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院工作报告十篇学院工作报告十篇

学院工作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37:10

学院工作报告篇1

一、政法学院党总支工作汇报

围绕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政法学院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我们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并取得了以下的成绩:

1、注重政法学院的文化建设。为了塑造良好的政法学院形象,今年共举行8次专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个人修养,加强个人内涵建设,提高学院凝聚力。

2、狠抓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在这一年里,党总支及各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党内的组织生活,把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放在重要地位,先后组织了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新、十七大报告等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使全体党员的意识明显增强,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3、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党总支根据部分名言警句教师与学生的思想状况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不同形式先后与每位教师进行谈话,听取大家对搞好政法学院的建议,对大家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提出要求,围绕学生的就业、催费及心理、学习上的问题,也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也是积极向上的。

4、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党总支着眼于建设一个有战斗力的坚强领导班子,定期召开班子成员碰头会,举行干部教育与培训会,召开中心理论小组学习,上、下半年各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互相之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了误解,统一了思想,使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得到了加强。

5、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议事规则。凡属于政法学院建设与发展中的大事。如进人用人、设备的购置、开支的计划与调整、用车吃饭、评优评先进、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问题,都实行充分讨论,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中的失误。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写进党总支与院行政工作计划之中,放在同其它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条例,明确了一把手、班子各自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按时完成了党员目标责任明白卡工作,并制作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小卡片,做到了清正廉洁。

7、实行民主理财。党总支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民主理财制度,成立了9人的学院民主理财小组,实行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人签字才能报帐的原则,并实行财务通报,做到财务公开。今年财务在院内实行分块,由分管领导把关,实行管钱的,用钱的分开。财务帐目是清楚的,开支是合理的,经费较好地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坚持了收支两条线,按学校规定,没有设置小金库。

8、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规章制度。学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奖惩制度、人事工作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民主集中制的议事规则等,已经形成了够用、实用、管用的制度体系,确保了各项工作有章可依,从而使各项工作走入了制度化的轨道。

9、加大了组织发展力度。党总支非常注重在青年教师与学生中发展党员,上半年发展29名学生入党、19名学生通过转正。下半年又发展18名学生党员,2名教师党员,22位学生党员转正,并有4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青年教师积极要求入党的人数明显增加。

二、政法学院行政工作汇报

围绕着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立项硕士点建设,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方面,我们开展了以下的工作,并取得了以下的成绩:(一)教学工作方面:

1、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学院依据全校的安排,对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工作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先后组织全体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专业建设、教学组织、实践教学、考试考核办法改革等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通过讨论,广大教师进一步形成了“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共识,有4人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论文收入学校出版的论文集。

2、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11年,我院共引进博士1人,聘用2人,不仅使我院教师数量得到扩充,而且学历结构大大改善,现我院有4人已攻读博士,师资队伍建设向高职称、高学历转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实习基地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新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实习基地5个,增加了法学专业实习基地1个,实验室制度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制度已全部上墙。

4、2004级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工作圆满结束。我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广泛动员、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总结。通过实习工作,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独立从事教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工作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广大实习生受到实习学校、单位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

5、专业教学计划做到了科学的调整与安排。2011年暑假,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法学与行政学专业、法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安排作了调整与安排,使我们的教学计划更符合上级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好地体现了科学性与时代性统一。

6、课程建设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教研室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以教研室为单位抓课程建设的责任与紧迫性,教师的课程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省级优质课的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刑法学》、《民法学》评为校级优质课程。

7、毕业论文检查工作获得较好评价。2011年上半年,在学校开展对2003级学生毕业论文检查工作中,我们通过精心准备检查材料,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工作,严把论文质量,严把论文答辩关,在论文检查工作中,获得较好评价。现根据省学位办公示,我院有5位教师指导的5篇学位论文获三等奖,我院有11位教师指导的15篇学位论文获提名奖。

8、教学研究已成风气。在常规教学工作中,教学规范明显加强,除2011年上半年有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违纪之外,绝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都是兢兢业业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已成风气。上半年教授公开课获得好评,下半年副教授竞赛课取得优异成绩,青年教师竞赛课取得较好成绩。

(二)学科、立项硕士点与科研工作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立项硕士点研究方向进一步作了调整。根据马克思主义调整为一级学科的学科设置,根据我院学科队伍的状况,我们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调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并将原来的4个方向调整为3个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被再次作为校级重点学科立项并获资助,并与中国地质大学就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了探讨。

2、教学立项创较好成绩。通过强化科研立项意识,2011年我院教师争取省级教研项目1个,校级教研项目3个,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3、科研成果数量明显增多。2011年年初,我们明确了不同职称层次教师的科研任务与要求,在这一硬指标的约束下,2011年科研成果数量明显增多,全年全院教师共96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重要期刊2篇,获黄冈市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委宣传部优秀专题论文1项,获奖共9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专著数量创历史新高。

4、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一年来,我们先后聘请了朱哲、陈建华、刘大洪、吕小武、洪领先、詹石窗来我校讲学,启动了我院的教授博士论坛,共举行学术报告10次,组织教师11人次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20人次参加备课会等活动,并成为湖北省世界政治与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政治学会理事单位、湖北省伦理学会理事单位、湖北省法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单位。

(三)在学生工作方面

1、狠抓学生就业工作。学院领导班子坚决落实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在班主任、学生辅导员的积极配合下,先后多次找每一个学生谈话,从而使我院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9.33%。

2、高度重视学生考研与考公务员工作。2011年上半年,学院领导亲自为2011年毕业中进入复试阶段的学生提供各种支持与帮助,学生考研22个,公务员12个。2011年下半年,通过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鼓励学生考研,并作出为考研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的决定与安排,从而为2008年我院学生的研究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开展一系列重大和有影响的学生活动。学生社团法学会开展的模拟法庭审判活动、“第二届法律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声势大,影响大,在我校校报、校网页、鄂东晚报上均有报道,扩大了我院学生工作的影响。

4、学生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的轨道。2011年,学院制订了学生工作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学费催收工作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学生常规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学生的思想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5、注重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举行心理咨询讲座两次,经典诗词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四)其他工作方面:

1、学院的教学、办公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今年,学院争取学校多个部门的支持,配备了电脑两台、复印机一台、扫描仪一台、刻录机一部,订阅了30本专业期刊与8种报纸,购买了价值4000多元的图书,使教学、科研、办公条件明显改善。

2、全面地进行了资产清理工作。今年学院按国资处的要求,对政法学院的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登记,实行了保管与借用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3、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政法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的网页内容丰富,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活动安排、教师信息、规章制度、会议通知、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等资源做到了及时上网,学校网页16次、校报10次、黄冈日报3次、鄂东晚报1次、省教育厅督导组经验交流材料1次,共31次报道政法学院工作,对外较好地宣传了政法学院。

4、安全保卫保密工作常抓不懈。2011年,政法学院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得力的,学院没有发生一起财产等被盗现象,也没有发生一起试卷被泄密事件,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得到了保障。

学院工作报告篇2

首先,我谨代表全院职工对各位领导来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我院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在科教兴院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开展科教创新

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临床搞好科研工作,为临床一线科研人员创造了宽松的科研环境,如:皮肤科付主任赵健斌博士的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正式启动。

