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袁隆平的事情十篇关于袁隆平的事情十篇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3:00:59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1

袁隆平不着急,可身边的朋友替他急了,于是,一位同事忙着给他介绍女朋友。面也见了,感觉也不错,可袁隆平一心扑在工作上,约会的时间并不多。偶尔见面,女孩也总喜欢拉上介绍人,一来二往间,袁隆平感觉自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而介绍人和女孩却有说有笑。看出端倪后,袁隆平倒也知趣,干脆退出了事,最后,介绍人变成了新郎官,而落单的袁隆平又成了“自由人”。

1963年初冬的一天,袁隆平的另一个同事又要给他介绍女朋友,并且保证这次一定成。等袁隆平赶到了学校附近的农技站时,他彻底傻眼了,面前的女孩竟然是自己曾经的学生邓则。袁隆平清楚地记得这个活泼开朗的学生,只是这样的会面让他尴尬。而邓则却显得落落大方,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她的婚姻问题也一度变成苦恼。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当有同学谈到袁隆平,并且有意无意问她印象如何时,她直言不讳地说:“挺好的,教学认真,待人诚恳,人品更没得说。”听到如此高的评价,邓则的老同学就动了撮合他们的心思。

初次见面的局促很快就被打破了,邓则的快言快语打动了袁隆平的心。他开始主动出击,并写了一首深情而优雅的诗歌表白:“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由此,他们开始约会。

因为是师生恋,他们一同外出时,难免有人背后议论。憨厚耿直的袁隆平不干了,他说:“什么影响不好!我们大男大女,谈情说爱,正正当当,以后还要继续扩大影响呢!”同事们担心夜长梦多,积极鼓励他求婚,袁隆平也有此意,于是,在1964年正月初五那天,袁隆平在篮球场向邓则求婚了。几斤喜糖,师生同庆,邓则就穿着那套火红的球衣,与袁隆平闪婚了。那时,袁隆平33岁,邓则25岁。

婚后,袁隆平的生活起居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他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在彼此的称呼上,邓则喊丈夫为“袁先生”,而袁隆平则称呼妻子为“贤内助”。

那时,袁隆平正在试验培育杂交水稻,可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的研究步履维艰,甚至有人以此作为罪证攻击他。艰难的岁月里,他培育的秧苗被折断,丢得满地狼藉。看着自己辛苦的成果被人无情糟蹋,一向乐观的袁隆平几乎昏了过去,他浑身战栗,跌跌撞撞地回到家中,一下便倒在妻子的怀里。此后几天,他像中魔一样,口中反复念叨自己的秧苗。邓则安慰他说:“没关系,顶多是去当农民,我和你一块去,只要不离开土地,我们就有希望……”妻子给了袁隆平站起来的勇气,他爬下床,找到残存的秧苗继续培育。

后来,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袁隆平才得以安心科研。但是由于常年在外,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邓则身上。1974年,袁隆平的父亲去世,1982年,邓则的母亲罹患癌症病逝,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这两件事邓则都没有告诉丈夫。她不想让他为家事烦扰分心,她要做他最坚强有力的后盾。

长期的家务和对双方的老人照料,让邓则于1982年突患病毒性脑炎,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一直昏迷不醒。袁隆平急忙赶回来,通宵达旦地守护在她身边,擦身子、换衣服、喂鸡汤、并伏在她耳边轻轻哼唱英文歌……就是这样不眠不休的照顾,1个月后,邓则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

即便取得巨大的成就,袁隆平的生活依旧简朴,他穿的衬衣10多元一件,并且总买打折的,但对邓则却呵护有加,每次出差,无论多忙,他都会给她买礼物。去国外出席会议,他有时也会带上邓则。怕她走丢,他把住的地方的电话号码和地址都写在牌子上,让妻子随身携带,又教她说简单的英文。如今,年过8旬的袁隆平依旧身体健康,一到周末,他就会携邓则进城逛街,横过马路时,他也总是紧紧牵着她的手,那份深情令人动容。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2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应该以袁隆平为榜样,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习袁隆平事迹感想,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学习袁隆平事迹感想一我了解到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首先,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再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金融教研室主任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专业和院系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及教学科研培养工作办成、办好、办到位.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树科大高知形象.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学习袁隆平事迹感想二跟袁隆平很亲近的人说,袁隆平穿着很随便,一点也不讲究。

有一段时间,他的购物欲十分强烈,每到星期五午时,就要到商场去购物。可他有一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价钱高的东西他不感兴趣。有一天,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售货员笑着说,你这位同志真怪,人家买东西讨价还价,你却往上加,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他对夫人笑笑说。深知他生活习性的邓哲不多说什么,只报以莞尔一笑。

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他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块钱,什么意大利的“老人头”、“鳄鱼”牌等大牌服饰,他觉得这些昂贵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可是,中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称,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多亿。如此看来,就个人的物质财富而言,除了他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了。

然而这位最富有的“赤贫者”对自我清心寡欲,却对社会极慷慨、极具忧患意识,至今,他将所获的12.5万美元世界粮食奖的奖金,捐赠给了由他发起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会,以扶掖新人……

学习袁隆平事迹感想三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学习袁隆平事迹感想四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

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七十几岁高龄的袁老,他会告诉你:日思夜梦的东西变成现实是最高兴的事。“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袁隆平的一生,始终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安逸,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的要求。他对“见利而拼命,干事而惜身”的人很反感,很厌恶。他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些人连人格也不要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袁隆平他自青年时期的理想到现在的目标,不论多苦多难,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完全部的袁隆平传,我们知道他的高兴,不是因为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

