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十篇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十篇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8:25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1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一】

在谈民族工作时强调,最关键是搞好团结,最管用是争取人心。在多民族地区的新疆,这句话就显得更科学更真切。在昨天召开的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要求今年11月底前,最晚明年2月底之前,自治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每人结对联系1户基层群众,各民族之间相互结亲,实现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全覆盖。这无疑是新疆推进民族团结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活动。

我们知道,家园意识是一种文化上最基础的认同,生于斯,长于斯,这片水土,构建了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构建了精神家园。把祖国当自己的母亲,把新疆当成各民族共同家园,都是这种文化认同的最真挚最纯净的精神维系和情感归宿。也故如此,在共同家园里,各民族是一家人,各民族团结一家亲。

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可以说是把积累多年的推进民族团结的经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回归到求真务实的结对认亲工作中。我们知道,认亲,是情感上的交融和关联,是对社会关系中稳固而强劲的文化脉络的确认,这也促进了社会陌生人向亲人的文化复归,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关系深深植根在新疆大地之上。

一家人,维系的是共同的文化血脉,寻求的是共同的梦想,维护的是共同的至高利益,融汇的是共同的正向能量。结对认亲活动,逾越了空间距离,拉近了心灵距离,以心交心,认亲结对,核心是要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结出民族团结的果实。

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确保活动一人不少,全员参与,达到全覆盖,这在新疆民族团结的进程中,也是罕见的。全覆盖效应,强调了民族团结人人参与的意识,党员干部要参与,援疆干部要参与,同样也可以带动全社会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

民族团结结对认亲,因此形成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民族团结,承担社会责任,与基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村村有亲,人人有爱,共同奔小康,共同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做基础工作,做雪中送炭嘘寒问暖的工作,做争取人心工作。

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规定要经常走访,坚持每两个月与结对认亲户开展一次交流活动。这就强化了结对认亲的互动性。3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认亲不是终极目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形成合力,形成同心圆才是真正目的。串串门、聊聊天、跳跳舞、唱唱歌,解人之忧,宽人之心,在结对认亲中,密切干群关系,凝聚民族关系,互动是最有效的途径。

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可以说是又一次改进人与人基本关系的正能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社会的互动性不断强化,社会关系不断淳化,社会共识不断深化,源头活水,涓涓汩汩,给我们的社会关系带来新的润泽,同时也保证了不同层面的人,在结对认亲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维护民族团结,是进行时态,是不断依靠每个人付出和努力的艰巨工作,所以,若想收获民族团结带来的社会之利,就要承担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社会之责。一家人,让我们满怀家国情怀,不分彼此,和谐相处,担起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一家亲,让我们结对认亲,同声共气,血脉相连,心手相牵,在亲人的微笑中,看到希望,在亲人的信任中,走向未来。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二】

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里就很好地诠释了心的重要性。

开展此次活动的要求和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怎么才能真正实现生根、开花和结果呢?交心乃至结心至关重要。

结亲行动,只是良好的开端。如果只是在一起吃吃饭,搞些活动,送点米面油生活必需品或者慰问金,然后一走了之,是很难取得长期实效的。

一家人的稳定与和睦,靠什么来维系?除了天然的血脉之外,心靠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而成为亲戚的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也同样如此,只有做到相互交心、贴心,才能真正心意相通、心心相连,才能开诚相见、互相理解、共同进步与发展。做到了交心结心,就会宽容和理解,就会有耐心和细心,就会一起去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

对每一个新疆人来说,民族团结从个人做起,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遥远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是每天可以去做、去实现的事情。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要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实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终良好的结果也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结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自己的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这会成为民族团结的大爱,成为民族团结源源不断的力量。

结心的结亲,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三】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对认亲是载体与方法,更是重点与难点。因为,结对认亲,结对易、帮扶难,认亲易、真亲难。不长期结对、持续帮扶,不认真亲、付真情,必然难以认出真亲、结出佳话。

结对子,就要成为家人、亲人。如果只结对,不认亲,或者假认亲,不仅让这项工作流于了一般公事、沦为了指令安排,让结对缺乏认亲真心与帮扶尽心,更会让百姓产生距离感,很难形成齐心协力共克难题、脱贫致富的合力。倘若在亲字上用心用力不够,那么彼此之间的客观障碍,只会成为结对认亲工作推进的天然沟壑,而不会成为深厚亲情的天然台阶。

所以,结对认亲,亲是工作开端、破题出口,也是用力重点、责任使然。那么,如何将亲字诀念好念实,念出团结共进的伟力与恒心?恐怕,关键还要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有没有一颗认亲之心?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第一个需要自我审视的重要问题。因为,有没有认亲之心,实质上能够决定结对认亲工作的成败。有没有认亲之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结对责任人到底会发挥出多大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主观努力,必然难出成绩。这无疑是一条逃脱不了的规律。再者,以什么样的态度、用多大力气落实工作,百姓心里也最清楚、最敏感。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结对认亲的好经被念歪,不仅伤了百姓的心,更损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其次,有没有满腔帮亲之行?口号喊得再响,愿景描绘得再好,最终还是要落到一点一滴的行动上。百姓脱贫致富、生活更加幸福,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那么,就结对帮亲而言,就是要看相关的责任人和单位,有没有深入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共商对策?有没有真正将百姓的困难,当成是自己家的困难,食不甘味思索、积极努力协调、竭尽全力解决?有没有对困难挂账销号、帮扶列出计划表,稳步推进结对帮带工作?

再次,有没有做到亲情恒久?只有做到帮扶不松劲,一步接着一步走,最终才能扶着百姓走向脱贫致富的大道。而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抱有活动一阵子、努力一下子的临时工思想,也不能出了一点成绩就松口气、歇一歇,更不能让自己的结对帮扶工作成为半吊子的烂尾工程。否则,亲情半途走开,贫困依旧再来。结对认亲,许的是一辈子的承诺,认的是一辈子的亲人。

一言蔽之,结对认亲,关键还在整个工作含亲量有多高。亲字含量高,无疑工作起点就会高、过程就会实、效果就会好。当然,民族团结也必然会在结对认亲中更加牢固紧密。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四】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这句维吾尔族谚语道出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意义所在。

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感

身披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红色绶带,韦志红激动地在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会场留影纪念。

韦志红是乌鲁木齐公路管理局燕儿窝分局的退休职工,去年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资助了60多个贫困学生,还跟3个维吾尔族家庭结对子,逢年过节总会给结对子的朋友带去自己亲手编织的毛衣、毛裤等生活用品。

只有各民族拧成一股绳,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韦志红说。

在新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源远流长,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动人事迹,白衣圣人吴登云等民族团结典型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集中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同胞情、骨肉情、团结情,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体多元格局。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多民族、多文化是新疆的一大特色,也是新疆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苏宁说,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感。

让各级干部多接地气、多点泥土味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组织各种民族团结活动。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段红娅说,在未来一个半月内,我们还要前往我们局访惠聚工作组所在的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4个村,进行结对认亲户走访活动。

加强民族团结事关新疆发展稳定大局,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形式上,关键还是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扎扎实实做起来。

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新疆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曾和平认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族团结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的团结,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首先由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与南疆四地州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各地州市行政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全体党员干部与本地基层群众结对认亲,从而形成覆盖全区各族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交朋友的生动局面和工作机制。

这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疆的生动实践和创新举措,这一举措就是要推动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庭院炕头,多点泥土味、少点官僚气,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养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动各级干部多层次、多方位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和群众愿望心声,进一步密切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进与各族群众的深厚感情。

曾和平说,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要解决好渡河的桥与船的问题,为加强民族团结搭建一个平台、找到一个载体,就是要让各族干部群众通过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消除隔阂、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感受血浓于水的兄弟情、姐妹情,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结穷亲让各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起来

11月底前,我要到结对认亲户家里去看看情况,还要把他们请来我家做客。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买合木提吾斯曼说。

正如指出的,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里面就有大政治。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与你有多亲,你将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老百姓就会把你装在心里。

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突出强调要结穷亲,就是要通过一对一结对子,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摆脱贫困,让群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更加坚定地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

当前,我区民族团结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民族团结敏感、复杂而又微妙的具体问题等。

买合木提吾斯曼认为,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当前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推动各民族干部群众之间走动、互动起来,只有加深了解、增进交流、促进互信,才能为解决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新疆确立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需要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共同推进、共同完成。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2

【个人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一】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上下同心团结向上,才是最无穷的力量,才能真正的创造未来。只有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那美好的未来,只有合作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和谐。在我们乌什县依麻木镇吉然村,也有着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有将国家领导人头像绣成织锦时刻牢记民族团结的吐尔逊古丽吐尔迪;有无私帮助汉族村民的毛里尼亚孜伊斯马依;有不计报酬为村民修枝嫁接的汉族老杨,当然还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些事迹早已深深烙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吉然村,将影响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吉然村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状态,也关系到社会安定的维系。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的教育,而在这漫长的一生当中,特别是学校教育阶段,老师可能会随时更换着,但父母始终是父母,没有更换过。因此,三个阶段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贯穿全程的,是最为关键的。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是与孩子最亲近的人,母亲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榜样,也是孩子行为的监督人。母亲的一切举动和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个优秀的母亲胜过100个教师,作为母亲,就应当好好教育孩子。

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或者其他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都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任何民族都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更没有短长之别,只有各民族团结奋斗,才有了今天这样安定发展的社会局面。也只有各民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的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好。要教育青少年远离和抵制那些以维护本民族利益为借口,宣传消极民族主义的错误言论,要认清新疆自古以来都是各民族大聚居、大团结共同创造繁荣美丽的边疆。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多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祖国分裂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块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存。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子女作出表率,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个人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二】祖国和谐共发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站在天安门广场,可以看到56根柱子矗立在广场上,紧紧的挨在一起,并排着、、、象征着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我们秉着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团结发展各地经济,拉动国家经济实力发展。

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个民族都像是我们祖国的孩子,血脉相连,共继文明,传承文化。56个兄弟姐妹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发展我们的祖国。

08年的南方雪灾中,我们不忍心看着我们的兄弟姐妹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多少的志愿者集体出动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512汶川地震时,举国上下,我们共同哀悼,一个孩子受难,其他的55个一齐携手帮助他,我们发动募捐,让他们度过难关;我们一齐默哀,为他们祈祷;我们出动救灾现场,一起去救出我们的亲人,我们不怕灾难现场有多么的恐怖,哪怕随时会倒塌,随时有余震。。。我们不怕,因为压在下面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同一祖国的亲人。我们不可以为了自身的安全利益放弃他们,我们做不到```我们齐心救出灾民,齐心共建灾后家园

