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十篇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十篇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41:02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1

中新社记者1月9日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1月8日18时许,广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祁晓林自缢身亡,终年55岁。据广州市公安局称,祁晓林生前身患疾病,有抑郁症状。

无独有偶。榆林市有一名男子坠楼身亡。据该市司法局报告,死者张引胜,系榆林市司法局局长,经公安机关核查死者近期的病检报告,确诊死者患有重度抑郁症。

抑郁症这种毛病,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一种心理疾病。病人有凄凉感,对人和事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此病发作严重时,人会感到强烈厌世,焦躁不安。他们把死亡看作是最美妙的归宿,所以自杀是抑郁症发作的必然结果。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是所有疾病中最高的,社会上自杀人群中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它比一般人群的自杀率高20倍。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

这样一来,抑郁症成了一个筐。官员非正常死亡,历来是个敏感话题。如果不把自杀真相公之于世,就会引出公众的各种推测,随着互联网影响的不断扩大,官员自杀的负面影响更为强烈。现在好了,有了抑郁症这个筐,许多说不明、道不尽的事件和纠结,都可以往里装。对某些正在受审查而自杀身亡的官员说来,“患有重度抑郁症”、“压力很大”、“不堪病痛折磨”,是最体面而又合符人之常情的解释。这一结论最省事。人死了,—了百了,死者已矣,生者也随之摆脱干系。“生前病情不为组织与同事掌握”,那么,组织上自然也不必承担责任。“自杀”的判定一出,快刀斩乱麻,风波平息;真相不再追究,水落何必石出;矛盾化解,压力消失。当事人和本单位,彼此都能接受。明乎此,抑郁症这个筐的发现,实在是功莫大焉!

不过,老百姓对许多官员的自杀都出于抑郁症一说,有点不大相信。其实,时下官员患抑郁症增多有其社会因素。在十后,中国多地反腐提速,一批省部级官员迅被“”,一大批贪官落网下狱,有网民直言廉政风暴已来临。许多、捞了许多黑钱的贪官,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他们有的赶紧卖房,有的匆忙退款,有的在谋划外逃。被审查者不免头痛、心烦、多梦、乏力,坐卧不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终于引发抑郁症。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在我们看来,贪官们的惶惶不可终日,正是人民大众拍手称快之时。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2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

【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1-0086-04

【关键词】抑郁;危险行为;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青少年

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心境的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儿童青少年的抑郁与成人相比,出现时比较隐蔽,它的发生通常有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使成人期患抑郁的风险增加2~4倍[1],而且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有复发的风险。抑郁可影响到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学校的表现、与同龄人及家人的关系,甚至导致自杀[2-3],通常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学习成绩的突然下降、过敏性体验的增加、朋友关系的恶化、社会交往或娱乐活动的减少、饮食的改变、睡眠障碍、经常疲劳、感到没有价值、无望感等。儿童青少年的抑郁也增加了物质滥用和自杀的风险[4-5]。

1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特征

1.1流行率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儿童青少年抑郁流行率调查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5%的儿童青少年有抑郁症状,受重性抑郁影响的儿童青少年占3%~5%[6];澳大利亚每年约有3%的6~17岁儿童青少年受到抑郁的影响[7];意大利有5%~10%的儿童青少年有抑郁症状[8]。我国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2.3%,其中有抑郁症状的女生占45.1%,有抑郁症状的男生占39.5%;普通中学有抑郁症状学生占44.8%,重点中学有抑郁症状学生占40.4%,普通中学抑郁症状的学生显著多于重点中学的学生[9]。

国内外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率存在很大差异,可能是由于使用的诊断、测量工具不一致,评价标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

1.2年龄、性别差异在儿童青少年中,抑郁的流行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10]。在儿童期,男女患抑郁的情况大体相同,但到青春期时流行率明显增高,同时女孩患抑郁的频率高于男孩[5]。抑郁在女性青少年中流行更为普遍,性别差异出现的年龄是13岁;与男孩相比,女孩患抑郁的概率更高,症状也比男孩严重[11-12]。有研究表明,近20%的女生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有过明显的抑郁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抑郁的症状有一些变化,但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较严重的抑郁有增加的趋势[13-14]。

1.3种族差异美国学者Saluja等[10]对9863名11~15岁的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18%的儿童青少年报告有抑郁症状,女生的报告率(25%)高于男生(10%),不同种群与文化背景的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不同,其中美国印第安裔、西班牙裔、白人、亚裔、非裔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9%,22%,18%,17%和15%。该研究同时强调,正确理解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率在男女之间以及不同的种群、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对于识别和治疗该人群的抑郁症状有很重要的意义。

2抑郁与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的统计学关联

抑郁通常与吸烟、饮酒、物质滥用、不安全、暴力等健康危害行为有统计学关联,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并削弱社会功能,甚至引起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15-17]。陶芳标等[18]对合肥市城乡312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在控制了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结果发现抑郁症状是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大量饮酒、节食、见过、上网时间过长等健康危害行为的危险因素。

2.1抑郁与自杀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明显增多,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第3位原因,成为突出的心理问题[19]。

2004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医生和病人发出通告,该通告是关于新近10种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增加了自杀的风险。FDa咨询委员会对所有儿科抗抑郁试验的资料进行重新估计和分析,通过meta分析发现,青少年使用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组自杀行为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组)[20]。FDa的通告强调,抗抑郁药物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的使用加重了抑郁的症状或增加了自杀的风险。

marquet等[21]在荷兰的研究也发现,1983-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杀和自杀企图人数下降了50%,其中有60%曾尝试过或采取过自杀的人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状。这些有抑郁症状的病人有91%通过医生进行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通常情况下,采取过自杀行动比尝试过自杀的病人当中抑郁的流行率高出8%。另外,在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的病人当中抑郁的症状和表现大部分是相同的。

2.2抑郁与物质滥用物质滥用(substanceabuse)是“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简称,该类物质易使人体产生依赖性与成瘾性,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往往出于好奇,容易滥用此类物质,从而导致对身心的危害。目前,儿童青少年容易滥用的物质有酒精、烟草、大麻以及等[22]。

2.2.1抑郁与吸烟、饮酒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行为与生活方式[23],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容易沾染健康危害行为。一项对杭州市某中学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较为普遍,初一年级学生吸烟、饮酒率分别为9.7%,12.3%,高二年级学生吸烟、饮酒率分别为41.0%,62.9%,并指出开始吸烟与饮酒的年龄是相近的,且吸烟行为往往伴随饮酒的行为,同时该人群的抑郁、紧张、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也较为突出[24]。

匈牙利学者Dudas等[25]对随机抽取的职业学校和高中学校学生215名进行调查显示,吸烟的学生比不吸烟的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规律吸烟的学生抑郁症状得分高于不吸烟的学生及偶尔吸烟的学生。另外发现,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吸烟者。该研究表明,抑郁及焦虑症状与青少年的吸烟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并强调有效地减少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是预防青少年吸烟的重要措施。

