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师范生见习总结十篇师范生见习总结十篇

师范生见习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0:21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1

一:见习目的;真实感受小学教育,增强师范技能,学习经验.

二:见习时间:XX年年10月22日---XX年年10月26日

三:见习地点:兴安小学

见习过程

在我心中”见习”是一个严肃的词,在军队中”见习”就是要拉上前线真枪实弹的进入战争.教育见习,对我们来说也一样,和真实的三尺讲台零距离接触.怀着几分新鲜和激动的心情,整理师容师纪和小组前往阵地战斗.

第一天:我和小组成员准时到达兴安小学,一切都安顿好后,我们开始认真学习了,快速笔记开始,恨不得把老师的每句话都写下来.可在这写的过程中,身心受到折磨,耳朵饱受煎熬,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就象鸦雀打破蛋一样,那高音夹杂刺耳的童声,就象金毛狮喉,苦不堪言.我当时的表情只有一个,向我开炮.幸好老师教的好,方法新鲜.我见习的班级是一年级(1)班,我最喜欢听的就是那个数学老师的课—张老师的课,她把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教的活泼深动.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觉是一种享受,她把难懂的数学联系实际,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并快速消化.她给我一种幻想,她上课就象在操作一台机器一样,娴熟.在小学的课堂中,纪律很难把握,可这位老师让她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快速旋转.还有她的新课程的思想不满课堂,我当时对这样一位老师肃然起敬,我真的佩服她.她说她都四十多了,可我们觉得她只有二十六.这是表象上的,可我觉得她让我觉得她年轻的地方是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我以前认为那些老老师思想守旧,仍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可我错了.她的方法就和她的表面一样年轻.这么老资格的老师还仍然那么有激情,我真不知道我到她这个年龄的时候还会向她那样吗?!

语文:语文老师温柔美丽大方,她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亮点,因为她的方法我还不敢用,因为讲不清楚就会误导学生.

第一天的见习就在这唧唧喳喳的吵杂中结束了,当学生们放学后,我被吵的弄不清楚东西南北了,在小学见习什么都没有做可不知道为什么觉得特别累,躺在床上一动不想动,只觉得头晕目眩.

第二天,我们对路熟悉了,可没有了新鲜感觉,掌握了小学的作息时间后我不到最后一分钟不进学校.在里面就觉得哆嗦,痛苦的很!特别是下课的时候是孩子最幸福的事可是我最痛苦的.

我个人认为小学教育特别讲究艺术性,就象一个演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而小学老师那语言表达不是等闲之辈所能承受的,对我这个大男生来说是相当痛苦的.可那是教语文必备的.这个艺术性我们男生怎么样去换一个新的方式去表达,那样和女老师的纤柔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就会更健康.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2

关键词:师范生;拜师学艺;意义;问题;建议

一、拜师学艺及其意义

(1)拜师学艺

师范生拜师学艺是指师范生通过高等教育学校有关机构的组织,在有关名师所在中小学学校的支持下,拜当地中小学名师为指导老师,结对与名师进行学习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活动。拜师学艺一般是师范生利用自己课余时间,进入中小学学校去近距离的接触真实的上课场景,在课上观摩名师的教态、教学语言、教学过程并加以学习的过程。拜师学艺一般是从本科大三开始,持续一年时间,和学科教学学习和教育见习同步进行,为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2)拜师学艺的意义

拜师学艺是师范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范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首要环节。

1.通过拜师学艺,能够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清晰的知道,虽然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教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中小学的教学过程,然而由于中小学的课堂是具有非预测性,不确定性的一种实际教学活动,而学科教学论是固定的,基本不变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科教学论和中小学实际教学又存在很大的不同,拜师学艺能够很好的去联系二者,让师范生在实践的教学环境中联系理论的知识。

2.通过拜师学艺,能够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拜师学艺虽然是以观察学习、听课为主,但大量的听课和观摩是保证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通过听大量的课,归纳课上会出现的大部分教学状况,并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加以内化、学习,为以后实际教学时应对课堂状况奠定基础。

3.通过拜师学艺,能够为教育见习打下基础。在文献[2]中明确的指出,在教育见习中,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切实可行的具体任务,他们更多的是作为盲目式的参观者.师范生在拜师学艺之后进行见习能够使师范生对于见习的目的与任务更加清晰,对于见习更加得心应手。

二、拜师学艺存在的问题

(1)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拜师学艺活动不仅是去听取教学知识,更多的是要观摩名师的一些优秀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过程并加以内化。个别的师范生未做好准备工作便去听课,会使得在听课的过程中对于名师所讲解的教学知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以至于无法兼顾观摩名师的优秀教学行为。

