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谚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10:31

俗语谚语篇1

汉语谚语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它可以让每一个人铭记于心,千古传诵,这主要是因为汉语谚语内容浅显,很容易让人明白。因此,通俗性是汉语谚语的一个重要性质。

一、谚语的通俗性

汉语谚语是人们群众口头上通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汉语谚语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这大千世界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闪现着谚语的光华。几千年来,谚语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通俗生动,含义深刻。

1.汉语谚语用词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并且贴近现实生活

汉语谚语是广大群众喜闻乐道、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民族风格的语句。这和汉语谚语的遣词造句密不可分。人们总是从表现实际生活的词汇或富有民族传统色彩的词汇中,选用那些生动活泼的字眼儿做为创造谚语的材料,从而使汉语谚语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汉语谚语在词语选用上富有生活化气息,大多数谚语都是选用广大群众生活中习见的事物,并为群众习知惯用的词语,并且能精确地表达出令人信服的事理或事态。如:“抓了小事,丢掉大事”这个意思,在成语里有“因小失大”的说法,这样说来,文字虽然简洁,语感却失之抽象。谚语就说“拣了芝麻,丢掉西瓜”。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寻常词语。显示了不寻常的表达效果。

2.汉语谚语具有明快的节奏

人们学习汉语谚语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论多么陌生的谚语,人们一经接触,便一见如故,过目不忘。这是因为它的说法流畅,节奏明快、抑扬顿挫。说来既然琅琅上口,记来也就容易深刻。自古“谣谚”并称,正如“谣谚之兴,其始上发乎语言”[6],汉语谚语也像歌谣一样富有声韵美、旋律美、节奏感。这些是由汉语谚语的平仄、节拍、押韵综合表现出来的。如:“六月――六,看谷――秀”、“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这说明三言或四言的谚语有两个节拍,同时还押韵。这和诗歌的情况大体一致,平仄、节拍、押韵有机地综合起来,使汉语谚语的语音错落有致,节奏鲜明,声韵和谐。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汉语谚语的旋律美,有助于人们记忆、讲述和思想内容的表达

二、谚语通俗性中所蕴含的谚语的基本特征

汉语谚语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它在通俗的语句中反映一定的道理。正因汉语谚语通俗,才让人们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汉语谚语也是语言的一种,尽管它通俗,但它同样也具有语言的艺术性,在通俗的语句中流露出丰富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我们从汉语谚语的通俗性中可以看出汉语谚语具有哲理性、口语性、俗传性的特征。

1.通俗性中所蕴含的哲理性

汉语谚语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概括着一定的道理。同时,汉语谚语通俗易懂,所以,汉语谚语在通俗的语句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这也就体现了汉语谚语具有哲理性的特征。这说明谚语的通俗性中蕴含了哲理性。

有些谚语直接或比较直接地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揭示真理。这些深奥的道理,富有哲理的思想,在汉语谚语中通过形象生动、朴素通俗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实践论》中给它以高度的评价:“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论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这说明这句谚语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汉语谚语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的表现出深刻的哲理,让人们千古传诵,铭记于心。每条谚语都或多或少蕴藏着一些哲理,谚语的总和或每一片谚海,简直就是一部神奇的哲学大典。

2.通俗性中所蕴含的口语性、俗传性

汉语谚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并且谚语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说明谚语具有口语性的特征。谚语通俗,常被人们传诵,这又说明谚语具有俗传性。但无论是口语性还是俗传性,都离不开两个字“通俗”。因此,在汉语谚语的通俗性中蕴藏着汉语谚语的口语性和俗传性的特征。

俗语谚语篇2

二郎神的天犬恶狗一条,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狗的俗语,欢迎大家阅读!

狗的俗语1打狗看主人势利眼

哈巴狗摇尾巴献殷勤

打断脊梁骨的癞皮狗腰杆子不硬

狗咬穿烂的,人舔穿好的。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黄狗偷食打黑狗冤枉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熊戴手表假装体面

狗脸不长毛翻脸不认人

哈巴狗掀门帘突出一张嘴

狗的俗语2犬牙交错犬马齿索犬兔俱毙犬牙盘石犬牙相制犬马之报鸡飞狗跳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疯狗咬刺猥无处下口

