样获取以及进行试验较困难的岩土层的相关参数,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并综合多学科、多技术应用领域的相关的理论技术等,对诸如承载力或变形指标等参数精准确定,对原位测试结果不相一致的试验结果,应找出不相符的原因并分析,确保试验结果数据精准以及统计报告时参数的准确性,并注意对关联度较高或相近的概念做区分,谨防参数统计时出现杂乱混淆的状况。

2.2明确勘察意图,合理选择与应用新技术

首先在工程勘察之前,应对勘察目的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与理解,做好相关资料数据的搜集工作,充分把握勘察对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的性状结构、规模、地基承载力要求、变形模量以及抗剪力强度等所有相关的材料都搜集完全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与归纳总结,认清勘察工作的重点,让勘察资料数据与结论明确清晰,综合提高勘察成果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合理选择与应用新技术,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2.3强化勘察报告的实用性

首先,要强化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实用性,就要综合提高勘察报告资料的准确性,除勘察资料数据本身的原因外,应加强地基评价的合理性,在基础设计参数的有效归纳与总结之后,还应基于合理准确的数据资料,对建筑工程的地质条件、地基变形模量以及固结压缩曲线等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提高勘察报告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同时,勘察报告应满足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还应按报告编制标准有效提高报告中图件的实用性,对工程相关的地形地物、道路建筑物等参照物要在平面图中标明,使勘察点与拟建筑物的位置一目了然。

2.4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素质与综合能力

重视对勘察技术规程规范的学习与掌握,通过培训、学习等方法,尤其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能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同时,注重理论与经验的紧密联系,让工作人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与实际相联系,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明确技术发展与应用,并自行合理地辨别勘察数据的真伪,通过其他相关技术方面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合理而有序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有效提高勘察成果质量、保障勘察资料数据准确可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质量对工程建设质量有深远影响,要想保证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对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严格要求,为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实现工程施工的安全高效、经济可靠。

参考文献

[1]黄汉芳.浅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思考[J].广东建材,2012(2).

[2]童玲.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岩土考察报告篇2

目前,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的基础就是地基,地基设计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的作用,而进行地基施工主要依赖于岩土勘察结果。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都会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虽然我国的岩土勘察工程以及地基设计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改善与优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这对工程的质量具有保障作用。

一、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概述

岩土勘察工程要将建筑项目的要求作为依据,分析、研究、评价对建筑工程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如环境特征、地质和岩土等,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岩土勘察工程进行编制。现场检验、室内试验、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工程地质测绘等是岩土勘察工程的主要工作。根据勘察结果,在满足勘察工程各阶段所需的报告成果文件的情况下,全面地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传送的上层结构荷载是由地基来支撑的。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要确保地基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正常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其在建筑物整体荷载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质的破坏。一般情况下,地基的土质在受到压缩、膨胀收缩、湿陷、冻胀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形,但是这种变形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基础底面单位面积压力应比地基的承载力小。

二、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准备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会影响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工作的开展。很多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整个工程项目出现延期的现象。资料收集不全面、未能精确分析勘察数据、未能全面地掌握岩土勘探工程的深度与范围等都是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勘察手段就是岩土勘察工作,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填写标准与规范,认真详实地对勘察报告中的内容进行填写。如果不按照规范执行,会使勘察报告缺乏实质性和价值性,只是简单地对勘察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会导致地基设计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将无法得到解决,从而延误工程。

2.2勘察报告内容不规范

勘察单位仍受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框架的影响,在岩土勘察报告中多以描述为主,勘察结论与建议较为笼统且不具针对性,多为理论研究,未能对建议给予重视。参数不仅不完整,而且存在矛盾,报告内容也存在不规范表达的情况。这使地基设计和施工人员无法将其采用,导致了勘察和设计工作不能顺利展开。

2.3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

只有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虽然在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中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很多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这就是规范性不强的表现,极易在后期的地基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要返工返修,使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到严重损失。经调查发现,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岩土勘察工作无法落实与展开;或者勘察人员并未进行全面勘察,只是勘察了重点地段,导致勘察结果的片面性,对地基设计的相关参数产生直接影响,为后期的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甚至会拖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等。

2.4欠缺对环境条件的考虑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要建造一座质量可靠的建筑就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地基。但是在现实的地基设计中,往往会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考虑,地基周边的环境同样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气候、山体滑坡、地震多发带等。所在,在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以防止其对建筑工程带来影响,延误工期。

三、优化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策略

3.1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检查

为防止发生准备工作不足而使工程延期的现象,应落实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准备工作,并严格对其进行审查。对于勘察目的、技术,以及岩土工程的特性,准备工作中的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具有全面的了解,对施工场地、相邻场地的岩土信息和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在收集、了解、整理了各类信息、资料后,制定出合理的岩土勘察方案,使勘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确保地基设计数据的准确性。

