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生副高论文十篇医生副高论文十篇

医生副高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7:56

医生副高论文篇1

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包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卫生部原纪检组组长、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曹泽毅,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铁城,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保健营养理事会理事长赵文祥等。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新,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琦,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于越,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经营总监李洪等相关人士参加了会议。

中医健康管理事业必然大发展

论坛由卫生部原副部长曹泽毅教授担任名誉主席,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王铁城担任主席。

王文元副主席宣布开幕,吴刚副局长就我国中医健康管理产业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改革方略等做重要讲话。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赵文祥针对我国中医药健康产业作了精彩的演讲。他认为,我国传统中医药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这也是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上医治未病”理论跟当今医学科学提倡的预防医学的理论和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精神相一致,是值得弘扬与继续深入研究的。我国当今中医健康管理产业如何继承和创新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们大有可为,但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朝专、精、广,博的方向寻求发展。

还有许多专家出席会议并做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涵盖中医健康管理事业发展理论、实践与前沿技术的各个方面。

中国健康管理事业10周年庆典

论坛以“弘扬中医文化,推动健康管理”为主题,庆祝中国健康管理事业诞生10周年,展示我国健康管理事业10年发展成就。总结现代健康管理技术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弘扬中医文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推动中医健康管理事业改革与发展而召开的。通过院士论坛、高端论坛、社区健康论坛、专家报告、健康管理产业投融资洽谈会、学术演讲与交流专场,风采展示,中国健康管理发展十周年成就宣传晚会等活动,就我国中医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继承,创新与合作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推进中医健康管理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年荣光,再铸辉煌

论坛期间还隆重举行了以“十年荣光、再铸辉煌”为主题的“中国健康管理发展十周年成就宣传晚会”。

中国健康管理行业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经历了市场与经济的变迁和洗礼,在自强不息中不断发展进步,在推动全民健康,改善人们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奋进十年,一朝绽放,即为经典。晚会上领导为10位中国健康管理功勋人物、20位中国健康管理年度杰出人物,30家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的代表颁奖。晚会作为对中国健康管理十年历程的提炼和2010年中国健康管理的总结,中国健康管理事业10周年功勋榜和中国健康管理年度先进单位和人物推选活动可称为十年来的一次巅峰宣传。

晚会由海军军乐团主持人耿磊主持:被誉为上海“萨克斯王子”的萨克斯演奏家华康和大家熟知的曾经多次为琼瑶作品配唱的著名歌唱家孙青等为晚会助兴,在这些艺术家精彩的表演中,场下的观众掀起了阵阵掌声,气氛也越发的轻松活跃起来。

医生副高论文篇2

为推动我省城乡全民健康,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联合齐鲁周刊社共同发起的“春天来了―爱心诊访齐鲁行”大型公益活动于2014年3月28日正式启动。

本活动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抽选泌尿外科专家、教授及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小组,深入山东重点病源地区,免费进行泌尿系专科检查、诊疗,同时为当地百姓普及泌尿系统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此次活动约12个工作日,涉及聊城、德州、滨州、东营、东平、菏泽、泗水、寿光、沂源共9个县市区,行程约2000多公里,预计受益人群可达到5000多人次。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为国家卫计委直属新三甲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暨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985三期重点学科,是山东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拥有副教授以上人员17人,其中泰山学者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名,有海外经历者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主编全球发行的全英文杂志《CurrentUrology》。目前承担部级课题10余项,研究经费1000余万元。泌尿外科下设普通泌尿外科、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男科、尿控、肾脏移植等亚专业,是山东省乃至周边地区的临床医学中心、科研教学中心与学术交流中心。科室主要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肿瘤,钬激光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经皮肾镜、输尿管软硬镜技术治疗结石,显微手术治疗男性不育,三件套技术治疗功能障碍,精囊镜技术治疗梗阻性无症,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超声理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炎及障碍。

专家介绍:

赵升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理事、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性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CurrentUrology》(iSSn1661-7657)杂志主编、国家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等多项学术和社会职务。2010年荣获由中国医院协会和健康报社共同主办的“年度中国医院突出贡献奖、优秀院长”称号。赵升田教授擅长前列腺、男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国内外30余篇。

刘玉强: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泌尿外科主任,山东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对泌尿系统畸形、结石病、肿瘤、前列腺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有高超的水平。在国内外杂志28篇,出版著作18部,其中主编8部。“排尿可控性导尿管”、“尿道扩张引导器”等研究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先后获省部级奖励5次,其中《身边的科学―人体结石》获全国科教影视学术奖一等奖。现承担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现兼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网站编委、山东省外科医师协会常委、山东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许纯孝: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泌尿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省透析与人工器官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治疗肾上腺疾病与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畸形以及障碍、生育障碍等各类疾病,在我省最早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首创精索内淋巴管造影术为丝虫病乳糜尿患者在术前明确病变部位,先后60余篇。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徐祗顺: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分会委员。原任山东省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兼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肿瘤防治杂志》、《山东医药》等杂志编委。