学习袁隆平事迹感想五高中毕业以后,报考哪一所大学呢这个问题成了袁隆平全家争论的焦点。当时,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期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19岁的袁隆平,已有了自我的独立见解。他想:第一,父亲要自我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是期望自我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此,袁隆平毫无兴趣。第二,想赴重庆求学。抗日时期的“陪都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个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三,在小学阶段,一次参观园艺场时,他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这些,他直截了当地对父母亲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

善良的母亲讲出了自我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见你还要认真研究。当然最终还得由你自我作主!”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熟悉隆平的个性,既然儿子立志学农,他也不好再提反对意见了。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3

发掘和弘扬袁隆平的精神价值,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应该以袁隆平为榜样,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一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该可以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二2001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刚结束对委内瑞拉的应邀考察,就乘飞机直抵香港,出席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的仪式。平时穿着极随便的他根本没带领带,为了出席正规场合穿西装配领带,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买领带,同伴都劝他买条金利来领带,他嫌贵,不肯买,拉着同伴到地摊上去,买了一条花100元港币能买到6条的领带。他拿过领带,在胸口上比试着,笑笑说:

“蛮漂亮嘛,怎样样,精神吧,这叫价廉物美,比名牌差不到哪里去,来来,你们都来买……”

“不买,不买,袁教师,你当然啰,身份不一样,再差的东西穿到你身上,都成了名牌,我们不行啦,要靠名牌撑门面。”

见同伴都不愿买,他只好自我买了几条,调侃道:“哦,我晓得了,你们不买是舍不得掏钱,我老袁大方得很,见人白送一条,怎样”

当时,袁隆平的三儿子和三媳妇正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听说此事后特意上街买了条金利来领带,晚上到老爸下榻的宾馆给他系上,嘱咐老爸明天出席仪式时,系他们买的这条,但第二天,他还是系上了自我在地摊上买的那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了。事后,他将儿媳买的那条领带留给了儿子。

或许有人会说,花自我的钱,当然心痛啦,花公家的钱,就不一样。此言差矣!应当说,他花公家的钱,比花自我的钱更“抠门”。他是全国政协,2006年2月25日,他乘飞机到北京去开3月3日召开的每年一度的“两会”,出发前,他就“沉下”脸交代买机票的人:

“别买头等舱,就买经济舱,就是买了头等舱,你也得去退掉。”

原先,有一次买机票的同志研究他工作连轴转了几天,为了让他在飞机上休息得舒适一点,就买了头等舱。登机前,他才发现是头等舱,硬逼着送行的秘书退掉头等舱,换了经济舱。上机后,头等舱里空着位置,加上空姐熟悉他,尊敬他,请了他几次去头等舱,既然不花钱,他就去了头等舱。事后,身边的同事笑他专坐不花钱的头等舱,他说,空着也是空着,浪费资源可惜。

袁隆平这位“中心”主任坐飞机花钱“抠门”,审批费用更“抠门”。当初,“中心”建好分子实验楼装修铺地砖时,经办人递交给他一份购物清单,他一看,一块600x600的地砖单价50元,嫌太贵,便仔细询问怎样回事,经办人回答说,分子实验楼搞实验时经常用化学溶液,而这种地砖防酸、碱,防腐蚀,防滑,材料不一样,所以价钱就贵。袁隆平这才同意购买。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三作为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题写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们这个世界是完美的,并且会越来越完美。你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围的爷爷、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帮忙你。你是一个有志气有梦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了,必须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听过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没有,这位大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却从小发奋图强,在钢琴的键盘里创作了美妙的乐章,让音乐伴随着人类走向史诗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虽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来,袁隆平回这封信是充满着真切的情感的,对于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并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从中,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会职责感是何等的强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丽。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四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以史为鉴之七十年代: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由于他做人老实本分,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这是大伙吃饭用的东西,属于_中保护品种,他住的又偏远,灾难没降临到他头上。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博士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茶联的集大成者在天撰联“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

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淡泊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

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简朴,即使已经成为千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热爱生活,有自己的追求。

有部分民众、学者和官员建议中国政府推荐袁隆平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们认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以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在先生八十华诞到来之际,我谨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愿,愿先生健康快乐,愿先生在水稻研究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愿先生的科研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您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您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您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袁隆平事迹个人学习心得五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该可以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4

袁隆平带领他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从1995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选择了15个水稻生产国,如印度和越南等,与这些国家的政府一道,制定杂交稻发展计划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之聘,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袁隆平等许多中国专家都担任过顾问,多次赴朝鲜、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德国、埃及、美国、印尼、新西兰等国讲学、指导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制种技术。同时,还为这些国家培训杂交水稻技术骨干,从1981~2006年,袁隆平担任主任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共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和印度的杂交水稻发展很快,已应用于生产。2004年越南种植杂交水稻65万公顷,印度为56万公顷,并取得了比当地良种每公顷增产1.5~2.5吨的效果。

2005年7月,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外交”的建议,就是积极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帮助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扩大中国的影响,以此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袁隆平院士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鲁华经常出国执行政府间的杂交稻合作协议,她向记者感慨:在国外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每当到一个国家,无一例外地受到当地人热情接待,有一次,在乌兹别克斯坦,该国的农业部长、科技部长听说鲁华来自袁隆平所在的湖南,高兴得像孩子似的,亲自招呼她坐在旁边,给她戴上具有民族风情的五彩云帽。湖南省农科院开发处副处长方志辉2003年9月和鲁华一起去过印尼的杂交水稻示范基地,亲眼目睹感人的一幕:中国杂交稻为当地农民增产最高达到93%,他们在庆祝丰收的仪式上高喊“八古斯!八古斯!”“中国万岁!”,一群又一群农民跳起欢快的舞蹈,向来自杂交水稻故乡的中国人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杂交水稻,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种植中国杂交水稻的地方,就有毫不矫情的浓情厚意。

