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十篇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十篇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20:34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1

我清楚地记得,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休班,带我去学溜冰。(围绕“感”点联系自身实际,从小处入手)看到溜冰场里的人身轻如燕,舒展自如,摆动着优美的身姿在人群中穿梭,我羡慕极了,催促着妈妈赶快帮我换上溜冰鞋。没想到,(说明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刚一站起来,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形象地刻画出“我”摔倒的糗态)“哎哟,痛死我了。”在场的人都闻声看过来,我D时羞得满脸通红。在妈妈的搀扶下,我勉强站了起来。可是,由于用力过猛,我又狠狠地(言明摔得很重,同时这也是“我”想要放弃的诱因)摔在了地上。这下摔得更重,痛得我龇牙咧嘴,(通过神态来说明“我”的痛感)感觉全身像散了架似的。(夸张地说明“摔”得很疼)我生气地朝妈妈大声嚷嚷:“我不学了,永远都不学溜冰了。”(情感爆发)妈妈一边扶起我,一边劝我:“慢慢来,没事的,万事开头难嘛!别急,妈妈教你。”我没有听劝,固执地脱下溜冰鞋回了家。(宣布放弃。)

看了《历史的选择》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不怕困难、执着奋斗的精神。(从自身的故事再次回归到书上,体现了“我”觉悟的提高)于是,我暗下决心:今年暑假,我一定要学会溜冰。(这种力量来自于书中的革命先辈,说明这本书对小作者影响很大。)

今后,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历史的选择》一书将时刻激励着我前进!(由“学溜冰”一事无限延伸,这种精神的影响也在扩大,将激励着“我”勇敢地面对今后的每一件事。)

总评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2

书中有一位让我记忆犹新的女英雄,她的名字被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她就是江竹筠。

“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敌人甚至将竹签插入她的十指……读完了我的眼睛不由得模糊了起来。想到一个女人居然能受住如此酷刑,我不禁想到了我,有时后一点皮被弄破了就大哭大闹。可是我读到她受到如此大的痛苦时却没有说出机密,我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

还有一个人也值得我们向他学习——方志敏

方志敏被捕的那天,敌人搜遍了他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他所说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是我们革命者能战胜一切困难的地方。”

读完这句话我感觉到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想到自己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自己还不断的花钱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再看看他,我的心中一股懊悔涌上心头。如果我现在学习他清贫,洁白,朴素,我将会比现在更幸福。

还有一位伟大的人——毛泽东

他是共产党的主席他从小爱读书深明大义,再想想我都不小了但是精读的书还没有几本。我要向他学习,读书可以使人变得像毛主席一样充实。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3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走到现在已近九十华诞,这一路走来可谓历尽沧桑。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共同打击北洋军阀。期间共产党领导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奋战,不为牺牲,把军阀吴佩孚打得落花流水,连指挥部都占领了。可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事变,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了。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发动了大起义,创立了自己的军队,沉重打击了反动派,又接连粉粹了蒋介石的四次“大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由于党内严重左倾,共产党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共第二次合作。可是日本刚投降,国民党又发动内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磨难。抗美援朝战争、文化大革命、唐山大地震、对越自卫反击战、“非典”、水灾、冰灾、汶川大地震……所有的一切灾难,祖国都挺过去。没有哪一个困难可以压垮中国,没有哪一个困难可以打垮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卫星升天、粉粹“四人帮”、改革开放、回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香港澳门回归、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GDp位居全世界第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中国从发展走向发展。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4

(广东)林雄辉

读完《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之后,给我留下了四点深刻印象。

1、《读本》是对广东党组织和人民90年奋斗历史的全景描绘。《读本》共12章42.5万字,它全面记述和反映了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全书气势恢宏,从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到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全面展示了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90年来的伟大实践和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描绘了广东人民在南粤大地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奋斗开拓的生动画面。读后,能够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广东的今天”;能够感受到鲜明的广东特色,有血有肉、重点突出。这是一部讴歌广东共产党员,评说广东重大史实,展现广东巨变历史,揭示广东发展真谛的成功之作。

