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政协培训心得体会十篇政协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6:56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1

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政协委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合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政协委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2019年5月13日至5月17日,在合肥市政协的关心和组织下,我赴全国政协北戴河培训中心参加了全国地方政协第136期政协干部(委员)培训班学习。在短短5天的培训学习中,我十分珍惜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按照培训日程安排,认真听取了全国政协北戴河管理局领导的动员讲话和各位领导、专家的精彩授课,参观了山海关——天下第一关、老龙头等传统教育基地,进行现场革命传统教育,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同时,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思想,学习了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文件精神,并结合政协和基层民盟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思考。通过学习,我将把学习成果进一步应用到合肥市政协委员和基层民盟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推进政协委员和基层民盟工作,为推进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培训班学习的经历过程。通过培训,我深切的体会到,合肥市政协暨全国政协北戴河管理局高度重视政协委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学习培训,培训班专题设置合理,专家讲授精彩。在5天的培训学习中,我先后听取了全国政协北戴河管理局领导的动员讲话和政协专家学者的讲座,自学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新修订政协章程问答、协商民主新格局与人民政协的探索实践、合肥市综合国家科学中心的创新发展的新实践、新时代参政党建设、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与中美国贸易冲突(战)及影响、政协委员的领导力与领导艺术等专题和课程的学习,认真参加各项活动和现场教学。

2、培训班学习的体会收获。通过学习,我收获甚多:首先,通过再次深入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筑牢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和坚守,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次,通过学习政协理论政策,掌握了政协理论发展的成果以及重要内涵,强化了政协意识,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解,为做好本地政协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第三,通过对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合肥市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等学习和考察,增强了我对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信心,开拓了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第四,通过到优秀培训基地——全国政协北戴河管理局的学习感受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艺术专题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和艺术,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第五,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政协委员等学员的相处、沟通,看到了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交流了工作方法,增进了基层政协委员间同志般的友谊,加强了团结协作。

3、作为基层政协委员的启示。首先,坚定了坚持政协协商的正确政治方向。协商民主强调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公正性和机会均等,政协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要通过协商民主,就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其次,要将协商理念寓于作为合肥市政协委员履职全过程,贯穿开展工作各方面。要按照“多商量”“真协商”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办《实施意见》及省、市党委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定位要求,将三大职能的履行都纳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范围。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以委员身份进行的履职活动和政协机关开展的工作都要贯穿协商民主的要求。第三,不断拓展政协开展协商民主的形式,做好“双联双创”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政协委员自身的主动性与党委的主导性紧密结合,主动协商议政,推进协商成果发挥成效。要把作为委员的个人智慧与界别特色结合起来,围绕关系民主民生的重大问题,主动收集和反映本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第四,作为合肥市政协委员要在全会协商、专题协商、重点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协商形式,不断加强载体建设,使在合肥市政协协商民主渠道更加广泛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4、提升作为合肥市政协委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培训,我对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政协委员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政协委员工作只有用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拓展履行职能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履职尽责。首先,要提高调查研究和撰写委员提案的质量。遵循提案工作新要求,探索撰写委员提案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注重在抓宣传、抓基础、抓办理、抓服务、抓机制上下功夫。其次,要紧紧围绕合肥市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双联双创”中广泛联系群众和盟员,集中他们中的专业人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展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人才优势,提高专题视察效果。第三,在“双联双创”中要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注重实效。要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促进落实等重点环节,突出“精、专、深、实”四个方面,精心筛选发展急需、党政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力求每次协商活动紧贴中心,尽力尽责,真正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铭记全国地方政协第136期政协干部(委员)培训班的宗旨和精神,将此次培训当作委员工作的新起点,筑牢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做守纪律、讲规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政协委员,围绕合肥市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政协本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把培训所学所获全面运用于委员工作实践中,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政协委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作为工会界别的新委员,三天前是带着兴奋和激动来参加这次培训班,而此刻却是满怀忐忑:既有学习的巨大收获,又感受到了未来履职的沉重压力。

首先我想表达一份诚挚的感谢——作为一名新委员,我是幸运的。这一年来多次安排我参加各类培训、考察、交流、调研、座谈,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还荣幸地被评为2017年度市政协优秀委员。感谢市政协、工会界、民建等各级领导的培养和帮助。此外,我想表述一份真挚的感动——当我拿到培训通知,看到名单上一列列赫赫有名的委员名字时,不禁诧异这么多领导和企业家们竟然也能参与三天的培训行程!然而在这几天的课程中,他们都放下职务和身份,保持高度的纪律性,不迟到不早退,满怀期待和热情聆听每一堂课,让我由衷地钦佩和感动。

三天来,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我们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精彩讲授,课程安排可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中央思想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到政协工作的要求和思考,紧紧围绕“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办班宗旨,有效地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政治站位,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履职过程中的不足。在这里有三点学习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珍惜身份,增强意识。政协委员生涯是重要的政治经历,也是珍贵的人生体验,比起同学、同事,我除了从事本职工作外,还能有机会关注民生福祉、参与调查研究、推动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治事务。能当上“政协委员”非常不易,我必须要增强委员意识,珍惜委员身份,同时也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更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积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二、维护形象,切实履职。委员的身份既是一个光环,也是一种责任,一言一行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关系到所在界别,更关系到政协的形象。在本职工作中,要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从本职岗位出发助推业务发展、加强员工人文关怀,让本单位的广大干部员工感受到政协委员的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在政协履职中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为改革发展出实招、谋良策,用实际行动维护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

三、学思践悟,学以致用。终生学习将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需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博学多识、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多思,把理论学习取得的收获融入到日常履职工作中,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广泛地开展考察,提高提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课堂上我也反思自己有几个提案是真正为改革发展添助力、增合力的?又有几个提案是为了急于完成委员履职的要求而牵强报送的?所谓“切实履职”必须从嘴巴上落实到行动上了!

政协委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月**-**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政协在***大学组织的“**区政协委员培训班”。课程安排紧凑,涉猎的知识面广泛,作为农工党党员、区政协委员,通过学习,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六天的学习,让我近距离的走进人大,感受人大,体验人大,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是改变观念的一次深刻体验。

一、了解人大——一所底蕴深厚的大学

***大学从建校以来在教育上始终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精神内涵,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为建设“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继续奋勇前进,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发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一面显著的旗帜,被誉为“***领域独树一帜”。人大从战火中走来,至今已走过了**年。

二、感受大师——丰富的文化盛宴

四天的学习,我们聆听了七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大家共同学习了**教授的“民营企业成长之路”,**教授的“大数据时代的产业转型”,**教授的“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教授的“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老师的“大国竞争背景下国际战略形式与中国国家安全”,王勇教授的“中美贸易战演变以及宏观经济走向的影响”,**主任的“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并到***进行了现场教学。授课的老师们都是其研究领域的前沿代表,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境界推陈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理论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能力的提升。

三、学有所得,思有所悟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2

摘要:改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高意愿低参与率、高期盼低成效的局面,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为此,可以发挥行业协会在培训中的管理与统筹职能,建立基金化的运行机制,实施关注培训成效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074-02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寻求就业的弱势群体,受到了政府和群团组织的关注,国家出台了一些以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与职业发展、推动社会融入的培训政策或规定,取得了较大成效。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的培训包括职前和职后两大类,职后培训更多的是由用人单位组织,文章所提职业培训主要指入职前的培训。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陷入了高意愿低参与率[1]、高期盼低成效的困局。笔者认为,其破局点是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

