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沟通心得体会十篇沟通心得体会十篇

沟通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7:22

沟通心得体会篇1

沟通是桥,人们借此和谐相处,社会借此构建文明和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沟通的心得体会2020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沟通的心得体会2020范文精选1在广阔无垠,璀璨的夜空中,繁星环绕,晶莹透亮。我仰望空中的星星,它似乎在对我说:“孩子,你有心愿吗?”

是的,我有心愿吗?我对着天空,看着一闪一闪的星星,它就像要和我说话,迫切的与我成为朋友,倾听我的心愿,帮助我,以致与我共同完成心愿。它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平静的夜空,点缀了那片夜的沉静。

心愿,是一个人未来的梦想。我的心愿有很多,例如:我想拥有一双翔翼,在空中自由的飞翔;我想当一名老师,给祖国的花朵灌溉营养;我想当一名宇航员,上神奇奥妙的太空中饱览天地之神奇,宇宙之宽广。虽然,这些都挺遥远的,但我会为此而努力奋斗,人们常说:人生不能妄自菲薄,不能自暴自弃,要有理想的航标,奋发图强,成功将在那一刻等待你的到来,为你欢呼,为你喝彩……

近期,我也立下了一个心愿。就是在学习中打好坚固的基础,与新同学一起学习探讨,在合作中享受快乐,增进友谊,提高自我的学业水平。人们常常会以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当然我也不甘示弱。因为我有心愿,我要奋斗提高,从中或许会经历挫折与磨难,这并不可怕,正所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难以在失败中自拔”。有时,我还会以《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来勉励自己,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因而,心愿也会因为我有斗志昂扬的信心,时时刻刻陪伴我,与我共同走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与我共同分享快乐,承担责任,帮我排忧解难……

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享受快乐。俗话有:“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当然,快乐很重要,它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你的心情;它就像一本书,告诉了你,你现在是否快乐;它就像一粒糖,那么甜蜜……快乐会影响周围的亲朋好友,你的快乐也是他们的快乐------快乐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踏上悠扬的舞姿,拍打着稳健的节奏,共同走进了你,我,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不同的人生梦想,欢乐的体验。沟通是我们心与心沟通的重要桥梁,让我们跟着动人的旋律去了解对方的心愿,与其成为朋友……

寻找我的梦想,完成我的心愿。心愿伴我成长。

沟通的心得体会2020范文精选2沟通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沟通能够消除误解,能够平息怒火。如果没有了沟通,就没有了人际关系!

现在的社会,父母与儿女之间需要沟通,师生之间需要沟通,同学之间更需要沟通!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你在同学之间肯定立不了足!

小学六年级那次,我和我的好姐妹小悦发生了矛盾,身为班干部的我们,在自习课上带头说话,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之后,我们互相责备对方,说:“都是你让我说话的,要不是你,我才不会被叫到办公室的。”然后谁也不理谁,这样争持着。这中间也僵硬的关系一直持续了四天。四天里,我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下课我们把对方当成空气,这样度过了几天,一天晚上我趴在床上想我和小悦之间的矛盾,我们这样做何必呢?不就是一件小事吗!于是,我决定明天和小悦好好的沟通一下!

到了第四天,我走到她的座位那儿,心平气和的说道:“那个,我们。。。。。。”还没来得及说完,她就站起来,头也不回地向门外走去,我跑过去,看着她那副伤心的脸,我说:“我们是班里的干部,带头说话是很不好的行为!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错误。”小悦渐渐平下心来对我说:“也对,我们不必要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吗!”于是,我们恢复了之前的友谊!

朋友之间因为彼此都高举着沟通这火把,哪怕隔着天与地的距离,也能在寂寞的夜里遥相呼应。

沟通的心得体会2020范文精选3在生活里,每一个人都需要沟通,沟通让我们了解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事情。有很多的烦恼也是少沟通,有了误会。人与人就有隔阂。我以前也有过隔阂。

那是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因为过几天妈妈就生日了。我很快就做完功课,锁起门来,做我为妈妈准备的生日礼物。妈妈下班回来了,她发现我的门锁了,想看看我在做什么。就拿备份钥匙打开门,偷偷看了一眼,发现我不是在做作业,而是在做其他东西。她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我的东西丢进垃圾桶。然后很严厉地说:快点做作业,不要玩。学习要好,才能上好初中,好高中!别一心想着玩!她太不了解我了,我做什么,也不问清楚就把我的东西扔了。你知道我用了多少心血做成的布娃娃。

很明显,我和妈妈之间少了沟通,发生了误会。当妈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她也明白到沟通的重要性。大家慢慢沟通起来,所有的误会全部解开了,又恢复以前开心的时候。

这件事让我明白到沟通可以把隔阂解开,所以说沟通犹如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索道,说的一点也没错。

沟通的心得体会2020范文精选4人类的发展需要沟通,动物之间的`协作需要沟通,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沟通。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信息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没有交流就不会有科技的发展。

有一次,孔子在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的途中,一匹驾车的马脱缰跑开,吃了一位农民的庄稼,这位农民就把马扣住不放。

弟子子贡能说会道,自告奋勇地去交涉,结果子贡讲了半天的道理,说了不少的好话,农民就是不还马,子贡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

孔子见状,笑说:“拿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游说,就好比用高级祭品去供奉野兽,用美妙的音乐去取悦飞鸟,这怎么行得通呢?”于是让马夫前去讨马。

马夫走到农民跟前,笑嘻嘻地说:“老兄,你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也不是在西海旅行,我们既然碰到一起了,我的马吃你两口庄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农民听马夫这样说,再看看与自己打扮相同的农夫,觉得很亲切,就十分痛快地把马还给了他。

有一个业务员,每次去客户商店时,总要和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再去见店主。有一天,他来到这家商店,店主告诉他今后不需要他们公司的产品了。业务员离开后,柜台的营业员对店主说:“这个人是店里来的所有推销员中惟一同我打招呼的人,如果有什么值得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他。”店主觉得营业员的话有道理,于是就又把这个业务员请了出来。

拿出诚挚的心和别人交流,你将获益匪浅。

心灵的沃土,需要浇水,需要施肥,更需要沟通。上帝用语言隔断人类交流,终止了通天之塔的营建,那是因为人们没有心灵的沟通;倘若我们建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想来上帝也只能束手,不是吗?

