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英国饮食文化论文十篇英国饮食文化论文十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4:26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1

论文摘要: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译中式菜肴,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换。

中式菜肴的翻译尤其要注意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许多中式菜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而且许多菜点的命名为食客添情助兴。比如,许多菜肴常以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或带有民间色彩,或带有艺术性,力求雅典、美妙,富于文采,用以迎合食客们审美的食趣,寓意吉祥的祝愿。通过菜肴名称这一窗口,食客可以领略中国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领略到中国烹饪的浩瀚繁杂,博大精深。因此,翻译中式菜肴时我们需要做到“再现源语文化特征和再现源语文化信息”。

一、烹饪文化及烹饪方法的英译

中国菜烹饪的过程复杂,包括备料、刀工、火候、烹法等方面。要熟练而准确地将中式菜肴英译,除了熟知菜肴常用原料的英译外,还必须对菜的加工、烹饪及其在英语中的对应语了如指掌。

1.刀工(cutting

中国烹饪,刀工十分讲究,历来有“三分原料,七分加工”的说法,厨师总是因料施刀,根据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切割法,横刀、直刀、厚刀、薄刀、切花等,刀法对菜的质量有莫大的影响。譬如切猪、牛肉,猪、牛肉是有纹理的,顺着文理切,纤维长,炒出来的肉就韧。所以,炒肉片的肉,切时要横着纹理切。

翻译工作者为了译好菜名,应该了解中国菜的一些刀法。

有些中国菜的原料正式开切前,要有所加工,如去鳞(scaling)、剥皮(skinning)、剔骨(boning)、脱壳(shelling)、腌制(pick-ling)等。去鳞鱼译为(scaledrsh)、去皮肉(skinnedpork),剔骨鸡(bonedchicken)、虾仁(shelledshrimp)、咸蛋(saltedegg)、皮蛋(preservedegg)、酸菜(pickledvegetables),等等。

切中国菜常用的刀法有:切片(slicing)、切丝(shredding),切丁(dicing)、切柳(rlleting)、切方块(cubing)、剁碎(mining)、捣烂(mashing),酿(stuffing)等。刀法英译时往往用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或是名词表达。如:肉片(slicedpork或porkslices)、鸡丁(dicedchicken或chickendices)、肉饼(minedmeat或meatmince)、蒜泥(mashedgarlic或garlicmash)、等等。

2.火候(cookingtemperatures)

烹饪中国菜,掌握火候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菜的原料结构迥然不同,有的软,有的硬,有的脆,有的韧;另一方面,切的形状各异,块、片、丝、条,厚薄不等,长短不一。因此,生菜下锅,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使菜鲜美可口,保证菜的质量。中国烹饪的火候有文火(slowrre;gentleheat)、武火(highheat)和文武火(moderatetemperature)之分。用什么样的火进行烹饪取决于什么样的原料和形状的菜。以鸡为例,如果是嫩鸡并切片,就宜高温快炒,这样炒出来的鸡肉鲜嫩可口;要是用慢火煮,鸡肉就会硬而韧。如果是老鸡,只能炯或炖,若炒食,鸡肉会咬不动。

3.烹饪方法(cookingtechniques)

中国菜的烹饪方法很多,为了方便翻译,可把中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作如下分类。

一是煲、煮、炖。煲、煮、炖的共同特点是把食物置于有水的炊具中,然后加温,使食物变熟。煲(stewed):把食物放人一个煲中,加水加温煮。如,煲牛脯(StewBrisketorStewedBrisket)。煮(boiled):把食物放在有水的锅里煮。如,煮鸡蛋(Boiledegg)。煮有快煮和慢煮(instantboiling/quick一boilingandslow一boiling)两种。炖(stewed):垠煮食品使之熟烂。如,炖肉(Stewedpork)。

二是煎、炒、炸。煎、炒、炸的共同之处是烹制食品不用水,只用油。将油置于锅内,加高温使食物至熟。“煎、炒、炸”译为英语时均用场(-ing)一词,只是加不同的修饰语。煎(friedorpan一fried)锅里放少量的油加热,把食物置于其中使表面至黄。如,煎鱼(FriedFish)。炒(sti;一fried):锅里放少量的油加热,后放人食物并不停翻炒直至熟。如,炒鱿鱼(Stir一friedSlicedSquid)。然而,“炒蛋”的英译却是Scrambledegg,不译Sti:一friedegg。另有一词是“爆"(quick一fried),"爆”是炒的一种方式,快速的炒使食物至熟。如,爆牛肉(Quick一friedBeef)。炸(deep一fried):把食物放进滚沸的油里使之熟。炸有“干炸”(drydeep一fried)、软炸(softdeep一fried)和酥炸(crispdeep一fried)之分,翻译时,一般均译为deep一fried。如,炸排骨(Deep一friedSpareribs)。

三是烧、炯、扒。烧(braised):先用油炸,后加进酱油等作料烧。如,红烧鲤鱼(BraisedCarpwithBrownSauce)。炯(braised):紧盖锅盖,用文火把食物煮熟或炖烂。如,黄炯鸭块(BraisedDuckwithBrownSauce)。扒(stewedorbraised):用文火将食物喂或炖烂。如,扒羊肉(StewedorBraisedmutton)。

四是烘、烤、焙。烘、烤、焙共同之处是食物与明火直接接触或放在铁架上烧,或者放在烤箱里烤。烘(baked):用火或热气使食物变热、变干至熟。如,烘面包(BakedBread)。烤(roast,barbecued):食物在火上烤使之干、至熟。如,烤鸭(RoastDuck,这是唯一不用过去分词的译法)叉烤肉(Barbe-cuedpork)。焙(baked):用干热使食物变至熟。如、焙土豆片(BakedpotatoChips)。

五是蒸、熏、灼(余)、酿(填)。蒸(steamed):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热至熟。如,粉蒸肉(SteamedporkwithRiceFlour)。熏(smoked):用烟熏来调制食品,使其有一种特殊味道。如,熏鱼(SmokedFish)。灼、余(scalded):如,白灼基围虾(ScaldedShrimps),永花生米(Scaldedpeanut)。酿、填(stuffed):如,酿豆腐(BeanCurdStuffedwithmincedpork),酉良卿鱼(StewedCarpStuffedwithmincedpork)。

以上列举的是中国菜的一些主要烹饪方法。只要熟悉这些技法,翻译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饮食文化与菜肴英译的技巧

现今的中国菜肴英译方法普遍采用音译、直译(写实)、意译(写意)和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但有一趋向值得注意,即崇尚“写意”型,也就是另一意义上的“写实”型,一味摒弃菜名中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行话隐语”,只图使人了解菜式的实际意义,而忽略了其中寓含的文化精华,有人说这样就可以避免使人被复杂古怪的菜名搞的一头雾水,食欲大减。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会使食客食欲大减,而且还会使对中国文化神往不已的外国朋友们大失所望。菜名的英译,应尽可能保留其富含的文化色彩。以下从保留中国文化色彩与中菜命名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菜英译的技巧。

第一,以菜式原料和烹饪方法命名的中菜,即所谓的“写实型”,大都可以采用直译法。中国饮食资源极其丰富,烹饪方法更是难以计数,大都是国外未必有的,所以在这一情况下直译当然也可以保留文化色彩。这一观点在现今翻译界也是大都认同的。如:

清蒸甲鱼Steamedturtle菠萝鸭片SlicedDuckwithpine-apple红烧全鱼FishwithBrownSauce香菇蒸鸡SteamedChickenwithmushroom。此类菜名的英译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烹饪方法一般以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出现;二是一个菜式中如果不止一种原料,翻译时一般译作“烹饪方式+主料+with+其他配料”。如:青椒牛肉丝Stir一friedShreddedBeefwithGreenpepper。三是一个菜式中,如采用特别的酱料和作料,可在译名后加“within+酱(作)料”。例如:油浸绍鱼Steamedpomfretinoil;蚝油鸡球ChickenBallswithoysterSauce。四是有些菜式,烹饪方法并不十分重要,可以不译出来。如:蟹粉鱼唇Shark’sLipwithCrabmeat。

第二,以地名命名的菜式在英译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本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烹饪技艺和风味。此类菜名可有三种译法。一是直译地名原料法。如:广东香肠GuangdongSausage。二是菜名反映地方风味时,英译时可在地名后加style(风味)。如:京酱牛肉BeefCookedwithSoySauce,BeijingStyle。三是菜名中的原料为地方特产时,其译名为:烹饪方法+地名+原料。如:南京板鸭SteamednanjingDuck。

