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十篇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十篇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02:36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一)

六年前开始,田应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3亩旱地、4亩水田几乎是靠田应志利用周末和假期来打理。

除了农活,田应志最牵挂的是哥哥。3岁时,哥哥田应权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和癫痫病,手脚扭曲变形,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就连吃饭都非常吃力。为了给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父母外出后,留下身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应志照顾。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田应志帮忙。因为身体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田应志承诺一定能够照顾好哥哥上学路上的安危,这才圆了哥哥的求学梦,九年的时间,从坡脚村到学校8公里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哥俩风雨无阻的身影。

2013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2016年中考,田应志被贵州省级示范性高中兴义五中录取。然而是去上学,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田应志陷入了两难。在家里,田应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饭做菜,他担心自己到更远的地方读书,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

现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心里明白,这一次绝不能耽误孩子了。爸爸决定不再出远门,就近找些零工补贴家用,照顾家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2009年,李佳的母亲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15年,随着病情加重,医生建议尽快做骨髓移植,并提示供受两者之间,体重最好接近。由于母女体重相差20多斤,于是李佳开始接触从来不吃的肥肉,并且定下了长到120斤的增重目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4岁的小姑娘也吃胖了二十斤,赶上了母亲半年前的体重。

今年5月,李佳和妈妈的配型结果出来了,两人半相合,可以进行移植。可是妈妈因为病痛的折磨,体重降到103斤,想要手术,,还要等女儿再减到跟妈妈一样的体重才能进行。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三)

2003年,文敏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养父养母就收养了她,由于养父母不能生育,养父对文敏倍加疼爱。2015年11月,文敏的养父患病去世,留下了一个贫困破败的家和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养母。养母患有耳聋的毛病、智力有障碍且精神有问题,基本的正常交流都很困难,每天都会出门到处游走,文敏放学如果发现养母没在家,就立马到她常去的地方找,有时候还会找邻居帮忙。为了照顾好养母,文敏放弃住校,每天都要往返学校4趟,每一趟需要半小时的时间。

遇到周末赶集日,她早上起来和养母吃完早餐,就烧水帮养母洗头。她会买些养母爱吃的饼干,还会挑一件小礼物送给养母。

就在养父病重期间,文敏的亲生父母担心孩子照顾不了养母,多次找上门来,要她回去居住,文敏都婉言拒绝了。继父不觉归西去,养女思情泪伤悲;想父言泪如雨下,寨老情难与报恩。这是养父去世后,文敏请寨邻帮她写的挽联,如今,这两幅对联仍贴在文敏家的门上。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2

10月29日,2016年“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曹胤鹏(江苏)、姜沅昊(河北)、周蕊(四川)、张钊(陕西)、迟凯琳(辽宁)、余虽(贵州)、李佳(四川)、向小康(湖南)、任芳芳(四川)、田应志(贵州)10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接受全社会的致敬和礼赞。本次颁奖典礼以“聚焦爱亲孝亲故事、放大榜样力量、培育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典礼对各地“孝心少年”生活的真实记录,生动反映了“孝心少年”们最真实的生活、最真挚的情感,以及他们最质朴的心声。这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共鸣,掀起了致敬传统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将成为这个繁杂社会里的一盏盏明灯,照亮每一个人的心。

【热点解读】

1请你根据2016年“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谈谈“最美孝心少年”美在何处?

孝亲敬长、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直面挫折、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等。

2“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为何能引起热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共鸣?

①“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传承了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促进家庭关系和谐。②“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弘扬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青少年自立自强的能力。③“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能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集聚和传播社会正能量,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奉献中延伸生命的价值。④“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孝心无价,“最美孝心少年”孝亲敬长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请说说理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4“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5我们怎样以最美孝心少年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爱父母,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遇到问题主动与父母协商,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尽量让父母少操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分担父母的烦恼;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等等。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13q的余虽被同学们称为“13岁的小妈妈”。从母亲过世起,10岁的小余虽就承担起了母亲的角色,从那时起,她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洗衣、做饭、喂家禽牲畜、给弟妹喂水喂饭等,同时还照顾着生病的父亲。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有()

①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在逆境中更容易成才③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④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同学看到余虽那么辛苦,禁不住问余虽:“你平时这么辛苦,又要做家务,又要照顾弟弟、妹妹,怎么还能抽出时间学习,完成作业呢?”余虽回答她:“无论再忙、再累、再苦,我都要努力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可能是我唯一的出路;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让我的弟弟妹妹以后有好的生活。”我们之所以要刻苦学习,是因为()

①中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普遍观念②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③学习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阶梯④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开展“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形成孝亲敬长的文明风尚②有利于人们发现和感受身边平凡而伟大的爱与美,引导人们学会用感恩和爱去回报父母③可以使人们在收获感动的同时,升华思想,净化灵魂④能够彻底消除纷繁复杂社会中的假丑恶现象,追求真善美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实践探究题

【弘扬中华孝文化践行孝心微行动】

张钊获得2016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后,张钊所在的母校陕西省镇安县白塔中学举行了“全国‘十大最美孝心少年’张钊同学事迹宣讲会”。会上,该校校长对张钊同学的优秀事迹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介绍,号召全体学生学习张钊同学自强自立、孝亲敬老的优秀品质,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友善的人。该校九(1)班决定开展学习“最美孝心少年”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宣传张钊的先进事迹。

【优秀事迹】在张钊尚未出生时,父亲就因意外去世,母亲在他1岁时也离家出走,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经常上山采药补贴家用,还跟着村里一位退休医生学会了拔火罐等保健方法,帮助爷爷治疗风湿、减轻病痛。13岁的男孩儿,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1)[活动策划]

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请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2)[人生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谈谈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的理由,并说一说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

(3)[传承美德]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和传统美德。张钊用他稚嫩的肩膀,承担了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压力,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让我们与张钊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传递一份正能量。为此,我们倡议:

①学习张钊的优秀品质:。

②传承美德,生活践行:。

倡议人:九(1)班

2016年11月10日

参考答案

一、1B2D3C

二、(1)示例:①召开主题班会、板报宣传、演讲、抢答赛、辩论赛等。②“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传承中华美德”“学习‘最美孝心少年’,孝心永远最美”“学习‘最美孝心少年’,我们在行动”等。

(2)理由: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健康成长,为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③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3

优秀家庭模范事迹材料一xx市**镇xx村xx夫妇,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用生活和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坚强阵地和爱的港湾的真谛,受到当地村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以下是他们的事迹材料:

一、大胆创业,勤劳致富

年轻的xx和她的丈夫冯xx在上世纪90年代都曾是**市大型国企美雅公司的生产工人,但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看到了回乡发展农业的契机,积极与丈夫沟通商量,两人先后辞去在当时红红火火的美雅公司的工作,回乡承包山坑田开挖鱼塘,开始走农业养殖的道路。创业道路艰辛,经历过养殖初期经验不足、资金技术不足,市场价格波动对养殖场等挫折后,**夫妻一度想打退堂鼓,但通过认真分析现状,夫妻俩坚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科学养殖的技术,由于**肯下苦功钻研,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边学边实践、边总结,随着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养殖场的发展始见成效,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凭着**夫妻积极进取的态度,经历多番磨难后,她家的养殖场从最初的30多亩山坑田,发展至目前达130多亩,建设猪舍达4000多平方米,发展林地种植面积100多亩;另一方面,通过总结探索逐步创出了塘中养鱼、塘基养猪和周边种林的立体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猪场生猪存栏量达1500头,年肉猪上市达3000多头,整个农场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家养殖致富后,不忘帮助乡人发展生产,她鼓励和扶持该村的妇女走养殖致富的道路,带动和扶持村中的妇女们投入养殖业,现全村以妇女为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利用低洼山坑田开挖鱼塘700多亩,成为了**镇有名的养殖致富村。由于**的事迹较为突出,她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双学双比”活动先进个人,2019年度被评为江门市“巾帼科技兴农带头人”、广东省“双学双比”活动优秀女能手,后又被评委全国“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

二、夫妻和睦,尊老爱幼

**夫妻不仅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两人更是互敬互爱互商互谅,共同分担家务,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凡事一起商量,互相配合,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为人妻、为人母和为人媳,**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老人,关心体贴丈夫,并不因工作和学习而有丝毫的怠慢。逢年过节或公公婆婆、父母的生日,她记在心里,放在心上,她总会寄上一些现金和礼物,让老人感到儿子、女儿总在关心他们,生活上宽裕,精神上幸福。去年,她的母亲心脏重病住院做手术,她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守在母亲床前照料一个多月,直至母亲康复出院。

三、以德育人,母慈子孝

夫妻双方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孩子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清洁,是个好公民;在学校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兴趣广泛,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伙伴,是学校的好学生。如今,一双儿子健康成长,大儿子已顺利考上了大学学习会计学,小儿子也成为了一名中学生,除了拼搏学业,两个儿子总是想着要减轻父母的负担,一放假就会回到家中农场帮忙,一家人共同奋斗,齐头并进。

四、参政议政,出谋献策

**在2019至2019年期间连续两届担任**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其丈夫也在2019年—2019年间担任**镇两届政协委员。在此期间,夫妻俩认真收集民意,通过整理和思考,就怎样发展当地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并争取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贡献。2019年9月,在镇妇联的倡议下,**带头成立了该镇首个女性协会“**镇种养殖女能手协会”,通过打造女性组织团体阵地,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一些技术培训班等,促进了本地种养女能手和养殖户们的沟通交流和技术共享,推动本地农民妇女增收致富。

五、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劳动中,清晰的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靠苦干是不够的,更需要巧干,必须用科学指导生产。因此,她积极参与市、镇妇联举办的“绿证班”、“一专多能”短训班和养殖知识学习及农技方面的培训课程,为了学习种养殖管理技术,她还订阅了多种农技报刊杂志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农技知识。此外,她还在妇联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2019年到2019年期间,两次赴京参加中国农博会,在农博会上她认识了来自各地的种养女能手,相互交流养殖经验和心得。**认为通过参加这类型的农博会,不仅能增长见识、学到新技能,还大大增强了继续把事业壮大发展的信心。

六、热心公益,倡导文明

在公益事上,**一家更是不遗余力,每年**及其家人都积极参加我镇举办的“一元爱心日”等捐款活动,坚持为弱势群体尽一份力,在当地村民中受到极佳的评价,起到模范的作用。**家庭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科学理财,理性消费,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她还自觉改进养殖场内的循环净化系统,加强绿化,引领临近同行和村民美化生活环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播种文明,收获幸福。**夫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美满的家庭和事业也成为了xx镇优秀文明家庭的代表。

如此优秀的家庭,……不用羡慕,立即行动起来,建筑美好家庭吧。

优秀家庭模范事迹材料二**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结婚20年以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在家中能挑重担,任劳任怨;并且敬业爱岗事业有成,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独生儿子聪明可爱,是一个和睦的四口之家,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赢得了周围人的赞美。

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敬职敬责

**同志是**电业局的一名职工,中共党员,先后在高压运行管理所担任过办公室主任、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工会办主任。她一贯坚持党的各项原则,严格遵纪守法,忠诚社会主义事业,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优良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她先后多次被评为**电业局双文明先进个人、**电业局优秀党员、电力芙蓉明星、**省电力公司工会先进工作者、2019年被评为“**省电力文明家庭”等。**同志的爱人**在**省**水电站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耕耘了二十五年,他工作扎实认真,勤勤恳恳,为人平易近人,孝敬父母,在生活中有很多小点子,是个善良快乐的一家之主。他们克服两地分居的困难,从未因为夫妻两地而影响工作和小孩的培养和孝顺父母。

