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业烤箱论文十篇工业烤箱论文十篇

工业烤箱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39:45

工业烤箱论文篇1

关键词:密集烤房;箱式夹烟;省工;节能

中图分类号:tS44+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043-03

随着烤烟规模化种植的加速、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卷烟企业对原料要求的提高,密集烤房挂竿烘烤成为制约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箱式夹烟烘烤技术将有效解决密集烤房装烟设备的技术问题,满足规模化种植的要求,加快专业化烘烤的进程,达到烟叶烘烤的提质、增效、节能和减工的目的[1~3]。本研究探讨了箱式夹烟的操作技术、装烟量、用工成本、能耗成本以及烟叶烘烤质量,以期为现代烟草密集烤房配套技术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方法

试验在山东省诸城市申鲁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供试烤房为自动加煤式密集烤房,供试烤烟品种为nC55,总计烘烤3轮次,烟叶部位分别为下二棚、中部和上二棚。

试验共设3个处理:常规挂竿装烟(对照);梳式烟夹;箱式夹烟。分别安排两座烤房进行烘烤对比试验。

常规挂竿和梳式烟夹采用目前烟叶烘烤中通用的装烟器具,箱式夹烟设备由潍坊烟区设计制作,每座密集烤房配备10个烟箱,烤房内铺设2条烟箱推进轨道,并在两侧墙体安装挡风板。常规挂竿和梳式烟夹烘烤选用7号2.2kw的轴流循环风机,箱式夹烟选用7号3.0kw的轴流循环风机。

1.2操作技术

装烟时先将烟箱推进专用翻转器并放倒,由里向外依次码放三层烟叶,每层烟叶由下向上均匀分四层摆放,用压竿压紧并用插针固定。烟箱装满后,采用翻转台立起,然后用叉车运至烤房轨道上,由人工推入烤房内部,直至装满(图1)。挂竿和梳式烟夹处理按照烤黄烤香烘烤工艺进行,箱式夹烟处理变黄阶段期保持湿球温度35~36℃,定色阶段湿球温度保持33~34℃,并适当延长定色期的烘烤时间。

1.3观测项目

测定各处理的装烟密度、烘烤用时、烤后干烟重量、用工量、耗煤量、耗电量及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及外观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1装烟密度和烤后干烟量

由表1可看出,箱式夹烟和梳式烟夹装烟分别比常规挂竿装烟密度增加91.7%、24.0%,差异明显。可见常规挂竿装烟量较少是影响烤房烘烤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新型装烟设备能显著提高烤房的装烟量。

3结论与讨论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密集烤房仍采用常规挂竿装烟方式,存在着编烟用工量大、烤房装烟密度小、耗能多、烤后烟叶质量不佳等问题。近年来各地开展了不同装烟方式的研究与应用,先后研发出散叶扦插、散叶堆积、散叶烟筐、烟夹、箱式堆积等装烟方式,尤其2012年以来,烟草行业积极推广应用梳式烟夹装烟方式,有效降低了烘烤环节的用工和耗能成本[4~6],成效明显。

本研究表明,与常规挂竿烘烤相比,箱式夹烟烘烤的烤能增加90%以上、666.7m2平均减少用工1.26个、耗能成本降低20%左右,改变了传统的编竿装烟、解绳下烟的操作方式,整体烘烤质量与挂竿烘烤基本相当,在提高烤能和减少用工等方面优势明显;散叶收购模式的迅速推广,为箱式夹烟烘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姜林灿.对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11,36(6):91-93.

[2]王卫峰,陈江华,宋朝鹏,等.密集烤房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5,26(3):12-14.

[3]孟智勇,张东峰,王勇军,等.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质量及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81-83.

[4]徐秀红,孙福山,王永.我国密集烤房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4):54-56,61.

工业烤箱论文篇2

关键词:九点取样,烟箱片烟密度检测

概述: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自动化打叶复烤开始推广,现已被广泛采用,如今烟叶复烤企业中在对烟叶复烤、预压打包完成后,为更好保证烟箱片烟的密度而采取的检测方法是九点取样法:也就是将烟箱内复压后的烟叶重新开箱用九点打孔取样的方法将烟箱内的烟叶取走再进行检测(取样出的片烟密度=烟箱内的片烟密度)。九点取样法是烟草行业中对烟叶复烤后片烟密度检测的标准及规范,它的实用性与准确性是无可质疑的,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陷,九点取样需要对复压打包好后的烟箱拆开再将9根取样管插入烟箱内进行取样,为此反映了这种方法的缺陷,即:它对复压打包好后的片烟有损坏,而且需要对开箱后的烟箱重新返工,增加了人工量。为此,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种有损烟箱的九点取样方法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无损片烟密度检测方法。近几年在一些烟叶复烤企业中也出现过无损片烟密度在线检测的设备,但是效果不佳,最终还是无法准确地检测出烟箱内片烟的平均密度,因此能够准确无损地对烟箱片烟密度在线检测的设备还待开发。

(―)、九点取样法介绍;

九点取样法也叫离线九点打孔取样法,如图一所示为九点取样机,该机器上有9根外径为Φ44mm的空心取样管(如图二所示)安装且固定在液压主油缸的压头上,当需要对复压完成后的烟叶进行密度检测时,通过自动输送或人工手推车的形式将烟箱推送至九点取样机的承压皮带上,首先打开烟箱并且保证整个烟箱的中心和9根取样管的中心对正,然后开启液压主油缸下行程启动开关,此时安装固定在压头上的9根取样管同时向下运动,直至9根取样管同时插入装满烟叶的烟箱内,当9根取样管完全插入烟箱后,由于取样管是空心的,所以此时9根取样管内已经塞满了烟叶,最后开启液压主油缸上行程启动开关,此时取样管从烟箱内拔出向上运动直至高点上停。这一整个过程就是9点取样机取样的过程,简称9点取样法。通过9点取样后,由人工将安装在取样机上的9根取样管卸下,再将取样管拿到检测室对管内的烟叶进行检测分析最后得出烟叶的密度。

(二)、九点取样法缺陷分析;

九点取样法在烟叶复烤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操作简单而且实用性很强,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陷;其一,九点取样只是单纯的对复压后的片烟进行取样,并不能够检测出片烟的密度,其二,九点取样需要对复压打包好后的烟箱拆开再将9根取样管插入烟箱内进行取样,为此它对复压打包好后的烟叶、烟箱有损坏,被取样后的烟箱需要进行重新返工,增加了人工量。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种有损烟箱的九点取样法远远不能够满足现有的复烤工艺要求,而且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型的烟箱片烟密度在线检测方法。

(三)、烟箱片烟密度无损烟叶在线检测法;

通过以上对我国当今复烤企业中烟箱片烟密度检测的状况论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战略选择。对中国烟草机械工业来说,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稳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就要不断瞄准世界烟草机械发展前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烟箱片烟密度无损烟叶在线检测法”(简称“片烟密度检测法”),而完成这一系列检测方法的装置称“片烟密度检测装置。

(1):“片烟密度检测法”的思路;

烟叶复压打包后的片烟箱通常存在压紧密度(以下简称密度)不均匀的现象,直接影响片烟的贮存醇化效果和制丝质量,这种不均匀现象可以表达为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DVR)。若DVR过大,箱内烟片容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出油、结块、霉变等现象。因此必须有对片烟密度检测的系统,以便更好地对片烟产品质量进行控制。

其一,片烟密度检测法必须保证对片烟没有破坏性;其二,片烟密度检测法必须保证是在线检测;其三,片烟密度检测法在检测过程中必须对生产进度无影响,其四,保证片烟密度检测的系统的外形尺寸不宜过大,节省设备布置空间,方便安装及拆卸,节能。

(2):片烟密度检测的方法;(参阅图三)

在满足片烟密度检测法的以上四大特点思路的前提下,研发一个“片烟密度检测装置”(如图四所示);

(2-1);“片烟密度检测装置”的外形尺寸为:1068mm×640mm×130mm与复压打包机配合使用,它安装在复压打包机的压头底板下,与复压打包机配合使用,借助复压打包机的源动力,从而达到节省电能。当复压打包机运行时,压头向下运动对烟箱内片烟复压,压力传感器受到片烟的反弹力作用,最后由压力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

(2-2);“片烟密度检测装置”是一个可方便安装拆卸的框架,内部装有9个型号为:nS-wL1的压力传感器,其9个压力传感器上分别安装有9个感应块,其每个感应块有一个m12的螺母来调节和固定,并且均要求将感应块的感应面露出片烟密度检测装置底版的3mm,当复压机对烟箱内的片烟复压时,片烟密度检测装置里的压力传感器上9个感应块将分别受到9个检测点的反弹压力,这时由9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输出压力信号,再由编程器通过压力偏差转换为密度偏差的形式,最后计算出整个烟箱内片烟的平均密度。

(3)“片烟密度检测”方法的相关难点;

通过对“片烟密度检测”的思路及方法的以上论述,说明该方法满足了“烟箱片烟密度无损烟叶在线检测法”的思路以及前提条件。但在实际当中对“片烟密度检测装置”的开发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难点,比如:

难点一;“片烟密度检测装置”里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密封问题。也就是说,压力传感器是安装在框架盒里的(如图三所示),首先要保证压力传感器安装完成后其安装孔与压力传感器保持一定的间隙,这样才能确保压力传感器与安装孔不干涩从而达到传感效果及传感精度,这样一来,压力传感器与安装孔有了间隙后,在复压机对片烟复压过程中,片烟中含有的部分碎末以及灰尘就会通过其中的间隙进入片烟密度检测装置的框架盒里,会给装置的清理带来不便,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检测效果.因此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攻克.