正是基于袁隆平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并为世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4月25日,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成为我农业科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这是对于多数科学家来说,是除了诺贝尔奖之外的最高荣誉。

美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瑟罗纳说:“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他的当选也为美国科学院增添了光彩。”

从1964年到2007年,43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虽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也经历了重大失败,但党和政府都没有因为失败而终止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支持。1967年,湖南省科委为“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立项,拨出科研专款,为袁隆平配备了科研助手。这在我国科学史上是少有的。70年代初,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研究协作机制。“三系配套”以后,在这些机制的基础上组建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20世纪90年代,杂交水稻成为历届总理都极为关心的“总理项目”,国务院多次从总理基金中直接拨出专项资金支持杂交水稻研究,

2003年10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专程来到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察看了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的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他们作出的重大贡献。

2005年8月13日,袁隆平又迎来了总理,温总理拉着他的手亲切说:“袁老师研究的超级稻,不仅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对解决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的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看来,超级稻的科学价值,已经超出国门了,影响到世界。东南亚的几个国家领导人,同我见面的时候,都指名要中国帮助他们发展超级稻。所以呀,袁老所做出的贡献,不仅有利中国,而且有利世界。”

今天,杂交水稻技术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解决粮食短缺国家的首选技术,也成为我国对外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援外项目。

中国农民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的,投之以木瓜,他们报之以桃李。

袁隆平的生活秘书兼司机戴牛松回忆说,1990年的一天,他和袁隆平去湖北考察杂交稻的增长情况,在黄冈和罗田之间的一个小镇上,乡亲们认出了袁隆平,没有任何人组织,一下子就来了1万多人围着袁隆平问候、握手,他们都要看看这位给农民带来福音的“米菩萨”。回来时,更多的人已经早早等候在那里……

在长沙,我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农民和他的乡亲们要自发为袁隆平塑了一尊像,袁隆平得知,写信阻止未成,深感不安,很不高兴,好几天没睡好觉。

湖南郴州北湖区华塘镇的曹宏球,因为出生在1960年粮食的年代,他的童年总与饥饿相伴。1975年,杂交水稻在村里推广了,收获的季节里,到处都是沉甸甸的稻穗,曹宏球家里终于吃上了饱饭。粮食够吃了,节省下的土地用来退耕还林,种植瓜菜,曹宏球后来还养蜂,成了地区的致富能手。

吃水不忘挖井人。1995年春节,他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上联“发家致富靠邓小平”,下联“粮食丰收靠袁隆平”。1997年,他北上北京房山找汉白玉,到保定做模型,去找专人雕刻等,前后共花费6万多元。和曹宏球一同富裕起来的乡亲们听说他要给袁隆平塑像,自发捐出了2亩田。他们把袁隆平塑像的地方叫做“稻仙园”,因为,袁隆平就是给大伙送来稻谷的仙人啊。

农民只能用这样的词语称颂袁隆平。在他们的心目中,吃饭就是杂交稻,杂交稻就是袁隆平。

如今,“稻仙园”已经拓展为80亩了,供成千上万怀着敬仰的人前来参观,而曹宏球依然像当年那样为塑像清扫灰尘。

采访快要结束时,他对记者总结了这样一段话:“我为院士立像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崇尚科学。我雕刻出来的不仅仅是米菩萨袁隆平的躯体,更是一面科学的旗帜!”

霎时,满座皆惊。这位农民升华了的朴素的情感,也激荡在记者的心头。

故事总是这么一段一段地延续着。

新的故事应该是这样开头的:他的“禾下乘凉”的梦想有一天真的成为了现实,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城市乡村,大江南北,神州内外,人类永远不再饥饿,他们奔走相告一个传奇的名字――袁隆平。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5

黝黑的面庞依旧,坚定的步伐依旧,“袁氏发型”依旧。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作息。试验田是他生活的一个重心,因为那里种着他心爱的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攻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困难面前,都始终坚守目标,锲而不舍进行科学探索;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技术创新,都贡献出了非凡的经验、智慧与学术思想。在他的引领下,我国拥有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人类拥有了驱逐饥饿新的希望。

77岁的袁隆平,壮心不已。

使命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新的起点期待新的奇迹

2005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九。

8月的长沙,天气炎热,空气里一丝凉风都没有。可袁隆平却觉得这天热得畅快,热得舒坦。因为这一天是袁隆平75岁的生日,也因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将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

这一天,总理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察。看过试验田里穗大叶壮、谷粒硕大的超级稻,听过袁隆平的汇报,总理说,袁老师研究发明的超级稻有重大科学价值,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后累计增产粮食4000多亿公斤,为中国人养活自己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投入,归根结底要靠科学技术。

总理的评价,让袁隆平如沐春风;总理的嘱托,让袁隆平深感振奋。

这一年,袁隆平向世人宣布了第三期超级稻目标:在2010年,亩产要达到900公斤;同时要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袁隆平设想,在2010年将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到1500万公顷,按照每公顷增产2吨粮食计算,就能多产3000万吨粮食,多养活1亿多人。这一年,距离他与杂交水稻携手之始已有45年。45年,弹指一挥间。袁隆平要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追求没变;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没变;他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没变。此前一年,超级稻二期目标提前实现,超过800公斤的亩产,让中国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这一领先的纪录已经保持了30年。让杂交水稻的潜力充分进发,让人民不仅吃饱还要吃好,面向未来,使命仍然在肩。

