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5:42

文化课论文篇1

当代人,别忘了向孔子讨教

——从儒家仁爱思想中汲取营养拯救

当代社会日渐缺失的精神文明

作者姓名:

专业班级:卓热能班

学号:

当代人,别忘了向孔子讨教

——从儒家仁爱思想中汲取营养拯救

当代社会日渐缺失的精神文明

作者姓名:

专业班级:卓热能班

学号:

摘要: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在给当今人类带来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现代人的徬徨、郁闷,人的精神家园的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笔者也发现当代大学生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强,个人主义的倾向。对于这一系列缺乏“仁爱”精神的行为,笔者认为,当代人需要从儒家仁爱思想中汲取精神营养拯救当代社会日渐缺失的精神文明,首先提高个人修养,这样才能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等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一直存在,不会湮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关键词:中华文化

儒家

仁爱

当代人

大学生

古人的思想精华具有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永恒价值。中国儒家的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远,其中“仁爱”精神贯穿于儒家忠、孝、悌、恕、恭、宽、敏、惠等诸项伦理原则与规范,是儒家伦理规范的核心,是儒学最基本的范畴。儒家的“仁爱”要求人们在尊重、理解和关怀他人的前提下,呈现和发挥出最本质、最光辉的人性。在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提倡“仁爱”、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从他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所理解的“仁爱”

众所周知,儒家的核心是“仁”。一直以来,本人一直对我们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很感兴趣,更引以为豪。经过一学期的课上学习以及课下资料的查阅,自己也对儒家仁爱思想有了更深的思考。西面谈谈本人对“仁爱”的浅显理解。

1、仁——两个人——以人为本

“仁”是什么意思?有古书讲,仁者亲也,从人从二。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本意是二人为人。一个人不存在仁爱的东西,二是两个以上的人存在仁爱。仁这个字就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儒家的核心的价值观念就是人。仁就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儒家告诉我们要关注人,作为人并能成为人的那种人,是儒家所关注的东西。

2、“仁爱”=

良知

孟子说过这样的名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

“几希”就是一点点,微乎其微。就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别就一点点,几乎就一样。通过最现代的医学的生物学研究表明,人和禽兽相同点是99.99%。因此两千多年的孟子一句话,“人异于禽兽者几希”,所以这个“几希”太重要了,那么,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几希”是什么呢?儒家告诉我们是良知,是良心,是德性。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他在《论语·里仁》里讲到:“苟志于仁也,无恶也”。[2]孔子认为实现“仁”的要求是要具备“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一个人有了良知,才会更加注重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逐渐完善,才会向以上这五种品德靠近,才能逐渐趋向“仁人”。所以说,仁爱就要求人们首先有良知。

3、“仁”

>

“智”

曾经不止一次地接触这样的问题,是“仁”更重要还是“智”更重要,本人认为,“仁爱”是尤其重要的。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光要有理性,有知识,有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有道德,有仁爱之心。我们极端地设想,比如一个人只有道德,没有知识,他可能会平凡、本分的过一生,但是不会危害到其他人,还可能大家称赞的好人;而一个人只有很高的智慧,没有道德,没有良知,那他就可能会危害到其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安全。比如一个大学生向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身上泼硫酸的事情我们都有所耳闻,还有科学家利用他的高智商犯罪的案例。大学生和科学家,应该都是人们眼中具有高素质,高涵养的群体,而这些不“仁”之举都证明了他们的道德缺失,这样的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唾弃。

更有甚者,日本侵华战争时,日本七三一部队的军医用中国老百姓做细菌实验,饥渴实验等案例实在是让人毛骨悚然,比如饥渴实验就是观察一群健康成年男性在不饮水或不吃饭的情况下能存活多少天。这样的军医,诚然具有很高的智慧,但是做的全是伤天害理的事,没有一点良知,没有仁爱之心,是全世界的罪人。

总之,“仁爱”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去爱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事情,有良知,有道德,在拥有智慧的同时做到仁爱,这是我所理解的仁爱思想。

作为一个工科生,即使平常经常看一些文学书籍,仍然感觉的自己在文史方面的深度不足,以上只是一些浅淡,进步的空间还很多,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会更多加学习。

二、当代社会我身边的不“仁”之举

1、当代社会主流思想日趋堕落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在给当今人类带来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现代人的徬徨、郁闷,人的精神家园的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近些年出现越来越多的贪腐现象,以及近几月以来的“微博炫富”、“中国式过马路”、“少女求包养”等事件,同样证明了当代人精神文明的逐渐缺失。