1变政府逐级授权管理为授权行业协会统筹管理

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大多采取政府逐级授权的管理模式,即由国家或省级政府出台培训政策,省、市、县级政府的对口部门按层级出台相关规定或实施细则,并由基层政府按授权和管理权限筛选培训机构,由机构实施培训。从管理流程看,这是一个完整而结构严密的链条,但实际上是政府管理职能错位、政权与事权不分的表现,它不但弱化了政府的服务、监督与管理职能,而且行政体制内部逐级授权容易形成垄断,排斥其他非授权机构参与培训,不利于形成广泛的竞争机制,也为权力寻租和放松监管提供了借口。

由政府直接筛选培训机构并予以培训授权,虽然提高了筛选效率和信度,便于直接管理,但也容易造成培训机构“唯上是听”,忽视受训者的核心诉求,降低培训的针对性,影响培训成效的后果。

政府逐级授权的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的行政工作周期相结合,容易错失培训时机。主管部门对下一级部门和培训机构管理的方式往往是3~5年进行一次授权,在授权期限内按年度审批培训计划,审批培训计划要经历机构申报、部门初审、专家论证、发文批复等环节,各机构获得授权与组织培训一般都要在每年5月份以后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周期一般以春节为分界点,正月初七、八左右开始外出求职。这期间,求职者众但岗位供给也相对充裕,新生代农民工们的选择机会和余地也较大,其求职的迫切心情和担心错失选择机会的心态使他们不屑于浪费时间参加常规性的培训。但如果过了正月用人高峰还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往往会降低求职预期,并产生较为强烈的培训需求,这是培训的最佳时机,但由于培训机构还没做好培训准备,容易错失最佳培训时机。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协调、研究等职能[2]。《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此举有助于推动行业协会发展并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调整经济秩序和搞好行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培训是行业协会服务职能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可担之责。依托行业协会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有助于转变政府在培训政策制定、落实和监管等环节的职能,实现管办分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市场化。行业协会组织是本行业全体企业共同利益的代表,由行业协会担负起培训的统筹协调职能,可以发挥它与企业沟通便利的优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用人需求,选准培训主题,在培训的组织与实施环节建立起与用人单位生产过程相接近的培训情景,贯彻行动导向的培训理念,实现培训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提高培训成效。

依托行业协会可以建立行业或区域性的培训服务平台,融培训政策解读、培训信息、培训需求调查、培训效果评价等功能于一体,有助于在用人单位和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建立起信息沟通和共享的渠道与平台,稳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信息传播渠道,既有助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及时获得培训信息,也有助于培训机构把握培训时机,提高培训效率。

2变培训的项目化运行机制为基金化运行机制

现行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大多实行项目化管理,即国家制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政策,政府职能部门冠之以“项目”或“工程”的名义,并据此向上一级直至是中央财政申请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到位后上一级政府又以项目或工程的名义向下分配,分配项目的实质就是分配资金。在多年的实践中,基层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这种中央集权和计划色彩浓厚的项目化运行机制颇多质疑,但因不愿断了资金支持的“财路”而只能默认。在项目分配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均衡或照顾情绪的需要脱离实际,“人情”项目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项目化管理机制一方面分散了政府的精力和管理资源,使有些行政处(室)变成了“项目处”,整天忙于项目的运作与管理;另一方面,转移了培训机构的工作重心,由于能否获得项目授权以及获得任务量的大小的决定权在职能部门,培训机构必然把工作重点放在争项目、争任务上,而少有精力放在培训整体设计与培训创新上,从而影响培训的质量。项目化运行机制得以顺畅的根源在于与财政经费相关联,这既是项目机制的优势,也成为影响项目能否可持续的短板。如果能配套资金,项目就有吸引力,就容易推进,如果不能顺利配套资金,项目就可延迟、延期甚至中断。由于下一个周期能否立项取决于国家政策取向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项目天生具有了阶段性或短期性的特征,管理部门的政策设计、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也必然具有短期性特征,不利于培训的广泛宣传,影响培训相关方系统深入地研究培训,更何谈创新。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融入城镇的任务非常艰巨,还必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进行持续的提升和引领。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不是要放手不管,不予经费支持,而是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模式。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项目化运行机制弊端的有效途径是实行培训的基金化管理机制,变项目管理为基金化管理,即政府授权第三方设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基金”,可以将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注入基金作为启动金,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质,后续资金以行业企业资助为主,推动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政府可以制定基金使用条例,确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率。

实行基金化管理机制后,一方面要改变拨款机制,由定额培训拨款改为以质定价,实行质量奖励或后期补助政策,其要旨在于鼓励机构培训创新,鼓励机构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保证受训者利益,最大化地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允许培训机构有合理的经济收益,把隐性盈利显性化。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过分强调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任务性和公益性,政策上不允许盈利。但任何一个培训机构要搞好培训工作就必须有一定的前期投入,要确保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持投入与产出的平衡,这就使得盈利隐性化。这种隐性的盈利不但侵蚀了受训者的利益,也不利于监管。因此,建议在基金化管理模式下规范机构的盈利模式和盈利幅度,以质量和声誉赢利益,以工作投入赢利润。

3变工作总结式的培训评价为关注成效的综合评价

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管理的授权模式下,政府在培训过程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更是规则制定者,常常以检查代替评估,以培训机构的年度工作总结代替质量评价,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表征机构的工作成效,造成质量评价的错位。如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的某培训工程就实施“三堂课制度”,虽然确保了培训按计划执行,防止了培训“缩水”问题,但没有反应出培训的真实成效,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必须把好评价关,变工作总结式的培训评价为关注成效的综合评价。要按照评价的基本规则和流程开展评价,明确评价主体、确定评价程序、制定评价标准、发挥评价作用。

与授权行业协会管理和建立基金化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要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在增强评价客观性的同时,保持培训评价的常态化。从人资角度审视,职业培训的最终受益者是用人单位和受训者,他们对培训成效高低的判断最有发言权。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建立起由政府管理人员、管理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培训机构代表和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等构成的评价者专家库,共同研究制定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重点应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在后续的求职或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和实效,评价指标可以涉及培训定位与培训目标的合理性、培训方案与目标的符合度、培训活动与计划的一致性、培训活动对于目标的有效性、培训结果与目标的符合度等方面[3]。为提高评价效率,可以借助培训网络平台开展评价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在培训期间或培训结束后的任意时间点进入平台参与评价,网络管理者和培训机构可以随时了解评价者的信息和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评判培训机构工作成效、引领机构推进培训改革的主要依据。行业协会和基金管理机构可以针对某一主题培训的评价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推进培训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也可以针对区域内培训机构的整体评价结果做出对机构表彰、督导与惩戒的决定,并据此引导培训机构把注意力集中到培训上来,实现培训由任务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突出“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高意愿低参与率、高期盼低成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和震,李晨.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高培训意愿与低培训率的困局――从人力资本特征与企业培训角度分析[J].教育研究,2013(2):105-110.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3

九届县政协委员新委员较多,有的同志对人民政协的发展历史,性质、地位和作用,主要职能等基本知识缺少深入了解。委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撰写提案,怎样反映社情民意等等,对于新委员来说,都需要及时学习和掌握,而上届留任的老委员,也需要进一步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下面,我就办好这期培训班讲三点意见:

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政协委员知识水平,是一项摆在各级政协组织面前的紧迫任务。我们举办这期委员培训班,就是寄希望政协委员能尽快适应角色,更好地履行政协职能,则我们政协的事业就会更具特色。、举办这期委员培训班,是本届政协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需要。近年来,我县政协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围绕党政工作中心,积极建言献策,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和称赞。本届政协要继承和发扬上届政协的好的做法,必须使政协委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全方面的提高。一是目前,我县政协新任委员较多,正确熟悉和善于履行政协职能的委员偏少;二是政协委员对统战政协理论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单一;三是有的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看摊守业,不敢闯不敢试,这说明对政协知识不是很熟悉;四是本届政协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培养提高政协委员的整体素质。

、举办这期委员培训班,是进一步增强政协委员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需要。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协委员队伍,是适应新时期政协工作的需要。集中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委员胜任岗位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弥补新任政协委员的知识不足,让委员们全面地、系统地接受人民政协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可以让上届留任的老委员进一步加强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举办这期委员培训班,是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的需要。在座的政协委员,是人民群众的代表,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是各界群众对你们的信任,也是你们个人的光荣。希望你们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全心身地投入到培训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参政议政水平,以不辜负人民群众对你们的殷切期望。

纪律是学习班前提,是提高办班质量的根本保证。只有每位委员强化纪律观念、珍惜这次好的学习机会,才能达到办班的预期目的。一是要按时到训。不能拖拉松散,因为我们办班的时间较短,如果因为部分人迟到松散,则会浪费大部分人的良好学习时间。二是要认真听课,做好学习笔记。这次培训班,我们请来的市委党校余彪教授及其他几位授课同志,都是所讲课题内容方面的行家,希望委员们要认真听课,领会课堂内容的实质。三是要把握学习重点。这期培训班所安排课程较丰富,但时间较短,要委员一下子全部接受这些课程内容确实有些困难,所以每位委员都要根据目前自己现有的知识状况,把握其学习重点,领会实质,真正成为政协委员中的行家里手。

新任的政协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阅历浅、经验少,如果只囿于书本的理论知识,这是远不够的。必须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和结合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政协理论知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

、学以致用,要做到心贴群众。政协委员只有时刻不忘自己所联系的各界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履行政协职能中为了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应有作用,才能真正代表本届别的群众意愿和心声。

、学以致用,要做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就不能更好地参政议政。我们这届政协委员年龄较上届要小,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更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准实情。只有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为党委政府提出具体的问题解决办法,也才能真正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一、加强律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律师队伍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使命,律师要更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律师培训工作是提高律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必要手段,也是提升律师服务能力、促进律师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律师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我省历来十分重视律师培训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律师的培训力度,逐步规范律师培训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新的形势对律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高律师行业的竞争力,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通过加强律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稳定的能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3、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律师培训工作必须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出发,在新形势下实现我国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针对律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加强律师培训工作,培养和打造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律师队伍,确保律师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律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律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大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解放思想,全面加强律师的思想政治、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切实强化律师培训工作的管理,积极推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律师培训工作的原则:一是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规划、部署和推进律师培训工作,提高律师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培训放在律师培训工作的首位。提高律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保证律师队伍建设和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三是坚持加强律师执业能力建设。把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和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律师依法执业的能力。四是坚持依法科学培训。加强律师培训工作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开展培训工作,把握培训工作规律,增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6、律师培训工作的目标:律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律师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律师队伍,推进我省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律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7、围绕提高律师的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培训。重点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学习党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国情和形势政策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律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律师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宪法观念,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必须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入律师队伍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把内容编入教育培训教材中,使之成为对全省律师队伍进行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严格落实“三不论三必须”的要求,即:不论举办什么类型的培训班,都必须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不论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教育,都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依据;不论组织什么形式的专项活动,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8、围绕提高律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加强政策法规与业务培训。重点加强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重大部署和要求的培训,引导律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适应律师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加强高素质人才培训。围绕促进解决民生问题,抓紧培养服务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专业领域的律师人才;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根据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积极培养反倾销、反补贴等方面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人才。加强对选派律师赴境外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高素质律师人才培训工作。

9、围绕提高律师服务的诚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培训。重点加强廉洁自律培训,组织律师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反腐倡廉和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树立廉洁执业的良好风气。加强律师队伍行风行纪培训,防止和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引导律师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防止和克服逐利倾向,始终坚持诚信为民的服务宗旨。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培训,使广大律师熟悉并严格遵守律师执业规范和执业纪律,强化律师外事纪律培训,引导律师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在对外交流和开展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中,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10、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律师培训方式。在巩固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经常性培训与专题专项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培训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面对面授课、交流、研讨、座谈会、法律沙龙、案例教学、参观学习、以会代训、分批轮训等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卫星远程教育系统、网络、视频、通讯等先进手段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11、积极探索和创新律师培训方式。针对律师工作政治性、法律性、专业性和执业流动性强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如情景培训、模拟法庭、互动式演讲等;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和类型,采取不同的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与社会培训机构或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行业内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培训资源。要在实践性培训环节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律师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出一条律师喜闻乐见而又容易接受的培训新路子。

四、律师培训的类型和层次

12、实习人员培训。重点培训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实务基本知识和礼仪等,通过集中培训和实务训练,引导实习人员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接受正反面典型教育和执业风险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实习人员适应律师行业要求、胜任律师工作的能力。

13、新执业律师培训。重点培训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实务知识和执业技巧等,通过为新执业律师指定指导律师,充分发挥好老律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新执业律师参加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的各项培训活动,引导新执业律师立足本职工作,遵章守纪,从而促进新执业律师树立正确的执业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14、执业律师继续教育培训。重点培训执业律师管理法规、专项律师实务、新颁布法律法规、业务技巧、对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前瞻性问题等,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每年组织执业律师必须参加40课时以上的继续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律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断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引导律师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始终坚持诚信服务的宗旨,从而不断提高律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5、青年律师专项培训。重点培训业务知识、办案技巧、法律事务管理等,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短期集中培训班、选派学习等形式,提升青年律师的综合能力,促进青年律师的健康成长,以培养一大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律师人才,为律师队伍的建设储备力量,推进律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6、律师事务所主任和合伙人培训。重点培训律师事务所管理知识、能力和技巧,尤其是规范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档案管理、法律文书管理、印章管理、人员管理等。通过举办各类高级律师管理培训班、选送进修、交流研讨、座谈会等,引导主任和合伙人重视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建立完善律师事务所有效运行机制,认真抓好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执行和管理责任落实,从而进一步提高律师事务所主任和合伙人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推动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

17、加强党员律师培训。重点培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章程,通过党支部活动、“”、民主生活会、理想信念教育、参观学习、调研、请党校老师辅导等,引导广大律师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利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律师队伍健康发展。

18、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培训。重点培训提案技巧、提案程序与标准、如何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如何提高提案和议案质量,通过与人大、政协和统战等有关部门联合办班、组织学习、交流经验等,引导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民生问题,关心百姓生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活动和公共事务,从而进一步拓宽律师参政议政的渠道,增强律师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19、欠发达地区律师的培训。重点针对地区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对欠发达地区律师培训给予一定的支持,根据地区业务拓展需要,可选派有实践经验的法学专家、业务能力强的律师前往授课;同时,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已有培训资源,加强本地律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可与邻近、情况类同的地区联合办班,节省成本,加强交流,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20、律师管理工作人员培训。重点培训公文写作知识、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技巧、网络办公软件系统应用等,通过定期组织轮训、邀请专家授课、经验交流等,引导律师管理工作人员端正服务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驾驭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增强管理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21、律师事务所加强本所律师培训工作。一方面督促本所律师参加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组织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自己内部的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律师开展日常培训,鼓励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资深律师进行指导,并根据自身条件为律师学习高端法律知识提供必要的帮助。

