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十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十篇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5:08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1

那么,把以自然科学为学科主体属性的中医学视为文化现象是否合理?倘若合理,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一同一?相异?抑或同中有异?文章试就此作一探讨。

科学与文化的前因后果

鉴于文化概念极其复杂的歧义性使得定义文化概念的种种努力不可避免地陷入于困境的教训,本文的“文化”一词仅指向文化的核心—哲学。

1.西方文化背景中科学与文化关系断裂及其前因后果关系的重构 近代以来,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日趋断裂成为“鸿沟”彼岸的“两极”。其直接后果:一是导致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峰对峙”。二是导致了人文科学的危机,人文科学曾经生机勃勃的时光一去不复还。三是导致了科技完全脱离人文的指引而走向异化。

正是在科技与文化关系断裂及其衍生的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西方思想界展开了科技与人文之间理解、沟通与对话的努力。1977年8月11日-19日,在第15届国际科学史会议上,李约瑟博士提出了“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征象”的观点。1998年1月,在诺 贝尔奖得主的巴黎集会上,其宣言的开篇便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该语无疑蕴涵着这样一种基本判断一一科技与人文关系断裂其根源在于西方原子论哲学文化背景,而在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气一元论智慧中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呈现的则是另一番情景,并有助于克服科技人文关系断裂所导致的人类生存危机。致力于科学技术(包括医学)与文化之间沟通的努力,“中美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学术研讨会”称之为“合理重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实际上只是还科学技术与文化本然关系的真面目。因为,“所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它们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2.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科学与文化的“共轭”关系 袁立指出:“在中华科学学术体系中,社会政治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其中对人文学术的把握又是从自然科学成果到社会科学成就间的必然联系环节”,“国学是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直接应用到人文科学再贯穿到社会科学的体系”?。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先生的观点,这种关系即“共轭”关。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因后果

文化是医学诞生的土壤,中医学作为人类医学文明具体形态之一,其成长同样是一个文化过程,其发生、发展与变化同样离不开在相应文化中的前因后果。

1.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步演进 据笔者与诸多同仁的研究结论,中医学在其身后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同步演进的关系,这种“同步”主要包括两个内涵:首先是性质上的同步。如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以表知里、类比推理、类比说理医学实践与气一元论哲学文化背景相呼应;宋元时期理学思想的广泛渗透与“辨证论治”思想的全面推行;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原子论哲学思想的东渐,出现了医学的本体论实践等。其次,是高峰时相以及高度上的同步。每一次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都伴随着一次中医学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四大经典的问世,标示中医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并从零星的积累走向体系的形成;晋、隋、唐时期,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同样带来了中医学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出现了医学高度综合及其伴生的分科兴盛局面等。

2.中医理论的哲学化 中医学理论有着浓重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有人把这一特点称之为“中医学的哲学医特征”。笔者则主张用“医学理论的哲学化”来进行概括。

2.1哲学概念的移植、嫁接 中医学的一系列概念的确大量地来自于哲学概念的移植嫁接改造应用,归纳起来有精、气、隐显、有无、形神、阴阳、五行等所派生出的数量可观的医学概念,如脏腑之精(气)、藏象、形脏、神脏、脏腑阴阳、五脏系统之间的生克、胜复、制化、乘侮、母子相及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概念的这种移植与嫁接决不是机械的拷贝甚至抄袭,这主要因为这种运用无一不是“改造”中的运用,且不论嫁接等情况,即便是不经嫁接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常具有不同于哲学的内涵;另外,经过移植,同样的概念也常并不保留哲学领域中的全部运用特征。

2.2哲学理论作为说理工具 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的多学科知识在中医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又提供了重要的说理工具。如精气学说使藏象学说构建了精为脏腑精气生成之源、精气运行不息促进脏腑生理机能的藏象理论。阴阳学说用于说明脏腑的阴阳属性,脏腑精气分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推动脏腑的生理机能活动,并维持了脏腑自身的协调平衡的理论等。

2.3哲学命题作为推理前提 在中医学术史上,历代医家不仅运用取象比类于比喻说理、论证阐发,而且运用类比推理以发见新知。就藏象学说而言,据笔者的研究结论,藉类比推理所发生的主要理论成果甚多,如心化赤为血、肺气“肃降”、脾宜升则健、肝主疏泄、肾者主蛰等。

综上可见,“医易同源”“医道同源”与“医儒同源”正是对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千丝万缕联系的概括。

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异同

中医文化十分广泛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学派的理论成果,但中医文化又决非中国传统文化的机械的拷贝甚至抄袭,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思想的高度上呈现的是同中有异的关系,这又为中医文化研究构思提供了最终的依据。

1.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同 就研究的对象看,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人的存在……是儒家的基本关注之点”。梁漱溟先生指出:“中国两个重要学派一一儒家与道家,差不多都是以生命为其根本”。

更为本质的是,中医学视野中的人乃“形与神俱”的完整的人,身心一元的人,而且是把这一完整的人放在天地自然、社会这一最为广阔的背景和联系中来进行考察的,即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这又与中国古代文化“究天人之际”的要求与对象相契合。如《汉书·司马迁传》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主张:“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观物外篇》)等。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在研究对象的重叠上至少有3点:一是人以及人的形与神俱规定;二是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界宇宙的关系;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异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象在相同的基础上又有着不同的一面,所不同者乃侧重点与理论目标不同。正因为侧重不同,中医学的援哲人医既体现了哲学理论的运用,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如《论语·乡党》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送药,孔子拜谢接受,然后说:“我孔丘不了解这药的药性,不敢吃啊”。可知孔子于医之未达,也正好说明中医学的补充发展作用。