有些菜式各地皆有,而某处的特别独到有名,英译时即使原菜名中无地名,也可在后面加上地名,如粤菜有一名菜叉烧,是香料腌制的一种烤瘦肉,为广东特有。如果译为一般的烤肉,译文就未尽菜谱之意。因此,叉烧可译为Roast印icedFilletofpork,GuangdongStyle。又如潮洲烧雁鹅,可译为ChaozhouRoastGoose或RoastGoose,ChaozhouStyle。

第三,中国独有的特色食品的英译,音译法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如饺子、粽子、点心、锅贴、测羊肉都可音译为Jiaozi,Zongzi,Dianxin,Guotie,Shuanyangrou,再辅以简明解释。

第四,以药膳命名者。中药是我国独有的宝贵财富,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与饮食巧妙的结合起来,制成药膳,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药膳的营养、保健、治病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各大餐厅饭店里均有药膳菜肴。做好此类菜名的英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常见的药膳菜肴有:构祀粥,西洋参炖鸡,双鞭壮阳汤,杜仲腰花,当归炖羊肉等。药膳菜名的翻译有一定难度,因为绝大多数中药材没有相对应的英文名,如果直译为拉丁学名,如把当归译成angelicasinensis,天麻译成Gastrodiaelata,绝大多数食客不会知道是什么药物,更不用说知道它们的疗效和滋补作用了。所以,我们应简译药名,除少数相应英文名或较为熟悉几种药物外,一般都译作herbs(药草),如“天麻炖鸡”可译为StewedChickenwithHerbs,然后将疗效及滋补作用译出附在菜名后面。对于某些形象不雅的中药,如“牛鞭”,按字面意思译成whips既不雅,又令人迷惑。有人将其译为ox一tail,采用委婉语,以求与中文“牛鞭”的委婉语一致,笔者认为是可取的。

第五,以历史典故命名的菜名的英译。在中式菜肴中,有一部分是由某个人创始,或与某人有关,因而以其姓名命名,如东坡肉、狗不理包子、麻婆豆腐等。有一部分则是与某个历史事件或传说有关而直接以该事件或传说而命名,如佛跳墙、大救驾(安徽寿县名点。传说赵匡胤围困寿县九个月才得以占领,进城后劳累过度致病。厨师以猪油、面粉、果仁等精制一圆饼进呈,赵食后不久即康复。赵匡胤当皇帝后,赐该点心名“大救驾”。这类菜名一般比较复杂,不可以大而化之以某一固定译法为定则,应当灵活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这些深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典故,让外国食客吃得香,“想”得美。这类菜名的英译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办法。

一是以人名及其典故命名的,人名用音译或直译,菜名用直译方法。例如:东坡肉DongpoBraisedpork麻婆豆腐mapoBeanCurd宋嫂鱼羹SisterSong’sFishpotage叫化鸡Beggar’schicken;在译名后还可以辅以典故的解释,如“宫保鸡丁”,传统译法通常为DicedChickenwithChiliandpeanutsinHotSauce(inventedbyGongBaointheQingDynasty),虽然后面括号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典故,保留了部分文化色彩,但仍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反不如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dicedchickenwithchiliandpeanutsinhotsauce,inventedbyGongBaointheQingDynasty)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直译法辅以简单解释的方法。二是以传说、典故命名者,传统译法也是按“写实”型菜名译法直接译出该菜式的原料及烹调方法,然后用括号加上该菜的直译。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反宾为主的做法,只让外国客人了解了菜肴所包含的浅文化层次的外在表象,而把让客人了解其深文化层次的内在表现放在了次位,其实这些外在表现客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而有所了解的,而其内在表现你不讲,客人是无从知晓的,而这内在表现又是尤其重要的,所以此种译法是不妥的。而先直译或音译,保留浓重的文化特色,再在括号里辅以“写实”型菜名译法直接译出原料、烹法是更可取的。如“佛跳墙”,原先译作assortedmeatandVegetablesCookedinembers(Fotiaoqiang一luredbyitssmell,eventheBuddhajumpthewall);不如译作Fotiaoqiang一theBuddhaJumpedthewallforLuringbyitsSmell(assortedmeatandvegeta-tilescookedinemb。二),这样岂不更加明了,主次分明,相得益彰。还有前面讲的“大救驾”,译作Dajiujia—aKernelpastrySnackofShouxian(atown),thatoncecametotherescueofanemperor。

三是由于这类菜式含有很深的文化内涵,短短的菜名翻译无法解释得透彻,刘增羽先生的意见颇有道理,“在英译名之外再提供一个简短的背景说明”,以便食客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随着当今世界学汉语的热潮再次升温,像此类含典故的名菜可以偏向于先音译后解释的方法,如上所说的佛跳墙、大救驾、东坡肉等。

第六,以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者及以吉祥语命名者。在中式菜谱里,以“龙”、“凤”、“鸳鸯”、“如意”、“芙蓉”、“翡翠”、“元宝”、“荷包”等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的菜名比比皆是。如“凤凰展翅”、“祥龙献瑞”、“龙凤呈样”、“鸳鸯鱿鱼”、“芙蓉鸡片”、“元宝鱼翅”、“翡翠妒鱼卷”等。菜名悦耳动听,象征着吉祥如意,荣华富贵。以吉祥语命名的菜名往往用来表示祝福,多用于节日、生日、结婚等喜筵上,反映了中国人民趋吉的文化心理如“全家福”(山东名菜。由二十多种原料组成,主要有海参、鲍鱼、鱼肚、鸡、鸭、冬菇、菜心等。在山东各地多用老年寿诞、新婚喜庆、婴儿满月、合家团圆的喜庆宴席,以取吉祥之意)。这类菜名还有”老少平安’。等:此类菜名的英译,不少人崇尚所谓某些原料的“转译”,比如“凤凰玉米羹”中的“凤凰”,不译成英语意为长生鸟的“凤凰”(phoenix),而转译作其真实原料“鸡蛋”(egg),甚至于粤菜的“西湖牛肉羹”中的“西湖”,也被人转译为所谓真面目的“’鸡蛋”。如此,“凤凰”所代表的吉祥如意便不可知,“鸡蛋牛肉羹”中的鸡蛋在其中也无法使人联想起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所以将“凤凰玉米羹”译作phoenix(egg)CornthickSoup,“西湖牛肉羹”译作westLake(egg)BeefSoup较好。还有人将“凤凰拼盘”译作assortedColdDishesintheShapeofaphoe-nix,也是好的例子。还有一个“龙虎凤大烩”,人们一般将“龙虎凤”转译为三种原材料“蛇猫鸡”,即thickSoupofSnake,CatandChicken,笔者认为,这种译法是叫人大倒胃口的,“龙虎凤”,多么漂亮吉祥的名字,却译作“蛇猫鸡”下三滥般的名字,所以还是译作SoupofDragon(snake)tiger(cat)andphoenix(chicken)好。有人认为“一卵孵双凤”不可译为twophoenixHatchedfromoneegg,应译作ChickenSteamedinwatermelon,为什么不把二者结合起来呢?译为twophoenixHatchedfromoneegg(towchickensteamedinwatermelon)。还有含有“芙蓉”这类美丽事物的菜名如“‘芙蓉鸡片”、“甜芙蓉燕窝”、“出水芙蓉鸭”和“芙蓉蟹片”的芙蓉都被转译为其原材料“蛋白”(egg一white),不能不说是使这些菜肴大失色彩,大减魅力。有人将一芙蓉海参”译为SeaCucumberintheShapeandColourofH363SCUS,将“鸳鸯菜汤”译为water一shieldwithFloatingmanda-rinDuck就很贴切,有美感,笔者认为很值得借鉴。以上谈的是以吉祥事物命名的菜名,再看看以吉祥语命名的中菜的译法。人们通常采用意译为主,后加注释的方法,如菜名“老少平安”译为SteamedBeanCurdandmincedFish(thewholefamilyiswell),而从我们关于中国文化与中菜英译的关系来看,使人们领略到更深层次文化的内在表现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译出菜名所蕴含的祝福含义更重要,而菜肴本身的原料和制法便在次要,所以不如译为thewholeFamilyiswell(steamedbeancurdandmincedfish)。还有菜名“全家福”便可译作HappinesstothewholeFamily(stewedassortedmeats/hotchpotch,mixedwithseacucumber,squid,abdomenoffish,chicken,duck,fishball,shrimp,blackmushroomsandfungusetc.)。