二、以德育人,重视子女教育

在生活中,**深刻地认识到,父母亲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无论是老一辈还是父母亲,都要把对下一代的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把对子女的爱的感情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其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和延续,**与爱人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为此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送去好的教育机构学习锻炼自己,不断加深母女之情,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2019年,她的儿子光荣考入了三峡大学。

三、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爱人和眭相处,互相尊重体贴。他们敬老爱幼,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家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的乐趣。**的父亲三年前不幸去世,婆婆身体不好,经常住院。为了照顾母亲,她将婆婆接到自己家中,尽心尽力赡养婆婆。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在这个家庭里,他们作为子女尊重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与爱人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儿子正在成长期,为了使儿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生活俭朴。**与爱人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子,为儿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敬老尊长。自从婆婆同**一家人共同生活以来。夫妻两人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她意见,使她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4

(中共昌黎县委宣传部昌黎日报社,河北昌黎066600)

【摘 要】2012年发起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大兴互助之风、诚信之风、孝敬之风,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此背景下,昌黎县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善行昌黎”主题实践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雷锋精神为引领,积极营造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良好环境,激励人们多做互助、诚信、敬业、孝敬的善行,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昌黎提供新活力、新动力,推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关键词善行昌黎;建设;思考

1 “善行昌黎”建设的有利条件

1.1 “善行昌黎”基础牢固影响深远

昌黎县民风淳朴,人民崇善行善,恭而有礼。安山镇后所营村农民徐长霞带着公公改嫁,2008年荣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河北省道德模范。龙家店镇汪上村老人王文彬63年如一日守护烈士墓,2011年荣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多年来昌黎县一直坚持“孝行昌黎礼进万家”文艺演出、感恩浴池建设、好婆媳评选、孝道奖金发放,使“善行昌黎”建设具有广泛牢固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1.2 模范典型集中涌现带头行善

有良好民风为基础,模范标杆作引领,昌黎县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进一步集中涌现,并呈现出了人数增多、群体增加的新趋势。现役军人刘永强、企业职工张立臣、城郊区农妇马艳泉入选2012年中国好人榜。乐于助人的三轮车夫杨金波、残疾人创业的典范赵振岐、急公好义的知心大姐王丽萍,热心公益的王世杰,获评秦皇岛市平民偶像。全县50个爱心组织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红蚂蚁”爱心协会累计为白血病患儿、换肾患者、特困家庭捐款24万多元;“小雨点”爱心协会以“80后”、“90后”为主体,成立1年半共捐助30个孩子和家庭,共捐出63588元;老奤文化研究会多年来致力于孝文化传播,组织“孝行昌黎礼进万家”活动30余场,为雅安地震捐款2万多元。

2 “善行昌黎”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开展个性化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注重家庭教育。评选“十大杰出母亲”、“十佳好儿媳”,创建家庭教育指导站,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出版《家庭教育指导报》评选“书香家庭”,发挥家庭教育在“善行昌黎”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开展“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教育实践活动、“经典诵读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抓好单位教育。在全县开展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十佳”集体、个人标兵评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教育。鼓励“红蚂蚁”、“小雨点”等社会组织开展善行活动,鼓励组织村级艺术节、广场舞大赛,组织草根宣讲家基层宣讲,举办公民道德教育论坛。

2.2 培育信仰环境,逐步构建崇善重行的良好社会环境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辟“打造沿海经济强县,建设富强昌黎;建设秦皇岛次中心城市,建设美丽昌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先行县,建设幸福昌黎”“三大主战场”,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攻重点、抓改革,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建设。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县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达100%,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覆盖率达100%,全县110余个文艺团体活跃在城乡,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20个,文化示范村54个,文化示范户85户。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明礼诚信、开放包容、担当进取、感恩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昌黎精神为切入点,大力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丰富活动内涵,广泛宣传推介向善行善的好人好事

举办报告会、交流会,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以艺术团、文化馆、图书馆、诗词学会、东山大舞台、文化广场为阵地,编创一批广播剧、老奤剧、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以文体活动为手段,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汇演、各类比赛活动,寓教于乐,惠民利民。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镇村为单位,挖掘凡人善举,将好人善行事迹整理成册,把无形“善意”转化为有形材料。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户外广告等媒体进行有声、有色、有图景的全覆盖宣传。每年举办一次“昌黎好人”评选,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4 探索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完善抑恶扬善的体制机制

探索建立道德建设连续机制,保证“善行昌黎”建设的连续性和持久性。确立明确的奖励机制,表彰奖励好人好事善行义举。转变教育机制,开设传统文化和美学、哲学课程,让传统美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价值观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公务人员行为道德规范。建立惩罚机制,形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制度导向和保障,使争做好人、多做善事在碣石大地上蔚然成风。

3 “善行昌黎”建设的显著成效

“善行昌黎”活动开展两年多来,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孝老之风在昌黎大地劲吹,活动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3.1 经济社会发展提速

“善行昌黎”活动开展以来,激发起全县人民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昌黎的信心和决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2014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48元,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3.2 志愿服务形成品牌

昌黎县4000多名党员积极参加“港城先锋·红色义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成194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百姓心贴心地服务、实打实地办事。全县数千名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遍布城乡。

3.3 爱岗敬业意识明显增强

“善行昌黎”活动开展以来,进一步提升了党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展现。全县倡导开展“做一名爱岗敬业的昌黎人”活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立足本职、无私奉献、业绩突出的十佳标兵、优秀员工、优秀党员干部、拔尖人才等典型。地税、电力、热力、行政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推行错时服务、承诺服务、提速服务、抱团服务、网上服务等数十项便民措施,提升了服务质量,树立了部门形象。

3.4 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

以“孝贤文化”引领文明新风尚,全县418个村,以孝贤文化为特破口,把孝贤文化写进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全县建起多家感恩浴池,敬老爱亲之风吹遍碣石大地。通过“十大杰出母亲”和“十佳敬老好儿媳(好女儿)”评选活动,使一批为国教子、以德育人,有文化、懂教育、有强烈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孝慈典型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群众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3.5 “好人”不断涌现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5

【论文摘要】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刘某,以“背起妈妈上大学”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全社会,成为全国“孝子”的典范。详细介绍刘某的发现、刘某事迹宣传、引导刘某健康成长的全过程。并对“刘某现象”在继承和弘扬孝道美德,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所起到的榜样作用进行了研究,对于有关发掘先进典型、激烈更多青年健康成长或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为推动全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从2007年开始。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首批隆重表彰了53位全国道德模范,其中就有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2005级学生刘某。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截止目前.中央文明办已经先后开展了两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总书记亲切会见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模范的树立。对于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刘某。作为首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重要代表。其“背起妈妈上大学”的故事曾经一度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孝子的楷模和代言人。先后多次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刘某事迹的宣传过程。其实就是道德模范作用发挥的过程,总结研究刘某现象,对于更好地发掘大学生典型、树立更多的榜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1刘某事迹的发现过程以及真实情况

1.1听说刘某情况

2005年夏天,刚刚完成新生录取工作,浙江林学院学生处的老师,接到了来自湖州的应届新生刘某的电话.他向学校咨询是否可以带着自己的妈妈上大学.学校老师一开始拒绝了刘某的要求。当时学校以为:刘某是一个自立能力差的学生,希望妈妈能到学校陪读。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浙江林学院多次接到了刘某的电话。了解到

真实的情况:刘某的母亲身患尿毒症.一直需要人照顾。而刘某的父亲在变卖了房子给母亲治病,却依然没有治好之后.选择了离家出走。所以刘某想带着妈妈一起到学校,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妈妈。

1.2发现刘某母子

当年11月。林学院学生处老师和往年一样。开始走访学校的贫困新生,刘某情况上报的时候,引起了学校的注意,我们开始接触到了刘某的情况:在学校破格同意下。刘某带着妈妈来学校后.就在学校的校门对面租了一间10多平方的房子。

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刘某在申请助学贷款注册上学后,不得不选择参加勤工俭学;学校为了帮助刘某。也为他提供了可以免费吃饭的勤工俭学岗位。

就这样,刘某就开始了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妈妈。

1.3了解刘某情况

1999年刘某的母亲被检查出患了尿毒症.巨额的医疗费花费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卖掉了房子,欠了一大笔的债,借遍亲朋好友以后,再也没钱看病了。为了母亲看病而失去工作的父亲,一个人离开了家。爸爸走后,刘某就鼓励妈妈:父亲走了还有我呢。

考上大学以后。刘某想带妈妈上大学。开始的时候,陆永敏并不同意,极力反对:儿子带着。学习怎么能安心?同学会怎么看他?不过,刘某背着妈妈天天给学校打电话,他甚至想申请休学照顾妈妈。由于刘某的执着。学校被打动了。而陆永敏也不得不妥协。

1.4感受刘某生活

在学校.刘某上完课就赶紧回到房间里.整理家务和清洗衣服.然后回到学校食堂里勤工俭学——打扫食堂卫生。在这里除了工资。而且每日三餐可以全部免费。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他还把自己的饭菜划拨一半到另一个随身带来的盒子里,这一半他要带回家给妈妈吃。

接着,他匆匆忙忙地赶到教室上晚自习,用晚自习时间,做完作业,并温习了一天的功课。晚上,他还要给身患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敷药、打针,要是妈妈不舒服.他晚上要爬起来照顾妈妈。

2刘某事迹的宣传报道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2.1感动后写报道帮助刘某

由于受到刘某故事的感染.我萌发了帮助刘某的想法:要想帮助刘某解决目前的困难。光靠一两个人肯定不行的,所以必须通过媒体的报道.获得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

l1月12日.我走进刘某家开始对他和妈妈进行第一次采访.并了解了很多感人的细节:刘某帮助妈妈洗脚、帮助妈妈打针以及其他情况。掌握了这些情况后.我又对他的同学进行了解.更全面的感受到了刘某。当晚,我根据采访的情况写成了初稿。并发给有关记者。随后,有关新闻媒体看了我的初稿后,专门派记者赶到学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采访,并拍摄了刘某家以及他背妈妈的场景。当晚,我将修改稿发给了《今日早报》以及其他一些报社。

2.2《今日早报》率先报道

11月14日,《今日早报》以头版头条转二版整版的形式,对刘某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报道发出当天.正好是周一。一大早,浙江林学院的有关部门就接到了大量的电话,因为很多人因为看了刘某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希望能对他进行帮助。

当天,浙江林学院附近所有报亭的《今日早报》一时脱销,无数听说了这个故事的人.都想买一份报纸好好阅读。好好感受。随后,《人民日报》、《f临安报》等也先后刊发了这一新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2.3刘某事迹感动千万人

刘某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千万人。不少人含着眼泪看完报道:有的群众自发赶到他家来看他、夸他懂事;有的单位专门组织员工到他家来学习:有的学校专门将有关刘某的报道印刷成材料.组织全校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在大家来看他的同时。很多的好心人也纷纷给他写信,邮寄各种生活学习用品,都想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很多人都愿意成为刘某的朋友.希望能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短短几天时间里.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总数已经超过10万元人民币。