22、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每年举办全市性的培训班,对司法行政机关人员、本市全体律师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对主任、合伙人、骨干律师、党支部书记、党员律师的培训;市律师协会每年举办执业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和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其他类型的培训班。

23、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举办全省性的培训班,重点加强对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培训;省律师协会每年组织实习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举办高层次的培训班、研讨会。

五、律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24、加强律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要把加强律师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上工作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要成立律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亲自抓,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要建立健全律师培训工作专门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组织实施具体培训工作方案,为各项培训工作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25、研究制定年度律师培训工作计划。律师培训工作要纳入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省、市律师协会要按省、市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的要求,负责研究制定本地区律师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律师事务所负责研究制定本所年度律师培训工作计划。

26、建立完善律师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和机制。律师协会要建立健全律师培训工作备案制度,律师事务所将律师培训计划和总结报律师协会,律师协会再将每年的律师培训计划和总结报上一级律师协会和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要建立完善律师培训师资制度,加强培训课程、教材和师资建设,注意收集有专业领域特长、综合素质高的专家、学者和律师资料;要建立完善律师涉外培训请示报告制度,凡参与涉外培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及时向主管部门请示报告;要建立完善律师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对实习人员和执业律师接受培训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要建立完善培训证书管理制度,规范培训证书的制作、发放、登记和验证等工作;要建立完善律师培训质量考核评估机制,量化培训评价标准,对律师培训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将律师参加培训活动的情况纳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律师事务所要建立健全日常培训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培训设备,为律师参加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27、落实律师培训工作的经费保障。为确保律师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市律协要保证年度培训工作的经费开支,每年的财务预算中要预留足够的经费用于律师培训工作;各律师事务所每年应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培训费。要加强培训经费的管理,科学投入,优化效益,不得将培训经费用于律师培训工作以外的其他用途。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5

下:

一、根据我县产业发展思路和部门科普职能,积极组织申报和实施科普项目二、加强农村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技培训是县科协的主要工作,在人少、经费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及“农函大”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科学养鸡及预防、科学养猪及饲料配方、核桃嫁接、种植重楼、当归、秦艽、羊肚菌、蔬菜种植、糕点制作等九个专业的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28期,受训人员5050人次。举办了蔬菜种植、兽医、核桃嫁接、葡萄种植、小型农机具维修、养猪、养禽、养蜂、畜产品加工、养牛、农家经营、服装剪裁、中草药种植、食用菌种植等14个专业16期农函大培训,招收学员490名。培训结束后,统一安排考试考评,考试合格率达98。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在培训当中,县科协聘请县级科技部门退休的老专家,长期从事农村科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授课,强化县乡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提高科技服务的实效性,为今后组建县级“科技服务工作队”奠定基础。在培训的方式上,我们采取了以围绕所实施的科技项目开展培训为主,以农民生产生活急待解决的技术需求开展培训为主等方式,把参训人员直接带到田间地头,带到果园里,带到猪(牛)圈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直观地结合起来授课,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为农民解决经常碰到的又一时难以解决的农业技术问题,用最简单的办法,最低廉的费用,解决最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加强科技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四、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学会工作发展,努力探索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法学会作为科协的基层组织,是科协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县共有3个县级学会,县科协结合年度科普任务和科普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对相关学会的联系和沟通,求得业务主管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以各自部门的业务工作为平台,发挥技术专长,

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科技支撑经济的目标。年内,先后从农学会等抽调科技人员配合县科协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民培训工作,发挥了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一年来,县级学会基本上做到了按照章程办会,发挥了科技人员应有的作用。但学会工作仍然是我县科协工作的薄弱环节,很多

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科协具有“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能,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体现党委政府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县科协计划在2009年元旦前对各行各业科技人员中的业务骨干、贡献突出或特殊岗位勤奋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进行走访慰问,征求他们对全县科技事业发展的呼声和建议,并及时向县委政府做好汇报。

五、认真开展其它各项工作

(一)根据县委的部署安排,认真抓好本部门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各阶段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

(二)党风廉政工作。根据“党风廉政目标责任”,由党支部负责组织党员及全体干部职工坚持学习制度,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并将学习教育情况及时向纪委作了汇报。

(三)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了《××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量化考核责任书》、《2009年××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行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县县级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创建“平安县”目标管理责任书》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书》等相关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安排专人负责。

六、存在的问题

(一)科普项目少,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州县两级的科普投入逐年有了增加,解决了科普工作中的很多具体困难,但依靠每年累计投入才十来万元的经费,实现一个贫困地区劳动者科技素养提升和各种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难度大。

(二)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发动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调动工作积极性做得不够好,成效不够明显。

(三)科协很多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下乡次数多,急需解决一名驾驶员编制。

(四)科普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对科协机关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

七、2012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科普组织体系建设,增强科协服务功能。结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抓好乡、村两级的组织体系建设。争取形成“以基地为中心,以协会为依托,以乡(镇)科协为主体,以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农村科普网络。

(二)加强与各部门的团结协作,进一步做好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工作。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使实施《刚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推动社会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三)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好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科技意识。

(四)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科技需求,开展好“农函大”培训和各种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五)加强学会、农技协的发展与管理。围绕我县产业培植思路和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发展一批在农村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技术协会,同时要做好原有各种农技协的巩固和提升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作用;加强县级学会的管理,以切实可行的制度来落实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从经常性的活动入手,让学会工作步入正常化的轨道,引导学会工作健康发展。完善县级科技人才信息库,动员科技人员积极在有关刊物及新闻媒体上发表刊登科普作品,开展学术交流,反映科普工作情况。

(六)积极开展农村科技示范推广、科技扶贫活动。申报和实施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示范村”等科普项目。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契机,强化各乡各村科普阵地、基地建设,提高农村科普功能。

(七)积极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继续开展科普示范学校、“大手拉小手”等科技传播活动。

(八)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严格按照目标责任要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责任等相关工作。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6

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津巴布韦是艾滋病流行的重灾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津巴布韦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努力,艾滋病的传染率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遏制,但至今仍有近200万津巴布韦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防治的压力依然很大。正因为如此,中国在2009年10月启动了一项旨在提供技术和物资等方面支持以帮助津巴布韦人民预防艾滋病的援助项目,这也是中国非政府组织第一次对非洲开展的民间援助活动,以项目活动的形式直接深入到最需要帮助的底层民众。由于第一次赴非为当地人提供的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活动圆满成功,此次,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访问津巴布韦,作为民间交流成果的一部分,也是应津巴布韦合作方的邀请,中国计生协再次赴津巴布韦为当地的同伴教育者进行深入的同伴教育主持人和同伴教育项目管理的培训,此行,为记录援助项目的全过程,中国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也随中国计生协来到了津巴布韦。

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中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通常来讲,人们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强有力的影响称为同伴压力。

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利用同伴压力的积极因素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此次在津巴布韦,中国计生协组织了为期3天的同伴教育者培训,培训内容按照中国计生协探索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行为干预理论框架》的参与式同伴教育方法,精心编排,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和特点,确定了培训重点。中国计生协国际部部长洪苹、项目官员李立鹤和青年代表杭璨担任了培训师资。主要内容有: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和预防的技能、参与式同伴教育方法、同伴教育主持技巧、同伴教育项目管理等。来自大学生、中学生和社区的津巴布韦青年近6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学员们积极参与配合,主动发言,显得异常兴奋,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等形式,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设计了在社区和家庭中如何向周围的人传递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技能,如何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同伴教育。培训班结束前,为了了解培训效果,中国计生协培训小组要求学员写出他们的对培训的感受和建议,98%的人认为此次培训效果非常好,中国老师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带来了不一样的认识问题和解决的问题方法。