2、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日渐缺失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笔者亲身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逐渐以自我为中心,个性过强,太过个人主义的倾向。一些具体表现如下:

1>不讲文明礼貌:一些同学不尊重老师,迟到,无故旷课,上课吃东西;随地乱扔各种垃圾;随地吐痰,不讲卫生;

2>爱好攀比,奢侈生活,不在崇尚勤俭节约:一些同学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强迫父母给自己买超出家庭能承受范围的电子产品,比如iphone手机,ipad,名牌时尚服装等;部分女大学生为了满足物质需要而“求包养”,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取向的偏差。

3>有些消极颓废,不在勤奋进取:随着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失业现象日益严重,使得他们不再有作为大学生而出类拔萃的优越感,自我预期下降,从而产生消极颓废心理。部分大学生厌学逃课,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难以自拔,抽烟喝酒,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部分大学生则把大好时光用在谈情说爱中或整日无所事事,困惑、迷茫,虚度光阴;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物质上的虚荣心或出于妒忌心,去偷窃、去抢劫,甚至去杀人,最后锒铛入狱。据统计,近几年在校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7%。

[1]

4>以自我为中心,不谦让,不先人后己,强调个人主义:许多大学生反对他人的说教,对任何事物都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缺少虚心和谦让;二是强调自我价值,注重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不赞成“先人后己,无私奉献”;三是强调“个人主义”。把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之上,没有集体感。

5>:缺乏诚信:许多大学生考试作弊,还有的网络诈骗。

举个例子,比如有年轻人为买iphone卖肾得到钱,这些人的行为让人发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脍炙人口的话,说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自己的身体就要好好爱护,不能随意损坏。首先爱护身体是“孝”的体现,其次,更不能因为想要得到钱财,满足虚荣心而去损害自己健全的身体。

总之,当代社会上的精神文明缺失的现状必须尽快找到解药。

三、向“孔夫子”讨教当代问题——从儒家仁爱思想汲取营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物质利益的驱动,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当代人民人文精神缺失,缺乏最基本的仁爱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浓厚人文情怀、懂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儒家优秀传统思想所倡导的“仁爱”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伦理思想,对于精神文明缺失的现代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在儒家的眼里“仁”就是发自内心的去爱人的一种思想理念。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时,孔子曰:“爱人”[1]。儒家思想认为做为一个仁者要爱别人。孔子所提倡的“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相知、相爱、相助之道,是指综合了人类各种美德而形成的一种完美人格。“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兄长,为人要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在孔子看来,爱别人要从爱家人开始,然后把家庭之爱,推广到血缘关系之外的社会成员中去,做到爱他人、爱社会,那就是十分高尚的仁者。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他在规劝梁惠王时讲到:“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告诫梁惠王应该关注仁义,不要一味地追逐利益。

那么,我们当代人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每个人要从儒家思想中学习仁爱精神,完善自己的人格;其次,我们要付诸于行动中,要践行仁爱,在生活的处处中培养自己的文明素质和高尚涵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要拥有高尚的情怀,要从内心改变。相信通过这样,我们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才会逐渐少起来,甚至彻底根除。

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不是吗?直到今天,几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学的人,可研究什么?我想:不过是为我所用罢了。可是,无论如何,孔子是伟大的。是的,绝对是伟大的。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有人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是的,封建的历代王朝,都在以儒学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上,显现一个天子的抉择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仍不过时。道德沦丧,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时候,就会向孔子讨教。

六、对当代大学生的号召:

在美丽的大学里,有知识渊博的教授和意气奋发的青年学子,思想碰撞,砥砺智慧,探讨人生理想,我们一定会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大学岁月,我们也要真正走上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我们的人生就应当大展宏图。

作为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我号召当代的大学科生努力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关注中华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精神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子原著.孟子[m].任大援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2].孔子原著.论语[m].陈国庆,注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

吴光.儒学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重要意义[J]。孔子研究,2006年第6期.