徐祗顺教授在国内外公开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0部。负责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研究的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编《实用男科学》、《微创泌尿外科治疗学》及副主编专著10余部。目前徐教授仍承担卫生部、省科委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宋鸿彬: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泌尿外科副主任。现任山东省及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省科技厅科技项目鉴定组成员,山东省创伤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对泌尿系肿瘤,结石,肾上腺疾病及前列腺增生,性传播性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熟练掌握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前列腺癌根治术、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等高难度手术,常规开展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肾上腺腺瘤切除术、输尿管结石切开取石术、输尿管息肉切除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前列腺电切、前列腺钬激光剜除及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亦有一定造诣。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张怀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山大二院泌尿外科结石学组组长,山东省抗癌学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医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山东省医疗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目前在研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次,10余篇。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方笑雷: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CurrentUrology》编辑部主任,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

1998年到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医院泌尿外科工作,并师从欧洲著名的泌尿外科及前列腺癌专家peterekman教授攻读博士,于2005年4月通过考试及论文答辩,获得医学博士(phD)学位。主要从事泌尿生殖肿瘤的研究,近5年在SCi收录的国际杂志上发表12篇文章。主编并出版了《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性病诊断图谱》,《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性传播疾病诊治图谱》等专著。现任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欧洲肿瘤研究协会(eaCR)、瑞典医学会会员。《CurrentUrology》杂志副主编,《europeanUrology》和《theprostate》杂志审稿人。现主持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并参与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王绍勇:外科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计划生育技术事故鉴定专家。致公党山东省委文卫讲师团专家。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作为中央组织部第六批援疆专家在新疆肿瘤医院从事援疆工作。先后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优秀援疆干部。擅长:膀胱原位重建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动脉化疗膀胱保留术,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第一作者发表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核心a类论著10篇,SCi收录论文2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学术专著3部。负责并主持科研基金2项。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袁明振: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秘书,山东省性学会秘书,济南市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3到维也纳aKH总医院及KaR医院交流访问。袁明振教授擅长各种微创手术,特别是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前列腺癌及其他疾病的腹腔镜手术以及精囊镜、显微镜手术,男性不孕不育及障碍的各种手术与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前列腺疾病、男科学及男性不育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近20篇,参编专著3部,翻译1部,目前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次。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全天

周春文:泌尿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系统肿瘤、老年性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结石的微创治疗等。擅长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经皮肾镜肾结石碎石取石术等。先后多次获得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危重病例救治奖、新技术创新奖等。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微创泌尿外科特色专业主要成员、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成员、执业医师考试山大二院考试基地考官,近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专业特长为泌尿系统结石的微创治疗,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手术,筹备成立了山东省首家泌尿外科结石病门诊,获得了结石病治疗相关新技术的立项,并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结石病相关论文多篇,开展结石分析、结石复发的预防等相关研究课题研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马天加:泌尿外科医学硕士,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山东省泌尿外科中西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成员,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先进工作者、病人最信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厚的理论基础,能熟练掌握泌尿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泌尿系统肿瘤有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多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教委、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奖多项,目前正在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医生副高论文篇3

photoshop是由adobeSystems开发和发行一款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计算机软件,目前其已广泛应用于户外平面广告设计、影楼摄影后期处理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领域,其功能强大且操作便捷,目前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图片处理软件。本文就该软件在医学论文图片整合中的一些应用技巧做一简要介绍,旨在为医学工作者在论文撰写图片整合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photoshop医学论文图片整合

1医学论文图片整合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医学工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遇到图片的调色、图片格式的转换、像素的设置、多个单幅图片向一副图片的整合等诸多问题,由于图片处理技巧的缺失,往往造成图片处理不符合期刊的要求,延误论文撰写和发表的进度,笔者就医学期刊论文图片处理要求,就多个单幅图片向一副图片的整合(包含序号和标尺的添加)处理技巧做一针对性的介绍。

2photoshop在医学论文图片整合中的应用

2.1photoshop版本的选择

本文软件选择photoshopcs2.0简体中文版,cs2.0版虽然是photoshop较为早期的版本,但具有该软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功能,cs2.0中文版的优势是软件本身只有数百兆,占用内存小,删减了不常用的功能,对计算机配置要求较低,且已被汉化便于操作使用,完全能满足对医学论文图片处理的要求。

2.2多个单幅图片向一副图片的整合

本文以四副单个图片整合为一副图片为例,在软件中依次将四副单个图片打开,任选一幅图片点击菜单栏图像-图像大小,并记录图片的宽度、高度及分辨率;空白背景图层构建:点击菜单栏文件-新建,参数设置:高度和宽度设置约为单幅图片的二倍多一些(空白图片上放置四幅图片),像素设置与单幅图像素一致(图1);四幅图片移动至空白图层:选择工具栏移动工具,依次拖动四幅图片至空白图层,形成一个多图层图片,同时关闭原四副图片,在活动图层面板分别点击“图层1-4”文字给每张图片针对性命名;图片的排版:以四副图片平排各两张为例,使用工具栏移动工具分别移动各张图片至大置,在软件上、下刻度线上拖动形成交叉参照线用于精确定位(参照线不会被保存至图片),图片与图片间的距离根据期刊要求参照刻度线确定,操作同时可使用放大镜功能放大图层,使用键盘上下左右进行微量精准调节(图2)。