梁漱溟先生总结自己一生的思想来源时说:“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从来之根柢”。日本学者小野泽精一等针对日本中国思想研究中疏落医学的问题指出:“历来的哲学史中没有把医学思想纳入,倒是应当奇怪的事”。

结论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维度 医学生生命观 教育

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将要承担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的工作,如何加强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是当前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所谓生命观是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对医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就是教会医学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使医学生树立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崇高理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医学生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了大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品德的养成上和学业的精进上,不自觉的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维度下解读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对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贵生”的思想。教育医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珍惜自我生命的意识

1.1医务工作者拯救生命的事业是建立在对生命敬畏的基础上,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基础是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以人类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物的综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生命的本源是“生”,“天地之大德日生”,“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周易·系辞下传》,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人是万物之灵“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人的生命具有神圣性和尊贵性“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人者,乃中和凡物之长也,而尊且贵”《太平经》。由于生命的尊贵和神圣,对待生命就有一种本然的敬畏。敬畏生命是建立在“戒忌”的基础上,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马克斯·韦伯也指出:“以此,即出现了一种伦理制度,而禁忌则为其最终保护。’只有戒忌才会从内心对生命产生敬重,由敬产生畏,形成对生命的崇敬畏惧和终极关怀。医学生将要成为使命得以生的天使而履行拯救生命的责任,只有把生命看做是神圣的,才能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只有把生命看做令人敬畏的神,才能在以后的工作者中做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病人,从内心自觉形成一种拯救生命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从而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和救治生命。

1.2珍惜自我生命是医学生未来从事拯救生命事业的基础和前提。首先,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生命在人的价值体系中有着最高的地位,没有生命一切就无从谈起。生命的最大特点是他的不可逆性“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吕坤<呻吟语》),“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故凡人一死,不得复生”《太平经》,对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生命是最宝贵“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若“舍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庄子·让王》)。况且,个体的生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希望,珍惜自我的生命,才能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生命才希望自己的人生精彩,才会热爱自己未来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回报社会承担起拯救生命的责任。作为医学生将来要经常面对死亡和重生,对生命和死亡的感受必然会影响作为拯救生命的医务工作者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医学生生命观教育要捎除医学生对生命的淡漠,学会珍惜自我之生命的存在。

其次,医学生将来要承担的是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医学生就要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使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以应对未来艰苦的工作。最后,做为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病人心理脆弱、无助、处于死亡恐惧中,外界任何一点触动都可能激起其生的希望或者受到死的威胁。医务工作者对待自我生命的态度以及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病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医务工作者珍惜自我生命的情感必然能激发病人珍爱生命的欲望,所以,培养医学生珍惜自我的生命就是对病人生命的极大负责,也体现了医学拯救生命的终极意义。

2培养医学生崇尚“仁爱”的思想,学会善待生命

2.1培养医学生仁爱的思想情怀,善待珍重病人的生命

仁爱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仁的本义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孔子讲“仁者,爱人”,“唯仁人,为能爱人”《大学》。我国古代著名医者扁鹊指出“人之所依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要方·食治》),“医乃仁术”,医家应为“仁人之士”。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推崇的仁爱思想与医学的最高宗旨仁爱救人,赤诚济世是相通的。

仁爱的思想对于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医学生未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病人的身心处于痛苦甚至危机之中,既不能以自己的形象给医务人员以美的感受,也不能以提供某种利益来唤起医务人员的情感,作为“仁人之士”的医者,能做到“仁者,无不爱也”(《孟子.尽心》下)就是大仁。病人把对自身生命与健康的希望都寄托在医务工作者身上,如果医务工作者无视病人的祈求和痛苦,那就是最大的不仁。因此,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大仁大爱的思想情感,“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行》,要用诚善的感情给予病人无限的关爱,把患者看做自己的亲人,把自己对亲人一样的爱给予病人,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一颗仁爱之“大慈侧隐之心”(孙思邈《大医精诚》)善待病人。医学生有了珍惜和善待病人生命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医乃生死所寄,治病人者首先应该爱人,不仅爱护、救治病人,还必须通过治病,将仁爱之心播散到普天下的黎民百姓”…,将来在医疗工作中,才能对患者一视同仁,普同一等,极端负责,才能真正做“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龚廷贤《医家十要》)。

2.2培养医学生博爱的思想情感,善待珍爱实验动物的生命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中医专业建设;中医文化;作用

在传统文化领域中,中医不仅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我国的中医学事业是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如今完善的医学体系,可以说,中医药事业经过反复实践和奋斗历程才创造出了更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医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中医文化精神的传承,不断指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要鼓励学生学好中医知识,传承好中医文化精神,更好的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有效促进中医专业建设。

一、中医文化分析

(一)中医文化的含义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具有不同的定义,具体而言,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中医文化包涵了中医事业发展的整个主体制度,涉及多种形式的中医文化活动,而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药事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临床技术和医疗实践经验等内容,也可以说,中医文化是中医事业发展过程中所汇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精华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医传统文化特征,同时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传统文化为中医文化发展提供了生长土壤,而中医文化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更广阔的内容。目前,在中医专业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中医文化的具体内涵才能更熟练的有效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因此,作为中医事业发展的灵魂,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医文化的特性