年我院获徐州科技成果奖共9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一项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有十一项确立为徐州市科技课题,三个确立为市指导课题;全院专业技术人员216篇,其中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39篇。

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

1、对省重点专科、徐州市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设备购置,人才外出进修学习、学术活动、科研课题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2、对年-年我院第二周期重点人才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在第二周期的16名重点人才中,绝大部分能够积极进取,开展新业务,结合临床开展科研、积极带教,但也有少说同志成绩平平,我们提出警告,并通过动态考核的方式奖优汰劣。

三、加强教学带教水平,任务教学相促进

医院教学水平直接反映一所医院的动态实力,我院在临床带教方面:

1、注重培养一批中青年(45岁以下学历层次较高)教师队伍。

2、坚持带教骨干集中备课,发挥教学科秘书作用。

3、做好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和管理。今年共接收实习医生158人,护士实习193人,进修医生96人,护理10人,并评选出优秀实习学生。李之林获徐州医学院优秀讲课标兵。周彩霞、施海、赵田获优秀奖。2人申报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12名硕导)

4、眼视光学专业是徐州医学院临床三系,独立承担教学集体。

5、获南京医学大学临床实习中期检查一等奖。

四、积极参加承办学术会议

完成省级医学教育项目3项(妇产科、眼底病、耳鼻喉)800人次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全国学术会议56人次,省级64人次,外出进修9人次,邀请加拿大、德国专家来院讲学。选派优秀骨干到美国、德国、日本、香港等进修、学术交流。

五、认真开展三基本训练

1、科教科、医务处组织了5场998人次的三基本考核,剑术率98%。夯实基本功,提高中青年医师业务素质。

2、健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26人),第一阶段15人,第二阶段11人,全省统一考试,11人获证书。

存在不足:

1、科研课题的档次、质量,有待提高。

学院工作报告篇3

一,对岗位的认识

我所在岗位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职责是协助书记和院长做好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团建设,学生日常管理,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帮贫济困,就业服务六个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协助院长分管行政日常工作.

二,履行职责情况:

在这一年,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队伍及制度建设.建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引导辅导员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培养辅导员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逐步实现辅导员向"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过度;建立学业指导型班主任队伍.在校内率先实行班主任公开选拔招聘并对班主任老师进行量化考核;建立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队伍.学院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实行民主选举,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实行民主监督,从而保证了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另外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学生请假制度》,《关于给予通报表扬,通报批评的有关规定》,《学生考勤办法》,新制定了《班主任量化考核条例》,《学生会章程》,《学生会干部民主选举办法》,《关于申请成立新社团的规定》,《学生干部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可操作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2.思想政治及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其中大型活动15次;学院还举办了大型的"艾滋病宣传周"活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为宣传预防艾滋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次大型活动被电视台,晚报等媒体报道;另外学院紧紧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举办了形式多样专题报告等活动31次;面向特殊学生群体,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各班建立了"三困生"档案,针对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难三类学生定期进行谈话,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走出困境,直面现实.

3.学风建设方面.细化了《关于学生奖学金评定的附加条例》,从制度上保证学风;其次学院还经常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学习风气;我院还加强考试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我院学生干部和党员自发组织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名,并承诺诚信考试,给全院学生营造了良好考风.

4.帮贫济困方面.贫困生认定依据科学有效.奖,助,贷,补工作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做到了公平,公正,透明,学生无异议.共有人通过审查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格.另外学院还通过广泛收集勤工助学岗位信息和建立爱心基金等方式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5.其他方面.(1)社团建设初步形成体系,我院吸收了吉他部落,武术协会两个社团,新成立了科技类的航天爱好者协会和社科类的时政了望社,从而完善了社团的类别,形成了集科技,文艺,公益,社科,教育,实践,文学为一体的多元化阵地;(2)拓宽毕业就业渠道.针对新办专业电子,通信目前就业渠道尚不理想的情况,我院对往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及时进行就业信息的反馈,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另外学院还针对本院专业举办了两场就业招聘会(软通动力和湖北众友),我院届毕业生共名,截至目前,毕业生的签约率达到了,同比增长了,考研率为,同比增长了,根据毕业生目前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情况预计到年底最终就业率会好于去年.(3)大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我院学生科技协会为阵地,以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兴晋挑战杯等为契机,联合学院各教研室和实验室,为优秀学生聘请指导教师,提供实验条件.(4)本学期召开了首届历时两天的学生代表大会,在会上建立健全了学院的分团委,学生会组织,通过了与学生相关的制度.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6)取得成绩方面.一年来我院获得优秀党支部;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先进社团;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十佳大学生;优秀团学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分子.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自强不息优秀毕业生.上学期学生获1等奖学金人;2等奖学金人;三等奖学金人;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中,取得全国1等奖,全国3等奖,省级三等奖;校级高等数学竞赛中获1等奖,2等奖,3等奖;大学生科技制作(网页设计)2等奖.今年由我指导的论文获省一等奖,并已送国家参评.在新生军训中,我学院共有三个连队,分别荣获"军事训练优胜连","内务整理优胜连"和"歌咏比赛优胜连"的荣誉称号.

三,廉洁自律方面

1.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一切为了学生,把工作做的更好"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能经常性学习党纪法规,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以此端正工作作风,生活作风.

2.能够正确对待权力,认真履行好职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切实履行好自己工作职责.凡是应该向正职汇报的事情一律汇报,本人不自作主张.

3.在学院学生的评优评先,学生入党,奖贷学金评审,学生处分等方面能够坚持原则,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不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礼物和宴请.

四,自身存在问题

1.存在职业倦怠情况,在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时间和程度自认为仍然不足.

2.理论水平有一定差距,本人在业务上还需努力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生工作需求.

3.针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把握不断发展的学生成长规律不够准确.

学院工作报告篇4

 校防非典工作办公室: 

五月十四日上午,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传达了学校防非典工作会议精神。学院要求进一步落实“看好门”和“管好人”防非典措施。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如何“看好门” 

(一)已经采取的措施 

1、校区实行“准封闭管理”,即:凡校区内人员入校必须示证;学生要出校必须持有辅导员签发的出门证。要求辅导员严格把关,非特殊情况不准签字。 

2、外来人员除经院领导同意可登记进入校园外,其余在校门接待室会客或办公。招待所已在四月二十四日停止了营业。 

3、外单位车辆未经领导批准不准入校。 

4、卫生所和浴池暂停对职工家属开放。 

5、家属区东大门实施定时开放;东便门实行验证管理。 

6、保卫干部轮流在校门值班。 

(二)现在增加的措施 

1、在校门口设体温测查点。凡外来人员一律经体温测试才能入校或进到接待室。 

2、长期临时工由用工单位进行健康检查后,统一办理带照片的临时出门证;维修等雇用的短期临时工也要查明来自何地,如果疫区的坚决不用;非疫区的也要进行体检后,统一办理临时出门证。 

3、对校区内住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排查。原则上不允许外租和外借。即:4月份以前租借的限期搬出;4月份以后租、借的立即搬出。 

二、如何“管好人” 