打开心灵的窗户,透过一份鲜花的淡香,射过缕缕的温暖阳光,让我们建起沟通的桥梁,一直走进彼此的心灵。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

沟通的心得体会2020范文精选5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宛如彼岸与此岸,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分离就好像两岸之间滔滔不绝的江水。要想到达彼岸,就必须建造一座坚固的桥;要想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建造一座通向心灵的桥——学会沟通。自然界中的桥可以用各种石料造成,心灵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到。

沟通可以以言相传

语言自古以来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然而,语言是沟通彼此情感的纽带,这一点却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外语,不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更好地认识世界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话,这都是通过语言这沟通之桥来实现的。听朋友说话,是沟通心灵的友谊;听老师说话,是沟通学习的内容;听父母说话,是沟通幸福爱意……每天,我们都听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其实都是心灵的'沟通,交往的沟通,它使我们认识外界,发展自我。

沟通可以以目示意

有时我们的一个眼神也是与他人在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情意可以通过眼神这窗户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以目示意是心灵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带有微笑的眼神,沟通的是快乐;一个含有愤怒的眼神,沟通的是恼怒;一个目无色彩、眉头紧锁的眼神,沟通的是忧愁;一个瞳孔闪光,睫毛扬起的眼神,沟通的是惊奇……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可以通过眼神与他人沟通,同他人一起体验人生。

沟通可以心领神会

没有语言,没有目光,甚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如果能与他人沟通,那就是要靠心领神会了,这或者可用一个时尚的词“默契”来代替。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能心领神会对方的人,必定对对方十分了解,可以用心与心来沟通,能用心来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最深层的底蕴。

希望我们能非常了解对方,能经常地与对方交心,这样方能慢慢进入到心领神会这一境界。

沟通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高中阶段;师生;有效沟通

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是人生中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代,也是充满活力的时期,交往差异性表现为对同伴友谊渴求,和对成人交往中出现了一定的封闭性。

高中老师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工作中还要管理好班级与学生,履行好班级管理岗位责任;作为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训练自己的学生如何讲话讲得很得体,表达很恳切,面对人时就会取得别人的好感。

一般来说,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这里指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当然,这种心理沟通可能是有效的,有时可能是无效的,也有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但对老师来说要力求有效;同时老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反映,并根据其反映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及方式;免除不必要的误解,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心理沟通。当然,这里特指高中阶段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那么,有效沟通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呢?

很多人认为沟通时靠口才,但是我认为,沟通的基本问题应该是心态,基本原理是关心,基本要求是主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讲话,是不太关心别人的事情。所谓关心,就是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面想问题,多理解,多帮助。主动是指,我们要主动及时地互相交换信息,把很多问题想在前面,避免出现问题再被动应对。

因此结合实际,个人认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到的几个问题:

一、就事论事原则,即不针对个人的个性和品格

班主任要就某一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切勿“借题发挥”“举一反三”,节外生枝;避免产生“联想”,翻老底,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这样做只会加大有效沟通的难度;在和学生沟通时最忌讳的是从一个问题牵连到另外一个问题,这只会增加学生的反感。如同样与作弊的同学进行沟通,甲班主任第一句话是“怎么又犯错误了,这下班级评文明班被一票否决了”,既翻老底又借题发挥,沟通效果肯定不会理想;乙班主任让学生座下,情绪稳定后,很贴切地说了一句“这件事,你一定有话要跟我讲”,激发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度,话匣子也一下打开了,为有效沟通与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重视非言语沟通原则,即肢体语言

非言语沟通主要指班主任的肢体语言,是以复杂丰富的肢体动作为载体,传达情绪或信息,有效地达到心理沟通。如以下班主任面部表情被公认为好的肢体语言:(1)面部挂着微笑;(2)关注、欣赏的表情;(3)真诚、亲切有亲和力;(4)不皱眉头、不常叹气、不板着脸;(5)常对学生表现出有信心、有希望的神情。班主任在沟通时要适当地运用“赞许点头、竖起拇指、眼睛发光、鼓掌”等认可的肢体动作,使沟通更通畅有效。

当然,有效心理沟通的原则还有很多,操作中可综合运用,但以上两个方面是最有实效,也是运用最多,需要重点把握的方面。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光要承担教育家的角色,在现实中我们还要承担管理者的角色。对于教育者来说应当让学生尽量保持活力,对于管理者来说首要的是让学生群体保持秩序,这两者有时候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学校教师之所以让让学生守纪律,不是老师不懂得教育的原因,而是班级容量的问题,如果一个班级50多个孩子都是有活力的“孙悟空”,教室里随时都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班级教育无法进行。所以不是教师有问题,而是班级容量的问题。我们很多的问题的根本和我们的纠结的心态往往是源于此处。我们必须明白这个现实的问题,在教育和管理中找到平衡点。如果把这个道理跟学生和家长有效地沟通好了,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就会更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2002.

沟通心得体会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保护措施”为你整理了这篇教师关于亲子沟通技巧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教师关于亲子沟通技巧学习的心得体会

藁城区南董镇北高庄小学谷力巧

作为有十七年工作经验的一线教师,我深知学生的品格培养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近期学校组织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和大量阅读此类书籍,我的内心感悟很深。

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如”赏识、激励、管教、批评、惩罚等”。但如果亲子之间的关心不好,什么教育手段都是徒劳的。关系是什么?按照权威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就亲子关系而言,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绝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亲子之间保持密切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因此,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亲子关系成为教育孩子的核心问题。这些沟通问题可能大多数的城市孩子的父母都很重视,也能去实施,但近几年,班级流动

儿童的增长,流动儿童的亲子沟通就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是理解和尊重孩子。你是否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用心感受孩子的愿望和要求、欢乐和痛苦、梦想和烦恼?可能流动儿童的父母们由于工作的繁忙、生活压力的增强,我们更"重视"的往往是自己,因为只有尊重孩子,你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你们才有可能有愉快的沟通。我们在和孩子的接触中,作为父母可能只是发现孩子又长高了,快赶上大人们了,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思想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孩子不听话、犟嘴、不礼貌的一面,那我们选择的方法是理解和尊重孩子还是批评和责骂孩子呢?我认为作为家长要愿意听孩子们的解释或是他们的意见,少些责骂或冷漠,多些倾听,可能孩子更愿意和我们沟通,只要沟通没有问题,作父母的就有办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成长。

其次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做父母的都想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但是我们要讲究方法,打骂孩子有时确实能让孩子“怕”,但是可曾想过,孩子这究竟是害怕惩罚还是真的信服了你说的话?我觉得,这可能适得其反,暴力只能让孩子内心充满恐惧和仇恨,而宽容才能让孩子感觉你的关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尊重、信服自己的父母。宽容孩子的错误并不是对孩子的错误放任不管,而是当孩子有了过失时,应给孩子一个认识、反省的时间和机会。因为孩子有过错并深感愧疚时,是最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的,而父母就有责任承担这一责任,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更优秀,心里更健康。

沟通心得体会篇4

员工沟通是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相互发生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是企业天然就存在的一种运行方式,从企业建立开始就有,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沟通”的企业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员工沟通”一般指企业与员工的沟通,这个“企业”指企业和代表企业出现的企业领导、员工沟通的执行者和企业的具体部门。现代企业发展,越来越讲求完善而有效的“员工沟通”,以期实现企业的信息畅达、上下一心,运转高效。

目前员工沟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管理实质和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员工沟通”机制已在许多企业得到建立,已成为企业管理新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中国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员工沟通存在许多问题,并影响到“员工沟通”机制的作用有效发挥和广泛建立。

对员工沟通缺乏足够认识,员工沟通缺乏必要的机制与载体支撑。当下许多企业只是将员工沟通作为传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认为沟通就是聊聊天,谈谈心,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目前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常常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足够重视,没有从企业管理和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和开展沟通工作,使员工沟通成为“不重视”中的“不重视”。同时,“员工沟通”由于缺乏独立的学科性,只能依靠传统经验和一般性的认识去开展工作。基于上述原因,使员工沟通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机制和载体支撑,如没有相应的工作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载体、渠道和工作时限,使员工沟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想要”,使企业许多政策得不到员工的充分理解,企业又不能及时听到员工的意见,引起各种矛盾的产生乃至激化。