2、《读本》是对广东党史在全国党史中突出地位的真实再现。广东是党内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六个地方之一,也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书中用真实的史料以及恰当的评说,凸显了广东党的历史在全国党史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广东在国内的许多第一,《读本》都予以肯定。广东是中国的风水宝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试验地。广东党的历史值得大书特书,广东党的历史所发挥的作用必须予以展示,广东党史在全国党史中的突出地位必须予以肯定。

3、《读本》是对广东革命和建设历程中重大史实的准确评述。修书立说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已经走过的历史,特别是对已经走过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史实,作出公正客观的准确评述。在这一点上,《读本》做得很到位。许多新的史实,新的力证,新的评说,不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澄清了不少历史的谜团与疑惑。有的读后感到欣慰,有的读后感到振奋,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广东人民的诚实与正直,也可以看到广东党组织的拼搏与坚强。

4、《读本》是对广东党史工作者长期辛勤劳作的充分肯定。《读本》写作手法独特,它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采用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相结合的手法,避免了以往类似书籍的单调枯燥毛病,增强了地方特色和可读性。《读本》编写体例新颖,采取“历史概说”与“要事本末”相结合的体例,不仅使人耳目一新,而且重点突出、丰满圆润。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红色画卷策励后人

(广东)黄振位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生动地反映了中共广东组织领导广东各族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历程,是一部富有感染力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画卷,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新作。

  一、主题鲜明,突出亮点

本书紧紧扣住“中共广东组织领导广东人民革命和建设”这一主题,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阐述和评析,以铁的事实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一个地方党组织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党的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一历史结论。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内容,基本能做到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忠于史实、凸显亮点,不仅给人增添了有益的养分和历史的回味,而且也展示相当的历史厚度和理论深度。

  二、构思命意,推陈出新

本书在“章”的结构上,虽然基本按照各个历史时期划分标目,但却打破了一般党史按章、节、目、小目的传统范式,而采用新的结构编排,即以“历史概说”、“要事本末”排序,展现广东党史概貌。这种构思命意,极富清新感。

各章中的“历史概说”,实际上是从纵的方面撰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概要。这些“概要”,基本上按编年述史,论说客观,实事求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第六章的“历史概说”,就从到“三反”、“五反”,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概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广东建立的过程,条理清晰,论说恰当。

如果说,本书一方面是以“历史概说”为经,那么,另一方面是以“要事本末”为纬。书中正是以“要事本末”为主体,通过历史的横切面入手,有选择地演绎广东的革命历史风云。以这种纵横交错的新的视角来阐述历史,寻觅历史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则可给读者提供审视历史新的空间和获取新的体验。

  三、写法新颖,颇具匠心

古人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的确如此!任何传世佳作贵就贵在于能独创新例,自成一体,标新立异,如果一味沿袭前人的衣钵,毫无自己的风格,当定落俗套,是无法成为精品的。可以看得出,本书的作者无论是在总体结构还是在具体写法上都是想作一些新的尝试的。这些尝试是否取得成功,固然是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和广大读者的评判,但以笔者的一己之见,其写法颇有新意。新就新在于:一是“简”,二是“明”,三是“精”,四是“美”。

总之,全书基本做到了政治性、学术性、通俗性、知识性的统一。当然,书中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诸如:某些重大事件未被列入,象全国第一个省级农会――广东省农民协会。又如某些事件划分过细,象中共中央南迁广州和党的“三大”,分为两目,实可合二为一。再如,某些事件(如《“”,放“卫星”》)述而不论,似应作适当点评,等等。尽管如此,本书不失为一部信史,是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中共广东历史研究的科学化与大众化

(广东)陈金龙

通读《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全书,掩卷凝思,深感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实现了中共广东历史研究科学化与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一、中共广东历史研究的科学化

编写体例的科学化。《读本》采取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法,既勾勒了中共广东历史的发展线索,呈现了中共广东历史的整体轮廓,又对中共广东历史的大事、要事、重要人物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叙述,做到了点面结合、纵横结合。这种编写体例,在中共党史的研究中是不多见的,可说是一种新的尝试。

历史呈现的科学化。中共广东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本》能将中共广东历史置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宏观背景下来考察,既凸显了中共广东历史的地位,又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同时,历史的生命在于真实,研究中共广东历史,应把探究历史的真实作为最高目标与追求,通过历史真实的呈现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读本》依据确凿、可靠的史料,既呈现了中共广东历史的辉煌,也展现了中共广东历史的曲折,读起来感到可信、真实。