(2)拜师而不学艺

1.师范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拜师学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这是成为一个新教师在职前的一个普通环节.因此他们将拜师学艺的活动例行公事化,每星期抽取半天的时间听课,但是并没有仔细的观摩名师的教学过程,没有深入的思考教学过程中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2.没有明白拜师学艺的目的及其具体的任务。有些师范生不明白拜师学艺要做什么,该干什么.他们更多的以为只是听听课,提前感受下真实课堂的情景.这时候他们就变为了盲目式的参观者,甚至还置身于教学情景当中,不自觉得进入了学生的角色,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上。

(3)单向、单调的信息传递

1.拜师学艺形式过于注重生听师讲。拜师学艺的活动属于学生学老师教的一个教学过程,但是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一般是名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在下面听课观摩。又由于时间短,一周只有半天的听课时间,因此师范生与老师的交流时间过少。单纯的听,没有很好的与名师进行交流使得拜师学艺的效果大打折扣。

2.简单的听课而没有深入的研究探讨。大部分师范生意识到了拜师学艺的重要性,他们也明白听课过程中的目的和具体的任务。然而他们更多的是局限于听课,没有主动的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与他们探讨教师技能上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对于教学设计、教案的写法和它们的注意点,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过程的情景设计等等。

(4)未做好总结工作

大部分师范生在拜师学艺活动结束之后,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活动的总结以及活动中所学到的经验的归纳。总结是任何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内化知识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将知识内容很好的内化,而且也能为下一次的学习做好铺垫.缺少了总结工作的拜师学艺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拜师学艺的建议

(1)师范生

1.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阅读一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书籍,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心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对于名师要上课的内容有大致的理解与掌握,并思考如果自己是老师,会如何设计情景引入,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2.认真、有思考的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认真的观摩名师的教态,教学用语,仔细揣摩名师的情景引入以及他的教学过程,并与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比较,思考他的优点并加以学习。

3.主动、积极的与指导老师交流.有效的交流沟通,不仅能够听取指导老师对于教学过程的一些意见,而且也能够让指导老师提出一些适合于锻炼你教学技能的相关方法。

4.及时的做好总结工作。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的进行上课过程中学到的经验总结以及指导老师提出的相关建议的记录,并加以思考揣摩,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2)指导老师

1.经常的给师范生上示范课,指导师范生听课、评课。由于听课贯穿了拜师学艺活动的全程,是教师必须要学会的技能。因此指导老师要在第一次听课时详细的教会师范生如何听课、评课。让师范生为后继的活动打好基础。

2.提供参加教研活动机会。教研活动是指针对教师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的教学研讨会。师范生可以在其中感受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教师问题,为成为一位新老师做好基础准备。

3.经常性的指导师范生,给他们提出些相关意见。指导老师作为一位拥有了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自身的经验非常丰富,可以将自己教学经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教授给师范生,让他们先提前引起关注,为将来的教师生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王叔新.试论师范生拜师学艺的意义[J].台州学院学报.2007(29):59-62.

[2]郭保中.改革教育见习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6):159-161.

[3]李宁萍.关于改进教育见习的几点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2004(1).111-113.

[4]丁宝善,教育见习漫谈[J].温州师院学报,1993,(3):32-34.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3

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教育领域也同样呈现出相似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由此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009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文件就全el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模式以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做了详细的说明,尤其是对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做了明确的要求:“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硕士培养的明确目标,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也就成为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

二、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模式特色

作为较早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辽宁师范大学在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上办出了自身的特色,开创了教育硕士的特有模式。本文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2009级(7个专业方向的68名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它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上的特色与成果,即“完善的教育制度、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环环相扣的教育实践运行程序”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

(一)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重点放在了实践环节的设计与选择上。首先,学校制定了详细而规范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实施方案》。这一《方案》共包括六大部分内容:(1)实践的目的与任务;(2)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3)教育实践成绩的考核与评定;(4)组织领导;(5)实习研究生纪律要求;(6)实习研究生各类评优标准。在本套实施方案中,学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提出了实践各个环节的考核方式和办法,给出了实践成绩评定标准,并指出:“学校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研究生院和各学院主要领导及聘请的教育督导、实践基地领导、基地导师组成教育实践工作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校的教育实践工作。”在集中实践工作结束后,学校要评出优秀实习研究生、优秀教案和优秀案例,并给出相应的评优标准。同时,各培养学院也积极配合和参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相应成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领导小组”,并明确学院小组的工作内容及职责等。其次,为了保证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质量,学校聘请有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作为督导教师,并明确督导教师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基地督导工作职责》。再次,学校专门为教育硕士的教育实践划拨专项经费,并制定《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经费使用制度》和《实践研究生的经费报销方法》。此外,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安全管理规定》和《实践研究生的请假制度》。完善的实施方案和制度保障,使专业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顺利实施有了政策性的保证。