豹子借猪狗借骨有去无回

得了狂犬病的恶狗正在风(疯)头上

哈巴狗坐轿抬举畜牲;不识抬举

恶狼和疯狗作伴脾气相投

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灵的很

臭狗舍不得臭屎坑本性难移

狗吃猪肠撒扯不清

鸡犬不宁鸡鸣狗盗声色狗马猪狗不如蝇营狗苟鼠窃狗盗犬马之劳

肉包子扔狗,有去无回

狗的俗语3狗急跳墙。

虎落平阳被犬欺。

布丁太多噎死狗。

丢了家乡口,不如守家狗。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

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棒丢狗咬人,猫走鼠伸腰。

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

狗啃骨头,津津有味。

疯狗的尾巴,翘不起来。

闷头狗,暗下口。

狗的俗语4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好狗不跳,好猫不叫。

狗窝里藏不住香肠。

狗摇尾巴,是为面包而来。

远处就叫的狗,不会近身来咬人。

来道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

惶惶如丧家之犬,急如漏网之鱼

挂羊头卖狗肉

狗的俗语5狗戴礼帽假装文明人

关门打狗兔死狗烹狂犬吠日

哈巴狗舔脚跟亲的不是地方(比喻场合不对)

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

黄狗头上出角尽出洋(羊)相

疯狗的脾气见人就咬;乱咬人

逗猫惹狗无事生非

脆瓜打狗零碎

狐狸和狗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狐群狗党

黄狗当马骑乱来

俗语谚语篇3

看云识天气谚语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棉花云,雨快临

炮台云,雨淋淋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山戴帽,大雨到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

云交云,雨淋淋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俗语谚语篇4

关键词:俄汉成语谚语俗语“Добро/善”观念

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是人意识世界中的文化的基础内核,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素”(彭文钊、赵亮,2006)。观念借助于语言符号在文本中展示它的意义,例如成语、谚语俗语、文学作品等。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源于现实生活,俄语成语及谚语俗语是对俄罗斯人民生活经验的一种记录。俄语中的成语、谚语俗语十分丰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中最精彩、最生动的部分,简洁明了地表达出各种思想。《详解》及《现汉》的书证中包括大量反映“Добро/善良”观念的成语及谚语俗语。我们把这些谚语俗语摘录出来,从词典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语言单位在词典中的分布。

一、俄罗斯成语及谚语俗语中体现的“добро”观念

(一)受东正教影响的俄罗斯民族的“добро”观念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俄罗斯是个笃信宗教的国家,拥有深厚的宗教传统。东正教思想对俄罗斯民族的心理特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帝(бог)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主宰,具有洞察一切、惩恶扬善的神奇力量。”(刘艳春,2012:32)

1.东正教认为只有承认上帝的存在,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善与恶。上帝是评价善恶的最高法官,善是被上帝所认可的,做善事的人上帝也会帮忙。例如:

(1)Добромубогпомогает.(上帝会帮助善良的人。)

(2)Добромубогнапомощь.(吉人自有天相。)

(3)Ктодобротворит,томубоготплатит.(上帝会报答做好事的人。)

(4)Ктодобротворит,тогобогблагославит.(谁做了好事,上帝会眷顾谁。)

(5)КтолюбитБога,добраполучитмного.(热爱上帝,定能幸福。)

此外,东正教认为强调罪恶是为了让人悔改,并不是最终目的。上帝是至真至善的,罪恶深重的人只有通过上帝的救赎,才会有得救的希望。

2.善恶报应论也是俄罗斯人意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为善者将升入天堂,而且死后灵魂会重生,作恶者将沦入地狱永受折磨。俄语中反映这类观念的谚语也不少。例如:

(6)Задоброплатятдобром,зазлозло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7)Доброизловоздадутсвоёчеловеку,ибоони,кактень,всюдуследуютзаним.(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8)Сделавдобро,худанеждут.(行善之后,不会有灾祸。)

(9)Смертьзлым,адобромуCвечнаяпамять.(凶恶的人将死亡,善良的人将获得永生。)

同时劝诫人们要多行善事,远离罪恶。例如:

(10)Доброеделонеопоздано.(做善事永远不嫌迟。)

(11)Добропомни,азлозабывай.(要记住善,忘记恶。)

(12)Добропоощряй,азлопорицай.(劝善去恶。)

(13)ДобротворитьCсебявеселить.(行善,自己也会快乐。)

(14)Кдобромумостись,аотхудапяться.(善事可做,恶事莫为。)

(15)Жизньдананадобрыедела.(人生在世是为了做善事。)