员工沟通缺乏足够创新,沟通技巧单一而滞后。由于对员工沟通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没有将员工沟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员工沟通只是停留在一般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层面,使企业对员工沟通,既不会创新,也没有创新的动力,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基本很难见到员工沟通的创新,即使有一定的创新,也是表现形式的创新,没有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对员工沟通的机制、实质内容进行创新。由于员工沟通缺乏创新,员工沟通的技巧也只是一种普通的谈话技巧,如对沟通语境的营造、频次与深度的把握,在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沟通工作中,都没有涉及,沟通只是就事论事,或者将沟通从双向变成单向,使员工本能地对沟通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沟通无法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或者认为企业的沟通是敷衍了事。

沟通中反映的问题难以解决,企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成本日趋加大的情况下,加之许多政策性的原因,企业对员工沟通中反映的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往往越是实质性问题,越难以解决,特别是许多问题,是一个企业无法靠自身力量能解决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倾注整个社会的力量才能解决。当一个个问题通过员工沟通被反映到企业管理层,而这些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员工就会对沟通失去信心,同时,许多敏感问题,又会通过员工沟通被再次显性化,引起矛盾的更加激化,这些问题,使企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或者认为开展了也是“白”开展,不会得到员工的真正认同。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问题积累更多,成为一种恶性的循环。

员工思想波动加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员工沟通。当前,社会发展仍处于一个转型期,社会经济所有制形式的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群体的日趋多元化,而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竞争,还尚待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加之社会意识形态的日趋多元化,加之过于追求眼球效应的媒体宣传和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迅速应用,员工思想极易产生波动,心理状态极易失衡,甚至侧重偏负面性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员工的不安全感、紧迫感日益加大,他们特别渴望通过员工沟通,使企业理解他们,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建立务实而完善的员工沟通机制

面对员工沟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果要使员工能与企业上下同心,就必须适应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诉求的实际,因企制宜,稳步创新,以正面导向为主,建立完善的员工沟通机制,包括员工沟通的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组织、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方便员工参与到沟通中,在企业内形成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人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支持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遵循沟通的自身规律,平等、正向地开展员工沟通。

一是学科性和规律性原则。要想使员工沟通取得实质性突破,就必须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员工沟通,将员工沟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企业管理学、心理学等角度来对待员工沟通,只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员工沟通才能不像一般性的辅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才能真正获得企业的重视,才能获得必要的软硬件支撑,才能进行积极而有实质的创新。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员工沟通也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要遵循沟通的客观规律来开展沟通,如沟通既有双向的,也有单向的,以双向为主,但也要重视单向的思想传播,促进沟通氛围的营造;沟通不可能一次、两次就完成,要经常、不断地进行;沟通要因时、因人而变,企业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沟通重点,对不同人,要讲究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内容;沟通无时不在,企业要时刻树立“沟通”的意识,即使在非正式沟通场合,也要以平等之心与员工相待,不能临时抱佛脚。

二是平等与双向信任的原则。任何沟通要取得满意的成效,沟通双方的互相信任是前提条件,而要做到互相信任,沟通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企业中的员工沟通,就是企业与员工是平等的。要做到平等与双向信任,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将员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沟通的语言、环境等方面,从细微之处做起,认真考虑员工的心理感受,并相信员工在沟通中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真心诚意地想为员工办实事,不能将沟通作为一种摆设或应付性的工作,要耐心听取员工的意见,积极想方设法,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再次要在沟通中注重保护员工的权益,员工在沟通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涉及企业内的一些部门或人员,也可能会涉及员工的部分隐私,因此,在沟通中,企业有责任保护员工的权益和隐私(如是谁反映的问题),如果员工隐私一旦被泄露,员工将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憎恨情绪,并将这种情绪在其他员工中快速传播。

三是正向引导和力求实效的原则。面对现实中许多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员工沟通既是了解情况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员工思想的引导和心理安慰,是一种人文管理的体现,这种沟通,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如询问员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是问遇到哪些困难,而是问员工,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发展,需要企业为自己创造哪些条件,凡此种种,就是通过沟通,将员工的思想和认知朝积极的方面的引导,巧妙地将员工的“正”情绪调动出来,而不能使员工更加加深对负面问题的认识,激发员工的“负”情绪,任何一个问题,用不同方式,都会激发出人的不同情绪。同时,员工沟通最终要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沟通方式如何,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沟通,最终都会受到员工的“抛弃”,因此,员工沟通从开始,就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设定好沟通的方式和内容,使沟通中反映的问题,企业能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避免沟通中收集到的问题,绝大部分是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企业和员工沟通工作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畅通员工反映问题渠道,建立多方位员工沟通途径。员工沟通最外在的表现是员工沟通的途径,就是企业通过何种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也是员工反映问题的渠道建设,要使员工沟通能顺利而有效进行,就必须建立多方位的员工沟通途径,保证员工能及时而方便地反映问题。

一是建立“面对面”的沟通渠道。每个人由于经历、学识的不一样,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理解不一样,“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最大程度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及时消除可能由于言语、文字引起的歧义。“面对面”沟通可以在不同场地进行,即可以在会议室,也可以在生产场所,包括员工休息的地方和家庭;既可以请员工到“上面”来,也可以到一线员工中。“面对面”沟通分“多对多”“一对多”和“一对一”,“多对多”和“一对多”沟通,即通常所说的群体沟通。群体沟通可以营造浓厚的沟通氛围,激发相互的思维,使沟通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常见的群体沟通有一位或几位领导与员工的面对面的座谈会、领导面对更多员工的集体宣讲会,群体沟通内容包括形势任务、市场营销、综合管控、职业发展,等等,但无论何种内容,沟通的主要引导者,即企业领导或主持人,都要能充分调动员工的情绪并进行合理的掌控,防止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要选择能代表企业若干群体的员工发言,如青年群体、一线群体,等等,回答员工的问题要言简意赅,即使不能立刻答复或者是否定的答案,也要以委婉的方式向员工解答,给提问的人以充足的“面子”,但要注意,不能立刻回答的问题和给否定答案的问题不能过多。

“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和内容与群体沟通基本相似,但特别要注意沟通环境的营造,如咖啡室、谈心屋就比办公室要好。另外,“一对一”的沟通,员工可能更关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和个体特性,在做好员工情绪调动的同时,还要做好员工的心理安抚工作。

二是建立“背靠背”的沟通渠道。“背靠背”沟通,就是允许员工以实名或匿名的方式,随时随地,单向主动向企业反映问题。“背靠背”沟通,尤其匿名方式的沟通,可以消除员工的顾虑,最大程度地吸引员工参与到沟通中,使员工更能客观地反映问题。常见的“背靠背”的沟通,包括建立领导信箱(如总经理信箱)、开展问卷调查(如满意度调查、思想动态调查)、进行网上实时问答等。“背靠背”沟通由于被访问的对象不受时间、空间和群体代表性的限制,各种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地产生,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问题是不可控的。“背靠背”沟通,要设置专人,及时收集员工反映的问题,并汇总归纳,对于个性问题,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对于共性问题,要及时公开宣布解决的措施,同时,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开诚布公地向员工讲明,当然,对于无法解决的个性问题,只能回复给提问的员工本人。另外,要从“背靠背”沟通中,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员工的普遍反映,适时进行“面对面”的群体或“一对一”沟通,及时化解矛盾,统一思想。

