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婆媳事迹材料十篇婆媳事迹材料十篇

婆媳事迹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02:57

婆媳事迹材料篇1

01:西袁庄村刘慧格事迹材料

守侯陪伴也是一种孝

记西袁庄孝顺媳妇----刘慧格

刘慧格,是一位70后的普通农村妇女,她勤劳致富,相夫教子,和睦兄嫂亲待姑姐,还管是婆家还是娘家她都从不计较得失,用18年的操劳见证了对婆婆赵枝兰的孝亲。

今年39岁的慧格在1997年嫁到并不富裕的郭民正家,那会儿她为了过好小日子,就想方设法让丈夫学厨师学做饭,家里的里里外外都由她一个人操持,老人需要她、孩子需要她,地里需要她-----为了过好日子她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瓣。等到丈夫学厨归来她又张罗着办流动饭庄,她们的小日子在两个人的努力下几年光景发生了大变化。

慧格说嫁过来后,公公已去世,她们两口又要经营流动饭庄,丈夫经常外出主办红白喜事,家里17亩地、80岁婆婆、一对儿女都只能由她来照应,慢慢地就与婆婆相处下感情了。家里的大大小小事都由她一个人默默做完做好,每天天不亮她起来做好婆婆的饭,唤醒正在酣睡的儿女上学,便去地里耕种庄稼。一到饭点就要急着回家照顾婆婆,她怕年势已高的婆婆自己动手做饭有个啥闪失。好几次婆婆看着儿子和媳妇忙得拉不开拴,着急着自己动手做饭帮忙,被儿媳妇知道后两口子都对老人发了脾气。还有一次婆婆就动手提了一小筒水,被不善言辞的惠格看见了,她当场对婆婆生了很大的气,事后婆婆却偷偷告诉儿子她心里很是乐开了花,想偷着笑。

她是一位农村妇女,不懂得大道理,但她是一位明白事理家庭主妇,她知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的理,做事说话总想着一家老小,农活再忙也要给老人做好一日三餐,她说老人就是家中宝有妈就有主心骨,饭不求好但求有心,老人有口热气腾腾的饭端上饭桌比啥都强。家里过日子不差给老人添置几件衣物,在外面再糟心的事回家要给老人笑脸相迎,从不顶撞老人,没让老人生过气。每隔半月她就要到镇上药店为老人买高血压的药,赶集回来总是要给老人买个饼夹肉;天气不好时就想着亲自送老人去日照中心;婆婆患有高血压,她常端水伺候婆婆按时吃药;换季了及时买好衣物,提醒婆婆早点穿上。家里条件改善后先给老人房间买饮水机、接地暖,安装太阳能方便给老人在家洗澡,还经常给婆婆搓澡擦身。

她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力照料家里人,她的一位大姑姐嫁到本村,前两年姐夫因病去世,生活困难,心地善良的她总是叫着丈夫一起帮助姐姐干农活干家务,平时没事就常去姐姐家转转拉拉家长帮姐姐散心,聊天开导姐姐,不清楚还以为是慧格的亲姐姐,有时侯她闲下来就帮助姐姐照看小外甥。她做的一切婆婆都看在眼里,心里总是乐呵呵夸自家儿媳妇明事理。

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慧格用18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她用自己的方式孝敬老人,她把婆婆当成自已的亲妈用心来伺候。农闲时出乡走亲戚,无论多远、多晚即便要赶夜路也要回家侍奉婆婆,从不在外过夜,从不打麻将,用6500多个日子来陪伴婆婆。她怕婆婆一个人在家里寂寞,隔三差五就给六个姐姐打电话,让她们回家看望婆婆,与婆婆唠唠家常。逢年过节把哥嫂一家、六个姐姐的家人都叫到一起,让老人感觉到家里温暖,家庭和睦。对两个孩子教育有方,女儿已上初中,小儿子也很懂事。

一提起她对婆婆的孝顺,全村人都竖起大拇指,连夸她是难得一见的好媳妇,刘慧格,她不是用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来孝敬老人一阵子,而是用良心、细心和耐心照顾婆婆一辈子,有时间来见证她的孝心。现在尽管老人已入住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一日三餐都在照料中心吃,但慧格还是不放心年龄已高的婆婆,隔三差五就到照料中心看看她,有时侯是送药,有时候送上几个饼加肉或水果或是自己在家做的饭。儿媳妇也这么几十年如一日的孝顺她、照顾她,觉得很幸福。婆婆逢人便说:“有这么个好儿媳,真是我们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我要活到一百岁,跟我的好儿媳在一起好好生活。”

刘慧格,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孝敬老人,积极赡养;她夫妻和睦,相爱互敬;她爱护子女,教育有方;她和睦邻里,互相帮助,她在村民眼中是一位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她尊亲行孝的美德永远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学习。

【孝顺媳妇】02:南花村介翠珍事迹材料

南花村孝顺媳妇事迹材料

介翠珍,女,48岁,龙居镇南花村人。1990年,20岁的介翠珍带着少女的纯真走进了郑文气一家,27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6口人的大家庭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2017年,70多岁的公公因意外大腿骨折,到医院做了手术,在住院期间,全身痛的不能动、睡不着,生活难以自理并且情绪烦躁,介翠珍并无怨言,不仅非常耐心的开导公公,还不怕脏、不怕累,端水喂饭、端屎接尿的在医院日夜伺候着。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她每天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扶公公下地练习走路。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公公在医院住院期间,她都能不厌其烦的为老人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医院病房里的人都羡慕的说:“郑老,你可生了个好闺女”。老人欣慰的回答:“这不是闺女,是媳妇儿”。

自打这以后老人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儿媳待我比亲爹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以及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她很少走娘家,别人问起来你娘家这么近怎么也很少见你回去,她总是笑呵呵的回答:“我父母年轻身体也好,我可以少费点心;这个家公婆身子弱,我如果再不照顾好点老人就更要受罪了。”面对这样的回答邻居们都夸她孝顺,但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

早年婆婆因病去世,小姑子还未出嫁,公公又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照顾这个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介翠珍头上,她二话不说就扛起了照顾小姑子的重任,为了给小姑子找个好婆家,她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托东家找西家,总算尽心为她找到了个好婆家。现如今,小姑子都已为人母,生活美满幸福,她嘴里的嫂子可是跟娘家妈一样亲,小姑子说:“嫂子可是一个好嫂子,以后一定要报答嫂子的恩。”

身教胜于言教,看到婆婆每天都像照顾亲爹一样侍奉着爷爷,儿媳妇也被深深地打动了,她说:“都说婆婆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我也要向婆婆那样孝顺长辈,爱护子女,如今,全家在介翠珍的影响下妯娌关系融洽,家庭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孝顺媳妇】03:袁家庄村侯月节事迹材料

袁家庄村好媳妇事迹材料

侯月节,女,盐湖区龙居镇袁家庄村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幸福的五口之家,家里有80岁的奶奶,勤劳善良的父亲,体贴照顾丈夫和有责任心的她,这个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热爱劳动,积极努力,受到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20多年来,她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1993年和她生活了多年的婆婆因意外事故去世,婆婆在家中的一切事物都要由她承担,照顾孩子,孝敬公公,还有80岁的老奶奶,每天都要为奶奶洗洗涮涮,为奶奶梳头理发、剪指甲,捶背,精心伺候,从不厌烦,还要给一大家人做饭洗衣,帮助丈夫干农活,教育孩子,奶奶逢人便说:“我孙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邻居都说奶奶有福气,她高兴地说:“都是孙媳妇孝顺”。

2013年10越照顾了多年的奶奶煤气中毒,导致神志不清,不省人事,我亲自看护奶奶住院,把手伺候,一直住了十几天院。奶奶住院期间,端屎端尿,不嫌脏,不嫌累,一直照料十几天,没有半点怨言,直至出院。

2017年12月奶奶又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再一次到医院伺候奶奶一个多月,奶奶现在仍不能下床,为了让奶奶早日康复,每天无论多累多忙,都亲自给奶奶做饭、喂饭、喂药、做按摩,进行康复锻炼。

我分别被评为“2011年盐湖区百佳孝顺媳妇”和“2013年龙居镇好媳妇”。面对别人称赞,我总是淡淡的说:“我是在尽晚辈孝敬长辈,母亲教育子女的责任。”周围的人说我是贤妻良母,应该说我是在为自己言行传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媳妇】04:小张坞村张红梅事迹材料

小张坞村好媳妇事迹材料

张红梅,女,汉族,1973年出生,丈夫王金奎,1965年出生。她公公已经去世,婆婆84岁,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

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婆婆现已年老,又患有脑血栓,体弱多病,张红梅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婆婆。婆婆自理能力差,所有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丈夫要下地干活,伺候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夏天,婆婆双腿浮肿,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小水泡,一脱落,就流出腥臭难闻的液体。每当这时,她总是给老人擦洗,并敷上药。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他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婆婆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

婆婆生病住院治疗期间,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张红梅一个人身上,她在婆婆的病榻前全天守候,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婆婆出院后,行动上不如以前灵便,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她就让婆婆和他们夫妻俩同睡一个屋,夜里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恢复的很好。

虽然儿子、女儿十分孝顺,但不能每天陪在老人身边,只有张红梅放下所有,一心一意陪在婆婆身边,专心照顾婆婆。晚上陪婆婆说话、聊天,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婆婆活的开心,过的舒心,打心眼里觉得幸福满满,每每提起这个媳妇,老人就竖起大拇指,夸不完的好。逢人便夸“她不是我的媳妇,她是我的闺女”。

【孝顺媳妇】05:大张村上官晓利事迹材料

大张村孝顺媳妇事迹

我是上官晓利,刚到介国荣家里时条件并不好,介国荣有一个弟弟和他差2岁,在前些年因给舅舅拆房子帮忙,房子倒塌把弟弟压到房底下,把命丢了,事发生以后她们一家人都像天塌下来没有人。

上官晓利刚到家有一两年,她果断处理事情,先让自己的爸妈照料家中一切事情,把事情处理的非常好,过了几年她的婆婆公公从痛苦中走出来。她在家不怕苦不怕累,把家里一切事情都处理的好,家里没什么东西不等婆婆买,她已早早买了,她婆婆没女儿,她当自己婆婆和亲妈一样,每年春节,她给老俩口买衣服、买菜,春节在家自己一直做一家人的饭,从来没言,自己婆婆是从穷苦中出身的人,从来不舍得吃,她到集市上给老人买些东西,让她到城里,比如去年婆婆3.8妇女节,她就早早给婆婆报了旅游团,婆婆不想去怕花钱,她说你老人家能去几回,跟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她让丈夫买了车,她开着摩托车拉上打地车,东奔西跑,给大家开沟,态度非常好,村里人都喜欢让她俩给开沟,她给左邻右舍也相处进学好,乐于助人,巷里的大爷大妈有什么事她都乐于助人,从来不偷懒和家里的哥哥、姐姐,都相处非常好,她大爸家的大儿子春征,冬天大哥忙她帮大哥做饭,有人输液帮忙换液,她非常勤快。