2.3图片序号和标尺的添加

序号的添加:点击图层面板下部“创建新图层”,选择新图层,点击“排版文字工具”并选择字体和字体大小,在空白图层上依次键入aBCD,并分别拖动文字至图片右下角,可使用参照线进行准确定位;标尺的添加:标尺是医学论文表示图中显微结构大小的参照线,新建空白图层并双击文字重新命名“标尺”,选择“标尺”图层,点击选择“矩形选框工具”,在标尺图层中建立矩形空白选取,然后点击菜单栏编辑-填充,颜色使用黑色(可根据需要变换颜色),Ctrl+D取消选区,快捷键Ctrl+t可通过控制滑块调节标尺的长度和宽度。

2.4图片的保存

图片保存常用格式有三种:JpeG、tiFF和pSD,三种格式各有特点。JpeG格式压缩量较大,图片数据容量较小,为常用格式,tiFF格式压缩量小,图片数据容量较大,但图片显示细节较好。pSD格式是多个图层并存能够被phtoshop识别的一种图片格式,严格来说并不是图片,但它能保存图片的图层原始状态,其优势是为图片的修改做了备份储备。

3结语

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在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医学领域尤其是医学形态学领域使用最为常见,熟练掌握该软件的操作技巧在医学工作者图片处理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除了以文字形式介绍外还制作了相关操作屏幕录像视频供交流学习(https:///cknZu4Xy9Dk9w访问密码d954),旨在为医学工作者论文图片处理提供一些基础性操作帮助。

(通讯作者:李明)

参考文献

[1]陈瑛,龚著琳,苏懿,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6):79-80.

[2]蒋斌.photoshop实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5-18.

[3]马月进.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J].计计算机教育,2010(02):87-89.

[4]张昌林,陈素,李彬,陈健美.多媒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161.

[5]张屹,黄欣,谢浩泉,等.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05):48-54.

作者简介

高欣(1977-),女,山西省吕梁市人。现为长治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医生副高论文篇4

本次会议以“携手共创、融合共赢”为主旨,以融合为主题。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主任周纯武和西门子医疗影像产品线负责人共同主持。

朱庆生首先致开幕辞,他说:“学术的繁荣、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融合和交流。”在医学影像的发展上,他认为,一方面,医学影像正朝着更精确、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尤其是paCS、Ct出现后,医学影像呈不断融合之势。希望医学影像从业者能融合不同影像的优势,提高学科的综合水平,使得影像设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于影像行业来说,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影像技术的融合,更需要学术团体和产业界的融合。

戴建平在致辞中同样强调了融合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对医疗技术的使用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当今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交叉、融合。此次大会,除提出技术的融合外,还提出诊断和治疗的融合,实施技术和人文关爱的融合。戴建平认为,医学本身就是人文学科,是为人服务的,患者的需求实际上是实施“群众路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技术和人文关爱的融合是终极目标。

此外,戴建平还传达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对中华医学会提出的新要求,即三级医院要和二级医院、一级医院进行更好地结合。

年逾九十的刘玉清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缺少原创性是我国医学影像学存在的最大问题。他认为在未来,设备、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应当互相结合、互相转化,进而推进医学影像学的整体发展,“尽快使我们国家医学影像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世界先进之林。”

医生副高论文篇5

在维护人民健康中的作用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并讲话。吴仪充分肯定5年来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成绩,并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

吴仪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全国中医药行业团结一致,中医药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首先是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继续推进;第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第三是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第四是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不断增强;第五是中药产业不断壮大;第六是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第七是中医药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吴仪副总理指出:5年来,中医药工作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完善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把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中医药工作的着力点,学习借鉴西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发展经验和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努力促进中医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卫生事业发展相协调。这些基本经验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进一步发挥中医药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吴仪副总理说,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吴仪副总理指出中医药工作者一定要倍加珍惜这份财富,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中医药作为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已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十几亿人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必须充分利用中医药这一宝贵的卫生资源,并使其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也在深刻转变,总的趋势是更加注重预防、自我保健和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注重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这正与中医药学“上工治未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相吻合,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本质特征相一致,中医药的科学与文化价值日益彰显并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

吴仪副总理指出: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将进一步启动。这为中医药的加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充分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大力加强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医家医案、传统制药技术经验等系统研究,深入总结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上重大学术创新的规律。要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以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药具有优势的病种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着力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药物研制,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要切实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以农村、社区中医药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实施“三名三进”工程,努力培育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努力构建和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保健服务需求。

第三,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第四,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着力提高中药产业水平。要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加快建设现代中药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第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切实巩固和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基础。

最后,吴仪副总理强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奋斗,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协同配合,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深入研究制定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王国强:努力开创

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07年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提出要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新局面;要求突出重点,推动改革,切实做好2008年中医药工作。

王国强副部长说,2007年,中医药系统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习领会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两次重要讲话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着力推动中医药工作在七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要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善于把握大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把工作重心从微观服务、中观管理向微观服务、中观管理、宏观调控“三观”互动转移,更加突出“研究战略、制定规划、创造环境、依法行政”。

二是中医药管理者要善于包容学习,进一步繁荣学术,充分尊重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巨大贡献,以及现代医药的有益成果和现实作用,加强团结,倡导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营造内部团结、外部和谐的发展氛围。