中医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中医文化既融合了传统文化中儒家、佛教和道教的经典论述和相关思想,也在吸收其合理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统一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医文化强调自然与整体的普遍联系,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注重保健和预防疾病,才能更好的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

二、中医文化对中医专业建设的作用分析

(一)中医文化对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作用

在中医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强中医文化可以积极推进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同时传统中医文化系统涵盖了几乎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知识,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含有哲学、艺术和宗教等领域的理论,所以从多角度来理解中医文化将更好地发现中医专业建设和学术体系发展的真正含义,发挥中医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基础,直接体现了中医文化的精髓,所以从中医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医文化作为中医专业知识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对中医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也是对中医事业的繁荣有着促进作用。

(二)中医文化对中医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有专门具体的章节是对从事中医事业的人员提出的要求,这也就要求中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对于刚步入中医院校的在学在学生,他们可能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类似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他们对中医学理论和逻辑思维等内容完全是处于模糊状态,特别是在医学院课程体系中,学生对中医的了解相对不足,加之受到中医和西医不同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所以这两种模式要求学生在当前中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现状进行课程设置。所以由此可见,要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了解中医传统中医文化,同时中医文化作为中医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断增加中医文化课程在大学入门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也能够起到促进中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繁体字知识,进而为学生在学习中阅读医学书籍提供充分保障。

(三)中医文化对中医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针对中医专业学生的具体实际,要不断创新中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临床实践,同时也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更深或更广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特别是在吕医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经典书籍和现代医学知识进行业务素质能力的提高。结合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水平。中医继承了我国历代的许多医生的思想精华,在继承和发扬中得到了发展,所以必须深入研究中医文化,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运用水平。虽然中医文化和古代哲学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按照古代语言结构与现代文学表达意义来区分,可以这两个词之间仍然有很大区别,而一些中医理论著作大多是用古代文言进行写作的,所以学生必须了解古代文化,才能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中医知识和理解掌握中医文化,当然,加强中药研制和开发也需要结合当前新的医学知识。由此可见,只有熟悉中医文化,并在中医教学专业中引入中医文化建设才能使学生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因此,中医文化不仅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也代表着丰富的现代中医知识。所以了解中医文化的具体要求,不仅是中医药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前提和桥梁,更是提高医学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医文化实现了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中医文化经过历代长期临床试验实践的积累,并不断反复总结中医理论知识,才形成了当前具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传统中医文化,也可以说,中医文化是古代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所留下的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也就决定了中医文化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样也具备着作为社会存在的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中医药学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

1.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其侧重反映的是中医和中药两者是共同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肿瘤、病毒性疾病、老年病、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领域保持优势。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主要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比较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步骤:第一步,复习所学知识;第二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三步,教师讲授新课;第四步,巩固练习,提高熟悉程度;第五步,检查评价;第六步,间隔性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但相反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3.4问题――探究式

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做出假设,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对应的设想;第三步,制定计划;第四步,验证假设,资料式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关于假设的资料,经过分析、概括得出结论,而实验式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看看做出的假设是否成立、合理。第五步,根据验证的结果,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教训。这个模式是比较适合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5

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根基。因此,中医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上应把中医药文化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一、加强对医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高医学生的身心修养

从古至今,我们都将中医称之为“仁术”。“术”乃方术,即医家救死扶伤的技术,只掌握这门技术而缺少“仁”只能算是“工”。而“仁”指的是“怜惜、疼爱”,即是“人命至重,以贵千金”。正如“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等名句所言。因此,必须将中医药文化中的“仁”渗透到医学生的教育中,使其具备仁爱之心,身体力行,对患者不论贫穷贵贱都一视同仁,视患者为亲人,视他病为己病。

2.加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场所,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必不可少。营造良好的校园中医药文化环境,医学生会将自我生活方式和中医药文化相互联系,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习兴趣。

3.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

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误解,认为“草根树皮就是中医”、“中医没有副作用”,甚至还有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论调,可想而知人们对中医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医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枢纽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努力传承好中医药文化,而且还要发扬传播中医药文化,消除社会上部分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误解,更好地扩大具有坚定中医药信念的群众基础,为中医药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前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瓶颈

1.医学生缺乏对中医药文化深入的了解和坚定的信念

一方面,跟其他非医学的院校相比,中医院校的医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就接受系统、专业的中医学习,因此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不需要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不需要创造更多让他们接触中医药文化的机会。然而,根据马科等人对宁夏医科大学学生中医药文化认知状况调查显示,即使中医类的学生在对中医药文化认知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在中医就业普遍比较难的大环境下,许多医学生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他们连专业课都频频缺席,更何况中医药文化。

2.缺乏具有深厚中医药文化功底的师资力量

目前中医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基本上具备有富有中医专业知识教师,但其对于文、哲、史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知之甚少。还有一小部分教师,他们文、哲、史理论功底好,但没有接受过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也较少,在其传授知识时并不能很好地讲出其与中医药的联系。据报道,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里的中医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时间不足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些中医学生在校学习之后、中医教师在教授一段时间的课程之后,“弃中学西”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可谓是中医药教育领域的一种悲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观念尚未形成。

3.缺乏完善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培养的课程

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涌入,学习现代医学知识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中医院校也普遍增设了有关现代医学的相关课程。然而,现代医学的课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一些学生“废中学西”,最后把中医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同时,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明显不足,对中医经典、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加以重视,使得学生普遍缺乏有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教师上课方式的欠缺,有的照搬书本,一字不漏地死板教学等等,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加强对医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措施