但是,在我们全国人民都在团结一致的为祖国建设的时候,有些叛乱份子就开始想着要分裂国家,藏独疆独,达赖份子在西藏,新疆肆虐的敲抢打杀、、、完全无视我们的感受,见人就砍,路边的商店都被他们嚣张得烧了、、、太过分了,我们同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团结一心呢?我们在为我们国家自豪的同时,你们竟然做出这么损害国家名誉的事情,而且是无庸的举动,你们被你的一时无知充溢了头脑。不管是达赖份子,还是有着分裂国家想法的无庸之士,我们都会用我们的团结,用我们的努力来证明给你们看,中国只有一个,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不可能被你们这些小计量就可以打倒的,我们56个兄弟姐妹的感情是深厚的,我们也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拆散的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不动摇,对于国家的分裂我们坚决不动摇我们要建设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和谐是我们的主题,团结是我们的宗旨。

努力是我们的信念,发展是我们的成果。

我们从不畏惧任何的艰难险阻,我们会迎韧而上,我们向前,我们不退后、、、、、、只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国人的共同意愿:祖国和谐共发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个人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三】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这句维吾尔族谚语道出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意义所在。

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感

身披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红色绶带,韦志红激动地在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会场留影纪念。

韦志红是乌鲁木齐公路管理局燕儿窝分局的退休职工,去年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资助了60多个贫困学生,还跟3个维吾尔族家庭结对子,逢年过节总会给结对子的朋友带去自己亲手编织的毛衣、毛裤等生活用品。

只有各民族拧成一股绳,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韦志红说。

在新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源远流长,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动人事迹,白衣圣人吴登云等民族团结典型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集中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同胞情、骨肉情、团结情,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体多元格局。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多民族、多文化是新疆的一大特色,也是新疆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苏宁说,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感。

让各级干部多接地气、多点泥土味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组织各种民族团结活动。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段红娅说,在未来一个半月内,我们还要前往我们局访惠聚工作组所在的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4个村,进行结对认亲户走访活动。

加强民族团结事关新疆发展稳定大局,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形式上,关键还是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扎扎实实做起来。

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新疆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曾和平认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族团结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的团结,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首先由自治区本级结对认亲,各地州市行政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全体党员干部与本地基层群众结对认亲,从而形成覆盖全区各族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交朋友的生动局面和工作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与南疆四地州基层群众这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疆的生动实践和创新举措,这一举措就是要推动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庭院炕头,多点泥土味、少点官僚气,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养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动各级干部多层次、多方位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和群众愿望心声,进一步密切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进与各族群众的深厚感情。

曾和平说,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要解决好渡河的桥与船的问题,为加强民族团结搭建一个平台、找到一个载体,就是要让各族干部群众通过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消除隔阂、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感受血浓于水的兄弟情、姐妹情,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结穷亲让各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起来

11月底前,我要到结对认亲户家里去看看情况,还要把他们请来我家做客。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买合木提吾斯曼说。

正如指出的,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里面就有大政治。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与你有多亲,你将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老百姓就会把你装在心里。

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突出强调要结穷亲,就是要通过一对一结对子,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摆脱贫困,让群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更加坚定地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

当前,我区民族团结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民族团结敏感、复杂而又微妙的具体问题等。

买合木提吾斯曼认为,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当前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推动各民族干部群众之间走动、互动起来,只有加深了解、增进交流、促进互信,才能为解决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3

【2017小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们是民族之家中的一份子,维护民主团结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班里的同学要和睦相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首先我们要从少年强做起,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民族团结之心,国家渐渐就会强大起来;只要我们有一颗民族之心,就算是一盘散沙,混合着一些泥土,也会慢慢的凝固起来;只要我们有一颗民族团结之心,就不会发生以往的悲剧。

历史书上曾经描写过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的小故事,在遥远的古代,这些少女都懂得维护民主团结,正是她们的贡献,才会使我们的民族团结意识越来越清晰。

阿尼帕.阿力马洪这个伟大妈妈收养了汉.回.维.哈四个民族的十个孤儿,这位民族妈妈家境贫寒,但她并没有放弃抚养这些孩子,并且努力的让他们吃好,穿好。当记者采访她时,指着墙上那幅全家福问她是否认识这些孩子,这位母亲说: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

虽然我们不能像这位伟大的母亲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平等对待班上的民族同学,不能受一些谣言的影响。希特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民族国家的创造,绝不是毅力单薄的民族主义联合会所所能济世的,只有具备钢铁般坚决意志的单独运动,才能打倒其他一切运动而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座断桥,只要有力量一定可以修复好;一盘散沙,只要有泥土和水,一定可以凝固起来;一个国家,只要有一颗民族之心一定可以强大起来。

【2017小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二】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团结,正是中国必不可少的。

五千年来,也有许多著名的民族团结的事。比如,昭君出塞、孔繁森的故事等。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93年春天,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村他跑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地足迹。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干部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我们学校,也有些回族同学。如果我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的话,我会教他们说汉语,还会尊重他们的习惯。比如,回族人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蒙古族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对于一个小团体,团结可以成功,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团结是和平的象征,团结就是力量!

【2017小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而我们新疆现如今已有47个少数民族,我们这个油城小城于要的就是维吾尔族。而如今民族问题已是一个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大问题。

民汉合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我们班就有两个维吾尔族同学,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依尔夏提的同学,他长得有点黑,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嵌在他那圆圆的脸上,长长的眼睫毛非常漂亮,那的确是一个活泼,可爱,帅帅的民族小伙。他和我们在同一个教室共同学习玩耍。他在我们班,让我知道了很多他们的民族习俗,如开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他们民族的结婚仪式等等。让我知道了特别多的东西,他们的民族,家里十分喜欢挂挂毯,听说是因为挂毯上的花纹独特,对家里有装饰的作用,这也是他们的民俗之一。

记得,一次他叫我们去和他一起参加他们家亲戚儿女的婚礼。我们先去了新娘家,在物我们进门之前,那家的主人,让我们去洗手,女的在右边,是下一个银色的壶中到出的水来洗;男的在左边,是下一个金色的壶中倒出的水来洗。洗完后,手上的水不可以甩干,只能自然的晾干,说这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如果在水甩掉,就没了这祝福。我们在新娘家吃了手抓饭,亲自尝试了用手来手提皮抓饭吃。由于我们不懂,只好问依尔夏提,他说在吃手抓饭时,应该注意不应该满盘子乱抓,应将五指并拢,做了七的手势,然后一点点从盘子的外侧吃到外侧。听他说完,我似乎懂得了一些,便试着吃,但还是有些怪怪的,无奈之下,依尔夏提只好帮我们要了勺子,让我们吃这可以方便一些。

然后,我们看到了新娘,新娘穿着婚纱坐在一个白色的纱撑起的纱帐中,纱帐的出口有一条条的金穗穗.

【2017小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四】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美术课的哈萨克族老师拉新,漂亮而温柔,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七月,我县举办阿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国梦三股力量三类主体三种观念形态

2012年12月18日,《南方日报》以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题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乎“中国梦”实现》的采访录,读来令人感佩。采访对象——广东省委统战部原部长、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郑群,是一位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不已的矢志者:战争年代,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国梦”,他冒弹迎锋;建设时期,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他殚精竭虑;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振兴、社会和谐的“中国梦”,他奔走呼号。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不同时期的郑群悟出了一个道理: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动力,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怎样才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推动实现“中国梦”呢?连日来,这个问题总是萦绕脑际。思忖再三,笔者认为,须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要素上做文章。

增强“三股力量”以推动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种由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构成的合力。毫无疑问,这三股分支力量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便得以增强。

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其所属成员具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共同的血缘根系、地理地域、社会生活和奋斗目标以及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总体向上的经济态势和统一稳定的政治格局。决定这种吸引力强弱的要素是领导核心。领导核心是国策、战略的制定者和组织实施者,是民族、国家力量的凝聚者和方向主导者。具有为民性和先进性,能审时度势地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并能为之实现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领导核心,才能使民族整体的吸引力增强并得以释放。因此,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夯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还要坚定不移地惩治和预防腐败,增强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领导核心的吸引力(包括执政党的感召力和政府的公信力)。

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及其成员对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归属、依附、融入的力量。我们常说的“向心于祖国”、“向心于中华民族”、“向心于党”、“向心于中央政府”就是指的这种向心力。“向心于祖国”、“向心于中华民族”是就整体而言,“向心于中国共产党”、“向心于中央政府”是就核体而言。核体即领导集团,是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代表,民族成员在向心民族整体的同时,也必然会向心于能够代表该民族整体的领导核心。因此,要增强民族向心力,就要在增强民族吸引力的前提下,提高全民族素质,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人们增强爱国情与责任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进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民族亲和力,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因关系和谐亲密而形成的一种力。在社会生活中,因关系和谐亲密而形成的亲和力不仅存在于个体的民族之间,而且存在于一切社会群体(家庭、邻里、社区、政党、阶层、宗教组织等)之中,或称之为民族成员间的亲和力,或称之为社会亲和力。当前,要增强社会亲和力,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注重各民族的平等相处和繁荣发展,努力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体脑差别,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关系民生的诸种社会问题(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切实增强各民族间以及整个社会的亲和力,真正使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的增强需同步进行,三者不可偏废。因为,民族向心力与民族吸引力相互制约:没有民族吸引力,就不可能有民族向心力;没有民族向心力,就证明民族吸引力不复存在。民族吸引力是向心力的引发器,民族向心力则是吸引力的检测仪。一个民族的吸引力状况如何,完全可以从民族向心力的状况中找到答案。中华民族由多民族组成,民族关系的亲疏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的强弱。有民族的团结亲和,就有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任何民族整体的吸引力,都需要其民族亲和力来维系和支撑。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亲和力,就会产生内耗,有利于民族整体发展的决策和措施就无法贯彻落实,就必然会使经济萧条,政治动荡,文化衰落。一个经济萧条、政治动荡、文化衰落的民族,是很难具有吸引力也很难具有凝聚力的。

协调“三类主体”以推动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巨大的社会群体凝聚力,释放这力量的主体是全体中华儿女。从主体结构看,中华民族凝聚力包括社会各层面群体的凝聚力、各个体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整体的凝聚力三个层面。