【孝顺媳妇】06:雷家坡村杨迎春事迹材料

替婆尽孝的好孙媳杨迎春

杨迎春是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人,现年48岁,夫妻双方勤劳致富,儿女也听话,一家人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该婆婆雷桐花因患病去世,留下了杨迎春的奶奶(已八十六岁)无人照料,(当时杨迎春已和婆婆分开另过)。杨迎春妯娌三个人,杨迎春想我们雷家坡村多年来一直弘扬德孝文化,教育年青人要孝敬老人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现婆婆去世了,留下奶奶更需要人照料,不能让老人感到心寒。我是妯娌中最大的,应该尽这个责任,所以她毅然将奶奶接回家中,悉心照料、问寒问暖。冬日里,她同奶奶同住一屋,生怕老人冻着;夏日里,她为老人安装空调、电扇,又怕老人热着,老人生病了,她跑前跑后寻医买药、洗脚,喂饭是家常便饭,老奶奶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身体越来越好,八十多岁的人,每天身清气爽,整天总是乐呵呵的,逢人就说这晚年遇到这么一位好孙媳,真是我的福气,村里人一致夸赞杨迎春是一个有孝心,明事理的好媳妇,连续3年被评为雷家坡村孝顺媳妇,2017年被评为盐湖区百佳孝顺媳妇,为雷家坡村广大妇女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孝顺媳妇】07:尚义村寇小英事迹材料

龙居镇尚义村孝顺媳妇

小英结婚至现在已十七年多,十七年如一日照顾老人、相夫教子、吃苦耐劳、从无怨言,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她就扶着他们,她就给他们端饭、洗衣服、捶背,病了吃药,从不嫌弃。为此,爷爷、奶奶过世以后,亲友们给她送了一块“好媳妇”匾。

她不但对爷爷、奶奶好,对公婆更是没话说,公婆脱下的脏衣服,不管是娃鞋,以至内衣内裤,她只要看见,都洗的干干净净,还给公婆买衣服,夏天买单的、冬天买棉的,鞋袜、毛巾、洗发液、生活用品,都是她买。

二0一三年,婆婆病了,并做了手术,下不了床,她给端饭、端药、倒屎倒尿,不嫌脏、不怕累,知热知冷、问寒问暖,把婆婆当亲娘,婆婆感动的说:小英,你比亲闺女还要亲。

二0一四年,公公又因病住进了医院,全身病痛不能动、睡不下、起不来,她就把公公轻轻地放下,又慢慢地拉起,十分的耐心。当时是七、八月份,天气很热,又肯出汗,她就端来了一盆温水,说爸我给你擦擦背、洗洗脚。她爸正在输液想小便,说“小英咋办呀,我想小便”。她说“爸,没事我扶你上茅房”。她到街上买了一大碗饭,她爸说“小英呀,你买了这么大一碗饭,我可吃不下”。她就笑着说“爸,你先吃,你吃剩下了我再吃”。同病床的病友都说,你这闺女真好,她爸笑着说“我这不是闺女,是媳妇”。病友高兴地说“你真有福气,娶了这么好一个儿媳妇”。

她在城里打工,每次回家都要买些菜、买些肉、鸡蛋,说你们多吃点营养东西,对身体有好处,只要你们把身体养好了,我们做小的就放心了。有人问她“小英,你为啥,就这么好呢”她就笑着说“人活着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她不但对老人好,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街巷邻居,关系都处的十分和谐,笑口常开,不叫大爷、大妈不说话。十七年啦,做过的事太多啦,那能一一表说。希望通过这次好媳妇评比,把她的优点,让大家都知道,起个带头作用,孝敬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每个人都是父母千辛万苦的养大,希望大家善待父母,和睦家庭,愿所有的老年人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吧。

【孝顺媳妇】08:下张耿村宁琳艳事迹材料

下张耿村孝顺好儿媳

——夸夸我的好儿媳

我叫王可意,今年六十多岁了,是一名普通的农妇,我自己没啥好说的,今天,主要夸夸我的好儿媳。

自结婚之日起,我的儿媳宁琳艳就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十几年里,她不叫爸妈不开口,没和我宏过一次脸。都说女儿是爸妈的贴身小棉袄,我这儿媳比我的亲女儿还亲。一提起她,我就合不拢嘴,也是她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3年秋季,我不慎摔了一跤,手腕骨折。在住院治疗的几天里,她在我床前守候了整整两天两夜,喂饭、倒尿、擦澡、洗头,几乎成了我的特护。出院后,生活上所有不方便的小细节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不喜欢吃买来的馒头,她就动手学蒸馍;我爱干净,她就隔两天给我换洗一次衣服,洗一次头发;过个十天半月,他就会帮我见一次指甲;天天晚上倒好热水让我泡脚心,如此种种,让我打心眼里喜欢她。

我是天生急脾气,一遇事就着急上火。她总是慢言细语与我商量,从来没给我甩过脸子。她与儿子打工挣的钱,大部分都交给我料理,从来不分你的我。好多次我让她把钱留着,她总笑着说:“我知道你不舍得卫自己花一分钱,钱还不都花在我们身上了!”

她知书达理,贤惠乖巧,与邻里相处也和谐融洽。她勤劳能干,打工闲暇时给我儿子一起卖卖水果、甘蔗,回来剩下的水果,在巷里碰到老人孩子,人人都有份,接访邻居们夸她,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一般甜。

家里有个这样的好媳妇,我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百善孝为先”,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千古名言。

09:茂盛村曹立平事迹材料

茂盛村德孝好媳妇事迹材料

曹立平,47岁,盐湖区龙居镇茂盛村第二居民组人,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的农家妇女。二十多年来,一直与婆婆一起居住,非常孝顺,在生活上,更是嘘寒问暖,端吃端喝,家中有大小事常常先咨询老人的意见,非常尊重老人

曹立平孝顺婆婆在我村已传为佳话,她的婆婆今年80多岁,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卧床不起,其子女都在外工作,不能常年侍奉母亲,儿媳曹立平主动承担起侍奉婆婆的任务。她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唤醒婆婆,穿好衣服、洗脸、倒便盆,每天定时给婆婆翻身、擦洗、按摩,晚上送便盆安顿好婆婆睡下才离去。婆婆大小便失禁,经常拉尿裤里,曹立平及时为婆婆换洗衣服,在她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婆婆的衣服、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婆婆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婆婆时,婆婆都会流着激动的泪水向他们诉说,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命好,有这样孝顺的好媳妇。曹立平每天换着花样做婆婆爱吃的可口饭菜、精心照顾婆婆。天气好时,将婆婆抱在院里晒晒太阳,有时将婆婆推到巷口,让婆婆同老姐妹拉拉家常、聊聊天、散散心、发现婆婆气色不好,或头痛脑热,及时叫医生诊疗。曹立平侍奉婆婆常年不叫苦、不嫌累、不怕脏、不埋怨,无论农活多忙,照顾老人从不马虎的。长时间同公公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就连吃的都一样。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几十年的媳妇生活,使曹立平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她用一位农村妇女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人间真情。

【孝顺媳妇】10:西张耿村万腊荣事迹材料

万腊荣好媳妇事迹材料

万腊荣是龙居镇西张耿村的一位普通农民,1971年12月生,生活中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家中,她是婆婆丈夫认可的好媳妇。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的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了解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990年,20岁的她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他默默地为这个价任劳任怨的奉献着。由于当时娘家和丈夫家都很困难,结婚后的日子过得都很拮据。公公和婆婆身体一直不好,多种病缠身,公公有心脏病、不能太劳累、后来又得了帕金森病,生活更是无法自理。婆婆在他们结婚没多久也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生活的担子就压在了她和丈夫的身上。虽然婆媳两人年龄差距很大,但结婚以来一直能够和睦相处,从未因为生活琐事红过脸。在她的心中,一直信奉:丈夫的母亲就是自己的母亲。自从婆婆生病后,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她一个人来承担,没有让婆婆做过一次饭、洗过一次衣服。天冷了,赶紧为婆婆,为公公添衣添被,每晚睡觉前都会为婆婆用火炕烧好被窝;天热了,给婆婆准备好蒲扇,时不时帮婆婆洗洗澡。很多人都认为婆媳关系很难处理,但在万腊荣眼中,却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妈来对待。

在2006年的时候,家里的情况本来已经让她非常的辛苦了,此事婆婆因为糖尿病引起了的并发症,但这并没有让她为此发牢骚,因此埋怨,反而更是细心照顾,帮婆婆洗洗刷刷,为婆婆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腊荣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他的丈夫也是一位农民,由于家里的地较多,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干活,她为了不让丈夫操家里的心,独自承担了全部的家务,为了照顾好家里,做好家务,每天从早忙到晚,把丈夫的生活照顾的也是无微不至,从穿袋到吃喝样样具细,从没让丈夫为生活琐事操过心。邻里都夸她的丈夫有福气,找了个好媳妇,有这样的媳妇做后盾,丈夫每天干活虽然累但心里非常的舒畅。

几十年的媳妇生活,万腊荣切身体会到了“孝顺”的含义,作为晚辈,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心付出,就一定能做好。

【孝顺媳妇】11:新东张耿村王彩珍事迹材料

孝顺媳妇王彩珍事迹材料

我叫王彩珍,今年五十四岁,是盐湖区龙居镇新东张耿村第二居民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三十二年前嫁给这个村的村民李振龙。自从踏进这个家门以后,我就努力用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个家打造成一个幸福和睦,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幸福之家。期间有多少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展现着一个农村妇女的博爱仁慈,善良真诚的美好形象。

三十二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家的时候,我就把公公婆婆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婆婆说想在我们家住到百年以后,我说“行啊,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始终认为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十多年前公公去世了,我就义不容辞担起了照顾婆婆的义务,几十年来我们婆媳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而婆婆现在年龄也大了,正式需要我的时候,也是我报答她的最好时机。

我婆婆今年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了,年青时家庭条件不好,也吃过不少的苦。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胃不好由其腿疼病一直到现在。有时候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婆婆的老毛病犯了,我都会和我的爱人毫不耽搁的带她去看病。只要是在农闲的时候,我都会为她做不同的饭菜,包子、菜卷、油饼、扯面。想吃什么就给她做什么。近几年婆婆的耳朵也很聋,经常是答非所问,你说东她说西,有时候一句话也要说上好几遍她才能听清楚,每次我都会不厌其烦的给她说好几遍。三十多年来,从未和她超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因为我的心里永远都装着一个“孝”字。

在闲着的时候和婆婆在一起拉家常聊她以前的事,她说到伤心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就安慰她给她宽心。陪她看电视又不懂的细节给她解释。总之只要她开心就好。每次赶集回来我都会买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在冬天我每天给她烧热炕,每次烧完炕我都会问她烧得热不热,她总是笑着说:“热着呢,可暖和啦!”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人们常说天下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始终认为“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在与婆婆相处中我付出了,但也得到了很多温暖。

自从进入这个家,我不仅孝敬老人,也和爱人的兄长姐妹关系很好。我的大哥大嫂经常照顾我们,我们也很尊敬他们。多年来不仅家庭关系相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十分融洽,要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对待邻里以感恩的心。

我始终觉得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我爱人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们夫妻相互关心,相互体贴,同心共建和谐家园。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只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我的孝心已经沉淀在我的两个子女的行动中。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敬老的精神在中国大地世世代代传扬下去。

最后我劝告全天下的媳妇们,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为母亲的角色、为女人的角色增添魅和内涵。