1.深入开展中医药特色活动,营造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建立中医药展览馆、宣传中医药膳饮食、编写中医药科普读物、举办各专业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及创造动手的机会等形式,营造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使医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投身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成果,提高学生进一步研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中医人文精神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效能

在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要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光大,需要培养一支涵盖研究、教学、科普宣传、传播、管理等方面,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队伍,需要培育一批能够展示和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科普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的中医药文化教师。此外,对于强化学生的中医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良好的学风和医德医风建设中,还应该适当地改进他们的教学模式。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得以改善,一方面,将具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教师派遣到其他学校进修,进行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将其他学校具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引到学校,以师与师之间、师与生之间等形式进行沟通讲授,最好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使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蒙医要学医学交流医史研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在众多民族医药当中,蒙医学是一块灿烂的瑰宝,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蒙医学同其他传统医学一样,都是在人们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医学、古印度阿输吠陀医学、藏医学、阿拉伯医学的影响。与其他传统医药之间的交流,对蒙医学近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蒙医药学的发展史也是蒙医药学与各民族医药之间的交流史。

民族医学之间交流的方式、交流的内容与每一传统医学的母体文化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医药交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有使用价值。②合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③符合民族的心理特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它是民族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医学理论是作为文化的一分子被吸收进来的。文化模式给医学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医学本身直接参与了文化模式的建构。蒙医学是根据蒙古地区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和疾病特点,在原有的理论雏形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吸收外来医药的精华而形成的。蒙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是对其他医学进行民族化的产物,也是历史传承的必然结果。

一、传统蒙医学经验积累时期的医学交流

13世纪之前是传统蒙医学积累经验的时期。蒙古族的先民不仅积累了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卫生保健习俗和经验,而且在饮食、药物及外治等方面也发明了很多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有些方法在中医学或藏医学著作中有零散的记载。

这是北方少数民族医学经验在中医经典中的生动反映,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蒙医学与中医学之间的交流。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烧地炕急救法,与《史记》中记载的汉使苏武自刎时匈奴人所用急救的方法十分相近,很有可能这种与北方寒冷气候相适应的急救法在此时已经传人了中原地区。唐代社会繁荣。中外医学交流日趋活跃。中医学著作

二、传统蒙医学形成时期的医学交流

13世纪初至l6世纪中叶,随着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蒙医传统疗术、饮食疗法及临证用药等诸方面在原有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骨伤科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独立的临证学科嗍。由于统治者提倡各种文化兼容并蓄,蒙古族与各兄弟民族,特别是同汉、藏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倍和欧洲等国家的通商及文化交流频繁,极大地促进了医学交流。中医学与蒙医学的交流空前活跃。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成吉思汗仰慕道家养生,特召见中原全真道教领袖长春真人丘处机。两人当面谈论道家之养生之法。据《元史》记载,1226年在蒙古军中发生传染性疾病,精通中原文化的耶律楚材应用中药大黄治疗,这是蒙古族使用中药的较早记载。[71在蒙汉民族往来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少北方民族医家致力于学习和研究汉医,有些汉医著作被传播到蒙古地区,对传统蒙医学产生了一定影响。、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蒙汉医学合璧之杰作。其中相当篇幅论述了蒙古族传统医药及其北方游牧民族医药知识。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成书于1330年,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书中收录了大量蒙古族传统饮食,并作了理论阐释。

元朝时随着广惠司、回回药物院等医疗保健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必然会有回回医药著作及医疗技术、药物大量从西域的传入,促进了阿拉伯医学与中医学、蒙医学的交流。《回回药方》就是一部中医学、蒙医学与阿拉伯医学学术交流的产物。蒙古族的正骨技术也是比较进步的。一般认为,《回回药方》中之正骨、骨外伤手术等,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的正骨、脱臼之治疗原则等,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中的骨伤科处理措施等,都或多或少吸收和总结了蒙古族正骨经验和技术。《晶珠本草》、《兰塔布》、《蓝琉璃》等等医药著作先后传人蒙古地区,促进了蒙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中医学对蒙医学也有较大影响。中医学的某些内容直接或通过藏医学传人蒙古地区,从而影响和丰富了蒙医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脉诊等成为蒙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7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大学语文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医院校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当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讲授中医理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而中医思维也源于祖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所以,大学语文课要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达到培养医学生中医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建立中医思维。纵观学校所设立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责无旁贷。笔者对选修大学语文的1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79.4%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13.4%的学生选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学习语文常识。52.6%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促进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5.9%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只有1.5%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通过调查及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并通过提升人文修养来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

2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突出祖国传统文化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8

值得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辉煌成就,进入近代是怎样向前发展的?近代医学家通过什么力量、以何种方法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近代是连接古代与现代的桥梁,只有通过近代人的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在今天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从历史学角度看,近代虽然只有短暂的100多年,但是,在中国历史长河里,这一代人却走过了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他们迈出了历史上重要的一步,在医学史上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重要成就。以往某些医史论著称:近百年中医药学发展十分缓慢,甚至濒于停滞状态。现在看来,这一评价并未准确、全面地反映近代医学发展的真实面貌。随着近代医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国医学发展到近代已经形成新的格局,产生新的特点,出现新的趋势。如果将中国近代医学史的研究与近代文化史、与古代医学史、与东西方医学交流史的研究联系起来,一定能把近代医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无疑这是--个很复杂、涉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次尝试性的探讨,以此求教于同道。研究近代医史,首先要研究近代历史,特别要研究近代文化史。从这里出发,才能沿着历史的足迹,探索近代医学发展的轨道。