同伴教育培训结束后,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结业式,。在结业式上,学员代表充满感情地表达了他们参加培训的感受,决心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采用同伴教育这样的方式向他们的朋友和亲友传授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此外,学员们用刚刚在培训班上学到的技能,现场向全体人员演示了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中津双方的项目负责人向培训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活动在欢歌笑语中结束。

津中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防治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非政府组织首次走出国门,与非洲民众进行直接互动的第一个项目。中国计生协、中国人口文化发展中心能够参与援助,并成功完成各项任务,证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民间组织参与援非是对政府间外交的有力补充,同时可以通过民间机构组织的有益于老百姓生活和健康的活动培养民间对中国友好的机构和民众,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计生协)

来讲,人们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强有力的影响称为同伴压力。

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利用同伴压力的积极因素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此次在津巴布韦,中国计生协组织了为期3天的同伴教育者培训,培训内容按照中国计生协探索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行为干预理论框架》的参与式同伴教育方法,精心编排,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和特点,确定了培训重点。中国计生协国际部部长洪苹、项目官员李立鹤和青年代表杭璨担任了培训师资。主要内容有: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和预防的技能、参与式同伴教育方法、同伴教育主持技巧、同伴教育项目管理等。来自大学生、中学生和社区的津巴布韦青年近6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学员们积极参与配合,主动发言,显得异常兴奋,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等形式,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设计了在社区和家庭中如何向周围的人传递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技能,如何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同伴教育。培训班结束前,为了了解培训效果,中国计生协培训小组要求学员写出他们的对培训的感受和建议,98%的人认为此次培训效果非常好,中国老师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带来了不一样的认识问题和解决的问题方法。

同伴教育培训结束后,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结业式,。在结业式上,学员代表充满感情地表达了他们参加培训的感受,决心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采用同伴教育这样的方式向他们的朋友和亲友传授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此外,学员们用刚刚在培训班上学到的技能,现场向全体人员演示了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中津双方的项目负责人向培训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活动在欢歌笑语中结束。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7

但形势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由于各地经济加速发展,国家惠农利农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产业升级转型,促使劳动力资源呈现多极化流动的趋势,客观上导致每年入闽务工的外省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福建省山区到沿海及其他省份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也逐年减少;同时,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也开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技术工种和熟练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近年来,福建省“企业用工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两难”问题日益突显。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所带来就业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要意识到当前福建省劳动者素质不高、技能不强,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发展需要的这一客观事实。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新问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提出的“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山海协作战略,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巩固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山海劳务协作。在方式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与创新,注重实现“三大转变”,满足“四个需求”,即区域劳务协作由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由个体型向整体型转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满足农民增收需求,满足山区发展的需求,满足沿海企业用工需求,满足全省经济均衡发展的需求。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五个更好”:

一是对口衔接更紧密。要消除山区劳动力难挖掘没人外出务工的观念;消除临时短期的观念;消除低层次、单打一、只搞劳务缺乏统筹战略的观念。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人社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政府与政府之间、经办机构之间、校企之间三挂钩。建立政府层面的更高层次的协作机制,如建立山海产业协作机制,设立专门的机构推动产业的协调与合作,让山区规模性的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山区、沿海双赢。山区在进行项目引进和主导产业选择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条件。同时鼓励参照“石狮-政和”模式,通过以政府名义,签订山海劳务协作全面协议,建立基地,定期走访,信息互通,有规模、高质量的输送劳动力。

二是政策扶持更有力。既要切实将现有的各项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又要积极在山海劳务协作工作方面进行政策探索与突破,加大资金投入,探索“人往沿海走,钱往山区拨”的扶持模式,省级资金向山区倾斜,沿海地区给予山区对口挂钩地资金支持;提高推动山海劳务协作的各类补助标准;引导企业提高员工工资待遇。同时沿海地区可出台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设施设备等方面支持山区特别是老区经济发展的新举措,积极探索“飞地经济”的劳务协作新模式,即由沿海地区提供企业与土地,建立产业园,吸引山区劳动力就业,所产生的产值计入山区。

三是引导培训更有效。针对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在扩大劳务输出数量的同时,注重劳务质量的提升,切实在劳动者技能培训上下功夫。在培训方式上继续推行“订单式培训”、“引导式培训”、“项目定向培训”和“校企联办培训”模式,如引导沿海企业与山区的职技院校挂钩,委培定培,稳定输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格局;在培训实施上做到“四贴紧”:培训内容贴紧市场,培训基地贴紧基层,培训时间贴紧实际,培训效果贴紧实用;在培训服务中注重“三结合”:培训与劳动储备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促进就业、转移就业相结合。对于人社部门部分尚不具备条件开设的专业培训,可以依托用人单位的技术、设备、人员、资金进行培训,做到签订订单开展培训组织输出稳定就业的“一条龙”模式。

四是组织输出更有序。一要台账更实。要夯实数据库,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手段,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摸清辖区内劳动力资源情况,还要摸清企业用工需求情况,特别要掌握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如初高中、中专毕业生的状况,年纪大一些的农民一般更愿意留在本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而农村年青后生更愿意外出就业创业,到沿海见世面、寻机会、求发展。要根据他们的愿望和求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与劳务协作,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二要品牌更多。注重推广劳务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劳务输出工种,如福安的机电、惠安的石雕、邵武的电焊等品牌项目。加强“劳务品牌”建设,走“以品牌占市场,以品牌促就业”的路子。三要对接更快。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交流,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搭建远程用工系统、求职信息交流平台、就业自助平台等,建立起以市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中心,外联全省各地劳务市场与基地,内联本辖区内县(市、区)、乡(镇)的三级劳务机构的网络化信息收集和传送体系,实现辖区内农村劳动力供给信息和辖区外劳动力需求信息的快速互通和双向交流。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8

一、我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实践

1.依法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推行学历证与技能证“双证书”制度,可开展2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作为广州市首批“双证书”试点学校,我校建立了各专业“双证书”制度。目前,学校学生“双证书”率达到95.04%。

2.开办汽车驾驶技能培训服务,为本校学生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驾驶技能培训和考证培训。学校对在校期间报名考驾照的学生,给予价格优惠鼓励,对通过驾驶技能学习的,按学分制规定给予学分。

3.协助省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和道路运输协会、汽车维修协会、汽车驾驶培训协会以及省燃气协会等开展面向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1)承办全国第一家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考试中心,开设的考试工种达14种,基本覆盖了汽修各岗位,协助行业主管部门保障从业人员质量和水平。(2)开展交通行业各类从业资格培训,协助规范行业管理。学校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许可,开设汽车维修、道路旅客运输、出租小汽车司机、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以及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等从业资格培训服务,配合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推行从业资格制度。(3)协助省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承办全省交通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和军训工作。(4)与行业协会友好合作,开展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培训、汽车驾驶培训科目一理论教学集中培训、停车场管理人员培训、交通安全员培训、广东省内燃气企业员工等级证考试培训等工作,助其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和水平。

4.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员工培训服务。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学校与一汽丰田、东风雪铁龙标致、长安福特、奥迪、ppG等公司合作开展企业4S店员工培训。其中,东风雪铁龙标致公司将华南地区4S店员工的培训中心设在校内。还开发了广州市客运站场安全例检人员培训以及广州市公交公司LnG汽车维修与驾驶员岗位培训等项目。