【孝顺媳妇】12:老东张耿村陈晓霞事迹材料

老村孝顺媳妇材料

陈晓霞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2000年10月16日走进了老东张耿村,家里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两个姐姐。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两个姐姐已经成家,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父母亲的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尊老爱幼的女孩。自从结婚后,农村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相处的非常好,婆媳关系也非常的融洽。

本来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公公突感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得了肺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了,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雳。从医院回来没过几天,公公就不能进食了,她和两个姐姐细心照顾,寸步不离的守在公公床前。但是没过多久,公公还是不幸的离开了她们。陈晓霞的婆婆经常感觉腿关节疼痛难忍,她悉心陪婆婆到医院检查,又做了换膝盖的大手术,经过几个月的细心照顾,现在已经恢复的很好了。

陈晓霞经常说道:“我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家中琐碎的小事很多,只要你爱自己的家人,只要我们之间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宽容,家族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美好。”

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陈晓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孝顺媳妇】13:罗义村鱼林娟事迹材料

真情一片孝媳心

在龙居镇罗义村,鱼林娟就是“孝顺媳妇”的代名词。老人们比谁家的媳妇好,谁家媳妇最孝顺老人,就会想到鱼林娟;谁家教育儿女要孝老,鱼林娟的事迹就是典型教材。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二十年如一日服侍公公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如今,村里人都夸她是孝媳、是贤妻良母。她对长辈的孝心,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孩子,还感染着周边的群众。

鱼林娟现年40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丈夫在家种地,鱼林娟平时就在运城务工,一有空闲就回家照顾老人,鱼林娟没有选择在家种地照顾老人,而是选择去运城打工补贴家用,在这个18岁的儿子正是求学花钱的情况下,在公婆年龄大,身体又不好的情况下,鱼林娟撑起了这个家庭的半边天。

鱼林娟在婆婆生病期间尽心服侍,20XX年腊月,鱼林娟的婆婆住院了,住院期间凡事亲力亲为,腊月里家里医院来回跑,日夜操劳,婆婆病愈出院后鱼林娟留在家里给婆婆做饭、梳理头发、洗衣、洗澡、倒便盆等。她总是一口一声亲热地叫着老人。老人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老人心情不好就疏导老人,陪婆婆聊天。在村里,婆婆逢人就夸自己媳妇好。鱼林娟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

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鱼林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在平时,鱼林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可在孝敬公婆身上,她却非常的大方。每月不仅给婆婆百儿八十的钱,逢年过节,还为公婆添上一两件新衣服,以表孝心。看到儿子、儿媳对老两口如此孝敬,婆婆感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逢人就讲,“我的儿媳妇比闺女还好啊!”正是鱼林娟这颗赤诚的爱心和无限的孝心,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好评。

去年6月的一天,鱼林娟有事回娘家,公公因饮食不妥,突然肠胃不好,上呕下泻倒在床上。那天下着大暴雨,她接到邻居电话后,迅速冒雨赶回家,及时送老人到卫生院治疗。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她的公公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老人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身上穿得整整齐齐。夏天,鱼林娟有空就回家照顾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给婆婆洗澡,洗衣服;冬天,给老人床上铺得厚厚实实,盖得暖暖的,睡觉前给老人被窝里放上热水袋。说这些辛苦事的时候,鱼林娟总是轻描淡写。鱼林娟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事,自己也是受过苦的,总想能帮别人一把就帮一把。

评选时鱼林娟知道了村里把她推荐为孝顺媳妇,鱼林娟说,现在村里的媳妇都很孝顺,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孝顺。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鱼林娟用2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孝顺媳妇】14:长江府村李艾义事迹材料

长江府村好媳妇

—李艾义事迹材料

人常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今天却是“自家的媳妇,人家不夸,自家夸”事实正是这样。

用媳妇经常说的一句话:“贫富是个啥,只要全家平安,和谐相处,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她内心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真切体现。其具体事实如下:

侍奉公婆晨昏周祥

艾义结婚二十余载,在家未曾与我们丢过脸,翻过口舌。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我们的饮食起居方面,不论寒暑冷暖,她总是体贴无微、关怀备至。每天早上起床后,先扫净院子、洗漱完毕,到我房间,问寒问暖,见被子没叠,便动手就叠,或整理东西,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时还问我:“有啥事没,需要我做些什么”。

平时,曾多次骑摩托带我逢集赶会,在会上总是前招后护,怕我挤着撞着。一次,在会上别人看见我儿媳妇对我关照备至,无异亲娘,便指着艾义问:“这是你女儿吧?”我回答说:“不是,是我儿媳妇。”

还有一次,门前几位婆婆在我家闲聊,议论谁家儿媳妇的长短,我说:“你的儿媳妇就好着呢。”那位婆婆听后便说:“我那儿媳妇是像你艾义那样好,我就上庙进高香啦。

任劳任怨有功不扬

艾义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好媳妇,好女儿。娘家在本村,家中姐妹数人,单均不在本村,家中仅有年逾古稀的父母二老,父亲原有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靠年迈体弱的母亲一人,力不支撑,一有空闲,便去看望二老,刷刷洗洗做些料理,给予温暖。一个人照料几位老人,可真不易。

为了生计,供两个孩子上学,家中种三十余亩地,从种到收,便开始一年的紧张劳动。尤其棉花盛开时,从早到晚每天只吃一顿热饭,其余均在地里啃干粮度过。这样的艰辛,我看在眼里,却痛在心上,劝她休息休息,她却说:“棉花摘完就放心了”。从不叫苦叫累,如是美德,实堪人间榜样。

【孝顺媳妇】15:美玉村耿霞事迹材料

美玉村孝顺媳妇

我叫耿霞,女,现年42岁,初中,1974年10月出生,汉族,龙居镇美玉村第八居民组。

自我从一九九五年嫁入美玉村,韩运乐家为妻,在这二十余年来。我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使我们一家及邻里关系融洽和睦,现将我的事迹作以汇报,希望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尽一份力,争一份光。

自我进入婆家我就要作到的事就是我不尽要作一个好儿媳,更要像一个好女儿,结婚前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在公婆屋里,结婚时添置了一台彩电,我将公婆屋里的黑白电视搬到我屋,将新彩电搬到公婆屋,我想爸妈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他俩应该看大的、好的。我们年青眼里好,看黑白的就行,这样一直到六年后我们才用卖地黄的钱,置办了一台彩电。我到家第二年也就是九六年底,公公借了两千元债。说好九六年底归还人家,但是那年没力量还,那个年代两千元也不是小数字,我知道了这件事,就将我俩积攒的钱还给别人。还时公公不知道,事后一点时间,见别人不来要钱,公公才知道原来钱是我俩还了。在家里我不但孝敬公婆,而且对小姑也关爱有加,小姑上高中交学费,公公说到别处借钱,我说你二老就不要向别人借,妹妹上学是你们的事,也是我们的事。她是你女儿,我也是你的女儿,他是我丈夫的小妹,也是我的小妹,我有义务帮她完成学业,那时学费叁仟元,我毫不犹豫去交了。

二00七年五月份,某天,公公感到身体不适,妈妈让他到医院去检查,他去了镇医院,我上工到地里干了会活,放心不下,不知公公身体怎么样,我就跑到医院看望,正好丈夫也到了,经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马上叫来救护车就送到了运城急救中心,医生说,幸亏送的及时,才保住性命,正是这种对老人关爱精神,留住了老人生命,住院期间,因为母亲去城市时间少,在医院方向不明,不能对爸爸进行多方照料。我从头到尾照料无微不至,出院后,一年的保健医药费是我和二弟每人每月600元负担的,在医院的一切费用也是我和二弟负担的。

孝敬公婆,教养子女,德孝文化,在我的神色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我经常教育儿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人。从儿子工作后,每次回来后,首先要到老人家看望二老,问寒问暖,留给老人零花钱,正是这种德孝精神,使得街坊称赞,家庭和睦,得到众乡亲的一致好评。作为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女儿,成就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给了我们无比生活财富,和睦了家庭,和谐了社会,树立了对党的信念,树立了好村风,激发着我们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孝顺媳妇】16:小曲村马改红事迹材料

小曲村孝顺媳妇材料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村媳妇,十多年如一日地侍奉着患有严重冠心病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无怨无悔,从不言弃。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了邻村乡里,她就是盐湖区龙居镇小曲村四组居民马改红同志。马改红1959年出生于盐湖区龙居镇小曲村一个地道的农民家族,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80年嫁于大她一岁的关英侠,其婆家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族,公公是小曲村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纯朴的家风被村民所称颂,当时的婆婆王牡丹已是奔五十的家族妇女,由于家里人口比较多,婆婆也是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自从马改红嫁过来后,婆媳俩很是投缘,马改红也就义不容辞地接过了婆婆在家里做家务的全部重担,起早贪黑,从不间断。正因马改红的默默付出,使得一家人很和睦,无论婆媳,还是妯娌,就连侄子、侄女都愿围着她转,自从婆婆患病以来,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侍奉着婆婆,她的事迹,在小曲村无不称赞,是全村村民公认的好媳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6年年终,积劳成疾的婆婆王牡丹,明显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去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严重的冠心病,这对本就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婆婆执意要放弃治疗,总觉得人总是要死的,更不愿因为自己而拖累家庭。拖累儿女,而马改红得知情况后就和丈夫及兄弟妯娌们商量,决定凑钱给婆婆治病,并亲自在医院陪治,直至出院。

从婆婆被诊断为严重的冠心病以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马改红一直侍候在婆婆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些年来丈夫关英侠有时心情不好,难免对老母亲高声言语,而马改红还劝导他,并诙谐地说:家有一老好比一宝,我们也有老的时候啊!丈夫哭笑不得心里却暗自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不厌其烦啊!雷锋曾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马改红同志用她十多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善良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在马改红的悉心照料下,婆婆活得有滋有味,虽已八十有余,仍容光焕发,她逢人就说:马改红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四邻乡里们也说:如果没有马改红的孝敬,王牡丹也许活不到今天,而这个家也就不会像个家了。

17:杜甫村介彩莲事迹材料

杜甫村孝顺媳妇

我叫介彩莲,41岁,一名普通农妇,没有高学识,也不爱讲大道理,但我以自己的勤劳、善良,赢得了公婆的喜爱、丈夫的尊重、儿子的爱戴以及邻居的赞扬。

一、孝老爱亲,家庭和睦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年前,我嫁过来,那时候他们家的日子过得不宽裕,公公婆婆身体还好,第二年我家大哥出车祸去世,两位老人十分悲痛,身体体质直线下降。2000年经医院查出公公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

两个儿子出生后,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丈夫外出打工,我在家种庄稼,照顾老人,男人干的活我也不嫌脏不嫌累。公公的病一年比一年重,到后来卧床不起。婆婆身体也有病,身小力薄一个人照顾不了公公,我们就一起来照顾公公。我们为公公买来尿不湿,爽身粉。为了防止压疮,我每隔两小时为公公翻一次身,每换一次尿不湿都要用清水擦洗屁股扑粉以防止压红。无论春夏秋冬,坚持给老人擦洗身子,脏衣服,被子、床单勤换洗,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无异味。2013年公公在我们的照顾下安然的离我们而去。

婆婆在2010年忽然得了脑梗,不得不住院。于是老公回来和我轮流照顾,又一次在医院,我由于太累趴在床边睡着了。婆婆想上厕所又不忍心打搅我,就自己试着来,结果在弯腰取便盆时差点摔下来。我赶记起来把她挟上说:“你有事就叫我,怎么不叫我”。她说:“我想让你多睡一会”。我说:“我累点没事,如果你摔下来有个好歹怎么办”。看到我们累成那样。婆婆流着泪说:“都是我们不好,把你们害成这样,你们不嫌脏、不嫌累,不是你们,我们早不在这个世上了”。我说:“别说这样的话,孝敬你们是我们应该做的,谁都是生老病死的时候,养小就是为了防老,我要尽力照顾好你们,给孩子树立榜样”。婆婆说:“可苦了你了,你就是我的好女儿”。在我们没日没夜,送饭喂食,精心照顾下,婆婆终于在一个月后出院回家。在医院花了八、九万。出院后好的长期吃药,每月药钱还的两千元,花尽家里所有积蓄。回家后婆婆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好媳妇”。

丈夫在2012年在因为打药导致中毒身亡。一家5口人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肩上,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有人说你带着孩子嫁了,重新安个家就好了。可我说:“我一个人撑起这个家,是不容易,困难是有,可我走了老人怎么办,谁来照顾她,我还是留下来照顾她们吧!”