近代社会与文化

在人们的观念里,一向认为近代中国是落后的。其实从总体看,中国近代社会具有落后与进步两重性。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日益陷入贫困落后状态。这是近代历史的一面;中国人民不断觉醒,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努力寻求中国独立富强之路。则是近代历史的又一面。用辩证的观点认识近代史这两方面,对于研究近代文化史和近代医学史都有重要意义。

近代历史是在扭曲中向前发展。伴随这一趋向,近代文化也在向前发展,与古代文化比较,近代文化是进步了,尽管局部或个别领域,它有不如古代文化辉煌之处,但是,它比古代文化毕竟前进了。近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发展道路不同。它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过程中、相互会通融合而成。其发展历程有以下特征。

1.近代文化是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被动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的新文化。它与古代文化相比有质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发展的。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不曾终绝过的古老文化,在一国范围内,文化各门类保存如此完整连续的形态,也是世界文化史的特例。

中国近代文化的产生,是在列强入侵,西学东渐之后,当时掌权的封建顽固派拒绝接受西学,而一般群众也由于西学是随侵略而来对其反感,一些知识分子对西学也不甚了解。加之,两种文化的模式绝然不同,必然产生冲突。但是,经过一个世纪的比较、争论与选择,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在总体趋势上是承认和接受的。只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激剧变化的复杂背景和各阶层不同的地位,形成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种种不同。文化史专家归纳为三种:一是盲目拒绝、自我封闭型(或称保存国粹派);二是全盘接受、追随模仿型(或称全盘西化派三是主动选择、自我更新型(或称调和折衷派)。这三种态度明显的表现在近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医学界自然也不例外。

2.近代文化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对古代文化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中国古代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缺点,一是,缺乏实证科学。二是,缺乏民主传统。中国古代科学,没有发展到近代实证科学。清朝由于封建专制主义和满清贵族的高压统治,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的禁锢,使思想界、文化界笼罩一片万马齐喑的气氛。改变这种封闭、僵化、静止的局面,必须借助科学的力量。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

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与科学著作相继在中国出现。此期传入的西学,虽无显赫之势,但在民间却广为传播,影响着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的变化,形成与明清时期迥然不同的流向,改变了前期西学传播的被动局面,中国人开始独立地翻译传播西学的历程。

中国古代文化的另一缺点是缺乏民主传统。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封建专制主义。古代多数时期,没有自由辩论的环境,文人的工作往往限于注经、解经,这自然限制了人们的独立思考与创新,也妨碍了科学的发展。

在近代历史大变革面前,人们急于找到中国落后的原因,寻求振兴民族的富强之路,于是便一面把目光投向一个陌生的世界——西方;一面开始对传统的旧学体系进行反思,涌现出一批有见识有勇气的先进人物,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承认中国文化有不如西方文化之处,因此,致力于从西方文化中探索富强之术;同时,对传统文化勇敢地进行批判与更新。这种寻求与探索、批判与更新,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达到高潮,响亮的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成为近代文化的核心。这正是历史的进步。

3.近代文化的发展与政治紧密相联。

文化史学者称:中国古代文化以“求治”为 目标的“政治型”文化[3]。这种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就其积极性而言,使古代中国的政治学说丰富而具体,在浓厚的政治斗争氛围中,孕育了许多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然而它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封建统治者视科学技术为雕虫小枝、奇技淫巧,未能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环境。一些科技成果与科学思想往往由于无人问津而迅速绝迹。事实上造成的后果还远不止于此。

中国近代文化,是在遭到外国入侵的条件下发生发展的。一些有见识的中国人努力从西方文化中寻求救国的办法,提出“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瓜分危机迫在眉睫,引起社会很大震动。戊戍维新运动,便将维资产阶级之新的政治运动与文化运动密切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从主张政治民主出发,进而反对文化专制,主张文化民主。因此,文化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始终是近代文化的一个特点。

4.近代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近代文化从认识论讲,是一个不断认识.、接受新信息,改造、更新旧观念的过程。但是,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使每种思潮都未能充分展开,就让位于新的认识过程,形成思想变化迅速又都消化不良的后果,使近代文化出现新旧并存、中西合揉的势态。加之,各地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影响文化发展也不平衡,使之难以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文化体系。

总之,近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改变了长期以来封建文化(至少是明代以后)腐朽、僵化、停滞的局面。建立了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新文化,为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乃至今天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然而近代历史的多变,西方文化的急剧输入,各地区、各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等等复杂因素,又使近代文化没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近代医学的特点