历史评价的科学化。《读本》尽管以述为主,但对不少重大事件仍作出了科学评价。如对杨匏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国共合作的地位、秘密大营救的历史意义、广东试点工作的成绩与缺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等,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历史主义的眼光和判断。更为重要的是,全书通过中共广东历史的叙述,揭示了“党的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等深刻道理。

二、中共广东历史研究的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如何将中共广东历史的鲜活内容以适合大众阅读习惯、接受能力、语言习惯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中共广东历史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是广东党史研究者应当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读本》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从中亦可窥见学术研究成果大众化的方法和路径。

学术研究成果大众化应选择大众关切的问题进行研究。学术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术研究所指涉的问题能唤起大众的注意力,引起大众心理、情感上的共鸣。《读本》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大众关切的问题,特别是在全国具有独特性、领先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叙述和评价,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兴趣。

学术研究成果大众化应将真实而又具体的历史告诉读者。学术既要大众化,又不能背离科学化原则或走上庸俗化道路。《读本》一书,根据可靠的文献与史料,对不少历史细节进行了描述,还原了部分历史场景,包含了不少故事情节,使对中共广东历史的叙述变得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学术研究成果大众化应适合大众的阅读习惯、接受能力、语言习惯。《读本》一书,其编写体例适合大众进行选择性阅读。同时,全书以文学的笔调,娓娓道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历史,内容生动丰富,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书中结合文字叙述精心挑选了一些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可观可视,更有利于本书接近大众、走向大众。

应当说,《读本》一书,史实性与理论性俱备、学术性与可读性俱强,实现了中共广东历史研究科学化与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共广东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广东)左双文

近日拜读了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持编写的《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读后深感该书与同类出版物中个别平庸、乏味的应景之作不同,是一本贴近读者、贴近时代的优秀读物,为广大党员、群众了解中共广东地方党史(实际上也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读性、分量适中的读本,是中共广东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个“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了新内容

该书系统、全面、简明扼要,加入了最新发展的内容,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的新内容,一直写到2010年11月的广州亚运会,是很多同类著作还未来得及整理的,是广东党史历程时间上最完整的新成果。

从广东党史在整个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两头最重要,中间也有不少亮点,但最最重要的,笔者以为应该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东率先杀开了一条血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也符合广东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求真务实的民风民性,党的正确路线为广东地方党组织、为广东人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读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了及时而较为充分的反映。

尝试了新体例

全书分“历史概说”与“要事本末”,以若干条清晰的线索,串起一系列重要史实、重大事件,点、面结合,纵、横兼顾,使主要史实更突出、更生动、更饱满。

作出了新判断

整本书观点鲜明、态度严谨,表述准确。同时也不回避广东党史上尤其是六、七、八章等涉及的共和国成立后的一些较为复杂、敏感的问题以及经历的曲折与艰难,但分寸和尺度把握得较为恰如其分,较为客观、公允。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作者新的掂量和判断,能令人信服。

体现了新眼光

本书选材较为精当。近百年历史,无数大事要事,如何取舍,才能反映广东党史的本质、特质?在材料的取舍上,必须要有眼光、有高度、有独到的见解,能照顾到方方面面。现在看,选得比较准,突出了广东、广州在中共党史上的重点、亮点,体现了编著者对广东党史了然于胸,挥洒自如。

进行了新表述

作为不只是局限于专业范围的历史简明读本,要打动读者、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要赢得专业之外的读者喜爱,就必须在文字上、在写作技巧上下一番功夫,必须具有可读性。在这方面,本书也作了新的尝试,努力有新的表述。全书文笔清新、流畅,尤其像一、二、三、十、十一、十二等章节,文字作了很认真的锤炼,优美、舒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选配了一些广东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图文并茂,加强了直观性。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要把这本优秀党史读物宣传好、发行好

(广东)金炳亮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一书的编写出版者对本书下了很多功夫,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选材精当。本书突出写重大历史事件、而以极简的手法概述各阶段历史的写法十分新颖。在重大历史事件的选取上,编写者不拘泥于常规的宏大叙事,而是注意挖掘历史细节,注重广东地方特色。当中既有耳熟能详的著名事件,也有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既反映发生在广东的重要事件,又突出广东在中共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经过细致的选择与编排,每章大概覆盖5到10年时间。