难点二;“片烟密度检测装置”是与复压打包机配合使用的;当复压打包机运行时,压头向下运动对烟箱内片烟复压,压力传感器受到片烟的反弹力作用,最后由压力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通过编程器由压力偏差计算出密度偏差的最终结果。编程器实际上是一个把可编程的集成电路写上数据的工具,而在该“片烟密度检测装置”中的编程器的程序设计也是其中之一的难点。

难点三;“片烟密度检测装置”要成功问世,离不大量的现场实验数据来支持,所以“片烟密度检测装置”的研发是需要在复烤生产线现场上进行大量的试验的,同时还需要烟草企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保证“烟箱片烟密度无损烟叶在线检测装置”的成功问世.

(四)、总结;

我国烟草复烤企业“烟箱片烟密度检测”的现状基本上都是采用九点取样法(离线九点打孔取样法)的形式.此种方法观念陈旧,对片烟有破坏性,而且还不能够达到在线检测的目的,操作也麻烦,近几年在一些烟叶复烤企业中也有过无损片烟密度在线检测的设备,但是效果不佳,最终还是无法准确地检测出烟箱内片烟的平均密度,因此能够准确无损地对烟箱片烟密度在线检测的设备还待开发。通过对我国当今烟叶复烤企业中“烟箱片烟密度检测”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后,本文提出了新的“烟箱片烟密度检测”的思路和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种新型的“烟箱片烟密度无损烟叶在线检测装置”会问世而来.

附件:

图一(九点取样示意);

图二(取样管);

图三(烟箱片烟密度无损烟叶在线检测方法示意);

工业烤箱论文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80-02

项目教学法师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它是通过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项目,设计出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思路,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近些年,项目教学法被引入我国,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方面应用突出。笔者自2007年开始对项目教学法进行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在食品科学专业并非所有的课程均适合此种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较为成功的课程有焙烤食品、畜产品加工、酿造技术这三学科,以下为在焙烤食品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改革要点。

一、教学目标改革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特点是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能够职业胜任工作单位的要求。基于此点,我把教学目标放在就业上,通过焙烤食品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我国专业二级面点师要求,并且能够胜任面包房糕点师傅、焙烤食品企业的加工技术人员和餐饮服务行业的面点师傅。通过几年焙烤食品项目教学,也有个别学生通过本学科学习在毕业后尝试自主创业经营DiY蛋糕房。可见,项目式教学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符合国家教育改革的初衷。集体来说目标有三。

1.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取作为西点师傅的全部知识并且能胜任企业相关方面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等。

3.情感目标: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精神,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性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

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同时应用分组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教学过程中共有两位老师,其中之一理论教师为我校专职教师,主要负责讲解原理、创新产品开发的理论依据、组织学生讨论及课程考核等;另外一位教师为兼职教师,从事焙烤食品加工十余年并拥有自己的企业,,主要负责实践教学演示、每种食品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对学生的产品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并非传统的教材,也不是近年来常用的项目式教学书,而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经验编制的讲义。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各本教材给与学生的工艺流程并不完善,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有些教材编制的方法并不能制作出相应的产品。原因在于编写教材的人员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而且教材内说明不细致,例如:放入烤箱内烤制20分钟即可,具体用的是何种烤箱、上火下火分别是多少、需不需要翻盘等都没有交代。

三、项目设计

根据教学要求把整个焙烤食品分为三大部分7个大学习项目和13个子项目,具体安排如下表

四、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学习——基础(1-2周)

本阶段学习以讲授法,对比法为主,并分组学习给每位组员安排相应的任务再加以交流的方式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具体说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概述,原材料学习安排在实验室,对各种原料对比讲解。后为学生分组,每组为一个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完成以后的各种项目。设备的学习以各组为单位,采用自学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内容。此阶段的学习为以后各项目的实施做理论准备。

工业烤箱论文篇4

摘要结合密集烤房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烤房保温性能、建设余热共享连体烤房、改进加热和通风排湿设备、加强设备养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使密集烤房的结构和相关设备得到较好地优化。

关键词密集烤房;结构;设备;优化

近年来,密集烤房的推广和应用,较好地促进了烤烟种植规模化的发展。截至目前,潍坊市烟区累计推广应用密集烤房8000多座,密集烘烤能力占全市总植烟面积的90%以上,有力地推进了烟叶规模化种植的发展。与普通烤房相比,密集烤房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等优点;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换热效率和热能利用率不高、设备维护不到位、自动化控制与密集烘烤工艺匹配性不强、节能降本有待提高等问题[1-4]。

笔者在潍坊市烟区密集烤房的大面积应用过程中,从增强烤房保温性能、改进加热和通风排湿设备、建设余热共享连体烤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使密集烤房的结构和相关设备得到较好地优化。

1建设保温型密集烤房

一是烤房墙体全部建造成37cm空芯保温墙。要保证墙体建筑质量,打满浆,嵌满缝,用混合沙浆抹光,确保严密不漏气,减少墙体传导散热。二是房顶增加保温层和防渗层。如铺设保温材料聚苯板,提高房顶保温效果和防雨防渗能力。三是烤房内地面做保温处理。铺设保温材料,高出地平10~20cm,减少地面热量传导损失。改进后的保温型密集烤房保温保湿性能显著增强,可节煤40%以上(见表1)。

2建设余热共享联体密集烤房

余热共享连体密集烤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连体烤房群间的相互作用,将单体烤房干筋期产生的高温热气和定色排湿期形成的水汽湿热进行循环利用,改变单体烤房将该部分热量直接排向烤烟室外造成的能源浪费,达到合理利用能源的目的。建造方法为并排建造4个装烟室,烤烟室规格为2.8m×8.5m×(3.1~3.5)m,与单体密集烤房的装烟室规格完全一致;各装烟室中间用墙壁隔开,形成连体烤房组;在烤烟室的中部位置,用余热共享通道相串联。余热共享通道上每座装烟室的中间位置设一个进(出)风口,进(出)风口开启的大小由烤烟温湿度自控仪控制。连体装烟室烤房比原来的单体烤房减少2个加热室门,中间装烟室减少一侧墙体,减少房顶砼浇筑面积4.8m2,改原先的6个自动排湿百页窗为2个或1个;只增加排湿地沟和余热共享通道(可为半地沟式)。

与自动进煤烤房(对照)相比,余热共享连体烤房1kg干烟节煤0.38kg,降幅19%左右;1kg干烟节电0.22kw·h,降幅36%左右;烘烤1kg干烟总能耗成本平均降低0.57元,降幅23%左右;且节约用地,简化烤房建筑结构,降低建设成本,每座烤房造价可降低1000元以上。

3改进加热设备结构,提高燃烧效率和换热效率

一是改进火炉结构,采用新型隧道式蜂窝煤火炉供热或立式炉供热,提高燃烧效率。隧道式蜂窝煤炉炉体长要达到2.8~3.0m,炉体要与烤房墙体密封连接,烘烤时从一侧进煤另一侧出渣,保持装煤、点火、燃烧、出渣的连续运行,保证火炉燃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立式炉全部安装自动进煤装置,提高装煤卸渣的自动化控制程度。二是改进换热器结构,使用横排结构换热器,使用直径76~114mm的有缝钢管焊接,76mm钢管15~19根,长度1500~2000mm,或者114mm钢管13根,长度1500mm,采用3-2-3-2排列,与两端火箱直接相连,一端火箱与炉头连接,另一端火箱与烟囱相连。

4改进通风排湿设备,提高效率,节约电耗

风机、电机规格要适宜,只要满足烘烤工艺要求即可,防止风量和功率过大造成电能浪费。一是风机配置要符合f级或b级标准,风机效率达到60%以上,风量18000m3/h以上,风压150~230pa;二是电机全部使用变极调速电机或变频电机,为烟叶烘烤各阶段提供适宜的风速、风量,降低电能损耗;三是改变风机电机传动方式,变皮带传动为直联传动,提高传动效率。

5增强设备养护意识,提高烤房保温保湿性能和供热能力

密集烤房使用1~2年后,烤房门、窗易变形,铁制部件易锈蚀,保温保湿和供热能力往往下降,导致出现换热效率和热能利用率降低,热量损失较大,能耗增加。因此,增强烤房设备养护意识、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是保持设备良好性能的重要手段。

6参考文献

[1]宫长荣,周义和,杨焕文.烤烟三段式烘烤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李春桥,刘永军,杨志新,等.不同烤房烤炉对烟叶烘烤效果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3):295-297.