三是要善于突出特色,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思维,坚持个性化、人性化的治疗手段,注重临床实践对科学研究的基础性作用,把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要全面总结和认真研究当前中医药行政管理问题,推动建立统一管理、归口协调、分工合作的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法制化建设,推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逐步完善以扶持为主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制定鼓励使用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医疗等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完善中医医疗、保健康复、中药等从业人员的准入与管理制度,建立使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具备更坚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基础和临床实践技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建立健全中医药保健服务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创新医院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中医医疗机构保持和发挥特色、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激励机制。

四是要善于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大医精诚的理念、诚信理念、质量理念、人文关怀理念、医疗公平理念和品牌理念,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的领域,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努力提高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各级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关心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管理部门、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中药企业的运行情况,为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创新服务模式,从单一的医院服务模式转变为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形式并存的多元服务模式,从单一的中医药治疗服务模式转变为融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多元化中医药服务模式,满足不同人群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从单一的公立中医医院发展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有机引入市场机制、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发展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中医药服务。要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基层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科学论证,积极通过试点方式,探索总结经验,加快推进改革。要加强追踪问效,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和评价体系,提高问责能力,实行“问责制”,确保工作落实。

王国强副部长要求,突出重点、推动改革、抓好落实,切实做好2008年中医药工作。他说,今年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中医医疗与中医保健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好中医“三名三进”工程,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组织实施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研究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新局面。他要求,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二是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三是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保健服务体系;四是实施“三名三进”工程,提高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五是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加强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的攻关;六是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合格中医药人才;七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八是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强化行业监管;九是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与会代表:

坚定信心振奋精神

与会代表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与会代表结合各地工作实际,畅谈了对中医药发展的认识、看法和建议。

用中医药自己的思维

思考中医药工作

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仇冰玉说,王国强副部长的报告总结全面、客观、实际,部署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特别是对问题的分析准确、恰当,不回避矛盾。

吉林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指出,本次会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新的表述,对以前的表述也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将中医药作为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高度,提出发展中医药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等等,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来思考中医药工作。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说,王国强副部长的报告对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首先解决了对中医药的认识问题,对“中西医并重”提出了新的、科学的定义,这将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报告对中医药行业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从改善民生做起,提到了一定的高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落实到位。

中医药工作取得了理论、实践“双创新”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季伟苹说,在过去一年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既有理论的创新,又有实践的创新,打破了中医药界沉闷的局面,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了很多创新性思路。在实践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特别是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大力宣传中医药理念,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开展坐堂医诊所试点,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使中医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深受老百姓欢迎。在政策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出台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中医药投入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发展环境进一步宽松和谐。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关注基层

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夏祖昌说,当前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不够突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医药队伍人才匮乏,特别是基本功扎实、临床疗效好的名医少,技术水平欠缺,二是医院的政策问题,政府要加强对医院发展的引导,让中医药发挥“简、便、验、廉”的作用。

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朱征明表示,他们一方面围绕“三进”抓人才培养,一是在农村开展“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使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能掌握一技之长;二是针对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人员,围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展开培训,开展一年多后,贵州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许多医生即使自费也要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围绕“三名”开展中医师承教育,贵州今年计划用120万~15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名中医,选择30~40岁的热爱中医且具有一定条件的人员开展师承教育,每年选择20~30人,用10年的时间,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为贵州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中医“治未病”要从教育抓起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季伟苹建议,在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方面,要注重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索天仁表示,在推进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从教育层面抓起,及时出版一批相关科普知识读本,在社会普及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理念和文化。

建立覆盖县、乡、村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王炼说,目前中医体系中,乡和村比较薄弱,青海省去年投资1.1亿元在全省建了3200个乡村卫生室,农村医疗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我们要抓住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机遇,建立自上而下,覆盖县、乡、村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打造坚实的服务阵地。

民族医药应受到更多的扶持

新疆卫生厅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处处长阿尔甫说,要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发挥中医、民族医的优势,首先要给中医院“输血”,通过我们的探索证明,有了好的设施、好的条件,才会有更多的病人,只有有了病人,才谈得上中医、民族医的发展。因此,国家的支持很有必要。

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代欣言说,以前,藏医药的发展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政策倾斜不够,投入也不够,队伍建设较薄弱,以致整体发展缓慢,与大卫生的发展不协调,现在有了这样良好的政策和大环境,我们要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藏医药发展。她表示,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巩固和扩大藏医药治疗心脏病、肝胆病、胃肠病和骨伤等有确切疗效的特色疗法,使其形成专科优势,同时培养一批名医和名科。她希望国家能为藏区建设一个藏医药人才继续教育的基地,推动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继承发展还需政策研究

医生副高论文篇6

【摘要】:中药医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千百年的医学实践和改革,如今已经逐步走向中药医学的现代化形式。与此同时,临床医学已经立足于医学界的主导地位。那么,如何让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发挥出比较强大的力量以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已经成为医学家及医学工作者。目前相关工作者提出了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起来进行医学工作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此问题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临床医学相互融合