二、勤俭持家

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以朴素勤俭为本,干活干的再晚也不舍得在街上吃一堆饭。家中的家具也很简洁,环境舒适。

三、邻里和谐

我与邻里相处总是以诚相待,不计小节,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时我总会及时赶到帮助他们。

这么多年来,在我的努力和亲戚的帮助下,我们相依为命。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婆婆也很开心,家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虽然我很累,可我很快乐。人都有老的一天,把他们照顾好了,看到他们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孝顺媳妇】18:王马村赵红彩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的好媳妇——赵红彩

赵红彩,1968年出生,家住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王马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质朴的品质与家人共度艰难时光,诠释了“孝”和“爱”的优秀品德。自嫁入这个家以来,她用吃苦耐劳、敬老爱老的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她用孝心感染者周边群众,也创建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刚结婚时,公公70岁高龄,婆婆60多岁,当时家中条件差,几乎就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并且家中国共产党有兄弟四人和一个姐姐,由于多种原因,公公婆婆都想跟着她们一起生活,至今,已有29年之长。

最初几年,两位老人都尚还有劳动能力,生活也能自理,渐渐地,事情就开始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公公神智有些不太清了,行动也不便,随之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给家里带来一些不愉快。婆婆的性格与公公的有些相似有时就会将家里吵得乱哄哄,争执不下。公公变得糊里糊涂的,每天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挑剔饭食,每顿饭都是要给他“开灶”的,公公喜欢在村里乱跑,每次找他就得将村里翻个底朝天。然而,富有孝心的她并没有半句怨言,她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二老的生活起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结婚两三年后,两个女儿先后到这个家中她肩上的胆子越重了,既要照顾年迈的二老,又要照看两个幼小的女儿。丈夫经常在外到打工,她就一边细心地照顾公婆,一边照看两个女儿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又生变故,公公仙逝,婆婆久卧病床。因此,她挑起重担,白天,他在田地里干农活;晚上,她就在家照顾婆婆和两个女儿。直到有一天,她再也支撑不住了,病倒在床,医生说需要住院一段时间,孩子的爸爸急的都直流眼泪,迫不得已,丈夫只能先回去照顾家里人生活,就留下了她一人治病。很快,她便回到家中再次担起责任,撑起整个家。

邻居都夸她是个好媳妇,然而,这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所经历的这些事情不反没有打垮她,反而使她更加坚强。

照顾老人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尤其是在冬天时候,老人体弱怕冷,因此就在婆婆的房间生了暖炉。暖炉也是需要煤块的,所以就得要“抹煤块”这个既费时又费力,每年冬天都因为“抹煤块”而累得腰酸背痛,两手都是血泡。缺柴时,便用小平车云外面拉,中途遇到上坡时用尽全力去拉小平车,会使得她的肚子痛上一半天,她禁不住眼泪就流了下来。随着婆婆年龄的增长,为照顾她全家得轮流照顾不能离开半步。如今婆婆已然是93高龄,饭食方面必须要注意,稍有不慎,肚子就会不舒畅以致大便失控。曾有一次,误食葡萄和煮花生然后就拉肚子不止,清洗床单、被罩等就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因此,全家人在这方面都很谨慎,在和老人生活的这些年里,她也历练了自己,使自己更加坚强,也把家里打理得更加井井有条。

赵红彩的事迹不但在王马村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经典国学《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孝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赵红彩用自己切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文明的新农村里,这样的好媳妇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

【孝顺媳妇】19:王吞村王敏娟事迹材料

最孝好媳妇

龙居镇王吞村关炎强的媳妇王敏娟,今年三十二岁,2004年,十九岁的她嫁给关炎强,从此步入到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作为关家的媳妇,平时勤勤恳恳操持家务,孝敬公公和婆婆,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日子过得幸福。2006年王敏娟有喜得贵子,其家庭更是喜上加喜,其乐融融,就在全家幸福的生活,一心一意努力奔小康的时候,2007年婆婆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发现患有乳腺癌,这可难坏了王敏娟,一方面她要料理家务,又要哺养刚一岁多的小儿子,同时还要照顾伺候住院治疗的婆婆,她虽然每天家里家外忙碌着,又苦又累,但她毫无怨言。她对婆婆又像对最亲的亲人那样关怀无微不至,在婆婆手术期间,她不怕脏、不怕累,端水喂饭、端屎接尿,日夜伺候着。婆婆出院后,王敏娟一如既往地侍奉婆婆整整十年。一直坚持到2017年婆婆不幸病逝。她的所作所为,公公看见儿媳妇那样辛苦的为了这个家无怨无悔的奉献,深受感动,他说“儿媳你比我自己的闺女都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婆婆患病期间,20XX年王敏娟的丈夫却意外的遭遇车祸身亡,这是雪上加霜,丈夫的突然车祸身亡,对这个家庭,特别是对深爱自己丈夫的妻子王敏娟如晴天霹雳,受到更大的打击。王敏娟面对这样的打击,她没有被击垮,她满含泪水,强忍着悲痛,依然决然的以一个80后年青人的坚强和执着,一个人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不离不弃,不但照顾好孩子,让他快乐的成长,而且全心全意的照顾身体不好的公公。她用真心坚守着这个家。

王敏娟用赤诚的孝心、爱心、真心和决心演绎了人间感人的故事。用善良和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孝道美德。

我们妇联在调查了解王敏娟的情况后,想动员她参加“最孝好媳妇”的评选时,她却说“这些都是我本应该做的”,一句话多朴实的语言,体现了一颗多美的心灵,她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更进一步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我们妇联极力推荐王敏娟卫“最孝好媳妇”,以宣传社会新能量。

【孝顺媳妇】20:赎马村郭佼艳事迹材料

孝敬老人是我应尽的责任

我叫郭佼艳是龙居镇赎马村第五小组的村民。我家有五口人:公公、丈夫、两个孩子和我。我家以农为业,公公有病,两个孩子上学。我和丈夫辛勤劳动,虽然收入不多,但因我们能勤俭持家,全家倒也幸福美满。

2002年,我和赎马五组的李超结婚。党是奶奶还健在,婆婆十个半病,一到冬天,气喘的厉害,我就帮婆婆做饭,陪着婆婆到卫生所输液,打针。2003年,我生了一个男孩,全家十分高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6月,婆婆因病去世,这一下,种地劳动,伺候奶奶、公公,照顾儿女的重任都落到了我和丈夫的身上。我一个新媳妇,既要上地干活,又要洗衣做饭,整天忙得团团转,但我从无怨言。

2008年6月,奶奶有因病去世,把奶奶埋葬以后,我忍着悲痛,把更多的力气和心思都用在了赡养公公,抚养孩子的身上。2011年,我的公公又患上了严重的脑血栓,右脚右手都不能动弹。他不但不能干活,还硬硬要人伺候。6年来,我要不断地去龙居医院给老人买药,每天,我早早起床,送走了孩子上学,我就赶快去公公房中给公公擦脸、喂药。有时丈夫不在家,我还要给公公倒尿盆。一日三餐,做好饭以后,我就给公公端去,伺候公公吃。吃了饭我又赶快去地干活。发现公公头发长了,我就给他理发;衣服脏了,我就给公公洗衣。因为家里忙,我都很少去张村娘家。有时抽空去娘家看看母亲,我连停都不停,又急忙返还赎马。娘家的邻居笑着说我:“你对你公公比对你亲妈还亲”。

平时,我能和睦乡邻、乐于助人。邻居李奶奶家,儿媳去城里看孙子,儿子出外盖房。我看到李奶奶白天无人照顾,就主动给李奶奶端早午饭20多天。

这一次,村里把我评为“好媳妇”,这既是对我的鼓励,又是对我的鞭策。我觉得孝敬老人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个中华民族的好美德,我要永远发扬下去,还要传承给后代。

【孝顺媳妇】21:南庄村马淑贤事迹材料

南庄村孝顺媳妇

她叫马淑贤,自2012年开始担任我村的会计以来,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大家都知道现在会计的事情特别的多,例如:绿色通道、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粮补等等等等,特别是老年人的养老保险,怎么我的钱没打上,怎么我的钱打的不对哪,她都不厌其烦,耐心地一遍一遍地给他们一一解答,要不就是打电话进行询问,从不抱怨,谁家的粮补没打上,谁的煤炭款没到位,还有我的地震危房款也没到位,她从来都是要不打电话,要不就是到龙居进行一一登清,从不马虎,回来后给他们一一解答,有的一次弄不清楚,她就一次又一次地给群众弄清,直至他们理解为好。

她对工作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对群众来访的问题从来不马虎对待,一趟不行两趟,直到群众满意,为至,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深受我村村民的称赞。

【孝顺媳妇】22:南庙村常红艳事迹材料

敬老孝老的好媳妇

——记南庙村好媳妇常红艳

常红艳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是一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也是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好妇女,多年来,她一如既住,无微不至,从没怨言,她的所做所为影响着亲邻四舍。她就是南庙村的好媳妇常红艳。

常红艳,1968年出生在龙居镇东辛庄村,家是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的淳朴培养出一个懂事的,乖巧的女儿。1980年嫁到南庙村,与张新中结为夫妻,公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结婚后,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儿子健康,可以说是个幸福的家庭。可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了,可婆婆却病了,这下可忙坏了常红艳,要照顾好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老人,每天三餐给老人做饭,还得在家收拾家,洗衣服,样样都得她干,老公得在外挣钱养家,就这样她还是把字管的井井有条。从没怨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了五六年,2013年婆婆去世了,剩下公公一个人孤单地生活着。此时,常红艳更是小心加倍地对待老公公,使公公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就这样过了一年,更是雪上加霜,20XX年5月份,张新中因意外被电打死,家里的支柱倒了,常红艳悲痛予绝,哭的死去活来,家里有三个孩子都没成年,还有一个七旬的老公公要照顾,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姐弟们帮忙下给张新中下葬后,常红艳又站了起来,凭着一个女人的质朴,善良,来经营着这个家。这时侯,她对老人更是孝敬,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从不让老公公做,老公公的衣服,包括内衣都是她冼,真是比亲女儿都好。有时候朋友叫她旅游,她也不去,因为她放心不下老公公,怕他吃不上饭。就有朋友说她,你不用管他,他自己还不会做。可是常红艳却说,我们家庭不一样,在两年时间,老人失去了最亲最亲的两个人,我要用双倍的爱来孝敬老公公,不能丢下他不管,人都有老的时侯。常红艳的所做所为影响着大家,她的事迹在周边村被传颂,是我们这代人学习的榜样。