近代医学是在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的愿望和活动“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4]”。近代医学做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它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又受自身内在一般规律的支配。从医学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医学发展到近代呈现何种势态,有什么新特点和新趋势,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古代医学,19世纪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主要标志是:①确立了系统的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前人以无数次反复的临证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古代具有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的阴阳五行学说,系统地总结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诸方面的理论,通过理、法、方药相互配合、全面实施,形成完整、独立的医学体系,尤以统一整体观、永恒运动观、辨证施治为指导思想与诊治方法,使中医学成为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古代科学。②中医药学卓越的疗效,久经检验而不衰。数千年来,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繁衍昌盛唯一的医疗保健方法。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古代科学成果中,被公认是一门最有实际效益的学科。③出现一大批著名的医药学家,留下浩如烟海的医学著作。医学史上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医学人物,用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各有特色的学术思想和重视实践、认真继承、努力创新的科学精神,铸造了一座辉煌的古代医学宫殿。④在中外医药交流史上,写下了一些“世界之最”的记录。我国曾经是世界上医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免疫法的先驱——“疗淛犬咬人方”和“人痘接种术”、“麻风病隔离病院”,当时都居于世界医学前列;国家药典-一《新修本草》、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医疗体操图“导引图”、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以及龋齿病、天花病、脚气病的记载等,皆为世界医学史最早的记录。并且传往国外,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医学当时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当然它不是完美无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的灰尘不可避免,精华与糟粕并存,保守与创新同在。但是,瑕不掩五,实践证明: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进入近代,时间的前进,科学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西医学的广泛传播,使古老的中医药学面临着新的挑战。短暂的100年,中医界思考、比较、探索、论争、选择……历经磨难,终于取得新的进展。但是,与古代医学相比,近代医学在发展势态上显得缓慢,在科学成果上也不如古代辉煌,然而它确实进步了。产生了新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学术论争,总结了新的经验,吸收了新的知识,采用了新的传授方法,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趋势。

1.新的格局。

西方医学广泛传播后,改变了存在数千年、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出现了中医与西医并存的新格局。

在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医学处于重要的领先地位。近代西医学的传播与明清时期不同,那时传入的西医学过于简略、影响很小。近代西医学传入,通过办医院,建学校、译医书等新的传播手段,在民间广为流传。到1937年时,在华英、美基督教会所办医院已有300多所、诊所600余处。[5]20世纪初,各国在华开办医学院校20余所、译著西医书200多种。使一部分人对西医学由逆反心理,逐渐转为顺向心理,西医的手术、药物等疗效明显,也日益被人们接受。此后,西医学便比其他西学迅速传播,在传统中医学之旁,另辟蹊径,展开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还需要指出:近代西医学的传播,有一特殊现象,就是除了与列强入侵有关外;还与传教士的活动密切相联,不仅医院、学校无一不是教会所设,而且译著医书也多出自传教士之手。传教士自称:宗教与科学“相辅而行”。实际上科学只是手段,传教才是目的。所以,他们不可能无保留地介绍西方科学的新成果。此时传入的西医学知识也人为地打上了宗教和炮舰的印记,在传播中自然会遇到阻力。

如前所述,尽管近代西医学传入有复杂的背景,但是,作为一门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国后,还是被医学界和广大群众所接受,井逐步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医疗技术力量。在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中、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新格局。

2.新的学术论争。

近代学术论争,背景之复杂,内容之丰富,论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与古代截然不同。古代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论争。宋金元时期,刘完素、张元素等著名医学家,在“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的革新思想指导下,根据各自不同的临证经验和对《内经》等古医籍的不同理解,提出了新的学术主张,通过师徒传授的形式不断发展,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可谓第一次学术论争。明清时期,出现第二次学术论争。一是,金元学术论争的继续。如张景岳对阴阳学说的阐发,缪希雍、陆九芝对运气学说的研究等。二是,对某些理论与古代医家的学说和医疗经验有不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温补学派、反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等。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近代的学术论争,在深度与广度上均与古代不同。它与近代社会背景,特别是与西医学的传播以及旧政府实行排斥乃至废止中医的政策有直接关系。此时的学术论争,总体上以中西医之争和中西医汇通之争为主线,其它伤寒与温病之争,经方与时方之争,温补与反温补之争,皆趋于缓和。

关于中、西医之争。自西医学传入后.医学界及社会各阶层产生强烈反响,面对如何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和旧政府消灭中医的种种措施,医学界、文化界、商业界乃至一些海外侨胞都发表许多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术派别,进行了长期的论争。这场论争主要围绕四个问题:①怎样认识西医学。②中、西医学能否汇通。③中医学有无存在价值。④中医学怎样向前发展。这些问题的论争涉及范围很广,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即中西医汇通派。以唐宗海、张锡纯、朱沛文、挥铁樵等为代表;废止中医派,以余岩、汪企张为代表;中医科学

化派,以陆渊雷、谭次仲为代表。这场论争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期论争的内容、形式、代表人物均有所不同。同时,还有各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其势态虽有起有伏、有断有续、有激战、有缓解,但总体上则贯穿近代史全过程。这场论争实质上是中国文化近代化运动在医学领域的反映,也是中国文化近代化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代医史证明:中医药界并不拒绝接受外来的医药学知识。在传统与近代化、现代化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传统医学本身就包含了足以引起变化的内在矛盾与合理内核。这是它能以接受新东西的基本条件。因此,在两种医学的接触与交流中,中医学不是简单的为求生存而吸收新东西,而是其自身就在不断变化、发展、前进。近代学术论争正是这一发展的反映。