工业烤箱论文篇5

现代的厨房已经摆脱了原来脏乱差的形象,在居室中别具一格。一个窗明几净、装修考究的厨房让我们有了烹饪美食的好心情。不过这仅仅是一些基本的“硬件”设施,让我们在厨房中增加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它们不仅能让你的厨房更加美观,更关键的是,它们能在你烹饪时助你一臂之力,将亨饪的过程也变成一种享受。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就从厨房开始吧!

01 九阳豆浆机JYDZ-15B

与西式早餐每天早上一杯牛奶的习惯不同,我国早餐的经典流食乃是豆浆。这并非是全无根根,豆浆不但味美可口,还富含人体所需优质植物蛋白,八种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磷、锌、硒等微量元素。而且不含胆固醇,甚至还含有多种可以有效降低人体胆固醇的物质。因此被营养学家誉为“植物性牛奶”,即可提供丰富的营养,又可增强免疫力、延缓肌体衰老。

因此每天一杯鲜豆浆,再搭配上其它可口的早点,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能量补充作用。许多榨汁机都可同时兼作豆浆研磨机的功能,不过这样一来整个过程有些烦琐,还需经过过滤、烧煮之后才能成为一杯新鲜的豆浆。若须长期饮用,集研磨、过滤、烧煮于一身的豆浆机应值得考虑。

在豆浆机领域,九阳是一枝独秀,JYDZ-15B应用了九阳专利导流技术的拉法尔网,匹配“X型旋转风刀片”,经上万次全循环精细磨浆让黄豆中的营养因子全部融入豆浆中。文火熬煮技术用大火加热,再用文火细熬,使得豆浆熬得透喝得香。同时JYDZ-15B也采用了微电脑控制,全自动制浆,只需十几分种,就可以完成黄豆变豆浆的魔术。

02 三洋烤箱SK-CLt2

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为了他或她,亲手制作一款精致特别的小西点,这样足见心意爱意和美意的举动,又怎能让人不怦然心动呢?两个人的浪漫有时并不在于情人节时收到一大束的玫瑰花,而在于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也许你已经有了孩子,能够和孩子一起下厨,共同亲手完成爱心糕点的制作,也同样是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

在西方厨房中所发生的许多温馨、浪漫的事都是围绕着烤箱展开。不过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烤箱一来价格太贵,二来利用率实在不高。也许那种体积不大,价格也便宜的小烤箱,更能满足大家对浪漫和实用的双重追求。

三洋SK-CLt2电烤箱就只有192mm×228mm×335mm的体积,但玲珑的身材下CLt2却也五脏俱全。最高950w的高火位设置,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热能,比起那些大型的电烤箱来也不显得单薄。双层可拆卸式的结构,可以尽量容纳下更充足的食物。更有人性化的烤箱门设计,打开时烤盘可自动滑出。抽拉式的底层面包屑盘,清洗也更加方便。

03苏泊尔榨汁机SG280C1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季节里,冲上一杯果汁,沐浴于温暖的阳光下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不过这样的场景往往只会令人联想到星级酒店、度假村等高档的场所。其实这一切原本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得到,阳台,沙滩椅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现成的。只不过果汁就只能用成品代替,口感虽佳,但始终少了一分现榨的新鲜,令气氛稍弱一筹。有了果汁机你的阳光梦想现在就可以实现,它能方便地把你的水果变成新鲜的果汁,让你随时补充微量的维生素,维持身体的健康。

一台出色的榨汁机应该具备一个强劲的马达,为绞碎水果提供充足的动力。坚韧的刀锋,能让那些顽固的水果彻底屈服,交出每一滴汁液。更需拥有一个合理的过滤装置,让人能享用到更为干净、清爽的果汁。

苏泊尔SG280C1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榨汁机。它的230w电机不但运转飞速,而且噪音也令人能够接受。而优质不锈钢刀具,保证原汁原味和更多的出汁,任何顽强的水果均能手到擒来。SG280C1还更是一台多用榨汁机,集榨汁搅拌、碎肉、干磨于一体,当你需要搅碎任何食物时,SG280C1也有它的用武之地。

04 三洋电饭煲eCJ-DF035mS

香喷喷的米饭代表着中餐的精髓。特别是对于南方居民来说,米饭更是不可或缺的主食。相信不少主妇都信仰“要留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留住他的胃”的哲学,可是连一锅白米饭都煮得不好,又如何留住男人的胃呢?比起外面各式各样的菜肴来,也许家中的米饭才最容易让人产生留恋家的感觉。可是要想煮出一锅口感、色泽俱佳的米饭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饭即使有再可口的菜品搭配,生活质量还是依然要大打折扣。

米饭的烹煮可通过很多方式来完成,可以用火煨,可以用锅蒸、当然也可以用微波炉来煮,但是目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电饭煲来煲饭是最常用的方式。一个好的电饭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煮饭的工具,还具有相当的智能。可适合不同的米质,无论是糯米、普通米都能做出味道香甜的米饭。

三洋的eCJ-DF035mS电饭煲,专为新婚的两口之家设计,1.5L的容量完全可满足一顿的食量,这样一来每顿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米饭。独特的水滴收集器设计,确保无水滴到米饭上,每一颗米饭都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良好的密封微压系统不但让煮出来的米饭更加好吃,同时节电、保温效果显著。侧面环绕加热技术配合远红外线涂层,令加热更迅速、受热更完全。同时还拥有了定时功能,可用于设定烹调的时间,甚至预约好吃饭时间。

05 格兰仕电磁炉CH2110

北方人称为涮锅、南方人称为打边炉,而四川人称为火锅的烹饪方式,正在成为一种主流,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国人可以想到的几乎都可放入锅中烫之。口味也并不见得一定要麻辣,酸的、甜的、咸的、清淡的、鲜香的皆可作为底料,再配之蘸料,一口气将美食全裹入腹中。以前还一定要在餐馆才能品尝到这样的美食,而有了各式各样的成品底料之后,在家中也同样可以做到。一家人围坐于锅前,同锅而食、腾腾的热气升起,其乐融融胜于言表。

困难在于火锅灶具始终难以令人满意,燃气灶具不方便、电火锅不但清洗麻烦而且也太费电,也只有电磁炉的出现才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电磁炉不需明火加热,因此污染比较少,安全环保,操作简捷,加热时间快,可以明显缩短加热的时间,火力也很容易精确地控制。

采用进口黑晶面板的格兰仕CH2110电磁炉具有永不变色,容易清洗的特点。它可瞬间将温度加热到爆炒状态,炒出的菜肴更加美味可口,热效率可高达95%,功率更大,也更省电。十大智能菜单设计,可对应火锅、炒菜、烧烤,蒸煮等多种模式,即使不经常下厨也很容易掌握好火候。而智能感应式控制面板、动感时尚七彩VFD显示和和弦音乐的温馨提示,更让人感受到现代灶具的便利的直观。

06 伊莱克斯咖啡机ea120

正如我们的茶文化一般,咖啡在西方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非提神饮料简单的几个字可以说清。喝咖啡虽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且传入我国的年代尚不太久远,在西方的文化冲击下,小资们也越来越钟情于咖啡这种苦中带甜的饮料,且呈愈来愈风行的趋势。清展起床后喝一杯醒脑,白天工作时轻咽一口提神,更有闲暇里饮一杯咖啡、吃几块蛋糕,和朋友聊天小聚。美餐之后,泡上一杯咖啡,读一份报纸,或是和恋人、朋友及家人在一起共享温馨舒适、乐趣无穷的咖啡时光,别有一番幸福在心头。

正宗的咖啡口味并非那些速溶咖啡所能带来,只有用将新鲜焙烤并研磨的咖啡豆,用沸水煮之才能真正深得其精华。况且还有多种咖啡制作方式,不但对水温有严格要求,连大气压、喷嘴等都至关重要。要想在家中体验到这种感觉也只有咖啡机才能帮你办到。

来自北欧的伊莱克斯,深得咖啡文化的精髓,ea120高压蒸汽咖啡机除具备普通的咖啡机功能外,最大的特点是把专业制作咖啡的功能移植到家庭中。可以以15个大气压来专业地制作当红的espresso意式咖啡。也可以用蒸汽功能把热牛奶打泡,再在偏浓的热咖啡上面加满牛奶泡沫制作出风靡全球的Cappuccino咖啡。

07 唐锋早餐机Ka-7001

无论多士炉还是豆浆机,它们都只擅长一方面,要想做一顿搭配合理的营养早餐,还要综合利用才行。然而这样一来还是令早上的时间显得特别紧张,有没有一种机器能够集早餐功能之大成,只需一次操作就能把所有的早餐搞定呢?答案是肯定是,专为懒人设计的早餐机就可以满足你对早餐的一切需求。

这种早餐机可煎可煮还可以烤,集烤箱、煎烤机、咖啡壶于一体。可以通过烤箱烤面包或是其他面食,同时还可以在烤箱顶部的煎盘里煎鸡蛋或是火腿、培根之类的食品。早餐机自带的水壶还可以用来加热牛奶、咖啡或是红茶等饮料。一顿丰盛的早餐只需要预先把材料放入早餐机中,然后起床后按下按钮就可以一次搞定,洗漱完毕,早餐已经全部做好。这下总可以满足那些一早就争分夺秒抢时间的白领的需求了吧?