(一)已经采取的措施 

1、严格学生出校示证和递交辅导员签发的出门证制度。对于擅自出入校门、翻越围墙的严肃处理。 

2、取消学生家教及其它社会兼职活动。加强学生宿舍检查。对于夜不归宿和容留他人的严肃处理。 

3、建立学院值班值宿制度,学生干部值班制度,图书馆主任晚间值班制度和卫生所24小时开诊制度。 

4、建立辅导员每日例会制度,及时处理和沟通相关问题。 

5、充分发挥百名党员联络员作用。做到联络员和所联系班级经常保持信息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小型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给职工发放跳绳、毽子、羽毛球等体育器材,鼓励大家参加活动,增强体质。 

7、加强餐饮中心管理,做到花色品种多样,进行了降价和限价。价格平稳;购物中心引进鞋帽和衣服的专柜,方便学生购买。 

8、加强宣传工作。发放有关防非典知识材料。校区悬挂标语,出版报、专栏,广播增加防非典的专题节目。《非典快报》每日一期,发到全校区各班组、学生寝室和各科室,让广大师生及时了解防非典工作的各方面信息。 

9、坚持公共场所每天消毒二次制度。 

10、实行层层零汇报制度。各部门书面报告,负责人签字。 

11、严格隔离制度。凡外地返沈学生有发烧症状的都要到学校进行隔离。职工及家属从疫区回来的坚持隔离二周的措施。 

12、对于出租的门市房实行人员登记制度,租房户每天报告人员情况。 

13、计算中心除教学用网络外,其余时间关闭。 

14、为解决自习室人多问题,允许学生在寝室自习,但要注意通风。 

15、取消晚自习答疑、期中考试和部分竞赛活动。 

(二)现在增加的措施 

1、加强家属区防非典工作。制做20个举报箱,每个宿舍楼放一个,欢迎群众举报和反映有关防非典的问题。 

充分发挥离退休党组织作用,发挥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及其家属的防非典工作。 

2、向教务处和体育部建议,将大课和人流集中的体育课一分为二进行教学,避免人员过于集中。 

3、暂停所有外聘教师的教学活动。 

4、加强校区外劳服公司所属的民房管理,排查有无外地人租借现象。 

5、建立校门西部栅栏的隔离带,防止学生与外界直接联系和攀跳。 

6、细化层层负责网络图。横要到边,竖要到底。谁负责,负责什么,一目了然。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责任落实情况。 

7、成立学生巡逻队,维护校园学习和生活秩序。 

8、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和大部分学生配备了口罩等防非典物资。 

9、对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在“五一”前发放的1.4万元基础上,再发放0.5万元。 

  

学院工作报告篇5

一、持续引深“三基建设”,夯实夯牢党建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19年院把“三基建设”作为长远、根本、战略之举,持续引深,常态推进,党建基础更加扎实规范。

一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专题培训,下发《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明确各党支部建设要求。

二是持续提升党员基本能力。召开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这既是党建工作的成果交流,也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场教学。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工党支部书记x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三是持续夯实党建基础工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院领导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持续推动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提升。完善和充实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严格选拔标准。规范完成x名发展党员、x名转正党员的材料撰写,x名党员的信息年度报表等工作。

二、持续强化“政治担当”,做优做细重点工作

一直以来,始终坚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作为第一遵循、第一标准、第一要求,把校党委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都作为政治任务来抓。2019年院党委狠抓落实,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重点工作。

(一)抓好抓实“四个到位”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

一是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召开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深化师生党员对主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组织院领导班子集中学习研讨x次,各党支部通过组织生活会集中学习交流x次,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见成效。二是用力做到组织领导到位。院党委带头先行示范学,x名党支部书记列席院领导班子学习研讨会,全维度、全过程观摩,由上至下统一建立高标准。院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支部主题教育的各项活动,实现主题教育全过程监督跟踪,保证主题教育质量和效果。三是尽力做到检视问题到位。院党委围绕中心工作,研究制定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x个调研专题,通过座谈会、“书记党员面对面”、学生宿舍走访等形式检视查摆,共征集师生反映主要问题x条,形成调研报告x份。四是竭力做到整改落实到位。院党委直面师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逐项列出整改清单,划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措施,形成服务师生清单,先后为师生办成诸如女职工上特病保险、安装院楼直饮水设备等多件实事好事。

(二)聚焦聚力“重点工作”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

2019年院重点目标任务中涉及党建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建工作、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学生工作等x项。一是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各项年度重点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效,全年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个别目标略有差距,师生整体满意度高。二是基层党建特色鲜明,培育形成“x”党建品牌,组织赴x等深化师生党员党性教育。三是思想宣传积极向上,开展“清明祭英烈”,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班级合唱比赛,举办“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宣讲等系列活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四是党风廉政从严要求,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到在具体工作中,全年师生无违规违纪行为,党员干部零举报、零违纪处理。五是学生工作成效显著,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各项目标要求,学生活动、暑期实践等工作处于学校前列。

(三)对标对标“巡视要求”高要求推进整改工作

一年来,院党委严格对照“巡视整改清单”“8+5专项整治清单”,举一反三、健全制度、堵塞漏洞。一是强化政治站位。院党委把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作为检验对党绝对忠诚的“试金石”,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二是细化落实方案。按照巡视整改要求,对照《学院党委工作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制定了《院党建工作问题“三清单”》,检视问题x条,并针对具体提出整改措施x项。三是深化举措落实。针对整改任务,细化责任到人,针对当下能够整改到位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明确整改目标、划定时间表。比如针对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间不能保证、内容不新颖的问题,统一制定每月主题党日主题计划,确保了主题党日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

(三)树立树牢“先手思维”高站位谋划意识形态工作

院党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肩负起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责任。一是加强育人平台建设,做到高位引领。突出以师生为中心的根本导向,聚焦理想信念,突出价值引领,网上网下搭建平台,及时阐释重大理论问题,做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推动思政教育品牌化、精品化,形成了“我与宪法”微视频拍摄等系列品牌活动。二是严格执行工作审查,坚守安全底线。严格执行教学考核、教学过程督导制度,严守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红线。严格执行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学术沙龙等“一会一报”制度。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网络信息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原则、宣传标语严格履行审批制度。三是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做到主动应对。党委带头抓、主动抓,坚持每学期研究部署1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干部师生思想动态研判,坚持每月聆听辅导员汇报特殊学生情况汇报,从而及早研判,针对性作出安排部署。

三、持续盯紧“三件事情”,做精做亮党建特色

院党委坚持做到全面领导,做好各项工作的“主心骨”,不断提升师生攻坚克难的精气神,营造和谐共进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校运会师生齐夺冠。一直以来,院党委把校运会作为凝聚人心、激发进取精神的重要载体。2019年,院党委领导下院工会、分团委上下联动,精准发力,全院上下创造条件积极帮助运动员“备战”,赛事期间更是坚持做到对运动员“一对一”帮扶。经过全院师生特别是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在今年校运会取得新突破,x组获得团体第一,x组再次卫冕冠军。

二是乡村振兴师生齐参与。根据学校安排,学院承担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为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院党委建立党建引领走在前、全院师生齐参与的工作格局。从x村建设过程中的统筹协调、精准谋划,到具体实施、贯彻执行,实现党建统领贯通上下、贯穿始终,将教师党支部活动和教师党员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将组织生活开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实现师生党员走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列。