3.2提高勘察报告的规范性

需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其参加各类相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使其勘察知识更为丰富,从而有效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只有勘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编写的勘察报告才会更具针对性,同时还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令报告内容更为规范,提高定量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3.3加强对勘察现场的监督

为避免发生不规范取样、试验、钻探等现象,应对勘察现场的监督进行加强。另外,还要加强审查勘察报告,对报告中的勘察质量、工作量以及各个数据结论等一一进行审查。勘察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自身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使勘察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3.4综合应用勘察方法

对岩土进行勘察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为确保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各种勘察方法。例如,需要进行划分勘探点位的岩土分区界,应首先运用挖槽法;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同时勘探深度不大时,可使用挖井法;对地层土层的承载力或者其他指标进行查明时可选择方便快捷的触探方法。

3.5制定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

我国地质环境的特点较为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可能会由于成因环境的不同而在物理力学性质与力学性质上存在差异。从地基土的承载力来看,有些地区会低一点,而有些地区又会高一点,制定规范时主要是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去考虑,其建议的指标对大部分地区是可行的,但对个别地区来说却过于保守。所以,要对地区性的研究进行加强,以制定出具有区域性的勘察与设计规程。

岩土考察报告篇3

一、地质报告的主要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情况确定。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的类型、规模各不相同,目的、要求、工程特点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差别很大,因此以下只提出一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本项内容主要由建设方和设计方提供,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场地高程及座标引测点、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层数、荷载、结构特征(开间、柱间距等),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埋深等;按岩土规范,本条为强制性条款,是开展勘察工作的前提,但由于开展勘察工作时往往有一些资料是不确定的,特别是需要设计方提供的资料如荷载、柱间距等此时往往不够准确,使得勘察报告中基础方案评价部分针对性不强。

2、勘察的目的、技术要求及依据的技术标准:其中技术要求有时由设计方提出,设计人员提技术要求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把你需要的特殊的要求提出来,比如抗浮设计水位、土的动力性质参数等。但一般的项目均可按照岩土规范的通常要求进行。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和上部结构条件、荷载、基础埋深以及场地地层条件密切相关,是整个勘察工作成功的前提。

4、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地层纵横向分布情况、地质构造:本条合起来称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属场地及地层的基本资料。地层分层的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地层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石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芯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芯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本条内容是整个地质报告最关键的部分,是设计人员直接使用的基本数据,也是设计人员最关心的部分。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

6、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及各种成分的分析结果。

7、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对工程不利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陷、采空区、以及对工程不利的地下掩埋物等,这些在勘察现场必须查清,并在勘察报告中详加论述。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但详勘报告中也有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其发展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同时给出场地建筑的适宜性结论。

8、结论及建议

该部分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6)建筑场地的地震地质情况。(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以上8条是一份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属强制性条文,也是设计人员应该关注的内容。

当然地质报告的内容不仅仅是以上各条,它还包括分析评价的部分,比如对岩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建议、对基础方案的分析评价、对基坑开挖、降水、支护的分析评价、对工程施工的方案建议等等,该部分的内容可以衡量出一份地质报告的水平,高水平的地质报告他给出的各种方案建议是经济合理的,具有施工可行性,设计人员可以拿来直接使用,但水平不高的地质报告他给出的各种方案建议就不一定合适,如果设计人员按照这样的基础方案进行设计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地质勘察报告中各种分析评价的内容不应成为设计人员关注的重点。设计人员应当重视地勘报告内容,才能设计出符合工程现场所在地的基础方案。

岩土考察报告篇4

1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含义概述

所谓岩石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我们所说的地基是指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体或岩体。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组成地基的土层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过大。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基础底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许变形值;地基无滑动的危险三个方面。

2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资料不齐全,并缺少勘察纲要当前,很多勘察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对前期的资料收集不全,拟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清等。另外,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有的项目即使有勘察纲要,但往往不能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2.2监理勘察手段单一。整体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仍旧按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手段显得比较单一。在工作量上,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在钻探、测试及取样上往往不符合规范要求,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米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在取样上,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甚至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这些都造成了勘察成果质量的下降。

2.3勘察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往往只注重定性分析,定量数据较少,建议措施针对性较差当下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些勘察单位还没有摆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仍以描述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所选参数不完整、矛盾多,只注重结论,不重视建议。这些都会使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采用,从而影响勘察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忽视面上的研究,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缺少区域性的规范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往往只是对工程点的研究,而忽视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勘察报告中常常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结论及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勘察成果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地区性的研究成果,就难以了解该地区各地基土层的特点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地基土就难以给予准确评价。当然,在整体的规范上,不同区域之间的设计要求与规范缺少差异性。没有根据区域性的研究成果制定相应区域不同的设计规范,导致一些区域之间出现一些模仿现象。