唐锋Ka-7001就是这样一台3合1的早餐机。它加宽的面包槽可烘烤各种厚薄的面包片,面包炉开口处可当烘烤架使用,可同时烘烤多片面包,使面包片自动居中的活动网令烤出的面包片颜色均匀。多功能的煎烤机可煎蛋、煎饼、亦可煎扒,再配合上可以煮热的咖啡壶,一顿可口的早点正等待着你的苏醒。

08 三洋多士炉SK-G07a

工业烤箱论文篇6

[关键词]卷烟;低焦油;市场;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37-04

随着第四次全球控烟浪潮的兴起,烟草业面临来自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烟草制造商一方面要生存、谋发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卷烟的危害性,烟草“减害降焦”成为全球烟草发展的方向。

中国烟草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为行业共同价值观,高度关注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从技术、理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降低卷烟焦油含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可以说“减害降焦”是推动烟草科技不断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卷烟市场发展的趋势。

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自2011年1月1日起,国内生产卷烟盒标焦油量不超过12毫克/支,2015年1月1日起不超过10毫克/支;卷烟危害性指数到2012年降至9.5以下、2015年降至9.0以下;重点骨干品牌要有3个以上规格焦油量在6毫克/支以下,同时储备一批焦油量在3毫克/支以下产品。以2009年全国平均卷烟焦油量为12.2毫克/支的现状看,到2011年实现卷烟焦油量不超过12毫克/支的要求困难不大,但要实现2015年焦油量不超过10毫克/支的要求则任重而道远。

1低焦油卷烟的含义

低焦油卷烟的焦油含量标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移。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卷烟焦油量普遍在20毫克/支以上时,当1976年世界第一支焦油量低于15毫克/支的卷烟诞生后,焦油量低于15毫克/支的卷烟被统称为低焦油卷烟。此后,随着卷烟降焦技术的不断进步,卷烟焦油量进一步降低,12毫克/支、10毫克/支的卷烟不断增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将焦油量低于12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控烟浪潮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卷烟焦油量不断降低,将焦油量低于10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国内烟草开展低焦油卷烟研制比国外晚了近10多年,但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高度重视下,各企业卷烟降焦工作开展得颇有成效,卷烟焦油量不断下降,在2006年以前,将焦油量低于12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此后又将焦油量低于10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

2国外低焦油卷烟市场发展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对降低卷烟焦油量的工作开展要比国内普遍早10~20年,低焦油卷烟已成为发达国家消费的主流。美国早在1980年时卷烟平均焦油量就达到14毫克/支,1990年下降为12.5毫克/支,目前均在12毫克/支以下;欧盟在1993年平均卷烟焦油量为13毫克/支,1998年规定焦油量超过12毫克/支的卷烟禁止销售,目前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卷烟焦油量已下降到10毫克/支以下了;日本的低焦油卷烟发展迅速并且是世界上卷烟焦油含量最低的国家,1994年平均焦油量就为9.5毫克/支,目前平均下降到8毫克/支以下。低焦油卷烟市场除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因限焦规定而发展迅速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扩大。巴西在1997年时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就达到24.1%,海湾国家自1999年起就禁止高于10毫克/支以上的卷烟上市,俄罗斯也要求进口卷烟不得高于12毫克/支。以上情况表明,国外主要卷烟消费市场中低焦油卷烟已成为消费主流,国外低焦油卷烟市场的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内的明天。

3国内卷烟焦油量变化的基本情况

3.1近20年来国内卷烟焦油变化的阶段

1987―2009年,我国卷烟焦油量由24.3毫克/支降至12.2毫克/支,22年间共降低了12.1毫克/支,平均每年下降0.53毫克/支。这22年间我国卷烟焦油量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年)为焦油量快速下降阶段,焦油含量由24.3毫克/支降至18.85毫克/支,年均降低1.09毫克/支,这一阶段焦油量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滤嘴烟比例大幅度提高,滤嘴烟生产比重由1986年的18.37%增加到1991年的55.09%;第二阶段(1993―1996年)为焦油量平稳阶段,4年间卷烟焦油量一直维持在18~19毫克/支的水平;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为缓慢递减阶段,焦油量由1997年的17.2毫克/支降低到2009年的12.2毫克/支,年均降低0.42毫克/支左右。在这一阶段,全国滤嘴卷烟产量已大幅提高,1998年就增加到97.3%,焦油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动卷烟企业降焦,在1997年烟草行业开始执行卷烟新国标后,企业加大了降焦工作力度,使用了多种降焦技术,促进了卷烟焦油量逐年递减,当年卷烟平均焦油量下降了1.61毫克/支。2004年1月9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调整卷烟焦油限量要求》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盒标焦油含量在15毫克/支以上的卷烟不得进入销售市场,当年卷烟焦油量下降幅度就达1.21毫克/支,此后卷烟焦油量又逐年缓慢下降,至2009年,全国卷烟平均焦油量已下降到12.2毫克/支,如图1所示。

3.2目前国内卷烟焦油量水平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对2010年一季度全国在产卷烟产品质量省际间交叉抽查通报显示,全国25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企业生产的81个品牌157个规格的卷烟产品焦油量和烟气实测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1毫克/支,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0.4毫克/支,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下降了0.1毫克/支。焦油量小于10毫克/支的卷烟占抽查产品数10.8%,焦油量在10~14毫克/支的卷烟占抽查产品的84.7%,未抽查到焦油量超过15毫克/支的卷烟产品。一类到五类烟的焦油量实测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8毫克/支、12.7毫克/支、12.3毫克/支、11.6毫克/支和11.5毫克/支。卷烟产品实测焦油量分布见表1。

在统计的25家卷烟工业企业中,受检产品焦油量实测加权平均值小于或等于12毫克/支的有14家;大于12毫克/支小于13毫克/支的有8家;大于或等于13毫克/支的有3家。值得一提的是,焦油量实测值不高于10毫克/支的卷烟产品有17个,这是自2006年起按《卷烟》新国标进行检测以来,焦油量低于10毫克/支的产品数量最多的一年。

4国内低焦油卷烟市场状况

一是规模小,但增长较快。2009年全国共销售低焦油卷烟158.56万箱,占全国卷烟总销量比重为3.5%,销量比2008年同期的134.75万箱增加23.81万箱,增长17.67%,高于全国卷烟总销量增长率。

二是低焦油品牌规格少,销量集中在少数品牌。2009年在销低焦油卷烟品牌共有42个,其中国外品牌10个。销量超过10万箱的品牌只有6个,分别是“红金龙”32万箱、“中南海”30.87万箱、“长白山”17.7万箱、“雄狮”15.88万箱、“八喜”15.33万箱、“红双喜(上海)”13.86万箱,6个品牌销量占全国低焦油市场比重高达79.32%。10个国外低焦油卷烟品牌共销售了4.15万箱,占全国低焦油卷烟2.53%的市场份额,其中销量最大的卷烟品牌是“555”,销量为1.6万箱。表2为2009年全国低焦油卷烟销量前10名排序。

三是结构低,集中在中低档卷烟。从分类别来看,158.56万箱低焦油卷烟销量中,三类烟中的销量比重最大,达63万箱,其次是五类烟和四类烟,分别为51万箱和33万箱,三个类别中低焦油卷烟销量占低焦油卷烟总销量的比重高达93%,而属一类、二类烟的比重仅为7%,见图2。

四是生产低焦油卷烟的企业较少。低焦油卷烟产销最大的企业是上海烟草集团,销量达到47.8万箱,其次是湖北中烟公司达33.69万箱,山东中烟以18.99万箱排第三位,这3家卷烟企业的低焦油卷烟合计销量占全国低焦油卷烟销量比重达55.5%。低焦油卷烟销量排前10名的企业的销量比重更是高达84%(见表3)。

五是低焦油卷烟市场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和地产低焦油卷烟较大的省份。2009年,低焦油卷烟销量超过30万箱的市场为湖北省市场,销量在10万~20万箱的市场2个,销量5万~10万箱的市场6个,销量1万~5万箱的市场12个。从销量前10名省区的地理位置看,除湖北、吉林、黑龙江3个(其中湖北、黑龙江均有产量较大的地产烟)市场外,其他7个市场销量均属沿海省市,而销量不足1万箱的市场绝大部分属西部省份(见表4)。