三是支部品牌师生齐建设。学院以“x”党建品牌为统领,师生党支部全员参与共同探索建设支部品牌活动,已形成“一支部一品牌”的建设格局。比如x教工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校园植物会诊”品牌活动,学生x党支部定期组织“红色书籍”读书交流会品牌活动。通过党建品牌活动的构建,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活力,提升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持续查找“薄弱环节”,全面提升党建质量

学院工作报告篇6

一、精心组织,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在活动中,重点梳理出队伍存在的7个方面的重点问题,集中大半年时间,分步稳中推进,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省纪委六室的充分肯定,并在有关会上推介。一是组织召开管人、管财、管物、管建、管生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教职工大会,进行集体廉政谈话教育。二是组织学院副高副处以上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并组织讨论。三是组织安排各单位召开严密、规范专题民主生活会,收到较好效果。

二、认真履责,抓好案件查办工作。一是组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的通知》,明确了举报投诉的范围、受理方式和要求,一些违法违纪苗头得到遏制。二是认真组织案件查处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案件12起,其中上级转办9起。除12月受理的3起正在查办中,其余均已核查办结。三是针对举报中反映的问题,与相关党员干部提醒谈话2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1人。

三、聚焦主业,加强执纪监督工作。一是全年组织监审处全程参与监督学院招投标项目14次,强化监督,堵塞漏洞,确保不发生违纪问题。二是组织离任审计4人,并探索对学报编辑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中审计。组织完成了随州实战训练基地清产核资任务,确保基地顺利移交。三是组织有关审计事务所对学院基建维修项目审计共39项,送审金额1677万元,审减261万元,为学院节约了建设资金。

四、注重长效,抓好“美丽校园”督察。全年共组织“美丽校园”建设大行动检查活动8次,检查单位120余场次,800余人,查改问题140余项。同时,组织日常督查180余次,专项督查30余次,确保校园秩序、环境卫生、安全保卫、警容风纪保持良好。

五、主动作为,抓好在职培训工作。主动联系协调公安部、省公安厅有关部门和外单位,争取培训班次,努力实现培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全年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培训9000余人次,创经济收益1100余万元,规模和效益均超过往年。

六、探索创新,精心组织外警培训。积极争取公安部、省公安厅支持,学院首次承担了外警培训任务,并于10月成功举办“缅甸警务实战技能培训班”,为今后开展外警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得到公安部国合局和省公安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七、围绕中心,推进教学服务实战。为提高全省公安机关反恐制暴水平,按照公安部和省厅的统一部署,全年协助省公安厅组织举办警务实战技能培训23期,特别是武器警械使用专项培训,全国公安系统实战教官比武集训,并赴咸宁、十堰、荆州、襄阳等地送教上门,取得明显效果,受到省厅政治部的好评。还成功组织举办2014年国际警务实战论坛、全省公安系统乒乓球比赛和射击比赛。

八、听从安排,做好代管部门工作。一是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精心组织制定2015年经费预算,先后到学院12个单位座谈,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为做好2015年预算提供了依据。三是强力推进公务卡制度,至今已办公务卡200多张,在规范经费支出,堵塞漏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积极做好或协助做好两个驾校处置和随州实战基地移交等善后工作。

学院工作报告篇7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迎来了xx大学理学院第十一次团代会、第十一次学代会和第八次科代会的召开。本届分团委2009年4月就职,任期即将结束,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在,我谨代表理学院第十届分团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

  一年来,校团委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以服务学校为中心,秉承“学习型建设、制度化管理、项目化实施、品牌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社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基础建设品牌打造”的年度工作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有效促进了我校学生团委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形成了良好的团委工作局面。 

第一部分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里,理学院第十届分团委在校团委的指导,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学院分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各学生组织和广大同学积极配合参与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经过分团委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依靠全院广大团员青年,在思想政治教育、团务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同学课余文化生活

   过去的一年,我院分团委开创性的开展了团员青年喜好的各种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好校园文化节,我院举办了以“爱国迎奥运”为主题的第四届手工艺品制作大赛,使校园文化活动再掀高潮。通过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义务支教、义务家教社以及各类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不断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根据“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学院学生中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队伍和机制建设。同时,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精神文明”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联系校内外各学生组织,公益场所及社会团体,大力开展大学生实践服务活动。让广大同学在实践中学到真知,增强了同学们作为社会人的一份责任感。

二、加强组织之间学习、交流及合作,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交流使人进步,09年期间,我院与南航理学院以及江南大学开展了互动联谊交流活动,通过彼此的交流,我们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进,同时也吸纳了兄弟学校学院的优点,为我们的组织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内,我们联合并指导学生会、学生科协、宣传中心,根据理学院学生特点,在维护同学权益、丰富校园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了学院团委的指导作用。

三、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2009年是党中央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全国得到全面贯彻学习的一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纪念的第三十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年头里,我院分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理学院青年团员的团员意识,加深同学们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团员能力,时刻注意从团组织中发现积极分子,做好团员推优工作,以实际行动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我们始终保持以团支部为单位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紧密联系重大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发动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围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班级为单位在学院深入开展了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主题团日活动。

四、规范制度,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团组织自身建设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团的一切工作和活动的基础,各项工作高效、成功地开展都要有一个配备合理、纪律严明的队伍。过去的一年,我院将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座谈、征文、研讨、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干部之间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提高了青年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巩固了团的组织基础。

五、加强学生素质拓展,悉心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实践是我院分团委每年的基础工作,也是基础工作中的重头戏。今年我院分团委及时详尽地做好了关于社会实践启动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定期举办了系列“暑期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为学生实践课题的选取以及方案征集提供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得到了学院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此次实践成绩喜人,充分发扬了我院的专业优势,展示了我们理学之子的傲人风采。同时还建立了两个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我校院的学生今后的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代表们!过去的一年承载了我们的梦想,记载着我们的付出。一年来的开拓进取、不息奋斗,我们收获了许多可喜的成绩,我和你们大家一样都欣喜于这些汗水、努力所换来的成果,我为我院学生工作的发展感到振奋,为我们分团委的进步感到欣慰,为你们大家的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共2页,当前第1页1

   我深深的知道我们分团委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学院领导们的关怀,离不开各兄弟学院学生组织的支持与帮助,离不开院学生会、学生科协以及宣传中心的信任与支持,离不开我们分团委每一位成员的辛苦努力与付出。在这里,我谨代表理学院第十届分团委向一直以来关心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同学表示深深的感谢!

