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申论工作方案十篇申论工作方案十篇

申论工作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26:09

申论工作方案篇1

关键词:特尔菲法申论考试参考答案

一、引言

《申论》是选拔录用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必考的科目之一,近些年来,国考的报名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公务员显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就业行业,相应的《申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各地的事业机关,甚至有的企业招录考试,也纷纷借用这种考试方法。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测评方式,其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就显得十分重要。《申论》的答案与评价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其指挥着我国数以万计的学生的能力培养。但作为一种主观性的试题,评价难免带有主观性,其答案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拟定一份公正的、权威的、相对客观的参考答案对于政府机关成功选拔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当前申论参考答案公布与拟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权威考试机构公布答案时的不作为

从2000年第一次《申论》考试,到2014年,上至国家公务员局下到各省的公务员主考部门,从没公布过参考答案。每次申论考试结束的当晚,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就是各种培训机构专家们给出的参考答案。因其非常及时,在第一时间公布,而关键时刻,政府的权威机构却“失声”,再加上其公关、广告的推助,这些答案很快被已考试的或准备考试的学生作为标准答案,影响着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也自觉不自觉地以其指引着今后的能力训练。由于公务员考试异常火爆,因此催生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各种培训机构林立,各层次的培训师也辈出。这中间难免良莠不齐,有专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教育团体,当然也存在不少以营利为目的培训机构。政府权威组织因各种原因,在公开参考答案中的不作为,给鱼龙混杂的各种所谓答案及评价方式留出足够空间,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申论》的权威。

(二)当前《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不够缜密

以笔者所在的C市为例,《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主要采取专家会议法,分两步。第一步是由核心专家组2至3人拟写初步答案,第二步由30人左右的专家组开会讨论修订。主办方的设想是好的,通过两轮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参考答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尽然。

首先,核心专家组数量有限。省级的《申论》考试通常有三题。每一题有一个参考答案制定核心专家小组。每一组的成员最多只有三人。本来人数太少,就是这三个专家的集体讨论也存在盲目服从的缺陷,最终导致答案往往由一个专家做主决定。

其次,专家是否“专业”?申论考试是选拔政府管理人才的。公务员更需的是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能够解决关键、复杂的社会问题,执行能力强,要求评价老师应具有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的丰富知识储备。但专家们多是原来基础写作或应用文写作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学中文的教师。不可否认,他们对纯语言文学的理论和创作的学习和研究,但能否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挑选专家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核心专家组成员选择,理应慎之又慎。

再次,核心专家组拟定初步答案时间仓促。C市通常是给每个核心组最多半天时间。在主办者看来,申论学生作答3题仅需要150分钟①。每个专家组只做一题,半天时间是足够的。其实,参考答案的制定是严密而科学的,尤其是关乎千百万考生命运的公务员招录考试。答案的制作无异于设计客观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过程是费时而复杂的。核心组成员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想要在如此短时间设计出个相对完善的方案也是不现实的。

最后,第二轮较大规模的专家讨论敷衍了事。第一步核心专家组拟定的答案初稿存在某些不足,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本希望在第二步较多专家相互启发下得到改进,但群体决策存在固有的缺陷,如“从众现象”,在一个较大的场合里,个人真实的想法总是受群体的压力,易屈服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由于自尊心等因素的影响,职称或级别的低者也不能畅所欲言,使会议出现僵局。且此次讨论会主办方留出的时间更吝惜,短短的两个小时,再加上不适宜的讨论地点,使本可发挥校正作用的较多专家参与的讨论几乎流于形式。

三、应用特尔菲法拟定申论参考答案

(一)特尔菲法

特尔菲法是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专家分析方法。它是在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征求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可靠性的结论或方案。20世纪40年代美国兰特公司研究员赫尔默(o.Helmer)和达尔奇(n.Dal-key)设计了这种方法。60年代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学习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最初特尔菲法只是用于技术预测中,后来在教育预测、医疗保健预测、人口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等领域,这种方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其实,特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申论是一种全国通用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测评工具,其标准答案的拟定就是要建立一种客观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对大学生是否具备公务员素质作一个公正的评判。为此,笔者试图用特尔菲法拟定申论考试的参考答案。

(二)特尔菲法的具体运用

以下以笔者所在的C市为例,分析特尔菲法在每次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1.建立专家协调小组

申论考试参考答案的专家协调小组成员建议由5名组成,其中3名应为教授,另外2名是人力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是选择专家,对每一轮的结果进行汇总处理,最后确定参考答案。

2.确定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人数应在30人左右,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5年以上。主要应是行政管理领域方面的专家,可适当选择中文、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少量专家。这里需注意的是,专家组成员不能全在高校中确定。根据申论的性质,有必要选择具有丰富实务工作经验的党政机关领导及普通公务人员,他们来自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对现实问题的剖析更深入、更切实。对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会提出更具针对性强的、操作性更强的方案。以2014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为例,申论是关于社会组织的题材。《非政府组织管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选择的专家应当包括对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有专门研究的高校授课教师。实务界就要请到分管社会组织的各级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每次申论题材不同,专家组成不同,除发改改委、政策研究室等决策与参谋机构的公务员外,相应选择不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专家组学界与实务界的比例为2:1比较合适。

3.特尔菲专家咨询

第一轮专家咨询,把申论试卷发给每一位专家,要求每位专家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出参考答案。答案不仅包括答题要点,还有对每个答分点给出具体的分数。专家之间相互不认识,相互不讨论,“背对背”独自作答,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第一轮专家咨询应留出足够的时间,专家可不拘于申论材料,广泛调研,甚至实践考核,撰写参考答案。这一轮起码应在三天左右。

回收答案并进行统计处理。协调小组人员收集每位专家的答案,在综合考虑各位专家意见基础上,对每一得分点及权重进行修正,根据绝大多数专家的意见撰写答案初稿,同时将不同的观点列出,再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

第二轮专家咨询时,各位专家可参考第一轮的咨询结果,对自己给出的评分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协调小组将意见汇总后的结果再进行第三轮咨询。每次都应提供前一轮的调查结果和新信息。

由于申论出题并不生僻,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也一定是用行政管理手段可以解决的。因此通常三轮之后,专家们的意见基本趋向一致,认为修改后评分方案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没有持反对意见者,最终由协调小组形成申论的参考答案。由此形成的答案具有较强操作性,便于阅卷教师评卷,主观性试题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仍以2014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为例,申论第二题为“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述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多轮反馈征询,结果如下:

表1申论参考答案示例

(另外2分为卷面分,根据答题的是否具条理性、阐述是否清楚,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酌情给分)

四、结语

特尔菲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广泛性的特点。通过多次匿名反馈集中专家群体智慧,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从中央到各省,笔者都建议用此方法替代传统的专家会议法,拟定出科学而权威的申论评价指标体系,对千百万考生进行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我们非常希望,有朝一日,考试结束后政府的主考机构能有底气大胆公布答案,并且经得起专家的检验与网友的质疑。当然,特尔菲法也有先天不足,如此分析法易忽视少数人的创意及专家之间缺少思想交锋等,如何完善公务员招录考试考验着学者与行政管理者的智慧。

注释:

①从2014年开始,申论考试时间改为180分钟,国考能常为4-5题。

参考文献:

[1]冯春,祝伟,淳于淼泠.《公文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申论工作方案篇2

论文关键词刑事申诉律师司法为民

多年来,我国的刑事申诉制度在纠正冤、假、错案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司法理念的确立,群众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现行刑事申诉制度的不足也逐渐突显,申诉难、久申不息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制度。”这将影响着申诉工作的发展方向。刑事申诉作为整个申诉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应逐步建立规范的律师申诉制度。本文主要针对律师刑事申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律师刑事申诉的必要性

(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实践发现,申诉人受到法律知识和办案程序局限性等影响,认为申诉难、申诉案件办理走过场等问题时有发生,久申不息,形成讼累,既浪费了申诉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使群众对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这与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不相符。为此,建立律师申诉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之策,一方面律师具有专业法律知识,能够依法行使权,帮助申诉人有效行使申诉权;另一方面,律师通过行使权、履行任务,最大限度还原事实真相,从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对办案过程进行监督,维护申诉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实行诉访分离,落实涉法涉诉工作改革的重要渠道