社会各层面群体凝聚力,包括家庭、单位、社区、地区、阶层、政党、宗教、民族等层面的群体凝聚力。社会各层面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血缘凝聚力,即由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群体凝聚力,如家庭凝聚力、宗族凝聚力等。二是地缘凝聚力,指由地理关系建立起来的群体凝聚力,如邻里凝聚力、社区凝聚力等。三是业缘凝聚力,专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职业目标在共同活动中所形成的组织凝聚力,又称社会组织凝聚力,如企业凝聚力、学校凝聚力、政党凝聚力等。社会各层面的群体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由56个兄弟民族所组成,其中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相对稳定的人类共同体。56个民族无论大小,都有相对的内部统一性和稳定性,因而有其自身的凝聚力。如,中国境内的苗族民众散居在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方言,但他们的民族凝聚力非常强大。历史上,当苗族同胞受到统治阶级或异族压迫而被迫反抗以至举行起义时,他们常用鹅毛信传递信息。鹅毛信所到之处,千里赴义的苗族同胞一聚就是几万、几十万,充分凸显出其民族凝聚力的强大。苗族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少数民族那里也很常见。

中华民族整体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三类主体中居高层地位的。在中华大地上,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是不争的史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统一帝国分裂后,经过不长的历史时期,又能重新走向新的统一,最终确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促使中华民族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这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崇尚团结、力主统一的民族品格,是铸就这一力量的必要条件;爱国为国、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凝聚力。

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凝聚力的这三类主体是交叉并存的:任何一个中华儿女既是某一家庭的成员,又可能是某一社会组织的成员,还是某一民族的成员,更属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种多重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中华儿女的身份处于交叉状态。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处的群体(家庭、单位、社区、地区、民族)的凝聚力的增强做出贡献,才能使中华民族整体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同时,各类主体凝聚力又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社会各层面群体凝聚力和各个体民族的凝聚力状态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的强弱消长,如果没有社会各层面群体和各个体民族的凝聚力,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凝聚力。同时,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社会各层面群体和各个体民族共同的家园,如果社会各层面群体凝聚力和各个体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要求相抵牾,那么,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就会削弱甚至消失。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一切都与社会各层面群体和各个体民族息息相关,中华民族整体的状况直接影响社会各层面群体和各个体民族的凝聚力状态。特别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领导集团,对民族凝聚力(包括社会各层面群体凝聚力和各个体民族凝聚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鉴于此,在增强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时,应既强调增强社会各层面群体的凝聚力和各个体民族的凝聚力;也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领导核心的吸引力。在增强社会各层面群体和各个体民族的凝聚力时,则既要强调增强社会各层面群体和各个体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即各群体的利益(包括各种社会群体自身的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都应以不损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前提,并尽可能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趋同,不搞地方主义,不搞小山头主义,不搞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要增强全体民众对领导核心的向心力,坚持在坚强的凝聚核心领导下来实现“中国梦”。

统一“三种观念形态”以推动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种以观念形态蕴藏于民族成员之中的力量,民族共同心理、民族自我意识、自觉的民族精神是其基本内容。

民族共同心理,是指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有成员共有的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全体成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体现。在中华大地上,不仅汉、藏、蒙、回、满等各民族有自身的民族心理,而且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都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对血缘根系的崇敬与虔诚,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与眷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与自信,对中华一统的坚持与坚守等,都是中华民族成员的共同心理。这种共同心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产生的重要基石。

民族自我意识,是指一个民族对于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所谓有“民族意识”,就是既使本民族成员相互亲近、结为一体,又使本民族成员与他民族成员相区别。如果全体成员能自觉地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共同体,就容易在感情和行动上互相亲和,相互协调;如果全体成员都能自觉地意识到本民族的特质与尊严,就会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中华民族“同根共祖”、“夷汉一体”的观念,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民族意识。

自觉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历史地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接受和奉行的思想、观念、原则,是该民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对民族成员起着激励、引导、规范作用,对民族和所在国家的发展起着支撑、推动、促进作用。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有了这些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凝聚起力量,历经磨难而不亡,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共同心理、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精神着重点不一样:民族共同心理重在心理,是民族成员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民族自我意识重在认识,是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自我文化认识;民族精神重在思想、观念、原则等,是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一种哲学形态。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三者均属观念形态,在精神层面有相通之处,可以协调统一。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角度看,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将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居统治、引导地位,它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有效地遏制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观作用的发挥,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观念;从社会层面看,应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观念;从个人层面看,应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孝民族精神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任务提出后,民族精神成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本文拟从孝这个中华文化的原发性、综合性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含和精神实质是什么?孝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泉?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什么是民族精神?王希恩在“关于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i]一文中对“民族精神”的含义所做的分析我认为是比较全面的。该文认为民族精神是个现代话语,尽管会有相近意义的表达,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找不到这个词的。如同民族概念是近代传入中国的一样,中国人谈民族精神也始于近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巨变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力提倡爱国主义的同时,也将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到日益重要的地位。

民族精神的基点是民族。民族,可以指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类群体,也可以指一国之内的全体人民。于是,民族精神可以指某一具体民族的精神,也可以指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而在当代世界,人们所普遍提倡的,也是我们一般所指的是国家层面上的民族精神。我们不反对培养和弘扬具体民族的精神,但在世界还是以国家为基本利益单元,民族利益最终还需要国家维护和代表的时代,国家层面上的民族精神是更需要人们首先提倡的。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精神是指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群体精神。

民族精神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分析起来还是由一些较具体的内容所构成,大致包含以下四种涵义。旺盛的民族活力:民族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体现着民族的生机和活力;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民族精神是一个仅仅容纳正面涵义的概念。而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就是决定民族精神正面意义的要素。民族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精神信仰、道德要求和发展目标,一个没有精神信仰、道德要求和社会信念支撑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濒于死亡的民族。因此,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是衡量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尺码。健康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基体是民族,因此民族精神离不开民族意识的支撑。民族意识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民族认同,二是民族成员对民族利益和尊严的自觉感知。民族意识的一般表现是:具有明确的对“我族”与“他族”的感知,感情上有着对本民族事务的自觉关注和参与意识,在事关本民族利益和尊严的问题上有着无条件维护的冲动。在此意义上,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基础。个性鲜明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体现着一种人类文明的共性,但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否则那就不是“民族”精神了。

民族精神的这四个构成要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而旺盛的民族活力和个性鲜明的民族性格只是民族精神在群体精神面貌和群体人格上的凝结和体现。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是民族精神的基础,也是各种民族精神都具有的普遍的精神内含。而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本文主要是在民族意识和民族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的意义上使用民族精神这个概念。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的有机统一。时代精神赋予民族精神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提供了民族精神的现实形态;传统精神为民族精神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纵深规定着民族精神的现实形态。传统精神是一种历史的民族精神,它汇集了民族过去的历史、文化、意识的精华,构成了民族精神的主体。传统精神是民族精神中稳定的、连贯的东西,是民族精神的深层依据。正是这一深层依据使得一民族精神不同于另一民族精神,使得各民族精神保持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同时,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民族精神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民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能够始终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事业进步的作用。时代精神适应于现在时态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是时代文明内在、深层的精髓与内核,是在一个时代起主导作用的精湛思想、最高指导原则。民族精神不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简单相加、拼贴,而是二者相互磨合、整合的产物。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在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上进行。

从以这样的概念前提来思考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包含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学者们有不同的概括。如张岱年先生就曾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还有各种不同的表述,这里不一一列举。那么,以笔者浅薄的见解,我认为其核心内含似应包含如下几方面:

一、炎黄子孙的强烈民族认同感和团结统一的民族归属意识。

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民族精神包容于民族意识之中,并在诸多层次的民族意识中处于最高层次和核心位置。它一方面具有民族意识所具有的民族识别和认同功能,从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民族精神又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该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的思想核心,是剔除了民族意识中的消极成分的最优秀与最有价值的“精气神”。因此,民族精神的高扬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着民族意识的强化和提升。同时,民族意识的自觉和清醒又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前提。缺乏民族意识的觉醒就谈不上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如民族生存的意识会唤起人们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民族发展的意识会唤起人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纵览中外历史,此类史例不胜枚举。“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将沉睡多年的东方巨龙从迷梦中唤醒,使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走上了民族自救与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激昂的歌声几乎伴随着整个20世纪的中国,它穿透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唤醒了蛰伏在中国人心底的民族之魂。

因此,我认为中华民族精神首先就表现为炎黄子孙的强烈民族认同感和团结统一的民族归属意识。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但我们都认同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同种同族,团结统一,共同发展始终是民族精神的主流。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相当长的大统一时期,也有不短的时期处于地方政权割据分裂状态。分裂给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灾难。因此,追求团结统一和共同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孔孟大一统思想,这种思想以华夏的统一为核心。到十六国南北朝时,少数民族的一些统治者,也提出过统一的思想,并为实现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此后,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分裂时期,不管其动因是什么,许多民族的统治者都以统一中华为己任,以建立统一的中华政权为最大的光荣。众所周知,除了汉族建立过统一的中华政权外,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建立过长时期统一的政权。以中华统一为正常,以分裂为异常,已成为各民族的共识,这种共识为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爱国报国的国家意识:正如前述,民族精神虽然也包含各具体民族的精神,但这种民族精神也首先表现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集中体现于追求和维护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为目的。因此,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各民族都无限热爱自己的家园,向往与自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原地区。历史上,各民族所反映出的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经过各族人民长期对中原地区以及广大边疆地区的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我国历史上虽然有多次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上,虽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政治挑唆、物资利诱、武力威胁,但各民族人民始终坚守边疆,最终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无数次阴谋,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各民族深入人心的民族意识,是各民族共同建立和保卫祖国的强大动力。

三、天下为公的整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从《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孔子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墨子、董仲舒的“兴天下利,除天下害”,直到李觏的“以天下为务”,都是在不断地强调着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整体精神。即使宋明理学,在剔除其为封建国家服务的消极一面之后,也可看出其中渗透着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公利,而应牺牲个人私欲、私利的强烈要求。正是这些思想和原则千百年来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勇于献身的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诗句,无不是这种精神的充分而强烈的体现

四、爱好和平的和平主义。爱好和平的和平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长期以来的一种民族精神,而且体现为一种国民性。这种爱好和平,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关系大家庭的各兄弟民族关系中,也体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中。这种民族精神长期得以流传,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强调民族团结必然带来民族之间的和平主义。中华民族历来十分珍视民族团结,相互尊重各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且主张平等地对待其他民族,尤其是弱小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兄弟民族始终保持着持久的亲和力、感召力。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早在前秦时期墨家就明确提出非战非攻的思想,儒家也强调信义和平的价值。我们的人民酷爱和平而反对战争,我们今天仍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而孜孜以求。