二、形式新颖,多有创新。一是在体例上以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如果说以编年体写出的“历史概说”是线的话,那么以纪事本末体写出的“要事本末”就是点,点线结合,既是时空上的纵横结合,也是写法上的虚实结合。对读者而言,则既可以当教科书学习,又可以当故事书阅读。二是用简明读本的方式写史,避开了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专题史等所要求的虽然严谨却可能偏于学术的难题,有利于党史知识的普及,特别对于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对之更会觉得可亲可近。改变了过去许多党史读物说教味重、读起来比较枯燥的状况。三是史料鲜活,文风朴实,图文并茂,可以说开启了党史撰写的一个好的文风。四是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书眉、章扉等细节安排与文字、图片结合完美,相得益彰。以上的创新虽然只是形式上的创新,但对内容相对不变的党史读物却是重大的创新,可以说,体现了我省党史研究工作者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党史读物存史资政育人。

我社与省委党史研究室长期合作,为配合推出建党九十周年系列图书,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多次会谈研讨。以本书为例,出版社从选题提出就开始介入,与党史研究室一起研究,仅是书稿提纲的大调整就达五次之多。经过半年双方反复磋商、研究、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结合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两种记叙手法完成本书。为了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党史研究室从各种曾经出版的图书中挑选出一百多幅插图,为各章的每一个条目配图,还把近三十部厚重的图册送到我社的编辑室,我社编辑深为感动。可以说,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配合特别好,编写者与出版者的配合也特别好。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5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部分共精选了近百条文字史料。这些史料简明通俗,文字生动。在教学中我注重充分运用史料,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的最佳结合,知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下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选择的经验和方法。

一、历史史料的选取

历史史料的选取,我认为必须体现出有效教学的特征和要求。在日常历史资料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材料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真实性。

1.历史课堂教学资料的选择要注重科学性,避免简单的课堂复杂化。比如,有些简单的历史课,就没必要准备大量的史料,这样既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课堂阅读负担,又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初任历史教师时,我每次在上课前,总要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教学所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确是提高了,但是部分教学进度却是落实不到位。这样的课,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又是面面未到,历史史料在这里,只能是起到证据的作用,并未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历史课堂教学资料的选择要注重合理性,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之间,由于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不同,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在备课时,我们选择史料,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要达到课标以及课本的要求,更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使用材料的目的,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历史课堂教学资料的选择要注重真实性。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真实性,学习历史可以说是体验历史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真实的史料,才能去认识、体验历史,才能增加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用心去感受历史事件,感受历史人物。

二、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方法

1.要用历史史料去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爱好,这与用分数、表扬、奖励等外部因素刺激学习兴趣是不同的。初中教材中的史料,很多可以用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讲商代的科学文化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读夏鼐的一段话:“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文明。”然后提问:“商代的文化是如夏鼐评价的那样吗?请你用史实加以说明。”

2.利用历史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近年来教改的热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通过精心运用史料,可以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产生科学的见解,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如教授“楚汉战争”一节,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通过约法三章与秦的暴政的鲜明对照,启发他们深刻地认识秦灭亡和刘邦获胜的原因。

3.教材中的许多历史材料,大多是当时历史事实的真实体现,内容非常丰富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历史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使他们置身于历史斗争中去,感受血与火。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诵,登台演讲,逐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合理地使用历史资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6

关键词:课程标准中学历史教学图片史料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史料教学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在英国出现了“新历史科”教育理念,“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①。在我国,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理念中,有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等四大能力目标。在这四大目标中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整个历史学习的基础。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指迅速地选择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资料繁多,相对而言,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对学生学习历史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史料教学,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在史料教学中,图片史料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占有重要地位。

一、图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说,认知始于直观性的经验,然后才能抽象为理性认知,进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而言,形象化认知在其知识获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年幼的儿童,更需要依靠直观性的图画来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发展成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后,就形成了认知结构,人在获取知识上具有主动性,会主动地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重视对历史图片和历史文献学习,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产生新的观点及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路。③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就需要加大对相关图片史料、文字史料的使用力度,以便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理解。