[4].左云飞.人文精神培育: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

文化课论文篇2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例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先将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景: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

二、激发思维,释疑解难

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意思比较深或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使用电教手段。因为电教煤体具有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的表现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要想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投影片向学生讲解: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象,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印像,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自然而解。

三、激起情感共鸣,陶冶思想情操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著作用。

例如:教学《采蒲台的苇》其中一句:“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涉及到历史背景。但是,由于当时的年代距现在较远,而且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如果只靠语言的中介,是很难认识其特定环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选制的录像,让学生边欣赏一望无际的苇海及冀中人民为了保卫美丽的家乡而英勇战斗的情景,边听着老师的讲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躏最厉害的地区之一,但是这里的人民群众充分利用水乡的自然条件,出没于芦苇丛中,战斗在烟波之上,沉重地打击着侵略者,勇敢地守卫着祖国美丽的水乡,最终取得了胜利,课文中写的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就是指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样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学生理解了当时的背景,体会到了冀中人民勤劳、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并且为理解下文作了准备。

四、加强信息传递,强化有意识记

文化课论文篇3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产化工专业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是以2004年版王玉炉主编的《有机合成化学》教材为主。它包含了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选择性反应等内容,体现了当前的合成反应内容,但该教材缺少林化产品应用的实例,因此需引入新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二)实验课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陈旧

林产化学工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利用的工业,是森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取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产品的工业。当前“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的授课内容为“樟脑氧化合成樟脑醌”的实验,其选题和采取的实验方法都已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当前林产化工行业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老化等原因使得实验测试分析方法单一、落后,从而导致实验数据误差增大、高质量的设计性实验无法正常开展。

二、“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林产化工专业“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引入新的教材

笔者结合林产化工专业林化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发展现状,适时吸纳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参考书的选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选择出适合课程教学内容、具代表性的中外文教学参考书,如morrison的《organicChemistry》原版专业教材。

2.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教学新内容和前沿科研内容的引入,不仅使教师所授的理论知识更加全面、具有紧跟国际形势的先进性,而且体现了林产化工产品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笔者还将“有机合成化学”课程中没有包含且属于当前我国林产化工行业发展的热点内容介绍给学生,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承上启下的课程。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做好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其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笔者认为采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必须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采用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颖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笔者采用自己制作和搜集的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反映实际合成反应现象和反应机理的模拟视频和三维动画片及部分生产工艺流程的录像,开展“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抽象难懂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变得生动形象,使抽象的反应机理直观、清晰。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合成产物的准确结构和详细反应工艺原理,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学生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及学科前沿知识。

2.遵循现代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仓储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授课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应用现代教学理念,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素材进行讲授,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教师在讲授“应用萜类化合物进行香料的合成”“塑料用增塑剂的合成”等问题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其次让小组的代表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互相提问;最后由教师评出讲解内容和所提问题都有深度的一组,给予适当的奖励,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将理论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笔者通过一些小型科研活动,让学生掌握并设计出先进合理、贴合生产实际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合成路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及各类科研活动,这既拓展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小型的林产化工学科实际生产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三)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高校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实验环节的教学不仅对学生巩固有机合成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际操作、综合设计等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必须深化实验环节的教学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科研情况开设研究设计性实验

在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同时,笔者结合“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林化产品加工的特点,让学生设计具有前沿科研性的实验。如藿檀酯木香型香料(国际著名香精香料公司Symrise和Quest的产品)的合成实验,学生利用α-松油烯(林化产品中间体)与缺电子亲二烯体,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如与丁烯酮、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醛等物质通过双烯加成合成不同香型的香料。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学生通过设计新的实验,激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科研开发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

2.开展双语教学

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中有许多“人名”反应,翻译成中文后会有很多不同版本,不易被学生理解,不利于“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的讲解,影响学科的发展。因为很多专业知识点用英语解释时准确性较高,并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所以笔者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了英文版的专业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使实验教学内容紧跟国际科研前沿信息,及时将专业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和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使学生在实验课教学中很好地掌握专业外语知识,为学生今后独立查阅科技外文文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在这次教学改革中,笔者建立了科学、系统、客观、严格的实验课考核方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①实验操作;②对实验常识性问题的理解与掌握;③对实验过程突况的处理;④实验报告书写的规范性。笔者认为使用这种考核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全面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给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的肯定,主讲教师的授课多次被评为优秀、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一)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因为“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所以单纯的理论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改革后的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紧跟国际先进趋势,体现出林产化工产品的多样性,更符合我国林产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的能力。另外,教学理念的转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在课下踊跃思考、提出问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提高。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开设先进合理、贴合实际生产的设计性实验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涉及新产品的制备和应用的内容明显增加。实验课的全新考核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普遍认为这一考核方法比较好,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他们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文化课论文篇4

药物化学实验网络课程开发的关键首先要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设计思想作,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发挥其最佳效用。因此对药物化学网络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学策略的制定、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反馈六项进行有机整合,如下图所示:

2药物化学实验网络课程建设内容

药物化学实验网络课程平台是由如下几部分组成: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材料(教案、讲稿、实验视频、实验教学的ppt)、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课程作业组成。在药物化学的实验网络平台建设中推行课程介绍,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在给平台中推行电子教案、讲稿、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教案、讲稿、实验视频、实验教学的ppt),提高授课时效。例如,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过程,把学生从形象思维引导到逻辑思维,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药物化学实验网络课程不再是理论课教学的重复,而是知识的延伸、拓展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存储的教学资源,根据需要迅速、任意地选择和调用图文视频资料获取学习资源,便于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任意反复接触较多的实验教学资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平台的课程作业进行网上自测,巩固所学知识,如有问题,学生可以在线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网上答疑讨论。网上答疑讨论,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药物化学实验学习的有关问题进行在线双向讨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便于学生和教师进行良好沟通,教师根据学生的普遍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学生的疑惑得以解答后促使学生能够对药物化学实验更好的学习,起到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学生在线填写课程问卷,课程问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效果。

3结束语

文化课论文篇5

本文作者:张春桃王海蓉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卓越计划”与部级特色学科的建设者和实践者。能否建设并保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工程型师资队伍,是我校“卓越计划”实施和特色学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现代工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工科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作为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我校化工原理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历来都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工程经验的知名教授担任,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已全部实现博士化。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以团队合作机制为基础,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及讲课竞赛。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校工科教学改革的关键。我校化工原理教学团队非常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统一。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63项目2项及企业合作项目16项。教学团队注重把科研中获得的成果及新理论和新方法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可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团队以开放性试验、指导毕业论文及“挑战杯”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使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与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的能力,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而且,科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学生参与其中,变课堂被动接受知识到以探索、研究和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能够涉足科学前沿领域。从事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培养优秀青年教师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个系统全面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团队除日常教学培训指导工作之外,还非常注重青年教师工程素养的培养,与武钢焦化、河南顺成集团等企业建立了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笔者有幸于2010年暑假在顺成煤焦集团实习1个月,期间接受了学校的老专家和企业的高工的系统培训。我们吃住在生产一线,拍下了近千张设备图片和近百段设备运行视频,返校后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对此反响热烈,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也予以了报道。[4]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从武钢焦化、济宁碳素、湘钢、柳钢等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授,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团队教师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跟合作密切的企业开展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活动。学生直接参与横向课题研究,根据实验进展需要,可在学校和企业完成部分实验。

搭建开放性实践平台

现代化大型化工生产装置流程复杂、高度集成化与自动化,学生生产实习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熟悉现场流程,很少有机会实际操作。而这些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和装置重现在学校实验室里又很不现实。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校化工原理精品课程体系开设了28学时的化工仿真实验,涵盖离心泵与液位控制、加热炉与列管式换热器、往复压缩、吸收、精馏等,通过模拟生产中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数据的生成及其变化,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开车、运行、停车和事故处理等操作过程,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深入了解化工过程的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对复杂化工过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增强大工程观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高等工科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教师在讲台上填鸭式地讲,学生被动地边听边记笔记,课后再花大量时间复习以应付考试。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上述能力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化工仿真等),引进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小组合作研究等方法,启发学生自学、互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勇气和研究与探索精神,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真正的教学主体,以提高各项能力和学习效果。比如,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让学生自由分组完成煤气净化或煤气初冷的工艺设计及主体设备的选型。化工原理课程涵盖了大量工程设备的选型与设计知识,而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生产实际,工程观念不强,对于这些工程设备的结构及其操作状态没有直观的认识,对设备里面复杂的流体流动状况及其伴随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很难有直观的了解,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有效地提供丰富的工程信息。笔者利用flas、工厂拍摄的视频短片和图片讲解流体输送、传热及气液传质设备时,图文并茂地反复演示设备操作的动态过程和设备的内部结构,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把复杂的设备结构、物质运动状态和传递现象(热量、质量、动量传递)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呈现着引人入胜的动态效果,从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趣味性,避免了教师长时间抽象讲述而学生收获甚微的现象,教师能将精力和时间更多地集中到重点知识与重要分析方法的讲解上,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学生也因此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文化课论文篇6

[关键词]高效课堂;文化建设;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79-02

一、引言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要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得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必须肯定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学。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文化,可使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高效。

二、高效课堂的要求

一是明快。首先,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或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或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其次,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再次,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要适合课堂教学内容。

二是融洽。主要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三是效益。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课堂时间是既定的,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架,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三、高效课堂文化构建途径

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利用好40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框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去球,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框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投进球,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学困生,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二要营造活跃的课堂状态。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三要应运科学的指导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教学。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四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五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鼓励。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一是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只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样,学生听课就会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二是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要在课本上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三是要养成良好的课后巩固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一个班级的学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教练。”每一节课就像一次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只是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配以优秀的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想不高效都不可能。

[参考文献]

[1]谢峥.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2).

