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测试工作方案十篇测试工作方案十篇

测试工作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24:56

测试工作方案篇1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18〕4号)、《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浙教人〔2017〕81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师〔2019〕6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测试原则

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确保评价质量。

二、测试对象

参加2020年文成中学中、高级职称评审的教师。

三、测试与推荐人数

2020年学校自主评聘一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人。根据2020年文成中学职称自主评聘实施方案(试行)实行。测试对象如在测试时出现迟到、缺席、自动放弃及违纪等情形时,其测试成绩均按零分处理。

四、测试工作安排

1.测试时间: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

2.测试地点:浙江省文成中学

全体测试对象于11月28日上午7:30,集中校行政楼三楼中会议室点名、抽签、并按抽签顺序依次备课、测试。

3.测试形式和内容:测试采取试课方式进行,总分为100分(a档占30%,B档占40%,C档占30%,分别赋95分、90分、85分)。测试内容取各学科同年级3节内容抽签而定。

4.测试考官:根据测试对象的学科结构和人数,聘请1个综合组进行测试。

5.测试考点管理:测试考点实行封闭管理,测试对象、工作人员和考官进入考点前均应将所有通讯工具交由监督员统一管理。

五、测试流程

学校于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晚20:00公布测试课题。测试对象须于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7:30前到校行政楼三楼中会议室报到,将关闭后的通讯(电子)工具和包裹等物品交工作人员集中保管,参加试课次序抽签。候测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候测室。

1.备课:备课室设在行政楼3楼会议室。测试对象凭有效身份证,由工作人员按抽签次序引领进入备课室,领取试课课题后撰写试课稿。首位测试对象进入备课室时间为上午8:00时,备课时间为40分钟。此后每隔15分钟,下一个序号测试对象由工作人员引入备课室备课。备课所用教材、备课纸和笔均由备课室提供,测试对象在规定的备课纸上书写抽签号和试课课题,不得随带任何资料、稿纸和笔进入备课室,不得书写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否则以舞弊论处。

2.测试:测试室设在科学楼5楼录播教室。第1号测试对象于8:40时由备课室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测试室进行试课。试课时间为15分钟,试课结束前2分钟,由监督员提醒测试对象注意试课时间,试课超出时间的,由监督员及时宣布终止。测试结束后须将相关材料交工作人员。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不得向考官泄漏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否则以舞弊论处,取消测试资格。测试结束后,测试对象须由联络员引领到候分室进行候分。

3.测试组7位考官分别独立对测试对象评定分数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按其他考官评定分数的平均分确定测试对象的原始成绩,等本次所有参评对象测试完毕,工作人员按原始成绩的高低予以赋分(a档占30%,B档占40%,C档占30%,分别赋95分、90分、85分)并予以公布在校务公示栏。

六、教学能力测试分数应用

教学能力按等级赋分后折合成50%计入总分。

七、本方案由浙江省文成中学职称评聘委员会负责解释。

测试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教学改革;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78-02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软件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导致对软件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软件测试工程师成为每个软件企业都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目前许多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学校也提出了一些方案,做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软件工程专业入选了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了执行国家对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精神,融合学校的“三三三”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为培养卓越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我们也在软件测试课程的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软件测试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是对理论性和工程性都有很高要求的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程应用。

虽然已有的教学改革改善了教学效果,但目前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依然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第二,教学内容碎片化,学生没有完善的测试知识体系;第三,轻视测试工具应用,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难以衔接;第四,教学案例简单,学生没有完整的测试思路;第五,学生对软件测试存在认识偏差,缺乏从事软件测试职业的意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方法为基、过程引导、工具跟进、案例贯穿”的“方法―过程―工具―案例”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理论扎实、功能能力强的卓越软件测试工程师,以实现与软件测试行业的衔接。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国际标准的SweBoK软件核心知识体系中软件测试的知识域,充分调研软件行业中对卓越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建立软件测试能力培养标准,明确各培养标准与软件测试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为我们初步建立的软件测试能力培养标准列表。

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就是以讲授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与基础,按照软件开发过程与测试过程为主线引导,辅以介绍典型软件测试工程的应用,并在课程教学中选择一个案例贯穿整个教学。具体教学路线如图1所示。

为此,我们重新规划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如图2所示。

二、具体教学内容

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围绕着测试方法、测试过程、测试工具以及测试案例进行展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构建了测试工具箱与测试案例库,并编写了适合该教学方法的教材。

(一)测试工具箱的构建

工具的掌握是工程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软件测试课程及相应实践课上有必要掌握一些典型测试工具的使用。软件测试方法体系庞大,造成软件测试工具众多,而且一些商业化的测试工具价格不菲,为了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各种测试工具进行比较筛选,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并构造测试工具箱。在多年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适合教学的测试工具,包括测试管理工具testCenter、功能测试工具autoRunner、源代码缺陷检测工具在选择测试工具FindBugs与DtS、性能测试工具Jmeter等。我们将继续本着覆盖多个测试方法、开源工具优先等原则完善测试工具箱,并对工具箱的工具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维护更新。

(二)测试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是促进对理论知识消化、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策略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软件测试课程要求所选案例能够体现测试方法与工具的应用。为构建适合教学的测试案例库,我们一方面需要对已有的案例进行刻意的改造,也选择了一些新型示范应用项目,另外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开源工程,以及教师科研转化项目、学生优秀实习项目与课外设计项目等完善测试案例库。目前的软件测试教学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所在学院使用的本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作为案例进行了讲解,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融合软件测试的方法、过程、工具、案例的教材的编写

为适应四位一体教学方法,我们自主编写了软件测试教材。教材以RUp的四个阶段为线,将测试方法与工具分化在不同阶段进行介绍,加强了测试管理内容。软件测试理论按照鱼骨图式的组织,例如对于白盒测试技术的介绍,分解为两章,其中在RUp的细化阶段介绍了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覆盖测试,在RUp的构造阶段介绍了数据流测试、变异测试,这种组织安排有利于学生根据软件测试过程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知识。

(四)“方法―过程―工具―案例”四位一体教学方法

该方法基于所修订的软件测试教材与测试工具箱、测试案例库,沿用RUp的四个阶段进行教学的安排,在教学中以测试理论与方法介绍为根本,并辅以案例介绍以加深对实际测试的理解,再选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方法为基、过程引导、工具跟进、案例贯穿”的教学将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拥有工程实践能力,符合卓越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要求。

三、结语

该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围绕卓越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注重理论素养与工程能力的双重提高。教学实践表明,“方法―过程―工具―案例”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围绕软件测试过程的逻辑性强的理论知识体系,辅以工具的训练,再以实际案例贯穿介绍测试方法与测试工具的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意识地增加了软件测试的内容,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软件项目开发中执行软件测试的诸多活动。初步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今后将对软件测试适合敏捷等流行的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改造已有的方法,并扩充完善已有的测试工具箱与案例库,以培养卓越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满足软件测试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测试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软件测试过程;测试文档

目前我国软件测试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缺口达到30万,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软件测试人才教育相对滞后[1]。但实际上,很多学习了软件测试课程的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业内专家称之为人才的“结构性过剩”[2],而滞后的原因不仅仅是教育机构开设软件测试课程时间的滞后,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与实际需要的差距产生的滞后。外包开发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在代码和文档方面的规范性、技能和工具的熟练程度要求越来越高[2],而这些要求正是软件测试人才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顺应市场需求,培养出企业所需的软件测试人员,成为软件测试课程改革创新的目标。