三是积极创新沟通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员工感知特点的不断变化,员工沟通也必须在认真总结传统沟通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的变化,积极创新沟通方式,使沟通更能符合员工相互交流的特点,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沟通中。如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沟通,包括网上问答、网上信箱、网上调查,等等。在创新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创新对象的规律和特点,如进行网络沟通,就要深入研究网络沟通的自身规律,研究员工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感知特点,通过网络,激发员工参与沟通的积极性。另外,还可借鉴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方式,引入第三方配合开展员工沟通,使员工更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沟通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企业内部管理;小沟通;大麻烦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19-02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从故事情节上看,就是一个名叫李雪莲的普通农村妇女,在一场假离婚变成真离婚的家庭变故后,为了洗清自己的冤屈,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打官司、不断上访。《人民日报》刊发访谈文章称其为一则社会寓言,“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便是,官员不担当就是腐败。”这个观点固然没错,但从另一个角度探析,我们也看到了由于立场不同,利己思想作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缺乏倾听、缺少信任,“小沟通”没处理好而带来一系列“大麻烦”。

电影是对现实的影射。如同电影中的法院院长、县长、市长一样,现实中,不少企业管理者也被“小沟通”没有很好解决带来的“大麻烦”所困扰。重视“小沟通”,有效破解沟通难题,让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和谐共进、各个“零件”有效运转,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一、小沟通,大作用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之所以称小沟通,是相对企业战略、规划、发展愿景等被视为头等重要的大事而言的。企业内部的沟通工作虽然每天都在进行或发生,但很少有企业将沟通问题摆到跟企业战略、规划、发展愿景等同等的地位,也鲜见有企业设置专门负责沟通工作的部门。沟通二字于不少企业而言,很多时候是“有名无分”。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可见,沟通看似小,实则对企业十分重要。当前,人本理念已经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理念。而要创建一个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和谐企业,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沟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利器”,用好这个“利器”,能起到增进理解、改进工作、帮助决策等大作用。

(一)有效沟通有利于增进理解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不少企i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受个体的差异、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所处位置不同,改革产生的阵痛影响等,使得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和隔阂。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管理层或者说领导班子采取竞聘上岗、末尾淘汰、降本增效、奖优罚劣等新举措,其出发点肯定是为了适应形势变化,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但如果个体或小群体仅从个人得失出发,以一己利弊考虑,对企业的政策、对领导做法难免不理解或不满,这种不理解或不满很容易转化为积怨,此时如果对其视而不见,不及时沟通化解,积怨就会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不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错误的观点就会汇聚演变,转化成一道埂或一堵墙。这时就要通过沟通,彼此及时交换意见,消除隔阂和误解,增进理解和感情,达成认识上的统一,进而转化为行动上的一致。

(二)有效沟通有利于促进企业和谐

对企业来说,和谐意味着较好的环境和秩序、更低的交易成本、更融洽的内部关系。不少企业为构建和谐采取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举措,但任何企业都一样,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做得尽善尽美。所以,不能否认的是,尽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员工的不理解甚至班子内部的不认同现象并没有绝迹,部门与部门之间因本位主义出发造成的不和谐音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距和谐企业要达到的理想境界还有一定差距。这种时候,就需要沟通来让不同的个人或群体有一个正常的渠道,去表达自己,去交流,从而达到和谐。因此,为了消除不和谐音符,也需要沟通来助力。

(三)有效沟通有利于企业领导作出正确决策

作为处于决策层的企业领导,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而且事务繁忙、思维转换快,往往可能因疏于与下级沟通而忽略处于执行位置的员工所处的境地和所站的角度位置,作出的决策也可能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只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领导层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员工,并俯下身来,保持一种平等的心态,更多地强调员工的重要性、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并通过沟通体察民意,才能充分考虑利与弊、远与近、亲与疏,三思而后行,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有效沟通有利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改进工作

一个企业就如同一台机器,要维持高速有效的运转,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都不可小视。但由于分工的不同、各部门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一般企业所属部门有从事管理的、有后勤服务的、有搞市场搞开发的,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部门负责人,要想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效的沟通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使各职能部门在遇到问题时换位思考,多想别人之不易;同时,也使各职能部门增进了解,清醒地看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工作,并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出发,与其他部门打好配合,为大局而共同努力。

二、小沟通,大学问

沟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灵活应变的技巧、良好的氛围,需要睿智和诚心,需要换位思考,不同的语言表达、沟通背景和沟通方式,沟通的成效可能与预期大相径庭。可以说,小沟通里也有大学问。

(一)沟通关乎文化

企业的沟通效率高低,往往不是因为沟通的形式和过程,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企业是否具备无障碍的沟通文化。如果企业组织或中高层领导不能够构建和谐的文化体系,员工选择不沟通或虚伪沟通是必然的,也是明智的。有的企业员工对沟通持消极态度,认为“说也白说,不如不说”,所以难开金口,在需要沟通时保持沉默。如同《我不是藩金莲》里的李雪莲,认为牛都能读懂、相信自己,而市长们却怀疑自己,所以她宁愿听牛的,也不愿听市长的。沟通的文化要使愿意沟通的人达到“诚心”、“开心”、“放心”的境界,才能保证有效沟通的开始。而要达到“三心”境界,沟通文化的承诺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该体现在组织行为上,并经过了多数员工的沟通验证,员工才能够认同企业的沟通文化。这必须是一个需要长期营造氛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用心去做大量工作,特别是要在让员工“说了不白说”、“沟通必有结果”上下工夫,逐步营造一个较好的沟通文化氛围,员工的参与热情高了,也慢慢会变得“口直心快”。

(二)沟通关乎保密

沟通的环境是要求遵循一定原则的。这些沟通原则包括沟通保密原则、真实性原则、充分性原则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保密性原则。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或不被遵守,沟通市场就失去了沟通思想“公平交易”的原则,沟通者获得的不是“通”,而是“痛”。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某个员工出于责任心在沟通过程中对某位领导提出了看法或建议,希望改进工作,但第二天这意见就“地球人都知道”了,其结果肯定是,参与沟通的员工会永远记住被蛇咬之痛,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甚至永远闭上自己的嘴,噤若寒蝉。如果参与沟通的强势一方不能谨守保密诺言,就会永远失信于人。

(三)沟通关乎心理

做沟通工作,一定要避免本位主义,多作换位思考,知道对方所思、所想、所虑,更容易达到效果。沟通实践表明,网络沟通是一种最快捷的方式,一方面,员工只要登陆,随时可以上网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回复快,解决问题及时,有问必有回应。但要知道,因ip地址具有可追溯性,网络沟通是有所保留的,员工可能并不敢也不能将所有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比如,设沟通信箱,也要考虑职工的顾虑,信箱要放在不显眼或是不会被监控到的位置。沟通是多层次的,职工更期盼的是企业领导与自己直接进行沟通,因为他们还是担心自己的意愿或想法经过“中间机”转换后会被放大或缩小,被贪污或歪曲。对员工的这些心态,管理者应该经常作换位思考,分析原因,找到对策,改进沟通工作。

三、小沟通,大工程

良好的沟通如同济一样,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但对一般人来说,沟通真还是个有难度的“活计”。对一个企业来说,要解决沟通难题,管理者得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用心、用情、用技,多方着力,构建多角度、全方位沟通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抓好渠道畅通工程,方便职工参与