2.5地基设计上,忽视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我们知道,工程建筑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愈来愈强烈。有的勘察单位对此认识不足,表现在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

3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勘察纲要相关部门应该从一开始就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的制定,根据工程自身特点,针对地质特征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纲要。有了适合工程本身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顺利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2要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要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还要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3.3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勘察报告的规范性通过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今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了,在书写勘察报告时才会有针对性的建议,报告内容表达上也会规范,定量数据分析上才能更准确。

3.4重视地区性研究,制订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稍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

3.5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充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所以,在地基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岩土考察报告篇5

[关键词]国家经济经济效益岩土勘察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F112.1文献标识码:F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56701

岩土勘察指的是在设计、施工之前对于要建设的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工程勘察,得出勘察报告,设计、施工企业便能根据报告来对这个场地的地基基础进行设计及工程施工。因此,勘察报告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到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整个基础的施工,对于工程的质量是一个直接的影响关系,进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和正式的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建设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这样才能使得工程的设计符合实际,才能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岩土勘察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是对于岩土的勘察进行的不详细,即便是整个上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达到了优质,也有可能会因为场地的地质问题勘察的不到位,导致最终的工程质量出现隐患。因此,对于岩土的勘察是非常重要的,是工程项目在设计及施工之前应该严加重视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其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本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究。

一、对于岩土勘察的基本介绍

(1)对于岩土勘察的定义。岩土勘察便是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建设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及测试,对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的地质环境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编制勘察报告,为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和建议。

(2)岩土勘察的分类及其应用。我们按照对勘察对象的不同大致分为了以下几种勘察:铁路建筑工程的勘察、港口码头建筑工程的勘察、大中小型桥梁建筑工程的勘察、公路建筑工程的勘察、工业建筑工程的勘察、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以及水利电力建筑工程的勘察,其中对于水利电力勘察指的是对于水电站以及水利构造物的勘察。因为铁路、港口、桥梁、公路建设工程对于岩土的勘察要求有其专业特殊性,并且工程建设的投资比较大,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这类工程的勘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及规程,这些勘察习惯被称之为工程地质勘察。而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对象是住宅、学校、医院以及工业厂房建设,以及边坡防护、堤坝建设等等。

(3)岩土勘察的过程。岩土的勘察首先要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的勘探,然后对场地的岩土体进行取样和原位测试,所取岩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运用各种勘探手段对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及评价,最后把所取得的岩土样数据、地质情况说明及分析,对后序设计、施工的建议等内容归纳成勘察报告的形式提出。

二、岩土勘察中常出现的问题

(1)对岩土勘察的依据不充分。在相关岩土勘察规范中规定了在对场地进行岩土的勘察时,需要我们搜集周边地区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了解拟建建筑物的性质、规模以及结构特点等等,布置有针对性的勘察方案及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探。但是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我们总会存在一些取巧的行为存在,有的勘察单位并没有按照规范的标准来进行勘察,没有根据实际的材料进行报告的编制,而是胡乱的编制,导致了报告和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对工程的建设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2)资料的质量不过关。在工程施工之前会对整个的工程进行设计,对整个的施工场地进行总体的策划,这就需要在勘察时对场地及其周边的环境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搜集和整合。对于资料的整理来说,这是整个的岩土勘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在分析岩土体的参数时,有时候会因为我们对于异常值的概念模糊,不区别对待,而是与一般情况一统分析,在统计的时候就造成了很大的误差,得出的结论往往和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那么在设计及施工时候就会对工程的质量及经济影响比较大,进而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对于岩土的参数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比较的片面。岩土参数取值大小对安全的利弊含糊不清,对设计的合理性及施工的指导性不加考虑,随意取舍并胡乱分析评价,这是不负责任和危险的行为。

(3)勘察报告并没有实事求是的反映出实际的场地地质情况。勘察报告是根据实际场地的地质勘察之后得出的结论。但是近几年来,有些勘察报告并没有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编制,而是大片大片的空话,没有针对性的分析,对于设计和施工并没有真正的帮助。

三、对于常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1)确定勘察的依据。在勘探之前,我们要保证建设场地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就是我们要制定好勘察的计划,对整个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拟定出一个勘察纲要。勘察纲要是对整个工作的详细计划,是实施勘察的指导性文件。同样的,在对于勘察报告的审核上也需要我们进行严格的把关,报告中绝对不能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内容,对于审核绝对不能够马虎,对现场勘探情况、地质资料的分析以及岩土参数的推算等等都要逐一进行严格的审查。只有对报告的审核加以重视,才能够保证勘察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合理的整理和编制资料。岩土的勘察工作中,对于资料的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对于最后结果的分析。因此,在分析和整理过程中需要我们保证其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完成,分配好各个阶层的工作目标。在编写报告的过程中,出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一定要认真的讨论分析,到最后在编制报告时一定要保证意见的统一性,确保没有错误。编制完报告后,编写的人员在自我检查时,校验的人员也要同时进行检查,确保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和纰漏出现。