中药现代化就是把传统的中药医学所展现的优点、特色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技术和趋势,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而让中药医学走向社会市场,并使之得到进步和提高。但是由于临床医生和普通百姓对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和理念没有明确的想法和意识,致使不能普及中药现代化,更不能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进步地融合,以致不能发挥出两者所蕴含的力量。那么,如何加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进度,下面笔者就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1.1、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一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利用中药现代化的进步空间,合理地把中药成品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特殊优点——如治疗效果的优点、低成本消耗的优点以及环保卫生的优点——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国内的生命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为广大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中药现代化的影响力把中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中药界的国际化的发展,为减轻广大人民的经济压力提供助力。这两个重要目的提高了医药界的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运用了当今科学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速度,从而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1.2、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简单的说,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是适应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以及中药特点的。积极地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药医学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在21世纪新兴世界的背景下解决严重的社会健康安全问题和医药企业的发展问题的需要,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2、创建临床医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2.1、创建临床医学的目的。临床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亲身面对病人的医学,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各种专业性学科的统称。其理念是:临床医师通过视诊、听诊、触诊、叩诊以及问诊等临床手段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而通过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病人,以使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或消除。

2.2、创建临床医学的重大意义。临床医学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把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验证临床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使中药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关系更加紧密、有效,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就两种形式的结合状态来看,它符合了临床-基础理论-临床的模式,反复应用,为以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代日渐中药现代化的潮流下,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不仅是未来之星,而且将会大有成就。也就是说,一方面这种融合有利于临床医学对中药的标准型的研究,促进了使中药现代化的优势逐渐融入国际化的临床医学,推动了中药临床的治疗和用药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学上关于中医药学的研制,推进中药临床的新药不断供应,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便宜的新药,达到省钱、省力、省时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手段及其优势作简单介绍。

3.1、根据临床医学实践时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研制中药,体现中药现代化的优势

我们知道,新中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优点:药效性强、疗效指数高、安全保障优等。但是以往相关工作者并没有重视中药现代化,也没有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的意识,致使中药的研制量并不是很高。近年来,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关工作者认识到把临床中积累到的经验融入到中药的研制方法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地使中国的丰富资源得以被利用,进而研发出更新、药效更高的新型中药。例如,在研发肝病新中药的过程中,有这样三种考虑:(1)根据历来前辈的经验,采取较科学的民间方法研制中成药;(2)根据临床医疗时所获得的经验,发扬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最终研发出新型中药;(3)根据已经制得的但药效并不显著的中药,经过探索、实践找出新改进的出路。

3.2、重视临床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加以研究,实现中药现代化

一切药物有益就必然有害,所以临床医师必须重视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系统性的融合,更好地将中医药界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奉献。例如,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副反应进行探究研讨,并明确这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理,在实践研究中逐渐改善这种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度。然而,由于这种副反应机理的工作开展的比较晚,研制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医疗设施的不够完备,致使制约着这种副反应的研制工作的进步。因此,医学工作者应该对中药副反应加以重视,并可以借助国外的临床实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共同智慧,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做好准备。

3.3、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大对创新中药的建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强化中医药界的创新意识

社会的进步在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建立完善的新型中药的创新体系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向。但是由于这种中药的研究体系并不完善,比如人才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设备、设施的欠缺等,都是中医药学的脚步滞留的原因。所以必须加大以上客观和主观等的因素的改革,结合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建立创新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知识和实践的融合,以达到医学中一个新的高度。

3.4、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加强中药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医学的课题,推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中药制成品的重要起步点是中药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共同配合,把中药的机理和作用应用到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中药理论和机理的抽象和繁琐,因此人们对中药的态度总是在接受与不接受的矛盾之间徘徊。而如果把中药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机理融入到临床医学的研究课题之中,利用临床医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因此必须强化中药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医学的课题研究模式,使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进一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最终融合。

参考文献

[1]杨哲。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中南大学,2011.