第二部分工作展望

   回顾过去,立足现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任务,新的一年需要我们新的努力与奋斗。结合过去的工作实际,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团委的组织效益,我院分团委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悉心指导学生进行有特色、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我谨代表理学院第十届分团委向下一届分团委提出些建议:

1、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创新性活动,努力形成我院团委的特色活动,稳步发展,从而做好、做大,真正服务于同学,服务于社会。

2、认真办好《理学之韵》期刊,使成为展示我院学生精神风貌、工作成绩的一个窗口。

3、进一步提高团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工作能力,并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在理学院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加强对新生团员、团干部的培训,他们是我们组织的希望,要坚持“拉、帮、带”思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我们团委工作的生力军。

5、切实加强对学院青年团员的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及时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尽分团委所能为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各位代表、各位同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踏实的去摸索。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同心同德、积极进取,为谱写理学院新的篇章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在这个充满挑战、创意无限的年代,作为新世纪大学生的我们更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这一任学团委已经完成他的使命,新一任校学团委即将产生,在此我由衷的祝愿我校团委工作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祝我校团委发展越来越壮大,实现新的辉煌!祝愿各位领导老师、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愿我们理学院的明天更加辉煌!

学院工作报告篇8

     根据省教育厅鄂文件教综治[2004]22号《通知》精神的要求,现将我校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以及近年学校安全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元旦前夕,学校就元旦、春节假期前后的安全工作发出通知,对期未和假期的安全有关问题进行了安排布置。元月5日,学校收到教育厅文件后,学校领导相继传阅、作了批示,随后交由保卫处等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下,我校就落实本次《通知》精神,加强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首先是元月6日,在由党委书记刘华才主持召开的全校中层干部会议上,院长吴崇恕对学校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进行了着重的强调。吴院长强调:特别是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工作对即将来临的“评建”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特别指出: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确保不出安全责任事故。

      二是按照“立即组织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学校迅速制定了《孝感学院关于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工作方案》。《方案》对大检查的主要任务、检查重点、检查方式、隐患整改、组织成员等作了明确的安排,学校党委副书记赵文正担任安全检查组的组长。检查前,赵书记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就检查工作要全面、细致;指出隐患要明确、具体;落实整改要坚决抓住不放等问题作了强调。

      三是从元月7日至10日,学校安全检查组对学校进行了认真的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各单位、各部位的安全管理漏洞和事故隐患。检查工作得到了学校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检查效果良好。

      四是边检查、边整改,“盯住”事故隐患不放松。对学生宿舍、食堂和实验室等重点部位的防火防盗安全管理和值班、防疫防毒操作程序以及安全防范设施、设备配置等重点问题,实施现场办公,走一个点解决一个问题。特别是对值班不到位、值班室生火做饭、室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疏散通道不畅通等现象,进行了现场整改。对部分区域电源线路无防护、老化、零乱等现象进行了整改责任落实,规定了时间和要求。在此次大检查中发现的20多处安全隐患,按照“谁的隐患谁负责”的原则,全部进行了整改责任落实,由保卫处监督整改,实行隐患整改验收、销号存档。

      回顾一年来我校安全工作,我们深感学校“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安全任重道远。一年来学校安全无事故,为学校事业跨越发展赢得了平安的机遇,这得益于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学校党委、行政认识统一和率先垂范,得益于全校师生员工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学校实行了安全保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年初,学校召开安全保卫专题会议,吴崇恕院长与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04年度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34份,为强化消防安全防范重点,还签订了《2004年度消防安全责任书》共34份,明确了各单位安全管理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内部岗位进一步签订了岗位责任书,这样一级对一级,层层分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岗位、到人。在时常管理中,保卫处坚持安全“三不放过”原则,频繁检查、调研、督促,一年来先后组织召开了4次全校性安全工作专题会,组织全校性安全检查12次,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不断保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二、完善制度,加强宣传

    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先后建立完善了《孝感学院治安保卫管理规定》、《孝感学院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检查制度》等。不断加强保卫职能管理,加强校卫队建设,促进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一年来,学校先后举办消防、交通、安全图片展、开辟《校报》专栏、开展广播台专题,还不时针对学校的现实治安情况,编辑下发《孝感学院消防安全常识》、《学生安全守则》等安全防范学习材料,开设安全知识讲座活动,举办“119”消防宣传周灭火演练、播放资料片、局域网安全专题等活动。还先后与市政法委、综治办、法制办、公安局、消防支队等密切配合,参与社会安全稳定宣传教育活动,在师生员工中起到了积极的安全教育意义,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知识培养,提高了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学校防范和抵御安全事故的能力。

三、加大投入,加快建设

    一年来,学校投入大笔经费用于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新建图书馆投入500万之多,建设现代化的安全防控系统。学校还拔专款用于改造水电系统,根除事故隐患。04年学校在上年大幅增涨的情况下,继续拨10多万元,用于购置、维修和保养灭火器、消防栓和其它安全设施。学校安全财力保障充足。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借此次安全大检查的东风,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保一方平安,让领导放心,让师生满意。

学院工作报告篇9

关键词:法院工作报告;宪法;报告工作;问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每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听取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并予以审议通过已成为常态,而在地方上也同样如此。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辽宁沈阳与湖南衡阳两地,时隔6年先后出现地方法院工作报告未能通过当地人大审议的尴尬局面。当人大代表行使否决权不予通过法院所作的工作报告时,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便成为一个宪法学意义上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对此做一初步探析。

一、问题的引出――沈阳、衡阳两地人大在法院工作报告未获通过时的应对举措

2001年2月14日,在沈阳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当进行到对由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所作的2000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赞成票没有过半,市中级人民法院报告未获得人大代表通过。考虑到近一年来在这个城市发生的一系列腐败窝案使包括原副市长、政协副主席、法院院长、副院长在内的各类高官纷纷落马这一背景,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乎人们意料,但这开创了法院工作报告未能通过人大审议的先河,这在我国史上尚属首次。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这成为横亘在与会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面对这一史无前例的局面,在并无任何法律法规规定可循的情况下,主持会议的人大主席团紧急开会研究并最后作出决定“闭会后由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报告,并将审议结果向下次人代会报告。”殊不知,这一决定与法律相悖,人大常委会无权审议本应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①两个月后,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和辽宁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意见后,认定“市中院2000年工作报告未获通过已成为历史,无需重新审议,开沈阳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中院的整改情况和2001年的工作安排。”8月9日,沈阳市人大重新审议后的《关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整改情况和2001年工作安排的报告》获得高票通过。

六年后,在2007年1月24日上午,衡阳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对包括中院工作报告在内的6个报告进行表决。在事先并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法院工作报告因无法获得与会代表数过半赞成而未能通过,这成为继沈阳中院工作报告未获人大审议通过后的全国第二例事件,因有“沈阳经验”在先,故此次衡阳当次大会主席团并没草草作出违法的决定。而是依据代表法第二十二条之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地方组织法第十一条“经过五分之一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之规定,依据法定程序于3个月后临时召集人代会会议,②并且专门开了主任会议,要求中院开门整改,1月29日,衡阳中院“开门整顿公告”,就司法行为准则及审判、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请全社会对中院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4月29日,衡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临时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二、法院是否该向人大做工作报告――宪法及相关法律对于法院工作报告的规定及法理基础

在分析法院工作报告未获人大审议通过的原因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探究法院是否该向人大做工作报告,若法院并无向人大报告工作的必要,则从逻辑上亦无必要分析法院工作报告未获通过之后的诸种因果。关于人民法院与人民代表大会这两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有如下法律规范予以规定:

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第128条: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人民法院组织法》(1980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10月31日修正)第16条: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第30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会议的时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向会议提出的工作报告,经各代表团审议后,会议可以提出相应的决议。