(3)对于勘探的方式和方法需要科学合理。选择正确的勘探方法也是能够保证勘察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选择勘探的方法就是对于不同地质的场地进行不同方式的勘探,以便于勘察的顺利实施。比如说,对于存在淤泥、软土或无卵砾石土的场地中,就可以运用静力触探的方式,因为这个可以有效直观的反应出土质的力学情况。再比如说对于山洪冲积的地方勘察时就需要我们运用重型贯入试验的方法,因为如果是采用静探的方式,对于这种颗粒比较粗的土体,静探贯入的能力有限,无法取得土体的力学数据。因此,不同的地质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对地质进行符合实际的勘察。

结语:

岩土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整个工程的后序工作的质量。因此做好岩土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首要的任务。岩土勘察工作需要勘察单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因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岩土勘察的结果,所以加强对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是提高整个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对岩土进行勘察工作时,勘察人员一定要认真工作,在分析勘察所得岩土相关数据时一定要谨慎,确保所得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对于勘察从业者,要不断积累工作的相关经验,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岩土勘察采用的专业仪器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勘探仪器的精确性和实用性逐渐成为决定岩土勘察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岩土勘察的理论方面加大研究和分析,并且要跟得上时展的脚步,不断发展和改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勘察工作的科学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建设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宾,王小勇.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续建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实录[J].安徽地质,2007(03)

[2]程建伟,杨宏宇.山谷型垃圾填埋场选址与勘察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06)

岩土考察报告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作用;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相应的参数。而且岩土工程勘察所得到的成果,是工程建设场地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数据,并以此来制定工程建设的方案,有利于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岩土工程勘察的作用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地质进行调查和测绘,进行现场检验和检测,同时还要采取土样,并进行相应的勘探,需要选择先进的设备和运用适宜的勘察方法,从而综合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判,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分派的任务进行,在工程现场要充分的利用岩土工程原理来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的严密性,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2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1勘察资料收集方面的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以便于为工程设计、基础处理及施工指导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往往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对勘察资料收集不认真,缺乏细致性,这就导致所收集到的勘察资料使用性降低。由于所收集的到勘察资料准确性有所欠缺,这必然会对设计人员或是施工人员的判断带来不利影响,无法准确把握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从而对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2.2勘察任务实施方面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会详细记录勘察任务的分派,这对岩土工程勘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勘察单位对于勘察任务的分派缺乏重视,勘察过程中勘察点设置较为随意,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可能会对勘察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勘察人员自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勘察结果准确性也会下降,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勘察任务要具有规范性。

2.3外业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外业施工涉及的作业任务较多,而且对于外业施工中相关操作都具有明确的要求,但由于外业施工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规范性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导致外业施工难度增加,部分测量的数据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障。特别是在取样时,需要对样本进行严格标记、保存和封装,而且测量时对时间也具有严格的要求,以此来降低样品含水量和溶度所带来的影响,确保样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部分勘察单位在数据测量过程中,对于勘察对象测量不够详细,测量的数据缺乏全面性,这对勘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2.4勘察报告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结束后,勘察结果会以勘察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一旦勘察报告制定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则会对工程人员对勘察报告的使用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参数不详、结论缺乏针对性及参考价值不大等问题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在具体勘察过程中不能及时对工程场地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一些情况进行及时扑捉,从而无法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高速,在勘察报告制定过程中缺乏细致的分析,使其无法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参考价值有限,这不仅导致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失去意义,而且还造成大量的经济和人力浪费。

3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相关措施

3.1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活动

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由于环境、地势及规模等存在差异,这也使其对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具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勘察深度方面,一般性住宅和高层商业建筑在勘察深度方面的要求则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高层商业建筑地岩土工程勘察深度具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其地基的稳定性。而在水源勘察时,由于地形及水源用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勘察间距、层次和安全系数等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说明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情况来开展勘察活动,以此来提高勘察结果的质量,确保工程施工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

3.2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活动中的资料收集力度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涉及的资料非常的多,为了避免遗漏,首先可以通过提前书写一个勘察活动有关的资料清单,将有价值的勘察内容进行记录;其次在勘察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资料清单展开勘察活动,如果发现当地的勘察环境与事先预想的有出入,可以对资料清单进行及时的修改或添加一些被遗漏的勘察资料,从而实现勘察资料的完整性。