本色

科学研究的本色是创新,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他们真正的快乐也采源于此

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从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创新就已经深深烙入袁隆平的人生信条里。地里的杂交水稻绿了又黄,农民的谷仓里装满丰收的稻谷,寓言着他丰厚的创造力。1960年,当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技击败饥饿威胁时,“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成为横亘在他面前的理论。当年,一株“鹤立鸡群”的高产异型稻株,吸引了袁隆平的眼光;第二年在它的后代身上,优势完全退化分离,难道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能不能育成人工杂交稻?袁隆平的智慧火花在那一刻点燃。

多年后,他的弟子说,“袁老师绝不是第一个见到异型稻株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找到其本质规律的人。也正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才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创新是科研的本色,但在关键时刻对于研究路线的重大决策更能显示大师应有的本色。功底深厚,高瞻远瞩,决断果敢,在众多农业科学家眼中,袁隆平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战略之魂”。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节点,几乎每一次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1987年,距离杂交水稻首次大面积推广已过去10年。袁隆平又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在他的设想中,杂交水稻的育种方式必须由繁到简,未来要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这个后来被世界农业科技界誉之为“袁隆平思路”的卓越构想,把科学探索推向了又一个全新的境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想要超越自我,就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当袁隆平提出要选育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时,就连跟随他多年的助手们,都怀疑“这怎么可能?”

“要是能够轻易做到,我把你们叫来做什么?”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一向笑容可掬的袁隆平拉长了脸。他认为,尽管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没能在“超级稻”上取得突破,但“别人没做到的,不等于我们不能做。我不愿停留在原有成绩上,要出新成果。”袁隆平告诫助手们:“搞科研,要有一种在国际上争先的精神。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人家后头。”他要的就是抢占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制高点。

袁隆平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世纪的第一年,超级稻首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顺利实现。

奋斗

他喜欢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他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学工作者都要义无反顾走下去……”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长史,就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史。年过古稀,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袁隆平却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4点半,是他固定到试验田的时间。越是打雷刮风,越是下大雨,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

袁隆平对试验田如此痴迷,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他说,“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奋斗在一线,是袁隆平的行动指南。在实验的最初6年里,袁隆平与两个学生尹华奇、李必湖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交和回交实验,始终没有成功。上千次的失败没有摧垮袁隆平创造成功的信念。为了寻找野生稻,袁隆平师徒千里迢迢,远赴云南和海南,他们经历了“三只老鼠一麻袋,三只蚊子一盘菜”的艰苦;也在滇南大地震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为了加快杂交育种更代繁殖,袁隆平师徒开始了候鸟一样追赶季节南来北往的岁月。39个春节,袁隆平在天涯海角度过。

袁隆平师徒犹如拓荒牛般,耕耘着希望,探求着绿色生命的本质。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野败”的发现,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一扇成功的窗户。但是试验田里只长稻草不长谷,让那依稀的亮光似乎黯淡了。面对怀疑,袁隆平依然冷静,改进品种组合,3年创造了亩产505公斤的优良战绩。

一个阶段的成功,停止不了矢志奋斗者的脚步。

制种,曾经是制约杂交水稻推广的一大阻碍。1973年到1975年,两年多的卧薪尝胆,袁隆平让最初一亩仅能生产5.5公斤杂交种子,一步飞跃到最高亩产150公斤。1976年,杂交水稻率先在湖南大面积推广,进而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就推广了208万亩,全部增产20%以上。按每亩增产60公斤计算,即增产12.48亿公斤。杂交水稻旋风在神州大地刮起。

从三系到两系跨越的关键时刻,南方遇到超常低温,两系不育系出现育性波动。袁隆平没有退却,从失败中另辟蹊径,终将杂交水稻培育成了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全种植的水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漫

长的科研道路上,无数次分析、总结,饱尝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苦辣酸甜,袁隆平愈挫愈勇;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就,让我们看到在失败和挫折中崛起的辉煌。

奉献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要心底无私,他对人类的贡献在于将自己的智慧毫无保留地付出

培育杂交水稻,从袁隆平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一个科研小组的奋斗目标,再扩大到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关大协作,到组建一个机构健全的研究中心,最后被纳入国家的“863”计划……这个过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也见证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私与高尚。

1971年3月下旬,正当“野败”的F1代“子女”抽穗的时候,湖南、广东、广西……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科研单位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齐聚三亚。此时,一道科研之外的“难题”摆在袁隆平的面前。是将“野败”这一最新实验材料封闭起来关门研究,还是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呢?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已经凝结了他的很多心血,

“野败”的出现无疑是天赐良机,他可以让自己成为这项研究“唯一”的功臣。但是袁隆平还是选择了后者。他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各地来的科技人员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慷慨无私地把辛勤培育的“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实验。

白天,他在试验田里示范技术操作;晚上,他在驻地开辟教室,架起黑板,给各地技术人员办起杂交水稻研究速成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奉献给大家。

他的无私,换来的是冲天的热情和干劲。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科研人员,使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回交转育,极大地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6

深色毛衣,红色领带。83岁的袁隆平风趣幽默、思维敏捷。

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从长沙出发坐了五个多小时的高铁依旧精神饱满。一见笔者就主动“爆料”:已经戒烟两个半月了,现在随身备几块糖,想抽烟时,就摸摸口袋,吃一颗,你看,我的口袋里装了好多颗糖呢!说完呵呵一笑。