3.“在俄罗斯文化中,受东正教思想的影响,‘善’和‘恶’的原型即‘上帝’(бог)和‘魔鬼’(дьявол)。”(刘艳春,2012:15)每个人右边站的是上帝,左边站的是魔鬼。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也多尊右鄙左,把“善恶”和“左右”联系起来。例如:

(16)НеплюйнаправоCтамангелCхранитель,плюйналевоCтамдьявол.(莫往右吐,那里有天使;要往左吐,那里是魔鬼。)

(17)ВправомухезвенитCкдобрымвестям,влевомCкхудым.(右耳鸣喜,左耳鸣愁。)

(18)ПраваяногавдорогеозябнетпрежделевойCкдобру.(途中右脚先冷,福祉与你同行。)

(二)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的俄罗斯民族的“добро”^念

俄罗斯的哲学家们受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提出了自己对善恶的理解。著名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善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且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19)Натощукавморе,чтобыкарасьнедремал.

(20)Намышкуикошказверь.

(21)Невсякзлодей,кточасомлих.

(三)俄罗斯人还经常将“善”与财富、美、食物以及春天相比较,食物通常是甜的馅饼和蜂蜜,都是素食,俄罗斯人认为“善”远远超越了这些东西。例如:

(22)Неищикрасоты,ищидоброты.(不要找漂亮的,要找善良的。)

(23)Нехвалитьсеребром,хвалисьдобром.(不要赞赏钱财,而要夸奖善良。)

(24)Доброесловолучшесладкихпирогов.(良言比甜饼更好。)

(25)Добрыесловадорожебогатства.(良言比财富珍贵。)

(26)Доброесловочтовесеннийдень.(良言似春天。)

(27)Неодеждакраситчеловека,аегодобрыедела.(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的衣服而美丽,而是因为他的善行而美丽。)

(四)在俄语成语及谚语俗语中,有一些是把“善”与动物的形象联系起来。这些与“善”观念有关的动物形象有:“羊”(овца)、“夜莺”(соловей)。例如:

(28)Танеовца,чтозаволкомпошла.

(29)Вречахпо-соловьиному,авделахпо-змеиному.

二、汉民族成语及谚语俗语中的“善”观念

(一)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汉民族的“善”观念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3世纪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认为善恶终有报,“上天”和“乾坤”是主要的审判者,因为自己的行为,人们不仅在个人一生中受惩罚,还将波及到下一代,人们所做的所有事,不仅对他们自身产生影响,而且也影响子孙后代。例如:

(30)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为恶不受殃。

(31)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恶,善自受善。

(32)习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废。

(33)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34)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果不报,时辰不到。

(35)做善好消灾。

(36)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佛教视人生为苦海,为摆脱痛苦就要多做善事。与人为善。诸善奉行,诸恶莫做。一个人生前行善或作恶,决定下世生命形态。”(刘艳春,2011:34)因此,佛家劝诫人们要行善去恶,多修“阴德”,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谋幸福。

(二)受儒家和道家影响的汉民族的“善”观念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孔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里的“仁”可以取代“善”。“仁”是孔子所主张的道德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悌之道的‘善’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刘艳春,2011:18)例如:

(37)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38)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

道家认为天与人是相通的,人们所做的事都由“天”或“乾坤”来评判。例如:

(39)天辅善人。

(40)天道福善祸淫。

(41)苍天有眼,庇护善人。

(42)善人自有天保佑。

(43)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44)人有善念,天必从之。

(45)善恶若无报,乾坤比有私。

(三)“善”在汉民族文化中被认为是最高尚的品质,并且经常借用“水”包容一切、滋养万物的品德来形容“善”。例如:

(46)为善最乐乐善好施

(47)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综上所述,俄汉两个民族的“добро/善良”观念在成语及谚语俗语中有很多相同之处:两民族都认为善恶终有报,劝诫人们要多行善事,远离罪恶;善与恶是相对的。

不同之处:俄罗斯民族中的“добро”观念主要受东正教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汉文化中的“善”观念主要受佛家、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中国人认为“上天”和“乾坤”是最主要的审判者,俄罗斯人认为“上帝”才是人类的最高主宰;俄罗斯人经常将“善”与财富、美、食物、春天以及一些动物(овца、соловей)联系起来,汉文化中则将“善”与快乐、水、孝悌联系起来;东正教和佛教的善恶观都劝诫人们行善去恶,但佛教侧重人性善的一面,东正教侧重人性恶的一面。

三、结语

本文通过考察“добро/善”观念在成语及谚语俗语中的体现,对比分析了俄汉语中“добро/善”观念的异同。可以发现,俄汉两个民族的“善”观念具有其独特的宗教色彩,“两个民族都能科学地、理性地对待善恶,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刘艳春,2011:39)

参考文献:

[1]张崇,张志军.俄汉语言文化对добро与“善”的解读[J].黑龙

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104-105.