3.新的经验。

近代由于中医学确有实效,中医学家担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因此,不断积累新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近代疾病谱的改变,临证经验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治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内科有中风、肝病、胃病、肺病、霍乱等专著。如张山雷《中风斟诠》、王旭高《肝症论治》、杨志一《胃病研究》、秦伯未《痨病指南》等。外科对疮疡、瘰疠、麻风、梅毒、性病等都有专论,并出现一批外伤科专家。如马培之、余景和、江考卿等。妇科对经、带、胎、产诸病的治疗也有新经验。如潘爵《女科要略》、单南山《胎产指南》等。儿科对麻疹、痘疮的诊治有进一步研究,仅介绍种痘之书已有10余种,眼科对常见病的诊治有系统论述。如陈国笃《眼科六要》、陈滋《中西眼科汇通》等。喉科由于喉痧多次流行,对喉痧的研究尤为突出,论治白喉的专书也较多。如夏春农《疫喉浅论》、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李纪方《白喉全生集》等。总之,呈现出各科深入发展的趋势。②治疗方法多样化。内科,如费伯雄治疗慢性病强调:“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并创制一些治疗肺痨、痰饮、骨萎等有效方剂。外科,如马培之不仅善用古方,而且自创新方,《外科传薪集》反映了他治疗上的多样性与用药的广泛性。尤其是吴尚先的《理淪骈文》,第一次系统论述外治法,扩大外治法的适应范围,是一项新成果。喉科,治疗白喉也运用外治法,如吹药、噙药、贴药、针刺等辅助疗法。总之,近代临证各科重视整体观与辨证施治,主张内外兼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并有不少专著问世。

4.新的知识。

近代中医学发展的主流,虽仍是继承古代医学理论不断丰富、充实、提高。但是,一些医学家在探索发展中医学的过程中,吸收了新的科学知识,向着系统化、专门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如针灸学家吸收解剖学知识,提高了取穴的速度和准确性,承淡安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论述人身度量标准、穴位的解剖部位,所述经络俞穴.必引证现代解剖。被称为“针灸善书”。至于在理论、临证、用药等方面从事中西医汇通的尝试.更是不胜枚举。这些都反映出中医界努力面向新科学,迎接新挑战,虽然取得成果不多,但是,它标志着中医药学正在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近代中医界在吸收西医学与近代科学知识同时,还受到近代科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影响,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给中国带来新的自然观,也为中医学的发展增加了新内容。随着近代科学分科日渐明确,各科研究迅速深化,人们把精力集中在某个专科进行研究,成为普遍现象,直接促进研究方法的更新。进入20世纪,西医学已有更多学科分类,各学科分门别类、深入具体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学有相当影响,有些医学家在进行中西医汇通的探索时,采用实验方法,如张锡纯被誉为“医学实验派大师”。恽铁樵也主张“中西医汇通应注意吸收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虽然他们的研究在方法学上还很幼稚,但有进步意义。

5.新的传授方式。

在近代学校兴起的大潮中,在西学广泛传播的形势下,更重要的是由于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产生了近代的医学教育。它与占代的医学教育相比,教学形式与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全不同。近代创建了多种类型的新式医学院校。大体有三种办学形式;①教会创办的西医学院校。最早建立的有广州博济医学校(约1866)、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80)、杭州广济医学专门学校(1884)等。20世纪30年代教会开办西医院校已有20余所。成为传播西医学的重要基地。②政府开办的西医院校。19世纪末,清政府开始兴办医学校。20世纪40年代,已有公办医学院校30多所。这些院校培养的医生,虽数量有限,但却是我国西医学的重要人才,成为发展西医学的骨干力量。③私人或学术团体集资创办的中医学院校。近代中医界为争取办教育的权利,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斗争,直到1949年,中医教育还未列入囯家教育系统。留在近代中医教育史上仅有私人或团体创办的90余所中医学院校。成为保存、传授、发展中医学的重要阵地。近代还建立一些研究中西医学的团体,出版一些宣传医学知识的杂志,也是传授医药学知识的新方式。

近代医学的新趋势

综观近代医学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代医学已经不同于古代医学,呈现出新的趋势。

1.中医学的自我更新。

近代中医学正在由单一的、封闭式的理论体系向着多元的、开放式的方向发展。虽然其主流始终表现在:中医学自身实践与理论的丰富、提高与创新方面;但是,不断吸收外来医学成果,努力探索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也是近代中医学前进的一条重要轨迹。

2.西医学的发展壮大。

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比较、选择、消化、吸收,才能在新土壤里成长。近代西医学传入后,经过“抗阻”与“吸收”、“冲突”与“交融”的历程,已经在我国形成一支独立的医疗队伍,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

我国卫生事业重要的技术力量。

3.探索中西医学汇通之路。

近代在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并存的形势下,有些医学家努力探索中西医汇通的道路,他们从不同角度比较两种理论的异同优劣,从临床需要出发,中西两法并举,中西药物同用.并吸取西医学的实验方法,作为发展中医学的…种手段。虽然限于吋代与个人的局限,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但是,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派,在近代医史上起r进步作用。其影响直至现在。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素养素质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经典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将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更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教育部和全国学联组织并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引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成长。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完整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先导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要在充分发挥我国经典文化的人文导向的基础之上,实现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极具文化素养的当代大学生。自古以来,中医学就是一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正是在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大背景、大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培养高校大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知能力,提倡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和经典著作诵读,如有的中医药高校开设《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讲解课,让其成为中医药高校大学生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效果很好。

一、中医药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教育的融合,其中,医学是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一门科学,因此,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而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距离这一标准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1)专业与人文教育融合观念尚处于探索阶段;(2)对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各方面投入力度不够;(3)课时比例不合理;(4)中医药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5)教育内容的唯知性。因而导致医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不高,且成为了医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中医药高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要适时提出解决对策,需要在借鉴与创新中求发展,需要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文化特征以及教育格局来提出相应的医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教育对策。