3.3实现外业勘察活动的规范性

外业勘察要在严格遵循勘察规范的情况下实施,在具体勘察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规范中没有规定的内容,则可以灵活处理。勘察点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样品要根据样品的特性来进行针对性的采集的保存,对于一些容易受到光照和水分影响的样品,要采取密闭和遮光的方式进行保存,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测量工作,确保误差的减小,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努力规范外业勘察活动,不仅能够降低外业勘察活动的复杂程度,而且对提高外业勘察活动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4完善勘察报告的内容

面对勘察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将勘察参数和勘察内容在勘察报告中进行详细的记录,如果发现内容有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向勘察人员进行及时地反映,从而对缺失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对勘察结果的结论部分,要根据勘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勘察的结果以及岩土工程勘察的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勘察报告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4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其是在多种工程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详细的资料支持。因此需要控制好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岩土勘察活动,做好勘察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进一步对外业勘察活动进行规范,确保勘察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使其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价值,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华生.试析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存在的若干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6).

岩土考察报告篇7

【关键字】基础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技术

我国基建工程最关键的工序就是岩土勘察工作,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之前开展岩土勘察工作,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以更科学合理的地质条件及相应技术帮助。同时岩土勘察工作主要研究对象为地基和基础及地下工程的关系,但由于地基土易受土质影响,所以,在开展一项岩土勘察工作时,要清楚的知道该工程主要的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矛盾又是哪些?且勘察人员必须在完全掌握设计要求及意图和建筑物荷载情况下,对岩土勘察工作过程中的基础及地下工程设计,或施工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给出充分的分析论证,并拟定出技术可行又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具有较大市场。

一、基础地质概述

当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得到一定的发展提升,包括其勘察的设备、方法及仪器和相应技术也得到相应的提升。且随着当前技术的发展,岩土勘察工作要求我们不能仅限于使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手段,因此必须面临更多的技术考验,以便找出更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所谓的基础地质就是对区域地质的调查和基础地质的研究,一方面岩土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地质原始资料,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勘察成本达到对技术的要求。

而之所以开展岩土勘察,其目的就是为实现掌握工程现场地质情况,并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更科学可靠的地质勘察成果和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因此其勘察结果的报告质量优劣,将直接作用于工程的造价和安全性,所以在工程中岩土勘察是极为关键的工序。并且,勘察报告中的岩土参数,不仅关乎到基础设计的经济性、安全性,还关乎着工程的可行性。

通过对现场钻探采取原状土样,并进行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即为岩土勘察工作,岩土勘察工作务必要结合工程以往施工的经验,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每一个勘察环节,确保其勘察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基于国家有关规范的高质量岩土勘察报告,能够更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勘察现场的地形地貌地层及地质结构和不良地质作用等内容,加上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岩土工程,因此其建设项目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也更加合理可靠。

二、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

(一)野外勘察收集基础地质资料

野外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最关键的工序,是对第一手资料获取的主要来源,同时还是室内地质勘察高质量报告的基础。并且通过野外勘察和相关基础地质资料的收集,可实现施工人员全方面的掌握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环境等各方面施工条件,实现了目的性的勘察,促使勘察成本更科学合理,提高了施工勘察单位的竞争力。由于岩土勘察都是在野外进行,所以要达到有计划有目的的现场施工,必须要在勘察之前就做好准备工作,因为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对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由于岩土勘察任务的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在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时候,想要获取更精准全面的原始资料,不能有和任何的误判或假象出现,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科学全面的划分勘察地层;详细划分岩土的状态色泽、湿度等不同指标,并且要详细编录这些资料为室内地质勘察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在多个钻机同时工作时,必须要集中技术人员勘察1-2个钻孔,同时为避免野外勘察资料的定性描述等难统一,勘察人员必须统一勘察编录的形式,防止整理勘察资料耗时耗力等;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勘察工作的原位测试。为减少静力触探实验的零漂应深调零,特别是要注意施工区域低温及气温差异较大的季节,将会存在相差较大的工程勘察触探指标;标准贯入实验必须按规定校正孔深和杆长,将缩颈及孔底有残留时测试位置控制在应测试段,便于及时发现极软地层标贯自陷、自沉现象,促使标工程贯入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且必须按规定连续贯入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

(二)室内测试基础地质岩土

室内测试基础地质岩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及时测试岩土样,或试验流程为按照正确流程操作。例:试验要求饱和的土,饱和时间未达到规范要求测试;实验岩石固结验压力值未达到上覆自重与附加应力之和的要求,且不按规定要求进行平行测试的固结测试,会降低岩土勘察报告的精准可靠性,导致现场数据与报告数据产生矛盾,加大工程投资成本。所以室内测试基础地质岩土,必须及时且按规范要求进行测试。室内测试基础地质岩土是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需要立足于原状岩土样及科学正确测试分析法上,一旦无法达到要求就会导致试验指标可信度被降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原状岩土的采取保管。针对不同岩土采样必须采用相应的取样器材,例如软土的采样需用薄壁取土器,硬土的采样需用单动或双动二重管取土器,且对所取样的岩土要妥善保管及时送样,特别是那种失水过快的土样,注意避免土样的受热振动;