2.4各方媒体争相报道

l1月15日.来自全国各地近10家的新闻单位来到浙江林学院。希望能够对刘某进行深入的采访。这些新闻单位包括了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他们希望从各个角度对刘某进行宣传和报道,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相关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半年内,仅中央电视台就有7个频道先后进行了采访。包括新闻频道、综合频道、三套、四套、八套、十套、少儿频道;此外,包括黑龙江、四Jii等外省的新闻单位也纷纷赶来。对刘某进行宣传和报道。这些媒体采访后,先后有100多家报纸、50多家电视台、近万个网页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2.5刘某困难得到解决

各方媒体的报道.让刘某的各种困难都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有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给刘某送去了生活学习用品:不少好心人,纷纷当面或者通过邮寄的方式,给刘某捐款;i临安多位好心人愿意为刘某提供免费的住所:杭州一家大型医药公司。还为刘某和母亲提供了免费的药品:一家保险公司还为他和妈妈赠送了终身保险。

同时.由于刘某多次表示如果有单位愿意帮妈妈看病.他愿意拿出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母亲。受刘某的感动。经过新闻媒体的帮助.以及好心人的联系,上海中山医院最终表示:愿意免费为刘某的母亲实施换肾手术.并且免费提供肾源。2006年的春节,刘某的妈妈成功地完成手术,获得了新生

3刘某榜样的树立在弘扬美德中的作用

3.1设立基金,从孝心到感恩的转变

在各方面困难得到暂时解决后.刘某和妈妈的生活开始和正常人一样。刘某和母亲在感受到他人关爱的同时,开始想到了如何回报社会和大家的关爱:刘某妈妈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始用心绣制一些美丽的作品。准备送给一些好心人:刘某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绘画,希望以这样的形式表达对全社会的感恩之情。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刘某和妈妈最终决定:现在妈妈的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而社会捐助的爱心款还有很多,那么我应该将这些爱心款拿出一部分出来。捐助给更需要的人。最终,他们捐出了5万元爱心款,并在学校设立了信心基金,用于帮助更困难的同学。

在很多人的眼里.此时的刘某已经不仅仅是个孝子,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社会的感恩.在一定程度上也从孝心向感恩转变.成为了一个懂得感恩的孝子,甚至成为了这方面的典型

3.2感动社会,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

随着相关媒体的不断宣传.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被刘某行为感动.随后各方面都争相将他树为典型、模范: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他第二届“十大平民英雄”。农村信息报社授予他“浙江农村十大新闻人物”.浙江教育报社授予他“浙江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浙江妇联等授予他“浙江孝心好子女”.浙江广电集团授予他“浙江骄傲”年度人物;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十大真情故事”主人公。

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先后立他为模范典型,并进行宣传.团中央等授予他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央组织部等18部委将授予他全国十佳“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在2007年全国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刘某也被评选为全国道德模范之孝老爱亲模范。

刘某也先后受到了包括等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背母求学”的雕像在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孝道文化广场落成,《新二十四孝》也将刘某的事迹收录其中。

3.3帮助他人,传递更多的爱心和孝心

在获得各种荣誉的同时.刘某开始主动承担起宣传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责任。尤其是在被社会好心人感动的同时,刘某主动捐出爱心款、设立孝心基金的行为,也再一次感动了全社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了解到刘某的事迹后,专门聘请他为爱心宣传大使.向更多的人宣传孝心、爱心和感恩之心。

随后。刘某经常以各种形式。以实际行动宣扬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除了每个周末都主动到学校附近的福利院。每当听说学校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尽己所能去帮助。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在四川发生大地震后,刘某也在第一时间参与到募捐的队伍中去.并将当月的所有勤工俭学的收入全部捐助给灾区群众。

刘某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一方面表达着自己对社会的感恩之情.一方面也将自己的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传递出去。让更对的人对爱心、孝心、感恩之心有了深刻认识。

3.4巡回宣讲,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自从成为全国道德模范以后。几乎每个周末,刘某都主动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向全社会宣扬爱心和孝心、承担起自己作为一个全国道德模范的责任。在短短两年时候里。刘某先后应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等单位的邀请。先后前往广州、广西、上海以及很多省份进行宣讲活动.并应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宣传孝心和爱心。

在刘某事迹的影响下.从浙江林学院到浙江省乃至全社会,都纷纷掀起了关于孝心、爱心和感恩之心的大讨论,并且以各种行动实践着感恩。以浙江林学院为例,已获得孝心基金奖励的王维同学,就是在向刘某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践行着孝心与感恩之心。而孝心、爱心和感恩之心,也已经成为浙江林学院学生的一个标志。

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孝道与感恩的代表任务,全国道德模范刘某,不仅成为浙江林学院学生普遍具备的素质,也引起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争相学习。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正在全社会进一步得到传承与弘扬。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确,我们认为无论是谁,都要给自己找一个榜样,分析人家为什么会成功,哪些是自己可以参照的.努力去做.不一定会取得相同的成果.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通过学习刘某这一榜样。将他们树立为努力的目标,相对于纯理论的讲大道理来说。可能会有着更加直接的效果。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6

关键词:晋孝武帝;司马道子;皇权;高门士族

中图分类号:K2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1-0025-10

收稿日期:2011-08-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70054)

作者简介:王永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东晋立国有赖于士族门阀的支持,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王、庾、桓、谢等世家大族相继执掌军政,主弱臣强,这就是所谓的典型的门阀政治。对此,《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载:

京兆韦华、谯郡夏侯轨、始平庞眺等率襄阳流人一万叛晋,奔于兴。兴引见东堂,谓华曰:“晋自南迁,承平已久,今政化风俗何如?”华曰:“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刑纲峻急,风俗奢宕。自桓温、谢安已后,未见宽猛之中。”

所谓“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云云,正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实录。沈约在《宋书》卷三《武帝纪下》“史臣曰”中也有论云:“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这也指出了东晋一代“主威久谢”,皇权不振的特征。由于门阀,皇权衰弱,政治斗争的形式与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诚如田余庆先生所指出:“在门阀政治存在的时限内,动乱的根源主要不是像专制皇朝通常出现的那种宦官、外戚、宗室,因为相对说来,微弱的皇权孳生不了那种必须依附于皇权而行专擅的宦官、外戚、宗室,孳生了也难于长期起重要作用”[1]360。他又指出:“在门阀政治条件下,动乱的方式一般不表现为宫廷,因为宫廷虽然有可能导致皇位在司马氏皇族中的变更或某一宰辅地位的变更,但皇位或宰辅地位的变更也不能决定全面局势。不愿接受这种变更的士族,将拒绝、制止、纠正这种变更。”[1]360确实,在门阀士族政治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政治景象。不过,“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在东晋百年间的变态,是政治体制演变的回流。门阀政治的存在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1]362。东晋后期,随着高门士族的退化,晋孝武帝时期皇权一度有所强化,以孝武帝弟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等为代表的宗室人物得以操纵权柄,出现了皇权政治的某些景象。素来羸弱的东晋皇族何以在孝武帝时期出现振作之势?司马道子父子之专权,其依赖何种政治势力?对当时政局的变化有何影响呢?本文就此略作专题论述。

一、晋孝武帝之“威权己出”与

司马道子之专权

东晋孝武帝时期皇权之振作,史籍中已有概括性的记述。《晋书》卷九《孝武帝纪》载:“帝幼称聪悟。……谢安尝叹以为精理不减先帝。既威权已出,雅有人主之量。”可见孝武帝一度“威权已出”。《晋书》卷九一《儒林•范弘之传》载范弘之与会稽王司马道子笺曰:

晋自中兴以来,号令威权多出强臣,中宗、肃祖敛于王敦,先皇受屈于桓氏。今主上亲览万机,明公光赞百揆,政出王室,人无异望,复不于今大明国典,作制百代,不审复欲待谁?先王统物,必明其典诰,贻厥孙谋,故令问休嘉,千岁承风。愿明公远览殷、周,近察汉、魏,虑其所以危,求其所以安,如此而已。

范弘之对当时高门士族专权颇多不满,而对司马氏皇权之振作表现出欣喜之情,从中可见孝武帝“亲览万机”,孝武帝同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也一度执掌朝政,即所谓“明公光赞百揆,政出王室,人无异望”,改变了“晋自中兴以来,号令威权多出强臣”的门阀政治格局。又,《晋书》卷六九《刘隗传附孙刘波传》载刘波上孝武帝疏云:

往者先帝以玄风御世,责成群后,坐运天纲,随化委顺,故忘日计之功,收岁成之用。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相王贤俊,协和百揆,六合承风,天下响振,而钓台之咏弗闻,景亳之命未布。将群臣之不称,陛下用之不尽乎?

刘波祖父刘隗曾为晋元帝司马睿试图强化皇权之谋主,王敦起兵便以诛刘隗为借口。刘波“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相王贤俊”体现出当时孝武帝、司马道子兄弟执政,皇权有所强化的状况。那么,东晋政局何以在孝武帝时期由高门士族的“宰辅执政”转为皇权强化的“政由己出”的呢?

(一)高门士族执政能力的衰弱

众所周知,东晋一代门阀士族垄断军政大权,东晋立国后,元帝司马睿曾致力强化皇权,但受到士族社会的强烈反击,根本无法成功。以司马睿开国江左的身份尚且如此,孝武帝何以能够“威权己出”呢?是他有过人的才干吗?显然不是。《晋书•孝武帝纪》载:

既而溺于酒色,殆为长夜之饮。末年长星见,帝心甚恶之,于华林园举酒祝之曰:“长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有万岁天子邪!”太白连年昼见,地震水旱为变者相属。醒日既少,而傍无正人,竟不能改焉。

可见孝武帝并无过人的文武才干、军政业绩和社会威望,根本不具备独立执掌朝政的能力。

从相关记载看,孝武帝继位前后,司马氏皇权极度虚弱,孝武帝父亲简文帝司马昱是权臣桓温扶持的傀儡,当时“政由桓氏,祭则寡人”(《晋书•孝武帝纪》),面对桓温的种种僭逆言行,他已表现出任其处置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司马氏皇统之存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可谓命悬一线。晋祚之延续与孝武帝之继位主要得益于谢安等人的周旋与经营。不仅如此,当时氐人所建立之苻秦政权统一北方,势力强大,且急于南征,东晋又遭遇立国以来北方胡族政权最有力之攻击,孝武帝也是依赖以陈郡谢氏为代表的士族的支持才得以苟延残喘。然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特别在谢安领导东晋士族社会取得抗击苻秦的淝水大捷之后,晋孝武帝竟然“威权已出”,造成了“政出王室”的局面,从高门士族手中夺取了军国大权。究其根本原因,当在于高门士族社会的整体性腐化与政治局势的变化。田余庆先生曾指出,东晋门阀政治“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在特定条件下的变态”,其存在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样一个外部条件,如果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会有江左百年门阀政治局面。反之,这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都会导致江左门阀政治的相应变化。丧失第一个条件,势必诱发司马氏皇权的自我膨胀;丧失了前两个条件,足以构成东晋朝廷易姓而使门阀政治变为新朝的皇权运动,连第三个条件也不存在,江左政权就失去了生存下去的理由,门阀政治就更不用说了”[1]359-360。确实,东晋门阀政治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皇权政治的变态形式,一旦高门士族阶层严重腐化,“势必诱发司马氏皇权的自我膨胀”。

