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在人间读后感十篇在人间读后感十篇

在人间读后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20:47

在人间读后感篇1

在人间读后感

《在人间》是一本不同的小说,不是描写贵族无会似的生活,而是一个贫民贴心的读物。高尔基出生于木匠家庭,4岁丧父后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念过两年小学,11岁走向社会,独自谋生。当过学徒,饭馆跑堂,搬运工,面包师等。

《在人间》描述的是阿廖沙1871到1884年的生活。他这段时期为了生活,在人生的的道路上,历经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平时大量阅读书籍。生活阅历的大量的阅读拓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了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咯山。

这本书是高尔基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描写了作者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一代劳动堵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我对这本书印象比较深,因为这本书它像宣有魔力一样,我只要一打开真本书我就会一直不停地翻下去,因为它太好了。每次读完这本名着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高尔基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

书籍始终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在人间读后感篇2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会半途而废。

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在人间读后感篇3

星期天,我读了《信任》这篇文章后,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是谁让一个向善的犯人对世界产生了失望?是警察对犯人与生俱来的歧视,但更多的是不信任。然而,又是谁让这位因万念俱灰而越狱的犯人翻然悔悟?是一位姑娘对他的信任。信任,这两个千斤重的字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人与人相处需要信任,商人与商人之间需要互相信任,更别说同学与朋友之间了。

如果人们彼此间失去了信任,给自己的心灵上了一把沉重的铁锁,那么,那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社会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会是一个死气沉的世界。那时候,世间的一切都将变得陌生。读了《信任》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衣衫褴褛的学生模样的人跪在路边,脚下是一张乞讨求学的纸,一个铁罐头里,零零落落地放着几枚一角的硬币。一个个行人走过,一辆辆汽车驶过,未曾有人向这边望一眼,有的干脆视而不见,更别说施舍了,他们的做法可以理解,自从报上登了几起类似的诈骗事件之后,人们便不再可怜这些人。

可是,你们想过吗?如果别人说的是真的,那当你从那些人跟前走过,你又于心何忍。说到底缺的还是两个字——信任。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由许多例子可以看出,信任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它可以在任何人心中掀起喧然大波,促使他悬崖勒马。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人人多一份信任,就少一分隔阂,这样,难道不好吗?

在人间读后感篇4

《登上地球之巅》讲的是四名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f岩,最终他们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这无疑是一场充满艰辛与危险的探险。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功的呢?就是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无数的困难险阻就如一只只凶猛的“老鹰”,时时刻刻威胁着“雁群”,但是每只“雁”都齐心协力,不怕牺牲,共同抵御入侵之敌。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集体的。家,是我们最先加入的集体。家人彼此间的爱护、宽容便是一幢大厦的地基;学校这一集体,同学们伸出援手助你解决问题,使你脸上的笑容重现,令这幢大厦不断筑高……家,班级,学校,社会,国家,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都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用它们的真,善,美不断为我们的大厦增砖添瓦。

现在,我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前线的解放军战士和医护人员以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大无畏的决心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义无返顾地与地震进行一场艰辛的斗争。他们心连心,用自己珍贵的生命全力挽救受灾的群众,同时也面对着死亡。社会各界的关注,八方的支持,炎黄子孙的万众一心,一首首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歌曲响彻天地之间。此时,没有人敢否认集体的力量,没有人不为此喝彩动容。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大家斗志昂扬,团结一致。我们坚信,历尽无数历劫的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取最终的胜利!

集体的力量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共同积累。任何时候,集体的温暖都是我们所向往的,为集体多出一份力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向大雁学习,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雁群”充满更多的力量,拥有更多的真情。

在人间读后感篇5

课文选自人教社五年制教材第十册的第16课《匆匆》。《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学生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积累语言。

3、熟练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

4、学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法和学法

“教师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配乐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到读书中,人人动口,人人动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领悟,去品味积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设计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积极的探究体验,在合作中交流,互帮互学,实现生本对话,“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同时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体会、领悟、运用,重视学生的读、说、写,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成为参与者,引导者,甚至是旁观者,真正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精神。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释题质疑