[2]张明.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文化课论文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职校课程文化是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长期积累的反映与课程相关的价值取向,以及师生意识、师生心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职校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上升到课程文化层面来研究。本文根据职校课程文化存在的问题,从先进性文化要求的高度,课程文化建设应在五个方面得到加强。

一、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要企业化。

物质形态文化属浅层基础性的物质环境文化。现代的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有其特殊性,如统一的建筑色调和风格,满足生产需要的高效的建筑布局,统一的工作服,佩胸卡上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工作车间,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的视觉特征等。目前的职校由于前几年的扩招,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是拥挤的,如大多数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在传统的教室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如实验实习多人一组,多人一机,多人一岗,职业学校环境与现代企业相距尚远。同时,教材作为职校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形态的载体,内容相对阵旧,冗余信息多,岗位适用性不强,明显滞后于企业。

相对于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课程文化,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尽管对育人不起根本性的作用,但其具有直觉性和自然性,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文化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自律地社会化[3]。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指出要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职校按企业化的要求首先把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建设好,学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2]。

具体来说,(一)课程教学环境与企业车间接近。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浙江宁波几所职校的做法,把专业课程教学放在实验室和实习室,同时想方设法鼓励企业车间进校园,逐步实现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实习重于验证性实验,生产性实习重于消耗性实习,学生在课程文化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模拟的企业文化。现在的职校有部分课程的部分内容可以办到,所有的专业课程需要在课程规划、课程体系设置中统筹兼顾,逐步实施。(二)课程教学设备与企业接近。先进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所以课程教学设备应当与生产一线同步,即使投入大困难多,但必须坚持这个正确的方向。现在设备少一点,可以先解决核心的典型性的设备,突破原来的上课时间限制,多班倒多运转,提高其利用率。(三)引入企业编制员工岗位手册作为教材的做法,以最精练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先熟悉岗位工作操作流程,然后懂得一些基本的原理。

二、制度形态的课程文化要交互化。

课程文化的制度形态是基本的教学计划文件、教师课程教学工作制度和学生的课程学习制度。制度可以促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企业车间甚至员工的行走路线都有规定,不得越过警界线。良好的制度形态课程文化能保证有好的教风和学风。但是现在课程教学制度基本上是单边制订的,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制度是校长制订的,学生不清楚老师的课程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学生的课程学习制度是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提出的,学生不能获得心理上和价值上的认同,如学生参加生产性课程实习认为是为学校卖命赚钱。

课程文化的建构性属性表明是一种协商的、互动的,师生通过协商、互动的方式共同进行对文化的理解与建构。[3]课程文化的建设应当是由师生主体参与,校内多方的讨论和协定,更应有企业的参与。要消除教师的课程教学制度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制度这个事实上的分水岭。因此,应从如下二个方面改进。一是制度的建立过程应与学生沟通。课程文化根本的是影响作用于学生,在制订课程教学制度时,要消除有的教师碍于师道尊严讲面子的想法,消除教师认为学生不一定懂事的想法,所以必须请学生代表参加讨论,也可在学代会上表决,这既是体现科学、民主精神需要,也是从实效出发的好举措。二是制度的定期修订由多方面的参与。制度的完善应当是动态的,要请与课程制度相关的所有人员代表参与,如企业代表、家长代表和学校各管理部门等[5]。

三、精神形态的课程文化要扬长

精神形态的课程文化对学生有凝聚和激励等效用,它对职校师生影响是无形的、持久的。所谓扬长就是树立先进典型和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职校的学生入学文化基础不高,适应社会需要依靠的是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能能力,学生在课程文化中感染到的是没有了自卑感充满自信心的氛围,形成独有的职业风度和修养,具有在职业竞争中舍我其谁的精神勇气。江苏省教育厅倡导学习的邓建军同志,是职校走出来的劳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所以在课程文化建设中,一是教师抓住课程教学时机多进行表扬,要有“寸有所长”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树立在学习各个环节中涌现的典型,特别是大力表彰操作技能比赛优胜者。二是科学设置课程模块。职校学生进校选择专业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出现了一些厌学情绪,因此职校要有以生为本的理念,用多模块课程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程学习,树立好学向上的精神。