关于东晋中后期高门士族的腐化,祝总斌先生早有专文论述,他通过对东晋时代相继居于执政地位的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具有代表性家族主要人物的考察,以为“到东晋末年,这些家族的人材已日益凋零了”,“掌握东晋政治军事大权的高级士族开始有王导、王敦,其后有庾亮、庾冰,再后有桓温,而到孝武帝时,却没有这样一些可以左右政局、使君主俯首听命的人物了”[2]。他进一步具体分析淝水之战前后执掌东晋军政大权的桓冲、谢安的处境,以为桓冲“功勋、资历、威望都无法与桓温比,……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孝武帝收回大权的障碍的,何况他淝水战后第二年已死去”;至于谢安,“威望虽高过桓冲,但早年高卧东山,屡征不起,入仕时已四十多岁,桓温死后方入相,淝水战前,才干、威望均未尽为诸高门所敬服”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一四“晋孝武帝”第三条中评论这一时期的谢安说:“社稷之功未著,而不受托孤之顾命,……虽为望族,无异于孤寒;时望虽隆,……固群情之所不信。”,尽管淝水之战后,“谢安威望大大提高了,然而第二年在本可以进一步提高威望、权力的北征中,功绩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谢安的地位不但不能与长期居要职、早建功勋的王导、桓温比,而且也不能与身为外戚、受遗诏辅政的庾亮相比。再加上帝弟司马道子的排斥,谢安就不得不自求北镇广陵‘以避之’,并不久即死去。桓冲、谢安如此,两人之外高级士族还有谁可与君权抗衡呢?孝武帝和司马道子两人都没有卓越才干,却能毫不费力地从高级士族手中收回大权,原因就在于此”[2]。

(二)司马氏皇族的腐化与主相之争

在高门士族社会普遍腐化的背景下,孝武帝得以“威权己出”,为巩固其皇权,他重用其同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晋书》卷《简文三子•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载其“少以清澹为谢安所称”,太元初,“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进骠骑将军。后公卿奏:‘道子亲贤莫二,宜正位司徒。’固让不拜。使录尚书六条事,寻加开府,领司徒”。谢安死后,孝武帝诏曰:“新丧哲辅,华戎未一,自非明贤懋德,莫能绥御内外。司徒、琅邪王道子体道自然,神识颖远,实当旦、之重,宜总二南之任,可领扬州刺史、录尚书、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府文武,一以配骠骑府”,司马道子谦让不受,“数年,领徐州刺史、太子太傅”,公卿又奏“宜进位丞相、扬州牧、假黄钺,羽葆鼓吹”云云。孝武帝后期,军政大权几乎多由司马道子操纵,“于时孝武帝不亲万机,但与道子酣歌为务,……郡守长吏,多为道子所树立。既为扬州总录,势倾天下,由是朝野奔”。司马道子执掌宰辅大权,专断朝政,抑制了士族势力,是当时皇权强化的结果,诚如田余庆先生所指出:“司马氏以相权辅佐皇权,发挥作用,暂时没有遇到来自士族的反抗,皇权在相当的程度上加强了”[1]268。也就是说,孝武帝致力于加强皇权,排抑士族,必然首先借重其宗室戚属,其弟司马道子自然是最可信赖的人。

当然,司马道子以执掌相权而辅政也并非他具有特别的才干,《晋书》本传载其与孝武帝“酣歌为务”,“太元以后,为长夜之宴,蓬首昏目,政事多阙”,以致当时有人作《云中诗》以指斥朝廷说:“相王沈醉,轻出教命”。孝武帝死后,安帝继位,司马道子一度“摄政”,但其酣饮纵性更甚,难以理政。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为征虏将军,其先卫府及徐州文武悉配之”,后“会道子有疾,加以昏醉,元显知朝望去之,谋夺其权,讽天子解道子扬州、司徒,而道子不之觉。元显自以少年顿居权重,虑有讥议,于是以琅邪王领司徒,元显自为扬州刺史。既而道子酒醒,方知去职,于是大怒,而无如之何。……然道子更为长夜之饮,政无大小,一委元显。时谓道子为东录,元显为西录。西府车骑填,东第门下可设雀罗矣。元显无良师友,正言弗闻,谄誉日至,或以为一时英杰,或谓为风流名士,由是自谓无敌天下,故骄侈日增”。可见晋安帝时,年少的司马元显实际上取代了乃父司马道子的执政权,即所谓“政无大小,一委元显”。关于司马元显之作风,《宋书》卷四七《刘敬宣传》载:“元显骄淫纵肆,群下化之,敬宣每预燕会,未尝饮酒,调戏之来,无所酬答,元显甚不说”。元兴元年,桓玄等起事,晋廷以刘牢之出征,“元显为征讨大都督,日夜昏酣,牢之骤诣门,不得相见,帝出饯行,方遇公坐而已”。更为严重的是,对维护司马氏皇族权威的谏诤之士,司马元显竟屡有杀害之举,如江绩、车胤等便如此。可以说,司马道子父子在孝武帝后期与安帝前期执政,但皆无卓越的军政能力与业绩,司马道子酗酒成性,以昏醉为常,司马元显则年少轻狂,骄奢无道。其父子品格、能力如此,之所以长期居于宰辅之位,执掌军政,其权力显然来自他们对皇权的影响与控制,无疑是当时皇权强化的结果。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长期的高门士族的背景下,司马氏皇族不仅势力弱小,而且普遍腐化,难以振作。随着皇权的强化与皇族地位的上升,孝武帝、司马道子兄弟之间很快发生权力争夺。由于主相斗争,朝臣也发生了分化,导致宫廷斗争逐步波及重要的方镇。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之间的矛盾在淝水之战后便逐渐显露,但由于“有太后周旋制约,终于使孝武帝不废黜道子,道子亦不危及孝武帝。终太元之世,孝武帝与道子始终维持着虽相依维、复有矛盾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时局虽然纷纭但迄无内战的原因之一”[1]274。在司马氏皇族主相之争过程中,他们都利用当时以外戚身份辅政的太原王氏人物。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何以在此时特别借重太原王氏呢?对此,

田余庆先生曾指出:“皇权的伸张,既要排除士族超越皇权的可能,又要借重士族的社会影响以为皇权所用。因此,皇权承认并尊重士族的存在,只是要求他们从属于皇权。从属于皇权的士族,仍可居实权之位。……孝武帝伸张司马氏的皇权,主要依靠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录尚书事,以相权辅佐皇权。孝武帝皇后为太原王氏王蕴之女,王蕴及其亲属自然支持孝武帝。会稽王妃为太原王氏王坦之之子王国宝从妹,王坦之的后人自然支持会稽王司马道子。太原王氏的这两部分,即王蕴父子和王国宝兄弟,均以皇室姻亲而成为东晋晚年政局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权势分别来自皇权和相权,分别从属于皇权和相权,也就是说,他们都从属于司马皇室,与前此居位的某几家士族与司马氏共天下者,已大有不同。于是我们看到,以司马道子的相权辅佐孝武帝的皇权,加上主、相的分属太原王氏两支的后党、妃党的助力,东晋朝廷出现了一种不同于门阀政治的政治格局”[1]269-270。

因此,当时的朝廷政治斗争,从司马氏皇族而言,是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之间的主相之争,由于其分别与太原王氏的不同房支联姻,牵涉到太原王氏的政治选择,则表现为“后党”与“妃党”之争,双方斗争的公开化是孝武帝之杀袁悦之。《晋书》卷八四《王恭传》载:“孝武帝以恭后兄,深相钦重。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世说新语•谗险篇》载袁悦之“有口才,能短长说,……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俄而见诛”。刘孝标于此条下注引《袁氏谱》曰:“悦字元礼,陈郡阳夏人。父郎,给事中。仕至骠骑咨议。太元中,悦有宠于会稽王,每劝专览朝政,王颇纳其言。王恭闻其说,言于孝武。乃托以它罪,杀悦于市中。既而朋党同异之声,播于朝野矣。”《晋书》卷七五《王湛传附袁悦之传》所载综合《世说新语》此条及注引《袁氏谱》,内容大体相同,稍简略。《世说新语•赏誉篇》又载袁悦之离间太原王氏家族之关系,曰:“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生疑隙”。王恭属“后党”,王建武即王忱,为王国宝兄,自属“妃党”。注引《安帝纪》载“二人俱为主相所待,内外始有不咸之论。恭独深忧之,乃告忱曰:‘悠悠之论,颇有异同,当由骠骑简于朝觐故也。将无从容切言之邪?若主相谐睦,吾徒得戮力明时,复何忧哉?’忱以为然,而虑弗见令,乃令袁悦具言之。悦每欲间恭,乃于王坐责让恭曰:‘卿何妄生同异,疑误朝野?’其言切厉。恭虽惋怅,谓忱为己也。忱虽心不负恭,而无以自亮。于是情好大离,而怨隙成矣”。可见袁悦之亲附司马道子与王国宝并卷入皇族与太原王氏内部的权力争夺。然袁悦之乃王国宝之帮凶,《晋书》卷七五《王湛传附王国宝传》载其“与道子持威权,扇动内外。中书郎范宁,国宝舅也,儒雅方直,疾其阿谀,劝孝武帝黜之。国宝乃使陈郡袁悦之因尼支妙音致书与太子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帝知之,托以他罪杀悦之。国宝大惧,遂因道子谮毁宁,宁由是出为豫章太守”《晋书》卷《简文三子•司马道子传》载中书郎范宁忠于孝武帝,对司马道子之专权“深陈得失,帝由是渐不平于道子,然外每优崇之。国宝即宁之甥,以谄事道子,宁奏请黜之。国宝惧,使陈郡袁悦之因尼妙音致书与太子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帝因发怒,斩悦之。国宝甚惧,复谮宁于帝。帝不获已,流涕出宁为豫章太守。道子由是专恣”。。《通鉴》卷一七系此事于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十一月,至此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之间的主相矛盾公开化了。为限制司马道子权力的膨胀,孝武帝开始有意识地安排自己的亲信坐镇藩府,《晋书•王恭传》载:“其后帝将擢时望以为藩屏,乃以恭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州晋陵诸军事、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特别是荆州刺史一职争斗激烈,本为王国宝弟王忱,属司马道子之党羽,太元十七年王忱死,王国宝急于继任,孝武帝最终命其亲信殷仲堪出镇荆州,《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载:“帝以会稽王非社稷之臣,擢所亲信以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荆州刺史、假节,镇江陵”。《世说新语•德行篇》“殷仲堪既为荆州”条注引《晋安帝纪》载:“仲堪,……孝武说之,俄为黄门侍郎。自杀袁悦之后,上深为晏驾后计,故先出王恭为北蕃。荆州刺史王忱死,乃中诏用仲堪代焉。”《世说新语•纰漏篇》“王大丧后,朝论或云国宝应作荆州”条所载之情形,生动地揭示了王国宝急于出镇荆州的心态。注引《晋安帝纪》曰:“王忱死,会稽王欲以国宝代之。孝武中诏用仲堪,乃止。”当时,高门士族代表王也想出镇荆州,《世说新语•识鉴篇》载之甚详,“时殷仲堪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晋孝武欲拔亲近腹心,遂以殷为荆州”。王极为失望。后来孝武帝又以王雅代王为太子少傅,可见孝武帝以比士族中门第稍低之寒士排挤高门的用人策略是非常明显的,殷仲堪无论是个人资望,还是门户地位,在当时都不甚高,其得信重主要在于其为孝武帝之“亲近腹心”。孝武帝以殷仲堪为荆州刺史,不仅为时甚快,而且极为秘密,所谓“乃中诏用仲堪代焉”,就是没有经过司马道子控制的吏部铨选等程序,而是直接任命。孝武帝加强对地方重要州镇的控制,其目的显然主要旨在削弱司马道子的中枢权力。孝武帝在世期间,与司马道子尽管明争暗斗不断,终究未发生战争,但孝武帝以强藩对抗中枢的人事安排与布局,则必然引起其身后的军事对抗与厮杀,其结果却加重了司马氏皇族统治的危机,加快了东晋衰亡的进程关于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之间的权力斗争及其相关错综复杂的情形,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之“主相相持与太原王氏”一节中有细致的考论,请参见。。