5国内低焦油卷烟发展前景

5.1低焦油卷烟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国内低焦油卷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不容置疑。国外发达国家大部分已进入低焦油卷烟时代,国内卷烟“减害降焦”尽管起步晚,但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以高度关注公众健康为己任的推动下,卷烟降焦幅度大,低焦油卷烟市场发展快速,增速高于总量增速;低焦油品牌日益增多,不仅有如“中南海”为代表的混合型卷烟,也有像“长白山”、“红金龙”之类的烤烟型卷烟;低焦油卷烟涉及多个价类,在部分区域市场已形成消费主流之一。可以认为,国内卷烟消费市场进入低焦油时代已指日可待了。

5.2烟民接受低焦油卷烟的倾向较高将有利于其市场增长

消费者对低焦油卷烟的认知和购买倾向决定未来市场的大小。从各种卷烟市场调查报告来看,烟民对低焦油卷烟接受程度比较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在大连、广州、杭州等8个城市开展的针对低焦油卷烟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有70.9%的消费者认同“低焦油的卷烟可以减少对吸烟人健康的危害”的说法,而只有29.1%的消费者认同“焦油含量低的卷烟和普通的卷烟没有什么不同”的说法,有72.1%的消费者表示如果价格合适会“经常吸”或“主吸”低焦油卷烟产品。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立项的“云南重点高端卷烟品牌消费调研研究”项目于2007年在8省市20个城市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高端卷烟吸烟人群中有77%的人认为“高端卷烟焦油量在12毫克/支以下比较合适”,其中有47%认可8~12毫克/支焦油,30%认可8毫克/支以下,13%认为无所谓,只有10%认可12毫克/支以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作为推动国内控烟的官方机构,于2006年4月在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开展的“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调查”表明,只有17.2%的吸烟者认同“吸低焦油的卷烟同样有害健康”的观点,并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80%以上的吸烟者认可“吸低焦油卷烟会减少对健康危害”的观点。

从这三份来自不同机构的调查报告均表明一个事实:近80%的国内卷烟消费者认可抽吸低焦油卷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会更加日益关注,低焦油卷烟将会成为国内卷烟消费的主流。

5.3国内低焦油卷烟发展面临两个挑战

(1)卷烟“减害降焦”技术难关的攻克是低焦油卷烟快速发展的关键

经过多年开展“减害降焦”的研究,国内卷烟企业已积累一些控制卷烟焦油量的手段,如在“三纸一棒”上的通风稀释、调整烟丝结构中梗丝、膨胀烟丝和烟草薄片的比例,但这些手段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不可避免使卷烟吸食口味变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低焦油卷烟均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技术性难题,尤其在烤烟型卷烟上更为突出。烤烟型卷烟本身要求具有香气浓度较高的特性,但如采用阻隔和稀释这种单一手段使卷烟焦油量降低,无疑也会使烟味偏淡且香气不足,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以烤烟型消费为主的国内卷烟品牌,攻克在卷烟“减害降焦”后,保持卷烟香味稳定的技术难关成为产品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目前在大部分高档卷烟上实测焦油量较高的原因,也是因为担心产品焦油量降得太多导致消费者不接受而迟迟在高位。

(2)国外低焦油卷烟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毋庸置疑,跨国烟草公司在低焦油卷烟研发和生产上要比国内领先,尤其在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上领先更大。虽然目前国内以烤烟型卷烟为主,但在同等焦油量下,混合型卷烟的烟碱量要比烤烟型卷烟要高,抽吸时劲头也要更强一些,当国内卷烟消费进入低焦油时代,很难确保现有一部分消费中式烤烟型的烟民不会转向消费国外混合型卷烟。同时,如英美烟草公司一些长期研发和生产烤烟型卷烟的公司,其低焦油烤烟型品牌也会对国内低焦油卷烟品牌产生冲击。因此,国内卷烟企业一方面要“减害降焦”实现技术性突破,提高中式低焦油烤烟型卷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低焦油混合型卷烟,抵御国外低焦油卷烟的竞争。

参考文献:

[1]沈轶.低焦油卷烟市场分析[J].中国烟草,2008(9).

[2]何建龙,段宁东,孙力.高端卷烟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对卷烟营销的启示[J].烟草科学研究,2009(4).

[3]姜垣,李新建,等.八城市吸烟者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8(9).

[4]龚金龙.国外低害卷烟的发展及启示[J].烟草科学研究,2005(3).

工业烤箱论文篇7

站在2008红塔山创牌50年的时间拐点上,回望历史,半个世纪峥嵘岁月里红塔有太多值得记取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端史依旧令人记忆犹新。

经典始于1956

1953年,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在河南郑州召开第一次全国烤烟工作会议,有前苏联以及德、日、法等国的专家出席。会上评比全国各地的烟叶质量,有的地方烟叶质量较好,得了100分。玉溪代表团因交通不便,到会时评比已经结束,专家们按照前面的标准,玉溪代表团带去的烟叶,评得了108分,名列全国第一。

从此,地图上小得不见踪影的玉溪真正为全国人民刮目相看,这个“云烟之乡”在不期然间,为后来的红塔人訇然开启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有了闻名全国的好原料,玉溪人原本对红塔的虔诚心境转化为对自主生产一种烟草产品的热烈渴求。1956年5月,投资294.7万元的玉溪烟叶复烤厂,在荆棘丛生的白塔山麓破土动工。由于酷暑连着雨季,住在窝棚内的建设者顶烈日、沐暴雨、踏泥泞,以高昂斗志,争分夺秒加紧施工。上海卷烟二厂已停用的两台复烤机、蒸叶机、打包机等设备被调来,7名上海技师现场指导安装,9月底全部建成。

1957年玉溪复烤厂改名为玉溪烤烟厂,于11月1日正式投产。

1958年初,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烤烟厂扩建为玉溪卷烟厂。伴随热潮,建设者夜以继日加紧施工,仅4个月时间,就建成了第一幢卷烟厂房和仓库,从上海华美烟厂调拨的11台“永进”牌和19台“新中国”牌卷烟机,成了玉溪烟厂最初的“武器”。

同年5月“丰收”牌和“”牌卷烟研制成功,也就是在当年了月,被鼓动起来的人们将矗立了600年的白塔全部涂成红色,从此,白塔更名红塔,山也易名红塔山,塔和山的历史从此被刷新。

让玉溪名扬天下的,正是“红塔山”。

翻开红塔集团的历史档案,一张主席台中央悬挂着“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50年前玉溪烤烟厂开工剪裁仪式的泛黄照片躺在历史的记忆里。直至今日,在“创新,品牌”红塔论坛上,红塔集团董事长柳万东仍乐意在这样的场合骄傲地追忆当年-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故事:

1958年10月,玉溪卷烟厂(红塔集团前身),在基建过程中,利用已到厂的卷烟机5台、切丝机2台,以原有的仓库做临时车间,试产了“红塔山”5.24箱。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厂里发动全厂职工自力更生研制,决定以当时最优质高档的卷烟――红塔山,送给主席。这是玉溪人民对于这一方水土的情结,这种人文情结无疑是红塔山品牌的根。并在烟箱上面写着“送给”5个大字,千里迢迢送往了北京中南海。

这是一包以白色为底,上面图案全是红色的香烟:红的塔、红的山、红的云……它是那个“红色浪潮”年代的生动记忆,12月1日,“红塔山”品牌正式登记注册。

1959年正式投产第一年,玉溪卷烟厂就创造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上缴国家税金936万元,创利润135万元。第二年乘势而上,年产卷烟突破10万箱大关,达到12万箱,向国家缴纳税金2893万元。实现利润435万元,创下了1966年之前玉溪卷烟厂效益的最高纪录。三年艰辛的创业为集团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56~1960:红塔历经着创业的艰辛。

1961~1979:尽管受到的严重冲击,红塔仍取得了佳绩。

正是基于一种对“云烟之乡”故土的眷恋,注定了红塔人要为玉溪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1985年,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投入51万元。指导、扶持烟农科学种烟,把广阔的农村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此后,每年的扶持费用不断增加,最高年份达到6亿多元。大力扶持之下,玉溪烟叶的品质大幅提高。优质烟叶、高起点引进的国外先进卷包设备和红塔人不间断的技术革新,逐步成就了“红塔山”、“玉溪”、“红梅”、“阿诗玛”、“恭贺新禧”等享誉海内外的名优品牌,也使红塔集团一跃成为中国烟草行业的龙头。“云烟之乡”的美称越叫越响,越叫越红。而这时的“云烟之乡”,已不单纯是指烤烟的优势,而是以烤烟为基础,卷烟为核心,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烟草产业链了。

所以,要问玉溪卷烟厂崛起的力量,上岁数的红塔老人会亲切地告诉你:真正使“云烟之乡”名扬四海的,是“红塔山”的崛起,是红塔山的文化,是红塔人的开创精神。

红塔山的声名鹊起

最先发现红塔山价值的是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商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广东沿海地区时有卷烟走私现象,“洋烟”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他们来到云南,惊喜地发现红塔山在口味、质量、外观等多方面均可以与外烟媲美。这些精明的生意人马上做起红塔山卷烟的生意来。