[2]姜雅明.对“концепт”的解读与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07,

(1):8-13.

[3]宋金兰.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善”的起源[J].语文建设,1999,

(6):57-58.

[4]王安林.东正教的善恶观和苦难观[J].宗教学研究,1993,

(2):41-47.

[5]周秋光,徐美辉.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J].道德与文

明,2006,(2):4-8.

[6]杨越.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добро”与“善”观念的对比分析

[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杨秀杰.语言文化观念及其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

(5).

[8]叶芳来.俄汉谚Z俗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彭文钊,赵亮.语言文化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10]刘娟.术语концепт及其概念意义探究[J].外语学刊,2007,

(5).

[11]刘艳春.俄汉语言文化中“善”“恶”观念的对比分析[D].

俗语谚语篇5

【清明节谚语习俗】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螺,抵只鹅。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清明节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俗语谚语篇6

清·道光帝《腊八粥》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清·李福《腊八粥》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

北齐·魏收《腊节》

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晋·裴秀《大腊》

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杜甫&...

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关于腊八的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关于腊八的俗语: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老北京俗语

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寒鸦

俗名:白脖子老鸹、白颈子老鸹。

俗语谚语篇7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很高程度后仍需继续努力。

3、百闻不如一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一次。

4、版版六十四:比喻呆板、固执,不知变通。

5、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技术只略知一二。

6、毕其功于一役:形容急于求成。

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

8、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应付办法。

俗语谚语篇8

纸包不住火,水漫不过桥。

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扁担插进桥眼里担不起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胆大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桥归桥,路归路。

掂着猪下水(可食的猪内脏)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钉木板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扛木头难回头

独木桥上跑马冒险;危险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遇仇人冤家路窄;分外眼红

端着鸡蛋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不顶事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结一个仇人拆一座桥。

鹊桥相会。

船小好调头。

船破偏遇顶头风。

过河拆桥。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刺木架桥没人敢过

灯草搓绳,烂板搭桥枉费心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掂着猪下水(可食的猪内脏)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钉木板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扛木头难回头

俗语谚语篇9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126-01

摘要: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等方面来阐述如何翻译好英语谚语。

关键词:谚语;翻译因素

一、引言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一个民族天赋、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歇后语概论》给谚语下了如此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话语”。

如何做好英语谚语的翻译呢?我们要遵循“等值”“等效”“忠实”“通顺”等传统的翻译标准,翻译时要考虑英语谚语所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风俗习惯,等。下面简单说一下影响谚语翻译的几个因素。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1.地理环境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多拂尔海峡,东面隔北海,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留下了许多和捕渔业有关的谚语。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

allisfishthatcomestohis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事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thebestfishswimnearthebottom.(好鱼居水底)比喻“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

2.历史背景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历史的进程中,谚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其历史的变迁。

公元前55年的夏天,古罗马统帅恺撒来到不列颠岛,第二年在不列颠岛东南部站稳了脚跟,而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从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格习惯渗入不列颠。直到今天,仍然流传着有关罗马的英语谚语。例如:DoinRomeastheRomans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allroadsleadto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这三条谚语足以反映出“罗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足以反映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3.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涉及生活的各个地域。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态度上。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还有谚语像:好狗不挡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眼看人低。但英美国家大都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everydoghashisown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anolddogbarksnotinrain.(老狗不乱吠。)这条谚语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经验。”Dogdoesnoteatdog.(狗不吃狗。)这条谚语比喻“一个人不应该攻击或伤害同伙,或赚他的钱。”与这条英语习语相近的汉语有:“同室不操戈,同类不相残。”Loveme,lovemydog.(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这条谚语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与我保持友谊的人,都必须接受和容忍所有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观点意见。同这条谚语相近的汉语习语有“爱屋及乌”。4.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信奉的是佛教,道教,儒教等,所以有许多与此相关的谚语,例如,不修今世修来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等。而在西方很多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主要的是基督教,所以英语谚语很多是和基督教有关的。例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相当于中国人的“天”。除了“上帝”,“十字架”也是基督教的重要象征之一。与基督教有关的英语谚语中,不少涉及到“十字架”。例如,

everymanmustcarryhisowncross.(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谚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要翻译好英语谚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要熟知英美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和等。翻译时,我们可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再现英语谚语的内涵和本质。