沟通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机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正式的沟通渠道。沟通渠道可以有很多种,但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最受员工欢迎,可能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比如,企业可以在内部局域网专设职工建议、疑问与答复栏目。通过这个栏目,职工如对企业的改革发展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企业里采取的工作举措存在疑问、对改善生活工作条件有呼求,可以登陆企业内部局域网提交上去,管理者及时让员工在短时间内得到答复。有的企业也可根据情况设领导接待日,企业主要领导定期于百忙之中抽出一天或半天专门用于接待员工,面对面听取员工意见,心与心真诚沟通交流。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主题恳谈会、文件沟通、网络沟通等多种渠道,方便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沟通中来。渠道畅通工程,是有效沟通的首要环节。

(二)重视制度建设工程,形成长效机制

沟通工作如要想持久取得正面效果,必须建立起沟通工作的长效机制,需要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沟通制度,明确规定内部沟通的目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沟通制度中对内容的设置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得站在提升沟通层次的角度,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发展目标的提出、发展重点和发展途径的确定提出建议,对企业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提出建议,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项予以询问或提出意见等,列入沟通的范围,这样就可避免沟通仅仅停留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当然,具体的沟通方式和渠道可灵活多样,怎么有效怎么来。此外,要有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沟通制度落到实处。

沟通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师生沟通;信任感;师生关系

1前言

从目前小学教育来看,小学教育是学生性格形成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只有重视学生的性格培养,才能为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小学教师除了要重点提高教学成绩之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心与心的碰撞,使老师能够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进而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供有力帮助。所以,小学阶段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广西小学教学现状来看,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尤为必要。

2小学教育中,老师应用童心与学生交流

考虑到广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小学生的心理比较封闭,要想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老师就要拥有一颗童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很珍贵的财富。小学的思维发展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这样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东西都会被否认,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在课余时间要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

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想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老师应用童心与学生交流

考虑到小学学生年级较小的特点,老师只有用童心与学生交流,才能做到了解学生思维特点,提高与学生心理沟通能力的目的。

2.2老师应与学生换位思考

为了做到正确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老师应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

2.3老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认真分析学生心理特征

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达到提升师生沟通质量的目的。

3小学老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与学生真诚分享自己

考虑到广西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轻易不要否认孩子的想法。一旦学生被否认,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在课余时间要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结合小学教育特点,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与学生真诚分享自己,做到加深彼此的了解,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老师应在学生面前深度剖析自己,增加与学生的沟通

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老师应在学生面前深度剖析自己,实现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以此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信任,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心。

3.2老师应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将自己的心路历程、成长经历和心理思考都与学生分享,并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保证师生间的沟通取得积极效果。

3.3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真诚交流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之前,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沟通效果。

4小学老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通过对广西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发掘后发现,广西小学生对情感体验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良好的情感体验会给小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为此,在小学老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老师要认识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要善于把握沟通时机。

儿童的情感体验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得到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便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最需要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最佳时机。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师生间的沟通质量:

4.1老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需要

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老师只有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做到有针对性的交流,才能保证师生间沟通的整体效果,满足师生沟通需要。

4.2老师应把握沟通时机

在沟通时机的把握上,老师应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合理利用沟通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保证师生间的沟通取得积极效果。

4.3老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考虑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老师应在与学生的沟通中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

5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教育阶段,只有加强师生沟通,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学习习惯的目的。为此,老师应用童心与学生交流、应与学生真诚分享自己、并应善于捕捉沟通时机,从根本上提高师生沟通效果,满足小学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丹丹;对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邓先惠;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李艳;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邵旭晓;当代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沟通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医患沟通;社会心理学;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16-0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的发展[1],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在当前医务人员紧张的工作压力形式下,与患者及家属相处时间越来越久的逐渐成为医学生群体。目前见习、实习医学生已遍布医院的各大主要临床科室,经临床培训后,在临床医疗的第一线逐渐承担了大量的诊治任务。然而,由于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不足,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不强,使得近年来医患纠纷中医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有关问题,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某高校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或家属共200名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随机抽样方法对某高校附属医院的住院病人或家属共200名进行调查,其中抽取该院10个临床科室。所选取的患者及家属分布各个年龄段,其文化层次、医疗保险等基本资料均各有代表,配合调查的患者及家属意识清醒,无语言障碍。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医患沟通的相关文献资料,根据调查所需设计《医学生医患沟通情况问卷调查表(患者及家属篇)》。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的基本情况、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认识、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满意程度、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技巧的建议。

(三)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合格的问卷数据采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患者及家属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总共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在1周内完成调查并收回195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达97.50%。男女比例大约为1.4:1。患者及家属中青少年12人(6.15%),青年37人(18.98%),中年60人(30.77%),老年86人(44.10%)。文化水平为本科及以上36人(18.46%),专科34人(17.44%),高中75人(38.46%),初中及以下50人(25.64%)。被调查的患者及家属中职工医保27人(13.85%),居民医保71人(36.41%),农合84人(43.07%),无医保13人(6.67%)。

(二)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的认识及满意度调查

1.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认识调查。

2.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满意程度调查。

(三)从患者及家属角度分析造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的原因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热潮,医患关系的愈演愈烈逐渐受到各界媒体的关注,从调查结果来看,患者认为导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因素是:(1)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不能更好解释患者病情,其中67人(34.36%)。(2)医学生的沟通技巧把握不到位,其中95人(48.72%)。(3)大量媒体的负面报道使得医学生对医患沟通产生畏惧心理,其中33人(16.92%)。

(四)患者及家属对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建议

三、讨论

(一)患者及家属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分析

在求医过程中,医患沟通成为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医学生,这是步入合格医师殿堂的必要条件[3]。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技巧的学习刻不容缓,是缓解目前紧张医患关系的有力动力。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分析,其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满意度基于三点:其一,医学生对患者病情的知情度。当患者对医学生进行其病情的询问时,如果医学生的回答模棱两可,则会令患者对医学生造成不信任感,使得医患关系变得紧张。其二,医学生的言行举止。刚步入临床的见习、实习医生常因临床经验不足,医患沟通技巧欠缺而不被患者及家属信任[4]。其三,医学生对患者心理的不理解,患者对医学生的服务同样存在其期望及实际感知的对比,患者在就医中会产生焦躁和恐惧心理,而医学生往往对于他们的心理反应持不理解态度,于是加重医患紧张关系。

(二)沟通不足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1.医学生对患者及家属心理的不理解。研究者表明,对某事物的认识必先建立于其心理角度下的客观观点,而非主观性的认识。在医患关系中,最常见的就是焦躁和恐惧心理。当患者开始进入医院的陌生环境,在应激情绪的强烈影响下,患者会选择性地注意与疾病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负面的[5]。医学生对于患者心理的不理解,再加上病人的自我意识较强,性格刚烈,情绪易冲动,那么医患关系就更加难以融洽。

2.医学生专业知识不足及沟通能力技巧的欠缺。长期以来,“前苏联医学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灌输,从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与医学服务理念的培养[6]。缺乏社会经验的医学生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在临床见习、实习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相应对策,再加上与患者沟通时自信不足,且不能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常产生医患紧张关系。