论及孝武帝与司马道子兄弟间的权力斗争,孝武帝之死颇值得讨论。关于孝武帝之死,《晋书》本纪载其酣饮,“时张贵人有宠,年几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时道子昏惑,元显专权,竟不推其罪人”。吕思勉先生考之《晋书》之《天文志》:兆庶宣言,夫人张氏,潜行大逆。《五行志》云:帝崩,兆庶归咎张氏;又云:张夫人专幸,及帝暴崩,兆庶尤之。他据此推测云:“夫宫禁之事,氓庶何知焉?不推贼而广布流言,贼之所在可知也。”又以为《魏书•司马睿传》所载此事较《晋书》为详,“即当时所散步之流言也。此事大不近情理,然孝武绝于宦官宫妾之手,则似无足疑。观国宝勾结能及于陈淑媛,则知当时宫禁之囚,未始非危机之所伏也”[3]。他以为有关孝武帝之死流言如此,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则不予追究,颇值得怀疑,他们可能正是阴谋的制造者。又,《晋书•王恭传》载王恭兴师抗表,指责王国宝之罪,其中有“先帝登遐,夜乃犯阁叩扉,欲矫遗诏”云云《晋书》卷九三《外戚•王蕴传》载王恭弟王爽,“强正有志力,历给事黄门侍郎、侍中。孝武帝崩,王国宝夜欲开门入为遗诏,爽拒之,曰:‘大行晏驾,皇太子未至,敢入者斩!’乃止”。,似乎也暗示着王国宝参与谋害孝武帝之阴谋。从当时主相相争之激烈及其昏乱之情形分析,司马道子与王国宝暗害孝武帝并非没有可能。

总之,东晋淝水战后,孝武帝“威权己出”,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相继专断朝政,这是东晋门阀政治之变局。孝武帝诸人皆无德行与能力,其言行表面上与其他朝代末世之昏君、乱臣无二,但在东晋后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这些昏君、乱臣的某些行事中,却体现了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的转折。回复皇权政治,是回复中国古代历史的常态。这是客观的历史趋势,……或者还可以说,正由于昏君乱臣当道,本来是可能有所收获的恢复皇权的活动,才没有出现真正的成效,徒然成为一阵噪音,一场闹剧”[1]273。但无论如何,在这种“噪音”与“闹剧”的背后,确实包含着某种深刻的历史变化的信息。比如,尽管孝武帝、司马道子及寄生其间的各种政治人物与势力的斗争表面上极端自私而无操守、无公德,但仔细分析,其政治斗争的锋芒针对性则颇为一致,在客观上都明显指向高门士族,通过压制权势门第以伸张皇族之利益。

二、孝武帝、司马道子强化皇权

过程中对高门士族的遏制

关于晋孝武帝之“威权己出”及其弟司马道子之操控朝政,并非一蹴而就,其间经历了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时间颇长,前后计有24年,其中宁康年间(373―375年)司马曜年幼,权臣桓温操弄军政,朝臣谢安、王坦之、王彪之等协调内外,以崇德太后“临朝摄政”,孝武帝未亲政《晋书》卷七九《谢安传》载:“时孝武帝富于春秋,政不自己,温威振内外,人情,互生同异。安与(王)坦之尽忠匡翼,终能辑穆。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安见,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太元(376―396年)元年,崇德太后归政,《通鉴》卷一七《晋纪》二九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载:“初,帝既亲政事,威权己出,有人主之量”。仿佛孝武帝在太元元年(376年)亲政之初便“威权己出”,实际上这显然不可能。不过,其亲政之后,利用士族社会的衰弱,不断强化皇权,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重用司马道子,以司马道子录尚书事,以相权辅佐皇权,进而压制士族。《通鉴》卷一五《晋纪》二七孝武帝太元八年九月载:“以琅邪王道子录尚书六条事”。对此,田余庆先生有所辨析:“前此谢安以中书监录尚书事。强敌入境,正需君臣辑睦之时,朝廷忽然以年方二十的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可知权翼所谓东晋‘君臣辑睦’也不全确。……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以为太元八年九月司马道子受录而谢安未尝罢录,所以是司马道子与谢安共录尚书事,至十年八月谢安死止。案此说有理”[1]224。当时有多人录尚书事,即所谓分录、共录或参录,他又推测司马道子“录六条事可能出于谢安所荐。谢安荐道子,盖以避猜忌而图邀信于朝野。此是谢安作为政治家的高明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来,谢氏拥重兵而居嫌疑地位,众口铄金,才不得不出此以明志,这终究是预伏着的矛盾。淝水之战后,谗毁顿起,矛盾就尖锐化了”[1]224-225。他又进一步推测司马道子录尚书事,可能还隐含着作为外戚的太原王氏遏制谢氏的动机,“司马道子与谢安共录尚书事,就是一个信号,虽然暂时还只是一个微弱的信号,表明在南北关系日趋紧张之际,新一轮斗争,以太原王氏与司马氏的皇权、相权为一方,以方兴未艾的陈郡谢氏为另一方,正在充实势力,逐步展开”[1]225。但在淝水之战前,面对前秦之威胁,东晋君臣之间、士族社会各家族之间都以抵御外辱为重,谢安之荐司马道子,正是意在“避猜忌而图邀信于朝野”,《晋书》卷七九《谢安传》载:“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可见淝水战前谢安引司马道子参与辅政以维护君臣和谐之成效。

(一)孝武帝、司马道子抑制谢安及其家族

孝武帝伸张皇权主要表现为排斥当时执政的门阀士族的代表性家族陈郡谢氏。要做到这一点,皇权必须有所依仗和凭借。一般说来,皇权作为一种集权政治,其权力争夺首先表现为宫廷斗争,依仗的主要对象是宗室、外戚与近臣。东晋立国以来,面对门阀士族操弄政柄的局面,一些不甘于充当士族工具、企图有所作为的皇帝如晋元帝、晋明帝等都曾有过类似的举动,但由于当时士族社会力量强大,伸张皇权的努力必然遭到士族社会的反击而归于失败。而随着时局的变化,孝武帝在这方面则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其弟司马道子在淝水之战前以录尚书事的身份分割谢安之相权,显然具有排挤士族代表谢安及其家族的作用。淝水之战后,司马道子进一步遏制、排挤谢安,目的在于专断朝政。

《晋书•谢安传》载淝水战后,“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总揽东晋军政,其侄谢玄等兴师北伐,其时桓冲死,荆州、江州刺史位缺,“物论以(谢)玄勋望,宜以授之。安以父子皆著大勋,恐为朝廷所疑,又惧桓氏失职”,于是以桓氏诸人为之,以致“彼此无怨,各得所任。其经远无竞,类皆如此”。就个人品格、气质等言,谢安为人确实具有“经远无竞”的名士特点,这也许会影响其决策。对此,宋人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三“《晋书》二《简文三王传》”条有论云:

桓温幸自早死,且有淮淝之捷,而晋祚竟亡,事具《司马道子传》。是时谢安自谓功盛畏谗,至揽桓伊之须。然晋世事柄悉在诸臣,安亦未至于不可为。大抵功成意衰,众人常情,况又虚旷依违在有无之间者,乃当时士大夫膏肓之疾耶!

他以为淝水之战后谢安“亦未至于不可为”,显然是批评士族人物崇尚“虚旷依违在有无之间”的名士气息。《晋书•谢安传》便载:“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可见谢安内心深处始终怀有“东山”隐逸的高士情节。从这个角度说,叶适所论是有针对性的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卷三除上述论谢安退避之因在于“大抵功成意衰”及虚无士风之影响外,又在“《桓宣传》”条中说:“桓伊抚筝,谢安涕泣。虽君臣有间,然安骤得成功,自处骄满若孩童,平生之量至是穷矣”。叶适似未充分理解当时皇权自主运作及其对谢安的排挤的具体情形,故或批评谢安的“功成意衰”,或讥其“骄满若孩童,平生之量至是穷”,这都是流于表面的一般评论。。另一方面,似乎造化弄人,淝水战后,谢氏英俊相继凋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诸谢相继卒”条曰:“孝武帝太元八年破苻坚,总统指授者谢安,而身在行阵者,则安之弟石、兄子玄及安之子琰也。晋不竞也,赖有此举为之一振。乃事平之后,安卒于十年八月,玄卒于十三年正月,石卒于十二月,而玄年仅四十八,尤为可惜。自此晋无人矣。桓玄篡位,刘裕讨玄,而晋亡矣。”谢氏代表人物相继死亡,还谈何有所作为呢!田余庆先生指出:“淝水战后,形势起了变化。谢玄北伐,值北方各族混乱异常,北府军胶着于中原,劳多功少;谢安、谢玄面临皇权的挑战,步步退却,谢氏人物日就凋零;其他士族则既无勋劳又乏人物,不足以各树一帜,制约皇权。一句话,门阀士族已是今非昔比。另一方面,东晋朝廷经历了一个极度衰弱的阶段以后,孝武帝伸张皇权的努力,似有见成效的可能。”[1]267

具体就谢安及其家族而言,面对司马道子的专权,其表现颇为谦抑,似乎无可奈何。《晋书•谢安传》载:“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帝出祖于西池,献觞赋诗焉。”谢氏门风崇尚自然,谢安本人素以风流著名,其于淝水战后如日中天之时放弃中枢辅政权位,而出镇广陵,这固与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的心态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谢安受到了严重的诬陷与攻击,不得已而请求北镇广陵。

至于“奸谄颇相扇构”的具体情形,史籍缺少记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对谢氏在淝水之战中的卓越贡献,孝武帝封赏甚晚,显露出对谢安的态度颇为微妙。《晋书•孝武帝纪》载太元十年八月谢安死,十月丁亥,“论淮淝之功,追封谢安庐陵郡公,封谢石南康公,谢玄康乐公,谢琰望蔡公,桓伊永修公,自余封拜各有差”。这距淝水之战已有两年了。不仅如此,谢安死时,其礼仪规格出现争议。《晋书》卷八《王羲之传附王献之传》载:

及安薨,赠礼有同异之议,惟献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勋。献之乃上疏曰:“……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于省察。”孝武帝遂加安殊礼。