二、职业培训发展的思考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大环境下,中职学校的职业培训应该大有可为。我们应抓住机会,在规划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科学地做好职业培训发展规划,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构建好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加强培训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持续提高培训的|量和服务水平,树立和发展自己的职业培训品牌。

对今后职业培训发展的几点思考:

1.对学校的职业教育而言,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该两者并举并重,特别是对学历教育生源可能减少的中职学校,更应该重视职业培训。例如:我校承办广州市汽车维修人员从业资格考试中心,极大地增加了学校与汽修企业以及交管部门和汽修协会的相互了解和密切联系,对学校的招生就业、校企合作、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绿色发展、科技进步、行业转型升级出现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带来新的培训机会,是职业培训今后的重点。

3.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行业政策变化也很快,学校需要提前做好相关行业政策出台的准备和应对工作,以免被动。例如:最近国务院取消许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相关的培训单位造成较大影响。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公务员;伦理培训;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5)04-014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公务员公共伦理胜任力提升机制研究”(编号:14BGL081)

自二战以来,随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式微,公务员在其行政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权开始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1],因而伦理培训被认为是公务员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对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学者弗里德里奇和芬纳分别提出了内部控制[2]和外部控制[3]两种方法与途径,前者强调对行政人员进行辅导、教育、培训以及职业社会化,使其行为源于一系列内化了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而不是源于外部具有强制性的规则和程序;后者强调只有法律和制度控制被用在行政管理中才能产生出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公共行政人员要处理的仅是功能理性(实现既定目的手段的理性运用)并把实体理性(目的本身的评价)留给政治家去处理。[4]美国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两种控制方法与途径的理论基础上,在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专业等层面对美国公务员进行了在职伦理培训的实践探索。

一、美国公务员四种在职伦理培训模式

美国学者阿普里尔,哈耶卡根据美国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的内涵和特点把美国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模式区分这四种典型模式:合规伦理培训模式、诚信伦理培训模式、融合伦理培训模式和集成伦理培训模式。[5]

(一)公务员合规伦理培训模式

公务员合规伦理培训模式是由卡罗尔,刘易斯首先提出。这种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的中心在于个人。合法性是其主要特征,强调公务员要遵守法律条令和规则而不应该做什么,以遵守法律上正确的行为作为其预期的培训结果。它依赖于外在的、消极的、被动的和法令的强制,而不是内在的信仰、价值和态度。正如刘易斯解释说:“主要是一种规范性的、强制性的、惩罚性的、甚至胁迫性的途径,这种伦理方法旨在促进对最低标准和法律禁止的服从。它是通过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程度而不是纯度完美无缺的工作而得以强迫。”[6]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伦理法律和机构的准则与规则方面的知识,并帮助公务员增进对道德法规具体应用于角色的了解以及他们将如何受到影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训练有素的专家通常是法学家,通过他们把法律知识传授给参与者。虽然老师讲授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规则遵从是这种伦理培训模式的主要内涵和特点。

(二)公务员诚信伦理培训模式

诚信伦理培训模式也是由卡罗尔・刘易斯首先提出。这种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的中心也在于个人。但它的主要特征是规范性的或倾向围绕着基于某种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标准。诚信伦理培训模式企图引起对公共服务精神、伦理标准和价值观的注意以及创造一种道德推理过程以便激发模范行动或道德操守,道德推理过程的发展和精神态度与道德素质的结合优先于灌输具体的标准和规范的行为。其重点在于促进以自我责任感和道德自律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品格。它依赖于内部的、积极的、主动的和自愿的努力,而不是外部的处罚、控制或诱因。首先,诚信伦理培训模式的课程着眼于构成这一领域的规范性基础的某种精神和伦理标准,由罗尔所提倡的政体价值,[7]由斯蒂福斯、金和博客斯所提倡的公民身份,[8]由弗雷德里克森所提倡的社会公平[9]或由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这一专业学会所制定的原则[10]构成了其伦理标准。其次,鼓励一种道德推理方法,从而形成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伦理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像合规伦理培训模式那样把重点放在行为标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上。第三,通过思考道德模范的生活和他们所拥有的品质来探索公务员应该具有的美德。最后,要学习如何应用于道德决策过程以便解决公共工作场所中的道德问题。培训的预期结果是帮助公共管理者发展自己以道德上正确而不是法律上正确的方式进行行为的伦理自主性。为了做到这一点,伦理决策的伦理标准和过程成为培训内容的主体。讲授的老师更多倾向于创造这样的一个教育过程,使参加者有机会变得对伦理规范和价值观敏锐,并发展在公共服务实践中的应用那些伦理标准的反射性能力。

(三)公务员融合伦理培训模式

为了应对对合规伦理和诚信伦理的批评,刘易斯提倡把合规模式和诚信模式两者结合成第三种模式即公务员融合伦理培训模式――对正式的法律标准的遵守和转化为个人道德责任的道德判断力的培养。融合伦理培训模式试图强调公共行政人员个人既遵循法律义努力采取人们认为是道德上正当的行动的必要性。因此,公务员融合伦理培训模式就典型地体现了既遵守法律又遵守规范的两者倾向。这样的伦理培训模式将两种课程领域结合在一起:(1)公务员要履行客观责任,必需了解法律条令或规范和最低标准以及这样的伦理法律将如何适用于在实践中。(2)确定公务员伦理标准和价值观,例如,体现在民主精神或职业伦理守则中的那些伦理标准和价值观,老师传授有助于公务员运用这些原则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操守的道德推理过程,并使用道德典范作为鼓励实践公共服务美德的榜样。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技术都可用于实现这些目标。

(四)公务员集成伦理培训模式

公务员集成伦理培训模式针对的是前三种模式被批评只在公共管理中的“个人”层面的一种回应,公务员“组织”对伦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很大程度上被前三种模式所忽视。集成伦理培训模式批评对个人职业伦理微观上的强调,并坚持认为正确的职业伦理分析单元是组织或者至少是组织内影响行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公务员伦理培训只针对的是“个人”行政人员,那它不可能有效。如果公共管理者的工作场所不支持或者更糟糕而阻碍合乎道德的行为,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够期待他们怎样合乎道德。因此,集成伦理培训模式改变了分析重点,改为强调组织与个人之间关系是维持负责任行为必不可少的,把伦理培训中最常集中的主要分析单元――个人行政人员――转移到个人行使职能的组织背景上来、集成伦理培训模式虽然把法律义务纳入培训计划,但更多的重点放在组织结构和气候都支持个人以可靠的法律和道德为基础而行动这样的组织背景的规范性发展上。集成伦理培训模式主张不道德行为的主要先决条件是情境,工作在不良组织气候中的训练有素的人是不可能产生道德操守[11]。因此,分析层次必须包括组织和个人的两个方面。特里・库珀为集成伦理培训模式提出了最终范例。他坚持认为伦理培训必须同时考虑到四个要素:个人的伦理素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社会期望。[12]总之,集成伦理培训模式认为只有既专注于组织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方面,又促进发展对个人的外部和内部控制的伦理培训,才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果。集成伦理培训模式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二、美国公务员伦理培训模式的做法

美国公务员四种在职伦理培训模式在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专业协会等四个层向进行了具体实施,起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联邦政府层面