“到云南买烟,然后卖到广东。热火朝天的买卖使这批生意人成了第一批百万富翁。就这样,红塔山走向了全国”,有人回忆红塔山最初的“走俏”时这样说道。

1988年,国家放开了18种名优烟价格,实行市场浮动价。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都放开了所有卷烟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但在市场尚未完全放开的年代,能够买到红塔山,是件让人自豪的事。

有一件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1994年,“两烟”交易市场上,很多买主为了把红塔山卷烟弄到手,互相比价,红塔山从第一次每条65元的报价被买主们炒到100元,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二级批发价,但还有人高高地举起认购牌。然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玉溪卷烟厂宣布当日不愿意成交。不愿意的原因在哪里?很多人不理解。玉烟人的解释是:红塔山不应只成为贵族消费品,它应该流通到更为广阔的地方,为更多的人所认识。

红塔山在90年代达到了当时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最高峰时年产量近90万箱。20年左右的时间,一个品牌就为国家创利税800多亿,成为与“555”、“万宝路”等外烟抗衡的国产品牌。玉溪卷烟厂也由此被称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1995年9月,玉溪卷烟厂吸纳其他几家烟草企业,以“红塔”为名,成立红塔集团。

1999年到2001年这三年,由于体制的转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外还有制贩假、地方保护主义阻隔等多方面的原因,红塔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红塔山出现的危机牵动着人们的心。国家烟草专卖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保卫红塔山”的口号。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于2001年10月到红塔视察时这样说:“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心愿,什么时候,人们奔走相告,红塔山又回来了。”

2002年开始,人们对红塔山的再度辉煌寄予了希望。红塔人明白:“红塔山”不复兴,就不能代表红塔集团的复兴。因此红塔集团相继研发出了红塔山系列产品,其中“铂金”

红塔山,“新红塔山”、“人为峰”红塔山和“新势力”红塔山,以及“经典1956”红塔山、“经典100”红塔山等。同时,红塔集团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如“激情攀登哈巴雪山”、“赞助珠峰高程测量”等,传递了红塔集团的企业核心理念:“山高人为峰”。2005年,红塔山荣获“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中国名牌产品“等殊荣,并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行业榜首。

红塔山真的回来了。

玉溪的传承超越

如果说红塔山代言了红塔的辉煌,那么玉溪则是红塔当下品质的最佳载体。

玉溪是山水之乡,生于斯、长于斯的红塔集团在自己的品牌中同样寄予了山水情怀。

2003年以前,玉溪烟在媒体上鲜有曝光,但它的售价却是红塔卷烟产品中最高的。借助原料产地的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玉溪自然而然地被视为红塔品牌阵列中的高端产品。

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玉溪”品牌确立了“上善若水”的品牌理念。“玉溪”卷烟不仅代表着红塔集团的实力,还充分体现了玉溪的高原“水”文化。“玉溪”与“上善若水”这一理念悄然结合。

若将红塔山比作“高山”的代名词,玉溪则是“水文化”的代表,“山水文化”的高度交融与互相推动,对于今日红塔而言,这种意义不言而喻。

一个烟草企业的发展缩影

审读红塔集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这是一部创业史,是一部辉煌史,更是一部中国民族工业不断求新图变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演进史。

从1953年到现在,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在这半个世纪里,玉溪烟叶的品质,得到了一次次量的飞跃,一次次质的提升。“红塔”的发展,几乎贯穿着中国现代烟草行业的发展历程。阅读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红塔集团不仅因其为国家带来的巨大财富,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因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不灭经典。

50年来,红塔山已经风靡市场,誉满天下,从为向祖国十年大庆献礼,到1996年产销量达90万箱,实现税利100多亿元,红塔山创造的价值被社会各界公认:从1995年至2005年累计产销量高达631.71万箱,以2005年平均单箱销售收入11540元计算,这10年间“红塔山”单品牌销售收入累计达到730亿元;再以2005年“红塔山”的平均单箱税利8415元计算,10年间“红塔山”单品牌累计实现税利532亿元。“红塔山”的奉献巨大无比,“红塔山”的效应铸就了红塔集团的辉煌。2007年,红塔山单品牌销量超过115万箱,经济规模超过100亿元;红塔以王者的气势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经典”的大升级。2008年,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红塔山以更高的位势提出“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体现了中国经典的发展方向和坚定决心。

50年斗转星移,50年硕果累累。50年的烈火金刚,铸就了红塔集团的倚天宝剑。红塔山的问世、成长、壮大、崛起,直至荣获国优金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三项桂冠,标志着民族卷烟品牌的里程碑。在人们的心目中,红塔山已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标杆,一个情结,一种精神寄托。就像提到外国卷烟人们会自然想到万宝路一样,成为了具有普世价值的大众经典。

在今天的红塔高层看来,“红塔山”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不断做强做大“红塔山”品牌的本质内因就是在于多年来红塔抓住了国家和行业改革发展有利时机,把握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市场优势以及结陶效益优势,从而使“红塔山”做大做强。

“50年春秋,50年耕耘,50年收获,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永远铭记,难以忘怀。”在红塔创牌50周年总结大会上,总裁李穗明感慨地回忆。红塔经验表明,中国经典是做出来的,是具体入微的。

记忆是一份非凡的情感,点一根红塔山就是品读半个世纪的中国风雨。

工业烤箱论文篇8

关键词:卷烟;低焦油;市场;展望

随着第四次全球控烟浪潮的兴起,烟草业面临来自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烟草制造商一方面要生存、谋发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卷烟的危害性,烟草“减害降焦”成为全球烟草发展的方向。

中国烟草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为行业共同价值观,高度关注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从技术、理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降低卷烟焦油含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可以说“减害降焦”是推动烟草科技不断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卷烟市场发展的趋势。

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自2011年1月1日起,国内生产卷烟盒标焦油量不超过12毫克/支,2015年1月1日起不超过10毫克/支;卷烟危害性指数到2012年降至9.5以下、2015年降至9.0以下;重点骨干品牌要有3个以上规格焦油量在6毫克/支以下,同时储备一批焦油量在3毫克/支以下产品。以2009年全国平均卷烟焦油量为12.2毫克/支的现状看,到2011年实现卷烟焦油量不超过12毫克/支的要求困难不大,但要实现2015年焦油量不超过10毫克/支的要求则任重而道远。

1低焦油卷烟的含义

低焦油卷烟的焦油含量标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移。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卷烟焦油量普遍在20毫克/支以上时,当1976年世界第一支焦油量低于15毫克/支的卷烟诞生后,焦油量低于15毫克/支的卷烟被统称为低焦油卷烟。此后,随着卷烟降焦技术的不断进步,卷烟焦油量进一步降低,12毫克/支、10毫克/支的卷烟不断增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将焦油量低于12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控烟浪潮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卷烟焦油量不断降低,将焦油量低于10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国内烟草开展低焦油卷烟研制比国外晚了近10多年,但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高度重视下,各企业卷烟降焦工作开展得颇有成效,卷烟焦油量不断下降,在2006年以前,将焦油量低于12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此后又将焦油量低于10毫克/支的卷烟称为低焦油卷烟。

2国外低焦油卷烟市场发展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对降低卷烟焦油量的工作开展要比国内普遍早10~20年,低焦油卷烟已成为发达国家消费的主流。美国早在1980年时卷烟平均焦油量就达到14毫克/支,1990年下降为12.5毫克/支,目前均在12毫克/支以下;欧盟在1993年平均卷烟焦油量为13毫克/支,1998年规定焦油量超过12毫克/支的卷烟禁止销售,目前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卷烟焦油量已下降到10毫克/支以下了;日本的低焦油卷烟发展迅速并且是世界上卷烟焦油含量最低的国家,1994年平均焦油量就为9.5毫克/支,目前平均下降到8毫克/支以下。低焦油卷烟市场除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因限焦规定而发展迅速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扩大。巴西在1997年时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就达到24.1%,海湾国家自1999年起就禁止高于10毫克/支以上的卷烟上市,俄罗斯也要求进口卷烟不得高于12毫克/支。以上情况表明,国外主要卷烟消费市场中低焦油卷烟已成为消费主流,国外低焦油卷烟市场的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内的明天。