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来看,现行《宪法》中对于人民法院与同级人大的要求是“负责”,但同时现行《宪法》对于政府的要求是“负责并报告工作”,在1954、1975年和1978年这三部《宪法》在规定人大与法院的关系时都规定法院应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③可见现行《宪法》中的“负责”绝非是立法的疏漏,而是刻意为之。参加过历部宪法起草与修改工作的张友渔教授指出,“国务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是具体执行人大、人大常委会原则上决定的东西,所以执行情况必须报告。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作工作报告,也可以不作工作报告。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不宜硬性规定必须作工作报告,但也不能硬性规定不作工作报告。”④

笔者赞同张友渔教授的观点,并认为现人民法院向同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来是遵循宪法先例,即自1954《宪法》始人民法院即有了向人大报告工作的传统,“法院向国家权力机关报告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宪法惯例,不能说是报告工作是违宪的”⑤;二来是存在相应的普通立法上的法律依据,无论是《人民法院组织法》上的“负责报告工作”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中的“工作报告”,都并未超出现行《宪法》所规定的“负责”这一带有原则性表述的范畴;其三在于从法理上说,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其产生并向其负责。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职权由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授予并向其负责,受其监督,而人大监督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求法院报告工作,当然还有提出质询、罢免议案等方式。

三、法院工作报告未能通过人大审议的原因分析

相较与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大会议上动辄百分之九十几的高通过率,法院工作报告的通过率逊色不少。法院工作报告的通过率低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于出现了至今为止共两次工作报告未获人大审议通过的尴尬记录。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身廉政建设不力

民众对于司法机关个别人员贪污受贿、枉法裁判的反感直接反映到法院工作报告所得的票选中,本文所述沈阳中院报告之所以未获人大审议通过,最大的原因即在于在该院一个院长、两个副院长皆因贪腐问题落马。同样,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贪腐案爆发,因涉及到法院系统的最高层领导,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系统公信力,以致当年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在人大审议中垫底。

(二)个案判决不公

在衡阳中院未获人大审议通过事件中,有位来自衡东县代表团的人大代表刘跃中,其另一个身份是衡东县金龙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人大审议会上发言时其就自身个案的司法历程发表司法不公的看法,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共鸣,最终使得法院工作报告未能通过人大审议。

(三)普遍的执行难

执行难对于法院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普通社会公众来说也并不新鲜,若生效判决得不到执行,则与白纸无异。执行难的具体表现为:被执行人难找、可供执行的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义务部门难求、应执行的财产难以执行、特殊的被执行人难动、各种暴力抗法、妨害、阻扰、干预执行行为时有发生。执行难的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单法院一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在人大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时,该问题便成为法院报告是否通过、是否高票通过的巨大威胁。

(四)判案规则决定了难以令各方当事人满意

法院作为一个审判机构,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裁判,有自身的审判规律。在调解无效的情形下,势必会做出令一方当事人不满意的判决,在此种情况下,作为败诉方对法院的工作满意度自然无从谈起。这部分人的反对票在每年法院工作报告中受人大审议时总会出现,被视为“铁票”。

四、问责机制的确立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并未规定在法院工作报告未通过人大审议时该怎么办,实践中的作法是由相应的人大择期再次召开人代会并审议通过整改后的法院工作报告,应该说这么做具有一定的法理基础而且具有操作性与可行性,但对于如何问责则乏善可陈。若以西方社会比较论,则我国法院所面临的情况类似于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该不信任案一经通过则内阁必须辞职,以示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该种责任为政治责任,即政府内阁因自身施政纲领不当或执行不利所应承担的不利政治后果。那么,在我国法院工作报告未获得人大通过时所应承担的该是何种责任?

笔者认为,法院自身所应承担的是只能是政治责任,该种责任的具体承受人为法院院长。同时在存在枉法判决或执行不公的个案时,由案件承办法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院自身并不能承受法律责任,原因是:“第一,法律责任是国家特定的机关对违法主体适用法律的后果,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在我国不是法律适用机关。第二,法律责任有严格的构成要件,在这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并不明确。第三,法律责任的内容是明确的,是由法律规定的。而在法院工作报告不获通过的情况下,法律并没有规定法院责任的内容。”⑥

类似于政府部门的首长负责制,在明确了法院责任为政治责任并由院长承担时,如何确立问责机制就成了必要的命题。在此笔者认为可借鉴2007年1月1日施行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第六、七、八章中的做法,如果被监督机关的工作报告没有被通过,人大应立即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就工作报告中的待询问事宜要求法院院长到会,回答询问。继而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调查报告,并交人大审议,由人大决定是否对法院院长进行罢免、撤职、免职或劝其辞职。

注解:

①丁爱萍,《衡阳中院报告从否决到“闯关”成功的思考》,载《法治与社会》,2007-9-5,p.20

②同前引①,p.21

③1954年《宪法》第80条、1975年《宪法》第25条第一款、1978年《宪法》42条第三款

④张友渔:《论丛》(下),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359页

学院工作报告篇10

(征求意见稿)

2012年12月10日至13日,以蔡敬民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本着“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严格遵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通过走访、座谈、听课、实地察看及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工作,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在完成各项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考察意见》(录音稿),并在全校领导干部及师生代表大会上作了反馈。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学校党委、行政及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经过全校上下对评建工作的总结和充分的讨论,确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整改思路和主要任务,把整改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现将我校近一年来的整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对学校的总体评价是:“以评促建”成绩比较突出。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确;服务地方意识强烈;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四个促进”的效果比较显著。

专家组也就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培育的方向的选择都很好,但要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学校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

2.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在考虑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加大教师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继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要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资源保障机制,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4.要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要系统地从质量标准确立、质量管理、条件保障、质量信息收集、自我评估制度建立、信息反馈和改进等方面,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

5.要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在加强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联系的同时,加大和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并结合***学院实际,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学校认为,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全符合我校的实际,对我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整改工作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重要手段,是保持和发展评建成果的关键环节;学校必须把整改工作作为推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契机和动力。

学校认为,整改工作要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长远发展出发,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有重点、重实效地开展工作,要做到敢于正视问题,找准差距,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把整改工作作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牢。

(一)整改工作的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把近期整改工作与学校的长期建设任务与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整改工作与常规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重点解决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和学校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线,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高校为目标,以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为目的,巩固评建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工作方案,注重整改工作的整体性、长效性、实效性,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改工作的目标

学校要通过整改,巩固和扩大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加快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突显“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和引进力度,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高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学校的整改工作方案,并做到该机构人员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二级学院(部)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整改工作不削弱,抓落实,抓过程,抓成效;要求全体员工参与整改,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力量,群策群力,针对薄弱环节,扎实开展整改工作;要求各单位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对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沟通,积极主动协调解决,共同推进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整改工作方案的制定

学校对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决定,对于能够在短时间解决的问题要限时整改;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则纳入2013-2020年发展定位规划,分步整改。据此,结合工作实际,学校制定出台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钦学院发〔2013〕7号),明确了评估整改工作的思路、目标、进度、措施和要求等内容。

根据学校的总体方案,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二级学院(部)制定了本单位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和任务。