1教学现状

随着软件测试人员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大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及it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软件测试”课程。然而,在师资方面,讲授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师多数是由软件工程的教师承担,这些主讲教师能很好地讲解软件测试理论和介绍软件测试方法,但缺乏软件测试的系统案例和软件测试经验[3]。在理论教材方面,虽然各种软件测试的教材相继出版发行,但教材中技术实现的内容较多,对常用的软件测试文档书写介绍很少,且缺乏文档模板;对自动化测试工具,基本也是简略介绍其功能。在实验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配套的软件测试实验教材问世,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讲教师如果没有大量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作为支撑,就难于用恰当的实例来解释相关理论,更难设计出实用有效的实验内容,导致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要顺应软件测试人才市场的需求,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必须面向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学生能学到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技能,以“经验者”的身份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

2改革和创新

笔者以日企工程经验为依据,针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缺乏系统案例、重技术实现轻文档工作、测试工具流于产品说明等问题[4],设计了一套软件测试实验,帮助学生利用软件测试技术搭建测试环境;根据测试规格说明书进行测试;练习测试用例的设计、执行与跟踪并高效地进行回归测试;熟悉常用测试文档的书写方法;掌握如何保存测试用例和有效的测试结果;准确地书写缺陷报告;通过思考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

2.1教学进度的调整

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通常和理论课同步或延迟几周进行。对于软件测试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如果与理论课同步进行,前期的实验内容安排就缺乏理论支持,如果比理论课迟后几次,即在讲述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后开始实验教学,就可以将各种测试方法融入实验中进行,但由于软件测试过程及技术、测试文档书写相关内容还未讲述,实验内容的安排显得孤立,没有整体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软件测试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实施过程,将理论课讲述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完整的案例中进行实验,就需要系统地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再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地进行实验。

我们打破传统的周四学时,即“理论2+实验2”的排课模式,将一个学期分为理论上半学期,实验下半学期,上半学期周四学时用于结合案例进行理论教学,下半学期周四学时针对理论课讲述的案例进行实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系统的软件测试实验。

2.2实验教学的创新

2.2.1实验素材的创新

现有的软件测试教材,通常会在最后章节给出一个案例,针对该案例利用教材上介绍的各种测试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但是教材对案例的描述基本只限于项目背景介绍、子系统介绍、子系统功能分析、子系统性能及可用性要求方面的资料,基本没有提供可运行案例系统的代码,同时也缺乏必要的供测试使用的文档。实际工作中,软件测试过程与软件设计周期有相互对应的关系,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分别对应软件设计中的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系统设计和需求分析[5]。因此,要完成一个系统的较完整测试过程,不仅要提供被测系统的完整代码及数据,还必须提供全套的设计文档。

我们以一个开发完整的以C/S模式实现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和B/S模式实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作为测试案例,在理论课教学中主要以“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作为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网站测试和面向对象测试相关的内容以“图书馆管理系统”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进行完理论教学,学生对案例系统的功能基本了解。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学生在测试中需要的代码、开发规范、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书、概要设计书、详细设计书,具备了以上资料,便可模拟实际工作模式,将理论教学中讲述的测试策略和方法、测试文档的书写方法运用到该案例的测试实验中。

2.2.2实验内容的创新

由于实验教学学时和学生能力的限制,在本实验的设计中,我们主要针对初、中级测试工程师级别设计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就是同学们踏上测试岗位要动手干的实际工作。而针对高级测试工程师和测试管理者担当的工作,比如测试计划的制作、各种设计的验证、测试评估和总结,需要经历初中级测试工程师的实战,积累大量经验才能承担,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只在理论教学中简单讲述,不在实验教学中安排实验内容。

我们设计了表1所示的实验内容,本设计旨在让学生经过实验的训练,以“经验者”的角色参与求职应聘,因此,我们以项目管理者培养“新人”的方式来安排实验内容和进度。虽然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项目管理者通常是按照以下流程在工作过程中培养人才:单纯性测试的实施、测试设计(书写测试规格说明书)、测试环境搭建等,按照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的顺序循序渐进地深入测试工作,因此我们按如下进度设计了以下实验内容,并在提供的素材中人为地制造缺陷,以便学生发现缺陷、分析缺陷、修改缺陷。

通过上述8个实验,让学生牢固掌握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了解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对系统测试实施有基本了解。严格经过这8个实验的训练,学生基本能以初级测试工程师的身份投入到测试工作中。

测试工作方案篇4

[关键词]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选择

中图分类号:t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347-01

1概述

矿井1986年6月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t/a,2001年对西风井和东风井主要通风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其的通风能力;

矿井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即:11轨道上山和主、副井为进风井,东、西两翼风井回风。东翼风井配备4-72-11№22B风机两台(一用一备),主要服务14、16采区;西翼风井配备两台(一用一备)G4-73-11№25D风机,主要服务11、13、15、21采区。

2测定方案要求

为提高矿井东西两翼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确保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工作的顺利进行,编制矿井东西风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技术方案。

测试方案主要是指:测定仪表安装位置的选择;通风机工况调节位置的确定;风流在通风机装置内流动路线的控制。关键问题是测风量位置的选择,要求测风量地点尽量满足以下条件:

(1)进风道有较长距离的平直地段;

(2)风流比较稳定,流场分布较规则;

(3)测风断面的风量应是通过风机的风量,或者测风量断面与通风机之间基本无漏风。

3方案提出

针对大平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

3.1控制通风机水平风门,短路进风测试方案

对于生产矿井,在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时,要对矿井主要通风机进行性能测试,就要利用通风机的附属设施(如反风门、反风道等)对备用通风机进行性能测试。然后两台主要通风机进行运行,再对运行风机进行性能测试。这种方法必须要求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各自具有独立的短路进风系统为前提条件,否则,无法采用此种方法。根据大平煤矿三个回风井的具体情况,23、31风井不具备上述条件,东风井主要通风机附属设施的实际情况,符合上述条件,因此,可采用水风门短路进风的通风机性能测试方案,该布置形式参见图1-1所示。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短路风流路线

将备用风机前的水风门放下,切断风机的引风硐与井筒的联系,使大气直接由该风门流入,经被测试通风机的引风硐后进入通风机,然后再通过扩散器排入大气。使之形成通风机短路进风的性能鉴定布置形式。

(2)工况调节

工况调节的位置选择在被测试风机的入风侧反风风门处,调节方法采用板阻法进行,逐步来改变其过流断面积,从全闭到全开,选择8~12个工况点,来测试通风机性能曲线。

(3)测压位置的选择及测试

测压位置应布置在风流稳定处,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图1-1所示,布置在风机的入风侧。在该断面上用安装的两支皮托管接受静压,用胶皮管传递,压差计显示相对静压。

(4)测试风量位置及测试方法

测试风机的风量,根据1、2号主要通风机装置布置的具体情况,采用风表线路法来直接测定风速,以计算通风机的工作风量。每个工况测试两遍,每一遍在1min内测试完毕,求风速的平均值,然后再求风量。其位置布置在图1-1中通风机扩散器出口的断面上。

(5)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测试

测定的目的是要得到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为了保证一定的测试精度,采用tF-3(B)型通风机综合测试仪,可以同时同步测出电动机的输入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

(6)通风机和电动机转速的测试

采用红外线原理的非接触式手持数字转速表来直接测定。

(7)通风机的轴功率测试

通风机的轴功率是根据实际测定的电机功率来计算。

(8)大气物理条件测试

测试大气压力采用BJ-1型精密气压计;空气相对湿度采用DHm2型通风干湿表来测定,从而可计算出空气密度。

(9)噪声的测定

采用矿用SL5868p声级计测定主要通风机产生的噪声,分析判断主要通风机噪声是否符合要求。

(10)振动参数的测定和故障诊断

根据iSo10816-3:1998以及GB/t6075.3-2001规定,通风机振动测点布置在轴承座上,各测点测量时记录垂直方向(V)、水平方向(H)与轴向(a)的振动幅值,振动测量所用仪器为:VB200测振仪。通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往往含有大量的能反映设备状态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判断风机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故障。