酒精及含酒精的饮料在儿童青少年中的使用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研究表明,抑郁情绪可使儿童青少年酒精使用的风险增加,也为后来频繁饮酒的发生埋下隐患。另外,饮酒也与负性的情感有关,如愤怒、担忧等[26-27]。

o'Connor等[28]对42名4~5岁的儿童以及他们的母亲进行调查发现,儿童出生前母亲饮酒是导致儿童发生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指出环境机制可能是这种关系的中介因素。也有研究发现,在1a中的酒精依赖者患抑郁的概率增大,同时发现女性具有更大的危险性[29]。

2.2.2抑郁与、违禁药品何倩等[30]对武汉市的56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尝试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13人曾经至少使用过1次,该类主要涉及大麻、冰毒、、鸦片、海洛因等,尝试率高达2.0%,男生和女生的尝试率分别为2.8%和1.0%。尝试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经常吸烟、经常饮酒、有抑郁情绪、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等。

大麻使用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大麻的使用也增加患其他紊乱状态的概率,如青少年的厌恶情绪和品行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程度轻的精神障碍和抑郁的心境[31-33]。

英国学者Boys等[34]对13~15岁的262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显示,有抑郁症状等情绪障碍以及有行为障碍的青少年使用上述物质的风险增高,并指出吸烟、饮酒和大麻使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一种物质的频繁使用会增加其他2种物质使用的风险。

Degenhardt等[33]对关于大麻使用与抑郁之间关联性的一些研究进行了回顾,经分析发现,大量使用大麻与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当大麻的使用量减少或者经过统计学分析控制了一些潜在的混杂变量后,这种关联变弱,但仍发现大麻的使用与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一项在荷兰[35]的研究指出,年轻人大麻的使用与违法和攻击行为有很强的关联性,同时也与心理健康方面的因素(抑郁、孤独等)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当控制了性别、年龄后这种关联性变弱;当考虑更多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时,该关联失去了意义。

(mDma)作为一种新药出现在欧洲已有10多年的时间,最近关于使用mDma的副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指出,使用mDma与情绪健康问题相关联,比如抑郁、焦虑等[36-37]。Huizink等[37]在荷兰对1580名个体从儿童期到成人期进行前瞻性研究,跟踪时间为14a。结果表明,在儿童期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诊断患有抑郁与焦虑症状的孩子与后来在青少年期间或成人早期使用mDma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该类人群使用mDma的风险增高(oR=2.22,95%Ci:1.20~4.11)。

2.3抑郁与不安全巴西学者mitsuhiro等[38]使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和社会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学问卷,对巴西圣保罗市某医院产科的1000名怀孕的11~19岁的少女进行调查发现,贫穷的青少年占53.6%,无业者占90.4%,经济不能独立的占92.5%,辍学的占60.2%。在妊娠晚期使用的占6.0%(大麻为4.0%,可卡因为1.7%,2者都用为0.3%),其中至少出现一种精神障碍的占27.6%,发生频率最高的是抑郁障碍,占12.9%;其次是创伤后应激障碍(10.0%)和焦虑(5.6%)。该研究同时指出,家庭破裂、辍学、失业以及较低的职业训练水平是导致该人群发生此类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针对这种社会现象,需要制定一些预防性的政策或措施来减少此类危险行为的发生。

2.4抑郁与暴力暴力已成为一个影响公共健康的社会现象,印度学者对1500名在校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暴力和恐吓事件在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有性别差异,男性是发生该类事件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指出该类人群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失调和不良的学校表现[17]。

美国学者Glew等[39]对3530名三~五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校园恐吓情况的横断面调查显示,有22%的学生涉及恐吓事件(包括欺凌他人、受他人欺凌、两者兼有)。这些学生在学校与正常的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安全感,其中欺凌他人和受他人欺凌的学生比正常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忧虑、恐惧(oR=1.5,95%Ci:1.2~1.9;oR=1.8,95%Ci:1.2~2.8),同时他们的学业也很可能受到影响。

Saluja等[10]对美国的六、八、十年级的9863名11~15岁的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来确定与抑郁症状有关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结果发现,抑郁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那些经常涉及恐吓事件的学生(包括欺凌者和受他人欺凌)报告的抑郁症状是没有涉及此类事件人群的2倍;另外,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物质滥用的行为也较多。

Lehrer等[40]对来自美国的80所高中和50所初中的1659名女生进行调查发现,基线调查有较高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后来与同伴发生暴力的危险增加了1.86倍(95%Ci:1.05~3.29)。该研究表明,女性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增加了后来与同伴发生身体暴力的危险性,并强调预防、诊断和治疗该人群的抑郁症状有助于减少后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3青少年抑郁与健康危害行为之间因果关系探讨

从以上的研究中很难找到抑郁与健康危害行为之间直接的因果关系,笔者以吸烟行为为例,选取部分研究进行吸烟与抑郁之间因果关系的探讨。

3.1青少年抑郁与健康危害行为的因果关系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吸烟与抑郁之间有很强的联系。Duncan等[41]认为,有2种提议来解释这种联系;有学者认为是抑郁导致了吸烟,可能的原因是具有抑郁特质的个体借助于吸烟作为自我解脱的方式。

陶芳标等[42]于1998年和2003年分别对合肥市城乡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吸烟情况的调查监测,结果发现,2003年中学生13岁前吸烟、最近吸烟、规律吸烟和吸烟成瘾(分别为8.8%,12.0%,5.6%和1.7%)比1998年的发生率(分别为3.1%,3.0%,1.7%和0.6%)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指出,曾经吸烟、13岁前吸烟、最近吸烟、规律吸烟、未尝试戒烟和吸烟成瘾者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检出率高,抑郁症状是规律吸烟(oR=1.676,95%Ci:1.122~2.503)和吸烟成瘾(oR=2.753,95%Ci:1.438~5.271)的危险因素。

也有研究指出,对于多数的青少年来说,吸烟与抑郁的关联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法观察到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41]。Goodman等[43]分别对8704名和6947名2组青少年(10多岁)吸烟状况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为期1a的跟踪调查,抑郁症状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评分。第一组的样本要求青少年没有抑郁症状,用该样本来确定和分析吸烟对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此时,吸烟状况为预测因素;第二组的样本要求青少年在调查的前1个月不吸烟,用该样本来分析严重的抑郁症状对后来发生大量吸烟行为的影响,此时,抑郁症状为预测因素。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当前吸烟是发生严重抑郁症状的一个很强的预测因素(oR=3.90,95%Ci:1.85~8.20);抑郁症状使大量吸烟的危险增加了3倍,但当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基线调查的抑郁症状不是大量吸烟的预测因素。因此,该研究指出,青少年抑郁很可能不是导致大量吸烟的先决条件;相反,当前的吸烟行为是发生抑郁症状的一个很强的决定因素。