第七,以一些美丽漂亮有趣的事物或形象情景命名的菜式。对于这类菜名的英译,不少人认为可摒弃中文菜名中美好形象和韵味,而只要使外国朋友明白菜是由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就行了,笔者认为这只是停留在表现菜名的外在表象文化上,所以是不可取的。有些人认为“白雪映红梅”(蒸虾蟹肉饼,面上点缀着蟹卵)不可以译作RedplumsReflectedonwhiteSnow,要译成SteamedpattiesofCrabmeatandmincedShrimpwithCrabRoeontop;“金华玉树鸡”(浙江金华特产火腿而著名,青菜形似玉树,即火腿青菜鸡)不可以译成ChickenCookedwithGoldenFlowerandJadetree,要译成SlicedChickenandHamwithGreens;"翡翠虾仁”只可以译成Stir一friedShrimpswithpeas;“百花酿北菇”应译成mushroomsStuffedwithmincedShrimps;“雪积银钟”应译成StewedmushroomsStuffedwithwhiteFungus;“雪耳余架装”只能译为ScaldedwhiteFunguswishVeiledLady;“蚂蚁上树”应译成BeanVermicelliwishSpicymeatSauce。这类译法要么完全不保留菜名的美丽丰韵,要么扭曲这种美丽丰韵,都是对中国美文化的损害。笔者认为可以找到保留这些美丽丰韵的方法:

白雪映红梅RedplumsReflectedwhiteSnow(steamedpattiesofcrabmeatandmincedshrimpwithcrabroeontop)金华玉树鸡SlicedChickenwithGoldenFlower(Jinhuaham)andJadetree(greens)翡翠虾仁Stir一friedShrimpswithJade(peas)百花酿北菇northmushroomsStuffedwithFlowers(minedfungus)雪积银钟white一snowonSilverClock(stewedmushroomsstaffedwithfungus)雪耳余架装white一snowearLady(scaldedwhitewithveil)蚂蚁上树antsClimbtree(beanvermicelliwithspicymeat)有人将“红烧狮子头”译为LionsHeadCasserole,“白雪蟹斗”译为Snow一whiteCrabinShell也是绝好的例子。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文化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红烧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翻译模因论;河西走廊饮食词汇;英译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各地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民俗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饮食也如此。河西走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河西走廊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虽然主食以面食为主,但是勤劳淳朴的河西人民以其智慧,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和烹饪方法使得河西走廊的饮食不仅色香味美、色形夺目。

由于河西走廊横跨威武、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五市,使得河西走廊的饮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若要将各具地方特色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河西走廊各地的饮食翻译成英文,让西方游客理解并接受,把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译者来说是很大的难题和挑战。因为,翻译的单位“既不是词汇,也不是文本,而是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译者很难在英语文化中找到与河西走廊地方饮食词汇对应的英语词汇,所以在词汇转换的过程中,要借助“模仿”复制的手段,探究河西走廊饮食词汇的翻译,希望为河西走廊饮食词汇的英译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让河西走廊饮食文化走向世界。

二、模因与翻译模因论

1976年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使用了meme一词说明文化进化的规律。他指出meme不仅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且还是文化遗传单位,要义是文化传播和模仿。Blackmore认为,如同生物进化一样,语言文化也在不断进化之中,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模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模因论,主张翻译理论的更迭和演变本身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他认为每一种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而另一方面它也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在复制模因的过程中,源语模因会束缚译出语,g出语会发生模因变体,如意译模因、节译模因、略译模因、译述模因、译评模因等,所以模因翻译是一个增值或删减的动态的传播过程,

三、翻译模因论与饮食词汇翻译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河西走廊特色饮食文化中很多饮食词汇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这给翻译地方饮食词汇带来了很大的制约。为了把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传播出去,翻译模因论为饮食词汇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翻译途径。从翻译模因论的角度,河西走廊特色饮食词汇及其所蕴含文化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模因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模因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味着源语与目标语的转化可分为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的纵向传播和非对等的横向复制和扩散。根据模因的传播方式,结合河西走廊特色饮食文化的特点,以模因为切入点,有效地进行语言转换,可以使河西走廊的饮食词汇翻译达到外宣的目的。

(一)直译核心模因

1.直译“绘形”模因

面食虽不像菜肴那么种类丰富,主料和配料繁杂多变,但其面粉的特性,可以被制作成形状、大小各异的种类。而形状各异的面食会影响食客的视觉从而影响味觉,因此面食翻译中在现面食制作的形状和尺寸大小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达到视觉感官上的满足,从而让国外食客在点餐时有更为直观的选择。对于以形命名的饮食名称可采用现形译法,直译这类饮食词汇的核心模块。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的命名中既包含了制作手法还包含了形状的信息,可直译核心模因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搓鱼子、炮仗子、香头子、鸡肠子、麻食子(又名猫耳朵)、桃娃子、鱼儿粉都是以形命名的饮食,可直译绘形的核心模因,但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可分别译为fish-shapednoodles、firecracker-shapednoodles,incense-head-shapednoodles、chicken’sgut-shapednoodles、cat-ear-shapednoodles、peach-shapedsteamedbun和fish-shapedjelly。

2.直译食材模因

河西走廊饮食的主要辅料也其命名的一大特点,不但可以提供客人选莱时所需要的基本信息,而且可以迎合客人的食欲、口味。翻译中可以采纳直译的翻译方法。如炸酱面译为noodleswithfriedbeanandmeatsauce,荞麦面可以翻译成buckwheatnoodles,灰碱面译为grayalkalinenoodles,粉皮面筋可以翻译为sheetjellyandgluten,鸡肉垫卷子可译为braisedchickenanddoughroll。羊筏子就是把羊的内脏做馅,灌入羊肠蒸煮而成的河西走廊特色菜肴之一,由于大多数外国人忌讳吃内脏,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清楚地呈现菜肴的材料,羊筏子可以直译为sheepgutsstuffedwithoffalsausage。杂碎译成lambchopsuey臊子面译为noodleswithmincedporkandvegetables。

3.直译烹饪手法模因

河西走廊饮食制作的烹调手法相对于其他菜肴的制作手法来说,比较简单,主要以拉、揪、拨、炒、红烧、蒸、烤、油爆、油炸、焖、炕为主,所以都可以用“V-ed+n”来直译表烹饪手法的核心模因。如揪片子译成hand-shreddedchips,拉条子译成hand-pulledlong(flatorround)noodles,炒面片和炒炮仗则分别译成friedchips和friedfirecracker-shapednoodles,炒拨拉译为stirredsheepoffal,拨鱼子(拨疙瘩)可译为srapedfish-shapednoodles(scrapeddoughball),火焰烤羊腿译为roastlambleg。黄焖羊肉、红焖羊肉译为braisedmutton,鸡肉焖卷子译为chickenbraisedwithdoughroll。油爆驼峰译为quick-friedhump,涮羊肉是instant-boiledmutton,炕羊肠译为bakedsheepgutsstaffedwithmixedsheepbloodandflour,炸油糕friedpastry、素烧面筋friedwheatgluten,粉蒸牛羊肉steamedbeeformuttonwithricepowder。

4.直译地名模因

河西走廊的饮食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比如饺子、臊子面、凉皮虽然制作的主料是一样的,但是辅料和制作手法以及味道会有差异,所以命名会凸显地方特色,如张掖臊子面、敦煌臊子面、敦煌杂割、敦煌浆水面、肃州酿皮子、永昌水饺、永昌面皮等。翻译这些饮食名称要直译地名模因。如张掖臊子面和敦煌臊子面可译为noodleswithmincedporkandvegetables,Zhangyestyle和noodleswithmincedporkandvegetables,Dunhuangstyle。敦煌杂割和敦煌浆水面译为lambchopsueysoup,Dunhuangstyle和souherbnoodles,Dunhong。肃州酿皮子、永昌水饺、永昌面皮分别译为clearnoodlesinchilisauce,Gananstyle、Yongchangdumping和clearnoodlesinchilisauce,Yongchang。

(二)略译“虚”模因

河西走廊的饮食词汇不仅色、香、味美,更以“文化作料”,即比喻、夸张的命名手法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如牛鞭、丝路驼掌(雪山驼掌)、雄关酥、戈壁雁影和麒麟驼掌,很难通过直译模因和复制目的语模因达到翻译的目的,只好放弃形象的比喻的编段,略其形象色彩。但是“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要“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地点明菜肴的原料和烹调方法”。在翻译这类饮食词汇时避“虚”就实,重点放在菜肴的实质内容的翻译方面。牛鞭是把牛鞭剞上花刀,后入鸡汤烧制而成,所以可以把这个“虚模因”略译,译为stewedbeefpizzles。丝路驼掌(雪山驼掌)译为steamedcamel’spawn。武威的特色美食“三套车”译为hand-pullednoodles,baconandjujubetea。西北大菜g为steamedslicedporkandmeatball。

四、结语

河西走廊的饮食文化是河西走廊历史文化长期沉淀的产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视角研究河西走廊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翻译模因论,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复制和变异。由于中西文化、饮食习惯等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河西走廊的饮食词汇在英语中“空缺”,只能通过直译、略译不同的核心模因来达到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andandreLefebvre.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m].London:Routledge,1992.