参考文献:

[1]田静.《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

俗语谚语篇10

关键词:中国谚语;起源;语用意义

谚语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语言结晶。

一、语用意义的研究现状

语用意义包含语用学研究的所有意义,Yule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意义是说话人/作者所传递的意义以及听话人/读者所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说话语的生成和理解[1],包括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话语的言外之意。而言外之意与话语所处的语境及说话人传递的意图有关,且该意图可能明确也可能不明确,这样听话人对该意义的理解可能就离不开语境[2]。在理解话语时,需考虑话语的命题意义和言外之义。

二、中国谚语的渊源及分类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积累下的谚语不计其数,从谚语中人们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一)中国谚语的渊源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中国的谚语源远流长,根据《古谣谚・凡例》记载,“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说明谚语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记录下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经有了谚语的存在,至宋、明、清时期,谚语进一步发展成熟,新中国建立之后,对谚语的研究得到了重视。斯大林曾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谚语在数量上有增加,且在质量上也有飞跃。

(二)中国谚语的分类

中国谚语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集结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内容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1.自然谚语

自然谚语即认识自然和总结自然的谚语。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有农作物、节气、耕作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如“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等等。

2.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即总结社会生活及社会经验的谚语。揭示社会生活中的处事原则及客观真理,为后来人们处理相关事件提供参照。如“夫妻反目,犹如狼虎”表明夫妻间要和谐相处,才能促成家庭的和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用合作原则来解决遇到的困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明再也不敢尝试曾经历过的痛苦。

3.表达情状的谚语

谚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了一定的情状。其反映人们所处时代生活的现状,反映人们对事件的态度,且表明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状况。如“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表明封建社会,对人民大众的剥削。

4.成语、俗语和歇后语

《辞海》“成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所指多为特定的转义,有些可从字面解释,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论语.阳货》。”《辞海》“俗语”定义是:“也叫‘俗话’、‘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辞海》“谚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易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三、中国谚语的语用意义

中国谚语富有丰富的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修辞意义、审美意义和文化传承意义等。

(一)谚语的社会意义

谚语的社会意义大体上包括对社会生产、社会平等、社会认知以及权势地位的揭示。社会生产上,通过谚语,农民能很准确的把握农时,进行收种;社会平等上,主要指古代封建王朝时,一些古谚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及农民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社会认知上,谚语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产物,是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认知思维能力互动的结果。

(二)谚语的情感意义

谚语的情感意义指通过谚语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情绪,如高兴、兴奋、愤怒等。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态度也不同,而语境与人们的交际密切相关,交际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就不同,由此可见,语境不仅是语用学的核心,也是谚语交际的核心。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人多智慧大,是一种赞赏的态度,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反映懒惰和依赖的性情,是一种谴责的态度。因而语境的不同影响交际时谚语的使用,正确能受益,错误则失败。

(三)谚语的修辞意义

谚语的修辞意义指谚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更好的展示人们需要表达的事物及道理的内涵。谚语中含有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谚语要表达的意义。古代有许多谚语与黄河有关,多数使用其比喻意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修辞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加入修辞的作用能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

(四)V语的审美意义

作为一种民间审美文化形态,谚语大多采用民众的口头语言,因而显得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在传承与完善中,不断提炼、加工和浓缩,使其变得更为准确、简明、精炼。而此特点的实现需靠各种修辞技巧,这就使谚语有了极为鲜明的修辞美,而这种修辞美,给我们带来了审美感受。“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有一种简洁美。

(五)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

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主要指谚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在浩瀚的“谚海”里,一条谚语可以折射出一段历史风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指宋朝时期,随着程朱理学思想的宣扬和普及,读书考取功名被认为是当时出人头地的一条绝佳出路。“要想富,先修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后的交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了那个时期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普遍共识。不同时期谚语表达了不同的文化社会内涵。

四、结语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在谚语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谚语的字面意义,还要关注谚语的社会、情感等意义。深入了解其语用意义,有助于人们深刻的了解谚语的内涵、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Yule,George.1996.pragmatics[m].oxfordUniversitypress.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3]JeanStilwellpeccei.pragmatic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罗福腾.民间夫妻谚语中的比喻[J].修辞学习,1997(1).

[5]李滋熹.中华谚语――语言艺术之精粹[J].福建艺术,2013(2).