3.2抑郁与健康危害行为共存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往往伴有其他情绪障碍及品行障碍的发生,抑郁的女生通常有焦虑、物质滥用、进食障碍和品行障碍等[44]。男孩或女孩的品行障碍在他们出现抑郁症状时加重,事实上青少年行为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精神心理问题[45]。

measelle等[46]对13~18岁的女性青少年的抑郁、进食障碍、行为、物质滥用4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抑郁、进食障碍、物质滥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行为则是降低的。并且指出:每一个症状区域的增大,都与其他症状区域的增加有关,起初的抑郁和行为预示着将来进食障碍和物质滥用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先前的进食障碍预示了后来物质滥用问题的增加。因此,某一个症状的出现都有可能增加其他症状出现的风险,表明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共变,彼此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

4小结

抑郁在儿童青少年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绪问题。在儿童期男女的发生情况基本相同,但青春期女生的发生率高于男生,同时症状也比男生重一些。此外,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出现时不明显,而且也具有复发的风险。抑郁给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可以导致情感障碍、躯体化症状以及沾染各种健康危害行为等。因此,及早发现和处理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并及时纠正、制止各种不良的健康危害行为,对于该人群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这也是儿少卫生工作关注的重点领域。

目前的诸多研究采用的都是横断面的调查分析方法,尚不能很好地判别抑郁与健康危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其因果关系需要采用定群设计的队列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探寻。开展以心理健康促进为核心的预防和缓解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心理卫生活动,也可能减少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发生。

5参考文献

[1]pineDS,CoHene,CoHenp,etal.adolescentdepressivesymptomsaspredictorsofdepression:moodinessormooddisorder?amJpsychiatry,1999,156(1):133-135.

[2]KannL,KinCHenSa,wiLLiamSBi,etal.YouthRiskBehaviorSurveillance-UnitedStates,1999:StateandlocalYRBSSCoordinators.JSchHealth,2000,70(7):271-285.

[3]BRentDa.assessmentandtreatmentoftheyouthfulsuicidalpatient.annnYacadSci,2001,932:106-128.

[4]CHeUnGaH,emSLieGL,maYeStL.theuseofantidepressantstotreatdepressioninchildrenandadolescents.CmaJ,2006,174(2):193-200.

[5]HaZeLLp.Depressioninchildrenandadolescents.evidBasedmentHealth,2003,6(4):103-104.

[6]BHatiaSK,BHatiaSC.ChildhoodandadolescentDepression.amFamphysician,2007,75(1):73-80.

[7]SawYeRmG,ameYFm,BaGHURStpa,etal.thementalhealthofyoungpeopleinaustralia:Keyfindingsfromthechildandadolescentcomponentofthenationalsurveyofmentalhealthandwell-being.austnZJpsychiatry,2001,35(6):806-814.

[8]poLip,SBRanaB,maRCHeSCHim,etal.Self-reporteddepressivesymptomsinaschoolsampleofitalianchildrenandadolescents.ChildpsychiatryHumDev,2003,33(3):209-226.

[9]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特征.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03-105.

[10]SaLUJaG,iaCHanR,SCHeiDtpC,etal.prevalenceandriskfactorsfordepressivesymptomsamongyoungadolescents.archpediatradolescmed,2004,158(8):760-765.

[11]ReinHeRZHZ,paRaDiSaD,GiaConiaRm,etal.Childhoodandadolescentpredictorsofmajordepressioninthetransitiontoadulthood.amJpsychiatry,2003,160(12):2141-2217.

[12]CanaLSJ,DomeneCHLe,FeRnanDeZBJ,etal.predictorsofdepressionateighteen:a7-yearfollow-upstudyinaSpanishnonclinicalpopulation.eurChildadolescpsychiatry,2002,11(5):226-233.

[13]GaRBeRJ,KeiLeYmK,maRtinC.Developmentaltrajectoriesofadolescents'depressivesymptoms:predictorsofchange.JConsultClinpsychol,2002,70(1):79-95.

[14]LewinSoHnpm,pettitJw,JoineRteJR,etal.thesymptomaticexpression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inadolescentsandyoungadults.Jabnormpsychol,2003,112(2):244-252.

[15]weLLeReB,weLLeRRa.Depressioninadolescentsgrowingpainsortruemorbidity?JaffectDisord,2000,61(Suppl1):9-13.

[16]GLieDS,pineDS.Consequencesandcorrelatesofadolescentdepression.archpediatradolescmed,2002,156(10):1009-1014.

[17]mUnniR,maLHip.adolescentviolenceexposure,genderissuesandimpact.indianpediatr,2006,43(7):607-612.

[18]陶芳标,张金霞,毛琛,等.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31-133.

[19]woRLDHeaLtHoRGaniZation.theworldHealthReport2001:newUnderstanding,newHope.Geneva,wHo,2001.

[20]SimonGe,SaVaRinoJ,opeRSKaLSKiB,etal.Suicideriskduringantidepressanttreatment.amJpsychiatry,2006,163(1):41-47.

[21]maRQUetRL,BaRteLDSai,KeRKHoFaJ,etal.theepidemiologyofsuicideandattemptedsuicideinDutchGeneralpractice1983-2003.BmCFampract,2005,6:45.

[22]肖水源.青少年物质滥用的预防.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66-669.

[23]wHo.thewHocross-nationalstudyofhealthbehaviorinschool-agedchildrenfrom35countries:Findingsfrom2001-2002.JSchHealth,2004,74(6):204-206.

[24]姜彩霞,裘欣,杨海飞,等.杭州市城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37-1038.

[25]DUDaSRB,HanSK,BaRaBaSK.anxiety,depressionandsmokinginschoolchildren:implicationsforsmokingprevention.JRSocHealth,2005,125(2):87-92.

[26]KapLowJB,CURRanpJ,anGoLDa,etal.theprospectiverelationbetweendimensionsofanxietyandtheinitiationofadolescentalcoholuse.JClinChildpsychol,2001,30(3):316-326.

[27]paRDiniD,LoCHmanJ,weLLSK.negativeemotionsandalcoholuseinitiationinhigh-riskboys:themoderatingeffectofgoodinhibitorycontrol.JabnormChildpsychol,2004,32(5):505-518.

[28]o'ConnoRmJ,paLeYB.therelationshipofprenatalalcoholexposureandthepostnatalenvironmenttochilddepressivesymptoms.Jpediatrpsychol,2006,31(1):50-64.

[29]GiLmanSe,aBRaHamHD.alongitudinalstudyoftheorderofonsetofalcoholdependenceandmajordepression.DrugalcoholDepend,2001,63(3):277-286.

[30]何倩,王增珍.武汉市大学生尝试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28-31.

[31]FeRGUSSonDm,HoRwooDLJ,Swain-CampBeLLn.Cannabisuseandpsychosocialadjustmentinadolescenceandyoungadulthood.addiction,2002,97(9):1123-1135.