四、重视隐蔽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的文化建设

美国学者nV奥渥勒1970年提出“隐蔽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概念,隐蔽性课程是与传统的显著性课程相对的,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和感悟[4、5]。它与“正规课程”区别在于呈现形式不同。隐蔽性课程文化是课程文化的亚文化。学校要重视教师身教作用,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教学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崇尚科学和吃苦钻研精神。学校要大力提倡先进的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要注意学科的渗透。这些与显著性课程相比不是次要的,它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活动性课程是指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文化活动,是区别于传统课程的组织形式[4]。职校的活动性课程比较多,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中指出要发挥活动性课程育人功能[2]。它的构建不能单方面强调教师课程教的文化活动,或是单方面强调学生课程学的文化活动,以课程结合为环境,以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将两者围绕学校课程总目标结合起来共建。教师在活动性课程中不仅是知识上传授和技能上示范,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激励学生活动性课程中形成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建立真诚交流的情境和平等和谐的氛围,共享知识技能经验和体会。

五、建立与课程文化建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

课程文化的建设中,仅重视上述的四个方面还不够,必须把过程与目标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课程文化的评价既有全校性的评价,也有单学科课程文化的评价。课程文化的评价不应从上级领导的表扬和批评或者从获得的奖状奖杯为标准,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方法上分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要注意防止陷入只对课程不从文化层面评价的误区。

在过程上分三步:(一)弄清学校长期战略发展对课程的需求。这是课程文化发展的永恒方向和终极目标。(二)测评出课程文化的真相现状。一般从师生的满意度、师生的价值观(包括已具备的企业价值观)、教风、学风、行为取向等方面进行测量,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国外较多采用量表(cope)的方法[6]。测量需要从数学模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目标检验法、比较法、效益计算法、认同程度计算法等方法中进行有选择地使用。职校的评价水平目前还不能全部达到,可请专业公司进行测评。(三)将上述的两个方面结果进行审计比较,找出差异,得出课程文化的优劣。

职校的课程文化有可塑性,不是静止的,在课程文化建设上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任锋,王平尧.试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渗和结合[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94~96.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2005.

[3]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

[4]孙喜亭.关于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一)[J].江西教育科研,2000,(5):5~6.

文化课论文篇8

语文教学重视语言(言语)的学习运用,这无疑是对的,但若把这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任务和目标,那就有些片面了。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课程,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性和健康的审美态度。有关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活动。”为语言(言语)而学习语言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符合学习实际的,因为语言毕竟只是一种符号――思维的、文化的等等。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就曾指出:“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融’来形容。”他说:“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在这里,什么是文化?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语言既然是记录人类这种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号,所以,学习语言实质上还是在学习和传承一定的文化,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化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以“文”来化人育人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精神教育,是一种通过语言指向人的心灵的教育”。这种教育若只是在语言感知和技能训练的层面展开,那显然是达不到目的的。由此可见,语文教育教学中不是要不要文化教育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去合理有效地实施文化教育,亦即如何把文化教育寓于语文的听、说、读、写之中,使学生既达到对语言的感知、积累、运用,又实现对文化的认知、体验、创造。笔者以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作用和帮助。

第一,在语言学习中增强文化认知。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表意的符号系统,许多字词在其形、义之中就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意义。例如,汉字中凡是跟财货有关的字皆从“贝”,如“货、贡、资、财、贮、贪、贩、贵、费、贷、贸、赃、贾、贿、赁、赊、赋、赚”等,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曾把贝壳作为货币来使用,贝壳在一定的时期乃是财富的标志。了解这一制度文化是有助于学生对以上汉字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的。又如“间左”一词,“闾”是里巷的大门,“左”即左边,而该词表示的意义是“平民”,原来这里边也包含着古代的一种制度文化,即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学生若了解了这一制度文化后,就可以推断出“豪右”、“右族”等词的意义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文字,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出许多的新词新语,如“网络、黑客、克隆、白领、快餐、义工、蚁族”等等。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词语的意义,又要让学生认识这些词语所表现的当代文化现象和文化心态,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这些新词新语,并领会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在阅读鉴赏中丰富文化感受。文化不仅包括语言,而且包括文学乃至科学技术。中学教材选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表现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既要注重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把握,又要重视对作品所涵载的文化背景文化精神的领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时空中加深对作品形象和意义的理解把握,并在心灵上受到一定文化的熏陶和启发。比如,李白诗和杜甫诗在内容与风格上有明显差异,前者超然世外豪放飘逸,后者贴近现实沉郁顿挫,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人所接受的文化影响文化精神不同。李白在遭受挫折和打击后便以道家文化思想为自己的精神慰藉,而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之家的杜甫却始终把儒家兼济天下、推己及人的文化思想贯串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可见在对李杜诗的阅读鉴赏中,既要从文学的视角读出其情感意韵,又要从文化的视角读出其精神品性。我们知道,儒、道文化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学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脱离文化背景文化精神的古代文学鉴赏显然是肤浅的、狭隘的。再例如,郁达夫的散文名作《故都的秋》,我们读来之所以感到意蕴丰厚,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处处都浸润在文化的汁液之中。试看“陶然亭、钓鱼台、潭柘寺、西山、玉泉”,这任何一个名称不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吗?还有那“着着很厚的清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的动作言语,又给我们展示出了什么呢?那可是皇城根下平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份自在与悠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养育着一方人啦!欧阳修、坡也被作者请来,陪伴我们在文化的时空中一起去领略“秋的深味”。还有那蟋蟀的叫声也是有文化的,蟋蟀本是鸣叫,可作者说这北国的蟋蟀是“嘶叫”,汉语中不同动物的叫声有不同的形容符号,如虎吼、狗吠、鸡啼、马嘶、牛哞、猪哼、羊咩。作者用一“嘶”字,勾起人们的文化联想,这蟋蟀的叫声之大就可以想见了。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文学鉴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者作品的认识理解,发掘语言的深层蕴含,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比较感知,从而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丰富其思想,养成良好的品性。