又,《晋书》卷九一《儒林•徐邈传》载:“及谢安薨,论者或有异同,邈固劝中书令王献之奏加殊礼,仍崇进谢石为尚书令,玄为徐州”。

淝水之役关乎东晋存亡,谢安及其家族主导其事,何以封赏如此迟滞?为何谢安死后竟出现“论者或有异同”的情况?这明显不合常理。对此,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四五“谢功赏迟”条中说:“愚谓大破苻坚于淝水乃太元八年之事,更三年之久,直至十年十月始加封赏,何其迟也。江左偏安,赖此一战,功莫大焉。而赏若是其迟者,王氏忌其能故也”。王鸣盛以为“谢功赏迟”之原因在于“王氏忌其能故也”。所谓“王氏”,是指太原王氏人物王国宝等人附会司马道子操弄权柄。《晋书》卷七五《王湛传附王国宝传》载王国宝为王坦之子,“国宝少无士操,不修廉隅。妇父谢安恶其倾侧,每抑而不用。除尚书郎。国宝以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为余曹郎,甚怨望,固辞不拜。从妹为会稽王道子妃,由是与道子游处,遂间毁安焉”。又,《晋书》卷八一《桓宣传附桓伊传》载: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内,而会稽王道子昏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燕,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即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臣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这里所载此事发生之年代,称“孝武末年,嗜酒好内”云云,田余庆先生以为“年代显误”。他考证指出:“《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条注引《续晋阳秋》、《北堂书钞》卷一一引《语林》,叙及此事,均不谓在孝武末。《魏书》卷九六《司马睿传》曰:‘是时昌明(案即孝武帝)年长,嗜酒好内’云云,可证《桓伊传》‘末年’乃‘年长’之误。”(详见《东晋门阀政治》第268页之注释)。

太原王氏人物王国宝“少无士操,不修廉隅”,“专利无检行”,“狎昵谄邪”,因受到其岳父谢安的压制而生“怨望”,他以“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以致“好利险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因此,谢安及其家族在淝水之战后所受之诋毁多来自王国宝等“好利险之徒”。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王国宝诸人固然品行极坏,但其“间毁”之计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在于孝武帝与司马道子对他们的纵容与偏信。正因为如此,当桓伊借为孝武帝奏乐之机,向孝武帝进言,所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云云,显然是为谢安鸣冤抱屈,谢安闻之“泣下沾衿”,甚至“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臣于此不凡”,颇为失态。孝武帝闻之则“甚有愧色”。孝武帝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他才是王国宝等人“间毁”谢安的真正的幕后推手,他与司马道子对“功名盛极”的谢安心存忌惮。从上述桓伊之言,可见当时朝臣大多明白孝武帝兄弟之心态与谢安之遭受“疑患”的尴尬处境。因此,谢安所承受之压力与排挤,归根到底是来自孝武帝与司马道子,即当时强化的皇权。在这一背景下,淝水战后,谢安功高而不受封赏,甚至请求出镇广陵以避祸,便是很正常的事了。

晋孝武帝与司马道子利用太原王氏人物王国宝等人,对“功名盛极”的谢安及其家族进行遏制与排挤,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皇权。王国宝等“好利险之徒”则借助于皇权的支持,排挤谢安,迫使其出镇广陵,离开权力中心。这样,司马道子便控制了东晋中枢决策权。谢安死后,司马道子遂以骠骑将军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原来的谢安卫将军府文武,也悉数归入骠骑府了,司马道子又控制了最高军事决策与指挥权。

(二)非议士族权臣以伸张皇权

随着皇权的强化,孝武帝对士族社会权势门户的态度也表现出某种轻视之意。及至其末年,他对士族势门始终有所防范。《世说新语•排调篇》载:

孝武属王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刘)、子敬(王献之)比,最佳。举谢混。”

田余庆先生引用此条材料,以为“这表露了孝武帝对士族权臣的复杂心态:既不得不姻娅相联,又不得不防其僭越”。他仔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王敦、桓温是士族权臣对东晋皇权威胁最大的代表人物,孝武帝指出他们“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明确表达了他对士族权臣的厌恶之情。田先生以为“王是王导之孙,桓温同党,曾谓桓温废昏立明,有忠贞之节。孝武帝面对王指责王敦、桓温,意在表示对王、桓家族凌驾皇室的不满,借以警告王、桓家族”[1]268。这一分析洞悉孝武帝之心态,颇为深刻。由所谓“酷非所须”一语可见他对以往士族权臣专横的痛恨之情。不仅如此,尽管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之间存在权力斗争与分歧,但有士大夫进言司马道子任用寒门佞幸乱政时,他总是不予回应,实际上,他是支持寒人佞幸预政,其目的是打压高门士族。

孝武帝如此,司马道子也有类似的表现。《晋书•简文三子•司马道子传》载:

桓玄尝候道子,正遇其醉,宾客满坐,道子张目谓人曰:“桓温晚途欲作贼,云何?”玄伏地流汗不得起。长史谢重举板答曰:“故宣武公黜昏登圣,功超伊、霍,纷纭之议,宜裁之听览。”道子颔曰:“侬知侬知。”因举酒属玄,玄乃得起。由是玄益不自安,切齿于道子《世说新语•言语篇》、《御览》卷四九七引檀道鸾《晋阳秋》、卷三七引《续晋阳秋》等皆载此事。。

司马道子公然指责桓温“晚途欲作贼”。这固然是对桓温的斥责,也是对士族专权的不满。而谢重称桓温“黜昏登圣,功超伊、霍”,绝非仅仅维护桓温的名声,而主要出于对整个士族社会及其政治的维护。又,《晋书》卷九九《桓玄传》载桓温子桓玄“年二十三,始拜太子洗马,时议谓温有不臣之迹,故折玄兄弟而为素官。……太元末,出补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尝登高望震泽,叹曰:‘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弃官归国。自以元勋之门而负谤于世,乃上疏曰:‘……自顷权门日盛,丑政实繁,咸称述时旨,互相扇附,以臣之兄弟皆晋之罪人,臣等复何理可以苟存圣世?何颜可以尸飨封禄?若陛下忘先臣大造之功,信贝锦萋菲之说,臣等自当奉还三封,受戮市朝,然后下从先臣,归先帝于玄宫耳。若陛下述遵先旨,追录旧勋,窃望少垂恺悌覆盖之恩。’疏寝不报”。由此可见孝武帝、司马道子压制桓玄的情形,所谓“时议谓温有不臣之迹,故折玄兄弟而为素官”,主要来自司马氏皇权,故桓玄上书向孝武帝鸣怨抱屈。

孝武帝与司马道子指责高门权臣,控诉其不臣之迹,引发了争议,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晋书•儒林•范弘之传》载范弘之“雅正好学,以儒术该明,为太学博士。时卫将军谢石薨,请谥,下礼官议”。范弘之以为尽管谢石有淝水之功勋,并主张开建国学,但他“阶藉门荫,屡登崇显。……今石位居朝端,任则论道,唱言无忠国之谋,守职则容身而已,不可谓事君;货黩京邑,聚敛无厌,不可谓厉身;坐拥大众,侵食百姓,《大东》流于远近,怨毒结于众心,不可谓爱人;工徒劳于土木,思虑殚于机巧,纨绮尽于婢妾,财用縻于丝桐,不可谓惜力。此人臣之大害,有国之所去也”。于是他以为“案谥法,因事有功曰襄,贪以败官曰墨,宜谥曰襄墨公”《晋书》卷七九《谢安传附谢石传》载“石在职务存文刻,既无他才,直以宰相弟兼有大勋,遂居清显,而聚敛无厌,取讥当世。追赠司空,礼官议谥,博士范弘之议谥曰襄墨公,语在《弘之传》。朝议不从,单谥曰襄”。。他又“论殷浩宜加赠谥,不得因桓温之黜以为国典,仍多叙温移鼎之迹”。范弘之主张予谢石恶谥,要求为受桓温打击的殷浩增谥,并“多叙温移鼎之迹”,这与孝武帝、司马道子强化皇权、斥责士族权臣干政的态度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他受到了当时高门士族人物的攻击。《晋书》本传载:“时谢族方显,桓宗犹盛,尚书仆射王,温故吏也,素为温所宠,三怨交集,乃出弘之为余杭令。”范弘之赴任之前,与司马道子书,依然激烈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其中说:

下官轻微寒士,谬得厕在俎豆,实惧辱累清流,惟尘圣世。窃以人君居庙堂之上、智周四海之外者,非徒聪明内照,亦赖群言之助也。……常以谢石黩累,应被清澄,殷浩忠贞,宜蒙褒显,是以不量轻弱,先众言之。……下官知主上圣明,明公虚己,思求格言,必不使尽忠之臣屈于邪枉之门也。是以敢献愚诚,布之执事,岂与昔人拟其轻重邪!……桓温事迹,布在天朝,逆顺之情,暴之四海。

他自称“轻微寒士”,固然有自谦之意,但就门户地位与权势,确为实情。他进一步表达相关政治看法,从其所谓“下官知主上圣明,明公虚己,思求格言,比不使尽忠之臣屈于邪枉之门”的话,不难看出他追附司马氏皇权以寻求保护的心态。《晋书》卷九一“史臣曰”称范弘之“抗言立论,不避朝权,贬(谢)石抵(桓)温,斯为当矣”。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言语篇》“桓玄义兴还后”条下笺疏引李慈铭论谢重为桓温辩护事曾有言:“案桓温桀逆,罪不容诛。……盖王、谢二族,世执晋柄,终怀顾己之私,莫发不臣之迹。据《晋书•范弘之传》,弘之申雪殷浩,因列桓温移鼎之迹,一疏甫上,遂为王所仇,终身论谪。盖诸臣既各持其门户,孝武亦私感其援立简文,隐忍相安,终成灵宝(桓玄)之篡。观此景重之答,动以废昏立明,藉口归功,道子即举酒相劝。其君臣幽隐,已喻之深。……终晋之世,昌言温罪者,惟弘之《上会稽王书》、《与王书》,辞气伉直,不畏强御,一人而已。”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史部•正史类•晋书”部分“同治甲戌(一八七四)九月十五日”条说:“读《晋书•礼志》、《儒林传》、《文苑传》、《隐逸传》、《艺术传》。范长文之与王书,辞直气壮,不畏强御。”他指出王、谢人物为桓温辩护,体现出当时士族代表“世执晋柄,终怀顾己之私”与“诸臣既各持其门户”的心态,这是很深刻的。至于范弘之以一介寒士的身份一再攻诋桓温、谢石,要求为殷浩增美谥,则不仅仅是其个人“抗言立论,不避朝权”的品格与作为。具体说,范弘之强烈攻击桓温,尽管他一再表示无私憾,但实际上其祖父范汪曾受到桓温的迫害,这显然是引发他不断论议此事的重要潜在因素《晋书》卷九一《儒林•范弘之传》载其与会稽王司马道子书中辩白:“桓温于亡祖,虽其意难测,求之于事,止免黜耳,非有至怨也。亡父昔为温吏,推之情礼,义兼他人。所以每怀愤发,痛若身首者,明公有以寻之。”范弘之以此表明自己“暴扬桓温之恶”绝非出于个人恩怨。。当然,他之所以在孝武帝强化皇权与司马道子专权的背景下“抗言立论”,敢于与当权的琅邪王氏、陈郡谢氏与谯郡桓氏等高门士族相抗,无疑是企图利用当时强化的君权、相权以压制高门士族。作为次等士族或寒士,范弘之在学术上“雅正好学,以儒术该明,为太学博士”,其门户地位、家世境遇与文化风尚,都决定着他崇尚君主集权。其相关言论无疑是得到司马道子支持的。由此可见,围绕范弘之的相关议论及其冲突,其实质则是孝武帝、司马道子与高门士族之间的斗争。