[32]aRSeneaULtL,Cannonm,poULtonR,etal.Cannabisuseinadolescenceandriskforpsychosis:longitudinalprospectivestudy.BmJ,2002,325(7374):1212-1213.

[33]DeGenHaRDtL,HaLLw,LYnSKeYm.exploringtheassociationbetweencannabisuseanddepression.addiction,2003,98(11):1493-1504.

[34]BoYSa,FaRReLLm,taYLoRC,etal.psychiatricmorbidityandsubstanceuseinyoungpeopleaged13-15years:ResultsfromtheChildandadolescentSurveyofmentalHealth.BrJpsychiatry,2003,182:509-517.

[35]monSHoUweRK,VanDoRSSeLaeRS,VeRDURmenJ,etal.Cannabisuseandmentalhealthinsecondaryschoolchildren:FindingsfromaDutchsurvey.BrJpsychiatry,2006,188:148-153.

[36]paRRottaC,BUCHanant,SCHoLeYaB,etal.ecstasy/mDmaattributedproblemsreportedbynovice,moderateandheavyrecreationalusers.Humpsychopharmacol,2002,17(6):309-312.

[37]HUiZinKaC,FeRDinanDRF,VanDeRenDeJ,etal.SymptomsofanxietyanddepressioninchildhoodanduseofmDma:prospective,populationbasedstudy.BmJ,2006,332(7545):825-828.

[38]mitSUHiRoSS,CHaLeme,BaRRoSmm,etal.teenagepregnancy:Useofdrugsinthethirdtrimesterandprevalenceofpsychiatricdisorders.RevBraspsiquiatr,2006,28(2):122-125.

[39]GLewGm,FanmY,Katonw,etal.Bullying,psychosocialadjustment,andacademicperformanceinelementaryschool.archpediatradolescmed,2005,159(11):1026-1031.

[40]LeHReRJa,BUKaS,GoRtmaKeRS,etal.DepressivesymptomatologyasapredictorofexposuretointimatepartnerviolenceamongUSfemaleadolescentsandyoungadults.archpediatradolescmed,2006,160(3):270-276.

[41]DUnCanB,ReeSDi.effectofsmokingondepressivesymptomatology:areexaminationofdatafromthenationalLongitudinalStudyofadolescentHealth.amJepidemiol,2005,162(5):461-470.

[42]陶芳标,黄锟,高茗,等.合肥地区中学生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2):132-136.

[43]GooDmane,CapitmanJ.Depressivesymptomsandcigarettesmokingamongteens.pediatrics,2000,106(4):748-755.

[44]aVeneVoLiS,StoLaRm,LiJ,etal.Comorbidityofdepressioninchildrenandadolescents:modelsandevidencefromaprospectivehigh-riskfamilystudy.Biolpsychiatry,2001,49(12):1071-1081.

[45]BeYeRSJm,LoeBeRR.Untanglingdevelopmentalrelationsbetweendepressedmoodanddelinquencyinmaleadolescents.JabnormChildpsychol,2003,31(3):247-266.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出血;抑郁症;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不应仅局限在疾病本身,还需加强对患者心理上的治疗[1]。对于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神经内科患者,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情况,探讨了影响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共纳入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3~76岁,平均(50.71±9.5)岁;脑力劳动者33例,体力劳动者47例;文化程度包括小学14例,初中19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28例。所有患者均能自愿参与调查,排除严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视力听觉障碍以及运动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抑郁调查采用抑郁调查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SDS由20个单项组成,每项依据严重程度依次分为1、2、3、4分,总分为80分。总分50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护理干预

1.2.2.1加强常规护理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关切,及时解答疑虑。按病情轻重将患者分开,以免相互干扰。做好皮肤舒适护理,保持床单的清洁,帮助活动不便患者更换。

1.2.2.2心理护理措施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及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采取交谈、讨论等方式,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客观环境;对具有负面情绪的患者,允许其进行情感发泄,给予适度的劝说和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告知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会对自身疾病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开导,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分散其注意力,消除消极情绪。

1.2.2.3指导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停止发展48h后进行,训练以功能位为主,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活动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充分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活动,活动量以耐受度为限。进行不定时肢体按摩3~5次/d。护理措施共实施30min,干预结束后利用SDS量表评估患者一的抑郁情况,对患者不理解的条目进行详细的讲解,确保患者对每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认知。

1.3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患者抑郁状态发生情况本组80例患者中,轻度抑郁12例,中度抑郁14例,重度抑郁11例,无抑郁者43例,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6.25%。

2.2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显示性别、劳动分工对抑郁情况无显著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则是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年龄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高中以上的患者(均p

2.3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发生率的比较护理干预后神经内科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竟争压力的增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问题的发生率日趋增高,其中,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尤为严重,己成为我国第二大公共卫生疾病。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加强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症状的防治是当年我国卫生工作的迫切任务[2]。有学者发现,抑郁症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在脑出血后1w~2年内皆可发生。抑郁发生率与年龄、教育程度有显著关系,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更易出现抑郁症状[3]。这一现象可能与较小的患者更容易担心疾病对以后生活的影响,心理负担更大,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面对疾病的侵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高,而且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对疾病的了解也更为深入,也就更容易以更正确、更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改善,抑郁发生率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运用爱护、疏导、关心等护理方式及时为患者分析症状,讲解治疗效果,激发患者的积极心态。采用康复训练指导,良好的训练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实现改善抑郁状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珊琼.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干预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8):1221-1222.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 抑郁量表;抑郁;社区;老年人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情绪痛苦、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1,2〕。有数据表明,全世界大约有3%的人患有严重抑郁症,10%~15%患有轻度抑郁症〔3〕,而具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比例更高。国内有关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比较多,但由于运用的方法不同,导致结果不一致〔4,5〕,且不同地方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也有很大区别。宁自衡等〔6〕对澳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与北京老年人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地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率没有区别,但老年男性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有关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市5个行政区随机抽取3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各随机抽取1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再随机抽取2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100名老年人。纳入标准为:①年龄≥60岁,②属于被调查社区常住人口,③自愿参与本调查,具有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能配合完成调查者。现场调查634例,排除因听力严重障碍等原因未能完成量表者,共取得有效问卷460例,有效率为72.6%。

1.2 调查工具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法及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gds共有30个条目,共计30分。评分标准为:0~10分视为正常范围,即无抑郁症状,11~20分显示轻度抑郁症状,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症状。一般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自评状况、身体健康等。

1.3 问卷调查 

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做统一说明后,请其自行填写。如老年人因躯体原因、文化水平等限制无法自行填写,由调查员按统一方式向其复述问卷内容并记录其实际回答。