揭题板书后,首先由学生简要介绍朱自清,了解作者的大致情况,然后向学生发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了解学生学情,巧妙的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读读通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讨论,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通文章。

(三)细读读懂

好文章要三读,即“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瑰丽,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因此,这一环节,围绕“读”展开,结合情景创设,学法选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读为本,指导学生读后悟情。

1、在mtV中赏读课文把学生带入如诗入画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形象的画面带动学生的思维,为后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自由选择学文方式细读读懂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边读边思考,或不动笔墨不读书,或感情朗读,或默读等方式细细研读文章,悟出道理。

3、合作交流生生对话在学生细细读书的基础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心中有话要说,营造一方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一吐为快,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4、自主汇报思维碰撞指导朗读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评价中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并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为美读打好基础。

(四)品读读美

1、自由组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后还应再读,在读中走个来回。“读中悟,悟后读”,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配乐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独诵,或领读,或齐读,或表演等,把作者的感情与自己相融合,实现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注重学生评价与教师的鼓励性评价。

(五)升华体会

营造课堂上的空白,让学生静静的聆听时间的飞逝,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谈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时空的距离,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要珍惜时间。

第二课时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体会到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提出新的探究性问题:“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小组合作,补充启迪

(三)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运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处,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教师的点拨下明晰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学生的运用语言奠定基础,在以学定教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启迪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说训练,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流逝,既锻炼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熟,甚至能够背诵。“读”是研究的过程,“诵”是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语言。

(五)拓宽延伸,练笔尝试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积淀了不少的名言、警句、诗词,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时间的流逝也一定有了自己的感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可以是名言、诗歌、散文等),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厚集薄发,实现学语文向用语文的过渡。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六)课下作业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在人间读后感篇6

一、练书法,让学生喜欢汉字

由于学习时间紧,学生没有时间练习写字,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中字迹不清、字形不端、书写不规范、错别字等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作文更是重灾区。减少甚至消除这种现象只有靠学生自己来解决,而暑假就是一个极佳时机。

首先要补补“练字课”。中国书法凝聚了自然之灵气,是美的创造和心灵的艺术。学生可以买一本字帖。每一张字帖上都有一张空白的纸,每个字都在田字格中,在白纸上对字进行“描写”,即先临摹。然后进行临帖,即仿写。王羲之认为:“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预想”的内容是字的形态、结构、笔画、意蕴,“意在笔先”是在观察之后,脑中出现了美的意境,再动笔在田字格本上进行仿写。通过多思多悟、多写多练,领会书法艺术的意象和美感,更可以修身、养性、怡情。“字如其人”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有一手漂亮的字,就多了一个门面或招牌。如果潜心钻研、勤学苦练,将来也许会成为自己的职业和立身之本。

二、勤阅读,让学生喜欢文学

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课本或报刊上优美的语言片段,特别是古典诗歌,都有一定的意境,可以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找出这些作品,先了解时代背景,接着理解作者的情感,然后想象出合理情境,把握好语音语调,最后放声去朗读。要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我的心声、读出文章的意境、读出文学的美感。这样一定会让“读者”提高语文审美素养,让听者进入心旷神怡的精神乐园。

虽然大家都明白语文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绝对重要,但语文的教学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魔咒,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的情结。加之其他科目的步步紧逼,导致学生对课本中的名著阅读篇目只看节选部分,很少有人有时间看齐所有内容,就别提其他的课外名著了。暑假的时间较长,学生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充分治疗一下“阅读贫血症”――进行广泛阅读,拓展知识视野,为语文积累奠定坚实基础。因而再次是补补“阅读课”。

如果问学生:“语文学习中什么最难?”绝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阅读理解!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经常是“跟着感觉走”,在“紧抓住梦的手”时越做越糊涂,有时甚至无从下手。其实,阅读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文本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自我倾向性和社会需要,对现实进行加工但又高于现实的内心独白。学生之所以觉得阅读理解“难于上青天”,是因为平时的阅读是被迫的阅读,是纯功利的阅读,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这种阅读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是没有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