袁隆平称自己是天生的乐天派。他给自己总结的爱好是“自由”,特长是“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并说自己最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乐乐呵呵的生活方式。当年上学时他还自编过歌谣:“三分好,三分好;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至今被老校友们当成趣谈挂在嘴上。他参加工作之后,一直还是那么乐观。工作之余,他随时随处找乐子,想着法子调侃一下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常常叫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前几年,一位记者到海南三亚杂交水稻基地采访袁隆平。袁隆平还把雷洁琼老人的一段话拿出来调侃一下:“百岁笑嘻嘻,九十也不稀,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六十摇篮里。”说完后嘿嘿一笑说:“我还是小弟弟哪!”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袁隆平最得意的就是自己“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秘书辛业芸说:“下午5点半下班以后,再重要的事也不要找他了,他锻炼去了。”每天半个小时的老龄排球是袁隆平、邓哲夫妇的必修课。袁隆平动作标准、扣杀有力,表现得很专业。只要他参加时,厮杀最为激烈,他还常常为站位和同伴争论几句。游泳也是袁隆平热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他曾经连续三年都是湖南省农科院的游泳冠军,“短距离50米,年轻人都游不赢我。”说这话时,袁隆平满脸得意。至于吃,袁隆平的一日三餐以素食为主,但喜食水果,家里香蕉、苹果、梨常年不断。他觉得老年人不应该在吃上下太多工夫,粗茶淡饭、适当的营养就可以了。

“学到老”是袁隆平的座右铭,他认为多用脑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尤其是音乐、书法、绘画、下棋、阅读文学作品和学习外语,都是很好的脑力操。他的外语功底很深厚,出国讲学、参观访问从不需翻译陪同。

人生助力:慈母贤妻

无论出国访问或者应邀领奖,只要条件允许,袁隆平都会带妻子邓哲一道去,耐心地给她当翻译兼导游。因为袁隆平自认亏欠妻子太多:“在我事业最艰难、工作最困难的时候,妻子邓哲总是坚定地支持我。我在外面搞科研,家里的担子都由她挑起来。我曾连续7个春节都没有回家;二儿子出生才3天,我就离开家,她也没有埋怨我。更为难得是我的老父亲去世后,她在乡下拉扯3个孩子同时照顾我的寡母。从1964年到1990年,26年里我们基本是分居的……”

最让袁隆平感动的一次,就是“”的时候,他讲了一些“错话”,被揪出来批斗,妻子正在休产假,看到了关于他的很多大字报。他告诉妻子要做好思想准备,可能会一起上台挨批斗。而妻子表现得却非常冷静,劝慰他说:“没关系,顶多我和你一起去当农民。”袁隆平说:我之所以能在杂交水稻上取得成功,是妻子用理解和柔情铺垫的台阶,这枚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更有妻子邓哲的一半!

农民模样的袁隆平并不是出生在农民家庭的孩子。他家家境优裕,父亲是东南大学毕业生,母亲是教会学校高材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母亲告诉袁隆平:要博爱,要诚实,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袁隆平说:“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

袁隆平之所以选择农学专业,是源于母亲带他的一次郊游。在他6岁那年的初秋季节,母亲带着他来到了汉口郊区的一家果园游玩。对于一直住在城市、从来没有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简直是一次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之旅。就是那次郊游,使他从此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攻读农学专业。”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袁隆平回忆起当年的这些感受,仍然是双眼灼灼、神采焕发。

母亲为了支持袁隆平的事业,还从繁华都市来到湖南安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一直坚守在儿子的身边,克服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帮他照顾小孩、洗衣做饭、料理家务,默默地支持着袁隆平的事业。

袁隆平在80岁生日晚宴上朗诵了自己写的怀念母亲的小文:“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有人说我为杂交水稻吃过很多苦,付出了很多,其实跟我一起吃苦受累的还有妈妈你哪!”这篇《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的致辞,令在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

一生梦想:禾下乘凉

袁隆平时常吟诵弘一法师的《清凉歌》:“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他说每当吟诵起这首歌,自己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喜悦感。

在他看来,人生不应该是为了追名求利,思想和境界应该崇高一些。上世纪90年代,湖南省曾3次推荐袁隆平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可他3次都落选了。但袁隆平对此看得很淡,他对为他鸣不平的人说:“我没当选为院士,说明我的水平低。再说我搞杂交水稻研究,也不是为了评院士。”

袁隆平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异乎寻常地专注。他家里挂着由他自己创作的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后,袁隆平天天被掌声和赞扬包围着。但他头脑异常冷静,还自揭其短:杂交水稻“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他向自己发起新的挑战。经过苦心探索钻研,他随后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对此,他还形象地比喻:“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是自由恋爱,超级稻是独身主义。”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7

感悟1

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历史课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学家;他是创造水稻亩产1200多公斤神话的当代神农;他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杂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梦想吗?他的追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海南,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感悟2

常言,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自人类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又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足以体现粮食于人们而言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灾祸来临,饥荒严重,人们的生活遭遇严峻考验。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对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学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漫漫研究长路。他,就是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颧骨突出。青丝间染上了白雪的颜色。手掌宽大粗糙。衣着朴素。话并不多。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却朴实得像个平凡的农民。他亦笑称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个农民”。

不同于别的院士坐在室内、享受国家的津贴,袁隆平是实实在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

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拥有博爱,宽厚的胸怀,怜悯苍生,以己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时,袁隆平为了寻找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间,头顶毒阳,脚踏烂泥,一穗一穗的仔细寻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抚过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倾诉梦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增,获得了全国无数农民大力称赞。之后,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引进种植。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养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袁老说过,他信奉这样一条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首先,知识——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其次,汗水——几十年如一日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其三,灵感——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论证出“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其四,机遇——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这几点,他都具备了,所以他成功了。而这四点其中,最可贵的莫过于“汗水”,试问有谁能坚持把一生的时间都花在田里?若是几个月,或许有人能坚持,若是几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专注而敬业的。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没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长了,要到田里去了。”是这般的朴质的话语,满溢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本业的钻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动!如今的人们,已经被社会上的浮华迷失了眼睛,灵魂覆满尘埃,空洞而贫乏。袁隆平获得成功的道理与我们能否获得成功,本质上是相通的,我们企望获得成功,却总是不愿付出,与成功屡屡擦身而过,终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说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为过。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他泽被苍生的胸怀。