从历史史料的方面来说,图片史料是文字史料的重要补充,只有两者协同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历史学具有不可再现的特征,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进行重现,因此,认知历史主要依靠史料,而史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前人遗留下来的关于历史的记载,即文字史料,另一种是先民留下的实物,如城市遗址、墓葬遗址、器物遗物等。史学家将文献与考古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便获得对历史真实的认知。而实物史料,在很大程度上以图片的方式被记录下来,为历史学家进行研究。我国古代就有“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说法,揭示出了图与文在获取知识中关系与作用。

从历史教学方面讲,图片史料以其直观性的特征,能够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课文图片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鲁迅先生说:“书籍的图片,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可见课本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图片史料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图片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起学生的联想,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图像对感官的刺激往往要比言语更直接,因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文字史料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征,单纯依靠文字史料不能达到完美再现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的目的。由于条件所限在教学中不会经常性地使用实物史料,那么,实物的图片就成为教学中的不二选择。在教学中使用图片史料,才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得比较直观性、形象化的认识,从而弥补文字史料的不足。

二、图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

图片史料,种类很多,如历史照片、历史绘画、历史漫画,内容也具有多样的化的特征,如反映历史人物的,也有反映历史事件的,还有描绘历史器物的,亦有反映历史遗迹的。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图片史料在教学上运用上具有很大的空间。在教学中,可供选择的图片史料非常多,可来自教材,也可来自学术专著,还可来自网络图片库,亦有亲身拍摄。这样就会出现如何选择图片史料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择图片史料。

选择图片史料,本着与重点内容紧密相关的原则,选取最能够诠释文字内容并且能够起到有利于学生理解作用的图片。选择图片,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关键点,有助于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的,有助于理解较为复杂问题的图片。例如,在讲授讲专题一第三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时,对于军机处的特征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想象,如果着重以教材中的插图“清代军机处值房”作为图片史料,通过看图片中军机处值班房的结构布局与设施,让学生很直观地体会军机处的“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这三大特点。再如,在讲授专题六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的时候,重点要讲述希腊民主政治的特征,可以使用“古代雅典城市布局”的图片与中国古代京城的图片进行对比,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会发现雅典最宏伟的建筑物是雅典卫城的公共建筑物,如广场、神庙、剧场,然后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为什么古代雅典最宏伟的建筑都是一些公众活动的场所,而不像中国是皇帝的居所呢?”这样,学生就会顺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思考,进而得出雅典民主政治中在民的特征。

选择图片史料,除了要考虑相关性外,还要考虑图片是否具有很强的指示性,也就是说,图片上有足够的信息,能够让学生联想到所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从而实现知识迁移的教学目的。在讲授专题三的第二课的《辛亥革命》,重点是要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过,明晰辛亥革命虽然了皇权体制,但是,由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中国革命任重而道远。使用1912年马星驰的系列漫画“一年来之回顾”,学生通过观看漫画中的对比式的描绘:昔日政治上“推倒专制”,如今又“死灰复燃”;昔日官僚“匿迹销声”,如今又“争夸经验”;昔日帝国主义外交上“承认为交战国”,如今又“协议处分支那”;昔日国民“延颈企踵渴望共和”,如今则是“小民无米为炊”,就会明白辛亥革命并不能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解放出来,辛亥革命并没有实现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漫画有很强的指示性,有“推倒专制”、“渴望共和”等提示语,还有“支那”这样的鲜明的地域指示语,学生很快就能将这幅漫画与中国对应起来,并能够通过“专制”与“共和”的提示语,联想到课本中的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从而直观地感受到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这个问题。再如在讲授专题二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民族危机的威望程度及列强对我国的瓜分,可以使用1898年的一幅法国漫画,学生从漫画中的指示性内容入手,即从清朝人的装束中想到这幅画与中国有关,然后看到列强各国在瓜分一个圆饼,圆饼上写着“china”,那么,学生由此很快就想到这幅图画与课本中讲授的列强瓜分中国联系起来,而瓜分者的表情动作让学生联想到列强对瓜分中国贪婪性,而以清朝装束为代表的中国则表现出痛不欲生的表情,这让学生体会到在瓜分狂潮下中国的民族危机的严重程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图片史料都具有相关性、指示性的特征,这就需要使用适当的文字史料进行补充,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时候,对于周代实行的分封制,着重要把握这种制度的“等级性”,可选取《礼记》的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然后配以“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的图片,通过观看图片,学生懂得古代的餐叉有着不同的大小。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字史料,学生很快就会将《礼记》中的等级规定,与餐叉的大小结合起来,从而明白西周的分封制本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