实现真正的阅读,不但要有阅读的时间,而且要有思考的空间。学生利用暑假,应该让自己静下心来,给自己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思考空间,创造出一种阅读情境,调动自我的内心情感,对文本进行理性的品读,咀嚼出文本本源的味道,汲取文本带来的知识内涵和营养,让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中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还要用批判的态度去阅读,形成自我的个性化理解,并逐渐形成自我的人生思想,从读文本的“行动”上升到对人生的“感动”,让自我的感悟和理性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到“做好阅读理解”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最终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多写作,让学生喜欢作文

学生害怕作文的最根本原因是书读得太少,肚里没货;练得太少,少有成功范例。因而补补“习作课”也很有必要。

在人间读后感篇7

关键词:诵读;停顿;速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2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68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诗的特点是语言凝练、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而且,古诗的语言凝练、生动,富有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且形式比较灵活,语言富有感染力和想象力。因此,古诗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学生正确诵读

小学语文《大纲》要求: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第一步。

所谓正确诵读就是按普通话的要求,字音准确、节奏和谐,不错读、不拖腔。诗歌讲求韵律,要指导学生按阴阳上去的四声和谐地诵读。诵读,用这种常见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背诵,感悟诗中的写作意境,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学习,读中感悟,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热爱古代诗歌文化的激情。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朗读技巧和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诵读古诗,体会、玩味、揣摩诗的朗读语调和节奏,品味诗歌表达的意境和诗歌作品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辉。学生可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如可自由读、可齐读、可唱读、可吟咏,声音可高可低,可快可慢,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诵读时,应注意抑扬顿挫,做到声情并茂,吐字清楚。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逐渐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走进文本,和诗人对话,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古诗《所见》一诗,在音节和语调上,“牧童骑黄牛”和“意欲捕鸣蝉”两句中,“骑黄牛”是三个阳平音节,读时“牛”要读成近似上声的音调;“鸣蝉”是两个阳平的音节,读时“蝉”要读成近似上声的声调。全诗中的“骑”“振”“捕”“闭”四个动词音节应读重音,要求学生用着重号标出。在指导的基础上,学生经过反复朗读体验,就会读准音节。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感受古诗朗读的音准和节奏,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朗读,真正达到正确朗读古诗的目的。

二、指导学生把握诵读的停顿和速度

诵读古诗很讲究停顿和速度,这是有别于现代文诵读的标志之一。古代诗歌,每一行有几个节拍,每个节拍包括几个音节,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小学阶段大多为五言诗,一般划分为二字一顿,三字一顿,也可以把后三字划分为一字一顿,二字一顿。还有一部分是七言诗,一般划分为四字一顿,三字一顿,还可以把前四字划分为二,二两个节拍,后三字划分为一、二两个节拍。这些都要根据诗的具体内容来划分,如《江雪》一诗的节拍划分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宿山寺》一诗的节拍划分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在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标出停顿符号,然后我进行范读,学生练读。这样进行音节语调指导,学生自然会朗读的抑扬顿挫。此外,在掌握音节和停顿规律的同时,我还让学生根据停顿间歇的时间进行语速训练。如“∥”表示间歇时间稍长,“/”表示间歇时间稍短,“逗号”间歇时间短,“句号”间歇时间长等。

三、注重诵读的情感体验

诗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往往渗透着诗人强烈的生活情感,政治理想和抱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读诗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在教古诗《草》这首诗时,我先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投影片,上面画了一幅繁茂的草地,在微风吹拂下显出生气勃勃的样子。在投放影片后,我让学生对照前两句认真观察,然后联系野草由春夏到秋冬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体会后两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诗人对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给以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野草不屈不挠风发向上精神的赞美。诗的后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又如,在教学《回乡偶书》这首诗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至老,半世飘零,黑发变白的流浪漂泊的生活,理解诗中包含和寄托了一个回归故乡的游子的万千思绪和无限感慨。