这位老人,现已过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烛光照亮着世界,关注着农业,将一生献之天下苍生。在他身上,彰显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盛而不衰的传统美德——孜孜以求,钻之弥坚的探索精神,博爱无私,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他用他的智慧,支撑了世界以亿计的人民!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发明,很难想象我们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最诚挚的谢意与最真挚的感动,向袁老致敬!

感悟3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得到确认后,众多网友纷纷以图文形式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网络社交平台深切缅怀这位让中华儿女吃饱吃好的长者,“山河同悲、先生千古,您是真正的英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致敬稻田守望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缅怀,致敬!”。正如网友所说,5月22日的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袁爷爷”……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之所以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就在于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上,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让很多人吃了饱饭,结束了忍饥挨饿的日子,他是共和国的脊梁,人民的功臣。

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今天,珍惜粮食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少数人不珍惜粮食,不爱惜食品,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前段时间,某选秀节目的粉丝为“打投”偶像,将买来的某品牌牛奶大量拆开并直接倒入沟渠中,只留下瓶盖内的二维码。视频曝光后,引发舆论强烈批评。现在,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已没有缺衣少粮的人,但从世界范围看,还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和饥饿线上,特别是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忍饥挨饿的人更是比前些年多。我们只要“手中有粮,心里就不慌”,只要有粮,就可以转化成我们需要的东西。

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良知。杜绝食品浪费,既需要刚性约束,也需要个人自觉。在刚性约束方面,除了继续重拳整治公务接待领域的浪费、扎实开展全民“光盘行动”外,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向浪费行为亮出法治之剑。对于普通百姓,要从道德层面上加以引导和约束,在外就餐或宴请客人时,适量点菜,理性消费,如果剩余饭菜比较多,要主动打包,回家加热后再食用。在家里做饭做菜时,要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浪费。对于为了追星而把“牛奶倒沟里”之类的典型个案,已属于伤风败俗的恶性事件,光靠道德谴责已不够,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依法严惩。

袁隆平院士虽然走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那些忍饥挨饿的日子。在能够吃饱穿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懂得节约才对。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已多次吹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角,是倡导,更是警醒。节约,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家里的餐桌做起,重拾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把反对浪费作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这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

感悟4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24日上午,袁隆平院士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各地群众手持鲜花吊唁,现场庄严肃穆。

送别,终有一别;悲拗,久久难息。袁隆平院士的传奇一生,自此画上句点。传奇落幕,而荣耀永恒。毕其一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袁隆平,早就与田野融为一体。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如此之深地改变了现代农业,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状态,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形态。袁隆平的巨大贡献,超越时空,亘古不灭。

科学家永远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奔跑逐梦,而袁隆平院士则将他的杂交水稻科研征途,跑成了一场终生的马拉松。一路走来,留下无数的惊喜与奇迹。自从在1974年培育出第一代秧苗,在40年间,袁隆平已培育了数代“超级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中国人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袁隆平的才华与勤奋,专注与坚守,收成满满,功德无量。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8

关键词:钱载袁枚交游考述

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曾尊袁枚为“诗坛都头领三员”之一,奉之为“及时雨”宋江;将钱载(号萚石)置于“掌管诗坛头领二员”之“智多星”吴用位置,其诗坛地位仅次于袁枚,发人深思。同时,钱载居嘉兴,袁枚在钱塘,同处浙江地域,彼此相距颇近,且有往来,钱氏却能够保有自身特色,尤为可贵。钱载与性灵诗派成员之间,联系虽并不紧密,但通过钱、袁二人交游,及诗学观念与诗歌的对比关照,以有“当代龙门”之称的袁枚为尺度与标准,有助于我们把握钱氏诗歌特色,利于准确把握萚石在乾隆诗坛的地位。

首先,钱、袁二人相识于乾隆元年殿试。钱载年长袁枚八岁,两人地域邻近,均曾致力于诗,彼此交往却并不频繁,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载:“丙辰召试者二百余人,今五十五年矣,存者惟钱萚石阁学,与余两人耳”。[1]丙辰,即乾隆元年(1736),此年钱载应诏北上,与袁枚同应博学鸿词试,为同徵,召试保和殿,二人故此得以结识。时隔多年,袁枚依然难忘当时情景:“同徵四十六年前,殿上挥毫事宛然。”

此后,钱载曾专程拜访袁枚,时值乾隆三十年(1765)年秋,见萚石《随园雅集图》题识:“乾隆乙酉秋,奉命江南,试事竣,至随园谒简斋前辈。时以送文端公、望山相国还朝于淮上,不得见。”其中,“奉命江南”,指钱载奉命充任江南乡试副考官。文端公,即钱载叔祖陈群;望山相国,即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令人遗憾的是,此次因袁枚送钱陈群、尹继善往淮上,二人无缘相见。

而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二人有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相会。此年九月初九日,钱载访随园,赠袁枚画松一幅,袁枚是年《钱坤一少宗伯典试江南榜后过访随园即事有赠二首》诗云:

同徵四十六年前,殿上挥毫事宛然。每忆云仙看碧落,忽持玉尺下江天。须眉换尽清谈在,桃李栽还旧雨怜。正拟寻公呼蜡屐,八驺先已唱门边。

爱我山庄处处幽,一丘一壑总勾留。卿云气暖花争迎,老鹤情深语未休。难得相逢刚九日,自怜此会亦千秋。知公写赠孤松意,朝野于今两白头。[2]

第一首诗作追忆悠悠往事,感叹岁月流逝、容颜衰老。其中,玉尺借指选拔人才的标准,指萚石充任江南乡试考官之事。蜡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以“蜡屐”指悠闲、舒适的生活。八驺,古代贵官出行,有八卒骑马前导,称“八騶”。此指萚石的驾临。尾联借用典故,以表达自己对于萚石登门拜访的惊喜之意。第二首诗作,则具体描述了萚石游览随园,二人相聚时的情景。对于此次相会,钱载亦曾详细记载,此年九月初十日,钱载为袁枚写兰梅于《随园雅集图》上,并作题识:“今岁庚子(1780),复蒙恩秋试江南。重九日,始得谒见前辈于随园。遍历亭榭,观所藏古物,于池上窓中得见清凉山,于竹间亭子得见钟山。芙蓉始发,秋色满园,此为清福,此为真境。盖乐此者三十年矣。出图属画以题,遂写园所有花三两种以复。回忆初元(1736)京华聚首,今公车小录一百七十余人,不知尚有几人在耶?而简斋先生岿然杖履,著作成家。载年七十有三,犹及坐水亭一刻,叙主宾之礼,相对忘言,得不为之欣幸也。后一日,秀水同徵后进钱载并记”[3]。萚石迷恋于随园美景,流连叹赏不已,并欣然为简斋作画。宾主间关系十分融洽,其乐融融,可以想见当时情景。此次相会,无疑增进了彼此的友情。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冬,袁枚往嘉兴过访钱载,恰逢钱载不在,未能相见。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萚石作《茶坊歌八首》[4]。诗序载:“袁方伯鉴属题《鸳鸯湖茶舫图》,得读其从兄明府枚之跋。先生于载同徵,又翰林前辈。庚子(1780)秋金陵别后,丁未(1787)冬见访不值。”萚石有感于当年同徵在世者无几,不禁无限伤感:“元年(1736),先后荐举二百六十七人,五十年以来,海内公交车故人,意惟简斋在矣。即事怀思,能不怃然!遂拉杂写之。盖同此郑重。”诗云:“难得随园秋水上,芙蓉千树两瓯香”,即乾隆四十五年(1780)钱载曾有随园之行,重阳相会,萚石记忆犹深。第四首诗中,“湖天海月山无隔,檇李城南稧饮杯”,诗人更是满心期待简斋的来访,意欲一起寻幽探胜,开怀畅饮。

此后,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简斋再次拜访,萚石时已中风,二人进行了一番饶有兴味的畅谈。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庚戌(1790)五月,相访嘉禾,则已中风,半身不遂;年八十有三,犹能醰醰清谈。”[5]孰料三年后,萚石即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九月间辞世,袁枚赋诗悼念,其《哭钱萚石先生二首》诗曰:

词科同日赋《长杨》,甲子迢迢六十霜。陶令山中琴早挂,郗詵殿上桂初芳。屡操文柄无遗彦,两次典试江南,曾祭尧陵有奏章。四十二人《徵人颂》,伯恭此日倍神伤。

前岁扁舟访病身,病中能坐板輿迎。虽枯半体神犹旺,听说三朝语更清。岂料别来成永诀,但留诗在即长生。临风一奠君知否?彼此都应老泪倾。[6]

第一首诗谈及二人最早相识的经过,总结了钱氏一生的政绩作为,表达了自己对萚石去世的伤感之意。第二首诗中,简斋回顾二人最后一次见面情景,抒发了自己的深切悼念之情。“但留诗在即长生”,简斋对萚石诗歌加以肯定,确信其诗作后世必然流传。

对萚石其人、其诗,袁枚曾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进行评价:“家徒壁立,卖画为生,官至二品,屡掌文衡,而清贫如此:真古人哉!刻《萚石斋诗集》四十九卷,最后,题春圃弟《茶舫图》云;‘清凉山后阿兄题,大令名看小令齐。三月柳遮江路水,十年人隔夕阳低。’拳拳念旧,盖物稀为贵,理应然也。先生吟诗,多率真任意,有夫子自道之乐。其《村居》云:‘村居谁为闭门高,夜雨频添水半篙。杨柳初丝亚文杏,木兰如玉照樱桃。王官谷小云同住,华子冈深犬夜嗥。短杖一枝扶便出,西轩北陌又东皋。’《先人别业》云:‘屋于高处非忘世,志欲终焉此读书。’皆有骀宕之致。先生名载,嘉兴人。”[7]袁枚评钱氏清廉高洁,有古人遗风,聊聊几语,不过泛泛之论。同时,袁氏从性灵诗观去审视萚石诗,得出“多率真任意,有夫子自道之乐”的结论,更是流于表面。所列诗篇亦并非萚石代表诗作。由此可见,简斋对萚石认识并不深刻,难称知音。

由以上二人往来事迹的梳理,知钱、袁初相识于乾隆元年(1736)出应博学鸿词试;其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钱载前往金陵拜访袁枚,游赏随园,成为最为重要的一次交游,并因之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最后一次晤面,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简斋过访萚石,萚石已然半身不遂,但二人仍进行了一番清淡。钱载与袁枚之间,更多的是同徵之谊,此亦由袁枚对钱载人品与诗歌的评价得以证实。由此,钱、袁作为乾隆诗坛知名诗人,虽同处浙江一域,彼此临近,却并未深交,并非知己、知音,二人关系虽不紧密,或亦为萚石能够保持自身个性诗风原因之一。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JK0386。)