3.社会媒体舆论的负面报道对医学生的心理压力。近年来,无论是网络媒体、报刊杂志或是电视报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都是有关的医患纠纷与冲突的报道,有多数患者及家属所看到了解的都是一些负面相关消息,甚至对一些已经歪曲事实的报道深信不疑,以至于产生对医务人员浓厚的怀疑之意甚至憎恶之情。由社会舆论所制造的不良社会心理氛围使得医学生对高尚人文医学产生沉重的压力感,在如履薄冰的医学之路上害怕自身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意外攻击,处于对自我的保护意识,使得其无法与患者及家属自如沟通,严峻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三)改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分析

1.加强了解患方心理。医患和谐关系的体现基于双方之间的信任,而心理建设是必不可缺的关键。医学生应该主动从患者的立场出发,设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需求及医疗解决方案,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生理体验,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担忧和排斥心理[7]。高校及医院可以开设相关医学生心理培训及心理平台,指导医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从而提高临床医患沟通能力。

2.提高医患沟通人文技巧。随着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融入现代医学领域,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的成为了医学生的沟通能力问题,在欧美发达国家尤为明显[8]。美国的医学院校十分重视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并把它列为21世纪医学生教育课程重点加强的九项内容之一[9]。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实际教学体会,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技巧的培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施:(1)开设相关人文科学知识课程,有效引导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由“知”转为“行”,对医学生进行规范化培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教育,例如pBL教学、Sp教学、兴趣小组、知识竞赛等方式。(2)注重临床带教老师医患沟通技能的传授,将模拟课堂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教学。(3)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的学习。包括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而主要方式是语言沟通,交谈是其主要办法。(4)强化医学法制学知识,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5)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列为考评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沟通技巧的同时,站在患者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心理需求、情绪及个性心理特点,具备一颗仁爱之心。

3.加强媒体的积极正面宣传。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把握信息传播的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使宣传工作事半功倍,从而纠正患者及家属对于医院的负面认识。通过积极地宣传,尽量多地占领传媒信息渠道,从而强化医院品牌,让受众在了解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的同时,传播医院的价值观、服务理念,并使患者获得及时、准确、有用的医疗信息,合理就医、提升就医体验,从而提升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四、展望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患者及家属对目前的医学生沟通能力总体不太满意,同时对于医患沟通有很强烈的需求。加强了解患方心理,提高医患沟通人文技巧是改善医患沟通现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可以提高其临床技能的能力,并能积极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及消除,给予他们精神安慰等,这既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要求,同时也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从医学生出发,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加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医患沟通技巧的学习,从人文态度上,正确把握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平衡,建设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贺军.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王经纬,马超,张琼,等.尊重和扭曲―从自医疗父权及其关系的角度谈和谐医患关系[J].医学与哲学,2012,33(12a):42-44.

[3]林杰才,田冬霞,沙秋云.比利时大学校际课程对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4-116.

[4]丁建,张少佼,陈玺华,等.实习医师医患沟通现状的多中心调查与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58-59.

[5]黄玉莲,尚鹤睿.影响医患沟通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4(4):79-81.

[6]杜舟,黄萍.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58-59.

[7]徐源,杨福寿,胡昕,等.医学生医患沟通与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073-1075.

沟通心得体会篇8

一般来讲,沟通就是指发送者凭借一定渠道,将信息发送给既定对象,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有效沟通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使信息真实迅速地得到交流,并使组织中需要此信息的个体达成共识,完成沟通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沟通的有效性包括速度、范围、以及沟通目的等。

二、影响组织沟通的因素

组织沟通有六大要素

1.信息编码与译码。信息编码就是信息发送者选择表达方式和内容,将信息与意义符号化。译码则恰恰与之相反,将符号还原,并理解其信息内容与含义的过程。

2.沟通渠道。沟通渠道的选择会影响信息传送的速度、有效性和完整性。除了传统的沟通渠道,现已被企业利用的管理沟通电子渠道有:即时通讯工具、共享数据库、电子邮件、内联网等渠道。

3.沟通反馈。反馈是指接收者把收到并理解了的信息返送给发送者,以便发送者对接收者是否正确理解信息进行核实。

4.沟通背景。企业管理沟通的背景有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政治背景等几个方面。

5.沟通噪音。沟通噪音是指一切影响有效沟通的消极、负面、阻碍因素,它存在于管理沟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发送、传输、接收噪音,系统噪音、环境噪音、背景噪音及数量噪音等。

首先,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个体的个性差异、个体的心理素质、对信息的态度、知觉选择偏差、个体基本沟通能力等。

1.个性差异所引起的障碍。组织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性质、气质、态度、情绪、见解、语音语调等因素,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

2.个体的心理素质所引起的障碍。比如对上级的惧怕、怯场等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3.对信息的态度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一方面是认识的差异,沟通主体忽视信息作用的现象还很普遍,这就为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是利益观念,不同的组织成员对信息有不同的看法,所选择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4.知觉选择偏差所造成的障碍。客观因素如发送的信息各个部分的强度不同,对接收人的价值也不同,致使部分信息容易为人接收,另一部分则被忽视。

5.个体基本的沟通能力如记忆不佳、口齿不清、沟通技巧等所造成的沟通障碍。

其次,人际因素。1.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程度。沟通双方的诚意和相互信任至关重要,在组织沟通中,同一事件当信息来源不同时,信息接收者通常会对信息所产生的信赖程度不一。

2.沟通双方的相似程度。沟通双方的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智力、种族、社会地位、兴趣、价值观、能力、知识、经验水平等差距太大,都会导致沟通的障碍。

最后,组织结构因素。组织结构的类型主要包括直线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制、矩阵型、虚拟网络型等。每一种组织结构根据部门的分工、相互关系及复杂程度要求不同的沟通模式。

三、改善组织有效沟通的途径

提高管理沟通者自身的沟通技能是改善管理沟通的根本途径。因为沟通者自身就是组织沟通的行为主体,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专业背景、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角色认识等因素直接影响沟通的进行。目前的企业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人际沟通方面

1.调整沟通心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因此变得多样化。因此,现代企业的组织沟通者不仅要做好企业运作的程序化信息沟通,也应重视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灵沟通。

2.学会倾听。在传统思维中,“沟通”是一种富有“动作性”的动感过程。而“倾听”这一“静态”过程就被许多沟通者忽视了。但倾听恰恰是沟通行为中的核心过程。因为,倾听能激发对方的谈话欲,促发更深层次的沟通。另外,只有善于倾听,深入探测到对方的心理以及他的语言逻辑思维,才能更好的与之交流,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3.注重非言语信息。非言语信息包括沟通者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目光手势等身体语言和副语言信息。据有关资料表明,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那些来自语言文字的社交意义不会超过35%。可见,非言语信息往往比言语信息更能打动人。

(二)组织沟通方面

1.充满自信的演讲。正式演讲是建立在人们平时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正常交谈能力基础之上的。演讲时,演讲者必须适应特定的场合,语速要放慢,音量要够大,确保房间里的每个人都能听到。并协调好自己的语言、形象和姿势,以有助于人们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2.组织有效的会议。会议作为正式沟通的一种方式,在管理沟通中不可或缺。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组织有效的会议对于改善管理沟通,将会产生显著的效果。

3.规范实用的写作。组织沟通中的许多沟通是通过书面来进行的。为了使沟通有效,管理沟通中的写作应遵循以下指导方针:明确写作的目的、读者的需求和其他的需求。撰写时必须使用短段落,简单的句子,尽量少使用术语。