[2]BlackmoreS.themememachin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3]谭占海.语言模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王雪瑜.翻译模因论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2010(1).

[5]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7(6).

[6]庄帆.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泉州传统饮食的英译[J].陇东学院学报,2013(1).

[7]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禁忌,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禁忌(taboo)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ogan(汤加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指通过禁止人们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回避某些话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达到消灾避祸目的的规范。由于文化不同,各国间的禁忌习俗也不尽相同。

禁忌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禁忌几乎无处不在,按照禁忌的范畴来分,可分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探讨各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禁忌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英语国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还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中国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宗教不同,禁忌也有很大差异。

1.基督教禁忌

基督教忌讳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进入教堂要严肃,保持安静,以表达对神的敬意。忌食带血的食物,忌衣冠不整和在聚会或礼拜中吸烟等。同时,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人们都记得耶稣被叛徒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因此在耶稣受难日的当天,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如:理发、钉马蹄,钉钉子等。

2.天主教禁忌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天主教还有自身独特的禁忌。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结婚的,因此他们的相关隐私如子女问题是不能问及的。参加丧礼忌穿色泽艳丽的衣服,忌说笑;丧礼后两三星期死者亲属忌见客人,一年内忌参加大型宴会或舞会等。

3.佛教禁忌

佛教禁忌包含身体行为方面的禁忌如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语言方面的禁忌如不妄语,不恶口;意识方面的禁忌如不贪欲等。因此,信奉佛教的人忌吃荤食、不结婚、不蓄财。僧侣和教徒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部经过,忌随便抚摸小孩子的头部。忌当着僧侣的面杀生,喝酒,吃肉。女士面对僧侣忌穿着暴露;对于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得进入寺院朝拜,以免亵渎神像。

4.伊斯兰教禁忌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奉者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饮食方面,信仰者忌吃自死和非正常死亡的动物,忌饮酒。妇女忌外出工作,忌与男子相互观看,妇女在陌生人面前要带面纱。(《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他们认为妇女除双手、双足和面部外,其余身体部位,不能显露给丈夫以外的男子观看。在卫生方面,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事物,如大小便均需用左,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尤其是事物。

二、生活禁忌

生活中禁忌很多,比如在英国,避免问他人私事,不能插队,忌购物时讨价还价等。下面着重谈一下饮食和饮酒方面的禁忌。

1.饮食禁忌

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禁忌包含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两个方面。中国人的饮食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规矩而不是饮食内容上。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包括动物的头脚和内脏。英语国家的人忌吃肥肉、粘骨,忌食动物的头脚或内脏制成的食品。忌食狗肉、蛇肉等特殊动物制成的食品。忌食大蒜等有酸辣味道的食品。在饮食规矩方面他们也有一些禁忌,如喝汤时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用刀叉进菜时忌叮当作响。餐毕,刀叉忌乱放。忌当众挑牙,口中有食物时讲话。

2.饮酒禁忌

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饮酒禁忌方面有较大差异。西方酒类繁多,讲究不同场合,不同饭菜配不同的酒。比如,饭前喝开胃酒,饭中喝佐餐酒,饭后喝鸡尾酒或威士忌酒等。隆重的宴会上,他们会一道菜换一种酒,有时会把几种酒参在一起混饮。而中国人主张隆重场合喝一种酒,混饮现象更是少见。西方人喝酒忌畅饮,一醉方休,而中国人忌牛饮或急饮。主人给客人斟酒宜勤,但忌浅、忌溢。

三、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里,拜访某人需提前预约,否则会打乱别人的安排,造成不便。突然造访被视为粗鲁无礼的表现。以前中国人除了大事没有预约访客的习惯,但随着社会节奏的较快,预约访客逐渐开始实行,但没有那么严格。在预约到达时间上,中西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晚到十分钟被视为正常现象,美国人习惯晚到3-5分钟,因为一般情况下女主人忙于饭菜,饭前5分钟才有时间换衣服,早到会使主人感到尴尬。在中国,人们习惯于提前4-5分钟到达以示尊敬。

在西方国家,隐私是最大的禁忌。与西方人交谈时切忌谈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等。而在中国上述问题则被作为关注的话题加以讨论。中国人也有忌谈的东西如涉及个人尊严、缺点、短处等方面的事情。

在英语国家,有一火不点三支烟的忌讳。也就是说点一次火只能连续给两个人点烟,如果给第三个人点烟时需重新点火,否则会给其中一个人带来不便。

英语国家的人们在传统的节日互送小礼品是常有的事儿,但忌送重礼,重礼被认为是一种行贿行为。在美国,忌讳在公共场合或者业务交往过程中送礼,忌讳送有公司标志的东西(好像是在为公司做广告)。在英语国家,毫无缘由的送礼会使受礼者感到莫名其妙,这和中国相似。

四、其他禁忌

关于颜色的忌讳。在欧美国家,尽量少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巴西人忌讳黄色。在中国,忌用红笔写自己的名字和写信。

关于数字的忌讳。西方人把“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公共场合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字。“星期五”在西方被视为黑色星期五。据说耶稣是在这一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亚当夏娃是在这一天偷吃禁果的,大洪水也是在这一天爆发的。

中国人忌讳使用“四”和“三”(散的谐音),在喜庆场合避免使用这些数字。

由此可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禁忌就会导致友谊破裂,交际失败,种族冲突等严重问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想达到交际成功,避免文化冲突,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禁忌。通过深入的对比研究,提高文化意识,减少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宗、聂嘉恩、郭全胜,《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5

回顾过去,真正把外国食物和烹饪法带入英国,影响一国饮食文化的是征服者、归国的游人(战士、朝圣者和一般旅人)以及来自其它国家的皇室配偶。

作为早期的征服者,罗马人引进新的可食用作物和种子,对后世影响很大。英国肯特郡的一项特产――樱桃,正是罗马人带来的。当地最有名的糕点都是樱桃做成的,包括樱桃星形布丁,每年8月初樱桃丰收的季节,当地人还会制作樱桃派圣代来庆祝。但因为罗马多田地、少树木、阳光充足的特点造就其相对考究的烹调风格,令他们的烹饪手法、菜肴和饮酒的习惯,只被一小部分相对富裕的英国上层接受。例如,罗马人烹调肉类一般先去皮炖煮至五分熟,放入酱汁慢慢浸泡,再加入面粉调稠肉汁,倒入蔬菜熬煮,最后用鸡蛋黄、面包屑或弄碎的糕点调制成浓汁浇在上面。除此之外,罗马的许多作物种植起来比较困难和费工,英国天气多变、土地不够肥沃,缺少精心照料的小麦和葡萄难以生长存活。所以等罗马人离去后,他们大部分饮食习惯在英国迅速消亡。

之后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相比要粗鲁得多,这些不怎么注重饮食的人来自天气和英国相似的地方。相比罗马人,他们更多种植大麦,吃谷物熬煮的浓汤,喝大量淡啤酒。罗马人一般选用羊肉和猪肉,而盎格鲁-撒克逊人偏爱牛肉,常用铁叉烤着吃。自那以后,浓汤或麦片粥、牛肉和淡啤酒就变成英国饮食的标志。

至于来自法国的诺曼人,他们和罗马人一样维持贵族风范,但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诺曼人主要是土地贵族,而非军事统治者,所以英国本土的贵族和商人能接受他们,甚至渴望通过模仿诺曼人生活方式以示合作来换取好处。不久以后,英法混用的术语出现在英国上层阶级的菜单中,葡萄酒再次成为有钱人的最佳选择,即使到了现在也依旧如此。

诺曼征服后,国家间的战争甚少发生在英国本土,大多在外国的土地上进行。作战归来的战士带回糖、香料、藏红花等异国特产,永久改变英国的食物结构,其中影响最大的正是十字军东侵后,战士和朝圣者从的黎波里(现黎巴嫩北部)带回的糖,起先是王室贵族疯狂追捧,宴席上一定有大量加糖的果冻、果酱、蜜饯和各式杏仁饼干,连烹制肉类都要浇上浓浓的甜酱;后来糖价下降,寻常人家也能享用,至此英国的烹饪和饮食习惯发生革命性变化。