中华民族精神还包括很丰富的内含,如厚德载物的重德精神,自强不息的拚博精神,勤劳勇敢的国民美德、重义轻利的价值等等,但在我看来,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群体性的民族意识和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含主要体现为上述四个方面。

民族精神是体现在该民族成员身上的一种主体精神,它是民族文化长期涵育的结果。因此可以说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源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母体中升腾而出的最具象征意义的精神之光。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形成与该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背景、物质和制度文化均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对民族精神发生直接影响的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陶冶和铸就着民族的心理和灵魂,从而承载和决定了其民族精神的底蕴;民族精神又是民族文化的主脉和风骨,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精华。

根据笔者的研究,孝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原性性、综合性的核心观念,孝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文化以儒学为核心,儒学以仁学为核心,而孝又为仁之根本,孝体现了儒学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孝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孝是纵贯天地人;祖先、父辈、己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也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的精神基础,对中国之宗教、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教化、民众生活方式、艺术、民俗及国民性均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上的纽结,孝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据此,笔者认为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

一、孝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最初的含义并不仅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善事父母”的子德,而首先是建立在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尊祖敬宗”的宗族道德,体现着一种返本报初的道德精神和“继志述事”的历史责任感。我们常常说对民族要行其大孝,那么,孝与民族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潘光旦先生1939年曾写过《论‘对民族行其大孝’》一文,揭示了两者的联系。他认为,从孝的基本精神中是可以衍伸出对民族的大孝,即为民族兴旺发展经济,创造文化,为民族尊严而死,为民族延续而生,促进民族进步和兴旺。

潘先生还认为“血统与道统是我们民族文化里最基本的两个观念”,而孝意识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般形态的凝聚力的核心,是由于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潜在根系都是以血统为脉络,大宗小支分流下去的。那各宗各派各群人之间,贯穿通达人性人情的潜动力是孝意识。一个民族的今人与古人、领袖与民众、此处人与彼处人、本土人与侨外人之间,贯穿通达思想文化的潜动力还是孝意识。

如果每下一代人都对他上一代的父母施行孝道,甚至追踪纪念,那么,人们脑子里对祖先这一概念不仅不致遗忘或模糊,反而因了这由“孝”而起的情感的浓厚而使之深刻化。人们对于祖先概念深刻化,也就对血统的概念深刻化,血统关系就可以维系于永远。一如周人就明白孝意识对于族人的凝聚功用。最为典型的人物是辅佐周成王的摄政者、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周公。他最善于用追踪命根祭祖追孝的方法来统顺族人和抚顺四方,因为他明白:祭祖追孝一可张扬孝道,和颐天下民风;二可重述祖德,感天下臣民,同心相辅,绍兴其祖业,稳定其统治。

古来认为,人生不知父祖,此乃最大糊涂。美国耶鲁大学的著名华裔教授赵浩生先生祖籍中国河南,无论到哪里都庄重地宣称:“我是中国人!”1979年在人民日报社讲学,一开场便说:“我是解放前出国的,到现在虽然整整喝了三十一年的洋水,但是从出生到出国,我是吸取母亲和祖国文化的乳汁长大的。我的身体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血浓于水,还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在海外异域的中华儿女如此“念祖”“思根”,这自在情理之中。赤子之心,孝子之情。港、澳、台同胞来内地寻亲祭祖,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不远万里,奔归祖国寻根,正是执着于命根之求的表现。有的为这“根”觅了几十年,寻了好多代,孜孜以求,从不懈怠。有的因种种原因不得归达祖国而饮恨终身、死不瞑目。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纷纷来黄帝陵拜祭,虽年年岁岁人不同,但岁岁年年心相似,那就是追孝敬祖,因为黄帝是大中华民族共同的元祖。

人们常言的天下华人皆同胞,血缘亲情深似海,这种孝意识的潜在作用是无穷大的,也是无穷远的。古来中国人视报效祖国如同追孝先祖,是人世最大的孝义,最隆重的德行,也具最崇高的价值。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孝是联结世界五千万华侨的心脉。认祖归宗,落叶归根,是中国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是其归依感的落脚之处。这是中国孝道文化产生的一种特殊感情。

实际上,在历史上,孝意识就曾经成为民族团结与融合的精神基础。在中国历史上血缘是解决民族矛盾,加速民族融合的手段。例如,夏、商、周三代变更,并没有引起民族间的仇杀,这是因为传说中的夏族、商族、周族出于同一祖先黄帝,同祖同宗,消除了民族融合的障碍。血缘成为民族粘合剂。不少封建统治者都在削弱异性势力的同时大封同性王,并用联姻方式结成血缘关系,达到统一。和亲嫁女,也是血缘统一的方式。甚至一些异性,异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也伪造历史,宣称自己是黄帝之后。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便都成了炎黄子孙,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对祖先的孝,而炎黄子孙又在东亚的土地上开创了自己的华夏文化,对这块土地、人民和文化传统的由衷的爱,又是爱国心的基础。兴族总是与爱国相联系的。

二,孝是爱国报国心的根源。

孝是爱国心的根源。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仅包含着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而且包含着对祖先的崇拜。中国人不管走到世界哪里,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爱国也就是爱祖,这也是家国同构的血缘文化的主要特色。在中国,爱国心与孝联在一起或者说孝是爱国心的根源。

祖,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称谓,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疏《诗经·大雅·生民》序时说:“祖者,始也,己所以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

国,作为一种政治区划名称,现代是为国家之称,在古代则含义不同。以周朝为例,周天子统治的大疆域称为“天下”(或作“四海”),而侯王的封地称“国”,卿大夫的封地称“家”。后来用国家为“天下”、“国”的统称与通称。

那么“祖”与“国”又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我们以为这是从“祖”兴思,由孝发脉的。“祖国”是从“祖籍”——祖先居住占籍生存养息的方域中演变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祖国”原本相对于身在异域的后代子孙而称其先祖所籍之国的。未有离开祖籍的人称自己的国家为“祖国”,这更带有念祖与爱国的感情色彩。

爱国即热爱祖国,缘亲祖而爱国。古人早有这样的推理论述。《礼记·大傅》:“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我们知道,“社稷”旧时用作国家的代称。“重社稷”也就是重视国家、热爱国家的意思。爱国思想是亲亲感情的连锁效应,爱国主义是孝意识的演延结果。

我们说祖国缘祖而称,爱国是孝意识的演延结果,其又一佐证是古来还有“父母国”、“父母之邦”的说法。《孟子·万章》:“(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唐)阎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云:“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关于“父母之邦”的叫法,古者常见,今者常闻。《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邦国如是,奚能淹留?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我们认为,“父母国”、“父母之邦”,即言父母所在方域、所在之国,也就是指自己所“根”之国,犹如“祖国”。

人非草木,亦非禽兽,怎能忘却“命根”呢?子女的“命根”是父母,父亲的“命根”是祖父母,祖父亲的“命根”是曾祖父母......最后,直追到中华民族之元祖——黄帝。而公孙轩辕氏是古今中国人的始祖,是居住在中国本土大陆上的所有的中国人的“命根”,也是海外异域的中华儿女的共同的“命根”。所以,寄居海外的中华儿女“念祖”、“思根”心切,不远千里万里回祖国探视亲人、扫祭祖墓、瞻仰黄帝陵。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寄居海外的中华儿女,有的是父辈就离开本土的,有的是祖辈就飘泊出海的,有的甚至在本土大陆上连“五服之亲”都没有了。然而,他们念念不忘祖国,为祖国独立、统一、领土完整和建设事业贡献智慧和财物。这是什么力量?这是何种情感?用现代的话说,是爱国精神,用孝学术语解释,这是赤子对祖国母亲的“孝养”,是贤孙对先祖的“追孝”。

三、孝是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

“立身”之孝引发忧世的情怀,报亲扬名之孝是孝子忠君爱国的动力。“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身立然后方可言孝,而古代世界的“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这三者之间固有区别,但总体上来看,都已不再是局限于家庭内侍候父母的范围,而是一种社会的事业。众所周知,儒家对“立身”最为关注,宏道求道,成仁取义,以天下为己任,以兼济为目标,这是儒家始终不移的修身追求;而且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于治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在此意义上,立身之孝就必然会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

亲亲之孝也是其忧国爱民、慷慨赴国难的重要精神力量。孝讲敬顺,强调对父母的尊从,因而父母的教诲,在古代社会其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其影响则是终身的。岳飞母亲为勉儿子英勇抗金,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感人至深。立身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光宗耀祖、以显父母的方式也只能是建功立业,实现“三不朽”的人生理想。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奉献的动力原出于对父母与家族的责任。

古人立身行事,其促动原因当然是复杂的,其间既有各种偶然因素,也有现实功名利禄的引诱。不过,亲亲之教诲,自有种巨大的心灵震撼力。而善事父母之孝思,也实际上成为古代士人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其显著的例子如大史学家司马迁。他因为李陵辩护,惨遭宫刑;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历史环境下,司马迁所受的打击无疑是极为沉重的,“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而宫刑之祸即意味着两次受辱。于此,司马迁刻骨铭心,“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而在此情况下,他之所以隐忍苟活,正为了了却父母的宿愿,完成尚未完成的《史记》。拿他自己的话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儒家所鼓吹的孝,其要义在于使父母安康快乐,为此子女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规范,其行为受到社会赞誉,方才会使父母在心理上感到极大安慰。此诚如《孝经·开宗明义》所说:“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为此“扬名后世”,就必须兢兢业业,克己复礼,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孝的悦亲含义,使得亲亲转化为社会尽责,孝成为“大公”的原始动力。此又诚如《吕氏春秋》所论:“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耘疾,守战固,不罢北”(《孝行》)。经此转换,孝显然已超越了其固有的血缘圈子,是有益于社会为其旨归了。

四、孝是和平主义的渊泉

孝的伦理精神实质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为爱与敬,爱的精神升华出了对他人、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而敬与顺的伦理精神则培育出中国人追求和谐守礼温顺的价值原则。追求淡泊宁静、心身和谐,追求家庭和谐,追求人际和谐,家国和谐,这始终是中国人的内在心理需求和人生实践,如果把这种追求推广至与异族他国的关系上则体现为和平主义。