长期以来,部分群众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将申诉问题作为问题处理,不信法,使申诉程序被架空。中央做出推行涉法涉诉工作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行诉访分离,使诉、访各归各位。实践中,对于什么是问题,什么是涉法涉诉问题,一些当事人搞不清,由律师来申诉,利用其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选取适当的程序维护其程序,有利于促进诉访分离。第一,律师对是否可以提起申诉案件进行把关,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员,与原案无利害关系,可以利用其法律知识和司法经验,帮助当事人分析、判断检察机关具有终结刑事诉讼程序效力的决定或者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是否确有错误;是整体错误,还是局部错误;是当事人理解错误,还是裁判说理不当,从而为当事人决定是否提出申诉提出建议;第二,如原案件办理确实存在错误,可以帮当事人进一步分析是事实错误还是程序错误,是证据问题还是法律适用问题等,为当事人提起申诉提供帮助;第三,律师可以在当事人与检察机关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在对申诉人合理合法申诉给予支持的同时,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清利弊,阐明关系,客观地面对诉讼,促使其理解和服从正确的裁决,减少无效的申诉,发挥司法定分止争的功能。

(三)深化检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的必然选择

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以书面审查为主,尽管与申诉人两见面、公开审查等,但仍给人以封闭、不透明的印象。通过律师刑事申诉,将律师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引入程序中,一方面以受托人身份和专业法律知识研究案情和证据,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可以帮助办案部门查清事实,夯实公正裁判的基础,依法做出公正结论;另一方面,通过案件全面了解检察机关对申诉案件受理、审查、决定等全过程,以职业法律人的独立人格,对案件办理进行全程监督,促进和保障申诉程序的客观公正。因此,律师刑事申诉既是深化检务公开、完善司法监督机制的客观需要,又是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纠正司法机关错误的裁决、正确实现刑事诉讼任务的有效途径。

二、律师刑事申诉的可行性

(一)律师刑事申诉制度的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125条、《刑事诉讼法》第11条都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刑事诉讼法》第32条还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辩护,以上所列举的这些规定并没有将案件范围只限于第一、二审案件,因此也应包含有申诉阶段。

(二)关于律师刑事申诉的相关规定

现有的法律和规定中存在间接关于律师刑事申诉方面的规定,一是从律师角度进行规定的条文。我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第四项规定,律师可以“接受委托,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2000年2月21日颁布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第十一章专门规定了律师担任申诉案件人的规定,共三条,明确了律师可以接受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的委托,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二是检察机关的办案规定。《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申诉人委托律师申诉的,也应受理。”纵观前述规定,都表明了律师有权刑事申诉。

(三)律师刑事申诉符合法治发展的趋势

申诉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民利,从区分申诉主体来看,被告人因对原裁判、决定存在异议行使申诉权,是其辩护权的延伸;而被害人提起申诉,其实质上是其控告权的续延,无论哪种情况,都与辩护权、控告权一样,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原则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内容。权利保障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允许律师刑事申诉符合法治发展趋势。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中均明确规定律师有权以律师身份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刑事被害人行使控告权。那么当案件进入申诉阶段后,法律也同样应当赋予律师刑事申诉案件的权利,以其专业知识为申诉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申论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智能化;专利审批;审批制度改革

引言

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行政审批改革提出具体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工作,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公开透明度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为人民群众服务水平”。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是我国唯一的专利审批行政部门,承担全国的专利申请受理和审查工作。多年来,专利局一直将提高查询效率、提升对外服务质量作为业务管理的重点,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0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投入使用全流程电子化的专利审批系统,增加了电子化的申请模式。信息化手段极大提升了专利审批的服务质量的专利审查工作的效率,申请人足不出户既可向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有效缩短了专利审查周期。

在我国,专利申请量逐年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又期待着更为方便、快捷的申请受理和审查服务,在不考虑增加审查员人力投入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审查员提高效率,减少出错率,做到审查中质与量的统一,同时又能为申请人和机构提供更为愉悦的服务体验,仍然是专利局提升业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课题。

1我国专利审批制度现状

1.1专利审批的主体与客体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统一受理和审查我国的专利申请,依法对符合授权条件的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

我国专利审批的客体包括三类专利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1.2专利审查流程

目前,我国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采用初步审查加评价报告制度,对发明专利申请采用实质审查制度。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审查大体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受理审查、分类、缴纳初审费、初步审查、办理授权登记手续、授权公告。专利局可根据相关人的请求,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出具专利评价报告,对其专利权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包括:受理审查、分类、缴纳初审费、初步审查、发明公开、提出实审请求及缴纳实审费、实质审查、办理授权登记手续、授权公告。

在审查过程中,未及时缴纳初审费或未及时答复专利局发出的通知书,则可能导致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符合授权条件但未及时办理授权登记手续,专利局会做视为放弃专利权处理;初步审查或实质审查不合格的申请,会被驳回专利申请权。

2我国专利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2.1专利申请程序复杂

一项专利要走完一套最基本的审批流程,申请人需要提供多种资料、这类资料还要符合很多细节上的形式要求,一个申请要经多诸多审查环节才能被授权。

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至少要提供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说明书附图、摘要附图。这类文件都有详细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如果出现形式缺陷,则需要在专利局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补正,如果存在实质内容的缺陷,则要限期改正或陈述意见。补正和意见陈述也有细节的要求。除提交文件外,一项专利至少要缴纳两次费用:申请费和专利登记、印刷费、印花税(一次缴纳),发明专利还要缴纳实质审查费。

除提交最基本的申请文件、补正文件或意见陈述以及缴纳两次费用外,如果专利申请涉及优先权、费用减缓、申请人的变更、逾期视撤恢复等事项,则要提供更多的证明文件,有些还需缴纳费用。

这些环节不仅涉及专利局多个审查部门间的协作,还需要与申请人通过正式的文书进行大量的技术沟通和交互,这种方式耗费了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很多时候由于申请人对专利相关业务不熟悉额外产生更多的业务交互。这些都降低了专利审查的工作效率,延长了业务办理周期。

2.2专利审批周期长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3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结案周期(申请日至初步审查结案日)分别为4.3个月和3.8个月。发明专利从进入实审日至结案日之前的平均周期为22.2个月。

除非申请人要求提前公开,发明申请需满18个月才能公开,公开以后才能进入实审,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申请人没有要求提前公开,则他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以后,通常要经过三年多的等待才能得到审批结果。

专利法中对申请人的行为有明确的期限要求,而对审批周期却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虽然,审批周期长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而且,长期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非常重视审查周期,为缩减审查周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如何进一步缩短审查周期、是否需要向申请人承诺最长周期、是否让申请人能够预知可能的审查周期等等,这些都是专利审批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3智能化审批推进专利审批制度改革的可行性

智能审查加依赖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分别从审批系统的申请端和审查端入手,按照现有专利法规、业务规程、工作流程,对申请人和审查员的操作内容进行量化分解,提取智能化审查项目及计算机可识别的规则,最终实现系统辅助申请人撰写文件、自动完成部分审查以及辅助审查员完成必须的人工审查。

3.1在线交互式申请,降低申请的难度、提升服务水平

在线交互式申请采用人机互动方式协助申请人撰写申请文件,采用aJaX①、HtmL5②等最新的网页开发技术,根据申请人已填写内容,动态提示当前项目的填写内容或引导后续操作步骤。申请人还随时可以针对当前填写项目启动在线帮助。当出现填写错误时,系统提示错误信息、给出正确信息的填写建议。

交互式申请能有效帮助没有经验的申请人顺利完成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而不必在申请前先去细致学习专利申请法规,并且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撰写文件。

智能审查将审查端的业务规则前置到在线交互式申请,整合多层面的信息检查、规则校验,申请人能够及时获知填写内容中的缺陷,在系统指导下进行修改,避免了形式缺陷,从而避免因这些缺陷导致的补正或答复审查意见,不仅节约了审查资源,也能大大缩短审查周期。

在线交互式申请,通过提高申请人的撰写文件的操作体验、避免形式缺陷产生的补正答复环节,提升了专利局对公众服务的水平。

3.2自动审查,减少审查案件的积压、短缩审查周期

新申请或中间文件提交到系统后,系统使用含有预定义业务规则的规则引擎③对所有审查项进行自动审查,包括对自由撰写的文字内容进行文本分析④,最后给出相应的审查结论。智能审系统需要区分全自动审查项和人工协助审查项,对于全自动审查项,系统不需要人工干预就能判断信息的正确性,给出精准的审查结论。