1.4 统计学分析 

将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后录入,用spss13.0软件,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抑郁症状总发生率 

gds平均(8.78±6.442)分。无抑郁症状306例(66.5%),轻度抑郁症状126例(27.4%),中重度抑郁症状28例(6.1%)。

2.2 老年人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

2.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460例老年人中男200例(43.5%),女260例(56.5%);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将样本人群分为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岁5组,各年龄组构成分别为26.5%,21.3%,21.7%,16.7%,13.8%,在婚占73.0%,丧偶占24.2%,未婚及离婚占2.8%;文化程度以小学及初中水平为主,共占50.4%,高中、大专及本科及以上分别占20.4%,12.6%,16.6%。85.2%的老人和家人居住,13.3%独居,1.5%与他人(非直系亲属)同住。

2.2.2 其他人口社会学因素与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关系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同居人员、月收入、健康自评等分别对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女性、小学及以下文盲、不在婚(丧偶、未婚、离异)及工人和无业人员、独居、月收入低于500元、身体状况较差和非常差者抑郁症状的比例高于相应组别,不同年龄、不同民族、是否有慢性病组间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表1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社会因素和健康因素的抑郁症状发生情况(略)

2.3 综合因素对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影响 

将抑郁与否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的性别(x1)、文化程度(x2)、职业(x3)、月收入(x4)、是否在婚(x5)、是否独居(x6)、健康状况(x7)7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in=0.10,pout=0.15),在α=0.05水平上共有3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χ2=74.828,p=0.000)。故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得出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2.082+0.889x7-0.336x2-0.210x4。根据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各自变量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判断,影响老年抑郁症状最大的因素是健康自评。表2 老年人抑郁状况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3.1 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 

由于受调查工具,研究方法等的影响,国内各地对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范珊红等〔7〕报道西安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4.9%。刘宏军等〔8〕采用流行病中心抑郁量表在北京的调查显示13.4%的老人有明确的抑郁症状;杨本付等〔9〕采用gds为测量工具,调查济宁市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9.39%;韩冬梅等〔4,5〕分别采用两种测量工具对包头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抑郁发生率并不一致,分别为21.1%和29.3%。本组资料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3.5%,也表明抑郁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3.2 抑郁症状相关因素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抑郁症状女性多于男性,丧偶、离异、未婚等非在婚老年人症状多于在婚老年人,这与多数学者报告结论一致〔5,6〕,其原因可能与女性较男性长寿,丧偶率较高,老年女性经济独立性较低。非在婚老年人由于独身,生活孤独,缺少交流沟通对象,并且老年人心理防卫及应对能力减退,当失去伴侣时不能很快调节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居住类型对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与非亲属同住及独居老年人其抑郁症状相对多于与亲人同住者,提示老年人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照顾与支持安慰,与亲人的情感交流可减轻其孤独寂寞。文化程度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有明显影响,文盲、无业及工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人群,这些城市弱势群体因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产生自我评价低下,带来负性情绪,产生抑郁症状。抑郁症状在职业上差异显著,工人及无业人员gds评分较高,与其经济收入、医疗保健无保障、生活居住条件较差有关。

3.3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多因素分析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经济条件在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本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经济收入是影响老年人抑郁情绪的重要情绪之一。经济收入越低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越多,可见良好的经济基础是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提示在老年抑郁症的防治上,应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多关注贫困人群。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综合影响因素分析中健康自评位居第一,健康自我评价差的老年人抑郁症状重,本组调查也支持这一结果。有些老年人健康状况并不一定好,但由于其性格乐观,自我评价往往较好,较少有负性情绪。相反,有些老年人虽然健康状况不错,但由于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担心、焦虑,对死亡恐惧等,自我评价较差,易产生抑郁情绪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3.4 增龄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目前还无一致性看法,有研究认为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4〕,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增龄各种老年慢性病发生率增加,不可避免地涉及躯体方面的问题,因此高年龄段老年人抑郁症增多有可能是躯体性症状所造成的假象,而不是增龄的作用〔10〕。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抽取的样本有关,样本中年龄的分布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的分布情况,以致不能更好地表现出不同年龄组老年人抑郁发生存在差异,亦或者由于社会加大了对老年人的保健及健康宣教,使部分年龄较大的老年人能更加积极地面对死亡。关于不同民族对于抑郁症状发生率的研究较少。吴蓉等〔11〕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状少数民族重于汉族。本研究被调查的少数民族老年人仅11人,人数过少,未发现类似结果。

【参考文献】

 

1何国平,曾慧.老年人健康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2penninxbw,geerlingssw,deegdj,etal.minorandmajordepressionandtheriskofdeathinolderpersons〔j〕.archgenpsychiatry,1999;56(10):88995.

3bohlmeijere,smitf.effectsofreminiscenceandlifereviewonlatelifedepression:ametaanalysis〔j〕.intjgeriatrpsychiatry,2003;18(12):108894.

4韩冬梅,付云,仝晓燕,等.包头市老年人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6):4667.

5韩冬梅,付云,仝晓燕,等.包头市老年人抑郁症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17(4):2645.

6宁自衡,josee,林中宝,等.澳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315.

7范珊红,化前珍,马艳,等.西安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2):4834.

8刘宏军,孟琛,汤哲.北京市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45.

9杨本付,刘东光,邵光方.济宁市老年抑郁情绪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4):1956.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孕期抑郁倾向;产后抑郁;预见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22-02

产后抑郁症[1],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指产妇在分娩后产生的抑郁症状,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后抑郁症一般在产后6周内发病,悲伤、经常情绪低落、哭泣、失眠、精力不足、急躁、焦虑、恐怖和抑郁是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有研究表明[2],孕期有焦虑或抑郁情绪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成倍升高。故对该类孕妇在孕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外有研究在孕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3]。国内有人对无孕期抑郁倾向的孕妇,于围产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4,5]。尚未见有针对孕期抑郁倾向的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发现孕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抑郁倾向孕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对在我院门诊进行孕期检查并决定在我院分娩的孕妇,经调查有抑郁倾向者,共96列。均为单胎,无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精神病史及人格障碍,排除脑部疾病,能理解表格内容,自愿合作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孕期抑郁倾向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在第一次做孕期检查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D值≥11分的确定为抑郁倾向。产后抑郁调查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epDS)包括14项内容,每项内容分四级评分,(分别评0~3分)总分≥13分为阳性,即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1.2.2调查方法及统计学方法:现场发放问卷,现场收回,并对所答问卷进行检查核实,确保问卷有效。产后epDS调查分别于产后2、4、6周进行3次,确定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例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1.2.3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除常规的孕期体检、分娩指导及产后访视外,还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2.3.1建立孕期心理档案,及时动态的记录孕妇的心理状况。