司马道子对陈郡谢氏等高门人物的猜疑,还可通过以下材料略作分析。《世说新语•言语篇》载:“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曰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虽为戏弄之言,但所谓“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云云,似有深意。《世说新语•言语篇》又载:“谢景重女适王孝伯儿,二门公甚爱美。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太傅已构嫌孝伯,不欲使其得谢,还取作谘议;外示絷维,而实以乖间之。及孝伯败后,太傅绕东府城行散,僚属悉在南门要望候拜。时谓谢曰:‘阿宁异谋,云是卿为其计?’谢曾无惧色,敛笏对曰:‘乐彦辅有言:岂以五男易一女。’太傅善其对,因举酒劝之曰:‘故自佳,故自佳。’”可见司马道子对谢景重的猜疑之心。

又,关于司马氏之士压制士族,《宋书》卷六二《羊欣传》载羊欣“泛览经籍,尤长隶书”,其书法颇得王献之真传,“欣本工书,因此弥善”,“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司马元显对羊欣如此,以其为寒人之职,这在当时的士族人物看来,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侮辱。此外,羊欣出自泰山羊氏,其家族门户与一流高门谢氏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谢混对其颇为敬重,似有违常理,究其原因,恐怕正与其抵制司马氏皇族人物的态度相关谢混对羊氏人物之交往,羊欣之外,还有羊孚,《世说新语•雅量篇》载“羊绥第二子孚,少有才俊,与谢益寿相好”云云,可见谢混对羊孚颇为敬重。。

孝武帝、司马道子压制士族,还涉及相关的优待政策与特权的改变。《晋书》卷七七《陆晔传附陆玩传》载其死后,“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冲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伯官属以卫墓”。所谓“功臣普被减削”,这主要是针对高级士族阶层的。

孝武帝以来司马氏皇权之压制、排斥高门士族大体如此。《通鉴》卷一一二《晋纪》三四安帝隆安五年载桓玄与会稽王司马道子传书,其中斥责其用人之失曰:“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胡三省于此下注云:“江东人士,其名位通显于时者,率谓之佳胜、名胜”。这是一般的解释,从当时社会阶层冲突的政局背景考虑,这里的所谓“佳胜”、“名胜”,主要指高门士族人物。!因此,桓玄后来主政之初,一度“黜凡佞,擢俊贤,君子之道粗备,京师欣然”。桓玄个人固然心存篡夺,但其攻击司马道子父子的言行则得到了高门士族社会的支持,故其所言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代表了高门士族的心声。

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之强化皇族权力还涉及与藩府的军事斗争,他们一度组织、扩充军队,《晋书•简文三王•司马道子传》载其“又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号曰‘乐属’,移置京师,以充兵役,东土嚣然,人不堪命,天下苦之矣”。东晋之初元帝司马睿为抵制琅邪王氏之专权,也一度下诏征僮客以充兵役,引起了南北豪族的激烈反抗。唐长孺先生明确指出,所谓“人不堪命”,其中“人”,“实际上只是那些为此而受到损失的大姓豪强”[4]。当时拥有众多奴隶者是士族豪强,司马氏统治者征之“以充兵役”,必然损害其利益。

综上所述,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随着居于执政地位的高门权势家族的整体衰败,腐朽的司马氏皇权一度振作,无能的孝武帝竟然“政由己出”、“亲览万机”,同样无能的孝武帝同母弟司马道子受到皇权的提携,位列宰臣,操弄军政权柄,以致“政出王室,人无异望”。对此,一些拥护皇权的人物深受鼓舞,盛称“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相王贤俊,协和百揆,六合承风,天下响振”。尽管就司马氏皇权、皇族政治势力本身而言,孝武帝、司马道子兄弟其个人言行颇为荒诞,其施政既无深厚的社会基础,更无显赫的业绩,仿佛一场闹剧,但无论如何,皇族势力的膨胀与皇权的强化,显现出高门士族社会军政势力的衰亡和门阀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并且由此预示着此后新的社会势力的兴起与军政局势变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祝总斌.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C]∥材不材斋史学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182-211.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唐长孺.王敦之乱与所谓刻碎之政[C]∥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151-167.

easternJinemperorXiaowu’sauthorityand

Suppressionofthenobles

wangYongping

(SchoolofSocialDevelopment,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002,China)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7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一肖桂同志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故,她记录了这个家庭生活几上、自立、自强尊老爱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一、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肖桂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村委会工作名列前茅,乡年度重点目标考核第一名,县先进党支部,本人县优秀人大代表,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肖桂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勤俭朴素,家中贤内

肖桂的妻子吴满凤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件老人谈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亲新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肖桂泉同志儿子都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肖桂同志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经营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创建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间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幸福。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大量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弃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就在2012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么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现在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平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陈老师平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泪,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现在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

二、呵护子女,不离不弃

为了培养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鼓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出嫁了。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劳能干、孝顺父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XX年陈老师的女婿因病治疗无效,丢下了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外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由于生活的压力,去年他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几次自杀未遂。陈老师夫妻俩心如刀绞,他含着眼泪把女儿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迈的父母、看着女儿忧郁的眼神、听着小外孙口口声声爸爸、妈妈稚嫩的话语,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孙嚎啕大哭起来。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面对困难,陈老师没有倒下,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积极面对。从此以后,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寻找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遇后,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陈老师把政府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并告诉她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有父母的关心,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希望女儿鼓起勇气,积极面对生活,把孩子培养长大,回报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心爱护下,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心情也好多了,3月底,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2000元钱,带女儿又去巩固治疗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陈老师的女儿一定会好起来的。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位于皇甫山脚下,地处偏僻,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从未有过怨言。他是曲亭小学的骨干教师,多年所带班级在南谯区教育局组织期末检测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后,敬业爱岗,深得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主动资助,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成人。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积极钻研业务,探索教学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意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喜爱,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情况特殊,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也从不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强,他的执着,他的孝顺,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平等对待,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尽其所能帮助,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所以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承担不起医药费,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带女儿看病的钱,帮助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较困难,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顾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起,彼此感到心情舒畅。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某同志及他的妻子和女儿、家人一起,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某某年从部队转业来工作。几年来,不论是做工作还是行政秘书工作或者升任办公室副主任,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从事法警工作时,他是全队警风、警容、警纪的楷模,不仅自己时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押解、值庭等工作,并且将在武警部队时掌握的射击、擒拿格斗、驾驶等各类娴熟技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使全队法警的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事行政秘书工作后,他负责全院水、电、管道及其它设施的维修,从部队管理上百人的干部到从事这些后勤服务工作,许多人替他抱屈,但他却不计个人得失,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院里哪里设施出了问题,他就马上出现在哪里,快速高效的修好整好。一次春节期间院办公楼水管冻爆,他半夜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院内,在零下十度的冰水里忙了三个多小时将总水表修好,全身都湿透了,混身麻木,回家后半天才把鞋子脱掉。他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全院同志的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年通过竞争上岗被推选到办公室副主任的领导岗位上。到短短几年,他三次受到区委嘉奖,一次被评为全区优秀党员,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作为妻子的在工作中也不示弱,她是某办事处某居委会的一名街道干部,有人以为居委会的工作婆婆妈妈,做好做好无所谓,她可是认为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细胞,社区文明就体现着社会文明。所以她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每项工作,无论是分管卫生工作还是分管计划生育工作,她都做得扎扎实实。因为她出色的工作,她光荣入党,电视台还为她做过采访报道呢。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

某某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在院时间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同志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为神圣公正的审判事业做保障,坚决支持丈夫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支持党和国家的法制建设。一天半夜,同住的母亲心脏病突发,此时某某因公出差,她自己将老人送进医院,一忙就是半个月,这期间五岁的女儿又患重感冒,她坚持着医院、家庭、单位三处奔忙,而对出差在外的丈夫,她每次电话都说家中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工作。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某某深情的回报。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三、率先垂范,做女儿的楷模

为了使女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女儿做出榜样。

⒈生活俭朴。某某与妻子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女儿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她们的教育下,她的女儿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8

一、坚持“三有”,确保“家长学校”有位置。

1、有组织。我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如“家长委员会组织名单”、“家长学校组织名单”等,由校长、教务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村委代表等构建成家庭教育的网络结构。学校积极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2、有制度。①建立考勤制度。印制《家长学校家长上课签到表》,家长参学与率达90%。

②建立考评制度。对每学期所学内容,重点是《家长必读》教材上的内容,利用问卷形式对家长进行知识考查,了解家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③建立教员备课制度。要求教员认真落实学校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准备,认真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④建立意见反馈制度。学校制定征求家长意见表,定期发给家长,然后回收反馈。⑤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有关家长学校的各种资料严格分类加以整理保管存档。

3、有实施。我们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每年在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同时必然要考虑家长学校计划,在期末进行总结时,也对家长学校的工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以利改进提高。

二、落实“三个精心”,确保“家长学校”有活力。

(一)精心组织家长学校菜单式培训。

上学期,学校开展学生常规养成教育新措施——“星系列奖”评比,为了引导家长配合参与评价,学校向全体家长推出了“家长学校培训菜单”,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三大主题多个专题。我们认为,一年级是起始年段,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学习更为重要,必须把好一年级家长学校学习关。我们在开学第二周就组织了一年级家长学校开班仪式,至今举行了四次系列培训,如:校长作了新生家长学习动员讲座,我校优秀班主任老师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讲座,请专职教师作“好心情好人生”讲座,作“如何做成功父母”的讲座。还组织家长参加“家教经验征文”交流活动,根据家长参与情况,再让孩子和任课老师评价,考评合格发給结业证书。各年级亦举办相似的系列培训。

(二)精心做好家长学校前期和后续工作。

学校认真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如每学期组织家长开放周活动,让家长来校参加家长会、听课、校访等活动,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组织“教师进家”家访活动,每位教师认真做好家访前期准备,如确定家访的对象和对每位学生要家访的内容,家访后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填写记录表,写好家访手记或个案分析。这些信息对家长学校教学计划的改进提供借鉴。每次家长学校活动后,组织家长填写反馈意见,通过这系列家校联系活动,使家长学校活动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三)精心组织家长评比活动。

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家长评价制度,以提升家长参与家长学校学习的积极性。

1、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分别从“表率作用、家庭环境、家教水平、家校配合”四个方面16条由家长自评和孩子评价,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家长对照学习,自觉提高家教水平。

2、“十佳家庭”评比活动。每两年组织一次,分别为以下内容:

(1)以德育子家庭评比。

(2)书香家庭评比.