2、定性划分土石样。要清楚了解各种土基本的工程地质性质,全方位的掌握每种土型区域分布的情况。例如膨胀土,其特征为塑性及液限指数高具裂隙,同时当压力固结实验在50及100kpa的情况下,其变形量小于同级荷载作用下的仪器变形量,注意我国膨胀土的膨胀力在50-100kpa范围内;不能仅以塑性指数≤10的指标定名粉土,还必须注意粒>o.075mm且不超过总质量50%的指标,毕竟塑性指数划分会导致误判,而计算粉土承载力深度修正和液化判别时,必须以粘粒含量数值计算。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过其理论和经验依旧处于不成熟完善的状态。岩土勘察作为工程基础性工作,其对象和范围涉及极广,勘察内容也较为复杂,且手段是非直观性,因此要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提高勘察技术水平及工程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莫廷满.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0,09:66-68.

[2]邢广锐.探析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40.

岩土考察报告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关于岩土分类,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岩土分类、描述不够准确的问题,规范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如(GB50021-2001)在第3.2和3.3条中分别增加了关于岩石完整性分类和对黏性土、粉土的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以及韧性描述的规定,有效地弥补了其他鉴别方法的缺点与不足。虽然规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岩土分类、描述作为勘察的第一手资料,其质量仍然参差不齐,质量低劣的情况经常出现,对勘察成果的质量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出现错误性的结论。

(2)通常情况下,由于工程整体勘察任务较重,且时间较短,加之进行勘察前缺少详细周密的计划,当问题出现时,外业工作已经结束,从而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外业勘察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下:其一,勘探点深度不足。在一般的岩土工程中,勘探的实际深度,一方面取决于基础结构的形式,形式不同,则深度也不相同。然而,在实际工程勘探中,不按照规范进行勘探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勘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方,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其二,取样及原位测试不合理。按照有关规范中的规定,取样及原位测试的件数应不少6组,并且应充分考虑取样及测试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这样所得结果的数值才能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现象较多,或是虽然满足了件数要求,却未曾考虑土层的均匀性及代表性这两个关键因素,致使取样及原位测试所得出的实际结果与实际不符;其三,地下水的测量。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外业工作中,地下水的测量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地下水位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一旦在勘察工作中忽视这一工作,必将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埋下隐患,如在被勘察的地层中,既含有承压含水层,又含有潜水含水层时,若未进行分层量测,则会导致勘察报告中地下水的性质不明确。

1.2具体原因分析

(1)由于现阶段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致使勘察市场中压价现象严重。在国内勘察市场中,大部分勘察单位都未按照国家制定的收费标准进行勘察收费,从而使中标的单位所得的勘察费用较低,这就造成了在实际勘察工作中不得不通过偷工减料方式来节省经费,而经由这样的勘察得出的报告,其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欠缺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才。大部分勘察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承接工程项目后,雇佣大量的农民工来进行外业勘察工作,如钻孔取样、地下水位量测等,其中更有甚者还从事土层的鉴定等关键性工作。由于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较低,并且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从而使得外业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规范的现象。

(3)目标不明确且勘察依据不够充分。只有明确了设计意图,对工作量的布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但当前不少勘察报告的前期资料收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资料收集不全,如不了解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等情况。此外,对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工程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调查比较忽视,导致最终的勘察成果不能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4)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采用不够合适。勘察测试手段、方法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是对勘探装备、取土器规格、勘探手段以及取样方法等的适用性、合理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出现诸如对静力触探装备未定期标定、贯入速率未严格控制,甚至仅仅使用静力触探来替代全部的勘察工作;还有在碎石土层中做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未连续进行;在未清除孔底废土的情况下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等情况不时地出现。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改进措施

2.1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这首先是由于测试数据是分析评价的基础,没有完整、可靠、适用的测试数据,一切分析评价都是空中楼阁。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力环境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2.2强化对勘察市场的监督管理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勘察市场不规范的问题,必须加大对市场监督管理的力度,并尽快建立并完善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首先,应加强对勘察工程项目合同的审查和管理,以此来明确勘察工作的目的性,避免出现盲目勘察或越级的情况;其次,应加大对勘察现场作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杜绝不规范的勘察现象发生,借此来保证勘察质量;再次,加强对勘察报告编写的审查力度,对于勘察报告中的所有内容必须细致认真地进行审查,尤其是基础选型的论证以及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应着重审查,借此来避免勘察报告仅仅重视描述,而轻视具体内容分析的情况发生。