(二)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基地保障

实践基地的建立是落实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重要一环。为了把教育硕士的实践落在实处,辽宁师范大学在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上.主要确立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实践学校应是公立的市级普通高中或区县级重点高中;(2)实践学校要有一定数量的能够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高级教师;(3)实践学校必须在同一地区或彼此距离较近,但不能在辽宁师范大学本部;(4)实践学校应具有能为实践研究生提供食宿的办学条件。确立以上原则之后,由辽宁师范大学统一出面商谈,先后与盘锦市二高中、盘山县高中、大洼县高中、大洼县三高中、营口市熊岳高中、营口市开发区第二高中达成基地建设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基地实践的研究生名额分配上,采取了男女搭配、专业搭配的方式,使实践研究生均匀地分布在6个实践基地,但每个专业方向在同一基地的人数不超过4人。由此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没给实践基地增加过多的负担。

(三)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运行程序

教育硕士集中实践工作安排在第三学期,时间为半年。为了保证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学校在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实践动员及准备阶段、教育见习阶段、教育实习阶段、实践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

1.实践动员及准备阶段。(1)召开全校实践研究生动员大会,由主管校长、研究生院领导、各学院主管领导、导师、督导教师及全体实践研究生参加。会上主要宣讲教育实践的内容,强调实践的意义、重要性、实践期间一些常规事项的处理等。各学院要专门对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行实践前指导。(2)为了保证整学期基地生活的顺利进行,督促研究生在出发前,要做好学习、生活用品的准备、与各方人员通讯联系的准备等。(3)在基地开学前,研究生院领导以及督导教师一起将各专业方向参加实践的研究生集体送往各实践基地。(4)研究生到达实践基地后,在研究生院与基地双方领导的共同主持下,举行研究生与基地指导教师见面仪式。之后,实习研究生的实践工作正式开始。

2.教育见习阶段。实践基地开学后,教育实践进入教育见习阶段。教育见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的现状与趋势,培养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学习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及教育方法。见习的主要内容有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见习教学工作,就是要认真学习如何授课,听课数不能少于4节,公开课不能少于1节,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总结学习收获。课前观摩教研组的备课活动,课中分析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情况、常规及突发事件处理等,课后要及时总结听课心得,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见习班主任工作,要深入到班级中,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争取参加主题班会,学习评价方式和方法。另外,在见习阶段除以上两方面工作外,研究生还要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工作,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

3.教育实习阶段。见习阶段结束后,进入到教育实习阶段。教育实习的内容也主要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但它与教育见习阶段有所不同。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实习研究生要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编写教案,送交导师审定,上课前进行试讲,经导师批准后,方能正式上课。课后要进行讲评,对每位实习研究生集体讲评不少于两次,从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等方面,先由研究生本人进行自评,再由听课的其他研究生和老师进行他评。实习研究生的授课时数每周不能少于2学时,总学时不能少于36学时。研究生在教学实习工作中除了上课外,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平时测试、月考、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试卷分析等工作中,学会如何考评学生和通过考试环节找到解决教学工作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工作要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内容有参加班级的日常管理卫作,了解班级文化情况,熟悉班主任工作技巧、集体或个别生教育工作、家访、班干部工作等。另外,要注意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每个实习研究生至少组织一次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等,要根据学生年级、年龄特点明确主题,了解学生思想动向。

4.教育实践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教育实践总结阶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理论的总结与提升,即在实习过程中,研究生要对在见习阶段、实习阶段遇到的典型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查阅参考资料,拟定调查方案和论文写作提纲,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论文。另一方面是对整个实践的总结,即在各基地学校期末考试结束、教育实践内容全部完成后,实习研究生要写出全面的个人总结,包括主要收获、个人教育教学优缺点、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在第四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实习研究生要将整理好的实践总结和撰写的调查报告或论文交给学院实践领导小组。各学院召开实习研究生座谈会,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基地导师的评语和学生的实践成绩,向学校推荐优秀实习研究生、优秀教案、优秀案例。在汇总各学院推荐的各项优秀后,学校进行最终评选,并召开实践总结暨表彰大会,对获得各项优秀的实习研究生进行表奖。至此,整个教育实践环节全部结束。

三、教育硕士实践模式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基本上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只有少数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有教育实习经历,大多数人没有教育实践的经验。但在辽宁师范大学独特的实践环节教育下,这些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和教育实践训练,为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要继续做好全el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硕士的实践环节上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没有实践基地,实践工作无法有效开展,零散的、个别地进行无法保证效果;同时实践基地的实践品质也至关重要。实践基地必须能给研究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2.教育实践要由学校统一管理。实践工作要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体到基地实践。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避免了学生分散实习的很多弊端,如应付、不作为的做法。同时学校统一管理,有统一的计划,使每个研究生都能真正地得到锻炼,保证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4

内科实习的自我鉴定范文一:

转眼间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进行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回想起实习的日子,收获丰富,特别感受到以下是本人此次学习的一些实习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1.实习前对心内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电图、测血压、心脏的体格检查等,不要小看这些,以最简单的测血压为例,很多人都没有规范的掌握。

2.搞熟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书本知识,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然后再在临床上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案与书本相对应,看看如何与患者个体结合,不懂就问,水平会提高很快。

3.学会一些急诊处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诊的东西会处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着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一切尽在掌握”,呵呵!