旅行家带领流行,热衷把异国风味的东西带回国。例如,英国权贵习惯送子弟前往欧洲大陆旅行,作为完成学业的一部分。有的游学后开阔眼界,学会社交礼仪,成为一位举止得体的贵族,更多的只是追赶时尚,体验新奇的异国生活。这些贵族子弟的首选游学目标往往在法国,当时上层社会流行罗曼蒂克的法国文化,对青年贵族而言有极大魅力;意大利则是英国学子向往的另一个国度,亚平宁半岛有最好的建筑、绘画和雕塑,曾经是文艺复兴的中心,是高雅艺术的殿堂;后来德国汉诺威王室入主英国,不少英国贵族开始选择前往英王的德意志属地;还有一些旅行者走得更远,深入伊斯兰世界,甚至到达遥远的东亚。他们旅行回国后,往往在上流社会受到热烈欢迎,大家乐于听他们谈论大陆的见闻和经历,所到国的饮食自然传播开来。比如说,伊斯兰王室宴席偏爱香甜的食物,在烹制肉类时喜欢加入杏仁汁、杏仁粉以及玫瑰水等从花朵中提取的香精。英王理查二世时的菜谱中就显露出穆斯林风格的迹象:小鸟用肉桂、丁香包裹和杏仁一起烹煮,加了杏仁汁和玫瑰水的米饭煮熟后拌入咸鸡肉、肉桂、丁香和豆蔻。

与外国皇室联姻同样造成英国饮食和社会模式的改变。从这个角度看,中世纪最重要的皇室联姻自然就是1152年英王亨利二世迎娶阿基坦(法国西南部)的埃莉诺,借此得到法国富饶辽阔的阿奎丹公国。通过与法国人联姻,英法两国关系更紧密,公国内占地极广的葡萄庄园出产大量优质葡萄酒供英国人享用,加深了英国人对葡萄酒的热爱。

大约又过了500年,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和法国公主亨莉雅妲•玛利亚结婚。这位外国皇后的影响力虽不能与前面提到的埃莉诺女公爵相提并论,但依然十分重要。后世研究者称赞她“毫无疑问是白厅最有品位的女士”。她会说流利的英语,结交许多英国朋友,颇具魅力。为了让这位皇后高兴,朝臣们纷纷把自己的厨子送去法国训练。当这些大厨学成归来时,法式佳肴和其它法国特色的烹饪手法也随之在英国流行。

于是15、16世纪的欧洲,法式烹饪占据金字塔顶端,不仅上层社会追捧,连当时的中产阶级都视之为顶级美味。最终扭转这一切的是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

他们最早进行航海和贸易,勇于到欧洲以外的地方冒险,因此独享某些外国商品的销售权。荷兰人变成欧洲的香料供应商,西班牙人拥有热朱古力的秘密配方,在它被公开前大赚一笔。受这些探险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清楚意识到饮食也是种国家资产,并逐渐摸索出本国独有的烹饪方法。这些变化不仅极大地改变饮食,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模式,从此之后大多数欧洲国家走上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食物文化国家特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45-03

引言

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本文以狭义的西方文化为视角。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

食物原料、烹调方法、食品的味道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受地域、气候、习俗还有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烹调方式。此外,不同的饮食观念、方式、食物以及饮食的时间、地点,可以反映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社会状况及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民族所形成的不同的性格。早餐是睡醒后的第一餐,通常在清晨食用,如此一来,人们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理一天繁重的工作。中国人和英国人有一点相似处,就是他们都喜欢在早上吃很多的东西,他们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由此可见,早餐是最能反映两国文化差异的一顿饭。本文主要就英国传统早餐和中国传统早餐进行调查,帮助人们通过饮食文化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处世哲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国传统早餐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andthentobreakfast,withwhatappetiteyouhave.”由此可见,早餐是一天中最为重要的一顿,在英国,早餐的分量相对多于其他国家。在周末或是一些特殊节日的早上,甚至当工作量繁重的时候,英国人常会来一份这样的传统早餐,他们认为,传统的早餐是开始一天的基础,因为传统早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他们一天的工作提供能量。因此,较于如今全球盛行的快餐文化,传统英式早餐更能展示英国文化不同于他国。

(一)英国传统早餐

英国的传统早餐称为“afullenglish”,亦可称为“aFryUp”或者“aFullmonty”,爱尔兰经常称之为aChub。传统早餐通常由许多种食物组成,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分是:培根和鸡蛋,除此之外还有香肠、野蘑菇、烤西红柿、炸土豆条、麦片粥、鸡蛋葱豆饭、腌鲑鱼、黑布丁、烤面包、蛋糕卷、萨莉·伦恩甜饼、浇上豆子的烤面包、既脆又有条理的艾尔夏牛熏肉和适季的水果。

如今,人们怕早上使用大量的油炸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导致肥胖,因而改用一些简单的食物,而这类简单的早餐叫做“大陆式早餐”(Continentalbreakfast),其味道比较清淡,通常是没有鱼的,但仍有少部分人早上会吃烟熏鲑鱼,这种大陆式早餐如今已风靡英国。在这种早餐中,最受欢迎的是玉米薄片(是用许多种谷物做成的,有小麦、玉米、小麦燕麦等),还有吐司、杂粮粥、浇上豆子的烤面包、水果汁、酸果酱(蜜饯食物,调味品之一)配上茶或咖啡。

(二)英国各个地域的传统早餐

英国,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其每个地区的早餐亦是各具特色:

苏格兰:土豆烤饼、麦片粥、哈吉斯(Haggis,类似大香肠,苏格兰人称之为羊杂布丁)。

爱尔兰:苏打面包、浅色香肠或白布丁(用牛肉、猪肉和内脏一起碾碎,掺入面包屑、香草、洋葱和辛香料,一起灌入肠衣中,趁新鲜煎或烤熟食用)。

威尔士:莱佛面包(将紫菜置于面包上烤食,味似牡蛎)。

北爱尔兰:基本上是和英式早餐相似,但是北爱尔兰的早餐中,通常还会有苏打面包,并且这种面包几乎全天都会被食用。

英国人通常不会在一些档次比较高的饭店吃这种英式早餐,他们会在家里自己做,或者是去café,也称作“caff”,其昵称是“greasyspoon”(油腻的勺子)。那里是一个让人能很好地放松的地方,并可以听听周围所发生的事。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一些小餐馆常会配薯条和番茄酱或棕色沙司,早餐通常是由吐司、黄油、柚橘酱、一杯茶(很多人喜欢用那种不带茶碟的有柄的杯子)或咖啡。

二、中国传统早餐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与此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悠远绵长。中国的饮食不仅受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民族特征、著名人物、历史神话的影响,还在“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说、形神相即说、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艺术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其中“天人合一”是强调天地人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要在饮食中实现人和天地的内在和谐的。(庞杰,2009)而阴阳五行说的内容为:以臊、焦、香、腥、腐五气为阳;以甘、酸、辛、苦、咸为五阴。阴养阳、阳调阴、阴阳平衡,人体健康。由此,古人为此拟构了一个营养体系框架:即以五谷为养,以五果为助,以五畜为益,以五菜为充。(庞杰,2009)

(一)中国早餐的历史

自(约)公元前6500年,已知最早的中国农业开始的北方的粟,及《古史考》上记载的“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汉朝以前,人们每日只食两餐,直到西楚霸王项羽命令战士一日三餐,以此来确保能够统一国家,早餐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干春松,张晓芒,2003)

至清朝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已达到巅峰。如《红楼梦》一书中,提到过的粥就有:糖粳米粥、碧粳粥、红稻米粥、燕窝粥、腊八粥、鸭子肉粥、江米粥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饭乃是一天的开始,为人们身体活动提供营养能量,直至今日,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国早餐的多样性

受不同区域、气候、民族特性的影响,中国的饮食已形成了如今公认的鲁、川、苏、粤、闽、浙、湘、徽中国“菜系”。中国的食物正逐步走向世界,中国各地早餐都具地域特色,且名称各异。在尤金·n·安德森著的《中国食物》书中,他详细列举了中国各地早餐的例子:

鲁:济南派:稀饭(旧时多以小米、高粱米煮食)。胶东派:粥,配食小面食、油炸食品及点心。孔府派:六个家常小炒,豆浆或咸糊糊,三四种点心。山东的煎饼、火烧(馅饼),咸菜(尤其喜欢吃蒜)。