对于那些情形较简单的申请,只涉及全自动审查项,则智能审查完成能够直接做出审查结论,那么,这些案件就不必经案件分配、审查员审查、撰写通知书、质检等人工环节,直接由系统自动完成这些处理,向申请人发送通知书。由于系统处理的高效,这些案件不会导致积压,案件本身的审查周期大为压缩。

自动审查不仅结论准确、生成的通知书规范,有助于审查质量的提升,而且,系统自动审查替代审查员的人工审查,可以将一部分审查员从这些案件的审查中解放出来去审查其他复杂的案件,缓解了人工审查的压力。那么,即使在不投入更多审查员的情况下,采用自动审查在直接缩短个案的审查周期的同时,压缩了人工审查案件的平均审查周期。

3.3智能辅助人工审查,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

智能辅助人工审查可以有这样几种方式:

(1)对案件中的自动审查项提示审查员系统已处理,审查员不必重复审查;(2)提示系统能够给出结论但可能不准确的审查项,需要审查员人工判断系统结论正确与否;(3)对系统完全不能处理的审查项,为审查员的人工审查提供智能化的辅助工具,如:提供先前已有的类似案件的审查记录,供审查员参考等;(4)辅助撰写通知书,根据审查员的审查结论,自动生成格式和文字表达规范的通知书,审查员只要专注于对人工审查项作出审查结论,不必考虑如何在通知书中描述这些结论。

由此可见,智能审查对一个无法直接给出审查结论的案件,也能够让审查员集中精力处理复杂的审查项,需要审查员人工审查的审查项目减少了,而且智能审查还给出了辅助的支持工具,既减轻审查员工作量上的压力,也从审查难度上提供了帮助,从而提高了审查质量和效率。

注释

①aJaX:即“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通过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aJaX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对网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

②HtmL5:万维网的核心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其突出的特点是强化了web页的表现性,追加了本地数据库。

③规则引擎:规则引擎由推理引擎发展而来的一种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组件,实现了将业务决策从应用程序代码中分离出来,并使用预定义的语义模块编写业务决策。

④文本分析:是对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项的选取,它把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词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将它们从一个无结构的原始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的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即对文本进行科学的抽象,建立它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和代替文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修订版)[S].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年修订版)[S].

申论工作方案篇4

第一条受理对党员、党组织的检举、控告和党员、党组织的申诉,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控告申诉工作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维护党的纪律、促进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党内外群众充分行使民利,对党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是纪律检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条纪律检查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范围是:对党员、党组织违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

第四条控告申诉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为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安定团结服务,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控告申诉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按照和政策规定处理问题。

(二)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

(三)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

(四)维护当事人的民利。

(五)分级负责、分工归口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

(六)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第六条县以上(含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建立控告申诉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干部,设置接待群众的场所,公布有关的规章制度,为党内外群众提供检举、控告、申诉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处理检举、控告、申诉的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处理检举、控告的程序

第七条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到对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的检举、控告、应进行初步核实,需要立案检查的,报中央委员会批准。中央以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到对上述成员的检举、控告,应及时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八条中央以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违犯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应进行实步核实,需要立案检查的,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涉及党务委员的,经报告同级党的委员会后报上级纪委检查委员会批准。

第九条对第七、第八条所列范围以外的党员干部违犯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属于哪一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的问题,就由哪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调查处理。重要的问题,应向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认为需要时可以直接调查处理。

第十条对一般党员的检举、控告,由该党员所在的党组织调查处理;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认为需要时可以直接调查处理。

第十一条中央以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到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的检举、控告,必须报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处理。

第十二条对党员、党组织的检举、控告,需要立案检查的,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的有关规定办理。不需立案而被检举、控告人确有缺点、错误的,可由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责成被检举、控告人作出检讨或说明,或通过党内生活进行批评教育。

第十三条对检举、控告的问题作出处理后,由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将处理结果告知检举、控告人,听取其意见。匿名检举的问题,必要时可在适当范围内公布调查处理的结果。

第二节处理申诉的程序

第十四条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的申诉,由批准处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承办。原批准处分的党的委员会已经撤销的,由申诉人现在的相当于原批准处分一级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承办。

党员、党组织对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由作出处理决定的纪律检查机关承办。

第十五条对党员、党组织的申诉,需要复议、复查的,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办理。不需要复议、复查的,由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对申诉人说明理由,做好工作。

第十六条经过复议、复查,如果原结论或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应作出维持原结论或处理的决定,并报原批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结案;需要改变原结论或处理决定的,应作出新的处理决定,并经原批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执行。如果复议、复查结论和决定是由原批准的党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的,则不必办理上述批准手续。

第十七条对党员、党组织的申诉,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认为需要时可以直接复议、复查,也可以责成有关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复议、复查。

第十八条对申诉的问题复议、复查后,由承办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将处理意见或复议、复查结论同申诉人见面,听取其意见。复议、复查的结论和决定,应交给申诉人一份。

第十九条申诉人如果对复议、复查结论仍然不服,由批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将申诉人的意见及复议、复查的结论和有关材料,一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决定。

第三节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基本方法

第二十条对检举、控告、申诉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可采取适当的书面形式,及时向党的有关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十一条对本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的检举、控告和本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的申诉,分别由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案件检查部门和案件审理部门办理。重要的可由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批示办理。

第二十二条涉及下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检举、控告、申诉,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转交下级相应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办理。重要的可函交下级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调查处理,有的可责成其报告调查处理的结果。

第二十三条对转交下级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办理的检举、控告和申诉,交办的纪律检查机关可采取检查、催办、参与调查、参与研究处理意见等方法,促使问题及时,正确地得到处理。

第二十四条对匿名的检举材料,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慎重处理:没有具体事实的,可不予置理;反映情节轻微的一般问题的,可将问题摘抄给被检举人,责成其作出检讨或说明;反映重要问题的,可先进行初步核实,再确定处理办法;内容反动的,可交公安部门处理。

第三章受理机关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二十五条在控告申诉工作中,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责任是:按照规定的范围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从中了解党风党纪情况和违纪案件线索;直接办理或向下级纪律检查机关和有关组织交办检举、控告和申诉;指导和协助下级纪律检查机关做好控告申诉工作。

第二十六条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控告申诉工作部门承担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日常工作,遵照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和有关规章制度,履行下列职责:

(一)通过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

(二)向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反映检举、控告和申诉的情况和问题;

(三)承办上级和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交办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和其他事项;

(四)向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关部门移送或下级纪律检查机关、有关党组织交办检举、控告和申诉,向有关部门转办不属于纪律检查机关职责范围的问题;

(五)调查研究控告申诉工作情况,拟订控告申诉工作的规章制度,对下级纪律检查机关的控告申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六)协调处理问题,疏导上访群众,维护政党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

第二十七条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对受理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应及时办理,不得延误。对应由上级处理的问题,应迅速报告上级处理;对应由本级处理的问题,本级有关领导或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对应由下级处理的问题,应迅速转交下级处理。

第二十八条对于上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求报告调查处理结果的检举、控告、申诉案件,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一般应在三个月内报告结果;不能如期报告时,要说明理由和办理情况,对于没有要求报告结果的检举、控告、申诉,也应及时调查处理,不得置之不理或敷衍塞责。

第二十九条向上级纪律检查机关报告检举、控告和申诉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当材料齐全。

报告检举、控告案件处理结果的必备材料是:

(一)调查报告和处理结论。

(二)检举、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对调查处理的意见。在检举、控告人或被检举、控告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应附有承办单位对其不同意见的说明。

(三)被检举、控告人有错误,组织上已令其检讨或给予组织处理的,应附有本人检讨或处理决定。

(四)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报告申诉案件处理结果的必备材料是:

(一)原处理决定、复议结论或复查报告及结论。

(二)申诉人对复议、复查结论的意见。在申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应附有承办单位对其不同意的说明。

(三)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第三十条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或有关党组织上报的调查处理结果审核后,对处理正确的要及时结案;对处理不当的,要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上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如果在重要问题上有不同意见,由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如果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处理确有错误又坚持不改的,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改变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案件所作出的决定。