【孝顺媳妇】23:赵村姚相红事迹材料

赵村姚相红孝顺媳妇事迹

姚相红,1983年出生,从2008年开始担任赵村计生专干。不仅是龙居镇人大代表、赵村计生专干,更是赵村有名的孝顺媳妇。

一、百善孝为先,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善良。照顾公婆视如父母。其公婆由于年老体弱。姚相红同志多年来亲切照顾,经常擦身洗脚,洗衣端饭,梳头剪甲,求医医治,以温暖之心待公婆。孝敬老人,积极赡养。姚相红每次回村,大包小包的全部是给两位老人带的礼物,公公许老汉喜欢喝酒,她总不忘买几瓶。婆婆怕冷,她总记得把红红的棉布袄、暖暖的毛裤塞到婆婆手中,老人感动得泪花涌动。由于婆媳关系融洽,婆婆身心欢畅,如今见人总是笑口颜开,逢人便不时夸赞自己儿媳:“多孝顺的好媳妇”。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她认为:“要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她用行动实践她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前年,婆婆的腰疼病越来越厉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她白天忙着村妇女主任的工作,休息时抽空给婆婆洗衣做饭,晚上帮婆婆按摩,为她查资料、找大夫、寻偏方,后来知道西安有家偏方治疗腰疼病、关节炎有效。她就不辞劳苦扶着婆婆坐车前去就医。通过治疗,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婆婆说:“我的病快好了,你却累瘦了圈了”。有次,婆婆突然在床上喊天叫地,疼痛难忍,当时她在朋友家吃饭,听到这个信,她立即放下碗筷,找来车子赶快将婆婆送到医院,交上了两千元的住院费,让婆婆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婆婆生病的时候,她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得她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二、思想先进,尊老敬老,并积极组织和参加县里、村里的各项文化活动。自从2008年当选为村里的妇联主任以来,除闲暇时组织妇女同志跳广场舞之外,在乡里的春节汇演中还获得了优秀奖,三八妇女节的活动也组织的井井有条。在村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义务为他们买菜,争取让他们每顿都吃上新鲜蔬菜、肉、蛋等足量供给,保证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和睦邻里,互帮共进。作为一名好媳妇,孝行天下如何尊老爱老敬老护老,和邻里相处友善,互帮共进。姚相红同志一贯作风是硬肯多吃亏,也从不沾小便宜,特别是四邻街坊只要家中有事积极上门帮忙,对困难户、老年人更是体贴如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常得到群众的赞许,不愧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人。

四、几年来,她带领本村妇女积极参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了赵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多次荣获镇优秀妇女干部、“三八红旗手”、“计划生育十佳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带头创业,带领广大妇女共同致富,被誉为“妇女创业的领头雁、致富的引路人”。要求别人干,不如做给别人看,这是她一贯原则。2012年,镇党委政府号召各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各村发展特色经济。当许多人还在观望的时候,她在村领导班子的指导下,带领广大妇女第一批建大棚,发展大棚蔬菜、水果。并组织一批勤快、干劲十足的村妇们进行有秩序的大棚种植、育苗、除草和采摘等劳作,为村民创收。

总之以上是姚相红同志的简要情况,经民主评议,村民推荐,公开评选,我们认定姚相红同志为孝顺媳妇理应当之无愧。

【孝顺媳妇】24:赵村刘秀琴事迹材料

赵村刘秀勤孝顺媳妇事迹

刘秀勤,1966年出生,于1987年嫁到龙居镇赵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上官梦驹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劳爱家。刘秀勤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由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她用二十八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成为本村群众有口皆碑的好媳妇。

孝老爱亲,家庭和睦与幸福。看到下面的这段文字,我不知道您会怎么联想?或许觉得只是在平常生活中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但是我觉得在金钱至上、世风日下的当今,刘秀勤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从平凡中不凡之处使我们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尊老敬上,互助互爱。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婆媳事迹材料篇2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家庭和睦、社会文明和谐的根本。近年来,__社区“两委”不断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挖掘选树孝老爱亲模范典型,在社区上下广泛倡树文明新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评选出的孝老爱亲的模范事迹被居民广为传诵,成为广大家庭争相学习的典范。如今,孝老爱亲美德已在社区蔚然成风,成为影响和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的主流力量。

一、弘扬传统美德,让新风正气树起来

__社区共有居民306户,950人,在永安街道属于小村。然村虽小,事却不少。多年前因旧村改造等遗留问题引发的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了社区风气不正,邻里矛盾纠纷丛生,群众到省市的越级上访不断,社区连续几年选不出两委班子,社区的管理秩序严重混乱。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让家家文明和睦成为社区发展首当其冲的迫切任务。20__年,社区“两委”从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入手,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投资21万元修建了集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大院,建设了300m2的文化活动室和3000m2的文体活动广场,安装了20余件室外健身器材,搭建了室外演出舞台,邀请“夕阳红”吕剧团专场演出“小姑贤”、“墙头记”等居民耳熟能详的传统剧目,同时还将《弟子规》、《论语》等内容搬到了文化大院的墙上,让居民在广场休闲娱乐之余随时接受道德伦理教育,引导规范居民行为。为更好地倡导孝老敬老,社区每年拿出3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高老年人待遇,为老年人每月发放120—170元不等的养老金,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150元的祝寿金。社区专门为老年人组织多次活动,每年组织老年人健康查体,去年五一节组织青年志愿者陪社区老人到青岛游览观光,实现了老年人“看看大海”的心愿,重阳节时举办“孝老爱亲节”,大张旗鼓地表彰孝老爱亲模范典型,在社区内广泛倡树文明之风。

二、宣传模范典型,让孝老爱亲氛围浓起来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进一步挖掘典型、宣传典型,引导带动广大家庭,社区先后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努力提高居民的敬老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社区召开居民大会,当着全村人的面为模范佩带光荣花,发放物质奖励,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典型,同时把他们的事迹在宣传栏张贴,并通过媒体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目前,全社区形成了“孝老爱亲为荣、不敬老人为耻”的浓厚氛围。

在__社区,孝媳石凤莲伺候瘫痪婆婆12年的故事无人不知。12年来,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婆婆上,她把自己的床挪到婆婆房间,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婆婆服药喂饭、翻身擦背、整理梳洗,让老人生活得安逸舒适。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原本僵硬麻木的身体能够在人搀扶下下床走动了,老人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胜似亲闺女。“好丈夫”孙维正与妻子王淑英相濡以沫60多年。20__年,妻子左腿不慎跌断,在妻子卧病在床的500多个日夜里,70多岁的孙维正承担起了全部家务,并且十几年如一日的带着老伴出门锻炼、散步,让原本没有站立希望的妻子重新站了起来。20__年妻子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失去了生活能力和所有记忆,不能独自吃饭、上厕所,甚至连儿女都不认识了。为了给妻子解闷,82岁高龄的孙维正推着轮椅带妻子走遍了__城区的大街小巷。他们老两口的背影成为__社区居民最牵肠挂肚的温馨画面。“好儿媳”吕丕华,精心照顾已过世丈夫的继母张志兰直至去世,35年来,她早已把婆婆当成了最亲的人,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心存感激,她的故事,打动了__社区所有的居民……这样的典型在__社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善良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孝老爱亲赞歌。20__年,吕丕华、石凤莲、孙维政先后被区委宣传部、区妇联授予“__区道德模范”和__区“十佳孝老爱亲模范”荣誉称号。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内家家孝老爱亲、邻里互帮互助的美德蔚然成风,各类矛盾隔阂消于无形,自20__年社区内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__真正成为文明和谐幸福的“代名词”。

婆媳事迹材料篇3

强化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年初,镇妇联联合镇社区教育中心举办首期“农村妇女网上行”基础技能培训班,全镇各村(社区)的28名农村妇女参加了培训,并获得了证书。15年年末底,组织了25名农村妇女开展第二期“农村妇女网上行”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妇女群众网络技能操作水平。整合资源优势,镇妇联联合镇计生办举办基层妇女干部培训班,通过“人际沟通和咨询技巧”、“科技公共服务”等知识讲座,进一步强化基层广大妇女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综合素质,增强服务履职能力。

注重和谐家庭思想教育建设。3月6日,和谐家庭村(社区)行专题讲座走进__。__市巾帼律师志愿团团长、江苏世纪天合律师事务所的张翼律师结合自己及身边的事例,为全镇60多位基层妇女干部讲述了如何营建和谐家庭、和谐家庭,提高基层妇女干部在家庭文化工作上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媳”事迹宣讲活动,共营和谐社会氛围。__月30日,举办“我身边的最美家庭”事迹宣讲活动,向辖区内妇女同胞__市“最美家庭”__家庭和__镇“最美家庭”__、__、__等家庭的感人事迹。__月27日,开展__镇“最美媳妇”暨好婆媳事迹宣讲活动。通过宣讲,弘扬了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引领全镇家庭树立良好家风,促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

开展市、镇两级“最美媳妇”寻访活动,共掀真善美学习热潮。为进一步深化“最美家庭”寻访活动,开展了寻访__市、__镇“最美媳妇”活动。依托基层“妇女儿童之家”,组织发动群众,把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社会影响大的“最美媳妇”推荐到市妇联、镇妇联,把寻访过程变成树立、宣传、学习典型的过程,形成“人人有孝心、人人行善举、人人争孝星”的良好氛围。__社区__被评为“__市最美媳妇”提名奖。通过组织发动,__村__等8位妇女代表获得镇级“最美媳妇”,结合“婆媳情深·共创和谐”主题活动进行了表彰和事迹宣讲,进一步在全镇掀起真善美的学习热潮。

开展家庭文化节分会场活动,共谱和谐家庭之曲。举办了“竞展家庭风采,助力和美__”亲子趣味赛,吸引了20多户家庭参赛,通过嘟嘴传吸管、二人三足、玉兔蹦蹦跳等家庭亲子趣味项目,体现我镇家庭和谐美满、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联合计生举办“亲子同乐,创意无限”面具制作大赛,15个家庭争分夺秒,画画、剪纸、贴图,分工合作,亲子同乐、气氛融融,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邀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柴建农专家为0-3岁200多位婴幼儿家长授课,结合临床从科学合理喂养、良好习惯养成、注重能力培养、早期安全教育、如何增强体质以及常见儿科疾病家庭护理等六个方面,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提高家长育儿经验,使科学育儿的早教理念深入每位家长心中。