1.2.3.2举办产后抑郁相关知识的讲座,组织孕妇及家属参加,并现场抽查知识掌握情况。讲座内容包括产后抑郁的概念、国内外发病的情况、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对孕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现代生殖观及家庭观、孕期抑郁情绪产生的可能原因、家属的配合与支持的方法及作用、孕妇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产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2.3.3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聘请心理学专家陪同访视,对孕妇的心里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1.2.3.4举办孕妇俱乐部,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活动,鼓励相互交流孕期感受,激发积极正向的情绪,观看关于受精怀孕、胎儿发育及成长、分娩过程、孕期保养及产后身心保健的电子视频录像。

2结果

2.1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孕期干预前的SDS量表评分比较:对照组为13.6±0.82,干预组为13.8±0.68,经计算t1.3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对照组与干预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1:

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两组epDS得分比较,t5.71,p

表1对照组与干预组产后epDS得分及抑郁症

发生率的比较

3讨论

3.1对抑郁倾向的孕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国外文献报道[6],孕妇童年时期的遭遇会影响孕期及产后心理健康状态,与孕期及产后抑郁相关。国内研究表明[2],对产后抑郁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本人健康状况、孕期夫妻关系、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丈夫企盼生男孩的程度及孕期听课次数、孕期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其中,孕期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孕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高达54.17%和55.56%。对该类孕妇很有必要从孕期就开展综合干预措施,既可以避免负性情绪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同时使孕妇积累应对经验,有助于其产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本研究中对照组孕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6.25%,与张荣莲[2]的研究结果一致;干预组经过孕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说明预见性护理干预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3.2主题丰富的讲座可促使孕妇及其家庭齐心协力应对困难。孕妇能否成功克服抑郁心理,与家属的支持是有很大关系的。孕妇及家属同时参加讲座学习,大量权威的专业知识循序渐进的输入,使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角色改变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可以促使家属树立正确的观念,更多的理解孕妇的各种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懂得如何协助孕妇顺利地克服抑郁心理状态。

3.3适时的孕期家庭访视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指导。家庭访视时[7],服务对象在自然、熟悉的环境中讨论其担忧与需求,有利于他们接受信息,同时也有利于护士针对服务对象和其家属进行个体化服务,鼓励和指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护理。对抑郁倾向的孕妇实施家访,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可感受到来自专业的亲切人文关怀,有助于建立朋友关系,更好地从各个角度了解每位干预对象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状况的变化、居住条件、夫妻关系、家庭矛盾、生殖观念等,从而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心理学专家的陪同访视可以使孕期的抑郁情绪调理更专业、更系统、更有效。

3.4轻松愉快的俱乐部集体活动,使孕妇放松身心。俱乐部集体活动所营造的轻松氛围,能有效的使干预对象敞开心扉,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产生与其他孕妇交流的愿望,融入小集体,产生归属感。观看受孕分娩及产后保健方面的录像,可以有效地缓解孕妇对即将到来的各项事件的压力。

4结论

连续系统的孕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可调动孕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排除各种产后抑郁的发生因素,促使其掌握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避免产后不良情绪的产生,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1~262

[2]张荣莲,陈起燕,李艳华等.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31-233

[3]m.-p.austina,m.Frilingosb,J.Lumleyc,etc.Briefantenatalcognitivebehaviourtherapygroupinterventionforthepreventionofpostnataldepressionandanxiety: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08,105:35-44

[4]何玉敏,罗林虹,吴曼.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河北医药,2008,30(12):2011~2012

[5]刘军燕,夏希娟.预见性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5(11):224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6

世界医学性难题之一糖尿病,现无明确根治方案。疾病长期困扰老年患者心理使其产生抑郁症状,促使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出现应激反应提高胰高血糖素或胰岛素敏感度降低,造成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血糖浓度控制力减弱[1]。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健康问题成为医学各阶层关注焦点。本研究选择我院内科收治该病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内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患糖尿病合并抑郁老年患者62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模式类型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一般组和特殊组各31例。一般组老年患者男性31例,年龄(67.2±3.5)岁,糖尿病史(6.3±1.7)年;特殊组老年男性患者31例,年龄(68.2±3.6)岁,糖尿病史(7.1±1.9)年。所有患者均无交流障碍且年龄、性别、病情、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组间存在可比性。

1.2方法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如每日分时间段进行血糖测量及给予胰岛素药物注射、口服降血糖药,对于抑郁严重患者给予专科药物治疗。活动受限者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等。特殊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护理干预模式:①对初次患病患者给予糖尿病基础知识讲解,告知该病危害以及治疗原则(饮食为关键,药物为手段,运动为辅助,心理为统帅,自我监测为基础)。②心理干预:因患者抑郁症状需主动与其交流,听取并讲解患者内心疑问和倾诉,帮助减缓内心负担并避免抑郁情绪传播,建立良好自信心理鼓励患者自我表达。③教育护理:告知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产生以及服用药物注意事项、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起效时间。④胰岛素注射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时间、剂量、剂型以及注射位置掌握,以便其更好进行治疗。

1.3评定标准①依从性评价:有专职护理人员制定依从性调查表并依次询问患者(调查内容包括饮食、运动、服用、心理交流、自我监测等)。评分为10分制,>8分为依从,5~8分为部分依从,

1.4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并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应用"%"显示,一般组与特殊组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标准差表示且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依从性特殊组依从性总统计率为93.55%,一般组依从性总统计率为77.42%,且p

2.2SaS、SDS评分组间护理后SaS、SDS情况,特殊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一般组,上述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7

不孕症是有正常的性生活,未经避孕1年未妊娠者[1]。随着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孕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不孕症发病率为7%~10%[1]。大部分不孕症病人压力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给家庭、婚姻都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状态,本研究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不孕症病人100例,年龄24岁~40岁(31.5±4.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中专及高中42例,大专及以上43例;职业:干部38例,个体26例,公司职员36例;原发不孕43例,继发不孕57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不孕症诊断标准,女性、意识清楚、愿意配合;②排除合并肿瘤、肝肾心脏等疾病。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量表在国内、国外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在获取调查对象同意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给予发放问卷,让研究对象自行填写,不能自行填写的由病人家属,填写完毕后现场回收并检查,如有漏填,请病人补全。本次调查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评分标准

SaS、SDS分别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为1级~4级评分,总分分别为20分~8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1.2.3心理干预方法

①认知心理干预。向病人做好疾病的宣教和治疗技术指导,举行专题讲座,因人施教,帮助病人了解患病的原因,使病人建立起正常的理念,提高认知水平,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主动参与情绪调整过程中,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②疏导性心理干预。通过双方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让病人谈论她们对关于自己不孕的想法,感受及悲哀,使她们有机会尽情发泄,让情绪释放出来,给予支持鼓励、安慰,帮助她们来理顺自己的情绪。③支持性心理干预。让病人加强与丈夫的情感沟通,取得双方父母的情感支持,与朋友交流,采用心理咨询师给予陪伴、安慰及引导,消除其心理障碍,使病人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以增强她们的意志和信心。④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于焦虑、抑郁程度较重的病人,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给予访视、做好患病夫妻之间的健康教育,介绍成功病例,让病人对治疗有信心。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样本均数的t检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心理干预前100例女性不孕症病人中焦虑72例(72%),抑郁48例(48%);心理干预后焦虑18例(25%),抑郁14例(28%)。