第三十一条对检举、控告和申诉调查处理完毕后,承办单位交办单位应按档案工作的规定,及时立卷归档。

第三十二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对检举、控告人及检举、控告内容,应当保密。不准将检举、控告材料转给被检举、控告人;不得对检举、控告、申诉人歧视、刁难、压制。对打击报复检举、控告、申诉人的,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三十三条对如实检举、控告或反映情况的,应予以支持、鼓励。对检举、控告不完全属实的,除对不属实的部分不予以解释说明外,对属实的部分应予处理。对检举、控告不实的,必须分清是错告还是诬告:如属错告,应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对被错告者造成的影响,并教育错告者;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三十四条认定诬告,必须经过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五条对于党员、党组织对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必须按照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处理。凡属冤假错案,不管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领导人定的和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纠正。

第三十六条发现党的组织或负责人对党员或党组织的申诉不认真复议、复查和对冤假错案坚持不纠,对受理的检举、控告不负责任,无故拖延不办,或为违纪者说情开脱,予以包庇的,都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必须追究责任。

第三十七条对检举、控告、申诉的问题已经得到正确处理,当事人仍无理纠缠,影响工作秩序的,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听劝告、屡教不改的,可请公安部门协助处理。

第三十八条受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坚持原则,执行政策、秉公执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第三十九条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对重要的检查、控告、申诉,应亲自阅批、接谈,进行处理;要支持承办人员履行职责,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四章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条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有下列权利:

(一)对党员、党组织违法乱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二)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议、复查。

(三)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

(四)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申诉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

(五)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六)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

第四十一条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二)遵守党的纪律和控告申诉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如有违犯,须接受教育、劝告,直至承担纪律责任。

(三)接受党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制度、政策规定以外的要求。

第四十二条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有下列权利:

(一)对被检举、控告的问题有权进行说明解释。

(二)基层党组织讨论决定对他的党纪处分或其他处理时,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辨。

(三)有权要求党组织将调查处理结论同本人见面。

(四)对党组织认定本人所犯错误的事实、性质和所作处理决定有不同意见时,有权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申诉。

(五)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六)当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

第四十三条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配合党组织查清被检举、控告的问题,如实提供情况和证人,接受检查和询问,主动交代问题。如有隐瞒、诬陷、抗拒等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二)对所犯错误,必须正确对待,认真检讨,接受处理,不得违反组织决定。

(三)尊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的权利和职责,如有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员的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是党内处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规则、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和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

第四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本条例的细则或具体规定,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六条中国人民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控告申诉工作,可参照本条例另作规定。

申论工作方案篇5

关键字: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主要问题应试者探析基本特征录用考试综合素质

把握申论的基本特征,首先要从一个较大的视野来进行考量。现在,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是我国新老干部交替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为现代化建设遴选人才是新老干部合作交替的重要保证,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主要途径的录用考试,不可能不反映这一现实要求。申论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符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符合当今

世界强化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趋势。在发达国家,选拔较高层次的官员一般都采用类似申论的考核方式。申论被列为正式考试科目体现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发展方向。以考核综合素质和务实能力为主的申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基本定位出发并通过与同类事物的比较和鉴别,我认为申论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涵盖性——博采众长、包容互补的特性

申论,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就是说明论就是论述。“申而论之”即为申论。申论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背景资料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文字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紧扣背景资料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及其主要问题论述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申论涵盖了作文和策论的功能但又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的策论。从广义上讲申论也是作文它保留了作文考试中考核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水平的功能。但是申论难度大于作文。应试者需要在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把握给定资料的要点之后,才能自拟标题进行论述。如果说以往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作文是一次性制成品那么申论则是二次、三次深度加工的产品。另外申论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所当然涵盖了策论的手法和功能。但是,申论较之策论增加了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考核环节,突出了对务实能力的考察。这主要表现为通过比较应试者所制定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鉴别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经验、实战能力、实际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意识等。这种考核常常使只有本本知识的人捉襟见肘。这是传统策论所难以比肩的。

综合性——全方位测查综合素质的特性

申论考试的综合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自身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反映在申论及其考试中主要表现为:

其一给定资料的综合性。申论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内容丰富多采关系错综复杂大多属于现实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实际写照而不

是社会生活的简化版,更不是沙盘作业、纸上谈兵。相比之下虽然法学案例、管理案例、领导案例等也都提供案例资料但一般涉及面较为专一。

其二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应试者既要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敏锐、快捷地发现问题;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方案,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问题;还要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作出理论分析、理性思考即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抓点带面借题发挥研究其普遍意义。申论考试能有效地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相比之下一般考试中的案例分析,主要是要求考生按照试题所提示的几个问题写出对案例的判断和理由不要求进行系统的论述和论证。申论与之不同它既十分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又十分重视理性思考。申论把很强的实用性与很高的理论性珠联璧合结为一体。

关联性——环环相扣,内容连贯,有机统一的特性

关联性是申论有别于其它录用考试的一个鲜明个性。

其一背景资料紧密跟踪社会现实。申论给定的背景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的时事热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r考试环节环环相扣。申论考试有三个环节。一是概括即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对策即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主要问题的方案。三是论述即依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中心明确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论证。

申论的三个环节一脉相承、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概括是后面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的基础。只有抓准了主要问题搞清了环境和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只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根据对策提出的思路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达到理论上明辨是非认识上得以升华。反之如果概括没有抓准问题对策必然隔靴搔痒,论述就会陷于言不及义。

真实性——客观度量基本水准,具有区别度较大,失真度较小的特性

真实测量考生的实际能力,客观反映考生的真正水准以达到甄别选才是任何录用考试形式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事与愿违.高分低能的情况屡见不鲜。相比之下申论具有较强、较大的区别度和防伪打假的性能,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度量出应试者的差异。

其一申论所给定的资料虽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一般都是生活、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或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问题:这些材料既不偏重于文科,也不偏重于理科没有学科、性别上的倾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应试者的公平竞争。

申论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专利审查标准一致性

成文法天然具有滞后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也不例外。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专利申请复杂多变,因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不可能全面涵盖各种具体的专利申请。专利审查标准是指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用于衡量专利申请是否能够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中的审查标准性规定及其他具体标准的集合,即针对专利申请所选用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的有关审查标准性规定以及对这些规定的理解和解释性的具体衡量标准。

一、对专利审查标准一致的认识

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用来调整申请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关系,但专利申请纷繁复杂,不断变化,要使相对固定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明确、详尽地规范所有专利申请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外,人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定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的时候不可能预知所有情况,或者对所有的关系都规定得周密、详尽,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专利申请都作出无误的调整,因而在客观上不得不留有一些余地。最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在颁布之后,由于审查员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不一定能够保证审查员都做出同样的审查结论。此外,在操作层面上,由于专利审查工作所涉及的各个审查领域存在巨大差别,不同审查领域的审查部门在统一审查标准中也存在一定困难,如电学领域和化学领域。上述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专利审查标准的不一致,而专利审查标准不一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可能导致审查员对专利法作出的解释和专利审查结果远离专利法的精神和目的;2、可能造成不同审查员对同一类事实作出不同的审查结论,出现"同案而异审"现象。

二、审查标准一致的内涵

根据专利审查的实践过程,审查标准一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事实认定、理由论述和证据采用趋于一致。以下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事实是审查员从申请文件和/或对比文件等证据中筛选出的与结论即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相关的事实,事实应当是依据申请文件、对比文件等证据和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常识提出的与理由相关的事实,主要包括申请文件相关的事实认定,如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及对比文件相关的事实认定等。

理由论述是指在认定事实的基础上,为得出审查结论而给出的用于衡量专利申请能否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审查指南中的审查标准性规定及其他具体标准的论述过程。理由论述的一致性主要包括法条适用和具体论述过程保持一致,如: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某条规定及相关论述趋于一致,或在存在法条竞合时,不同审查员选择适用法条时保持一致等。