2.3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勘察质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与地质勘察有关的技术也随之得到发展,如地质测绘技术、物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勘察工作人员应改变以往传统勘察手段的单一,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当中,以此来提高勘察的精确度,确保勘察质量。

2.4提高岩土工程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现阶段,我国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而现有的勘察人员整体素质又明显偏低,大多数勘察单位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抢占市场份额当中,从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为了能够确保工程勘察的质量,勘察单位应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3、结论

岩土工程勘察是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岩土工程的特殊性,许多时候无法采用直接、直观的手段实现对地基岩土性状的调查和获取其工程特性指标。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关的各类规范、规程,并在勘察工作中仔细、认真以及全面考虑,确保勘察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从而使勘察成果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最终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高效运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一鸣.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福建建设科技,2005(6):135-136.

[2]叶海东,张立辉,梁进.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问题的讨论[C].全国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华北站2008年会论文集,2008(9).

[3]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岩土考察报告篇9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

1报告的编制程序

在完成现场放点、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测量、现场土层描述和土样的土工室内测试等工作后,即转入内业资料整理和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编制程序:

1.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2土工试验成果校正现场土层描述。例: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

1.3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各土层承载力。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土工室内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及地区经验综合判定。

1.4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

1.5编写文字报告

2文字报告的编制原则

详细勘察阶段的文字报告应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3节的要求执行。

工程概况

2.1.1勘察任务的委托和承接单位;拟建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结构类型、荷载情况、变形要求、拟采用的地基和基础方案等等。

2.1.2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2.1.3岩土勘察等级;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3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情况

3.1勘察依据、规范、勘察纲要、任务书等;

3.2钻孔的布置和勘察方法;

3.2.1钻孔平面布置方式和数量、间距、深度;

3.2.2说明测量、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土工室内实验等的工艺和方法。施工设备型号、数量、钻进方法;

3.2.3勘察工作日期及工作量;

4场地条件

说明自然地理、交通、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

地形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场地平整程度、相对高差、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处于山区丘陵的场地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处于平原勘察场地,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如果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

5场地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5.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5.2分层编号方法

5.2.1,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适用于地层简单的场地。

5.2.2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

5.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5.3.1分布情况: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

5.3.2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

5.3.3岩性和状态:粘性土叙述颜色、塑性、包含物、结构性、干强度、韧性、摇震反映等;粉土叙述颜色、湿度、密度、包含物、结构性、干强度、韧性、摇震反映、粘粒含量等;砂土叙述颜色、湿度、密度、分选、磨圆、矿物成分、包含物、粘粒含量等;碎石土叙述颜色、湿度、密度、平均砾径、最大砾径、充填物、并估算(平均砾径、最大砾径、充填物)所占的百分比、主要岩性、颗粒骨架风化程度等;岩层叙述颜色、湿度、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及产状、岩芯的完整程度、质量等级。

6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初见及静止水位、地下水流向、变幅、补给、排泄方式、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等接触材料的侵蚀性等。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42-、侵蚀Co2的分析结果。

7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7.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及破碎带通过。

7.2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特征周期及动峰值加速度。

7.3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

7.4对场地土进行地震液化判别、划分液化等级、对场地与地基的抗震措施提出建议。

7.5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的影响,防止措施。

7.6各种特殊性岩土(如填土、软土、湿陷性土)对场地稳定性的评价。

7.7场地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

7.8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

8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8.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评价。土的标准冻深和最大冻深。

8.2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

8.4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特征周期及动峰值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

8.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8.6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监控及预防措施的建议。

8.7运用本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和今后尚需进行的岩土工程工作等。

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9图表编制要点

9.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图件

9.1.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表示的主要内容:

9.1.1.1建筑平面轮廓、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取样孔、高程施测点等。

9.1.1.2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应布设纵横剖面线。

9.2工程地质剖面图

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剖面线的布设要恰当、场地各层岩土分层要正确,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要合理。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及孔口高程,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

9.3主要成果表

9.3.1地层统计表。

9.3.2勘探点一览表。

9.3.3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9.3.4动力触探原位测试成果表。

9.3.5物理力学数理统计表。

9.3.6桩基础桩周摩擦力、桩端土承载力。

9.3.7土工室内试验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10附件

10.1勘察委托书

10.2勘察纲要

10.3特殊地质条件说明

小结: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要具备扎实的工程地质学理论基础,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土力学、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和地区地质特征。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参考文献:

1、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

5、《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文昌里一号

邮编:121000

收件人:张伟

电话:13352196465

岩土考察报告篇10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a

岩土工程的勘察,是建筑设计的初步环节,是岩土工程资料收集的过程,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是至关重要的。简单来说,勘察质量的好坏,将关系到建筑造价成本的高低以及施工质量的优劣。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积极去探析岩土勘探工程的常见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不断探索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

一、岩石勘探工程概况

1.1岩土勘察的定义

所谓岩土勘察,是编制文件的过程,是岩土勘察的过程,其主要是结合建筑合同的相关要求,去考核建筑区域的地质条件,岩土状态以及周边的具体环境等因素,以为制定建设方案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岩土勘察的具体流程

岩土勘察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调查-试验-分析-编制。详细来说,调查环节就是针对于建筑用地的地质情况,开展全面的测绘工作和勘探工作;试验环节,就是继调查结束之后,对于岩石样本进行试验,主要涉及到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两种方式;分析环节,继试验环节之后,以工程地质情况为基础去分析评价建筑用地的实际情况;最终的编著环节,在上述所有步骤顺利完成之后,要针对于不同阶段的文件信息进行整理,并形成相应的编制体系。

1.3岩土勘察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岩土勘察的主要对象时建筑工程地基,所谓地基就是建筑区域的岩土体,是自然界作用下形成的,往往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其具备多变性,复杂性。由此角度出发,我们就要在建筑设计环节之前,对于岩土的基本情况,特有属性进行勘察,并将依照程序得出的勘察结果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讲,岩土勘察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勘探结果,而勘探结果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就是说岩土勘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应该高度重视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保证其科学合理的开展下去。

二、岩石勘探工程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1勘查的依据不充分

依据岩土勘察的相关流程操作规定,在开展勘察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一系列的信息源,其主要涉及到的有建筑平面图,建筑物性质,建筑整体规模,建筑负荷,建筑结构特性,建筑的埋深度,建筑的地基变形特点等等,但是在实际勘探过程中,很多的勘探人员都有投机取巧的行为,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意义开展勘探过程,只是在走形式的去履行职责,使得后期还有再次开展勘探,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2.2勘察资料质量不过关

对于建筑设计环节来说,需要对于建设场地的具体特征有着明确的把握,这是其展开设计的基础。也就是说其在设计的时候必然需要第一手的资料,主要涉及到的有室内和室外的原始资料。但是在现实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于统计定义和理论认识不清,尤其在统计和分析岩土参数的时候,对于一些异常取值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就进入到统计环节,使得统计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这将直接影响到场地的合理分析;其二,一味只用标准值,忽视岩土参数的准确性,导致取值的不准确。

2.3勘察报告不符合实际

从理论上来讲,勘探报告应该是在建筑工程区域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但是现阶段的勘察报告很大程度上都是形式上的,根本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的反映现实情况,或者假大空的信息传达,或者是粗略模糊的掩盖,或者是无逻辑五理论依据的草草了事,其对于设计工作没有任何的参考意义。

三、岩土勘察工程规避问题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勘探制度,确定勘察依据

岩土勘察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程,我们应该从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出发,保证勘察依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此,首先,积极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勘察操作流程,将其作为建筑项目开展的制度性规定,保证勘察纲要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制度化的纲要将是岩土勘察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能够保证各项步骤都合理的开展下去。其次,注重勘察报告的科学审查制度的建立,尤其是注重考查报告中的工作总量,勘察因素,资料数据的详细分析,保证以严谨的态度去处理各方面的信息,无论是基础类型的论证,还是施工场地的稳定性评价,还是施工堤防的合理建设都要保证是在审查原则下进行的,一旦某一步没有合格,都不得开展下一步。最后,合理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性质,保证对于其勘察依据的确定,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层次划分,编制形式,描述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3.2合理整理编录资料,形成检查习惯

勘察资料涉及内容比较多,层次比较杂,往往需要在多方面的合作之下开展。这就需要现场的人员积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各司其职,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保证协同作战,处理好资料的整理和编录工作。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报告的交接工作,往往会因为现场与编制之间没有充分的沟通,很可能造成信息的脱节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积极审查资料编制过程中的不足,以严谨的态度去探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保证编制的合理开展。

3.3善用勘察方式方法,保证科学合理

针对于勘察地基的性质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勘察方式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合适科学的勘察方法将有利于勘察结构有效性的提高。比如如果在淤泥,填土,地下水埋藏比较浅的区域,使用静探应用将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不仅仅可以有效的反应地基强度,还比较适宜的得出测试的结果,极大地提高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勘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要想做好岩土勘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岩土勘察工作的总结,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去探析如何处理各类问题。争取以归因视角去审视问题的出现,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实现岩土勘察工作的开展,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体统精准的信息资料,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莫志良.关于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研究分析[J].科技资讯.2008(08)

[2]杨来生.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