独立的实施机构是基于1978年的《政府伦理法》而设立的政府伦理办公室(oGe)。oGe的使命是为政府雇员树立高尚的伦理标准并增强公众对政府业务被公正诚信地进行的信心。具体而言,oGF负责在行政部门内部行使领导权以防止发生在政府雇员身上的利益冲突和解决确实发生了的冲突利益。oGe内部下设有四个部门:法律总顾问和法律政策办公室(oGCLp)、机构计划办公室(oap)、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oiRm)和行政办公室(oa)。法律总顾问和法律政策办公室(oGCLp)为雇员建立并维持一个统一的政府伦理法律框架,为行政机构制定伦理政策和为利益冲突法律和其他伦理法规提出修改建议。机构计划办公室(oap)下辖三个部门:计划审查部、财务披露部和教育与计划服务部,主要负责监控以及向执行机构提供伦理培训和教育材料。计划审查部对机构伦理计划进行现场审查以确定该机构是否有适当的计划,财务披露部管理1000名总统直接任命人员和125名指定机构伦理官(Daeo)的报告系统以确保符合公开和保密的财务信息披露政策,教育与计划服务部向执行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开发教育材料,管理伦理培训课程,向机构提出建议,举办政府伦理年会,出版《政府道德快讯》,维护伦理信息中心以及其他职责。每个联邦机构需要选择单个雇员作为机构指定伦理官(Daeo),负责确保机构伦理计划是在oGe监督下被设计和实施的。Daeo负责将报告发送到计划审查部进行计划评估。Daeo确保在60天内对任何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联邦政府的政策要求行政部门雇员每年最少进行一个小时的伦理培训。

联邦政府层面的伦理培训课程一般遵循的是合规伦理培训模式。每一场伦理课是三个半小时之久并且是由来自oCe的管理分析师和律师进行团队教学。学习方法结合使用了讲座、录像带、幻灯片、案例分析和互动视频游戏。课堂内容侧重于究竟什么样的伦理法规适时有效并因此变革以满足法律上修改的需要。课堂教学成员主要是由机构指定伦理官(Daeo)、监察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美国律师组成。通过信息资源部和伦理资源图书馆可以获取伦理培训材料,其中包括视频、宣传单、小册子、手册、讨论大纲和基于计算机的培训模块。其内容包括了7种伦理培训科目,另外还包括有当前伦理法规、行政命令和其他法律材料。

(二)州政府层面

根据政府伦理法规理事会(CoGeL),所有州都已成立了伦理委员会来处理如下问题:政治活动与选举的行为、政治运动的公共资金筹措、竞选捐款的披露和监管、公共官员和雇员的行为标准、公开任命和公职候选人的个人财务披露、说客的登记、游说活动的监管和披露以及公共会议和记录的公开。在州政府层面,在职伦理培训也是压倒性地以合规伦理培训模式为导向的,偶尔尝试其他三种模式的伦理培训。例如,华盛顿州的伦理培训内容就是学习本州的伦理法律,其中包括:向其他雇员教导伦理法律,教授技巧以帮助雇员解决日常的伦理困境,帮助他人以作出最好的伦理决策,告诉同事如何最好地把伦理整合到工作场所中去,告知伦理是如何好地改善客户服务和成为公共部门机构的一种宝贵资源。

(三)地方政府层面

如伯班克、芝加哥、休斯敦、纽约、洛杉矶、西雅图、旧金山、圣何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样大城市甚至一些如加州的丘拉维斯塔这样的小城市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伦理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工作的大部分是向咨询伦理法规的市政官员和员工提供教育、培训和咨询意见。这些伦理委员积极争取市民在自主、执法权力和足够的资金方面对他们的支持。美国地方政府更愿意尝试不同类型的伦理培训。

(四)专业协会层面

典型的例子就是作为美国公共服务伦理培训最前沿的专业团体的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已根据不同的接受力进行了所有四种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在界定专业的伦理要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兰特(1988)指出,1924年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就公布了其最初的伦理准则。[13]汉考克(1992)指出,iCma伦理准则一直是最成功被采用的伦理准则之一,因为管理者受审于同行人。[14]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还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伦理准则之上的“自救”式伦理方法。这种成套伦理培训材料包括一本被称为《伦理因素》[15]的领导者指南,附带一本文字资料《伦理洞察力、伦理行动》[16]和其最新的读本《伦理前缘》。[17]为了促进城市管理者的负责任行为,该计划提供三套独立的课程可用来培训新员工、主管、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以及行政长官。课程内容包括:伦理取向、个人伦理和工作场所中的伦理管理。研讨会期可以进行半天或全天。学习方法包括练习、案例分析,讨论问题和讲义。

三、美国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模式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在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和学习。

第一,培训理念上,坚持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客观存在和必然要求是进行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的前提和基础。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以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应该成为对我国公务员进行在职伦理培训的理论基础,也应该成为我国学界和实际从业者的理论共识。美国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四种模式的发展演变就体现了这种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伦理共识。

第二,培训内容上,从“最低”标准到“崇高”理想,从专注“个人”素质到“组织”变革,形成完整体系

“无法律就无行政”,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遵从法律规范,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就是公务员的道德“底线”,即“最低”要求。因此,我国公务员在职伦理培训首先就是要教授公务员相关法律知识和相关行为规范,了解相关法律和相关行为规范所禁止他们做的行为。这也体现了合规伦理培训模式所要求的内容。但对公务员来说,光有“底线”伦理即“最低”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它易于阻碍公务员做出超越“最低”标准的行为。法律上“合法”的可能在道德是“错”的。因此,公务员的在职伦理培训既要有“最低”要求的“底线”伦理,更要有崇高道德理想和实现崇高道德理想所需要的道德知识、技巧及其践行能力。崇高道德理想体现为道德主体所追求的价值、信仰和态度,体现为道德主体的“终极伦理标准”。实现崇高道德理想所需要的道德知识、技巧及其践行能力体现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能力,体现为道德主体对“终极伦理标准”的运用能力,体现为道德主体在面临伦理“两难”(“做了你要下地狱,不做你也要下地狱”)时,能够结合当时情景,做出恰当的、符合“终极伦理标准”的伦理决策并贯彻执行的能力。从道德“最低”标准开始到道德“崇高”理想结束的内容也符合公务员个人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规律。根据科尔伯格关于个人道德成熟水平理论,[18]当个人的道德水平处在“后习俗层次”这一最高水平,个人才开始形成了道德“自律”,才能够根据自我心理认同的、具有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如诚实原则)而行动,这样公务员道德行为才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必然性。由于受传统“圣人”道德教育的影响,我国特别强调公务员伦理培训内容“先进性”,因此,在公务员实践的伦理培训中,很少从公务员的“最低”标准出发,从他们的“日常工作标准”出发,甚至从公务员伦理培训的“课堂纪律”出发,往往先从“崇高道德理想”开始,也从“崇高道德理想”结束,内容始终是最高层次的、抽象的“终极伦理标准”,从而容易使培训内容“虚化”而难以把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很显然,如果一个公务员连“最低”道德要求都无法做到,怎能期望他去追求“崇高道德理想”呢?具有外在强制性的“他律”(“最低”要求)他都无法做到,怎能期望他去追求具有内在“自律”(“崇高道德理想”)呢?同时,在对公务员进行“崇高道德理想”的教育和培训时,很少接“地气”即联系公务员在日常实际工作中遇到伦理“两难”,因而很少向公务员传授处理伦理“两难”所需要的道德知识、技巧及其践行能力,因而广大公务员往往觉得伦理培训高不可攀、不可捉摸、无法操作,传授的道德知识也不切实际,对具体的社会生活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此外,坚持公务员伦理培训合规伦理培训内容与诚信伦理培训内容相结合的前提下,还要把专注“个人”的与专注“组织”的伦理培训内容相结合起来。根据特里・库珀的观点,影响公务员做出负责任的行为既不能忽视个人道德品质对其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对其的影响,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会对公务员个人道德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或支持或阻碍公务员个人道德行为的产生。所以,在职伦理培训需要向公务员传授有关组织发展和组织变革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把行政伦理集成到行政组织制度和行政文化中,从而使组织支持而不是阻碍公务员个人道德行为的产生。否则“不道德”的组织和“不道德”的上级就会使公务员个人失去伦理自主性,严重阻碍公务员个人做出合符道德的行为,这方面的内容对担任领导干部的公务员尤为重要,我国公务员伦理培训在这方面的内容几乎是完全缺失的,因而特别需要补充、强化和完善。