文化课论文篇9

一、影视文化进课堂符合学生特定的心理需求

高中阶段学生多为15―19岁,正值青春年华之际,学生的思维、情感、心理等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地发展并趋于成熟稳定。而当前的以“课本”为依托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使他们对语文课堂丧失了兴趣。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影视”以其独有的特征切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首先,影视文化的丰富性满足了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的需要。影视作品本身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品,包罗万象,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由剧作者编写而后被导演拍成电影电视,可以说经过两次加工、两次创作才形成。学生在观看最终的成品“影片”时,由于个性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从纵向上来说,有对剧作者视角下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有对导演的艺术解读,有对演员表演的评论;从横向上来说,有对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的理解。正是由于影视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理解,促进他们个性思维的发展。其次,影视文化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满足了学生的期待视野。影视作品集声、文、色、形、像于一体,能够弥补文字因抽象与理性等特点所带来的不足,变抽象文字为形象的画面,使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事物具体化。把生动的声音效果结合鲜明的视觉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够满足他们对于文本形象的预先估计和期盼,并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期待视野,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最后,影视文化的虚幻性满足了学生想象力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虚幻到真实的过渡年龄,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的生活之外,还抱有很多超越现实的幻想。而影视作品呈现给学生的影视画面本身包含有无限的想象行为,给学生极大的吸引力,容易引导学生陷入一种梦幻的境地,置身其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更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借助影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情感投入上显得令人失望。不是因为课文内容空洞无趣,而是语文教师经年累月采取传统的讲读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让求知欲望强烈、性格活泼的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语文教师要改变现状,完全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引入课堂。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介绍课文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们以往一般采取口头讲述的形式完成这个教学过程,如果我们借助影视作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用影视作品介绍课文背景,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知。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学生觉得文章特别难以读懂,我找了一些跟那个时代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当时中国人的状态。后来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理解文章的程度加深了,而且还对鲁迅产生了崇敬感。

三、借助影视可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影视作品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更能直接表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有视觉的冲击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在看完之后能够形成自己的印象和观点。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这些小说节选作品时,我给学生看了这些影片的节选,把其中最能表达人物形象的片段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结合作品和影片写人物形象,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四、将影视与文学原著比较,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息息相关,但影视与文学作品又有很多不同。很多语文教师在抱怨影视作品脱离了著作者的原意时,却常常忽略了他们之间的相通和不同之处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原著,从而进行理性的分析,并投入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比如学生在上曹禺的《雷雨》时,常常很难把握好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心理,人物之间的爱恋、同情、愤恨、忏悔、悲哀令人难以捉摸,难以确定。阅历简单,人生经验缺乏的学生面对作者笔下的形象虽感到回味无穷,但在理解上却是困难重重。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上带领大家一起观看影视作品《雷雨》,在分析两者不同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的分析,这可以借助演员的台词、动作、面部表情等,最终实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类似相关的影视作品还有《阿Q正传》《老人与海》《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如果从欣赏者苛刻的眼光来看,剧中的每一位演员的演出未必都尽如人意,但至少在某些环节上能帮助同学先从视觉形象上对作品进行审视,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细读文学作品就有了深度与广度,对作品的审美就显得顺理成章。