证据采用一致,主要涉及审查员的检索水平、经验认知以及所属技术领域的专业水平趋于一致。

三、对实现审查标准一致的建议

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查员队伍是审查标准一致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专利审查要正确行使,关键取决于审查员,即审查员的法律素养、专业素质、道德理念、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尽量避免由于审查员工作能力、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冲突等因素导致的审查标准不一致;增强审查员的公仆意识,增强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其次,建立规范的专利指导性案例制度。专利指导性案例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第一,针对性。专利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都是针对具体专利申请提出来的问题,而专利法通常不是基于解决专利个案制定的,而是基于专利申请的普遍性问题制定的。相较而言,专利指导性案例都是针对典型个案作出的,因此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第二,及时性。专利法是对既往专利审查等的总结,因此难免具有滞后性,对于今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的专利申请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可能会难以适用。而专利指导性案例都是直接针对个案做出的,及时反映了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能够对现实中新的专利申请作出及时应对。第三,更有利于规范审查员的自由裁量权。在专利指导性案例公布之后,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审查员就必须按照专利指导性案例进行审查,更进一步规范了审查员的自由裁量权。

四、如何建立专利案例指导制度

首先,应确保专利指导性案例是精心筛选的,将优秀的审查经验传授给其他专利审查员学习和参考,有助于提高专利审查的可预期性,保持专利审查标准的一致性。选取专利指导性案例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典型性,二是正确性,三是严格性。首先,典型性既表现在专利申请中的事实具有典型的特点,也表现在其针对专利法律适用的疑难性、新型性等问题所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其次,专利指导性案例应该是专利审查结论正确的案件,正确性包括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两方面。在专利指导性案例后,并不是永远具有拘束力,经过一段时期,可能与新的立法或者社会的变化不适应,就需要新的专利指导性案例来替代。最后,其应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讨论通过,通过程序应当严格,且应具有统一的格式、体例和编号,应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权威媒体上统一进行。

其次,建立专利案例指导制度的关键,在于明确专利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专利指导性案例是一种类似专利审查过程中审查标准的参照物。但是,在建立专利案例指导制度时应明确,专利指导性案例并不取决于专利审查员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应当参照"的标准。具体来说,第一,专利指导性案例具有权威性。"应当"的含义包含了强制性的要求。即所有的专利审查员在遇到类似案件时,都应当参照专利指导性案例来进行审查。第二,"参照"指在没有充分且正当的理由时,专利审查员对于同类案件应当参照专利指导性案例做出审查结论。

申论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专利申请类型时机途径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外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及各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但是仍然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许多企业、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不清楚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否申请专利以及怎样申请专利。本文针对科学研究的特点和阶段,分析了什么样的成果能申请专利,申请何种类型的专利,提交申请的时机,需要提交的文件及要求,提交申请的途径。旨在对企业、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提供帮助,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专利保护,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中国加入wto,特别是随着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人们增加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增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将自己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以此获得专利保护。从保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原则出发,同时也为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国务院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科技部在2003年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中规定: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立项、执行、验收以及监督管理中全面落实专利战略。将专利战略目标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专利保护在科技开发中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暂行办法》鼓励高等院校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专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政策鼓励专利申请,激励发明创造,以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上政策和鼓励措施,大大激励了广大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但是,与我国所拥有的人口数、企业数、高校、科研院所数相比,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的数量仍然太少,并且分布极不合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国内申请发明专利93485件,其中三分之一是个人申请,在剩下的6万多件中又有一半左右的来自三资企业,国内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只有3万多件,而这3万多件中约有一半集中在申请量最多的前200家单位,余下的几百万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只有1万多件专利申请。我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内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国内拥有专利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只有几千家。在专利申请量居前10位的国内单位中有4家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3所高校,2家民营企业,只有1家国有企业。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历来是原始创新的主体,我国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大多数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但是由于过去实行的科研立项、鉴定、评价、奖励制度所造成的专利意识淡薄,长期存在着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科研人员的考核、职称评定等都与发表的论文数挂钩,科研成果主要以的形式公布于众,并不重视成果知识产权的取得、成果的保护。许多好的,有市场前景及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成为公知技术,被他人甚至国外公司无偿使用,甚至将其申请专利保护,反过来,中国企业却花费巨资引进国外的技术,支付昂贵的专利使用费,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惨痛的经历和深刻的教训。这都是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缺乏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或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所至。相对于来说,申请专利费用高、周期长、程序比较复杂、而且短期内不能看到明显的经济效益,许多单位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不能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大多数科研人员即使有发明创造的成果也不清楚是否能申请专利保护,申请何种类型的专利,以及通过什么途径怎样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鉴于此,本文对专利申请中的上述问题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广大科研人员有所借鉴。

二、什么样的成果能申请专利保护,以及申请专利的类型

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是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并产生一定效果的方案,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实用新型也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但实用新型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并且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高,而实用性要求较强。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都可以涉及产品的形状,但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形状是从产品的技术效果和功能的角度出发的;而外观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案,所涉及的形状是从产品美感的角度出发的。

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也可以是现有产品和方法的改进。绝大多数发明都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产品或方法中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或新的选择等,只要这种组合和选择产生新的技术效果,就可以获得专利法保护。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几个层面。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从事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其科研成果可采取公开的方式,将自己的创新思想以及科学前沿的发现等公布于众,由此获得其在该领域内的公认和引用。而对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均可通过申请专利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在应用基础研究过程中,很多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都是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理论、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或者直接运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获得原创性的发明创造,特别是在新技术领域,容易产生原创性的发明创造成果,在这个阶段,发明创造可能只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构思,在理论上能够实现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多以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方法在性能、功效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提升的方法为主,可以对产品性能优化方法、改进过程等申请专利,这个阶段提交的专利申请以方法专利为主。

在应用技术研究中,主要是将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以及生产制造过程、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缺陷,在这个阶段,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构思成熟,针对性强,已经有能够对产品进行实施的功能结构的完整方案,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样机的设计或试制阶段,处于产业化的前期,此时,提出的专利申请可以是对产品构造、产品性能进行改进,或采用新方法直接得到新产品的产品专利,也可以是对生产产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控制处理流程的方法改进,这个阶段可以申请产品和方法专利。

在产品产业化阶段,产品样机、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已基本形成,为了提高产品的性能,改进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等对产品结构、制造方法、生产工艺等进行的技术改进,可以申请产品或方法发明专利。如果只是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所作出的改进、技术革新等,为了尽早获得专利授权,在产品进入市场后能尽快获得专利保护,此时最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缩短授权周期。对于一些市场前景好,有持久生命力的产品,为了使其获得更长时间的专利权保护,可以对其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等获得发明专利权后再放弃实用新型专利权。

针对产品外观形状、图案及色彩的新设计方案,适宜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权实质上是一种工业产权,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应用,因此,申请专利的客体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而不能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理论表述。对于科学发现、科学原理、数学公式推导、信息表述等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均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三、申请专利的时机

对专利申请人来说,把握专利申请时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实行的是先申请原则,即对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在符合授权条件的基础上,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凡确定了有申请专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发明创造,应争取尽早申请专利。尽早申请专利是防止破坏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一旦发明内容在申请日前被公开,即使这种公开是申请人自己造成的,或者通过合法程序造成的,也将导致申请人丧失获得专利权的资格。若申请迟了,一旦被做出相同发明创造的竞争对手抢先申请了专利,那您先做出的发明创造也无法得到专利保护。另外,只要有人向社会公众披露了相同的技术方案,您的发明创造也将会因失去新颖性而无法获得专利授权。

但是,也不能片面追求抢先,而把还未成熟、只有简单构思和想法,还没有形成完整技术方案就提出专利申请。如果发明人在提交专利申请后再作出更先进、更完整的技术方案的新改进,则无法加入到原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去,只得重新申请,而原先提交的申请实际上可能因构思不成熟、内容不充实、漏洞较大、申请文件公开不充分、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不具备实用性等问题而不能获得专利授权。

申请人应把握好申请专利的时机,最好在发明创造基本完成,发明构思成熟、技术方案完整、技术实施路线清晰,请求保护的范围比较明确时就提出专利申请。不要非得等样机生产制造出来或等对发明创造作出成果鉴定后才去申请专利,这样往往会使该专利申请失去新颖性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或者被别人抢先申请了专利。对于发明创造中不够完善的局部地方,可以边申请、边完善、边充实,根据优先权原则,在提交发明专利申请文件1年内,可以对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完善,提交进一步修改的申请文件,而以第一次提交完整申请文件的日期作为该申请的申请日,在优先权期间,即使有其他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也会因为没有新颖性而不能获得批准授权。