医生副高论文篇7

在我市医疗机构中掀起开展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活动的热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和全省中医药大会以及中医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夯实中医基本功底,提高中医诊疗水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力推进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局计划用两年时间对我市从事中医医疗、中医护理(含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同志进行全面轮训,组织中医人员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特别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四部著作。各区卫生局、市直属各医疗单位、民营医院要按照市卫生局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深圳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竞赛活动工作方案》,扎实做好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的步伐。一、指导思想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竞赛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传统中医药理论精髓为重点,以夯实中医理论功底和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水平为目标,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明确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调整推动中医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中医发展的方式,提升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着力解决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中不如西、以西管中,以西评中”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中医学术之本,提升理论涵养;立足临床需求,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医药发展,为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制度保证。二、目的和意义中医前贤说“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此实属至理名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部中医著作,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经验结晶,为历代中医奉为经典。它们确立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自古以来,学中医必学“四大经典”。学不好“四大经典”,就不能掌握中医对病症辨治的认识规律、不能熟练应用方剂于临床并取得切实疗效。更重要的是只有熟读经典才能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学好中医经典是成为“良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次学习竞赛活动,在全市中医行业内掀起“读经典,做临床”的热潮,鼓励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学习和钻研中医经典,夯实中医理论基础知识,促进临床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中青年中医等在临床上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提高本市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三、学习竞赛的内容以高等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熊曼琪、陈纪藩、彭胜权等主编丛书)为主,涵盖上述四部中医经典著作原著中相关内容。四、学习竞赛方法和步骤各区卫生局和各级医疗单位领导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精心部署,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各单位领导,特别是科主任以上领导,要带头学习,带头做辅导报告,带头谈学习体会,带头解疑释惑,并抓紧制定学习活动方案,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学习竞赛活动的时间是20__年5月-2007年11月,为期2年。整个学习竞赛活动分四个阶段。(一)准备部署阶段(20__年5月)在5月中旬召开的20__年深圳市中医工作会议上启动本方案,对我市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竞赛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各区卫生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民营医院要精心组织,统一安排,周密部署,做好动员。具体步骤方法是:1、做好思想动员。区属单位,由各区卫生局组织有关人员召开思想宣传动员大会;市直属单位,由本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召开思想宣传动员大会。2、制定学习计划。根据《深圳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竞赛活动工作方案》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3、确定承担中医“四大经典”教学解疑工作的指导老师,各单位要给予一定的备课时间,认真做好备课和教学工作。(二)深入学习阶段(20__年6月-20__年6月)深入学习阶段分为2轮,第1轮20__年6月-20__年9月,第2轮20__年3月-20__年6月。由各单位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分类指导,可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方法。具体学习形式有:1、我局委托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市中医药学会、市中医院组织有关专家分期开办“四大经典”学习辅导班,每期开办《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4个学习班。对参加学习者授予市级继续教育学分,并作为今、明两年中医师(含中西医结合医师)必修继续教育学分。2、举办中医“四大经典”论坛及学习心得报告会。3、开展中医“四大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病例讨论活动。4、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及其它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三)知识竞赛阶段(20__年9月-20__年10月)为检验学习效果,将学习活动推向高潮,每一轮学习活动结束后将举行知识竞赛。对应深入学习阶段,知识竞赛阶段亦分为2轮,第1轮20__年9月-20__年11月,第2轮20__年7月-20__年10月。第1轮知识竞赛安排如下:1、初赛:区属医疗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以各区卫生局为单位,由区卫生局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笔试或面试选取本单位优秀选手组队参赛;市属医疗机构以本单位为参赛单位,进行笔试或面试选取优秀选手组队参赛。其中,六个区及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至少各组成一个代表队,市属其他医疗单位、民营医疗机构各组成一个代表队。以上代表队均应各包括a、B两组参赛队员(每组3人),其中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时间拟定于20__年9月中旬-20__年10月中旬。2、复赛:经初赛选拔出的代表队参加市卫生局竞赛组委会统一命题的书面知识竞赛。取书面知识竞赛前6名进入决赛。时间拟定于20__年10月下旬。3、决赛:由深圳市卫生局和竞赛组委会组织,在书面知识竞赛的基础上,被选拔出的6个优秀代表队参加现场知识擂台赛。时间拟定于20__年11月中旬。竞赛规则附后。20__年7月-20__年10月再进行第2轮知识竞赛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四)总结评比阶段(20__年11月-20__年11月)1、各单位进行学习竞赛活动阶段总结。2、组织召开中医“四大经典”总结表彰大会。3、制定完善中医“四大经典”学习长效机制。五、加强组织领导(一)切实加强领导。市卫生局成立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江捍平担任,副组长由许四虎副局长和局党委委员、中医处处长廖利平担任,成员:中医处副处长张慧敏、南山区卫生局局长曾忠铭、罗湖区卫生局副局长蔡小华、福田区卫生局副局长朱裕华、宝安区卫生局副局长胡晓霞、龙岗区卫生局副局长张培钦、盐田区卫生局副局长郭奕明;市中医院院长杨卓欣、福田区中医院院长马光、宝安区中医院院长廖欣、罗湖区中医院副院长黄福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院长黄明臣、市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夏俊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竞赛方案、组织协调等筹备和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廖利平兼任,副主任由张慧敏、夏俊杰、李顺民担任,成员:黄立新、王国洪、王三杰、邱松葵、阳建民、周建忠、朱炎、武肇玲、李惠林、胡世平、周晓、王祚邦、史临平、孙文民。办公地点设在中医处(联系人:武肇玲,联系电话:25609307)。各区、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具体负责学习和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以保证学习竞赛能扎扎实实的进行。(二)成立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学习竞赛评审委员会我局成立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学习竞赛评审委员会,负责审定竞赛方案,对竞赛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教学工作,以保证知识竞赛的学术质量,并现场监督决赛过程,仲裁疑问等。该委员会由曾经担任过高校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教学工作的知名专家教授、广东省名中医以及研究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和老、中、青中医骨干组成,分为四个教学指导组:黄帝内经组(由广东省名中医黄海龙先生担任组长)、伤寒论组(由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夏洪生先生担任组长)、金匮要略组(由广东省名中医陈福如先生担任组长)、温病学组(由深圳市名中医朱锦善先生担任组长)。组成人员:黄海龙、姚梅龄、万兰清、夏洪生、骆继杰、肖劲夫、李志铭、王孟庸、陈福如、王启梁、罗陆一、朱锦善、柯新桥、周大桥、蒋红玉、曾庆明、陈德宁、杜少辉、郑晓瑛、鞠琰莉、熊国强等。(三)加强督促指导。市卫生局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竞赛评审委会的专家组成督察组进行督促指导。通过召开学习活动情况通报会,组织检查编印药报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中医药人员学习活动情况进行交流、指导和督促。各单位要加强对活动的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单位、部门的特点和不同层次人员的情况,本着因院制宜、因科制宜、因岗制宜的精神,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灵活安排,使学习活动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临床,切实得到落实。对学习活动搞的好的地方和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学习活动比较薄弱的地方和单位,予以批评,责成补课。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竞赛活动的各项工作要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今、明两年医疗机构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中,按评比标准进行总体测评。(四)加强新闻舆论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部门的宣传教育作用,大造声势。各单位可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及时报道学习竞赛活动的情况、做法和经验。充分利用本单位相关的网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开辟中医“四大经典”学习专栏,扩大学习活动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五)要以学习推动工作,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学习,协调安排好工作。开展学习活动,不能为学习而学习,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以学习为动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学习和竞赛活动,强化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中医思维方法,不断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工作者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岭南中医药文化发展和中医药强市的进程。六、参加竞赛对象及报名要求1.报名范围:市、区各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均可组队报名参加。2.参赛人员条件:中医、中西医结合从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其中a组为基础组,职称主治医师及以下者可报名参加;B组为提高组,职称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者可报名参加。3、申报程序:本人申请报名,单位遴选后,推荐组团参赛。七、比赛形式及奖项设立1、各单位组织参赛队员以集体形式参赛。比赛设a、B两组。两组出题侧重点有所不同,a组出题重在基础,着重考察经典原文背诵功力和理解能力组出题灵活多变,以测试阐发能力、应用能力为主。2、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经决赛产生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赛后由市卫生局领导进行现场颁奖。3、对组织知识竞赛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设立优秀组织奖2名,精神文明奖2名。(其中优秀组织奖以参加“四大经典”学习班的人数占本单位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数量的30%以上为重要指标。)4、比赛同时设立“优秀个人奖”12名(a组、B组各6名)。八、竞赛地点