4.还有就是,医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还要很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与同事,平时多学学上级老师的沟通、谈话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会很快上手。

这段外科的实习经历,其中复杂的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酸甜苦辣,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或许这比书本更有价值吧

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心内科的实习很快结束,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在基础理论方面,温故而知加强了巩固和提高;其次,在临床放面学到了新的知识和处理方法。总之。经过在心内实习,是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我一定把学到得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并不忘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习进步。

算算进心内科实习的日子有半个月了吧,新年刚过。感觉到现在,自己在心内科学到的东西没多少增加。踏进了科室,见识了不少的人,接触了不少的事情。也让我看清楚了有些人的面孔。换句话来说,是不是实习,就代表了自己已经开始接触半个社会了呢?

由于实习时间不是很长,与学生交流少,目前学生的内心世界及现有的学习状态,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不是易事,有待以后去探索,总之,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对于教师的工作已有所了解,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还不熟悉,尚待完善。

内科实习的自我鉴定范文二:

时间飞逝,内科实习即将结束,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

神经内科是我在内科病房的第一站,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但是老师很快让我们熟悉适应了环境,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病房实习中来。虽然神经内科科是个很忙的科室,但每次我们做护理操作时,老师都会陪在一旁,为我们的成功高兴,我们失败了会鼓励我们。老师的认真负责,像朋友般的和我们交流,让我们在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这段时光。同时老师还会经常结合病例给我们安排小讲课,让我们形象深刻的记住所学的东西。

心内科是我在内科病房的第二站,它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讲课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规范记录;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认真执行静脉输液……经过这近二个月的心内科实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内科实习的自我鉴定范文三:

在内科这两个多月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与耐心带教下,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曾懂得的东西。在实习的日子中,我了解到收治病人的一般过程:如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人病史、过敏史等,认真写好护理记录,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配合老师的指导,了解抗生素对各种消化系统的基本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同时坐到了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5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适应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6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准入和验查门槛也不断提高,同时,师范生入职后的教学适应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为此,本研究以近三年嘉兴学院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为例,对其入职适应性做了相关调查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提出解决的措施,加快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加快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后的教学适应。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量化数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毕业生入职前的实践教学情况;二是毕业生入职后的个人教学能力;三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实收35份,有效率为100%。再通过访谈相关专业教师,走访往届毕业生,获得课题所需的质化数据。通过对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两者进行结合,增强研究的可行性、针对性以及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基木特征

问卷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嘉兴学院近3年毕业的在职英语专业师范生,本研究抽取的调查样本中包含了2011届或者更早的毕业生7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20%;2012届的毕业生6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17.14%;2013届毕业生11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1.43%;2014届毕业生11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1.43%。总体来看,受调查者随机分配在各地和不同年龄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前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调查得知,嘉兴学院师范生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有57.14%的受调查者表示在实习单位的上课机会较少,说明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师范生真正得到锻炼的机会很少,缺乏对教学理论的实际运用。调查发现,在嘉兴学院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机制中,有65.7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在见习、实习期间很少对自己进行指导,更甚者有17.14%的学生表示从未得到过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缺少上课机会,缺少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会直接影响到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从而延长师范生入职适应期。这一发现与师范生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认识是一致的,因为当问及被调查者哪方面知识最欠缺时,有77.14%的人认为,他们缺少教学实践技能,11.43%的人缺乏教育研究方法,8.56%的人缺乏教师教育类知识,2.86%的人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这恰好说明教学实践技能是往届师范毕业生最缺乏的内容。

(三)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入职后个人教学能力分析

1.教师教学技能。(1)讲授技能。从调查所反映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受调查者中的74.28%,也就是大部分英语专业师范生能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选择并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习活动。但仍有25.72%的英语专业师范生不太能甚至不能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习活动,可见一部分英语专业师范生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环节之间存在脱节情况,不能很好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2)组织教学技能。调查显示,77.14%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能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掌握教学进度,但其中也有22.86%的英语专业师范生不太能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掌握教学进度。(3)课堂管理技能。调查显示,77.14%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能较轻松甚至很轻松地应对课堂突况,但也有22.86%的师范生较困难甚至非常困难应对课堂出现的突况。说明嘉兴学院有一部分师范生还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课堂管理的能力,缺乏处理突况的应急能力。(4)课堂创新能力。从调查得知,只有37.14%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认为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课堂设计的形式较多样,其余的都处于一般或者介于两者之间。说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课堂设计方面还是缺乏创新,新意、亮点不是很多。