企业应根据发展需求有目的地健全组织的沟通渠道。作为一个组织,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人员心理结构,以使组织内各种需求的沟通都能够准确及时而有效的实现。健全沟通渠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丰富正式沟通渠道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还停留在指示、汇报和会议这些传统的沟通方式上。而定期的领导见面和不定期的群众座谈就是一种很好的正式沟通渠道。领导见面会是让那些有思想有建议的员工有机会直接与主管领导沟通。群众座谈会则是在管理者觉得有必要获得第一手关于员工真实思想、情感时而采取的一种领导与员工直接沟通的方法。

(二)合理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

非正式沟通渠道只要合理地加以利用,对改善管理沟通是非常有益的。它存在于正式沟通渠道以外,与组织等级的权力没有任何关系。在现代企业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形式:巡回管理和藤状网络式沟通。巡回管理是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与员工一起工作,有效地进行沟通。藤状网络式沟通是一种非正式的面对面的员工沟通网。

沟通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个体性;主体;隔离;沟通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25-02

一、个体性

本文所说的个体性是指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具有的独体性。这种独体性使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隔离,无法实现绝对的贯通。个体性包括三种类型:需求满足的个体性、内心世界的个体性、行为轨迹的个体性。

1.需求满足的个体性。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要不断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物质资料。由于个体的独体性,物质资料只能以个体为单位进行消费。比如,现在有甲乙两个人,只有一个馒头。甲吃了,乙就没得吃;乙吃了,甲就没得吃。如果将馒头分开吃,一方多吃了,另一方就得少吃。一方吃饱了,只能解决自己的饥饿问题,却不能解决对方的饥饿问题。

2.内心世界的个体性。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对某人某事是何态度,只有自己清楚。他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其真实想法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别人无法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其内心世界。

3.行为轨迹的个体性。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始终存在于另一个人的视野里面,都会在某些时段出现缺场。所以,每个人所看到的都只是别人行为轨迹的片段,而看不到别人的所有行为。

二、个体性带来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三种隔离

1.需求隔离。需求满足的个体性造成个体间的需求隔离。所谓需求隔离是指某一个体获得满足其需求的东西时,其他个体的需求不能获得满足。需求隔离的存在使人们在某一事物的所有权上出现了你我之分。

2.天然隔离。内心世界的个体性造成了个体间的天然隔离。两个人即便是面对面,天天生活在一起,也很难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等俗语就是对个体间的天然隔离的描述。

3.物理隔离。行为轨迹的个体性来自于时间和空间等物理条件的阻隔。从时间方面看,任何人都无法直接看到其生前死后的人的行为轨迹。从空间方面看,即便是和自己生活在同一时段的人,受空间的阻隔,自己也无法直接看到其的行为轨迹。

三、弥补三种隔离的方法

1.对需求隔离的弥补办法。任何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需求物。所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需求物是人们普遍需求的,是具有通用价值的。需求隔离隐含了个体间争夺共同目标的可能性。为了减少个体间的需求冲突,人们发展出了超越通用价值的价值。比如,生存对人们来说具有通用价值,除了活得极为痛苦的人之外,人们大都是求生避死的。如果人人都只知道求生避死,那么在面临共同灾难时,就会自顾自己,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所以,孔子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生存这一通用价值之上又发展出了更高的价值――“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而孟子在生存这一通用价值之上发展出了更高的价值――“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如果人们能够把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加以内化而成为仁人义士,那么人们之间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需求冲突了。

2.对天然隔离的弥补办法。人们要想实现面对面的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必须借助于有着共同定义的符号。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人们慢慢懂得用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意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一群体的通用语言。如果声音和想法之间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对应,人们就可以通过语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通过对方的语音来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天然隔离。我们常说:“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是沟通的桥梁”就是看到了语言在弥补个体间的天然隔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对物理隔离的弥补办法。语言(这里指的是声音形式的语言)在弥补天然隔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之间除了天然隔离还存在着物理隔离。时间上,声音是随时间流逝的,无法长久保存。空间上,声音只能延伸到十分有限的范围。为了突破物理隔离,人们发明了文字。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就能通过文字了解别人前一段时间的思想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的隔离。通过文字,不同地区的人们还可以进行书信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空间的隔离。近代以来,许多发明创造在弥补人与人之间的物理隔离方面发挥了巨大功效。比如,留声机可以突破时间的隔离,而电话可以突破空间的隔离。

四、个体间利益关系的类型

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对立关系、无涉关系、互惠关系。

1.对立关系。对立关系是不同个体为了争夺某一目标而相互抑制甚至互相摧毁的关系。对立关系往往发生在不同个体共同追求某一稀缺资源时。对于一群饿了几天的人来说,一个馒头就足以让这些人争得头破血流。只要不同个体都想得到某一稀缺物,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有可能对立化。

2.无涉关系。如果一个人的需求的满足不受其他人的影响,而他自己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需求的满足。这时这个人与其他人就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当两个人彼此没有利益关系时,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人具有无涉关系。具有无涉关系的两个人就像是两条平行线,各自有各自的轨迹,但却没有交点。

3.互惠关系。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一个人往往很难仅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得自己所需的所有需求物。所以,不同的人们在追求各自所需的需求物的过程中就容易形成互惠关系。比如,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往往需要各种类型的需求物,然而自己所能生产的需求物的种类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一个人仅仅靠自己的生产,不能满足其对各种类型需求物的需求。人们在追求各自所需的需求物的过程中,发现对方能够生产自己所追求的需求物,而自己也能生产对方所追求的需求物。双方各自只需专门生产某一种需求物,然后将部分需求物相互交换,各自的不同类型的需求就都能获得满足了。在互惠关系下,不同人们虽然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但是各方却能够实现互惠互利、各得其所。

五、沟通不同的主体

除了需求冲突造成的对立关系外,需求一致的人们之间可以建立起互惠关系。但是不同主体受天然隔离和物理隔离的影响要想建立起这些关系必须进行沟通。进行双方的需求分析后发现双方具有一致需求,才能决定和对方沟通。而实现沟通需要建立沟通的渠道。为了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还需要广拓沟通的渠道。此外,顺利的沟通还有赖于统一的沟通媒介。

1.正确的利益分析。沟通的前提是不同人们之间有共同利益的结合点。利益上完全对立的两个主体之间是不需要沟通的。所以,在国际上,只有具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之间才会建立外交关系。外交辞令是用来沟通不同主体的,好的外交辞令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主体之间的共同需求,实现联合行动,最终谋取共同利益。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苏秦之所以能造成六国的联合,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就是因为苏秦发现了六国之间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从而说服六国国君实现“合纵”以共同对付秦国。

2.建立沟通的渠道。不同主体之间有一致需求的情况下,应该致力于建立沟通的渠道。汉武帝时期,汉朝北部边境经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扰。匈奴人不仅仅侵扰汉朝,还侵略西域的一些国家。所以在匈奴问题上,汉和西域的一些国家具有共同的需要。张骞出使西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建立汉朝沟通西域诸国的渠道,使之能和汉朝一起对付匈奴。

3.广拓沟通的渠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条件一旦变化事物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沟通亦是如此。沟通的前提是沟通渠道的畅通。沟通渠道在没有东西阻挡时是畅通的。而渠道一旦被堵塞,不同主体就会从沟通走向隔绝。为了避免仅有的沟通渠道被堵塞,人们应该多开辟几条沟通渠道,保证在某一或者某些渠道被堵塞时,沟通也能顺利进行。