3.2刷大检修门通风机短路进风测试方案

在没有独立的反风门反风系统的条件下,通常地面通风机整个装置系统还会有检修门,此时可通过刷大备用通风机的检修门,使备用风机能够不影响运行风机工作而短路进风――即刷大检修门通风机短路进风测试方案,在刷大检修门后其测试方法和步骤(轴流式从短路风路全开开始)同方案一。

3.3停产条件下对运行通风机进行性能测试方案

在矿井停产期间,对通风机进行性能鉴定,可以不用刷大检修门,利用两台主要通风机相关联的附属设施进行短路进风,使得通风机性能测试具有较高的精度。

3.4带井下网络对运行通风机进行性能测试方案

所谓带井下网络对通风机性能进行测试,就是指在不停产条件下对运行(或备用)通风机进行性能测试。这种方案可以用通风机的风量来划分为两步来进行。第一步为风量最大(离心式为最小)至井下正常生产状态时的矿井总进风量,在这一步中,可将通风机风量测试分为3~4个工况来进行调节。第一工况点为全开(离心式为全闭),使通风机的进风量为最大(离心式为最小);第二至第三(或四)个工况就是在通风机入风侧逐步关闭安全出口、检修门并配合板阻法进行风量调节(离心式为逐步开启隔离风门),使通风机在进行完第一步时,带的是井下网路,维持正常通风。第二步就是从带井下网络开始,逐步关闭通风机入风侧的蝶阀调节风流的过流面积,以改变通风机的风量(逐步开启安全出口、检修门并配合板阻法)。在第二步中,可根据井下的具体情况对通风机的风量进行逐步调节(此阶段井下风量逐步减小),工况点可分4~6个。最后一个工况点要使通风机风量达到风机曲线中风压曲线的90%以上(离心式为最高风量值的90%以上)。

在该方案中选择测试风压、风量、轴功率、转速、大气条件及环境等参数均同方案一。

4方案选择及确定

在四个方案中,方案一、方案二是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时进行的;方案三是在矿井停产情况下,并需要在井下的总回风巷内打上临时密闭,才可以进行;方案四是带井下网络对运行通风机进行性能鉴定的。根据方案四的具体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井下生产,即在第一到第三(或第四)及最后二至三个测试工况点时,会导致井下无风或微风,其影响时间约20~30分钟。在此时间内井下必须停产撤人,而在其他工况点时,对井下影响较小。

根据大平煤矿南风井的实际情况及主要通风机布置方式,东、西风井均具备采用方案一进行测试的条件;因此,东、西风井可采用方案一进行通风机性能鉴定。

5测定方案效果分析

矿井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选择严格结合通风机运行状况和通风系统现状,测定仪器的选择及安装根据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方案中要求的测试所用仪器全部符合精度要求,根据换算后的测试数据,以附表中换算后的参数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绘制的通风机特性曲线。绘制的风机特性曲线符合离心式通风机特性曲线的一般规律,带井下负荷的实际工况点也落在特性曲线的附近。因此测定结果是可靠的,绘制的风机特性曲线可以用来分析通风机的运转特性。

根据计算机所绘制的东、西风井风机带井下工况分析,东风井风机在满足井下需风量的前提下,风机的静压效率在65%左右,说明已经在比较合理状态下工作。若要在较高效率下工作,就必须减少井下东翼用风量,使得通风机的输入降低,效率提高。

测试工作方案篇5

1.1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

按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指标体系,建立施工现场绿色施工规章制度、方案,通过科学管理,实现“四节一环保”。

1.2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流程及管理

1.2.1申报、条件及程序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以中国建筑业协会当年发出的《关于申报第×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通知》为准。申报经审批后予以立项。

1.2.2企业自查、实施过程检查

1)企业按照中国建筑业协会统一发文要求就当前工程的绿色施工实施情况开展自查。自查内容包括:方案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得当,有关起始数据是否采集,主要指标是否落实等。2)实施过程检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选派专家组检查。3)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即将竣工时向中国建筑业协会申请验收评审。

2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2.1运行环境

本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windows7/windowsXp,开发工具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数据库选用微软的SQLserver2005L来实现。

2.2数据库引擎

aDo.net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审核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过程中,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时采用aDo.net数据引擎,它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作为netFramework的重要组成部分。DataSet和net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是aDo.net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netFramework的作用是连接系统的数据源、根据系统提出的要求执行相应的SQL命令,并完成相应的数据检索功能。DateSet是数据存储的对象,在netFramework获取相应的数据后,需要将数据存入DateSet中,以供程序调用数据。

2.3CaSe集成开发平台

本系统的开发采用了一种称之为CaSe集成开发平台的工具,CaSe是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的缩写,意思是指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用于信息系统开发的综合型平台,它是由各个工具以及辅助软件构成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化、不断发展,它现在也形成了一种开发思想。

3系统需求分析

3.1申报流程分析

1)申报条件是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申报的前期,只有当条件审批通过后,单位才能进行项目申报。申报条件是由施工单位按要求完成的,将自身的条件材料整理后,填写申报条件申请表后由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进行优先审批,审批通过后提交到当地的省级建筑业协会进行审批,通过后发到中国建筑业协会总部进行最后的审批。2)施工方填写示范工程项目申请表,经由财务部门对项目进行评审,评估项目的利益情况,然后由当地建筑业协会对项目的方案、质量以及技术等进行相关的审批,审批通过后发往建筑业协会总部进行最后的审批,审批都通过后总部对项目进行评分,对外公布以及发放相应的证书。

3.2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总体需要具备信息、申报管理、审核管理,审后管理,档案管理等五大部分功能,并由此五大功能延伸出七项次级功能,分别用于内部信息管理,对外信息,审前,审中,审后,档案管理全部流程,连同人员管理,权限管理,新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管理,规避风险管理,应急措施管理,分项列举管理,特色施工管理等功能,规范审核步骤,整理审核材料,提高审核效率,便于查询等功能,在更短的时间更好地完成整个审核流程,具有便于调档、便于纠错、便于研究等几大特点。

4系统总体设计

4.1软件相关设计

4.1.1系统目标

系统建立的目标是对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相关的业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系统需要全覆盖协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方面的所有业务,其中包括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并能进行相关的审核,能收集档案建立与档案管理的信息,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请单位进行全程监督,工程结束时进行验收考核等核心功能,还需要具备对系统的日常维护进行管理,例如权限、人员等进行管理。

4.1.2系统建设原则

系统架构Fig.2Systemstructure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遵循以下原则:①项目干系人是系统成功运用的关键。全员参与是系统成功运用的保障。②将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作为中国建筑业协会的一项战略目标。③充分考虑到系统与中国建筑业协会其他相关系统的数据通信。④系统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应符合项目开发流程,同时符合协会有关规章制度。⑤以申报、审核、验收为主线,构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⑥建立工程验收以及审后管理等各项指标数据库是本信息系统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4.1.3软件支撑环境

服务器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2003/2008,硬件要求为10t的硬盘,4核CpU,8G及以上的内存空间。客户机硬件要求为普通家庭使用的pC均可满足,系统环境要求为windows7或者Xp均可。

4.2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在需求分析阶段,详细说明实现功能的描述,它是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基础。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基于该需求分析而设计的。

4.3功能结构设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依照系统功能的划分而确定,为了便于主系统设计实现,其各个子模块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信息管理、申报管理、审核管理、审后管理、档案管理、验收管理、新技术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

4.4数据库表设计

本系统的数据库是以SQLserver为基础建立的,是根据系统功能以及数据存储结构而设计的,由于数据库表过多,不便于全部表现,数据库核心功能数据结构,以部分字段以及部分表格体现数据库的内部主体结构。