2.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评价情况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42.86%的师范生有参与过出卷,57.14%的师范生没有参与过出卷。而在这42.86%有参与过出卷的师范生中,66.66%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对自己出的试卷质量很满意,能够遵循教学目标,科学编排试卷,但是33.33%的师范生对自己出的试卷质量不是很满意,说明他们还不具备熟练出卷的技能。

3.班主任工作。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其中有57.14%的受访者没有当班主任的经历,而42.86%的受访者有过当班主任的经历。两个数据比较接近,说明新手教师会面对班主任工作的压力,所以开设“中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调查显示,开展的班级活动中有81.82%是德育活动,18.8%是实践性活动,而娱乐性活动和知识性活动则没有开展。由此可见,班级活动所涉及的类型比较单一,多以德育活动为主导。

4.教研活动。调查显示,有94.29%的毕业生所任职的学校都开展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只有5.71%的毕业生所任职的学校没有开展过相关教研活动,由此可见,几乎每所学校都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那么在这些教研活动中,69.7%的毕业生能积极参加,只有3.03%的是不怎么参加。我们发现虽然半数以上的会积极参与,但仍有很多人积极性不高,不是很重视教研活动。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教师教育;农村支教

2o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展师范生的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高师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

鞍山师范学院作为辽宁省鞍山市的地方性师范院校,承担着鞍山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职责。2oo8年9月,鞍山师范学院正式启动了学院在岫岩农村的支教活动,首批66名师范生赴岫岩14个乡镇进行支教工作。随后,通过对支教实习学生的一系列的跟踪调查和测评,我们对实习支教工作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教育实习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教育实习在各学科教师的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对教育实习目的的认识大都局限于实践层面上,即认为教育实习有助于学生获得教育技能。我们通过对鞍山师范学院66名学生进行的深度访谈发现,学生对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并不局限于掌握具体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以及实际的班级管理的方法上,他们更重视的是在实习支教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于教育理论的反思。实习支教的学生都重视实习的双重目的达成。教育实习有双重的目的。教育实习的一个目的是学徒意义上的目的,即通过实习中的师徒关系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使实习生们能有效地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技巧,熟悉或精通教学工作。教育实习的另一个目的是实验室式的目的,即教育实习所起的作用就像是实验室对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所起的作用那样。实习的实验室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获得开展学科教学所需要的智力、方法和材料,以使未来的教师能较好地掌握他们正在学习的教材及专业知识和教育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对实习支教学生的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并没有局限在仅仅获得教学技能的层面上,而是更关注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反思和总结。实习支教学生对于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即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理论的学习应优先于教育实习。

因为,恰当的理论学习中包含了实践的因素和意义,所以理论学习应优先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对基础教育的观察力和解释力,这样就可以把理论学习过渡到对实际技巧的掌握上,学生就会在理论的指导下观察教学。总之,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目的不仅是要获得管理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技巧,而且要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掌握教学和教育的本质。这不是要弱化教育实践的作用,而是强调要在实践~理论一实践的循环过程中,理论的学习是使实践更有效的关键。因此,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教育理论的学习应是重点,但这种教育理论必须是来自于实践的理论,必须是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学习教育理论还必须强调学习者通过教育实践而进行的反思,必须防止纯理论的灌输。调查结果也证实了在评价实习生的教育实践的成果时,不应该将评价只停留在学生对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方面,以及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信念的评价上,还应关注学习生能否有意识地对教育事件进行理论性的反思和评价,并将实习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结果作为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实习支教促进了实习支教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所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以实践者的生活史为背景,在其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借助于教育的案例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解决,逐渐积累而成的对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它是教师的观念、才能、直觉与胆略紧密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对不确定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素养的综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形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特殊性的知识形态。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现在已逐步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对于个体而言,有利于教师胜任教师工作。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讲,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专家型教师与普通教师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实践性知识丰富与否,结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一般通过三个途径来获得:一是来自于教育理论知识的转化,二是来自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累,三是来自于对教师的培训。在这三个途径中,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累是主要途径。个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更包括从教以后的大量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在对66名学生的调查中,99%的实习生都认为相对于教育见习、微格课堂教学训练等方式,到农村中小学的支教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因而也是更能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支教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了记录教学反思日记的活动。通过对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性的反思,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支教实习中的教学反思成了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除了从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反思中获得实践性知识之外,还从指导教师的经验中直接学得,或是从请教大学指导教师那里得来。但是,由于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问题质疑能力和反思能力等的限制,所以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因此,学生的实践性知识不能完全依靠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的反思而获得,还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大学理论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另外,师徒式的传帮带、对优秀课程的观摩学习、实习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大学指导教师及时地跟进指导等,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三、严格的遴选程序是培养新教师的重要环节