台湾学者杨懋春认为,爱好和平的国民性格也是由家族主义中产生的。他说:“我们第一个与家族主义有密切关系,互为因果的国民性格是爱好和平。”[ii]不仅要家庭和睦,人际和睦,更要和协万邦,天下一家,由爱亲敬亲,仁爱天下情怀自然生出反对冲突,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无可否认,中国乃一爱好和平的民族。《尚书·尧典》说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民间的俗语说:“家和万事兴。”又说:“和气致祥。”凡此种种,皆表示中国人之爱慕和平的特性。孙中山、林语堂都认为爱好和平、和平主义是中国国民性的主要特征。孙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指出:“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都是出于天性,论到个人便重谦让,论到政治便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现在世界中的国家和民族,止有中国是讲和平,外国都是讲战争,主张帝国主义去灭亡人的国家。”林语堂先生认为这种和平主义与豁达大度,是老成温厚文化的标志,这是当代欧洲人所缺乏的,这种和平主义,来自于中国人对现世幸福的珍视,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理解上,也得益于中国人宽容这一伟大品质[iii]。意大利人利玛窦认为中国人历来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他们满足于自己己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在这方面,他们和欧洲人很不相同。”[iv]中国思想自古重视和平,厌恶武力侵伐。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亦时常采取和平的手段,以自己的文化、德化、和亲等手段去同化他们。儒家最重视“和”的原则,崇尚德化,排斥武力,赞成王道而反对霸道。道家崇尚自然,排斥人力,提倡和平更比儒家来的彻底。此外墨家亦倡兼爱非攻,主张博爱同情,反对暴力征服。这一切共同哺育了和平主义的国民性格。

总之,孝意识作为中国文化观念的源头和根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泉,我们应予以足够重视,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i]《民族研究》(京)2003年第4期。

[ii]杨懋春:“中国的家族主义与国民性格”,引自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

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144页。

[iii]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42页━45页。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6—0059—05

亲属称谓(Kinshipterms)是具有血统和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它的社会内涵十分复杂,通常是与婚姻、家庭、地位、权利、义务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1]。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承担的义务和应有的行为态度。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开创亲属制度研究先河以来,亲属称谓制度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亲属称谓与亲属关系相比,在变化中呈现滞后性,某一社会的亲属关系已经变化了,而反映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往往没有随之改变,那么,通过在新的亲属关系中尚存较古的亲属称谓,可以解决现实亲属关系与亲属制度相矛盾的问题,构筑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本文即以甘孜道孚语言区的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为例,对藏族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作一初步探讨。

一、道孚藏族的亲属称谓系统

众所周知,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亲属称谓系统。在这些不同民族的亲属称谓系统中,除了大都具有相同和相似的称谓词外,还存在着个别各具特色的独特的地域性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地域性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应地反映出了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渐变性特点,以及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上的不平衡状态。道孚藏族作为甘孜藏区的古老族群之一,在保存藏族传统的亲属称谓系统词汇,如父母、叔伯、舅舅等通用亲属称谓词汇外,还保存着部分古老的道孚语亲属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是道孚藏族社会对亲属称谓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由于道孚地处甘孜横断山区,交通险阻、来往不便等原因,造成了道孚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道孚语言孤岛”现象的产生,这也就直接决定了道孚藏族称谓系统中部分的出现和保留了某些地域性固有称谓词汇,因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在康巴藏族中别具风格。为了描述的方便,本文以“我”为基准,将道孚藏族血缘亲属词按直系和旁系划分,直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关系人“我”(ego)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亲,“我”的子女和兄弟姊妹。而旁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联系人“我”(ego)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关系,在血缘上同出于一个祖先的亲属。如,父母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儿女,亲属联系人“我”(ego)的兄弟姐妹的儿女等来分析。具体分析见下表:

(一)直系血亲称谓

(二)旁系血亲称谓

综合以上两表中的核心要素,以“我”为基准作为计算起点的个人,用“”表示“我”;并取上下五辈的主要亲属,: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夫妻关系;∣:表示父母和子女关系;∩:表示兄弟姊妹关系。那么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示说明:

1.爷爷(外祖父);2.奶奶(外婆);3.父;4.母;5.父之兄弟;6.母之姊妹;7.父之姊妹;8.母之兄弟;9.兄弟;10.姊妹;11.父之兄弟之子;12.母之姊妹之子;13.父之兄弟之女;14.母之姊妹之女;15.父之姊妹之子;16.母之兄弟之子;17.父之姊妹之女;18.母之兄弟之女;19.儿子;20.女儿;21.我兄弟之子;22.我姊妹之子;23.我兄弟之女;24.我姊妹之女;25.孙子;26.(外)孙;27.孙女;28.(外)孙女。

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的特点

亲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代表这些成员的亲属关系的称谓。毫无疑问,亲属称谓与社会形态和婚姻制度密切相关。通过对上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主要特点:

(一)男女有别。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人与生俱来就带有性别的差异:男性或女性,不存在通性。自然在亲属称谓系统中就有与之相应的称谓。在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不管是同辈的兄弟、姊妹之间,还是长辈之间,男女性别区分得很清楚,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本族群的亲属称谓系统中都有自己专属的称谓词汇。比如,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用-pa表示男子、-sme表示女子,有时也在词语加后缀-v、-mu帮助表示性别判断,如侄孙辈中的-hv表示侄子,即男性;-hmu表示侄女,即女性,因此,判断性别还可以从词语的词根或后缀中很清楚地呈现出来。

(二)内外无分。内外无分是指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中各个辈份的个别父系称谓词和母系称谓词可以采用统称的方式,父系和母系称谓词区分得不是很严格。比如,在父辈中,把父亲的哥哥、弟弟、姐妹以及其他平辈的兄妹、姐弟用-akh和-ane来统称,把母亲的哥哥、弟弟、姐妹以及其他平辈的兄妹、姐弟用-au和-ajɑ来统称;在己辈中,把兄弟和其他平辈兄弟用-i或-rmsti来统称,把姊妹和其他平辈姊妹用-sno来统称;在子辈中,把儿子和男性晚辈男孩用-pa来统称,把女儿和女性晚辈女孩用-sme来统称。此种称呼方式表明,道孚藏族的亲属称谓方式明显带有血缘家族的痕迹,亲属称谓无内外之分。与之相反,汉族称谓系统中内外有别,把反映亲属关系亲疏程度的父系母系区分得很清楚。

(三)重视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主要是指由一对配偶及未婚子女组成,不仅在经济上共同合作,还需要负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道孚藏族非常重视核心家庭,在这种核心家庭之中,亲属称谓是描述式的。如-apa父亲、-ama母亲、-i/rmsti兄弟、-sno姊妹、-ze儿子、-sme女儿都有严格区分。但在核心家庭之外,亲属称谓则是描述式和类分式并存的。比如,同性同胞之间互称为-i,异性同胞之间互称为-rmsti;兄弟关系互称为-i,姊妹关系互称为-sno;姐弟、兄妹称为-msno,区分得相当严格。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对姑母-ane和姨母-ajɑ又有严格的称谓区分,这也是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有别于周围其他藏族族群亲属称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四)区别辈份。从前面的道孚藏族称谓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又一语义功能就是辈份区分。即以“我”作为平辈为例,往上数两辈:即祖辈,如爷爷(外祖父)、奶奶(外婆);上一辈为父母辈,如:父亲、母亲;下一辈为子女辈,如:儿子、女儿;下二辈为孙辈,如:孙子、孙女;下三、下四辈等以此类推来区分不同的辈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道孚语中包含了很多泛指同胞关系的诸如兄弟、姐妹这样称谓词用来统称,但是这些称谓词中却又包含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4种亲属关系,还严格界定了他们的长幼辈份关系。如统称姐妹的称谓词-sno中还要区分大姐,二姐、小妹等等,像这样的区分辈份长幼的例子还很多。

三、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丹麦的拉斯克在其著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中认为:在没有书面文献之前,要找出任何民族的历史,语言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因为这个民族的宗教、风俗、法律和制度往往在语言中保存下来。正如其所说,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道孚藏族婚姻、家庭形式的反映和记录,其与亲属关系相比,在变化中呈现滞后性。即使道孚藏族的亲属关系已经变化了,而反映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往往并没有随之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新的亲属关系中尚存的较古的亲属称谓,可以构筑和窥探出道孚地区曾经流行和存在过的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下面我们就从道孚藏族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来分析和探讨蕴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小家庭”制的组织形式。道孚藏族作为川族的族群之一,其社会组织形式同周边其他藏区一样(扎巴除外),也是一种主要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小家庭制的社会形态。在这些核心家庭内部,父母及未婚子女的关系非常密切。子女长大成人后,一直延续着家中只留一子(或一女)坐家继承家业,其他子女或是婚嫁或是另立门户的传统习俗。正是在以这种核心家庭为主组织形式的影响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要接触的是跟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直系血亲,即自己的父母、子女、同胞等,关心重视的是这些直系血亲成员的区分和核心家庭成员的内聚关系,因而凡属于核心家庭成员都有专门的称谓词。如上表所示中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自己的儿女等,因此在这种“小家庭”制的组织形式中亲属关系越近,相互之间的义务越明确,亲属称谓也就越清晰;相反,亲属关系越远,越是属于旁系血亲,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越淡薄,相应地称谓词中也就出现了泛指统称的现象,称谓可能是概括性的,父方母方的旁系血亲、姻亲也不像核心家庭内部成员一样在称谓上加以严格划分。

(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的辈份级别之间界限分明,反映了道孚藏族实行的是“等级内婚”的婚姻制度。道孚藏族的语言是藏缅语族中一种古老的语言,它是随道孚藏族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道孚语中的亲属称谓作为亲属制度的文化符号,反映了道孚藏族早期的亲属关系及家庭婚姻制度。据调查,解放前,道孚藏族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人们的社会地位悬殊不等,特别是表现在婚姻的缔结上实行的是严格的“等级内婚制”。土司头人与平民、农奴等不同等级之间有许多限制,而且择偶时看重对方的血统、地位、门第和财富,追求“门当户对”的婚姻,在等级内部婚媾的同时,道孚藏族存在着血缘外婚的习惯,严禁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之间的恋爱和通婚,违者视为犬马,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惩处。解放后,这种等级观念的婚姻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日益淡薄。