5系统实现

5.1申报条件管理实现

申报条件管理起始是以申报单位整理单位申报条件的相关资料,然后填写申报条件申请表单,递交当地环保部门对材料中关于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等进行审批,然后交由当地建筑业协会进行项目技术以及单位资质等进行审批,最后由总部进行审批通过,审批过程中有一环节审批不通过该次申报打回申请单位。系统功能是由各种类相互组合而成,申报条件功能由两大部分构成,申报数据处理类、流程以及流程处理类等构成,用户填写完申报条件申请表单,启动流程、调用流程接口,整个申报条件的审批由流程审批处理类以及流程审批结果类等完成。

5.2申报管理实现

申报管理包含申报条件管理、申报优先管理、申报表格管理等3个部分,申报条件管理是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流程的第一步,集中了施工实施方案、施工规模、施工分类、施工手续、施工周期、施工投资、施工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施工条件与环境、施工特点、施工技术的攻关和创新等相关资料的上传与审核,这里的相关材料建议打包上传,分单位列出,并由专人负责申报条件的审核。由于其中资料繁杂、分类众多,不建议分类分单位地列出,否则不便于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单位的整体条件的审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审核难度。由专人负责一个或者多个单位的申报条件审阅可以快速审核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单位的整体条件,并便于每个单位的专项查找和调阅信息,减少了审核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申报管理活动如下:申请表填写→发起申请→财务部审批→当地建筑协会审批→方案审批、质量审批、技术审批→总部审批→评分→对外公布→发放证书。申报管理类结构由申报申请类、财务审批类、申报流程类、方案审批类、质量审批类、技术审批类、申报评分类、证书类、信息类等构成。流程类又分为流程接口、审批状态类、审批流转类、审批结果类等组成。申报优先管理是在申报的各个项目中进行优先考核与审批,某些项目属于政府制定的急项目,需要优先进行考虑。主要衡量的标准是项目的单位与项目的大小等条件。在打包上传的所有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单位的资料中,通过工程开工时间,政府单位推荐,新技术开发,代表性工程等条件,优先审核,优先报批,做到方便与科学的分配审核时间,达到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目的,并有效地回应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单位。按照科学的顺序审核,做到有条不紊,提高工作效率。申报表管理即为申报的表单管理以及申报时需要提交的各项文档、图等资料的管理,在项目申报时申报单位需要提交各项信息以及申报项目的相关简介,附属需要条件相关的施工方案,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等。在申报表管理中,用户根据申报的表进行填写,到建筑业协会各个办事处进行填写以及提交相关材料。工作人员在接收到申报申请时,进行系统的申请。填写系统申报管理中所需的信息,以及将用户提交的电子材料以及纸质的材料进行封装、编码等操作,方便审批时进行对应的查阅。

5.3审后管理实现

在项目验收过程中,需要填写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提出的各项相关考核表单进行考核,实地考核需要计算机或者纸质的考核表,考核完成后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经协会相关人员进行打分以及审核后验收完成。验收的主要内容分5个方面,包含环境评分、节材与材料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利用等。系统对于这5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设计,系统功能实现如下。1)环境评分主要考核的是对周边环境污染情况,根据相关的各项检测数据对此项目开始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考核出项目对环境的污染指数,在规定的范围内方可通过考核。2)节材与材料利用率考核的指标为,各项材料的使用情况,根据项目申报时所填写的项目大小、项目的设计图纸等分析所得的数据对比。材料选择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并有实施记录;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究。系统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相关验收流程以及验收的各项表单,利用表单工具以及流程工具对此功能进行了设计,验收所得的分数,在第一次填写后不可修改,需要修改相关数据需提交相关的申请,申请通过后方可对数据进行修改。

5.4信息管理实现

信息分为两部分,内部信息以及对外的信息。内部信息主要是企业内部的通知、公告等,是由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信息整理、然后在系统的信息页面上输入信息内容,最后由信息相关负责人进行核实信息然后。对外信息需要进行信息审核,信息审核是对信息正确的进一步确认,企业对外的信息一定要是真实、正确的信息,其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信息的类图分为内部与对外两部分,对内由内部信息输入类、信息复查类、内部核实类、信息类构成。对外信息由对外信息输入类、信息审批类、审批流程类、审批结果类以及对外类等构成。

5.5档案管理实现

档案管理主要有档案归档、资料管理以及查询等3大核心功能。定期或者当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完成后,工程资料需要进一步归档处理,由档案管理中心收集并整理这些档案,然后对档案进行分类,档案中心负责人对收集分类后的档案进行复查,确认是否可存档,如果不能需要重新整理,如果可以进行存档处理,进行资料存档。档案管理功能由档案收集类、档案分类类、档案复查类、档案复查结果类、资料归档类、资料查询类以及资料统计类等构成。

6系统测试

6.1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是系统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通过检测判断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了预期设定的要求。软件测试是伴随软件整个开发流程的,在软件开发设计阶段软件测试就已经开始了。在系统进入编码阶段以后,就要进行白盒测试,当功能模块完成以后,测试人员则会对该功能模块进行黑盒功能性测试。当系统开发完成以后则进行集成测试阶段,该阶段是整个测试环节的重要阶段。随后就会进入确认测试阶段、系统测试阶段。当系统上线以后进入安装测试阶段,进而会进入验收测试阶段。最后就是结项总结阶段。到此整个软件测试周期完成。测试的过程中,检查软件功能、性能是否符合系统需求,监测系统的并发,检测系统的安全性,验证系统的稳定性,验证数据的安全性,系统的应急预案是否正常。

6.2测试工具

本系统测试采用了LoadRunner工具,该工具能够满足各个不同测试用例的需求,测试出在各种网络环境中系统的各项峰值,帮助开发组找到系统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例如并发、响应时间、系统数据吞吐量、服务器资源利用率等。作为一种多样化性能测试工具,它的作用是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查以及优化。

6.3测试环境

系统在测试过程中搭建的测试环境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与使用客户端计算机。

6.4测试策略

软件测试这项工作是伴随着整个系统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投放试用过程而存在的,测试工作过程延续了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在本系统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测试方法有:黑、白盒测试,性能测试以及安全测试。黑盒测试主要是对整个系统的表象以及实际用例来评判系统的综合稳定性和成功率。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测试人员对各页面的实际功能和输出的结果进行测试,从而发现系统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和修复的一种方法。在本测试环节中,我们根据测试需求,在协会、企业内部专门为将使用本系统的测试人员进行了协调和部署,并联合开发本系统的专业测试工程师进行系统测试。分析报告所收集的抽象数据进行录入系统,通过系统的逻辑判断后所展现的结果进行比对。按照系统提供的数据模板或信息表项进行填写录入,然后通过系统界面将这些表项导入系统中,最后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操作进行测试和判断。白盒测试所涉及的工作比黑盒测试更加具体,例如在某个系统界面上,需要对该页面所有可执行的操作以及系统后台对所有人工操作和数据的处理流程、处理方法、传递方向等进行逐个分析,通过平台或相应页面进行抓取捕获数据,然后来判断所接收到的结果是否符合系统开发时所设计的预期结果。假如结果跟预期判断不一致时,需要对本界面的系统功能、逻辑方法、执行编码进行逐个分析查找,将所有动态传递和静态页面的链接走向进而达到设计需求,从而实现所有系统功能。我们对所有系统功能模块和环节都部署了专业的开发测试人员来进行测试和排查。安全性测试是任何信息化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所涉及方面广泛,因此我们只能根据目前总结和应该遵循的方法来进行测试。首先是对系统的运行硬件环境做出严格的要求,承载和运行本系统的服务器、网络、电源、物理隔离等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以及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备份。我们需要测试网络环境是否具有单点故障,一旦网络中断,可采用双网卡和双线接入的方式来防止单点故障。供电设施的测试工作相对简单,本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UpS即可实现供电单点故障的问题;其次是在系统内部和外部不同用户的访问以及恶意破坏的行为,我们将不同层次和级别的用户进行登录测试,试图在链接和传递参数,尤其对数据库操作的日志进行测试和检测。灾难性测试,可以通过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硬件更换或损坏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对系统的容灾程度、可恢复性以及实用性等指标进行核准。对于安全性测试,普通用户一般情况下没有相应条件和意识,只能由熟悉和参与本系统的研发和相关技术人员来完成。性能测试主要分为兼容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可用性测试等。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B/S架构,所以本系统必须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终端用户在登陆本系统时所用到的设备、操作系统、浏览器、功能插件千差万别,所以在测试时需要专门的测试人员使用不同的终端环境进行测试,然后对统计出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系统测试缺陷报告书。性能测试主要是对系统的负载、吞吐量、响应时长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将通过压力测试软件、非同等级用户登陆等办法对其进行测试。可用性测试主要是Ui的友好性、功能树结构的习惯性以及用户的体验程度进行调研和分析,尤其要尽量满足和符合不同层次的人员需求和习惯,进而到达通俗易懂。