教育实习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及时地发现和排除实习生中的不能胜任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包括在教师教育中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和遴选,必须及时地发现并排除其中的不能胜任者。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都在扩招,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也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这给优秀师资的选拔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机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若要到中小学任教,除了要考得教师资格证书外,毕业前还要参加各县市组织的录用考试;不仅要参加笔试,而且还要参加面试,要通过模拟授课等不同形式的考核。韩国对教师的任用也采用的是考试的办法。在韩国,所有准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之后,还要参加国家组织的公开考试,考试分为笔试、能力实践考试和面试。韩国等一些国家利用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任用制度严格地区分了教师资质养成和教师的就业这两个过程。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种严格的区分。我国的师范院校不仅要负责教师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就业。我国各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充足的来源,也保证了学生所学专业的较强的竞争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和面试等方式,可以选拔出个性丰富、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

到农村中小学支教的成功开展与支教前的严格的遴选办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鞍山师范学院在启动2008年度的到岫岩农村支教的项目之前,首先就对所有申请参加者进行了必要的考查。考查的内容包括在挑战面前能否坚持原则、有无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是否具备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是否具有坚持不懈地完成使命的迫切感和毅力、是否具有奉献精神、是否正直诚实以及是否具有较好的口头沟通的能力等。在遴选的过程中,通过考试、个人面试、集体面试、小组讨论和模拟授课等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胜任教师工作的基本素养和品格,是否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技巧。在高等师范教育走过了因缺乏师资而加快培养的阶段之后,培养和遴选优秀的师资就应该成现阶段师范院校重要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从大量的优秀人才之中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师工作,从而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

四、模块化的课程模式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支教工作,鞍山师范学院特地邀请有经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共同为支教学生制定了有效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在低收入、贫困和边远地区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2)研读中小学的教材,了解中小学学生及中小学的课程标准;3)研究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及班级事务管理的办法;4)对低于年级水平或处于弱势状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方法。然后,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7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分入职前和入职后,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的职前师德教育,对于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在国家教育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法》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学而不厌、勤于进取;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依据教育学学科特点及课程目标,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入职前的师德教育应重点放在:一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培养和激发师范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情感,是使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逐步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不断完善职业道德,全面实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是对学生的热爱,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对待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以及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特别强调要关爱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爱护学生,为此,也获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热爱儿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三是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师范生在校期间,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否打好职业道德品质基础,特别是能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师范生是否具有教师职业意识,这将关系到以后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成败。

二、教育学课程实施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知识教学,渗透师德意识教育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师德教育内容和资源,需要认真挖掘和提炼,从而使这些内容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注重绪论课教学,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一节绪论课,要求师范生转换角色,用准教师的心理与姿态来学习这门课程,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这样拉近了师范生与教师职业之间的距离,使师范生无论是学习教材理论还是讨论问题,都意识到自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局内人”。2.选择教材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实施师德教育。在学习《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个体功能》章节内容时,要从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的角度来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学习《教师与学生》与《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章节内容时,要让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职业角色,了解学生生活的特点,学生的失范行为等方面知识。通过系统知识的教学,使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提高师德认识,而这些知识本身就是师德教育的内容。实际上,教育学教材的每一章内容都蕴涵着一定的师德教育内容,需要授课教师给以足够的重视,善于挖掘和运用。3.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删减与拓展。目前,在众多《教育学》教材中,真正适合专科层次、适合本校师范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教材却并不多。内蒙古师范大学近年来一直使用“十二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这本教材突出的特点是理论性、学术性比较强,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依据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制定了教学计划,对选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组、删减、拓展。如,对教学章节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学习完《教师与学生》一章后,接着学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一章,以保证教学内容按教师、学生、学校的顺序依次呈现,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师范生接受的心理顺序,有利于师德教育的渗透。再如,对《课程》一章的内容进行重组,压缩理论部分,增加、拓展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使课程部分既容易让师范生接受,又让师范生体会到课程与教师职业的相关性。拓展《德育》部分内容,让师范生在领略德育教育规律的同时,又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师德情感改革教学方法是教育学精品课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依据师范类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本校“应用性”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要突出“实践教学”,即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师范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做”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一方面,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师范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要让师范生产生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情感。1.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每堂课都要求1—2名学生针对某一教育热点或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再结合他们的观点巧妙地引入新课,不仅提高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师范生关注教育问题、关注师德问题的意识。如,针对某位小学教师往学生脸上刺字这一事件,有目的的组织师范生从多角度(学校、教师、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导师范生对师德问题的关注。2.引入典型案例。教育学比较倡导“案例教学”,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注重于理论教授,往往会使师范生形成一种脱离实际、乏味空洞之感,难以接近教师职业。所以教师要注意收集大量案例,供师范生讨论、分析。如陶行知的“三块糖”、魏书生的“写优点”以及中小学优秀教师课例片段等,体验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爱”的情感对于学生成长的生命意义和发展价值,引发师范生的推理和讨论,在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去深思教师职业的深远意义,使师范生走近教师职业,形成职业意识。3.观看教育影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条件,每学期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和师范生共同观看教育影片,创设有关教育情境,让师范生在课上做观后交流。如在《德育》部分教学中,穿插播放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师范生为法国乡村音乐教师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这部影片印证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话:“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影片也让师范生明白一个道理:付出了爱,就会收获爱。4.组织模拟教学。如在《课堂教学》部分教学中,为了使师范生学会设计中小学课堂教学并模拟教学,将师范生分成6—8人一个小组,以中小学教材为内容,做课堂教学设计,按要求撰写教案,每个学生都要到微格教室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通过体验教学过程,感受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