(五)整改工作的步骤

整改工作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2012年12月下旬至2013年1月为研究部署阶段,学校全面总结评建工作成绩,认真分析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整改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2013年2月至11月为整改实施阶段,学校各单位根据学校整改工作方案和本单位整改工作任务,逐项完成整改工作任务;学校适时组织开展整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2013年11月至12月为验收总结阶段,学校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完成整改工作报告,经学校党委会审定后,报送广西教育厅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汇编整改工作研究与实践成果。

三、整改重要举措与主要成效

2012年12月下旬以来,我校评估整改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全校师生员工一年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开展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路径

2013年1月,经广西教育厅选拔、推荐,学校成为教育部规划司“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参研单位;同年6月,成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单位。学校以此为契机,再次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确定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路径,实施学校转型发展工程,积极开展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

1.深入服务区域调研。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快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学校与地方共建模式,加快学校转型发展。2013年3月20日至4月2日,我校组织处级干部深入钦南区、钦北区、***港区、灵山县、浦北县、东兴市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调研,干部队伍掌握了服务区域办学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人才需求、企事业合作需求等信息;同时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学校转型发展意义的理解。

2.编制发展定位规划。2013年4-9月,在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编制了《***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年)》。“规划”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定位与目标、学科专业群建设等内容,提出要把学校“建成一所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发展需要的,区内优势突出、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要“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继续培育“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方向较前更加清晰、更加符合实际。

3.实施转型发展工程。2013年10月,学校成立了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转型发展工作办公室、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工作组、校地校企合作工作组等九个机构,加强对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制订并实施《***学院转型发展工程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6年)》,通过建设5-6个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学科专业群,带动学校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教学(科研)团队、应用型课程与教材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了。

4.开展转型发展研究。积极参与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活动,主要有:①作为“指导方案研究组”成员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共同撰写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指导方案》,上报教育部;②作为“国际合作项目”成员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共同撰写了《欧洲五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应用技术大学“1+1”国际合作建议》,上报教育部;③撰写***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和文章,上报教育部;④撰写《企业在应用型高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实例)》《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耦合探析》等论文,在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交流;⑤《西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获广西教育厅2013年重点教改课题立项;⑥征集学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立项编印《***学院转型发展研究论文集》。这些研究及其成果,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加强机构与管理制度改革,保障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实施

2013年,学校加大了机构与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为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1.制定学校章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成立了***学院章程编制工作组。在深入研究分析学校特色与需求、总结学校办学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政府、企业(行业)、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工作组编制了《***学院章程》,为学校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提供了依据。

2.改革管理机构。2013年4月,学校通过新增、整合方式,对内设机构进行了改革。机构改革后有二级学院18个、教辅部门5个、职能部门15个,其中增设正处级机构8个(即人事处、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管理处、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机械工程学院、海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处级机构2个(船员培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整合优化机构2个(后勤处与基建处合并为后勤基建处,社会科学教育部和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合署),更名学院2个(美术创意学院更名为美术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校的机构设置较前更加合理了。

3.改革管理制度。主要有:①出台了《关于印发***学院党务、行政、教辅部门工作职能的通知》《***学院人员编制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权利与义务,扩大了二级学院(部)的工作自主权,推进了校院二级管理工作。②出台了《***学院绩效工资试行办法》《***学院部门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学院教职工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了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③修订(制订)了《***学院教研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校内津贴发放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教研室(实验中心)及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的责、权、利,加强了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的建设。

(三)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013年,我校加大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力度,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做好优秀人才、教师团队和平台建设工作,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1.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体系初步建成。一是经费有保障,从2013年始,***市政府每年拨给学校300万元,专门用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机构有保障,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正处级),负责全校教师培训、教师教学服务、教学评价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2013年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为广西10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项目之一,获教育厅5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三是人员有保障,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工作人员12人、培训专家团队18人。四是制度有保障,2013年学校修订完善《***学院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暂行办法》《***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五是建设体系有保障,学校已经构建起由师资引进、师资送培、新教师岗前培训、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组成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学校初步建成了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体系。

2.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2013年学校加大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完成了第四批青年教师导师的考核工作,新教师100%有导师、100%参加岗前培训。为提高中青年教师学位和职称层次,学校有计划、分重点地选派名(人事处填写)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读博或访学;与广西大学联合举办mpa硕士研究班,我校共有名(人事处填写)中青年教师就读。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与竞赛活动,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网络课程培训达128人次共128门课程,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两期eepo有效教育培训共276人次,参加广西教育厅举办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共36人,参加学校英语培训班共 人次(人事处填写),还选送一批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校举办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参加竞赛的教师共计109人;在由我校承办的第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现场决赛上,我校选送参赛教师作品61项,其中获奖44项;选送参赛论文25篇,其中获奖10篇。通过培养培训及参加竞赛活动,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3.教师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成绩喜人。为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学校加大了教师团队和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成效显著。2013年,获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团队4个,支持经费为250万元;申报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创新团队6个、广西高校卓越学者计划及其创新团队1个;获广西首批院士工作站建设单位、***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被教育厅确定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其中授权学科3个、支撑学科3个;获广西重点学科2个、广西重点培育学科1个;申报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一批;获厅级及以上立项的科研项目共8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申报专利30项,其中已获得授权的10项;获广西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十一五”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与广西***力顺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的《中小型企业农业运输机械创新设计开发平台》的项目成果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些成绩,远非2012年所能比拟。

4.高层次人才选聘与优秀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2013年,学校申报“广西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15个,自治区审批13个;申报了5个“***市2013年‘海鸥计划’人才需求”岗位,***市审批5个;评选推荐“广西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第一期培养工程项目”4人,获批1人;评选推荐“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2人,获得资助2人;评选推荐“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2013年培养对象”28人,获批14人;评选推荐“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资助对象2人;评选推荐“第十六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候选人”1人。高层次人才选聘与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开创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最好的局面。

5.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用人机制,改善和推进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吸引高学历、高职称专家学者到校任教,充实和完善师资队伍。至2013年12月,对比2012年评估时各项指标,专任教师总数由552人增至571人,外聘教师由58人降至38人,生师比由19.2:1降至19:1,管理人员兼课数量下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由168人增至178人,比例由30.43%提高到31.17%;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由306人增至353人,比例由55.43%提高到61.82%。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充分利用校内外办学资源,进一步改善本科教育教学条件

2013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和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本科教育教学条件,为学校今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加大了办学经费的投入。2013年学校预算安排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705.87万元,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和学费收入的16.54%,生均日常教学运行支出1562.72元(与2012年生均1201.16元相比,每生增加了361.56元),均超过本科合格评估的13%和1200元的要求。学校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发展经费的支持,全年共1.4亿元;至2013年11月,各专项经费基本到位。通过整改工作,我校完善了各项经费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办学经费得到进一步保障,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