语言不仅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也是表达人喜、怒、哀、乐思想的工具。古代诗歌中的语言,更是精彩纷呈,韵味无穷,给读者留下了许多遐想和启迪。它们有的高亢激越,有的低沉悲壮,有的令人鼓舞,有的催人奋进,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的魅力。《山行》一诗中,作者渲染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秋山风景画。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书写对秋天的赞美,反映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即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又回到了成都的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颜色:“黄”“翠”“白”“青”,色彩鲜艳明丽;“鸣”“上”“含”“泊”,动静相映相谐。接着,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地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勾画这些表象组成的画面,从颜色的明丽、声音的轻盈中进而体会出诗人的欢快的心情。此外,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眼、耳、口、鼻等诸感官,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听觉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更为具体深刻、细致入微地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还可以体会诗人炼字炼句,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领会诗歌创造的意境,使读者再现诗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

参考文献:

[1]张玉成.浅谈古诗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5).

[2]张文花.诵诗一春秋硕果满枝头[J].教育革新,2002(8).

[3]侯艳艳.初中生古诗词能力培养浅谈[J].考试周刊,2014(6).

在人间读后感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早春,思维活跃,知识接受能力强,可塑性高,如何适应其阅读能力的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其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水平提高及后续发展夯实基础,是新课改赋予语文学科教学的崭新课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阅读教学又是锻炼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中心。有学者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教学是学生语言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培养的基本过程,是学生与教师、文本间形成互动对话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我们要加强阅读教学,使学生对语言文字形成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与情感共鸣,感受郑振铎《海燕》爱恋故国故土的乡愁,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茅盾《白杨礼赞》对中华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的赞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及其中蕴藏的深厚感情。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逐步培养与锻炼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进行多视角、多角度的的自主阅读,从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直至批判性总结中逐步提炼出文章主题、文章论点,无疑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自读――共读――用读的阅读教学模式。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初读感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这同样可以看做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与切入点。由学生初感中的分歧、偏误着手,设计出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无疑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1)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阅读教学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与文本间形成初步的、基本的接触。扫除生字词、理清故事或任务线索、掌握文章构架及主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记叙的是作者三次游周庄的不同印象。初步阅读下来,学生就能很容易地从描写仲春、小雪后、节日夜景下周庄的文字中,发现一幅淡雅迷蒙的水墨画,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一幅张灯结彩的七彩梦幻图,对周庄迷人的风景产生向往之情,进而全身心地融入到阅读学习中。

(2)在默读中才能自读自悟。“有声”的诵读强调的是学生的语感培养,“无声”的默读则更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内涵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如学习九年级下册《石缝间的生命》一文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后发言谈谈自己的体验。学生甲就提出:“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这句话提领全文,野草、蒲公英、松柏的形象塑造也是围绕它展开的。”学生乙说:“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这句话才是文章所要阐释的重点,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可见,抛开教师引导的重要性不谈,学生们对于文章的感悟理解也能达到教学目标中的部分任务。当然,对于字词句的使用、写作手法等细节的体悟,仍需侧重于教师的指导教学,不能一概而论。而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次深入文本,进行细点讲解。

2.合作共读――交流感悟,群体研学

合作共读的实施步骤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步,是针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形成的初步感悟进行课堂讨论,文章的感情基调、人物形象塑造、景物描写等,都可以成为交流的话题。如余光中《乡愁》一课的教授,有的学生提出全诗以昏暗、忧郁的情感为主调,诗人的乡愁一字未提,却句句在写;也有学生说“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人生的四个阶段,浓浓的乡愁萦绕了诗人的一生。学生们的感受与文章主题都有着紧密的关系。第二步,教师应当就学生们对文章的感知印象进行及时的梳理、引导,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教学目标靠拢。关键是让学生们的学习思路紧紧贴近文本,从文本中找出证明、找出答案。以前文提到的《乡愁》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设问:“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乡愁,那么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乡愁的呢,描写的对象在深浅层次上有什么不同?”这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回顾文本、交流讨论的时间,使学生自主地探索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总结出以下答案:

邮票――母子别――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船票――夫妻别――对妻子的依恋;后来――坟墓――生死别――对母亲的追念;现在――海峡――故国别――对故土的眷恋。