(3)绿色家庭评比。

与其说这些是丰富多彩的家长评比活动,不如说是“家校互动”活动。通过“大手牵小手”活动,把家庭教育工作与文明家庭评选工作紧密结合,把家庭教育工作与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意识。

三、畅通“三个交流”,确保“家长学校”有动力。

1、征文评比交流。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征文和“成功家教小故事”征文等活动,参与市妇联、市教育局关工委组织的家教征文活动,学校把一些成功的家教经验和事迹通过校讯通及时报道交流。

2、“网上家长学校”学习交流。充分利用“网上家长学校”和校园网上的“家长学校”,鼓励家长通过网络与老师沟通。我校各年级的家校联系园互动很好,很多疑难困惑利用网络可得到解决,家长和老师及家长和家长之间处在相互学习的互动环境下,大大提高了育人实效。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9

好学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一李琳慧,12岁,松溪县渭田小学六年级(3)班班长。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来,她本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奶奶的好孙女,外公外婆的开心果,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琳慧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邻里的朋友还整天在妈妈怀里撒娇哭闹时,她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还是琳慧3岁时,她就开始学会自己吃饭,从不要大人喂;学会洗脸,学会上卫生间。上幼儿园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却从不哭闹,还会帮老师哄其他小朋友。家里要是来客人,她会招呼客人坐,为客人端茶送水,且从不在客人面前乱跑乱闹。

上小学后,她越来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爸外出务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妈妈承担。除了农活,妈妈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还要照顾琳慧年幼的妹妹及琳慧的爷爷奶奶;还要辅导琳慧的功课,很是辛苦。懂事的琳慧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不让妈妈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烧火,扫地,收拾房间,带妹妹玩。晚上,妈妈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妈妈捶背揉肩,接着说故事,讲笑话,唱歌给妈妈听,让妈妈的劳累因为有了她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一次,妈妈生病了,晚饭也没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看妈妈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贮钱罐的钱到村里的卫生院给妈妈抓药。然后为妈妈端上开水,看妈妈把药吃了,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熟睡过去后,琳慧做完了作业后才安心去睡觉。

琳慧不仅是对妈妈这样,在家这样,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是这样,对邻里邻居都这样。

琳慧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琳慧又成了他们的好帮手。首先是三餐之前,琳慧都要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然后亲自为他们装饭、添饭。有段时间,爷爷卧病不起,琳慧又总是和妈妈轮流前去送饭送水送药。也会像陪妈妈那样陪爷爷奶奶讲故事,唱唱歌,逗爷爷奶奶开心。琳慧的外公外婆住在另一个村,离琳慧家步行要一个小时。但这不影响琳慧每个星期都徒步去看望外公外婆一次。对于外公外婆,琳慧也就如同对爷爷奶奶一般,所以每当琳慧一出现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总是脸上乐呵呵。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妈妈过生日时,琳慧都要亲自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他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他们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离琳慧家不远有个老人活动中心,平日里,爷爷最爱上那去玩了。在那里爷爷爱和其他的老爷爷们一起喝茶,聊天,下下棋棋,摸摸牌什么的。许多小朋友们也爱随大人上老人活动中心去玩,琳慧也常跟着爷爷一起去。但琳慧却与众不同,其它小朋友往往会在那儿一起捉迷藏,大声吵闹,而琳慧总是一到那就去找来扫帚帮忙打扫卫生,接着整理一些被弄凌乱了的物件,等很多老人来玩时,他又开始为这些老人们送茶添水。得空后就安静静的看大家下棋,玩牌,或取出随身带来的课外书,认认真真的看。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她还是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衣服旧了她照样高高兴兴地穿着上学。妈妈的朋友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给她,她也都不嫌弃。每当取得好成绩,爸爸妈妈说要奖励她,她从不像别的孩子开口要钱或要什么贵重礼物,而只让爸爸妈妈买一本她喜欢的书作为奖励。

在学校里,她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她说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为她的付出。工作上,尽职尽责,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

琳慧同学的尊老爱亲,勤奋好学,聪明懂事的事迹,也为她自己赢得广泛的荣誉。在渭田小学的就读的六年间,被评为三好生三次,被评为优干二次。学校评的十佳少年,八德之星,她也榜上有名。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琳慧同学身上表现出的尊老爱亲的中华美德,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推崇的。

好学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二杨xx是亮兵镇中学七年级学生,现年14岁,是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和优秀的班干部。他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他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不少同学起到了感染熏陶作用,对班级的学风起很好的带动作用。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优秀学生。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杨xx是亮兵镇中学七年级学生,现年14岁,是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和优秀的班干部。他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他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不少同学起到了感染熏陶作用,对班级的学风起很好的带动作用。

一、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优秀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他继承了大山深处的农民特有的不服输的精神,入校以来几乎每次的月考及期中、期末考试,他都能在班级名列前茅。在学习成绩上,他具有良好的心态,考好了,不骄傲,不自满,考砸了,不放弃,不气馁。

学习上,他求知欲强,课堂上,他认真听讲,勤于动脑,善于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在操场上也能见到他做游戏、运动放松身心的身影,以便有更多的精力面对下一节课。

他乐于助人,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因此,他的身边总围绕着一群好朋友。作为班级干部,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

二、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他热爱阅读,家中有很多名著,老师说过的好书,他一个也不缺,平时的零花钱,他都会攒起来,买一些学习用品,每天一回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其次就是复习功课,最后读课外书,每天他都会不厌其烦的去做。

他2013年的11月份患了过敏性紫癜,身上出现了如星星多般的小紫点,全身疼痛的难以入睡,发病的前几天下不了床,饮食上只能吃白菜、土豆,而且是少油少盐的,这样的食物是难以下咽的,但他从没说过难吃。由于病情严重只能休学2个月,在生病期间他从未忘记过学习,每天都是有计划地读书和做题,即使手的关节疼痛难忍,他也坚持写字,这是大人都难以做到的。而且他再回到学校考试,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与他的拼搏是分不开的。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父母的心肝,爷爷奶奶的宝贝,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他不一样,虽家庭不贫困,但也没有娇生惯养,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时不时的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家长的小帮手。他10岁时父亲外出打工,至今已经三年了。妈妈就领着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患有脑出血,爷爷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靠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懂事体贴的他便每天饭后洗碗、扫地。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他也从未间断,当小伙伴来找他玩时,他却笑着对伙伴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每到农忙时节,他便在假日里下田帮爷爷干农活。当一切收拾妥当,夜幕已经降临,他就在静谧的灯光下开始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他与爷爷奶奶之间没有任何所谓的代沟,每天闲暇时间他都与爷爷奶奶聊天,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畅谈自己的心里话。

他讲清洁,爱卫生,走到哪里都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从来不嫌脏。街道上、校园里,随处可见他弯腰捡垃圾的身影。在家中,他看到地上有土,就会扫一扫,发现炕上脏了,就会抹一抹,瞅到柜上有灰,就会擦一擦,他还注重个人卫生,手指甲从来没长过,经常洗澡洗头换衣裳,天天穿地整整齐齐。杨兆亮的美德和孝心感动着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常常受到村里人的好评。

十佳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0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教学要以人为本,实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美术与社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联系,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爱心献夕阳一课,利用当地敬老院及身边的模范人物,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学劳模、关爱老人,从我做起的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二、活动课时

2课时

三、活动目标

1、学劳模、关爱老人,从我做起,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

2、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老人状况,增长学生的社会知识。

3、抓住老人面貌特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活动准备

1、实际查看敬老院上课场地及活动场所。

2、同学们带上送给老人的礼物(水果、糕点、食物等)

3、了解、收集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

4、学生带上画板、画纸、记录本、笔等用具。

五、活动班级

六年级二班

六、活动地点

涂井乡敬老院。

七、活动过程和情况

(一)组织学生到涂井乡敬老院。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们带到敬老院上这一课吗?”

生:“不知道”

师:“因为这里生活着一些年老体迈、生活不便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都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非常需要得到人们的关爱。所以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爱心献夕阳,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生:“我知道了,来这里是让我们去关爱老人。”

师:“大家知道站在我身边的这位老奶奶是谁吗?”

生:“知道,是‘全国劳动模范’李淑娥奶奶。”

师:“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敬老模范,涂井乡敬老院义务管理员李淑娥,她全心全意投入到老人的工作中。几十年来,用自己的钱物帮助贫困户,无怨无悔地照顾30多名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成为远近闻名的‘敬老模范’。她还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十佳女性’、‘全国敬老好儿女’……”

学生赞叹、羡慕、敬佩

师:“下面由李淑娥奶奶为我们讲讲她是怎样孝敬老人的,掌声。”

(三)全国劳模李淑娥讲故事

评: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听全国劳模李淑娥奶奶介绍她怎么孝敬她的父母,怎样照顾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的。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

师:“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可李淑娥奶奶的公公牟其清老人84岁临终时,一直没忘记自己有个孝顺的儿媳。李奶奶不只对自己的父母尽心尽孝,她还经常照顾村里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望江村里有一家盲人五保户牟其武和他的母亲张大秀,因为没有劳动力,他们的生活面临困难。好心的李奶奶坚持赡养了他们30多年,张大秀老人去世后,她又把牟其武接到敬老院照料至今。在敬老院里,李奶奶帮老人洗衣做饭送水送药,甚至她还帮过好几位便秘的老人扣过粪便。李奶奶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

学生很敬佩

师:“听了全国劳模李奶奶所讲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此时此刻你们想说点什么呢?”

生:“李奶奶,你的心太好了,我敬重您。”

生:“李奶奶,您真棒!您一个人能照顾这么多的老人,不怕脏不怕累,我一定要向您学习。”

生:“李奶奶,您太伟大了!您为了让别人有吃有穿,而自己勤俭节约。我从此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去关爱他人,关爱老人。”

学生代表向“全国劳动模范”送鲜花

生(行队礼):“李奶奶,我们全体同学向您说一声‘您辛苦了!’”

师:“是啊,如果人人都像李淑娥奶奶这样关爱老人、帮助他人,那我们的社会就将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师:“同学们,除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实在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的老人,他们年纪都大了,行动不如年轻时灵活了,那你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生(高举手,迫不及待):“帮老人扫地、捶背、洗衣、做饭、洗碗、烧开水……”

“他们孤独时,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唱歌、给他们画像……”

(四)爱心活动

师:“现在大家就拿出实际行动来,好不好?”

生(很兴奋、很积极):“好!!”

1、学生送礼物

生(很真诚):“爷爷,这些糖,给您吃。”

生:“老爷爷,您喜欢吃香蕉吗,我送给你香蕉,请您吃……”

学生们送上自己的礼品,老人们脸上露出了微笑,交流活动中,有的同学感动得流下热泪。

2、帮老人捶背、整理床铺、打扫清洁卫生。

3、和老人聊天。了解他们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状况,并做记录。

老人们在和孩子们的沟通中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焕发了童心,还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同学们在同老人们的沟通中对老人的一些性格脾气有了一些了解。如:邓奶奶爱笑,很和气;牟爷爷很憨厚、善良;李爷爷很精干、爱整洁……

4、为老人们唱歌,跳舞、讲故事、画像……

生:“老爷爷,我来为你们唱首歌,好吗?”

生:“老爷爷,我来为您讲个故事,好吗”

生:“老爷爷,老奶奶,我们为您们画像。”

…….

通过和老人们的交流,对老人的特征有所了解,在自由、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有的拿笔,、本子记录,有的拿画板为老人们画像……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