2.加强了校内实验室建设。2013年,学校大幅度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至8058.36万元,比2012年增加了1340.57万元,增长了19.96%;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174.47元,比2012年增加了1150.09元。经费主要用于三类专业实验室建设:①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投入800多万元,建成较为先进的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单片机机房等实验实训室;②新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投入100万元,建设机械工程专业(港机)散货连续卸船系统实验平台;③平衡各实验室经费投入,加强对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此外,学校还继续做好意大利政府1000万欧元贷款项目实验设备招标工作;加强了实验室管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3.共建一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学校一贯重视融合校地校企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办学实力。2013年,校地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成绩比较突出。例如,与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共建“***学院-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该基地于2013年春获得部级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教育部(教高司函[2013]48号);与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共建“***学院-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该基地于2013年春获广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立项建设(桂教高教[2013]42号);与***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广西绿色照明技术实验室”和“***学院-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市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

4.加大了其他办学条件建设力度。2013年,学校还加大了其他办学条件建设力度。图书馆纸质图书总数增至67.1万册,电子图书增至34.6万册,期刊增至1735种;本年度新增加4万多册图书已全部到馆;理工类专业图书大幅增加,馆藏结构得到改善;海洋、刘冯等特色数据库建设顺利推进;阅读条件进一步改善,文献利用率较高,至2013年11月,流通部借还书29.5万次,阅览部接待读者12.1万人次。完成校园网硬件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提高了校园网的服务功能;开发了学分制系统的排课、选课、电子注册等功能,实现了学分制系统与财务系统、清华网络教学平台数据的对接。***市政府加快了滨海新校区的建设速度,在占地面积为1751亩的主校区上,公共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各二级学院办公教学楼正在施工建设,计划2014年秋季学期陆续搬迁到新校区上课。

(五)加强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外,学校还加大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

1.科学规划和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编制了《***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年)》,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停办10个专科专业,扩大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6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52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75.60℅,比2012年增加了近3个百分点。这些措施,进一步突出了学校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

2.以点带面开展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学校以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学科专业群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开展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使我校省级特色专业达到了5个;轮机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项目,填补了我校无部级专业的空白。2013年10月,学校组织二级学院对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学科专业进行梳理,提出全校对应服务区域行业和产业链的学科专业群方案、学科专业群建设标准、申报立项建设条件和资助办法;分三年共投入180万元(教务处核对)对2013年3个立项建设的学科专业群进行建设,至2016年要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且对应服务区域行业和产业链支撑力强的学科专业群。

3.持续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我校继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较2012年均有所拓展,主要有:①“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与***市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香港美丽华集团等企业合作,采用“3+1”模式,培养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人才;②产学研培养模式。与***多家知名坭兴陶艺企业、***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机械工程、自动化、物流管理等专业人才,共同研发产品。③顶岗实习模式。学校通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形式,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培训基础教育的教师。2013年,学校共有449名本科生参加顶岗实习,涉及汉语言文学、英语、体育教育等8个师范类专业。④校地合作模式。学校与广西海事局共建船员培训中心,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建石油化工品检测实验室,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市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共同培养人才。⑤中外合作模式。学校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35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实行“3+1”合作办学模式,涉及英语、物流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互派留学生 人(国交处填写)。

4.修订完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落实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2013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学校要求,二级学院到兄弟院校和服务区域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调研工作;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即能力体系设计)→课程体系(落实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的载体)”的逻辑路径,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2013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5.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开展课程改革。一是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都制定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每个课程模块都指定负责人,统一协调模块内的教学内容。二是大力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大学英语推行分级教学;“两课”增加实践教育活动,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大学体育探索俱乐部制,将课内体育教学、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训练结合起来。三是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围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力倡导对话式、启发式和案例教学,大力推广应用eepo有效教育。学校2013年共投入55.39万元,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全年校级立项教改项目66项,获省级教改项目14项,其中省级重点资助项目2项;举办eepo有效教育培训两期,参加培训教师共276人次。

6.采取切实措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一是学校制订《》《》(教务处填写),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和假期实习制度,以推进“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的落实。二是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的比例,要求理工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35%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占总学分的30%以上。三是要求各专业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设置实验实训课或实习环节,并确保实践教学能够落到实处。四是合理调整实验项目,开放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时占实验总课时的50%以上。五是强化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管理,各专业结合工程、生产和社会实际的选题应占50%以上,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和教学管理

2013年,学校成立了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序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和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2013年,学校采取切实措施,着力提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一是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和科级干部(含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培训班。二是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学管理人员讲学,如2013年9月15日,邀请合肥学院蔡敬民、谢海涛、谭敏等三位教授为我校教学管理人员讲授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2013年11月22日,邀请全国知名评估专家凌云教授为我校教学管理人员讲授教学质量监控问题。三是2013年暑假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均到至少两所国内高校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培训与考察学习,提高了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2013年7月,学校设立了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正处级机构,简称“质量办”),配备了专职人员。至此,学校完善了由学校、二层单位、教研室(科室、实验中心)组成的三级保障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保证。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学工作的最高决策者(决策系统);质量办负责组织开展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与分析,将监测、评估与分析结果反馈给最高决策者和二层单位(监测与评估系统);二层单位、教研室(科室、实验中心)是教学质量保障实施者,负责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实施系统);教师、教学督导员、学生信息员是教学质量保障信息提供者(信息系统),负责将各种信息反馈到决策系统、监测与评估系统、实施系统。总之,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为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3.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2013年,学校修订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明确了质量监控项目、各监控项目质量标准、监控组织、质量管理等内容,制作了教学质量保障流程图(图1),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形成了自我评估制度,为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图1***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流程图

4.有序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活动。2013年,依据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活动。一是开展包括开学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检查、教案检查、试题检查、阅卷检查等质量监测活动;二是每学年均开展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专项评价与评估活动。通过上述监测活动,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持续加以改进。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教学整改工作,虽然解决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发现的一些存在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知,在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始终没有尽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时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学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今后我校将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整改工作。

(一)要坚持转型发展

要稳步推进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紧密围绕学校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根本使命,强化学科专业群建设,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服务区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要坚持特色发展

要依托学校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面向东南亚区域的优势,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办好以海洋为重点的特色学科专业,大力推进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临海产业的学科专业建设。通过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彰显学校“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

(三)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双师型”、“双语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大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力度;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大青年教师培养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整体水平。

(四)要深化课程改革

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区域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变学科导向为专业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符合度;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继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要坚持开放办学

继续加强开放性办学,进一步密切校地校企关系,争取地方政府对学校办学更大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大与国内外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并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回顾2013年的整改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整改丰富了学校的内涵建设,整改夯实了学校的办学基础,整改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校将励精图治,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实施教育部提出的本科教学工程,认真践行“博观内省、达道知行”的校训,继续发扬“海涵春育、鹏举南天”的***学院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尽快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2013年填报的状态数据库:师资队伍结构(表1)

类别

教师数量

2012年

2013年

 

总计

552

571

 

其中:女性

251

275

 

双师型

140

139

 

具有行业背景

103

103

 

其中:具有工程背景

12

12

 

职称

教授

40

46

 

副教授

128

125

 

讲师

295

323

 

助教

89

73

 

无职称

4

 

学位

博士

31

38

 

硕士

275

315

 

学士

195

167

 

无学位

51

51

 

年龄

35岁及以下

307

331

 

36~45岁

137

133

 

46~55岁

89

96

 

56岁及以上

19

11

 

学缘

本校

1

2

 

外校(境内)

545

560

 

外校(境外)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