川:酸辣粉,重庆的小面(主要是作料,有炒花生、黄豆、芝麻酱、榨菜粒、花椒粉、姜水、蒜水、香菜、五香粉、麻油等二十几样作料),武汉的热干面。

苏:包子(生煎包、小笼包、汤包)、蒸饺、豆腐脑、油条、烧饼、徐州的辣汤。

粤:米粉、猪杂汤河米粉、肠粉、咸水饺、煎油饼、黄豆面、葱油饼、煎饼、早茶iamch’a(喝茶,包括一些小吃timsam统称为早茶)、虾饺hakaau、烧卖siumaai、芋角、叉烧包、糯米团子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早餐,如纳西族的丽江粑粑、酥油茶;蒙古族的马奶;维吾尔族的“乌马什”;藏族的斗麻(是放了一撮炒面和少量曲拉(奶渣)和小片酥油的早茶)。

还有一部分早餐,只在特定节日时才会食用。正月元旦通常是略食些糕点,因为人们要互相拜年,请客吃饭。例《金瓶梅》中有一段:“正月元旦,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柱了香,烧了纸,吃些点心,备马。”寒食节常食大麦粥,子推饼(枣糕)。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五代。

三、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在饮食观念上体现出西方崇尚理性的概念,尤其是英国。英国人视早餐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此,英式传统早餐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餐,可以反映出西方与东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英国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来考虑的,(陈歆,2008)他们不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而是注重每日所摄取的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英国菜肴主要讲究原汁原味,煮菜居多,是为了保持食物中的营养,因此,英式早餐多是平淡无味的。英国人做菜时操作规范,不难发现他们的厨房里有秤、液体量杯、定时器、秤盘等,由此可见,其性格特点是精力充沛、呆板、不愿接受新事物,生活方式理性、健康,处理事情的态度严谨认真,做事情讲究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中国,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当与熟人见面时,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会问“吃饭了吗”,若对方回答“没有”,问话人通常会邀请对方去他家吃饭。上述在中国广泛使用的聊天对话,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战争不断,朝代更换频繁,没有自己土地的百姓,就只能交沉重的税收,租用地主的土地。一旦战争爆发或遇上自然灾害,就意味着百姓将会食不果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问“吃饭了吗”,是中国人最贴心的一句关怀,也能反映出中国人务实的性格。(曾寒英,2007)“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能明确说明,吃对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上述提到的传统早餐来看,中国人将“吃”发挥到极致,使其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受“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人食用应季食物,实现人和天地的内在和谐。根据阴阳五行说,中国人拟构了一个营养体系框架:即以五谷为养,以五果为助,以五畜为益,以五菜为充。这些理论造就了“药补不如食补”的饮食文化。(庞杰,2009)

在保持营养的基础上,中国人亦将饮食登峰造极,追求达到色香味俱全。中国人在做饭时比较感性,食物的味道以协调为度,在度以内的范围进行发挥,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人做出的早餐,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如我们所见,仅仅一类包子,就多达200种,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变通和创新的一面。

(二)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亦在早餐内容上。从自然条件上来看,英国土质稀薄缺水,只适合种植麦子和草,(李媛,2009)大面积的草原利于畜牧业发展,使牛肉、羊肉和奶制品极为丰富。与上述所提到的早餐相同,英国人早餐桌上往往都会有鸡蛋、牛奶和培根,这三者不仅能为英国人提供足够的能量,其营养还使英国人有着结实强壮的身体。就早餐内容而言,可以将英国人划分成“动物性格”(张从益,2004),食肉为主的民族多数有野心,并敢于开拓冒险,因为他们有强健的体魄,可以到世界各地进行打拼,这也许就是英国曾称霸海上,并到处殖民,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吧。

几千年以来,中国生产水平都处于低下状态,并且中国农民还身负重税,正因为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在古代,只要能吃的,人们几乎都吃,这体现在性格上就是包容、顺服与和谐。中国传统早餐以素食居多,这不仅有肉价贵的问题,还有佛教信仰的原因,而常食素菜的人,多数比较爱好和平,不喜争斗,也略显懦弱怕事。根据饮食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张从益,2004),食素为主的民族通常是温和的,固本守己,不愿远离自己的家乡,中国人能知足常乐,与自然相处和谐,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三)饮食餐具的差异

在中国等东方国家,人们通常都使用筷子,而西方国家的人,则更喜欢用刀叉。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筷子和刀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们各具自己的特色,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张吴湖,2006)。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吃饭,因为用筷子显得得体。虽然在远古时代,我国也曾用过刀叉,但古人认为那太不雅观,故而弃之不用。因此,筷子是一个高度文明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心理趋向,并铸造出我国是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张吴湖,2006)

在中国传统早餐中,人们除了使用筷子外,还经常用勺子来喝粥、吃馄饨及豆花等,这更能突出中国人内敛和含蓄。而在英国的早餐里,人们则是用刀叉来就餐,使用刀叉时,会给人一种暴虐、张狂的感觉。在吃吐司一类的早餐时,英国人甚至会用手去拿,这会给人一种野蛮、未经开化的感觉。

中英两国的食具代表着不同的理念,中国人用的筷子是木制圆状,这生动地表明,自然界和人类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英国人所用的刀叉,均都是金属所制的,这意味着自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有些人认为,餐具的材料和外观与两国各自的传统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传统要比英国更加文明。

(四)饮食时间及地点的差异

就早餐的使用时间及地点而言,也可以反映中国人和英国人的个性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人通常都是在洗漱完毕、衣着整齐之后才上桌吃,而且中国人几乎不会在床上食用早餐。第一,他们认为在洗漱之前吃早饭,嘴里的污浊会随着食物进到体内,这样既不卫生,又会导致健康问题。第二,他们通常会认为在床上吃早餐有失体面,并且会有残渣掉到床上,使周身的环境肮脏。并且人们通常把这样的生活同畜生联系起来,如“猪窝生活”。这可以反映出中国人讲究面子的性格,并且中国人普遍认为,人类是高于动物的生物。

与之相对,英国人在周末不需要上班时,通常会在床上享受他们的早餐时间。早餐会被端到床上享用,并且在享用之后,很可能再睡个回笼觉,他们并不在意掉在床上的残渣,并且他们的宠物也可以到床上同他们一同享用早餐。这个反映出英国人在生活的一些细节上比较随意,并且比较亲近自然。

【参考文献】

[1]庞杰,邱君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养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干春松,张晓芒(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5]曾寒英.从中国饮食文化看中国人的性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1).

[6]庞杰,邱君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养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李媛.从西方饮食文化谈跨文化交际[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246.

[8]张从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中式菜名英译功能派翻译理论翻译目的与原则

一、导言

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体文化,构成了主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菜名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反映着主体文化,对菜名的研究也因而成为研究一种文体文化的重要方面。

2008年背景奥运会后,中国菜越来越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所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使者。这种文化交流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翻译问题。而这些中国菜的英文译名从令人啼笑皆非到规范化、正规化,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二、目前中餐英译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中式菜名英译的现状,我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望文生义的翻译:四喜丸子——fourhappymeatball

这些都是望文生义的想当然的翻译,过分的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难免会引起歧义,费解甚至令人可笑的翻译。

(二)恶俗的翻译:

臭豆腐——smellybeancurd

口水鸡——slobberingchicken(流着口水的鸡)

(三)白开水式翻译:只是主配料的简单堆积。比如广东名菜“佛跳墙”在很多菜馆都被翻译成“abaloneshark’sfinandfishmaw”,像“佛跳墙”这类具有深厚民间历史典故的名菜,直接按照材料翻译出来就觉得索然无味了,未免可惜。

三、功能派翻译理论基础

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scopo-theory),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弗米尔认为单靠语言学解决不了问题,根据行为学的理论,他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语篇。

总之,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译文功能论,指出翻译过程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该是对等理论要求的原文及功能,而应该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

四、中式菜名英译的策略

(一)中餐英译文本的两个功能

1.让广大的外国朋友在餐厅或酒店就餐时,能够看懂菜单上的一道道菜名,了解这些美味佳肴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可以随心所欲享用菜肴。

2.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在品尝中餐的美味佳肴时增加对中餐的了解,让中餐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二)翻译策略