因此,申请人在完成发明创造后,应尽快提出专利申请。申请专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先申请专利后发表文章:专利申请提交后在收到专利局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之前,不要公开发表与该专利申请主题相关、披露其实质技术内容的论文,否则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可能使该申请丧失新颖性而得不到专利授权。如果论文公开发表的时间在申请日之前,而论文公开的内容又涉及专利申请中的全部实质技术内容,将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

先申请专利再进行技术转让:在技术转让过程中,由于泄密而造成发明创造技术内容的公开,也可能导致专利申请不具备新颖性被驳回。并且,未申请专利、没有获得专利权的技术成果不受法律保护,相反,获得专利权的技术成果受到法律保护,即使还没有获得专利授权,在申请期间也将获得临时保护,当专利获得授权后,可以对侵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溯赔偿。由于专利的独占性,在专利权有效期内,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允许,任何人实施该专利都是侵权的,这将使得受让方在获得专利权人的允许实施专利后,将获取对市场的垄断和更大利润,这更有利于在技术转让过程中转让方的愿望能够达成。因此,在进行技术转让前进行专利申请是非常有必要的。

先申请专利再进行技术鉴定:一般技术鉴定的参加人应负有保密义务,但是进行技术鉴定的环节较多,有可能发生发明内容泄漏的情况。因此一般是先申请专利再召开技术鉴定会。

先申请专利再进行产品展示,对于技术内容比较简单、直观的发明创造,特别是一些涉及结构改进的产品,当产品展示后,同行很容易模仿,然后生产投放市场,损害了真正对该产品作出发明创造贡献的人的利益,更有甚者,模仿了别人的东西,还将其抢先申请专利,一旦专利获得授权,真正的发明人在实施自己的发明创造时还得付出专利使用费。

四、申请专利的途径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没有懂行的专职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许多科研人员在完成发明创造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不知道通过哪些途径怎样申请专利、申请文件如何撰写、提交哪些申请文件能够满足专利局的受理要求,有的怕麻烦,认为撰写专利申请文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长,申请后短期内不能见到效益。因此,许多好的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以下对申请专利的几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申请人自己递交专利申请文件

当专利申请文件写好后,应当尽快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以确定申请日。递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面交,可以面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或就近面交到其设在全国的专利代办处。第二种方法是采用邮寄方式办理,用挂号的形式将专利申请文件寄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申请人也可从网上提交申请文件。

2.委托专利机构

专利申请是一项对法律性和技术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因为一项发明问世后,从申请专利到取得专利权,实施专利以及解决有可能出现的专利纠纷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利保护的范围,影响到能否获得专利权,并且在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中,需要与专利局的审查员进行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方面的交流,因此,专利申请中最好请有经验、并有相应专业技术背景的专利人。人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技术文件,按照要求撰写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文件,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专利申请所需的文件,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答复专利局审查员的审查意见及修改申请文件。

3.申请专利时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哪些申请文件

申请专利首先须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文件,这是审查员依法审查的依据。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提交的文件是: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及其摘要附图。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提交的文件为: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外观设计图或照片,必要时应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专利统计简报[R].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申论工作方案篇8

笔者结合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遇到和处理解决的一些缠诉缠访件,对其类型、特点、成因以及对策等做一番分析探讨,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三明以求有所裨益。

一、缠诉缠访问题的产生原因

1.案件本身的原因。这是产生缠诉缠访问题原因的基本原因。正如前面所列举的那样,这些类型的案件本身性质就比较特殊,相对于其他普通类型的案件,这类案件就比较容易产生申诉上访现象。比如说,为什么轻伤害案件容易产生缠诉缠访?原因就在于这类案件一般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原先都比较熟识,因为琐事或民事纠纷导致互殴致伤,伤了和气、撕破了脸皮,都千方百计的在伤情上做文章,因为伤情鉴定结论是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关键,也是最终衡量谁对谁错、谁赢谁输的标志。最终无论法院法院作出怎样的判决,总是会有一方不服气。又如民事方面的工伤、交通、医疗等事故类的损害赔偿纠纷,往往造成人身伤亡残疾等比较严重的后果,无论对哪一方当事人而言,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沉重负担,因此双方往往就会在诉讼的各个环节上尽力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特别是在经受事故造成亲人伤亡的打击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压力和漫长诉讼过程的争执等等煎熬,当最终面对对自己不利的裁决结果时,往往都难以平静的接受,继而开始申诉上访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2.当事人个体的原因。同样的案件,同样的判决结果,有的可以理解和接受,而个别的就是想不通,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典型的例子如魏某某案,实际上他与前妻离婚房产分割案件争执的焦点就在于百分之二十产权女方以现金支付执行魏某某的性格又十分的偏执古怪,自认为对法律比较了解,坚持要从法律上“讨回公道”,无论怎样解释说理都无济于事。缠诉缠访问题的当事人多数在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性格脾气、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性,是产生缠诉缠访、导致问题久拖不决的关键因素。

3.法院内部的原因。这是产生缠诉缠访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法院审判的少数案件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方面确有错误,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复查,或虽经复查,但复查不认真,未能依法、及时予以纠正,造成当事人长期申诉上访;有的法官在审理时不注意法官形象,工作方法简单,缺乏耐心和热情,使当事人对裁判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以致败诉不服输、不息诉;有的申诉复查时未能认真审阅申诉材料和听取申诉人的陈述,对其申诉简单答复或驳回,不能令申诉人信服,有的甚至态度粗暴,造成申诉人与法院产生对立情绪,逐步成为上访老户。

4.法院以外其他部门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刑事审判方面,有些案件由于公安、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对某个事实没有查清查实,或者某个方面的证据未能及时的收集保全,办案质量存在一定的瑕疵;行政审判方面,行政机关在复议、责任认定、行政裁决等方面存在瑕疵;民事审判方面,有关部门的仲裁、责任认定、专业技术鉴定等问题上存在的问题等等,最终导致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判不服。在这方面,以涉及有关鉴定结论的最为突出,例如某县黄某某案,实际上产生问题的症结都在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鉴定结论上面,人是对鉴定人或者鉴定程序、鉴定过程以及鉴定结论有意见,但因法院一般只能依据该鉴定结论作出相关的裁判,结果就把矛盾引到法院来,而对这类问题法院又因涉及专业技术鉴定问题而无法改变,以致问题难以化解。

5.其他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设计方面不尽科学、完善、合理的原因,比如说相关立法滞后问题,公检法互相监督制约不够问题,社会反响强烈的“同命不同价”问题,法院裁判说理不够,申诉复查规定不够完善的问题等等;涉诉工作机制方面的原因,如有些领导不顾实际情况随意批示、承诺问题,有关部门片面“花钱买稳定”问题,不切实际搞形式主义的大接访造成负面效应的问题等等;还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普遍不强,依法治国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观念还远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法院的司法权威还不能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执行难”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还习惯于通过上访申冤来寻求正义的传统文化心理还远远没有改变等等。

二、解决缠诉缠访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是把息诉宁讼为法院审判工作的最终价值追求的观念。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整合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福祉,是法律的终极目标。司法的本质在于公平与正义,但其根本的目的应当是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法院就是专门解决社会矛盾的地方,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最高法院将“公正与效率”确定为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无疑具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片面理解“公正与效率”,往往就造成许多案件虽然本来可以调解却判了,或者判了结了但社会效果不好,当事人仍然不理解、不服判,继续的申诉上访,个别案件本来矛盾不大,判决以后反而更加激化,最终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因此,法院的审判工作不应当只限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判定责任,还应当尽可能的做到案结事了、息诉服判。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我们很有必要对法院审判工作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把息诉宁讼、息诉止访作为法院审判工作的价值追求和衡量审判工作好坏的评判标准。既要追求达到“公正与效率”的目标,又要追求达到息诉宁讼、息诉止访的效果;既要追求好的法律效果,还要追求好的社会效果,使之有机的统一起来,反过来指导我们进一步的提高运用司法裁判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提高审判工作质量,树立司法权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从现实的情况上看,一方面是因为,虽然特殊问题绝对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它花费的人力、物力却是相当大,有时为了解决一个件,虽然它本身的问题或者标的并不是很大,甚至只是当事人的义气之争或者思想认识问题,国家和社会往往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且往往又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息诉不了,还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稳定。另一方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问题的产生又有现实的可能和成效可资借鉴和参考。因此,解决法院涉诉问题,眼光不能只局限于事后的亡羊补牢,等到问题产生了以后再来花大力气做息诉息访工作,而是要正本清源、眼光向前,关口迁移、提前防范,从立案环节的时候就开始,把工作做在前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的产生。这才是治本之策。