三、图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图片史料的使用,不能太多,坚持适量性的原则。经验证明,教学中的图片并非越多越好,图片太多很可能喧宾夺主,分散学生对教材文字内容的注意力。这样,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目的,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关注转移到了图片的细节上了,这样就背离了教学的初衷了。因此,在教学中,图片史料一般要用在重点与难点上,坚持直观性感受与抽象的思考相结合。

图片史料的使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已有的知识储备,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的图片,因此,按照适用性的原则选择图片。如果图片本身太艰深的话,则学生观看后非但不能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反而使得学生对图片不明就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图片史料还需要考虑趣味性,也就是说,能够激发学生有兴趣去探究图片背后的历史。从人的认知来看,生动、趣味的图片要比一般的图片更能引起人的注意,在历史教学中,有趣的图片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①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外国教育,2001(1):69.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7

【关键词】中学历史“读图识史”教学模式

如何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效,能够成为思想交融、心灵共鸣的“磁场”,一直是历史教育教学专家和我们一线教师们的追寻。中学时期,学生的求知欲特别强,但他们的求知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同时,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开始形成阶段,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来相当执着,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事往往敷衍应付。因此,历史插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就带着文字永远也不可能具有的优势“登台”了,一下子就把“观众”牢牢的吸引住。

鉴于对教材中插图的区分,笔者所谓的“读图识史”教学模式指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辅助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选择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教学进程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历史地图、图片或图表来进行,并且是以“图”的驱动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认为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读图识史”教学模式是当前历史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并以自己粗浅的见识来谈谈对这一模式的理解和运用,以求抛砖引玉。

一、掌握正确历史插图读法,科学分析。

历史地图、图片、图表因其特征和表现的内涵不同,阅读时有不同的要求。开展“读图识史”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法,学会科学分析,把握好阅读的层次和要求,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历史地图,它是在空间的维度上直观地展示人类历史活动及其所处环境,其基本要素与普通地图大致相同,只是更多地被赋予了历史特征。

历史图片,在教材插图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有历史人物图、历史实物图、历史场景图和历史漫画等,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客观等特点。对历史图片阅读要注意两个层次的把握,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捕捉图片所体现的直接、表面的历史信息,其次要挖掘图片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历史信息,全面把握插图所体现的丰富历史信息。

历史图表,它的特点是以原始数据或统计对比的方式反映某一时期现象。表格中的数字可以说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说它死,是因为它是发生在某一时期的某一历史事物的客观反映,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地点、特定条件相联系,是不能被人随意更改的;说它活,这些数字与历史的发展变化相联系,反映了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时,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数据变化的轨迹,即能从静态的数据看出动态的走向,再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影响数据变化所体现的历史现象的成因、发展和影响,从而来认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精选典型。

“读图识史”教学模式主要以“图”的驱动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图”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什么样的“图”那就至关重要。对教学资源的选择,首先应该选择能反映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典型的插图,要具有代表性的,从中能反映较全的历史信息,有利于教师进行能力培养设计的。选择的“图”在于精不在于多,一节课精讲几张就够了。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说:“收集历史材料要竭泽而渔,尽其所有;再建历史形象则要选择典型,突出特征。”第二,要能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心理学来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喜欢讨论问题的发生原因,解释、论证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所以选取的“图”除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能满足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思维发展的需要,这恰恰是学生读图识史能力中最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三、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突出有效。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时下每一位老师的追求,如何在这大背景下使教学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关键要科学设计好教学环节。设计时注意与教材内容搭配与协调:(1)以图激趣,导入新课。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图像的信息接受要比语言文字的接受时间快,据实验证实:一般而言,人类要表达清楚一个信息,通过语言描述需要28秒钟,通过线条描绘需要15秒钟,通过图像只需要9~12秒钟。以图来导入,极富有吸引力,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境界,这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华师大版九年级上12课用世界地图来导入,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一眼就能饱览世界各地的文明,也知道那时的文明是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以一个设问:“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分散走向整体的?”就引入到新航路的开辟,促使学生去探究新课的内容。(2)图说重点,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往往会碰到这样,教师讲的很费力,学生还是一知不解,特别是新课程专题式的教学体例,这种现象是更多了,所以借助鲜活的历史地图、图表、图片,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知,就可以破难求易,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奇效。