(三)通过教育实践,观察、体验教育教学过程,规范师德行为在教育学教学中进行师德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将师德培养的“实践教学”拓展到校外实训和见习等项工作之中。1.设计教育访谈实训项目。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状态等为主题,组织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访谈计划,联系中小学,对在岗教师、校长、学生、家长进行现场访谈,写访谈报告,阐述访谈结论。师范生在访谈过程中,近距离接触一线教师,接触中小学生,既锻炼了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又体验到了访谈成功的快乐,增强对教师职业的情感。2.开展教育学课程见习活动。利用不同师范专业建设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条件,在做模拟教学之前,带领师范生到中小学跟班观摩课堂教学,师范生以准教师的身份观察各门学科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重点记录、评价本专业对应的课程教学,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课下与授课教师、中小学生交流,以解决疑惑。见习之后要完成见习报告。师范生对课程见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课上是见习生,课下还能够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处处为人师表的同时,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

(四)改革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突出师德养成评价环节课程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和促进师范生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检查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师范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内容偏重于对师范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以考核记忆能力为主,这样往往会忽视师德养成的问题。所以,必须改革对师范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既要评价师范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情况。在改革教育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增强师生对师德培养的重视,对评价内容与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1.改变评价方式。考核既包括期末的闭卷笔试,还包括平时项目访谈过程与报告考核、见习过程及报告考核以及模拟教学现场考核,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增强教师对通过教育学教学进行师德教育的认识,从而为师范生师德修养的形成提供保障。同时,调整考核的分值比例,平时成绩(包括课程见习成绩、教案成绩、模拟教学成绩、访谈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2.改变考核内容。一是调整期末闭卷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增加案例分析题,将案例的选题范围侧重在师德问题方面,通过分析,深入思考师德的价值与意义;二是平时的教案撰写、模拟教学、教育访谈、教育见习等教学项目的考核,也要以师德表现作为评定成绩的标准之一。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律课;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典型案例,通过学理的分析及各种研究方法导入,找到讲授内容的最佳切入点以及对案件的最佳解决方案,培养学生把握案件的关键点,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学教育应以讲授法学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为主,但是,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具有法律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再加上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进行案例研究并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应掌握以下四个环节。

精选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将特定的原理和规则与相应的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并运用原理和规则去解决、处理各类纠纷和各类案件,使学生能在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和学习态度层面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培养技能人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或者选择前后相关的一串案例,以便逐步深化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系统性、疑难性、价值性的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前提。所谓典型性不在于案例当时所产生的新闻效应,而在于案情与法律原理规范的联系性。这就要求在搜集案例、掌握大量案例并经过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及教学大纲,选择能充分体现教材内容并且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相一致的案例。案例选择既要有中、小型案例,也要有篇幅较长的大型案例。其中,中小型案例作为辅助理论知识教学使用,大型案例则用于课堂集中讨论或作为阅读材料。典型案例能使学生加深对案例的研究和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并领会法律原理、规范运用的条件和环境。所谓系统性,是指案例的编排能够在总体上系统阐述法律的规则体系。案例不在大小,内容不在繁简,关键是看所选案例能否解释一个或数个法律规则的内涵及其运用。所谓疑难性,即使是情节非常简单的案例,也可能出现多种结论性意见,而各种处理意见、方案及理由均应提供出来,从而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避免采用单一化和模式化的僵硬思维方式。所谓价值性,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它要求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案例要包含诸多法律理论及其法律规范的因素,使学生能够通过层层分析,包括对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弄懂弄通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把握法律的基本精神,然后以这种理论去分析,解剖相关案例及现实法律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把学习和运用统一起来,培养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达到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的。

另外,我们选择教学案例时还要注意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特点以及教师的能力等因素。如对初学法律的学生,教师给他们提供综合难度大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刚入门的学生,一般要选用综合难度较低的案例,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和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学生,选用案例的难度要相应地增加。