开展“绿化庭院、美化家园”争创活动,共建绿色生态之家。结合镇部级卫生镇复审,发动妇女、家庭积极参与“美丽镇村”建设。吕志里等10户家庭获选2015年度__市“美丽庭院”荣誉称号。推荐__社区吴志明、王庄中心幼儿园丁晓亚家庭参选“苏州市绿色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传递爱心,助力贫困学生。积极营造爱心助学的社会氛围,开展“心系蓝天·情系__”“8·26”爱心助学活动,第七建筑党支部、中讯航天绝缘材料党支部爱心捐助,向12位贫困学生送上了每人500元的助学金,并组织贫困学生参加DiY油画活动,助力贫困学生正常学习,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传递文明,关爱流动儿童。为帮助流动儿童更快适应新环境、更好地融入__,11月-12月,镇妇联联合__中心小学启动“兰花伴我成长”流动儿童融入__增能行动社会化项目,对学校20名流动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依托“学唱方言歌”《__好地方》、“牵一下小小手”、“品一出兰花戏”、“观一回__新貌”亲子活动、“当一回志愿者”、“我心中的__”绘画比赛等活动,切实让流动儿童家庭般的温暖,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地方文化。

婆媳事迹材料篇4

关键词:童养媳;民俗;女德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92-01

一、民俗现象:童养媳

童养媳是我国旧社会中普通存在的一种社会习俗现象,由来已久。“养媳制大约起于宋元,但在周代的媵嫁制中已能约略看到后世童养媳的影子。自元代以后养媳制已经相当普遍,元律甚至还规定不能将未成婚的童养媳转配给家奴”直至民国初年,童养媳仍然普遍存在。随着法制的干预,此风虽然有所改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不乏例外。在父母包办婚姻的体制下,男方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领养一个媳妇,等长大后再圆房,即所谓童养媳。童养媳,是男尊女卑观念的产物,它在中国旧社会中历史之久,扎根之深,对女性迫害之大是我们这些今天处于物质、精神、法制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中的子民所无法体会的!

“童养媳”在不断地承续,童养媳的命运,终难得完满。对童养媳这一社会习俗及其命运的关注,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学母题。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有很多关怀“童养媳”的作品。如鲁迅的《祝福》、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一个女人》《萧萧》、王安忆的《小鲍庄》等等。不同时代的作家不约而同地对“童养媳”习俗的批判,对“童养媳”命运的关注,激促我试图探讨此类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

二、“童养媳”悲惨命运探源

作为封建婚姻制度、封建习俗的牺牲者——童养媳,她们的命运鲜有一个完满的结局。那么她们的悲惨命运又该从何说起呢?

(一)民俗的迫害

“民俗”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概而言之,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民间民俗生活文化称之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留存形态一般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在民众中已经消亡,只存在于文献资料之中的民俗;二是已基本消失,但仍活在人们记忆中的民俗,或者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偶有显现,正在淡出日常生活的民俗;三是当下广大民众传承、享用的活态民俗。”对于民俗我们同样应该辩证的看待和传承。虽然在今天的中国各地,争先发扬自己的民俗文化,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那些如“童养媳”样的泯灭人性的封建习俗,我们不得不判而毁之。

童养媳的悲剧命运首先是这一习俗内在本质所规约的必然结果。在文章开头就以提到童养媳女性是在幼年时期就被父母卖到“夫方”,或者是由男方领养的。待到“长大”,男方择日圆房。蕴藏在这一习俗背后的是对女性生命,权力的蔑视。男尊女卑的观念下,女孩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就是一个“赔钱货”,选择将女儿送或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不仅省了抚养的义务,更是给贫困的家庭缓解了生存压力,甚者,还能从中赚一笔,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在众多童养媳题材的作品中,童养媳似乎在遵循着同一个生命轨迹:在婆家做牛做马,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团圆媳妇“不是什么媳妇,是个小姑娘”,12岁,到了婆家后,天天牵马到井边上饮水,没过几天就听见了哭声,自此也就没有间断过……婆婆“越打越厉害,不分昼夜的打”。然后就跳起了大神,一个“怪好的”姑娘就成了众人口中被鬼附了身的“小灵花”;沈从文笔下的三翠(《一个女人》),成天做事,做一个媳妇应该做的所有事体,做到应该睡觉的时候;12岁萧萧(《萧萧》)嫁到婆家,她的义务就是照料着年纪不到3岁的“小丈夫”;王安忆笔下的小翠子又何尝过过安生日子呢?她们一个被活活烫死;一个独守着“希望”计算下一个轮回;一个差点遭遇“沉谭”的酷刑;只有小翠子勇敢的反抗“屈辱”,追求爱情,但又何其的艰难!童养媳的悲惨境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

难道是她们的父母不明白自己的骨肉过着寄人篱下的非人生活吗?不,只是集体无意识罢了!在20世纪初,“人性解放”的思想启蒙下,“新思想要求他们注意社会问题,同情于‘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童养媳”的悲苦生活、凄惨命运走入作家的创作视阈,成为文学作品描写的客体也就成为客观必然。

(二)女德的迫害

在中国封建的“伦常”关系中,女性地位是最低下的。她们一出生,就必定束进“伦常”的牢笼,被视作孕儿的工具,交换的物拾。她们作为人所应有的人性的、情感的需求都被忽略。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和儿童同属于社会的最底层,作为既是女性又是儿童的“童养媳”,她们的境遇自是不言而喻的。

“童养媳”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是来自“女德”的迫害。呈现在童养媳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最显性的矛盾恐怕莫过于“婆媳冲突”了。祥林嫂(鲁迅《祝福》)在丈夫死后,逃到鲁镇做了佣人,却最终没有逃脱婆婆的魔爪。她存在主人家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一文未用,全部交给了婆婆。残忍的是婆婆将她绑架回乡,并不是“人手不够”,而是别有用心。婆婆将媳妇卖给了别人,为的是得些彩礼钱,给小叔子办婚事。祥林嫂的命运里又被暗暗地种下的一颗悲剧的种子。团圆媳妇(萧红《呼兰河传》)因为初次到婆婆家来,一点不害羞,吃了三大碗饭,从此被扣上了“没有媳妇像”的罪名。作为婆婆“为了她好”,教训教训她,久打成疾,疾而后终。

“婆媳关系”是一个亘延千古的话题。在封建父权制家庭中,男性应该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在“童养媳”的家庭结构中,公媳由于“男女授受不亲”,丈夫又尚年幼,不知行驶自己的特权。管教儿媳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婆婆的身上,婆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罪恶的执行者,她们是童养媳最大的敌人和压迫者。这种管教的权力,渐渐约定俗成的成为了婆婆的义务。

另外,还有对于女性单方面节烈的要求。这也是很多童养媳悲剧命运的一个源头。鲁迅曾以嘲讽的口吻述说了所谓“节烈”的内容:“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来污辱她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的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这种要求女性单方面节烈的道德要求,便是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卑鄙之处。

“一切合乎道德的东西未必都是合乎人道的东西”,在这种畸形的婚姻体制下,在这种道德形式的规范下,这种“禁欲”更是“压抑人性”。若越“雷池”一步,便会遭受酷刑。十二岁的萧萧嫁给了不到3岁的丈夫,最后没能抵挡住诱惑,和花狗大有了私情并怀孕。她的命运或沉谭或发卖。花狗大只是一走了之,无人追究。虽然族中人选择“发卖”作为她的惩罚,幸免于“沉谭”,终因无人来买,又产下一子,而得以幸存,仅从当时对于不守的女性惩罚的手段上,便能感受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于女性戕害之深。

三、拯救“弱者”

20年代初期,作家们将视线投向“童养媳”现象,并经过历史的积淀,凝练为文学的一个母题,这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也与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们深谙农村女性的悲苦。

文学不仅要找出病源还要开出药方。随着历史变迁,时代更迭,“童养媳”们的主体意识在逐渐觉醒,并发起反抗。王安忆的《小鲍庄》中的小翠子本被默认为大儿子建设子的媳妇,但阴差阳错,小翠子却爱上了文化子。意识到家里在替她和建设子张罗婚事的时候,她毅然地离“家”出走,自力更生。但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文化子的爱慕。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姑娘,有着她自己的小算盘,等建设子娶到媳妇了,她才“回家”,回来和文化子在一起。小翠子完成了向“童养媳”婚姻所发起的反抗。

这一系列以“童养媳”为题材的作品,蕴含着作家们给予的人道主义的关怀。这类作品以审丑作为审美取向,不仅是对这一封建民俗的批判,更是让我们从这一民俗中透视出旧社会“人”的思想之落后,精神之麻木,对生命之蔑视。让我们了然了瓦解类似于此类习俗的急迫性,拯救女性于痛苦的深渊。

参考文献:

[1]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m].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113.

[2]刘铁梁编.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7.

婆媳事迹材料篇5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二、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一)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三、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一)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调查)

第二段:(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教后记:让学生搜集有关西门豹的材料,在教学之前展示,彻底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树立西门豹的父母官形象。本课分段在“单元学习提示”指导下,学生都能正确的分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

(3)新娘从哪里来?

(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二、再读课文,深入讨论

1.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

(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

(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子的人家纷外逃。

(4)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2.联系句子理解“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想象当时邺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3.学生动手划词,结合讲解巫婆、官绅、眼睁睁“等词。

4.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三、将计就计,惩办巫绅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1)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2)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3)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迫使官绅的骗局。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

(这个问题,是课文难点所在。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起来。为以后兴修水得,打下坚实基础。)

3.体会西门豹不说一个“杀”字,不提一个“打”从从容容、惩办巫绅,破除迷信的从政本领。

4.朗读第十自然段,深究重点词语。

(1)“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中的“站满”和课文前面的哪些描写不一致?

(2)“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土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了什么?

(3)小结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

(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的三个“不”字读得诚恳些;把“另外……送去”读得正经些;“把……说一声”读得强狠些;把“抱、投、催”几个动词读得坚定有力些。)

6.指导按提纲复述课文第二段内容。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思考:漳河年年闹旱灾,西门豹是怎样解决的?