三是建立即解决涉诉问题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1预防和防范机制。比如说坚持调判结合、少判多调原则,积极推广庭前调解,大力强化诉讼调解,把调解、和解贯穿于诉讼、执行全过程;确实无法调解的,也要尽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正确适用法律法规,落实审判公开原则,增强诉讼过程的透明度和判前、判中、判后说理,提高裁判文书质量;严格诉讼程序和审判、执行时限,规范法官司法行为,从源头上提高审判工作质量,预防和减少裁判错漏、行为失范,提高息诉服判率,降低申诉率。2工作处理机制。主要包括日常工作的接待处理、申诉复查的机制,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统计、沟通机制,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配合机制。3奖励、激励和保障机制。如配强工作力量、改善办公条件、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等。4工作的责任追究机制。比如首问责任制、案件质量评查监控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建议制、责任追究制。

四是坚持三项原则。1依法原则。首先是法院要依法,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接待处理人民群众的事项,一切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其次是人要依法,即要严格遵守《条例》规定的形式和要求进行,不得有《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行为;第三是有关部门要依法,即要依照“法院管案件,地方管稳定”的原则,对属于法院管辖的事项依法引导当事人按照法律程序到法院办理解决,对于已经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办理终结的件,依照相应的规定担负起维护稳定的职责。2调解、和解原则。不单是在诉讼过、执行程当中要贯穿调解、和解原则,在申诉过程当中同样也要善于抓住机会,尽可能的促成当事人之间达成调解、和解协议,促使矛盾问题得到彻底的化解。3多倾听、多解释、多说原则。一方面,要让申诉人有机会说话、有地方说话、有时间把话说完,这就要求我们耐心的倾听,让他(她)们尽量把话说完,这也是对当事人人格的尊重表现和赢得信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针对当事人的误解、疑惑、冤屈、偏激等,要综合运用情、理、法加以劝导和解释,判前、判中、判后说,初信初访说,复查听证说,大家一起说,多说有益沟通理解,沟通有助息诉服判。

申论工作方案篇9

为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发展环境,推动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创建,现就取消、调整和停止实施第六批行政审批项目后,如何规范继续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审批项目的实施范围

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实施范围作了明确规定的,审批部门要严格按照其规定实施,不得扩大实施范围。其他各类规范性文件对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规定的实施范围作了扩大性规定的,应按无效处理;作了缩小性规定的,才能依照其规定执行。

二、提高行政审批的办理效率

(一)严格审批时限

1.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类审批项目:单独实施、合并实施的项目,属市级部门直接接件受理的,应自受理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属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对口部门代为接件受理的,市级部门应自受理之日起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其中区县初审、转报的时限由市级部门在上述20个工作日时限内自行确定)。因情况特殊,难以在上述规定时限内完成的,经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审批时限长于上述时限的,按照上述时限执行;短于上述时限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并联实施的,主办部门应自统一受理之日起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联审批,因情况特殊,难以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经主办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完成并联审批。协办部门应自领取审批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向主办部门回复书面审批结论,不得延长审批时限;协办部门应在统一受理的当日(情况特殊的可在次个工作日)到主办部门领取审批材料,逾期领取的,其审批时限自统一受理的当日起算。

单独实施、合并实施的,审批部门作出审批结论,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专家评审、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商、提请规划委员会审议、报请市人民政府审查的,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作出中止审批的决定,因此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时限内。并联实施的,中止审批的决定只能由主办部门作出,协办部门不得中止审批。

2.备案项目: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以及需转报中央国家机关备案的外,在我市实施的各类备案项目,申请人提出申请后,实施部门应尽快查验送备材料是否齐全和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并最迟应在收到送备材料(或区县转报的送备材料)的次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备案的书面决定,不得延长工作时限。其中,申请人直接到办公场所申请的,实施部门应尽可能当场作出是否予以备案的书面决定。

市级部门实施的备案项目,申请人均可直接到市级部门申请,市级部门不得要求申请人先到区县(自治县、市)对口部门报件。

(二)规范审批结论

审批部门应当在上述规定的时限内,按照下列要求出具书面审批结论:

1.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类审批项目:无论单独实施、合并实施还是并联实施(包括联席会审当场作出审批结论的)的,审批部门只能出具“同意”、“不同意”、“同意上报中央国家机关审批”3种之一的书面审批结论。其中,出具“同意”的审批结论涉及缴费、领证的,可附缴费、领证的具体金额和方式,涉及特殊要求的,可附具体要求;出具“不同意”的审批结论,应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备案项目:实施部门只能出具“予以备案”或者“不予备案”的书面结论,不得作出其他结论。其中,申请材料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出具“予以备案”的结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出具“不予以备案”的结论,并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三)明确审批责任

1.探索试行“超时默许制”、“缺席默认制”和“审批结论不规范默认制”,因此产生的相关责任由审批部门承担。

2.明确下放项目的审批责任。对市级部门以授权方式下放给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对口部门实施的审批项目,由区县(自治县、市)实施机关对审批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对市级部门以委托方式下放给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对口部门实施的审批项目,委托的市级部门应当与受委托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或对口部门签订委托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委托的市级部门对受委托方实施审批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委托的市级部门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后,可转追究受委托方的相关责任,转追究的方式、方法、内容应在委托协议中予以明确。

3.明确并联审批中牵头部门(主办部门)的责任。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委4个建设领域“五段式并联审批”牵头部门要认真履行好牵头职责,及时发现、解决主协办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向市人民政府汇报并联审批的实施情况。

各牵头部门在批准某一阶段的主办事项时,要同时告知申请人本部门下一阶段实施并联审批的具体协办部门以及各主协办部门所需申请材料、工作程序等事项,以便于申请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并联审批的效率。

并联审批过程中,申请人有权到牵头部门查阅、复制协办部门的审批结论,主办部门不得阻止、限制申请人查阅、复制。

三、探索“并联审批+联席会审”的运行机制

实施并联审批的,在预审阶段或统一受理后,主办部门可以通知协办部门委派代表,于确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联席会审(以下简称会审)。协办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委派代表参加会审,委派的代表应是熟悉业务的审批人员。

进行会审的,主办部门可直接通知有审批权的协办部门参加会审(协办事项审批权属中央国家机关的,由市级协办部门参加会审);主办部门如把握不准协办事项审批权归属的,也可书面通知市级协办部门统筹确定委派代表参加会审。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初步设计审批3个阶段,鼓励、支持主办部门在预审时组织会审。

进行会审的,主办部门一般应事先通知协办部门领取审批材料,也可在会审现场向协办部门分发审批材料。其中,预审时进行会审的,各主协办部门所需审批材料,由主办部门按照比统一受理所需材料简化的原则予以另行确定,并在修订的建设领域五大环节并联审批配套实施办法中明确。

主办部门可以就某一申请事项举行一次或多次会审。

每次会审所需时间由主办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和会审情况自行把握,如建设项目复杂或出现特殊情况的,主办部门可以中止该次会审,择日继续进行。

会审过程中,主办部门可以组织会审的参加人员共同对项目进行现场勘踏。

每次会审(包括预审阶段进行的会审)结束前,协办部门委派的代表一般应当场出具书面审批结论,并在书面结论上签名(其签名与协办部门加盖公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预审时进行会审的,协办部门作出“同意”或者“同意上报中央国家机关审批”结论的,可要求申请人事后补齐与统一受理相当的申请材料。

进入预审程序或统一受理后,申请人可书面请求主办部门组织会审,并可在书面请求中指明参加会审的具体协办部门;是否进行会审由主办部门决定。

申请人享有参加会审的权利,主办部门应当于举行会审的2日前将会审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

会审中,申请人有权就申请事项与主协办部门的审批人员进行讨论、质辩。主办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邀请技术、法律专家以及评估、评价、检验、检测、咨询等机构的代表列席会审并发言。

申请人不承担主办部门组织会审所需的费用。

四、规范审批项目的办理流程

对本次改革后继续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部门应按照“一个窗口对外、接办件分离、定岗定责、高效便民”的原则,逐项制订办理流程,并在办公场所和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审批项目的实施范围、所需申请材料、申请书示范文本和办理流程等,接受公民、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五、加强审批项目取消、调整或停止实施后的后续监管