2.2心理干预前后病人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

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不孕症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

焦虑、抑郁是不孕症妇女常见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失望、沮丧的情感[3]。本研究显示,女性不孕症病人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2%,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8%,可见焦虑和抑郁是不孕症病人最普遍的心理问题。有文献报道,焦虑和抑郁可导致20%的女性排卵障碍[4]。因此,不孕症病人的心理状况不容忽视,在对其进行系统规范地治疗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病人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高其治愈率。

3.2不孕症病人需要有效的情感支持

由于不孕病人冗长的求医过程和害怕治疗失败的心理,久而久之,长期郁闷的情绪使病人产生焦虑,长久不育的阴影也容易导致病人产生抑郁情绪。本研究显示,通过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下降。因此,说明护士全面集中培训得到效果体现,有掌握心理干预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的技巧,能有效的和病人进行沟通,相互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使病人放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3.3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护理模式;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及婚姻家庭,还对母婴关系、婴幼儿的情绪、行为、智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有伤害婴儿甚至自杀的倾向[1]。为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本院通过改进产科护理模式,使医护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从以病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坐堂守医到送医到人,从临床与保健分离到临床与保健结合、从个体医疗到群体医疗、从单纯疾病处理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全方位的服务。本病区从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产妇2649例,通过改进护理模式,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从18.3%下降为5.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为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住院产妇,共2343例,其中初产妇2209例、经产妇134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9岁,平均27.8岁;剖宫产929例,自娩1414例,妊娠合并高血压25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87例,产后出血59例。

2方法

2.1本组中随机各抽取观察组218例,对照组218例,对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然后采用社会心理因素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2.2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CoX等设立的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表(epDS)[2],于产后30d给每位产妇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访谈调查,epDS总分≤12分为阴性,总分≥13分为阳性,阳性者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epDS+)。两组产妇智力正常,既往无精神病及脑疾病史,分娩后未使用中枢神经抑制剂。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3护理体会

3.1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采用传统的产科服务模式,产妇未上孕妇学校,入院后按常规由产科医生监测,产时产后所受到的一切护理服务均按传统的护理工作分阶段由不同的护理人员来完成,出院时不发放宣教小册子。

3.2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病区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①自孕20周,夫妻双方或亲属共同参加孕妇学校听课,每周1至2次,专业人员讲授孕期保健、营养及饮食、自我监护、保健、哺乳及育婴知识等[3];②孕妇产前检查:妊娠28周前每4周1次,妊娠28~36周每2周1次,妊娠36周后每周1次;③孕妇入院后,除按常规由产科医生进行监测外,按整体护理要求对患者实施护理,指定一名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需要进行健康指导,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感情等全面评估,辅助护士按责任护士的护嘱为患者提供护理[4];④分娩前让产妇熟悉产房环境,消除紧张情绪,分娩实施一对一过程,由专业助产士实施全产程生理、心理护理,实施导乐陪伴分娩,产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母乳喂养及育婴方法,及时解决产妇的各种问题,指导丈夫及家属照顾产妇及婴儿,由于护理细致、交流充分,有6例有自杀倾向的产妇得到及时治疗并痊愈出院,家属有的送来感谢信,有的送锦旗;⑤出院时除做好出院指导,还示教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得到产妇的好评。同时根据她们的需要发放宣教小册子,开通热线电话,24h解答孕产妇的咨询,提供服务。分别在产后第15和第30天到产妇家进行随访,发放问卷调查表。在随访时,遇到部分产妇并发产后乳腺炎,部分婴儿发生脐部感染,通过责任护士的指导,问题得到解决。

4讨论

观察组通过改进产科护理模式,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指导,消除产妇因妊娠和分娩产生的焦虑,使产妇具有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同时,也使产妇及家属对产后抑郁症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对产妇有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在社会中形成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环境,为产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出院后由在医院分娩时建立友好关系的责任护士按时访视,对家庭状况进行调查,力争得到家人在精力、精神等方面的支持,缓解产妇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产妇顺利完成角色转换,这些都有利于改善产妇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数据也表明,观察组产妇的社会心理因素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护理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茜,王保莲.产科因素对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及预防.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4(2):151-152.

[2]CoxJL,HoldenJm,SagovskyR.Detectionofpostnataldepressiondevelopmentofthe10item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BrJpsychiat,1987,150:782.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9

【关键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影响因素

近些年,围绝经期的女性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越来越多,疏导妇女的心理健康在对围绝经期患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围绝经期间,女性患者最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两者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差异很大。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只有很好的了解导致焦虑及抑郁的因素,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的治疗[1,2]。现我院调查了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的抑郁焦虑症的检出率,并探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25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7~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05±6.6)岁,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患者有78例,年龄在40~50岁的患者有85例,50岁以上的患者有87例。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有50例,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的有200例。

1.2方法[3]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状况、月经婚育史、绝经状况、围绝经期症状、患病情况、家族史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抑郁、焦虑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4]

观察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的检出率及不同年龄组抑郁症、焦虑症的检出率。观察并记录各项因素的抑郁焦虑分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的检出率情况

表1结果显示,25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中焦虑症的检生率为26.80%,抑郁症的检生率为22.80%。

2.2不同年龄段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指数情况

表2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焦虑症的检出率不一样,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抑郁症、焦虑症的检出率高。p

2.3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抑郁焦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10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学习、就业压力大,家庭贫困、失恋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近年伴随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学生的抑郁症发病原因亦呈现出自身特点,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针对有抑郁心理的学生需要建立起常态工作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两者互为补充,确保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得到专业治疗和服务。

关键词:高职学生抑郁症原因对策

2006年一份对广州市944名医科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80.6%。2006年12月北京市团市委和北京市学联联合《首都大学生发展报告》,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3.66%,绝对人数达10万之众,抑郁情绪已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最终可能选择自杀,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到70%。大学生抑郁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医学、心理学、教育等领域的重视和关注。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很不平衡,而且专门针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危机干预援助方法很不完善。

1高职学生抑郁心理的表现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状,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受严重影响。但患者自知力强,一般会主动就医,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其表现:

1.1生理表现。经常失眠、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体重减轻、全身乏力,常常出现不定部位疼痛或头晕头痛等。

1.2情绪表现。情绪无原因低落,对以前有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常感到持续性疲劳,充分休息仍不能恢复,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思维和反应迟钝,自我评价降低,遇到困难或挫折常引发强烈内疚感,严重的会想到自杀。但相关神经心理学测量未降低。