地点: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教室九、鼓励措施:各区卫生局由局长带队及市属医疗机构由院长带队的代表队,均可加分100分;各区卫生局由分管副局长带队及市属医疗机构由分管副院长带队的代表队,均可加分50分,该分数直接记入比赛总成绩。附件:1、__市举办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班的有关事宜2、20__年深圳市医疗机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学习班教学计划表3、20__年深圳市医疗机构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班报名表4、书面知识竞赛规则5、现场知识擂台赛规则6、深圳市中医“四大经典”竞赛活动报名表附件1-6.doc__*市卫生局二六年五月十七日

医生副高论文篇8

虽说世界医学气功组织5年来首次举办这次活动,然而,学会在世界各地的分会及各位理事、专家、学者和气功从业人员的气功科研、临床观察、骨干培训和气功宣传普及等活动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也为此次会议的学术交流作好了充分准备。在本次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的项目有:医学气功理论研究、临床观察、科学实验,以及医学气功对防病治病、医疗保健和康复养生等方面的作用等专题。经专家评审有52篇收入学会论文集,29篇在大会上作了宣读。会议还特邀几位专家作重点发言,他们是: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主席冯理达教授,中科院的唐一元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蔡益鹏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分子工程学院褚德萤教授,日本带津三敬病院院长、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带津良一博士,日本东京电机大学町好雄教授、刘超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木通口雄三教授,美国陈志文教授,中国林中鹏教授和加拿大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王超群教授。重点发言涉及到气功外气对分子构象作用研究,气功治疗毒瘾和癌症研究,气功强化机体、心理和精神作用研究,中华气功方法论,气功对身心调节和大脑的优化作用,从神经内分泌角度看气功,外气治疗时气功师生理变化,以及中华气功方法论和气功走向世界等专题,从多角度展示了当代医学气功的科研状况及学术成果,再一次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证明了与中华文明发生和发展相依共存的中华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已为广大人民所需,更成为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东西。

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是总结理事会的工作和对今后工作提出设想。出席这次会议的理事有45位,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龙致贤教授代表学会向理事会报告工作,并着重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设想。理事们一致同意学会报告,并提出积极建议。认为,应根据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六项业务范围很好地开展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

一、深入开展气功理论研究。有鉴于当前气功这门高级、尖端、复杂的科学尚未被世人广泛认可,气功科学地位尚未被确立的情况,加强气功理论的研究、建立独特的气功科学体系、界定其基本概念、完善气功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气功防治各种疾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气功科学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发展气功事业的艰巨性,这就要求必须胸怀气功发展的大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调动现代科学界、哲学界等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针对气功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以及网络信息交流活动,以促进气功多学科研究的发展。

三、加强业务培训与咨询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学会将进一步开展气功的国际教育与培训,发现和培养人才,不断提高气功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并提高相应的服务,努力把学会办成医学气功人的“会员之家”;同时,着手建立一个包括气功科研人员、气功教育家、气功理论研究者、气功临床操作者和气功科学管理者在内的实用人才库。

医生副高论文篇9

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始建于196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和平路26号,占地面积为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环境清爽优美。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放心药房建设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等光荣称号。目前,该医院共设有30余个临床科室,其中妇产科为部级临床重点专科,是哈尔滨市最好的妇产科之一。该科室创建于1959年,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教授的领导下,历经4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妇产科诊疗中心,尤其在运用中医疗法治疗月经病、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病(胎动不安)及各种妇产科疑难杂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该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80余张,拥有医护人员近百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5人。