第三,培训机制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相关高校和各相关专业协会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多种培训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网络体系

上至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下至地方党委、政府各级部门可以利用其行政等级权威优势,对各级公务员进行以党政法规为中心,以依法行政、不做法规禁止的行为为目的合规伦理培训,以保证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符合“最低”伦理要求。此外,这些机构还可以主导向各级公务员传授有关组织发展和组织变革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把对公务员的伦理要求集成到各级行政组织制度中,从而使组织支持而不是阻碍各级公务员个人道德行为的产生。上至党中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下至地方党委、地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可以对各级公务员进行以党和国家的政治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伦理培训,同时传授实现这些“崇高道德理想”所需要的道德知识、技巧及其践行能力。相关高校可以利用其学术研究的优势,对各级公务员进行以行政伦理价值、伦理规范为中心、以行政美德培养为目的伦理培训。各相关专业协会可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势,对相关公务员进行以行政专业价值、专业标准为中心,以职业操守培养为目的伦理培训。最后,所有这些培训机构都应该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合作,从而形成从上到下、从国家到社会的相互协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伦理培训网络体系。

政协培训心得体会篇10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__县乡委党校原有的师资等办学条件已无法满足办班培训需求,致使县乡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县乡党校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民党员干部又缺少必要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适应农村发展的实用致富技能培训,“需求矛盾”尤为突出。__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以此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乡土人才百千万培训工程”,为县乡党校发挥职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县乡一体培训体系。针对多头培训、重复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的现象,__县从整合全县的教育培训资源入手,纵向整合乡镇党校、农村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中心户的教育培训资源,横向整合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教育局等县直部门教育培训资源,将这些培训机构的师资、设备、场地、经费等资源列入全县教育培训格局,形成“县委党校—乡镇党校(部门培训机构)—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四级培训网络新体系。同时,县委赋予县委党校组织协调、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能,由县委党校指导和整合全县乡镇党校、县直部门培训机构、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等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实现培训计划、培训信息、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培训经费有机配置、合理利用的“一盘棋”新格局。

2.贴近实际,实现教学对象和培训内容“两个拓展”。针对县乡党校培训对象覆盖面不广,重干部轻农村党员,培训内容单一,重理论轻实用技术的问题,__县对教学对象和培训内容进行大胆拓展。在教学对象上,从单一培训党政干部拓展到广大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从政治理论为主拓展到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并重,针对农村党员增加了生产技能、实用致富技术、外出务工基本知识等内容。通过教学对象和培训内容的拓展,全县农村党员每年接受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9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

3.提高质量,实现“三个创新”。针对以往党校培训方式、培训教材单一,培训的实效性不强等问题,__县一是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改革班次设置,根据培训对象的文化基础和工作岗位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需求科学设置班次。二是突出培训实用性,创新培训模式,通过现场教学,把示范基地和基地辐射点的现场变成课堂,把实践者变成教师,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三是突出培训有效性,创新培训方法,实行以学员为主体,鼓励学员主动参与,教师与学员进行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把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学员论坛、现场教学、问答辩论等现代培训的新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4.强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在实践中,__县一是理顺宏观管理机制,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县委党委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和整合全县乡镇党校、县直部门培训机构、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等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的新格局。二是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从公办场所、制度建设、活动情况、辐射作用等四个方面,制定各培训机构的考核评估标准,提高评估的可操作性。三是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县委党校建立培训热线服务办公室,设立培训热线电话,为培训对象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四是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建立了县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乡镇党委及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县委每年从县财政或县管党费中划出专款,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级培训机构(基地)和个人给予奖励,用以激励广大党员、基层干部参训的积极性。

二、深化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目前,__县县乡党校现有的教学和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学体制尚未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培训对象广泛性还不够,内容针对性还不强,培训方式还不丰富,教学资源开发力度还不够大,跟踪服务还不够规范,理论与实践衔接还不够紧,对农村党员特别是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还不够大等;二是管理体制尚未适应改革的要求。主要是县委党校的组织协调和主体作用还不是很突出,乡镇党校统筹兼顾的能力还不突出,县直部门培训机构的整合力度还不大,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的主动性、实效性还不强,还没有更充分地形成全县教育培训的整体合力。同时,县乡党校人员配置还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内动力还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管理体制与改革需要还不相适应等。作者认为,要进一步深化

县乡党校教学和体制改革,应突出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1.进一步提高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认识。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县乡党校教学和体制改革,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的大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必要手段,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2.解决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解决办班的规范性问题。一是实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办班的备案管理。其次,解决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问题。推行资金分级筹措,拓宽培训经费来源渠道。一是财政拨款逐年增长。二是党费重点安排。县管党费、乡镇留存的党费重点用于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培训所需。三是部门经费专款专用。四是滚动发展投入。

3.解决好培训质量不高问题。坚持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班次,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有条件的乡镇,鼓励引进发展前景好、市场信誉高、培训师资雄厚的公司(集团)参与实用技术培训,实行“党校协会公司农户”的培训模式,走市场化的培训道路。

4.解决好培训体系分级管理问题。一是发挥好县委党校主导作用。县委党校要承担起全县教育培训的组织、协调、整合职能,负责协调、指导和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除了做好主体班、提高班等自主培训工作以外,还要负责对全县各乡镇(部门)党校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对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督促检查。二是发挥好乡镇党校在本级培训的统筹作用。乡镇党校要对本乡镇的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制定本乡镇的培训计划,按照县委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实施对本级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的培训。同时要负责指导各自乡镇的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的业务培训工作。三是发挥好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示范带动作用。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的除了发挥自主培训功能,承担县乡两级党校所安排的培训任务,还要发挥教育培训示范功能。要充分利用经济实体、党员中心户、个体经营户的优势,引导其走市场化、社会化的办学发展方向。

三、建立完善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相关制度

1.建立和完善县乡党校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县委党校内部人事管理。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担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由党校校务委员担任培训部主任,选配2至3名专职人员统筹全县的培训工作。强化县委党校的人事管理,每年对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进行考核。对教师队伍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绩效管理机制;乡镇党校校长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从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拔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同志担任乡镇党校专职副校长。在乡镇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选聘2至5名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党校工作的同志担任乡镇党校管理人员。

2.健全办学质量评估制度。一是进行评教。着重了解和监督教师授课,帮助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同时为教师的业务考核与竞争上岗提供依据。二是进行评学。主要是对举办培训班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检验所举办的培训班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是否切合学员的要求,是否使教育培训更加贴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实际需要。通过评估及时了解全县各级培训机构的师资及学员在参与教育培训方面的动态,进一步提高我县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

3.完善“三库一地”使用管理制度。每年年终对县乡“三库一地”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对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教材库”“案例库”继续使用,对表现突出、教学成绩好的教师进行奖励,对辐射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确的示范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教材库”“案例库”加以补充完善,对学员反映差的教师予以调整,对辐射功能弱化、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的示范基地予以淘汰,形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