组织课堂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如何运用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要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将案例发给学生,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了解相关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为集中讨论和集体交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每个学生经过必要的准备后,教师要视班级人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或直接在班中集体讨论。如果是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小组内各人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陈述个人理由,对不同的结论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同学可做补充或作辩论性发言。教师负有引导和组织的责任,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加讨论或辩论。持不同意见和观点者相互争论,特别是各组学生承担不同角色时,争论的程度有时很激烈,因此,教师要做好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教师组织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即席发言,锻炼随机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辩论到结论,弄清案件事实的是是非非,正确适用法律知识,从而了解案例的结论。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研究型”的学习能力是一个较好的措施。(2)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这种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案例的选择、布置、组织讨论以至最后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3)要引导学生注重推理过程。所谓推理,既包括事实的推理,也包括法律适用的推理。案件的处理结论应该是缜密推理的结果,也只有通过缜密推理所导出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4)案例的分析应注重培养学生把握案例关键点,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则。

总结、评价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其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及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及对教学全过程的归纳、点评和总结。总结、评价案例教学可以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但是,总结、评价案例教学一般多由教师完成,由教师指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与提高性的讲授等。教师要对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达成共识的某种结论进行概括,如把一些有答案的案例真实情况的处理或结论告诉学生。这种总结应重在讲清事实和理由,帮助学生以案说理,以案释法,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通过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掌握了哪些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学到了哪些案例分析方法,是否提高了运用法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将完成相关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规范与案例结合的学习。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以“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为标准,以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责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加大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力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中心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的

巩固发展以往师德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使全体教师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增强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树立先进典型,提高活动中心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组织机构

为推进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活动中心成立“爱岗敬业、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领导组。

组长:__

组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督查中心全体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四、活动安排

(一)学习讨论阶段(2013年3月—8月)

1.宣传动员。中心召开专题动员会议,统一思想,部署工作,明确师德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宣传《规范》为主要内容,辟橱窗、出专栏,营造人人学《规范》的浓厚学习宣传氛围。

2.学习讨论。主题教育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师范司《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手册》和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意见》等。学习将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抓实三个环节,一是集中解读,辅导重点难点;二是个人自学,规范学习笔记;三是讨论交流,举办论坛演讲。

3.考核验收。强化考核,以考促学,实行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主要检查参加学习讨论情况和撰写的学习心得体会;结果性考核采取全员测试形式。学习心得体会和测评试卷存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

(二)反思评议阶段(2013年9月—10月)

1.问卷调查。中心组织发放问卷,向广大学生、家长征求对教师师德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和突出问题。

2.反思自查。在认真学习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德表现,对照《规范》和《意见》的要求,组织教师进行反思自查,查找问题,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方向。主要成绩要写实,存在问题要找准,原因分析要深刻,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

3.民主评议。以“五学五比”为主要内容,开展民主评议。即,比爱岗敬业,看工作责任感和管理、教学的实绩;比关爱学生,看理解学生的态度和关心学生的行动;比教书育人,看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实际水平和业绩成果;比为人师表,看文明守纪,无私奉献;比终身学习,看自学和教学研究的行为和实效。要把“五学五比”落实到民主评议的全过程。

4.师德承诺。在反思评议基础上,实行师德承诺制度,教师与单位签订承诺书。

(三)

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1月—12月)

1.制定整改方案。中心召开整改提高专题会议,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配套落实方案的工作计划。

2.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在整改的基础上,将结合中心实际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师德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师德考评奖惩制度等,推进师德建设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3.进行总结表彰。中心将对各小组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在总结和评估的基础上,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先进单位;组织宣传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弘扬师德精神,发挥示范作用。

五、相关要求

(一)密切围绕中心活动工作,把各种活动工作与师德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小组要认真制订本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计划。

师范生见习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教职工

三、培训内容

(一)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认真组织学习建党90周年以来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xx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学习贯彻《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瑞安市教育“双十大”项目工程方案、《瑞安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意见》等,加大学习和宣传力度,更新教职工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做到依法执教,规范从教。

(三)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并结合实际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挖掘典型事迹,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针对当前存在师德方面的缺陷和不良现象,开展讨论和整治,增强为学生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四)组织观看王育伦局长专题讲话《扬师德、强师能、促发展》和我市师德演讲实录。

四、培训形式与时间

培训时间:8月26日—8月31日,其中教师集中学习时间3天,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采取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榜样示范与问题整改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等形式,要求每位教师有记录,有心得体会,务求取得实效。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由教科室组织,以观看视频录像、学习会、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学习培训活动。(附:瑞安市塘下镇鲍田中学XX年暑期教职工师德培训行事历)

(二)总结提高

学校将在学习培训结束后,召开暑期师德专题培训工作总结会议,教师在总结会上要交流学习心得,问题整改,学校上交《XX年暑期师德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