吴效科医生简介:吴效科医生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妇科病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妇科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孕症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吴效科主任擅长诊治难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妇科疑难杂病,尤其擅长做各种妇产科疑难手术。近年来,他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14项,并荣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美国生殖医学会“杰出贡献奖”等多种奖项。

侯丽辉医生简介:侯丽辉医生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中医妇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委、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侯丽辉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各种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尤其在诊治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月经失调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医院中首家通过法国BVQi认证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医院。该医院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46号,占地面积为50万平方米,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医院。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绿化百强单位”、“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目前,该医院共设有38个临床科室,23个医技科室,其中消化内科为部级临床重点专科,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消化内科,在省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1972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顽强拼搏,目前该科室已成为黑龙江省内消化内科领域的一面旗帜。目前,该科室共有3个病区,开放住院床位150余张,拥有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超声胃镜、电子放大大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腹腔镜等国际上一流的诊疗设备,是一个集内科常规治疗、内镜下及X线下微创诊疗为一体的综合型科室。此外,该科室还另设有10个内镜检查室(包括X线操作间、胃镜检查室、肠镜检查室、超声内镜检查室、无痛苦胃肠镜检查室及复苏室等),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内镜消毒系统,可充分保证内镜检查的安全性。近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每年成功完成内镜诊断及治疗的患者人数均超过3万例,居东北三省各大医院首位。

刘冰熔医生简介:刘冰熔医生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主任、美国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消化学会副主委、黑龙江省医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刘冰熔主任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曾赴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及日本大阪府成人病医院进修。他擅长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消化系统良恶性肿瘤的微创诊疗。

吕志武医生简介:吕志武医生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吕志武主任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学系,此后一直从事消化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做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消化道胆道狭窄扩张术、支架置入术、消化道黏膜切除术、食道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并能熟练运用复杂的eRCp操作进行胆管结石取出术、胆道狭窄扩张术、胆道引流术等手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建筑面积为72207平方米,设有45个手术间,700张普通病床,100张特需病床,73张iCU病床,并配套建设有病理中心、血库、彩超中心、消毒中心、直升机停机坪、静脉输液配制中心等附属设施,年门诊量超过120万人次,年急诊量超过8.8万人次,年住院人数超过7.1万人次,年手术量高达6万例次,是全省最大的医疗中心。目前,该医院下设有心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神经内科、骨科、眼科、妇产科、传染科等国内知名重点学科,其中心内科是部级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最好的心内科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由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傅世英教授创建于1952年,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该科室现已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心内科诊疗中心,拥有包括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仪、冠状动脉内旋磨仪、三维实时标测系统enSite3000在内的国际一流诊疗设备500多台,总价值高达5千余万元。目前,该科室共设有9个病区,开放住院床位370张,拥有医护人员2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人。

李为民医生简介:李为民医生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内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起搏与生理学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委、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李为民院长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在诊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做冠状动脉成形术(经皮股动脉、桡动脉、尺动脉途径)、冠状动脉支架术、经皮腔内心机激光打孔术等手术。

李悦医生简介:李悦医生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心内科五病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高血压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李悦主任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房颤心房电、结构和功能的重构及心肌细胞的移植手术。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创建于1972年,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该医院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50号,紧邻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哈尔滨市植物园,占地面积为20.7万平方米,拥有专业医务人员1162人,专业技术人员954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29人。该医院共开放住院床位1000余张,下设有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等25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9个教研室及2个研究所,其中肿瘤内科是黑龙江省最好的肿瘤专科之一。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分为呼吸肿瘤内科、消化肿瘤内科、乳腺肿瘤内科、老年肿瘤内科、血液淋巴内科等9个病区及亚级科室,拥有peC/Ct、16排Ct诊断机、螺旋式Ct、核磁共振、数字平板乳腺机、数字胃肠诊断系统、计算机摄像系统(CR)、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光动力治疗仪、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一体化多功能全身扫描pet/Ct系统、全数字可变角度双探头eCt系统、影像网络系统(paCS)及全数字化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先进的肿瘤诊断及治疗设备。雄厚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使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在诊治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医生副高论文篇10

中国医药学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深厚底蕴而形成和发展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第一部经典著作,该书把养生到为首要地位,强调养生的目的是实现人体健康的最高境界“和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阴阳的和谐。现代医学近采倡导的“生物-社会-心理-环境”模式,其实中医学在二千多年前已经形成并以深刻的哲理进行了阐明。

本专题所展现的只是目前“国学热”中养生领域的几个片段,专家们的阐述将不具体介绍养生方法,而重在解释中医养生的思维方式。他们会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温故而知新”,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好属于民族原创思维的中国养生学。

李其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擅长调治虚损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肝胆和脾胃疾病、急慢性喘咳病证等。

宋天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委、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健身气功评审委员,全国气功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重视气功养生。主张防重于治,提出“致中和”的防治、养生观。获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创新功法科研课题贡献奖。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教授、主任医师,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医学教育、临床、科研,管理工作,并致力于文学创作,出版了一批将文与医融为一体的科学小品。

施杞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及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名誉会长。长期致于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