3国内卷烟焦油量变化的基本情况

3.1近20年来国内卷烟焦油变化的阶段

1987—2009年,我国卷烟焦油量由24.3毫克/支降至12.2毫克/支,22年间共降低了12.1毫克/支,平均每年下降0.53毫克/支。这22年间我国卷烟焦油量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年)为焦油量快速下降阶段,焦油含量由24.3毫克/支降至18.85毫克/支,年均降低1.09毫克/支,这一阶段焦油量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滤嘴烟比例大幅度提高,滤嘴烟生产比重由1986年的18.37%增加到1991年的55.09%;第二阶段(1993—1996年)为焦油量平稳阶段,4年间卷烟焦油量一直维持在18~19毫克/支的水平;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为缓慢递减阶段,焦油量由1997年的17.2毫克/支降低到2009年的12.2毫克/支,年均降低0.42毫克/支左右。在这一阶段,全国滤嘴卷烟产量已大幅提高,1998年就增加到97.3%,焦油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动卷烟企业降焦,在1997年烟草行业开始执行卷烟新国标后,企业加大了降焦工作力度,使用了多种降焦技术,促进了卷烟焦油量逐年递减,当年卷烟平均焦油量下降了1.61毫克/支。2004年1月9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调整卷烟焦油限量要求》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盒标焦油含量在15毫克/支以上的卷烟不得进入销售市场,当年卷烟焦油量下降幅度就达1.21毫克/支,此后卷烟焦油量又逐年缓慢下降,至2009年,全国卷烟平均焦油量已下降到12.2毫克/支,

3.2目前国内卷烟焦油量水平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对2010年一季度全国在产卷烟产品质量省际间交叉抽查通报显示,全国25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企业生产的81个品牌157个规格的卷烟产品焦油量和烟气实测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1毫克/支,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0.4毫克/支,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下降了0.1毫克/支。焦油量小于10毫克/支的卷烟占抽查产品数10.8%,焦油量在10~14毫克/支的卷烟占抽查产品的84.7%,未抽查到焦油量超过15毫克/支的卷烟产品。一类到五类烟的焦油量实测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8毫克/支、12.7毫克/支、12.3毫克/支、11.6毫克/支和11.5毫克/支。卷烟产品实测焦油量分布见表1。

在统计的25家卷烟工业企业中,受检产品焦油量实测加权平均值小于或等于12毫克/支的有14家;大于12毫克/支小于13毫克/支的有8家;大于或等于13毫克/支的有3家。值得一提的是,焦油量实测值不高于10毫克/支的卷烟产品有17个,这是自2006年起按《卷烟》新国标进行检测以来,焦油量低于10毫克/支的产品数量最多的一年。

4国内低焦油卷烟市场状况

一是规模小,但增长较快。2009年全国共销售低焦油卷烟158.56万箱,占全国卷烟总销量比重为3.5%,销量比2008年同期的134.75万箱增加23.81万

箱,增长17.67%,高于全国卷烟总销量增长率。

二是低焦油品牌规格少,销量集中在少数品牌。2009年在销低焦油卷烟品牌共有42个,其中国外品牌10个。销量超过10万箱的品牌只有6个,分别是“红金龙”32万箱、“中南海”30.87万箱、“长白山”17.7万箱、“雄狮”15.88万箱、“八喜”15.33万箱、“红双喜(上海)”13.86万箱,6个品牌销量占全国低焦油市场比重高达79.32%。10个国外低焦油卷烟品牌共销售了4.15万箱,占全国低焦油卷烟2.53%的市场份额,其中销量最大的卷烟品牌是“555”,销量为1.6万箱。表2为2009年全国低焦油卷烟销量前10名排序。

三是结构低,集中在中低档卷烟。从分类别来看,158.56万箱低焦油卷烟销量中,三类烟中的销量比重最大,达63万箱,其次是五类烟和四类烟,分别为51万箱和33万箱,三个类别中低焦油卷烟销量占低焦油卷烟总销量的比重高达93%,而属一类、二类烟的比重仅为7%,

四是生产低焦油卷烟的企业较少。低焦油卷烟产销最大的企业是上海烟草集团,销量达到47.8万箱,其次是湖北中烟公司达33.69万箱,山东中烟以18.99万箱排第三位,这3家卷烟企业的低焦油卷烟合计销量占全国低焦油卷烟销量比重达55.5%。低焦油卷烟销量排前10名的企业的销量比重更是高达84%(见表3)。

五是低焦油卷烟市场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和地产低焦油卷烟较大的省份。2009年,低焦油卷烟销量超过30万箱的市场为湖北省市场,销量在10万~20万箱的市场2个,销量5万~10万箱的市场6个,销量1万~5万箱的市场12个。从销量前10名省区的地理位置看,除湖北、吉林、黑龙江3个(其中湖北、黑龙江均有产量较大的地产烟)市场外,其他7个市场销量均属沿海省市,而销量不足1万箱的市场绝大部分属西部省份(见表4)。

5国内低焦油卷烟发展前景

5.1低焦油卷烟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国内低焦油卷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不容置疑。国外发达国家大部分已进入低焦油卷烟时代,国内卷烟“减害降焦”尽管起步晚,但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以高度关注公众健康为己任的推动下,卷烟降焦幅度大,低焦油卷烟市场发展快速,增速高于总量增速;低焦油品牌日益增多,不仅有如“中南海”为代表的混合型卷烟,也有像“长白山”、“红金龙”之类的烤烟型卷烟;低焦油卷烟涉及多个价类,在部分区域市场已形成消费主流之一。可以认为,国内卷烟消费市场进入低焦油时代已指日可待了。

5.2烟民接受低焦油卷烟的倾向较高将有利于其市场增长

消费者对低焦油卷烟的认知和购买倾向决定未来市场的大小。从各种卷烟市场调查报告来看,烟民对低焦油卷烟接受程度比较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在大连、广州、杭州等8个城市开展的针对低焦油卷烟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有70.9%的消费者认同“低焦油的卷烟可以减少对吸烟人健康的危害”的说法,而只有29.1%的消费者认同“焦油含量低的卷烟和普通的卷烟没有什么不同”的说法,有72.1%的消费者表示如果价格合适会“经常吸”或“主吸”低焦油卷烟产品。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立项的“云南重点高端卷烟品牌消费调研研究”项目于2007年在8省市20个城市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高端卷烟吸烟人群中有77%的人认为“高端卷烟焦油量在12毫克/支以下比较合适”,其中有47%认可8~12毫克/支焦油,30%认可8毫克/支以下,13%认为无所谓,只有10%认可12毫克/支以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作为推动国内控烟的官方机构,于2006年4月在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开展的“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调查”表明,只有17.2%的吸烟者认同“吸低焦油的卷烟同样有害健康”的观点,并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80%以上的吸烟者认可“吸低焦油卷烟会减少对健康危害”的观点。

从这三份来自不同机构的调查报告均表明一个事实:近80%的国内卷烟消费者认可抽吸低焦油卷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会更加日益关注,低焦油卷烟将会成为国内卷烟消费的主流。

5.3国内低焦油卷烟发展面临两个挑战

(1)卷烟“减害降焦”技术难关的攻克是低焦油卷烟快速发展的关键

经过多年开展“减害降焦”的研究,国内卷烟企业已积累一些控制卷烟焦油量的手段,如在“三纸一棒”上的通风稀释、调整烟丝结构中梗丝、膨胀烟丝和烟草薄片的比例,但这些手段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不可避免使卷烟吸食口味变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低焦油卷烟均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技术性难题,尤其在烤烟型卷烟上更为突出。烤烟型卷烟本身要求具有香气浓度较高的特性,但如采用阻隔和稀释这种单一手段使卷烟焦油量降低,无疑也会使烟味偏淡且香气不足,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以烤烟型消费为主的国内卷烟品牌,攻克在卷烟“减害降焦”后,保持卷烟香味稳定的技术难关成为产品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目前在大部分高档卷烟上实测焦油量较高的原因,也是因为担心产品焦油量降得太多导致消费者不接受而迟迟在高位。

(2)国外低焦油卷烟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毋庸置疑,跨国烟草公司在低焦油卷烟研发和生产上要比国内领先,尤其在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上领先更大。虽然目前国内以烤烟型卷烟为主,但在同等焦油量下,混合型卷烟的烟碱量要比烤烟型卷烟要高,抽吸时劲头也要更强一些,当国内卷烟消费进入低焦油时代,很难确保现有一部分消费中式烤烟型的烟民不会转向消费国外混合型卷烟。同时,如英美烟草公司一些长期研发和生产烤烟型卷烟的公司,其低焦油烤烟型品牌也会对国内低焦油卷烟品牌产生冲击。因此,国内卷烟企业一方面要“减害降焦”实现技术性突破,提高中式低焦油烤烟型卷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低焦油混合型卷烟,抵御国外低焦油卷烟的竞争。

参考文献:

[1]沈轶.低焦油卷烟市场分析[J].中国烟草,2008(9).

[2]何建龙,段宁东,孙力.高端卷烟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对卷烟营销的启示[J].烟草科学研究,2009(4).

[3]姜垣,李新建,等.八城市吸烟者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8(9).