6.5性能测试用例

系统测试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可通过测试用例来分析。测试用例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文档而建立的,测试的范围根据需求文档而确定,全覆盖是测试用例设计的基本要求。测试用例的设计需要参考测试说明书以及计划。系统测试的深度与测试用例的数目成正比,测试用例的数量决定了系统测试的横向与纵向的深度。系统的性能测试又包含压力测试、事务相应时间测试、服务器资源利用率测试以及服务器的数据吞吐量测试等,其中并发测试是压力测试的重要指标。以下仅以并发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机构的使用人数大致为500人左右,因此对同时在线并发要求不是很高。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在于用户并发量,当用户逐渐往上加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及时间。根据当前的业务情况要求系统最大的并发数为300人同时在线,压力测试主要是以下方面:并发测试、服务器吞吐量、服务器工作负载等测试。

6.6测试结果分析

经过测试确认系统功能已满足需求说明的要求,已全覆盖系统需求,功能可以完成系统的全部业务要求,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经测试,确认系统功能已通过测试。通过性能测试,系统并发与事务响应时间等都达到需求说明的要求,本系统实现过程中运用了工作流引擎和报表工具,很好地满足了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7结论与展望

测试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强夯;地基处理;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的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71m高程强夯加固区平均填土厚度8m;填料以细粒土和砾类土为主,细粒土最大干密度1.9g/m2,最佳含水量13.2%,砾类土最大干密度2.1g/m2,最佳含水量8.7%;填土时分层碾压,要求其压实系数达到91%。强夯后要求其压实系数达到93%。检测合格后部分区域填至76m再强夯达到76m高程,使其压实系数达到96%,并满足fk=160Kpa.

2原检测方案及实施结果

江南污水处理厂是南宁市一项列入“136”计划的重点工程,对改善邕江水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单位非常重视。世行、业主、设计、监理等参建各方早就确定了强夯地基检测的初步方案。

2.1强夯检测手段

本工程主要检测手决定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检测频率按每300m2至少一点,每一基础至少应有三点,每一独立基础至少1点。检测点布置由监理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共同确定。

2.2检测的主要指标及检测提供的数据

2.2.1主要检测指标

①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60-180Kpa。

②71-76m标高压实系数达到96%,71m标高以下压实系数达到93%。

2.2.2检测提供的数据

检测提供的数据包括下填土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干密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地基承载力、压实系数。

2.3初步检测结果和后续相关工作

2.3.1初步检测结果

江南污水处理厂基础处理工程于2003年4月份开工,9月底基本完成71m高程可施工区域的强夯施工。按照原定的检测方案,施工单位及监理、业主单位对强夯地基进行了自检及抽检,发现一些区域检测结果若按岩土勘察书中提供的动探与承载力对应表值,承载力达不到160Kpa,不完全满足原设计的质量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动力触探检验承载力偏低

a.某些区域表层2.0m左右动力触探(63.5Kg)的锤击次数减少,一般在3击左右,反应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b.夯击面下6m左右位置存在约1.0厚的软土层,动探锤击数较少,按查表数值,承载力在140-150Kpa左右。

(2)灌砂法检验密度不太理想

在1、3#夯区1、2#挖坑灌砂法检验密实度,检验结果在89%-96%之间(轻型击实标准),没有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93%。

2.3.2后续相关工作

此结果一出,参建各方受到很大震动,现场施工一度进入停滞状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前期强夯效果评价和后期强夯施工,而且直接影响到世行投资和上部结构招标,给江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施工单位会同参建各方邀请专家进行研究分析,笔者组织作以下几项工作:

(1)现场检测试验,确定强夯处理的真实效果。

a.静载、动探对比实验

静载实验是检测地基承载力最直接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动探检测只能通过经验数据间接得出地基承载力,但往往因土质、含水量等条件的不同存在较大的误差。故必须通过静载、动探的对比实验得出动探检测锤击数所代表的现场地基的真实承载力。

b.判定湿陷性的浸水试验

按岩土规范及土工试验规程做一组浸水试验,以判定土层的湿陷性。若判定为非湿陷性土,则场地将来湿度增大至饱和也不会产生大的变形。

c.密实度对比检测

规范要求的填土密实度指标也是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地基变形不至于危害上层建筑的。为确定满足要求的最小密实度值,在载荷与动探对比试验位置同时进行了密实度对比检测。

(2)以上检验结果及得出的结论

a.荷载与动探对比试验结果:在动探结果为3击的层面,荷载试验的承载力已达到了160Kpa(加载至极限荷载320Kn时才开始有变形趋势);在动探结果为6击的层面,荷载试验的承载力已达到了280Kpa。这表明动探结果3击的地方其承载力已达到了设计提出的质量要求(160-180Kpa)。

b.浸水试验结果:浅层(0.5m)动探结果为3击的层面,附加沉降量为6mm;深层(2.2m)动探结果为6击的层面,附加沉降量为3mm。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附加沉降量/承压板直径

c.密实度检测结果:动探为3击的层面(0.5m),重型击实密度为86%(轻型击实密度为89%),动探为6击的层面(2.2m),重型击实密度为90%(轻型击实密度为93%)。由对比结果来看,轻型击实89%的密实度已能够满足要求。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动探锤击数为3击的地方,承载力达到了160Kpa,夯后的地基承载力是满足设计要求的(160-180Kpa)。荷载浸水试验又非湿陷性土,说明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是可以满足上部建筑物要求的。

3新检测方案及实施结果

3.1新检测方案

补检结果让参建各方大为放心。笔者根据现场情况和检测总结,提出对原检测方案进行调整,得到世行、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一致同意。

3.1.1强夯检测手段

本工程主要检测手段决定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平板荷载试验和浸水荷载试验。检测点布置由监理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共同确定。

3.1.2强夯检测标准

a.动探标准:动探(63.5kg)达到3击的土层承载力已达到160Kpa,满足了设计要求。

b.密实度标准:密实度标准原则上控制在轻型击实89%。因土质、检验手段等原因,密实度现场检测准确性较差。另外,密实度是控制质量的间接标准,实际检测时,可通过动探、静载试验手段直接得到承载力,通过浸水荷载试验判定是否为湿陷性土,故密实度检测仅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不做硬性要求。

c.湿陷性标准:为保证地基浸水饱和后仍不发生危害沉降变形,在有代表性的区域做判定湿陷性的浸水试验,夯实后的土层不应再有湿陷性,否则应重新处理。

3.2实施结果

按照新的检测方案,施工单位在监理、设计、业主的监督指导下,又进行了一系列对已夯完区域的质量检测工作。检验结果表明本次强夯已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满足了建筑物对地基的两项基本要求,承载力达到了要求且为非湿陷性。在这种情况下,地基土不会对建筑物产生危害。

另外,新检测方案在以后的76m强夯区域检测中也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有力地指导施工顺利进行。

4结论

通过对江南污水处理厂强夯地基检测方案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4.1检测手段要和现场情况相结合。该厂新检测方案摒弃了密实度检测而增加了平板荷载试验和浸水荷载试验,就体现了这一点。

4.2检测指标要以实际效果为准,不能拘泥于简单的数据分析。采用原检测方案而使参建各方虚惊一场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结论。

4.3本文虽是对江南污水处理厂强夯地基检测方案进行探讨,但对道路路基加固、桥头处理等方面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4]范维垣、史美筠、裘以惠.关于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几个问题.《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测试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Java类;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测试用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435-02

object-orientedUnittestingoftheCaseteachingmethod

ZHenGLi-xiang

(QuanzhouSeniortechnicalSchool,Quanzhou3620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asoftwaretestinginthecurriculum,studentshavelearnedthecombinationofJava-relatedknowledge,thecaseteachingmethodusedtoexplaintheobject-orientedunittestingthecontentsofteachingsothatstudentscanunderstandthetheoryofknowledgecanmasterthepracticalskillsandtoimprovetheirinterestinlearningtocultivatetheabilityofstudents.