五、把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可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高中课文中,有一部分是选自古典名著,这些都已被拍成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因此在课文教学的同时,可以适当安排学生看同名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我给学生欣赏了《红楼梦》前五回,这引起了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学完这课后,我推荐学生抽时间观看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后来我组织了一个研究课专门研讨《红楼梦》。很多学生都激动地炫耀起自己看过的电视情节,分享《红楼梦》十二金钗的人物性格及其命运,我自己则在旁边补充,且适时地加入一些对原著的分析,而这些知识正是在大学时候教授们经过多年研究之后得出的文化精髓。课后我便建议学生可以尝试去阅读《红楼梦》,因为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都远远不及原著中所蕴涵的精髓。后来也有几个学生抱着厚厚的《红楼梦》原著来找我交流。其实,曾经的我也和她们一样似懂非懂地“啃”着《红楼梦》原著,也正是这部87版的电视剧,唤起了我对《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极大兴趣。

六、引入影视作品可使学生采取开放、互补的态度学习语文

长期以来,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是在纯“语文”的领域里进行着艰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是在纯“语文”的范围内进行着不懈的学习,实际上,这样的语文活动无非就是上课、听讲,写作、批阅,考试、评讲等等,这样局限的范围势必使语文成了“小语文”,它与周围的其他学科没有联系,与我们的生活、工作进行了断然的隔绝,这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而影视作品正好弥补了这一个缺陷,影视作品涉及的范围大至宇宙、世界,小到某一个细节,可以说它无所不包。语文教师应利用它的开放的特点来进行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引入影视作品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我们经常会在班里发现知识面狭窄、生活三点一线的同学,那么不妨让他们看一下反映世界、国家、民族生活的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使他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写作时就能引经据典,体现思维的广度;对于那些情感淡漠、对文学读本没有体悟的学生,不妨播放一下反映人与人真情的影视作品(比如电影《金色池塘》),使学生在充盈了丰富的感情后,再投入到学习文本中去;而对于那些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的同学,那就播放一些演讲、辩论比赛的录像或反映个人成长史的影视作品,使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而唤起让自己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动力,从而进行居高望远的定位,使之能从原先的“封闭、独立”的学习范围中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八、欣赏影视可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

语文教师也许担心,当我们利用每周一节或每两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影视鉴赏时,整个的欣赏过程是否显得多余,因为我们本身的课时也不多。实际上当学生对某影视作品产生感觉从而获得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必然对其作出一些选择、分析和判断,并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对影视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他的情感随作品涌动起伏,创作欲望也适时而生。不少同学在观看了电影《可可西里》后,在写作中提到了它,在课堂教学中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说明这部影片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又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不但使学生对法西斯产生了强烈的憎恨,而且影片中色彩的运用也成为学生进行影视评论的一个角度,从欣赏变为理性的分析和评论,这无疑可喜可贺。这样的创作欲望一旦产生,教师就要抓住时机,不遗余力地进行鼓励、指导,使这种欲望稳定化、固定化,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

文化课论文篇10

关键词英语课堂文化跨文化意识

英语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之一是为提高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交际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交际方式,促进思维发展。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因此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一.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学外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向交际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指出交际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但层层的升学选拔制度和以分为纲的教育坐标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围着中考的指挥棒团团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功利思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蕴涵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往往按照汉语的文化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表达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有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意义

“跨文化意识”是指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在学习、理解、交际中,特别是在交际实践中对语言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现象的某种有目的的自觉反映或是某种知晓的状态。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L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也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有效地交流,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包括两大方面: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这两方而相辅相成.共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只具备语言能力是无法很好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各种问题的。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渗透“跨文化”教育,及时挖掘学生潜在的跨文化意识。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转变师生观念

转变师生观念是树立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对英语语言理解的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故有的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句的堆砌。把学生学习外语的方向从应付考试转变到交际实用上来,让他们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对跨文化意识的敏锐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已。教师还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逐步使学生对这些文化规则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主动使用,发掘潜在的文化意识。

(二)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培养目的,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文化背景介绍,那也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激活学生对于跨文化意识的需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课堂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体会文化,借助文化理解语言。

(三)渗透教学全过程

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做文化背景介绍时,可以把西方的身势语言和中国的作一番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身势语言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比较中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能使他们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同时要用心捕捉教材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可用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四)鼓励阅读与讨论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英美文化、习俗等内容的书籍。通过阅读,自己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中的谚语俗语不失为很好的适合高中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有用资源。把谚语作为窥探文化的窗口,会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英语语言的奥秘,并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