(三)母系社会的影响。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许多民族都经历了从母系到父系的发展历程。道孚藏族的亲属制度也是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进化而逐步完善的。从现存的“舅权”性质来分析,道孚也曾普遍盛行过以母系家庭为主的社会结构。舅舅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至今犹存,享有很高的权威,特别表现在对侄儿侄女的管理权、婚姻的决定权等方面,这也正是道孚藏族社会从母权发展到舅权,再从舅权发展到父权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真实的写照。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虽然道孚藏民把有亲属关系的人区分为-rs、-ɡdo(意为“骨”系)和-a(意为“肉”系),把“骨”系等同于父系、“肉”系等同于母系,把“骨”系抬高到超过“肉”系的地步,但从上面的亲属称谓表中可以看出,这些称谓体系和现实的称谓词是有矛盾的。称谓上的这种二元对峙局面暗示着很可能在不太遥远的过去,道孚地区流行着以母系计算血缘的风俗,也许在当时的称谓体系中,表达母系亲属的称谓词比现在还要多。从现在依然存在的以母方为尊的特点可以看出道孚藏族早期亲属制度的舅权性质,是母系氏族亲属制的残余。

(四)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中的某些词汇记录和反映了道孚藏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存在过的几种不同的婚姻形式。

1.抢婚制形式。道孚语中-nja“媳妇”一词与藏语中的-nama“媳妇”是同语族的同源词。道孚语中的-nja“媳妇”一词有“拿、取、抓”之意,通过nna的语流音变和语义演变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nja“媳妇”一词应与道孚藏族社会早期实行父系从夫居的婚姻制度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来源于道孚地区历史上的抢婚制形式。在道孚语中至今还保留着与-nja“新娘”一词,当和nna等在音义上同源,比较同语族中与此相关的词语,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包括道孚在内的甘孜藏族曾普遍存在婚娶过程中实行暴力的抢婚制形式。

2.逃婚制形式。道孚语中-zeiimbin“换鞋带子”一词有婚姻信物的寓意。比如,男女双方在社交或劳动中自由恋爱相好后,以-zeiimbin“换鞋带子”作为爱情信物,或者青年男子在节日盛会或途间拦截爱慕的未婚女子,索取恋爱饰物,有意者即相互交换鞋带,确定恋爱关系,互订婚约。如果双方有意结婚又怕家人斥责,或是双方家人不同意,为了达到结婚目的,恋爱双方往往会采取逃婚形式,相约离家出走,或投奔亲戚家,成为事实婚姻后,迫使双方父母认可,再商议成婚。这种逃婚的婚姻形式在道孚语中有相应的称谓词:-dphji意为“逃婚”,在音义上与-phji“逃跑”一词直接对应,由此可知,逃婚制婚姻形式是道孚藏族古老的一种婚姻形式。

3.包办制形式。道孚语中的-dnjiothi“喝定亲酒”、-kava“嫁妆”等词语无不透视出包办婚这种“等级内婚制”在道孚的根深蒂固。解放前,有地位有权势的家庭,由父母包办成年子女的婚姻,主要讲究门当户对,子女无自,被包办的男女双方要到结婚时才认识。从-dnjiothi“喝定亲酒”到-njanql“成亲”都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类似于汉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等级观念的逐步淡薄,包办这种“等级内婚制”也日渐趋于淡薄。

(五)在道孚,无论男女,每一个人都必然属于一个父系继嗣群。在这个继嗣群中己群须从他群娶得女人生儿育女延续香火,己群的女人也须出嫁到他群,为他群生养后代,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这种婚姻制度一直延续至今。道孚包括整个藏族称谓系统中,特别重视父系继嗣群,这种婚姻制度的观念还可以在日常用语中得以体现。比如,一般问一个人的-phayul“家乡”是哪?属于哪个-phaj或-jpa“家族”通常是以父系观念为主,因为-phayul“家乡”一词在道孚藏族的语言中有“父亲住的地方”或“祖居、籍贯”之意;-phaj或-jpa“家族”一词有“父续”或“父族”之意。此外,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除了严格区分姑表亲和姨表亲外,还在姑表亲之间划出一道界限。如“自己”(这里指男性)的娘家称为-jjodabu,有“房主人”或“根本”之义;而母亲和外婆的娘家称为的-amujijodabu系道孚语“母亲的娘家人”或“他者”之义,这种在语义上以父系为“主”,母方为“从”的关系突出反映了道孚藏族父系继嗣群特点,过着从夫居的婚姻形式。

总之,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亲属称谓和体系。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是一个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系统,千百年来,道孚藏族处于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形成了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农耕家园意识,强调等级差异、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以及以内外无别的亲属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结构特点。道孚藏族血缘亲属称谓系统作为道孚藏族社会亲属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虽经几千年的演变,但亲属称谓中始终保持其基本面貌,具有稳定性的一面,此外,它还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事实,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构筑川族古老婚姻和家庭形态的宝贵资料。 

参考文献: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7

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下面是和大家分享民族团结主题发言稿资料,欢迎参阅。

发言一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局、小聚居的格局。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如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再如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翰尔族自治旗,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农业大发展,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事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毛主席说过一句名言: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江泽民刀有一句名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因为我国各民族团结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也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族人民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族人民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的。

发言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期,地区召开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反恐维稳发声亮剑党员大会,彰显了地委坚决贯彻落实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维护新疆稳定安宁的决心和信心。我受党和国家培养多年,在多个岗位得到历练,成长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对党和政府始终充满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感谢之意。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群众医疗、住房得到保障,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在我们维吾尔族中有一小撮人,在“三股势力”和“双泛”思想的影响下,忘恩负义,丧失道义,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和暴恐活动,干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令每一名善良的群众蒙羞。暴恐团伙、极端宗教团伙的暴行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挑衅,我们无法原谅他们,无比痛恨他们,他们是我们维吾尔族人的敌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作为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反恐维稳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坚决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坚决拥护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拥护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的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反恐维稳作为个人履行职责义不容辞的责任,始终把维稳工作扛在肩上,放在心上,真正做到在落实中总目标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

二是勇于担当作为。始终站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带头揭批宗教极端思想、带头揭批“双泛”思想。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做出贡献。面对“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时刻把各民族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反恐维稳斗争中冲在前面,作表率,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地区社会稳定。

三是维护好民族团结。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打牢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感情基础,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包容、欣赏、学习和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筑牢维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四是带头示范引领。坚决反对一切危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行为,坚决从自身做起,教育管理好家庭成员及亲属,用实际行动示范影响家庭成员、亲属遵纪守法,争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楷模,积极投身反恐维稳的人民战争,响亮的发出医务工作者的声音,鲜明地表达医务工作者的态度。

五是带头转变作风。在学讲话上下真功、在转作风上动真格、在促落实上见实效,扎实推进转变作风,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各项维稳措施见到实效。在“学转促”专项活动中做标兵,力戒“四风”“四气”。带领全院医护人员以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六、带头发声亮剑。我将经常深入到各党支部、病区、科室,主动参加支部和科室会议,带头发声亮剑,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位干部职工中,通过他们以自身体会带动亲属、朋友,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在全社会形成对暴恐分子人人喊打的局面,使暴恐分子没有生存的土壤空间。

稳定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我们坚信,有自治区党委、地委及地区卫计委的坚强领导,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必将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发言三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连队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和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志,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周边的少数民族同志,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和谐的大家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连队职工聂采太每到春秋季节家里都会雇请至少4名26连和托海乡的少数民族驾驶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每年在聂采太这里都能挣下1万多元钱,这也是这几位少数民族兄弟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买买提江是帮助聂采太开机车4年的“老关系户”了,20xx年6月他的女儿生病住院没有钱,跑过来向聂采太借钱。

聂采太问明情况以后,拿出1万元现金,问他够不够,如果不够,他再去取。买买提江当时激动的留下了泪水。聂采太在第二天买了慰问品到医院去看望买买提江的女儿。

在我们生活团场中,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在座的各位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20xx年三秋拾花季节,十二连举办了庆祝古尔邦节文艺联欢会。联欢会上,十三团老年文艺表演队以他们娴熟的舞姿征服了所有到场的200名少数民族观众的眼球,赢得了阵阵掌声;伴随着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民族同志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的民族团结好政策。

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发言四

各位老师,全体同学,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地理课的维吾尔族老师,英俊高大,温文儒雅,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今年九月底,我县举办了首届自治区赛马锦标赛和第十八届阿肯阿伊特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8

 

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一种和谐,为深入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凝聚起“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强大力量。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范围

**社区领导干部及所有工作人员所联系的结对认亲亲戚,辖区企事业、单位、商户职工。

二、活动目的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有力举措。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活动安排

(一)制定2018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计划。党建服务站制定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方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目前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通过平时升国旗、入户走访、结对认亲、互学语言、增强大家对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统筹用好新媒体,利用微信平台、五级体系微信群、QQ群等发送党的的学习内容。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开展新颖的学习教育活动,将内容真正融入、贯穿进辖区各少数民族的工作和生活中。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在辖区营造人人学习精神的浓厚氛围。

四、活动内容

(一)结对认亲。汉族同志联系基层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同志联系基层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群众。社区工作人每人结对认亲1人,结对认亲保持长期稳定,结对认亲户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结对认亲要本着雪中送炭、解忧帮困的原则,把困难家庭、“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思想工作任务重、失联人员和重点人员亲属、流动人口以及文化程度不高、特殊群体作为结对认亲的重点,实现对上述人员结对认亲的全覆盖。

(二)经常走访。要坚持每个月开展1次与结对认亲户见面交流活动,利用节假日,带上礼品、带上家人,互相走动来往,吃顿饭、喝杯茶、叙叙旧,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增进相互感情的交往交流。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慰问活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要不给结对认亲户增负担、添麻烦。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经常通话、聊天谈天,切实了解和掌握结对认亲户家庭或成员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状况。

(三)互学语言。鼓励社区各族工作人员互学语言,少数民族工作人员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族工作人员要学习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各族干部职工群众都要自觉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宗教基本知识,相互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四)关爱帮扶。要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助结对认亲户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帮助困难家庭的就学、就医、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一次结亲、终身结缘。让结对认亲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五)开展活动。在结对认亲的基础上,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在单位内部、单位之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串串门、聊聊天、谈谈心、唱唱歌、跳跳舞、吃个饭等方式,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友谊、增进感情,自觉融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中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浓厚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活动,带头与各族干部职工来往交流、融洽感情、增进友谊。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布依族早期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0岁到6岁是智力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幼儿教育在现今儿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幼儿教育要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开一个好头。早期教育从广义来说是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本文针对布依族儿童早期教育问题,挑选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布依族杂居、聚居的城市、城镇和农村多个前沿点,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围绕儿童早教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布依族教育传统