Keywords:Javaclass;object-orientunittest;testcase

1引言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简称为ooUnittest)是检验面向对象程序最小单位,即检查类有无错误的测试工作。因为类是面向对象程序中最基本的单位,所以对于类的测试必须要100%通过,这样面向对象单元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及程序设计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难点,那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单元测试就更困难了。学生们对此也觉得很枯燥,听不懂,学不会,最后放弃了。为了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采用的方法是以Java类为例,讲解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基本操作过程,以案例代替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

为什么要采用Java类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呢?这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点:

一是Java语言是当前应用前景非常好的软件设计开发语言,现在的计算机专业一般都会开设这一课程,并且是在《软件测试》之前开设,学生有知识基础。

二是Java语言是纯面向对象的语言,它摒弃了C/C++中的一些不易掌握的结构,如指针等,其最小处理单位就是类,而且Java语言的程序非常简洁,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当然作为案例的Java类不能太难了,否则一开始学生就看不懂该Java类的功能,更不用说理解该类的测试过程了。

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面向对象单元测试技术,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用合适的被测试的Java类,为其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生成测试文档,用完整的案例进行教学。

2针对面向对象语言的特征,选择自动化的单元测试方法

在一个典型的软件项目中,有两种类型的测试最为重要:程序员测试和用户测试,或称为单元测试和验收测试。单元测试由程序设计师自行编写测试代码,目的在于验证程序设计师所撰写的代码是否依据其所设想的方式执行而产生符合预期的结果。即验证程序代码的正确性。如果是对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的软件进行单元测试,就是面向对象单元测试了。

通常,在进行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前,我们都要分析几个问题:

1)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的对象是谁?

2)采用人工测试还是自动化测试?

3)如果是自动化测试,那么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合适?

4)如何进行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对于不同的程序代码来说,以上的问题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与之相对应,那么如果使用的是Java语言所编写的代码的话,该怎样决定呢?

首先,我们知道Java语言是一种高级的、通用的、完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程序的基本处理单位是类。所以单元测试的对象就是类,即Java的单元测试指的是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其次,随着软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了,若采用人工测试恐怕难以完成。因此,自动化的单元测试要比人工测试要来得适用。再者,自动化测试的另一个好处是能生成测试文档,这样也可以减少文档的撰写工作。

当然,如果选择了自动化测试就需要工具来支持了,使用何种工具比较合适呢。在此,推荐使用JUnit,这是一种轻量级的测试框架。JUnit是一个开发源代码的Java测试框架,用于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它是用于单元测试框架体系xUnit的一个实例(用于Java语言)。主要用于白盒测试,回归测试。JUnit一般不需要另行安装,通常集成的程序设计平台,如eclipse、JBuilder等都会装有JUnit。

3设计简单的Java类的单元测试用例来解析面向对象单元测试

3.1选取待测试的Java类

为使学生更易理解,案例的选择要先易后难。我们可以用Helloworld为例说明JUnit是如何进行单元测试的,因为每一种语言在其学习用书的第一个例子通常都是Helloworld,它最简单了。以下是代码:

//Helloworld.java

packageHelloworld;

publicclasshelloworld{

publicStringsayHello(){//返回测试字符串的方法

returnstr;

}

privateStringstr;

}

3.2设计测试用例,帮助学生掌握测试步骤

为了对Helloworld类进行测试,我编写了以下测试用例,它本身也是一个Java类文件。代码如下:

//Helloworldtest.java;

packagehello.test;

importhelloworld.*;

importjunit.framework.*;//引入junit.framework包

publicclassHelloworldtestextendstestCase{

//继承testCase类

publicHelloworldtest(Stringname){

super(name);

}

publicstatictestsuite(){

returnnewtestSuite(Helloworldtest.class);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主方法

junit.textui.testRunner.run(suite());

测试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高校新生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当前,心理健康已日益被人们重视,各高校在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开始为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建立心理档案,以求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效解决。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实施,这项工作在高校中普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排查出了很多问题,能够给部分同学及时而有效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数众多,这种排查式的测试和筛选必定造成一定数量的“误杀误判”和“落网之鱼”。如何更好地发挥心理档案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后的反思。

一、心理档案的延续性

首先是科学建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心理测试形式不断更新,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测试系统已逐渐成为可能。建立档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心理档案应该反映出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众多高校建立新生心理档案的同时,我们认为,应该更注重建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生心理档案,这不仅包括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测试,而且包括在读期间的,直至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因为按照比例来看,大二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比率更高一些。而对毕业生心理的关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生活。而这,对于学校还是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测评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前后要一致,这样才有可比性,才有意义。让学生对心理测试感兴趣,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关注,对自己的成长更加有信心。学校应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一些感兴趣的心理测试,了解心理知识,通过网络系统的记录,分析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二、心理档案的隐私性

当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90”后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他们中有很多并不很信任学校、信任老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要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师很重要的职业操守。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有的是学生的隐私,有的带有暗示效应,有的涉及到人际关系,也有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记录等。因此,只要学生不愿意公开、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违反心理咨询工作原则的心理档案内容,就必须严格保密。这一点应该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反复强调。在与辅导员研究学生工作时也应该谨慎处理。学生毕业时可以带走或销毁心理档案,建立档案的目的是保证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可以有针对性地介入、帮助其解决问题。毕业时,只要学生前去索要,都会当场销毁或交给学生自行处理。学生的充分信任,是有效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三、心理档案的真实性

我们所建立起来的学生心理档案有的情况下并不真实。影响因素有很多。

1.学生是否配合。一般情况下,新生刚入学时都会有自我防范意识,测评很容易失真。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北京各高校在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完成心理档案的原因所在。在进行心理测量之前,应对建立心理档案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宣传。如进行集体上机测试,应在现场测试前进行相关的有准备的解释和说明。如采取网上测试,则应在网页上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进行生动的说明,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防御心理。

2.测评数据是否可信。总体的测评数据会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测评时间的长度、选取样本的绝对数和相对比例、选取样本的方式和范围。而具体的针对某个学生的测评结果,跟时间和地点有很大关系。评测时间过长,学生便不再认真作答,而是采取应付的心理胡乱作答。对于具体测评结果的科学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心理测试的科学性远远大于个案的推断。测评结果应请专家分析,尽管不能保证到精确的程度,但其科学性会增加许多。

四、心理档案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建立心理档案中,很重要的一个不足是没有足够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进行机试的时候,学生做完就可以离开。但对测试的结果想知道却并不清楚。对于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我们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对于暂时没出现异常数据的同学,我们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反馈。这才能够充分发挥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中普遍使用的量表有三种:第一种包括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系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世界通用。第二种是教育部组织心理学界知名专家共同研制完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目前已被数百所高校采用。第三种采用日本的Upi人格问卷调查,这种方法非常简便易行。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建立相应反馈信息的模板。当然,在反馈的信息中,决不能只是出现一些生硬的数据,更多的是对于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学生必要的提醒、恰当的关心和鼓励。测试结束应即时生成测评报告,测评报告中应包含生动直观的测试结果数据和统计图、详细的心理特点分析、实用的测验背景知识及根据该心理特点所做的心理训练教育对策指导。

只有在实践中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并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心理档案的制定与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心理档案的延续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才能够更好地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服务。当然,如何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与理论思考的反复轮回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崔吉芳.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04).