当然,对于学生们的不脱离文本的其他理解,只要说得合理,教师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3.“听说读写”用读――迁移运用,巩固提高

语言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知识、技能的获取与运用。所谓“用读”,就是要求阅读课的学习应当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拓展,学习有所得。如课文讲授完以后,可以要求学生读说结合,联系其他文章、或人或事,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并借此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仿写、缩写、续写课文等都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及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

正所谓教无定法,自读――共读――用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不是万能的,脸谱化、模式化都是不正确的,要因人因时因内容而定。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探索应用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郭飚.语文阅读教学对中学艺术生审美能力提升的作用[J].现

在人间读后感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以读代讲,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走进文本,碰撞心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及相互间的评价,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欣赏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实际巧妙地进行德育教育。

1联系生活,感悟体验

在进行《珍珠泉》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作者说了什么,找到文中的话,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强调更多的是前半句。为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重走作者童年走的小路去打水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水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赞美家乡的情感。

在进行《我们的错误》教学时,学生在这一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词语表达情感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是的,错误是一种美丽,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可怕的是错误地面对错误”,这些语句如一颗颗种子,在教学中巧妙、不留痕迹地把它们播洒到学生心灵的土壤里。随着学生的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这颗种子一定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我们相信孩子们长大后,就能够直面生活的坎坷,笑对人生。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练习: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记忆最深的一次错误是什么?当时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当时处理得好吗?今后你打算怎样面对错误?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写在日记本上。在课堂上,学生也许因为自尊没有说出自己的错误,我希望在日记中他们能写下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剖析自己。现在的一些学生诚信度低,责任心差,遇到事情互相推诿,不敢去承担责任,也很少为别人着想。在我们的语文课上,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实现知识目标以外,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不一定都成才,但至少,他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讲诚信,有道德的人!

2进行美育教育,塑造心灵

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经说过:“对于我,作曲是一种灵魂的表白。”音乐,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时,我们的课堂中就会流淌出音乐般美妙的旋律。这是我要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美、美的语文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从而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因此,在备课时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蕴含的道理”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在读准字词并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后即以“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这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你们有信心答对吗?要想答对我的问题,你们得好好读读课文。该怎么读呢?你们先猜猜我会提什么问题,按你们猜的问题使劲儿钻研,钻研得越透彻越好。”在学生再读课文后接着揭示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借着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真地去读课文并深刻地去领悟每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然后再以“如果这个小村庄还有人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来进行说的训练,最后再进行一些拓展练习,为学生补充一些资料。

3结合生活,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和时间赛跑》一课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的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文中讲的几件事的分析、体会,很容易就感悟到了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但是,语文不单纯是传播知识,还担负着育人的任务。现在学生中存在着做事拖拉的现象,令老师和家长十分头疼。这一课正是解决这一现象的良好的载体。于是,我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先引导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使学生了解到时间流逝得飞快,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不等人,时间像金子一样珍贵等,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珍贵,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惜时的情感。然后,我请学生就如何赛过时间展开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激起他们改掉陋习的决心。接着,我又让学生就自己对珍惜时间的感悟,编写出自己的惜时名言。此语一出,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很快学生自编的名言诞生啦!

4个性培养,生成情感

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在《检阅》课文描写的第一个场景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朗读中,学生马上进入了创设的情景,表情、心理活动随着文本内容而变化,大家都在为遇到的难题苦恼、思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听边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文本中重点的词语;在师生进一步的交谈中,学生完全进入了儿童队员的角色,体会了他们矛盾的内心世界,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课文第六自然段是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老师随着学生的每一句朗读,引导他们以儿童队员的角色深入到文本中,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感情,体会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会他们善良的心地,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在人间读后感篇10

一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1.把好文本的“脉”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对大自然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轻松、喜爱的心情去读,语调应轻快、活泼,读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本册中《怀念母亲》一文则通过日记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意和生身母亲无限愧疚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饱含深情、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2.选好训练的“点”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在备课时,应重点设计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有效的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朗读训练也更有效。转贴于

二感同身受酝酿情感

1.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作者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令人回味的感情。

2.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情感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应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