根据中餐英译文本的两个功能,对于主要目的是方便客人点餐一类的中餐,如果是写实性命名的菜肴,即菜肴是以原料或附带加工形状命名和烹饪手段而命名,这类菜名主要是展现菜肴所用的原料,刀工或烹饪手法,同时也兼容菜肴的口味。由于中英文中关于描写原料,刀工和烹饪手段的词基本存在对等语,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的方法,将菜肴的原料,味道,制作方法等翻译出来即可。

由于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美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有的菜名还蕴含历史和典故,这些菜肴的命名往往利用写意型命名,往往不出现原料及烹饪方法,初次品尝的食客面对食谱往往感到莫名其妙。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虽然这些写意的菜肴被意译后往往会失去他们原名的象征,吉祥和文化意译,但是这样翻译后的菜单简洁明了,体现了菜单传递信息的文本功能,方便外国食客快速点菜用餐。

1.方便客人点餐

即了解菜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翻译时应该注重菜的原料,味道,烹制方法等等。

直译(写实性命名的菜肴,主料加配料加调料)

烤乳猪roastsucklingpig

黄焖大虾braisedprawnsinricewine

脆皮鸡crispychicken

意译(对于写意性命名的菜肴,用避虚就实的方法,翻译出实质)

霸王别姬broiledchickencutletswithturtle

蚂蚁上树sautéedbeanvermicelliwithspicymeatsauce

糖醋里脊friedsweetandsourtenderloin

2.文化翻译

此外,如果菜名翻译还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和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重任,那么翻译所采用的策略就必须与此目的相适应。尤其是写意型命名的菜肴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属于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尽量传达文化信息,多采用直译+释义法和音译加注的方法。

直译加释义

在中式菜肴中,有些菜含有历史典故,是由某人创始或与某人有关,因而以其姓名命名,如东坡肉,宋嫂鱼羹等。有一部分则与某个历史事件或传说有关而直接以该事件或传说命名,如佛跳墙,叫花鸡等。这类菜名一般比较复杂,我们再翻译的时候应当灵活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这些深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典故,此类菜名的英译一般采用直译+释义法翻译,即先直接按中文菜名翻译出其含义,然后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

佛跳墙Fotiaoqiang——steamedabalonewithshark’sfinandfishmawinbroth(luredbyitsdeliciousaromaeventheBuddhajumpedoverthewalltoeatthisdishes)

音译或音译加注释

对中国特有的食品的翻译,多采用音译,或者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如豆腐,粽子,饺子,馄饨等等。

Jiaozi—wonton

粽子翻译为Zongzi——glutinousricedumplingswrappedinbambooleaves.

五、总结

文章主要简介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本文对德国功能派理论作了介绍,提出了这一理论可以作为中式菜名的英译一个范式。就菜名翻译而言,菜名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更多的是文化内涵的传递。文中笔者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菜名命名的原则以及目前菜名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因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笔者提出了菜谱翻译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运用到菜谱翻译中并详细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以及这个具体方法对菜名翻译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mondayJerem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1:79.

[2]白薇.中文菜单英译之我见[J].外语研究考试周刊,2007(10):30-31.

[3]陈德彰.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4]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汤立尹.中餐菜单英译的“信、达、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5):121-122.

[6]王逢鑫.汉英饮食文化词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

[7]翁凤祥.实用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49.

[8]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8

不期而遇发现快乐

1987年,杜莉从四川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毕业,来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从一名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到烹饪学校的教师,其间的跨度很大,刚开始她难免有些彷徨和迷茫。但是,在当时四川烹专领导和老教师尤其是熊四智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杜莉很快理解了“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含义,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饮食早已不仅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还满足着人类的心理需求,越来越拥有丰富的社会属性,形成了一种文化。于是,她从古典文化、历史学视角找到了一个进入烹饪教育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饮食文化,由衷地热爱上了饮食文化教育和研究工作,并从中发现和享受着快乐。

教书育人融合创新

自从到了四川烹专,杜莉就一直担任《中国烹饪概论》的主讲教师。20多年来,她不断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为依据,始终站在饮食文化学科的前沿,将餐饮业发展的新知识、新动态融入教学:在讲授过程中坚持“条理清晰、讲解透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风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互动等教学方法,将教、学、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餐逐渐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西餐、西点的企业不断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杜莉教授又组织教学团队开发了《西方饮食文化》课程,并与餐饮企业共同设计课程。而与课程建设相伴的是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杜莉及其教学团队在这项工作上一直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由杜莉主编的教材《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烹饪概论》分别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高等职业教育教改教材,《西方饮食文化》和《川菜文化概论》更是全国首创。

教学认真负责、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是学生对杜莉教授上课最直接的感受。如她在上《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西方饮食习俗”一节时,会穿插一些中国饮食习俗,还会拿出珍藏的餐具、茶具做展示,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教书必须育人。她常用“先做人后做事”的古训与学生和青年教师共勉,既传道授业解惑,又讨论做人原则和职业道德,邀请全国餐饮界著名学者、大师来校讲学、现身说法,引导学生和青年教师热爱餐饮事业,鼓励他们奋发图强、追逐梦想。

孜孜求索服务社会

除了承担教学任务,杜莉教授在学校还从事饮食文化的研究工作。20多年来,她潜心钻研、上下求索,先后撰写出版了《中西饮食文化比较》《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巴蜀饮食文化纵横》等20余部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刊物上百余篇,主持完成了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在饮食文化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专著《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填补了我国在饮食文化领域研究的空白;参与撰写的《奥运餐饮培训教程》成为奥运史上第一本餐饮培训教材。主编的《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首次创造性地解决了川菜翻译难题,为赢得川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奠定了基础,是川菜的重大标志性图书。该书已成为四川省及成都市对外交流宣传的常备礼物,对促进川菜国际化发展、加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目的论饮食文化中文菜单

一、目的论对菜单翻译的指导作用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源文本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所谓翻译,就是译者根据目的文本的功能从源文本中选择恰当的信息构成目的文本来实现其特定功能的过程。菜单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语篇,从文本类型来看,属于“传意+使役”类文本,其传意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菜品的信息,包括原料、调料、烹饪方式等,而其使役功能简而言之就是说服客人点菜消费。就文体风格而言,中文菜名的命名方式繁多,喜欢采用对称和富有韵律的四字短语,修辞格,传说和典故;而英文菜名命名相对简单,着重于传达菜品的基本信息。从内容上看,在菜名的组成元素即原料、调料、烹饪方法、色、香、味、形、连接词等方面的表述上,二者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将中文菜单看成是“信息来源”,充分考虑英语国家客人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以实现目的文本的预期功能即提供菜品信息,说服客人点菜消费,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功能。

二、中、西餐菜单的差异

由于地域差异,世界各国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和烹调方法,并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

(一)结构性差异

(1)首先体现在其编排上。中餐菜单的编排大体分成冷菜、热菜、汤菜等四个部分,而西餐菜单则分成开胃品、汤、副菜等七个部分。如下所示:

中餐菜单的编排西餐菜单的编排

-冷菜-appetizers(开胃品)

-热菜-soups(汤)

-汤菜-starters(副菜)

-主食和小吃-maincourses(主菜)

-salads(蔬菜类菜肴)

-desserts(甜点)

-coffee,tea(咖啡、茶)

(2)其次还体现在烹调方法的繁复程度上。西餐讲求营养,菜单烹调方法比较简单,一般使用蒸、煮、炸、烤、焖等方法。而中餐讲究色、香、味、形、意、俱佳,烹调方法相当繁复,至少有50种之多,其基本烹调方法就包括九种:煮(boiling)、炖(simmering)、焖(stewing)、烧(braising)、炸(frying)、烤(baking)、蒸(steaming)、熏(smoking)、白灼(scalding)。

(二)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上的差异是中、西餐文化差异的突出体现。西餐强调营养价值,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多从“营养价值”角度来评价饮食的优劣;而中餐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并不太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

(2)这种饮食观念的差异导致了烹调文化也不尽相同。西餐烹调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蔬菜多生吃,烹调方法大多比较简单。中餐烹调讲求整体和调和之美,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

三、中餐菜单英译的基本原则

中国菜肴的命名多富于艺术性,许多菜名文化蕴含丰富,牵涉到人名、地名、动物名和自然景色等。因此,菜名的翻译要跨越中西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

(一)避免文化冲突

中餐菜名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讳的,则可省略不译。如“翡翠鱼翅”中的翡翠不过是起装饰作用的新鲜蔬菜而已。再如“脆皮乳鸽”,将象征着和平的鸽子烹而食之,是西方人不能接受的,最好将其略过。