总之可见,以图为载体、以图来驱动教学,这是“读图识史”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任俊琴老师所说:“读图,看似浮浅、退化,但事实上没有什么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所以“读图识史”教学模式重视对图的研究和教学,其意义深远。随着现今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读图识史”教学模式是一种颇为可取的历史学科有效教学途径,既适应了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又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在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突破要点、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应对新评价体系等都有独到的优势。所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该多提倡,多运用,改变“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图”开展历史教学,重视加强“读图识史”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为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图说历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字史料;特点;选用;解读

史料的运用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史料的类型主要包括文字史料、表格史料及图片史料等,其中文字史料是使用最为普遍的史料类型。

一、文字史料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史料而言,文字史料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内容的丰富多样。现今留存于世的文字史料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说,文字史料的丰富多样,给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补充与延伸内容。其次,便于讲解和教授。一般来说,实物史料往往更具形象性的特点,更能直观展现历史现象。但就某一事物而言,文字的描述更能明确地对其进行阐释,从而引发理性思考,讲解和教授的功能更强。再次,可以引人深思。实物史料同样可以引发思考,但实物史料多数是立体的,带来的思考却多半是平面的。与其不同,文字史料可以做到平缓的呈现,而带来的思考则多是全方位的。相比之下,文字透彻深入,引人思考更多。

二、文字史料的选用

文字史料的正确选用是完成历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在选用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史料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史料运用的可操作性。因此,文字史料的选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选取文字史料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应重点选择可以被学生接受并消化理解的文字史料,尽量避免史料难度过高而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情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受年龄的影响,因此,在选取文字史料时,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史料。例如,高一年级的学生感性认识能力更强,应选择具有较强故事性与形象性的文字史料,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高三年级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已经得到提升,在史料选择时则可以选择难度相对较高的文字史料,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提升能力。

2.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应当中选用类型多样的文字史料。文字史料可以细致划分为表格史料、撰述史料、文艺史料等多种类型,在具体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选择多种类型的史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真实性原则。文字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媒介,但文字史料并不是历史本身,其中往往会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在文字史料选取上,不进行有效的真伪鉴别,会加大学生通过分析史料而得出正确结论的难度,并且很难体现出史料的真正价值。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取文字史料时应当严格遵守真实性原则,尽量引用第一手史料或是说服力较强的文字史料。

4.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是指在文字史料的选用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围绕教学目标并充分依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选取。这样将更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文字史料的解读

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而正确地运用解读方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一般来说,对文字史料的解读过程可以概括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及本质揭示四个步骤。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案例:(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摘自《永禁机匠叫歇碑》)步骤一,信息提取。信息提取,包括对文字史料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信息进行提取。如在对案例进行信息提取时,学生应提取到的信息包括:时间信息———清前期;地点信息———苏城(即苏州);人物信息———机户、机匠;事件信息———机户雇佣机匠进行生产。步骤二,现象描述。现象描述,是指学生根据提取的信息还原历史面貌的过程,也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如对案例的现象描述应为:在清朝前期苏州的机户出资从事纺织生产,机匠到机户处工作,根据工作量领取工钱,彼此形成相互依赖关系。步骤三,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是指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了材料中所描述的事情。针对案例,原因分析应为:清朝前期苏州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一些手工业者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不断扩大生产,需要更多劳动力为其工作,同时,随着大量无业者的出现,也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步骤四,本质揭示。本质揭示,是指让学生对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变化进行揭示。案例中所描述的清朝前期苏州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彼此相依的现象,其本质是雇佣关系的出现,而其反映的本质问题则是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可见,提取信息和描述现象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分析原因是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解释历史,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转变;而本质揭示则是在以上三个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理论的思考。

作者:刘月美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9

单选题应试方法和技巧

由于现在历史选择题答案的唯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全错,所以能否正确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简单地说要做好历史选择题必须审清三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