[2]肖燕福.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探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3]李晓波,谢钢,沈雪妹,张世兵.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2).

[4]王.高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5]杨彩云.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效力载体档案[J].人力资源管理,2011,(02).

测试工作方案篇9

关键词:软件测试;实践课;就业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4-0999-02

employment-orientedSoftwaretestingpracticalCourseReform

mamin-sheng,maYou-zhong,RenGang

(informationengineeringDepartmentofChenggongCollege,Gongyi451200,China)

abstract:Basedonthecurrentrequirementsituationoftheitcompaniesforsoftwaretestingtalents,thepaperanalyzedtheshortcomingsofsoftwaretestingpracticeteachingandtrainingofpersonnelincolleges.Concerningthecurrentsoftwaretestingteachingmodel、methodsandmeans,weproposedtheemployment-orientedpracticalcoursereform,achievedthe“zerodistance”betweenpracticalteachingandemployment,effectivelyfilledupthedeficienciesofgraduateswithoutworkingexperiences.Finallyanalyzedandsummarizedtheteachingreform.

Keywords:softwaretesting;practicalcourse;employment

软件测试课程是近年来才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同和重视的一门软件工程实践类课程。软件测试职业就业具有前景广泛,薪资待遇高,竞争相对较小,无性别歧视,多元化发展等特点,应成为今后相当时期内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现阶段,我国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已经超过30万,供求矛盾较为突出,造成此缺口的最大原因就是我国软件测试人才培养途径单一、培养体制不健全。

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调研了目前社会上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在高校中开展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着眼于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各类it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要求,强调实践课要结合项目实战,运用教学案例,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软件测试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软件测试实践课教学现状分析

国内外对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企业内部、高等院校和it培训机构。企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是通过参与项目自己摸索的软件开发人员,由于缺乏对软件测试全面的认识,在测试思想、技能、思维方式、沟通能力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校培养模式弥补了it培训机构功利性强、培养目标单一、费用较高等缺点,但主要的缺陷是学生因为没有实习机会而普遍缺乏工作经验,不能满足公司对测试人才的要求,在正式入职前还需要公司组织培训后才能上岗,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成本。

目前,大学软件测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软件测试开展的不够深入、彻底。测试过程存在大量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学上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具体的实践和系统的培训指导。教师资源缺乏,教学方法和手段因循守旧。高校中有讲授软件工程的主讲教师能很好的讲解软件测试理论和介绍软件测试方法,但缺乏较好的软件测试案例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学生对软件测试职业存在一些错误的和片面的理解等。

2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测试实践课课程改革

高校的软件测试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和中心目的,培养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主要内容和做法是:

2.1建立软件开发全程测试的思想

1)重视软件测试,规范化测试流程

主要内容是,参照测试公司对测试人员的岗位描述和任职要求,借鉴公司内部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优化当前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搭建软件测试工作环境和平台,构建测试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完整的软件测试流程实践。

2)建立学生测试团队,模拟软件公司开展测试工作

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合理分配各成员间的任务,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测试实验采用分组的形式完成。每组由5~7名成员组成,指定一名学生为项目组长,其余学生为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组长负责项目进展、分工协作、测试计划的制定等工作,其他组员分别就相关模块进行各自的测试策略、测试用例设计以及完成测试报告等。然后通过角色交换,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能力。

3)软件测试引领测试驱动开发

测试驱动开发实践来源于敏捷式开发思想,其核心就是在开发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代码.也就是说明确开发某个功能后,首先思考如何对这个功能进行测试,并完成测试代码的编写,然后编写相关的代码满足这些测试用例,循环进行添加其他功能,直到完成这种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测试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牢固的测试理念是必不可缺的。

2.2多种教学实践综合运用

1)循序渐进式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实际的岗位需求,将教学目标定位进行划分。现有it公司在招聘测试人员时根据技能要求分为初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和高级测试工程师。进一步分析初级、中级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所需要的技能.将这些技能按照渐进的顺序分为不同的组,当掌握了该组所需要的技能之后,就可以认为达到了一个新的测试工程师等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技能组,每完成一个技能组,都可以完成对应的实际工作。

2)开展“五步教学法”根据软件测试岗位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项目、开展“五步教学法”,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来组织教学:布置问题、动手实践、分析和讨论问题、理论讲授、实践提高。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明确工作任务。通过教师的分析和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动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前三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理论讲授,并能在实践环节去消化、运用。

该教学法以完成职业培养为目标,并将目标细分为一个个渐进的具体目标,通过不断地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最终掌握一系列实际工作技能,达成培养目标。“五步教学法”的开展,一方面通过先动手、后总结的方式,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更清楚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这也是学生从业后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3)框架式教学方法给出实验目的和简略的实验参考步骤,让学生使用学过的软件工程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每一步的具体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完成,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条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4)项目驱动下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以及沟通合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可操作的软件测试案例为中心,将测试理论贯穿开发全过程,指导软件开发。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实际的测试流程。鉴于软件测试由第三方进行的原则,可以由小组之间互相交换软件进行测试,学生之间可以进一步交流,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2.3开发软件测试基线包用于教学

软件测试实践教学要借鉴it公司开展测试项目的做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项目案例的组织和规划,为此可以组织开发不同层次的软件测试基线包用于教学。

测试基线包和案例的收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历年典型的学生开发项目案例、毕业设计等;二是包含着人为设置的软件缺陷的软件系列,所设置的缺陷代表着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三是企业的项目资源,包括项目需求文档、项目设计文档以及项目软件的不同版本,这些资源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完整的案例.并且由于基线包中包含了软件的不同版本,从这些版本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软件缺陷是怎样被不断地发现和修复。此外,还可以从教材及参考书中收集、从互联网中收集。在测试案例的选取上,要遵循典型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原则,收集到的案例可以作为理论课讲解时的实例,也可以作为实验课的基本素材。

为了使软件测试基线包具有可移植性,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软件测试基线包的快速部署,使学生能快速便捷地完成测试环境及测试软件在不同场合的搭建。软件测试基线包的开发为教学和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便于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2.4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公司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应聘者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由于软件测试职业的特殊性,后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教学中,对于应试技巧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因此很有必要就这方面组织培训,使学生在入职前对软件测试职业有一定的了解,赢得面试官的青睐,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1)加强学生面试技巧的锻炼,例如面试中的仪表风度、专业知识、工作实践经验、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态度、上进心与进取心、求职动机等方面。

2)注重培养软件测试必需的沟通能力、责任心、怀疑精神、发散思维和反向思维能力。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测试团队意识,例如目标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

3)搜集和整理一些知名软件公司(例如中兴、华为、iBm等)的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和笔试题,利用教学间隙组织模拟考试,进行讲解和点评。

4)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it公司联合培养,通过企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形成定向培养的长效机制,弥补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的缺陷。聘请业界知名专家、it公司经理来校讲座,了解测试行业最新动态,就相关问题答疑解惑,激发学生对软件测试学习的兴趣。

总之,软件测试教学应当与社会的真正需求相结合,实现就业岗位零距离。

3总结和展望

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测试实践课教学改革改变了过去实践课流于形式,开展不到位的缺点,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目前改革还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的组织和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实验形式的过于灵活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今后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it企业不断变化的测试人才需求状况。

参考文献:

[1]陈能技.软件测试技术大全-测试基础、流行工具、项目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古乐,史九林.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德宝.软件测试工程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测试工作方案篇10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complexityofsoftwareengineering,softwareengineeringqualityrequirementscontinuetoimprove.theteachingofthetraditionalsoftwaretestingcoursecan'tmeettheneedsofthetimes.Fromthetraditionalsoftwaretestingexperimentalteaching,aimingattheexistingproblemsandtheoverallobjectivesoftheexperimentalteachingrequirements,thispaperexploresthesignificanceofprojectdrivensoftwaretestingand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whichwithreasonabledistributionofthecurriculumsystem,thedistributionofappropriateexperimentalcontent,canmeettherequirementsofpersonneltrainingprogram.