布依族是世代生活在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的贵州土著民族。布依族自古重视对儿童的教育,但由于历史原因,布依族的教育集中表现为人生教育和伦理教育为主的家庭教育,而布依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解放前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漫长的岁月里,布依族人民不但政治、经济方面受到多种压迫和剥削,而且在教育方面也受到歧视和排斥,绝大多数人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在封建王朝统治下,仅有极少数“土官嫡子,许入附近儒学”,如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委派统治布依族地区的流官、胥吏和他们带来的皂隶,加上汉人中的一些随从,看到布依族风俗特殊,广大人民不识字,便肆意敲诈勒索,欺负,于是土司以外的富裕人家都感到不识字的痛苦,而送子弟就读义学或自设私塾延师教授。民国时代,地方军阀和政府,只知征粮派款,鱼肉人民,很少顾及教育。自清末兴办现代学校教育以来,直到解放前夕,仅有少数设备简陋,班次、学生、教师都很少的一些中小学校。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极为关心,除积极恢复停办的学校外,又兴办一大批中小学,并在农村进行扫盲,所以学生入学率不断提高,文盲不断减少。到目前为止,布依族地区现已形成了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大专教育的学校体系。

学校教育的兴起,改变了布依族世代文盲的状况,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教育的方式,使布依族儿童早期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二、布依族地区儿童早期教育特征与布依族文化传承

“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而“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结合调研对象共同特征及对布依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布依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儿童早期教育的特征有:

1.礼仪、尊老观念是早教的核心内容

虽然各地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与受教育情况都有一定差异,但无论是生活在布依族杂居地区的城镇和城市,还是生活在布依族聚居的农村,礼仪教育和尊老观念的培养都是布依族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内容。

①喊人:“喊人”教育就是处于城市、乡镇、农村不同背景下布依族儿童关于早教最直观和最深刻的教育。“喊人”即是称呼他人,主要指分清班辈、用尊卑恰当的称呼来称呼他人。在布依族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用称呼来区分,在称呼他人时,亲的不能用疏的称呼,称呼他人不能串辈,还必须分清堂、表,如伯妈和姨妈,一个是父亲这边的亲戚(堂侄关系),一个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表侄关系),在称呼上就必须要分清。

另外对待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也要用带亲属关系的称呼,还必须要分清年龄,比父亲年龄大的男性称呼“伯伯”、年龄小的则称呼“叔叔”或“耶耶”,比父亲年龄大的女性称呼“姑妈”;比母亲年龄大的男性称呼“舅爹”、年龄小的则称呼“舅舅”,比母亲年龄大的女性称“姨妈”,年龄小的女性长辈则可以统称“娘娘”。在称呼这些无血缘关系的长辈时也要分清堂、表,如父亲的朋友是男性,则称呼其夫妇为“伯伯(耶耶)、伯妈(娘娘)”,父亲的朋友是女性,则称呼其夫妇为“姑爹、姑妈”;母亲的朋友是男性的称呼其夫妇为“舅爹(舅舅)、舅妈(舅娘)”,母亲的朋友是女性的称呼其夫妇为“姨爹(叔叔)、姨妈(娘娘)”。称呼无血缘关系的长辈时还要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有亲戚、朋友关系的,按照与你最亲近关系的那个平辈的称呼来称呼他人,如对待表妹的舅舅,也一样要称呼其为“舅舅”;这种关系还引申到了陌生人之间的称呼,如笔者到布依族朋友家庭中去做客,除了朋友的父母酌情称呼为“伯伯、伯妈”或“姨爹、姨妈”外,对其他人的称呼则与朋友全部相同。

称呼他人如果出现错误时,无论是在什么场合,被称呼者都会马上表现出不满,并且纠正称呼,还要将称呼来历、家族世系理一遍,对称呼者解释得清清楚楚,此时称呼者一定要恭敬地接受并且立即改正称呼才能得到被称呼者的原谅。

在受访者的记忆中,他们从会说话就必须“喊人”,遇见亲戚要“喊”,遇见陌生人也要热情恭敬地称呼。对于不“喊人”的孩子,长辈们一般会当面批评、表达不满,还会戏称其为“哑扳钳”。对于孩子们来说,乐于“喊人”且能正确的“喊人”是获得长辈认可、赞美的重要途径;不爱“喊人”的孩子则被评价为“不懂事”、“长大吃不开”的范例。

在与成年人的交谈中我们也发现,长辈最注重的也是孩子是否能主动、正确地“喊人”。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以“喊人”为表现形式的“礼仪”教育是家长最为重视的,对于“喊人”的复杂内容和众多规则,长辈们总是愿意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解释,如果孩子“喊人”出现错误,则一定会纠正。“喊人”是布依族孩子懂礼仪、尊重老人的标志,不尊重老人则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②尊重老人:尊重老人也是布依族幼儿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尊重老人一般表现为遇见老人要热情地“喊人”,跟老人说话时要用敬语(用布依话时带“噜”音表示敬意),听老人的教导,吃饭时老人坐主位、老人先动筷子孩子再吃饭、主动帮老人添饭等方面。而尊重老人最主要的方面则是“不许跟老人对嘴”,“对嘴”有十分广泛的含义,包括老人讲话时插嘴、顶嘴、用词不礼貌、说话前没有先“喊人”等,但很多时候,指出老人所犯的错误则是最严重的“对嘴”,“对嘴”的孩子会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一般是体罚。

对于此种现象,笔者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是与布依族尊祖敬宗的习惯密不可分的,如在布依族的祭祀习俗中,绝大部分是表达对祖先的敬畏之情的,几乎所有的祭祀活动都有祭祀祖先的内容,专门祭祀祖先的节日亦非常盛大,如前所述这以布依族民俗习惯中崇拜祖先,认为祖宗神灵至高无上,人的吉凶祸福都取决于祖宗神灵有关,而这种习俗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早教观念中就延伸为对长辈的绝对尊重了。

2.对权威的绝对崇拜

布依族对祖先的绝对崇拜在儿童早教中的表现除了教育孩子尊重老人,还有就是表现在生活中对权威的绝对崇拜。

通过调查可知,大多数布依族家庭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关系方面都处于一种单向沟通的方式,即家长对子女进行指导或观念灌输,鲜少有子女与家长的对等交流,家长让孩子做到什么,孩子都应该做到,孩子不该做的事都不能触犯,否则就要受罚,但对于为什么能做与为什么不能做原因,家长一般不作解释,而多是一种“恐吓”,如教育孩子必须尊重老人,否则“老背背”会半夜从月亮上下来把犯错的小孩背走就是其中之一。有的受访者甚至表示,就算发现家长的错误也不敢指正,更不敢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看法。

这些现象说明布依族在早期教育方面还贯穿了民族观念中信仰权威和崇尚富学长者的思想,尤其是崇尚富学长者表现了布依族自古崇尚知识的一面,所以无论是对家长的绝对遵从,还是对教师(学识丰富者)的听从,都反映了布依族对权威的绝对崇拜。

3.浓郁的亲族观念教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布依族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存在着非常浓郁的亲族观念,具体表现为早教中对亲族、亲戚的“想人”(爱别人)、团结上。在孩子们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特点,那就是无论是哪个地方的布依族受访儿童都能热情地称呼笔者,这是因为布依族聚族而居的村子一般都是同一姓氏的布依族人,户与户之间都有亲戚关系,孩子们从小在亲戚、亲族的关爱之中长大,早教中孩子们被教育对待所有人都要热情、“想人”,所有没有陌生人、外人的概念;而城镇中的布依族处于大杂居状态,并且随着民族的融合与民族观念的淡化,亲族观念教育逐渐演变为亲戚观念教育,对待陌生人也加入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但亲族观念还是广泛存在于布依族儿童的早期教育中的。

4.祖父母辈和母亲的教育为日常教育,父亲的教育表现为重大教育

通过采访可知,儿童受惩罚性教育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不守规矩”、跟老人“对嘴”(顶嘴)和跟人打架方面,处罚方式主要根据犯错程度来定,最为普遍的就是“跪老祖公”(跪在家中祖宗神位前反思),再重一点就是母亲不由分说的两耳光或几棍子,如果是很严重的错误则由父亲出面,棍棒相加,这就是最严厉的处罚方式。

对布依族儿童的早期教育中,祖父母辈和母亲充当的是日常教育的角色,担负着绝大部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工作;父亲则只有在孩子犯下重大错误时出面进行教育,教育方式一般是严厉的体罚,被采访的对象都有提到,父亲平时是不怎么管教孩子的,而每当父亲出面,孩子就免不了一场皮肉之苦,这可能是解放前布依族家庭长期处于父系家长制,父亲具有家长大权的习惯残余所致。

5.轻微重男轻女的早教

布依族儿童早期教育中虽然存在着男女差异,但并不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在对孩子进行的家务劳动内容的早教中,家长一般针对男孩、女孩的社会化特征对其劳动内容进行分配,如男孩学习放牛、女孩学习日常家务,男孩、女孩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是大致相当的;在看待孩子的性别上,绝大多数成人受访者也大多表示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

6.孕育在朦胧性意识中的婚恋观教育

在采访中笔者还注意到了广泛存在于布依族早教中的婚恋观教育,那就是小学生组的受访者都表示很少与异性接触,年纪较大的受访者则提到小时候如果男孩女孩在一起玩被长辈发现,长辈一般会一边用手指刮脸一边说“羞羞”来戏弄小孩,所以小孩们基本不与异性玩耍。

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与布依族地区广泛存在的“私儿鬼”禁忌有关。“私儿鬼”指未婚先孕而被人为致死的婴孩魂灵变成的恶鬼,人们认为“私儿鬼”因为身世凄惨而得不到解脱,只能在人间游荡,并时而将灵魂附在正常人身上,危害社会,是一种很可怜又可怕的恶鬼,所以布依族禁婚前婚外性关系,否则鬼魂附身,危及人畜,且遭人唾弃。这种禁忌在布依族的早期教育中的延伸就是在早在孩子产生朦胧的性别差异和性意识时便对其进行简单的婚恋观引导和教育。