(二)避虚就实原则

中华菜名讲究美的传递,但是鉴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的联想效果,翻译中可避虚求实,采用转译或者意译。一些“文化菜名”寓意深远,是不可译的,所以通常只译实名。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赋予深刻象征意义的高贵植物和晶莹透亮的玉石被用来为一些色泽鲜艳、赏心悦目的菜肴冠名。人们常用“芙蓉”代表蛋清,把青豆比作翡翠,但是这种高雅的联想与另一种语言文化是无法相融的,英译的原则只有实译。总之,中餐菜名的英译应该借鉴中菜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特色,对一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了菜名信息,又有助于引起食欲。

四、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

中文菜单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充分体现出汉语的语言特点,在句法、词法和修辞等方面都运用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的烹调文化博大精深,地方特色、传统特色和历史典故都孕育于其名称之中。因此,中文菜单翻译不仅要考虑到语言因素,还要兼顾文化信息的转换。本文认为大体可以将中文菜单的英译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的指称意义,使内容与形式相符。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翻译清楚直白的菜名。如:“脆皮鸡”(CrispyChicken)、“苹果派”(applepie)。直译实质就是开门见山,突出主料,朴素中蕴涵文雅,使人一看便大致了解菜肴的构成和特色。

(二)意译法

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一般采用意译法。意译就是将抽象或带有联想性的菜名具体清晰的表达出来。中菜除讲究“色、香、味”之外,还讲究做得“好看”,叫得“好听”。故许多中国菜名采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形象,让食客未尝其菜,先听其名,便已食欲大开。然而,这些菜名在译成英文时,如若照译形象,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客人听了会感到莫名其妙,所以不如舍形求意,例如:“圣女果”(Cherrytomatoes)、“手抓琵琶骨”(BraisedSpareRibs)、用平直明白的英语译出,将其表示的原料介绍给客人。

(三)音译法

音译法能避免因直译或意译带来的错误和不可读性。在中国菜里,有一部分是用地名、人名、象声词或地方语来命名,为了保持原有特色风味,可采用音译法,让外国人直接接受汉语拼音名称,从而实现语用等值。如:“宫保鸡丁”(KungpaoChicken)、“锅贴”(Guotie)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四)借用法

借用法是借用西方人熟悉并了解的欧洲菜名来译部分中菜名。如:“羊肉泡馍”(pitaBreadSoakedinLambSoup)、“窝头”(SteamedCornBun)等。这种译文既地道又通俗易懂,最易为外国朋友所接受。

(五)直译加注法

有些中国地方特色菜直译和意译均不能表达出它独特的风味,这时我们不妨在直译基础上解释一下,让客人自己去感受中国佳肴的魅力。英译时直接按中文菜名译出其意,然后再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如:“各式炒年糕”“FriedRiceCake(withChoicesofVegetable,pork,Beef,ShrimpandChicken)”、“叫化鸡”“Beggar’sChicken(BakedChicken)”、等。这既弘扬了中国文化,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小结

综上所述,菜单里菜名的翻译既要考虑菜单的基本功能和目的所在,又要考虑传递文化信息的需要。有了这个意识,在翻译过程中遵照菜名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翻译的菜名就能够为顾客点菜提供一个有效的向导,既满足了餐饮主的盈利目的,又实现了顾客品尝美食佳肴的需求,客观上有效地服务于餐饮业的发展,同时又服务于中国烹饪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王斌传.浅谈中餐菜单英译[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3]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4]海娜.菜单汉英翻译的顺应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族群;族群与族群饮食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14-01

1.族群与族群饮食文化

族群(ethnicgroup/ethnicity),是指一群人,他们认为彼此共享了相同的祖先、血缘、外貌、历史、文化、习俗、语言、地域、宗教、生活习惯与国家体验等,因此形成一个共同的群体。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最新的看法认为民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历史以及发展的空间环境不同,民族就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存在。我们可以说,民族是族群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成因以及发展的种种差异,族群不仅在地域上有区别,在生活习惯、饮食文化上也有着差异,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的基点。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族群有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的族群饮食文化汇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体系。族群之间的差异也在族群的饮食文化当中得以体现,不同地区的饮食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重庆四川地区喜好吃辣,上海江苏等地喜好吃甜食。

饮食文化跟地域的关系是很明显的。我国一共有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其中川菜跟粤菜尤为出名。川菜,顾名思义,是以四川地区菜谱为主。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是在"味"上下功夫,川菜的口味以麻辣著称,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四川人性格火爆,热辣直爽,饮食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同时在地缘上来讲,四川位于四川盆地,气候湿热,日照少,麻辣的食物有助于帮助人们排除湿气,利于身体健康。粤菜,也称为广东菜。粤菜的特点是味美色鲜,种类繁多。广东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交通便利,对外交流频繁,处于东西文化、南北文化、大陆与海洋文化的交汇路口让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粤菜种类也因此繁多。同时,粤菜的原料千奇百怪,这也跟广东人善于冒险、敢于为天下先的精神传统有关。四川和广东不同的地缘和历史背景,造就了两地各异的饮食菜系,所体现的就是族群饮食文化与族群的发展关系。

2.饮食文化研究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传统的观念看来,翻译只是两种语言单纯的转换,而忽视了当中的文化翻译的问题。但当我们谈到翻译又往往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因此如果在翻译时不能同时对语言和文化进行双重翻译,就不能发挥翻译作为桥梁的真正作用。文化不像是货币,可以轻易地转换,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难题。因此我们从饮食文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手进行研究,找出这类翻译中常犯的错误,并总结了一些翻译方法。中国人讲究"吃",富含美好寓意的菜名更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菜名就是我国文化一定程度上的体现,菜名是外国人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恰当的翻译能让外国人加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菜名本身就具有其文化价值,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最大程度地保留。但是当今对于中国菜谱的翻译参差不齐,如何更加贴切地翻译,让其最大程度地传播中国文化以达到语言的共通,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一些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2.1由于中华文化含蓄的特点以及人们在求取菜名时讲求美好的寓意,我国的菜谱就具有很大的不可译性,很难从其名字上判断出到底这道菜的原料。例如"龙凤呈祥",龙和凤都是中国神话当中虚拟的,并非真实存在,所以如果我们直接翻译成"theDragonandthephoenix"的话很是让人困惑,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直接翻译出其食材,译为"SnakeandChickenSoup"。当面对这类难以直接翻译的菜名时,我们就对其进行改写,把其中主要的原料直接翻译出来。翻译的三大原则为"信、达、雅",即"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翻译的目的是在转换不同的语言的同时进行跨文化的交际,所以首要的就是实现"信"跟"达",再在此基础上追求翻译的"雅"。

2.2由于中外文化、宗教方面的差异,菜名翻译不当可能会引起外国人的不满和质疑,导致不必要的误会。例如"玉兔馒头"(Rabbit-shapedmantou),只是把馒头做成兔子的形状而并不是真的是兔子肉做的馒头,因此如果直译成"Rabbitmantou",就很容易让人误会,产生不好的印象。某些宗教里是有一些饮食上的禁忌的,例如,伊斯兰教徒不能吃猪肉。因此在翻译这类菜谱的时候应该翻译准确,这既是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更是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例如"京酱肉丝",应该翻译称为"SauteedShreddedporkinSweetBeanSauce"。

2.3比起翻译,文化的传播更为重要。汉语如今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因此我们在进行饮食翻译时不要过分地追求用英文单词去进行翻译,可以适当地直接用汉语拼音进行音译,这样既能达到到翻译的目的又能对汉语进行传播推广。如"豆腐"直译为"tofu"。糍粑,是湖北土家族苗族地区传统的食物,常见于当地食谱。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糍粑,就可以译为"cíbā(cookedglutinousricepoundedintopaste)"。北京烤鸭颇具盛名,其中以全聚德的烤鸭尤为出名,在翻译时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特点,就译为"BeijingRoastDuck"or"QuanjudeRoastDuck"。我们对这些菜名进行汉语音译让其极具中国特色,既能让外国人理解其含义,又很好地宣传中国文化。

2.4中国的很多菜名都是源之于历史典故人物或是地域名称,在翻译这类菜名时应予以保留,因此可以采用音译加英语注解的方式。例如著名的"东坡肉"就音译为"Dongpopork","老北京豆酱"翻译成"traditionalBeijingBeanpaste",这样就体现出其中的历史渊源;"元宵"既是我国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又代指元宵节当天吃的食物,译为"YuanXiao",英语注明为"GlutinousRiceBallsforLanternFestival"。汉语音译加上英语注解的方式是很好的文化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严复《天演论》。

[2]《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