4.统一沟通的媒介。沟通的媒介就是不同主体共同约定的一系列代表一定意义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不同个体可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义并理解对方的主观意义。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沟通媒介就是语言。然而,不同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沟通的正常进行。所以,为了减少人们之间的沟通障碍,统一沟通的媒介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统一文字和推广普通话就是为了统一沟通的媒介,因为只有采取统一的沟通媒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地域人们的沟通障碍。

六、沟通的局限性

1.沟通调节功能的局限性。沟通只能在有一致需求的人们之间发挥调节功能。对于需求完全对立的两个人来说,沟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沟通在解决人们之间的需求冲突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沟通渠道的局限性。沟通渠道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沟通渠道的永久畅通是无法被保证的。沟通渠道随时可能因为某些突发原因而出现堵塞,从而使沟通无法实现。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沟通渠道,但是任何沟通的渠道都无法完全保证不被堵塞。

3.沟通媒介的局限性。如果个体间可以心灵相通,语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个体间的天然隔离决定了心灵相通是无法实现的,也即个体间无法实现直接的相通。所以,个体间的一切沟通都只是间接的沟通,都只是对天然隔离的弥补手段。一切沟通都需要依凭一定的沟通媒介。沟通媒介作为一种符号,只是意义的象征,而不是意义本身,在意义―符号―意义的转化过程中,不同主体对符号代表的意义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决定了沟通媒介是有局限的工具,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3]

七、小结

个体性的三种形式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三种隔离。个体性是人们之间的冲突、隔膜的起始点。虽然除了对立关系外,人们之间还存在着无涉关系,甚至有可能通过沟通建立起互惠关系,但是沟通本是具有局限性的。所以,建立起来的互惠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有时甚至是充满危机的。个体性决定了人们之间存在着永远无法完全弥合的缝隙。

参考文献:

[1]温梦.论语通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沟通心得体会篇10

关键司:初中音乐课外活动沟通策略

一、沟通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音乐课外活动中教师沟通观念淡薄

音乐课外活动中教师无沟通或沟而不通,都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延迟、信息失真、信息过滤等造成的沟通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比如信息源可能是不明确的、不可靠的,”如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课外活动的环节尚不清晰;发送的信息没有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学生、学校管理层、家长没有正确领会音乐教师的意图和要求;“发送信息时选错了通道”,例如音乐教师请他人转告,“使得沟通延误,沟通对象没有能够对信息做出信息源所期望的反应等”,例如音乐教师告知了课外活动中需要学生、学校管理层、家长配合的方面,但是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另外,沟通双方之间缺乏共同的经验,也可能很难建立有效地沟通。”

(二)音乐教师沟通三维度水平有待提高

初中音乐教师沟通水平,在三维度方面的体现有:“沟通的认知维度体现,包括初中音乐教师对沟通的目标的认知、教师沟通时自我形象的认知和自我监控水平的认知三个方面。”具体说,就是初中音乐教师“自我认知的情况、对沟通对象的认知情况、对课外音乐活动等情境的认知也即对沟通环境的敏感情况、体验对方的体验和感受的水平、在沟通中自我情绪管理的情况、对沟通关系的把握情况。”初中音乐教师“沟通动力维度的体现,包括音乐教师沟通的自信水平也即沟通动机和沟通焦虑情况。初中音乐教师沟通技能维度的体现,包括非语言技能的运用情况、教师言语技能和倾听技能的使用情况、运用沟通原则情况。”

(三)音乐教师沟通策略实施要素结合不够

从沟通实施过程划分,沟通的要素有:沟通主体、客体、信息、信息通道、文化背景、反馈。在音乐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音乐教师没有充分考虑从以上沟通要素来实施沟通策略,沟通的有的放矢就无从谈起。

二、初中课外音乐活动教师沟通策略

(一)组织信息的策略

1、信息沟通的具体化策略。必要信息可以用who――与谁沟通,why――为什么沟通,what――沟通什么,where――在哪里沟通,when――什么时候沟通,How――如何沟通。”

2.信息沟通的简明化策略。(1)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节约自己和沟通对象的时间,同时也是尊重人的表现。(2)沟通者要善于从沟通对象的角度对思考信息的组织方式。(3)认识到沟通对象在付出时间听取信息后所能获得的实际效用,即不要不需强调为沟通对象做了什么,而要强调沟通对象能获得什么或能做什么。

3.信息沟通的清晰化策略。一应选择精准、具体的语言,避免生僻、难懂的语言;二应使用短句,一句只表达一个意思;三应突出信息重点。四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提高说服力;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在沟通时,尽力提炼、力戒陈述的冗长无味,注意组织语言、概括有用信息。

(二)实施沟通的渠道策略,应化解抵触

1.和善幽默,保证沟通渠道通畅。与人沟通时候,先消除对方的抵触心理,适度适时幽默,心理学中态度aBC理论告诉我们:a,态度B行为C结果,当人们做出行为时,人们的内心态度会与之趋于一致,本来不喜欢的人,一旦做出友善对方的行为时,人们的思想态度上就会渐渐接受对方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效果。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幽默的运用越来越重要,幽默被成为“无国籍的亲善大使”,幽默用生动形象、鲜明活泼、委婉含蓄风趣机敏确切的语言,笑声中提出建议或意见,从而使得对方改进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认可观点起步,保证沟通渠道通畅。音乐教师无论是和家长还是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层沟通,记得要从大家认可的观点说起,不知不觉中让沟通对象发现了自己的偏执,并乐意地接受音乐教师的观点和建议。如果要沟通对象同意建议,让他连续说3个“是”。“说服对方,让那个对方就范不是赢家,要赢得对方的心才算是高手。”

(三)音乐教师沟通能力的自我培养

1.了解自身沟通优势。音乐教师大多性格开朗、多年师范类各种专业技能的训练使他们有一定的肢体语言表现力、非言语沟通表达能力较强。他们往往善于把握语言节奏感而且声音悦耳。多数人是学校文艺活动多面手,学校文艺活动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能歌善舞的专业特长在文艺表演中担当演员、主持、节目总监导演,不少人还是校际活动的宣传联络员。

2.了解教师职业的沟通局限性。教师行业特点决定了沟通的相对封闭性。

教学交往方式固定、教学对象单一,局限于师生、师师交往;交往对象年龄阅历相仿。交往对象处于校级内循环与外界交集少;教学交往的依据是国家审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定向、教学方式相对固定。以上客观实际和其他职业的沟通对象多元化、沟通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截然不同。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沟通方法和策略,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

3.注重日常的自我培养。沟通无时不用,无处不在。要改善提高沟通的方法很多,日常训练方法天天观察,日日比较,月月提高。(1)用好镜子。提醒自己经常面带微笑,即使电话沟通时,对方也能够感受到。(2)妙用录音录像,观察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3)日记感悟。点点滴滴记录下与人沟通的感悟,生动对照。(4)善待周围同事朋友的评价。不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做个有亲和力的人。(5)阅读沟通有借鉴意义的书目。如《沟通成就你的一生》《女性与沟通》《沟通秘笈》《我好,你也好――人际沟通分析》。这些书籍深入浅出,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和案例,生动中不发深度,严肃中不乏幽默;读一读想一想,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次次心灵的对话。

三、结论

总之,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音乐教师关于课外活动沟通方面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将成为教师沟通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对多种沟通策略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蔚红,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