7.融入“禁忌”教育中的生活经验教育与自然和谐观教育

通过采访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布依族的早期教育中还包括了许多朴素的生活经验教育与自然和谐观教育的内容,这些教育同样是包含在内容繁多的“禁忌教育”中的。禁忌中有众多关于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禁忌,如要求孩子吃饭不能落饭粒,否则要被雷打,实质是是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要求孩子不能玩火,否则会“(触)犯火星”(火神),实质是为了防火等等,都是布依族生活经验在早教中的传承;而禁忌中关于不能攀摘神灵和祖先所在地的花草树木等内容,则体现了长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布依族的自然和谐观念。

8.重实质、轻形式的民族观念下的早教

通过对采访内容的分析,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代布依族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态度,那就是坦然地面对民族文化的不断消亡和同化。在笔者采访的对象中,已经没有人会讲布依话;也只有少数生活在农村的受访者还穿着布依族民族服饰,其他人的穿着已经完全现代化,尤其是受访的布依族大学生穿着大多十分时尚,有宽大的“哈韩”服,也有西装革履;在对待民族融合问题上,年长的被受访者都表现出淡然和坦然的态度,他们认为民族融合很正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样也标志着他们的生活更富足、更现代。

对于布依族对待民族融合的态度,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询发现了其根源:历史上布依族与中原民族的文化交流甚早,尤其在清中叶以后,封建王朝为了进一步加强布依族的统治,所以“必崇文治而后可以正人心,变风俗”,汉文化大量涌入,所以布依族习俗在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文化教育中融入了汉族地区传来的各种思想。如传入布依地区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使布依族“俗尚耕读,崇信佛老”,对布依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影响。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以反抗地主和清朝政府压迫为目的的“南笼(今安龙)布依族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布依族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控制,实行高压统治,致使“乡寨半属狆(仲)苗自嘉庆二年劝平后皆向化,格心、畏法、驯谨,服饰言动多学汉人,几不可辨。苗妇多学汉装,婚嫁多学汉礼……应试入庠者有之”,从此“(张锳)亲辖之地土瘠民贫……婚、丧、祭不尚奢华”。之后在当政时期,当局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同化政策,他们不准少数民族妇女穿自己的民族服装,不准布依族姑娘留辫子,不准讲本民族的语言等等。一九四四年,贵州省主席杨森,把少数民族服装说成是“笨重丑劣”的东西,因而要“下最大决心”,不让一个民族有不同的服装、文字、语言。杨森曾指挥其部下“要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铲除”民族特点,妄想在“几年之后使贵州听不到悬殊的语言,看不到奇异的服装,找不出各族相互的界线”,并裸地提出对待少数民族要以“清剿”代替“羁縻”,以“同化”辅助“清剿”。抗日战争后期,到贵州视察时,对杨森的这些反动措施深表满意,并予以“嘉奖”。

正是因为历史上上述民族政策的施行,使得布依族在民族高压政策下不得不改装、学汉话,更有甚者,为了方便考取功名,有些布依族子弟改祖籍、改民族,以至于“服饰言动多学汉人,几不可辨。”对于布依族早期教育的影响,则表现为作为表象的民族文化难以传承,但是我们又必须注意到,以民族“禁忌”为表征的布依族祭祀民俗一直在布依族家庭教育中被强调,如被采访的大学生从小受到“禁忌”教育,都对布依族地区的神圣处所心生敬畏;还有坡岗村的长者指出的祖宗、神灵必须要敬,而且坡岗村里的孩子只要成年,无论是上学的还是不上学的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祭祀活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本区布依族在逐渐失去本民族语言的情况下,共同的心理素质就成了布依族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内容,这种民族认同感主要体现在布依族“尊祖敬宗”和“多神信仰”体系上。

布依族多神信仰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积累,已经成为了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明其族别身份的标志,其祭祀仪式也演变成为布依族自发、固定的民俗仪式,甚至发展成为民族节日,如“三月三”、“六月六”。这种以民俗形式为载体的“代代相传的整体的行为方式”是很难被改变的。如布依族崇拜同一个祖先,那么祖先崇拜就成为了布依族民族认同感存在的基础,当宗教以民俗和民族认同感为依托时,它的存在和地位将十分稳定、不易撼动。在这种民族心理的驱使下,布依族早教观念中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就形成了“话(布依话)可以不说,衣(布依族传统服装)可以不穿,但祖宗、神灵必须要敬”的轻形式、重实质的状态——与多神信仰和尊祖敬宗息息相关的布依族祭祀民俗传承,成为布依族儿童早期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由此形成了内容繁多并对儿童影响深远的禁忌教育。

综上所述,布依族儿童早期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方式进行,在家长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中,布依族文化和价值观也随着布依族儿童生活习惯的养成过程不断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3.

[2]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290.

[3](民国)刘显世.贵州省志·风土志[m],1948:10.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功能论;仪陇;客家婚俗

何为客?行者为客。仪陇客家人是迁徙过来的,据历史考证,客家人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而仪陇客家人是第四次迁徙到川的客家人。“湖广填四川”就是其第四次大迁徙。[1]已有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对客家人婚礼习俗的描述,较少有文章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在蓝希琳赣南客家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中虽然对其的婚俗功能进行了分析,但是赣南客家婚俗与仪陇客家婚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主要是对仪陇客家婚俗功能进行分析。

一、客家婚礼习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中遵守的准则,客家人在民国时期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受到外来思想的很大影响,自由恋爱的观念也逐渐在年轻一代中形成。传统的客家婚礼习俗中需要经过会面,看家境,合八字、订婚、结婚等不同阶段。媒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家去看妹子,叫“会面”或叫“对面”[2]。其类似当今的相亲这一现象,男方与女方第一次在媒人的安排下见面。如果彼此相中便会合八字,所谓合八字即将男方与女方的生辰八字进行测算。需要将八字放置七八天确保无事之后才会走亲与订婚。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决定订婚以后,媒人带上女方亲戚去男方走亲以便取得亲戚们的熟悉与认可。婚礼当天需要经过漫长的程序,起煤当天有哭嫁的习俗,哭嫁是指在出嫁当天女方表示感谢母方家人的恩情,也表示难以割舍的意思。出嫁当天有上妆梳头的风俗,梳头是表示庄重与祝福的意思。出嫁那天,男方家会请吹打队伍,男方的女性亲属如姑、嫂、姐妹会带上礼品去接亲。出亲前,女家会请富贵有福气之人为新娘试轿。以此为新娘带去祝福。在此之后富贵而有福气的妇人会扶新娘上轿。客家人的婚礼习俗中含有拜客的环节即夫妻交拜之后,会请新婚夫妻到喜堂拜客,所谓拜客是指向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等行礼。最后便是闹洞房的环节,这是我国古代婚礼习俗也存在的重要环节,一般是同辈群体会去闹洞房。客家人婚礼习俗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对新人的祝福。

二、客家婚礼习俗功能分析

功能主义是社会学者涂尔干(emileDurkheim)和史宾塞(HerbertSpencer)在十九世纪发起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想道德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每一种社会现象都与其它现象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功能主义认为事物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功能与反功能,即一件事或物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也有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即某事物的显与隐。

婚礼是缔结姻缘的形式,从古至今婚礼习俗已经经历了很多变化。仪陇客家婚礼习俗作为仪陇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其还保留了许多古时的婚礼习俗。客家婚礼习俗是客家人重视的习俗之一,其有着很多重要的功能。

(一)婚礼促进了新关系的建立、促进家族之间交往与联系。

婚礼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马林洛夫斯基曾言:“婚礼表明两个家庭建立了姻亲关系,通过婚礼仪式这种崭新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婚礼是两个未婚男女组成新家庭的仪式。对个人而言,其是人生角色的转换,从承担子女的角色到逐渐承担夫妻的角色与父母的角色。此外婚礼表示原来两个不相关的家庭形成了新的亲密联系。姻亲关系在两个家庭以后的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男女双方结合或离异并非单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成为关乎两个家族荣誉、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大事。

(二)婚礼表明男女双方得到族内的认同

族内认同是指新婚夫妻得到客家族内人的认可与赞同,拥有族内人的权利与义务。客家人的婚礼程序较为复杂,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是得到族内认同的过程:从表面上而言,男女双方要得到族内的认同需要经过繁琐的婚礼仪式,从“会面”到订亲再到迎亲(起媒哭嫁—梳头—迎亲—试轿出亲—扶亲—入洞房—拜客—闹洞房),对客家人而言这些繁琐的婚礼程序很具有说服力;从心灵深处而言,传统的客家婚礼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新郎新娘要经过“合八字”并且在这过程中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吉利,客家人的婚礼程序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得到族内人心灵里的认同过程。从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角度而言,未婚男女通过婚礼这一程序进入新的角色领域,开始独立承担一个新的家庭赋予其的责任,这也是社会对其的认可与赞同。

(三)婚礼促进族内人的交流,加强族内团结

仪陇客家人各家的婚礼大同小异,有着共享的仪式和礼仪:虽然不是所有的婚礼都严格的遵循(起媒哭嫁—梳头—迎亲—上轿—入洞房—拜客—闹洞房)这些繁琐的程序,但是基本是相同的。客家文化也通过参与婚礼之人的相互攀谈与交流而得以传播。这样的集会有利于增强族群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婚礼中不仅有双方家庭的亲戚朋友的参与,也有族内的族人参与,婚礼为族内人的交往提供了契机,通过相互间的交往族内人促进彼此间的了解,为建立深交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化解矛盾和促进族内团结。

(四)婚礼彰显本民族的特色,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客家人的婚礼习俗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团结协作、邻里和谐等民族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加强本民族的团结,维护稳定的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婚礼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婚礼习俗的传承也是在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青年一代在参加婚礼的过程中收到熏陶并传承这些优秀的品质。因此这些优秀的品质也有利于教育青年一代。

三、小结

仪陇位于四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县之一。仪陇客家文化是仪陇县的特色之一。对仪陇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的发展。婚礼习俗是对婚礼的一种规范,约束人的婚姻意识和婚姻行为。婚礼习俗作为传统社会五大习俗之一蕴含有重要的功能,本文中笔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仪陇婚礼习俗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了浅析:婚礼表明男女双方得到族内的认同;婚礼增强群体归属感,加强族内团结(婚礼是亲朋好友集会的场合,在这个场合中族人相互攀谈,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增进群体归属感,有利于族内团结);婚礼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仪陇客家文化,弘扬本民族优秀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家婚礼习俗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总体而言变化不大。在新时期研究仪陇客家文化,风俗礼仪有利于加强对客家这一少数族群的了解,促进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