3.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二、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表格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三、“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兴修水利。

四、填表:

西门豹的主要事迹――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兴修水利。

要是魏王看了这张表,他会怎么评价西门豹,请写在表上。

五、继续质疑:

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随机处理,或引导自答,或请同学帮忙,或存疑思考。

六、作业:

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教后记:如此开放的设计,自认为比较好。因为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因为设计开放,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师生的语言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

板书设计:

婆媳事迹材料篇6

逊克县民族中学 姜玉玲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宝盖头遮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人紧紧的系在一起。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家每个人有不同的方式和经历。

姜玉玲,逊克县民族中学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从教二十五年来,她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深得学生爱戴。"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不计任何得失"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在乡下十多年里她一直担任毕业班物理教学,合校以来两年一个循环的毕业班教学使她备受艰辛,她利用业余时间无偿辅导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她的物理学科,取得中考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好评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姜玉玲先后很多次被评为县、校级优秀教师、2006年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同事眼里的姜玉玲,性格开朗、幽默诙谐,家庭生活中她坚强刚毅,承受了很多同龄女性难以承受的压力。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姜玉玲撑起的是全家的天。她跟丈夫结婚已经二十三年了,结婚前婆婆因大儿子意外溺水身亡受刺激已经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不能打理家里家外的大事小情了。丈夫是公婆唯一的儿子,照顾婆婆自然也就落在了她身上,在乡下生活时婆婆每天东走西逛,有时干点家务也没有头绪,姜玉玲每天下班回家做好饭,再去将四处游走的婆婆找回一块吃饭。姜玉玲和丈夫白天都要工作,孩子从小就托到别人家照看,她那时带毕业班,每天的课程很多,很累,夜里还要带孩子,每天最少时只睡两三个小时的觉,可她从没有抱怨过,支持丈夫继续进修深造,自己也修完了本科全部课程。

日子苦点、累点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可是心痛却很难摆脱!姜玉玲的孩子三岁时,在托管人家意外左眼没有了视力,夫妻俩忙于工作和照看老人错过了给孩子看眼睛的最佳治疗期,孩子的左眼没有视力了!夫妻俩伤心不已,丈夫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时常自责、喝闷酒,逐渐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姜玉玲也很伤心很自责,可面对年迈多病的公婆、帮不上她的丈夫和让她揪心的儿子,她咬紧牙关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

2007年因为工作关系全家搬到县城,公婆年事已高,时常需要看病吃药,2012年大年初一,别人欢天喜地过大年,姜玉玲的公公病倒了,她带着公公看医生、熬药、服侍,春节就这样在公公的病榻前度过了。老人家是地道本分、不善言辞的农民,却时常跟邻居夸奖自己的儿媳,夸奖儿媳姜玉玲是全县都难找的好儿媳,是他们家的福分啊。公公在世时能多少帮衬照顾下婆婆,公公去世了,婆婆的病情也再次受到刺激,八十多岁的老人时常不明原因,没有预兆的拍桌子,敲打墙壁,大喊大叫,大发脾气,说些使人心寒、伤心的话,丈夫性格内向,接受不了婆婆的吵闹,经常生闷气,每当这时姜玉玲便要一边开导丈夫,一边哄婆婆、安抚婆婆,再忙活着一家老少的一日三餐。在姜玉玲的悉心经营中孩子高中毕业选了自己喜欢的高职院校去读书了,顺利走出了自卑,度过了逆反期。儿子去上学了,每天晚饭后是一家人最开心的聊天时间,懂事的儿子时常跟爸爸聊聊,孩子的关心与进步使丈夫的病情日趋稳定,日渐好转,相互扶持着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日月。

婆媳事迹材料篇7

__今年__岁,19__年和__结婚,丈夫是一名农民,婚后生育二子,__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撑起了这个家,不但把自己的儿子教育成人,也让赡养家中三位老人十余年的感人事迹在村里传为佳话。

__身材瘦弱,讲话平静而舒缓。坐在人群中间,可能没有人会特别地注意她。但就是这样一位貌似普通甚至有些柔弱的女子,却做出了令人感动不已的孝敬婆婆的事迹,在别人看是非常难行之处,她却做得极其的自然。因为她那颗视婆婆为亲生父母的孝爱之心,晶莹而剔透。

婆婆今年70岁,21年前公公突然得急病医治无效而去世,她就和婆婆、丈夫的两个妹妹生活在一起,还有两位叔叔因为自身原因未娶妻,也跟随她一家生活。一年后,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本来就贫困潦倒的家庭陷入摇摇欲坠的境地,八口人种十几亩地吃饭,生活过的举步维艰,而就在这年中__的大叔又得了病,送医院一查是前列腺肥大需住院治疗,这一来,本来无积蓄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一家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如果不住院,病人无疑是等死,而住院呢又哪来住院费用,父亲当初得病住院就借了三万多元外债还没还清呢,妹妹考上中专时借亲戚的钱还没还,可这会儿哪能再向亲戚们伸手再借,怎么办,忽然__说要不把家中耕地的骡卖了吧,__一听跳起来说不行,卖了骡子,怎么干活、耕地、拉用全指望着它呢?__说:老人一辈子也为了这个家受了不少苦,现在有病总不能眼看着忍受病痛折磨而不管吧!尽管不是自己的父亲,听了妻子一席话,__心中震撼不已,有如此同情达理的妻子,这个家再苦再累也会好起来。第二天就买了骡子,交了住院押金,经治疗病也慢慢好起来了,老人出院后,小便还是淋漓不断,这就需要经常换洗衣物、被褥,这活就落在妻子身上了。

就在大叔的病刚有好转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和她开了个玩笑,婆婆又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病,瘫痪在了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全靠别人接换,__每天早上起来先到婆婆屋里,帮婆婆接屎接尿,她坚持每天换给婆婆换衣服,晒床单。有一次,婆婆吃多了,肚子不舒服,想上厕所正好家里没人,她努力挣扎着要起来,说时迟那时快,身上拉了很多屎。回到家里,她发现这一幕就开始收拾起来,她想给婆婆擦洗身子,把婆婆抱起来往上提,婆婆使不上劲,沉沉的身子压她在怀里,由于用力过猛2人都摔在地上,婆婆把__压在地下,这时丈夫听见赶忙跑进屋来把她们拉起来,两人身上都已经是一身屎一身尿了,__毫无怨言的在丈夫的帮助下先给婆婆擦身、换衣,铺好床单让婆婆躺下,自己才去换洗。每到夏季,她就从邻居那里要来杏子、梨子等给婆婆吃,她说多吃水果身体好,她相信在自己的细心照顾下,婆婆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以后的几年里,__从地头回家后首先换洗衣物、做饭,然后上地干活,忙碌的身影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__心中深深感到内疚。__知道得了病的人心里很烦,她就经常给婆婆讲些宽心的话,让她看看电视,把邻居请来跟她谈心,让她心里不再寂寞。通过__无微不至的照顾,婆婆现在精神好多了,人也开朗了好多。邻居去看她,她总说要不是我媳妇我都没法活。__说:“家有一老,就是一宝,有你在,咱们全家都有福。”普普通通的话,教育着子孙,传承着中华五千年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自从婆婆患病以后,几年来,她没睡好过,吃好过。”__孝敬婆婆也同样感动着邻居,邻居说“老人一天三顿都靠人喂,连水都要一勺一勺的喂着喝,牙齿不好,菜饭都要煮的很烂;吞咽功能也不行,一碗饭要喂上半个小时,常常是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如此。夫妻俩请医用药,__精心照料,为老人浆洗被褥,做可口饭菜,白天起床为老人梳头,晚上给老人端屎端尿。”

婆媳事迹材料篇8

年初六春节假期,李嘉欣依照她事先发出的通告,准时到养和医院剖腹生子,真是一诺千金。不过她生的不是千金,而是公子。豪门许家派给传媒的红包也不是千金,是三万,传说中的千元红包限量30封,现场七十多名同行没领到,于是转头揶揄负责公关公司的头头、杨千老公丁子高太吝啬―哎哟,幸亏作为记者这次我没去。

时间回溯到2008年11月23日,香港大浪湾石澳道10号,许世勋豪宅外。大批港媒霸气地把这里变成了聚众广场。在围观了一台台名车驶入后,“嘉亨”新婚夫妇终于在疯狂轰动中驶进大门,我与摄影记者Z老师扛着梯子和三脚架,下山,走过沙滩,跑到对面的小山坡上―那里已驻扎了不少狗仔,大家隔着小半个海湾,遥遥拉近镜头,所见都差不多:许家豪宅的后花园,模糊成小圆点的李嘉欣与金龟婿许晋亨正相拥拍照。晚上公关出门分发光盘,婚纱完美表情清晰,她笑容灿烂地做了个手势:V。此后两年,除了富贵不忘走秀掘金、众望所归怀上男丁,再无所谓猛料。

是的,李嘉欣已上岸800多天,我等娱记才摸着石头从对岸回来。资深同行恐怕又要遥想当年:跟刘銮雄前妻互掐好过瘾,那段流传甚广的粗口录音真劲爆,与刘銮雄纠缠多年,还不是要一拍两散。跟覃辉的绯闻不过传传,和庞维仁浪漫雨中漫步嘛,看吧,最终都传出是诈和。只要35岁一过,史上最美的港姐、豪门最头痛的小三……如今痛打落水狗的已经无迹可寻,失落啊。

什么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这周很流行的“云计算”之笑话来说,是她遇到黎明,太年轻,散了;然后遇到刘銮雄,前妻和婆婆太难缠,分手了;继续往前走,她恋上许晋亨,刘銮雄忽然跳出来登全版广告示爱“theone”;她生子了,黎明也大方送上祝福。这,就是老情人的云储存。还不清楚?那就是她18岁获选为港姐冠军,按下CtRL+C就到娱乐圈的情天孽海中闹绯闻去了,23年后诞下麟儿,躺在产房的早上,把豪门老公招过来,淡定按下CtRL+V,向微博随便发个素颜照就被疯狂祝福转载,这,就是美貌与智慧的云剪贴。总之,待得沧海与八卦皆成浮云,她在云端笑。

你懂的,大刘那句人所共知的“theone”,再经典,于公于私都是性价比甚高的炒作。四年后那栋实体大厦屹立尖沙咀最繁华的街头,世间还在忙不迭地流传他俩的传说……杯具的是我们打酱油路过一回头,便已成同谋。偏偏港媒最得曾特首“做好呢份工”的敬业真传,就算李嘉欣嫁入豪门、一索得男,但这却是一出永不落幕的映画戏,因为“李嘉欣”这个案子,在娱记的生死簿上,过去、现在、将来一直都是代代相传的重点盯梢对象。好在今时不比往日,女明星上岸了,并不丝毫减少娱乐性和消费价值,比如婆媳相处啊,继续添丁啊,老公外遇啊,自己要不要出轨啊,豪门争产啊,妯娌是非啊。垃圾堆里的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但纵使如此,展望未来几十年可能来回倒腾的……哎,除非李嘉欣要闹“娜拉出走”那一出,否则就还是《溏心风暴》这一套!

婆媳事迹材料篇9

仰慕英雄,她成了罗盛教的弟媳

1965年,长沙市长郡中学17岁女学生陈纯,结识了英雄罗盛教的妹妹罗亮香。罗亮香比陈纯大3岁,当时正在长沙市有色金属学校读书。一天,罗亮香说她有个弟弟在广西桂林当兵,前不久随部队来长沙“支左”,问陈纯愿不愿去她弟弟的军营玩。陈纯从小就崇拜军人,初中毕业后她就想参军,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现在听说能去军营玩,还能见到英雄罗盛教的亲弟弟,陈纯一口应允。

第二天,罗亮香和陈纯相约前往罗盛教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长沙驻地。路上,陈纯既兴奋又紧张:部队生活怎么样?烈士的弟弟是个什么样子?不知不觉她们已到了军营门口,这时,热情爽朗的战士围了上来,欢迎烈士亲人来部队参观。七嘴八舌中,一个模样清秀、腼腆的年轻战士走上前,对着罗亮香轻轻叫了声“姐姐”。这就是罗盛教烈士的弟弟罗盛民?那眉眼、那身姿多像在影片中见过的罗盛教啊!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陈纯心中一闪而过。

参观战士的宿舍,听他们讲军营故事,跟他们聊天、下棋、唱歌……一天快乐的时光很快过去。傍晚时分,陈纯和罗亮香要回学校了,罗盛民相送了一段很长的路。三人相伴走在洁净的长沙街道上,陈纯抑制不住兴奋和激动。分别时,罗盛民以军人的豁达先伸出了手:“陈纯姑娘,欢迎你下次再来玩。”握着罗盛民厚实的大手,陈纯感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温暖,一向说话开朗豁达的她,竟然结巴起来:“罗盛民同志,后会有期!”