关键词:软件测试;项目驱动;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Keywords:softwaretesting;projectdriven;experimentalteaching;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26-03

0引言

软件测试在很早以前就是软件工程里的一个课程。但近几年来才被国内的软件行业及软件公司所重视。因而出现需要大量软件测试人员的需求。所以国内的很多高校因市场的需求,开设了相关的软件测试专业或方向。但很多学校的开设的软件测试的课程只停留在基本理论的学习,或者测试工具的介绍上,以至于毕业出来的学生只能满足最底层的测试工作。而较高要求的测试岗位很难招到人。所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软件测试人才,是学校的当务之急,软件测试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1传统测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课时少,课程结构单一。传统软件测试是以软件工程原理的一个章节来讲的。讲课的课时也就4个学分。老师授课只是对测试基本的概念及流程作讲解,内容偏重理论且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难度比较大,在实际测试工作中无法入手。现如今对软件测试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对软件测试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如此单一教学内容,让学生今后胜任软件测试的相关工作是不现实的。

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一直以任课老师讲授以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重点讲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但软件测试的相关课程在实践方面要求有较强的动手的实践能力。如在讲解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中的测试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时,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保证测试用例的完整性,这需要引入实际的生产案例来练习。再如在讲解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时,在讲解单一类的测试、容器内的测试、数据库持久层的测试时,如果老师在授课时只是讲理论,没有引入实际的生产案例,学生很难体会到课程的挑战和乐趣,缺少主观主动性,学习效果较差。这样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很难学以致用。

2项目驱动教学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建构获得;学习是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长进;教育是满足长进需要的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应是一体化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2]。

项目教学法由以下内容组成: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或商业经营等活动有关系;学生可以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能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师生能共同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果[3][4]。

3项目驱动的软件测试实验教学的意义

以软件行业发展需要为依托,面向软件开发(敏捷开发)过程中对软件测试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现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科优势,以主干课程建设为突破点,开展项目驱动软件测试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构建和实践面向应用型本科软件测试人才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具体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优化测试相关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打造以项目驱动软件测试实验教学的专业特色。测试相关主干课程体系优化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是项目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建设能直接反映专业课程建设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和保障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5]。因此,面向软件工程和软件实践背景,开展“项目驱动软件测试实验教学”,对于丰富和完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应软件测试行业中“高素质,高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形成学科专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②以主干课程教学组织与团队建设为着手点。制定主干课程建设的方案和措施,通过课程示范作用,带动本专业相关其他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狠抓主干课程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用案例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环节,夯实了主干课程建设的基础,并为该专业今后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③以点带面,扩展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在主干课程中适当引入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软件工程案例分析,可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竞争力。从长远来讲,这项成果会进一步提高我校该专业的人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该学科专业综合竞争力。

④扩大毕业生就业率及提高就业档次。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希望能推动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善广州大学该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软件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扩大毕业生就业率及提高就业档次。

不管是站在专业学科建设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培养的角度,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软件测试人才、解决学生就业的目标来看,教学改革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4项目驱动的软件测试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软件测试人才为目标,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优化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强化主干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工程”三位一体的主干课程培养体系,并开展长期的跟踪实践,努力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完善“强基础、重能力、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4.1软件测试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随着软件行业对软件测试重视,软件测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就业人员的需要。需对软件测试的课程体系进行扩展、优化。如图1软件测试教改实践课程体系所示。

软件测试基础:本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引导学生学习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涵盖软件测试的思想、流程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以及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等知识点。

高效单元测试:课程以最典型的单元测试框架JUnit为例讲述了单元测试的方法和最佳实践,介绍了在java软件开发中使用junit进行测试的原则、技巧与实践,深入阐述如何编写自动测试。课程讨论了实践中的测试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用mockobjects进行隔离测试、用ant和maven进行自动构建、Cactus进行容器内测试的方法、对java应用程序、数据库应用程序等进行单元测试,以及parasoftJtest的使用。

weB项目应用测试:由浅入深、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如何使用开源测试工具来完成web自动化测试,便于学生轻松掌握web自动化测试的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课程将教如何使用Selenium、webDriver、Jmeter、Badboy搭建起一整套稳定、高效、低成本的自动化测试平台。结合应用实例展示web应用项目测试的过程。

软件测试质量与保证:软件测试质量与保证是面向软件测试方向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习软件测试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软件质量的认识及质量保证的重视,主要从软件质量的概述、软件质量工程体系、软件质量度量、软件可靠性测试、软件质量标准、全面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展开对软件质量保证的深入学习。

性能测试与优化管理:从测试项目实战需求出发,讲述了性能测试技术和软件性能测试工具应用的实战知识。引入项目案例,详细讲述性能测试方案实施、性能测试计划制定、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性能测试脚本开发、性能总结、性能优化管理及相关交付文档。

软件测试综合项目实训:本课程综合应用软件测试方向各门专业课程,以一个实际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软件测试的过程有深刻地理解,包括测试需求的获取、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测试缺陷、测试评估及报告,并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团队协作的体会及文档的协作能力。

移动应用程序测试:本课程将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以智能终端和4G业务规划为基础,介绍手机测试的方法和实践技术,主要内容;手机设备软硬件的现状与趋势,手机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技术与方法,手机软件体系结构与手机软件测试技术和常用测试工具。

4.2项目驱动实验教学的实施方针

由于课程深度的不同,项目驱动实验教学的方针与过程也不同。其主干课程项目驱动实验教学的实施方针如下:

《软件测试基础》由于是基础课程,课程涉及的基础概念比较多,且为低年级的学生。所以实验教学的案例要以单独、经典的小应用实例为主,以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为目的。

《高效单元测试》软件测试专业课。课程涉及代码级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课程从应用程序的角度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单元测试:表示层单元测试、运用层单元测试、数据层单元测试。从这三个方面再拆散成若干个小实验以便对应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实验案例选择的原则要以高年级完成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为主,其原因是这样的项目实例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上课的更有效果。

《weB应用项目测试》软件测试专业课。课程主要讲解web自动化测试的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及测试工具的使用。在项目驱动实验教学实例的选取了一些比较完善并同学比较熟悉的系统,比如学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或学院的邮件系统。学生对这些系统的业务比较了解。做自动化测试比较容易上手。

《软件测试综合项目实训》是一个以实际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综合项目实训课程。在实验教学的实例选取上要求要接近企业的工作要求。所以项目组在设计用例时,直接向相关校企合作单位,要来需求和被测项目,并设计成实验教学,以便学生在最接近现实的环境中作项目实训。

《移动应用程序测试》软件测试选修课。课程主要讲解移动测试的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及测试工具的使用。在项目驱动实验教学实例的选取上,把学校组织参加比赛的移动应用项目拿来测试,这个项目影响较广,学生对业务比较了解也比较。

5小结

如何正确处理系统性理论知识体系与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其解决的基本途径是:重视实际能力培养,强化软件测试工程案例教学,重视课程配套的课内课外各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专业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满足不了高要求的根本问题。如何搞好主干课程体系建设和主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其解决的基本途径是:以测试相关主干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着手点,建立完善的主干课程体系,发挥主干课程的带动效应,可达到以点带面效果,解决课程教学内容不先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宰光军,任两品,刘燕.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

[2]张世泽,刘同先,丁升选,吕淑敏.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和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168-169.

[3]郑春瑛,郭伟青.项目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