(一)注重隐性课程建设,加强经典学习

要提升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就要明确学校定位,强化自己的文化特色:文、雅、序、活、仁,即充满知识、文雅有序、生动活泼、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同时,还要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注重隐性课程的设置,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如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也有部分中医教材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当作四大经典。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例,《黄帝内经》既是黄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今最早的一部医学类的典范之作,自古便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已经超出了现有的医学范畴,对于养生以及修身、治国、齐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和启迪作用。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大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因其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囊括了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心理、诊断、病理、治疗等,更是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是通过运用我国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去解释病理,从而指导医学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现阶段,于高校而言,应该积极推进大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文化素养为宗旨和核心。于教师自身而言,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中医经典理论著作的阅读与学习,不断拓宽中医学习的视野和思路,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经典的学术思想。

三、结语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吴汝纶,中医,西医,文化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20—0022—05

如何评价中医的科学性及其在当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問题之一。中医的评价問题所以长期吸引众多学者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中医的定位与评价直接关涉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問题。其实,自近代以来,对于中医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中医的命运也伴随着中医的存、废之争几起几落。吴汝纶作为近代中国的著名文学家,一方面提倡桐城派古文,一方面则对中医持近乎完全排斥的态度,这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自然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通过本文,笔者一是试图全面总结吴汝纶对中医的态度,二是力求从文化视角发掘吴汝纶排斥、批判中医的真正缘由。

近代以来关于中医的“存废”之争,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废除中医中药;二是废医存药;三是中医要改良,要科学化;四是主张衷中参西。其中以第一种观点对中医的态度最为苛刻激烈。吴汝纶是桐城派古文大师,为晚清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对中医的态度与对古文的态度却叛然两立,在视桐城古文为“瑰宝”的同时却坚决主张废除中医。对于中医,他力主排斥“拒绝中医,实为卓识”;对于西医,他公开表明自己“笃信西医”。吴汝纶在医学問题上的激烈之辞,其影响不可小觑。吴汝纶虽无专文论及中西医問题,但综合其文集中不时出现的有关医学的零星言辞,其对中医的批判却是全面、系统的。正是吴汝纶对中医的系统批判,使其具有了文化分析上的典型意义。

(一)吴汝纶试图从源流的角度分析中医之“坏”与“伪”

吴汝纶对中医的批判之所以引人注目,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态度的彻底性,其彻底性的一个表现就是他试图从源流的角度彻底否定中医的合理性。关于中医的起源与发展,他曾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敝国医学之坏,仍是坏于儒家。缘敝国古来医书,列在汉书艺文志者,皆已亡佚。今所传难经、素問,大抵皆是伪书。其五藏部位,皆是错乱。其所以错乱之故,缘敝国汉朝有古文、今文两家之学,古文家皆是名儒,今文则是利禄之士,古文家言五藏,合于今日西医,今文家言五藏,则创为左肝右肺等邪说。及汉末郑康成,本是古文家学,独其论五藏乃反取今文,自此以后近二千年,尽用今文五藏之说,则郑康成一言不慎,贻祸遂至无穷,其咎不小。

这段话是吴氏于日本考察教育体制期间在社交场合的一段公开答辞。作为一个身份特殊的政府官员在访問国的外交场合中公开否定本国传统医学,当是深思熟虑的想法。仔细分析,吴汝纶此处所言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认为“真”中医存在于是汉代以前,汉代以后中医的谬误起于“儒家之坏”。吴汝纶所谓“儒家之坏”,具体而言,一是西汉今文家对五藏认识的谬误;二是汉末古文经学家郑康成论五藏反取今文,使今文五藏谬说贻误至今。既然中医的“真”源流在汉代已经“亡佚”,后世中医理论都源于郑康成的谬传,这就从源流的角度给现传中医贴上了“坏”的标签。试图从源流角度否定中医的合理性,可见吴氏否定中医态度之坚决。在他看来,汉学大家郑康成的谬传是中医之“坏”的根本原因,这种观点很是体现了吴汝纶的学术倾向。吴汝纶是清末桐城派领袖,桐城派在学术上以宋学为依归,与汉学家相互攻讦不断。作为宋学皈依者的吴汝纶将中医之“坏”归于汉学家郑康成“一言不慎”,这种结论的得出显然与学术上的门户之见有密切相关。其实,医学自有其独立发展的路线,与经学的真伪并无太大联系。

其二,判断中国现传中医为“伪”医学与“邪说”。所以对现传中医作出“伪”与“邪”的判断,他提出两点理由:第一个理由是现传中医的重要典籍如《难经》《素問》为“伪书”。《难经》约成书于东汉以前,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素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所论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中医作为民族传统医学,讲求经验的传承,如果认定现传中医奠基性的典籍为伪书,现传中医为“伪学”的结论也就自然成立了。第二个理由是现传中医的“左肝右肺”为“邪说”。“左肝右肺”为中医的藏象学理论之一,本是论述气机升降运动,而非实指肝肺等脏器位置。随着近代西医解剖学的传入,“左肝右肺”被演绎误读为“肝在左边,肺在右边”,此成为中医在近代被批判的重要口实。如果中医的正误须以西医为标准进行判断,中医自然就成了“伪”医学与“邪说”。

(二)吴汝纶对中医的具体批判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医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个关键点上。部分学者所以认为中医不是科学,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医没有揭示任何的因果关系;二是中医没有逻辑;三是中医的有效性是虚假的;四是中医得不到任何的可供实验检验的证据。细查吴汝纶关于中医的具体批判,可以发现他的关注点也集中在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一关键問题上。

其一,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批判。阴阳五行之说是建构中医理论的基础,否定阴阳五行理论就等于从理论基础上否定了中医存在的合理性。吴汝纶曾这样置疑阴阳五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