1.3行为表现。遇事缺乏信心,无精打采,不论对学习、生活兴趣索然,缺乏主动性,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因此常常逃课,回避与人交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谈及前途时心情暗淡,对生活没有信心,常常流泪。行为被动,自我封闭。有沉默和独处倾向,不合群,严重者甚至懒于打理个人卫生。

1.4突发冲动,行为极端。小刺激即可使患者勃然大怒,行为冲动极端,缺乏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一旦碰到挫折就不知所措,在长时间的失望、焦虑中会产生怪异的想法及的行为。

2诱发抑郁症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抑郁症发病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人格因素、归因倾向、自我效能评价、家庭因素、社会支持系统、文化与种族、应激事件、身体状态等,可概括为生理、心理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

2.1生理原因。

2.1.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家族中有患病者的人群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0至30倍。血缘关系的亲属与患病机率的高低成正比。

2.1.2药物因素。临床实践证明,许多药物都可引起抑郁,如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避孕药、激素等,特别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2.1.3不良的生活习惯。大学生经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后容易松懈下来,譬如常常通宵上网打游戏,晚睡晚起,吃饭不定时等等。

2.2心理原因。

2.2.1人格因素。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患抑郁症的机率不同,内向型的人由于不愿意向外界表达个人情感,缺少倾诉对象,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很大。

2.2.2认知原因。由于大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加上对心理咨询机构不能正确认识,而有心理问题时他们既不能自助也不能从相关机构获助。

2.3环境原因。

2.3.1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生活的主要环境,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不良教养态度和方法、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紧张都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2.3.2经济、学习和就业压力。来自农村的贫困生,面对城市生活的诱惑,容易出现心理压力;

2.3.3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环境的适应也会导致抑郁症。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与公办高校的学生患上抑郁症的比例更高,这是因为:高职院校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办学条件较公办类院校差距较大,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告知院校的学生患有抑郁症的比例也就更大。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学生来源,该类院校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也有其自身特点:

①高考不理想,自感前途渺茫。高职院校相当部分学生认为高考不理想,他们多数很自卑,认为是高考的“三类”公民,无法与一、二类大学相比。

②家庭贫困,生活压力大。由于高职院校自筹经费的特点,学生学费普遍较高。

③底子差,学习压力大。大学课程和教学方法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许多新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茫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学,从而由兴奋转为自卑、消沉,部分学生处于难以适应的境地,久而久之倍感学习压力,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专业选择也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一类是由于高考填志愿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但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热门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倍感压力,困难重重。另一类是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专业的分数线,被迫到高职院校读书。这类学生觉得自己以后的前途暗淡,不能静下来学习,倍感消沉。

④恋爱与性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把相当精力投入恋爱中。这时的青年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与爱情。但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在如何对待恋爱的问题上感到困惑,他们有的求爱遭到拒绝后陷入深深的自责与自卑中,有的面对“第三者”而焦虑、抑郁,有的为单相思或暗恋某人而茶饭不香;有的为失恋而萌发报复或自杀念头。该原因为较高年级学生抑郁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有向低年级发展的趋势;

⑤就业压力问题。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职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更加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导致大学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和入学时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从而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失落、不安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对抑郁症学生干预工作中的难点

对抑郁症学生干预可分为预防――排查发现――诊断治疗――跟踪监护四大阶段,但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工作困难,这些困难与我们管理工作中存在“四不”(机制不完善、执行不规范、权责不明确、工作不衔接)有很大关系。

3.1排查途径虽多,但实效难以保证。

3.1.1新生心理测试结果不能反映问题。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后会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但测查目标多数针对适应性问题,因此测查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几率较低。而且,有部分受测学生因为担心测查结果的被发现会对其求学资质产生影响,故意隐瞒实际情况,也给排查增添了难度。

3.1.2部分排查人员专业性不足,虚报误报情况屡现。部分排查人员但二者都不一定接受过相关心理学或医学教育,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容易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混为一谈,也增加了排查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困难。

3.1.3抑郁症学生主动就医率低,及时医疗干预难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缺乏对抑郁症等相关知识的了解,自我识别率比较低;其次,很多同学不了解学校的医疗制度,担心费用负担问题;再次,抑郁症患者整体就医率较低,也使很多抑郁症学生耽误及时治疗。

3.2跟踪监护缺乏专业支撑。在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是辅导员,但辅导员缺乏抑郁症专业知识,难以得到专业支撑,他们在跟访过程中容易产生无助和疲倦感,长此以往不利于抑郁症学生的恢复,甚至损害辅导员的健康和心理平衡。

4对抑郁症学生管理的对策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针对大学生中抑郁心理不断增多的现状,下面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4.1学校方面。

4.1.1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层次的培训网络培养专业人员及德育工作者,一方面靠师范院校的教育系、心理系或一些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中有关的专业来培养,主要侧重于学历培训和理论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各级相关的学术团体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研究机构等进行短期培训,主要侧重于上岗培训和操作培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逐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4.1.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赖于学校整个教育环境的优化组合。为此,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格调高雅、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心理环境,通过心理健康专题、案例分析、心灵电影、心理科普宣传活动等各种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学生高度关注和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高校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以唤起大学生对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4.1.3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分为常态工作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两者互为补充,确保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得到专业治疗和服务。

常态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等专门机构为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建立“特殊档案”,包括姓名、所在学院、系、年级,精神、行为状态,诊断情况、治疗状况、服药效果、用药指导、紧急情况联系人、反馈情况记录等;对于带药治疗的学生,要求学生定期复查后回访,同时提供辅的心理咨询等;建立四级危机干预预警系统(学生群体、院系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与相关职能部门、校级主管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配合和衔接。

4.2学生方面。大学生抑郁症原因呈现多样化,凸显了大学生群体心理素质有待增强的现状。大学生要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除了配合校方的教育外,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4.2.1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首先学会合理宣泄。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许多不良刺激,剧烈的情绪会降低人的理智水平,一旦失去了控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所以,大学生们应学会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其次,对于消极情绪,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排遣。当遇到一些忧愁、烦恼时,应找途径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长期压抑情绪对心理健康是极其有害的。在心情烦燥的时候,也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或物上去,暂时离开这件不愉快的事,保持健康的心情。

4.2.2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坦然面对压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应付自如,保持心理平衡;再次,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要充满自信,扬长避短。

4.2.3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4.2.4掌握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大学生要增强心理卫生意识,学习一点心理卫生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把握了心理健康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用来进行自我调节。这可以说是掌握了心理健康的主动。现在,各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也不妨向心理老师寻求援助。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因此,作为承担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素质全面、心理健康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泽武,吴赤蓬等.《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7期

[2]《广州日报》.2005年10月10日,2007年5月22日

[3]刘连龙,胡明利.《大学生的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6期

[4]马静静.《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和治疗的研究现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6期

[5]陈笑丽.《大学生抑郁心理》.《医药世界》,2006年S2期

[6]李双,吴卫东.《大学生的抑郁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7]亢莉.《大学生抑郁与应激源、认知评价、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