注释:

[1][5][7]袁枚:《随园诗话(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页。

[2][6]袁枚:《袁枚全集(第一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77页。

[3]袁枚:《随园雅集图卷题咏》,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9

  袁隆平优秀事迹心得感悟

  5月22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病逝,举国上下陷入悲痛之中。生前,袁老曾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实现禾下乘凉梦。我没有实现,我的后继人会实现。”他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唯愿众生无饥寒”的伟愿,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国之脊梁”致以哀悼,并在缅怀中学习他的宝贵精神,接过他未竟的“禾下乘凉”梦想。卓越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会好好牢记,并“以光盘为荣”。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的坚定理想、不辞辛苦、心有大爱、淡泊名利,我们会认真学习,积极向袁隆平爷爷看齐。袁隆平爷爷,我们会谨记袁隆平爷爷的勉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辜负时代担当!

       袁隆平优秀事迹心得感悟

     2021年5月22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下午1点07分袁隆平院土因器官衰竭去世。这个消息仿佛是一个惊雷炸开,要知道。上午这个消息被放出后又被及时辟谣大家情绪激昂的的涌上微博,追着无良营销号大力讨伐,一度让账号黑了头像并发文道歉,他是可爱的90后,是被敬重的袁爷爷,是还在海南顶着大太阳下田的饭碗守护神,这样的袁老怎么可能去世?等中午吃完饭这个话题再度刷起来,再点进去却是官方的讣告,一句“他撑着等我们中午吃饱饭后才走”更是令人潸然泪下。我这才从震惊中惊醒,那个撑起一片天的老人,真的走了,就像西沉就不会升起,划过天幕就不会再回来,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把饭碗牢牢地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经历过饿殍遍地的年代,这是袁老最初的梦想,纵观他这的一生,无不是在践行这一伟大理想,从一株寻找了三年的野生水稻开始,自己孤勇的踏上挑战权威的道路,遭遇过质疑,遭遇过嘲笑,也遭遇过试验田一夕之间被割走的打击,然而并不能阻止袁隆平前行的脚步,这-走就是几十年,是一-心想着别人,一心为别人做事,一心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制种、育种,养育天下苍生。他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面对是否会再次发生饥荒,这位老人,能坚定的摇摇头,说:“不可能了,中国不会再饿死人了。”我们并不曾经历过那样的年代,我们出生在一个吃喝富足的年代,饿死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细细数来却也不过几十载,我们曾在教科书里看见他,曾在颁奖仪式上看见他,作为一代科学家,他的成果已经撒在了大地上,让每一碗中国人吃的饭里,都有他的恩惠,袁老谦虚礼让的品质,永不停歇的热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面。世间.大成者,无不拥有着坚定朴素的信念,展示出最淳朴的爱国主义情怀,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一路披荆斩棘,不达目的不罢休。老一辈科学家,往往把自身的兴趣志向,与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命运前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管是精神还是意志品格,袁老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不管愿不愿意,那些如同日月星辰般的人物终究会老去,离开,不管愿不愿意,以前在前辈身后的一-代又一代终会被推向前,感恩前辈扛起天地,时代更迭时,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上场了,愿不负前辈那一句“希望你们比我们更强!

  袁隆平优秀事迹心得感悟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梦当然只是梦。为了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杂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

  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荣耀、名利,却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发生任何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斤左右,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19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其价格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

  农平高科“”上市后,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亿万富翁”,他却很平静,对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篇10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的消息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许多市民前往长沙悼念。我们学院也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为袁老默哀,以此来表达我们对“杂交水稻之父”的尊重。女儿的学校的班主任推荐让他们购买《袁隆平传》这本书,于是,我都在京东商城购买一本,与女儿一起阅读。

全书共分十章,简介了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家外籍院士。作者以大量的一手采访资料,水稻种植史料和杂交水稻知识为铺垫,突出反映了袁隆平的超人魄力、求是精神、创新方法、人生哲理和高尚情操。本书带我们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了解大师独特的成长经历,体味理性的阳光和科研的韵律,感受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情。

我是一名70后,出长在偏僻贫穷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通往城市的交通要道就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公路,父母以种地维持生计。小时候,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辛苦生活。我家在没有种植杂交水稻之前,每年到4月份就基本没有大米了,那真叫五荒六月。由于我家有五姊妹,我排行最小,从小都被父母疼爱。我仍清楚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要磨玉米面,以准备第二天的口粮,我们几姊妹轮流推磨,每晚要推上两升子的玉米才能睡觉。第二天母亲就会用一小半升大米掺和着玉米做饭,在甑口里留着一点白米饭给我,可这点白米饭常常成为了姐姐们羡慕我的理由。她们要是舀上一点,就会被父母骂他们不懂事。小时候,吃完了玉米就吃洋玉饭,吃多了洋玉饭就会出现胃反潮的现象,难受极了。

到了**年,我们家才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刚开始时,父亲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植了3亩地,作为试验田,第一年收成不错,产量比当时红米高,父亲尝到了甜头,第二年才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当时的品种叫做“64号杂交水稻”,我们家这年粮食产量大丰收,才开始吃上香香喷喷的大米饭。现在回想起当初饿饭的日子,仍历历在目。我常用来教育我的女儿,希望他们珍惜粮食,体会农民种粮的不易。每逢农忙时节,我都会带上妻女到农村老家去体验农耕生活,培养小孩子的劳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