对一些审批项目取消、调整、停止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后续监管。对取消、停止实施审批后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事项,要采取拍卖、招标投标等市场运作方式实现公平竞争,同时加强对市场活动的监管;对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的事项,要积极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应由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取代个案审批的事项,要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对转为日常监管的事项,要采取事中检查、事后稽查等办法,加大监管力度;对改变管理方式的审批项目,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向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的移交工作;对授权或委托给区县(自治县、市)行使的审批项目,要加强对区县(自治县、市)对口部门审批活动的日常监督,及时纠正其违法审批行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及时有效地抓好后续监管,避免管理脱节。

申论工作方案篇10

近年来,各界对审判监督工作中的问题及改革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改革实践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探讨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审判监督改革既是一种工作层面上的改革,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不管是工作改革还是制度改革,须以具体的司法实践为基础,而现今的改革往往囿于单纯的理论思考或制度借鉴,如何从操作层面上探寻对审判监督工作及制度的改革路径,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进一步思考及行动的目标。基于此,本文试图立足于审判监督工作实际,从制度运行的实证考察出发,对现有制度框架下的工作改革以及审判监督制度改革作一些探讨。

一、审判监督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由于法律对审监程序的规范比较少,审判监督庭成立时间比较短,与审监制度相关的各种关系尚未理顺,审监制度本身及改革的定位也未明确,加之审判监督工作承载的法律、及责任又比较重,其在整个法院审判工作中成为矛盾最为突出的部门。

(一)申诉和申请再审无序化

1、向法院申诉及申请再审的途径不通畅。

我国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再审,但这一渠道在现实中并不通畅。如:2002年至2004年9月,浙江省全省法院决定立案复查的案件,仅占各类申诉(申请再审)案件总数的9.8%;同期全省提起再审的案件,仅占各类复查案件总数的23.1%,占申诉案件总数的2%.与此相比较,通过检察院抗诉取得再审要容易得多。如浙江省全省检察院同期的抗诉率(决定抗诉案件数/检察院当年复查案件结案数×100%)高达56.2%,比上述法院23.1%的复查再审率高出一倍多。由于直接向法院申请再审(申诉)的请求不能得到很好救济,而申诉要获得成功又必须得到法院的最终支持,故而很大一部分申诉人走上了"曲线申诉"和"关系申诉"之路,向检察院、各级人大、政协、党委以及有关领导申诉,通过检察院提起抗诉、人大个案监督、党委政协转申诉材料、有关领导及各种关系打招呼等方式,要求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查或再审。

2、外部监督程序不规范。

各种外部监督促使再审的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2002年至2004年9月,浙江省高级法院办结检察院抗诉、人大、政协、党委及其他途径要求法院复查而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占全年再审案件总数的55.6%。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是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方式,而人大、政协、党委等对法院的个案监督,虽然也可归结于广泛意义上的监督,但这些监督途径一方面不加区分地利用了宪法意义上的"申诉",无法在诉讼法律中找到相应的适用程序,很难保障程序上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将这些部门原来的工作监督推进到个案监督,对个案形成了事实上的多头评价,给当事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助长了申诉人对待申诉权"无限化"的倾向,与诉讼法上申请再审权的有限性特征相违背[01],同时也破坏了国家机关之间权力的基本配置,损害了司法机关乃至整个国家机关体系的权威形象,最终不利于司法公正。

3、复查程序不透明。

我国诉讼法律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但对法院如何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没有具体规定。如今审监实务中的复查程序,在诉讼法律中没有涉及,申诉复查案件的审理长期处于一种没有具体程序规范约束的状态。当事人既未能规范化地参与到复查程序中去,也很难通过正当途径了解复查的过程,故而受到了诸多质疑[02].为了更好地保障申请再审人及对方当事人的诉辩权利,并尽可能地使复查程序透明化,近年来许多法院试行"听证"程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该程序本身并无法律规范约束,法院的职权及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均无明确界定,故其对复查程序公正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

4、提起再审的标准不明确。

调查发现,对于提起再审的标准,普遍反映在实务中难以掌握。形成这一状况,首先是因为法律标准本身不明确。我国法律对再审事由的规定[03]相当概括而不确定,法律规定的"确有错误"概念模糊不清,而且对"新证据"、"违反法定程序"等等均未予以具体界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9月10日颁发的《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虽对应当再审的情形作了一些规定,但仍不够具体和明确,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其次,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的掺入也成为司法实务中无法忽视的方面。由于法律标准本身并不明确,就为其他标准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社会公众对裁判"确有错误"的理解,往往仅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个性化判断,不考虑司法的特殊性和性,为了达到其申诉目的,经常借助新闻媒体等舆论力量以及种种非正常手段对法院施压。[04]另一方面,法院对提起再审实务的把握,也未能为社会提供确定的标准和界限。而且审判监督作为司法制度之一,它是存在于司法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大背景之内的,法律规定本身以及实际运行均能够说明,审判监督在某种程度上是服务于政治需要的,因而政治标准必然紧密地融入了审判监督司法实务。

5、"人人都可申诉却又申诉难"的局面。

由于法律对再审事由的规定过于宽泛和原则,申诉的途径并不局限于法院和检察院,在实务中也很难对申请再审时限按照法律规定的两年予以严格贯彻,因而申诉权在法律上和实践上都被泛化和无限化了。申诉人基于其对终审判决的不信任感,为了获得其内心认为的"公正",可以相当随意地提出申诉。如浙江省全省法院2002~2003年审结一审案件603537件,审结二审案件40065件,而全省法院收到申诉来信也有57811件次,接待申诉来访13396人次。由于法院对申请再审(申诉)的复查极为严格,申诉人获得再审的比例极低。而提起再审标准的不明确,又可能使法院对提起再审的权力行使存在任意性和随机性,未必严格依据对原审裁判的评价决定是否提起再审,再审资源分配不公就不可避免地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诸种原因导致了"申诉难"的局面。

(二)审判监督程序操作困难

1、缺乏独立的再审诉讼程序规范。

审判监督庭的业务涵括了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诉讼领域,相对于一、二审程序,再审的启动和审理程序亦有其独特性。审判监督工作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的广泛性与特殊性,足以要求国家法律对审判监督程序构建一个独立而完备的体系。然而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却相当简略,如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置一审程序条文为39条,而规定审判监督程序的条文仅为12条,尤其在程序操作上,缺乏独立的再审程序规范,大部分是参照一、二审来处理的。我国现行法律对审判监督程序规定得过于简单化,致使司法实践在很多方面无规可循。比如:再审当事人如何列明、再审(尤其是抗诉)庭审程序如何操作、抗诉案件的审理范围如何、再审中的主体变化如何处理、再审审理的结果有哪些,这些重大程序问题法律均未予以明确。

2、程序运行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有错误"造成的混乱。现行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其落脚点在于"确有错误"[05],因而对经复查提起再审的案件,其前提是已经认定原生效判决"确有错误".为适应上述法律规定,体现出对裁判是否正确判断的慎重性,司法实务中的复查程序实际上是一个实体审查程序,因此复查程序所得出"确有错误"的结论,是一种实体性判断。而复查程序得出的结论很容易与再审的结果产生矛盾。如果复查程序认为"确有错误"的案件,经再审审理却认为原判是正确的,并予以维持,那么就会导致当事人认知上的混乱,这样既不利于服判息诉,也削弱了法院裁判的权威性。

(2)民事、行政抗诉制度矛盾重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行政诉讼,打破了民行诉讼中原告、被告、法院平衡稳定的三角关系,检察院的地位难以摆正,给整个程序的运行带来诸多困难[06];二是检察机关在抗诉中强化其作为与法院同等评价力的司法机关地位,对个案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均强调其独立性,造成了当事人认识上的混乱,增加了法院息诉服判工作的难度;三是这一监督方式在近年来有逐步加强之势,抗诉再审的增加致使诉讼成本的攀升。然而抗诉再审案件的改判率并不高。如2002年至2004年9月份,浙江省全省法院民事抗诉再审案件的改判率平均仅为21.5%。可见,频繁启动这一监督程序并不符合诉讼以及监督上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