工业烤箱论文篇9

关键词:低下等烟打包;二次预压;提高打包能力

中图分类号:tH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340-02

1分析加工生产低下等烟,打包能力不足的原因

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打叶复烤生产线打包使用的是昆明烟机集团风动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KY16二联式预压打包机,该设备理论上每小时可生产45箱以上的片烟,按平均出片率为65%计算,可得生产线最大流量为200kgΧ45箱÷65%=13846kg/h。这样的打包能力不管是安装在6000kg/h或是8000kg/h还是12000kg/h的生产线上都绰绰有余,在云南某地区12000kg/h的打叶复烤线也就使用这样的设备,可是这样的设备在我们的生产线上生产下低等烟的时候却显得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下低等烟特别是杂色烟和级外烟身份薄、油份少、吸湿性不强、散热快、密度小引起。在生产这样的烟叶时往往还没有到达打包重量而烟叶已到料箱顶部从而导致计量不准或根本无法将片烟装到预设重量。

2改进二次预压,打包生产低下等烟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只能将预压打包机料箱增高并加大压头的行程,可是由于厂房的高度限制这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或者将烟叶进料到一定程度后将烟叶压一次再进料到达预设重量再出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次预压。

我们曾经使用当进料到了预设重量的一半,如a联先进料100kg后转为B联进料,压头进行第一次预压,等到B联进料到100kg时再转到a联进料从而解决了无法进料到达200kg的问题。但是这样的缺点是要出箱时压头保压时间不足,烟叶很快就反弹到了无法进入复压的高度,甚至由于快速反弹造成根本就无法送出套箱。以生产线流量为6000kg/h,出片率为63%(低下等烟)计算,6000kg/hΧ63%=3780kg/h即1.05kg/s。以这样的数字计算,进料100kg需要95秒。从该联达到预置点后开始进行预压并且准备好新的烟箱进行装料需要至少为63秒的时间,因此保压时间只能设为95-63=32(秒)以下,而压头进行第一次预压并达到准备好进料状态只需要42秒,这样时间就浪费了95-42=53秒的时间,如果这样的时间用来作为出箱前的压头保压时间将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于是我们就提出先进料120kg再进料80kg,可是这样的问题又出现了,a联的保压时间是延长了,可是B联的保压时间却变得更短了,因为a联的保压时间与B联的进料120kg所需要的时间有关,而B联的保压时间却与a联进料80kg有关。既然保压时间与另一联进料到达一定重量的时间有关,又如何将前面所说的浪费的时间用为保压呢?最后我们想到了让先来料的a联进料先后顺序为120kg、80kg,而后来料的B联进料顺序为80kg、120kg,这样就能有效的将等待二次进料的时间用为保压。

以下以生产线流量每小时6000kg,出片率为63%为例,比较三种方式进行二次预压:

6000kg/hΧ63%=3780kg/h即1.05kg/s,进料100kg需要95秒,达到设定重量开始第一次预压到准备好第二次进料需要42秒,到达第二次预压重量直到准备好第下一个空箱准备好进料的时间需要63秒(不含保压时间)

2.1先后进料都为100kg的情况

以上保压时间为32秒为理论时间,当流量突然增大或是遇到特殊情况时复烤机出口只能是倒料,所以保压时间保险的只能设置为20秒

2.2先进料120kg,后进料80kg

2.3a联先进料120kg,后进料80kg;B联先进料80kg,后进料120kg

从以上三种不同的设置可以看出第三种设置方案最为合理,即a联进料顺序为120kg和80kg,B联进料顺序为80kg和120kg,但也存在着浪费时间的的问题,如果想要设置为最佳状态,可以按以下方式计算:

以生产线流量为7000kg斤每小时,出片率为63%计算,7000kg/hΧ63%=4410kg/h,即1.225kg/s

从准备开始一次预压到准备好第二次进料时间为42秒因此可以按1.225Χ42=51.45kg计算,进料少的一次为进54.45kg,如有加料则可能需要设为60kg,因此另一次进料为200-60=140kg。

保压时间为140÷1.05-63=70秒

一般情况下先进料140kg再进料60kg是没有有问题的,但是先进料60kg后预压一次,再进140kg的时候烟叶也有到达顶部的可能,具体重量分配还需根据现场情况设定。

所需更改操作界面如下:

3结论

(1)先进料的a联设置为先进多,后进少;后来料的B联设置为先进少,后进多,这种进料方式能合理的提高预压打包的能力,并且能得到合理的保压时间。

(2)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调整各联烟叶先进多少重量,后进多少重量,a联先进料重量调整范围为120-140kg。

(3)由于生产低下等级烟叶时周围环境因素如低下等级烟较难下压造成压头的行程时间比生产别的烟时所需要更长,保压时间就要按理论数据稍减少。因此设置保压时间应选择范围35-50秒。

(4)经过以上方式调整后,改进式二次预压可以为延长保压时间提高打包能力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建议推广应

用。

参考文献

工业烤箱论文篇10

那年夏天,先是在市政府当翻译的父亲失业了,他中午喝酒并且说了脏话,结果被炒了鱿鱼。接着是哥哥拿多不停地换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干不长久,又一次被解雇以后,他拒绝再去找工作。家中一下有了两个失业的人。

父亲失业以后染上了酗酒与的恶习,只要有一点钱,他不是去喝就是去赌。有一次母亲去台球间喊父亲回家,父亲躲进男厕所却仍被母亲找了出来。父亲自认为丢了面子,拿出来复枪要射杀母亲。直至警察来临,一场闹剧才得以收场。父亲因私藏枪支罪被带到了警局,母亲千方百计筹了钱才将父亲保释出狱。

正值青春期的哥哥待在家里,他对自己英俊的外表十分自恋,整天不是举哑铃就是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或者为挤一颗青春痘花上几个小时。他的游手好闲使得家人十分愤怒,然而不管家人如何恐吓他、谩骂他、羞辱他,拿多都无动于衷。

家里惟一有固定收入的是在洗衣店工作的姐姐。姐姐瞒着爸妈交了一个白人男朋友,也是个游手好闲的家伙,她丝毫不喜欢他,却因为孤独而和他在一起。结果姐姐未婚先孕,又不慎流产,可家中却因为没钱不能送她进医院……

这样一个家庭,住在墨西哥人聚居的贫民社区,靠政府的某种福利政策才能生存下去,贫困潦倒,问题重重,濒临崩溃的边缘。按曼尼老爸的说法,在这个社会,人可以像货物一样被分类,有的人是百万富翁,拥有一大堆东西;有的人身值一千元、一百元……十元、五元,或者一块钱;还有很多人等于五分或一毛。而他们自己,大概“只值一分钱”。

然而,14岁的少年曼尼对于人生却已有了自己虽青涩但也不失成熟的体察认识。“我想了很多年,也想不出一个墨西哥人,除了非常努力地工作以外,还能靠什么在这个社会上出人头地。”他睁大眼睛看着家里发生的种种事件,面对贫困与歧视他虽然也常常感到困惑,但他赞赏外公的生活态度:“外公一生中,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拼命地做,好像把所有明天的希望都寄托在今天的工作里。”曼尼继承了外公勤奋的基因,他不愿接受老爸自己只值一分钱的理论,他和哥哥拿多也不一样。曼尼希望靠自己的工作来一步步接近梦想,“没工作做,我就跟空可乐瓶一样空”。

有一阵子,曼尼和舅舅及两个表兄弟一起挨家挨户去卖水果,卖哈密瓜、苹果、橘子等任何季节性的水果。可是舅舅意外受伤,不得不卖掉小货车,这样水果也卖不成了。

很快就要开学,曼尼需要买衣服和文具的钱,他还想要一双棒球手套,想得要命。于是他怂恿哥哥和他一起,顶着烈日去当采辣椒的小工。他们在火热的骄阳下采摘着气味呛鼻的辣椒,还目睹了移民局来抓捕辣椒地里的非法移民。

在学校,种族之间的隔膜显而易见。在墨裔学生雷裘的鼓动下,曼尼参加了学校的墨裔拳击队。在拳击队中,他受到了雷裘的观念的影响:墨西哥人是印第安人的后代,墨西哥人的肤色不那么白,那就像地球需要泥土、树木需要阳光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最后雷裘的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但那对于曼尼依然是一次有意义的体验。

14岁的曼尼已经开始喜欢和仰慕女孩子。他不顾哥哥姐姐的冷嘲热讽,执意要去参加白人女孩桃蒂的派对。在派对上他成了众多白人少年中格格不入的一分子,而桃蒂也并不欢迎他的加入。最后曼尼出乖露丑,落荒而逃。

桃蒂家的那场灾难,使得原本就文静腼腆的曼尼更没办法和女孩子好好交往了。为了获得与女孩接近的机会,他被诱惑加入一个帮派,差点成为结伙抢劫的帮凶……

曼尼的老爸喜欢把曼尼喊做“烤箱里的鹦鹉”。这是一句墨西哥谚语:一只鹦鹉抱怨天气炎热,却不知道那是因为自己身处烤箱!这句谚语用来指那些天真无知的人,他们看不清自己所处的环境,看不清自己的立足之地,还一厢情愿地对生活抱着美好的幻想。

这句谚语原本或许是贬义的,但用于曼尼身上,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不管生活如何严酷,但他始终不曾妥协,不曾气馁,他内心深处,永远蕴含着对希望、对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