1.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1848年等;二是时间的限制不明确如1949年以前,“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总之首先必须弄清每个小题的时间限制。

2.审清答题主体。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体,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3.审清条件限制。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题设条件一定要充分利用。

材料解析题的应试方法和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题型。它源于教材,又远远的超脱了教材。材料的来源广泛,取材典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感到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三个环节,即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

阅读理解材料时应读懂、读透材料是解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不可漏读。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内容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联系,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解答好第一个问题是关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有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第一问的回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问题的回答。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做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力求全面准确。只有关键的一步走对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回答命题者所给的其他有关题目。

2.坚持论从史出,运用辩证的观点,保证答题的全面性。结论是对材料的理解、发掘中得出的,要注意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观点,对观点错误的材料,更要注意辨别、认识,注意分析材料作者的阶级立场及其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判断。

3.论点明确,简明扼要。答题要简明。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试题的得分点与要点有关,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

总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前提是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充分获取利用有效信息。同时,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问答题解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解答好问答题,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相应的学科知识。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思路,既可提高答题的效率和答题的水平。要解答好问答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明确问答题的基本结构。通常情况下,问答题是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四部分构成。提示项是对考生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项是对答题范围的限定,中心项是答题的核心部分,求答项是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和要求。中心项是问答题的核心部分,提示项、限定项服务于中心项,中心项决定求答项。

2.细心审题,筛选要点。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间、内容和思考的范围,筛选要点,按照题目要求全面回忆答题所需的知识点和基本观点,但不可堆砌史实。即使是列举性的问答题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也不可将全部史实一一列出来,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对材料问答题,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并搞清观点与试题论证的关系,搞清重点与非重点。

3.文综高考问答题目前在试卷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单一学科的问答,一种是在三个学科的综合命题中有部分提问要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回答。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要按照历史学科回答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来回答。答题离不开五个字:述、论、析、比、评。

“述”,就是叙述,围绕题目要求答题按时间顺序或因果关系把有关知识点讲述明白。

“论”,就是论证。一般命题给出一种观点或一个论题,然后要求用相应的理论和事实加以说明。

“析”,就是分析。一般先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掌握程度。

“比”,就是比较,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物进行比较,一般的是要求比较各种历史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很多考生遇到比较题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掌握下列原则和程序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人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

(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主要过程)、特点、特征(表现形式)、性质、实质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评”,就是评论、评价、评析等。“评”的对象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政策等等,范围相当广泛。要想评论正确,评论时以事实做论据,坚持实事求是。

最后冲刺注意什么

(1)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2)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对题目所给各个选项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只凭感觉选择,出现选择不准。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材料的题干和选项,有时感到选择困难的题目经几遍反复阅读后,正确的选择就会油然而生,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3)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题,不能两者互补,致使思维不够辩证,答题内容不全。

(4)答题中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有几个提问就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既节约时间,又保证答题准确。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19―0113―01

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史料有助于还原历史本来的真面目。运用史料来承载史实、史论与史感,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史料的引用与解读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学向着高效课堂迈进。

一、在高中不同年级段引用与解读史料采取不同策略的原因

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史料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我发现史料的引用与解读不能不顾学生的具体情况。史料的选择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要符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背景,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与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其次,不同年级段的考试要求不同。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材料的选择与合理运用尤为重要,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要有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有效。

二、不同年级引用解读史料的不同策略

1.解读要把握好史料挖掘的广度与深度

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是直接通过观察材料获取到的信息,而隐性信息则是隐藏在材料里面,需要联系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去挖掘的信息。这样,通过对史料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受,促进学生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例如,在高一讲述“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家的科学精神”时,我选取了爱迪生的相关史料: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学生一看这一史料不禁为爱迪生的科学精神所吸引。在教师的引导下,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得出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高三学生还需补充其他发明家的一些史料,进一步完善科学精神的共性内涵。同时,通过引导高三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在当时取得这些科技成就,强化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要用好、用足教材中的史料,注意史料的呈现形式与长度

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来说,应该首先充分利用好历史教科书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模块链接”、“资料回访”、“学思之窗”、“本课要旨”等这些绝佳的史料资源不能白白浪费。历史教师可运用史料创设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以鲜明的导向烘托气氛,营造情境,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通过史料巩固历史史实,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史料的来源存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