1967年7月,陈纯高中毕业后,响应党中央“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选择了到罗盛教烈士的家乡新化县插队落户。新化县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陈纯觉得这里正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罗亮香、罗盛民姐弟知道陈纯的想法后,建议她先给他们的父亲罗迭开和新化县委写信征求一下意见。不久,罗迭开和新化县委回信表示欢迎,但最后决定还要等研究后再说。

对烈士家乡的无限向往,让陈纯总想与罗盛民聊天。因为部队纪律严格,非亲属电话、来访不得接洽。为了能顺利找到罗盛民,陈纯总是谎称自己是罗盛民的姐姐罗亮香。一次,陈纯一个电话打过去:“喂,我找罗盛民,我是他姐姐,家中有事。”正在训练的罗盛民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一听到陈纯咯咯的笑声,他不免有些恼怒:“又是你!”可恼怒归恼怒,罗盛民还是打心眼儿里喜欢陈纯。

1968年9月,在罗盛民、罗亮香姐弟的热心帮助下,陈纯如愿来到了新化县,落户南正街,成了罗迭开老人的帮手。那时罗迭开事务繁忙,每天有很多全国各地的来信和来访者,陈纯就帮老人扫地、倒茶、接待来访者,起草讲话稿,整理信件,一切做得有条有理。为此,罗迭开很高兴,经常戏称陈纯是他的“私人秘书”,还让她去参加农村劳动,学习挑粪、种地。

1969年3月,罗盛民在部队训练时不幸负伤,引起脊髓硬化病变而退伍回家。面对小儿子的“半途而废”,罗迭开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如今父子团聚,晚年他们相互能有个照应;但想到烈士遗志不能继承,盛民不能像哥哥一样戍边卫国,失落抱憾之情又涌上他的心头。好在罗盛民心细又孝顺,退伍后兢兢业业地帮父亲整理内务,把家里收拾得井然有序,多少慰藉了老人的心。这时,陈纯被组织上送往新化县师范学校进修,后来走上了教育岗位,先后担任新化县城关三小的语文老师和新化县十四中的英语老师。

虽说罗迭开已有了新帮手罗盛民,但陈纯在学习之余还是时常到罗家帮忙。一来二去,先前就已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陈纯与罗盛民,心中都有了异样的感觉。陈纯敬佩罗盛民的聪明朴实,罗盛民爱慕陈纯的清纯善良,很快,两人就谈起了恋爱。1969年6月7日,22岁的罗盛民和21岁的陈纯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爱人永别,好儿媳10年替夫行孝

1970年,罗盛民和陈纯的大儿子罗建波出生了。对小孙子的出生,罗迭开欣喜异常,一家人和和睦睦尽享天伦之乐。

然而,人生的天空有晴也有阴。罗盛民和陈纯的第二个儿子罗涛出生不久,罗盛民病情恶化,先是双脚不听使唤,后来竟发展到寸步难行。不幸的打击,使陈纯变得异常坚强。为了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她决心带着丈夫外出治病。当时全国稍有名气的医院,陈纯陪着丈夫都去拜访过,但是丈夫的病却依然没有好转。

回到家里,罗盛民大小便已经完全失禁,此时陈纯又担任7个班的教学任务,两个儿子嗷嗷待哺,生活的重担向她压来。陈纯每天清晨起床,安顿好两个孩子后,又去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等一切安排妥当,上课的铃声已快敲响,她匆匆扒两口饭,急急赶往学校。下午下班回到家,一切重新开始,直到丈夫孩子安然入梦,陈纯才拿出书本备课、批改作业……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漂亮俊秀的她日益憔悴。

面对妻子没日没夜地为自己和家庭操劳,罗盛民躺不住了,他想,自己中学时曾学过俄语,不正好可以凭此专长帮妻子批改作业吗?罗盛民为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而高兴。此后,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在陈纯的言传身教下学习阅卷。一段时间后,他还真的能够帮妻子批改作业了。逆境中,夫妻俩患难相扶,共同面对苦难的岁月,生活虽苦也有甜。

可噩运再次袭来。1977年3月,罗盛民病情急剧恶化,随时有生命危险。陈纯急忙向一直关怀丈夫身体的许世友将军发去求援电报。电报是早晨8点发出去的,下午1点,许世友将军派的专车就到了,罗盛民被立即送往衡阳169部队医院抢救。不久,卫生部派的3名专家也赶到衡阳参加会诊。该用的药都用了,一切可能的治疗方案都实施了,可罗盛民的病情仍继续恶化。7月10日,罗盛民离开了人世。

罗盛民的去世,虽说陈纯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一天真正到来,她还是难以接受。小儿子罗盛民英年早逝,给罗迭开老人又一次致命的打击。罗迭开整日念叨着“盛民、盛民”,背地里常常暗自抹泪。罗盛民的母亲更是思子心切,卧病在床。看着公公婆婆失魂落魄悲痛至极的样子,陈纯擦干眼泪,从缸里舀出一碗家酿的米酒,恭恭敬敬地端到公公婆婆面前,说:“爸、妈,以后就把我当您二老的儿子吧!”为了告慰烈士在天之灵,完成丈夫未遂的遗愿,29岁的陈纯做出一个决定:终身不改嫁,照顾公公婆婆,抚养罗家后代。儿媳的孝顺通达,孙辈的机灵聪慧,慢慢吹散了罗迭开夫妇心头的阴影。

在儿媳的精心照料下,过了几年舒心日子的罗迭开突感不适,并不时伴有轻微咳嗽,到医院一检查,竟是肺癌晚期。得知罗迭开病重的消息,党和人民的关怀又一次向罗家涌来。新化县委、县政府指令县人民医院开设专门病房、接待室,配备最好的医生、护士。在接待室,医院还特意为罗迭开安装了一部专用电话。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向罗迭开送去最真挚的祝福。然而,罗迭开最终还是难逃无情的病魔,离开了人世。

安葬公公后,陈纯并没因此缓过气来。此时婆婆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三天两头要请医生,陈纯也记不清多少次为婆婆踏进医院的门槛。罗妈妈要做B超检查,而B超室在医院四楼,陈纯不放心别人背婆婆,就自己背着婆婆从一楼到四楼,又从四楼到一楼……

1996年3月13日,是罗盛教烈士诞辰65周年纪念日。这天,市、县有关领导亲自前往烈士老家圳上镇松山管区桐子村祭奠英灵。98岁的罗妈妈染病正在县人民医院抢救,下午,老人清醒后,执意要陈纯陪她上松山“看望”儿子。陈纯拗不过,只好说服医生,了却老人的心愿。到了桐子村,罗妈妈在陈纯的臂弯里目睹烈士的陵墓、故居后,于当晚10时含笑去世。从公公罗迭开辞世到婆婆故去,整整10年,陈纯都堪称儿媳的楷模。退休女教师,要让烈士精神代代传

在新化山区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陈纯,把对烈士哥哥罗盛教的敬仰之情倾注在丈夫和公婆身上。丈夫、公婆相继去世后,她一心教书,抚育两个孩子,同时希望把英雄哥哥的崇高精神永久传扬下去。

一次,陈纯上课时问同学们什么叫志愿军,居然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她马上向学生介绍,并讲述了罗盛教的故事。当她再问还有哪些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时,有的说,有的说。陈纯陷入了沉思。她想,4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罗盛教的故事,那时小学语文课本上都有。可惜如今的教材上已经没有了罗盛教等英烈的故事,而且他们的英雄事迹已过去半个世纪,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不知道。于是,在备课时,她有意识地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故事翻译成英文进行授课,让学生了解志愿军和罗盛教等英模的事迹。

“向英雄学习,向革命先驱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忽视。”2003年3月,陈纯退休后,仍常常义务到中小学开办讲座,到罗盛教纪念馆和故居当义务讲解员,让中外游客了解罗盛教烈士的事迹。她还四处打听仍然健在的罗盛教生前的战友,写信慰问或上门看望他们。她甚至联合罗盛教的战友一起开办讲座,为全国各地群众讲述新中国英模的事迹。

让陈纯感到欣慰的是,2009年,为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等中央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罗盛教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罗盛教等英烈并没有被中国人民忘记,也没有被朝鲜人民忘记。

2010年9月18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陈纯与、刘胡兰等全国其他英烈家属一起来到上海世博园朝鲜馆参观。“从小我们都听过志愿军罗盛教烈士的事迹,真没想到能见到英雄的家人。”在朝鲜馆工作的一名小伙子得知陈纯是罗盛教烈士的亲属,主动提出要为她讲解。“朝鲜有部电影叫《沸流江上的传说》,就是讲罗盛教和志愿军的故事的。”朝鲜馆馆长热情接待了陈纯等英烈家属,说罗盛教牺牲半个多世纪了,但他仍然活在朝鲜人民心中,朝鲜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的怀念之情。馆长的讲解,让陈纯感慨万千。两个月前,她刚到过朝鲜为罗盛教扫墓。所到之处,很多小朋友在捡石子铺路,向他们行注目礼。更让她感动的是,当地一名为罗盛教烈士守墓的人,从十几岁一直守到现在70多岁,从未放弃过。她说,当年罗盛教所救的少年崔莹,后来也在建设朝鲜的事业中牺牲了,他的次子过继给了罗盛教,改名罗继红。参观完毕,陈纯欣然在朝鲜馆纪念册上题词:“中朝人民心连心,共同捍卫和平。”

2014年9月30日,是我国首个法定“烈士纪念日”。这天,作为英烈亲属,陈纯陪同新化县领导和群众代表到罗盛教纪念馆参观,向英雄敬献花篮并三鞠躬,表达缅怀追思。听到县委书记胡忠威讲话,说要切实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关爱烈士遗属,陈纯热泪盈眶。

在新化山区的教师讲台上,陈纯一站就是30多年,她始终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操守,默默践行着哥哥和丈夫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誓言。她教的学生,英语成绩都不错,有的考上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有的还当了翻译。教学的同时,陈纯没有忘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她还发动三个班的学生给罗盛教生前所在连队的战士写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决心好好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婆媳事迹材料篇10

××是××大酒店总经理助理兼前厅部经理,谈起她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不仅是因为她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更主要的是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的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传统之家,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婆婆安享幸福晚年生活。成家十几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女儿、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的丈夫是国家公务员,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经常需要外出办案。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不让丈夫因家中事务分心,杨树叶主动承担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在杨树叶的支持下,丈夫尚志强连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在工作中,杨树叶也从不落后。作为单位营销部门的负责人,为了提高企业的营业额,她认真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文章转载自方案和制度,有效的增加了酒店的客源。在时代的车轮飞快的向前运动下,缺乏知识就是落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之余还参加了电大的专业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她本人先后被酒店、总公司和电业局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女职工”等荣誉称号。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杨树叶家中更是表现得更细致入微。杨树叶结婚后就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由于公公去世早,婆婆一个人抚养儿子成人,吃了不少苦。为了能让老人能幸福的安度晚年,××和丈夫精心照顾好婆婆的饮食起居,并每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抽出时间陪老人散步、聊天,婆媳关系十分和睦,亲如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